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39265B - 增益不对称性表征电路以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增益不对称性表征电路以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39265B
CN104639265B CN201410640991.XA CN201410640991A CN104639265B CN 104639265 B CN104639265 B CN 104639265B CN 201410640991 A CN201410640991 A CN 201410640991A CN 104639265 B CN104639265 B CN 1046392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band
signal
saturation effect
gain saturation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4099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39265A (zh
Inventor
尼瑞克方
许兵
刘伟正
陈泽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filed Critical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6392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392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392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3926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4Testing correct operation
    • H04L1/242Testing correct operation by comparing a transmitted test signal with a locally generated replica
    • H04L1/243Testing correct operation by comparing a transmitted test signal with a locally generated replica at the transmitter, using a loop-b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4Testing correct operation
    • H04L1/248Distortion measuring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38Synchronous or start-stop systems, e.g. for Baudot code
    • H04L25/40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 H04L25/49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using code conversion at the transmitter; using predistortion; using insertion of idle bits for obtaining a desired frequency spectrum; using three or more amplitude levels ; Baseband coding techniques specific to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02Details
    • H04B3/46Monitoring; Tes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Transmission In General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增益不对称性表征电路及方法,该电路包括:基带环回路径,与第一发射路径上的基带节点耦接;检测信号产生单元,用于产生第一差分基带检测信号对到该第一发射路径,该信号对包括第一基带信号以及第二基带信号;在第一阶段,第一基带信号、第二基带信号分别被输入到第一发射路径的正输入节点以及负输入节点;在第二阶段,第二基带信号、第一基带信号分别被输入到正输入节点以及负输入节点;增益不对称性测量单元,在一个阶段,根据从基带环回路径上接收的第一基带环回信号测量该增益不对称性的正边带的响应,在另一个阶段,根据第一基带环回信号测量该增益不对称性的负边带的响应。使用该方案,能够确定发射器所拥有的增益不对称性。

Description

增益不对称性表征电路以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量发射器的特征,尤其涉及一种增益不对称性表征电路及其方法,该增益不对称性表征电路能够确定发射器所拥有的增益不对称性。
背景技术
收发器,发射器以及接收器中通常使用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在芯片上提供混合信号系统,以用于无线应用(wireless applications)。当射频发射器使用不具有反向隔离的无源(passive)混频器,在射频发射器中将出现不对称现象。
