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54600B - 一种实现太阳能集热系统工业应用的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太阳能集热系统工业应用的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54600B
CN104654600B CN201410795433.0A CN201410795433A CN104654600B CN 104654600 B CN104654600 B CN 104654600B CN 201410795433 A CN201410795433 A CN 201410795433A CN 104654600 B CN104654600 B CN 1046546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ar thermal
thermal collection
regulating valve
valv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9543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54600A (zh
Inventor
尹华
李家杰
郭华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Institute of Energy Conversion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Institute of Energy Conversion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Institute of Energy Conversion of CAS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Institute of Energy Conversion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41079543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546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546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546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546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546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2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using renewable energy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实现太阳能集热系统工业应用的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协同控制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系统、余热回收系统、供热系统、控制系统和用热设备,所述太阳能集热系统的进水端和余热回收系统冷水进入端接入冷水,太阳能集热系统的出水端和余热回收系统热水出口端连接供热系统热水进口,供热系统的外部蒸汽进口外接蒸汽,供热系统供用热设备用热,供热系统的废水排出口连接至污水沟和余热回收系统,控制系统用以控制太阳能集热系统、余热回收系统和供热系统的协同工作。本发明实现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废水余热系统及原有蒸汽系统的协同控制,可有效利用太阳能及废水余热,并减少蒸汽的使用量,节能环保,减低生产成本与运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实现太阳能集热系统工业应用的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集热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现太阳能集热系统工业应用的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能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工业行业每年消耗大量燃煤用于生产蒸汽和热水,给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因此,为了应对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寻找一种清洁、环保的可再生能源部分替代燃煤为工业提供热水,节省企业运行成本,缓解环境压力是重中之重。