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15321A - 移动终端及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及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15321A
CN104615321A CN201510050874.2A CN201510050874A CN104615321A CN 104615321 A CN104615321 A CN 104615321A CN 201510050874 A CN201510050874 A CN 201510050874A CN 104615321 A CN104615321 A CN 1046153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evice
display screen
transparent cover
cover plate
s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5087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文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TE Mobile Teleco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TE Mobile Teleco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TE Mobile Telecom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TE Mobile Teleco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5087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15321A/zh
Publication of CN1046153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153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显示屏包括触控面板,触控面板上设有触点区域,触控面板边缘部分的触点区域面积小于中间部分的触点区域面积。本发明降低了显示屏边缘部分的响应灵敏度,不容易造成误触控,提高了移动终端的防误触效果。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及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发展,厂家和用户越来越追求窄边框,甚至无边框。窄边框或无边框固然给用户带来了视觉效果上的冲击,但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在用户握持手机时,很容易误触到手机屏幕边缘,造成很多误操作,降低用户感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显示装置,旨在提高移动终端的防误触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上设有触点区域,触控面板边缘部分的触点区域面积小于中间部分的触点区域面积。
优选地,所述触控面板边缘部分处,面积小于中间部分的触点区域分布于所述液晶面板边缘的设定区域。
优选地,所述触控面板为ITO导电面板。
优选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中框以及透明盖板,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中框内,所述透明盖板设置于所述显示屏上方,所述中框包括主板和侧板,主板与侧板之间衔接,形成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用于收容显示屏,侧板包括倒边,透明盖板的边缘为倒角。
优选地,所述主板与所述侧板相互垂直;所述主板的厚度等于所述侧板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主板与所述侧板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显示屏还包括液晶面板和设置于所述液晶面板下方的背光模组;所述触控面板与所述透明盖板之间设有显示区,所述背光模组的宽度大于所述显示区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显示区与所述侧板之间留有缝隙,所述透明盖板的厚度与所述缝隙的宽度之比大于或者等于1.25。
优选地,所述显示区的宽度等于所述透明盖板的上表面的宽度,所述显示区的边缘正对所述透明盖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倒角的连接处。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显示装置,通过对显示屏的触控面板上的触点区域进行改进设计,具体将触控面板边缘部分的触点区域面积设计为小于中间部分的触点区域面积,由此,当用户触摸到显示屏边缘时,显示屏边缘的绝缘系数增大,从而降低了显示屏边缘部分的响应灵敏度,不容易造成误触控,提高了移动终端的防误触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显示装置实施例中显示屏的触控面板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沿图2中的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光线折射图。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了,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解决方案是:通过对显示屏的触控面板上的触点区域进行改进设计,具体将触控面板边缘部分的触点区域面积设计为小于中间部分的触点区域面积,由此,当用户触摸到显示屏边缘时,显示屏边缘的绝缘系数增大,从而降低了显示屏边缘部分的响应灵敏度,不容易造成误触控,提高了移动终端的防误触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显示装置主要为电容式触控屏显示装置。
首先介绍一下电容式触控屏技术。
电容式触控屏技术是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进行工作的。电容式触控屏可以简单地看成是由四层复合屏构成的屏体:最外层是玻璃保护层,接着是导电层,第三层是不导电的玻璃屏,最内的第四层也是导电层。最内导电层是屏蔽层,起到屏蔽内部电气信号的作用,中间的导电层是整个触控屏的关键部分,具有作为工作面的ITO涂层,称为工作层,四个角引出四个电极,负责触控点位置的检测。
当手指触摸在金属层上时,触点的电容就会发生变化,使得与之相连的振荡器频率发生变化,通过测量频率变化可以确定触摸位置获得信息。由于人体电场,用户手指和触摸屏表面形成一个耦合电容,对于高频电流来说,电容是直接导体,于是手指从接触点吸走一个很小的电流。这个电流会从触摸屏的四角上的电极中流出,并且流经这四个电极的电流与手指到四角的距离成正比,控制器通过对这四个电流比例的精确计算,得出触摸点的位置。通常可以达到99%的精确度,具备小于3ms的响应速度。
