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83687B - 吸热管 - Google Patents

吸热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83687B
CN104583687B CN201380043313.9A CN201380043313A CN104583687B CN 104583687 B CN104583687 B CN 104583687B CN 201380043313 A CN201380043313 A CN 201380043313A CN 104583687 B CN104583687 B CN 1045836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according
endothermic tube
glass
screening arrangement
ann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4331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83687A (zh
Inventor
尼古拉斯·本兹
托马斯·库格克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coran GmbH
Original Assignee
Schott Solar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ott Solar AG filed Critical Schott Solar AG
Publication of CN1045836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836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836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836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10/00Solar heat collectors using working flui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10/00Solar heat collectors using working fluids
    • F24S10/40Solar heat collectors using working fluids in absorbing elements surrounded by transparent enclosures, e.g. evacuated solar collectors
    • F24S10/45Solar heat collectors using working fluids in absorbing elements surrounded by transparent enclosures, e.g. evacuated solar collectors the enclosure being cylindric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20/00Solar heat collec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or environments
    • F24S20/20Solar heat collectors for receiving concentrated solar energy, e.g. receivers for solar power pla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40/00Safety or protection arrangements of solar heat collectors; Preventing malfunction of solar heat collectors
    • F24S40/80Accommodating differential expansion of solar collector el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4Heat exchange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AREA)
  •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AREA)
  • Exposure And Positioning Against Photoresist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AREA)
  • Details Of Indoor Wiring (AREA)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 Joining Of Glass To Other Material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中心金属管(2)、玻璃套管(4)以及玻璃‑金属过渡元件(10)的吸热管(1)。金属管(2)和玻璃‑金属过渡元件(10)通过膨胀补偿装置(20)彼此连接,使得他们可以在纵向方向上相对彼此偏移,其中膨胀补偿装置(20)至少部分地布置于金属管(2)和玻璃‑金属过渡元件(10)之间的环形空间(6)中。在环形空间(6)中,在吸热管(1)的至少一个端部(1a、1b)处,布置具有第一环形盘状部分(52)的至少一个屏蔽装置(50),该第一环形盘状部分(52)布置在端面(110)前方一段轴向距离处并且至少覆盖附接元件(30)和膨胀补偿装置(20)的内端(22)的连接区域(100)。

Description

