CN104656978B - 触控面板 - Google Patents

触控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56978B
CN104656978B CN201510001571.1A CN201510001571A CN104656978B CN 104656978 B CN104656978 B CN 104656978B CN 201510001571 A CN201510001571 A CN 201510001571A CN 104656978 B CN104656978 B CN 1046569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end
joint sheet
conductive layer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uch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0157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56978A (zh
Inventor
刘贵文
王朝珍
陈志成
陈昭全
苏丁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6569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569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569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569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面板,藉由应用边框与元件之间的空隙,配置连接线,以减少必须配置的接合垫的数量,并降低绕线的复杂度,从而减少了边框的宽度,提高了感应区域的面积相较于整个触控面板的面积的比例。

Description

触控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触控面板,特别关于一种具有高感应区域面积比的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触控面板是触控屏幕中最重要的元件,而触控屏幕做为一种便利的输入/输出装置,目前被广泛的应用于许多可携式装置。对于触控屏幕而言,感应区域的面积相较于整个触控屏幕的面积的比例越大越好。
此外,触控面板的制程有分为“单导电层”与“双导电层”两种。单导电层触控面板相较于双导电层触控面板而言,由于少了一个导电层,因此成本可以相对较低。然而,由于单导电层触控面板具有较多的接合垫,导致其感应区域的面积会因此受限。此外,单导电层触控面板中的多个同类别的传输端必需透过软性电路板来桥接。综上所述,如何提高触控面板的感应区域的面积相较于整个触控面板的面积的比例是一个有待克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触控面板,藉由应用边框与元件之间的空隙,配置连接线,以减少必须配置的接合垫的数量,并降低绕线的复杂度,从而减少了边框的宽度,提高了感应区域的面积相较于整个触控面板的面积的比例。
依据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触控面板,包括:基板、导电层、多个第一传输端、多个第二传输端、多个第三传输端、至少一个第一接合垫、至少一个第二接合垫、至少一个第三接合垫、一条第一连接线、一条第一导线、至少一条第二导线与至少一条第三导线。其中基板的上表面定义有感应区与环绕感应区的非感应区,非感应区定义有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与第四侧边,其中第一侧边相对于第三侧边,第二侧边相对于第四侧边。导电层位于基板的上表面。前述多个第一传输端位于导电层,对应于感应区且相邻于第一侧边。前述多个第二传输端位于导电层,对应于感应区且相邻于前述多个第一传输端,前述多个第一传输端位于第二传输端与第一侧边之间。前述多个第三传输端位于导电层,对应于感应区且相邻于第三侧边。第一接合垫、第二接合垫与第三接合垫均位于导电层且对应于第三侧边。第一连接线位于导电层,对应于第一侧边,且与前述多个第一传输端电性连接。第一导线位于导电层,电性连接于前述多个第一传输端其中之一与前述第一接合垫之间。第二导线位于导电层,电性连接于前述多个第二传输端与前述第二接合垫之间。第三导线位于导电层,电性连接于前述多个第三传输端与前述第三接合垫之间。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触控面板,可以以一层导电层实现,并且 所述的触控面板上的部份传输端藉由触控面板的边框与导线间的间隙来绕线 而彼此电性连接。所实现的触控面板具有较少的接合垫数量,而此一触控面板 要连接至软性电路板的接合垫数量减少,可以降低接合部的面积来提高感应区 域占整个触控面板的比例。如此可以提高触控面板的利用率。
以上的关于本发明内容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 本发明的精神与原理,并且提供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
图1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俯视示意图。
图2为对应于图1的2-2’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俯视示意图。
图4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触控面板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5为依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俯视示意图。
图6为依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俯视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0、1000’、1000”、1000a 触控面板
1100 基板
1200 导电层
1311、1321、1331、1341、1351 传输端
1313、1323、1333、1343、1353 接合垫
1314、1324 连接线
1315、1325、1335、1345、1355 导线
13R1~13R3 接收线
13R11~13R13 接合垫
13G1 接地线
13G2 接合垫
1400 感应区
1500 非感应区
1510、1520、1530、1540 侧边
1610 放电线
1620 接合垫
2000 软性电路板
2101~2105 连接线
2106A~2106B 连接线
2107~2108 连接线
3000 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发明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及附图,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发明相关的目的及优点。以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发明的范畴。
