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81830B - 一种终端设备的接入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设备的接入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81830B
CN104581830B CN201410815497.2A CN201410815497A CN104581830B CN 104581830 B CN104581830 B CN 104581830B CN 201410815497 A CN201410815497 A CN 201410815497A CN 104581830 B CN104581830 B CN 1045818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serving cell
load
station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1549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81830A (zh
Inventor
刘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81549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818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81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818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818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818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2Access restriction performed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W48/04Access restriction performed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based on user or terminal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moving direction, spe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2Access restriction performed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W48/06Access restriction performed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based on traffic cond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终端设备的接入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包括:基站设备在接收到来自终端设备的用于接入到服务小区的接入请求消息时,所述基站设备获得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所述基站设备判断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是否位于合法区域内;如果是,则所述基站设备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到所述服务小区;如果否,则在所述服务小区当前的小区负荷未达到预设第一负荷门限时,所述基站设备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到所述服务小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设备更合理的分配小区带宽资源,有效控制用户的接入和带宽分流,减轻覆盖小区带宽压力,实现容量和带宽的均衡使用,整体提高用户带宽的使用效率,更好的利用网络可用资源,提高用户感知。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设备的接入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终端设备的接入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应用的各种商业无线通信网络中,都存在着带宽资源不足或者利用率不高的现象,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网络以及其它4G或者3G网络中,寻找到一种合理的资源分配方式显得十分重要,尤其是在话务量非常高、用户十分密集的区域下,这类问题会显得尤为突出,所以各网络下都会提出本网络的负载均衡/负荷分担技术,以缓解网络压力。
在负载均衡/负荷分担技术中,通过判决门限在小区之间或者基站设备之间调整用户的驻留小区或者驻留基站设备。当某个小区或者基站设备的负荷资源达到一定容限或者触发拥塞时,调整该小区或者该基站设备下的用户到另外一个低负荷、低使用量的小区或者基站设备下,从而实现容量和带宽的均衡使用,整体提高用户带宽的使用效率,更好的利用网络可用资源。
在负载均衡/负荷分担技术中,可以基于用户数门限实现负载均衡/负荷分担,或者,可以基于小区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物理资源块)占用量门限实现负载均衡/负荷分担。基于此,当用户数过多或者小区PRB占用量过大,并超过预先设定的用户数门限或者小区PRB占用量门限时,则会触发负载均衡/负荷分担,以减轻网络带宽压力,整体提高用户带宽的使用效率。
在上述负载均衡/负荷分担技术中,仅限于利用用户数门限或者小区PRB占用量门限实现负载均衡/负荷分担,负载均衡/负荷分担的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的接入方法和设备,以基于终端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和小区负荷实现负载均衡/负荷分担,从而减轻网络带宽压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的接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基站设备在接收到来自终端设备的用于接入到服务小区的接入请求消息时,所述基站设备获得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
