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80091B -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80091B
CN104580091B CN201310495734.7A CN201310495734A CN104580091B CN 104580091 B CN104580091 B CN 104580091B CN 201310495734 A CN201310495734 A CN 201310495734A CN 104580091 B CN104580091 B CN 1045800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put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authentication
active user
multinom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9573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80091A (zh
Inventor
董梁
陈梦
李德春
陈荣
陈远斌
孙增昕
刘飞飞
唐艳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encent Computer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encent Computer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encent Computer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encent Computer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9573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800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800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800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800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800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包括: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当前用户的多项输入操作特征,将该多项输入操作特征分别与记录的历史输入操作特征进行对比,根据该多项输入操作特征的对比结果,获得该当前用户的输入特征匹配值,按照预置的输入特征匹配值与身份验证方式的对应关系,获取对应的身份验证方式,根据该对应的身份验证方式进行身份验证。上述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系统通过对比当前用户与记录的用户日常对触控屏和键盘的操作习惯,判断当前用户是否为帐号或设备所有人发起,从而有针对性的加强或者减弱对当前用户身份的验证,提高身份验证的效率和增强用户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从目前互联网发展的形式来看,用户的操作场景已经逐渐由pc端向移动端转移。然而身份验证则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一个新的挑战。
现有技术中,目前大部分的身份验证都还是依靠传统的常用地理位置,常用版本号,常用IP地址来完成的。以上各验证方式不但准确性较低,同时非常容易被人模仿而破解验证,威胁用户安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系统,通过对比当前用户与记录的用户日常对触控屏和键盘的操作习惯,判断当前用户是否为帐号或设备所有人发起,从而有针对性的加强或者减弱对当前用户身份的验证,提高身份验证的效率和增强用户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身份验证方法,包括: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当前用户的多项输入操作特征;将所述多项输入操作特征分别与记录的历史输入操作特征进行对比;根据所述多项输入操作特征的对比结果,获得所述当前用户的输入特征匹配值;按照预置的输入特征匹配值与身份验证方式的对应关系,获取对应的身份验证方式;根据所述对应的身份验证方式进行身份验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身份验证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用户的多项输入操作特征;将所述当前用户的多项输入操作特征发送给服务器;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获取身份验证信息的指令;获取所述身份验证信息并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身份验证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客户端发送的当前用户的多项输入操作特征;对比单元,用于将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多项输入操作特征分别与记录的历史输入操作特征进行对比;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项输入操作特征的对比结果,获得所述当前用户的输入特征匹配值;所述获得单元,还用于按照预置的输入特征匹配值与身份验证方式的对应关系,获取对应的身份验证方式;验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对应的身份验证方式进行身份验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身份验证装置,包括:
获取特征单元,用于获取当前用户的多项输入操作特征;发送特征单元,用于将所述当前用户的多项输入操作特征发送给服务器;接收指令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获取身份验证信息的指令;获取信息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身份验证信息并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身份验证系统,包括:服务器和客户端;
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当前用户的多项输入操作特征,将所述多项输入操作特征分别与记录的历史输入操作特征进行对比,根据所述多项输入操作特征的对比结果,获得所述当前用户的输入特征匹配值,按照预置的输入特征匹配值与身份验证方式的对应关系,获取对应的身份验证方式,根据所述对应的身份验证方式进行身份验证;