请参照图1与图2,其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触控面板,其中图1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俯视示意图,图2为对应于图1的2-2’线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公开的触控面板1000包括基板1100、多个第一传输端1311、多个第二传输端1321、多个第三传输端1331、多个第四传输端1341、多个第五传输端1351、一个第一接合垫1313、多个第二接合垫1323、多个第三接合垫1333、多个第四接合垫1343、多个第五接合垫1353、一条第一连接线1314、一条第一导线1315、多条第二导线1325、多条第三导 线1335、多条第四导线1345与多条第五导线1355。
其中基板1100的上表面定义有感应区1400与环绕感应区1400的非感应区1500,非感应区1500定义有第一侧边1510、第二侧边1520、第三侧边1530与第四侧边1540,其中第一侧边1510相对于第三侧边1530,第二侧边1520相对于第四侧边1540。并由图2可知,导电层1200位于基板1100的上表面。
导电层1200中有导电材料以及绝缘材料,绝缘材料是用以分隔导电材料,以使导电材料可以依位置与功用被分隔成前述的多个第一传输端1311、第二传输端1321、第三传输端1331、第一接合垫1313、第二接合垫1323、第三接合垫1333、第四接合垫、第五接合垫、第一连接线1314、第一导线1315、第二导线1325、第三导线1335、第四导线1345与第五导线1355。
每个第一传输端1311都对应于感应区1400且相邻于第一侧边1510。每个第二传输端1321也都对应于感应区1400且相邻于一个第一传输端1311,每个第一传输端1311位于一个第二传输端1321与第一侧边1510之间。每个第三传输端1331对应于感应区1400且相邻于第三侧边1530。第一接合垫1313、第二接合垫1323与第三接合垫1333均对应于第三侧边。第一连接线1314对应于第一侧边1510,且与所有的第一传输端1311电性连接。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线1315电性连接于最靠近第二侧边1520的第一传输端1311与第一接合垫1313之间。
于本实施例中,每一条第二导线1325电性连接于一个第二传输端1321与一个第二接合垫1323之间。每一条第三导线1335电性连接于一个第三传输端1331与一个第三接合垫1333之间。每一条第四导线1345电性连接于一个第四传输端1341与一个第四接合垫1343之间。每一条第五导线1355电性连接于一个第五传输端1351与一个第五接合垫1353之间。
并且,于图1可以看出触控面板1000更包括多条接收线13R1~13R3、多条接地线13G1、多个接收接合垫13R11、13R12、13R13与多个接地接合垫13G2,接收线13R1~13R3均位于导电层1200且对应于感应区1400。每一条接地线13G1位于导电层1200且对应于感应区1400。接收接合垫13R11~13R13均位于导电层1200且对应于第三侧边1530。每一条接地接合垫13G2位于导电层1200且对应于第三侧边1530。于本实施例中,接收线13R1~13R3中的每一条均与一条接地线13G1成对,每一条接收线的第一侧(左侧)有一个第一传输端1311、一个第二传输端1321、一个第三传输端1331、一个第四传输端1341与一个第五传输端1351,每一条接收线的第二侧(右侧)对应的接地线13G1。每一条接地线13G1的第二侧(右侧)也有一个第一传输端1311、一个第二传输端1321、一个第三传输端1331、一个第四传输端1341与一个第五传输端1351。接收接合垫13R11~13R13均位于导电层1200,对应于第三侧边1530,并且接收接合垫13R11电性连接至接收线13R1,接收接合垫13R12电性连接至接收线13R2,接收接合垫13R13电性连接至接收线13R3。每个接地接合垫13G2也位于导电层1200,且对应于第三侧边1530并电性连接至对应的一条接地线13G1。
此外从图1也可以知道,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触控面板1000还可以包括一条放电保护线1610与一个放电接合垫1620。其中放电保护线1610位于导电层1200,对应于非感应区1500,且放电保护线1610环绕前述的第一传输端1311、第二传输端1321、第三传输端1331、第一接合垫1313、第二接合垫1323、第三接合垫1333、第一连接线1314、第一导线1315、第二导线1325与第三导线1335。放电接合垫1620位于导电层1200,对应于第三侧边1530。
于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触控面板可以只具有一个第二接合垫1323与一条第二导线1325。请参照图3,其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俯视示意图。如图3所示,相较于图1的触控面板1000,触控面板1000’只有一个第二接合垫1323,然而触控面板1000’更具有多条第二连接线1324,每一条第二连接线用以连接位于两条仳邻的接收线与接地线(例如接收线13R1与仳邻的接地线13G1)两侧的两个第二传输端1321。
关于第二连接线1324的构造,请同时参照图3与图4,其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触控面板部分放大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二连接线1324包括:位于导电层1200的第一走线部241、第二走线部242与第三走线部243。第一走线部241位于接收线13R1~13R3其中之一(例如为接收线13R1)与相邻于前述接收线13R1的第一传输端1311之间,第一走线部241电性连接至相邻于前述接收线的第二传输端1321。第二走线部242位于一条接地线13G1与相邻于前述接地线13G1的第一传输端1311之间,第二走线部242电性连接至相邻于前述接地线13G1的第二传输端1321。第三走线部243对应于第一侧边1510,第三走线部243电性连接第一走线部241与第二走线部242。于此实施例中, 第二导线1325可以电性连接于第二接合垫1323与最靠近第二侧边1520的第二传输端1321。然而,于某些实施例中,第二导线1325也可以是电性连接于第二接合垫1323与任意一个第二传输端1321之间,本发明并不加以限定。
而于本发明再一实施例中,触控面板可以只具有一个第三接合垫。则所述的触控面板可参照图5,其依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俯视示意图。如图5所示,触控面板1000”中只有一个第三接合垫1333,并且第一接合垫1313、第二接合垫1323与第三接合垫1333彼此相邻。同时,第三接合垫1333藉由多条第三导线1335与多个第三传输端1331电性连接。
