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78061A - 一种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设计冰厚的预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设计冰厚的预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78061A
CN104578061A CN201510037467.8A CN201510037467A CN104578061A CN 104578061 A CN104578061 A CN 104578061A CN 201510037467 A CN201510037467 A CN 201510037467A CN 104578061 A CN104578061 A CN 1045780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me
thickness
ice
mixed
cond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3746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78061B (zh
Inventor
程永锋
高克利
刘彬
朱宽军
杨加伦
李军辉
尹泉
张立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State Grid Anhu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51003746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780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780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780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780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780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设计冰厚的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基础数据,并建立历年细网格气象背景场资料;估算细网格导线覆冰厚度;修正细网格导线覆冰厚度;估算重现期导线覆冰厚度。发明提供的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设计冰厚的预估方法,为我国各地区,尤其是缺乏覆冰基础资料的地区以及地形复杂的地区,确定输电线路导线设计冰厚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手段。

Description

一种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设计冰厚的预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估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设计冰厚的预估方法。
背景技术
合理地确定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设计冰厚一直是线路设计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直接关系到输电线路抵抗覆冰灾害的能力以及总体投资。科学合理的掌握区域覆冰分布情况是进行线路抗冰设计的前提。目前,确定输电线路导线设计冰厚时一般通过经验调查法、覆冰数据法、CRREL模型法、气象参量回归法以及局地地形气象法确定气象台站或者线路走廊附近的导线设计冰厚。对于覆冰相关基础数据匮乏、地形非常复杂的地区,通过对气象台站覆冰厚度进行空间插值得到线路走廊附近地区的设计冰厚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给准确把握覆冰荷载特性带来了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设计冰厚的预估方法,为我国各地区,尤其是缺乏覆冰基础资料的地区以及地形复杂的地区,确定输电线路导线设计冰厚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设计冰厚的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收集基础数据,并建立历年细网格气象背景场资料;
估算细网格导线覆冰厚度;
修正细网格导线覆冰厚度;
估算重现期导线覆冰厚度。
所述基础数据包括全球历年再分析气象资料、历年冬季逐日气象资料、输电线路运行经验数据、数字高程模型资料和地形图底图资料。
利用数值天气模式以及资料同化措施,进行细网格上风速、风向、温度、湿度、降水以及各种与大气和下垫面物理过程有关的物理变量的模拟,最终建立历年细网格气象背景场资料;其中,历史年份不低于30年,分辨率不小于1km*1km范围。
估算细网格导线覆冰厚度包括:
根据当地或相似覆冰气候地区的覆冰厚度和气象要素观测值,构建适用于当地的气象数据-覆冰厚度模型,有:
R eq = k [ N ρπ ( Pρ 0 ) 2 + ( 3.6 VW ) 2 ] - - - ( 1 )
其中,Req表示导线覆冰厚度初步估算值,单位为mm;k为气象覆冰修正系数,取0.85;N为覆冰过程的时间,单位为h;P表示覆冰过程降水率,单位为mm/h;ρ0表示水的密度,取1g/cm3;ρ表示雨凇的密度,取0.9g/cm3;V表示风速,单位为m/s;W表示液态水含量,单位为g/m3,根据经验取0.067P0.846
通过式(1)即可估算每个细网格上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覆冰厚度。
根据覆冰类型、导线参数和地形参数修正细网格导线覆冰厚度;
所述覆冰类型包括雨凇、雾凇和混合凇;所述导线参数包括导线直径及导线离地高度;所述地形参数包括海拔、坡度和坡向。
修正细网格导线覆冰厚度具体包括:
确定修正系数;
根据修正系数,对不同覆冰类型下的导线覆冰厚度进行修正。
