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56774B - 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56774B
CN104656774B CN201310590968.XA CN201310590968A CN104656774B CN 104656774 B CN104656774 B CN 104656774B CN 201310590968 A CN201310590968 A CN 201310590968A CN 104656774 B CN104656774 B CN 1046567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central shaft
deformed
relative position
pos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9096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56774A (zh
Inventor
科特·苏兰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59096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56774B/zh
Priority to DE102014114126.1A priority patent/DE102014114126B4/de
Priority to US14/500,637 priority patent/US9665127B2/en
Publication of CN1046567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567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567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567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上至少设置有显示屏;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端面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本体上只有所述第一端面设置有所述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为可变形的。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现有的笔记本电脑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连接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连接机构,通过所述连接机构实现所述第二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转动,从而使得所述第二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能够处于不同的使用角度,以便于不同高度的使用者使用。
现有的平板电脑为一平板,其上设置有显示屏,内部设置有电子器件,使用者在使用时,可以一手托住所述平板电脑,另一只手进行操作。
但是在本申请的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过程中,至少发现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现有的电子设备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的使用形态单一,不能满足使用者多样化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的使用形态单一,不能满足使用者多样化的使用需求,达到满足使用者多样化的使用需求。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上至少设置有显示屏;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端面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本体上只有所述第一端面设置有所述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为可变形的。
优选地,所述第二本体发生变形后能够维持在所述第二本体变形后的状态。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能够维持所述第一本体与变形后的所述第二本体的相对位置的状态。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能够维持所述第一本体与变形后的所述第二本体的任一相对位置的状态。
优选地,当所述第一本体与变形后的所述第二本体位于第一相对位置且相对静止时,所述第一本体与变形后的所述第二本体之间所述第一相对位置维持不变,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使用姿态;或/和
当所述第一本体与变形后的所述第二本体位于第二相对位置且相对静止时,所述第一本体与变形后的所述第二本体之间所述第二相对位置维持不变,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使用姿态,所述第二使用姿态与所述第一使用姿态不同;或/和
当所述第一本体与变形后的所述第二本体位于第三相对位置且相对静止时,所述第一本体与变形后的所述第二本体之间所述第三相对位置维持不变,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三使用姿态,所述第一使用姿态、所述第二使用姿态以及所述第三使用姿态各不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本体上与所述第二本体连接的第一端到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本体上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的第三端到与所述第三端相对的第四端的距离;或