所述基站设备判断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是否位于合法区域内;
如果是,则所述基站设备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到所述服务小区;
如果否,则在所述服务小区当前的小区负荷未达到预设第一负荷门限时,所述基站设备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到所述服务小区。
所述基站设备判断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是否位于合法区域内之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如果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不位于所述合法区域内,则在所述服务小区当前的小区负荷达到所述预设第一负荷门限时,所述基站设备判断当前是否存在所述终端设备能够接入的所述服务小区的相邻小区;
如果不存在所述终端设备能够接入的相邻小区,则所述基站设备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到所述服务小区;如果存在所述终端设备能够接入的相邻小区,则所述基站设备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到所述相邻小区。
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服务小区当前的小区负荷达到预设第二负荷门限时,所述基站设备判断已经接入到所述服务小区的终端设备中,是否存在不位于所述合法区域内、且能够接入到所述服务小区的相邻小区的终端设备;如果存在,则所述基站设备将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服务小区负荷分担切换到所述相邻小区;
其中,所述预设第二负荷门限大于所述预设第一负荷门限。
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不位于所述合法区域内,且所述服务小区当前的小区负荷未达到所述预设第一负荷门限时,在所述基站设备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到所述服务小区之后,如果当前存在所述终端设备能够接入的所述服务小区的相邻小区,则所述基站设备记录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相邻小区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所述服务小区当前的小区负荷达到所述预设第二负荷门限时,所述基站设备利用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是不位于所述合法区域内、且能够接入到所述服务小区的相邻小区的终端设备。
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基站设备之间的到达角度AOA信息,和/或,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基站设备之间的时间提前量TA信息;所述小区负荷包括:用户数或者小区物理资源块PRB占用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设备,所述基站设备具体包括:
获得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来自终端设备的用于接入到服务小区的接入请求消息时,获得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是否位于合法区域内;如果是,则允许终端设备接入到服务小区;如果否,则在所述服务小区当前的小区负荷未达到预设第一负荷门限时,允许终端设备接入到服务小区。
所述处理模块,进一步用于在判断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是否位于合法区域内之后,如果终端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不位于合法区域内,则在所述服务小区当前的小区负荷达到预设第一负荷门限时,判断当前是否存在所述终端设备能够接入的所述服务小区的相邻小区;如果不存在终端设备能够接入的相邻小区,则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到所述服务小区;如果存在终端设备能够接入的相邻小区,则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到所述相邻小区。
所述处理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所述服务小区当前的小区负荷达到预设第二负荷门限时,判断已经接入到所述服务小区的终端设备中,是否存在不位于所述合法区域内、且能够接入到所述服务小区的相邻小区的终端设备;如果存在,则将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服务小区负荷分担切换到所述相邻小区;
其中,所述预设第二负荷门限大于所述预设第一负荷门限。
所述处理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不位于所述合法区域内,且所述服务小区当前的小区负荷未达到所述预设第一负荷门限时,在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到所述服务小区之后,如果当前存在所述终端设备能够接入的所述服务小区的相邻小区,则记录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相邻小区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所述服务小区当前的小区负荷达到所述预设第二负荷门限时,利用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是不位于所述合法区域内、且能够接入到所述服务小区的相邻小区的终端设备。