吸热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热管,该吸热管具有中心金属管和围绕中心金属管的玻璃套管,其中,玻璃-金属过渡元件布置在玻璃套管的至少一端处,其中,金属管和玻璃-金属过渡元件通过至少一个膨胀补偿装置彼此连接并能够在纵向方向上相对彼此偏移,其中,膨胀补偿装置至少部分地布置于金属管和玻璃-金属过渡元件之间的环形空间中,其中,膨胀补偿装置的内端紧固到附接元件,该附接元件连接到玻璃-金属过渡元件,并且膨胀补偿装置的外端紧固在金属管处,其中,环形空间的环形空间部分形成在玻璃-金属过渡元件和附接元件之间,并且其中,附接元件和膨胀补偿装置在轴向平面图中具有圆环状前表面。
背景技术
DE 10 231 467 B4描述了这样的一种吸热管,其具体用于太阳能技术发电厂中的抛物面槽式集热器。吸热管包括中央金属管和围绕中央金属管的玻璃套管。玻璃管在其两端提供有玻璃-金属过渡元件,在其每端处,与膨胀补偿装置或附接元件接合。膨胀补偿装置至少部分的布置在金属管和玻璃过渡元件之间的环形空间。
附接元件可以在膨胀补偿装置和金属管之间的环形空间中延伸,由此,在附接元件的圆锥形构造的情况下,低角度的入射辐射以及金属管发射的辐射被反射回到金属管中。
附接元件也可以在膨胀补偿装置和玻璃管之间的环形空间中延伸,并且在此情况下,其接合到玻璃-金属过渡元件。附接元件具有环形盘形式的紧固元件,附接元件使用环形盘紧固到可以包括波纹管的膨胀补偿装置。
从DE 60 223 711 T2已知一种吸热管,在该吸热管中,玻璃-金属过渡元件和波纹管形式的膨胀补偿装置沿轴向前后布置。设置在外侧的是屏蔽波纹管的第一屏蔽元件以及屏蔽玻璃-金属过渡元件免于入射辐射的第二屏蔽元件。此外,内部辐射屏蔽件在套管和金属管之间的环形空间中布置在玻璃-金属过渡元件的区域中。内部辐射屏蔽件由波纹管中的保持臂悬挂。
此具有玻璃-金属过渡元件的波纹管的布置的缺点是比较长的结构长度,这导致自由孔径的减小以及由此导致的效率的降低。
玻璃-金属过渡元件最初由两个外部屏蔽元件中的一个从外侧屏蔽免于直接的照射。具有L状横截面的内部辐射屏蔽件在玻璃-金属过渡元件的区域中仅仅具有支撑臂,使得低角度入射的辐射和从金属管反射的辐射可以照射在玻璃-金属过渡元件上的支撑臂之间的区域中。仅仅一部分此辐射被内部辐射屏蔽件所拦截。
此设计的另外缺点在于,其自身吸收辐射,并且因此被加热。内部辐射屏蔽件通过支撑臂仅仅不充分地热耦合到波纹管,使得被环形部件所吸收的部分辐射中的大部分必须通过辐射再次被发射。大部分辐射的热量接着照射在玻璃-金属过渡元件上。由此,玻璃-金属过渡元件由于加热的辐射屏蔽件所发射的辐射而承受二次热量输入。
DE 10 231 467 B4和DE 60 223 711 T2公开一种玻璃-金属过渡元件和膨胀补偿装置的位于外部的保护件。此位于外部的保护件现在通常在安装接收器之后安装在发电厂中。为此,在本领域中,片-金属反射器在与接收器焊接到一起之后安装。
此缺点在于,玻璃-金属过渡元件在传输和安装过程中没有保护,并且因此可能容易被损伤。在安装处理过程中,在套管中可能产生刮痕,玻璃-金属过渡元件附近的刮痕是非常关键的并且可能导致吸热管的弱化以及在后来运行过程中导致玻璃断裂。
发明内容
基于根据DE 10 231 467 B4的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吸热管的寿命。
此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吸热管具有中心金属管和围绕中心金属管的玻璃套管,其中,玻璃-金属过渡元件布置在玻璃套管的至少一端处,其中,金属管和玻璃-金属过渡元件通过至少一个膨胀补偿装置彼此连接并能够在纵向方向上相对彼此偏移,其中,膨胀补偿装置至少部分地布置于金属管和玻璃-金属过渡元件之间的环形空间中,其中,膨胀补偿装置的内端紧固到附接元件,该附接元件连接到玻璃-金属过渡元件,并且膨胀补偿装置的外端紧固在金属管处,其中,环形空间的环形空间部分形成在玻璃-金属过渡元件和附接元件之间,并且其中,附接元件和膨胀补偿装置在轴向平面图中具有圆环状前表面。在吸热管的至少一个端部处,至少一个屏蔽装置布置在环形空中,屏蔽装置具有沿轴向方向布置前表面的前方某一距离处并且至少覆盖附接元件和膨胀补偿装置的内端的连接区域的第一环形盘状部分。
在本发明中提供,在吸热管的一个端部处,在环形空间中布置至少一个屏蔽装置,该屏蔽装置包括第一环形盘状部分,该第一环形盘状部分布置在端面前方一段轴向距离处并且至少覆盖附接元件和膨胀补偿装置的内端的连接区域。
前表面和连接区域联系图1b进行解释。
第一环形盘状部分的优点在于,其不仅保护膨胀补偿装置和附接元件的连接区域,而且保护玻璃-金属过渡元件免于金属管所反射的辐射。
已经发现,玻璃-金属过渡元件和膨胀补偿装置在吸热管的服务寿命方面是关键部件。
金属管所反射的辐射或发射的辐射通过膨胀补偿装置真正在某种程度上保持远离玻璃-金属过渡元件,因为膨胀补偿装置布置在玻璃-金属过渡元件的下方;但是,这也具有缺点,即辐射之后照射在膨胀补偿装置上并且膨胀补偿装置、更具体为膨胀补偿装置接合到附接元件的区域的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损伤。在某些情况下,此处可能产生接触点的泄漏,使得环形空间中所需的真空之后丧失或者填充环形空间的惰性气体被渗入的空气所污染。通过屏蔽装置防止此损伤。已经发现,由于屏蔽装置在吸热管的环形空间中的第一环形盘状部分,可以有效提高吸热管的服务寿命。
屏蔽的辐射量可以通过第一环形盘状部分的表面积大小来直接调节。
优选地,第一环形盘状部分覆盖前表面的至少50%,优选是整个前表面。
照射到第一环形盘状部分的辐射能量导致第一环形盘状部分的加热并且通过热传导分布到屏蔽装置的面积上,由此降低温度水平。由于优选的平滑表面,大部分辐射被直接向外反射或朝向金属管反射,而在现有技术中,更大部分的辐射被吸收在波纹管的折痕中。所吸收的部分辐射通过热传导分布在整个屏蔽装置中,由此在整个屏蔽装置上实现均匀的温度水平。优选地,屏蔽装置附接到吸热管的金属部件-除金属管之外-使得热量也可以散发。这将在下面详细进行解释。
第一环形盘状部分可以垂直于纵向轴线L布置。但是,特别优选的是,第一环形盘状部分在吸热管的纵向轴线L上相对于垂直线S以α≥0的角倾斜布置。第一环形盘状部分优选倾斜布置,使得径向外部边缘沿轴向比第一环形盘状部分的径向内部边缘更远地突出到环形空间。
此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倾斜入射的射线大部分不照射屏蔽装置,由此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不产生不可利用的热量,而是直接照射在金属管上并且在此处转换成可以利用的热量。与不倾斜的前表面部分相比,第一环形盘状部分的倾斜增大了吸热管的有效面积。
