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02299A -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02299A
CN104602299A CN201310533856.0A CN201310533856A CN104602299A CN 104602299 A CN104602299 A CN 104602299A CN 201310533856 A CN201310533856 A CN 201310533856A CN 104602299 A CN104602299 A CN 1046022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red
terminal
target device
frame
messag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3385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贤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53385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02299A/zh
Publication of CN1046022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22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生成消息帧,所述消息帧中至少包含一个或多个待转移终端的标识以及对应于每个所述待转移终端的目标设备的标识,表示所述消息帧的发送方需要将每个所述待转移终端转移至对应的目标设备,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待转移终端的标识为关联标识(AID)和/或媒介访问控制地址,所述目标设备的标识为媒介访问控制地址;发送所述消息帧。本发明还提出了相应的无线通信设备。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对当前AP所管理的STA进行转移操作,从而有助于改善当前AP的负载情况,并且不会对STA的业务操作造成影响。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针对WLAN网络提出了如何提高区域内的吞吐量以及频谱的利用率的需求。
为满足上述需求,相关技术中提出了对ESS(Extended Service set,扩展服务集)或OBSS(Overlapping Basic Service Set,重叠基本服务集)中的多个AP(Access Point,接入点)进行负载均衡,从而间接提高整个区域内的吞吐量。
然而,相关技术中仅能够将某个AP自身的负载信息广播出来,以及向其他设备告知其是否能够支持负载均衡的操作,但并没有给出如何基于负载情况实现负载均衡的操作。
因此,如何基于AP的负载信息和对负载均衡操作的支持情况,具体执行负载均衡操作,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对当前AP所管理的STA进行转移操作,从而有助于改善当前AP的负载情况,并且不会对STA的业务操作造成影响。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生成消息帧,所述消息帧中至少包含一个或多个待转移终端的标识以及对应于每个所述待转移终端的目标设备的标识,表示所述消息帧的发送方需要将每个所述待转移终端转移至对应的目标设备,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待转移终端的标识为关联标识(AID)和/或媒介访问控制地址,所述目标设备的标识为媒介访问控制地址;发送所述消息帧。
在该技术方案中,消息帧的发送方可以是AP,该AP通过在消息帧中标示出需要被转移至目标设备(如其他AP)的终端(即待转移终端)的标识,使得这些待转移终端可以根据该消息帧的指示,从当前连接的AP转移至目标设备,从而减轻了当前AP的负载压力,实现了当前AP与目标设备之间的负载均衡操作,并由此间接提高区域内的吞吐量。
其中,待转移终端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每个待转移终端都存在对应的目标设备,且不同待转移终端对应的目标设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待转移终端的标识和对应于每个所述待转移终端的目标设备的标识位于所述消息帧的媒介访问控制帧的帧头部分或帧体部分。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将待转移终端的标识和目标设备的标识设置在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介访问控制)帧的帧头部分,也可以设置在MAC帧的帧体部分,或者也可以设置在消息帧的其他部分。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所述消息帧为广播消息帧、组播消息帧或单播消息帧。
在该技术方案中,消息帧可以通过广播、组播、单播等不同方式发送出去,如果消息帧为广播消息帧,则一定范围内的所有STA都可以接收到该消息帧;如果消息帧为组播消息帧,则该组播消息帧可以仅发送给一定范围内的STA,或一定范围内指定的一个或多个STA;如果消息帧为单播消息帧,则该单播消息帧可以直接被发送至某个STA。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所述消息帧为公共动作消息帧。
在该技术方案中,消息帧可以定义为公共动作消息帧,或者也可以定义为其他类型的消息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生成所述消息帧之前,还包括:获取至少一个无线通信设备的负载情况,所述至少一个无线通信设备与所述消息帧的发送方处于同一个扩展服务集(ESS,Extended Service set)或重叠基本服务集(OBSS,Overlapping Basic Service Set);从所述至少一个无线通信设备中,选择所述一个或多个待转移终端对应的目标设备,以使得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待转移终端转移至对应的目标设备之后,所述发送方和每个所述目标设备的负载都小于或等于预设的负载阈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前AP的负载较高时,可能存在多个待转移终端,则通过获取到的周围(当前AP所处的ESS或OBSS内)的无线通信设备的负载情况,对于负载较低、能够为更多终端提供服务的无线通信设备,可以被选作执行负载均衡的目标设备,并且能够准确地确定每个目标设备实际上需要转移的终端数目,甚至直接为每个目标设备选定具体需要被转移的终端,以确保待转移终端不会导致目标设备的负载过高。