所述第一本体上与所述第二本体连接的第一端到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的距离大致等于所述第二本体上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的第三端到与所述第三端相对的第四端的距离,所述第二本体能够覆盖于所述第一本体上;或
所述第一本体上与所述第二本体连接的第一端到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本体上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的第三端到与所述第三端相对的第四端的距离,所述第二本体用于将所述第一本体固定于一固定体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本体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端面转动连接,通过所述转轴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能够维持在不同的相对位置的状态。
优选地,所述第二本体还包括弹性壳体,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弹性壳体包覆于所述转轴上,并与所述第一端面固定连接,其中,在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所述弹性壳体发生弹性变形。
优选地,所述第二本体还包括与所述转轴上远离所述第一本体的一端连接的延展部,所述延展部上在所述第一本体、转轴和延展部的连接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转轴在所述连接方向上的尺寸。
优选地,所述第二本体还包括与所述转轴上远离所述第一本体的一端连接功能主体,所述功能主体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电子元器件。
优选地,当所述第二本体部分固定于一固定体上时,单手就能够改变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优选地,所述第二本体远离所述第一本体的端面上设置有接口,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接口进行电信号传输。
优选地,所述转轴包括:
第一中心轴、第二中心轴、第三中心轴和第四中心轴;
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本体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套设于所述第一中心轴上并可相对于所述第一中心轴转动;
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连接端套设与所述第一中心轴上,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相对的第二连接端套设于所述第二中心轴上,所述第一连接件可相对于所述第一中心轴和所述第二中心轴转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连接端上设置有多个并列的第一齿牙;
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三连接端套设于所述第二中心轴上,与所述第三连接端相对的第四连接端套设于所述第三中心轴上,所述第二连接件可相对于所述第二中心轴和所述第三中心轴转动;和
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的第五连接端套设于所述第三中心轴上,与所述第五连接端的第六连接端套设于所述第四中心轴上,所述第三连接件可相对于所述第三中心轴和所述第四中心轴转动,所述第三连接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多个第一齿牙啮合的多个并列的第二齿牙。
优选地,所述第二本体远离所述第一本体的端面上设有磁性件,以便于将所述电子设备准确地固定于一固定体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本体能够卷成一卷筒,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形成一握持使用状态。
所述电子设备具有多个使用姿态,在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姿态发生改变后,所述显示屏上至少要显示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使用姿势对应的显示内容。
优选地,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一支撑状态时,所述第二本体用于将所述第一本体支撑于一支撑体上,所述第二本体的重力和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的摩擦力产生的力矩大于所述第一本体的重力产生的力矩;或
在所述第二本体插设于一固定体上时,所述第二本体的重力、所述固定体的重力和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的摩擦力产生的力矩大于所述第一本体的重力产生的力矩。
本申请有益效果如下:
所述电子设备通过将所述第二本体设置为可变形的,在使用时,可以将所述第二本体变形为不同的形状,从而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具有不同的使用状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的使用形态单一,不能满足使用者多样化的使用需求,达到满足使用者多样化的使用需求。
通过将所述第二本体20设置为能够维持在所述第二本体20变形后的状态,从而使用者在使用时,避免因不当而使得所述第二本体20发生弹性恢复等情况发生,便于使用者的使用。
通过将所述电子设备100设置为能够维持在所述第一本体10与变形后的第二本体20的相对位置不变,从而使用者在使用时,所述的第二本体20与所述第一本体10之间的相对位置能够保持不变,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如IPAD等电子设备的保护盖能够相对于主体自由旋转的技术问题,提高使用者使用的满意度。
通过将所述电子设备设置为能够维持在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的任一相对位置的状态,使用者可以在电子设备的多个稳定状态的任一稳定状态下使用该电子设备,从而提高了使用者的体验效果。