优选地,角α在0°-30°的范围中。此范围是优选的,因为基于抛物面槽式太阳能热发电厂的传统安装位置的累年平均,日射能量尤其经常以大约20°的角照射。
对于>30°的角,屏蔽装置的径向外部边缘将沿轴向朝向管的中心偏移,因此覆盖部分金属管,由此金属管的有效长度、尤其是在接近垂直照射的情况下将减小。
屏蔽装置至少部分地延伸到玻璃-金属过渡元件和附接元件之间的环形空间部分中。因此,第一环形盘状部分的热量更好的分布并传导到环形空间部分的更冷区域中。
因此优选地,第一环形盘状部分在其径向外部边缘过渡到延伸到环形空间部分中的第一管形部分。管形部分优选具有圆柱形或圆锥形构造。
圆锥形构造优点在于,在附接元件和屏蔽元件的管形部分不需要高度精确的生产误差的情况下,可以为热传导目的而与附接元件的管形部分产生良好的接触。
屏蔽装置优选具有第二环形盘状部分。此第二环形部分与第一管形部分邻接并也导致更好的热分布。
第二环形盘状部分优选位于玻璃-金属过渡元件处或附接元件的环形盘部分处。此优点在于,屏蔽装置可以通过第二环形盘状部分固定在适当位置。也可以通过此第二环形部分将热量传导远离玻璃-金属过渡元件或远离附接元件并且因此将其散发到吸热管的周围中。
优选地,玻璃-金属过渡元件具有环形台阶,屏蔽装置的第二盘状部分支撑在该环形台阶上。
第二环形盘状部分在膨胀补偿装置和玻璃-金属过渡元件之间形成的环形空间中沿径向向外延伸,并且根据一个实施例支撑在玻璃-金属过渡元件处。因此,在第二环形盘状部分和附接元件的向外布置的环形盘部分之间产生单独的环形腔室,并且此腔室可以用来容纳吸气剂材料。
另一个实施例提供,屏蔽装置的第二环形盘状部分依靠附接元件的环形盘部分。此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屏蔽装置的热量可以通过附接元件的环形盘部分散发到外部。在不同情况下基于实施例的选择,屏蔽装置的第二管形部分被构造成更长或更短。
玻璃-金属过渡元件的环形台阶也导致玻璃-金属过渡元件沿管端部的方向的直径的扩大。第二环形盘状部分和附接元件的环形盘部分之间的环形空间也因此扩大,使得为容纳吸气剂材料提供更多的空间。此外,环形台阶防止屏蔽元件远离膨胀补偿装置的前表面的任何轴向偏移。
优选地,屏蔽装置的第一管形部分布置在距附接元件一定距离处。具体而言,第一管形部分布置在距离附接元件的管形部分一定距离处。这样,玻璃-金属过渡元件和附接元件之间的环形空间部分减小。屏蔽装置的第一环形盘状部分的表面积因此可以扩大,使得更少的辐射可以从下方到达玻璃-金属过渡元件。
优选地,第一管形部分接触附接元件,优选接触附接元件的管形部分。此形状配合接触的优点在于,屏蔽装置的热量可以更好的散发。
优选地,吸气剂布置在环形空间部分。吸气剂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抽空的空间中化学或物理粘结残余气体的材料组成。因此,在长时间的运行时,保持接收器的金属管和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中热绝缘所需要的真空。
在环形空间中引入吸气剂优点在于,摒弃了用于容纳吸气剂的额外保持装置。吸气剂优选一方面由附接元件的环形盘部分保持并且由屏蔽元件的第二环形盘状部分保持。
优选地,第一环形盘状部分延伸直到膨胀补偿装置与金属管之间的环形空间部分。因此,确保绝对没有来自金属管的热发射可以照射到膨胀补偿装置的前表面上。
优选地,屏蔽装置具有延伸到此环形空间部分中的第二管形部分。此部分的优点在于,波纹管被保护免于来自金属管发射的辐射。此第二管形部分的优点也在于,通过屏蔽可以最小化管端部处的损耗,因为金属管所发射的辐射被反射回去。
优选地,屏蔽装置具有开口。可以是孔或狭缝的这些开口优选布置在第二环形盘状部分和/或屏蔽装置的第一管形部分中。为了使得已经扩散到环形空间中的任何气体、特别是氢气能够被吸气剂结合,当通过这些开口可以进行气体交换时,这是优选的。
屏蔽装置优选为环状元件。此元件优选构造为封闭环。环状元件的优点在于,在围绕吸热管的纵向轴线旋转的方面可以选择任意的安装位置。
优选地,在套管的外侧设置外部保护盖,该保护盖至少覆盖玻璃-金属过渡元件。由于永久性地安装外部保护盖,玻璃-金属过渡元件已经被保护免于吸热管的最后生产步骤过程中、运输过程中以及电厂的组装过程中的机械损伤。此外,外部保护盖保护玻璃-金属过渡元件免于从主镜面来自外部的辐射。另外,热量从玻璃-金属过渡元件传导离开、向外传递并且通过对流散发到周围空气中。
附图说明
下面基于附图详细解释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在附图中:
图1a示出穿过吸热管的纵向剖面;
图1b示出沿线A-A穿过吸热管的横截面;
图2a示出图1a中细节X的放大图;
图2b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与图2a所对应的图;
图3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与图2a所对应的图;
图4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屏蔽装置的立体图;以及
图5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屏蔽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中所示的是具有纵向轴线L的吸热管1,其具有金属管2,热交换流体流经金属管2。与金属管2同轴布置的是玻璃套管4,在不同情况下,该玻璃套管4在两端经由玻璃-金属过渡元件10、附接元件30和波纹管形式的膨胀补偿装置20以及紧固元件40连接到金属管2。在此布置中,波纹管位于附接元件30的下方并与附接元件30一起界定向外开口的外部环形空间15。形成在玻璃套管4和金属管2之间的是内部环形空间6,其被抽空或填充有惰性气体。
在吸热管1的端部1a、1b处,环形空间6过渡到两个环形空间部分7和8。环形空间部分7在很大程度上形成在玻璃-金属过渡元件10和附接元件30之间。环形空间部分8位于金属管2和膨胀补偿装置20之间。
金属管2一般具有涂层(未示出),该涂层以尽可能最佳的方式吸收穿过玻璃套管4入射的太阳光。图1示出吸热管1的两端1a、1b处的膨胀补偿装置20。也可以为吸热管1仅在一端5a或5b处提供膨胀补偿装置20。