请参考图1,图1示出传统的射频发射器。如图1中所示出的,该射频发射器100包括同相(in-phase)输入端TXI以及正交(quadrature)输入端TXQ。例如,同相输入端TXI用于产生正弦波(sinusoid)的同相分量,以及正交输入端TXQ用于产生正弦波的正交分量。在同相分量与正交分量之间具有90度的相位差。通过调整这两个分量,可以实现调整正弦波的幅度、频率以及相位的目的。同相发射路径包括滤波器20,电阻器-电容器(RC)电路30,无源混频器(passive mixer)40以及放大器50(例如,可编程增益放大器),其中,滤波器20包括传递函数(transfer function)。相似的,正交发射路径包括滤波器22,RC电路32以及无源混频器42。这两个路径在无源混频器40的输出端结合。放大器50输出信号到输出端TXO。无源混频器40以及42的输出端上的信号分别影响无源混频器40以及42的输入端的信号,导致在RF中的不对称的传递函数。例如,图5示出了不对称性的传递函数的一个示例。虽然能够在数字域中补偿不对称性以获得频谱的平坦度,但是该传递函数必须提前获得理想的补偿才能获得频谱的平坦度。为RF发射器测量增益不对称性需要RF发射器具有特定的特性,比如好的线性度,低噪声,较好的同相正交(I-Q)匹配以及在制程、电压以及温度(process,Voltage and temperature,PVT)变化上平坦的频率响应。不幸的是,RF频率响应比较容易被来自输出TXO的外部加载损坏。也就是说,因为RF电路频率响应对线性度、PVT,外部加载等等敏感,所以使用RF电路来测量增益的不对称性是很困难的。
因此,需要一种新颖的机制,以用于表征RF发射器的增益不对称性,使得该RF发射器能获得频谱平坦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增益不对称性表征电路以及方法,能够确定发射器所拥有的增益不对称性的特征。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增益不对称性表征电路,该增益不对称性表征电路用于确定发射器所拥有的增益不对称性的特征,该电路包括:基带环回路径,与该发射器的第一发射路径上的基带节点耦接;检测信号提供单元,用于提供第一差分基带检测信号对到该第一发射路径,其中该第一差分基带检测信号对包括第一基带信号以及第二基带信号;在第一阶段,该第一基带信号被输入到该第一发射路径的正输入节点,以及该第二基带信号被输入到该第一发射路径的负输入节点;以及在第二阶段,该第二基带信号被输入到该第一发射路径的该正输入节点,以及该第一基带信号被输入到该第一发射路径的该负输入节点;以及增益不对称性测量单元,用于在该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中的一个阶段,根据从该基带环回路径上接收的第一基带环回信号测量该增益不对称性的正边带的响应,以及在该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中的另一个阶段,根据从该基带环回路径上接收的第一基带环回信号测量该增益不对称性的负边带的响应。其中,检测信号提供单元可以是后续实施例中的检测信号产生单元,也可以是其他的单元,比如可以是能够接收外界输入的检测信号的单元。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增益不对称性表征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第一差分基带检测信号对到第一发射路径,其中该第一差分基带检测信号对包括第一基带信号以及第二基带信号;在第一阶段,该第一基带信号被输入到该第一发射路径的正输入节点,以及该第二基带信号被输入到该第一发射路径的负输入节点;以及在第二阶段,该第二基带信号被输入到该第一发射路径的该正输入节点,以及该第一基带信号被输入到该第一发射路径的该负输入节点;在该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中的一个阶段,根据从基带环回路径上接收的第一基带环回信号测量该增益不对称性的正边带的响应;其中,该基带环回路径与该发射器的第一发射路径上的基带节点耦接;以及在该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中的另一个阶段,根据从该基带环回路径上接收的该第一基带环回信号测量该增益不对称性的负边带的响应。
上述增益不对称性表征电路以及方法,根据从基带环回路径上接收的基带环回信号来测量增益不对称性的正边带以及负边带的响应,得到该发射器所拥有的增益不对称性的特征。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RF发射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增益不对称性表征电路的示意图;
图3为由图2中的增益不对称性测量单元测量的增益不对称性的正边带的频率响应的示意图;
图4为由图2中的增益不对称性测量单元测量的增益不对称性的负边带的频率响应的示意图;
图5为通过合并图3所示出的增益不对称性的正边带的频率响应以及图4所示出的增益不对称性的负边带的频率响应所产生的发射器的增益不对称性的总体频率响应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增益不对称性表征电路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增益不对称性表征方法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示出的增益不对称性表征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书及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样的组件。本说明书及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当中所提及的「包含」是为一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另外,「耦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气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该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气连接于该第二装置,或透过其他装置或连接手段间接地电气连接至该第二装置。
