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04304A - 用于无线接入点及多跳中继器的电力节约设备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无线接入点及多跳中继器的电力节约设备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04304A
CN104604304A CN201380046267.8A CN201380046267A CN104604304A CN 104604304 A CN104604304 A CN 104604304A CN 201380046267 A CN201380046267 A CN 201380046267A CN 104604304 A CN104604304 A CN 1046043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communication device
sta
reviving
sleep cyc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4626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桑托什·保罗·亚伯拉罕
乔治·谢里安
约尼·卡莱维·马利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6043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43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3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20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access points, e.g. base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2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5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local events, e.g. events related to user activity
    • H04W52/0258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local events, e.g. events related to user activity controlling an operation mode according to history or models of usage information, e.g. activity schedule or time of da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用于无线接入点及多跳中继器的电力节约设备及方法。在一个创新中,一种设备包括经配置以存储从至少一个通信装置接收的等待时间信息的存储器单元,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操作上耦合到所述存储器单元且经配置以从所述存储器单元检索所述等待时间信息,且基于所述等待时间信息而确定所述设备的休眠循环,所述休眠循环指示在所述设备将不接收信号且将不发送信号时的时间周期。

Description

用于无线接入点及多跳中继器的电力节约设备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无线对等通信及/或多跳中继器通信的设备和方法。更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用于使用对等通信及多跳中继器功能性的无线接入点(AP)装置的省电技术及电力优化。
背景技术
家庭或办公室中的无线通信环境可包含若干不同无线电接入技术(例如,装置)及标准。这些技术起初经设计用于各种应用且它们可针对这些应用有相对良好地表现。在典型的家庭或办公室环境中,可通过家庭所有者的因特网连接通过宽带调制解调器提供对内容(例如,网络、视频等)的接入。可通过蜂窝式网络提供移动服务。无线局域网(WLAN)接入点(AP)可使用基于802.11的Wi-Fi技术提供计算机、手机、膝上型计算机、打印机与其它无线站(STA)之间的数据连接。
对等(P2P)网络允许无线STA直接彼此通信。彼此范围内的无线装置在不涉及中心AP的情况下发现并直接通信。在一些配置中,两个或更多个无线通信STA可形成P2P网络。在P2P网络中,STA可彼此直接传递数据而不需要通信路径中的专用基站或AP。在P2P网络的一些情况下,STA中的一者可充当群组所有者(GO),而其它无线通信装置充当客户端站。
每一客户端STA可形成与P2P群组所有者的链路,且与P2P群组所有者直接传递数据。常常必须将数据发送到P2P群组所有者且随后转发到另一无线STA。此转发可导致降低网络的效率同时增加飞行时间的使用的延迟。可通过对P2P网络的某些改进实现益处。
电池供电的接入点或无线站可用于某些网络实施方案中,包含无线局域网。在某些情形中,AP可用作中继器,且它们可为电池供电的。IEEE 802.11当前未描述用于AP电力节约的机制。在P2P及多跳中继器网络的情况下,中继器无线站也可为电池供电的。因此,需要接入点及无线站具有省电功能性。
发明内容
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系统、方法和装置的各种实施方案各自具有若干方面,其中的单个方面并不单独负责本文所述的合乎需要的属性。在不限制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的情况下,本文描述一些显要特征。
本发明中描述的标的物的一个方面提供用于与至少一个通信装置通信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经配置以存储从所述至少一个通信装置接收的等待时间信息的存储器单元,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操作上耦合到所述存储器单元且经配置以:从所述存储器单元检索所述等待时间信息;及基于所述等待时间信息而确定所述设备或所述处理器的休眠循环,所述休眠循环指示在耦合到所述处理器的收发器将不接收无线通信信号且将不发送无线通信信号时的时间周期。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与两个或更多个通信装置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存储从所述两个或更多个通信装置中的第一通信装置接收的等待时间信息及检索所述等待时间信息。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基于所述等待时间信息而确定所述两个或更多个通信装置中的第二通信装置的休眠循环,所述休眠循环指示在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将不接收无线通信信号且将不发送无线通信信号时的时间周期。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与至少一个通信装置通信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用于存储从所述至少一个通信装置接收的等待时间信息的装置。所述设备进一步包括用于从所述存储器单元检索所述等待时间信息并基于所述等待时间信息而确定所述用于检索的装置的休眠循环的装置,所述休眠循环指示在所述用于检索的装置将不接收无线通信信号且将不发送无线通信信号时的时间周期。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在其上存储有指令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媒体,所述指令致使无线通信设备执行一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存储从所述两个或更多个通信装置中的第一通信装置接收的等待时间信息。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检索所述等待时间信息,且基于所述等待时间信息而确定所述两个或更多个通信装置中的第二通信装置的休眠循环,所述休眠循环指示在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将不接收信号且将不发送信号时的时间周期。
在附图和下文描述中阐述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标的物的一或多个实施方案的细节。其它特征、方面及优点从描述、图式及权利要求书变得显而易见。应注意,以下各图的相对尺寸可能未按比例绘制。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WLAN的实例的图。
图2是说明WLAN的无线AP的实例的图。
图3是说明WLAN的无线STA的实例的图。
图4是说明直接链路设置程序的实例的消息流程图。
图5是说明机会性电力节约的实例的时序流程图。
图6是说明不在场通知(NoA)电力节约的实例的时序流程图。
图7是说明苏醒时间表元素格式的示范性结构的图。
图8是说明AP电力节约操作的示范性程序的消息流程图。
图9是说明AP机会性电力节约的示范性程序的消息流程图。
图10是说明延长苏醒帧格式的示范性结构的图。
图11是说明NoA元素格式的示范性结构的图。
图12是说明AP电力节约的示范性程序的消息流程图。
图13是说明无线STA的实例的图。
图式中所说明的各种特征可能未按比例绘制。因此,为了清楚起见可以任意扩大或缩小各种特征的尺寸。另外,图式中的一些图式可能并未描绘给定系统、方法或装置的所有组件。最后,可能贯穿说明书和图式使用相似参考标号来表示相似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阐述的详细描述既定为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方案的描述且无意表示其中可实践本发明的仅有实施方案。术语“示范性”当在整个此描述中使用时意指“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且不一定应被解释为比其它示范性实施方案优选或有利。详细描述包含特定细节以用于提供对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方案的彻底理解。在一些情况下,出于清楚起见,以框图形式说明或以其它方式说明一些装置,以便包含每个可能的细节。