图1a中示出的是屏蔽装置50的第一实施例,结合图2a详细描述该屏蔽装置50。
在图1b中示出沿图1a的线A-A穿过吸热管1的剖面,其中省略屏蔽装置50和外部保护盖70。沿管端1b到附接元件30和膨胀补偿装置20的方向的轴向平面图限定了具有宽度B的前表面110。附接装置30的部分36和膨胀补偿装置20的连接部分26在连接点102处彼此接合。部分26、36的前表面形成连接区域100。
图2a中所示的是图1的细节X的放大视图。膨胀补偿装置20的波纹管在其外端24紧固到紧固装置40处,紧固装置40接着紧固、具体焊接到金属管2处。在内端22处,波纹管具有连接部分26,附接元件30通过其紧固部分36紧固到连接部分26处。
附接元件30具有圆锥形状的管形部分34,该管形部分34界定环形空间部分7并且在管端处过渡到环形盘部分32。环形盘部分32具有向内取向的肋37以及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紧固部分33。布置在紧固部分33处的是玻璃-金属过渡元件10以及外部保护盖70,该外部保护盖70在整个玻璃-金属过渡元件上延伸直到超过玻璃套管4的端部5b之外。玻璃金属过渡元件10具有环形台阶12,屏蔽装置50支撑在该环形台阶12上。
外部保护盖70在生产吸热管过程中优选与玻璃-金属过渡元件10和环形盘部分32焊接在一起或者通过另一种形状配合、力配合或稳固接合连接而永久地连接到其。外部保护盖在后续运输过程中用作玻璃-金属过渡元件区域、即玻璃套管4和玻璃-金属过渡元件10之间的连接点的额外保护措施。
屏蔽装置50具有第一环形盘状部分52,其布置在前表面110的前方一定距离处并且覆盖附接元件30的紧固部分36与波纹管20的连接部分26的连接区域100。
连接区域100在没有屏蔽装置50的情况下暴露到入射辐射以及从金属管2反射的辐射,因此承受高热量负载。当连接区域100中存在任何泄漏时,环形空间6中的低压变差。由于屏蔽装置50以及具体地第一环形盘状部分52,吸热管1的寿命显著提高。
从图2a中可以看出,第一环形盘状部分52在吸热管1的纵向轴线L上相对于垂直线S以~10°的角α倾斜布置。选择第一环形盘状部分52的倾斜,使得径向外部边缘53a比沿径向内部边缘53b更进一步突出到环形空间6中。具有倾斜构造的第一环形部分52将入射的辐射S1倾斜地反射回到金属管2。倾斜地照射在金属管2上的辐射S2和S3被反射到第一环形盘状部分52上,这使得连接区域100、波纹管20和玻璃-金属过渡元件10保持远离辐射。第一环形盘状部分52由此形成屏蔽装置50的圆锥形部分。屏蔽装置50不接触波纹管。
在这里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管形部分54与位于外部的端部53a邻接并且过渡到第二环形盘状部分56。
附接元件30的管形部分34同第一管形部分54一样具有圆锥状构造。在这里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管形部分54位于圆锥形部分34上。第一管形部分54的热量通过附接元件30散发到周围空气中。部分54仅仅部分延伸到环形空间部分7,并且第二环形盘状部分56在环形空间部分7的纵向延长部分的约中间处邻接并依靠在玻璃-金属过渡元件10的环形肩部12上。由此,环形空间部分7被分割成环形空间部分7a和环形腔室7b。
玻璃-金属过渡元件10在一侧紧固到玻璃套管4并沿轴向向外延伸,而在另一端,玻璃-金属过渡元件10邻接到附接元件30。环形肩部12导致直径增大,由此环形腔室7扩大,使得产生用于容纳吸气剂9的足够空间(见图2b)。吸气剂9由环形盘部分32以及屏蔽装置50的第二环形部分56所保持免于轴向偏移,在此情况下,环形盘部分32优选具有向内取向肋37。
第一环形盘状部分52在金属管2的方向上沿径向延伸,其中,在膨胀补偿装置20和金属管2之间形成另一个环形空间部分8。第一环形盘状部分52覆盖整个前表面110。部分52过渡到第二管形部分58,第二管形部分58在此环形空间部分18中几乎延伸直到紧固元件40,使得波纹管不仅在前表面而且在其底侧被保护免于金属管2所反射的以及发射的辐射。
图2b中所示的是第二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管形部分54不依靠在附接元件30的圆锥形部分34上,由此生成环形空间部分7c。第一环形盘状部分52的表面积由此被扩大,使得更多的辐射S2和S3可以保持尤其远离玻璃-金属过渡元件10。
图3中所示的是另一个实施例,其与图2a中所示的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管形部分54延伸到附接元件30的环形盘部分32并且再次在肋37的区域中依靠在此处。在此情况下,吸气剂9由环形盘部分32和玻璃-金属过渡元件10的环形台阶12所保持。另外,此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在屏蔽装置50处不设置部分58以及环形空间部分7没有被细分。外部保护盖70从紧固部分33的外侧拉伸到肋37并在此处固定在适当位置。
在图4中可以看出屏蔽装置50的立体图,其示出根据图2b所示的实施例。为了使得残余气体能够到达抽空环形空间6中的吸气剂9,孔形式的开口60被引入到部分54中以及也引入到部分56中。
在图5中示出的是另一个实施例,其在孔的位置具有径向狭缝的形式的开口60。
在所述的实施例中,屏蔽装置50被构造为一体元件。
符号列表
1 吸热管
1a、1b 吸热管的端部
2 金属管
4 玻璃套管
5a、5b 玻璃套管的端部
6 内部环形空间
7、7a、7c 内部环形空间部分
7b 环形腔室
8 环形空间部分
9 吸气剂
10 玻璃-金属过渡元件
12 环形台阶
15 外部环形空间
20 膨胀补偿装置
22 内端部
24 外端部
26 连接部分
30 附接元件
32 环形盘部分
33 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紧固部分
34 管形部分
36 沿径向向内延伸的紧固部分
37 肋
40 紧固元件
50 屏蔽装置
52 第一环形盘状部分
53a 径向外部边缘
53b 径向内部边缘
54 第一管形部分
56 第二环形盘状部分
58 第二管形部分
60 开口
70 外部保护盖
100 附接元件和膨胀补偿装置的连接区域
102 连接点
110 端面
B 圆环状前表面的宽度