目前,电容式触控屏主要有自电容屏与互电容屏两种,以较常见的互电容屏为例,内部由驱动电极与接收电极组成,驱动电极发出低电压高频信号投射到接收电极形成稳定的电流,当人体接触到电容屏时,由于人体接地,手指与电容屏就形成一个等效电容,而高频信号可以通过这一等效电容流入地线,这样,接收端所接收的电荷量减小,而当手指越靠近发射端时,电荷减小越明显,最后根据接收端所接收的电流强度来确定所触碰的点。
电容屏要实现多点触控,靠的就是增加互电容的电极,简单地说,就是将屏幕分块,每一块作为一个触点区域,在每一个触点区域里设置一组互电容模块都独立工作,所以电容屏就可以独立检测到各区域的触控情况,进行处理后,实现多点触控。
如图1所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130,显示屏130包括触控面板131,所述触控面板131上设有触点区域,所述触控面板131边缘部分的触点区域1310面积小于中间部分的触点区域1311面积。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触控面板131即为上述触控屏中的工作层,触控面板131上的触点区域即为如前所述的将屏幕分块所形成的若干个触点区域。
本实施例通过对显示屏130的触控面板131上的触点区域进行改进设计,具体将触控面板131边缘部分的触点区域1310面积设计为小于中间部分的触点区域1311面积,由此,当用户触摸到显示屏130边缘时,显示屏130边缘的绝缘系数增大,从而降低了显示屏130边缘部分的响应灵敏度,不容易造成误触控,提高了移动终端的防误触效果。
其中,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具有上述设计特点的触控面板131边缘部分的触点区域,其在触控面板131边缘的分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比如,触点区域分布在触控面板131的左右两侧边缘,或者分布在触控面板131的整个边缘。
更为具体地,本实施例显示装置可以为一种无边框显示装置或者窄边框显示装置,本实施例以无边框显示装置进行举例,具体可以采用如下结构:
结合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中框140、透明盖板110、背光模组133,所述显示屏130设置于所述中框140内,所述透明盖板110设置于所述显示屏130上方,背光模组133设置在液晶面板132下方。
中框140包括主板141和侧板142。主板141优选为具有平面结构的板材,当然也不局限于严格的平面结构,不平坦的结构也可以。主板141与侧板142之间衔接,形成收容空间。主板141的边缘以一定的角度(比如钝角,直角,或锐角等)向外进行延伸得到侧板142。前面描述的“主板141的边缘以一定的角度向外进行延伸得到侧板142”为一种形象描述,不应理解为侧板142的实际形成方法,当然侧板142的实际形成方法也不局限于此。所述收容空间用于放置或收容显示屏130。主板141与侧板142可以一体成型,或者二者之间通过卡扣,螺丝,胶粘接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在一起。
侧板142包括倒边1421,比如折线边,弧边,或者优选地为图3所示的斜边。所述侧板142包括临近显示屏130的边和远离显示屏130的边,临近显示屏130的边和远离显示屏130的边相互平行,或者不局限于严格的平行。倒边1421的两端分别与临近显示屏130的边和远离显示屏130的边相交,或者,如图3所示,倒边1421的一端与远离显示屏130的边相交,另一端的延长线与临近显示屏130的边相交。
显示屏130设置于中框140内,也即显示屏130放置于主板141与侧板142形成收容空间之中。优选地,显示屏130包括依次相邻设置的触控面板131、液晶面板132和背光模组133。液晶面板132也可以替换成OLED面板,电润湿面板等显示面板。另外,显示屏130也可以仅具有显示功能,而不需要具有触控功能。
透明盖板110设置于显示屏130上方,也即透明盖板110、显示屏130、中框140的主板141依次相邻。优选地,透明盖板110也全部或者部分放置于主板141与侧板142形成收容空间之中,当然,透明盖板110也可以在主板141与侧板142形成收容空间之外。在图2至图3的示意图中,透明盖板110部分放置于主板141与侧板142形成收容空间之中。另外,透明盖板110可以是玻璃、或者塑料等材质。
透明盖板110的边缘为倒角,比如折线边,斜边,或者优选地为图2所示的圆弧边111,或者多种类型的组合。如图3所示,透明盖板110包括相互平行的两条边(当然这两条边也不局限严格的平行),其中一条边相较于另一条边更接近显示屏130。透明盖板110远离显示屏130的一条边开始弯折形成圆弧延续到接近显示屏130的一条边,从而形成圆弧边111。前面描述的“开始弯折形成圆弧”为一种形象描述,不应理解为圆弧边111的实际形成方法,当然圆弧边111的实际形成方法也不局限于此。又如,透明盖板110远离显示屏130的一条边开始弯折形成圆弧延续到接近显示屏130的一条边时,从圆弧转变为直线或折线,再与接近显示屏130的一条边相交,从而形成圆弧边111与直线(或折线)组合的倒角。而从圆弧转变成的直线或折线与侧板142抵接,正是具有这一段的接触(相较于点接触,或者线接触,这一段的面接触),能够很好实现透明盖板110与中框140之间的固定。
以中框140的主板141为参考基准,透明盖板110的高度,大于侧板142的高度。
透明盖板110的圆弧边111和侧板142的倒边1421之间渐进扩展的延续结构设计,或者斜坡设计,使得产品的设计符合工业设计的美感,也使得用户在触摸或者握持的时候,为圆润或者润滑的接触体验,没有尖角刺碰的非良好体验。
优选地,圆弧边111的某一点的切线经过侧板142的倒边1421。
如图4所示,在液晶面板132允许光线穿过的情况下,背光模组133产生的光线,先经过液晶面板132和触控面板131,再穿过透明盖板110,一部分光线沿着透明盖板110垂直线方向射出,另一部分光线随透明盖板110的圆弧边111发生折射,从圆弧边111射出,因为圆弧边111的设计从而拉大显示区域,如图3中B区所示,并且,中框140顺着圆弧边111的方向设有倒边1421,因此从正面垂直透明盖板110的方向看,整个透明盖板110的延伸方向都是可视区域,即显示屏130的显示范围一直延伸至移动终端显示屏130的边缘,从而实现显示无边框的效果,提高用户体验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边框显示装置1,请参阅图3,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地,主板141与侧板142相互垂直。主板141承载组装在中框140内的显示屏130和显示屏130之上的透明盖板110,侧板142用于固定显示屏130,或者,用于固定显示屏130和透明盖板11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边框显示装置1,请参阅图3,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地,主板141的厚度等于侧板142的厚度。