所述修正系数包括导线直径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导线离地高度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海拔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坡度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和坡向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
所述导线直径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包括雨凇条件下导线直径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Kφ雨凇、雾凇条件下导线直径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Kφ雾凇和混合淞条件下导线直径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Kφ混合凇,分别表示为:
其中,a雨凇、a雾凇、a混合凇分别表示雨凇、雾凇、混合淞条件下导线直径的相应系数,且a雨凇=-0.08,a雾凇=0.21,a混合凇=0.27;φ表示目标导线直径;φ0表示基准导线直径。
所述导线离地高度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包括雨凇条件下导线离地高度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Kh雨凇、雾凇条件下导线离地高度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Kh雾凇和混合淞条件下导线离地高度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Kh混合凇,分别表示为:
其中,h雨凇、h雾凇、h混合凇分别表示雨凇、雾凇、混合淞条件下导线离地高度的相应系数,根据实测覆冰资料确定;Z表示目标导线离地高度;Z0表示基准导线的离地高度。
所述海拔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包括雨凇条件下海拔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KH雨凇、雾凇条件下海拔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KH雾凇和混合淞条件下海拔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KH混合凇,分别表示为:
其中,H雨凇、H雾凇、H混合凇分别表示雨凇、雾凇、混合淞条件下海拔的相应系数,根据实测覆冰资料确定;H表示目标导线的海拔;H0表示基准导线的海拔。
所述坡度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包括雨凇条件下坡度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KPD雨凇、雾凇条件下坡度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KPD雾凇和混合淞条件下坡度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KPD混合凇,分别表示为:
其中,PD雨凇、PD雾凇、PD混合凇分别表示雨凇、雾凇、混合淞条件下坡度的相应系数,根据实测覆冰资料确定;PD表示目标导线的坡度;PD0表示基准导线的坡度。
所述坡向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包括雨凇条件下坡向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KPX雨凇、雾凇条件下坡向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KPX雾凇和混合淞条件下坡向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KPX混合凇,分别表示为:
其中,PX雨凇、PX雾凇、PX混合凇分别表示雨凇、雾凇、混合淞条件下坡向的相应系数,根据实测覆冰资料确定;PX表示目标导线的坡向;PX0表示基准导线的坡向。
按照下式对导线覆冰厚度进行修正,有:
R雨凇=Kφ雨凇*Kh雨凇*KH雨凇*KPD雨凇*PX雨凇*Req (7)
R雾凇=Kφ雾凇*Kh雾凇*KH雾凇*KPD雾凇*KPX雾凇*Req (8)
R混合淞=Kφ混合凇*Kh混合凇*KH混合凇*KPD混合凇*KPX混合凇*Req (9)
其中,R雨凇、R雾凇、R混合淞分别表示修正后雨凇、雾凇、混合淞条件下的导线覆冰厚度;Req表示导线覆冰厚度初步估算值。
选取统计模型对每个细网格上修正后的导线覆冰厚度进行分析,完成重现期导线设计厚度的估算;
所述统计模型从皮尔逊Ⅲ型分布、广义极值分布和广义帕累托分布中择优选用。
所述统计模型的评价指标包括相关系数R、均方误差SS以及统计量D*,分别表示为:
R = Σ i = 1 n ( x i - x ‾ ) ( y i - y ‾ ) Σ i = 1 n ( x i - x ‾ ) 2 Σ i = 1 n ( y i - y ‾ ) 2 - - - ( 10 )
S S = Σ i = 1 n ( x i - y i ) 2 n - - - ( 11 )
D * = D n D n 0.05 - - - ( 12 )
其中,xi表示理论频率,yi表示经验频率,表示理论频率均值,表示经验频率均值,n表示样本数;柯尔莫哥洛夫-斯米尔洛夫法中样本点在样本分布函数F0(x)和经验分布函数Fn(x)上的偏差用d表示,即d=|F0(x)-Fn(x)|;Dn表示偏差最大值,即Dn=max|F(x)-Fn(x)|;若时表示通过柯尔莫哥洛夫-斯米尔洛夫法检验,表示信度为0.05的临界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构建细网格气象背景场资料以及细网格导线覆冰厚度资料,避免了简单对气象台站插值造成的覆冰厚度的不确定性;
2、规定开展导线覆冰厚度的直径、离地高度、海拔、坡度和坡向订正时,应针对不同覆冰类型分别确定修正系数;
