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41569B - 一种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41569B
CN104641569B CN201280074927.9A CN201280074927A CN104641569B CN 104641569 B CN104641569 B CN 104641569B CN 201280074927 A CN201280074927 A CN 201280074927A CN 104641569 B CN104641569 B CN 1046415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element
wave beam
feedback
transmitted waveform
feedback indic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7492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41569A (zh
Inventor
R.拉塔素克
T.托马斯
F.福克
A.戈什
M.楚达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Technologies Oy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filed Critical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Publication of CN1046415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415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415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415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3Auxiliary parameters, e.g. power control [PCB] or not acknowledged commands [NACK], used as feedback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6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 H04B7/08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72Error control for data other than payload data, e.g. contro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5Adaptation of specific ARQ protocol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transmission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26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agreed or negotiated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9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or different redundanc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通信系统可以在诸如毫米波连接之类的无线连接上采用反馈信息的传输和对其的响应。反馈信息自身可以用于影响波束赋形或波束方向,其用于反馈信息的传输。一种方法可以包括确定与传输波形的接收有关的反馈指示符。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基于反馈指示符的内容来修整用于传输反馈指示符的信号,例如对该信号进行波束赋形。

Description

一种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在特定实施例中涉及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可以在无线连接上采用反馈信息和对其的响应的传输。
背景技术
无线数据业务被计划以显著增长。然而,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中达到极点的在蜂窝空中接口设计方面的创新提供了可能不能够以对应速率改进的频谱效率性能。为了满足增长的业务需求,可以使用其它方法,诸如通过缩小小区大小或采集附加频谱来增加每平方米的蜂窝容量。例如,较小的小区可以通过微微和宏的异构网络(例如LTE异构网络(HetNet))实施,诸如针对6GHz以下的载波频率。类似地,使得500MHz的更多频谱在5GHz以下可用,这可以帮助满足增长需求。然而,这个添加的频谱也可能最终被需求所超越。此外,6GHz以下的可用频谱受到限制,并且可以存在对小的小区可以如何缩小的实际限制。因此,6GHz以上的频率中的资源可以被用于满足对未来(例如超越4G)蜂窝系统的这种需求。
不同于传统蜂窝系统,处于例如毫米频带中(例如,对于6GHz以上的频率)的电磁(EM)波不受益于衍射和频散,从而使得它们绕过障碍物传播是困难的。此外,这样的毫米波还遭受在一些材料中的较高穿透损耗。例如,在毫米频带处混凝土块的穿透损耗是与微波频带相比的10倍高。因此,与微波传输相比,毫米传输遇到遮蔽效应的可能性可能大得多。由于在这些较高频率处较低的功率放大器(PA)输出功率和较大的路径损耗,毫米波传输还可能具有较不有利的链路预算。
因此,为了从每个接入点提供足够的覆盖(例如100米半径),在接入点(AP)和用户装备(UE)两者处都可以使用窄定向天线阵列波束。
与在微波频带处的典型情况相比,较小的波长可以允许在小得多的面积中制作大得多的天线阵列。例如,可以实施在链路预算增益方面提供18至30dB的具有多达8到32个元件的阵列。对这些阵列增益的依赖可以使链路采集和维护变复杂。传统的蜂窝系统(诸如3GLTE)不能简单地被升频带(upband)且被期望在毫米频带中起作用。
例如,由于大量的天线,由阵列创建的波束可能相当窄。利用窄波束,在阻塞或未对准的情况下,用户装备可能丢失与接入点的无线电连接。这可能是由于例如用户装备和接入点之间被物体(诸如人、树、汽车等)阻碍。未对准可能是由于由接入点处的风致振动引起的天线阵列波束的未对准或者因用户定向的改变(例如,因装置如何被保持)而引起的波束未对准。
当前的蜂窝无线电标准(诸如3GPP LTE)提供了针对具有公知传播特性的、6GHz以下的频带的解决方案。被简单地升频带到70GHz的LTE系统不会提供足够的覆盖或经济性。LTE依赖于绕过障碍物的无线电波衍射,并且因此,LTE毫米波系统不会实现合理的覆盖可靠性目标,例如90%覆盖可靠性。类似地,半导体器件的功率效率在10GHz以上的频率处被降低。传统地,采用OFDM调制的LTE要求显著的功率放大器(PA)回退,使该解决方案在70GHz处较不合期望。
局域解决方案(诸如IEEE 802.11ad和IEEE 802.15.c)存在并定义了用于局域接入的空中接口。该解决方案通常目标在于室内部署或个域网。例如,通常10米范围被安置为解决方案。
针对未来(例如超越4G(B4G))蜂窝系统,用于部署蜂窝无线电装备的一个接入架构可以采用毫米波(mmWave)无线电频谱。对B4G的示例要求包括20-30Gbps的峰值数据速率和小于1ms的等待时间。为了实现这点,可能要求若干个特征:非常高的带宽、非常小的子帧大小、在快速站点选择和合作的情况下接近视线、以及窄波束宽度。存在关于等待时间的两个主要问题,如下面讨论的。
在Rel-10 LTE中,用户装备类别8能够支持每1ms传输时间间隔(TTI)2998560的最大传送块大小(TBS),其等同于3Gbps(假设使用8x8多输入多输出(MIMO)对5个载波进行聚合)。这个用户装备的处理时间要求可以是3ms。在B4G中,如果子帧大小被减小到0.1ms并且峰值数据速率是30Gbps,则用户装备可以被要求处理与用户装备类别8相同的最大TBS,但要求0.1ms子帧。使用当前的技术,这个用户装备的处理时间将保持为3ms,这显著长于子帧长度且因此在要求重传时很可能引入大的等待时间。即使用户装备处理能力显著改进,所减小的处理时间(例如1ms)可能仍然显著大于子帧大小,并可能导致不必要地大的等待时间。
其次,利用mmWave和窄波束,用户装备可能丢失与传输点的连接,例如,由于由人类移动或由接入点处的风致振动引起的天线阵列波束的阻塞或未对准,并且用户装备可能要求快速站点选择。然而,传输/接收点可以要求来自用户装备的关于已经丢失连接的反馈。传统地,eNB可以等待来自用户装备的HARQ反馈以确定连接已丢失。然而,由于上面讨论的用户装备处理要求,这可能耗费较长时间。
发明内容
根据第一实施例,一种方法可以包括确定反馈指示符,该反馈指示符与传输波形的接收有关。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基于反馈指示符的内容来修整用于传输反馈指示符的信号。
在第一实施例的方法中,所述修整可以包括:基于反馈指示符的内容选择关于先前使用的波束的经修改的波束。
在第一实施例的方法中,所述修整可以包括:选择比在尝试接收传输波形期间使用的波束宽的波束。
在第一实施例的方法中,所述修整可以包括:选择具有与在尝试接收传输波形期间使用的波束不同方向的波束。
在第一实施例的方法中,所述修整可以包括:选择被定向到网络元件的波束,所述网络元件在对应于到所述网络元件的反射路径的承载上提供了传输波形。
在第一实施例的方法中,所述修整可以包括:选择被定向到除第一网络元件外的第二网络元件的波束,该第一网络元件在对应于第二网络元件的承载上提供了传输波形。
在第一实施例的方法中,所述修整可以包括:选择多个方向,所述多个方向对应于以下至少一个:到提供了传输波形的网络元件的已知路径或到多个网络元件的已知路径。
