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45856B - 温度可控、色度检测一体化的和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温度可控、色度检测一体化的和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45856B
CN104645856B CN201510100149.1A CN201510100149A CN104645856B CN 104645856 B CN104645856 B CN 104645856B CN 201510100149 A CN201510100149 A CN 201510100149A CN 104645856 B CN104645856 B CN 1046458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bag
outer container
horizontal
dovetail slideway
samp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0014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45856A (zh
Inventor
钱良存
杨书运
张袖丽
洪炜宁
李锐
李满兰
刘家菊
梅林�
黎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xian Old Hukaiwen Ink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HA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HAU filed Critical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HAU
Priority to CN20151010014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458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458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458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458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458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度可控、色度检测一体化的和胶装置,包括由外容器和内胆构成和胶容器,内胆顶部圆盖上中心位置安装有搅拌直流电机,搅拌直流电机输出轴与内胆中搅拌轴上端连接,圆盖中设置有加料漏斗、取样杆、进胶口,外容器上端壁中设置有温度计、水银导电表、进水口,外容器侧壁上向内胆水平设置有导样孔道,导样孔道中设置有水平燕尾形导轨,水平燕尾形导轨上滑动安装有滴样托板,外容器外侧壁上设置有竖直燕尾形导轨,竖直燕尾形导轨上滑动安装有色度计,外容器中位于内胆底部正下方还设置有加热电阻丝,加热电阻丝两端、水银导电表分别通过导线与恒温控制电路盒连接。