请参考图2,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增益不对称性表征电路200的示意图。该增益不对称性表征电路200用于确定由发射器201所具有的增益不对称性的特征。如图2所示,发射器201包括滤波器220,225,RC电路230,235,混频器240,245以及放大器(比如可编程增益放大器250),其中,滤波器225,RC电路235以及混频器245位于发射器201的第一发射路径292上(比如正交路径),以及滤波器220,RC电路230以及混频器240位于发射器201的第二发射路径294上(比如同相路径)。滤波器220,225可以是带通滤波器(band-passfilter);然而,这仅仅是一个例子,并不意味着对本发明的限制。在另一实施例中,滤波器220,225可以是低通滤波器或者高通滤波器。此外,混频器240,245可以是无源混频器。应当理解的是,为了清楚和简洁,图1仅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元件,以及发射器201也可以包括额外的元件。
增益不对称性表征电路200包括基带缓冲器(baseband buffer)260,基带环回路径(baseband loopback path)270,检测信号产生单元280以及增益不对称性测量单元290。基带环回路径270与发射器201的多个发射路径中的一个上的基带节点耦接。在该实施例中,基带环回路径270与第一发射路径292(正交路径)上的基带节点B1耦接。基带节点B1(环回信号在此处被提取)位于RC电路235和混频器245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检测信号产生单元280用于产生第一差分基带检测信号对至第一发射路径292。特别的,检测信号产生单元280发射第一差分基带检测信号对到该滤波器225。该第一差分基带检测信号对包括第一基带信号TXQP以及第二基带信号TXQN,其中,第一基带信号TXQP以及第二基带信号TXQN是异相的(out of phase),该第一基带信号TXQP是正的正交信号,以及第二基带信号TXQN是负的正交信号。请注意该检测信号产生单元280可以同时发射另一差分基带检测信号对到该滤波器220。例如,检测信号产生单元280发射第三基带信号TXIP和第四基带信号TXIN到滤波器220,其中,第三基带信号TXIP和第四基带信号TXIN是异相的,第三基带信号TXIP是正的同相信号,以及第四基带信号TXIN是负的同相信号。
在该实施例中,在增益不对称性表征程序(procedure)中,适当的配置检测信号(即基带信号TXIP,TXIQ,TXQP,TXQN)。例如,在增益不对称性表征程序的第一阶段,从检测信号产生单元280输出的第三基带信号TXIP,第四基带信号TXIN,第一基带信号TXQP以及第二基带信号TXQN可能分别是AsinΦ,-AsinΦ,-AcosΦ以及AcosΦ,所以允许增益不对称性测量单元290来获得该增益不对称性的正边带的响应;在增益不对称性表征程序的第二阶段,从检测信号产生单元280输出的第三基带信号TXIP,第四基带信号TXIN,第一基带信号TXQP以及第二基带信号TXQN可能分别是AsinΦ,-AsinΦ,AcosΦand–AcosΦ,所以允许增益不对称性测量单元290来获得该增益不对称性的负边带的响应。多个检测信号(即基带信号TXIP,TXIQ,TXQP,TXQN)中的每一个是单音(single-tone)的正弦信号,其中,A表示幅度以及Φ表示相位。该前述的增益不对称性表征程序中的第一和第二阶段的基带信号仅仅是示例性目的,并不意味着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需要注意的是,校准信号(例如正弦信号)不必须是单音的,它可以是任何参考信号,例如,多音(multi-tone),符号(symbol)等等。
基带缓冲器260耦接在基带环回路径270和增益不对称性测量单元290之间。优选的,基带缓冲器260的输入阻抗比混频器245的输入阻抗以及滤波器225的输出阻抗高,以及基带缓冲器260在增益不对称性带宽内具有平坦的频率响应。基带缓冲器260的高输入阻抗能最小化RC电路/混频器接口上的加载(loading),以及平坦的频率响应不会影响后续的增益不对称性测量。该基带缓冲器260可以是可选的,这取决于实际的设计考虑。
正如图2所示,增益不对称性特征是基于基带环回信号(在上转换之前获得的)而不是基于RF环回信号(在上转换后获得的)。该增益不对称性是RF中的I-Q耦接现象。所以,为了在基带域中获得增益不对称性的完整的响应(complete response),在第一阶段,建议的增益不对称性特征为一个发射路径翻动(flip)(即交换(swap))检测信号,而为另一发射路径保持检测信号不变,特别的,在第一阶段,第一基带信号TXQP以及第二基带信号TXQN分别被输入第一发射路径292的正输入节点和负输入节点(例如,滤波器225的节点A1和A2)。进一步的,在第二阶段,第二基带信号TXQN和第一基带信号TXQP分别被输入第一发射路径292的正输入节点和负输入节点(例如,滤波器225的节点A1和A2)。以这种方式,增益不对称性测量单元290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中的一个阶段,根据从基带环回路径270接收的第一基带环回信号S1,能相应的测量增益不对称性的正边带(如图3所示)的响应。进一步,增益不对称性测量单元290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中的另一个阶段,根据从基带环回路径270所接收的第一基带环回信号S1,测量增益不对称性的负边带(如图4所示)的响应。
请参考图3-图4,图3示出了图2所示出的由增益不对称性测量单元290测量的增益不对称性的正边带的频率响应,以及图4示出图2所示出的由增益不对称性测量单元290测量的增益不对称性的负边带的频率响应。在基于基带环回信号,增益不对称性测量单元290获得增益不对称性的正边带的响应以及负边带的响应之后,能够获得发射器201所拥有的增益不对称性(即增益不对称性的完整特征)的总体响应。请参考图5,图5示出发射器的增益不对称性的总体频率响应,该总体频率响应是通过合并图3所示出的增益不对称性正边带的频率响应和图4所示出的增益不对称性负边带的频率响应产生的。需要注意的是,图4中的增益不对称性的负边带需要被适当的反转(reverse),以产生中心在RF频率处的增益不对称性的整体频率响应。
应当理解的是,在建议的增益不对称性表征程序中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中每一阶段,在基带节点B1的信号以及在基带节点B2的信号将具有相同的响应。在可选的设计中,基带环回路径270可以被修改耦接到同相路径292上的基带节点B2。换句话说,基带节点B2(环回信号在此处被提取)位于RC电路230和混频器240之间,也能够获得确定由发射器201所拥有的增益不对称性的特征这个相同的目的。而且,另一个可选设计是根据设计需求来测量基带节点B1和B2。