所述客户端,用于获取当前用户的多项输入操作特征,将所述当前用户的多项输入操作特征发送给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获取身份验证信息的指令,获取所述身份验证信息并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系统,获取当前用户的操作数据,该操作数据中包含该用户的操作特征信息,对比当前用户操作数据与记录的历史操作数据,统计匹配的用户操作特征信息,获得当前用户的身份验证逻辑值,并对该当前用户进行对应方式的身份验证,由于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操作特征,因此,通过对比用户的操作特征信息,根据匹配度判断当前用户为用户本人的可能性大小,从而确定对该当前用户采取相对简单的身份验证方式还是相对复杂的身份验证方式,可提高身份验证的效率和准确度。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身份验证方法的第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身份验证方法的第二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身份验证方法的第三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身份验证装置的第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身份验证装置的第二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身份验证装置的第三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身份验证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实现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身份验证方法,通过对比当前用户与记录的用户日常对触控屏和键盘的操作习惯,判断当前用户是否为帐号或设备所有人发起,从而有针对性的加强或者减弱对当前用户身份的验证,提高身份验证的效率和增强用户安全性。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身份验证方法的第一个实施例包括:
101、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当前用户的多项输入操作特征;
服务器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当前用户的多项输入操作特征,该输入操作特征包括:单/双手输入、左/右手输入、键盘模式、文字输入习惯、字符输入速度、触控力度、语言模式及其任意组合。
其中,单/双手输入是指用户在进行操作时习惯使用单手操作还是双手操作,左/右手输入是指用户如果习惯单手操作,是习惯使用右手操作还是习惯使用左手操作。具体地,用户在终端上触屏操作时,记录手指在屏幕上留下的轨迹,如果用户在屏幕上常常发生两点同时触摸,或者在屏幕的左右两侧都有比较频繁同时操作,则可以判断该用户可能是习惯双手操作终端,反之则可判断该用户可能是习惯单手操作终端。同理,用户惯用左手还是右手也可通过记录手指在屏幕上留下的轨迹进行判断,屏幕右半边的触摸率高于左半边,则可判断用户习惯使用右手操作终端。
键盘模式指用户在使用输入法时选择的输入键盘模式,键盘模式可包括九宫格键盘、全键盘和手写键盘。具体地,通过记录用户在输入时在屏幕上的触摸位置,判断用户习惯使用哪种键盘形式,对于以上三种不同的键盘,屏幕上键盘对应的触摸位置的记录有着明显的差异,如,若使用九宫格键盘,则触摸位置比较集中,一般只在9个按钮上,由于该9个按钮相对分散,所以触摸位置也相对分散;若使用全键盘,则屏幕上的触摸位置更多些,覆盖整个键盘区域,这样键盘触摸位置也比较密集;若使用手写键盘,则线条状的轨迹运动则相对点状触摸运动更多些。
文字输入习惯是指用户输入文字时的习惯特征,例如,用户在输入词组时习惯输入哪些字母以输入该词组。具体地,确定用户在输入词组时习惯输入哪些字母,则通过记录用户输入某个固定词组时习惯输入的字母来确定。如输入词组“为什么”,不同的用户可能有不同的输入习惯,有些直接输入“weishenme”,有些则输入“wsm”,而“weism”、“wshenm”、“wshenme”都可以实现输入“为什么”这个词组,所以不同的输入习惯可用于进行用户的身份认证。
字符输入速度指用户在键盘上输入文字的速度,或点击终端屏幕的速度。具体地,可以通过记录输入字符之间的间隔时间来确定用户的输入速度,字符之间的间隔时间越短,则用户的输入速度越快。
触控力度是指用户对终端屏幕进行点击、划过等操作的力度。具体地,可通过测压传感装置记录用户的手指对屏幕的压力值,记录该用户点击终端屏幕的力度信息。
语言模式是指用户在与其他人对话时的对话内容习惯信息,具体地,每个人在聊天是都会有自己独特的习惯,例如有的人喜欢频繁的换行,有的人喜欢连续使用逗号、句号,有的人喜欢连续发送很短的句子。所以,在与他人对话中不同的聊天习惯可用于进行用户的身份认证。
102、将该多项输入操作特征分别与记录的历史输入操作特征进行对比;
历史输入操作特征作为对比依据,是已确认的用户本人的输入操作特征,将获取的该当前用户的多项输入操作特征分别与记录的已确认的用户本人的历史输入操作特征进行对比。
103、根据该多项输入操作特征的对比结果,获得该当前用户的输入特征匹配值;
若当前用户的多项输入操作特征中有一项或多项输入操作特征匹配,如,将该当前用户的输入操作特征与记录的历史输入操作特征进行对比后,键盘模式匹配,则根据对比结果,获得该当前用户的输入特征匹配值,该输入特征匹配值可用于确定身份验证的验证方式,即,该输入特征匹配值可确定进行何种方式的身份验证。对比结果中匹配的输入操作特征越多,表明该当前用户是已确认的用户本人的可能性越大,相应的,进行身份验证的方式就越简单,甚至免于身份验证,反之亦然。
104、按照预置的输入特征匹配值与身份验证方式的对应关系,获取对应的身份验证方式;
在系统中预先设置了输入特征匹配值与身份验证方式的对应关系,按照该对应关系,根据获取的输入特征匹配值查找到对应的身份验证方式。
105、根据该对应的身份验证方式进行身份验证。
具体可以是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指令,指示该客户端向当前用户获取身份验证方式所需的身份验证信息,并将获取到的身份验证信息发送给该服务器,由该服务器完成对当前用户的身份验证。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当前用户的多项输入操作特征分别与记录的历史输入操作特征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获得该当前用户的输入特征匹配值,按照预置的输入特征匹配值与身份验证方式的对应关系,获取对应的身份验证方式并根进行相应的身份验证,由于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操作特征,因此,通过对比用户的输入操作特征,根据匹配度判断当前用户为用户本人的可能性大小,从而确定对该当前用户采取相对简单的身份验证方式还是相对复杂的身份验证方式,可提高身份验证的效率和准确度。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身份验证方法的第二个实施例示意图,第二个实施例与第一个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步骤103根据所述多项输入操作特征的对比结果获得该当前用户的输入特征匹配值可以为:
203、获取每项输入操作特征的权重值;
通过模型训练可得到各项输入操作特征的权重值,具体可根据贝叶斯算法或者其他类似算法,通过使用已确定的样本来训练模型,通过多次的训练,最终系统给每个维度的输入操作特征计算出一个权重值,用于表示该维度在判断操用户身份时所起的作用大小。如:系统随机抽取10名已知是用户本人的输入操作特征,统计后发现,输入操作特征显示这10个人在使用文字输入习惯相同,同时,抽取10个已知不是用户本人的输入操作特征,统计结果则显示这10个人在文字输入习惯上都各不相同,则认定文字输入习惯这个维度的输入操作特征权重值很高。同理,可以确定其他维度的输入操作特征的权重值。