虽然出于解释的简单的目的,将某些方法展示并描述为一连串动作,但应理解并了解,所述方法不受动作的次序限制,因为根据一或多个方面,一些动作可以不同次序发生及/或与来自本文中展示及描述的其它动作同时发生。举例来说,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并了解方法可替代地表示为一连串相关状态或事件,例如以状态图的形式。此外,根据一或多个方面,并不需要所有所说明的动作来实施一方法。
本文中描述了用于节约电力及用于网络利用及多跳中继器网络中的电池供电的无线AP的电力优化的设备及方法的各种实施方案。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接入点(AP)可为电池供电的。举例来说,电池供电的AP可尤其适用作中继器。在电池供电的AP及它们的作为中继器的使用的此些实施方案中,为了促进省电,可使用AP打盹协议。在一个实例中,中继器可使用类似于或等同于不在场通知信令属性(例如,针对Wi-Fi对等而界定)的信令以规则的间隔通告不在场周期。在另一实例中,可使用信标中的新信息元素。如果NoA周期与TBTT重叠,那么中继器可苏醒以发射信标。此苏醒周期期间的TIM元素不使用下行链路数据指示任何STA,因为STA可能处于打盹状态。中继器可将确认发送到上行链路数据并且还响应于探测及关联请求。
在另一电力节约方案中,例如,如果所有AP的客户端站处于打盹状态,那么AP机会性地移动到打盹状态。在机会性电力节约方案中,AP在每个TBTT苏醒且保持在苏醒状态中持续至少某一持续时间,其可被称为苏醒窗时间。在中继器在与不在场通知重叠的TBTT期间苏醒时,中继器可在发送信标之后立即进入打盹状态,例如,在不确定所有STA是否处于打盹状态的情况下进入打盹状态中。在此方案中,相关联的STA在此NoA周期期间在信标之后不应发送上行链路数据。AP可通过发送指示延长的短通信(例如,“延长苏醒”广播帧)而将它们的苏醒时间延长超过苏醒窗,且AP将在由觉醒延长帧指示的时间内继续保持苏醒。也就是说,AP可经配置以在除了由苏醒窗指示的苏醒时间之外的一定量的时间内苏醒,且此可被称为AP苏醒“延长的持续时间”。AP仅在不存在其它媒体活动性时且仅在苏醒窗时间周期之后的时间发送此帧。在苏醒窗之后苏醒的STA确定AP是否为通过感测到正传送的包以检查发射到AP或从AP发射的包及/或通过接收延长苏醒帧而苏醒。可在时隙中表达苏醒窗。在媒体空闲时,AP可对苏醒窗时隙倒计时。此确保在不存在待决的上行链路发射的情况下中继器可快速进入休眠状态。每当AP接收到上行链路包时,苏醒窗倒计时应重新开始。为了启用IEEE中的标准化,可在单独的IE中携载对等信息元素(IE)中的NoA信息。例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IE字段可包含:(1)不在场持续时间:以us计的NoA周期的长度;(2)间隔:NoA周期的开始时间之间的间隔;(3)开始时间:NoA周期的开始处的时序同步功能(TSF)定时器的四(4)个最低有效位(LSB);及(4)计数:在当前设定期满之前的NoA周期的数目。
在AP电力节约操作的一个实施方案中,AP处的操作使得STA能够以合理的准确度跟踪AP的苏醒/打盹状态。在AP在每个TBTT处具有要发送的包时,AP改变到苏醒状态且发送含有TIM的信标。对于TIM中指示的每个STA,AP的状态在递送其数据之前一直苏醒。AP将在递送所有STA的下行链路数据之后才进入打盹状态中。由TIM“轮询”的STA可发送其PS轮询而不明确地确定AP是苏醒的。在递送所有下行链路数据时,AP开始倒计时定时器操作。如果接收到上行链路数据,那么AP停止计数器且保持在苏醒状态中,直到AP从其接收数据的每一STA指示没有更多数据为止(例如,使用更多数据位)。一旦AP确定没有更多上行链路数据,其便开始再次倒计时。对于使用上行链路数据的STA,STA可在AP的初始“苏醒”时间内使用更多数据指示苏醒来发送上行链路数据或QoS空值。AP将随后保持在苏醒状态中,直到其从STA接收到没有要发送的更多上行链路数据的指示为止。在数据发射完成时,STA可复位更多数据指示,其可向AP指示开始打盹状态。在TBTT中间“苏醒”的STA应在其“苏醒”时间超过AP的苏醒时间的情况下(关于信标)“假设”AP处于打盹状态。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果STA能够通过感测“在空中”传送的数据而跟踪AP状态,那么STA可使用所述信息以确定AP是否处于苏醒状态。为了帮助可能在超过苏醒时间间隔的信标间隔中间已改变为苏醒状态的STA,AP可发射指示其开始向打盹模式倒计时的帧。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帧含有在AP改变为打盹状态之前剩余的时间。所述帧向STA指示AP处于苏醒状态且可在移动到打盹状态中之前的某一时间内接收数据。
“特设网络”是指通过无线链路连接的形成任意拓扑的节点的自动配置的网络。特设网络通常包含若干地理上分布的潜在移动的单元或STA,有时被称作“节点”,其通过一或多个链路(例如,射频通信信道)彼此无线地连接。所述节点可在无线媒体上方彼此通信,而不支持基于基础结构或有线的网络。这些节点之间的链路或连接可随着现有节点在特设网络内移动、随着新的节点加入或进入特设网络,或随着现有节点离开或退出特设网络而以任意方式动态地改变。所述节点的一个特性是每一节点可在短范围上与单一“跳”走的节点直接通信。此些节点有时被称作“相邻节点”。可使用向无线节点提供对有线回程的接入的智能接入点(IAP)来实现大的网络。
在多跳网络中,由STA发送的通信包可在到达目的地STA之前通过一或多个中间的STA中继。在STA将包发射到目的地STA且STA被一个以上跃点分离时(例如,两个STA之间的距离超过STA的无线电发射范围),包可经由中间STA中继,直到包到达目的地STA为止。在此些情形中,每一中间STA沿着路线将包(例如,数据及控制包)路由到下一STA,直到包到达它们的最终目的地STA为止。为了将包中继到下一STA,每一STA可维持通过与相邻的STA通信而收集的路由信息。路由信息还可在网络中周期性地广播以反映当前网络拓扑。或者,为了减少为维持准确的路由信息所发射的信息的量,网络STA可仅在需要时交换路由信息。
Wi-Fi直接(WFD)网络是由Wi-Fi联盟提出的网络系统,其使Wi-Fi STA能够以P2P方式彼此连接而不参与家庭网络、办公室网络或热点网络。在“基础结构模式”中设置许多Wi-Fi网络,其中AP可实施为具备Wi-Fi功能的STA连接到的中央集线器。在Wi-Fi网络的基础结构模式中,所连接的STA不直接通信,而是它们通过它们的所连接的AP。在WFD网络中,Wi-Fi直接STA能够彼此通信而不需要共享的无线AP。在一个实例中,Wi-Fi直接STA协商它们何时第一次连接以确定哪一STA充当AP。
如IEEE标准(例如IEEE 802.11e及IEEE 802.11z)中标准化的,直接链路设置(DLS)或隧穿直接链路设置(TDLS)提供用于连接至少两个STA的能力。图1说明包含STA104A-E及AP 102的IEEE 802.11WLAN 100的实施方案的实例。AP 102可经配置以分别在连接106A及106B上在基础结构模式中在至少两个STA 104A及104B之间传递业务。在基础结构模式中,在STA 104A想要与对等STA 104B通信时,STA 104A可将一帧(或多个帧)发送到AP 102。在从STA 104A接收所述帧之后,AP 102可解码所述帧,且确定AP 102可成功地解码所接收的帧内的所有信息。在成功地解码帧之后,AP 102可即刻检查帧被发送到的目的地,且其后相应地将所述帧转发到其目的地或朝向其目的地转发所述帧。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经由AP 102在连接106A上将由STA 104A发送的帧转发到对等STA 104B。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同时,对等STA 104B可经由AP102在连接106B上将帧发送到STA 104A。DLS及TDLS是允许STA 104A及104B在不通过AP 102进行额外通信的情况下建立直接连接108的机制。换句话说,将在STA104A与104B之间交换的帧可在连接108上而不是在连接106A或106B上直接发送。此些直接链路提供用于有效地使用无线频谱的装置,尤其在两个STA物理地彼此靠近定位时。
IEEE 802.11z标准界定隧穿DLS或TDLS。一个TDLS特征是提供用于将相关联的AP的涉及减到最少的AP独立的DLS机制。在一个实例中,STA 104A经由AP 102将直接链路设置请求帧发送到对等STA 104B,如图1所示。对等STA 104B可通过经由AP 102将响应帧发送到STA 104A而进行回复。与常规的IEEE 802.11e DLS信令帧不同的是,TDLS信令帧被囊封在MAC数据帧中,以使得其经由AP透明地传递。例如,如图1所示,AP 102可不具有穿过AP 102的TDLS帧的信息。此可导致简化的双向握手,且此双向握手不需要在AP内实施任何TDLS特征。此可简化现有的通信网络中的TDLS特征的部署。
图2是说明WLAN 200及无线AP 202的实施方案的实例的图。虽然在图2中,WLAN 200的元件在一个布置中呈现且对应地描述,但其它实施方案可以并入相同功能性的其它布置为特征。WLAN 200包含AP 202及多个STA,例如STA 204A、204B及204C。如图2所示,AP 202包含至少无线发射器214、无线接收器216、天线220、用于处置物理(PHY)层的通信处理器218、MAC层及AP 202与至少一个其它STA之间的应用层通信及信令。AP 202进一步包含用于存储数据(包含通信及应用相关数据)的存储器单元212。通信处理器218至少耦合到无线接收器216、无线接收器214及存储器单元212。无线接收器216及无线发射器214两者分别耦合到天线220以用于接收及发射无线电磁信号,STA 204A可根据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案而配置,而STA 204B及204C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而配置,或配置为常规的无线客户端。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STA 204A可在连接206、208及210A上通过AP 202在基础结构模式中与STA 204B及204C通信。在WLAN 220中启用DLS或TDLS时,可在STA 204A与对等STA 204B及204C之间设置直接通信链路210B及210C。因此,STA 204A可分别在直接链路21OB及210C上与对等STA 204B及204C交换帧。