考虑到一种情况,即基带环回路径270被用于与发射器201的第一发射路径耦接,以用于将基带环回信号引导到增益不对称性测量单元290,在第一示例性设计中,第一发射路径可以是同相路径以及第二发射路径可以是正交路径,而在第二示例性设计中,第一发射路径可以是正交路径以及第二发射路径可以是同相路径。这些设计都落入本发明的范围。
在这个实施例中,通过应用基带环回路径270,使用基带环回来执行不对称性表征。与基于RF环回的方法相比,该实施例中基带测量(与RF相比,相对低的频率)与高频率的RF测量相比具有较低的复杂度以及更好的稳健性。增益不对称性测量单元290的测量结果不会被图1中所示出的传统的RF发射器100所遇到的因素所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在该实施例中,尽管第一基带信号TXQP以及第二基带信号TXQN是具有相反幅度(例如-AcosΦ以及AcosΦ)的余弦(cosine)信号,以及第三基带信号TXIP和第四基带信号TXIN是具有相反幅度(例如AsinΦ以及-AsinΦ)的正弦信号,但是此仅仅为一个示例,并不意味着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可选的设计中,第一基带信号TXQP以及第二基带信号TXQN可以由具有相反幅度的正弦信号设置,第三基带信号TXIP以及第四基带信号TXIN可以由具有相反幅度的余弦信号设置。通过适当的翻转/交换包含在一个差分基带检测信号对中的信号而保持包含在另一个差分基带检测信号对中的信号不改变,可以获得增益不对称性的另一个边带的响应。
建议的基于基带环回的设计以及基于RF环回的设计可以在发射器系统中共存,以增强增益不对称性表征的灵活性。请参考图6,图6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增益不对称性表征电路600。增益不对称性表征电路600与增益不对称性表征电路200的差别在于增益不对称性表征电路进一步包括RF环回路径670,处理电路672以及多路复用器(multiplexer)674。RF环回路径670与发射器601中的RF输出节点N1耦接。处理电路672与RF环回路径670耦接,以及用于根据从RF环回路径670接收的RF环回信号S1’产生第二基带环回信号S2。在该实施例中,处理电路672包含在收发器中的接收器701中,其中该收发器具有发射器601。以该实施例的方式,但不限于此,该处理电路672可以包括用于将下转换应用到RF环回信号S1’的混频器,以及进一步包括用于滤除不想要的信号分量的低通滤波器。
多路复用器674具有与基带环回路径270耦接的第一输入端口PO1,与处理电路672耦接的第二输入端口PO2,以及与增益不对称性测量单元290耦接的第三端口PO3。当多路复用器674将第二输入端口PO2耦接到输出端口PO3,增益不对称性测量单元290可操作的根据第二基带环回信号S2测量增益不对称性的响应。当多路复用器674将第一输入端口PO1与输出端口PO3耦接,增益不对称性测量单元290可操作的根据第一基带环回信号S1测量增益不对称性的响应。所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可以从基于基带环回的机制(简称基带环回机制)的增益不对称性表征结果,基于RF环回的机制(简称RF环回机制)的增益不对称性表征结果,或者由基带环回机制的增益不对称性表征结果以及RF环回机制的增益不对称性表征结果的合并中获得增益不对称性的响应。
请参考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增益不对称性表征方法。图7中的该增益不对称性表征方法用于确定由发射器所拥有的增益不对称性的特征。假定结果是基本相同的,不需要按照图7所示出的确切顺序来执行步骤。该示例性的方法可以由图2所示出的增益不对称性表征电路200来执行,以及可以通过以下步骤简要的总结该示例性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图7所示出的方法只用于基带的反馈,而图8所示出的方法能进一步用于RF反馈。
步骤700:开始。
步骤702:将基带环回路径耦接到发射器的第一发射路径上的基带节点。
步骤704:在第一阶段,产生具有同相基带信号和/或者正交基带信号的第一差分基带检测信号对到第一发射路径。
步骤706:在第一阶段,根据从基带环回路径上接收的第一基带环回信号测量增益不对称性的一个边带(例如正边带)的响应。
步骤708:在第二阶段,交换(swap或者interchange)第一差分基带检测信号对中的同相基带信号和/或者正交基带信号。
步骤710:在第二阶段,根据从基带环回路径接收的第一基带环回信号,测量增益不对称性的其他边带(比如负边带)的响应。
步骤712:根据已测量的两个边带(比如,正边带以及负边带)的响应,产生增益不对称性的整体响应。
步骤714:结束。
在阅读完前面的指向图2中的增益不对称性表征电路200的段落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图7中每一个步骤的细节,此处为了简洁不再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8,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示出的增益不对称性表征方法。图8中的该增益不对称性表征方法用于确定由发射器所拥有的增益不对称性的特征。假定结果是基本相同的,不需要按照图8所示出的确切顺序来执行步骤。例如,步骤804以及步骤806可以在步骤802之前执行。该示例性的方法可以由图6所示出的增益不对称性表征电路600来执行,以及可以通过以下步骤简要的总结该示例性的方法。
步骤800:开始。
步骤802:将基带环回路径耦接到发射器的第一发射路径上的基带节点。
步骤804:将RF环回路径耦接到发射器的RF输出节点。
步骤806:确定是否使用了基带环回机制,如果是,执行步骤808;如果否,执行步骤818;
步骤808:在第一阶段,产生具有同相基带信号和/或者正交基带信号的第一差分基带检测信号对至第一发射路径。
步骤810:在第一阶段,根据从基带环回路径接收的第一基带环回信号,测量增益不对称性的一个边带(比如,正边带)的响应。
步骤812:在第二阶段,交换(swap或者interchange)第一差分基带检测信号对中的同相基带信号和/或者正交基带信号。
步骤814:在第二阶段,根据从基带环回路径接收的第一基带环回信号,测量增益不对称性的其他边带(比如负边带)的响应。
步骤816:根据已测量的两个边带(比如,正边带以及负边带)的响应,产生增益不对称性的整体响应,转到步骤822。