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基站设备之间的到达角度AOA信息,和/或,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基站设备之间的时间提前量TA信息;所述小区负荷包括:用户数或,小区物理资源块PRB占用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结合终端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和小区负荷实现负载均衡/负荷分担,使得基站设备更合理的分配小区带宽资源,有效控制用户的接入和带宽分流,减轻网络带宽压力,减轻覆盖小区带宽压力,实现容量和带宽的均衡使用,整体提高用户带宽的使用效率,更好的利用网络可用资源,提高用户感知。进一步的,增加基站设备对负载均衡/负荷分担算法控制的灵活性,主动干预和管理调整负载用户,可以将基站设备或者小区的覆盖细化区域,通过区域限制决定终端设备的接入行为,基站设备的可控范围更大,分担实现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提出的一种终端设备的接入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提出的基于AOA和TA的合法区域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提出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提出的对应图3所示的应用场景的处理流程;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提出的一种基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的接入方法,应用于包括基站设备和终端设备的网络(如LTE系统网络、其它4G或者3G网络等)中。如图1所示,该终端设备的接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基站设备在接收到来自终端设备的用于接入到服务小区的接入请求消息时,基站设备获得终端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在LTE系统网络中,来自终端设备的用于接入到服务小区的接入请求消息可以为随机接入消息。
步骤102,基站设备判断终端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是否位于合法区域内。如果位于合法区域内,执行步骤103;如果不位于合法区域内,执行步骤104。
步骤103,基站设备允许终端设备接入到服务小区,且终端设备成功接入到服务小区,具体的服务小区接入过程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再详加赘述。
步骤104,基站设备判断服务小区当前的小区负荷是否达到预设第一负荷门限。如果服务小区当前的小区负荷未达到预设第一负荷门限,则执行步骤105;如果服务小区当前的小区负荷达到预设第一负荷门限,则执行步骤106。
步骤105,基站设备允许终端设备接入到服务小区,且终端设备成功接入到服务小区,具体的服务小区接入过程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再详加赘述。
步骤106,基站设备判断当前是否存在终端设备能够接入的相邻小区(即服务小区的相邻小区)。如果不存在终端设备能够接入的相邻小区,则执行步骤107;如果存在终端设备能够接入的相邻小区,则执行步骤108。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能够接入的相邻小区是指:基于邻区测量过程,终端设备对应的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参考符号接收功率)和/或RSRQ(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参考符号接收质量)等信息,基站设备获知终端设备能够成功接入到该相邻小区,并且成功驻留到该相邻小区,并且可以由该相邻小区为该终端设备提供相应服务。
步骤107,基站设备允许终端设备接入到服务小区,且终端设备成功接入到服务小区,具体的服务小区接入过程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再详加赘述。
步骤108,基站设备允许终端设备接入到相邻小区,且终端设备成功接入到相邻小区,具体的相邻小区接入过程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再详加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服务小区当前的小区负荷达到预设第二负荷门限时,基站设备进一步判断已经接入到服务小区的终端设备中,是否存在不位于合法区域内、且能够接入到服务小区的相邻小区的终端设备。如果存在,则基站设备将该终端设备从服务小区负荷分担切换到相邻小区。如果不存在,则基站设备结束流程。其中,预设第二负荷门限大于预设第一负荷门限。
进一步的,在终端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不位于合法区域内,且服务小区当前的小区负荷未达到预设第一负荷门限时,在基站设备允许终端设备接入到服务小区后,如果当前存在终端设备能够接入的服务小区的相邻小区,则基站设备还可以记录终端设备与相邻小区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服务小区当前的小区负荷达到预设第二负荷门限时,基站设备利用该对应关系确定该终端设备是不位于合法区域内、且能够接入到服务小区的相邻小区的终端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中,小区负荷具体包括但不限于:用户数,或者,小区PRB占用量。在小区负荷为用户数时,预设第一负荷门限具体可以为预设第一用户数门限,预设第二负荷门限具体可以为预设第二用户数门限。在小区负荷为小区PRB占用量时,预设第一负荷门限具体可以为预设第一小区PRB占用量门限,预设第二负荷门限具体可以为预设第二小区PRB占用量门限。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具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终端设备与基站设备之间的AOA(Angle Of Arrive,到达角度)信息,和/或,终端设备与基站设备之间的TA(Timing Advance,时间提前量)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成功接入到服务小区之后,基站设备还可以持续测量终端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从而判断出终端设备当前对应的位置信息是否位于合法区域内。如果终端设备当前对应的位置信息不位于合法区域内,则在当前存在终端设备能够接入的服务小区的相邻小区时,则基站设备还可以记录终端设备与相邻小区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服务小区当前的小区负荷达到预设第二负荷门限时,基站设备利用该对应关系确定该终端设备是不位于合法区域内、且能够接入到服务小区的相邻小区的终端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AOA信息和TA信息可以有效控制用户的接入行为,通过基站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AOA信息和TA信息,基站设备可以确定出该终端设备所处的位置。