Description

温度可控、色度检测一体化的和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和胶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温度可控、色度检测一体化的和胶装置。
背景技术
徽墨以松烟、油烟与胶等为主要原料,经点烟、和料与压磨等工序精制而成,徽墨素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美誉。徽墨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技术要求,其中和胶是决定墨品内在质量的关键工艺环节之一。烟粉主要有松烟和油烟两大类,化学成分含量最大为蒽类,所占百分比为40%以上。次之为芘类化合物,百分比达到20%以上。胶有骨胶、皮胶等均属于有机分子,这些物质进行混合,其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点,温度在50℃以下具有一定的粘弹性,温度稍高时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制墨和胶时温度不能过高,温度过高会使得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将其裂解,因此,可以通过水浴恒温控制,达到烟粉与胶混合物的流动性目的。
和胶保证了墨能在研磨后稀释成短期内不易沉淀的液体,与胶相结合提高了墨的粘合力,能使墨长期、稳固的粘附在纸上。和胶增加了墨在研磨和书写时的润滑度,研磨时“磨之无声”,书写时“虽浓磨不留笔”,制墨所用的各种烟粉主要成分均是有机碳粒,完全以胶的粘接,减少了书写时墨中碳粒、毛笔和纸张三者之间的摩擦力。因此,必须通过搅拌器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搅拌,使其均匀混合。对其混合物在一定的温度控制下均匀搅拌是非常必要。
和胶改善了墨在书写时的光泽,在书画材料上有助于提高层次感,胶量不同的墨在书画中的光泽、墨色表现也是不同的,同样的墨在不同的纸张上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墨色,从而提高了书画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因此,在和胶过程中,烟粉与胶混合后的色度掌控尤为重要。传统的判断和胶程度的好坏,完全依据制墨技术人员通过肉眼和经验判断和胶程度的好坏,其可靠性难以保证,且经验不足的技术人员,很难把握,因此,采用色度计测定烟粉与胶的均匀混合物的色度,为色度判断和胶程度提供可靠依据。
烟粉颗粒非常细小,和胶过程中,烟粉与胶的混合原材料搅拌时,目前制墨业多数采用技术工人使用木质铲子,人工搅拌,露天式操作,容易在空气中引起扬尘,污染制墨车间,部分烟粉易被技术工人吸入肺中,引起尘肺病。因此,亟待降低和胶过程中烟粉引起的扬尘问题。
同时现有技术和胶装置还存在以下问题:
(1)制墨业和胶技术上烟粉与胶混合体系在搅拌过程中,原来是敞开式和胶,存在温度难以控制问题。
(2)原来制墨业和胶后混合物料的色度判断基本靠经验,难以把握物料的成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温度可控、色度检测一体化的和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温度可控、色度检测一体化的和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和胶容器,所述和胶容器由外容器和共中心轴设置在外容器中的内胆构成,内胆顶部设置为胆口且内胆顶面与外容器顶面齐平,外容器顶部与内胆顶部之间连接有环形的上端壁,内胆胆口上端面盖合有封闭内胆的圆盖,内胆底部设置为球冠形且与外容器底部之间相距一定距离;