第一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维持针对至少一个网络元件的可能链路方向的列表,其中所述修整可以基于所述列表。
在第一实施例的方法中,所述至少一个网络元件可以包括网络元件集群中的多个网络元件或所有网络元件。
在第一实施例的方法中,所述修整可以包括:选择全向波束。
第一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确定由所述修整产生的信号尚未被成功接收。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把反馈指示符重定向到除传输了传输波形的第一网络元件外的第二网络元件。
第一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在反馈指示符中提供预测性肯定应答,所述预测性肯定应答与正确接收传输波形所必需的重传的数量有关。
在第一实施例的方法中,所述修整可以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个:波束赋形、增加扩展因子、减小调制和编码方案、或增加重复因子。
根据第二实施例,一种方法可以包括:使用传输样式将传输波形从第一网络元件向第二网络元件传输。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修整用于从第二网络元件接收反馈指示符的接收样式,所述反馈指示符与传输波形有关。接收样式包括比传输样式宽的波束。
在第二实施例的方法中,所述修整可以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个:选择全向样式或选择在到第二网络元件的两个主导路径中具有最大增益的波束。
第二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确定没有接收到对传输波形的反馈。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执行快速搜索或关于第二网络元件的波束重新对准中的至少一个。
第二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从第二网络元件接收预测性肯定应答,其中所述预测性肯定应答可以指示正确接收传输波形所必需的重传的数量。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基于所述预测性肯定应答对到第二网络元件的传输进行调整。
第二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基于反馈指示符的数据内容、反馈指示符的信号特性、反馈指示符的缺失、或传输波形的否定应答中的至少一个来收集信息。此外,第二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基于所收集的信息决定是否移交连接。
在第二实施例的方法中,所述移交可以包括到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个的移交:不同于当前层的层或不同于当前无线电接入技术的无线电接入技术。
第二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基于反馈指示符发起经由另一层或无线电接入技术对传输波形的重传。
在第三实施例中,一种设备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至少一个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被配置为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使得所述设备至少确定关于传输波形的接收的反馈指示符。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还可以被配置为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使得所述设备至少基于反馈指示符的内容来修整用于传输反馈指示符的信号。
在第三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还可以被配置为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使得所述设备至少通过基于反馈指示符的内容选择关于先前使用的波束的经修改的波束来进行修整。
在第三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还可以被配置为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使得设备至少通过选择比在尝试接收传输波形期间所使用的波束宽的波束来进行修整。
在第三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还可以被配置为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使得所述设备至少通过选择具有与在尝试接收传输波形期间所使用的波束不同方向的波束来进行修整。
在第三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还可以被配置为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使得所述设备至少通过选择被定向到网络元件的波束来进行修整,所述网络元件在对应于到所述网络元件的反射路径的承载上提供了传输波形。
在第三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还可以被配置为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使得所述设备至少通过选择被定向到除第一网络元件外的第二网络元件的波束来进行修整,所述第一网络元件在对应于第二网络元件的承载上提供了传输波形。
在第三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还可以被配置为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使得所述设备至少通过选择多个方向来进行修整,所述多个方向对应于以下至少一个:到提供了传输波形的网络元件的已知路径或到多个网络元件的已知路径。
在第三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还可以被配置为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使得所述设备至少维持针对至少一个网络元件的可能链路方向的列表,其中修整可以基于所述列表。
在第三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列表上的所述至少一个网络元件可以包括网络元件集群中的多个网络元件或所有网络元件。
在第三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还可以被配置为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使得所述设备至少通过选择全向波束来进行修整。
在第三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还可以被配置为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使得所述设备至少确定由修整产生的信号尚未被成功接收。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还可以被配置为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使得所述设备至少把反馈指示符重定向到除传输了传输波形的第一网络元件外的第二网络元件。
在第三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还可以被配置为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使得所述设备至少在反馈指示符中提供预测性肯定应答,所述预测性肯定应答与正确接收传输波形所必需的重传的数量有关。
在第三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还可以被配置为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使得所述设备至少通过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个来进行修整:波束赋形、增加扩展因子、减小调制和编码方案、或增加重复因子。
在第四实施例中,一种设备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至少一个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被配置为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使得所述设备至少使用传输样式将传输波形向网络元件传输。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还可以被配置为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使得所述设备至少修整用于从网络元件接收反馈指示符的接收样式,所述反馈指示符与传输波形有关。接收样式包括比传输样式宽的波束。
在第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被配置为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使得所述设备至少通过以下至少一个来进行修整:选择全向样式或选择在到网络元件的两个主导路径中具有最大增益的波束。