在获得终端设备对应的AOA信息时,可以由基站设备测量得到终端设备对应的AOA信息;具体的,基站设备会由3个小区整体覆盖而成,3个小区形成一个360度的全向覆盖半径,终端设备所处位置都会与天线形成一定的夹角角度,该角度就是终端设备与基站设备的位置角度,即AOA信息,基站设备通过终端设备的上报和计算,可以得到终端设备在基站设备覆盖下所处的AOA信息。在获得终端设备对应的TA信息时,基站设备可以基于TA TYPE1(类型1)方式或者基于TA TYPE2方式测量得到终端设备对应的TA信息;TA TYPE2测量方式会依赖终端设备的上报;而TATYPE1测量方式加入了基站设备的测量,测量出的位置结果更加精准。基于AOA信息和TA信息的测量结果,基站设备可计算得到终端设备的具体位置。
进一步的,基于终端设备的具体位置,基站设备可以通过门限设置限制或者允许终端设备的接入行为,通常会以某一AOA和TA门限值作为终端设备能否接入的判决门限,即合法区域。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合法区域是指AOA+TA的合法区域,又可以称为AOA+TA的限定区域。对于位于AOA+TA的合法区域内的终端设备,可以允许其接入网络;对于不位于AOA+TA的合法区域内的终端设备,可以不允许其接入网络。进一步的,合法区域中的AOA是由一个起始角度和终止角度组成的参数门限配置,TA是一个代表距离的参数门限配置。例如,合法区域中的AOA的起始角度为0度,终止角度为60度,TA为50米时,则:与基站设备的距离小于等于50米,且与基站设备之间的夹角位于0度到60度之间的终端设备,是位于AOA+TA的合法区域内的终端设备;与基站设备的距离大于50米,和/或,与基站设备之间的夹角不位于0度到60度之间的终端设备,是不位于AOA+TA的合法区域内的终端设备。如图2所示,为基于AOA和TA的合法区域的示意图,图中所示区域为AOA和TA范围内的覆盖区域(即合法区域),可以设定在该区域内的终端设备可以正常接入,在此区域外的任意一个可覆盖范围下的终端设备都不允许接入。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确定是否存在终端设备能够接入的相邻小区(即服务小区的相邻小区),需要对服务小区进行邻区测量。在对服务小区进行邻区测量时,需要将测量结果进行统计,按照最强信号场强进行排序,统计出最强邻区、次强邻区,并且在负载均衡/负荷分担调整时参考该测量结果。具体应用时可设定邻区信号强度门限,以保证被调整的终端设备能够正常附着驻留到相邻小区。如果在邻区测量过程结束后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可驻留的相邻小区,基站设备会触发停止负载均衡/负荷分担功能,终端设备依旧停留在服务小区,同时继续上报负荷告警,直到其它终端设备从服务小区切换到相邻小区。在推荐次强邻区时,如果基站设备判断终端设备所处区域没有可满足条件驻留或切换的邻小区,终端设备继续在原小区接入业务,不会被均衡调整,但会持续进行AOA和TA测量,同时基站设备会持续上报负荷门限告警。综上所述,调整的原则是保证有一个合适小区接受终端设备进行驻留。
上述参数可以是小区个性化参数,AOA和TA的负载均衡/负荷分担参数可以结合网络优化方案或者小区覆盖组网一起进行。针对基站设备的地区规划、周边设施及业务量进行单独设置,可以丰富覆盖和网优方案及策略。
以下结合图3所示的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其处理流程可以如图4所示。本应用场景下,在某露天体育场馆正在进行一场知名演出,该场馆可同时容纳一万人观看,演出期间场馆区域内会出现话务量和数据业务非常集中而且繁忙的情况,平时周边负责该场馆区域覆盖的基站设备主要有2个。小区1覆盖区域涵盖了场馆50%的中心区域,另外的小区2、小区3可以覆盖到其它50%的场馆区域。通过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更好的保障场馆主要区域(小区1)的终端设备的带宽得到一定保障,提高业务质量,将一些处于次覆盖区域或者边缘的终端设备合理的调整到其它小区(如小区2或者小区3),以降低用户之间碰撞和争抢几率的发生。
在此应用场景下,基站设备开启基于AOA和TA的负载均衡/负荷分担开关,并设置小区1(即服务小区)的预警门限(即预设第一负荷门限,如用户数门限或者小区PRB占用量门限)为60%,设置小区1的负荷调整门限(即预设第二负荷门限,如用户数门限或者小区PRB占用量门限)为70%。基于此,当小区1的用户数或者小区PRB占用量达到70%时,基站设备开始调整终端设备接入到均衡目标小区。进一步的,基站设备开启切换测量,及时获知小区2(即相邻小区)属于部分同覆盖小区,即属于服务小区外的次强邻区。
终端设备A在AOA和TA范围内接入小区1之后,基站设备判定该终端设备A为合法用户,此时,小区1的用户数和小区PRB占用量均在60%以下,因此,终端设备A可以正常接入业务,且终端设备A可以成功驻留在小区1。
终端设备B进入小区1覆盖范围,但处于AOA和TA覆盖区域外,此时,小区1的用户数和小区PRB占用量仍然在60%以下,终端设备B也可以正常接入业务,且终端设备B可以成功驻留在小区1。进一步的,基站设备通过切换测量上报过程,得知终端设备B也处于次强邻区小区2的覆盖范围内。
终端设备C进入小区1覆盖范围,但处于AOA和TA覆盖区域外,此时,小区1的用户数或者小区PRB占用量已经增加到65%,达到负荷预警门限。由于终端设备C处于AOA和TA覆盖区域外,终端设备C的AOA和TA属于非保证区域用户,假设基站设备通过切换测量上报过程得知终端设备C也处于次强邻区小区2的覆盖范围内,由于小区1已经开始有负载预警,因此基站设备主动触发基于AOA和TA的负载均衡/负荷分担调整,终端设备C不能正常接入小区1,会通过重选或者切换到小区2,完成在小区2的业务驻留。
终端设备D进入小区1的覆盖范围,假设终端设备D的AOA和TA范围处于AOA和TA覆盖区域内,则终端设备D是在AOA和TA范围内接入小区1,因此,基站设备可以判定终端设备D的接入区域属于合法区域,因此,终端设备D可以正常接入业务,且终端设备D可以成功驻留在小区1。