图3展示图1中说明的STA 104A及图2中说明的STA 204A的一个示范性实施方案的细节。虽然在所描述的实施方案中在一个布置中呈现STA 300的元件,但其它实施方案可以其它布置为特征。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硬件、软件或其任何组合实施STA 300的元件。如图3中所展示,STA 300包含PHY层处理单元306、存储器单元312、射频(RF)收发器314及天线316。其可进一步包含主机304、MAC层处理单元308及应用层处理单元310。主机304可为移动电话、Wi-Fi接入点或计算机。PHY层处理单元306耦合到RF收发器314及存储器单元312以用于接收及发射无线信号。在一个实施方案中,RF收发器314可类似于图2中展示的无线接收器216与无线发射器214的组合。MAC层处理单元308至少耦合到PHY层处理单元306及存储器单元312。MAC层处理单元308从应用层处理单元310接收应用层数据包且相应地产生MAC层数据帧。在此之后,MAC层处理单元308可经由PHY层处理单元306、RF收发器314及天线316发送MAC层数据帧。应用层处理单元310至少耦合到MAC层处理单元308及存储器单元31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应用层处理单元310可进一步耦合到PHY层处理单元306及甚至RF收发器314。STA 300可与IEEE标准802.11的全部或部分相容,包含例如802.11a、802.11b、802.11e、802.11g、802.11i、802.11k、802.11n、802.11v及802.11w等草案及批准的修正案。
图4展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无线LAN中的两个STA 402及406与AP 404之间的示范性帧交换。在为两个STA之间的数据交换设置直接链路之前,一连串帧在这两个STA之间交换以用于起始及确认直接链路。在开始时,起始的STA 402发出在目标406处引导的直接链路设置请求408。直接链路设置请求消息可被囊封且通过AP404发送。此帧包含关于请求的STA 402的能力的信息。在发出直接链路设置请求408之后,起始的STA 402可在其期望接收直接链路设置响应期间进入收听窗。在成功地接收直接链路设置请求408之后,STA 406可使用直接链路设置响应410作出响应。此直接链路设置响应帧还可隧穿AP 404且包含关于目标STA 406的能力的信息。另外,直接链路设置响应帧可进一步包括指示接受或拒绝直接设置请求408的状态码。如果起始的STA 402在收听窗内接收直接链路设置响应410且直接链路设置请求408的状态码指示设置请求被接受,那么其经由AP 404使用直接链路设置确认412进行回复。此时,建立STA 402与406之间的直接链路414且两个STA可开始直接通信。
P2P协议通信是基于P2P信息元素(IE)、P2P动作帧及P2P公共动作帧格式的使用。它们利用如IEEE标准802.11中界定的供应商专有的IE及供应商专有的动作帧格式以及WFA组织唯一识别符(OUI)及指示P2P的OUI类型。如IEEE标准802.11-2007中界定的供应商专有的IE格式的形成在下表1中展示。长度字段界定八位字节中的IE帧中的以下字段。长度字段是变量且可设定为4加上P2P属性的总长度。OUI有时被称作供应商ID。OUI是网络连接的STA的MAC地址的前24位,且指示用于STA的特定供应商。P2P属性经界定以具有由1个八位字节P2P属性ID字段、2个八位字节长度字段及可变长度属性专有的信息字段组成的常见一般格式。一个以上P2P IE可包含在单一帧中。如果存在多个P2P IE,那么完整的P2P属性数据是由多个P2P IE的P2P属性字段的串接构成。每一P2P IE的P2P属性字段可为至多最大值(251个八位字节)的任何长度。
字段 大小(八位字节) 值(十六进制) 描述
兀素ID 1 0xDD IEEE 802.11供应商专有使用
长度 1 变量
OUI 3 506F9A WFA专有OUI
OUI类型 1 0x09(待指派) 识别P2P IE的类型或版本
P2P属性 变量 mare P2P属性中的一者出现在P2P IE中
表1.由Wi-Fi联盟界定的P2P IE格式
IEEE 802.11管理帧使得STA能够建立并维持通信。AP将含有接受或拒绝通知的关联响应帧发送到请求关联的STA。如果AP接受STA,那么所述帧包含关于所述关联的信息,例如关联ID及所支持的数据速率。如果关联的结果是肯定的,那么STA可利用AP与AP的分布侧上的网络及系统上的其它STA通信。将在由P2P STA发射的关联请求或再关联请求帧中的其它信息元素之后插入一或多个P2P IE。在表2展示包含在由P2P STA发送的关联请求或再关联请求帧响应帧中的用于P2P IE的P2P属性。P2P能力属性将存在于P2P IE中。延长收听时序属性可存在于由P2P STA发射的关联请求或再关联请求帧中的P2P IE中。P2P装置信息属性将存在于P2P IE中。
表2.由Wi-Fi联盟界定的关联/再关联请求帧格式
图5说明可在本文中被称作“机会性电力节约”的示范性省电过程或功能性的时序流程图500。此类省电功能性可实施在(例如)WFD通信群组中。机会性电力节约是广义术语,其可涉及(例如)允许P2P群组所有者装置(GO)在(例如)P2P GO确定所有其客户端处于打盹状态时机会性地获得额外电力节省的电力管理方案。在时序流程图500(图5)中,展示P2P群组所有者(GO)(例如,STA 510)、第一客户端(例如,STA508A)及第二客户端(例如,STA 508B)的电力管理状态。更具体来说,时序流程图500说明STA 510能够检测STA 508A及508B两者何时处于打盹状态(例如,STA 508A的打盹状态516A、516B及516C以及STA 508B的打盹状态518A及518B)。对STA的打盹状态的检测可基于通知及/或检测是否存在为任一STA缓冲的任何数据。
为了检测STA 508A及/或508B是否处于打盹状态,STA 510可检查从STA 508A及508B发送的不在场通知(NoA)。在由STA 508A或508B发送的每一NoA中,NoA可指示STA 508A或508B何时将处于打盹状态。在接收到这些NoA之后,P2P GO 510可检测STA 508A及508B中的每一者何时将进入其自身的打盹状态。
另外,STA 510可检查在收听间隔期间(例如,在STA 510的信标帧发射之后的客户端业务窗(CTWindow))是否存在为任一STA缓冲的任何数据。CTWindow(例如,CTWindow 512A、512B及512C)是在开始目标信标发射时间(TBTT)之后STA 510在其期间保持苏醒的收听周期。在于TBTT处发射信标帧之后,STA 510保持苏醒并持续至少一个“苏醒窗”持续时间。例如,在TBTT 514A、514B及514C中的每一者之后,STA 510个别地在CTWindow 512A、512B及512C的至少一个周期内保持苏醒。
如图5所示,在检测到其它STA处于打盹状态之后,P2P GO可进入其自身的打盹状态,直到后续TBTT接近为止。例如,在STA 510检测到STA 508A处于打盹状态516B且STA 508B处于打盹状态518B之后,STA 510可进入其自身的打盹状态502,直到后续TBTT 514B接近为止。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如果任一STA 508A或STA 508B无法被确定为处于打盹状态,那么STA 510保持苏醒。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如果任一STA不支持机会性电力节约,难吗STA 510不进入打盹状态中。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如果任一STA 508A或508B通过在收听间隔期间(例如,CTWindow 512B)发射数据而对信标帧作出响应,那么STA 510保持处于活动状态(例如,活动状态504)以实现与客户端的通信。只要STA中的一者发射数据,P2P GO被保持活动。例如,时序流程图500展示STA 508A在CTWindow 512B期间使用数据对信标帧520作出响应,且因此STA 510在某一时间周期内保持在活动状态504中。然而,如果在多于阈值时间周期内尚未接收到由STA 508发送的数据,那么时序流程图500展示STA 510在短暂时间量内进入另一打盹状态(例如,打盹状态506),直到后续TBTT(例如,TBTT 514C)接近为止。
图6展示说明用于WFD通信群组的NoA电力节约操作的实例的时序流程图600。NoA电力节约操作用于在所发射的信标帧及探测响应帧内调度P2P GO处的周期性不在场或规划的不在场周期。确切的不在场周期是由P2P GO(即,图600的STA 610通过信标帧、探测响应或NoA帧预先通知。P2P GO 610可在开始时间开始时进入打盹状态。P2P GO 610可在打盹状态的持续时间的时间内保持在打盹状态中。P2P GO 610可在持续时间结束时苏醒。P2P GO 610可在间隔已期满之后回到打盹状态。此程序针对计数数目的间隔而重复。在图6中,计数数目的实例是7。计数255可指示无限重复。
在时序流程图600中,展示GO STA 610)、第一客户端(STA 608A)及第二客户端(STA 608B)的电力管理状态。更具体来说,时序流程图600展示STA 610能够使其打盹状态602A到602G与STA 608A的打盹状态604A到604G及STA 608B的打盹状态606A及606B对准。通过P2P GO 610、客户端STA 608A及608B之间的先前通信或编程来实现打盹状态602A到602G、604A到604G、606A及606B的对准。
可能在信标帧、探测响应或不在场通知动作帧中不存在一个以上NoA属性。然而,可存在在某一时间周期上同时操作的至多两个不同NoA安排。客户端或STA(例如,STA 608A或608B)可通过使用P2P在场请求消息而请求P2P GO(例如,P2P GO610)永不进入机会性电力节约。机会性电力节约可与由P2P GO使用的NoA电力节约组合。
存在用于确定P2P GO电力节约状态的某些优先级。用于确定P2P GO电力节约状态的优先的示范性次序可为:(1)第一优先级:归因于非周期性NoA的不在场及计数1;(2)第二优先级:从TBTT直到信标帧发射结束为止在场;(3)第三优先级:在苏醒窗期间在场;及(4)第四优先级:周期性NoA的不在场及大于1的计数。
在IEEE 802.11e标准中,支持非AP STA之间的DLS且STA可通过DLS直接链路将帧直接发射到其它STA。STA可在两个不同电力管理模式中操作:活动模式(AM)及电力节约模式(PSM)。处于AM的STA处于苏醒状态。处于PSM的STA可在苏醒状态与打盹状态之间转变。STA可在苏醒状态开始时苏醒且在觉醒窗期间保持苏醒。处于苏醒状态的STA可发射及/或接收帧。处于打盹状态的STA无法发射及/或接收帧。
在某一实施方案中,AP监视网络中的负载水平且调整苏醒窗。苏醒窗是AP在信标发射之后将苏醒的持续时间。例如,在Wi-Fi直接网络的一个实施方案中,P2P GO使用CTWindow发射苏醒持续时间。在多跳中继器的另一实施方案中,每一中继器将基于与中继器相关联的子节点的业务而调整苏醒窗。如此的一个优点是可在STA与AP/中继器之间需要较少的协调。然而,由于中继器或AP可在被动模式中操作,所以初始包可经历较大的延迟。