步骤818:根据从RF环回路径接收的RF环回信号产生第二基带环回信号。
步骤820:根据第二基带环回信号,测量增益不对称性的响应。
步骤822:结束。
在阅读完前面指向图6中的增益不对称性表征电路600的段落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图8中每一个步骤的细节,此处为了简洁不再进行详细描述。
通过使用本发明实施例,能确定发射器所拥有的增益不对称性的特征。基于已测量的增益不对称性的响应,应用适当的补偿以在RF中获得对称的传递函数。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5)

1.一种增益不对称性表征电路,其特征在于,该增益不对称性表征电路用于确定发射器所拥有的增益不对称性的特征,该电路包括:
基带环回路径,与该发射器的第一发射路径上的基带节点耦接;
检测信号提供单元,用于提供第一差分基带检测信号对到该第一发射路径,其中该第一差分基带检测信号对包括第一基带信号以及第二基带信号;在第一阶段,该第一基带信号被输入到该第一发射路径的正输入节点,以及该第二基带信号被输入到该第一发射路径的负输入节点;以及在第二阶段,该第二基带信号被输入到该第一发射路径的该正输入节点,以及该第一基带信号被输入到该第一发射路径的该负输入节点;以及
增益不对称性测量单元,用于在该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中的一个阶段,根据从该基带环回路径上接收的第一基带环回信号测量该增益不对称性的正边带的响应,以及在该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中的另一个阶段,根据从该基带环回路径上接收的第一基带环回信号测量该增益不对称性的负边带的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增益不对称性表征电路,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基带缓冲器,耦接在该基带环回路径和该增益不对称性测量单元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增益不对称性表征电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基带节点位于该第一发射路径上的滤波器与混频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增益不对称性表征电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基带缓冲器的输入阻抗高于该混频器的输入阻抗以及该滤波器的输出阻抗。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增益不对称性表征电路,其特征在于,该基带缓冲器在增益不对称性带宽中具有平坦的频率响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增益不对称性表征电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检测信号提供单元进一步用于提供第二差分基带检测信号对到该发射器的第二发射路径,该第二差分基带检测信号对包括第三基带信号和第四基带信号;以及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中的每一个阶段,该第三基带信号被输入到该第二发射路径的正输入节点,以及该第四基带信号被输入到该第二发射路径的负输入节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增益不对称性表征电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发射路径和该第二发射路径中的一个路径是同相路径,以及该第一发射路径和该第二发射路径中的另一个路径是正交路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增益不对称性表征电路,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射频环回路径,与该发射器的射频输出节点耦接;
处理电路,与该射频环回路径耦接,以及用于根据从该射频环回路径接收的射频环回信号产生第二基带环回信号;以及
多路复用器,具有与该基带环回路径耦接的第一输入端口,与该处理电路耦接的第二输入端口,以及与该增益不对称性测量单元耦接的输出端口,其中当该多路复用器将该第二输入端口耦接到该输出端口,该增益不对称性测量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该第二基带环回信号测量该增益不对称性的响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增益不对称性表征电路,其特征在于,该处理电路是接收器的一部分,该接收器位于包含该发射器的收发器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增益不对称性表征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基带信号和该第二基带信号是单音的正弦信号,以及该第一基带信号和该第二基带信号的幅度相反。
11.一种增益不对称性表征方法,用于确定发射器所拥有的增益不对称性的特征,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第一差分基带检测信号对到第一发射路径,其中该第一差分基带检测信号对包括第一基带信号以及第二基带信号;在第一阶段,该第一基带信号被输入到该第一发射路径的正输入节点,以及该第二基带信号被输入到该第一发射路径的负输入节点;以及在第二阶段,该第二基带信号被输入到该第一发射路径的该正输入节点,以及该第一基带信号被输入到该第一发射路径的该负输入节点;
在该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中的一个阶段,根据从基带环回路径上接收的第一基带环回信号测量该增益不对称性的正边带的响应;其中,该基带环回路径与该发射器的第一发射路径上的基带节点耦接;以及
