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54883A - 一种组合齿型内螺纹铜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齿型内螺纹铜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54883A
CN104654883A CN201410839031.6A CN201410839031A CN104654883A CN 104654883 A CN104654883 A CN 104654883A CN 201410839031 A CN201410839031 A CN 201410839031A CN 104654883 A CN104654883 A CN 1046548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oth rib
tooth
copper pipe
rib
pip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3903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54883B (zh
Inventor
刘晋龙
罗奇梁
梁子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Naile Copp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Nai Leto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Nai Letong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Nai Leto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83903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5488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548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548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548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548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传热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组合齿型内螺纹铜管,包括铜管本体,所述的铜管本体内壁沿圆周方向依次设有四组呈螺旋分布的齿肋,分别为齿肋A、齿肋B、齿肋a、齿肋b,铜管本体任一截面上,齿肋A、齿肋B、齿肋a、齿肋b所在弧面各占90°圆心角,其中齿肋A、齿肋a的截面呈矩形结构,齿肋B、齿肋b的截面呈三角形。因此,本发明具有能有效减小冷媒流通阻力,提高铜管本体内不同部位冷媒之间热交换速率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齿型内螺纹铜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热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齿型内螺纹铜管。
背景技术
空调中内的冷凝器和蒸发器都是通过内螺纹铜管盘制而成,在传热管技术领域从光管升级到内螺纹铜管,是一大技术革新,极大的提高了空调制冷、制热的性能,目前的内螺纹铜管一般都是单一的螺旋槽或螺旋齿,也有许多文献或专利公开了不同截面形状的螺旋齿,例如有M形、Y形、梯形、半圆形齿,各种形状的齿形无非就是为了增加热传递表面积,但是对于内螺纹铜管而言,仅是改变齿的截面形状并没有从根本上增大热传递性能,而且有的齿形加工非常困难,有的齿形能增加介质流动阻力,会带来负面效果,甚至降低螺纹管本身的热传递性能。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0365370C,授权公告日2008年1月30日,公开了一种内螺纹传热管,其内表面上有螺旋齿,螺旋齿的横截面为Y字形,相邻的两齿之间有一开口空腔,齿的两侧壁的高度相等或不相等,相邻两齿间空腔的最大宽度大于空腔的宽度,传热管适用房、间空调器,尤其适用于冷暧型房间空调器。