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40098B - D2d链路资源的辅助管理方法和装置、以及管理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D2d链路资源的辅助管理方法和装置、以及管理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40098B
CN104640098B CN201310573668.0A CN201310573668A CN104640098B CN 104640098 B CN104640098 B CN 104640098B CN 201310573668 A CN201310573668 A CN 201310573668A CN 104640098 B CN104640098 B CN 1046400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resource
monitoring
monitoring result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7366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40098A (zh
Inventor
傅婧
张慧英
曾二林
赵亚利
许芳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31057366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40098B/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90910 priority patent/WO2015070758A1/zh
Publication of CN1046400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400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400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400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2D链路资源的辅助管理方法和装置、以及管理方法和装置,其中,该辅助管理方法包括:UE接收网络侧发送的D2D链路状态监测指示;响应于D2D链路状态监测指示,UE对D2D链路的状态进行监测,得到监测结果;UE判断预定的上报条件是否满足,并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上报监测结果,以供网络侧根据监测结果对D2D链路所对应资源池中的资源进行调整。本发明通过由UE上报对D2D链路进行监测的结果,进而由网络侧根据监测结果调整D2D链路的资源,能够在保证D2D服务得到满足的同时,避免对LTE蜂窝系统带来不良影响,提高系统的资源利用率和资源使用的合理性。

Description

D2D链路资源的辅助管理方法和装置、以及管理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并且特别地,涉及一种D2D(Device to Device)链路资源的辅助管理方法和装置、以及管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移动通信系统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系统中,通常采取的是网络集中控制的方式,即,如图1所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为UE)的上下行数据都在网络的控制下进行发送和接收(例如,通过基站(eNodeB)与核心网通信),并且,UE和UE之间的通信也是由网络进行转发和控制的,因此UE与UE之间不存在直接的通信链路,UE也不允许自行发送上行数据。
(2)D2D接近服务
移动通信系统未来发展中,为了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提升交互信息的效率,引入了D2D直接通信机制。
在3GPP中,D2D接近服务包括移动设备之间的互相发现(D2D Discovery)以及直接通信(D2D Communication)的机制,具体如下:
ProSe Discovery(接近服务发现):UE使用E-UTRA来确认另外一个UE在其附近。例如,D2D UE可以使用该服务来寻找附近的出租车、寻找在其附近的朋友等;
ProSe Communication(接近服务通信):相互接近的UE,通过在两个UE之间直接建立链路(如图2所示),这样将原本通过网络传输的通信链路转化为本地的直接通信链路,节省了大量的带宽和网络效率;或者,两个相互接近的UE,可以利用直接链路通信来获得稳定高速低廉的通信服务。接近服务通信一般是在网络侧控制或者辅助下进行的,eNB甚至可能会为进行接近服务通信的UE动态的分配资源。图2所示的信令链路包括设备和设备之间直接进行通信的链路(D2D链路)、以及设备和网络节点之间进行通信的链路(D2N链路)。
接近服务发现(ProSe Discovery)与接近服务通信(ProSe Communication)的无线资源分配方式可能采取资源池分配的方式,即,需要ProSe Discovery或者ProSeCommunication无线资源的UE,在资源池内按照一定规则选择无线资源。ProSe Discovery与ProSe Communication均有可能使用非专用的无线资源,而是与LTE蜂窝网通信共享无线资源。但是,对于D2D链路(包括D2D中ProSe Discovery和ProSe Communication等通信过程使用的链路)的资源如何管理,使得D2D服务的需求得到满足,同时不会影响LTE蜂窝网性能,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无法合理调整D2D链路资源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D2D链路资源的辅助管理方法和装置、以及管理方法和装置,能够对D2D链路的资源进行合理调整,从而在保证D2D服务得到满足的同时,避免对LTE蜂窝系统带来不良影响。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D2D链路资源的辅助管理方法。
该方法包括:UE接收网络侧发送的D2D链路状态监测指示;响应于D2D链路状态监测指示,UE对D2D链路的状态进行监测,得到监测结果;UE判断预定的上报条件是否满足,并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上报监测结果,以供网络侧根据监测结果对D2D链路所对应资源池中的资源进行调整。
其中,D2D状态监测指示中可以包括需要监测的参数。
并且,D2D状态监测指示中进一步包括需要监测的参数所对应的门限。
进一步地,如果监测结果中包含的D2D链路的参数满足参数门限,则确定满足上报条件。
可选地,上报条件中的参数门限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一参数门限要求,在监测得到的D2D链路的参数满足第一参数门限要求的情况下,表示D2D链路的资源池中的资源充足;
第二参数门限要求,在监测得到的D2D链路的参数满足第二参数门限要求的情况下,表示D2D链路的资源池中的资源不足。
此外,在UE接收到来自网络侧的D2D链路状态收集指示的情况下,UE判断满足预定的上报条件已满足。
可选地,上述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D2D链路发生碰撞的情况、D2D链路是否得到资源、D2D链路的误码率。
此外,UE可以在处于RRC连接态、或处于RRC空闲态的情况下,均对D2D链路的状态进行监测。
此时,如果上报条件满足、且UE处于RRC空闲态,则UE存储需要上报的监测结果,并在RRC连接建立的情况下上报存储的监测结果。
并且,在RRC连接建立的情况下上报存储的监测结果包括:
在RRC连接建立的情况下,UE向网络侧发送指示,以通知网络侧UE当前存储了需要上报的监测结果;
在接收到网络侧响应于指示发送的D2D链路状态收集指示的情况下,UE将存储的监测结果上报至网络侧。