所述圆盖上中心位置安装有搅拌直流电机,内胆中沿中心轴线竖直向下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直流电机输出轴竖直向下穿过圆盖,且搅拌直流电机输出轴通过内置双头螺纹的套筒与搅拌轴上端连接,搅拌轴下端安装有桨叶,圆盖中还开有三个分别与内胆通的通孔,其中第一个通孔中设置有伸入内胆中的加料漏斗,第二个通孔中设置有伸入内胆中的取样杆,取样杆伸入内胆中,取样杆的下端连接有取样丝圈,第三个通孔作为进胶口,所述内胆底部中心连通有竖直向下穿过外容器底部的出料管道,出料管道上安装有出料阀门;
所述上端壁开有三个分别与外容器连通的通孔,其中第一个通孔中设置有伸入外容器中的温度计,第二个通孔中设置有伸入外容器中的水银导电表,第三个通孔作为进水口,外容器一侧开有上下排列并通过管道相互连通的孔道,且连通两孔道的管道中串接有水位观测仪,外容器一侧底部连通有出水管道,外容器侧壁上设置有透明的观察窗口,外容器侧壁上还向内胆水平设置有导样孔道,导样孔道外端设置在外容器侧壁上,导样孔道内端设置在内胆侧壁上,且导样孔道内端孔壁上铰接有挡住导样孔道内端的导样孔道挡板,导样孔道中设置有水平燕尾形导轨,水平燕尾形导轨从导样孔道外端延伸至导样孔道内端,水平燕尾形导轨上滑动安装有滴样托板,滴样托板上涂有白色涂层,外容器外侧壁上位于导样孔道外端上方还设置有与水平燕尾形导轨垂直的竖直燕尾形导轨,竖直燕尾形导轨上滑动安装有色度计,所述外容器中位于内胆底部正下方还设置有加热电阻丝,外容器外设置有恒温控制电路盒,所述加热电阻丝两端、水银导电表两接线端分别通过导线与恒温控制电路盒连接。
所述的温度可控、色度检测一体化的和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叶取两扇,桨叶底部采用与内胆底部形状匹配的圆弧形设计,桨叶外缘形状与内胆内壁形状一致,桨叶上部采用镂空矩形,桨叶底部、外缘和内胆内壁仅有很小间隙。
所述的温度可控、色度检测一体化的和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平燕尾形导轨和竖直燕尾形导轨结构相同,均包括轨体,轨体中开有贯穿轨体的燕尾槽,燕尾槽两端分别设置有中央穿孔的固定片,燕尾槽内滑动安装有内螺纹套筒,内螺纹套筒中转动螺合安装有螺杆,且螺杆两端分别转动并限位安装在固定片的中央穿孔中,螺杆其中一端连接有调节螺钉,水平燕尾形导轨的轨体固定在导样孔道中,且滴样托板固定在水平燕尾形导轨的内螺纹套筒上,竖直燕尾形导轨的轨体固定在外容器外侧壁上,且色度计固定在竖直燕尾形导轨的内螺纹套筒上。
所述的温度可控、色度检测一体化的和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控制电路盒内设置有变压器VT,变压器VT高压侧通过保险丝F、触压式开关K连接交流220V电源,变压器VT高压侧两端之间还并联有两支路,其中一个支路中依次串联有一个继电器J的常开开关K1、发光二极管B1、串联限流电阻R1、继电器J的常开开关K2,所述加热电阻丝一端通过导线连接至常开开关K1与发光二极管B1之间,加热电阻丝另一端通过导线连接至常开开关K2与串联限流电阻R1之间,另一个支路中依次串联有继电器J的常闭开关K3、发光二极管B2、串联限流电阻R2、继电器J的常闭开关K4;
变压器VT低压侧两端分别与一个二极管整流桥ZL的输入端连接,二极管整流桥ZL的输出端之间连接有电容器C,变压器VT低压侧还连接有三极管T,三极管T的集电极通过继电器J的线圈D与二极管整流桥ZL一个输出端连接,三极管T的发射极与二极管整流桥ZL另一个输出端连接,三极管T的基极与继电器上的线圈D之间连接有偏置电阻Rb,所述水银导电表两接线端分别与三极管T的基极、三极管T的发射极连接。
所述的温度可控、色度检测一体化的和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漏斗包括斗体、连接在斗体底部的管道,斗体顶部前、后侧内壁分别水平设置有水平导轨槽,斗体左侧内壁开有挡板插入口,从挡板插入口向斗体顶部水平插入有水平挡板,且水平挡板的前、后侧分别在斗体顶部前、后侧内壁水平导轨槽中滑动,斗体底部管道上安装有固定漏斗套筒,固定漏斗套筒底部连接有套在管道上且水平设置的水平板,水平板上开有多个供螺丝螺入的螺孔。