其中,当前AP可以默认周围的无线通信设备都支持负载均衡的功能;或者,当前AP可以通过监听周围的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的消息帧,若其中包含有能力信息标识,该能力信息标识表示其所属消息帧的发送方配置了支持均衡负载的能力,则可以将该无线通信设备作出目标设备,并用于执行负载均衡。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生成所述消息帧之前,还包括:生成协商请求帧,所述协商请求帧中至少包含一个或多个服务终端的标识,表示所述消息帧的发送方需要将所述一个或多个服务终端转移至特定的目标设备;向所述特定的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协商请求帧,并接收返回的协商响应帧。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前AP针对自身的负载情况和周围的无线通信设备的负载情况,选取目标设备,并为每个目标设备分配需要转移的终端(与当前AP相连接的终端,即服务终端),然后与目标设备进行协商。通过协商响应帧,目标设备可以接受当前AP的负载均衡请求,也可以拒绝接收当前AP分配的服务终端,或者只接收当前AP分配的部分服务终端。若目标设备拒绝接受当前AP的负载均衡请求或只接收部分服务终端,则当前AP可以对服务终端进行重新分配,比如按照目标设备的要求而减少转移的服务终端的数量,或者将服务终端分配至其他的目标设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所述消息帧的发送方的所有服务终端中,随机选择预设数量的服务终端,以作为所述待转移终端;或在所有处于所述发送方的特定扇区的服务终端中,随机选择预设数量的服务终端,以作为所述待转移终端,其中,所述特定扇区中的服务终端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数量,或所述特定扇区对应的业务通信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通信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所有的服务终端的优先级都相同时,可以从中任意随机选择出需要转移至目标设备的待转移终端;当部分服务终端的优先级较高或指定禁止转移时,则不应当在这些服务终端中进行选择。在使用定向天线进行通信的条件下,为了避免被选中的服务终端都集中在一个或多个区域内,可以在服务终端的数量过多(服务终端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数量,或业务通信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通信量)的区域(如扇区)内,对待转移终端进行选择。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接收任一目标设备发送的转移响应帧,所述转移响应帧对应于所述任一目标设备从对应的待转移终端接收到的转移请求帧;对所述任一目标设备对应的待转移终端执行资源释放操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待转移终端在执行转移时,向对应的目标设备发送转移请求帧,请求从当前AP转移至对应的目标设备,则该目标设备向该待转移终端和当前AP发送对应的转移响应帧,一方面告知待转移终端执行转移操作,另一方面告知当前AP将对应于该待转移终端的资源进行释放操作,避免对资源的不合理占用。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包括:数据处理模块,用于生成消息帧,所述消息帧中至少包含一个或多个待转移终端的标识以及对应于每个所述待转移终端的目标设备的标识,表示所述无线通信设备需要将每个所述待转移终端转移至对应的目标设备,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待转移终端的标识为关联标识(AID)和/或媒介访问控制地址,所述目标设备的标识为媒介访问控制地址;数据交互模块,用于发送所述消息帧。
在该技术方案中,无线通信设备可以是AP,数据处理模块可以是无线通信设备中数据处理的芯片模块,而数据交互模块则相当于信号收发装置以及天线等。
以无线通信设备为AP的情况为例。该AP通过在消息帧中标示出需要被转移至目标设备(如其他AP)的终端(即待转移终端)的标识,使得这些待转移终端可以根据该消息帧的指示,从当前连接的AP转移至目标设备,从而减轻了当前AP的负载压力,实现了当前AP与目标设备之间的负载均衡操作,并由此间接提高区域内的吞吐量。
其中,待转移终端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每个待转移终端都存在对应的目标设备,且不同待转移终端对应的目标设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待转移终端的标识和对应于每个所述待转移终端的目标设备的标识位于所述消息帧的媒介访问控制帧的帧头部分或帧体部分。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将待转移终端的标识和目标设备的标识设置在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介访问控制)帧的帧头部分,也可以设置在MAC帧的帧体部分,或者也可以设置在消息帧的其他部分。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所述消息帧为广播消息帧、组播消息帧或单播消息帧。
在该技术方案中,消息帧可以通过广播、组播、单播等不同方式发送出去,如果消息帧为广播消息帧,则一定范围内的所有STA都可以接收到该消息帧;如果消息帧为组播消息帧,则该组播消息帧可以仅发送给一定范围内的STA,或一定范围内指定的一个或多个STA;如果消息帧为单播消息帧,则该单播消息帧可以直接被发送至某个STA。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所述消息帧为公共动作消息帧。
在该技术方案中,消息帧可以定义为公共动作消息帧,或者也可以定义为其他类型的消息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数据交互模块还用于:获取至少一个其他的无线通信设备的负载情况,所述至少一个其他的无线通信设备与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处于同一个扩展服务集或重叠基本服务集;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用于:从所述至少一个其他的无线通信设备中,选择所述一个或多个待转移终端对应的目标设备,以使得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待转移终端转移至对应的目标设备之后,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和每个所述目标设备的负载都小于或等于预设的负载阈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前AP的负载较高时,可能存在多个待转移终端,则通过获取到的周围(当前AP所处的ESS或OBSS内)的其他的无线通信设备的负载情况,对于负载较低、能够为更多终端提供服务的其他的无线通信设备,可以被选作执行负载均衡的目标设备,并且能够准确地确定每个目标设备实际上需要转移的终端数目,甚至直接为每个目标设备选定具体需要被转移的终端,以确保待转移终端不会导致目标设备的负载过高。
其中,当前AP可以默认周围的其他的无线通信设备都支持负载均衡的功能;或者,当前AP可以通过监听周围的其他的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的消息帧,若其中包含有能力信息标识,该能力信息标识表示其所属消息帧的发送方配置了支持均衡负载的能力,则可以将该其他的无线通信设备作出目标设备,并用于执行负载均衡。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用于:生成协商请求帧,所述协商请求帧中至少包含一个或多个服务终端的标识,表示所述无线通信设备需要将所述一个或多个服务终端转移至特定的目标设备;所述数据交互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特定的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协商请求帧,并接收返回的协商响应帧。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前AP针对自身的负载情况和周围的其他的无线通信设备的负载情况,选取目标设备,并为每个目标设备分配需要转移的终端(与当前AP相连接的终端,即服务终端),然后与目标设备进行协商。