并且,可选地,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
在上报条件满足、且UE处于RRC空闲态的情况下,UE触发RRC连接的建立。
并且,在UE存储监测结果而没有上报期间,如果通过对D2D链路的状态进行监测,得到了新的监测结果,则用该新的监测结果对存储的监测结果进行更新。
另一方面,UE可以仅在自身处于RRC连接态的情况下,对D2D链路的状态进行监测。
可选地,上述监测结果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D2D链路所对应资源池的资源是否充足、预定时间段内D2D链路发生碰撞的概率、预定时间段内D2D链路发生碰撞的次数、预定时间段内UE是否得到D2D链路的资源、D2D链路的误码率。
并且,上述监测结果可以进一步包括:D2D链路对应的资源池类型。
此外,UE可以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之一:参与D2D发现、和/或参与D2D通信、和/或预先由网络侧通过专用信令的方式进行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D2D链路资源的管理方法。
该方法包括:将D2D链路状态监测指示发送至UE,通知UE对D2D链路的状态进行监测;接收UE上报的对D2D链路的状态进行监测得到的监测结果;根据监测结果,对D2D链路所对应资源池的资源进行调整。
其中,D2D状态监测指示中包括需要监测的参数。
并且,D2D状态监测指示中进一步包括需要监测的参数所对应的门限。
进一步地,接收UE上报的对D2D链路的状态进行监测得到的监测结果包括:接收UE在监测的D2D链路的参数满足参数门限的情况下,上报的监测结果。
可选地,上报条件中的参数门限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一参数门限要求,在监测得到的D2D链路的参数满足第一参数门限要求的情况下,表示D2D链路的资源池中的资源充足;
第二参数门限要求,在监测得到的D2D链路的参数满足第二参数门限要求的情况下,表示D2D链路的资源池中的资源不足。
此外,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
将D2D链路状态收集指示发送至UE,通知UE上报监测结果。
另外,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在接收到UE发送的指示,且该指示表示UE当前存储了需要上报的监测结果的情况下,将D2D链路状态收集指示发送至UE,通知UE将存储的监测结果上报。
另外,对资源池的资源进行调整包括:增加资源池中的资源、减少资源池中的资源。
可选地,上述参数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D2D链路发生碰撞的情况、D2D链路是否得到资源、D2D链路的误码率。
此外,上述监测结果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D2D链路所对应资源池的资源是否充足、预定时间段内D2D链路发生碰撞的概率、预定时间段内D2D链路发生碰撞的次数、预定时间段内UE是否得到D2D链路的资源、D2D链路的误码率。
并且,上述监测结果可以进一步包括:D2D链路对应的资源池类型。
此外,UE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之一:参与D2D发现、和/或参与D2D通信、和/或预先由网络侧通过专用信令的方式进行配置。
可选地,上述资源池中的资源可用于接近服务发现ProSe Discovery和/或接近服务通信ProSe communication。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D2D链路资源的辅助管理装置。
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侧发送的D2D链路状态监测指示;监测模块,响应于D2D链路状态监测指示,对D2D链路的状态进行监测,得到监测结果;发送模块,用于判断预定的上报条件是否满足,并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上报监测结果,以供网络侧根据监测结果对D2D链路所对应资源池中的资源进行调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D2D链路资源的管理装置。
该装置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将D2D链路状态监测指示发送至UE,通知UE对D2D链路的状态进行监测;接收模块,用于接收UE上报的对D2D链路的状态进行监测得到的监测结果;调整模块,用于根据监测结果,对D2D链路所对应资源池的资源进行调整。
本发明通过由UE上报对D2D链路进行监测的结果,进而由网络侧根据监测结果调整D2D链路的资源,能够在保证D2D服务得到满足的同时,避免对LTE蜂窝系统带来不良影响,提高系统的资源利用率和资源使用的合理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UE之间通过网络进行通信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UE之间直接通信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D2D链路资源的辅助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D2D链路资源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在进行D2D链路资源调整时的具体实例的信令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在进行D2D链路资源调整时的另一具体实例的信令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D2D链路资源的辅助管理装置的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D2D链路资源的管理装置的框图;
图9是能够实现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计算机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D2D发现信号的发送方法,可以由UE来实现。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D2D链路资源的辅助管理方法包括:
步骤S301,UE接收网络侧发送的D2D链路状态监测指示;
步骤S303,响应于D2D链路状态监测指示,UE对D2D链路的状态进行监测,得到监测结果;
步骤S305,UE判断预定的上报条件是否满足,并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上报监测结果,以供网络侧根据监测结果对D2D链路所对应资源池中的资源进行调整。
其中,上述D2D状态监测指示中可以包括需要监测的参数,UE不仅可以在接收到D2D状态监测指示后确定需要进行D2D链路监测,并且还能够从D2D状态监测指示中获取网络侧指示UE进行测量的参数。
进一步地,D2D状态监测指示中进一步包括需要监测的参数所对应的门限。例如,UE在进行D2D链路监测时,可以将监控得到的所有结果都进行保存,也可以将其中仅仅满足参数门限的结果进行保存,或者,可以保存所有的监测结果,但是在上报时,仅仅上报满足参数门限的结果。在D2D状态监测指示中,对于一个参数,既可以包含该参数的上限值、下限值、和/或范围值等。
例如,上报条件中的参数门限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一参数门限要求,在监测得到的D2D链路的参数满足第一参数门限要求的情况下,表示D2D链路的资源池中的资源充足;
