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34015A - 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装置和抽取方法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装置和抽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34015A
CN104634015A CN201310567796.4A CN201310567796A CN104634015A CN 104634015 A CN104634015 A CN 104634015A CN 201310567796 A CN201310567796 A CN 201310567796A CN 104634015 A CN104634015 A CN 1046340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or
closed container
draw
capillary tube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6779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34015B (zh
Inventor
黄允棋
刘桂平
何林
祁伟
林康桂
舒宏
黄泽
叶金旺
官姜华
张继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31056779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340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340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340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340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3401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5/00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refrigera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45/00Detail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refrigerants; Service stations therefor
    • F25B2345/002Collecting refrigerant from a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45/00Detail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refrigerants; Service stations therefor
    • F25B2345/003Control issues for charging or collecting refrigerant to or from a cycl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装置和抽取方法。该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装置包括:密闭容器(10),与压缩机(20)连接以抽取压缩机(20)内的冷媒和润滑油的混合液;排放结构,与密闭容器(10)连接,用于排放密闭容器(10)内的气态冷媒。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装置和抽取方法,能够对压缩机内的润滑油的抽取,并可计算出压缩机内的润滑油和冷媒的比。

Description

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装置和抽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装置和抽取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空调系统测试润滑油的油温过热度的计算过程中,通过对压缩机底部外壳的温度测试(代表润滑油的油温)以及压缩机腔体内压力进行检测来算出润滑油的油温过热度,通过查表来核算油和冷媒比。而在该计算过程中,压缩机底部外壳的温度并不能直接反应压缩机腔体内润滑油的实际温度,影响计算的结果,为了验证理论计算的值的准确度,需要对压缩机中的润滑油和冷媒进行抽取,现有技术中并没有用于抽取压缩机润滑油的装置,难于实现对压缩机的润滑油进行抽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装置和抽取方法,能够对压缩机内部的润滑油进行抽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装置,该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装置包括:密闭容器,与压缩机连接以抽取压缩机内的冷媒和润滑油的混合液;排放结构,与密闭容器连接,用于排放密闭容器内的气态冷媒。
进一步地,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装置还包括检测组件,检测组件与压缩机连接以检测压缩机内腔的混合液的量。
进一步地,检测组件组包括视液管,视液管设置在压缩机的外部并沿压缩机的高度方向延伸,且视液管的第一端连接在压缩机内腔的顶部,视液管的第二端连接在压缩机内腔的底部。
进一步地,检测组件还包括:第一控制阀,设置在视液管的第一端,控制视液管的第一端与压缩机内腔的通断;第二控制阀,设置在视液管的第二端,控制视液管的第二端与压缩机内腔的通断。
进一步地,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装置还包括节流毛细管,节流毛细管的第一端与密闭容器连接,节流毛细管的第二端与第二控制阀连接。