其不足之处是Y形齿会增加冷媒在铜管内的流通阻力,不利于铜管内外热传递,冷媒在铜管内流动较均匀,扰流强度小,在铜管内壁处与铜管中心部位的冷媒之间热交换较慢,铜管内壁处冷媒与外界热交换后与铜管中心处的冷媒形成热量差,由于扰流强度小,铜管内壁处冷媒与铜管中心部位冷媒之间热量传递缓慢,从而导致铜管内部冷媒与外界热热交换性能下降,降低传热管的热交换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铜管内壁的螺纹导致冷媒流动阻力增大,传热管内不同部位冷媒热交换速率低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有效减小冷媒流通阻力,加强铜管本体内部扰流、紊流作用,提高铜管本体内外热交换速率的组合齿形内螺纹铜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齿型内螺纹铜管,包括铜管本体,所述的铜管本体内壁沿圆周方向依次设有四组呈螺旋分布的齿肋,分别为齿肋A、齿肋B、齿肋a、齿肋b,铜管本体任一截面上,齿肋A、齿肋B、齿肋a、齿肋b所在弧面各占90°圆心角,其中齿肋A、齿肋a的截面呈矩形结构,齿肋B、齿肋b的截面呈三角形。
冷媒蒸汽在铜管本体内流动时,齿肋一方面增加热传递表面积,同时齿肋对蒸汽具有引导作用,使得蒸汽沿着螺旋方向流动,由于铜管本体内分布四组齿肋,这样就导致在铜管本体任意截面处,齿肋A、齿肋B、齿肋a、齿肋b对应区域内的蒸汽受到的阻力不同,从而形成四股冷媒蒸汽,任意相邻的两股冷媒蒸汽受到齿肋的阻力不同,从而导致相邻冷媒蒸汽流速不同,四股冷媒蒸汽流相互交叉干涉而加强冷媒周向的扰流作用,而铜管本体内壁处的冷媒蒸汽与铜管本体中间部位的冷媒蒸汽受齿肋影响不同,即铜管本体中心部位的一股冷媒蒸汽受齿肋影响很小,流速较稳定,而其周围的四股冷媒蒸汽流速不同,这样就导致四股冷媒蒸汽对中间的一股冷媒蒸汽之间产生紊流,促使不同部位蒸汽之间快速实现热量均衡,提高铜管本体内不同部位冷媒之间热交换速率,保证铜管本体内壁处的冷媒快速、充分与外界进行热交换。
作为优选,所述的齿肋A、齿肋B、齿肋a、齿肋b与铜管本体轴线的夹角β为15°-40°。夹角β太大则导致蒸汽阻力大,夹角β太小则扰流效果不佳,15°-40°既能达到有效的扰流效果,又能保证蒸汽流的阻力适中。
作为优选,所述的齿肋A、齿肋B、齿肋a、齿肋b的齿顶高沿相同的周向分别从第一条到最后一条依次降低,齿肋A、齿肋B、齿肋a、齿肋b的最大齿顶高相同,齿肋A、齿肋B、齿肋a、齿肋b的最小齿顶高也相同。冷媒在铜管本体内流动时,在齿肋的作用下产生离心力,齿肋A、齿肋B、齿肋a、齿肋b的齿顶高依次降低,对应的齿顶的连线为四段与铜管本体不同心的圆弧,四段圆弧对冷媒具有的引导作用,冷媒沿着铜管本体内壁流动时,其位于任意角度所受到的阻力都不相同,整个铜管本体内会形成多股速度不同的蒸汽流,气流之间相互干涉形成扰流,极大的增强了铜管本体内部不同空间处冷媒蒸汽之间的热交换,从而保证铜管本体内的冷媒蒸汽能与外界进行最大限度的热交换。
作为优选,所述的铜管本体内壁还设有与齿肋A、齿肋B、齿肋a、齿肋b旋向相反的螺旋槽。螺旋槽一方面能有效降低冷媒的流通阻力,另一方面能降低铜管本体内边界层(气液混合态的冷媒,液态冷媒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与铜管本体内壁贴合形成边界层)的厚度,使得边界层更加均匀。
作为优选,所述的螺旋槽以齿肋A、齿肋B、齿肋a、齿肋b中最大齿顶高所在圆周面为基准面,螺旋槽底部到铜管本体内壁的距离等于齿肋A、齿肋B、齿肋a、齿肋b中所有齿高的平均值。由于齿肋A、齿肋B、齿肋a、齿肋b的齿顶高不同,只有齿顶高大于平均值的齿肋顶部才会与螺旋槽相交而被螺旋槽隔断,齿顶高大于平均值的齿肋对冷媒流动阻力大,齿顶高大的齿肋对冷媒阻力大,螺旋槽能针对性的减小该阻力,部分冷媒会从螺旋槽处进行跨齿肋流动,从而形成若干小股逆流,逆流与高于平均值的齿肋处的顺流之间干涉形成紊流,同时小股逆流在惯性的作用下还会冲击齿顶高小于平均值的齿肋处的顺流,从而在管内不同位置处形成不同方位、角度的扰流、紊流,极大的提高冷媒之间、冷媒与外界的热交换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的铜管本体内还设有膨胀管,所述的膨胀管与铜管本体之间形成环形腔,所述的膨胀管内沿轴向设有若干独立的膨胀腔。由于铜管本体中心部位的冷媒需要借助内壁处的冷媒与外界进行热交换,虽然该热交换效率高,但是还是小于内壁处的冷媒直接与外界热交换的效率,因此中心处设置膨胀管,使得冷媒在环形腔内流动,增加冷媒与外界直接热交换能力;当高压蒸汽在铜管本体内流动时,为了保证铜管本体的抗压性能,普通铜管的管壁都较厚,而本结构中,膨胀管具有缓解压力的作用,当环形腔内压力过大,膨胀腔会受到挤压,从而起到缓解超高气压的作用,因此本结构中的铜管本体管壁较普通传热管薄,管壁薄能降低热传递的路径,增强铜管本体内外的热交换。
