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42317A - 植物免疫剂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植物免疫剂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42317A
CN104642317A CN201310587017.7A CN201310587017A CN104642317A CN 104642317 A CN104642317 A CN 104642317A CN 201310587017 A CN201310587017 A CN 201310587017A CN 104642317 A CN104642317 A CN 1046423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t
immune agent
agent
application
plant immu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8701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其明
白霜
杨锡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NewSun Crop Scie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NewSun Crop Scie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NewSun Crop Scie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NewSun Crop Scie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58701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42317A/zh
Publication of CN1046423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423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免疫剂及其应用,属于植物生长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无毒、且对植物免疫力提高效果好的植物免疫剂。本发明植物免疫剂,其活性成分由0.0001~0.1重量份的芸苔素内酯和1~100重量份的香芹酚组成。进一步,本发明还公开了植物免疫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植物免疫剂采用芸苔素内酯与香芹酚复配,提升了植物免疫系统能力,并能显著提高植物活力,对真菌类病害有一定的防效,特别适用于预防由葡萄孢属病原物引起的植物灰霉病,具有安全无毒、且对植物免疫力提高效果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植物免疫剂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免疫剂及其应用,属于植物生长领域。
背景技术
芸苔素内酯,英文通用名brassinolide,对人畜低毒,被学术界公认为是第六类植物激素。目前已发现有近40种,其中生物活性较高、有实用价值的只有少数几种。其化学结构式为:
BR1:481
BR2:494
BR3:479
BR4:449
BR5:445
BR6:482
研究发现芸苔素施用于植物具有以下特点,(1)芸苔素促进了根系发育,能更有效地吸收土壤肥力;(2)提高叶绿素含量,加强光合作用,组织细胞营养充足,活力增强;(3)细胞某些化学成分如可溶性糖含量、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都有所提高,有利于抑制侵入细胞中的病菌(毒)的繁殖和危害;(4)植物三种保护酶如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提高,增强细胞自我保护功能;(5)细胞膜物理透性发生变化,病菌侵入困难,从而强化植物自身保护功能,抗病性增强。再则,芸苔素使植物分生组织保持旺盛分生能力,也从侧而削弱了病害的损害。以上诸因素的综合作用,使植物对某些病害表现出有效的抑制作用。
固定生长的植物往往会受到外界各种各样的影响,为此这些植物也会具有适应外界环境的独特的应答机制,其中生物应力虽然由病虫害所致,但它们对于真菌、细菌、病毒等不同感染机制病原菌的侵袭,并非像动物那样具有免疫组织,而是由植物自身产生独特的防御体系予以抗御。人类已经跨入21世纪,植物病害防治经历了“已病治病、未病防病”的发展时期,植物免疫剂已经将植物病害防治进人了“无病保健”的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植物免疫剂可以增加植物对病害的抵抗力,可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植物远离病害的发生。目前植物免疫剂在农业中也有应用,较常见的为多种化学成分复配而成,成分复杂,对植物的安全性有待探讨,而且应用成本较高;同时,还有采用由植物有益内生共生芽孢杆菌经过特殊发酵工艺制备而成的免疫剂,即植物生防免疫剂技术,但其需要耗费大量的工作量进行菌株的筛选,以及大型的发酵设备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寻找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低成本,安全无毒、且对植物免疫力提高效果好的植物免疫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无毒、且对植物免疫力提高效果好的植物免疫剂。
本发明植物免疫剂,其活性成分由0.0001~0.1重量份的芸苔素内酯和1~100重量份的香芹酚组成,进一步优选由0.001~0.05重量份的芸苔素内酯和10~50重量份的香芹酚组成。