在第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被配置为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使得所述设备至少确定没有接收到对传输波形的反馈。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被配置为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使得所述设备至少执行快速搜索或关于网络元件的波束重新对准中的至少一个。
在第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被配置为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使得所述设备至少从网络元件接收预测性肯定应答,其中所述预测性肯定应答可以指示正确接收传输波形所必需的重传的数量。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还可以被配置为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使得所述设备至少基于所述预测性肯定应答对到网络元件的传输进行调整。
在第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被配置为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使得所述设备至少基于反馈指示符的数据内容、反馈指示符的信号特性、反馈指示符的缺失、或传输波形的否定应答中的至少一个来收集信息。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被配置为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使得所述设备至少基于所收集的信息决定是否移交连接。
在第四实施例中,所述移交可以包括到以下至少一个的移交:不同于当前层的层或不同于当前无线电接入技术的无线电接入技术。
在第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被配置为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使得所述设备至少基于反馈指示符发起经由另一层或无线电接入技术对传输波形的重传。
在第五实施例中,一种设备可以包括:确定装置,用于确定关于传输波形的接收的反馈指示符。该设备还可以包括:修整装置,用于基于反馈指示符的内容来修整用于传输反馈指示符的信号。
在第五实施例中,修整装置可以被配置为基于反馈指示符的内容选择关于先前使用的波束的经修改的波束。
在第五实施例中,修整装置可以被配置为选择比在尝试接收传输波形期间所使用的波束宽的波束。
在第五实施例中,修整装置可以被配置为选择具有与在尝试接收传输波形期间所使用的波束不同方向的波束。
在第五实施例中,修整装置可以被配置为选择被定向到网络元件的波束,所述网络元件在对应于到所述网络元件的反射路径的承载上提供了传输波形。
在第五实施例中,修整装置可以被配置为选择被定向到除第一网络元件外的第二网络元件的波束,所述第一网络元件在对应于第二网络元件的承载上提供了传输波形。
在第五实施例中,修整装置可以被配置为选择多个方向,所述多个方向对应于以下至少一个:到提供了传输波形的网络元件的已知路径或到多个网络元件的已知路径。
在第五实施例中,所述设备还可以包括:列表装置,用于维持针对至少一个网络元件的可能链路方向的列表,其中修整可以基于所述列表。
在第五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列表上的所述至少一个网络元件可以包括网络元件集群中的多个网络元件或所有网络元件。
在第五实施例中,修整装置可以被配置为选择全向波束。
在第五实施例中,所述设备还可以包括:确定装置,用于确定由修整产生的信号尚未被成功接收。所述设备还可以包括:重定向装置,用于把反馈指示符重定向到除传输了传输波形的第一网络元件外的第二网络元件。
在第五实施例中,所述设备还可以另外包括:肯定应答装置,用于在反馈指示符中提供预测性肯定应答,所述预测性肯定应答与正确接收传输波形所必需的重传的数量有关。
在第六实施例中,设备还可以包括:传输装置,用于使用传输样式将传输波形向网络元件传输。所述设备还可以包括:修整装置,用于修整用于从网络元件接收反馈指示符的接收样式,所述反馈指示符与传输波形有关。接收样式可以包括比传输样式宽的波束。
在第六实施例中,修整装置可以被配置为选择全向样式或选择到网络元件的两个主导路径中的波束增益。
在第六实施例中,所述设备还可以包括:确定装置,用于确定没有接收到对传输波形的反馈。所述设备还可以包括:校正装置,执行快速搜索或关于网络元件的波束重新对准中的至少一个。
在第六实施例中,所述设备还可以包括:接收装置,用于从网络元件接收预测性肯定应答,其中所述预测性肯定应答可以指示正确接收传输波形所必需的重传的数量。所述设备还可以包括:调整装置,用于基于所述预测性肯定应答对到网络元件的传输进行调整。
在第六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可以包括:收集装置,用于基于反馈指示符的数据内容、反馈指示符的信号特性、反馈指示符的缺失、或传输波形的否定应答中的至少一个来收集信息。所述设备还可以包括:决定装置,用于基于所收集的信息决定是否移交连接。
在第六实施例中,所述移交可以包括到以下至少一个的移交:不同于当前层的层或不同于当前无线电接入技术的无线电接入技术。
在第六实施例中,所述设备还可以包括:重传装置,用于基于反馈指示符发起经由另一层或无线电接入技术对传输波形的重传。
在第七实施例中,一种系统可以包括第一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包括:传输装置,用于使用传输样式将传输波形向第二设备传输;以及调整装置,用于调整用于从第二设备接收反馈指示符的接收样式,所述反馈指示符与传输波形有关,其中接收样式包括比传输样式宽的波束。所述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二设备,所述第二设备包括:确定装置,用于确定关于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波形的接收的反馈指示符;以及修整装置,用于基于反馈指示符的内容来修整用于传输反馈指示符的信号。
在第八实施例中,一种被编码有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当以硬件执行时,该指令执行一过程。所述过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实施例在其所有变形中的方法。
在第九实施例中,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用于执行第一和第二实施例在其所有变形中的方法的代码。
在第九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是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体现在其中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以与计算机一起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正确理解本发明,应当参考附图,其中:
图1图示了mmWave集群部署和LTE重叠。
图2图示了在最小接收器处理之后的快速反馈信道。
图3图示了时分双工系统中的快速反馈信道。
图4图示了根据特定实施例的方法。
图5图示了根据特定实施例的另一方法。
图6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特定实施例的系统。
图7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特定实施例的另一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在mmWave接入中,可以部署协作接入点的集合或接入点的“集群”来覆盖一区域,例如100米半径。因为mmWave可能经受高遮蔽损耗和低衍射,所以可以使用集群,使得每个个体覆盖区域包含无线电通信被不支持的多个遮蔽区。协作集群节点可以被布置为使得从唯一传播方向覆盖这些遮蔽区。因此,用户可以被集群内的多个接入点所覆盖。除了mmWave接入外,宏小区类型部署中的LTE还可以被部署为在被mmWave接入所覆盖的区域外提供覆盖。图1图示mmWave接入部署和LTE重叠。
如图1中所示,宏小区110可以包括多个接入点120和许多用户装备130。B4G集群140可以包括多个接入点120。
接入点的快速重新路由可以帮助克服阻塞和/或未对准因素。为了支持快速重新路由,可以使用来自用户装备(UE)的关于连接状态的快速反馈。用于传输反馈指示符的信号可以基于反馈指示符的内容而被修整,其中修整意指调整反馈指示符的鲁棒性。
然而,如果连接已被丢失,则来自用户装备的这个反馈可能不会到达接入点。
修整反馈信号的一种方式是进行反馈指示符的波束赋形。因此,特定实施例基于要被传输的反馈信息的内容提出了反馈信息的波束赋形方面。如果这样的波束赋形不成功,则在随后的尝试中,用于发送反馈信息的波束可以被重定向到另一网络元件,例如另一mmWave接入点。到另一网络元件的重定向也可以被直接进行。这样的方法可以确保尽可能快地由网络接收到反馈信息以便发起连接的快速重新路由。修整反馈信号的另一方式可以是选择更鲁棒的传输方案(例如,通过选择更鲁棒的调制和编码方案,增加重复因子,增加扩展因子或其组合)。(扩展因子可以指代每信息符号的扩展“码片”的数量。类似地,重复因子可以指代该信息在单个传输内被重复多少次。增加扩展因子或增加重复因子通常可以提高传输方案的鲁棒性。)附加于或取代基于反馈信息调整反馈信息被如何波束赋形的策略,可以调整下层传输方案的鲁棒性。
在下面的描述中,术语“接入点”和“用户装备”被用作能够传输或接收反馈信息的网络元件的示例。这些术语应当以非限制的方式被理解,这意味着任何其它网络元件类型可以传输/接收反馈信息或者传输和接收网络元件可以来自相同网络元件类型(例如都是接入点或都是用户装备)。例如,虽然提供了从用户装备到接入点的反馈的示例,但是反馈也可以被以其它方式传输,从接入点到用户装备或者在接入点对之间、在用户装备对之间或在进行无线通信的网络元件的其它对之间。
术语“毫米波接入网络”在描述的其余部分中仅被用作接入网络的示例,且应当被理解为非限制性。本发明能够被应用到任何种类的接入网络。