第二参数门限要求,在监测得到的D2D链路的参数满足第二参数门限要求的情况下,表示D2D链路的资源池中的资源不足。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果监测结果中包含的D2D链路的参数满足参数门限,则确定满足上报条件,此时,会将监测结果上报至网络侧。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在UE会接收到来自网络侧的D2D链路状态收集指示的情况下,UE判断满足预定的上报条件已满足。在本实施例中,实际上可以组合使用参数门限作为上报条件是否满足的依据,也就是说,UE不仅仅会在监测的参数满足参数门限的情况下上报监测结果,如果UE接收到D2D链路状态收集指示,则同样会上报监测结果(可以仅上报满足参数门限要求的结果,也可以上报所有的监测结果)。或者,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仅将来自网络侧的D2D链路状态收集指示作为上报的触发条件,此时,可以省去参数门限的判断,网络侧也可以不告知UE每种参数的参数门限。
此外,UE在处于RRC连接态、或处于RRC空闲态(Idle)的情况下,均对D2D链路的状态进行监测。此时,如果上报条件满足、且UE处于RRC空闲态,则UE存储需要上报的监测结果,并在RRC连接建立的情况下上报存储的监测结果。
之后,在RRC连接建立的情况下,UE可以首先向网络侧发送指示,以通知网络侧UE当前存储了需要上报的监测结果;在接收到网络侧响应于指示发送的D2D链路状态收集指示的情况下,UE将存储的监测结果上报至网络侧。
并且,在上报条件满足、且UE处于RRC空闲态的情况下,UE可以触发RRC连接的建立,从而尽快上报监测结果。
可选地,在UE存储监测结果而没有上报期间,如果通过对D2D链路的状态进行监测,得到了新的监测结果,则用该新的监测结果对存储的监测结果进行更新。
另一方面,UE也可以仅在自身处于RRC连接态的情况下,对D2D链路的状态进行监测。这样,一旦满足上报条件,则UE可以立即上报监测结果。
可选地,对D2D进行监测的参数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D2D链路发生碰撞的情况、D2D链路是否得到资源、D2D链路的误码率。对于其他可能被监测的参数,本文不再一一列举。
另外,监测结果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D2D链路所对应资源池的资源是否充足(例如,可以通过1比特信息来表示资源是否充足,也可以通过多个比特位组合表示资源充足/不充足的程度)、预定时间段内D2D链路发生碰撞的概率、预定时间段内D2D链路发生碰撞的次数、预定时间段内UE是否得到D2D链路的资源、D2D链路的误码率。并且,上报的监测结果还可以进一步包括:D2D链路对应的资源池类型,从而有助于网络侧更加精确地调整D2D所对应的不同资源池中的资源。
基于这里列举的参数,UE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监测并根据参数门限判断是否满足上报条件:
监测一段时间内D2D链路发生碰撞的次数或者概率,当次数/概率低于或者高于某门限值时,需要将该状况上报给网络侧(在存储监测结果时,还可以进一步保存碰撞出现的时间);和/或
监测一段时间内是否能获得发送的无线资源,若均不能或者能获得,则需要将该状况上报给网络侧;和/或
监测D2D链路上的误码率,若低于或者高于某门限值时,需要将该状况上报给网络侧。
对于其他没有列举的参数,同样可以给出类似的上报条件。
此外,上述进行监测和上报的UE可以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之一:参与D2D发现、和/或参与D2D通信、和/或预先由网络侧通过专用信令的方式进行配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D2D链路资源的管理方法,可以由eNB或其他网络实体来实现。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D2D链路资源的管理方法包括:
步骤S401,将D2D链路状态监测指示发送至UE,通知UE对D2D链路的状态进行监测;
步骤S403,接收UE上报的对D2D链路的状态进行监测得到的监测结果;
步骤S405,根据监测结果,对D2D链路所对应资源池的资源进行调整。
其中,D2D状态监测指示中可以包括需要监测的参数。这里,参数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D2D链路发生碰撞的情况、D2D链路是否得到资源、D2D链路的误码率,也可以包含其他没有列举的参数。
并且,D2D状态监测指示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需要监测的参数所对应的门限。这样,在监测结果满足参数对应的参数门限的情况下,UE就会上报监测结果,网络侧就能够接收UE上报的监测结果。
可选地,上报条件中的参数门限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参数门限要求,在监测得到的D2D链路的参数满足第一参数门限要求的情况下,表示D2D链路的资源池中的资源充足;第二参数门限要求,在监测得到的D2D链路的参数满足第二参数门限要求的情况下,表示D2D链路的资源池中的资源不足。
此外,在需要获取D2D链路的监测结果时,可以将D2D链路状态收集指示发送至UE,以通知UE上报监测结果。此时,不论是否将参数门限通知给UE、或者监测结果中的参数是否满足参数门限,UE都会响应于D2D链路状态收集指示上报监测结果。
此外,UE可能因为RRC连接未建立等原因,保存了需要上报的监测结果而没有上报,此时,当接收到UE发送的指示,且该指示表示UE当前存储了需要上报的监测结果的情况下,可以将D2D链路状态收集指示发送至UE,从而通知UE将存储的监测结果上报。
可选地,UE上报的监测结果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D2D链路所对应资源池的资源是否充足、预定时间段内D2D链路发生碰撞的概率、预定时间段内D2D链路发生碰撞的次数、预定时间段内UE是否得到D2D链路的资源、D2D链路的误码率。
在对资源池的资源进行调整时,可以增加资源池中的资源,也可以减少资源池中的资源。
具体地,可以针对上报的结果来确定调整资源池中资源的方式。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UE(一个或多个)仅仅上报了D2D链路所对应的资源池中的资源不足,此时,可以以预定的方式增加D2D该资源池中的资源,例如,每次接收到资源不足的上报结果时,可以增加预定量的资源。在另一实施例中,UE仅仅上报了D2D链路所对应的资源池中的资源充足,如果在预定数量的周期内(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周期,这些周期可以是连续周期也可以是非连续周期),均接收到了相同的监测结果,则可以以预定的方式减少D2D该资源池中的资源,例如,减少预定量的资源。此外,对于上报的其他类型的参数,还可以根据这些参数量化后的结果,调整资源池的资源,并且,调整的量可以根据参数的数值来确定。
并且,上述监测结果可以进一步包括D2D链路对应的资源池类型,这样,如果D2D链路可能使用多个不同的资源池,就能够对每个资源池中的资源进行精确调整,进一步优化系统资源的利用。例如,资源池中的资源用于接近服务发现ProSe Discovery和/或接近服务通信ProSe communication。
此外,可选地,上述UE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之一:参与D2D发现(参与D2Ddiscovery)、和/或参与D2D通信(参与D2D Communication)、和/或预先由网络侧通过专用信令的方式进行配置。
另外,应当注意的是,在之前的描述中,没有对UE的数量进行描述,实际上网络侧可以根据任意数量的UE上报的监测结果对D2D链路的资源池中的资源进行调整,例如,可以根据一个UE上报的监测结果调整资源;而在实际应用中,资源调整应当考虑到多个UE的需求,此时,网络侧可以根据多个UE上报的结果来确定如何对D2D链路资源池中的资源进行调整,从而更加客观地对整个网络中的D2D资源进行合理的管理。例如,当多个UE(例如,超过预定数量的UE、或者超过预定比例的UE)上报的结果都表示D2D链路的资源池中资源不足的情况下,网络侧会考虑增加D2D链路所对应资源池中的资源,以改善D2D通信。进一步地,当根据终端A上报的监测结果确定D2D链路资源池中的资源应当增加的量为X,而根据终端B上报的监测结果确定D2D链路资源池中的资源应当增加的量为Y,或者进一步根据其他终端确定D2D链路资源池中的资源应当增加的量为Z,此时,可以对X、Y和Z(还可以包括其他没有列举的其他UE上报的监测结果所需要增加的量)进行求和(考虑到不同UE的重要性不同,也可以进行加权求和)后进行平均,确定实际需要增加的资源量。