假设小区1的用户数或者小区PRB占用量已经达到80%,超过了负荷调整门限70%,基站设备会将正常驻留业务的终端设备B负荷分担到小区2,负荷的原因为此时已经达到负荷调整门限,终端设备B处于AOA和TA的非保证区域,且终端设备B同时处于次强邻小区(即小区2)的覆盖范围下,因此,基站设备可以主动将终端设备B从小区1负荷分担切换到小区2下。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结合终端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AOA信息和TA信息)和小区负荷实现负载均衡/负荷分担,使得基站设备更合理的分配小区带宽资源,有效的控制用户的接入和带宽分流,减轻网络带宽压力,减轻覆盖小区带宽压力,实现容量和带宽的均衡使用,整体提高用户带宽的使用效率,更好的利用网络可用资源,提高用户感知。进一步的,增加基站设备对负载均衡/负荷分担算法控制的灵活性,主动干预和管理调整负载用户,可以将基站设备或者小区的覆盖细化区域,通过区域限制决定终端设备的接入行为,基站设备的可控范围更大,分担实现更加灵活。利用AOA+TA技术主动进行负载均衡和负荷分担控制,使基站设备能够根据用户所在区域或者位置判断是否均衡调整该用户,利用区域扫描和测量调整用户。利用AOA+TA算法和负载均衡/负荷分担算法,有效结合邻小区测量技术,使网优覆盖技术与区域判定技术相结合,更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分解网络带宽压力。
实施例二
基于与上述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基站设备,如图5所示,所述基站设备具体包括:
获得模块11,用于在接收到来自终端设备的用于接入到服务小区的接入请求消息时,获得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
处理模块12,用于判断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是否位于合法区域内;如果是,则允许终端设备接入到服务小区;如果否,则在所述服务小区当前的小区负荷未达到预设第一负荷门限时,允许终端设备接入到服务小区。
所述处理模块12,进一步用于在判断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是否位于合法区域内之后,如果终端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不位于合法区域内,则在所述服务小区当前的小区负荷达到预设第一负荷门限时,判断当前是否存在所述终端设备能够接入的所述服务小区的相邻小区;如果不存在终端设备能够接入的相邻小区,则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到所述服务小区;如果存在终端设备能够接入的相邻小区,则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到所述相邻小区。
所述处理模块12,进一步用于在所述服务小区当前的小区负荷达到预设第二负荷门限时,判断已经接入到所述服务小区的终端设备中,是否存在不位于所述合法区域内、且能够接入到所述服务小区的相邻小区的终端设备;如果存在,则将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服务小区负荷分担切换到所述相邻小区;
其中,所述预设第二负荷门限大于所述预设第一负荷门限。
所述处理模块12,进一步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不位于所述合法区域内,且所述服务小区当前的小区负荷未达到所述预设第一负荷门限时,在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到所述服务小区之后,如果当前存在所述终端设备能够接入的所述服务小区的相邻小区,则记录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相邻小区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所述服务小区当前的小区负荷达到所述预设第二负荷门限时,利用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是不位于所述合法区域内、且能够接入到所述服务小区的相邻小区的终端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具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基站设备之间的到达角度AOA信息,和/或,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基站设备之间的时间提前量TA信息;所述小区负荷具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用户数,或者,小区物理资源块PRB占用量。
其中,本发明装置的各个模块可以集成于一体,也可以分离部署。上述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终端设备的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基站设备在接收到来自终端设备的用于接入到服务小区的接入请求消息时,所述基站设备获得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
所述基站设备判断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是否位于合法区域内;
如果是,则所述基站设备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到所述服务小区;
如果否,则在所述服务小区当前的小区负荷未达到预设第一负荷门限时,所述基站设备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到所述服务小区;
在所述服务小区当前的小区负荷达到预设第二负荷门限时,所述基站设备判断已经接入到所述服务小区的终端设备中,是否存在不位于所述合法区域内、且能够接入到所述服务小区的相邻小区的终端设备;如果存在,则所述基站设备将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服务小区负荷分担切换到所述相邻小区;其中,所述预设第二负荷门限大于所述预设第一负荷门限;具体为:在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不位于所述合法区域内,且所述服务小区当前的小区负荷未达到所述预设第一负荷门限时,在所述基站设备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到所述服务小区之后,如果当前存在所述终端设备能够接入的所述服务小区的相邻小区,则所述基站设备记录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相邻小区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所述服务小区当前的小区负荷达到所述预设第二负荷门限时,所述基站设备利用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是不位于所述合法区域内、且能够接入到所述服务小区的相邻小区的终端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设备判断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是否位于合法区域内之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如果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不位于所述合法区域内,则在所述服务小区当前的小区负荷达到所述预设第一负荷门限时,所述基站设备判断当前是否存在所述终端设备能够接入的所述服务小区的相邻小区;
