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27338A - 一种自充气式救生气囊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充气式救生气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27338A
CN104627338A CN201310561059.3A CN201310561059A CN104627338A CN 104627338 A CN104627338 A CN 104627338A CN 201310561059 A CN201310561059 A CN 201310561059A CN 104627338 A CN104627338 A CN 1046273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aerogenesis
self
medicament
lifesa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6105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祝云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56105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27338A/zh
Publication of CN1046273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273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救生气囊领域,公开一种自充气式救生气囊,包括控制装置和容气气囊装置,所述容气气囊装置由卡扣、容气气囊和内卡扣构成,控制装置由击发装置和产气装置构成,击发装置由保险盖、击发按钮、支撑轴、弹簧垫、弹簧、击发装置外壳、外卡扣、击针和击发装置外螺纹构成,产气装置由药剂产气装置和药剂产气输出装置构成,药剂产气装置由受击块、药剂盒、药剂、药剂产气装置外螺纹、受击块缓冲层、药剂盒缓冲层和药剂盒出气口构成,药剂产气输出装置由产气装置外壳、出气口、金属滤网和产气装置外螺纹构成;本发明采用击发装置、产气装置和容气气囊装置的设计实现了救生气囊产气速度快、易于操作、成本低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自充气式救生气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救生设备,涉及一种救生气囊,特别是一种自充气式救生气囊。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对救生装置的研究从未放松,但是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就迅速产气救生装置的应用来说,在救生衣和救生圈领域,大部分采用的是微型钢瓶高压气体充入的方式,借助钢瓶进行充气,达到救生的目的,这种充气方式增加了救生衣的重量和体积,不利于随身携带,受到充气钢瓶复杂的操作步骤的限制,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诸多不便;在消防安全气垫领域,一般采用独立高速鼓风机连接气垫进风管进行鼓风,使整个气垫内充满空气,由于消防安全气垫的体积过于笨重和使用时的繁琐,一般的场所很难作为一种消防设备常备着,一旦发生事故就有可能耽误宝贵的救援时间,对于以鼓风机为产气装置的产气方式,在没有电能的情况下是无法使用的,而且鼓风机的产气速度也比较慢。
 目前,国内外有很多人对救生气囊进行研究,如中国专利89201908.5,91205156.6,200520084195.9等的设计,这些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的救生气囊的缺点,但是很难推广应用,目前市场上应用较多的还是传统的救生气囊,此种救生气囊存在诸多缺点,钢瓶充气式的救生气囊存在可能导致提前充气、携带不方便、操作步骤繁琐、钢瓶不能循环利用和保质期短等缺点,鼓风机充气式的救生气囊存在体积笨重、使用繁琐和产气速度较慢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充气式救生气囊,旨在解决现有的以钢瓶充气为充气方式的救生气囊存在导致提前充气、携带不方便、操作步骤繁琐、钢瓶不能循环利用、保质期短的缺点,解决以鼓风机充气为充气方式的救生气囊存在体积笨重、使用繁琐和产气速度较慢的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自充气式救生气囊,其结构包括控制装置和容气气囊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控制装置由击发装置和产气装置构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容气气囊装置由卡扣、容气气囊和内卡扣构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方案,上述所述控制装置与容气气囊装置两端之间设有连接配合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方案,上述所述连接配合结构为卡扣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方案,上述所述击发装置与产气装置之间设有连接配合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方案,上述所述连接配合结构为螺纹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方案,上述所述击发装置由保险盖、击发按钮、支撑轴、弹簧垫、弹簧、击发装置外壳、外卡扣、击针和击发装置外螺纹构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方案,上述所述产气装置由药剂产气装置和药剂产气输出装置构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方案,上述所述药剂产气装置与药剂产气输出装置之间设有连接配合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方案,上述所述连接配合结构为螺纹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方案,上述所述药剂产气装置由受击块、药剂盒、药剂、药剂产气装置外螺纹、受击块缓冲层、药剂盒缓冲层和药剂盒出气口构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方案,上述所述的药剂产气输出装置由产气装置外壳、出气口、金属滤网和产气装置外螺纹构成。
