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81607B - 一种入耳式无线传输防作弊器及其防作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入耳式无线传输防作弊器及其防作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81607B
CN104581607B CN201410835202.8A CN201410835202A CN104581607B CN 104581607 B CN104581607 B CN 104581607B CN 201410835202 A CN201410835202 A CN 201410835202A CN 104581607 B CN104581607 B CN 1045816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eating
receiver
wireless transmission
ear
transmi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3520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81607A (zh
Inventor
王波
王箭
徐瑞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Kehuarui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Liupanshui Daan Driver Trai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upanshui Daan Driver Trai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upanshui Daan Driver Trai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83520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816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816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816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816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816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入耳式无线传输防作弊器及其防作弊方法,包括中控端及一个或多个终端,所述终端包括耳塞和发射器,所述耳塞内置有麦克风,所述麦克风与所述发射器电连接;所述中控端包括用于接收所述发射器发射信号的接收器及监听耳机,所述接收器设置有与各所述发射器匹配的信道,所述接收器与所述监听耳机电连接。本发明的入耳式无线传输防作弊器及其防作弊方法,能有效检测到置入耳道的声音信息,发现置入耳道的微型接收器,并通过同步录音的方式获得确凿作弊证据。

Description

一种入耳式无线传输防作弊器及其防作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作弊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入耳式无线传输防作弊器及其防作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考试诸如中高考、四六级、研究生入学考试,还是职称考试、驾培考试等的监控制度越来越严格,大多数考点及考场均设置有移动电话信号屏蔽装置或考场视频监控设备等,用于防止考生利用电子设备作弊,可以说作弊防范手段已经较为严密。
但是,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上出现了一种隐形耳机,即诸如米粒大小的微型接收器,这种微型接收器体积非常小,可以直接放入耳道,不容易被发现。现有的探测装置不能有效探测到这种微型接收器,如电磁波探测狗,这种设备虽然能够很好的探测到电磁波,但是由于该设备存在过于灵敏性和定位性差的问题,很难准确判断出探测到的信号是什么及其准确方位;再如金属探测器,这种设备可以对检查对象进行不接触检查,但是其检测速度慢,灵敏度不稳定,被测者身上的钥匙、拉链皮带扣等金属物都可能引起报警,不适用于考场使用。另外,这种微型接收器即使被准确定位了,也只能使用特定设备(例如磁铁)才能将其取出,而且即便取出了也很难以此作为作弊证据,有碍于考生的公平竞争,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防作弊设备不能有效应对置入耳道的微型接收器,有碍于考生的公平竞争,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而提供一种能有效检测到置入耳道的微型接收器,并能获得确凿作弊证据的入耳式无线传输防作弊器及其防作弊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入耳式无线传输防作弊器,包括中控端及一个或多个终端,所述终端包括耳塞和发射器,所述耳塞内置有麦克风,所述麦克风与所述发射器电连接;所述中控端包括用于接收所述发射器发射信号的接收器及监听耳机,所述接收器设置有与各所述发射器匹配的信道,所述接收器与所述监听耳机电连接。
上述入耳式无线传输防作弊器中,所述中控端还包括录音设备,所述录音设备与所述接收器电连接。
上述入耳式无线传输防作弊器中,所述中控端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接收器、所述录音设备和所述监听耳机电连接。
上述入耳式无线传输防作弊器中,所述麦克风的频响范围是60-12000Hz。
上述入耳式无线传输防作弊器中,所述麦克风为压电式麦克风。
上述入耳式无线传输防作弊器中,所述发射器的频段为UHF710-830MHz。
一种防作弊方法,包括
对每个被监测者使用的终端进行编码并为每个终端配置一个信道;