请参阅图4,显示屏130提供显示区120和在显示区120之外的非显示区。为了便于进行本发明的解释,图4中的显示区120仅仅一示意图,非结构模块。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边框显示装置1,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地,背光模组133的宽度大于液晶面板132的宽度,液晶面板132的宽度与触控面板131的宽度相等,液晶面板132的宽度大于显示区120的宽度。背光模组133提供光源,通过显示区120显示出来,因此显示区120应为实际的图形显示区域,但由于背光模组133提供的部分光线随透明盖板110的圆弧边111发射折射,显示于显示区120边缘的图形会发生一定的拉伸,从而拉大图形显示区域,因此从正面垂直看,整个透明盖板110的延伸方向都是可视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边框显示装置1,请参阅图3,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地,显示区120与侧板142之间留有缝隙,透明盖板110的厚度与缝隙的宽度之比大于或者等于1.25。透明盖板110的厚度与缝隙的比例决定了圆弧边111的弧度,1.25为一个优选值,使从显示屏的正面看,透明盖板110的延伸方向全为可视区。一个优选方案是透明盖板110的厚度为1mm,显示区120的边缘与侧板142之间的间距为0.8mm,两者之比恰好为1.25。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边框显示装置1,请参阅图3,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可以是,显示区120的宽度等于透明盖板110的上表面的宽度,显示区120的边缘正对透明盖板110上表面与圆弧边111的连接处。
请参阅图2至图4,可选地,中框140的材质是金属或者塑胶,例如铜(Cu)、铝(Al)、钢、不锈钢或镁(Magnesium)。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的显示装置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显示装置1。
上述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和移动终端,通过对显示屏130的触控面板131上的触点区域进行改进设计,具体将触控面板边缘部分的触点区域1310面积设计为小于中间部分的触点区域1311面积,由此,当用户触摸到显示屏130边缘时,显示屏130边缘的绝缘系数增大,从而降低了显示屏130边缘部分的响应灵敏度,不容易造成误触控,提高了移动终端的防误触效果。
此外,透明盖板110的边缘为圆弧边111,背光模组射出的光线随透明盖板110的圆弧边111发生折射,并从圆弧边111位置射出,拉大了显示区域,中框140的上边角顺着圆弧边111的方向设有倒边1421,使用户从显示屏的正面垂直方向观看时,透明盖板110的延伸方向全是可视区,即显示屏的显示范围一直到达边缘,实现显示效果无边框的目的,提高用户体验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上设有触点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边缘部分的触点区域面积小于中间部分的触点区域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边缘部分处,面积小于中间部分的触点区域分布于所述液晶面板边缘的设定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为ITO导电面板。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中框以及透明盖板,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中框内,所述透明盖板设置于所述显示屏上方,所述中框包括主板和侧板,主板与侧板之间衔接,形成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用于收容显示屏,侧板包括倒边,透明盖板的边缘为倒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与所述侧板相互垂直;所述主板的厚度等于所述侧板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与所述侧板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还包括液晶面板和设置于所述液晶面板下方的背光模组;所述触控面板与所述透明盖板之间设有显示区,所述背光模组的宽度大于所述显示区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与所述侧板之间留有缝隙,所述透明盖板的厚度与所述缝隙的宽度之比大于或者等于1.25。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的宽度等于所述透明盖板的上表面的宽度,所述显示区的边缘正对所述透明盖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倒角的连接处。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显示装置。
CN201510050874.2A 2015-01-30 2015-01-30 移动终端及其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46153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50874.2A CN104615321A (zh) 2015-01-30 2015-01-30 移动终端及其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50874.2A CN104615321A (zh) 2015-01-30 2015-01-30 移动终端及其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15321A true CN104615321A (zh) 2015-05-13

Family

ID=53149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50874.2A Pending CN104615321A (zh) 2015-01-30 2015-01-30 移动终端及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15321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26434A1 (zh) * 2014-08-22 2016-02-2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无边框终端及其制造方法
CN105930009A (zh) * 2016-05-11 2016-09-07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及电子设备
WO2017113908A1 (zh) * 2015-12-29 2017-07-06 深圳贝特莱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传感装置及具有该压力传感装置的终端设备
CN108227919A (zh) * 2017-12-22 2018-06-29 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用户手指位置信息的确定方法及装置、投影仪、投影系统
CN111078052A (zh) * 2019-12-20 2020-04-2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防误触的方法
CN111324236A (zh) * 2020-02-28 2020-06-23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302195A1 (en) * 2009-06-02 2010-12-02 Wen-Chun Wang Touch-sensing display device