其中,本发明芸苔素内酯可采用常用的种类,如BR1、BR2、BR3、BR4、BR5和BR6等单独或混合的成份,且当混合成份时,BR1∶BR2∶BR3∶BR4∶BR5:BR6的重量比优选0.01~100∶0.01~100∶0.01~100∶0.01~100∶0.01~100∶0.01~100。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本发明植物免疫剂的活性,便于保存和运输,除活性成分外,所述植物免疫剂中还含有辅料,所述辅料优选为抗冻剂、消泡剂、分散剂、润湿剂中的至少一种。其中,上述辅料可采用常用种类,比如所述抗冻剂优选甘油、丙二醇、乙二醇、氯化钠、氯化钙、山梨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消泡剂优选有机硅消泡剂;所述分散剂为聚羧酸盐类、萘磺酸盐、木质素磺酸盐、月桂醇硫酸钠、磷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磷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润湿剂优选烷基硫酸盐、烷基苯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本发明植物免疫剂可为常用的剂型,优选为悬浮剂、水分散粒剂或可湿性粉剂。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本发明植物免疫剂的活性以及节约成本,所述植物免疫剂中活性成分的含量优选为0.0001~60wt%,更优选为0.1~20wt%。
本发明植物免疫剂的悬浮剂、水分散粒剂或可湿性粉剂可采用现有技术进行制备。例如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在活性组分中加入辅料,如抗冻剂、消泡剂、分散剂、润湿剂等,加水搅拌溶解,即得悬浮剂。进一步的,当制备水分散粒剂或可湿性粉剂时,制备方法为:向活性组分中加入辅料,搅拌、干燥、粉碎,即得。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涉及植物免疫剂在提高植物免疫力中的应用。本发明植物免疫剂优选用于受真菌病害的植物;更优选为受到灰霉病、赤霉病或纹枯病病害的植物;进一步优选用于受到灰霉病病害的植物;最优选用于预防由葡萄孢属病原物引起的灰霉病的植物;进一步的,所述植物优选为大田作物、蔬菜、果树,如芹菜、水稻、小麦、柑橘、猕猴桃、苹果树等。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公开了植物免疫剂的应用,植物免疫剂中活性组分浓度过低不能发挥其效果,浓度过高则会对植物产生影响,作为优选方案,使用时加水稀释至活性成分浓度为1~100ppm,进一步优选稀释至活性成分浓度为10~50ppm。
同时,为了提高植物免疫剂的效果,所述植物免疫剂优选应用于植物病害发生之前,使用时期为植物生长的幼嫩时期;本发明植物免疫剂可按普通的方法施用,如浇注、喷射、喷雾、撒粉、散布或发烟,其施用量随天气条件或植物状态变化。一般的,采用浇注、喷射于植物叶面上,或撒粉、散布于植物土壤中。作为优选方案,施用时将本发明植物免疫剂加水稀释至活性成分浓度为1~100ppm,喷洒于植株营养生长期时期的植株叶面,施用量为45L/亩/次;进一步优选将活性成分稀释至10~80ppm,更优选稀释至50ppm喷洒于植株叶面;优选于10天后进行二次施药,一季植物优选连续施用2~3次,施用量为30L/亩。
本发明有益效果:
1.本发明植物免疫剂采用芸苔素内酯与香芹酚复配在一起,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提升了植物免疫系统能力,并能显著提高植物活力,对真菌类病害有一定的防效,特别适用于预防由葡萄孢属病原物引起的植物灰霉病。
2.组合物由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有效成分组成,有利于植物均衡生长。
3.混配药剂均为天然成分,因而不存在农药残留问题。
4.与单独使用植物激素相比,产生药害的风险大大降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植物免疫剂,其活性成分由0.0001~0.1重量份的芸苔素内酯和1~100重量份的香芹酚组成,进一步优选由0.001~0.05重量份的芸苔素内酯和10~50重量份的香芹酚组成。
其中,本发明芸苔素内酯可采用常用的种类,如BR1、BR2、BR3、BR4、BR5和BR6等单独或混合的成份,且当混合成份时,BR1∶BR2∶BR3∶BR4∶BR5:BR6的重量比优选0.01~100∶0.01~100∶0.01~100∶0.01~100∶0.01~100∶0.01~100。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本发明植物免疫剂的活性,便于保存和运输,除活性成分外,所述植物免疫剂中还含有辅料,所述辅料优选为抗冻剂、消泡剂、分散剂、润湿剂中的至少一种。其中,上述辅料可采用常用种类,比如所述抗冻剂优选甘油、丙二醇、乙二醇、氯化钠、氯化钙、山梨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消泡剂优选有机硅消泡剂;所述分散剂为聚羧酸盐类、萘磺酸盐、木质素磺酸盐、月桂醇硫酸钠、磷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磷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润湿剂优选烷基硫酸盐、烷基苯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本发明植物免疫剂可为常用的剂型,优选为悬浮剂、水分散粒剂或可湿性粉剂。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本发明植物免疫剂的活性以及节约成本,所述植物免疫剂中活性成分的含量优选为0.0001~60wt%,更优选为0.1~20wt%。