图7展示说明苏醒时间表元素格式的示范性结构的图。已知直接链路可需要电力的管理。根据IEEE 802.11e标准,在设置DLS直接链路之后,处于AM或PSM的STA通过DLS直接链路将数据帧及/或管理帧发射到其它STA。在一个实施方案中,TDLS对等STA使用由苏醒时间表元素构成的PSM请求动作帧来请求电力节约。苏醒时间表元素的字段包含补偿字段706、间隔字段708、苏醒窗时隙字段710、最大苏醒窗持续时间字段712及闲置计数字段714。间隔字段的值是两个苏醒时隙之间的间隔。苏醒窗是以时隙或时间单位为单位。苏醒窗开始于满足以下等式的TSF值:TSF值MOD间隔字段708的值=补偿字段706的值。在苏醒窗时隙计数器倒计时以到达零或最大苏醒窗持续时间字段712的值时(无论哪个首先到),苏醒窗结束。苏醒窗时隙字段710或最大苏醒窗持续时间字段712中的零指示是指另一者有效。在不具有MAC协议数据单元交换的情况下苏醒窗的闲置计数字段714数目之后,取消对等PSM元素。
图8展示说明AP电力节约操作的示范性程序的消息流程图。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中继器、AP或STA可使用信令以规则的间隔通告不在场周期。所述信令可为NoA信令属性。或者,所述信令可为信标帧中的新信息元素。方法从图8中的框802开始,其中AP 102存储从至少一个通信装置接收的等待时间信息。此等待时间信息可为至少一个通信装置的以规则的间隔的不在场周期。如果通告的NoA周期与TBTT重叠,那么AP 102苏醒以发射信标帧。在此苏醒周期期间的业务信息图(TIM)元素不包含使用下行链路数据指示任何STA,因为STA可能处于打盹状态。可将等待时间信息存储于存储器中。
在框802之后,AP 102例如从存储器检索等待时间信息,如框804中所展示。在框806中,AP 102确定AP 102的休眠循环。所述休眠循环表示在AP 102将不接收信号且将不发送信号时的时间周期。最后在框808中,AP 102将帧发射到另一通信装置或STA(例如,STA 104A到104E中的任一者)。所述帧包含由AP 102接收的等待时间信息。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STA在STA发送到P2P GO(例如,AP 102)的关联请求帧中其等待时间。AP 102可监视由所有STA报告的所有等待时间。AP 102可基于所报告的等待时间设置休眠循环。在另一实施方案中,休眠循环被设定为最小等待时间要求。休眠循环可横跨多个TBTT。如果AP或中继器是WiFi直连GO,那么可使用NoA通告休眠循环。即使AP或中继器不是WiFi直连GO,随后也使用信标或探测响应通告类似信息。
在多跳中继器的一个实施方案中,中继器确定基于子节点的休眠循环向其父级报告所提出的休眠循环。类似地,父节点可通过类似程序且报告另一休眠循环。程序可继续,直到将休眠循环信息传播到根AP或中继器为止。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AP或中继器可在一天的不同时间使用休眠循环持续时间预先配置。例如,在一天的典型低使用时间之间(例如,2:00AM与5:00AM之间),可针对AP或中继器使用较长的休眠循环。在另一实例中,在一天的典型高使用时间期间(例如,3PM与6PM之间),休眠循环可被预先配置为较短的持续时间,或最短的可能的持续时间,以使得除日时之外的因素可确定休眠循环的持续时间。
图9说明通过多跳中继器网络中的中继器104A调整苏醒窗的示范性方法的另一流程图。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如果所有AP的客户端STA处于打盹状态,那么AP机会性地移动到打盹状态。在机会性电力节约中,AP在每个TBTT苏醒且保持在苏醒状态并持续至少如苏醒时间表元素中界定的预先界定的苏醒窗时间。苏醒窗的值可以时隙界定。时隙可表示在装置将进入休眠之前的媒体的闲置时间的量。在相关联的信道或媒体空闲时,AP对苏醒窗时隙倒计时。如果不存在待决的上行链路发射,AP或中继器可快速进入休眠。每当AP或中继器接收到上行链路包从而中断时隙的倒计时时,可重新开始苏醒窗倒计时。方法从图9中的框902开始,其中AP 102存储从至少一个通信装置接收的等待时间信息。在框902之后,AP 102检索等待时间信息。在一个实施方案中,AP 102将等待时间信息存储到存储器中。在框906中,AP 102确定AP 102的休眠循环。所述休眠循环表示在AP 102将不接收信号且将不发送信号时的时间周期。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此等待时间信息包含至少一个通信装置的以规则的间隔的不在场周期。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在AP 102在与NoA重叠的TBTT期间苏醒时,AP 102在发送信标帧之后转到打盹状态,而不确定所有STA是否都在休眠,也就是说,在发送信标之后立即进入打盹状态。同时,相关联的STA在此NoA周期期间在信标帧之后可不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在框908中,AP 102经配置以在由休眠循环指示的时间周期期间不将信号发送到其它无线装置或接收信号。
图10展示说明延长觉醒帧格式的示范性结构的图。延长觉醒帧的字段包含类别字段1002、动作字段1004及苏醒持续时间字段1006。
为启用IEEE中的标准化,P2P IE中的NoA信息将必须携载在单独的IE中。图11展示说明新的NoA元素格式的示范性结构的图。新的NoA元素的字段包含不在场字段1106、间隔字段1108、开始时间字段1110、计数字段1112。不在场持续时间字段1106的值是以毫秒计的NoA周期的长度。间隔字段1108指示NoA周期的开始时间之间的间隔。开始时间字段1110的值是在NoA周期开始时的定时器同步功能(TSF)的最低有效位。计数字段1112的值是在当前设定期满之前的NoA周期的数目。
图12展示说明AP电力节约操作的示范性程序的消息流程图。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中继器、AP或STA可使用信令以规则的间隔通告不在场周期。所述信令可为NoA信令属性。或者,所述信令可为信标帧中的新信息元素。方法从图12中的框1202开始,其中AP 102存储从至少一个通信装置接收的等待时间信息。用于存储等待时间信息的装置可包含存储器(例如,图2的存储器212)。在框1202之后,AP 102检索等待时间信息且AP 102确定AP 102的休眠循环。所述休眠循环表示在AP 102将不接收信号且将不发送信号时的时间周期。所述用于检索及确定的装置可包含处理器(例如,图2的处理器)。
图13展示图1中说明的STA 104A及图2中说明的STA 204A的一个示范性实施方案的细节。虽然在所描述的实施方案中在一个布置中呈现STA 1302的元件,但其它实施方案可以其它布置为特征。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硬件、软件或其任何组合实施STA 1302的元件。如图13中所展示,STA 1302包含处理器1306(例如,图3的PHY层处理单元306)及存储器单元1304(例如,图2的存储器212或图3的存储器312)。处理器1306耦合到存储器单元1304。其可进一步耦合到RF收发器(例如,图3的RF收发器314)以用于接收及发射无线信号。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AP 102可通过发送延长苏醒广播帧而将其苏醒时间延长超过苏醒窗的值。在此之后,AP 102在由延长苏醒广播帧指示的时间内继续保持苏醒。AP102仅在不存在其它媒体活动性的情况下且仅在苏醒窗的持续时间之后的时间发送此延长苏醒广播帧。在苏醒窗持续时间之后苏醒的STA通过嗅探空中的包以检查发射到AP102/来自AP 102的包或通过接收AP 102的延长苏醒帧而确定AP 102是否苏醒。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每个TBTT处,AP变为苏醒状态且发送信标帧。信标帧可含有TIM。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对于TIM中指示的每个STA,AP的状态是苏醒的,直到其数据被递送为止。AP可在递送所有STA的下行链路数据之后才进入打盹状态中。由TIM轮询的STA可一直发送其电力节约轮询而不明确地确定AP是苏醒的。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在所有下行链路数据都被递送时,AP启动计数器或定时器。如果接收到任何上行链路数据,那么AP停止计数器且保持在苏醒状态中,直到AP从其接收数据的每一STA指示没有更多数据(例如,使用更多数据位)为止。一旦AP确定没有更多上行链路数据,其便开始再次倒计时。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STA可使用更多数据的指示在相关联的AP的初始苏醒时间内发送上行链路数据或QoS空值信息。AP将随后保持苏醒,直到其从STA接收到没有要发送的更多上行链路数据的指示为止。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在TBTT中间苏醒的STA可在其苏醒时间超过相关联的AP的苏醒时间(例如,关于信标帧)的情况下假设相关联的AP处于打盹状态。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STA在TIM中了解自身的下行链路数据指示,STA可在不明确地跟踪AP状态的情况下发送PS轮询。预期相关联的AP在其已完成到STA的数据发射之前一直保持苏醒。在另一实施方案中,STA具有要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其可在TBTT之后的苏醒窗内发送数据或QoS空值。其可设定更多数据指示以迫使相关联的AP在已经发送来自STA的所有数据之前一直保持苏醒。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在数据发射完成时,STA可复位更多数据指示以使得相关联的AP能够开始打盹状态。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为了帮助可能在超过苏醒时间间隔的信标帧间隔中间已经苏醒的STA,AP应发射指示其正开始到打盹模式的倒计时的帧。所述帧含有AP剩余的时间的信息。AP可向STA告知AP是苏醒的且可在移动进入打盹状态之前的某一时间内接收数据。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AP在TBTT处苏醒以发射信标帧,从而提高AP的可发现性。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P可仅在确定每个客户端STA都处于打盹状态时才处于打盹状态。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P可使用苏醒计数或最大苏醒时间以指示在回到打盹状态之前的闲置时间的量(如TDLS对等PSM中所界定)。打盹时间倒计时在AP完成发射/接收之后开始。如果AP的任何活动性在倒计时期间出现,那么将倒计时复位。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如果每个客户端支持机会性电力节约方案,那么AP使用机会性电力节约方案。