L 吸热管的纵向轴线
S 垂直线
S1 辐射箭头
S2 辐射箭头
S3 辐射箭头
α 第一环形盘状部分的倾斜角

Claims (65)

1.一种吸热管(1),具有中心金属管(2)和围绕所述中心金属管(2)的玻璃套管(4),其中,玻璃-金属过渡元件(10)布置在所述玻璃套管(4)的至少一端(5a、5b)处,
其中,所述金属管(2)和所述玻璃-金属过渡元件(10)通过至少一个膨胀补偿装置(20)彼此连接并能够在纵向方向上相对彼此偏移,其中,所述膨胀补偿装置(20)至少部分地布置于所述金属管(2)和所述玻璃-金属过渡元件(10)之间的环形空间(6)中,
其中,所述膨胀补偿装置(20)的内端(22)紧固到附接元件(30),该附接元件(30)连接到所述玻璃-金属过渡元件(10),并且所述膨胀补偿装置(20)的外端(24)紧固在所述金属管(2)处,
其中,所述环形空间(6)的环形空间部分(7)形成在所述玻璃-金属过渡元件(10)和所述附接元件(30)之间,并且其中,所述附接元件(30)和所述膨胀补偿装置(20)在轴向平面图中具有圆环状前表面(110),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吸热管(1)的至少一个端部(1a、1b)处,至少一个屏蔽装置(50)布置在所述环形空间(6)中,
所述屏蔽装置(50)具有沿轴向方向布置所述前表面(110)的前方某一距离处并且至少覆盖所述附接元件(30)和所述膨胀补偿装置(20)的所述内端(22)的连接区域(100)的第一环形盘状部分(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盘状部分(52)在所述吸热管(1)的纵向轴线L上相对于垂直线S以α≥0的角倾斜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盘状部分(52)倾斜布置,使得径向外部边缘(53a)沿轴向比所述第一环形盘状部分(52)的径向内部边缘(53b)更远地突出到所述环形空间(6)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角α位于0°-30°的范围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角α位于0°-30°的范围中。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装置(50)至少部分地延伸到所述环形空间部分(7)中。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盘状部分(52)在其径向外部边缘(53a)处过渡到延伸到所述环形空间部分(7)中的第一管形部分(54)。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盘状部分(52)在其径向外部边缘(53a)处过渡到延伸到所述环形空间部分(7)中的第一管形部分(54)。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形部分(54)具有圆柱形或圆锥形构造。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形部分(54)具有圆柱形或圆锥形构造。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装置(50)具有第二环形盘状部分(56)。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装置(50)具有第二环形盘状部分(56)。
13.根据权利要求1-5和8-1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装置(50)具有第二环形盘状部分(56)。
14.根据权利要求1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盘状部分(56)依靠所述玻璃-金属过渡元件(10)或所述附接元件(30)的环形盘部分(32)。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盘状部分(56)依靠所述玻璃-金属过渡元件(10)或所述附接元件(30)的环形盘部分(32)。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金属过渡元件(10)具有环形台阶(12),所述屏蔽装置(50)的所述第二环形盘状部分(56)支撑在所述环形台阶(12)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金属过渡元件(10)具有环形台阶(12),所述屏蔽装置(50)的所述第二环形盘状部分(56)支撑在所述环形台阶(12)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1-12和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金属过渡元件(10)具有环形台阶(12),所述屏蔽装置(50)的所述第二环形盘状部分(56)支撑在所述环形台阶(12)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1-12或15-1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装置(50)的所述第二环形盘状部分(56)从所述环形空间部分(7)分开环形腔室(7b),所述环形腔室(7b)布置在所述第二环形盘状部分(56)和所述附接元件(30)的环形盘状部分(32)之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装置(50)的所述第二环形盘状部分(56)从所述环形空间部分(7)分开环形腔室(7b),所述环形腔室(7b)布置在所述第二环形盘状部分(56)和所述附接元件(30)的环形盘状部分(32)之间。