本发明植物免疫剂的悬浮剂、水分散粒剂或可湿性粉剂可采用现有技术进行制备。例如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在活性组分中加入辅料,如抗冻剂、消泡剂、分散剂、润湿剂等,加水搅拌溶解,即得悬浮剂。进一步的,当制备水分散粒剂或可湿性粉剂时,制备方法为:向活性组分中加入辅料,搅拌、干燥、粉碎,即得。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涉及植物免疫剂在提高植物免疫力中的应用。本发明植物免疫剂优选用于受真菌病害的植物;更优选为受到灰霉病、赤霉病或纹枯病病害的植物;进一步优选用于受到灰霉病病害的植物;最优选用于预防由葡萄孢属病原物引起的灰霉病的植物;进一步的,所述植物优选为大田作物、蔬菜、果树,如芹菜、水稻、小麦、柑橘、猕猴桃、苹果树等。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公开了植物免疫剂的应用,植物免疫剂中活性组分浓度过低不能发挥其效果,浓度过高则会对植物产生影响,作为优选方案,使用时加水稀释至活性成分质量分数为1~100ppm,进一步优选稀释至活性成分质量分数为10~50ppm。
同时,为了提高植物免疫剂的效果,所述植物免疫剂优选应用于植物病害发生之前,使用时期为植物生长的幼嫩时期;本发明植物免疫剂可按普通的方法施用,如浇注、喷射、喷雾、撒粉、散布或发烟,其施用量随天气条件或植物状态变化。一般的,采用浇注、喷射于植物叶面上,或撒粉、散布于植物土壤中。作为优选方案,施用时将本发明植物免疫剂加水稀释至活性成分浓度为1~100ppm,喷洒于植株营养生长期时期的植株叶面,施用量为45L/亩/次;进一步优选将活性成分稀释至10~80ppm,更优选稀释至50ppm喷洒于植株叶面;优选于10天后进行二次施药,一季植物优选连续施用2~3次,施用量为30L/亩。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描述,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本发明植物免疫剂的制备
悬浮剂的制备:
a、按照表1中MYJ-01~MYJ-07的配比称取活性组分和辅料;
b、混合各组分,并加适量水搅拌,即得。
水分散粉剂的制备:
a、按照表1中MYJ-08~MYJ-10的配比称取活性组分和辅料;
b、搅拌、干燥、粉碎即得。
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a、按照表1中MYJ-11~MYJ-12的配比称取活性组分和辅料;
b、搅拌、干燥、粉碎即得。
表1活性成分及辅料配比
实施例2本发明植物免疫剂防治芹菜灰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于芹菜幼苗期施药,采用常规喷雾法,药后15天预防效果见于表2。
本实施例病斑情况采用以下分级标准:
0级: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6%~10%;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11%~20%;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21%~40%;
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40%以上。
原始数据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防治效果:
病情指数=Σ(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数×9×100%
防治效果(%)=(空白对照区施药后病情指数—药剂处理区施药后病情指数)/空白对照区施药后病情指数×100%。
表2防治芹菜灰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处理药剂 使用时活性成分浓度/ppm 防治效果(%)
MYJ-01 1 75.89
MYJ-02 100 80.12
MYJ-03 10 83.25
MYJ-04 40 89.75
MYJ-05 80 88.00
MYJ-06 30 90.75
MYJ-07 50 91.50
0.05%芸苔 50 58.75
1%香芹酚 50 69.25
CK
由表2的结果可知,本发明的复配组合极强的预防了芹菜灰霉病的发生,特别是MYJ-07(即0.05%芸苔·2.45%香芹酚)和MYJ-06(即0.05%芸苔·1.05%香芹酚),达到了预防灰霉病害的作用。
实施例3本发明植物免疫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作物为小麦,防治对象为小麦赤霉病。试验地前茬作物为水稻。土壤粘性,土壤有机质含量中等,pH7.1,试验前后小麦均正常管理,试验设空白对照,每处理4次重复,每小区面积33.3㎡,随机区组排列。小麦越冬后为第1天,进行第一次施药,药剂用药量10g/667㎡,采用常规喷雾法进行施药,小麦扬花始盛期为第38天,进行第二次施药,小麦于第92天收获。
调查与统计方法,第2次施药后第14天调查各小区病情指数,采用5点取样方式,每点50穗,分别计算病穗率、病情指数及防治效果,结果见表3。
病情指数按下列方式分级:
1级:病小穗小于总穗1/4;
2级:病小穗占总穗1/4~1/2;
3级:病小穗占总穗1/2~3/4;
4级:病小穗占总穗大干3/4。
病情指数计算方法:
病穗率=病穗数/调查总穗数×100%
病情指数=Σ(各级病穗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穗数×4×100%
防治效果(%)=(空白对照区施药后病情指数—药剂处理区施药后病情指数)/空白对照区施药后病情指数×100%。
表3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
药剂处理 病穗率(%) 病情指数(%) 防效(%)
MYJ-03 3.22 3.07 83.41
MYJ-04 2.97 2.8 84.88
MYJ-06 1.99 1.83 90.11
MYJ-08 3.42 3.21 82.43
MYJ-09 2.89 2.72 85.39
MYJ-10 3.07 2.95 83.97
1%香芹酚 5.32 4.45 65.95
CK(清水) 26.38 18.51 /
表3表明:芸苔素与香芹酚以不同比例混配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均超过了80%,明显优于单独使用1%香芹酚制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从而证明芸苔素与香芹酚的复配在一个比较宽的浓度范围内均能够使得复配制剂达到增效的效果。