还可以自定义设置各操作数据的权重值,具体可以根据特定的场景来自定义输入操作特征的每个维度的权重值,比如在密码输入场景中,对于用户本人来说,密码一般是他相当熟悉的一串字符,由于经常输入,所以在输入时速度一般会比较快,而对于盗号者来说该密码很可能是一串没有规律,没有意义的“乱码”,又担心输错,所以输入时速度一般较慢,从这一点我们可以很大程度上判断操作者的身份。因此,在需要密码输入的场景中,字符输入速度的权重值较高。
例如,经过上述模型训练得到的输入操作特征的权重值可以是,单/双手输入对应的权重值为10,左/右手输入对应的权重值为10,键盘模式对应的权重值为25,文字输入习惯对应的权重值为30,字符输入速度对应的权重值为15,触控力度对应的权重值为5,语言模式对应的权重值为5。
204、根据每项输入操作特征是否匹配以及对应的权重值加权计算该输入特征匹配值;
如,对比后匹配的输入操作特征为左/右手、键盘模式、文字输入习惯、触控力度这四个操作特征,则获取其分别对应的权重值为10、25、30、5,那么,输入特征匹配值为此四个权重值加权计算获得,即该输入特征匹配值为70。
205、按照预置的输入特征匹配值与身份验证方式的对应关系,获取对应的身份验证方式;
在系统中预先设置了输入特征匹配值与身份验证方式的对应关系,按照该对应关系,根据该输入特征匹配值查找到对应的身份验证方式。如,当输入特征匹配值为85-100,则确认当前用户为用户本人,免于身份验证;当输入特征匹配值为70-85,则进行身份验证的方式为需要回答密保验证问题;当输入特征匹配值为55-70,则进行身份验证的方式为需要输入动态密码;当输入特征匹配值为40-55,则进行身份验证的方式为需要输入手机验证码;当输入特征匹配值为40以下,则认为该当前用户并非用户本人,直接拒绝身份验证请求,不允许当前用户进行后续操作。
206、根据对应的身份验证方式进行身份验证。
按照预置的输入特征匹配值与身份验证方式的对应关系,获取对应的身份验证方式之后,根据该对应的身份验证方式完成身份验证。具体的验证方式可以是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指令,指示该客户端向当前用户获取身份验证方式所需的身份验证信息,并将获取到的身份验证信息发送给该服务器,由该服务器完成对当前用户的身份验证。
在需要身份验证的不同场景下,各项输入操作特征的权重值不同,根据检测到的当前用户的输入操作内容,提高预置的与该输入操作内容对应的输入操作特征对应的权重值,使得确认身份验证的方式进一步更加准确。
具体地,当检测到该当前用户进行输入密码的输入操作时,则提高字符输入速度对应的权重值。一般地,在登录或进行消费交易时,需要用户输入密码,当系统检测到该当前用户进行输入密码的操作时,优先将输入速度作为对比的输入操作特征,提高字符输入速度对应的权重值,因为对于用户本人来说,密码一般是相当熟悉的一串字符,又由于经常输入,所以在输入密码时输入速度一般比较快,而对于非用户本人的其他用户来说这很可能是一串没有规律,没有意义的“乱码”,陌生又担心输错,所以输入密码时输入速度一般比较慢,因此,在需要输入密码的场景下,提高字符输入速度对应的权重值,相对更容易判断出当前用户的身份,具体的权重值本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定。对应的,输入特征匹配值与身份验证方式的对应关系可以设置为,当输入特征匹配值为85-100,则确认当前用户为用户本人,免于身份验证;当输入特征匹配值为70-85,则进行身份验证的方式为需要回答密保验证问题;当输入特征匹配值为55-70,则进行身份验证的方式为需要输入动态密码;当输入特征匹配值为40-55,则进行身份验证的方式为需要输入手机验证码;当输入特征匹配值为40以下,则认为该当前用户并非用户本人,直接拒绝身份验证请求,不允许当前用户进行后续操作。
当检测到该当前用户进行密码管理类输入操作时,则提高键盘模式对应的权重值,该密码管理类操作包括修改密码、帐号申诉等操作,系统会结合当前用户提供的证据或资料来判断是否为用户本人,此类场景下键盘模式是较好的对比依据。可以通过当前用户在输入证据和资料时所表现出的键盘模式使用习惯与对应的历史输入操作特征进行对比,来判断是否是用户本人,以此来决定进行何种方式的身份验证。对应的,输入特征匹配值与身份验证方式的对应关系可以设置为,输入特征匹配值与身份验证方式的对应关系可以设置为,当输入特征匹配值为85-100,则确认当前用户为用户本人,免于身份验证;当输入特征匹配值为70-85,则进行身份验证的方式为需要回答密保验证问题;当输入特征匹配值为55-70,则进行身份验证的方式为需要输入动态密码;当输入特征匹配值为40-55,则进行身份验证的方式为需要输入手机验证码;当输入特征匹配值为40以下,则认为该当前用户并非用户本人,直接拒绝身份验证请求,不允许当前用户进行后续操作。
当检测到该当前用户进行涉嫌恶意欺诈类输入操作时,如,检测到输入“数字+货币单位”、“钱”、“转账”、“卡号”等字样,则提高字符输入速度及语言模式对应的权重值,具体地,当该当前用户在与其他用户对话内容涉嫌恶意欺诈类操作时,如在对话中提及财物交易、索取等,则提高字符输入速度及语言模式对应的权重值,系统会选择输入速度及语言模式对应的权重值作为对比数据,与记录的历史输入速度及语言模式对应的权重值进行对比,以判断当前用户是否为用户本人。对应的,输入特征匹配值与身份验证方式的对应关系可以设置为,当输入特征匹配值为85-100,则确认当前用户为用户本人,免于身份验证;当输入特征匹配值为70-85,则提醒对方用户,如果该当前用户提及金钱交易,请务必电话确认;当输入特征匹配值为55-70,则提醒对方用户该当前用户可能并非用户本人,请提高警惕;当输入特征匹配值为40-55,则临时限制当前账号的登录权限;当输入特征匹配值为40以下,则长时间限制当前账号的登录权限,直到用户本人来解封认领该当前账号。
本实施例中步骤201、202的内容分别与前述第一个实施例中的步骤 101、102的内容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模型训练得到各项输入操作特征的权重值,或者自定义设置各项输入操作特征的权重值,并将获取的对比后匹配的输入操作特征对应的权重值相加,综合得到该当前用户的输入特征匹配值,使得确认身份验证的方式更为准确,进一步的,当检测到当前用户进行输入密码的输入操作时,则提高字符输入速度对应的权重值,当检测到当前用户进行密码管理类输入操作时,则提高键盘模式对应的权重值,当检测到当前用户进行涉嫌恶意欺诈类输入操作时,则提高字符输入速度及语言模式对应的权重值,对应不同的场景,提高不同输入操作特征的权重值,使得确认身份验证的方式进一步更加准确,在需要输入密码的场景下,提高字符输入速度对应的权重值,在需要进行密码管理的场景下,提高键盘模式对应的权重值,在当前用户对话中涉嫌恶意欺诈类的场景下,提高字符输入速度及语言模式对应的权重值,相对更容易判断出当前用户的身份,提高判断出当前用户身份的准确率,而后,按照预置的输入特征匹配值与身份验证方式的对应关系,查找到对应的身份验证方式并进行相应方式的身份验证,由于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操作特征,因此,通过对比用户的操作特征信息,根据匹配度判断当前用户为用户本人的可能性大小,从而确定对该当前用户采取相对简单的身份验证方式还是相对复杂的身份验证方式,可提高身份验证的效率和准确度。
请参阅图3,本发明实施例中身份验证方法的第三个实施例包括:
301、获取当前用户的多项输入操作特征;
客户端获取当前用户的多项输入操作特征,输入操作特征包括:单/双手输入、左/右手输入、键盘模式、文字输入习惯、字符输入速度、触控力度、语言模式及其任意组合。
其中,单/双手输入是指用户在进行操作时习惯使用单手操作还是双手操作,左/右手输入是指用户如果习惯单手操作,是习惯使用右手操作还是习惯使用左手操作。具体地,用户在终端上触屏操作时,记录手指在屏幕上留下的轨迹,如果用户在屏幕上常常发生两点同时触摸,或者在屏幕的左右两侧都有比较频繁同时操作,则可以判断该用户可能是习惯双手操作终端,反之则可判断该用户可能是习惯单手操作终端。同理,用户惯用左手还是右手也可通过记录手指在屏幕上留下的轨迹进行判断,屏幕右半边的触摸率高于左半边,则可判断用户习惯使用右手操作终端。