21.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装置(50)的所述第二环形盘状部分(56)从所述环形空间部分(7)分开环形腔室(7b),所述环形腔室(7b)布置在所述第二环形盘状部分(56)和所述附接元件(30)的环形盘状部分(32)之间。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装置(50)的所述第二环形盘状部分(56)从所述环形空间部分(7)分开环形腔室(7b),所述环形腔室(7b)布置在所述第二环形盘状部分(56)和所述附接元件(30)的环形盘状部分(32)之间。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吸气剂(9)布置在所述环形空间部分(7)中。
24.根据权利要求20-22中任一项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吸气剂(9)布置在所述环形空间部分(7)中。
25.根据权利要求8-10或12中任一项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装置(50)的所述第一管形部分(54)布置在距离所述附接元件(30)的某一距离处。
2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装置(50)的所述第一管形部分(54)布置在距离所述附接元件(30)的某一距离处。
2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形部分(54)接触所述附接元件(30)。
28.根据权利要求8-10或12中任一项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形部分(54)接触所述附接元件(30)。
29.根据权利要求1-5、8-12、15-17、20-23和26-2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装置(50)的所述第一环形盘状部分(52)延伸直到所述膨胀补偿装置(20)和所述金属管(2)之间的环形空间部分(8)。
3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装置(50)的所述第一环形盘状部分(52)延伸直到所述膨胀补偿装置(20)和所述金属管(2)之间的环形空间部分(8)。
3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装置(50)的所述第一环形盘状部分(52)延伸直到所述膨胀补偿装置(20)和所述金属管(2)之间的环形空间部分(8)。
32.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装置(50)的所述第一环形盘状部分(52)延伸直到所述膨胀补偿装置(20)和所述金属管(2)之间的环形空间部分(8)。
33.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装置(50)的所述第一环形盘状部分(52)延伸直到所述膨胀补偿装置(20)和所述金属管(2)之间的环形空间部分(8)。
34.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装置(50)的所述第一环形盘状部分(52)延伸直到所述膨胀补偿装置(20)和所述金属管(2)之间的环形空间部分(8)。
35.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装置(50)的所述第一环形盘状部分(52)延伸直到所述膨胀补偿装置(20)和所述金属管(2)之间的环形空间部分(8)。
3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装置(50)的所述第一环形盘状部分(52)延伸直到所述膨胀补偿装置(20)和所述金属管(2)之间的环形空间部分(8)。
3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装置(50)的所述第一环形盘状部分(52)延伸直到所述膨胀补偿装置(20)和所述金属管(2)之间的环形空间部分(8)。
38.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装置(50)的所述第一环形盘状部分(52)延伸直到所述膨胀补偿装置(20)和所述金属管(2)之间的环形空间部分(8)。
39.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装置(50)具有至少部分延伸到所述环形空间部分(8)中的第二管形部分(58)。
40.根据权利要求30-3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装置(50)具有至少部分延伸到所述环形空间部分(8)中的第二管形部分(58)。
41.根据权利要求1-5、8-12、15-17、20-23、26-27和30-3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装置(50)具有开口(60)。
4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装置(50)具有开口(60)。
4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装置(50)具有开口(60)。
4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装置(50)具有开口(60)。
4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装置(50)具有开口(60)。
46.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装置(50)具有开口(60)。
47.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装置(50)具有开口(60)。
4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装置(50)具有开口(60)。
49.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装置(50)具有开口(60)。
5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装置(50)具有开口(60)。
5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装置(50)具有开口(60)。