我国是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全国半数以上的地区辐射总量在502kJ/m2以上。太阳能光热系统是充分利用太阳光的热辐射效应将介质加热,从而达到对用热设备提供热量的目的,然而,太阳能光热系统受到外部环境影响比较大,比如在阴雨天气则不能采集到太阳能,通常是太阳能光热系统与原有传统供热系统相结合,实际上仍需消耗大量燃煤而污染环境。在太阳能工业应用中还经常存在系统不稳定,难以与原有传统供热系统协同控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实现太阳能集热系统工业应用的协同控制方法及系统,可实现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废水余热系统及工业蒸汽系统的协同控制,提高太阳能和废水余热的利用,降低蒸汽用量。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的一种实现太阳能集热系统工业应用的协同控制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系统、余热回收系统、供热系统、控制系统104和用热设备105,所述太阳能集热系统的进水端和余热回收系统冷水入口端接入冷水,太阳能集热系统的出水端和余热回收系统热水出口端连接供热系统热水进口,供热系统的外部蒸汽进口外接蒸汽供用热设备用热,供热系统的废水排出口连接至污水沟和余热回收系统,控制系统用以控制太阳能集热系统、余热回收系统和供热系统的协同工作,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系统的进水端与余热回收系统冷水入口端设有依次连接的第一单向液压变量泵3、第一溢流阀4和第一压力传感器5;所述供热系统包括有储存热水的热水池14,热水池14内设有第一液位计15和第三温度传感器16,所述热水池14的入口与太阳能集热系统的出水端之间设有第四截止阀13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1,热水池14的入口与余热回收系统的热水出口端之间设有第三截止阀12和第一温度传感器10,所述热水池14具有第一出水口,该第一出水口依次连接有第十一截止阀48和第三单向阀49,并接入所述第一单向液压变量泵3,热水池14还具有第二出水口,该第二出水口依次连接第二单向液压变量泵17、第二溢流阀18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9之后与用热设备105连接。
所述太阳能集热系统还包括第二单向调速阀7和太阳能集热器9,第二单向调速阀7设于太阳能集热器9入口和第一单向液压变量泵3之间,太阳能集热器9出口即为太阳能集热器系统的出水端。
所述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有换热器8和第一单向调速阀6,第一单向调速阀6设于换热器8冷水入口和第一单向液压变量泵3之间,换热器8的热水出口即为余热回收系统的热水出口端,余热回收系统还包括有废水池40、第九截止阀43、第十截止阀44和第一单向阀45,废水池40内设有第二液位计42和第十温度传感器41,废水池40的入口接收供热系统的废水,废水池40出口分两路,其中一路经过第九截止阀43后通向污水沟,另一路经第十截止阀44和第一单向阀45后进入换热器8的换热入口放热再通向污水沟。
所述余热回收系统还包括有第二截止阀46和第二单向阀47,第二截止阀46和第二单向阀47连接后设于第一单向液压变量泵3和换热器8的换热入口之间。
所述用热设备包括有第一工艺设备32,供热系统包括有第三单向调速阀20、第一流量计28和第四温度传感器24,第三单向调速阀20、第四温度传感器24和第一流量计28依次连接后设于第二单向液压变量泵17的出水口和第一工艺设备32热水入口之间,所述第一工艺设备32的出口设置有第八温度传感器34后分为两路,其中一路接有第五截止阀36后连接余热回收系统废水入口端,另一路连接第七截止阀38排放至污水沟。
进一步,所述供热系统还包括有第四单向调速阀21、第五温度传感器25和第二流量计29,第四单向调速阀21、第五温度传感器25和第二流量计29依次连接后接于外部蒸汽进口和第一工艺设备32蒸汽入口之间。
所述用热设备还包括有至少一个第二工艺设备33,供热系统相应包括第六单向调速阀23、第四流量计31和第七温度传感器27,第六单向调速阀23、第七温度传感器27和第四流量计31依次连接后设于第二单向液压变量泵17的出水口和第二工艺设备33热水入口之间,所述第二工艺设备33的出口设置有第九温度传感器35后分为两路,其中一路接有第六截止阀37后连接余热回收系统废水入口端,另一路接有第八截止阀39排放至污水沟。
所述供热系统还包括有第五单向调速阀22、第六温度传感器26和第三流量计30,第五单向调速阀22、第六温度传感器26和第三流量计30依次连接后接于外部蒸汽进口和第二工艺设备33蒸汽入口之间。
一种实现太阳能集热系统工业应用的协同控制方法,应用于前面所述的实现太阳能集热系统工业应用的协同控制系统,包括下述步骤:
S01、实时监测太阳能集热器9出口的热水温度,当温度达到高温设定值时,第一单向调速阀6、第二单向调速阀7、第三单向调速阀20和第六单向调速阀23同时打开,冷水被压入太阳能集热器9内,而太阳能集热器9内的热水则流入热水池14中储存待用;一旦检测到温度低于高温设定值,立即关闭相应的第一单向调速阀6、第二单向调速阀7、第三单向调速阀20和第六单向调速阀23,并利用太阳能集热器9加热其内的冷水;
S02、实时监测用热设备105排出的废水温度,当废水温度高于低温设定值时,将废水通往废水池40,并由换热器8进行余热回收,生产所得热水流入热水池40储存待用;当废水温度低于低温设定值,废水直接排至污水沟;
S03、实时监测热水池水位,一旦热水池14水位达到警戒位设定值,立即关闭太阳能集热系统和余热回收系统;
S04、实时监测太阳能集热器9入口及换热器8冷水入口的水压,根据其水压调节第一单向液压变量泵3输出功率;
S05、实时监测用热设备热水入口压力,根据用热设备105热水入口压力,调节第二单向液压变量泵17输出功率;
S06、实时监测热水池14第二出口热水的流量和温度,并结合用热设备105所需热水的量和温度来调节接入蒸汽的输送量;
S07、实时监测废水池40水位,当废水池40水位高于警戒位设定值时,将部分废热水排放至污水沟。
所述低温设定值是根据协同控制系统进口冷水的温度设定,即低温设定值为进入协同控制系统进口冷水温度值加20℃后的温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的一种实现太阳能集热系统工业应用的协同控制方法及系统,实现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废水余热系统及原有蒸汽系统的协同控制,可有效利用太阳能及废水余热,并减少蒸汽的使用量,节能环保,减低生产成本与运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现太阳能集热系统工业应用的协同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现太阳能集热系统工业应用的协同控制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协同控制系统在冷水段管道压力的控制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协同控制系统的热水池液位控制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协同控制系统的热水池水温控制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协同控制系统的热水段管道压力的控制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协同控制系统的第一工艺设备排水控制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协同控制系统的第二工艺设备排水控制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协同控制系统的废热水池液位控制及余热回收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和图2分别为本发明的实现太阳能集热系统工业应用的协同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和原理示意图,本发明的实现太阳能集热系统工业应用的协同控制系统的实施例,该实现太阳能集热系统工业应用的协同控制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系统、余热回收系统、供热系统、控制系统104和用热设备105。
所述太阳能集热系统包括有第一截止阀1、第一单向液压变量泵3、第二单向调速阀7、第一溢流阀4、第一压力传感器5、太阳能集热器9、第二温度传感器11和第四截止阀13;
所述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有第一单向调速阀6、换热器8、第一温度传感器10、第三截止阀12、第二截止阀46、第十一截止阀48、第三单向阀49、第一单向阀46、第二单向阀47、第九截止阀43、第十截止阀44、第十一截止阀48、废水池40、第十温度传感器41和第二液位计42;
所述供热系统包括有热水池14、第一液位计15、第三温度传感器16、第二单向液压变量泵17、第二溢流阀18、第二压力传感器19、第四温度传感器24、第五温度传感器25、第六温度传感器26、第七温度传感器27、第一流量计28、第二流量计29、第三流量计30、第四流量计31、第八温度传感器34、第九温度传感器35、第十温度传感器41、第二液位计42、第三单向调速阀20、第四单向调速阀21、第五单向调速阀22、第六单向调速阀23、第五截止阀36、第六截止阀37、第七截止阀38和第八截止阀39。
用热设备105包括第一工艺设备32和第二工艺设备33。
上述太阳能集热系统、余热回收系统、供热系统和用热设备105的连接关系如下:
所述第一截止阀1、第一单向液压变量泵3、第一单向调速阀6、第二单向调速阀7、第二截止阀46、第三截止阀12、第四截止阀13、第二单向液压变量泵17、第三单向调速阀20、第四单向调速阀21、第五单向调速阀22、第六单向调速阀23、第五截止阀36、第六截止阀37、第七截止阀38、第八截止阀39、第九截止阀43、第十截止阀44和第十一截止阀48构成执行装置102。