如果不存在所述终端设备能够接入的相邻小区,则所述基站设备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到所述服务小区;如果存在所述终端设备能够接入的相邻小区,则所述基站设备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到所述相邻小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具体包括: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基站设备之间的到达角度AOA信息,和/或,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基站设备之间的时间提前量TA信息;所述小区负荷具体包括:用户数,或者,小区物理资源块PRB占用量。
4.一种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设备具体包括:
获得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来自终端设备的用于接入到服务小区的接入请求消息时,获得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是否位于合法区域内;如果是,则允许终端设备接入到服务小区;如果否,则在所述服务小区当前的小区负荷未达到预设第一负荷门限时,允许终端设备接入到服务小区;
所述处理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所述服务小区当前的小区负荷达到预设第二负荷门限时,判断已经接入到所述服务小区的终端设备中,是否存在不位于所述合法区域内、且能够接入到所述服务小区的相邻小区的终端设备;如果存在,则将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服务小区负荷分担切换到所述相邻小区;其中,所述预设第二负荷门限大于所述预设第一负荷门限;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不位于所述合法区域内,且所述服务小区当前的小区负荷未达到所述预设第一负荷门限时,在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到所述服务小区之后,如果当前存在所述终端设备能够接入的所述服务小区的相邻小区,则记录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相邻小区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所述服务小区当前的小区负荷达到所述预设第二负荷门限时,利用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是不位于所述合法区域内、且能够接入到所述服务小区的相邻小区的终端设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进一步用于在判断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是否位于合法区域内之后,如果终端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不位于合法区域内,则在所述服务小区当前的小区负荷达到预设第一负荷门限时,判断当前是否存在所述终端设备能够接入的所述服务小区的相邻小区;如果不存在终端设备能够接入的相邻小区,则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到所述服务小区;如果存在终端设备能够接入的相邻小区,则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到所述相邻小区。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具体包括: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基站设备之间的到达角度AOA信息,和/或,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基站设备之间的时间提前量TA信息;所述小区负荷具体包括:用户数,或者,小区物理资源块PRB占用量。
CN201410815497.2A 2014-12-23 2014-12-23 一种终端设备的接入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45818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15497.2A CN104581830B (zh) 2014-12-23 2014-12-23 一种终端设备的接入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15497.2A CN104581830B (zh) 2014-12-23 2014-12-23 一种终端设备的接入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81830A CN104581830A (zh) 2015-04-29
CN104581830B true CN104581830B (zh) 2019-07-23

Family

ID=53096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15497.2A Active CN104581830B (zh) 2014-12-23 2014-12-23 一种终端设备的接入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818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62549A (zh) * 2015-05-19 2016-1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接入网络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413041A (zh) * 2015-07-31 2017-02-15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小区驻留方法及装置