在该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中的另一个阶段,根据从该基带环回路径上接收的该第一基带环回信号测量该增益不对称性的负边带的响应;其中,该基带环回路径与该发射器的第一发射路径上的基带节点耦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增益不对称性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
提供第二差分基带检测信号对到该发射器的第二发射路径,其中该第二差分基带检测信号对包括第三基带信号和第四基带信号;以及在该第一阶段和该第二阶段中的每一个阶段,该第三基带信号被输入到该第二发射路径的正输入节点,以及该第四基带信号被输入到该第二发射路径的负输入节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增益不对称性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发射路径和该第二发射路径中的一个路径是同相路径,以及该第一发射路径和该第二发射路径中的另一个路径是正交路径。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增益不对称性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根据从射频环回路径接收的射频环回信号产生第二基带环回信号;其中,该射频环回路径与该发射器的射频输出节点耦接;
对该第一基带环回信号和该第二基带环回信号执行复用操作;
当该复用操作选择该第二基带环回信号时,根据该第二基带环回信号测量增益不对称性的响应;其中,该射频环回路径与该发射器的射频输出节点耦接;
其中,当该复用操作选择该第一基带环回信号时,执行测量该增益不对称性的正边带的响应以及测量该增益不对称性的负边带的响应的步骤。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增益不对称性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基带信号和该第二基带信号是具有相反幅度的单音的正弦信号。
CN201410640991.XA 2013-11-13 2014-11-13 增益不对称性表征电路以及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392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903393P 2013-11-13 2013-11-13
US61/903,393 2013-11-13
US14/532,013 2014-11-04
US14/532,013 US9473275B2 (en) 2013-11-13 2014-11-04 Gain asymmetry characterizing circuit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gain asymmetry possessed by transmitt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39265A CN104639265A (zh) 2015-05-20
CN104639265B true CN104639265B (zh) 2017-05-10

Family

ID=53043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4099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39265B (zh) 2013-11-13 2014-11-13 增益不对称性表征电路以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473275B2 (zh)
CN (1) CN1046392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81328B2 (en) * 2019-09-24 2022-07-05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Detection of variation in load impedance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2143A (zh) * 2007-04-05 2008-10-0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射频发射功率的装置和方法
CN201425611Y (zh) * 2009-04-14 2010-03-17 海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电子式切换功能的射频性能测试结构
CN201947277U (zh) * 2011-01-11 2011-08-24 同致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汽车遥控钥匙电池寿命及发射性能测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92480B1 (en) 1999-08-19 2002-05-21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Alternating gain and phase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US7362170B2 (en) 2005-12-01 2008-04-22 Andrew Corporation High gain, high efficiency power amplifier
US8094054B2 (en) * 2006-03-28 2012-01-10 St-Ericsson Sa Transmitter with delay mismatch compensation
US8099132B2 (en) 2007-08-15 2012-01-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Antenna switching and uplink sounding channel measurement