通过在所述第二本体远离所述第一本体的端面上设有磁性件,在所述第二本体插设于所述固定槽内时,所述磁性件与所述固定槽内设置的与所述磁性件对应的磁性件相吸引,以便于将所述电子设备准确地固定于所述固定体上,防止所述第二本体在不当作用力下与所述固定体分离。
通过将所述第二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翻折或者卷起,以便于使用者一手握持所述电子设备,另一手能够操作所述电子设备,便于使用者在行走、坐车等得时候使用,通过第二本体的翻折或者卷曲,以便于使用者的握持,降低使用电子设备时电子设备滑落的可能性。
通过在所述第二本体上设置包覆所述转轴的弹性壳体,在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所述弹性壳体发生弹性形变,所述第二本体上远离所述第一本体的端面与所述第二本体上与该端面连接的其他表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保持不变,从而提高所述电子设备的观感。
通过在所述第二本体上设置与所述转轴上远离所述第一本体的端部连接的所述延展部,所述延展部能够固定于一固定体如底座、扩展坞等的固定槽内,在所述延展部固定于所述固定槽内时,通过所述固定体增加了配重,使得所述固定体与所述延展部的重力产生的力矩大于所述第一本体的重力和施加于所述第一本体上的作用力所产生的力矩,从而在打开所述电子设备时,只需要一只手施加所述作用力于所述第一本体上,另一只手无需作用于所述第二本体或者所述固定体上,保证所述电子设备不会发生倾倒或者翻转。
在所述第二本体为主机时,通过在所述第二本体远离所述第一本体的端面上设置有连接所述电子元器件的接口,在所述电子设备插接于一扩展坞内时,所述接口可插接于所述扩展坞的接口上,以便于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扩展坞进行电信号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子设备的第一使用姿态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电子设备的第二使用姿态的侧视图;
图4和图5为图1中电子设备的第三使用姿态的侧视图;
图6为本申请第二较佳实施方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电子设备的另一状态的侧视图;
图8为本申请第三较佳实施方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第四较佳实施方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第五较佳实施方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电子设备的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中转轴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的使用形态单一,不能满足使用者多样化的使用需求,达到满足使用者多样化的使用需求。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上至少设置有显示屏;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端面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本体上只有所述第一端面设置有所述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为可变形的。
所述电子设备通过将所述第二本体设置为可变形的,在使用时,可以将所述第二本体变形为不同的形状,从而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具有不同的使用状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的使用形态单一,不能满足使用者多样化的使用需求,达到满足使用者多样化的使用需求。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电子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100可以为PAD、笔记本、手表等设备。电子设备100包括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
所述第一本体10上至少设置有显示屏12,所述显示屏12用于显示信息,以便于使用者观看。
所述第二本体20与所述第一本体10的第一端面11连接。通过所述第二本体20连接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端面11上,从而避免在所述第一本体10上开槽,不影响所述第一本体10的外观。
其中,所述第一本体10上只有所述第一端面11设置有所述第二本体20,所述第二本体20为整体可变形的。具体地,所述第二本体20可以由可变形材料制成,或者为可变形机构的机构。
所述电子设备100通过将所述第二本体20设置为可变形的,在使用时,可以将所述第二本体变形为不同的形状,并可通过对所述第二本体20施加作用力或者设置其他固定机构固定变形后的第二本体20,从而使得所述电子设备100具有不同的使用状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的使用形态单一,不能满足使用者多样化的使用需求,达到满足使用者多样化的使用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本体20发生变形后能够维持在所述第二本体20变形后的状态。具体地,为了使得所述第二本体20能够维持在所述第二本体20变形后的状态,在所述第二本体20为可变形机构时,可以通过可变形机构之间的摩擦力达到维持所述电子设备100在所述第二本体20变形后的状态;在所述第二本体20为可变形材料制成时,可以在可加入钢板等,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维持在所述第二本体变形后的状态;或者直接增加固定结构如固定带、卡槽卡块等机构使得所述第二本体20能够维持在所述第二本体20变形后的状态。通过将所述第二本体20设置为能够维持在所述第二本体20变形后的状态,从而使用者在使用时,避免因不当而使得所述第二本体20发生弹性恢复等情况发生,便于使用者的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设备100能够维持所述第一本体10与变形后的所述第二本体20的相对位置的状态。具体地,可以通过第一本体10和所述第二本体20之间的摩擦力实现,如在所述第二本体20为可变形机构时,通过各机构之间以及机构与第一本体10之间的摩擦力实现所述电子设备100能够维持在所述第一本体10与变形后的第二本体20的相对位置不变;另外,也可以单独设置其他固定机构如固定卡带、固定卡块和卡槽等机构实现。通过将所述电子设备100设置为能够维持在所述第一本体10与变形后的第二本体20的相对位置不变,从而使用者在使用时,所述的第二本体20与所述第一本体10之间的相对位置能够保持不变,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如IPAD等电子设备的保护盖能够相对于主体自由旋转的技术问题,提高使用者使用的满意度。