本发明中,水银导电表设定温度与和胶容器外容器与内胆胆壁夹层间水的温度基本一致,可跟随温度在20℃~100℃范围内误差在2℃范围内,完全达到制墨和胶的恒定温度需要,完全满足制墨和胶的温度范围。
搅拌轴的搅拌速度最大转速设置为300rew/min,搅拌桨叶外形与和胶容器内胆外形一致的设计方式,且与和胶容器内胆内壁间隙在5mm左右,避免了制墨原料粘锅现象。
制墨原料在温度较高时,原料的流动性较好,内胆底面采用球冠形设计,便于原料在高温时流出,达到出料良好的效果。
和胶容器内胆、外容器基本封闭,因此在加料和和胶过程中很少有烟粉扬尘,加料漏斗采用滑式水平挡板封闭,避免在和胶过程中产生扬尘,扬尘仅发生在加烟粉的瞬间,大大降低和胶过程中的烟粉扬尘。滴样托板上涂一层白色涂层,不会因为滴样托板材料本色影响材料色度测定,确保色度计测试的准确性。同时通过导样孔道挡板设计,避免扬尘从导样孔道飘出,污染色度计镜头和滴样托板,造成色度测定的误差,通过导样孔道挡板设计,避免扬尘从导样孔道飘出,污染外部环境,达到净化制墨车间的作用。
本发明整个和胶程序,操作简便,解决了和胶过程中温度难以控制的问题,可以较好地完成两个参数温度和色度的测定,温度控制误差在2℃以内;采用封闭容器和胶,大大降低了烟粉扬尘,解决制墨业和胶扬尘大的问题;采用搅拌系统,避免原料粘锅现象,使得原料搅拌均匀;容器内胆底面采用球冠形设计,方便出料。该装置在制墨业和胶中发挥独特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恒温控制电路盒内电路图。
图3为本发明色度计及滴样托板部分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燕尾形导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搅拌轴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加料漏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图5所示。温度可控、色度检测一体化的和胶装置,包括和胶容器,和胶容器由外容器1和共中心轴设置在外容器1中的内胆2构成,内胆2顶部设置为胆口且内胆2顶面与外容器1顶面齐平,外容器1顶部与内胆2顶部之间连接有环形的上端壁,内胆2胆口上端面盖合有封闭内胆的圆盖,内胆2底部设置为球冠形且与外容器1底部之间相距一定距离;
圆盖上中心位置安装有搅拌直流电机3,内胆2中沿中心轴线竖直向下设置有搅拌轴4,搅拌直流电机3输出轴竖直向下穿过圆盖,且搅拌直流电机3输出轴通过内置双头螺纹的套筒5与搅拌轴4上端连接,搅拌轴4下端安装有桨叶6,圆盖中还开有三个分别与内胆2连通的通孔,其中第一个通孔中设置有伸入内胆中的加料漏斗7,第二个通孔中设置有伸入内胆2中的取样杆8,取样杆8伸入内胆2中,取样杆下端连接有取样丝圈9,第三个通孔作为进胶口10,内胆2底部中心连通有竖直向下穿过外容器1底部的出料管道11,出料管道11上安装有出料阀门12;
上端壁开有三个分别与外容器1连通的通孔,其中第一个通孔中设置有伸入外容器1中的温度计13,第二个通孔中设置有伸入外容器1中的水银导电表14,第三个通孔作为进水口15,外容器1一侧开有上下排列并通过管道相互连通的孔道,且连通两孔道的管道中串接有水位观测仪16,外容器1一侧底部连通有出水管道17,外容器1侧壁上设置有透明的观察窗口18,外容器1侧壁上还向内胆2水平设置有导样孔道19,导样孔道19外端设置在外容器1侧壁上,导样孔道19内端设置在内胆2侧壁上,且导样孔道19内端孔壁上铰接有挡住导样孔道19内端的导样孔道挡板20,导样孔道19中设置有水平燕尾形导轨21,水平燕尾形导轨21从导样孔道19外端延伸至导样孔道19内端,水平燕尾形导轨21上滑动安装有滴样托板22,滴样托板22上涂有白色涂层,外容器1外侧壁上位于导样孔道19外端上方还设置有与水平燕尾形导轨21垂直的竖直燕尾形导轨23,竖直燕尾形导轨23上滑动安装有色度计24,外容器1中位于内胆2底部正下方还设置有加热电阻丝25,外容器1外设置有恒温控制电路盒26,加热电阻丝25两端、水银导电表14两接线端分别通过导线与恒温控制电路盒26连接。