下面将结合具体场景,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所有发送或者监听D2D discovery的UE均监测D2D链路状态,网络侧依据结果调整D2D discovery资源池
参照图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eNB通过系统消息广播D2D链路监测配置,该步骤也可省略,UE侧通过预定义方式获得。系统消息可以沿用现有的,或者新定义一个SIB。广播的D2D链路监测配置信息中,包含以下一种或者几种:
D2D链路发生碰撞的次数或者概率的门限、时间,例如配置D2D碰撞概率最高为60%,持续时间T为100s,若UE在100s时间内,每次D2D discovery cycle内D2D discovery碰撞概率均高于60%,则满足上报门限;或者,指明在一个D2D discovery cycle(20s)或者几个D2D discovery cycle(100s)内UE均不能获得D2D Discovery资源时,满足监测结果上报条件,需要上报给网络侧。
步骤51,该eNB下发送或者监听D2D discovery的UE,通过读取系统消息或者预定义方式,获得D2D链路监测配置,并且,发送或者监听D2D discovery的UE开始监测D2Ddiscovery信道状况。
步骤52,UE1监测到D2D链路状态满足触发门限,如监听UE在监听周期内,监测到有信号,但由于干扰,却解调不出来,则认为发生碰撞,如果D2D discovery碰撞概率高于60%,且持续了100s;或者作为待发送信号的UE1,监测到20s/100s内UE均不能获得D2DDiscovery资源,则UE1认为监测到D2D链路状态满足触发门限;
此时,如果UE1此时处于RRC连接态,则立即上报;或者,如果UE1此时处于RRC idle态,则UE1触发状态转换,发起RRC连接建立过程,待进入RRC连接态后,再将D2D链路状态上报;或者UE1先暂存该D2D链路状态不上报,待后续进入连接态后再上报(其中,在该方式下,UE可以只暂存一份待上报信息,且如果UE1换了服务基站,或者关机、detach,则将暂存的结果删除)。
可选地,UE1上报的内容包括以下一种或几种:
资源池不充足指示;
碰撞概率或者次数,eNB依据该参数,可以判断D2D资源池大小所需调整的程度;
资源池类型,在有多种D2D资源池情况下加以区分,例如指明该类型为D2Ddiscovery资源池;
位置信息,可以是比较粗略的位置信息,如处于小区边缘或者中心,甚至可以是本小区和邻小区的RSRP信息,便于网络侧根据统计分辨碰撞是发生在小区边缘还是中心,进而判断是否是由于邻基站的D2D资源池过小而导致的碰撞;
时间戳,如果是idle态UE先暂存D2D链路状态,在后续连接态再上报方式,需添加此参数,便于网络侧分辨该事件发生的事件。
步骤53,与步骤52类似,UE3也监测到D2D链路状态满足触发门限,将当前状况上报给网络侧。
步骤54,eNB在收集多个UE上报的结果后,结合当前蜂窝网通信的负荷等因素,适当调整D2D discovery资源池大小。例如eNB在一段时间内,收到很多个UE上报碰撞概率大于60%,而此时LTE蜂窝网通信负荷不大,那么eNB可适当增大D2D discovery资源池;如果eNB在一段时间内,收到碰撞概率大于60%的UE个数比较少甚至没有,而此时LTE蜂窝网通信负荷大,那么eNB可适当减少D2D discovery资源池,而为LTE蜂窝网通信预留更多的资源。
实施例2:所有处于RRC连接态的D2D communication UE监测D2D链路状态,网络侧依据结果缩小D2D Communication资源池
流程图同样可以参见图5,具体如下:
步骤50,同实施例1,eNB通过系统消息广播D2D链路监测配置,该步骤也可省略。广播的D2D链路监测配置信息中,包含以下一种或者几种:
D2D链路发生碰撞的次数或者概率的门限、时间,例如配置D2D communication碰撞概率最低门限为20%,持续时间T为100s,若UE在100s时间段内,D2D communication碰撞概率均低于20%,则满足上报门限;
指示,该指示用于指明在一个D2D communication周期(20s)或者几个D2Dcommunication周期(100s)内UE均能获得D2D Discovery资源时,满足监测结果上报条件,需要上报给网络侧;
D2D误码率、时间,例如配置D2D communication误码率为8%,持续时间T为1min,若UE在1分钟时间内,D2D communication误码率均低于8%,则满足上报门限;
D2D链路状态收集指示,要求UE监测当前D2D链路状态,此时UE侧是否上报测量结果依赖于网络侧请求,见步骤52’;
步骤51,该eNB下参与D2D Communication的UE,通过读取系统消息或者预定义方式,获得D2D链路监测配置。但此时,只有处于RRC连接态的UE,才会开始监测D2D信道状况,并判断是否满足触发门限;
步骤52,UE1监测到D2D链路状态满足触发门限,并立即上报给eNB;或者,步骤52’,网络侧请求该UE上报监测的D2D链路状态。UE1上报的内容包括以下一种或几种:
资源池充足指示;
碰撞概率、次数或者误码率,eNB依据该参数,可以判断D2D资源池大小所需调整的程度;
资源池类型,在有多种D2D资源池情况下加以区分,例如,可以指明该类型为D2DCommunication资源池。
步骤53和步骤53’,与步骤52和步骤52’类似,UE3也监测到D2D链路状态满足触发门限,将当前状况上报给网络侧;
步骤54、eNB在收集多个UE上报的结果后,结合当前蜂窝网通信的负荷等因素,适当减少D2D discovery资源池大小,以分配更多的资源用于普通的LTE蜂窝通信。
在实施例1和2中,配置信息通过广播方式获取,换cell或者eNB后即无效,因此UE侧监测的链路状态信息,在换cell或者eNB后,也需要重置。
实施例3:网络侧指示特定UE监测D2D链路状态,并依据UE上报结果调整D2D资源池
参照图6,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eNB通过RRC专用信令,分别向UE1和UE3发送监测D2D链路状态及其相关配置,配置中可包含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之一:
D2D链路发生碰撞的次数或者概率的门限、时间,如D2D discovery碰撞概率最高为60%,持续时间T为100s,同实施例1;
D2D误码率、时间,如配置D2D communication误码率最高为20%,持续时间T为1min;
指示信息,指明在一段时间内均能或者不能获得D2D discovery或者D2Dcommunication资源,则需要通知给网络侧。
步骤61,UE1收到配置后,开始监听D2D链路,并在满足配置触发门限后,立即触发上报,通过RRC消息通知eNB。UE1上报的内容包括以下一种或几种:
资源池是否充足指示;
碰撞概率、次数或者误码率,eNB依据该参数,可以判断D2D资源池大小所需调整的程度;
资源池类型,在有多种D2D资源池情况下加以区分,例如指明该类型为D2Ddiscovery资源池。
步骤62,与步骤61类似,UE3收到配置后,开始监听D2D链路,并在满足配置触发门限后,将所需信息上报给eNB。
步骤63,eNB在收集多个UE上报的结果后,结合当前蜂窝网通信的负荷等因素,适当调整D2D资源池。
其中,在上述步骤中,eNB需要将监测D2D链路状态的UE保持在连接态,eNB给UE发送的D2D链路状态配置只在eNB内有效,发生HO时配置信息可在eNB之间,便于delta配置,但UE侧监测的D2D链路状态信息,在HO后需重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D2D链路资源的辅助管理装置。
如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D2D链路资源的辅助管理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71,用于接收网络侧发送的D2D链路状态监测指示;
监测模块72,响应于D2D链路状态监测指示,对D2D链路的状态进行监测,得到监测结果;