试验期间观察,各药剂处理未对小麦产生药害现象。
实施例4本发明植物免疫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在水稻移栽后与齐穗时,每亩施用MYJ-03、MYJ-11、MYJ-12各20g,共计两次,并设置清水空白对照。水稻生长过程中,其他水肥管理和用药一致。
结果表明:施用MYJ-03、MYJ-11、MYJ-12产品,水稻苗期立枯病、猝倒病等发病很轻,对照田苗期病害发生严重。纹枯病病株率分别减少34%、32%、29%,而且生长健壮,叶色浓绿,虫害也发生较轻。
综合以上几次大田试验结果,本发明植物免疫剂,将芸苔素内酯和香芹酚复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相对与现有药剂,施药量更少,持效期更长,更安全,对环境有益,对农作物增产有较大帮助,提升作物免疫系统能力,对真菌类病害有一定的防效,特别适用于预防由葡萄孢属病原物引起的作物灰霉病,并能显著提高植物活力,促进生长。

Claims (10)

1.植物免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免疫剂的活性成分由0.0001~0.1重量份的芸苔素内酯和1~100重量份的香芹酚组成;优选由0.001~0.05重量份的芸苔素内酯和10~50重量份的香芹酚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免疫剂,其特征在于:除活性成分外,所述植物免疫剂中还含有辅料,所述辅料为抗冻剂、消泡剂、分散剂、润湿剂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免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冻剂为甘油、丙二醇、乙二醇、氯化钠、氯化钙、山梨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消泡剂;所述分散剂为聚羧酸盐类、萘磺酸盐、木质素磺酸盐、月桂醇硫酸钠、磷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磷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润湿剂为烷基硫酸盐、烷基苯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植物免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免疫剂为悬浮剂、水分散粒剂或可湿性粉剂。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植物免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免疫剂中活性成分的含量为0.0001~60wt%,优选为0.1~20wt%。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植物免疫剂在提高植物免疫力中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植物免疫剂在提高植物免疫力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是指会受真菌病害的植物;更优选为会受到灰霉病、赤霉病或纹枯病病害的植物;最优选用于预防由葡萄孢属病原物引起的灰霉病的植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植物免疫剂在提高植物免疫力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为大田作物、蔬菜、果树,优选为芹菜、水稻、小麦、柑橘、猕猴桃、苹果树。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植物免疫剂在提高植物免疫力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应用时,加水稀释至活性成分浓度为1~100ppm,优选稀释至活性成分浓度为10~50ppm。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植物免疫剂在提高植物免疫力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为浇注、喷射于植物叶面上,或撒粉、散布于植物土壤中。
CN201310587017.7A 2013-11-20 2013-11-20 植物免疫剂及其应用 Pending CN1046423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87017.7A CN104642317A (zh) 2013-11-20 2013-11-20 植物免疫剂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87017.7A CN104642317A (zh) 2013-11-20 2013-11-20 植物免疫剂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42317A true CN104642317A (zh) 2015-05-27

Family

ID=53234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87017.7A Pending CN104642317A (zh) 2013-11-20 2013-11-20 植物免疫剂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4231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13524A (zh) * 2015-12-23 2016-06-01 太仓东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蔬菜种植用环保绿色多效生物农药