键盘模式指用户在使用输入法时选择的输入键盘模式,键盘模式可包括九宫格键盘、全键盘和手写键盘。具体地,通过记录用户在输入时在屏幕上的触摸位置,判断用户习惯使用哪种键盘形式,对于以上三种不同的键盘,屏幕上键盘对应的触摸位置的记录有着明显的差异,如,若使用九宫格键盘,则触摸位置比较集中,一般只在9个按钮上,由于该9个按钮相对分散,所以触摸位置也相对分散;若使用全键盘,则屏幕上的触摸位置更多些,覆盖整个键盘区域,这样键盘触摸位置也比较密集;若使用手写键盘,则线条状的轨迹运动则相对点状触摸运动更多些。
文字输入习惯是指用户输入文字时的习惯特征,例如,用户在输入词组时习惯输入哪些字母以输入该词组。具体地,确定用户在输入词组时习惯输入哪些字母,则通过记录用户输入某个固定词组时习惯输入的字母来确定。如输入词组“为什么”,不同的用户可能有不同的输入习惯,有些直接输入“weishenme”,有些则输入“wsm”,而“weism”、“wshenm”、“wshenme”都可以实现输入“为什么”这个词组,所以不同的输入习惯可用于进行用户的身份认证。
字符输入速度指用户在键盘上输入文字的速度,或点击终端屏幕的速度。具体地,可以通过记录输入字符之间的间隔时间来确定用户的输入速度,字符之间的间隔时间越短,则用户的输入速度越快。
触控力度是指用户对终端屏幕进行点击、划过等操作的力度。具体地,可通过测压传感装置记录用户的手指对屏幕的压力值,记录该用户点击终端屏幕的力度信息。
语言模式是指用户在与其他人对话时的对话内容习惯信息,具体地,每个人在聊天是都会有自己独特的习惯,例如有的人喜欢频繁的换行,有的人喜欢连续使用逗号、句号,有的人喜欢连续发送很短的句子。所以,在与他人对话中不同的聊天习惯可用于进行用户的身份认证。
302、将该当前用户的多项输入操作特征发送给服务器;
客户端将获取的该当前用户的多项输入操作特征发送给服务器,该服务器上记录有历史输入操作特征,该历史输入操作特征是已确认的用户本人的输入操作特征,由该服务器将获取的该当前用户的多项输入操作特征分别与记录的已确认的用户本人的历史输入操作特征进行对比,并进一步根据该多项输入操作特征的对比结果,获得该当前用户的输入特征匹配值,按照预置的输入特征匹配值与身份验证方式的对应关系,获取对应的身份验证方式。
303、接收该服务器发送的获取身份验证信息的指令;
服务器确定对该当前用户进行身份验证的方式,便向客户端发送获取身份验证信息的指令,指示客户端获取身份验证所需要的验证信息。
304、获取该身份验证信息并发送给该服务器。
该客户端接收该服务器发送的获取身份验证信息的指令之后,根据指令向该当前用户获取该身份验证信息,并发送给该服务器,使得服务器根据该身份验证信息对该当前用户进行身份验证。
本发明实施例中,客户端获取当前用户的多项输入操作特征,输入操作特征包括:单/双手输入、左/右手输入、键盘模式、文字输入习惯、字符输入速度、触控力度、语言模式及其任意组合,并发送给服务器,使得服务器根据该多项输入操作特征确定对当前用户的身份认证方式,并根据服务器指令获取该当前用户的身份验证信息发送给服务器进行身份验证,由于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操作特征,因此,通过对比用户的输入操作特征,根据匹配度判断当前用户为用户本人的可能性大小,从而确定对该当前用户采取相对简单的身份验证方式还是相对复杂的身份验证方式,可提高身份验证的效率和准确度。
请参阅图4,本发明实施例中身份验证装置的第一个实施例包括:
接收单元401,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当前用户的多项输入操作特征;
对比单元402,用于将接收单元401接收的该多项输入操作特征分别与记录的历史输入操作特征进行对比;
获得单元403,用于根据该多项输入操作特征的对比结果,获得该当前用户的输入特征匹配值;
所述获得单元403,还用于按照预置的输入特征匹配值与身份验证方式的对应关系,获取对应的身份验证方式;
验证单元404,用于根据获取单元403获取的该对应的身份验证方式进行身份验证。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身份验证装置中各功能单元实现各自功能的过程,请参见前述图1所示实施例的具体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单元401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当前用户的多项输入操作特征,对比单元402将该多项输入操作特征分别与记录的历史输入操作特征进行对比,获得单元403根据该多项输入操作特征的对比结果,获得该当前用户的输入特征匹配值,获得单元403按照预置的输入特征匹配值与身份验证方式的对应关系,获取对应的身份验证方式,验证单元404 根据获取的该对应的身份验证方式进行身份验证。由于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操作特征,因此,通过对比用户的输入操作特征,根据匹配度判断当前用户为用户本人的可能性大小,从而确定对该当前用户采取相对简单的身份验证方式还是相对复杂的身份验证方式,可提高身份验证的效率和准确度。
请参阅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身份验证装置的第二个实施例示意图,与图5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
该输入操作特征可包括:单/双手输入、左/右手输入、键盘模式、文字输入习惯、字符输入速度、触控力度、语言模式及其任意组合。
其中,单/双手输入是指用户在进行操作时习惯使用单手操作还是双手操作,左/右手输入是指用户如果习惯单手操作,是习惯使用右手操作还是习惯使用左手操作。具体地,用户在终端上触屏操作时,记录手指在屏幕上留下的轨迹,如果用户在屏幕上常常发生两点同时触摸,或者在屏幕的左右两侧都有比较频繁同时操作,则可以判断该用户可能是习惯双手操作终端,反之则可判断该用户可能是习惯单手操作终端。同理,用户惯用左手还是右手也可通过记录手指在屏幕上留下的轨迹进行判断,屏幕右半边的触摸率高于左半边,则可判断用户习惯使用右手操作终端。
键盘模式指用户在使用输入法时选择的输入键盘模式,键盘模式可包括九宫格键盘、全键盘和手写键盘。具体地,通过记录用户在输入时在屏幕上的触摸位置,判断用户习惯使用哪种键盘形式,对于以上三种不同的键盘,屏幕上键盘对应的触摸位置的记录有着明显的差异,如,若使用九宫格键盘,则触摸位置比较集中,一般只在9个按钮上,由于该9个按钮相对分散,所以触摸位置也相对分散;若使用全键盘,则屏幕上的触摸位置更多些,覆盖整个键盘区域,这样键盘触摸位置也比较密集;若使用手写键盘,则线条状的轨迹运动则相对点状触摸运动更多些。
文字输入习惯是指用户输入文字时的习惯特征,例如,用户在输入词组时习惯输入哪些字母以输入该词组。具体地,确定用户在输入词组时习惯输入哪些字母,则通过记录用户输入某个固定词组时习惯输入的字母来确定。如输入词组“为什么”,不同的用户可能有不同的输入习惯,有些直接输入“weishenme”,有些则输入“wsm”,而“weism”、“wshenm”、“wshenme”都可以实现输入“为什么”这个词组,所以不同的输入习惯可用于进行用户的身份认证。
字符输入速度指用户在键盘上输入文字的速度,或点击终端屏幕的速度。具体地,可以通过记录输入字符之间的间隔时间来确定用户的输入速度,字符之间的间隔时间越短,则用户的输入速度越快。
触控力度是指用户对终端屏幕进行点击、划过等操作的力度。具体地,可通过测压传感装置记录用户的手指对屏幕的压力值,记录该用户点击终端屏幕的力度信息。
语言模式是指用户在与其他人对话时的对话内容习惯信息,具体地,每个人在聊天是都会有自己独特的习惯,例如有的人喜欢频繁的换行,有的人喜欢连续使用逗号、句号,有的人喜欢连续发送很短的句子。所以,在与他人对话中不同的聊天习惯可用于进行用户的身份认证。
进一步地,获得单元403,还用于通过模型训练得到各项输入操作特征的权重值。
本实施例中的获得单元403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获取单元4031,用于获取每项输入操作特征的权重值;