通过协商响应帧,目标设备可以接受当前AP的负载均衡请求,也可以拒绝接收当前AP分配的服务终端,或者只接收当前AP分配的部分服务终端。若目标设备拒绝接受当前AP的负载均衡请求或只接收部分服务终端,则当前AP可以对服务终端进行重新分配,比如按照目标设备的要求而减少转移的服务终端的数量,或者将服务终端分配至其他的目标设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的所有服务终端中,随机选择预设数量的服务终端,以作为所述待转移终端;或在所有处于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的特定扇区的服务终端中,随机选择预设数量的服务终端,以作为所述待转移终端,其中,所述特定扇区中的服务终端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数量,或所述特定扇区对应的业务通信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通信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所有的服务终端的优先级都相同时,可以从中任意随机选择出需要转移至目标设备的待转移终端;当部分服务终端的优先级较高或指定禁止转移时,则不应当在这些服务终端中进行选择。在使用定向天线进行通信的条件下,为了避免被选中的服务终端都集中在一个或多个区域内,可以在服务终端的数量过多(服务终端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数量,或业务通信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通信量)的区域(如扇区)内,对待转移终端进行选择。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数据交互模块还用于:接收任一目标设备发送的转移响应帧,所述转移响应帧对应于所述任一目标设备从对应的待转移终端接收到的转移请求帧;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用于:对所述任一目标设备对应的待转移终端执行资源释放操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待转移终端在执行转移时,向对应的目标设备发送转移请求帧,请求从当前AP转移至对应的目标设备,则该目标设备向该待转移终端和当前AP发送对应的转移响应帧,一方面告知待转移终端执行转移操作,另一方面告知当前AP将对应于该待转移终端的资源进行释放操作,避免对资源的不合理占用。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接收消息帧,所述消息帧中至少包含一个或多个待转移终端的标识以及对应于每个所述待转移终端的目标设备的标识,表示所述消息帧的发送方需要将每个所述待转移终端转移至对应的目标设备;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待转移终端的标识为关联标识(AID)和/或媒介访问控制地址,所述目标设备的标识为媒介访问控制地址。
在该技术方案中,消息帧的发送方可以是AP,该AP通过在消息帧中标示出需要被转移至目标设备(如其他AP)的终端(即待转移终端)的标识,使得这些待转移终端可以根据该消息帧的指示,从当前连接的AP转移至目标设备,从而减轻了当前AP的负载压力,实现了当前AP与目标设备之间的负载均衡操作,并由此间接提高区域内的吞吐量。
其中,待转移终端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每个待转移终端都存在对应的目标设备,且不同待转移终端对应的目标设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向对应于所述消息帧的接收方的目标设备发送转移请求帧;接收对应于所述转移请求帧的转移响应帧,执行向所述目标设备的转移操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待转移终端在执行转移时,向对应的目标设备发送转移请求帧,请求从当前AP转移至对应的目标设备,则该目标设备向该待转移终端返回对应的转移响应帧,从而告知待转移终端执行转移操作,完成负载均衡操作。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包括:数据交互模块,用于接收消息帧,所述消息帧中至少包含一个或多个待转移终端的标识以及对应于每个所述待转移终端的目标设备的标识,表示所述消息帧的发送方需要将每个所述待转移终端转移至对应的目标设备;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待转移终端的标识为关联标识(AID)和/或媒介访问控制地址,所述目标设备的标识为媒介访问控制地址。
在该技术方案中,无线通信设备可以是STA,数据处理模块可以是无线通信设备中数据处理的芯片模块,而数据交互模块则相当于信号收发装置以及天线等。
消息帧的发送方可以是AP,该AP通过在消息帧中标示出需要被转移至目标设备(如其他AP)的终端(即待转移终端)的标识,使得这些待转移终端可以根据该消息帧的指示,从当前连接的AP转移至目标设备,从而减轻了当前AP的负载压力,实现了当前AP与目标设备之间的负载均衡操作,并由此间接提高区域内的吞吐量。
其中,待转移终端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每个待转移终端都存在对应的目标设备,且不同待转移终端对应的目标设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数据交互模块还用于:向对应于所述消息帧的接收方的目标设备发送转移请求帧,并接收对应于所述转移请求帧的转移响应帧;所述无线通信设备还包括: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转移响应帧,执行向所述目标设备的转移操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待转移终端在执行转移时,向对应的目标设备发送转移请求帧,请求从当前AP转移至对应的目标设备,则该目标设备向该待转移终端返回对应的转移响应帧,从而告知待转移终端执行转移操作,完成负载均衡操作。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对当前AP所管理的STA进行转移操作,从而有助于改善当前AP的负载情况,并且不会对STA的业务操作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封装待转移终端的标识和目标设备的标识的信息元素的结构示意图;
图3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封装待转移终端的标识和目标设备的标识的信息元素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的示意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的示意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执行负载均衡操作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实施例中,涉及到消息帧的发送方和接收方,具体地,下面结合两者进行详细说明。
一、基本操作流程