使用时,将击发装置与产气装置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连接起来构成控制装置,再将控制装置与容气气囊装置之间通过卡扣进行连接构成救生气囊,出现事故时,打开保险盖,通过对击发按钮的作用,使击发装置中的击针弹出,击针作用于受击块,受击块在力的作用下撞击药剂盒前端对药剂盒内的药剂产生撞击作用,药剂在撞击的作用下产出大量气体,气体经过药剂产气输出装置内金属网的降温作用,经过出气孔排到容气气囊内,对气囊起到填充作用,使救生气囊实现其救生的功能。救生气囊可以作为一种常备的救生用品放置在一些易发生事故的场所,其可以以组装好的救生气囊进行放置,也可以以分开的控制装置和容气气囊装置进行放置,当出现事故时,对其进行快速的组装就可使用,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可以对击发装置、产气装置、容气气囊装置分别进行加工生产,可以加工成救生圈、救生衣、救生气垫等救生设备,以满足对事故救援的需要,设计的救生气囊可以广泛的应用于溺水事故、高空坠落事故等事故的救援工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下列显而易见的突出实质性特点和显著优点:
1、本发明通过击发装置、产气装置的设计,解决了现有的以钢瓶充气为充气方式的救生气囊存在导致提前充气、携带不方便、操作步骤繁琐、钢瓶不能循环利用、保质期短的缺点,解决以鼓风机充气为充气方式的救生气囊存在体积笨重、使用繁琐和产气速度较慢的缺点。
2、本发明通过击发装置、产气装置的设计,实现了产气速度快、易于操作、成本低的优点。
 3、本发明通过击发装置、产气装置的设计,开发了多种不同型号的产气装置和容气气囊,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组装,实现不同情况下的救援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自充气式救生气囊的控制装置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自充气式救生气囊的击发装置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自充气式救生气囊的产气装置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自充气式救生气囊的容气气囊装置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自充气式救生气囊的药剂产气装置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自充气式救生气囊的药剂产气输出装置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自充气式救生气囊的药剂产气装置的右视图;
1为保险盖,2为击发按钮,3为支撑轴,4为弹簧垫,5为弹簧,6为击发装置外壳,7为外卡扣,8为击针,9为受击块,10为药剂盒,11为药剂,12为产气装置外壳,13为出气口,14为金属滤网,15为击发装置外螺纹,16为产气装置外螺纹,17为卡扣,18为容气气囊,19为内卡扣,20为药剂产气装置外螺纹,21为受击块缓冲层,101为药剂盒缓冲层,102为药剂盒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自充气式救生气囊,包括控制装置和容气气囊装置,如图1所示,控制装置由击发装置和产气装置构成,控制装置包括保险盖1、击发按钮2、支撑轴3、弹簧垫4、弹簧5、击发装置外壳6、外卡扣7、击针8、受击块9、药剂盒10、药剂11、产气装置外壳12、出气口13、金属滤网14、击发装置外螺纹15、产气装置外螺纹16、药剂产气装置外螺纹20、受击块缓冲层21,控制装置的设计,使救生气囊的使用更加简捷和方便,操作起来更加简单。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2所示,在击发装置的外壳开有一个开口,在开口上设有保险盖1,保险盖1的作用是为了防止击发按钮2被意外触发,在使用时,将保险盖1打开,触发击发按钮2,在支撑轴3和弹簧垫4的作用下,击针8在弹簧5的作用下弹出击发装置,结合图3所示,击针8作用在受击块9上,受击块9在力的作用下撞击药剂盒10,药剂盒10内的药剂11迅速产生气体,结合图7所示,产生的气体经过药剂盒出气口102进入药剂产气输出装置,在金属滤网14的作用下,气体由出气口13输出,结合图1和图4所示,控制装置与容气气囊装置之间通过外卡扣7和内卡扣19进行连接,以及产气装置产生的气体通过出气口13与卡扣17进行连接的通道输送到容气气囊装置内,结合图4所示,容气气囊装置由卡扣17、容气气囊18和内卡扣构成,对于容气气囊装置的种类和型号可以根据不同的事故救援需要来进行设计,比如可以设计成救生圈、救生衣和救生气垫等,以达到顺利救援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击发装置与产气装置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结合图3所示,在产气装置的产气装置外壳12上设有与击发装置连接的产气装置外螺纹16,产气装置由药剂产气装置和药剂产气输出装置构成,结合图3所示,在药剂产气装置上设有药剂产气装置外螺纹20,结合图5所示和图6所示,药剂产气装置与药剂产气输出装置之间通过药剂产气装置外螺纹20进行连接,结合图5所示,在受击块9与药剂产气装置内壁之间设有受击块缓冲层21,其作用是避免受击块9在意外作用下与药剂盒11发生碰撞,同样在药剂盒10与药剂产气装置内壁之间也设有药剂盒缓冲层101,其作用是减少药剂11迅速产生气体对药剂产气装置内壁的压力作用,结合图6所示,在药剂产气输出装置内设有金属滤网14,其作用是对由药剂盒迅速产生的气体进行降温,结合图7所示,药剂产气装置外壁设有药剂产气装置外螺纹20,药剂盒中的设有药剂盒出气口102,其作用是防止药剂产生的残留物泄露。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击发装置、产气装置的设计,解决了现有的以钢瓶充气为充气方式的救生气囊存在导致提前充气、携带不方便、操作步骤繁琐、钢瓶不能循环利用、保质期短的问题,解决以鼓风机充气为充气方式的救生气囊存在体积笨重、使用繁琐和产气速度较慢的问题,实现了救生气囊产气速度快、易于操作、成本低的目的。