计算单元4032,用于根据每项输入操作特征是否匹配以及对应的权重值加权计算所述输入特征匹配值。
验证单元404,还用于根据检测到的该当前用户的输入操作内容,提高预置的与该输入操作内容对应的输入操作特征对应的权重值。
验证单元404,还用于当检测到该当前用户进行输入密码的输入操作时,则提高字符输入速度对应的权重值;
验证单元404,还用于当检测到该当前用户进行密码管理类输入操作时,则提高键盘模式对应的权重值;
验证单元404,还用于当检测到该当前用户进行涉嫌恶意欺诈类输入操作时,则提高字符输入速度及语言模式对应的权重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身份验证装置中各功能单元实现各自功能的过程,请参见前述图1及图2所示实施例的具体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得单元403通过模型训练得到各项输入操作特征的权重值,或者自定义设置各项输入操作特征的权重值,并将获取的对比后匹配的输入操作特征对应的权重值相加,综合得到该当前用户的输入特征匹配值,使得确认身份验证的方式更为准确,进一步的,验证单元404 根据检测到的该当前用户的输入操作内容,提高预置的与该输入操作内容对应的输入操作特征对应的权重值,具体地,当检测到当前用户进行输入密码的输入操作时,验证单元404则提高字符输入速度对应的权重值,当检测到当前用户进行密码管理类输入操作时,验证单元404则提高键盘模式对应的权重值,当检测到当前用户进行涉嫌恶意欺诈类输入操作时,验证单元404则提高字符输入速度及语言模式对应的权重值,对应不同的场景,提高不同输入操作特征的权重值,使得确认身份验证的方式进一步更加准确,相对更容易判断出当前用户的身份,提高判断出当前用户身份的准确率,而后,按照预置的输入特征匹配值与身份验证方式的对应关系,查找到对应的身份验证方式并进行相应方式的身份验证,由于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操作特征,因此,通过对比用户的操作特征信息,根据匹配度判断当前用户为用户本人的可能性大小,从而确定对该当前用户采取相对简单的身份验证方式还是相对复杂的身份验证方式,可提高身份验证的效率和准确度。
请参阅图6,本发明实施例中身份验证装置的第三个实施例包括:
获取特征单元601,用于获取当前用户的多项输入操作特征;
发送数据单元602,用于将获取特征单元601获取的该当前用户的多项输入操作特征发送给服务器;
接收指令单元603,用于接收该服务器发送的获取身份验证信息的指令;
获取信息单元604,用于获取该身份验证信息;
发送数据单元602,还用于将获取信息单元604获取的该身份验证信息发送给该服务器。
其中,该输入操作特征包括:
单/双手输入、左/右手输入、键盘模式、文字输入习惯、字符输入速度、触控力度、语言模式及其任意组合。
其中,单/双手输入是指用户在进行操作时习惯使用单手操作还是双手操作,左/右手输入是指用户如果习惯单手操作,是习惯使用右手操作还是习惯使用左手操作。具体地,用户在终端上触屏操作时,记录手指在屏幕上留下的轨迹,如果用户在屏幕上常常发生两点同时触摸,或者在屏幕的左右两侧都有比较频繁同时操作,则可以判断该用户可能是习惯双手操作终端,反之则可判断该用户可能是习惯单手操作终端。同理,用户惯用左手还是右手也可通过记录手指在屏幕上留下的轨迹进行判断,屏幕右半边的触摸率高于左半边,则可判断用户习惯使用右手操作终端。
键盘模式指用户在使用输入法时选择的输入键盘模式,键盘模式可包括九宫格键盘、全键盘和手写键盘。具体地,通过记录用户在输入时在屏幕上的触摸位置,判断用户习惯使用哪种键盘形式,对于以上三种不同的键盘,屏幕上键盘对应的触摸位置的记录有着明显的差异,如,若使用九宫格键盘,则触摸位置比较集中,一般只在9个按钮上,由于该9个按钮相对分散,所以触摸位置也相对分散;若使用全键盘,则屏幕上的触摸位置更多些,覆盖整个键盘区域,这样键盘触摸位置也比较密集;若使用手写键盘,则线条状的轨迹运动则相对点状触摸运动更多些。
文字输入习惯是指用户输入文字时的习惯特征,例如,用户在输入词组时习惯输入哪些字母以输入该词组。具体地,确定用户在输入词组时习惯输入哪些字母,则通过记录用户输入某个固定词组时习惯输入的字母来确定。如输入词组“为什么”,不同的用户可能有不同的输入习惯,有些直接输入“weishenme”,有些则输入“wsm”,而“weism”、“wshenm”、“wshenme”都可以实现输入“为什么”这个词组,所以不同的输入习惯可用于进行用户的身份认证。
字符输入速度指用户在键盘上输入文字的速度,或点击终端屏幕的速度。具体地,可以通过记录输入字符之间的间隔时间来确定用户的输入速度,字符之间的间隔时间越短,则用户的输入速度越快。
触控力度是指用户对终端屏幕进行点击、划过等操作的力度。具体地,可通过测压传感装置记录用户的手指对屏幕的压力值,记录该用户点击终端屏幕的力度信息。
语言模式是指用户在与其他人对话时的对话内容习惯信息,具体地,每个人在聊天是都会有自己独特的习惯,例如有的人喜欢频繁的换行,有的人喜欢连续使用逗号、句号,有的人喜欢连续发送很短的句子。所以,在与他人对话中不同的聊天习惯可用于进行用户的身份认证。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身份验证装置中各功能单元实现各自功能的过程,请参见前述图3所示实施例的具体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特征单元601获取当前用户的多项输入操作特征,输入操作特征包括:单/双手输入、左/右手输入、键盘模式、文字输入习惯、字符输入速度、触控力度、语言模式及其任意组合,发送特征单元 602将该输入操作特征发送给服务器,使得服务器根据该多项输入操作特征确定对当前用户的身份认证方式,获取信息单元604根据服务器指令获取该当前用户的身份验证信息并发送给服务器进行身份验证,由于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操作特征,因此,通过对比用户的输入操作特征,根据匹配度判断当前用户为用户本人的可能性大小,从而确定对该当前用户采取相对简单的身份验证方式还是相对复杂的身份验证方式,可提高身份验证的效率和准确度。
请参阅图7,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身份验证系统,包括:
服务器701和客户端702;
服务器701,用于接收客户端702发送的当前用户的多项输入操作特征,将该多项输入操作特征分别与记录的历史输入操作特征进行对比,根据该多项输入操作特征的对比结果,获得该当前用户的输入特征匹配值,按照预置的输入特征匹配值与身份验证方式的对应关系,获取对应的身份验证方式,根据该对应的身份验证方式进行身份验证;
客户端702,用于获取当前用户的多项输入操作特征,将该当前用户的多项输入操作特征发送给服务器701,接收服务器701发送的获取身份验证信息的指令,获取该身份验证信息并发送给服务器701。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装置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身份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当前用户在进行输入操作内容的输入时的多项输入操作特征;
将所述多项输入操作特征分别与记录的历史输入操作特征进行对比;
根据所述多项输入操作特征的对比结果,获得所述当前用户的输入特征匹配值,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多项输入操作特征的对比结果,获得所述当前用户的输入特征匹配值包括:获取每项输入操作特征的权重值,所述每项输入操作特征的权重值是根据需要身份验证的不同场景定义的;根据每项输入操作特征是否匹配以及对应的权重值加权计算所述输入特征匹配值;
按照预置的输入特征匹配值与身份验证方式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当前用户的输入特征匹配值对应的身份验证方式;