3、规定了统计模型选取应涵盖皮尔逊Ⅲ型分布、广义极值分布和广义帕累托分布等,避免规定使用某种统计模型导致的统计误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设计冰厚的预估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设计冰厚的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收集基础数据,并建立历年细网格气象背景场资料;
估算细网格导线覆冰厚度;
修正细网格导线覆冰厚度;
估算重现期导线覆冰厚度。
所述基础数据包括全球历年再分析气象资料、历年冬季逐日气象资料、输电线路运行经验数据、数字高程模型资料和地形图底图资料。
其中全球历年再分析气象资料包括NCEP(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ECMWF(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JMA(日本气象厅)等提供的全球历年再分析产品。
利用数值天气模式以及资料同化措施,如天气研究预报模式WRF以及实时四维资料同化技术(RTFDDA)等,进行细网格上风速、风向、温度、湿度、降水以及各种与大气和下垫面物理过程有关的物理变量的模拟,最终建立历年细网格气象背景场资料;其中,历史年份不低于30年,分辨率不小于1km*1km范围。
估算细网格导线覆冰厚度包括:
根据当地或相似覆冰气候地区的覆冰厚度和气象要素观测值,构建适用于当地的气象数据-覆冰厚度模型,有:
R eq = k [ N ρπ ( Pρ 0 ) 2 + ( 3.6 VW ) 2 ] - - - ( 1 )
其中,Req表示导线覆冰厚度初步估算值,单位为mm;k为气象覆冰修正系数;N为覆冰过程的时间,单位为h;P表示覆冰过程降水率,单位为mm/h;ρ0表示水的密度,取1g/cm3;ρ表示雨凇的密度,取0.9g/cm3;V表示风速,单位为m/s;W表示液态水含量,单位为g/m3,根据经验取0.067P0.846
某地订正覆冰数据的气象覆冰修正系数及其对应的拟合线斜率、模型订正结果标准差和模型订正结果偏差标准差如表1所示:
表1
由表1可知,比较模型订正结果标准差、模型订正结果偏差标准差可以获取某地覆冰数据的气象覆冰修正系数a为0.85时,订正结果最优。
通过式(1)即可估算每个细网格上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覆冰厚度。
根据数字高程模型资料和地形图底图资料,利用ArcGIS等地理信息软件的内置功能提取研究范围内各细网格的海拔、坡度、坡向等信息,形成地形参数数据库。
根据覆冰类型、导线参数和地形参数修正细网格导线覆冰厚度;
所述覆冰类型包括雨凇、雾凇和混合凇;所述导线参数包括导线直径及导线离地高度;所述地形参数包括海拔、坡度和坡向。
修正细网格导线覆冰厚度具体包括:
确定修正系数;
根据修正系数,对不同覆冰类型下的导线覆冰厚度进行修正。
所述修正系数包括导线直径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导线离地高度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海拔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坡度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和坡向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
所述导线直径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包括雨凇条件下导线直径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Kφ雨凇、雾凇条件下导线直径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Kφ雾凇和混合淞条件下导线直径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Kφ混合凇,分别表示为:
其中,K雨凇、a雾凇、a混合凇分别表示雨凇、雾凇、混合淞条件下导线直径的相应系数,且a雨凇=-0.08,a雾凇=0.21,a混合凇=0.27;φ表示目标导线直径;φ0表示基准导线直径。
所述导线离地高度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包括雨凇条件下导线离地高度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Kh雨凇、雾凇条件下导线离地高度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Kh雾凇和混合淞条件下导线离地高度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Kh混合凇,分别表示为:
其中,h雨凇、h雾凇、h混合凇分别表示雨凇、雾凇、混合淞条件下导线离地高度的相应系数,根据实测覆冰资料确定;Z表示目标导线离地高度;Z0表示基准导线的离地高度。
所述海拔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包括雨凇条件下海拔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KH雨凇、雾凇条件下海拔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KH雾凇和混合淞条件下海拔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KH混合凇,分别表示为:
其中,H雨凇、H雾凇、H混合凇分别表示雨凇、雾凇、混合淞条件下海拔的相应系数,根据实测覆冰资料确定;H表示目标导线的海拔;H0表示基准导线的海拔。
所述坡度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包括雨凇条件下坡度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KPD雨凇、雾凇条件下坡度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KPD雾凇和混合淞条件下坡度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KPD混合凇,分别表示为:
其中,PD雨凇、PD雾凇、PD混合凇分别表示雨凇、雾凇、混合淞条件下坡度的相应系数,根据实测覆冰资料确定;PD表示目标导线的坡度;PD0表示基准导线的坡度。
所述坡向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包括雨凇条件下坡向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KPX雨凇、雾凇条件下坡向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KPX雾凇和混合淞条件下坡向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KPX混合凇,分别表示为:
其中,PX雨凇、PX雾凇、PX混合凇分别表示雨凇、雾凇、混合淞条件下坡向的相应系数,根据实测覆冰资料确定;PX表示目标导线的坡向;PX0表示基准导线的坡向。
按照下式对导线覆冰厚度进行修正,有:
R雨凇=Kφ雨凇*Kh雨凇*KH雨凇*KPD雨凇*PX雨凇*Req (7)
R雾凇=Kφ雾凇*Kh雾凇*KH雾凇*KPD雾凇*KPX雾凇*Req (8)
R混合淞=Kφ混合凇*Kh混合凇*KH混合凇*KPD混合凇*KPX混合凇*Req (9)
其中,R雨凇、R雾凇、R混合淞分别表示修正后雨凇、雾凇、混合淞条件下的导线覆冰厚度;Req表示导线覆冰厚度初步估算值。
选取统计模型对每个细网格上修正后的导线覆冰厚度进行分析,完成重现期导线设计厚度的估算;
所述统计模型从皮尔逊Ⅲ型分布、广义极值分布和广义帕累托分布中择优选用。
所述统计模型的评价指标包括相关系数R、均方误差SS以及统计量D*,分别表示为:
R = Σ i = 1 n ( x i - x ‾ ) ( y i - y ‾ ) Σ i = 1 n ( x i - x ‾ ) 2 Σ i = 1 n ( y i - y ‾ ) 2 - - - ( 10 )
S S = Σ i = 1 n ( x i - y i ) 2 n - - - ( 11 )
D * = D n D n 0.05 - - - ( 12 )
其中,xi表示理论频率,yi表示经验频率,表示理论频率均值,表示经验频率均值,n表示样本数;柯尔莫哥洛夫-斯米尔洛夫法中样本点在样本分布函数F0(x)和经验分布函数Fn(x)上的偏差用d表示,即d=|F0(x)-Fn(x)|;Dn表示偏差最大值,即Dn=max|F(x)-Fn(x)|;若时表示通过柯尔莫哥洛夫-斯米尔洛夫法检验,表示信度为0.05的临界值。
综合考虑在运输电线路设计冰厚、走廊附近实测覆冰厚度,并结合气候、地形、海拔、水体等对架空输电线路导线标准冰厚进行订正,确定导线设计冰厚。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参照上述实施例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这些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在申请待批的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设计冰厚的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收集基础数据,并建立历年细网格气象背景场资料;
估算细网格导线覆冰厚度;
修正细网格导线覆冰厚度;
估算重现期导线覆冰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设计冰厚的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数据包括全球历年再分析气象资料、历年冬季逐日气象资料、输电线路运行经验数据、数字高程模型资料和地形图底图资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设计冰厚的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数值天气模式以及资料同化措施,进行细网格上风速、风向、温度、湿度、降水以及各种与大气和下垫面物理过程有关的物理变量的模拟,最终建立历年细网格气象背景场资料;其中,历史年份不低于30年,分辨率不小于1km*1km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设计冰厚的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估算细网格导线覆冰厚度包括:
根据当地或相似覆冰气候地区的覆冰厚度和气象要素观测值,构建适用于当地的气象数据-覆冰厚度模型,有:
R eq = k [ N ρπ ( P ρ 0 ) 2 + ( 3.6 VW ) 2 ] - - - ( 1 )
其中,Req表示导线覆冰厚度初步估算值,单位为mm;k为气象覆冰修正系数,取0.85;N为覆冰过程的时间,单位为h;P表示覆冰过程降水率,单位为mm/h;ρ0表示水的密度,取1g/cm3;ρ表示雨凇的密度,取0.9g/cm3;V表示风速,单位为m/s;W表示液态水含量,单位为g/m3,根据经验取0.067P0.846
通过式(1)即可估算每个细网格上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覆冰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设计冰厚的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覆冰类型、导线参数和地形参数修正细网格导线覆冰厚度;
所述覆冰类型包括雨凇、雾凇和混合凇;所述导线参数包括导线直径及导线离地高度;所述地形参数包括海拔、坡度和坡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设计冰厚的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修正细网格导线覆冰厚度具体包括:
确定修正系数;