52.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装置(50)具有开口(60)。
5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玻璃套管(4)的外侧,提供至少覆盖所述玻璃-金属过渡元件(10)的外部保护盖(70)。
5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玻璃套管(4)的外侧,提供至少覆盖所述玻璃-金属过渡元件(10)的外部保护盖(70)。
5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玻璃套管(4)的外侧,提供至少覆盖所述玻璃-金属过渡元件(10)的外部保护盖(70)。
5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玻璃套管(4)的外侧,提供至少覆盖所述玻璃-金属过渡元件(10)的外部保护盖(70)。
57.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玻璃套管(4)的外侧,提供至少覆盖所述玻璃-金属过渡元件(10)的外部保护盖(70)。
58.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玻璃套管(4)的外侧,提供至少覆盖所述玻璃-金属过渡元件(10)的外部保护盖(70)。
59.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玻璃套管(4)的外侧,提供至少覆盖所述玻璃-金属过渡元件(10)的外部保护盖(70)。
60.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玻璃套管(4)的外侧,提供至少覆盖所述玻璃-金属过渡元件(10)的外部保护盖(70)。
61.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玻璃套管(4)的外侧,提供至少覆盖所述玻璃-金属过渡元件(10)的外部保护盖(70)。
6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玻璃套管(4)的外侧,提供至少覆盖所述玻璃-金属过渡元件(10)的外部保护盖(70)。
63.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玻璃套管(4)的外侧,提供至少覆盖所述玻璃-金属过渡元件(10)的外部保护盖(70)。
64.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玻璃套管(4)的外侧,提供至少覆盖所述玻璃-金属过渡元件(10)的外部保护盖(70)。
65.根据权利要求1-5、8-12、15-17、20-23、26-27、30-39和42-52中任一项所述的吸热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玻璃套管(4)的外侧,提供至少覆盖所述玻璃-金属过渡元件(10)的外部保护盖(70)。
CN201380043313.9A 2012-08-14 2013-08-07 吸热管 Active CN1045836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2214412.9 2012-08-14
DE102012214412A DE102012214412B3 (de) 2012-08-14 2012-08-14 Absorberrohr
PCT/EP2013/066553 WO2014026891A2 (de) 2012-08-14 2013-08-07 Absorberroh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83687A CN104583687A (zh) 2015-04-29
CN104583687B true CN104583687B (zh) 2017-08-01

Family

ID=48522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43313.9A Active CN104583687B (zh) 2012-08-14 2013-08-07 吸热管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9933186B2 (zh)
EP (1) EP2885586B1 (zh)
CN (1) CN104583687B (zh)
CY (1) CY1119811T1 (zh)
DE (1) DE102012214412B3 (zh)
ES (1) ES2640589T3 (zh)
IL (1) IL236751B (zh)
IN (1) IN2015DN01112A (zh)
MA (1) MA37846B1 (zh)
PT (1) PT2885586T (zh)
WO (1) WO2014026891A2 (zh)
ZA (1) ZA2015004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9045100A1 (de) * 2009-09-29 2011-04-07 Schott Solar Ag Absorberrohr
DE102009046064B4 (de) * 2009-10-27 2014-03-06 Schott Solar Ag Absorberrohr und Verfahren zum reversiblen Be- und Entladen eines Gettermaterials
DE102013211381B9 (de) * 2013-06-18 2015-11-26 Schott Solar Ag Absorberrohr
DE102013015017B4 (de) * 2013-09-10 2016-06-02 Sitec Industrietechnologie Gmbh Receiverrohr
CN104482681A (zh) * 2013-11-28 2015-04-01 康雪慧 一种波纹管封装结构