桨叶6取两扇,桨叶6底部采用与内胆2底部形状匹配的圆弧形设计,桨叶6外缘形状与内胆2内壁形状一致,桨叶6上部采用镂空矩形,桨叶6底部、外缘和内胆2内壁仅有很小间隙。
如图4所示,水平燕尾形导轨21和竖直燕尾形导轨23结构相同,均包括轨体27,轨体27中开有贯穿轨体的燕尾槽28,燕尾槽28两端分别设置有中央穿孔的固定片29,燕尾槽28内滑动安装有内螺纹套筒30,内螺纹套筒30中转动螺合安装有螺杆31,且螺杆31两端分别转动并限位安装在固定片29的中央穿孔中,螺杆31其中一端连接有调节螺钉32,水平燕尾形导轨21的轨体固定在导样孔道19中,且滴样托板22固定在水平燕尾形导轨21的内螺纹套筒上,竖直燕尾形导轨23的轨体固定在外容器1外侧壁上,且色度计24固定在竖直燕尾形导轨23的内螺纹套筒上。
如图2所示,恒温控制电路盒26内设置有变压器VT,变压器VT高压侧通过保险丝F、触压式开关K连接交流220V电源,变压器VT高压侧两端之间还并联有两支路,其中一个支路中依次串联有一个继电器J的常开开关K1、发光二极管B1、串联限流电阻R1、继电器J的常开开关K2,加热电阻丝一端通过导线连接至常开开关K1与发光二极管之间,加热电阻丝另一端通过导线连接至常开开关K2与串联限流电阻R1之间,另一个支路中依次串联有继电器J的常闭开关K3、发光二极管B2、串联限流电阻R2、继电器J的常闭开关K4;
变压器VT低压侧两端分别与一个二极管整流桥ZL的输入端连接,二极管整流桥ZL的输出端之间连接有电容器C,变压器VT低压侧还连接有三极管T,三极管T的集电极通过继电器J的线圈D与二极管整流桥ZL一个输出端连接,三极管T的发射极与二极管整流桥ZL另一个输出端连接,三极管T的基极与继电器上的线圈D之间连接有偏置电阻Rb,水银导电表两接线端分别与三极管T的基极、三极管T的发射极连接。
如图6所示,加料漏斗2包括斗体33、连接在斗体33底部的管道34,斗体33顶部前、后侧内壁分别水平设置有水平导轨槽35,斗体33左侧内壁开有挡板插入口36,从挡板插入口36向斗体33顶部水平插入有水平挡板37,且水平挡板37的前、后侧分别在斗体33顶部前、后侧内壁水平导轨槽35中滑动,斗体33底部管道34上安装有固定漏斗套筒38,固定漏斗套筒38底部连接有套在管道34上且水平设置的水平板39,水平板39上开有多个供螺丝螺入的螺孔40。
本发明中,和胶容器整体采用不锈钢材质,外容器侧壁预留取样观测窗口,外容器侧壁还上下各预留两个孔道,可安装水位观测仪,外容器侧壁下部设置出水管道。和胶容器上端壁预留三个孔,分别为温度计插入孔、进水孔、水银导电表插入孔位置。内胆顶部胆口通过圆盖封闭,圆盖通过螺钉铆合在内胆顶部,圆盖预留四个圆孔,分别为烟粉漏斗插入孔、进胶孔、取样孔位置和搅拌器插入孔位置。外容器底面采用平底设计,外容器通过三脚支架立于地面,外容器底面和内胆底面之间放置加热电阻丝,加热电阻丝采用一般电加热防水的电水壶的电阻丝。内胆底面采用球冠形设计,便于搅拌和出料。两层下底面被出料管道贯穿。
本发明中,恒温控制电路盒内电路如图2所示,由电路被分成高压电路和低压电路两部分。
高压电路由加热电阻丝和恒温指示两部分。直接采用220V电源供电,高压电路接通加热电阻丝,加热电阻丝的220伏时功率为200瓦左右。通过加热电阻丝加热和胶容器中外容器与内胆夹层内的水,达到升温目的。恒温指示电路由发光二极管(B1、B2)和串联限流电阻(R1、R2)组成,通过二极管发光,显示和胶容器内是否达到恒温状态。
低压电路由变压器VT、整流桥ZL、电容器C、三极管T、三极管基极偏置Rb组成。变压器VT将220伏交流电转化12伏的交流电,再通过整流桥ZL转换成脉动的直流电,后面通过电容器C滤波,降低直流电的纹波系数,变成非常平稳的直流电,推动三极管T工作。三极管基极设置偏置电阻Rb,保证三极管能在a、b位置断开时处于放大状态,a、b位置接通时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a、b位置接水银导电表的两个接线柱。水银导电表相当于温度控制开关,当温度达到预设定的控制温度时,由于水银导电表中水银面的上升,水银导电表接通,导致a、b位置接通;当温度降低到预设定的控制温度一下,由于水银导电表的水银面的下降,水银导电表断开,导致a、b位置断开。