对于发送方,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对于接收方,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方法,包括:步骤102,生成消息帧,所述消息帧中至少包含一个或多个待转移终端的标识以及对应于每个所述待转移终端的目标设备的标识,表示所述消息帧的发送方需要将每个所述待转移终端转移至对应的目标设备,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待转移终端的标识为关联标识(AID)和/或媒介访问控制地址,所述目标设备的标识为媒介访问控制地址;步骤104,发送所述消息帧。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方法,包括:步骤202,接收消息帧,所述消息帧中至少包含一个或多个待转移终端的标识以及对应于每个所述待转移终端的目标设备的标识,表示所述消息帧的发送方需要将每个所述待转移终端转移至对应的目标设备;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待转移终端的标识为关联标识(AID)和/或媒介访问控制地址,所述目标设备的标识为媒介访问控制地址。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消息帧的发送方可以是AP,该AP通过在消息帧中标示出需要被转移至目标设备(如其他AP)的终端(即待转移终端)的标识,使得这些待转移终端可以根据该消息帧的指示,从当前连接的AP转移至目标设备,从而减轻了当前AP的负载压力,实现了当前AP与目标设备之间的负载均衡操作,并由此间接提高区域内的吞吐量。
其中,待转移终端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每个待转移终端都存在对应的目标设备,且不同待转移终端对应的目标设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一方面,相关技术中已经规定了AP可以在如信标帧中标示出自身的负载信息。另一方面,当前AP可以默认周围的无线通信设备都支持负载均衡的功能;或者,当前AP可以通过监听周围的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的消息帧,若其中包含有能力信息标识,该能力信息标识表示其所属消息帧的发送方配置了支持均衡负载的能力,则可以将该无线通信设备作出目标设备,并用于执行负载均衡。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所述消息帧为广播消息帧、组播消息帧或单播消息帧。
在该技术方案中,消息帧可以通过广播、组播、单播等不同方式发送出去,如果消息帧为广播消息帧,则一定范围内的所有STA都可以接收到该消息帧;如果消息帧为组播消息帧,则该组播消息帧可以仅发送给一定范围内的STA,或一定范围内指定的一个或多个STA;如果消息帧为单播消息帧,则该单播消息帧可以直接被发送至某个STA。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所述消息帧为公共动作消息帧。
表1
比如表1所示,为在现有标准下,添加了“负载均衡消息帧”(即上述消息帧)为新的公共动作消息帧。当然,除了上述类型,也可以定义为其他类型的消息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待转移终端的标识和对应于每个所述待转移终端的目标设备的标识位于所述消息帧的媒介访问控制帧的帧头部分或帧体部分。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将待转移终端的标识和目标设备的标识设置在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介访问控制)帧的帧头部分,也可以设置在MAC帧的帧体部分,或者也可以设置在消息帧的其他部分。
具体地,待转移终端的标识和目标设备的标识可以以IE(InformationElement,信息元素)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图3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封装待转移终端的标识和目标设备的标识的信息元素的结构示意图;图3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封装待转移终端的标识和目标设备的标识的信息元素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A所示,当需要将多个终端转移至同一个目标设备时,可以将所有的多个终端的标识(如多个终端的AID或多个终端的MAC地址,具体如图3A中的AID1……AIDn,以及MAC1……MACn)进行连续排列,而将目标设备的标识进行单独设置。如图3B所示,当一个目标设备对应于一个待转移终端时,则可以将相关联的目标设备的标识(如目标设备的MAC地址)和待转移终端的标识(如待转移终端的AID或待转移终端的MAC地址,具体如图3B中的AID1……AIDn,以及MAC1……MACn)作为一组,各组数据之间进行连续排列。
二、对于发送方(如当前AP)而言,还需要执行下述操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生成所述消息帧之前,还包括:获取至少一个无线通信设备的负载情况,所述至少一个无线通信设备与所述消息帧的发送方处于同一个扩展服务集(ESS,Extended Service set)或重叠基本服务集(OBSS,Overlapping Basic Service Set);从所述至少一个无线通信设备中,选择所述一个或多个待转移终端对应的目标设备,以使得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待转移终端转移至对应的目标设备之后,所述发送方和每个所述目标设备的负载都小于或等于预设的负载阈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前AP的负载较高时,可能存在多个待转移终端,则通过获取到的周围(当前AP所处的ESS或OBSS内)的无线通信设备的负载情况,对于负载较低、能够为更多终端提供服务的无线通信设备,可以被选作执行负载均衡的目标设备,并且能够准确地确定每个目标设备实际上需要转移的终端数目,甚至直接为每个目标设备选定具体需要被转移的终端,以确保待转移终端不会导致目标设备的负载过高。
其中,当前AP可以默认周围的无线通信设备都支持负载均衡的功能;或者,当前AP可以通过监听周围的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的消息帧,若其中包含有能力信息标识,该能力信息标识表示其所属消息帧的发送方配置了支持均衡负载的能力,则可以将该无线通信设备作出目标设备,并用于执行负载均衡。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生成所述消息帧之前,还包括:生成协商请求帧,所述协商请求帧中至少包含一个或多个服务终端的标识,表示所述消息帧的发送方需要将所述一个或多个服务终端转移至特定的目标设备;向所述特定的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协商请求帧,并接收返回的协商响应帧。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前AP针对自身的负载情况和周围的无线通信设备的负载情况,选取目标设备,并为每个目标设备分配需要转移的终端(与当前AP相连接的终端,即服务终端),然后与目标设备进行协商。通过协商响应帧,目标设备可以接受当前AP的负载均衡请求,也可以拒绝接收当前AP分配的服务终端,或者只接收当前AP分配的部分服务终端。若目标设备拒绝接受当前AP的负载均衡请求或只接收部分服务终端,则当前AP可以对服务终端进行重新分配,比如按照目标设备的要求而减少转移的服务终端的数量,或者将服务终端分配至其他的目标设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所述消息帧的发送方的所有服务终端中,随机选择预设数量的服务终端,以作为所述待转移终端;或在所有处于所述发送方的特定扇区的服务终端中,随机选择预设数量的服务终端,以作为所述待转移终端,其中,所述特定扇区中的服务终端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数量,或所述特定扇区对应的业务通信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通信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所有的服务终端的优先级都相同时,可以从中任意随机选择出需要转移至目标设备的待转移终端;当部分服务终端的优先级较高或指定禁止转移时,则不应当在这些服务终端中进行选择。在使用定向天线进行通信的条件下,为了避免被选中的服务终端都集中在一个或多个区域内,可以在服务终端的数量过多(服务终端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数量,或业务通信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通信量)的区域(如扇区)内,对待转移终端进行选择。