还可以在第二最佳方向上把波束定向到相同的接入点,像反射线。替代地,波束还可以是全向的或者是原始波束的更宽版本,并且如果在接入点和用户装备之间存在某路径,则波束仍然可以由第一接入点接收。
根据特定实施例,一种方法可以是:首先基于要被传输的反馈信息的内容来对来自网络元件(诸如用户装备)的反馈信号进行波束赋形。如果用户装备确定良好的无线电链路连接,则可以从接收器利用用于接收的相同窄波束发送反馈。用于接收的窄波束可以在先前波束对准点处或基于初始接入而已经被确定。否则,可以使用较宽波束。较宽波束可以允许信号在阻塞或未对准的情况下被接收,但是波束赋形增益可能较低。较宽波束可以简单地是第一波束的扩宽,其可以是全向波束,或者其可以是在去往到接入点的若干个或所有检测路径的各方向上具有峰值增益的波束。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不良的无线电链路确定的情况下,反馈可以在窄波束上被发送,但被发送至去往相同接入点的不同路径。例如,反馈可以在窄波束中作为散射体(诸如建筑物的侧面)的反射而被发送,而不是在直接路径上被发送。为了使重定向的窄波束工作,用户装备可以维持针对当前接入点或去往其它接入点的可能链路方向的列表。一旦从用户装备接收到反馈,接入点就可以基于所接收的反馈发起用户装备到另一接入点的重新路由或者可以发起对用户装备的波束重新对准,以便保持链路在当前接入点和用户装备之间持续。
对于反馈消息的接收,接入点可能总是想要在接收器上使用较宽波束。宽波束可以具有较低增益,但可以使来自用户装备的宽波束的接收更容易。如果用户装备决定向去往接入点的不同路径发送反馈,例如通过反射器,则宽波束还可以使得更可能接收来自用户装备的窄波束。接入点处的宽波束可以是全向的或者可以是沿两个主导路径向下到用户装备的具有强增益的波束。
如上面描述的,如果这样的波束赋形传输不成功,则在第二或随后尝试中,用于发送反馈信息的波束可以被重定向到接入点集群内的另一mmWave接入点,这可以确保反馈信息尽可能快地被网络接收以便发起连接的快速重新路由。替代地,第一步骤可以被省略,并且第二步骤可以被直接执行。如果没有其它接入点可用,例如在严重阻塞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对当前接入点的波束重新对准,或者用户装备可以被快速重新路由到处于较低频率的重叠系统(像LTE)。
在特定实施例中,反馈可以是数据包是否被接收的指示符。例如,用户装备可能已经接收了关于数据包即将到来的控制信息,但随后没有接收到该数据包。如果数据包没有被接收到,则这个反馈可以使用宽波束。完全没有接收到该包可以指示连接丢失或非常差。否则,反馈可以使用沿接入点的主要方向指向的窄波束。在另一实施例中,当数据包未被接收到时,反馈可以使用窄波束,该窄波束是沿替代路径向下到接入点指向的。在另一实施例中,信息的调制和编码速率、扩展因子和重复因子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被调整为计及关于连接被丢失或非常差的指示。选择更鲁棒的传输方案(例如通过使用较高编码速率、较低调制阶、较高扩展因子、较高重复因子)可以与上面提到的波束赋形策略结合使用。
此外,在特定实施例中,反馈可以是信道状况的指示符。信道状况可以是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信道质量指示符(CQI)或频谱效率。用户装备可以把信道状况与期望值相比较,该期望值由数据信道的所分配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提供。如果信道比期望的差得多,则用户装备可以使用宽波束,或者可能使用前面提到的指向到接入点的替代路径的窄波束。否则,如上面提到的,用户装备可以使用窄波束来向接入点提供对接收的肯定或正面的指示。而且,如上面提到的,通过使用更鲁棒的传输策略来修整信号还可以与这个波束赋形策略结合使用或替代这个波束赋形策略而使用。
基于对接入点集群的使用,在特定实施例中,多于一个接入点可以覆盖用户装备。因此,基于反馈的内容,用户装备可以形成到替代接入点的窄波束。这例如可以在每个用户装备被分配有唯一序列以使得其信号可以被接收接入点正确理解的情况下完成,并且随后,信息可以被转发到集群协调器以用于快速重新路由。
此外,在特定实施例中,反馈可以是预测性ACK/NACK。如果反馈是ACK,诸如预测性ACK,则用户装备可以使用窄波束来发送反馈。如果反馈是NACK,诸如预测性NACK,或者信道比期望的显著更差,则用户装备可以使用宽波束、或指向到接入点的替代路径的波束,其可以是窄波束。也可以可能的是,用户装备使用沿接入点的主要方向指向的窄波束来发送NACK或预测性NACK。可以基于信道质量的阈值的使用来做出关于信道质量比预期的差的确定。
如果接入点没有接收到任何反馈,则它还可以发起快速搜索和波束的重新对准以定位接收器。快速搜索可以经由扫描的信标或经由集群中的对用户装备来说可见的另一接入点而进行。如果太多的NACK或预测性NACK在给定时间段内被接收,则接入点还可以发起重新对准。在另一实施例中,例如当NACK或预测性NACK非常准确和/或相对不频繁时,如果单个NACK或预测性NACK被发送,则接入点甚至也可以发起重新对准。
在特定实施例中,快速反馈可以被用于把数据传输从一个层(例如,从下层微微小区到上层宏小区)或无线电接入技术(RAT)切换到另一个。这个切换可以例如基于链路质量或链路失效。替代地,快速反馈可以被用于禁止接收器在这个集群中使用mmWave接入。禁止用户装备可以包括:越区切换到另一层或RAT。例如,如果用户装备连接到mmWave集群和LTE宏小区两者,则它可以切换到LTE宏小区。另外,快速反馈可以用于发起经由另一层或RAT对数据包的重传。
根据特定实施例,接入点可以跟踪波束重新对准尝试的数量和关联的反馈结果,例如,没有接收到反馈或NACK/预测性NACK。基于随时间的这些统计,接入点可以发起数据传输到另一层或RAT的切换。
同样地,接入点可以收集反馈统计(诸如关于NACK和/或预测性NACK、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和/或所要求的传输的数量的统计)和关联的信息(诸如波束校准信息)。接入点随后可以确定是否移交接收器以免在该集群中使用mmWave。
在进一步实施例中,传输器可以发送对相同数据包的若干次(M次)传输。如果接收器简单地追踪合并多个所接收的包,则它可以发回一指示符,该指示符传达如下思想:“在第N个所接收的包(N<M)之后,我预测成功”,例如,预测性机制向接收器(Rx)告知:在合并N个相同拷贝之后,Rx将成功。因此,传输器将基于该指示符而知道:传输器可以把其自身的传输功率增加到N倍,选择能够容许传输功率降低为N分之一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等等。替代地,传输器还可以增加/减小相同包的传输的数量。然后,下一次,传输器可以进行被期望以克服对因子N合并的原始需要的调整,诸如对MCS、传输功率等的调整。
更具体地,随接收到数据或控制子帧后,特定实施例可以在最小处理之后提供快速反馈信道。在图2中示出数据信道接收的示例。快速反馈信道的目的是向传输器通知已经接收到包。其还可以向传输器提供关于链路问题的早期警告,例如,链路太弱或正在被阻塞。附加信息(诸如,所接收的数据包的SINR、控制包的SINR、控制包的可靠性信息(例如对数似然率确定))也可以作为反馈的一部分而被包括。接收器仅必须执行最小处理以提供这种反馈。这种最小处理可以包括例如解调参考信号(DMRS)(例如用户专用参考信号)、检测、SINR确定、前同步码序列接收、控制信道接收、ACK/NACK预测等。
图2图示在最小接收器处理之后的快速反馈信道。如图2中所示,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处理的时间需要(例如1ms)相比,快速反馈的处理时间可以相当短,例如0.05ms。
例如,来自第一网络元件的发送数据包210可以被传输以在第二网络元件处变为接收数据包220。同样地,来自第二网络元件的发送快速反馈230可以被传输以在第一网络元件处变为接收快速反馈240。此外,发送HARQ ACK 250可以被传输以变为接收HARQ ACK260。
即使PHY HARQ信道不存在,也可以使用快速反馈。在这种情况下,快速反馈可以允许传输器执行数据包的早期重传而不必等待来自更高层的ARQ反馈。这可以基本上减小与更高层HARQ相关联的等待时间。
因为所规定的接收器处理时间可以基于峰值数据速率而确定,所以实践中,接收器可以在需要提供HARQ反馈之前有时间来合并多个传输。例如,在30Gbps下,接收器可以要求1ms来处理数据包,但在100Mbps下,接收器可以仅要求0.2ms来处理数据包。因此,这个快速反馈信道还可以被用于在实际的所规定的HARQ ACK定时之前传输实际ACK/NACK。这可以允许传输器发送数据包的多个拷贝以用于在接收器处及时针对HARQ反馈而合并。
此外,在特定实施例中,快速反馈可以采用序列加潜在地少量信息的形式。序列可以是短的以允许快速检测。其还可以是用户专用的,但这可能不是必要的,因为如果例如在每个子帧中仅支持一个用户,则用户信息可以基于定时关系而确定。
可以使用例如处于序列顶上的符号调制、序列的循环移位或经由正交覆盖码的扩展在序列的顶上承载信息。
在一些情况中,快速反馈信道可以被设计为包含不仅指示需要波束重新对准的信息,而且包含可帮助该对准的更多信息。例如,当例如可以存在正在由Rx进行的对最佳传输(Tx)波束的某种类型的连续监视时,反馈信道可以包括最佳波束的指示符。
序列和信息的一些示例可以包括如下各项:用于指示数据包是否被接收到的序列的开/关传输;携带根据所接收的参考信号确定的CQI的4位信息(16-QAM符号或两个正交相移键控(QPSK)符号被调制在用户装备专用序列的顶上);数据包的1位ACK/NACK预测符(序列选择或Zadoff-Chu基序列的不同循环移位);在接收器处理时间显著较短(例如由于较小的数据包)的情况下数据包的1位ACK/NACK;基于控制包解调的2位信道可靠性确定(QPSK符号被调制在用户装备专用序列的顶上);或者使用有效指数SINR度量(EESM)或每位的互信息(MIB)映射的经调整的所接收的SINR。
序列可以非常短,并且多个用户可以是时分复用(TDM)、码分复用(CDM)或频分复用(FDM)在一起的。当然,这可以依赖于多个用户是否被允许以CDM或FDM方式共享子帧。
序列可以是利用用于接收的相同窄波束(在先前波束对准点处确定的波束)从接收器发送的。替代地,当针对序列使用较强编码/扩展来补偿波束赋形损耗时,接收器可以使用较宽波束以发送序列。如果正在发送预测性NACK(其由不良链路引起,例如由于阻塞),则较宽波束可以特别有用,并且因此,与在对包进行解码之后等待NACK相比,波束重新对准可以被更快地复原。