发送模块73,用于判断预定的上报条件是否满足,并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上报监测结果,以供网络侧根据监测结果对D2D链路所对应资源池中的资源进行调整。
其中,D2D状态监测指示中可以包括需要监测的参数。
并且,D2D状态监测指示中进一步包括需要监测的参数所对应的门限。
进一步地,如果监测结果中包含的D2D链路的参数满足参数门限,则发送模块73确定满足上报条件。
可选地,上报条件中的参数门限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一参数门限要求,在监测得到的D2D链路的参数满足第一参数门限要求的情况下,表示D2D链路的资源池中的资源充足;
第二参数门限要求,在监测得到的D2D链路的参数满足第二参数门限要求的情况下,表示D2D链路的资源池中的资源不足。
此外,在UE接收到来自网络侧的D2D链路状态收集指示的情况下,UE判断满足预定的上报条件已满足。
可选地,上述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D2D链路发生碰撞的情况、D2D链路是否得到资源、D2D链路的误码率。
此外,监测模块72可以在UE处于RRC连接态、或处于RRC空闲态的情况下,均对D2D链路的状态进行监测。
此时,该装置中可以进一步包括存储模块(未示出),如果上报条件满足、且UE处于RRC空闲态,则该存储模块存储需要上报的监测结果,发送模块73可以在RRC连接建立的情况下上报存储的监测结果。
在RRC连接建立的情况下,发送模块73可以首先向网络侧发送指示,以通知网络侧UE当前存储了需要上报的监测结果;
在接收到网络侧响应于指示发送的D2D链路状态收集指示的情况下,发送模块73将存储模块中存储的监测结果上报至网络侧。
可选地,该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
控制模块(未示出),用于在上报条件满足、且UE处于RRC空闲态的情况下,触发RRC连接的建立。
并且,在UE存储监测结果而没有上报期间,如果通过对D2D链路的状态进行监测,得到了新的监测结果,则存储模块可以用该新的监测结果对存储的监测结果进行更新。
另一方面,监测模块72可以仅在UE处于RRC连接态的情况下,对D2D链路的状态进行监测。
可选地,上述监测结果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D2D链路所对应资源池的资源是否充足、预定时间段内D2D链路发生碰撞的概率、预定时间段内D2D链路发生碰撞的次数、预定时间段内UE是否得到D2D链路的资源、D2D链路的误码率。
并且,上述监测结果可以进一步包括:D2D链路对应的资源池类型。
此外,UE可以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之一:参与D2D发现、和/或参与D2D通信、和/或预先由网络侧通过专用信令的方式进行配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D2D链路资源的管理装置。
如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D2D链路资源的管理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81,用于将D2D链路状态监测指示发送至UE,通知UE对D2D链路的状态进行监测;
接收模块82,用于接收UE上报的对D2D链路的状态进行监测得到的监测结果;
调整模块83,用于根据监测结果,对D2D链路所对应资源池的资源进行调整。
其中,D2D状态监测指示中包括需要监测的参数。
并且,D2D状态监测指示中进一步包括需要监测的参数所对应的门限。
进一步地,接收模块82接收的监测结果可以是UE在监测的D2D链路的参数满足参数门限的情况下,上报的监测结果。
可选地,上报条件中的参数门限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一参数门限要求,在监测得到的D2D链路的参数满足第一参数门限要求的情况下,表示D2D链路的资源池中的资源充足;
第二参数门限要求,在监测得到的D2D链路的参数满足第二参数门限要求的情况下,表示D2D链路的资源池中的资源不足。
此外,发送模块81还可以用于将D2D链路状态收集指示发送至UE,通知UE上报监测结果。
另外,在接收模块82接收到UE发送的指示,且该指示表示UE当前存储了需要上报的监测结果的情况下,发送模块83将D2D链路状态收集指示发送至UE,通知UE将存储的监测结果上报。
另外,调整模块83对资源池的资源进行调整的方式可以包括:增加资源池中的资源、减少资源池中的资源等。
可选地,上述参数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D2D链路发生碰撞的情况、D2D链路是否得到资源、D2D链路的误码率。
此外,上述监测结果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D2D链路所对应资源池的资源是否充足、预定时间段内D2D链路发生碰撞的概率、预定时间段内D2D链路发生碰撞的次数、预定时间段内UE是否得到D2D链路的资源、D2D链路的误码率。
并且,上述监测结果可以进一步包括:D2D链路对应的资源池类型。
此外,UE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之一:参与D2D发现、和/或参与D2D通信、和/或预先由网络侧通过专用信令的方式进行配置。
可选地,上述资源池中的资源可用于接近服务发现ProSe Discovery和/或接近服务通信ProSe communication。
图7和图8所示的装置同样可以完成之前描述的多个处理步骤,具体过程这里不再重复。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由UE上报对D2D链路进行监测的结果,进而由网络侧根据监测结果调整D2D链路的资源,能够在保证D2D服务得到满足的同时,避免对LTE蜂窝系统带来不良影响,提高系统的资源利用率和资源使用的合理性,同时提升D2D及普通的蜂窝网通信性能。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能够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的全部或者任何步骤或者部件,可以在任何计算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介质等)或者计算装置的网络中,以硬件、固件、软件或者它们的组合加以实现,这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发明的说明的情况下运用它们的基本编程技能就能实现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在任何计算装置上运行一个程序或者一组程序来实现。所述计算装置可以是公知的通用装置。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也可以仅仅通过提供包含实现所述方法或者装置的程序代码的程序产品来实现。也就是说,这样的程序产品也构成本发明,并且存储有这样的程序产品的存储介质也构成本发明。