上文所描述的方法的各种操作可由能够执行所述操作的任何合适装置(例如,各种硬件和/或软件组件、电路和/或模块)执行。通常,图中所说明的任何操作可由能够执行所述操作的对应功能装置执行。
可使用多种不同技术和技艺中的任一者来表示信息和信号。例如,可通过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粒子、光场或光粒子或或其任何组合来表示在以上描述中始终参考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位、符号和码片。
结合本文揭示的实施方案所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逻辑块、模块、电路及算法步骤可实施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为清楚说明硬件与软件的此互换性,上文已大致关于其功能性而描述了各种说明性组件、块、模块、电路及步骤。此功能性是实施为硬件还是软件取决于特定应用及强加于整个系统的设计约束。可针对每一特定应用以不同方式来实施所描述的功能性,但此些实施方案决策不应被解释为导致脱离应用的实施方案的范围。
可使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装置、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组件或其经设计以执行本文所描述的功能的任何组合来实施或执行结合本文中所揭示的实施方案而描述的各种说明性块、模块和电路。通用处理器可为微处理器,但在替代方案中,处理器可为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还可实施为计算装置的组合,例如,DSP与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的组合、一或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心的联合,或任何其它此类配置。
结合本文中所揭示的实施方案而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及功能可直接体现于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其两者的组合中。如果实施于软件中,则可将功能作为一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而存储在有形的非暂时计算机可读媒体上或经由计算机可读媒体进行传输。软件模块可驻留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快闪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寄存器、硬盘、可装卸式磁盘、CD ROM或所属领域中已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媒体中。存储媒体耦合到处理器,使得处理器可从存储媒体读取信息及将信息写入到存储媒体。在替代方案中,存储媒体可与处理器成一体式。如本文所使用,磁盘及光盘包含压缩光盘(CD)、激光光盘、光学光盘、数字多功能光盘(DVD)、软性磁盘及蓝光光盘,其中磁盘通常以磁性方式复制数据,而光盘用激光以光学方式复制数据。上述各者的组合也应包含在计算机可读媒体的范围内。处理器及存储媒体可驻留于ASIC中。ASIC可驻留在用户终端中。在替代方案中,处理器和存储媒体可作为离散组件驻留在用户终端中。
为了概述本发明的目的,本文已描述了应用的某些方面、优点以及新颖特征。应理解,不一定可根据应用的任何特定实施方案实现所有此类优点。因此,可以按照如本文所教示来实现或优化一个优点或一组优点而不一定实现本文可能教示或提出的其它优点的方式来体现或实施应用。
可容易明白上述实施方案的各种修改,且本文中界定的通用原理可应用于其它实施方案而不脱离应用的精神或范围。因此,本申请案无意限于本文中所示的实施方案,而应被赋予与本文中所揭示的原理和新颖特征相一致的最广泛范围。

Claims (53)

1.一种用于经由信道与无线网络的至少一个通信装置通信的设备,其包括:
存储器单元,其经配置以存储从所述至少一个通信装置接收的等待时间信息;及
处理器,其操作上耦合到所述存储器单元,所述处理器经配置以:从所述存储器单元检索所述等待时间信息;及基于所述等待时间信息而确定所述处理器的休眠循环,所述休眠循环指示在耦合到所述处理器的收发器将不接收信号且将不发送信号时的时间周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进一步包括耦合到所述处理器的接收器,所述接收器及所述处理器共同地经配置以从所述至少一个通信装置接收包含所述等待时间信息的帧,其中所述处理器经配置以将所述等待时间信息存储在所述存储器单元中,且其中所述休眠循环指示所述接收器在其期间将不从无线装置接收无线信号的时间周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进一步包括发射器,其中所述休眠循环指示所述发射器在其期间将不把信号发送到无线装置的时间周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及所述发射器共同地经配置以将至少一个帧发送到至少另一通信装置,所述帧包含指示所述设备在其期间将不把信号发送到其它无线装置或接收信号的时间周期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是由电池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是接入点AP。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是中继器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经配置以致使所述休眠循环以规则间隔重复。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发送的所述至少一个帧使用不在场通知指示所述休眠循环。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发射器进一步经配置以在所述休眠循环与信标发射时间重叠时发射信标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在发送信标帧之后进入打盹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在发送所述信标帧之后的延长的持续时间之后进入打盹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发射器进一步经配置以响应于由所述设备从所述至少一个通信装置接收的且指示对信息的请求的探测请求帧而发送至少指示所述发射器是活动的响应。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中在所述接收器从通信装置接收至少一个关联请求帧时,所述发射器将对所述至少一个关联请求帧的响应发送到所述通信装置,所述关联请求帧包含所述通信装置的至少休眠循环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发射器进一步经配置以在信标发射时间时发射信标帧,且所述接收器进一步经配置以在苏醒持续时间内监视所述信道,所述苏醒持续时间持续至少指定的苏醒时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苏醒持续时间在所述接收器从所述至少一个通信装置接收帧时重新开始。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发射器发送延长苏醒帧,所述延长苏醒帧指示所述设备将在所述苏醒持续时间之后的一定量的时间内监视所述信道。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中在所述设备在所述苏醒持续时间期间未接收到从所述通信装置发射的帧之后,所述发射器发送所述延长苏醒帧。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延长苏醒帧包含:
指示类别的类别字段;
指示动作的动作字段;及
指示所述延长的持续时间的长度的苏醒持续时间字段。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发射器发送包含延长苏醒帧的信息的不在场通知帧,所述延长苏醒帧指示所述设备将在苏醒持续时间之后的一定量的时间内处于苏醒状态。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经配置以使用两个或更多个休眠循环,每一休眠循环具有不同的持续时间,且每一休眠循环在一天的不同时间期间使用。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经配置以监视所述无线网络的通信活动水平,且基于所述活动水平来调整所述休眠循环。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等待时间信息是基于所述至少一个通信装置的通信活动的量。
24.一种经由信道与两个或更多个通信装置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存储从所述两个或更多个通信装置中的第一通信装置接收的等待时间信息;
检索所述等待时间信息;及
基于所述等待时间信息而确定所述两个或更多个通信装置中的第二通信装置的休眠循环,所述休眠循环指示在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将不接收信号且将不发送信号时的时间周期。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从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包含等待时间信息的帧,其中所述休眠循环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在其期间将不接收信号的时间周期。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休眠循环进一步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在其期间将不把信号发送到其它无线装置的时间周期。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将至少一个帧发送到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所述帧包含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在其期间将不把信号发送到其它无线装置或接收信号的时间周期。