CN110483605A (zh) * 2019-08-16 2019-11-22 郑州信联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7998A (zh) * 2010-12-03 2011-04-20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防治灰霉病的制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02037966A (zh) * 2010-12-31 2011-05-04 山东亿嘉农化有限公司 一种丁子香酚生物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53529A (zh) * 2012-12-29 2013-04-24 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香芹酚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
CN103214546A (zh) * 2012-01-18 2013-07-24 成都新朝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天然芸苔素内酯类似物的应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7998A (zh) * 2010-12-03 2011-04-20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防治灰霉病的制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02037966A (zh) * 2010-12-31 2011-05-04 山东亿嘉农化有限公司 一种丁子香酚生物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14546A (zh) * 2012-01-18 2013-07-24 成都新朝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天然芸苔素内酯类似物的应用
CN103053529A (zh) * 2012-12-29 2013-04-24 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香芹酚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尚庆茂等: "油菜素内酯诱导黄瓜幼苗抗灰霉病研究",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13524A (zh) * 2015-12-23 2016-06-01 太仓东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蔬菜种植用环保绿色多效生物农药
CN110483605A (zh) * 2019-08-16 2019-11-22 郑州信联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91210C (zh) 一种用于农作物的多用途杀菌组合物
CN101999356B (zh) 一种含有氟吡菌胺和甲霜灵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707126B (zh) 一种杀菌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CN104770368B (zh) 含丁香菌酯和辛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8077258A (zh) 一种防治芒果细菌性病害的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50659A (zh)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和制剂及其应用
CN101700021A (zh) 一种植物保护用组合物
CN103891754A (zh) 一种含噻虫胺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365611B (zh) 一种含吲唑磺菌胺与双炔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应用
CN104642317A (zh) 植物免疫剂及其应用
CN106689140A (zh) 一种含pyraziflumid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4617127B (zh) 一种农药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150676B (zh) 一种含有克菌丹的增效杀菌组合物
CN101669479B (zh) 一种杀螨组合物
CN107098752A (zh) 一种纳米植物活力素
CN101953347A (zh)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6172404A (zh) 一种含丁香菌酯和溴菌腈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496518A (zh) 丁香酚、腈菌唑复配杀菌剂防治作物炭疽病
CN104365634A (zh) 一种含吲唑磺菌胺与代森锰锌的杀菌组合物及应用
CN104430376A (zh) 一种含吲唑磺菌胺与苯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应用
CN109258637A (zh) 杀菌控梢的农药组合物
CN101755754B (zh) 一种以氟啶胺为主要成分的杀菌组合物
CN102302032A (zh) 一种新型环保的杀菌组合物
CN106467432A (zh) 一种含噻虫胺和联苯菊酯的药肥组合物
CN101690488A (zh) 一种农用杀菌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