显然,所述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公知的存储介质或者将来所开发出来的任何存储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可以是ROM、RAM、硬盘、可拆卸存储器等),该存储介质中嵌入有用于进行D2D链路资源的辅助管理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具有被配置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代码段:接收网络侧发送的D2D链路状态监测指示;响应于D2D链路状态监测指示,对D2D链路的状态进行监测,得到监测结果;判断预定的上报条件是否满足,并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上报监测结果,以供网络侧根据监测结果对D2D链路所对应资源池中的资源进行调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具有被配置用于执行以下D2D链路资源的辅助管理步骤的代码段:接收网络侧发送的D2D链路状态监测指示;响应于D2D链路状态监测指示,对D2D链路的状态进行监测,得到监测结果;判断预定的上报条件是否满足,并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上报监测结果,以供网络侧根据监测结果对D2D链路所对应资源池中的资源进行调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可以是ROM、RAM、硬盘、可拆卸存储器等),该存储介质中嵌入有用于进行D2D链路资源的管理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具有被配置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代码段:将D2D链路状态监测指示发送至UE,通知UE对D2D链路的状态进行监测;接收UE上报的对D2D链路的状态进行监测得到的监测结果;根据监测结果,对D2D链路所对应资源池的资源进行调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具有被配置用于执行以下D2D链路资源的管理步骤的代码段:将D2D链路状态监测指示发送至UE,通知UE对D2D链路的状态进行监测;接收UE上报的对D2D链路的状态进行监测得到的监测结果;根据监测结果,对D2D链路所对应资源池的资源进行调整。
在通过软件和/或固件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情况下,从存储介质或网络向具有专用硬件结构的计算机,例如图9所示的通用计算机900安装构成该软件的程序,该计算机在安装有各种程序时,能够执行各种功能等等。
在图9中,中央处理模块(CPU)901根据只读存储器(ROM)902中存储的程序或从存储部分908加载到随机存取存储器(RAM)903的程序执行各种处理。在RAM903中,也根据需要存储当CPU901执行各种处理等等时所需的数据。CPU901、ROM902和RAM903经由总线904彼此连接。输入/输出接口905也连接到总线904。
下述部件连接到输入/输出接口905:输入部分906,包括键盘、鼠标等等;输出部分907,包括显示器,比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等,和扬声器等等;存储部分908,包括硬盘等等;和通信部分909,包括网络接口卡比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部分909经由网络比如因特网执行通信处理。
根据需要,驱动器910也连接到输入/输出接口905。可拆卸介质911比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被安装在驱动器910上,使得从中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到存储部分908中。
在通过软件实现上述系列处理的情况下,从网络比如因特网或存储介质比如可拆卸介质911安装构成软件的程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种存储介质不局限于图9所示的其中存储有程序、与装置相分离地分发以向用户提供程序的可拆卸介质911。可拆卸介质911的例子包含磁盘(包含软盘(注册商标))、光盘(包含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和数字通用盘(DVD))、磁光盘(包含迷你盘(MD)(注册商标))和半导体存储器。或者,存储介质可以是ROM902、存储部分908中包含的硬盘等等,其中存有程序,并且与包含它们的装置一起被分发给用户。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中,显然,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发明的等效方案。并且,执行上述系列处理的步骤可以自然地按照说明的顺序按时间顺序执行,但是并不需要一定按照时间顺序执行。某些步骤可以并行或彼此独立地执行。
虽然已经详细说明了本发明及其有点,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替代和变换。而且,本申请的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27)

1.一种D2D链路资源的辅助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UE接收网络侧发送的D2D链路状态监测指示;
响应于所述D2D链路状态监测指示,所述UE对D2D链路的状态进行监测,得到监测结果;
所述UE判断预定的上报条件是否满足,并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上报所述监测结果,以供网络侧根据所述监测结果对所述D2D链路所对应资源池中的资源进行调整;
其中,所述UE在处于RRC空闲态的情况下,对D2D链路的状态进行监测;
如果上报条件满足、且所述UE处于RRC空闲态,则所述UE存储需要上报的监测结果,并触发RRC连接的建立,以及在RRC连接建立的情况下上报存储的所述监测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2D状态监测指示中包括需要监测的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2D状态监测指示中进一步包括需要监测的参数所对应的门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监测结果中包含的D2D链路的参数满足所述参数门限,则确定满足上报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报条件中的参数门限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一参数门限要求,在监测得到的D2D链路的参数满足所述第一参数门限要求的情况下,表示所述D2D链路的资源池中的资源充足;
第二参数门限要求,在监测得到的D2D链路的参数满足所述第二参数门限要求的情况下,表示所述D2D链路的资源池中的资源不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UE接收到来自网络侧的D2D链路状态收集指示的情况下,所述UE判断满足预定的上报条件已满足。
7.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辅助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D2D链路发生碰撞的情况、D2D链路是否得到资源、D2D链路的误码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RRC连接建立的情况下上报存储的所述监测结果包括:
在RRC连接建立的情况下,所述UE向网络侧发送指示,以通知网络侧UE当前存储了需要上报的监测结果;
在接收到网络侧响应于所述指示发送的D2D链路状态收集指示的情况下,所述UE将存储的监测结果上报至网络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UE存储监测结果而没有上报期间,如果通过对D2D链路的状态进行监测,得到了新的监测结果,则用该新的监测结果对存储的监测结果进行更新。
10.根据权利要求1-6、8-9中任一项所述的辅助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结果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D2D链路所对应资源池的资源是否充足、预定时间段内D2D链路发生碰撞的概率、预定时间段内D2D链路发生碰撞的次数、预定时间段内UE是否得到D2D链路的资源、D2D链路的误码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辅助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结果进一步包括:
所述D2D链路对应的资源池类型。
12.根据权利要求1-6、8-9中任一项所述的辅助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之一:参与D2D发现、和/或参与D2D通信、和/或预先由网络侧通过专用信令的方式进行配置。