进一步地,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装置还包括节流毛细管,节流毛细管连接在密闭容器和压缩机之间,且节流毛细管的与压缩机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控制节流毛细管与压缩机的通断的第三控制阀。
进一步地,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装置还包括第四控制阀,第四控制阀设置在密闭容器的入口端,并与节流毛细管连接以控制节流毛细管与密闭容器的通断。
进一步地,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装置还包括排液阀,排液阀设置在密闭容器的出口端以控制密闭容器内的混合液的排放。
进一步地,排液阀为二通阀,二通阀的第一阀口设置有液体排放控制螺母,二通阀的第二阀口设置有注氟嘴连接头,注氟嘴连接头构成排放结构。
进一步地,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装置还包括真空泵,真空泵可拆卸地与注氟嘴连接头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方法,该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方法包括:步骤S1:使压缩机内的润滑油和冷媒的混合液流至密闭容器内;步骤S3:调节排放结构,将密闭容器内的气态冷媒排放到密闭容器的外部。
进一步地,步骤S1包括:步骤S11:利用真空泵将密闭容器抽真空至预定值,并记录此时密闭容器的重量G1。
进一步地,步骤S1还包括:步骤S12:利用真空泵将节流毛细管抽真空至预定值。
进一步地,在步骤S12之后还包括:步骤S13:使压缩机内的混合液流至密闭容器,直至密闭容器达到平衡状态,并记录此时密闭容器的重量G2。
进一步地,在步骤S1之后步骤S3之前还包括步骤S2:将密闭容器内的冷媒转换为气态冷媒。
进一步地,步骤S3之后还包括:将经步骤S3处理之后的密闭容器进行称重,并记录密闭容器的重量G3,其中,G3-G1为抽取的润滑油的量,G2-G3-G1为抽取的冷媒的量。
进一步地,在步骤S1之前,还包括预处理步骤:利用检测组件检查压缩机内是否有足够的混合液供密闭容器进行抽取。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装置包括密闭容器和排放结构,其中,密闭容器与压缩机连接以抽取压缩机内的冷媒和润滑油的混合液;排放结构与密闭容器连接,用于排放密闭容器内的气态冷媒。根据本发明,压缩机内的混合液能够流入密闭容器内,将密闭容器内的混合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密闭容器内的冷媒会转化为气态,再通过排放结构的作用,将密闭容器内的冷媒排放出去,使密闭容器内只留下从压缩机流出的润滑油,从而实现对压缩机内的润滑油的抽取。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的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装置的连接关系图;以及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中的排液阀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密闭容器;20、压缩机;30、排液阀;31、液体排放控制螺母;32、注氟嘴连接头;33、阀门;40、检测组件;41、视液管;42、第一控制阀;43、第二控制阀;50、节流毛细管;60、第四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装置包括密闭容器10和排放结构,其中,密闭容器10与压缩机20连接以抽取压缩机20内的冷媒和润滑油的混合液;排放结构与密闭容器10连接,用于排放密闭容器10内的气态冷媒。根据本实施例,压缩机20内的混合液能够流入密闭容器10内,将密闭容器10内的混合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密闭容器10内的冷媒会转化为气态,此时通过排放结构的作用,可以将密闭容器10内的冷媒排放出去,使得密闭容器10内只留下从压缩机20流出的润滑油,从而实现对压缩机20内的润滑油的抽取。
结合图2所示,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装置还包括排液阀30,该排液阀30设置在密闭容器10的出口端,用于控制密闭容器10内的混合液的排放。具体来说,排液阀30为二通阀,二通阀的第一阀口设置有液体排放控制螺母31,当打开排液阀30的阀门33时,将液体排放控制螺母31拧开,就可以将密闭容器10内的液体排除。此外,通过液体排放控制螺母31的开闭还可以对密闭容器10进行清洗,而二通阀的第二阀口设置有注氟嘴连接头32,注氟嘴连接头32为常闭开关,依靠弹簧顶针来控制其开闭,且该注氟嘴连接头32构成排放结构,当利用顶针将注氟嘴连接头32顶开时,密闭容器10内的气态冷媒可以从注氟嘴连接头32释放出来。
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装置还包括真空泵(图中未示出),真空泵可拆卸地与注氟嘴连接头32连接,对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装置进行抽真空,使得密闭容器10内的压强低于压缩机20的内部腔体的压强,保证压缩机20内的润滑油和冷媒的混合液可以流入密闭容器10内以实现润滑油的抽取。
优选地,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装置还包括检测组件40,该检测组件40与压缩机20连接,检测压缩机20内腔的混合液的量,从而判断压缩机20的内部腔体中是否有足够的液体进行抽取。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检测组件40包括视液管41,该视液管41设置在压缩机20的外部并沿压缩机20的高度方向延伸,并将视液管41的第一端连接在压缩机20内腔的顶部,第二端连接在压缩机20内腔的底部,根据视液管41内的柱面的高低判断压缩机20的内部腔体中的混合液的量。本实施例中的视液管41为耐高压塑料透明管,便于观察视液管41内的混合液的量。