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两个或更多个通信装置中的至少一者是由电池供电。
29.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装置是接入点AP。
30.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装置是中继器。
31.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休眠循环以规则的间隔重复。
32.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发送的所述至少一个帧使用表示不在场通知的数据指示所述休眠循环。
33.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在所述休眠循环与信标发射时间重叠时发射信标帧。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在发送所述信标帧之后将所述第二通信装置设定为打盹状态。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在发送所述信标帧之后且在除了苏醒窗持续时间之外的延长的持续时间之后将所述第二通信装置设定为打盹状态。
36.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响应于由所述第二通信装置从另一通信装置接收的且指示对信息的请求的探测请求帧而发送至少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装置是活动的响应。
37.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二通信装置从另一通信装置接收至少一个关联请求帧时,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将对所述关联请求帧的响应发送到所述另一通信装置,所述关联请求包含所述通信装置的至少休眠循环信息。
3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在信标发射时间时,其进一步包括经由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发射信标帧,且在苏醒持续时间内监视所述信道,所述苏醒持续时间持续至少指定的苏醒时间。
39.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苏醒延长持续时间是在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将转为打盹状态之前表示媒体的闲置时间的量的时隙的数目中指示的时间周期,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对时隙的所述数目倒计时,且在所述第二通信装置接收到上行链路通信之前时隙的所述数目的所述倒计时到达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置于打盹状态中。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在所述倒计时到达零之前接收到上行链路包的情况下重新开始时隙的所述数目的所述倒计时。
41.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二通信装置从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帧时,所述延长的持续时间重新开始。
42.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发送延长苏醒帧,所述延长苏醒帧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在所述苏醒持续时间之后的一定量的时间内监视所述信道。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在所述苏醒持续时间期间未接收到从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发射的帧之后,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发送所述延长苏醒帧。
44.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第二通信装置设定为所述打盹状态包括在发送所述信标帧之后立即将所述第二通信装置设定为所述打盹状态。
45.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延长苏醒帧包含
经配置以指示类别的类别字段;
经配置以指示动作的动作字段;及
经配置以指示所述延长的持续时间的长度的苏醒持续时间字段。
4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信装置发送包含延长苏醒帧的信息的不在场通知帧,所述延长苏醒帧指示所述设备将在苏醒持续时间之后的一定量的时间内处于苏醒状态。
47.一种用于经由信道与至少一个通信装置通信的设备,其包括:
用于存储从所述至少一个通信装置接收的等待时间信息的装置;及
用于从所述存储器单元检索所述等待时间信息且基于所述等待时间信息而确定处理器的休眠循环的装置,所述休眠循环指示用于传送无线信号的装置在其期间将不接收无线信号且将不发送无线信号的时间周期。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传送装置包括用于在来自所述至少一个通信装置的无线通信信号中接收所述等待时间信息的装置,其中所述接收装置经配置以将所述等待时间信息存储在所述用于存储的装置中,且其中所述休眠循环指示所述接收装置在其期间将不接收无线通信信号的时间周期。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传送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发射信号的装置,其中所述发射装置经配置以在由所述休眠循环指示的时间周期期间不发送无线通信信号。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用于检索的装置及所述用于发射的装置共同地经配置以将至少一个帧发送到至少一个通信装置,所述帧包含指示所述传送装置在其期间将不把无线通信信号发送到其它无线装置或接收无线通信信号的时间周期的信息。
51.一种其上存储有指令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媒体,所述指令致使无线通信设备执行包括以下操作的方法:
存储从第一通信装置接收的等待时间信息;
检索所述等待时间信息;及
基于所述等待时间信息而确定第二通信装置的休眠循环,所述休眠循环指示在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将不接收信号且将不发送信号时的时间周期。
52.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媒体,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从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包含等待时间信息的帧,其中所述休眠循环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在其期间将不接收无线通信信号的时间周期。
53.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媒体,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确定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在其期间将不把无线通信信号发送到其它无线装置的时间周期的所述休眠循环。
CN201380046267.8A 2012-09-07 2013-08-27 用于无线接入点及多跳中继器的电力节约设备和方法 Pending CN10460430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698392P 2012-09-07 2012-09-07
US201261698397P 2012-09-07 2012-09-07
US61/698,397 2012-09-07
US61/698,392 2012-09-07
US201261698955P 2012-09-10 2012-09-10
US61/698,955 2012-09-10
US14/010,440 US9288754B2 (en) 2012-09-07 2013-08-26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power save for wireless access points and multi-hop relays
US14/010,440 2013-08-26
PCT/US2013/056887 WO2014039332A2 (en) 2012-09-07 2013-08-27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power save for wireless access points and multi-hop relay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04304A true CN104604304A (zh) 2015-05-06

Family

ID=50233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46267.8A Pending CN104604304A (zh) 2012-09-07 2013-08-27 用于无线接入点及多跳中继器的电力节约设备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288754B2 (zh)
EP (1) EP2893752A2 (zh)
JP (1) JP6392224B2 (zh)
KR (1) KR20150052239A (zh)
CN (1) CN104604304A (zh)