进一步地,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100能够维持所述第一本体10与变形后的所述第二本体20的任一相对位置的状态。也就是说所述第二本体20在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10发生变形后的任意位置,所述第一本体10和所述第二本体20都能够保持相对位置不变,使得所述电子设备100能够处于多个稳定状态,使用者可以在电子设备100的多个稳定状态的任一稳定状态下使用该电子设备100,从而提高了使用者的体验效果。
具体地,所述电子设备100具有三个不同的使用姿态:
如图2所示,当所述第一本体10与变形后的所述第二本体20位于第一相对位置且相对静止时,所述第一本体10与变形后的所述第二本体20之间所述第一相对位置维持不变,所述电子设备100处于第一使用姿态;或/和
如图3所示,当所述第一本体10与变形后的所述第二本体20位于第二相对位置且相对静止时,所述第一本体10与变形后的所述第二本体20之间所述第二相对位置维持不变,所述电子设备100处于第二使用姿态,所述第二使用姿态与所述第一使用姿态不同;或/和
如图4和图5所示,当所述第一本体10与变形后的所述第二本体20位于第三相对位置且相对静止时,所述第一本体10与变形后的所述第二本体20之间所述第三相对位置不变,所述电子设备100处于第三使用姿态,所述第一使用姿态、所述第二使用姿态以及所述第三使用姿态各不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使用状态为平板状态,即,所述第一本体10和所述第二本体20位于同一平面内,此时,所述电子设备100可以当做平板电脑使用。
所述第二使用状态为支撑状态,即所述第二本体20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10转动一定角度,所述第二本体20能够将所述电子设备100支撑于一支撑物如桌面等上,或者第二本体20固定于一底座或扩展坞上,并且使所述第一本体10的显示屏12能够处于使用者的可视角度。
在所述第二本体20固定于一固定体200如底座、扩展坞等的固定槽210内时,所述第二本体20远离所述第一本体10的端面上设有磁性件21,在所述第二本体20插设于所述固定槽210内时,所述磁性件21与所述固定槽210内设置的与所述磁性件21对应的磁性件相吸引,以便于将所述电子设备100准确地固定于所述固定体200上,防止所述第二本体20在不当作用力下与所述固定体200分离。
所述第三使用状态为握持状态,即,所述第二本体20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发生变形,以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10翻折或者卷起,以便于使用者一手握持所述电子设备100,另一手能够操作所述电子设备100,便于使用者在行走、坐车等得时候使用,通过第二本体20的翻折或者卷曲,以便于使用者的握持,降低使用电子设备100时电子设备100滑落的可能性。具体地,为了使得所述电子设备100处于握持状态,所述第二本体20被卷成一卷筒,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100形成一握持使用状态。
具体地,所述电子设备100具有多个使用姿态,如第一使用姿态、第二使用姿态、第三使用姿态等姿态,在所述电子设备100的使用姿态发生改变后,所述显示屏12上至少要显示与所述电子设备100的当前使用姿势对应的显示内容。如假设所述电子设备100从所述平板状态改变为握持使用状态时,所述显示屏12上至少显示握持使用状态时对应的如电子书模式的显示内容等。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本体20的尺寸可以根据需要设定,所述第二本体20的尺寸设计方式有如下三种:
第一、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本体10上与所述第二本体20连接的第一端到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本体20上与所述第一本体10连接的第三端到与所述第三端相对的第四端的距离。也就是使,所述第二本体20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本体10,此时,所述电子设备100可以为PAD、电子书等。
第二、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第一本体10上与所述第二本体20连接的第一端到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的距离大致等于所述第二本体20上与所述第一本体10连接的第三端到与所述第三端相对的第四端的距离,所述第二本体20能够覆盖于所述第一本体10上。“大致”的意思是:所述第二本体20的尺寸大小基本能够遮盖所述第一本体10即可,通过设置所述第二本体20遮盖于所述第一本体10上,保护第一本体10的显示屏12。具体地,所述第二本体20内可以设置电子元器件,也可以不设置电子元器件,此时,所述电子设备100可以为笔记本电脑、带有遮盖保护板的PAD等。
第三、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本体10上与所述第二本体20连接的第一端到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本体20上与所述第一本体10连接的第三端到与所述第三端相对的第四端的距离,所述第二本体20用于将所述第一本体10固定于一固定体上。也就是说第二本体20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本体10的宽度,以便于将所述第一本体10固定于一固定体上,或者也可以覆盖于所述第一本体10上,此时,所述电子设备100可以为手表等。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本体20可以有以下三种结构,具体如下所述:
第一种结构:如图9所示,所述第二本体20包括转轴22,所述转轴22与所述第一本体10的所述第一端面11转动连接,通过所述转轴22所述第一本体10和所述第二本体20能够维持在不同的相对位置的状态。