实时监测一个或多个被监测者耳道内的声音信息;
如果发现有终端采集到声音信息,则对该信道的声音信息进行监听,否则继续监测。
上述防作弊方法中,在发现声音信息之后还包括对该声音信息进行录音。
上述防作弊方法中,所述对每个被监测者使用的终端进行编码是对被监测者使用的终端进行6+1位编码,其中前6位为人员编码,最后1位为状态编码,设定最后1位等于0为无声音信号,最后1位等于1为有声音信号。
上述防作弊方法中,所述实时监测一个或多个被监测者耳道内的声音信息是利用放入考生外耳门的耳塞对考生耳道内的声音信息进行实时监测。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入耳式无线传输防作弊器及其防作弊方法,能有效检测到置入耳道的声音信息,发现置入耳道的微型接收器,并通过人为同步监听的方式首先确定耳道内获取到的声音,一旦确定为作弊声音信息,即启动录音设备,从而获得确凿作弊证据,有力地打击不法作弊行为,维护考场秩序。
(2)本发明的入耳式无线传输防作弊器及其防作弊方法,杜绝了通过无线信道、听觉作弊的可能性,变屏蔽为发现作弊,填补目前防作弊市场的空白。
(2)本发明的入耳式无线传输防作弊器,包括中控端及一个或多个终端,终端包括耳塞和发射器,耳塞内置有麦克风;中控端包括用于接收发射器发射信号的接收器和监听耳机。上述防作弊器设计构思巧妙,结构简单,终端设备体积小巧,适于每个被检测者携带。
(3)本发明的入耳式无线传输防作弊器,麦克风的频响范围是60-12000Hz,采用略窄于听觉频率的频响范围,以滤掉部分不必要的耳内摩擦噪声。
(4)本发明的入耳式无线传输防作弊器,还包括处理器,在处理器的协调控制下作弊行为的监控不由人工切换而由事件触发,提高了监控效率,降低了监考人员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本发明入耳式无线传输防作弊器的构成示意图;
图2本发明防作弊方法的流程图;
图3本发明入耳式无线传输防作弊器其他实施例的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所述入耳式无线传输防作弊器包括中控端及一个或多个终端。
所述终端由被监测者随身携带,所述终端包括耳塞和发射器,所述耳塞适于放入外耳门,并且至少部分进入外耳道;所述耳塞内置有麦克风,用于监听来自于耳道腔体内和耳骨传导的声波,所述麦克风与所述发射器有线电连接。所述麦克风的频响范围是60-12000Hz。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麦克风采用为压电式麦克风,所述发射器的频段为UHF710-830MHz。
所述中控端设置于中控室,与各所述终端保持能够通讯的距离即可。所述中控端包括用于接收所述发射器发射信号的接收器及监听耳机,所述接收器设置有与各所述发射器匹配的信道,所述接收器与所述监听耳机电连接。所述发射器和所述接收器支持WiFi通信,和/或3G通信,和/或蓝牙通信。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控端还包括处理器和录音设备,所述录音设备与所述接收器电连接;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接收器、所述录音设备和所述监听耳机电连接。
本发明涉及的所述防作弊器主要用于考场,防止考生利用置入耳道的微型接收器作弊。如图2所示,下面以考场环境为例说明本发明所述入耳式无线传输防作弊器的防作弊方法:
步骤001:对每个被监测者使用的终端进行编码并为每个终端配置一个信道。
考虑到单个考场一般不超过50人,对被监测者(考生)使用的终端进行6+1位编码,其中前6位为考生编码,最后1位为状态编码,设定最后1位等于0为无声音信号(即无作弊信号),最后1位等于1为有声音信号(即有作弊信号)。如中控端状态显示为0001010为5号考生普通状态,若显示为0001011则5号考生有可能有作弊信号。
同时,为使各个终端的发射器与中控端的接收器准确通讯、不相互干扰,在考前需要为每个终端的发射器配置一个信道。
步骤002:在考前,核对考生姓名、考号及该考生使用的终端的考生编码。
步骤003:将终端的耳塞放入被监测者耳内。考试时要求每个考生均佩戴终端的耳塞。
步骤004:监测一个或多个被监测者耳道内的声音信息。
利用放入考生外耳门的耳塞对考生耳道内的声音信息进行实时监测。正常情况下,人耳内除了耳骨、皮肤等摩擦噪声不会有其他声音,因此采用频响范围是60-12000Hz的麦克风,能有效滤除掉上述摩擦噪声,只接收到除摩擦噪声外的其他声音,如作弊语音等。
步骤005:判断是否有声音信息。
如果在某一考生的耳道发现声音信息,则该信道执行步骤006,其他信道继续执行步骤004;若未发现任何声音信息,则执行步骤004。
步骤006:对该声音信息进行监听。
为排除正常的声音信息,需要首先对获取到的声音信息进行人为同步监听,因为在考场环境下,监控老师讲话或考生提问等声音,都有可能被麦克风获取到,因此先通过监听方式对获取到的声音信息进行确认,执行步007。
步骤007:判断该声音信息是否是作弊信息。
如果该声音信息为正常的声音信息,则执行步骤004,如果该声音信息确实为作弊信息,则执行步骤008。
步骤008:对该声音信息进行录音。
如果某个考生耳道内放置有微型接收器,该微型接收器的作弊信号经耳道腔体或者骨传导后发出的声音信息会被麦克风获取到,该声波信号被传送给发射器,发射器将该声波信号在UHF频段中通过固定的波段传送给接收器,接收器将该信息传送给处理器,处理器将该终端与考号对应,判断作弊考号,进而将该考生的状态编码修改为“1”,同时切换到相应信道并启动录音设备对其进行实时录音,作为作弊证据。
以5号考生发现作弊信号为例,若显示为0001011则5号考生有可能有作弊信号,即切换至5号考生信道,触发监听录音设备。
通常,为简化结构以及防止考场间串扰,每考场设置一个所述中控端,由监考人员负责监听。
如图3所示,是本发明入耳式无线传输防作弊器的另一实施例。
与前述实施例的区别是:在本实施例中,中控端仅包括接收器、录音设备和监听耳机,不包括处理器。使用该中控端时,当发现某一发射器向所述接收器发送了声波信号,由监考人员人工切换信道并人工启动录音设备及监听耳机。
在其他实施例中,若已确定考生及其使用的终端信息,可省略步骤002。
在其他实施例中,在不计较设备布置空间及成本等问题的情况下,麦克风与发射器之间采用无线信道进行通信,如蓝牙通信方式。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9)