优选地,检测组件40还包括第一控制阀42和第二控制阀43,其中,第一控制阀42设置在视液管41的第一端,控制视液管41的第一端与压缩机20内腔的通断;第二控制阀43设置在视液管41的第二端,控制视液管41的第二端与压缩机20内腔的通断。在观察压缩机20的过程中,将第一控制阀42和第二控制阀43打开,保证压缩机20内部空腔的压强和视液管41内的压强一致,使得视液管41的柱面的高度能够准确地反应压缩机20内的混合液的量。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不设置第一控制阀42和第二控制阀43而直接将视液管41的两端分别接在压缩机20的内部空腔的顶部和底部。
优选地,本实施的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装置还包括节流毛细管50,该节流毛细管50的第一端与密闭容器10连接,第二端与第一控制阀42连接,对压缩机20流出的混合液进行降压处理。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控制阀43为二通阀,该二通阀的第一阀口与视液管41连通,第二阀口上连接有注氟嘴连接头32,通过该连接头将节流毛细管50的第二端与二通阀连接起来,当二通阀的阀门打开,可以使压缩机20内的混合液流入到密闭容器10内。
在其他实施例中,节流毛细管50还可以直接连接在密闭容器10和压缩机20之间,并在节流毛细管50的与压缩机20连接的一端设置第三控制阀(图中未示出),通过第三控制阀,同样可以控制节流毛细管50与压缩机20的通断,而无需将第二控制阀43设置为二通阀,此时的第三控制阀可以是开关阀等控制管路通断的简单结构。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装置还包括第四控制阀60,该第四控制阀60设置在密闭容器10的入口端,并与节流毛细管50连接以控制节流毛细管50与节流毛细管50的通断。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控制阀42、第二控制阀43以及排液阀30均包括阀门33、注氟嘴连接头32以及液体排放控制螺母31,具体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各装置均由铜制备而成,防止混合液腐蚀工装中的各结构,提高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
再次参见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方法,该抽取方法利用上述的压缩机润滑油的装置进行,具体包括:步骤S1:使压缩机20内的润滑油和冷媒的混合液流至密闭容器10内;步骤S3:调节排放结构,将密闭容器10内的气态冷媒排放到密闭容器10的外部。利用本实施例的抽取方法抽取液压油时,将密闭容器10内的压强调节到低于压缩机20,压缩机20内的混合液会自动流入密闭容器10内部,再利用排放结构将密闭容器10内的混合液中的冷媒排除之后,密闭容器10内只剩下润滑油,从而实现对润滑油的抽取。
结合图1具体介绍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方法的步骤如下:
首先进行预处理步骤,该预处理步骤包括:利用检测组件40检查压缩机20内是否有足够的混合液供密闭容器10进行抽取,具体操作为,打开第一控制阀42和第二控制阀43,使压缩机20的内部空腔与视液管41连通,此时,压缩机20的压强与视液管41内的压强一致,通过观察视液管41的高度即可判断压缩机20的内部空腔内是否有足够的混合液进行抽取。
接着进行步骤S1,步骤S1包括:步骤S11:利用真空泵将密闭容器10抽真空至预定值,并记录此时密闭容器10的重量G1。具体来说,在进行步骤S11的过程中,首先要将第四控制阀60关闭,再将真空泵利用管道连接在排液阀30的注氟嘴连接头32上进行抽真空,除去密闭容器10内的空气,将密闭容器10抽至预定真空度。抽真空完毕后关闭排液阀30的开关,取下密闭容器10进行称重,并记录为G1。本发明中的预定真空度是指压强低于压缩机20的压强的任一真空度。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将第四控制阀60设计为具有注氟嘴连接头32的控制阀,当进行步骤S12时,可以在第四控制阀60上接真空泵进行抽真空的操作。
步骤S1还包括:步骤S12:关闭第二控制阀43并打开第四控制阀60,利用真空泵将节流毛细管50抽真空至预定值,此过程中第四控制阀必须一直处于关闭状态,保证节流毛细管50内的真空度与密闭容器10内的真空度一致,为后续抽取压缩机20内的混合液做准备。
在步骤S12之后还包括:步骤S13:打开第二控制阀43和第四控制阀60,并关闭排液阀30,使压缩机20内的混合液流至密闭容器10内,直至密闭容器10达到平衡状态时,关闭第二控制阀43和第四控制阀60,并记录此时密闭容器10的重量G2。本实施例中的平衡状态是指操作人员用手感觉到密闭容器10内没有流体流动的状态。
然后进行步骤S2:将密闭容器10在低温(一般在0℃以下)下静置一段时间,再使密闭容器10内的溶液与环境温度相当,从而将密闭容器10内的冷媒转换为气态冷媒。
再进行步骤S3,将排液阀30的注氟嘴连接头32用顶针顶开,将密闭容器10内的气态冷媒释放出来。再将经步骤S3处理之后的密闭容器10进行称重,并记录此时密闭容器10的重量G3,根据几何运算,G3-G1为抽取的润滑油的量,G2-G3-G1为密闭容器10抽取的冷媒的量。则可求出该空调系统在对应的环境下运行时,压缩机20腔体内的冷媒与润滑油混合液体的比例和润滑油含量分别为:(G2-G3-G1)/(G3-G1),(G2-G1)。根据实际测试结果,查出该温度压力下润滑油与冷媒混合液体的粘度,从而就可以对比出实际测试过程中油温过热度理论计算出的粘度是否准确。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装置和抽取方法,能够对压缩机内的润滑油进行抽取,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对压缩机运行时腔体内的润滑油与冷媒混合液体进行抽样,通过冷媒与润滑油的低温分离特性,在低温环境(一般都在0℃以下)下进行放置后将其分离排放,得出实际的比例,从而可以通过反向计算判断油温过热度的理论计算值是否准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密闭容器(10),与压缩机(20)连接以抽取所述压缩机(20)内的冷媒和润滑油的混合液;