另外,为了使得所述电子设备100的外观更美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具体地,所述第二本体20还包括弹性壳体23,所述弹性壳体23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弹性壳体23包覆于所述转轴22上,并与所述第一端面11固定连接,其中,在所述第一本体10和所述第二本体20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所述弹性壳体23发生弹性变形。在所述第一本体10和所述第二本体20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通过所述弹性壳体23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保证所述第二本体20上远离所述第一本体10的端面不会因为发生变形,也就是说,所述第二本体20上远离所述第一本体10的端面与所述第二本体20上与该端面连接的其他表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保持不变,从而提高所述电子设备100的观感。
第二种结构:如图10所示,所述第二本体20包括转轴22和延展部24。
所述转轴22与所述第一本体10的所述第一端面11转动连接,通过所述转轴22所述第一本体10和所述第二本体20能够维持在不同的相对位置的状态。
所述延展部24与所述转轴22上远离所述第一本体10的一端连接,所述延展部24上在所述第一本体10、转轴22和延展部24的连接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转轴22在所述连接方向上的尺寸。所述延展部24可以由弹性材料制成,也可以由刚性材料制成。
所述延展部24可用于将所述电子设备100固定于一固定体200上,具体地,在所述延展部24固定于所述固定体200上时,单手就能够改变所述第一本体10和所述第二本体2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具体地,所述延展部24能够固定于一固定体200如底座、扩展坞等的固定槽210内,在所述延展部24固定于所述固定槽210内时,通过所述固定体200增加了配重,使得所述固定体200与所述延展部24的重力产生的力矩大于所述第一本体10的重力和施加于所述第一本体10上的作用力所产生的力矩,从而在打开所述电子设备100时,只需要一只手施加所述作用力于所述第一本体10上,另一只手无需作用于所述第二本体20或者所述固定体200上,保证所述电子设备100不会发生倾倒或者翻转。
另外,在所述电子设备100仅包括转轴22,不包括延展部24,需要将电子设备100固定于一固定体200上时,可将转轴22的部分固定于固定体200上。也就是说,在需要将所述电子设备100固定于一固定体200上时,是将所述第二本体20的部分固定于所述固定体200上,从而单手就能够改变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第三种结构:请同时参见图6,所述第二本体20包括转轴22和功能本体25。
所述转轴22与所述第一本体10的所述第一端面11转动连接,通过所述转轴22所述第一本体10和所述第二本体20能够维持在不同的相对位置的状态。
所述功能主体25与所述转轴22上远离所述第一本体10的一端连接,所述功能主体25包括壳体251和设置于所述壳体251内的电子元器件253。亦即,所述第二本体20为主机。
在所述第二本体20为主机时,所述第二本体20远离所述第一本体10的端面上设置有连接所述电子元器件253的接口254,所述电子设备100通过所述接口254进行电信号传输。比如,在所述电子设备100插接于一扩展坞内时,所述接口254可插接于所述扩展坞的接口上,以便于所述电子设备100与所述扩展坞进行电信号传输。
另外,当所述电子设备100未设置功能主体25时,所述第二本体20上远离所述第一本体10的端面上也可以设置所述接口254,从而使得所述电子设备100插接于一扩展坞等上时,所述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接口与所述扩展坞等进行电信号传输。
具体地,在所述第二本体20的以上三种结构中使用的转轴22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阻尼转轴或者采用以下转轴。
请参见图11和图12,所述转轴22包括第一中心轴221、第二中心轴222、第三中心轴223和第四中心轴224、第一固定件261、第一连接件271、第二连接件272和第三连接件273。
所述第一固定件261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本体10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套设于所述第一中心轴221上并可相对于所述第一中心轴221转动。
所述第一连接件271的第一连接端套设与所述第一中心轴221上,与所述第一连接端2711相对的第二连接端2712套设于所述第二中心轴上222,所述第一连接件271可相对于所述第一中心轴221和所述第二中心轴222转动,所述第一连接件271的第二连接端2712上设置有多个并列的第一齿牙2713。
所述第二连接件272的第三连接端2723套设于所述第二中心轴222上,与所述第三连接端2723相对的第四连接端2724套设于所述第三中心轴223上,所述第二连接件272可相对于所述第二中心轴222和所述第三中心轴223转动。
所述第三连接件273的第五连接端2735套设于所述第三中心轴223上,与所述第五连接端2735的第六连接端2736套设于所述第四中心轴224上,所述第三连接件273可相对于所述第三中心轴223和所述第四中心轴224转动,所述第三连接件273上设置有与所述多个第一齿牙2713啮合的多个并列的第二齿牙2732。
当在使用者要打开所述电子设备100时,首先,一作用力施加与所述第一本体10上,与所述第一本体10连接的第一固定件261随着所述第一本体10运动,第一固定件261相对于所述第一中心轴221转动,并带动所述第一中心轴221相对于所述第二中心轴222产生相对运动,然后,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271带动所述第二中心轴222相对于所述第三中心轴223产生相对运动,且同时所述第一连接件271相对于所述第二中心轴222转动,并通过所述第一齿牙2713与所述第二齿牙2732的啮合带动所述第三连接件273相对于所述第三中心轴223转动,并带动所述第三中心轴223相对于所述第四中心轴224产生相对运动,从而实现所述转轴22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10转动。通过转轴22的多个中心轴、多个连接件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所述第一本体10和变形后的所述第二本体20之间的相对位置能够保持不变。