通过水银导电表控制和胶容器的夹层内部水的温度,水银导电表的测试范围0-100℃,最小刻度为1℃。通过温度计测定液体的温度,温度计测温范围和最小刻度值同水银导电表。继电器J以高压工作的常开开关K1、K2与常闭开关K3、K4和低压工作线圈D衔接低压控温电路和高压加热电路。水银导电表的导通和断开,控制三极管的放大状态和截止状态,控制继电器J线圈D中电流大小。当线圈D中电流大时,吸合常开开关K1、K2,断开常闭开关K3、K4;当线圈D中电流小时,断开常开开关K1、K2,衔片搭接常闭开关K3、K4。从而控制继电器的常开K1、K2和常闭K3、K4开关开合,达到控制加热器的加热状态以及恒温状态的显示,达到控温的目的。
高压电路和低压电路通过继电器的常开、常闭开关和线圈D衔接,达到低压电路控制高压电路、小电流控制大电流的目的。电路总控,通过触压式开关K,控制总电路的通断,触压式开关K后安装保险丝F,保险丝F对整个电路起保护作用。
本发明中,取样杆8和取样丝圈构成取样器,取样杆和取样丝圈由不锈钢材料构成,且在滴样托板上涂上一层白色涂层,确保色度计测试的准确性。取样杆和取样丝圈焊接在一起。取样丝圈直径小于色度计的通光孔径。取样杆可通过橡皮套固定在内胆的圆盖上,需要取样时,拉动取样杆使得取样丝圈从液体中拉出,通过表面张力将液体粘附于取样丝圈上。燕尾形导轨分水平燕尾形导轨和竖直燕尾形导轨两个,分别固定在导样孔道与外容器的外侧壁上。将试样滴加到滴样托板上,旋动水平燕尾形导轨中调节螺钉,通过水平燕尾形导轨和导样孔道导出滴样托板,置于色度计的正下方。旋动竖直燕尾形导轨中调节螺钉,将色度计16通过竖直燕尾形导轨向下运动到滴样托板观察的最佳距离,即可观测试样的色度。旋动竖直燕尾形导轨中调节螺钉,抬升色度计,滴样托板可以用其他方式擦洗干净。导样孔挡板上缘通过铰链固定内胆内表面,自然下垂可覆盖导样孔道,主要作用防止烟粉进料时烟粉颗粒扬尘外泄。透明的观察窗口,可以观察取样和滴样准确性。
水平燕尾形导轨和竖直燕尾形导轨由燕尾槽、内螺纹套筒、螺杆、调节螺钉和中央穿孔的固定片等构成。传动机构主要靠调节螺钉旋动螺杆,由内螺纹套筒和螺杆啮合,带动内螺纹套筒在燕尾槽中运动,螺杆由两端的固定片中央穿孔固定。再由内螺纹套筒带动依附在其上的仪器一起运动。
本发明中,搅拌直流电机和搅拌轴通过内置双头螺纹的套筒连接,套筒通过螺钉固定于内胆圆盖上,搅拌轴和桨叶焊接在一起。桨叶和搅拌轴采用不锈钢材料。桨叶取两扇,桨叶下端采用圆弧形设计,叶片外缘形状与搅拌槽内壁6和底面一致,桨叶上缘采用镂空矩形。桨叶下端、外缘和容器壁仅有很小间隙,间隙在5mm左右,可清除附在内胆侧壁上的粘性反应产物或堆积于内胆底部的固体物,保持较好的传热效果。桨叶上缘镂空矩形设计,留有较大空间,便于搅拌的液体和塑性流体的流动。搅拌直流电机功率为220伏150瓦,桨叶转动最大角速度达300rew/min,可用于搅拌粘度达200Pa·s的牛顿型流体和塑性流体。
本发明中,温度计和水银导电表从外容器上端壁插入外容器与内胆之间,用于检测和胶容器双层壁之间水温的变化。进水口设置在外容器上端壁上,为了给夹层加水。水位观测仪10根据连通器原理,在外容器外壁通过是两个孔连接水位显示的管道,管道由透明的有机玻璃制成,其水位指示和外容器与内胆之间夹层内水位一致。出水通道衔接在外容器外壁左下侧,通过阀门控制通道的通断。出料通道安装在内容器底部中心位置,贯穿外容器底部,通过出料阀门控制出料通道通断。
加料漏斗为简单的四方形漏斗,漏斗口在和胶容器上底面开口,均接入内胆中,用于添加和胶原材料。漏斗设置了水平挡板,挡板插入口,水平导轨槽,漏斗下面插管管道上设置固定漏斗套筒和水平板,固定漏斗套筒和水平板焊接在一起,水平板上设置四个固定用的内置螺纹的螺孔,通过螺孔和内胆圆盖固定,达到固定作用。进料结束时可推动水平挡板在水平导轨槽中运动,达到覆盖漏斗上口,起到封闭作用,降低和胶和进料时的烟粉扬尘。