对于时分双工(TDD)系统,等待时间可能由于接收器需要等待Tx时段而显著地更长。图3图示时分双工系统中的快速反馈信道。
如图3中所示,用于处理数据包的处理时间可以仅贡献延迟的一部分,因为附加时间可能被花费于保持,等待HARQ反馈达适当时间。因此,尽可能快地提供针对TDD的快速反馈可能是有价值的。另外,在Rx时段内,多个数据包可能到达。因此,多于一个所接收的包可能要求反馈。
反馈可以包含关于多个所接收的数据包的信息——经由所有反馈的捆绑或通过反馈的复用。例如,这可以是针对数据包(例如捆绑的或复用的)的预测的ACK/NACK。其还可以是关于所有所接收的数据包的有效SINR或CQI。
例如,来自第一网络元件的多个顺序的发送数据包210可以被传输以在第二网络元件处变为接收数据包220。同样地,来自第二网络元件的发送快速反馈230可以被传输以在第一网络元件处变为接收快速反馈240。此外,发送HARQ ACK 250可以被传输以变为接收HARQ ACK 260,在快速反馈已被发送之后相对较长时间。
在特定实施例中,可以另外或替代地包括关于传输器对这个快速反馈的响应的详细方法。传输器的响应可以包括这样的特征,如:波束重新对准、跟踪和宽度调整;数据包的抢先重传;快速链路适配;以及数据传输到不同层(例如到宏小区)的切换。
例如,在特定实施例中,基于反馈信息,传输器可以决定在接收到物理层(PHY)HARQ肯定应答之前重传包。例如,如果接收器发送NACK指示符或对传输包来说太低的所接收的SINR报告,则传输器可以抢先重传包。
可以依赖于是否接收到反馈而采用不同响应策略。例如,在不存在反馈的情况下,传输器可以发起重新对准过程,而如果NACK被检测到,则重传可以是足够的。
如果传输器没有接收到任何反馈,则它也可以发起快速搜索和传输器波束的重新对准以定位接收器。如果太多预测性NACK在给定时间段内被接收,则传输器也可以发起重新对准,或者,当预测性NACK非常准确和/或相对不频繁时,如果单个预测性NACK被发送,则传输器甚至也可以发起重新对准。
如上面描述的,例如当较小包被传输时或当接收器中的处理功率被增强时,实际接收器处理时间可以比所规定的时间显著更小。因此,使用这个快速反馈,传输器可能能够在HARQ ACK定时之前向接收器发送对相同数据包的若干次传输。然后,接收器可以合并这些传输以帮助包解调。因此,这个信道可以被用于快速的基于包的链路适配,例如使用功率控制或MCS适配,以及被用于递增冗余。对于重传,传输器可以使用用于第一传输的相同窄波束或者替代地可以使用较宽波束来补偿来自阻塞或来自跟踪问题的任何可能的未对准。即使较宽波束可能具有较低增益,其仍然可以是有用的,因为接收器可以将它与先前的传输合并。
如果反馈信道可以用于递增冗余,则接收器可以把数据包的所接收的CQI传输回到传输器。基于当MCS被选择时和当包被接收时的CQI失配,传输器可以确定要传输到接收器的递增冗余符号的附加量。
另一方面,如果反馈信道可以用于功率控制,则接收器可以传输所接收的SINR并且然后传输器可以相应地调整传输器自身的传输功率。
当传输器发送对相同数据包的若干次(M次)传输时,如果接收器简单地追踪合并多个所接收的包,则接收器可以发回一指示符,该指示符指示:在第N个所接收的包(N<M)之后,可以预测成功,即,预测性机制向接收器告知在合并N个相同拷贝之后它将成功。因此,传输器将能够确定:它是可以把其自身的传输功率增加到N倍,还是选择能够容许传输功率降低为N分之一的MCS,等等。替代地,传输器还可以增加/减少相同包的传输的数量。然后,下一次,传输器可以进行调整,诸如对MCS、传输功率等的调整,以便克服对因子N合并的原始需要。
在毫米波接入系统中,接收器可以连接到多个层和多个RAT,例如经由LTE到上层宏小区和经由毫米波到下层小区。这个快速反馈可以被用于把数据传输从一个层或RAT切换到另一个。这个切换可以例如基于链路质量或链路失效。快速反馈另外或替代地可以被用于禁止接收器在这个集群中使用毫米波接入。禁止用户装备可以包括:把用户装备越区切换到另一层或RAT或另一毫米波集群。另外,快速反馈可以用于发起经由另一层或RAT对数据包的重传。
另外,在特定实施例中,传输器可以跟踪波束重新对准尝试的数量和关联的反馈结果。反馈结果可以包括例如没有接收到反馈或接收到NACK/预测性NACK。基于随时间的这些统计,传输器可以发起数据传输到另一层或RAT的切换。
替代地或附加地,传输器可以收集反馈统计(诸如NACK、预测性NACK、SINR和/或所要求的传输的数量)和关联的信息(诸如波束校准信息)。传输器随后可以确定是否移交接收器以免在该集群中使用毫米接入。
图4图示根据特定实施例的方法。图4的方法可以由例如用户装备或接入点来执行。如图4中所示,方法可以包括:在410,确定关于传输波形的接收的反馈指示符,诸如数据包或控制包。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420,基于反馈指示符的内容来修整(例如波束赋形)用于传输反馈指示符的信号。
该修整可以包括:在421,基于反馈指示符的内容来选择关于先前使用的波束的经修改的波束。该修整还可以包括:在422,选择比在尝试接收传输波形期间使用的波束宽的波束。该修整还可以包括:在423,选择具有与在尝试接收传输波形期间使用的波束不同方向的波束。另外,该修整可以包括:在424,选择被定向到接入点的波束,该接入点在对应于到接入点的反射路径的承载上提供了传输波形。此外,该修整可以包括:在425,选择被定向到除第一接入点外的第二接入点的波束,该第一接入点在对应于第二接入点的承载上提供了传输波形。该修整还可以包括:在426,选择多个方向,该多个方向对应于以下至少一个:到提供了传输波形的接入点的已知路径或到多个接入点的已知路径。替代地,该修整可以包括:在427,选择全向波束。通常,该修整可以包括例如波束赋形、增加扩展因子、减小调制和编码方案、或增加重复因子、或其任何组合。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430,维持针对至少一个接入点的可能链路方向的列表,其中修整可以基于该列表。该列表可以包括接入节点标识和/或集群标识。该至少一个接入点可以包括接入点集群中的多个接入点或所有接入点。该多个接入点不必全部来自相同集群。例如,该多个接入点可以包括来自一个或多个邻近集群的接入点。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440,确定由修整产生的信号尚未被成功接收。此外,该方法可以包括:在450,把反馈指示符重定向到除传输了传输波形的第一接入点外的第二接入点。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415,在反馈指示符中提供预测性肯定应答或否定应答,其关于正确接收传输波形所必需的重传的数量。
图5图示根据特定实施例的另一方法。图5的方法可以由例如接入点或用户装备执行。如图5中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在510,使用传输样式将传输波形向网络元件(诸如例如用户装备)传输。该方法可以包括:在520,修整(例如波束赋形)用于从网络元件接收反馈指示符的接收样式,该反馈指示符与传输波形有关。接收样式可以包括比传输样式宽的波束。
修整可以包括:在525,选择选自全向样式的样式和到网络元件的两个主导路径中的波束增益。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530,确定没有接收到对传输波形的反馈,以及在540,可以包括执行快速搜索或关于网络元件的波束重新对准中的至少一个。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550,从网络元件接收预测性肯定应答,其中预测性肯定应答可以指示正确接收传输波形所必需的重传的数量。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560,基于预测性肯定应答来对到网络元件的传输进行调整。
该方法另外可以包括:在570,基于反馈指示符的数据内容、反馈指示符的信号特性、反馈指示符的缺失、或传输波形的否定应答中的至少一个来收集信息。此外,该方法可以包括:在580,基于所收集的信息决定是否移交到替代网络元件。该移交可以包括到以下至少一个的移交:不同于当前层的层或不同于当前无线电接入技术的无线电接入技术。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590,基于反馈指示符发起经由另一层或无线电接入技术对传输波形的重传。
图6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的系统。在一个实施例中,系统可以包括若干个装置,诸如例如接入点610和UE 620。该系统可以包括多于一个UE 620和多于一个接入点610,尽管出于图示的目的仅示出了各一个。该系统还可以涉及仅至少两个UE 620或仅至少两个接入点610。这些装置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分别被指示为614和624。可以在每个装置中提供至少一个存储器,并且分别指示为615和625。存储器可以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或被包含于其中的计算机代码。可以提供一个或多个收发器616和626,并且每个装置还可以包括天线,分别被图示为617和627。虽然各自仅示出了一个天线,但是可以给每个装置提供许多天线和多个天线元件。例如可以提供这些装置的其它配置。例如,除了无线通信外,接入点610和UE 620可以另外被配置用于有线通信,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天线617和627可以图示任何形式的通信硬件,而不仅限于天线。
收发器616和626可以均独立地是传输器和接收器,或者是传输器和接收器两者,或者是可被配置用于传输和接收两者的单元或装置。
处理器614和624可以由任何计算或数据处理装置体现,诸如中央处理单元(CPU)、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可比较的装置。处理器可以被实施为单个控制器或者多个控制器或处理器。