根据所述对应的身份验证方式进行身份验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操作特征包括:
单/双手输入、左/右手输入、键盘模式、文字输入习惯、字符输入速度、触控力度、语言模式及其任意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模型训练得到各项输入操作特征的权重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检测到的所述当前用户的输入操作内容,提高预置的与所述输入操作内容对应的输入操作特征的权重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检测到的所述当前用户的输入操作内容,提高预置的与所述输入操作内容对应的输入操作特征的权重值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当前用户进行输入密码的输入操作时,则提高字符输入速度对应的权重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检测到的所述当前用户的输入操作内容,提高预置的与所述输入操作内容对应的输入操作特征的权重值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当前用户进行密码管理类输入操作时,则提高键盘模式对应的权重值。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检测到的所述当前用户的输入操作内容,提高预置的与所述输入操作内容对应的输入操作特征的权重值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当前用户进行涉嫌恶意欺诈类输入操作时,则提高字符输入速度及语言模式对应的权重值。
8.一种身份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当前用户在进行输入操作内容的输入时的多项输入操作特征;
将所述当前用户的多项输入操作特征发送给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多项输入操作特征的对比结果,获得所述当前用户的输入特征匹配值,其中,所述多项输入操作特征的对比结果为将所述多项输入操作特征分别与记录的历史输入操作特征进行对比得到的对比结果,所述根据所述多项输入操作特征的对比结果获得所述当前用户的输入特征匹配值包括:获取每项输入操作特征的权重值,所述每项输入操作特征的权重值是根据需要身份验证的不同场景定义的;根据每项输入操作特征是否匹配以及对应的权重值加权计算所述输入特征匹配值;并使所述服务器按照预置的输入特征匹配值与身份验证方式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当前用户的输入特征匹配值对应的身份验证方式;
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用于获取与所述身份验证方式所需的身份验证信息的指令;
获取所述身份验证信息并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操作特征包括:
单/双手输入、左/右手输入、键盘模式、文字输入习惯、字符输入速度、触控力度、语言模式及其任意组合。
10.一种身份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当前用户在进行输入操作内容的输入时的多项输入操作特征;
对比单元,用于将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多项输入操作特征分别与记录的历史输入操作特征进行对比;
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项输入操作特征的对比结果,获得所述当前用户的输入特征匹配值;
所述获得单元,还用于按照预置的输入特征匹配值与身份验证方式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当前用户的输入特征匹配值对应的身份验证方式;
验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获得单元获取的所述对应的身份验证方式进行身份验证;
所述获得单元还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每项输入操作特征的权重值,所述每项输入操作特征的权重值是根据需要身份验证的不同场景定义的;
所述获得单元还包括: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每项输入操作特征是否匹配以及对应的权重值加权计算所述输入特征匹配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操作特征包括:
单/双手输入、左/右手输入、键盘模式、文字输入习惯、字符输入速度、触控力度、语言模式及其任意组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得单元,还用于通过模型训练得到各项输入操作特征的权重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验证单元,用于根据检测到的所述当前用户的输入操作内容,提高预置的与所述输入操作内容对应的输入操作特征对应的权重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验证单元,还用于当检测到所述当前用户进行输入密码的输入操作时,则提高字符输入速度对应的权重值;
所述验证单元,还用于当检测到所述当前用户进行密码管理类输入操作时,则提高键盘模式对应的权重值;
所述验证单元,还用于当检测到所述当前用户进行涉嫌恶意欺诈类输入操作时,则提高字符输入速度及语言模式对应的权重值。
15.一种身份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特征单元,用于获取当前用户在进行输入操作内容的输入时的多项输入操作特征;
发送数据单元,用于将所述获取特征单元获取的所述当前用户的多项输入操作特征发送给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多项输入操作特征的对比结果,获得所述当前用户的输入特征匹配值,其中,所述多项输入操作特征的对比结果为将所述多项输入操作特征分别与记录的历史输入操作特征进行对比得到的对比结果,所述根据所述多项输入操作特征的对比结果获得所述当前用户的输入特征匹配值包括:获取每项输入操作特征的权重值,所述每项输入操作特征的权重值是根据需要身份验证的不同场景定义的;根据每项输入操作特征是否匹配以及对应的权重值加权计算所述输入特征匹配值;并使所述服务器按照预置的输入特征匹配值与身份验证方式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当前用户的输入特征匹配值对应的身份验证方式;
接收指令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用于获取与所述身份验证方式所需的身份验证信息的指令;
获取信息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身份验证信息;
所述发送数据单元,还用于将所述获取信息单元获取的所述身份验证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操作特征包括:
单/双手输入、左/右手输入、键盘模式、文字输入习惯、字符输入速度、触控力度、语言模式及其任意组合。
17.一种身份验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服务器和客户端;