第一截止阀1用以控制冷水进入本系统,冷水经过第一截止阀1后进入过滤器2,该过滤器2去除进入本系统内水中杂质,而第三单向阀49用以防止液体反向流动;
经过过滤器2的冷水经第一单向液压变量泵3后分别流向第一溢流阀4、第二截止阀46、第一单向调速阀6和第二单向调速阀7,所述第一溢流阀4用以防止管道内压力过大,管道内压力超过设定值后,第一溢流阀4开通以排除冷水至排水沟,第一单向调速阀6和第二单向调速阀7分别调节经过的水流流速;
经过第二单向调速阀7的冷水进入太阳能集热器9的入口,冷水经太阳能集热器9加热后经第四截止阀13进入热水池14;
经过第一单向调速阀6的冷水进入换热器8的冷水进入口,冷水经换热器8加热后经第三截止阀12进入热水池14;
热水池14的第一出口经第十一截止阀48后进入第三单向阀49,由第三单向阀49向过滤器2输送需要进一步加热的热水,或者经第二截止阀46进入第二单向阀47,热水经第二单向阀47进入换热器8的换热入口后放热再流向污水沟;
热水池14的第二出口经第二单向液压变量泵17分别向第二溢流阀18、第三单向调速阀20和第六单向调速阀23输送热水,所述第二溢流阀18用以防止管道内压力过大,管道内压力超过设定值后,第二溢流阀18开通将过量热水送回热水池14;
本系统接入的蒸汽分别经过第四调速阀21和第五调速阀22后进入第一工艺设备32和第二工艺设备33的蒸汽入口,供其使用蒸汽;
经第三单向调速阀20调速的热水接入第一工艺设备32的热水入口供其用热水,热水及蒸汽经第一工艺设备32后成为废水,并分别经第五截止阀36和第七截止阀38进入废水池40和污水沟;
经第六单向调速阀23调速的热水进入第二工艺设备33的热水入口供其用水,热水及蒸汽经第二工艺设备32后成为废水,并分别经第六截止阀37和第八截止阀39进入废水池40和污水沟;
废水池40的废水分别流向第九截止阀43和第十截止阀44,经第九截止阀43的废水流向污水沟,经第十截止阀44的废水流向第一单向阀45,废水由第一单向阀45增压后经过换热器8放热,放热之后的废水流向污水沟。
所述的第一压力传感器5、第一温度传感器10、第二温度传感器11、第三温度传感器16、第一液位计15、第二压力传感器19、第四温度传感器24、第五温度传感器25、第六温度传感器26、第七温度传感器27、第一流量计28、第二流量计29、第三流量计30、第四流量计31、第八温度传感器34、第九温度传感器35、第十温度传感器41和第二液位计42组成检测装置101;
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5设置于第一溢流阀4与第一单向调速阀6、第二单向调速阀7和第二截止阀46之间,用于检测第一单向压力变量泵3到第一单向调速阀6、第二单向调速阀7与第二截止阀46间管道间压力;
第一温度传感器10设于换热器8的热水出口处用,以检测换热器8热水出口的热水温度;
第二温度传感器11设于太阳能集热器9的出口处用,以检测太阳能集热器9出口的热水温度;
第三温度传感器16设置于热水池14内,用于检测热水池14内水温度;
第一液位计15设置于热水池14内,用于检测热水池14内水位高度;
第二压力传感器19设于第二溢流阀18和第三单向调速阀20与第六单向调速阀23之间,用于检测第二单向压力变量泵到第三单向调速阀20与第六单向调速阀23间管道内压力;
第四温度传感器24和第七温度传感器27分别设于第三单向调速阀20和第六单向调速阀23的后端,用于检测分别流入第一工艺设备32和第二工艺设备33的热水温度;
第五温度传感器25和第六温度传感器26分别设于第四单向调速阀21和第五单向调速阀22的后端,用于检测分别流入第一工艺设备32和第二工艺设备33的蒸汽温度;
第一流量计28和第四流量计31分别设于第三单向调速阀20和第六单向调速阀23的后端,用于检测分别流入第一工艺设备32和第二工艺设备33的热水流量;
第二流量计29和第三流量计30分别设于第四单向调速阀21和第五单向调速阀22的后端,用于检测分别流入第一工艺设备32和第二工艺设备33的蒸汽流量;
第八温度传感器34和第九温度传感器35分别设于第一工艺设备32和第二工艺设备33的出口,用以分别检测流出第一工艺设备32和第二工艺设备33的废水温度;
第十温度传感器41和第二液位计42设于废水池40内,分别用于检测废水池的水温度和水位高度。
所述检测装置101用以检测并向控制系统104反馈检测信息,控制系统104根据检测信息内容进行判定从而控制执行装置102工作,执行装置102相应选择相应的设备及用热设备105工作,实现太阳能集热系统、余热回收系统和供热系统的协同控制。所述太阳能集热系统和余热回收系统用以加热进入协同控制系统的冷水,并为供热系统提供热水,供热系统用以接收热水并外接蒸汽,待用热完毕,供热系统将废水排出至污水沟或输送到余热回收系统。
控制系统104包括有工控机51和PLC50,在PLC50内建立模糊控制规则库,检测装置101均使用4-20mA电流信号将输入量传到PLC50内,将监测输入两模糊化,根据模糊化的输入量查询控制规则库,通过模块控制库得出模糊控制量,将模糊控制量模糊化得出精准控制量,经过输出模块对执行装置102进行控制,如图3至图9所示的流程图,依据相应的判定调节控制执行装置102,PLC50输出采用4-20mA电流信号;工控机51用于连接PLC50读取检测数据,实时显示及保存,可对PLC50运行参数进行写入修改。