存储器615和625可以独立地是任何合适的存储装置,诸如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使用硬盘驱动(HDD)、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存或其它合适的存储器。存储器可以被组合在作为处理器的单个集成电路上,或者可以与其分离。另外,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以被处理器处理,能够是任何合适形式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例如,以任何合适的编程语言编写的编译或解释的计算机程序。
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被配置为利用特定装置的处理器来使得硬件设备(诸如接入点610和UE 620)执行上面描述的任何过程(例如参见图2-5)。因此,在特定实施例中,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被编码有计算机指令,当以硬件执行时,该计算机指令可以执行诸如这里描述的过程之一之类的过程。替代地,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可以完全以硬件执行。
另外,虽然图6图示了包括接入点610和UE 620的系统,但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适用于其它配置,以及涉及附加元件的配置,如这里图示和讨论的。例如,多个用户装备装置和多个接入点或者提供类似功能的其它节点(诸如中继器)可以如图1中所示的那样存在,中继器可以从接入点接收数据并把数据转发到UE且可以实施UE的功能和接入点的功能两者。
图7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的另一系统。该系统可以包括接入点610和用户装备620。然而,特定实施例可以关于用户装备到用户装备通信或接入点到接入点通信以及其它种类的网络元件(诸如中继节点)之间的通信而使用。
用户装备620可以包括确定装置721,用于确定关于传输波形的接收的反馈指示符。用户装备620还可以包括修整装置723,用于基于反馈指示符的内容来修整用于传输反馈指示符的信号。用户装备620还可以包括用于接收信号(诸如传输波形)的接收装置722以及用于传输信号(诸如包括反馈指示符的信号)的传输装置726。
修整装置723可以被配置为基于反馈指示符的内容选择关于先前使用的波束的经修改的波束。此外,修整装置723可以被配置为选择比在尝试接收传输波形期间所使用的波束宽的波束。另外,修整装置723可以被配置为选择具有与在尝试接收传输波形期间所使用的波束不同方向的波束。
修整装置723还可以被配置为选择被定向到接入点的波束,该接入点在对应于到接入点的反射路径的承载上提供了传输波形。此外,修整装置723可以被配置为选择被定向到除第一接入点外的第二接入点的波束,该第一接入点在对应于第二接入点的承载上提供了传输波形。
此外,修整装置723可以被配置为选择多个方向,该多个方向对应于以下至少一个:到可提供传输波形的接入点的已知路径或到多个接入点的已知路径。另外,修整装置723可以被配置为选择全向波束。
用户装置620还可以包括列表装置725,用于维持针对至少一个接入点的可能链路方向的列表,其中修整基于该列表。该列表还可以包括关于接入点所属于的(一个或多个)集群的信息。该至少一个接入点可以包括接入点集群中的多个接入点或所有接入点。
用户装置620还可以包括用于确定由修整产生的信号尚未被成功接收的确定装置727以及用于把反馈指示符重定向到除传输了传输波形的第一接入点外的第二接入点的重定向装置728。
用户装置620可以包括肯定应答装置729,用于在反馈指示符中提供预测性肯定应答,预测性肯定应答关于正确接收传输波形所必需的重传的数量。
接入点610可以包括传输装置711,用于使用传输样式将传输波形向网络元件传输。接入点610还可以包括修整装置712,用于修整用于从网络元件接收反馈指示符的接收样式,该反馈指示符与传输波形有关。接收样式可以是比传输样式宽的波束。接入点610还可以包括接收装置719,用于接收反馈指示符。
修整装置712可以被配置为选择选自全向样式的样式和到网络元件的两个主导路径中的波束增益。
接入点610还可以包括确定装置713,用于确定没有接收到对传输波形的反馈。传输波形可以编码针对接收装置而预期的数据包、针对接收装置而预期的控制信息,或简单地编码已知的导频序列。此外,接入点610可以包括校正装置714,其执行快速搜索或关于网络元件的波束重新对准中的至少一个。
接入点610还可以包括接收装置719,用于从网络元件接收预测性肯定应答。预测性肯定应答可以指示正确接收传输波形所必需的重传的数量。接入点610还可以包括调整装置715,用于基于预测性肯定应答对到网络元件的传输进行调整。
接入点610还可以包括收集装置716,用于基于反馈指示符的数据内容、反馈指示符的信号特性、反馈指示符的缺失、或传输波形的否定应答中的至少一个来收集信息。此外,接入点610可以包括决定装置717,用于基于所收集的信息决定是否移交到替代网络元件。该移交可以是或可以包括到以下至少一个的移交:不同于当前层的层或不同于当前无线电接入技术的无线电接入技术。
接入点610还可以包括重传装置718,用于基于反馈指示符发起经由另一层或无线电接入技术对传输波形的重传。
在特定实施例中,假设已经使用接入过程(诸如同步信道或随机接入信道(RACH))在接入点集群中的一个接入点和用户装备之间建立定向链路。然而,特定实施例的其它实施方式也是可能的。
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容易理解,上面讨论的本发明可以利用按不同顺序的步骤和/或利用处于与所公开的那些配置不同的配置中的硬件元件而实践。因此,虽然已基于这些优选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保持处于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同时,特定修改、变化和替代构造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为了确定本发明的边界和界限,应当参考所附权利要求。
术语表
mmWave 毫米波
HARQ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ACK 肯定应答
NACK 否定应答
PHY 物理层
TBS 传送块大小
B4G 超越4G
RAT 无线电接入技术
LTE 长期演进
LTE Het Net 长期演进异构网络
PA 功率放大器
Gbps 千兆比特每秒
eNB 演进节点B(基站)
CQI 信道质量指示符。

Claims (21)

1.一种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方法,包括:
确定反馈指示符,该反馈指示符与传输波形的接收有关,所述反馈指示符的内容与在其上已经接收到所述传输波形的无线电链路的质量有关;以及
基于所述反馈指示符的所述内容,通过选择用于所述传输的波束类型来修整用于传输反馈指示符的信号,其中当确定了良好的无线电链路时,所选择的用于传输的波束是与用于接收所述传输波形相同的窄波束,否则就选择较宽的波束。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修整包括:基于反馈指示符的内容选择相对于先前使用的波束而修改的波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所述修整包括:选择具有与在尝试接收传输波形期间使用的波束不同方向的波束。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所述修整包括:选择被定向到网络元件的波束,所述网络元件在对应于到网络元件的反射路径的承载上提供了传输波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所述修整包括:选择被定向到除第一网络元件外的第二网络元件的波束,所述第一网络元件在对应于第二网络元件的承载上提供了传输波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所述修整包括:选择多个方向,所述多个方向对应于以下至少一个:到提供了传输波形的网络元件的已知路径或到多个网络元件的已知路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还包括:
维持针对至少一个网络元件的可能链路方向的列表,其中所述修整基于所述列表。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网络元件包括网络元件集群中的多个网络元件或所有网络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还包括:
确定由所述修整产生的信号尚未被成功接收;以及
把反馈指示符重定向到除传输了传输波形的第一网络元件外的第二网络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还包括:
在反馈指示符中提供预测性肯定应答,所述预测性肯定应答与正确接收传输波形所必需的重传的数量有关。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所述修整通过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个来实施:波束赋形、增加扩展因子、减小调制和编码方案以及增加重复因子。
12.一种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设备,包括:
确定装置,用于确定关于传输波形的接收的反馈指示符,所述反馈指示符的内容与在其上已经接收到所述传输波形的无线电链路的质量有关;以及
修整装置,用于基于反馈指示符的内容通过选择用于所述传输的波束类型来修整用于传输反馈指示符的信号,其中当确定了良好的无线电链路时,所选择的用于传输的波束是与用于接收所述传输波形相同的窄波束,否则就选择较宽的波束。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设备,其中修整装置被配置为基于反馈指示符的内容选择相对于先前使用的波束而修改的波束。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的设备,其中修整装置被配置为选择具有与在尝试接收传输波形期间所使用的波束不同方向的波束。