1.一种入耳式无线传输防作弊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控端及一个或多个终端,所述终端包括耳塞和发射器,所述耳塞内置有麦克风,所述麦克风与所述发射器电连接;所述中控端包括用于接收所述发射器发射信号的接收器及监听耳机,所述接收器设置有与各所述发射器匹配的信道,所述接收器与所述监听耳机电连接;所述耳塞适于放入外耳门,并且至少部分进入外耳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耳式无线传输防作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端还包括录音设备,所述录音设备与所述接收器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入耳式无线传输防作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端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接收器、所述录音设备和所述监听耳机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入耳式无线传输防作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的频响范围是60-12000Hz。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入耳式无线传输防作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为压电式麦克风。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入耳式无线传输防作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器的频段为UHF710-830MHz。
7.一种防作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每个被监测者使用的终端进行编码并为每个终端配置一个信道;
实时监测一个或多个被监测者耳道内的声音信息;
如果发现有终端采集到声音信息,则对该信道的声音信息进行监听,否则继续监测;
其中,所述实时监测一个或多个被监测者耳道内的声音信息是利用放入考生外耳门的耳塞对考生耳道内的声音信息进行实时监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作弊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现声音信息之后还包括对该声音信息进行录音。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防作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每个被监测者使用的终端进行编码是对被监测者使用的终端进行6+1位编码,其中前6位为人员编码,最后1位为状态编码,设定最后1位等于0为无声音信号,最后1位等于1为有声音信号。
CN201410835202.8A 2014-12-29 2014-12-29 一种入耳式无线传输防作弊器及其防作弊方法 Active CN1045816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35202.8A CN104581607B (zh) 2014-12-29 2014-12-29 一种入耳式无线传输防作弊器及其防作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35202.8A CN104581607B (zh) 2014-12-29 2014-12-29 一种入耳式无线传输防作弊器及其防作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81607A CN104581607A (zh) 2015-04-29
CN104581607B true CN104581607B (zh) 2018-08-31