13.一种D2D链路资源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D2D链路状态监测指示发送至UE,通知所述UE对D2D链路的状态进行监测;
接收所述UE上报的对D2D链路的状态进行监测得到的监测结果;
根据所述监测结果,对所述D2D链路所对应资源池的资源进行调整;
其中,所述监测结果为所述UE在处于RRC空闲态的情况下,对D2D链路的状态进行监测得到的监测结果;
如果上报条件满足、且所述UE处于RRC空闲态,则所述UE存储需要上报的监测结果,并触发RRC连接的建立,以及在RRC连接建立的情况下上报存储的所述监测结果。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2D状态监测指示中包括需要监测的参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2D状态监测指示中进一步包括需要监测的参数所对应的门限。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UE上报的对D2D链路的状态进行监测得到的监测结果包括:
接收所述UE在监测的D2D链路的参数满足所述参数门限的情况下,上报的监测结果。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报条件中的参数门限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一参数门限要求,在监测得到的D2D链路的参数满足所述第一参数门限要求的情况下,表示所述D2D链路的资源池中的资源充足;
第二参数门限要求,在监测得到的D2D链路的参数满足所述第二参数门限要求的情况下,表示所述D2D链路的资源池中的资源不足。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将D2D链路状态收集指示发送至所述UE,通知所述UE上报监测结果。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UE发送的指示,且该指示表示所述UE当前存储了需要上报的监测结果的情况下,将D2D链路状态收集指示发送至所述UE,通知所述UE将存储的监测结果上报。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资源池的资源进行调整包括:
增加所述资源池中的资源、减少所述资源池中的资源。
21.根据权利要求14-17中任一项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D2D链路发生碰撞的情况、D2D链路是否得到资源、D2D链路的误码率。
22.根据权利要求13-20中任一项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结果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D2D链路所对应资源池的资源是否充足、预定时间段内D2D链路发生碰撞的概率、预定时间段内D2D链路发生碰撞的次数、预定时间段内UE是否得到D2D链路的资源、D2D链路的误码率。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结果进一步包括:
所述D2D链路对应的资源池类型。
24.根据权利要求13-20中任一项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之一:参与D2D发现、和/或参与D2D通信、和/或预先由网络侧通过专用信令的方式进行配置。
25.根据权利要求13-20中任一项所述的管理方法,所述资源池中的资源用于接近服务发现ProSe Discovery和/或接近服务通信ProSe communication。
26.一种D2D链路资源的辅助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侧发送的D2D链路状态监测指示;
监测模块,响应于所述D2D链路状态监测指示,对D2D链路的状态进行监测,得到监测结果;
发送模块,用于判断预定的上报条件是否满足,并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上报所述监测结果,以供网络侧根据所述监测结果对所述D2D链路所对应资源池中的资源进行调整;
所述监测模块用于在UE处于RRC空闲态的情况下,均对D2D链路的状态进行监测;
所述装置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如果上报条件满足、且UE处于RRC空闲态,则该存储模块存储需要上报的监测结果;
控制模块,用于在上报条件满足、且UE处于RRC空闲态的情况下,触发RRC连接的建立;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在RRC连接建立的情况下上报存储的监测结果。
27.一种D2D链路资源的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将D2D链路状态监测指示发送至UE,通知所述UE对D2D链路的状态进行监测;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UE上报的对D2D链路的状态进行监测得到的监测结果;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监测结果,对所述D2D链路所对应资源池的资源进行调整;
其中,所述监测结果为所述UE在处于RRC空闲态的情况下,对D2D链路的状态进行监测得到的监测结果;以及如果上报条件满足、且所述UE处于RRC空闲态,则所述UE存储需要上报的监测结果,并触发RRC连接的建立,以及在RRC连接建立的情况下上报存储的所述监测结果。
CN201310573668.0A 2013-11-13 2013-11-13 D2d链路资源的辅助管理方法和装置、以及管理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46400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73668.0A CN104640098B (zh) 2013-11-13 2013-11-13 D2d链路资源的辅助管理方法和装置、以及管理方法和装置
PCT/CN2014/090910 WO2015070758A1 (zh) 2013-11-13 2014-11-12 D2d链路资源的辅助管理方法和装置、以及管理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73668.0A CN104640098B (zh) 2013-11-13 2013-11-13 D2d链路资源的辅助管理方法和装置、以及管理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40098A CN104640098A (zh) 2015-05-20
CN104640098B true CN104640098B (zh) 2019-01-04

Family

ID=53056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73668.0A Active CN104640098B (zh) 2013-11-13 2013-11-13 D2d链路资源的辅助管理方法和装置、以及管理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40098B (zh)
WO (1) WO20150707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41771B (zh) * 2015-07-06 2019-11-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d2d资源分配方法及基站
WO2017156790A1 (zh) 2016-03-18 2017-09-2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d2d通信的方法和d2d设备