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当前用户在进行输入操作内容的输入时的多项输入操作特征,将所述多项输入操作特征分别与记录的历史输入操作特征进行对比,根据所述多项输入操作特征的对比结果,获得所述当前用户的输入特征匹配值,按照预置的输入特征匹配值与身份验证方式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当前用户的输入特征匹配值对应的身份验证方式,根据所述对应的身份验证方式进行身份验证;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多项输入操作特征的对比结果获得所述当前用户的输入特征匹配值包括:获取每项输入操作特征的权重值,所述每项输入操作特征的权重值是根据需要身份验证的不同场景定义的;根据每项输入操作特征是否匹配以及对应的权重值加权计算所述输入特征匹配值;
所述客户端,用于获取当前用户的多项输入操作特征,将所述当前用户的多项输入操作特征发送给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获取身份验证信息的指令,获取所述身份验证信息并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18.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至7,或权利要求8-9中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CN201310495734.7A 2013-10-21 2013-10-21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45800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95734.7A CN104580091B (zh) 2013-10-21 2013-10-21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95734.7A CN104580091B (zh) 2013-10-21 2013-10-21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80091A CN104580091A (zh) 2015-04-29
CN104580091B true CN104580091B (zh) 2019-11-08

Family

ID=53095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95734.7A Active CN104580091B (zh) 2013-10-21 2013-10-21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800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81594B (zh) * 2015-05-06 2018-04-03 镇江乐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精准画像的智能手机拥有权检测方法
CN106301778A (zh) * 2015-05-19 2017-0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系统以及用户终端
CN104992109A (zh) * 2015-06-12 2015-10-2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设置密码的方法和装置及匹配密码的方法和装置
KR102133534B1 (ko) 2015-07-01 2020-07-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사용자 인증 방법 및 장치
CN105447419A (zh) * 2015-11-19 2016-03-30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密码输入检测方法及模块
CN105550560A (zh) * 2015-12-09 2016-05-04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账户登录状态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6878970B (zh) 2015-12-14 2020-05-0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变更手机号码的业务请求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7194213B (zh) * 2016-03-14 2020-03-2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6203027A (zh) * 2016-06-27 2016-12-0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570367B (zh) * 2016-11-14 2019-03-22 北京爱知之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键盘操作的用户身份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6779638A (zh) * 2016-11-23 2017-05-31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快捷的商场消费安全支付方法
CN107463824A (zh) * 2017-08-02 2017-12-12 广州汉威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建筑装饰工程施工三维模拟系统的安全系统
CN109413004B (zh) * 2017-08-16 2021-12-2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验证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7871279A (zh) * 2017-09-30 2018-04-03 上海壹账通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用户身份验证方法及应用服务器
CN109800548B (zh) * 2017-11-17 2021-02-02 深圳市鹰硕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的方法和装置
CN108400971A (zh) * 2018-01-25 2018-08-14 长春市万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反欺诈系统及方法
CN108197901A (zh) * 2018-02-01 2018-06-22 宁夏灵智科技有限公司 办公状态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09120605A (zh) * 2018-07-27 2019-01-0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身份验证及账户信息变更方法和装置
CN109344583B (zh) 2018-08-22 2020-10-23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阈值确定及核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409044A (zh) * 2018-09-19 2019-03-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验证界面显示方法及终端