Family

ID=53096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35202.8A Active CN104581607B (zh) 2014-12-29 2014-12-29 一种入耳式无线传输防作弊器及其防作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816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34489A (zh) * 2018-03-19 2021-03-19 国际智能技术公司 安全考试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0973A (zh) * 2005-12-31 2006-12-20 凌子龙 隐形耳机探测器及探测方法
DE202006013079U1 (de) * 2006-08-25 2006-12-28 Uhl, Peter Karl Vorrichtung zur Leckdetektion
CN201210178Y (zh) * 2008-06-21 2009-03-18 常晓明 无线耳机探测器
CN101998220A (zh) * 2009-08-28 2011-03-30 欧阳菁 耳机探测装置
CN203206254U (zh) * 2013-04-08 2013-09-18 福建科能中志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式考场电磁信号监测仪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0973A (zh) * 2005-12-31 2006-12-20 凌子龙 隐形耳机探测器及探测方法
DE202006013079U1 (de) * 2006-08-25 2006-12-28 Uhl, Peter Karl Vorrichtung zur Leckdetektion
CN201210178Y (zh) * 2008-06-21 2009-03-18 常晓明 无线耳机探测器
CN101998220A (zh) * 2009-08-28 2011-03-30 欧阳菁 耳机探测装置
CN203206254U (zh) * 2013-04-08 2013-09-18 福建科能中志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式考场电磁信号监测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81607A (zh) 2015-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65488B2 (en) Auditory device assembly
CN1653787B (zh) 用于医疗诊断和康复的多功能移动电话
CN102625219B (zh) 包括警报装置和听音装置的听音系统
US20150319546A1 (en) Hearing Assistance System
CN106535027B (zh) 监测降噪耳机降噪效果的装置和可调节降噪效果的主动降噪耳机
US20080101635A1 (en) Hearing assistance system including data logging capability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US20130343585A1 (en) Multisensor hearing assist device for health
CN205622803U (zh) 一种耳机
CN108781320A (zh) 具有丢失检测功能的无线身体佩戴式个人设备
CN109246574A (zh) 一种Lightning耳机麦克风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JP2008193497A (ja) 携帯型通信端末
CN108429955A (zh) 释放环境声音进入耳机的智能装置及方法
CN109068205A (zh) 一种使用时间可控的耳机以及耳机使用时间可控的方法
CN113194383A (zh) 一种声音播放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4581607B (zh) 一种入耳式无线传输防作弊器及其防作弊方法
Stream et al. Effect of loudspeaker position on differences between earphone and free-field thresholds (MAP and MAF)
CN110087162A (zh) 一种骨传导降噪通信方法及通信耳机
KR101300676B1 (ko) 휴대폰을 이용한 청진기
KR20080088217A (ko) 알람기능을 갖는 맥박감지 이어폰
CN107007275A (zh)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及其心率监测方法
CN108540916B (zh) 基于人头模型的蓝牙耳机检测方法、装置及人头模型
Thibodeau Advanced practices: assistive technology in the age of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CN107111921A (zh) 用于有效的可听警报设置的方法和设备
Holmes et al. Telephone listening ability in a noisy background
CN218550161U (zh) 一种检查室用听力掩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19

Address after: Room 8, 35 / F, unit 4, main tower building, No. 4, Guizhou International Mall, No. 196, Fushui South Road, Nanming District, Guiyang City, Guizho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izhou haigongl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53099 No. 59, West Zijin Mountain Road, bell mountain, Guizhou, Liupanshui

Patentee before: LIUPANSHUI DAAN DRIVER TRAIN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20

Address after: Room 201, Shuicheng Agricultural Comprehensive Building, Xiangyang North Road, Huangtu Slope Street, Zhongshan District, Liupanshui City, Guizhou Province, 553000

Patentee after: Guizhou Kehuarui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50000 No.8, 35 / F, unit 4, main tower 4, Guizhou International Mall, 196 Fushui South Road, Nanming District, Guiyang City, Guizhou Province [Zhongnan office]

Patentee before: Guizhou haigongli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