作为优选,膨胀管外位于相邻两个膨胀腔之间的部位套有连接套,连接套外侧设有若干弹性支撑脚。膨胀管外每隔一段距离都设置连接套、弹性支撑脚,从而能最大限度的保持膨胀管与铜管本体的同心度,防止膨胀管外壁与铜管本体内壁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的膨胀管的外径为铜管本体外径的2/5-3/5。
作为优选,所述的膨胀管为硅胶管,所述的连接套、弹性支撑脚由硅胶制成。硅胶管具有耐高温、耐低温、抗老化的性能,使用寿命长。
因此,本发明具有能有效减小冷媒流通阻力,提高铜管本体内不同部位冷媒之间热交换速率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中铜管本体内A-A部位展开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3的侧剖图。
图6为实施例3中膨胀管膨胀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铜管本体1  齿肋A2  齿肋B3  齿肋a4  齿肋b5  螺旋槽6  膨胀管7  环形腔8  膨胀腔9  连接套10  弹性支撑脚11  环形限位槽12  环形凸台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一种组合齿型内螺纹铜管,包括铜管本体1,铜管本体内壁沿圆周方向依次设有四组呈螺旋分布的齿肋,分别为齿肋A2、齿肋B3、齿肋a4、齿肋b5,铜管本体任一截面上,齿肋A、齿肋B、齿肋a、齿肋b所在弧面各占90°圆心角,其中齿肋A、齿肋a的截面呈矩形结构,齿肋B、齿肋b的截面呈三角形,齿肋B、齿肋b的齿顶角为圆角,齿肋A、齿肋B、齿肋a、齿肋b与铜管本体轴线的夹角β为25°。
实施例2:如图2所示的一种组合齿型内螺纹铜管,包括铜管本体1,铜管本体内壁沿圆周方向依次设有四组呈螺旋分布的齿肋,分别为齿肋A2、齿肋B3、齿肋a4、齿肋b5,铜管本体任一截面上,齿肋A、齿肋B、齿肋a、齿肋b所在弧面各占90°圆心角,其中齿肋A、齿肋a的截面呈矩形结构,齿肋B、齿肋b的截面呈三角形,齿肋B、齿肋b的齿顶角为圆角,齿肋A、齿肋B、齿肋a、齿肋b与铜管本体轴线的夹角β为25°;齿肋A、齿肋B、齿肋a、齿肋b的齿顶高沿相同的周向分别从第一条到最后一条依次降低,齿肋A、齿肋B、齿肋a、齿肋b的最大齿顶高相同,齿肋A、齿肋B、齿肋a、齿肋b的最小齿顶高也相同;如图3所示,铜管本体内壁还设有与齿肋A、齿肋B、齿肋a、齿肋b旋向相反的螺旋槽6,螺旋槽以齿肋A、齿肋B、齿肋a、齿肋b中最大齿顶高所在圆周面为基准面,螺旋槽底部到铜管本体内壁的距离等于齿肋A、齿肋B、齿肋a、齿肋b中所有齿高的平均值。
实施例3:如图4所示的一种组合齿型内螺纹铜管,包括铜管本体1,铜管本体内壁沿圆周方向依次设有四组呈螺旋分布的齿肋,分别为齿肋A2、齿肋B3、齿肋a4、齿肋b5,铜管本体任一截面上,齿肋A、齿肋B、齿肋a、齿肋b所在弧面各占90°圆心角,其中齿肋A、齿肋a的截面呈矩形结构,齿肋B、齿肋b的截面呈三角形,齿肋B、齿肋b的齿顶角为圆角,齿肋A、齿肋B、齿肋a、齿肋b与铜管本体轴线的夹角β为25°;齿肋A、齿肋B、齿肋a、齿肋b的齿顶高沿相同的周向分别从第一条到最后一条依次降低,齿肋A、齿肋B、齿肋a、齿肋b的最大齿顶高相同,齿肋A、齿肋B、齿肋a、齿肋b的最小齿顶高也相同;如图3所示,铜管本体内壁还设有与齿肋A、齿肋B、齿肋a、齿肋b旋向相反的螺旋槽6,螺旋槽以齿肋A、齿肋B、齿肋a、齿肋b中最大齿顶高所在圆周面为基准面,螺旋槽底部到铜管本体内壁的距离等于齿肋A、齿肋B、齿肋a、齿肋b中所有齿高的平均值;铜管本体内还设有膨胀管7,膨胀管的外径为铜管本体外径的1/2,膨胀管与铜管本体之间形成环形腔8,膨胀管内沿轴向设有若干独立的膨胀腔9。
如图5所示,膨胀管6外位于相邻两个膨胀腔之间的部位套有连接套10,连接套外侧设有若干弹性支撑脚11,弹性支撑脚外端与铜管本体内壁接触支撑,从而基本保证膨胀管与铜管本体的同心度,防止膨胀管外壁与铜管本体内壁接触,膨胀管为硅胶管,连接套、弹性支撑脚由硅胶制成;如图7所示,膨胀管外壁位于相邻两个膨胀腔的连接处还设有环形限位槽12,连接套内设有与环形限位槽配合的环形凸台13,从而防止连接套在膨胀管外壁上滑动。如图6所示,当铜管本体内通过热蒸汽时,膨胀腔受热膨胀,能增加环形腔内的气压,增强铜管本体内外的热交换,当环形腔内的气压太大时,膨胀腔能压缩,从而减小气压对铜管本体内壁的压力,起到保护作用。因此,本发明具有能有效减小冷媒流通阻力,提高铜管本体内不同部位冷媒之间热交换速率的有益效果。

Claims (9)