结合上述的多个实施例,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触控面板还可以藉由软性电路板电性连接至处理器。请参照图6,其依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俯视示意图。如图6所示,相较于前述的触控面板1000”,触控面板1000a可以更包括软性电路板2000。软性电路板2000包括可挠性基板2100与其上设置的多条连接线2101~2105以及连接线2106A、2106B、2106C、连接线2107、连接线2108。连接线2101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一接合垫1313,连接线2102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二接合垫1323,连接线2103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三接合垫1333,连接线2104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至第四接合垫1343,连接线2105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五接合垫1353,连接线2106A~2106C的第一端电性分别连接至接收接合垫13R11~13R13其中之一,连接线2107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至接地接合垫13G2,而连接线2108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至放电接合垫1620。而这些连接线的第二端可以电性连接至处理器3000,而连接线2108的第二端也可以不连接至处理器3000,而是连接至整个系统的静电保护电路。藉此,处理器3000透过软性电路板2000可以控制触控面板1000a上的多个传输端与接收线,以侦测触控手势。
于此实施例中,可以看出由于第一传输端、第二传输端及/或第三传输端都已经于触控面板1000a上分别电性连接至第一接合垫、第二接合垫及/或第三接合垫,因此软性电路板2000上无需为第一传输端、第二传输端与第三传输端进行架桥(跳线)。如此一来,既可以简化软性电路板的制作程序,也可以利用本发明所公开的触控面板来实质的提高对应的软性电路板乃至整个触控屏幕的良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触控面板,可以以一层导电层实现,并且 所述的触控面板上的部份传输端藉由触控面板的边框与导线间的间隙来绕线而彼此电性连接。所实现的触控面板具有较少的接合垫数量,而此一触控面板要连接至软性电路板的接合垫数量减少,可以降低接合部的面积来提高感应区域占整个触控面板的比例,也可以降低软性电路板要架桥的走线的数量。一方面可以提高触控面板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以此触控面板连接至软性电路板所生产的触控屏幕的良率。
虽然本发明以前述的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为的更动与修改,均属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关于本发明所界定的保护范围请参考所附的权利要求书。

Claims (7)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于该基板的上表面定义有一感应区与环绕该感应区的一非感应区,该非感应区定义有一第一侧边、一第二侧边、一第三侧边与一第四侧边,其中该第一侧边相对于该第三侧边,该第二侧边相对于该第四侧边;
一导电层,位于该基板的上表面;
多个第一传输端,位于该导电层,对应于该感应区且相邻于该第一侧边;
多个第二传输端,位于该导电层,对应于该感应区且相邻于该多个第一传输端,该多个第一传输端位于该多个第二传输端与该第一侧边之间;
多个第三传输端,位于该导电层,对应于该感应区且相邻于该第三侧边;
至少一第一接合垫,位于该导电层,对应于该第三侧边;
至少一第二接合垫,位于该导电层,对应于该第三侧边;
至少一第三接合垫,位于该导电层,对应于该第三侧边;
一第一连接线,位于该导电层,对应于该第一侧边,且与该多个第一传输端电性连接;
一第一导线,位于该导电层,电性连接于该多个第一传输端其中之一与该第一接合垫之间;
至少一第二导线,位于该导电层,电性连接于该多个第二传输端与该至少一第二接合垫之间;
至少一第三导线,位于该导电层,电性连接于该多个第三传输端与该至少一第三接合垫之间;
一软性电路板,至少电性连接至该第一接合垫、该至少一第二接合垫与该至少一第三接合垫,一处理器通过该软性电路板控制多个传输端与接收线;
一接收线,位于该导电层且对应于该感应区;以及
一接地线,位于该导电层且对应于该感应区;
其中,该接收线与该接地线均成对,设置于相邻的同一传输端之间,相邻的同一传输端之间均设置一成对该接收线与该接地线,且该接收线的一第一侧有该多个第一传输端其中之一、该多个第二传输端其中之一与该多个第三传输端其中之一,该接收线相对于该第一侧的一第二侧系对应的该接地线,该接地线的该第二侧有该多个第一传输端其中之一、该多个第二传输端其中之一与该多个第三传输端其中之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接收接合垫,位于该导电层,对应于该第三侧边,电性连接至该接收线;以及
一接地接合垫,位于该导电层,对应于该第三侧边,电性连接至该接地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放电保护线,位于该导电层,对应于该非感应区,且环绕该多个第一传输端、该多个第二传输端、该多个第三传输端、该第一接合垫、该至少一第二接合垫、该至少一第三接合垫、该第一连接线、该第一导线、该至少一第二导线与该至少一第三导线;以及
一放电接合垫,位于该导电层,对应于该第三侧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第二连接线,用以电性连接于该多个第二传输端之间,该第二连接线包括:
一第一走线部,位于该导电层,且位于该接收线与该多个第一传输端中相邻于该接收线的一第一传输端之间,电性连接至该多个第二传输端中相邻于该接收线的一第二传输端;
一第二走线部,位于该导电层,且位于该接地线与该多个第一传输端中相邻于该接地线的一第一传输端之间,电性连接至该多个第二传输端中相邻于该接地线的一第二传输端;以及
一第三走线部,位于该导电层且对应于该第一侧边,电性连接该第一走线部与该第二走线部;
其中该至少一第二接合垫为一第二接合垫,该至少一第二导线为一条第二导线,该第二导线电性连接于该第二接合垫与该多个第二传输端其中之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三接合垫为一个第三接合垫,且该至少一第三导线为多条第三导线,每一该第三导线电性连接于该第三接合垫与该多个第三传输端其中之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软性电路板包括:
一可挠性基板;
一第一连接线,位于该可挠性基板,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第一连接线的该第一端与该第一接合垫电性连接;
一第二连接线,位于该可挠性基板,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二连接线的该第一端与该第二接合垫电性连接;以及