CN103631443A (zh) * 2010-09-21 2014-03-12 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防止误触的触控板、触控式手机的触控板及其防止方法
CN104181716A (zh) * 2014-08-22 2014-12-03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边框显示装置
CN104182104A (zh) * 2013-05-27 2014-12-03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302195A1 (en) * 2009-06-02 2010-12-02 Wen-Chun Wang Touch-sensing display device
CN103631443A (zh) * 2010-09-21 2014-03-12 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防止误触的触控板、触控式手机的触控板及其防止方法
CN104182104A (zh) * 2013-05-27 2014-12-03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板
CN104181716A (zh) * 2014-08-22 2014-12-03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边框显示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26434A1 (zh) * 2014-08-22 2016-02-2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无边框终端及其制造方法
WO2017113908A1 (zh) * 2015-12-29 2017-07-06 深圳贝特莱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传感装置及具有该压力传感装置的终端设备
CN105930009A (zh) * 2016-05-11 2016-09-07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及电子设备
CN105930009B (zh) * 2016-05-11 2019-04-09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及电子设备
CN108227919A (zh) * 2017-12-22 2018-06-29 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用户手指位置信息的确定方法及装置、投影仪、投影系统
CN111078052A (zh) * 2019-12-20 2020-04-2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防误触的方法
CN111078052B (zh) * 2019-12-20 2023-08-2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防误触的方法
CN111324236A (zh) * 2020-02-28 2020-06-23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15302B (zh) 移动终端防误触控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KR101758756B1 (ko) 터치 센서, 내장형 터치 액정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액정 디스플레이
CN104615321A (zh) 移动终端及其显示装置
CN104657018A (zh) 移动终端及其显示装置
CN204595380U (zh) 面板结构和显示装置
EP2762955B1 (en) Touch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3713414B (zh) 触控式液晶显示面板及装置
US9250465B2 (en) Array substrate, touch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5093624A (zh) 无边框终端及其制造方法
KR20150092526A (ko) 터치 윈도우
CN103135292A (zh) 具有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器装置
US20120242613A1 (en) Projected capacitive touch panel
CN104516561A (zh)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器
US10126885B2 (en) Capacitive touch panel and touch position calcul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3268177A (zh) 一种电容式触控模组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3927070A (zh) 一种内嵌式电磁触摸显示屏以及触摸显示装置
US8907919B2 (en) Sensing structure of touch panel
US20150220175A1 (en) Capacitive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4639687B (zh) 移动终端及其显示装置
US9569049B2 (en) Capacitive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with improved visual effect
CN104635986B (zh) 移动终端及其显示装置
US10983628B2 (en) Touch module, a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and a touch display device
KR20150089711A (ko) 표시 장치
CN106293216A (zh) 一种触控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5929580A (zh) 电阻式触控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8057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city Nanshan District high tech park, No. 9018 North Central Avenue, building A, floor six, Han's innovation

Applicant after: Nubian Technologies 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city Nanshan District high tech park, No. 9018 North Central Avenue, building A, floor six, Han's innovation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ZTE Mobile Tech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