WO (1) WO2014039332A2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00029A (zh) * 2017-02-17 2017-06-27 深圳市旭日东方实业有限公司 WiFi中继器及其节能中继方法
CN107211047A (zh) * 2015-02-05 2017-09-2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对等群主多信道并发操作以及用于旧式客户端设备的相关联的缺失时段指示
WO2017219352A1 (en) * 2016-06-24 2017-12-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inactivity timeout management
CN111292517A (zh) * 2018-12-06 2020-06-16 戴乐格半导体韩国株式会社 用于将无线互联网安装于物联网装置的无线通讯控制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24552B2 (en) * 2013-01-03 2018-03-2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g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4132469A1 (ja) * 2013-02-27 2014-09-04 株式会社国際電気通信基礎技術研究所 端末装置、それと無線通信を行う無線装置およびそれらを備えた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6515804B2 (ja) * 2013-07-09 2019-05-2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
US9319940B2 (en) * 2013-08-29 2016-04-19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 of reducing active cellular connect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20150318942A1 (en) * 2014-05-05 2015-11-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ximum away duration
US9420536B2 (en) * 2014-06-10 2016-08-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ling power consumption in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s
US9572105B2 (en) 2014-06-20 2017-02-14 Apple Inc. WLAN system with opportunistic transitioning to a low power state for power management
US9794971B2 (en) 2014-07-15 2017-10-17 Facebook, Inc. Local area network meshing
US9769752B2 (en) 2014-09-03 2017-09-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modal wireless connection management
US20160105850A1 (en) * 2014-10-14 2016-04-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rect link wireless devices with power savings
US10430734B2 (en) * 2014-11-27 2019-10-01 Nokia Technologies Oy Managing operation during absence in wireless network
CN105792389A (zh) * 2014-12-25 2016-07-20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双模式单信道共存下的扫描方法及系统
KR102318814B1 (ko) 2015-01-20 2021-10-29 인텔 코포레이션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 전력 관리 장치, 시스템 및 방법
US9723472B2 (en) 2015-05-19 2017-08-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lescopic tunneled direct link setup discovery method
US20170064633A1 (en) * 2015-08-25 2017-03-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save mechanism in a wlan with large number of stations
US9973960B2 (en) 2016-04-12 2018-05-15 Sooktha Consulting Private Limited Dynamic selection and monitoring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terfaces for cellular wireless access data offload in a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FR3050602B1 (fr) * 2016-04-20 2019-06-14 Kerlink Procede pour etablir une communication entre une passerelle et un module de communication
KR102354856B1 (ko) * 2016-09-06 2022-01-24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무선랜에서 액세스 포인트의 탐색 방법 및 장치
US10999795B2 (en) * 2016-10-06 2021-05-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dependent wakeups from deep sleep for broadcast and unicast service
CN106604413A (zh) * 2016-12-29 2017-04-26 生迪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双模式共存的控制方法、Wi‑Fi芯片和通信设备
CN107370621B (zh) * 2017-07-07 2020-12-22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热点共享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热点共享装置
CN109309935B (zh) * 2017-07-28 2022-08-02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装置、接入点设备和站点设备
US20190253968A1 (en) * 2018-02-14 2019-08-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naging target wake time scheduling using congestion metrics
GB2618074A (en) * 2022-04-22 2023-11-01 Canon Kk Improved r-TWT-based communication methods for P2P stream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46460A1 (en) * 2009-03-27 2010-09-30 Mcmaster University Wireless Access Point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ing Dynamically-Activated Service Intervals
CN102217386A (zh) * 2008-11-17 2011-10-12 株式会社东芝 通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26862A (ja) 2003-06-30 2005-01-27 Sony Corp 無線端末管理方法及び基地局、並びに無線端末管理プログラム
EP1744472B1 (en) 2005-07-13 2012-06-13 NTT DoCoMo,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a first transmit and receive device to a second transmit and receive device
US8009635B2 (en) 2005-09-09 2011-08-30 Mcmaster University Reducing handoff latency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through an activation alert that affects a power state of a receiving mesh access point
US8355380B1 (en) * 2008-03-24 2013-01-15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Mesh power conservation
JP5072778B2 (ja) * 2008-09-02 2012-11-1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通信基地局、無線通信端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制御方法
US8576760B2 (en) 2008-09-12 2013-11-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n idle mode in a wireless device