DE202014101727U1 (de) 2014-04-11 2015-07-14 Schott Ag Spiegelkragen
CN105258362A (zh) * 2015-10-13 2016-01-20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一种太阳能中高温真空集热管用吸气材料保持支架
EP3163213B1 (en) * 2015-11-02 2020-07-29 Siemens Concentrated Solar Power Lt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heat receiver tube, solar collector with the heat receiver tub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electricity by using the solar collector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19160A (zh) * 2011-12-27 2012-06-27 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直通式太阳能集热管
CN102563930A (zh) * 2012-02-24 2012-07-11 中国西电集团公司 一种膨胀节外置式太阳能发电高温真空集热管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51017B2 (ja) * 1982-03-31 1985-11-12 工業技術院長 太陽熱集熱装置
US6705311B1 (en) * 2001-11-13 2004-03-16 Solel Solar Systems Ltd. Radiation heat-shield for solar system
DE10231467B4 (de) * 2002-07-08 2004-05-27 Schott Glas Absorberrohr für solarthermische Anwendungen
DE102005022183B3 (de) * 2005-05-09 2006-08-03 Schott Ag Absorberrohr
DE102009045100A1 (de) * 2009-09-29 2011-04-07 Schott Solar Ag Absorberrohr
DE102009047548B4 (de) * 2009-12-04 2012-01-12 Schott Solar Ag Absorberrohr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19160A (zh) * 2011-12-27 2012-06-27 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直通式太阳能集热管
CN102563930A (zh) * 2012-02-24 2012-07-11 中国西电集团公司 一种膨胀节外置式太阳能发电高温真空集热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A37846B1 (fr) 2016-06-30
ZA201500421B (en) 2016-10-26
CN104583687A (zh) 2015-04-29
US20150168016A1 (en) 2015-06-18
EP2885586A2 (de) 2015-06-24
IN2015DN01112A (zh) 2015-06-26
CY1119811T1 (el) 2018-06-27
ES2640589T3 (es) 2017-11-03
US9933186B2 (en) 2018-04-03
DE102012214412B3 (de) 2013-06-20
EP2885586B1 (de) 2017-08-02
WO2014026891A2 (de) 2014-02-20
MA20150425A1 (fr) 2015-11-30
IL236751A0 (en) 2015-02-26
PT2885586T (pt) 2017-09-15
IL236751B (en) 2018-06-28
WO2014026891A3 (de) 2014-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83687B (zh) 吸热管
CN105324615B (zh) 吸收管
JP4388769B2 (ja) 太陽熱利用暖房用吸収体パイプ
US9939176B2 (en) Absorber pipe
ES2325562B1 (es) Tubo de absorcion.
CN100414213C (zh) 太阳能系统的辐射热量护罩
CN102639945B (zh) 集热管
US8430093B1 (en) Solar collector using subreflector
CN103797311B (zh) 吸收器管
US8881721B2 (en) Solar receiver diaphragm
KR20100133971A (ko) 고 방열 효율을 갖는 태양전지 장치
US8800548B2 (en) Glass solar receiver with bifurcated annulus responsive to thermal dimensional changes
JP2012122693A (ja) 太陽光集光集熱レシーバ
CN104956159B (zh) 用于吸热管的吸热和保持装置
CN201203279Y (zh) 高温真空集热管
CN101270923A (zh) 真空集热管
CN107166777A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真空管的多功能水箱系统
WO2021047174A1 (en) Cooking device
JP2013134014A (ja) 太陽熱受熱器及び集熱設備
JPH0128303B2 (zh)
JP2013134013A (ja) 太陽熱受熱器及び集熱設備
AU2321801A (en) Microwave antenna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