Claims (5)

1.温度可控、色度检测一体化的和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和胶容器,所述和胶容器由外容器和共中心轴设置在外容器中的内胆构成,内胆顶部设置为胆口且内胆顶面与外容器顶面齐平,外容器顶部与内胆顶部之间连接有环形的上端壁,内胆胆口上端面盖合有封闭内胆的圆盖,内胆底部设置为球冠形且与外容器底部之间相距一定距离;
所述圆盖上中心位置安装有搅拌直流电机,内胆中沿中心轴线竖直方向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直流电机输出轴竖直向下穿过圆盖,且搅拌直流电机输出轴通过内置双头螺纹的套筒与搅拌轴上端连接,搅拌轴下端安装有桨叶,圆盖中还开有三个分别与内胆连通的通孔,其中第一个中设置有伸入内胆中的加料漏斗,第二个通孔中设置有伸入内胆中的取样杆,取样杆伸入内胆中,取样杆的下端连接有取样丝圈,第三个通孔作为进胶口,所述内胆底部中心连通有竖直向下穿过外容器底部的出料管道,出料管道上安装有出料阀门;
所述上端壁有三个分别与外容器通的通孔,其中第一个通孔中设置有伸入外容器中的温度计,第二个通孔中设置有伸入外容器中的水银导电表,第三个通孔作为进水口,外容器一侧开有上下排列并通过管道相互连通的孔道,且连通两孔道的管道中串接有水位观测仪,外容器一侧底部连通有出水管道,外容器侧壁上设置有透明的观察窗口,外容器侧壁上还向内胆水平设置有导样孔道,导样孔道外端设置在外容器侧壁上,导样孔道内端设置在内胆侧壁上,且导样孔道内端孔壁上铰接有挡住导样孔道内端的导样孔道挡板,导样孔道中设置有水平燕尾形导轨,水平燕尾形导轨从导样孔道外端延伸至导样孔道内端,水平燕尾形导轨上滑动安装有滴样托板,滴样托板上涂有白色涂层,外容器外侧壁上位于导样孔道外端上方还设置有与水平燕尾形导轨垂直的竖直燕尾形导轨,竖直燕尾形导轨上滑动安装有色度计,所述外容器中位于内胆底部正下方还设置有加热电阻丝,外容器外设置有恒温控制电路盒,所述加热电阻丝两端、水银导电表两接线端分别通过导线与恒温控制电路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可控、色度检测一体化的和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叶取两扇,桨叶底部采用与内胆底部形状匹配的圆弧形设计,桨叶外缘形状与内胆内壁形状一致,桨叶上部采用镂空矩形,桨叶底部、外缘和内胆内壁仅有很小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可控、色度检测一体化的和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平燕尾形导轨和竖直燕尾形导轨结构相同,均包括轨体,轨体中开有贯穿轨体的燕尾槽,燕尾槽两端分别设置有中央穿孔的固定片,燕尾槽内滑动安装有内螺纹套筒,内螺纹套筒中转动螺合安装有螺杆,且螺杆两端分别转动并限位安装在固定片的中央穿孔中,螺杆其中一端连接有调节螺钉,水平燕尾形导轨的轨体固定在导样孔道中,且滴样托板固定在水平燕尾形导轨的内螺纹套筒上,竖直燕尾形导轨的轨体固定在外容器外侧壁上,且色度计固定在竖直燕尾形导轨的内螺纹套筒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可控、色度检测一体化的和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控制电路盒内设置有变压器VT,变压器VT高压侧通过保险丝F、触压式开关K连接交流220V电源,变压器VT高压侧两端之间还并联有两支路,其中一个支路中依次串联有一个继电器J的常开开关K1、发光二极管B1、串联限流电阻R1、继电器J的常开开关K2,所述加热电阻丝一端通过导线连接至常开开关K1与发光二极管之间,加热电阻丝另一端通过导线连接至常开开关K2与串联限流电阻R1之间, 另一个支路中依次串联有继电器J的常闭开关K3、发光二极管B2、串联限流电阻R2、继电器J的常闭开关K4;
变压器低压侧两端分别与一个二极管整流桥ZL的输入端连接,二极管整流桥ZL的输出端之间连接有电容器C,变压器VT低压侧还连接有三极管T,三极管T的集电极通过继电器J的线圈D与二极管整流桥ZL一个输出端连接,三极管T的发射极与二极管整流桥ZL另一个输出端连接,三极管T的基极与继电器上的线圈D之间连接有偏置电阻R b,所述水银导电表两接线端分别与三极管T的基极、三极管T的发射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可控、色度检测一体化的和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漏斗包括斗体、连接在斗体底部的管道,斗体顶部前、后侧内壁分别水平设置有水平导轨槽,斗体左侧内壁开有挡板插入口,从挡板插入口向斗体顶部水平插入有水平挡板,且水平挡板的前、后侧分别在斗体顶部前、后侧内壁水平导轨槽中滑动,斗体底部管道上安装有固定漏斗套筒,固定漏斗套筒底部连接有套在管道上且水平设置的水平板,水平板上开有多个供螺丝螺入的螺孔。
CN201510100149.1A 2015-03-06 2015-03-06 温度可控、色度检测一体化的和胶装置 Active CN1046458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00149.1A CN104645856B (zh) 2015-03-06 2015-03-06 温度可控、色度检测一体化的和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00149.1A CN104645856B (zh) 2015-03-06 2015-03-06 温度可控、色度检测一体化的和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45856A CN104645856A (zh) 2015-05-27
CN104645856B true CN104645856B (zh) 2016-08-24