三、任一待转移终端执行转移操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任一待转移终端还可以执行:向对应于所述消息帧的接收方(即任一待转移终端)的目标设备发送转移请求帧;接收对应于所述转移请求帧的转移响应帧,执行向所述目标设备的转移操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待转移终端在执行转移时,向对应的目标设备发送转移请求帧,请求从当前AP转移至对应的目标设备,则该目标设备向该待转移终端返回对应的转移响应帧,从而告知待转移终端执行转移操作,完成负载均衡操作。
同时,目标设备返回的上述的转移响应帧还同时被发送至消息帧的发送方,比如当前AP,则还包括:
消息帧的发送方执行:接收任一目标设备发送的转移响应帧,所述转移响应帧对应于所述任一目标设备从对应的待转移终端接收到的转移请求帧;对所述任一目标设备对应的待转移终端执行资源释放操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待转移终端在执行转移时,向对应的目标设备发送转移请求帧,请求从当前AP转移至对应的目标设备,则该目标设备向该待转移终端和当前AP发送对应的转移响应帧,一方面告知待转移终端执行转移操作,另一方面告知当前AP将对应于该待转移终端的资源进行释放操作,避免对资源的不合理占用。
对应于上述的无线通信方法,本发明还提出了相应的无线通信设备,下面结合图4和图5进行详细说明。
对应于发送方,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的示意框图。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400,包括:数据处理模块402,用于生成消息帧,所述消息帧中至少包含一个或多个待转移终端的标识以及对应于每个所述待转移终端的目标设备的标识,表示所述无线通信设备需要将每个所述待转移终端转移至对应的目标设备,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待转移终端的标识为关联标识(AID)和/或媒介访问控制地址,所述目标设备的标识为媒介访问控制地址;数据交互模块404,用于发送所述消息帧。
在该技术方案中,无线通信设备400可以是AP,数据处理模块402可以是无线通信设备400中数据处理的芯片模块,而数据交互模块404则相当于信号收发装置以及天线等。
以无线通信设备400为AP的情况为例。该AP通过在消息帧中标示出需要被转移至目标设备(如其他AP)的终端(即待转移终端)的标识,使得这些待转移终端可以根据该消息帧的指示,从当前连接的AP转移至目标设备,从而减轻了当前AP的负载压力,实现了当前AP与目标设备之间的负载均衡操作,并由此间接提高区域内的吞吐量。
其中,待转移终端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每个待转移终端都存在对应的目标设备,且不同待转移终端对应的目标设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待转移终端的标识和对应于每个所述待转移终端的目标设备的标识位于所述消息帧的媒介访问控制帧的帧头部分或帧体部分。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将待转移终端的标识和目标设备的标识设置在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介访问控制)帧的帧头部分,也可以设置在MAC帧的帧体部分,或者也可以设置在消息帧的其他部分。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所述消息帧为广播消息帧、组播消息帧或单播消息帧。
在该技术方案中,消息帧可以通过广播、组播、单播等不同方式发送出去,如果消息帧为广播消息帧,则一定范围内的所有STA都可以接收到该消息帧;如果消息帧为组播消息帧,则该组播消息帧可以仅发送给一定范围内的STA,或一定范围内指定的一个或多个STA;如果消息帧为单播消息帧,则该单播消息帧可以直接被发送至某个STA。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所述消息帧为公共动作消息帧。
在该技术方案中,消息帧可以定义为公共动作消息帧,或者也可以定义为其他类型的消息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数据交互模块404还用于:获取至少一个其他的无线通信设备的负载情况,所述至少一个其他的无线通信设备与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处于同一个扩展服务集或重叠基本服务集;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用于:从所述至少一个其他的无线通信设备中,选择所述一个或多个待转移终端对应的目标设备,以使得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待转移终端转移至对应的目标设备之后,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和每个所述目标设备的负载都小于或等于预设的负载阈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前AP的负载较高时,可能存在多个待转移终端,则通过获取到的周围(当前AP所处的ESS或OBSS内)的其他的无线通信设备的负载情况,对于负载较低、能够为更多终端提供服务的其他的无线通信设备,可以被选作执行负载均衡的目标设备,并且能够准确地确定每个目标设备实际上需要转移的终端数目,甚至直接为每个目标设备选定具体需要被转移的终端,以确保待转移终端不会导致目标设备的负载过高。
其中,当前AP可以默认周围的其他的无线通信设备都支持负载均衡的功能;或者,当前AP可以通过监听周围的其他的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的消息帧,若其中包含有能力信息标识,该能力信息标识表示其所属消息帧的发送方配置了支持均衡负载的能力,则可以将该其他的无线通信设备作出目标设备,并用于执行负载均衡。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402还用于:生成协商请求帧,所述协商请求帧中至少包含一个或多个服务终端的标识,表示所述无线通信设备400需要将所述一个或多个服务终端转移至特定的目标设备;所述数据交互模块404还用于:向所述特定的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协商请求帧,并接收返回的协商响应帧。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前AP针对自身的负载情况和周围的其他的无线通信设备的负载情况,选取目标设备,并为每个目标设备分配需要转移的终端(与当前AP相连接的终端,即服务终端),然后与目标设备进行协商。通过协商响应帧,目标设备可以接受当前AP的负载均衡请求,也可以拒绝接收当前AP分配的服务终端,或者只接收当前AP分配的部分服务终端。