排放结构,与所述密闭容器(10)连接,用于排放所述密闭容器(10)内的气态冷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组件(40),所述检测组件(40)与所述压缩机(20)连接以检测所述压缩机(20)内腔的所述混合液的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40)组包括视液管(41),所述视液管(41)设置在所述压缩机(20)的外部并沿所述压缩机(20)的高度方向延伸,且所述视液管(41)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压缩机(20)内腔的顶部,所述视液管(41)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压缩机(20)内腔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40)还包括:
第一控制阀(42),设置在所述视液管(41)的第一端,控制所述视液管(41)的第一端与所述压缩机(20)内腔的通断;
第二控制阀(43),设置在所述视液管(41)的第二端,控制所述视液管(41)的第二端与所述压缩机(20)内腔的通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节流毛细管(50),所述节流毛细管(50)的第一端与所述密闭容器(10)连接,所述节流毛细管(5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控制阀(4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节流毛细管(50),所述节流毛细管(50)连接在所述密闭容器(10)和所述压缩机(20)之间,且所述节流毛细管(50)的与所述压缩机(20)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控制所述节流毛细管(50)与所述压缩机(20)的通断的第三控制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控制阀(60),所述第四控制阀(60)设置在所述密闭容器(10)的入口端,并与所述节流毛细管(50)连接以控制所述节流毛细管(50)与所述密闭容器(10)的通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液阀(30),所述排液阀(30)设置在所述密闭容器(10)的出口端以控制所述密闭容器(10)内的所述混合液的排放。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阀(30)为二通阀,所述二通阀的第一阀口设置有液体排放控制螺母(31),所述二通阀的第二阀口设置有注氟嘴连接头(32),所述注氟嘴连接头(32)构成所述排放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真空泵,所述真空泵可拆卸地与所述注氟嘴连接头(32)连接。
11.一种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使压缩机(20)内的润滑油和冷媒的混合液流至密闭容器(10)内;
步骤S3:调节排放结构,将所述密闭容器(10)内的气态冷媒排放到所述密闭容器(10)的外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步骤S11:利用真空泵将所述密闭容器(10)抽真空至预定值,并记录此时所述密闭容器(10)的重量G1。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还包括:
步骤S12:利用所述真空泵将节流毛细管(50)抽真空至所述预定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2之后还包括:步骤S13:使所述压缩机(20)内的所述混合液流至所述密闭容器(10),直至所述密闭容器(10)达到平衡状态,并记录此时所述密闭容器(10)的重量G2。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之后所述步骤S3之前还包括步骤S2:将所述密闭容器(10)内的冷媒转换为气态冷媒。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之后还包括:将经所述步骤S3处理之后的所述密闭容器(10)进行称重,并记录所述密闭容器(10)的重量G3,其中,G3-G1为抽取的润滑油的量,G2-G3-G1为抽取的冷媒的量。
17.根据权利要求1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预处理步骤:利用检测组件(40)检查所述压缩机(20)内是否有足够的所述混合液供所述密闭容器(10)进行抽取。
CN201310567796.4A 2013-11-14 2013-11-14 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装置和抽取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340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67796.4A CN104634015B (zh) 2013-11-14 2013-11-14 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装置和抽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67796.4A CN104634015B (zh) 2013-11-14 2013-11-14 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装置和抽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34015A true CN104634015A (zh) 2015-05-20