WO2017156973A1 (zh) * 2016-03-18 2017-09-2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d2d通信的方法和d2d设备
CN107306412B (zh) * 2016-04-25 2020-07-10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以实现消息可靠传输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9314894B (zh) * 2016-06-21 2021-07-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减少车辆对车辆通信的中断的系统和方法
CN107645735B (zh) * 2016-07-21 2020-10-30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V2X网络中sidelink的资源负载测量方法以及装置
CN109803431A (zh) * 2017-11-17 2019-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1132371B (zh) * 2018-11-01 2022-03-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副链路连接建立、资源分配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0192508A1 (zh) * 2019-03-28 2020-10-0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直通链路监测方法和终端
CN113542048B (zh) * 2020-04-21 2022-07-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贵州有限公司 哑资源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2745A (zh) * 2009-12-11 2012-11-21 诺基亚公司 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分配资源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3068049A (zh) * 2012-12-11 2013-04-24 北京邮电大学 蜂窝与d2d混合网络中避免蜂窝通信对d2d通信干扰的方法
CN103379582A (zh) * 2012-04-12 2013-10-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短距离端到端无线通信的方法和系统、基站、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9669B (zh) * 2013-04-22 2015-08-1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长期演进系统中d2d通信的资源分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2745A (zh) * 2009-12-11 2012-11-21 诺基亚公司 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分配资源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3379582A (zh) * 2012-04-12 2013-10-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短距离端到端无线通信的方法和系统、基站、移动终端
CN103068049A (zh) * 2012-12-11 2013-04-24 北京邮电大学 蜂窝与d2d混合网络中避免蜂窝通信对d2d通信干扰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40098A (zh) 2015-05-20
WO2015070758A1 (zh) 2015-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40098B (zh) D2d链路资源的辅助管理方法和装置、以及管理方法和装置
US9210650B2 (en) Terminal access method and device
CN106714239B (zh) 一种lte网络负载自动均衡的方法和系统
Azari et al. On the latency-energy performance of NB-IoT systems in providing wide-area IoT connectivity
CN107360557B (zh) 一种系统消息通知、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2006664B (zh) 载波聚合场景下的成员载波配置方法、设备及系统
US20210099957A1 (en)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for controlling a connection state
CN109996285B (zh) 网络拥塞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3079235A (zh) 在lte系统中实现负荷均衡的方法及装置
CN103391575A (zh) 传输节点信息的配置及上报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设备
US11606716B2 (en) Configuring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ing data obtained from user equipment
WO2016033963A1 (zh) 策略调整触发、策略调整方法及装置、策略调整系统
EP2524445B1 (en) Real time event-driven automation for energy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3974341A (zh) 控制装置、代表基站以及基站控制方法
WO2021144062A1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AU2022367098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optimizing network capacity
CN111182604A (zh) 一种lte无线网络负荷智能均衡方法及系统
CN103298046B (zh) 异系统小区的管理方法、装置与系统
CN104038955B (zh)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故障检测及处理的方法及基站
Baraev et al. Technical vulnerability of the E-UTRAN paging mechanism
US10999404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SON coordination depending on SON function priority
CN115866634A (zh) 一种网络性能异常分析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6712980B (zh) 一种网元分组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
CN106304348A (zh) 群组用户设备之间资源共享方法及基站
CN112654080B (zh) 一种无线通信设备的节能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3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