CN109409061A (zh) * 2018-09-27 2019-03-01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身份验证的方法和装置
US11036839B2 (en) 2018-12-14 2021-06-15 Beijing Didi Infinity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assword authentication with input pattern analysis
CN110362981B (zh) * 2019-06-29 2022-12-02 上海淇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可信设备指纹判断异常行为的方法及系统
CN110503549B (zh) * 2019-08-30 2022-05-13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0705439B (zh) * 2019-09-27 2022-04-22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062014A (zh) * 2019-12-24 2020-04-24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认证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117376B (zh) * 2022-01-28 2022-04-15 蘑菇物联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身份认证的方法、分配动态密码的方法及相应的设备
CN114611084B (zh) * 2022-05-11 2022-08-16 深圳市德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平板电脑的数据安全防护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4184A (zh) * 2009-10-19 2010-03-17 北京微通新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用户击键特征的身份识别方法
CN102347929A (zh) * 2010-07-28 2012-02-0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身份的验证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4184A (zh) * 2009-10-19 2010-03-17 北京微通新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用户击键特征的身份识别方法
CN102347929A (zh) * 2010-07-28 2012-02-0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身份的验证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80091A (zh) 2015-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80091B (zh)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US1084130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authenticate electronics using electronic-metrics
US10395018B2 (en)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of detecting identity of a user and authenticating a user
US10747305B2 (en)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of authenticating identity of a user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US20210076212A1 (en) Recognizing users with mobile application access patterns learned from dynamic data
CN108780475A (zh) 用于虚拟辅助的个性化推论认证
CN104796857B (zh) 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基于位置的安全系统
US8938787B2 (en)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identity of a user of a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4125335B (zh) 权限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US9497312B1 (en) Dynamic unlock mechanisms for mobile devices
CN105975182B (zh) 一种终端操作方法及终端
EP4050846A1 (en) Remote usage of locally stored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data
CN110178179B (zh) 用于向电子设备用户认证的语音签名
TWI685805B (zh) 一種基於交易資料認證用戶身份的方法和裝置
US20160226865A1 (en) Motion based authent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Buriro et al. Itsme: Multi-modal and unobtrusive behavioural user authentication for smartphones
EP2951746B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enhancing security of a wireless device through usage pattern detection
CN102216935B (zh) 使用游戏输入密码的设备与方法
CN104363205B (zh) 应用登录方法和装置
CN111241517A (zh) 一种生物特征验证问答库的构建方法和装置
EP3179671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CN105991281A (zh)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6453205A (zh)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和装置
CN107748991A (zh) 账户安全管理方法及装置
Hocking et al. Co-operative user identity verification using an Authentication Aur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