KR101022578B1 (ko) * 2009-01-06 2011-03-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페이징 메시지 전송과정을 수행하는 방법
US8542620B2 (en) * 2009-05-05 2013-09-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energy saving mechanism for access points
US8400955B2 (en) 2009-09-21 2013-03-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wer saving by coordinated wake-up in a wireless multi-band network
US8547888B2 (en) 2010-01-29 2013-10-01 Digi International Inc. Mesh network node service in a sleeping mesh network
US8717923B2 (en) 2010-11-03 2014-05-06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oft access point power reduction
WO2012093088A1 (en) 2011-01-07 2012-07-12 Deutsche Telekom Ag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activity of a base station entity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mobile device, base station entity,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program comprising a computer readable program code
US8717959B2 (en) 2011-01-31 2014-05-06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Advertized power-save modes for different traffic conditions
JP6129165B2 (ja) 2011-07-14 2017-05-17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lan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パワーセーブモード基盤通信方法及びこれを支援する装置
US20130028156A1 (en) 2011-07-26 2013-01-31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Access category-based power-save for wi-fi direct group owner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7386A (zh) * 2008-11-17 2011-10-12 株式会社东芝 通信装置
US20100246460A1 (en) * 2009-03-27 2010-09-30 Mcmaster University Wireless Access Point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ing Dynamically-Activated Service Intervals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11047A (zh) * 2015-02-05 2017-09-2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对等群主多信道并发操作以及用于旧式客户端设备的相关联的缺失时段指示
CN107211047B (zh) * 2015-02-05 2018-11-0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对等群主多信道并发操作以及用于旧式客户端设备的相关联的缺失时段指示
WO2017219352A1 (en) * 2016-06-24 2017-12-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inactivity timeout management
CN106900029A (zh) * 2017-02-17 2017-06-27 深圳市旭日东方实业有限公司 WiFi中继器及其节能中继方法
CN111292517A (zh) * 2018-12-06 2020-06-16 戴乐格半导体韩国株式会社 用于将无线互联网安装于物联网装置的无线通讯控制设备
US11122124B2 (en) 2018-12-06 2021-09-14 Dialog Semiconductor Kore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for installing wireless internet in IoT devices
CN111292517B (zh) * 2018-12-06 2022-05-10 戴乐格半导体韩国株式会社 用于将无线互联网安装于物联网装置的无线通讯控制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288754B2 (en) 2016-03-15
JP2015533033A (ja) 2015-11-16
US20140071870A1 (en) 2014-03-13
WO2014039332A3 (en) 2014-05-01
WO2014039332A2 (en) 2014-03-13
JP6392224B2 (ja) 2018-09-19
KR20150052239A (ko) 2015-05-13
EP2893752A2 (en) 2015-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04304A (zh) 用于无线接入点及多跳中继器的电力节约设备和方法
CN106792916B (zh) 一种混合型远距离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USRE48848E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US9706600B2 (en) Connectionless Wi-Fi mesh communication
US8014329B2 (en) Path selection and power management in mesh networks
JP2015533033A5 (zh)
KR101569298B1 (ko)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통신 방법
US952163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M2M devices
US8547982B2 (e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ith energy efficient protocols
US9344835B2 (en) Machine-to-machine (M2M) communications using short message services (SMS)
KR101190864B1 (ko) 비동기식 mac 프로토콜에 기반한 센서 노드 및 그 센서 노드에서 수행되는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KR20050087980A (ko) 모바일 애드 혹 네트워크에서 이동 단말기의 매체 액세스제어 프로토콜 계층 모듈 및 헬로 패킷 전송 방법
WO2009133237A1 (en) Power management mode aware mesh beacon collision avoidance and information update mechanism
Gao et al. Energy saving with node sleep and power control mechanisms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US10637684B2 (en) Mesh network connectivity
US10742538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US20170026901A1 (en) Neighbor aware network data link presence indication
US8787274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16517660A (ja) 支援されたエネルギー効率の良いピアツーピア(p2p)通信
Fu et al. Hybrid channel access with CSMA/CA and SOTDMA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MANET
CN112423364B (zh) 一种无线移动式自组通信方法和系统
US11304084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eacon-based passive clustering in mobile ad hoc networks (MANET)
JP6892995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機、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Dong et al. An Energy Efficient Cross-Layer Clustering Scheme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Thakur et al. An asynchronous wakeup power-saving protocol for multi-hop ad hoc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