基于上述协同控制系统,实现太阳能集热系统工业应用的协同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01、实时监测太阳能集热器9出口的热水温度,当温度达到高温设定值时,第一单向调速阀6、第二单向调速阀7、第三单向调速阀20和第六单向调速阀23同时打开,冷水被压入太阳能集热器9内,而太阳能集热器9内的热水则流入热水池14中储存待用;一旦检测到温度低于高温设定值,立即关闭相应的第一单向调速阀6、第二单向调速阀7、第三单向调速阀20和第六单向调速阀23,并利用太阳能集热器9加热其内的冷水;
S02、实时监测用热设备105排出的废水温度,当废水温度高于低温设定值时,将废水通往废水池40,并由换热器8进行余热回收,生产所得热水流入热水池40储存待用;当废水温度低于低温设定值,废水直接排至污水沟;
S03、实时监测热水池水位,一旦热水池14水位达到警戒位设定值,立即关闭太阳能集热系统和余热回收系统;
S04、实时监测太阳能集热器9入口及换热器8冷水入口的水压,根据其水压调节第一单向液压变量泵3输出功率;
S05、实时监测用热设备热水入口压力,根据用热设备105热水入口压力,调节第二单向液压变量泵17输出功率;
S06、实时监测热水池14第二出口热水的流量和温度,并结合用热设备105所需热水的量和温度来调节接入蒸汽的输送量;
S07、实时监测废水池40水位,当废水池40水位高于警戒位设定值时,将部分废热水排放至污水沟。
其中,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9出口热水温度的高温设定值,可根据用户需求及太阳能集热器9的类型设定。
其中,所述的热水池14和废热水池40的警戒位设定值,即为水池的警戒线。
其中,所述低温设定值是根据协同控制系统进口冷水的温度设定,即低温设定值为进入协同控制系统进口冷水温度值加20℃左右的温度。
上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实现太阳能集热系统工业应用的协同控制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系统、余热回收系统、供热系统、控制系统(104)和用热设备(105),所述太阳能集热系统的进水端和余热回收系统冷水入口端接入冷水,太阳能集热系统的出水端和余热回收系统热水出口端连接供热系统热水进口,供热系统的外部蒸汽进口外接蒸汽供用热设备用热,供热系统的废水排出口连接至污水沟和余热回收系统,控制系统用以控制太阳能集热系统、余热回收系统和供热系统的协同工作,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系统的进水端与余热回收系统冷水入口端设有依次连接的第一单向液压变量泵(3)、第一溢流阀(4)和第一压力传感器(5);所述供热系统包括有储存热水的热水池(14),热水池(14)内设有第一液位计(15)和第三温度传感器(16),所述热水池(14)的入口与太阳能集热系统的出水端之间设有第四截止阀(13)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1),热水池(14)的入口与余热回收系统的热水出口端之间设有第三截止阀(12)和第一温度传感器(10),所述热水池(14)具有第一出水口,该第一出水口依次连接有第十一截止阀(48)和第三单向阀(49),并接入所述第一单向液压变量泵(3),热水池(14)还具有第二出水口,该第二出水口依次连接第二单向液压变量泵(17)、第二溢流阀(18)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9)之后与用热设备(10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太阳能集热系统工业应用的协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系统还包括第二单向调速阀(7)和太阳能集热器(9),第二单向调速阀(7)设于太阳能集热器(9)入口和第一单向液压变量泵(3)之间,太阳能集热器(9)出口即为太阳能集热器系统的出水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太阳能集热系统工业应用的协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有换热器(8)和第一单向调速阀(6),第一单向调速阀(6)设于换热器(8)冷水入口和第一单向液压变量泵(3)之间,换热器(8)的热水出口即为余热回收系统的热水出口端,余热回收系统还包括有废水池(40)、第九截止阀(43)、第十截止阀(44)和第一单向阀(45),废水池(40)内设有第二液位计(42)和第十温度传感器(41),废水池(40)的入口接收供热系统的废水,废水池(40)出口分两路,其中一路经过第九截止阀(43)后通向污水沟,另一路经第十截止阀(44)和第一单向阀(45)后进入换热器(8)的换热入口放热再通向污水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现太阳能集热系统工业应用的协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系统还包括有第二截止阀(46)和第二单向阀(47),第二截止阀(46)和第二单向阀(47)连接后设于第一单向液压变量泵(3)和换热器(8)的换热入口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