1.一种组合齿型内螺纹铜管,包括铜管本体,其特征是,所述的铜管本体内壁沿圆周方向依次设有四组呈螺旋分布的齿肋,分别为齿肋A、齿肋B、齿肋a、齿肋b,铜管本体任一截面上,齿肋A、齿肋B、齿肋a、齿肋b所在弧面各占90°圆心角,其中齿肋A、齿肋a的截面呈矩形结构,齿肋B、齿肋b的截面呈三角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齿型内螺纹铜管,其特征是,所述的齿肋A、齿肋B、齿肋a、齿肋b与铜管本体轴线的夹角β为15°-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齿型内螺纹铜管,其特征是,所述的齿肋A、齿肋B、齿肋a、齿肋b的齿顶高沿相同的周向分别从第一条到最后一条依次降低,齿肋A、齿肋B、齿肋a、齿肋b的最大齿顶高相同,齿肋A、齿肋B、齿肋a、齿肋b的最小齿顶高也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齿型内螺纹铜管,其特征是,所述的铜管本体内壁还设有与齿肋A、齿肋B、齿肋a、齿肋b旋向相反的螺旋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合齿型内螺纹铜管,其特征是,所述的螺旋槽以齿肋A、齿肋B、齿肋a、齿肋b中最大齿顶高所在圆周面为基准面,螺旋槽底部到铜管本体内壁的距离等于齿肋A、齿肋B、齿肋a、齿肋b中所有齿高的平均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组合齿型内螺纹铜管,其特征是,所述的铜管本体内还设有膨胀管,所述的膨胀管与铜管本体之间形成环形腔,所述的膨胀管内沿轴向设有若干独立的膨胀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组合齿型内螺纹铜管,其特征是,膨胀管外位于相邻两个膨胀腔之间的部位套有连接套,连接套外侧设有若干弹性支撑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组合齿型内螺纹铜管,其特征是,所述的膨胀管的外径为铜管本体外径的2/5-3/5。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组合齿型内螺纹铜管,其特征是,所述的膨胀管为硅胶管,所述的连接套、弹性支撑脚由硅胶制成。
CN201410839031.6A 2014-12-30 2014-12-30 一种组合齿型内螺纹铜管 Active CN1046548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39031.6A CN104654883B (zh) 2014-12-30 2014-12-30 一种组合齿型内螺纹铜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39031.6A CN104654883B (zh) 2014-12-30 2014-12-30 一种组合齿型内螺纹铜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54883A true CN104654883A (zh) 2015-05-27
CN104654883B CN104654883B (zh) 2016-07-06

Family

ID=53246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39031.6A Active CN104654883B (zh) 2014-12-30 2014-12-30 一种组合齿型内螺纹铜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5488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14804Y (zh) * 2008-09-28 2009-09-23 湖南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微细通道结构的高效换热管
CN201653210U (zh) * 2010-04-08 2010-11-24 浙江佳鑫铜业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的金属导热管
CN102353296A (zh) * 2011-07-26 2012-02-15 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交换器及其内螺纹铜管