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的设备,其中修整装置被配置为选择被定向到网络元件的波束,所述网络元件在对应于到网络元件的反射路径的承载上提供了传输波形。
16.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的设备,其中修整装置被配置为选择被定向到除第一网络元件外的第二网络元件的波束,所述第一网络元件在对应于第二网络元件的承载上提供了传输波形。
17.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的设备,其中修整装置被配置为选择多个方向,所述多个方向对应于以下至少一个:到提供了传输波形的网络元件的已知路径或到多个网络元件的已知路径。
18.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的设备,还包括:
列表装置,用于维持针对至少一个网络元件的可能链路方向的列表,其中修整基于该列表。
19.根据权利要求18的设备,所述至少一个网络元件包括网络元件集群中的多个网络元件或所有网络元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的设备,还包括:
确定装置,用于确定由修整产生的信号尚未被成功接收;以及
重定向装置,用于把反馈指示符重定向到除传输了传输波形的第一网络元件外的第二网络元件。
21.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的设备,还包括:
肯定应答装置,用于在反馈指示符中提供预测性肯定应答,所述预测性肯定应答与正确接收传输波形所必需的重传的数量有关。
CN201280074927.9A 2012-07-27 2012-07-27 一种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46415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US2012/048536 WO2014018052A1 (en) 2012-07-27 2012-07-27 Method, apparatus,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and system for fast feedback and response handl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41569A CN104641569A (zh) 2015-05-20
CN104641569B true CN104641569B (zh) 2018-06-12

Family

ID=49997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74927.9A Active CN104641569B (zh) 2012-07-27 2012-07-27 一种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425923B2 (zh)
EP (1) EP2878082B1 (zh)
CN (1) CN104641569B (zh)
WO (1) WO201401805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X345668B (es) 2010-10-15 2016-03-30 The Invent Science Fund I Llc Antenas de dispersión por superficie.
JP6272988B2 (ja) 2013-04-15 2018-01-31 アイディーエーシー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ミリ波(mmw)デュアル接続のための不連続受信(drx)方式
US9871291B2 (en) 2013-12-17 2018-01-16 Elwha Llc System wirelessly transferring power to a target device over a tested transmission pathway
CN103826236B (zh) * 2014-02-27 2017-08-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控制信息与业务分离的分层异构毫米波无线局域网架构
US10446903B2 (en) 2014-05-02 2019-10-15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Curved surface scattering antennas
US9451536B2 (en) * 2014-06-18 2016-09-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UE initiated discovery in assisted millimeter wavelength wireless access networks
CN105227281B (zh) * 2014-07-03 2018-05-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mimo的导频分配方法和装置
US9686695B2 (en) * 2014-07-15 2017-06-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beam search and tracking in mm-wave access systems
US9363683B2 (en) * 2014-07-15 2016-06-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Asymmetric capability-driven methods for beam tracking in mm-wave access systems
EP3195496B1 (en) * 2014-09-15 2024-04-17 Apple Inc.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relay backhauling with millimeter wave carrier aggregation
US9713129B2 (en) * 2014-12-19 2017-07-18 Intel Corporation Traffic engineering in heterogeneous millimeter-wave and LTE small cell systems
US20160212680A1 (en) * 2015-01-15 2016-07-21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Rapid rerouting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6127403A1 (en) * 2015-02-13 2016-08-18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Handling of intermittent disconnection in a millimeter wave (mmw) system
JP6446303B2 (ja) * 2015-03-19 2018-12-2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US9538331B2 (en) 2015-06-03 2017-01-03 Vivint, Inc. Narrow beam mesh network
US9491764B1 (en) 2015-06-03 2016-11-08 Vivint, Inc. Mesh network adjustment
US10178560B2 (en) 2015-06-15 2019-01-08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mmunication with beamforming antennas
US20170006593A1 (en) * 2015-07-02 2017-01-05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Beam Detection, Beam Tracking and Random Access in MM-Wave Small Cell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
CN107079459A (zh) * 2015-08-11 2017-08-18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从波束故障中恢复
CN106559164B (zh) * 2015-09-18 2020-10-30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在mmw网络中执行用户信息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ES2900736T3 (es) * 2015-09-30 2022-03-18 Huawei Tech Co Ltd Método de acceso por radio, UE y estación base
WO2017089617A1 (en) * 2015-11-27 2017-06-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devices employing retransmission schemes
MX2018006354A (es) * 2015-12-01 2018-09-05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canismo de retroalimentacion de reconocimiento predictivo.