进一步地,为了保持所述电子设备100能够处于稳定的使用装态,在所述电子设备100处于一支撑状态时,所述第二本体20用于将所述第一本体10支撑于一支撑体如桌面等上,所述第二本体20的重力和所述第一本体10与所述第二本体20之间的摩擦力产生的力矩大于所述第一本体10的重力产生的力矩,从而防止所述电子设备100倾倒,便于使用者使用;或
在所述第二本体20插设于一固定体200如扩展坞等上时,所述第二本体20的重力、所述固定体200的重力和所述第一本体10与所述第二本体20之间的摩擦力产生的力矩大于所述第一本体10的重力产生的力矩,从而防止所述电子设备100倾倒,便于使用者使用。
所述电子设备100通过将所述第二本体20设置为可变形的,在使用时,可以将所述第二本体变形为不同的形状,并可通过对所述第二本体20施加作用力或者设置其他固定机构固定变形后的第二本体20,从而使得所述电子设备100具有不同的使用状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的使用形态单一,不能满足使用者多样化的使用需求,达到满足使用者多样化的使用需求。
通过将所述第二本体20设置为能够维持在所述第二本体20变形后的状态,从而使用者在使用时,避免因不当而使得所述第二本体20发生弹性恢复等情况发生,便于使用者的使用。
通过将所述电子设备100设置为能够维持在所述第一本体10与变形后的第二本体20的相对位置不变,从而使用者在使用时,所述的第二本体20与所述第一本体10之间的相对位置能够保持不变,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如IPAD等电子设备的保护盖能够相对于主体自由旋转的技术问题,提高使用者使用的满意度。
通过将所述电子设备100设置为能够维持在所述第一本体10与所述第二本体20的任一相对位置的状态,使用者可以在电子设备100的多个稳定状态的任一稳定状态下使用该电子设备100,从而提高了使用者的体验效果。
通过在所述第二本体20远离所述第一本体10的端面上设有磁性件21,在所述第二本体20插设于所述固定槽210内时,所述磁性件21与所述固定槽210内设置的与所述磁性件21对应的磁性件相吸引,以便于将所述电子设备100准确地固定于所述固定体200上,防止所述第二本体20在不当作用力下与所述固定体200分离。
通过将所述第二本体20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10翻折或者卷起,以便于使用者一手握持所述电子设备100,另一手能够操作所述电子设备100,便于使用者在行走、坐车等得时候使用,通过第二本体20的翻折或者卷曲,以便于使用者的握持,降低使用电子设备100时电子设备100滑落的可能性。
通过在所述第二本体20上设置包覆所述转轴22的弹性壳体23,在所述第一本体10和所述第二本体20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所述弹性壳体23发生弹性形变,所述第二本体20上远离所述第一本体10的端面与所述第二本体20上与该端面连接的其他表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保持不变,从而提高所述电子设备100的观感。
通过在所述第二本体20上设置与所述转轴22上远离所述第一本体10的端部连接的所述延展部24,所述延展部24能够固定于一固定体200如底座、扩展坞等的固定槽210内,在所述延展部24固定于所述固定槽210内时,通过所述固定体200增加了配重,使得所述固定体200与所述延展部24的重力产生的力矩大于所述第一本体10的重力和施加于所述第一本体10上的作用力所产生的力矩,从而在打开所述电子设备100时,只需要一只手施加所述作用力于所述第一本体10上,另一只手无需作用于所述第二本体20或者所述固定体200上,保证所述电子设备100不会发生倾倒或者翻转。
在所述第二本体20为主机时,通过在所述第二本体20远离所述第一本体10的端面上设置有连接所述电子元器件253的接口254,,在所述电子设备100插接于一扩展坞内时,所述接口254可插接于所述扩展坞的接口上,以便于所述电子设备100与所述扩展坞进行电信号传输。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6)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上至少设置有显示屏;
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端面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本体上只有所述第一端面设置有所述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为可变形的;
所述第二本体发生变形后能够维持在所述第二本体变形后的状态,所述第二本体在发生变形后能够固定于一底座或扩展坞上,并且使所述第一本体的显示屏能够处于使用者的可视角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能够维持所述第一本体与变形后的所述第二本体的相对位置的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能够维持所述第一本体与变形后的所述第二本体的任一相对位置的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本体与变形后的所述第二本体位于第一相对位置且相对静止时,所述第一本体与变形后的所述第二本体之间所述第一相对位置维持不变,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使用姿态;或/和
当所述第一本体与变形后的所述第二本体位于第二相对位置且相对静止时,所述第一本体与变形后的所述第二本体之间所述第二相对位置维持不变,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使用姿态,所述第二使用姿态与所述第一使用姿态不同;或/和
当所述第一本体与变形后的所述第二本体位于第三相对位置且相对静止时,所述第一本体与变形后的所述第二本体之间所述第三相对位置维持不变,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三使用姿态,所述第一使用姿态、所述第二使用姿态以及所述第三使用姿态各不相同。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上与所述第二本体连接的第一端到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本体上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的第三端到与所述第三端相对的第四端的距离;或