Family

ID=53237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00149.1A Active CN104645856B (zh) 2015-03-06 2015-03-06 温度可控、色度检测一体化的和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458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6981A (zh) * 2015-06-15 2015-09-16 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 自动搅拌恒温装置
CN105597614A (zh) * 2015-11-13 2016-05-25 重庆索利特涂料有限公司 无级变速搅拌机出料装置
CN106215769A (zh) * 2016-08-24 2016-12-14 常州市富运化工有限公司 升盆型粉末醇基石墨涂料搅拌机
CN108888108B (zh) * 2018-09-21 2022-04-01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电热壶防糊底方法和电热壶
CN111632536A (zh) * 2020-04-30 2020-09-08 苏州市环科环保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土壤检测用检测溶液混合装置
CN111632552B (zh) * 2020-05-26 2021-06-08 上海乐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化工生产作用配料自动投放装置
CN112844508A (zh) * 2021-03-03 2021-05-28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便于控温的化学合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283530A (zh) * 1961-08-19
CN202762378U (zh) * 2012-07-03 2013-03-06 广州兰格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真空搅拌机的自动测温装置
CN202844898U (zh) * 2012-10-23 2013-04-03 德昌电机(南京)有限公司 磁性材料压机脱模乳化液配制装置
CN202921209U (zh) * 2012-11-10 2013-05-08 江苏瑞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粘度有机载体的制备设备
CN203155148U (zh) * 2013-04-10 2013-08-28 赵东奇 印刷油墨分散搅拌加热装置
CN203556335U (zh) * 2013-11-11 2014-04-23 烟台市三立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粉末邦定混合设备
CN104084074A (zh) * 2014-07-30 2014-10-08 梧州市旺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调漆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45856A (zh) 2015-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45856B (zh) 温度可控、色度检测一体化的和胶装置
CN104231914B (zh) 一种光学塑料保护涂层及制备方法
CN104458583B (zh) 污水透射光谱测试用光学腔
CN106422858A (zh) 一种酒精浓度自动调配装置及方法
KR101815293B1 (ko) 주류 혼합장치
CN204364474U (zh) 一种面膜机
CN206684124U (zh) 一种光强可控式藻类初级生产力实验装置
CN208969109U (zh) 用于羊奶掺假的快速检测试纸条
CN106244001A (zh) 用于古建筑材料的光油及其制备方法
CN207028665U (zh) 固定沙画
CN202171576U (zh) Pvc热稳定性检测装置
US2057246A (en) Gas analyzing process and apparatus
CN209222138U (zh) 一种用于大批量样品同时反应的旋转摇床
CN204256453U (zh) 丁腈手套自动配色装置
SE452915B (sv) Sett och apparatur for flow injection analysis
DK162070B (da) Tandlaegeapparat
Wray Manual on flash point standards and their use: methods and regulations
CN208512935U (zh) 一种输送带修补用电热胶枪
CN208979420U (zh) 一种组合式的恩氏粘度计流出口塞子
CN221878682U (zh) 一种智能涂料刷
CN212881083U (zh) 一种醇醚类废有机溶剂蒸发回收用蒸发釜
Morfit et al. 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Manipulations: A Manual of the Mechanical and Chemico-mechanical Operations of the Laboratory
CN209646296U (zh) 一种润滑油调样装置
US1062159A (en) Viscosimeter.
CN205628822U (zh) 一种用于恒温水浴器的清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ou Meihong

Inventor after: Mei Lin

Inventor after: Li Min

Inventor after: Zhou Jian

Inventor after: Qian Liangcun

Inventor after: Yang Shuyun

Inventor after: Zhang Xiuli

Inventor after: Hong Weining

Inventor after: Li Rui

Inventor after: Li Manlan

Inventor after: Liu Jiaju

Inventor before: Qian Liangcun

Inventor before: Yang Shuyun

Inventor before: Zhang Xiuli

Inventor before: Hong Weining

Inventor before: Li Rui

Inventor before: Li Manlan

Inventor before: Liu Jiaju

Inventor before: Mei Lin

Inventor before: Li Mi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15

Address after: No.19, Chengdong Road, Huicheng Town, she County, Huangshan City, Anhui Province 245200

Patentee after: Shexian Old Hukaiwen Ink Industr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0036 Anhui Agriculture University, 130 Changjiang West Road, Anhui, Hefei

Patentee before: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