US8378731B1 (en) * 2010-06-14 2013-02-19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Asymmetric correction circuit with negative resistance
US9385656B2 (en) * 2011-11-10 2016-07-05 Montage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Low complexity frequency selective IQ mismatch digital RX balancer and TX inverse balancer for non-ideal RF front-end
US8848829B2 (en) 2012-04-24 2014-09-30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Circuit and transmitter for reducing transmitter gain asymmetry variation
CN102946615A (zh) 2012-11-14 2013-02-27 北京奇天揽胜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改善mimo系统通信状况的系统和方法
US11012201B2 (en) * 2013-05-20 2021-05-18 Analog Devices, Inc. Wideband quadrature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2143A (zh) * 2007-04-05 2008-10-0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射频发射功率的装置和方法
CN201425611Y (zh) * 2009-04-14 2010-03-17 海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电子式切换功能的射频性能测试结构
CN201947277U (zh) * 2011-01-11 2011-08-24 同致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汽车遥控钥匙电池寿命及发射性能测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473275B2 (en) 2016-10-18
US20150131457A1 (en) 2015-05-14
CN104639265A (zh) 2015-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68068B (zh) 用于集成相干接收器的共模抑制比表征的方法和系统
JP4843685B2 (ja) ギガビットレート・データ検出のための受信機および統合am−fm/iq復調装置
KR101241741B1 (ko) 자기 상관 수신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송수신기
US20060215744A1 (en) Test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rallel modulation error measurement of transceivers
CN106877943B (zh) 一种使用环回校准的通信收发器及其发射功率的校准方法
US9385656B2 (en) Low complexity frequency selective IQ mismatch digital RX balancer and TX inverse balancer for non-ideal RF front-end
US20150249510A1 (en) On-Chip Stimulus Generation for Test and Calibration of NFC Reader Receivers
CN106324336B (zh) 一种功率检测电路、功率放大器模块及功率校准电路
Erdogan et al. Detailed characterization of transceiver parameters through loop-back-based BiST
TWI670931B (zh) 可量測傳送端鏡像抑制比的傳送電路
CN105897350A (zh) 一种发射机芯片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04133169A (zh) 非接触芯片测试系统与方法
CN104639265B (zh) 增益不对称性表征电路以及方法
US10041986B2 (en) Balanced bridge
CN113922894B (zh) 正交调制数字接收机的多通道相位校准方法、系统、介质、终端
TWI712271B (zh) 用於提供基於雙音調測試的快速二階輸入截取點校準的設備及方法
TWI417561B (zh) 用以測試信號路徑之測試系統與方法
JP5776495B2 (ja) 利得測定回路、利得測定方法および通信装置
Nassery et al. Test signal development and analysis for OFDM systems RF front-end parameter extraction
CN103281093B (zh) 基于眼图的判别i/q不平衡扰值类型的方法
TW578406B (en) Method for measuring and compensating gain and phase imbalances in quadrature modulators
CN207753739U (zh) 一种收发端联合正交调制校准的装置
Bammidi et al. Design of an error detector circuit for BPSK costas loop for carrier synchronization in millimeter-wave receivers
CN102882822B (zh) 信号调制器与信号调制方法
TW202112087A (zh) 射頻電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0

Termination date: 2019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