所述第一本体上与所述第二本体连接的第一端到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的距离大致等于所述第二本体上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的第三端到与所述第三端相对的第四端的距离,所述第二本体能够覆盖于所述第一本体上;或
所述第一本体上与所述第二本体连接的第一端到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本体上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的第三端到与所述第三端相对的第四端的距离,所述第二本体用于将所述第一本体固定于一固定体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端面转动连接,通过所述转轴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能够维持在不同的相对位置的状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还包括弹性壳体,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弹性壳体包覆于所述转轴上,并与所述第一端面固定连接,其中,在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所述弹性壳体发生弹性变形。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还包括与所述转轴上远离所述第一本体的一端连接的延展部,所述延展部上在所述第一本体、转轴和延展部的连接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转轴在所述连接方向上的尺寸。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还包括与所述转轴上远离所述第一本体的一端连接功能主体,所述功能主体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电子元器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本体部分固定于一固定体上时,单手就能够改变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远离所述第一本体的端面上设置有接口,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接口进行电信号传输。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包括:
第一中心轴、第二中心轴、第三中心轴和第四中心轴;
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本体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套设于所述第一中心轴上并可相对于所述第一中心轴转动;
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连接端套设与所述第一中心轴上,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相对的第二连接端套设于所述第二中心轴上,所述第一连接件可相对于所述第一中心轴和所述第二中心轴转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连接端上设置有多个并列的第一齿牙;
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三连接端套设于所述第二中心轴上,与所述第三连接端相对的第四连接端套设于所述第三中心轴上,所述第二连接件可相对于所述第二中心轴和所述第三中心轴转动;和
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的第五连接端套设于所述第三中心轴上,与所述第五连接端的第六连接端套设于所述第四中心轴上,所述第三连接件可相对于所述第三中心轴和所述第四中心轴转动,所述第三连接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多个第一齿牙啮合的多个并列的第二齿牙。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远离所述第一本体的端面上设有磁性件,以便于将所述电子设备准确地固定于一固定体上。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能够卷成一卷筒,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形成一握持使用状态。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具有多个使用姿态,在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姿态发生改变后,所述显示屏上至少要显示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使用姿势对应的显示内容。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一支撑状态时,所述第二本体用于将所述第一本体支撑于一支撑体上,所述第二本体的重力和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的摩擦力产生的力矩大于所述第一本体的重力产生的力矩;或
在所述第二本体插设于一固定体上时,所述第二本体的重力、所述固定体的重力和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的摩擦力产生的力矩大于所述第一本体的重力产生的力矩。
CN201310590968.XA 2013-11-20 2013-11-20 一种电子设备 Active CN1046567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90968.XA CN104656774B (zh) 2013-11-20 2013-11-20 一种电子设备
DE102014114126.1A DE102014114126B4 (de) 2013-11-20 2014-09-29 Elektronikgerät