太阳能集热系统工业应用的协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热设备包括有第一工艺设备(32),供热系统包括有第三单向调速阀(20)、第一流量计(28)和第四温度传感器(24),第三单向调速阀(20)、第四温度传感器(24)和第一流量计(28)依次连接后设于第二单向液压变量泵(17)的出水口和第一工艺设备(32)热水入口之间,所述第一工艺设备(32)的出口设置有第八温度传感器(34)后分为两路,其中一路接有第五截止阀(36)后连接余热回收系统废水入口端,另一路连接第七截止阀(38)排放至污水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现太阳能集热系统工业应用的协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系统还包括有第四单向调速阀(21)、第五温度传感器(25)和第二流量计(29),第四单向调速阀(21)、第五温度传感器(25)和第二流量计(29)依次连接后接于外部蒸汽进口和第一工艺设备(32)蒸汽入口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现太阳能集热系统工业应用的协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热设备还包括有至少一个第二工艺设备(33),供热系统相应包括第六单向调速阀(23)、第四流量计(31)和第七温度传感器(27),第六单向调速阀(23)、第七温度传感器(27)和第四流量计(31)依次连接后设于第二单向液压变量泵(17)的出水口和第二工艺设备(33)热水入口之间,所述第二工艺设备(33)的出口设置有第九温度传感器(35)后分为两路,其中一路接有第六截止阀(37)后连接余热回收系统废水入口端,另一路接有第八截止阀(39)排放至污水沟。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实现太阳能集热系统工业应用的协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系统还包括有第五单向调速阀(22)、第六温度传感器(26)和第三流量计(30),第五单向调速阀(22)、第六温度传感器(26)和第三流量计(30)依次连接后接于外部蒸汽进口和第二工艺设备(33)蒸汽入口之间。
9.一种实现太阳能集热系统工业应用的协同控制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实现太阳能集热系统工业应用的协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S01、实时监测太阳能集热器(9)出口的热水温度,当温度达到高温设定值时,第一单向调速阀(6)、第二单向调速阀(7)、第三单向调速阀(20)和第六单向调速阀(23)同时打开,冷水被压入太阳能集热器(9)内,而太阳能集热器(9)内的热水则流入热水池(14)中储存待用;一旦检测到温度低于高温设定值,立即关闭相应的第一单向调速阀(6)、第二单向调速阀(7)、第三单向调速阀(20)和第六单向调速阀(23),并利用太阳能集热器(9)加热其内的冷水;
S02、实时监测用热设备(105)排出的废水温度,当废水温度高于低温设定值时,将废水通往废水池(40),并由换热器(8)进行余热回收,生产所得热水流入热水池(40)储存待用;当废水温度低于低温设定值,废水直接排至污水沟;
S03、实时监测热水池水位,一旦热水池(14)水位达到警戒位设定值,立即关闭太阳能集热系统和余热回收系统;
S04、实时监测太阳能集热器(9)入口及换热器(8)冷水入口的水压,根据其水压调节第一单向液压变量泵(3)输出功率;
S05、实时监测用热设备热水入口压力,根据用热设备(105)热水入口压力,调节第二单向液压变量泵(17)输出功率;
S06、实时监测热水池(14)第二出口热水的流量和温度,并结合用热设备(105)所需热水的量和温度来调节接入蒸汽的输送量;
S07、实时监测废水池(40)水位,当废水池(40)水位高于警戒位设定值时,将部分废热水排放至污水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实现太阳能集热系统工业应用的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设定值是根据协同控制系统进口冷水的温度设定,即低温设定值为进入协同控制系统进口冷水温度值加20℃后的温度。
CN201410795433.0A 2014-12-18 2014-12-18 一种实现太阳能集热系统工业应用的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046546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95433.0A CN104654600B (zh) 2014-12-18 2014-12-18 一种实现太阳能集热系统工业应用的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95433.0A CN104654600B (zh) 2014-12-18 2014-12-18 一种实现太阳能集热系统工业应用的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54600A CN104654600A (zh) 2015-05-27