若目标设备拒绝接受当前AP的负载均衡请求或只接收部分服务终端,则当前AP可以对服务终端进行重新分配,比如按照目标设备的要求而减少转移的服务终端的数量,或者将服务终端分配至其他的目标设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402还用于:在所述无线通信设备400的所有服务终端中,随机选择预设数量的服务终端,以作为所述待转移终端;或在所有处于所述无线通信设备400的特定扇区的服务终端中,随机选择预设数量的服务终端,以作为所述待转移终端,其中,所述特定扇区中的服务终端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数量,或所述特定扇区对应的业务通信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通信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所有的服务终端的优先级都相同时,可以从中任意随机选择出需要转移至目标设备的待转移终端;当部分服务终端的优先级较高或指定禁止转移时,则不应当在这些服务终端中进行选择。在使用定向天线进行通信的条件下,为了避免被选中的服务终端都集中在一个或多个区域内,可以在服务终端的数量过多(服务终端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数量,或业务通信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通信量)的区域(如扇区)内,对待转移终端进行选择。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数据交互模块404还用于:接收任一目标设备发送的转移响应帧,所述转移响应帧对应于所述任一目标设备从对应的待转移终端接收到的转移请求帧;所述数据处理模块402还用于:对所述任一目标设备对应的待转移终端执行资源释放操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待转移终端在执行转移时,向对应的目标设备发送转移请求帧,请求从当前AP转移至对应的目标设备,则该目标设备向该待转移终端和当前AP发送对应的转移响应帧,一方面告知待转移终端执行转移操作,另一方面告知当前AP将对应于该待转移终端的资源进行释放操作,避免对资源的不合理占用。
对应于接收方,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的示意框图。
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500,包括:数据交互模块502,用于接收消息帧,所述消息帧中至少包含一个或多个待转移终端的标识以及对应于每个所述待转移终端的目标设备的标识,表示所述消息帧的发送方需要将每个所述待转移终端转移至对应的目标设备;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待转移终端的标识为关联标识(AID)和/或媒介访问控制地址,所述目标设备的标识为媒介访问控制地址。
在该技术方案中,无线通信设备500可以是STA,而数据交互模块502则相当于信号收发装置以及天线等。
消息帧的发送方可以是AP,该AP通过在消息帧中标示出需要被转移至目标设备(如其他AP)的终端(即待转移终端)的标识,使得这些待转移终端可以根据该消息帧的指示,从当前连接的AP转移至目标设备,从而减轻了当前AP的负载压力,实现了当前AP与目标设备之间的负载均衡操作,并由此间接提高区域内的吞吐量。
其中,待转移终端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每个待转移终端都存在对应的目标设备,且不同待转移终端对应的目标设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数据交互模块502还用于:向对应于所述消息帧的接收方的目标设备发送转移请求帧,并接收对应于所述转移请求帧的转移响应帧;所述无线通信设备500还包括:数据处理模块504,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转移响应帧,执行向所述目标设备的转移操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数据处理模块504可以是无线通信设备500中数据处理的芯片模块。待转移终端在执行转移时,向对应的目标设备发送转移请求帧,请求从当前AP转移至对应的目标设备,则该目标设备向该待转移终端返回对应的转移响应帧,从而告知待转移终端执行转移操作,完成负载均衡操作。
下面以消息帧的发送方为AP、接收方为连接至该AP的多个STA为例,具体说明AP如何将部分STA转移至其他的AP,以实现负载均衡的过程。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执行负载均衡操作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如图6所示,假定AP与STA1、STA2……STAn建立连接后,检测到自身的负载过高,需要将部分STA转移至其他的AP1……APn中的一个或多个AP,则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执行负载均衡操作的具体流程包括:
步骤1,AP获取并存储其他AP的负载信息。
这里的“其他AP”即图6中所示的AP1……APn。为了确保STA在从AP转移至APi(1≤i≤n)之后,能够得到较好的服务,AP1……APn应当为AP周围的设备。具体地,AP1……APn可以与AP处于同一个ESS或OBSS。
同时,AP接收到的APi的负载信息,一方面包括该APi的负载状况,比如负载的大小,另一方面包括该APi对于负载均衡能力的支持情况。具体地,比如APi可以在信标帧(Beacon)中标示出上述负载信息。
步骤2,AP与其他AP协商转移的STA。
根据AP接收到的APi的负载信息,AP会在已连接的STA1……STAn中挑选出一个或多个STA,以用于转移至APi。
选择出的APi可以称为“目标AP”。对于目标AP的选择,显然需要确保在将STA转移至目标AP后,该目标AP的负载也仍然处于正常范围,比如必须小于或等于预设的负载阈值(该目标AP自身预设的,或由AP自身预设的,或由标准设定的)。
选择出的STA可以称为“待转移STA”。对于待转移STA的选择,一种方式,可以由AP在STA1……STAn中随机选取;另一种方式,为了避免某个扇区内的STA被过多地选取,可以限定在STA的数量较多的扇区(数量相对最多,或数量大于预设的数量阈值)内进行随机选取待转移STA,也可以限定在通信数据量较多的扇区内进行随机选取待转移STA。
选择完目标AP和待转移STA之后,由AP为每个目标AP设置关联的待转移STA,比如可以为当前负载较低的目标AP分配更多的待转移STA。
AP通过图6所示的M1信令,将分配结果告知每个目标AP,并接收这些目标AP返回的M2信令。M2信令可能是接受AP的分配结果,也可能是拒绝AP的分配结果,还可能是建议减少当前分配的STA的数量等。那么,对于被拒绝分配的STA,AP可以重新进行分配,并重复上述协商过程。
步骤3,STA从AP向目标AP的转移过程。
A)AP生成消息帧,该消息帧中包含了所有的待转移STA的标识,比如其关联标识(AID)或MAC地址,以及每个待转移STA被转移至的目标AP的标识,比如该目标AP的MAC地址。AP对上述的消息帧进行广播,以告知所有待转移STA。
B)每个待转移STA在接收到上述消息帧之后,向被分配至的目标AP发送转移请求帧。比如STA1向AP1发送转移请求帧,以请求从AP转移至AP1。
C)接收到待转移STA发送的转移请求帧时,目标AP生成对应的转移响应帧,其中包含对待转移STA的转移请求的响应,如允许转移或不允许转移或等待预设时长后再转移等。
目标AP将生成的上述转移响应帧发送给响应的待转移STA和AP。待转移STA据此确定是否执行转移操作;当确定允许待转移STA的转移操作时,AP执行对该待转移STA的资源释放操作,以避免资源的占用。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和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实现对当前AP所管理的STA进行转移操作,从而有助于改善当前AP的负载情况,并且不会对STA的业务操作造成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成消息帧,所述消息帧中至少包含一个或多个待转移终端的标识以及对应于每个所述待转移终端的目标设备的标识,表示所述消息帧的发送方需要将每个所述待转移终端转移至对应的目标设备,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待转移终端的标识为关联标识和/或媒介访问控制地址,所述目标设备的标识为媒介访问控制地址;