US14/500,637 US9665127B2 (en) 2013-11-20 2014-09-29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necting par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90968.XA CN104656774B (zh) 2013-11-20 2013-11-20 一种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56774A CN104656774A (zh) 2015-05-27
CN104656774B true CN104656774B (zh) 2020-02-21

Family

ID=53248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90968.XA Active CN104656774B (zh) 2013-11-20 2013-11-20 一种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5677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36093A (en) * 1992-04-23 2000-03-14 Intermec Ip Corp. Modular scanner with hand-held data terminal
FI111998B (fi) * 1999-12-08 2003-10-15 Nokia Corp Käyttöliittymä
US20050237704A1 (en) * 2004-04-22 2005-10-27 Carl Ceresoli Wristdrive
JP2006053678A (ja) * 2004-08-10 2006-02-23 Toshiba Corp ユニバーサルヒューマンインタフェースを有する電子機器
TWM277958U (en) * 2004-12-31 2005-10-11 Ind Tech Res Inst An flexible displaying device for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cludes a device housing
CN2862782Y (zh) * 2005-09-09 2007-01-31 环达电脑(上海)有限公司 可翻面的手表式mp3播放器
US20080024961A1 (en) * 2006-07-20 2008-01-31 Anderson Robert C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edge-mounted battery
JP4329832B2 (ja) * 2007-03-16 2009-09-09 ヤマハ株式会社 装着型電子装置
US8958201B2 (en) * 2011-04-15 2015-02-17 Blackberry Limited Flexible mobile computing devices
EP2595029A1 (en) * 2011-11-15 2013-05-22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flexible display
KR101346146B1 (ko) * 2011-12-23 2013-12-31 주식회사 세네카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장치용 힌지모듈
CN203630681U (zh) * 2013-11-20 2014-06-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56774A (zh) 2015-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6512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necting part
US8240628B2 (en) Holding apparatus
JP5602261B2 (ja) 角度調整シャフト機構を有するデュアルシャフトヒンジ
US930765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ase
CN105900037A (zh) 具有柔性显示器的电子设备
TWI536142B (zh) 用來可旋轉地承載攜帶式電子裝置的保護裝置
US20220206527A1 (en) Display device
TW201418949A (zh) 電子裝置
TWM415545U (en) Hand-held buckling Plate computer screen Cover Pivot cap of
US20150296942A1 (en) Reversible Case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US2014011889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TW201318536A (zh) 可站立之電子裝置
CN104049757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12325118A (zh) 一种支撑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4076872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3736274B (zh) 多功能游戏手柄
CN203630681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4656774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1344498U (zh) 电子设备
US20140004719A1 (en) USB head interface device and apparatus thereof
US20150181009A1 (en) Portable terminal device accessory
CN203309458U (zh) 一种带支撑件的平板电子装置
CN109841155A (zh) 一种多屏显示器
EP3886406B1 (en) Mobile terminal
CN105425902B (zh) 一种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