CN106804047A (zh) * 2015-11-26 2017-06-06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ta的lte网络接纳与拥塞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09005563B (zh) * 2018-08-22 2022-06-14 武汉虹信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lte负载均衡方法及系统
CN113365314B (zh) * 2020-03-03 2024-05-28 上海新岸线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5696498A (zh) * 2021-07-29 2023-0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4659A (zh) * 2008-05-27 2009-12-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接纳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无线网络控制器
CN102740398A (zh) * 2011-04-01 2012-10-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接入方法及节点设备
CN103369596A (zh) * 2012-04-01 2013-10-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切换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4659A (zh) * 2008-05-27 2009-12-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接纳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无线网络控制器
CN102740398A (zh) * 2011-04-01 2012-10-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接入方法及节点设备
CN103369596A (zh) * 2012-04-01 2013-10-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切换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81830A (zh) 2015-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81830B (zh) 一种终端设备的接入方法和设备
CN104202821B (zh) 设备到设备通信干扰避免方法和装置
CN105940744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终端执行的d2d操作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Singh et al. Joint resource partitioning and offloading in heterogeneous cellular networks
CN107734597B (zh) 一种无线资源配置方法和装置
US10057752B2 (en) Interference avoidance in D2D communications
CN105940738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终端执行的d2d操作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CN103297977A (zh) Lte移动通信系统使用认知无线电技术的方法
CN102223191A (zh) 一种空闲频谱的获取方法和设备
CN103812583B (zh) 一种基于认知无线电系统的协作频谱感知方法和设备
CN105939543A (zh) 一种信道检测方法和装置
AU2013305803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having selectiv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related methods
US1028518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grouping and selecting transmission points
CN108347745B (zh) 一种移动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CN102469543A (zh) 接纳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940755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终端执行的d2d操作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US10257759B2 (en) Load balancing among wireless access points
CN102905277B (zh) 一种选择协作节点的基站、系统及方法
CN105611567B (zh) 触发频谱感知测量及上报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4918328B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基站控制器
CN112055364A (zh) 一种网络系统分级方法及装置
CN105992168A (zh) 一种小区选择的方法、自动邻区关系配置方法及设备
CN106105354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终端执行的装置对装置(d2d)操作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CN108093449A (zh) 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5940687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终端执行的d2d操作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