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详细的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和实施要点,并非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凡依据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和原理下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充气式救生气囊,包括控制装置和容气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与容气气囊装置两端之间设有连接配合结构,控制装置由击发装置和产气装置构成,容气气囊装置由卡扣、容气气囊和内卡扣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充气式救生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配合结构为卡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充气式救生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击发装置与产气装置之间设有连接配合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充气式救生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配合结构为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充气式救生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击发装置由保险盖、击发按钮、支撑轴、弹簧垫、弹簧、击发装置外壳、外卡扣、击针和击发装置外螺纹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充气式救生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产气装置由药剂产气装置和药剂产气输出装置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充气式救生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产气装置与药剂产气输出装置之间设有连接配合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充气式救生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配合结构为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充气式救生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产气装置由受击块、药剂盒、药剂、药剂产气装置外螺纹、受击块缓冲层、药剂盒缓冲层和药剂盒出气口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充气式救生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产气输出装置由产气装置外壳、出气口、金属滤网和产气装置外螺纹构成。
CN201310561059.3A 2013-11-12 2013-11-12 一种自充气式救生气囊 Pending CN1046273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61059.3A CN104627338A (zh) 2013-11-12 2013-11-12 一种自充气式救生气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61059.3A CN104627338A (zh) 2013-11-12 2013-11-12 一种自充气式救生气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27338A true CN104627338A (zh) 2015-05-20

Family

ID=53206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61059.3A Pending CN104627338A (zh) 2013-11-12 2013-11-12 一种自充气式救生气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2733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46711A (zh) * 2020-09-14 2020-12-08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可压缩军用海上救援气垫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46711A (zh) * 2020-09-14 2020-12-08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可压缩军用海上救援气垫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44408U (zh) 气囊充气装置及便携式救生环
CN103552536B (zh) 自动充气救生衣装置
CN109664857B (zh) 一种用于侧气囊的混合式气体发生器
CN104648633A (zh) 一种自充气式救生气囊
CN107349534A (zh) 按压式双层玻璃破窗器
CN106072901A (zh) 充气式防护服
CN105438106A (zh) 一种车用救生气囊装置
CN104627338A (zh) 一种自充气式救生气囊
CN203345186U (zh) 一种自充气式救生气囊
CN105752024A (zh) 一种稳定易开合式汽车安全气囊
CN103552535B (zh) 自动充气救生衣
CN204393481U (zh) 一种双气囊安全帽
CN205168419U (zh) 一种车用救生气囊装置
CN110481736A (zh) 一种游泳溺水自救气囊装置
CN204714251U (zh) 电梯自动自救装置
US20190021414A1 (en) High altitude escape life jacket
CN105905065B (zh)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装置
CN205022394U (zh) 儿童安全座椅的侧翼保护装置
CN203075485U (zh) 高空降落救生气囊
CN207514312U (zh) 一种多功能微型气阀改进结构
CN103707836B (zh) 便携式紧急逃生自救用的车窗玻璃爆破器
CN207640828U (zh) 按压式双层玻璃破窗器
CN205707239U (zh) 一种防溺水救生腰带
CN208377043U (zh) 一种飞机逃生装置
CN208102291U (zh) 电动充气腕式游泳救生气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