CN104634015B CN104634015B (zh) 2017-08-01

Family

ID=53213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6779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34015B (zh) 2013-11-14 2013-11-14 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装置和抽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3401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78454B2 (ja) * 1999-03-03 2001-06-1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圧縮機の油抜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2001263874A (ja) * 2000-03-16 2001-09-26 Hitachi Ltd 軸封用油回収装置
CN1467491A (zh) * 2002-06-12 2004-01-14 佐竹化学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制冷循环的油循环流量测定装置和设有该装置的试验装置
CN1645095A (zh) * 2005-01-20 2005-07-27 上海交通大学 用液位法和采样法实时测量压缩机油中制冷剂质量的方法
CN101251460A (zh) * 2008-03-25 2008-08-27 天津商业大学 回收的制冷剂中水分和油含量的测量方法
CN203550362U (zh) * 2013-11-14 2014-04-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78454B2 (ja) * 1999-03-03 2001-06-1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圧縮機の油抜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2001263874A (ja) * 2000-03-16 2001-09-26 Hitachi Ltd 軸封用油回収装置
CN1467491A (zh) * 2002-06-12 2004-01-14 佐竹化学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制冷循环的油循环流量测定装置和设有该装置的试验装置
CN1645095A (zh) * 2005-01-20 2005-07-27 上海交通大学 用液位法和采样法实时测量压缩机油中制冷剂质量的方法
CN101251460A (zh) * 2008-03-25 2008-08-27 天津商业大学 回收的制冷剂中水分和油含量的测量方法
CN203550362U (zh) * 2013-11-14 2014-04-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34015B (zh) 2017-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15458B (zh) 全自动的气体回收充注装置及方法
CN103438629B (zh) 一种多功能冷媒机
CN105115203A (zh) 自动抽气系统、具有该系统的制冷机组及自动抽气方法
CN103982951A (zh) 多联机空调室外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3550362U (zh) 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装置
CN205037640U (zh) 自动抽气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制冷机组
CN106931692A (zh) 一种车用冷媒加注回收系统
EP2056045A1 (en) refrigerant accumulation and oil recovery device for refrigerant fluid recovery/regeneration/recharging systems
CN104964858A (zh) 一种封闭式组织脱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4027106U (zh) 中央空调系统的排空装置和中央空调系统
CN104634015A (zh) 压缩机润滑油的抽取装置和抽取方法
CN103807930B (zh) 室外机、室外机灌注润滑油的方法及空调器
CN210674325U (zh) 基于真空的高效脱气装置
CN105698449B (zh) 自动排气装置、具有该装置的吸收式制冷系统及排气方法
CN109202069B (zh) 硬质合金脱脂设备及方法
CN106813422A (zh) 一种空调检测装置
CN207395260U (zh) 冷媒回收机的冷冻油分离器
CN208846802U (zh) 冷却液流量监测装置及系统
CN205351883U (zh) 一种车用冷媒加注回收系统
CN104154690B (zh) 中央空调系统的排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中央空调系统
CN201535593U (zh) 一种用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溶液灌注装置
CN220104552U (zh) 一种润滑油取样工具
CN210070317U (zh) 空调透析修复系统
CN205174898U (zh) 热泵系统
CN109737652B (zh) 空调透析修复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