CN107396443B (zh) 2016-05-13 2022-07-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检测方法、基站和终端
JP6633572B2 (ja) * 2016-06-24 2020-01-22 華碩電腦股▲ふん▼有限公司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ueビームフォーミングを実行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WO2018002410A1 (en) * 2016-06-28 2018-01-04 Nokia Technologies Oy Enhanced feedback signalling
US10361481B2 (en) 2016-10-31 2019-07-23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Surface scattering antennas with frequency shifting for mutual coupling mitigation
EP3545627A1 (en) 2017-01-05 2019-10-02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s devices,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and methods
WO2018127421A1 (en) 2017-01-09 2018-07-12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and methods
US11943677B2 (en) 2017-01-19 2024-03-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selection and radio link failure during beam recovery
US10425951B2 (en) * 2017-03-23 2019-09-2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First network node, third network node,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by for facilitating cell selection
CN108810940B (zh) 2017-04-28 2020-06-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波束恢复处理方法和终端
KR102611077B1 (ko) 2017-05-05 2023-12-06 텔레폰악티에볼라겟엘엠에릭슨(펍)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의 사용자 장치, 기지국 및 방법
WO2018219435A1 (en) 2017-05-30 2018-12-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Beam selection for a radio transceiver device
CN111164906B (zh) * 2017-10-02 2022-10-18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上行链路功率控制
US10524266B2 (en) 2017-10-20 2019-12-31 Google Llc Switching transmission technologies within a spectrum based on network load
US10833381B2 (en) 2017-11-08 2020-11-10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Metamaterial phase shifters
US11006413B2 (en) 2017-12-06 2021-05-11 Google Llc Narrow-band communication
US10779303B2 (en) 2017-12-12 2020-09-15 Google Llc Inter-radio access technology carrier aggregation
US10608721B2 (en) 2017-12-14 2020-03-31 Google Llc Opportunistic beamforming
US11246143B2 (en) 2017-12-15 2022-02-08 Google Llc Beamforming enhancement via strategic resource utilization
EP3676972B1 (en) 2017-12-15 2022-02-09 Google LLC Satellite-based narrow-band communication
US10868654B2 (en) 2017-12-15 2020-12-15 Google Llc Customizing transmission of a system information message
US10375671B2 (en) 2017-12-22 2019-08-06 Google Llc Paging with enhanced beamforming
CN108513724B (zh) * 2018-01-12 2022-09-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数据发送端
US11251847B2 (en) 2018-03-28 2022-02-15 Google Llc User device beamforming
US10681559B2 (en) * 2018-06-29 2020-06-09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upporting voice calls in 5G new radio environments
CN112640327B (zh) 2018-09-10 2024-04-09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实现快速波束跟踪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US10840997B2 (en) * 2018-11-02 2020-11-17 Wistron Neweb Corporation Repeater
US10959067B1 (en) 2019-06-14 2021-03-23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nsing-data collection and transport from minimization-of-drive-tests device
US11284230B1 (en) 2019-09-17 2022-03-22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Method of sensing-data collection and transport at remote radio head
WO2021195203A1 (en) * 2020-03-25 2021-09-30 Atc Technologies Llc Intelligent packet repetition in mobile satellite service (mss) links to overcome channel blockage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3306A (zh) * 2007-11-30 2009-06-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重传资源预留方法及重传资源预留管理器
CN101938834A (zh) * 2009-07-01 2011-01-05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增强专用信道的混合自动重传确认指示信道的配置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41256B2 (ja) 1995-09-06 2003-08-25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GB0020088D0 (en) 2000-08-15 2000-10-04 Fujitsu Ltd Adaptive beam forming
US6993341B2 (en) * 2001-09-18 2006-01-31 Denso Corporation Uplink-downlink diversity for fast cell-site selection
US20040228417A1 (en) * 2003-05-12 2004-11-18 Mcn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adaptive channel correction
US20090312044A1 (en) 2008-06-13 2009-12-17 Ari Hottinen Channel Estimation, Scheduling,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using Pilot Channel Measurements
US9094071B2 (en) * 2008-11-05 2015-07-28 Broadcom Corporation Beamforming protocol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JP5354526B2 (ja) 2009-01-06 2013-11-27 国立大学法人東北大学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10206667A (ja) * 2009-03-05 2010-09-16 Sony Corp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並びに通信システム
JP5633559B2 (ja) * 2010-03-18 2014-12-0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3306A (zh) * 2007-11-30 2009-06-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重传资源预留方法及重传资源预留管理器
CN101938834A (zh) * 2009-07-01 2011-01-05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增强专用信道的混合自动重传确认指示信道的配置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78082A4 (en) 2016-02-24
WO2014018052A1 (en) 2014-01-30
EP2878082A1 (en) 2015-06-03
EP2878082B1 (en) 2019-05-01
US9425923B2 (en) 2016-08-23
US20150215077A1 (en) 2015-07-30
CN104641569A (zh) 2015-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41569B (zh) 一种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方法及设备
JP7280247B2 (ja) 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用マルチ接続ユーザデバイス
US1014833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cking beam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113041B (zh) 用于在毫米波基站处进行波束整形和无线设备处的快速天线子阵列选择的技术
CN104115419B (zh) 在毫米波宽带通信中增强可靠性的方法和装置
US958508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network entry in a millimeter-wave mobile broadb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966141B2 (en) Millimeter wave access architecture with cluster of access points
US9414371B2 (en) Hierarchical channel sounding an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in massive MIMO systems
JP5522257B2 (ja) 通信設定方法、無線基地局
CN104620551A (zh) 用于具有大量天线的无线系统中的控制信道波束管理的装置和方法
CN106465375A (zh) 波束成形的通信系统中空间分集的方案
WO2014009246A1 (en) Millimeterwave access architecture with rapid rerouting
US20230122731A1 (en) Techniques for assisted sidelink bearer establishment
US20220030593A1 (en) Communicating across a wideband using sub-bands
KR102448673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안테나를 사용한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US11711733B2 (en) Enhanced context transfer of an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node
CN116458086A (zh) 对用于双向通信的非对称默认操作频率的指示
US20220077577A1 (en) Antenna panel selection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at a multi-panel device
WO2022047718A1 (en) Techniques for sidelink synchronization signal transmission with multi-transmission and receive point (trp) user equipment (ues)
US20240048954A1 (en) Discovery of sidelink devices using a discovery sequence and a discovery reply sequence
WO2022154910A1 (en) Techniques for array specific beam refinement
EP4209021A1 (en) Techniques for directional sidelink transmissions with multi-transmission-reception point (trp) user equipments (u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417

Address after: Espoo, Finland

Patentee after: Technology Co., Ltd. of Nokia

Address before: Espoo, Finland

Patentee before: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