CN104654600B true CN104654600B (zh) 2016-06-01

Family

ID=53246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95433.0A Active CN104654600B (zh) 2014-12-18 2014-12-18 一种实现太阳能集热系统工业应用的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546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68077A (zh) * 2016-10-27 2017-04-19 浙江大学 基于光—电互补的热网用户端工业蒸汽补充加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06928A (en) * 1974-03-28 1975-09-23 Fafco Inc Solar heater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CN101408324A (zh) * 2008-09-06 2009-04-15 甘肃天鸿金运置业有限公司 叠拼别墅式住宅太阳能-燃气壁挂炉热水系统
US8746232B2 (en) * 2009-08-07 2014-06-10 Honda Motor Co., Ltd. Hot water supply system
CN201764713U (zh) * 2010-09-02 2011-03-16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一种用于干燥供热的太阳能热水系统
CN202329045U (zh) * 2011-11-18 2012-07-11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一种使用新能源热源的联合干燥系统
CN103225902B (zh) * 2013-05-03 2015-10-28 南京德磊科技有限公司 太阳能集热换热系统
CN104110820B (zh) * 2014-07-15 2017-01-18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太阳能热水与锅炉余热回收耦合梯级利用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54600A (zh) 2015-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57824U (zh) 一种能够降低一次网回水温度的供热系统
CN102287861B (zh) 供热余热自动回收系统
CN203848705U (zh) 一种乏汽回收系统
CN110108042A (zh) 一种多种复合能源承压模块热水控制系统
CN206755448U (zh) 抗冻剂溶液浓度平衡装置
CN104654600B (zh) 一种实现太阳能集热系统工业应用的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6196781A (zh) 一种太阳能供热压缩热压机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19318515U (zh) 一种车间内蒸汽冷凝水余热回收的供热系统
CN202101308U (zh) 供热余热自动回收系统
CN207501460U (zh) 一种新型在线式低压纯水加热系统
CN202755210U (zh) 一种小型筒子纱染色机废水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05807901U (zh) 一种太阳能供热压缩热压机系统
CN108555261A (zh) 连铸连轧自动化生产线冷却水循环系统
CN211575948U (zh) 一种常温型染缸废热水余热回收系统
CN211084190U (zh) 一种工厂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统
CN2901199Y (zh) 一种工业冷却循环系统设备的节能控制装置
CN202532584U (zh) 一种余热供热循环水系统
CN203980697U (zh) 一种印染污水余热回收装置
CN208983651U (zh) 一种太阳能集热供水系统
CN203797632U (zh) 用于回收蒸汽换热机组中冷凝水余热的换热装置
CN106052185A (zh) 一种太阳能供热压缩热压机系统
CN203549780U (zh) 一种生水加热模块系统
CN206575210U (zh) 太阳能光伏管线疏通辅助设备以及具备该设备的伴热系统
CN206919400U (zh) 一种相变蓄热锅炉
CN206843312U (zh) 一种生产双绒面玻璃压延机的冷却水加热恒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