一第三连接线,位于该可挠性基板,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第三连接线的第一端与该第三接合垫电性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器电性连接至该第一连接线的该第二端、该第二连接线的该第二端与该第三连接线的该第二端。
CN201510001571.1A 2014-11-14 2015-01-04 触控面板 Active CN1046569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39645A TWI522868B (zh) 2014-11-14 2014-11-14 觸控面板
TW103139645 2014-11-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56978A CN104656978A (zh) 2015-05-27
CN104656978B true CN104656978B (zh) 2018-08-24

Family

ID=53248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01571.1A Active CN104656978B (zh) 2014-11-14 2015-01-04 触控面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56978B (zh)
TW (1) TWI5228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56461B (zh) 2016-07-31 2019-04-11 矽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裝置
CN109885208B (zh) * 2019-03-14 2022-09-20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1708A (zh) * 2012-05-03 2012-12-2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
CN103677363A (zh) * 2012-09-11 2014-03-26 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103713781A (zh) * 2012-10-09 2014-04-09 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103747643A (zh) * 2013-09-27 2014-04-2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静电攻击防护的面板装置
CN103853367A (zh) * 2012-11-29 2014-06-11 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103970392A (zh) * 2014-04-18 2014-08-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1708A (zh) * 2012-05-03 2012-12-2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
CN103677363A (zh) * 2012-09-11 2014-03-26 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103713781A (zh) * 2012-10-09 2014-04-09 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103853367A (zh) * 2012-11-29 2014-06-11 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103747643A (zh) * 2013-09-27 2014-04-2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静电攻击防护的面板装置
CN103970392A (zh) * 2014-04-18 2014-08-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7807A (zh) 2016-05-16
TWI522868B (zh) 2016-02-21
CN104656978A (zh) 2015-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29111B1 (en) Touch substrate,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4635981B (zh) 触控模组及具有该触控模组的触控显示装置
TWI585659B (zh) 電容式觸控面板及降低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金屬導體可見度之觸控面板的製造方法
CN203535594U (zh) 触控板
CN109445649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绑定方法
CN106990878A (zh) 触摸屏面板
JP3174553U (ja) 投影型静電容量方式タッチパネル
TW201351245A (zh) 觸控感測電極結構及觸控裝置
CN103135831B (zh) 触控面板
CN104484069B (zh) 一种触摸传感器及显示装置
WO2014071793A1 (zh) 触控感应电极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TWI549025B (zh) 觸控面板
CN107515699A (zh) 触控面板及触摸显示屏
CN104656978B (zh) 触控面板
TWM480233U (zh) 軟性印刷電路板及其觸控面板
CN109656427B (zh) 一种电容式触控屏
US20220043532A1 (en) Touch control apparatus, touch control drive method and touch control display panel
CN207780747U (zh)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TWI502457B (zh) 觸控面板
CN105334992B (zh) 触控屏
CN103970333A (zh) 触控面板
CN204695284U (zh) 软性电路板及其应用之自电容式触控面板
CN102346585A (zh) 触控面板
CN205375425U (zh) 一种gg单层多点无边框触摸屏
CN104063079A (zh) 触控面板的电极桥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