JP2013096651A (ja) * 2011-11-01 2013-05-20 Hitachi Cable Ltd 内面溝付伝熱管及び内面溝付伝熱管を備えた熱交換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3758338U (zh) * 2014-01-29 2014-08-06 卢瓦塔埃斯波公司 截面不规则的内槽管
CN204388679U (zh) * 2014-12-30 2015-06-10 浙江耐乐铜业有限公司 组合齿型内螺纹铜管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14804Y (zh) * 2008-09-28 2009-09-23 湖南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微细通道结构的高效换热管
CN201653210U (zh) * 2010-04-08 2010-11-24 浙江佳鑫铜业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的金属导热管
CN102353296A (zh) * 2011-07-26 2012-02-15 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交换器及其内螺纹铜管
JP2013096651A (ja) * 2011-11-01 2013-05-20 Hitachi Cable Ltd 内面溝付伝熱管及び内面溝付伝熱管を備えた熱交換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3758338U (zh) * 2014-01-29 2014-08-06 卢瓦塔埃斯波公司 截面不规则的内槽管
CN204388679U (zh) * 2014-12-30 2015-06-10 浙江耐乐铜业有限公司 组合齿型内螺纹铜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54883B (zh) 2016-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21425U (zh) 换热装置
CN104654886B (zh) 一种内螺纹传热铜管
CN204388681U (zh) 组合齿型热交换铜管
CN105276865A (zh) 同轴螺纹管内插芯体式换热器
CN204388682U (zh) 无缝内螺纹传热铜管
CN104654881B (zh) 一种轻量化高效传热铜管
CN204388676U (zh) 热交换铜管结构
CN204388679U (zh) 组合齿型内螺纹铜管
CN204388677U (zh) 热交换器用螺纹传热管
CN104654884A (zh) 一种内螺纹铜管结构
CN204388678U (zh) 用于热交换的内螺纹铜管
CN204388680U (zh) 内螺纹铜管结构
CN204461181U (zh) 多齿型高效换热铜管结构
CN104654883A (zh) 一种组合齿型内螺纹铜管
CN205300356U (zh) 一种热交换铜管
CN104654879A (zh) 一种组合齿型热交换铜管
CN204388675U (zh) 高效传热铜管
CN204388683U (zh) 轻量化多齿型内螺纹铜管
CN104654888A (zh) 一种无缝内螺纹传热铜管
CN104654880A (zh) 一种热交换器用螺纹传热管
CN104654885B (zh) 一种热交换铜管结构
CN104654887B (zh) 一种复合齿型高效传热铜管
CN104654882A (zh) 一种非对称多齿型内螺纹铜管
CN205300350U (zh) 一种组合型内螺纹铜管
CN209978658U (zh) 壳管换热器和空调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510

Address after: 335211 Jiangxi city of Yingtan province Yujiang County Development Zone, Wuhu

Patentee after: Jiangxi Naile Copper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2300 people's West Road, Shangy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Shaoxing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Nai Letong industr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