发送所述消息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待转移终端的标识和对应于每个所述待转移终端的目标设备的标识位于所述消息帧的媒介访问控制帧的帧头部分或帧体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帧为广播消息帧、组播消息帧或单播消息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帧为公共动作消息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生成所述消息帧之前,还包括:
获取至少一个无线通信设备的负载情况,所述至少一个无线通信设备与所述消息帧的发送方处于同一个扩展服务集或重叠基本服务集;
从所述至少一个无线通信设备中,选择所述一个或多个待转移终端对应的目标设备,以使得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待转移终端转移至对应的目标设备之后,所述发送方和每个所述目标设备的负载都小于或等于预设的负载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生成所述消息帧之前,还包括:
生成协商请求帧,所述协商请求帧中至少包含一个或多个服务终端的标识,表示所述消息帧的发送方需要将所述一个或多个服务终端转移至特定的目标设备;
向所述特定的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协商请求帧,并接收返回的协商响应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消息帧的发送方的所有服务终端中,随机选择预设数量的服务终端,以作为所述待转移终端;
或在所有处于所述发送方的特定扇区的服务终端中,随机选择预设数量的服务终端,以作为所述待转移终端,其中,所述特定扇区中的服务终端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数量,或所述特定扇区对应的业务通信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通信量。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任一目标设备发送的转移响应帧,所述转移响应帧对应于所述任一目标设备从对应的待转移终端接收到的转移请求帧;
对所述任一目标设备对应的待转移终端执行资源释放操作。
9.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生成消息帧,所述消息帧中至少包含一个或多个待转移终端的标识以及对应于每个所述待转移终端的目标设备的标识,表示所述无线通信设备需要将每个所述待转移终端转移至对应的目标设备,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待转移终端的标识为关联标识(AID)和/或媒介访问控制地址,所述目标设备的标识为媒介访问控制地址;
数据交互模块,用于发送所述消息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个或多个待转移终端的标识和对应于每个所述待转移终端的目标设备的标识位于所述消息帧的媒介访问控制帧的帧头部分或帧体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帧为广播消息帧、组播消息帧或单播消息帧。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帧为公共动作消息帧。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交互模块还用于:获取至少一个其他的无线通信设备的负载情况,所述至少一个其他的无线通信设备与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处于同一个扩展服务集或重叠基本服务集;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用于:从所述至少一个其他的无线通信设备中,选择所述一个或多个待转移终端对应的目标设备,以使得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待转移终端转移至对应的目标设备之后,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和每个所述目标设备的负载都小于或等于预设的负载阈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用于:生成协商请求帧,所述协商请求帧中至少包含一个或多个服务终端的标识,表示所述无线通信设备需要将所述一个或多个服务终端转移至特定的目标设备;
所述数据交互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特定的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协商请求帧,并接收返回的协商响应帧。
15.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的所有服务终端中,随机选择预设数量的服务终端,以作为所述待转移终端;
或在所有处于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的特定扇区的服务终端中,随机选择预设数量的服务终端,以作为所述待转移终端,其中,所述特定扇区中的服务终端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数量,或所述特定扇区对应的业务通信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通信量。
16.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交互模块还用于:接收任一目标设备发送的转移响应帧,所述转移响应帧对应于所述任一目标设备从对应的待转移终端接收到的转移请求帧;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用于:对所述任一目标设备对应的待转移终端执行资源释放操作。
17.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消息帧,所述消息帧中至少包含一个或多个待转移终端的标识以及对应于每个所述待转移终端的目标设备的标识,表示所述消息帧的发送方需要将每个所述待转移终端转移至对应的目标设备;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待转移终端的标识为关联标识和/或媒介访问控制地址,所述目标设备的标识为媒介访问控制地址。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对应于所述消息帧的接收方的目标设备发送转移请求帧;
接收对应于所述转移请求帧的转移响应帧,执行向所述目标设备的转移操作。
19.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交互模块,用于接收消息帧,所述消息帧中至少包含一个或多个待转移终端的标识以及对应于每个所述待转移终端的目标设备的标识,表示所述消息帧的发送方需要将每个所述待转移终端转移至对应的目标设备;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待转移终端的标识为关联标识和/或媒介访问控制地址,所述目标设备的标识为媒介访问控制地址。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交互模块还用于:
向对应于所述消息帧的接收方的目标设备发送转移请求帧,并接收对应于所述转移请求帧的转移响应帧;
所述无线通信设备还包括: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转移响应帧,执行向所述目标设备的转移操作。
CN201310533856.0A 2013-10-31 2013-10-31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设备 Pending CN1046022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33856.0A CN104602299A (zh) 2013-10-31 2013-10-31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33856.0A CN104602299A (zh) 2013-10-31 2013-10-31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02299A true CN104602299A (zh) 2015-05-06

Family

ID=53127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33856.0A Pending CN104602299A (zh) 2013-10-31 2013-10-31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0229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9851A (zh) * 2015-07-03 2015-12-02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通信方法和设备
WO2022094975A1 (zh) * 2020-11-06 2022-05-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组播传输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2304A (zh) * 2008-05-22 2008-10-0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接入点间负载均衡的方法、系统、接入点和移动终端
CN101500271A (zh) * 2008-02-01 2009-08-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核心网设备负载均衡的方法和设备
CN102892210A (zh) * 2011-07-21 2013-0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承载处理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0271A (zh) * 2008-02-01 2009-08-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核心网设备负载均衡的方法和设备
CN101282304A (zh) * 2008-05-22 2008-10-0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接入点间负载均衡的方法、系统、接入点和移动终端
CN102892210A (zh) * 2011-07-21 2013-0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承载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9851A (zh) * 2015-07-03 2015-12-02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通信方法和设备
WO2022094975A1 (zh) * 2020-11-06 2022-05-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组播传输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61436B1 (ko) 자원 할당 방법과 기기
JP6457674B2 (ja) 通信方法、無線端末及びプロセッサ
CN103188663B (zh) 基站间载波聚合的安全通讯方法及设备
EP3512118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response message
CN105934896B (zh) 用于通知d2d通信系统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9246757B (zh) 一种新型服务质量架构在双连接系统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5578382B (zh) 资源的获取、配置方法及装置,资源池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TWI681684B (zh) 使用者裝置及基地台
EP3185642A1 (en)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CN106576292B (zh) 用于在无线lan系统中扫描接入点的方法和设备
JP2014511168A (ja) 移動体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および方法
CN116137745A (zh) 电信设备和方法
WO2016161623A1 (zh) 发现信号的传输方法、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CN107926072B (zh) 连接建立的方法和装置
KR20200032758A (ko)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의 리소스 관리를 위한 리소스 컨트롤러
US915511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connection identifier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CN105323231A (zh) 安全算法选择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271213B (zh) 通信控制方法、非授权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4754524A (zh) 一种群组通信的方法、用户设备、基站设备及系统
CN108990132B (zh) 一种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784904A (zh) 接入控制方法及用户设备
TWI751265B (zh) 接入方法和終端
CN105684511B (zh) 从移动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数据传输
CN108601082A (zh) 一种接入网设备及通信方法
CN104469764A (zh) 一种wlan组网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50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