根据修正系数,对不同覆冰类型下的导线覆冰厚度进行修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设计冰厚的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系数包括导线直径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导线离地高度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海拔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坡度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和坡向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设计冰厚的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直径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包括雨凇条件下导线直径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Kφ雨凇、雾凇条件下导线直径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Kφ雾凇和混合淞条件下导线直径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Kφ混合凇,分别表示为:
其中,a雨凇、a雾凇、a混合凇分别表示雨凇、雾凇、混合淞条件下导线直径的相应系数,且a雨凇=-0.08,a雾凇=0.21,a混合凇=0.27;φ表示目标导线直径;φ0表示基准导线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设计冰厚的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离地高度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包括雨凇条件下导线离地高度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Kh雨凇、雾凇条件下导线离地高度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Kh雾凇和混合淞条件下导线离地高度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Kh混合凇,分别表示为:
其中,h雨凇、h雾凇、h混合凇分别表示雨凇、雾凇、混合淞条件下导线离地高度的相应系数,根据实测覆冰资料确定;Z表示目标导线离地高度;Z0表示基准导线的离地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设计冰厚的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拔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包括雨凇条件下海拔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KH雨凇、雾凇条件下海拔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KH雾凇和混合淞条件下海拔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KH混合凇,分别表示为:
其中,H雨凇、H雾凇、H混合凇分别表示雨凇、雾凇、混合淞条件下海拔的相应系数,根据实测覆冰资料确定;H表示目标导线的海拔;H0表示基准导线的海拔。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设计冰厚的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坡度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包括雨凇条件下坡度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KPD雨凇、雾凇条件下坡度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KPD雾凇和混合淞条件下坡度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KPD混合凇,分别表示为:
其中,PD雨凇、PD雾凇、PD混合凇分别表示雨凇、雾凇、混合淞条件下坡度的相应系数,根据实测覆冰资料确定;PD表示目标导线的坡度;PD0表示基准导线的坡度。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设计冰厚的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坡向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包括雨凇条件下坡向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KPX雨凇、雾凇条件下坡向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KPX雾凇和混合淞条件下坡向的覆冰厚度修正系数KPX混合凇,分别表示为:
其中,PX雨凇、PX雾凇、PX混合凇分别表示雨凇、雾凇、混合淞条件下坡向的相应系数,根据实测覆冰资料确定;PX表示目标导线的坡向;PX0表示基准导线的坡向。
13.根据权利要求8-12任一所述的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设计冰厚的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式对导线覆冰厚度进行修正,有:
R雨凇=Kφ雨凇*Kh雨凇*KH雨凇*KPD雨凇*PX雨凇*Req (7)
R雾凇=Kφ雾凇*Kh雾凇*KH雾凇*KPD雾凇*KPX雾凇*Req (8)
R混合淞=Kφ混合凇*Kh混合凇*KH混合凇*KPD混合凇*KPX混合凇*Req (9)
其中,R雨凇、R雾凇、R混合淞分别表示修正后雨凇、雾凇、混合淞条件下的导线覆冰厚度;Req表示导线覆冰厚度初步估算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设计冰厚的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选取统计模型对每个细网格上修正后的导线覆冰厚度进行分析,完成重现期导线设计厚度的估算;
所述统计模型从皮尔逊Ⅲ型分布、广义极值分布和广义帕累托分布中择优选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设计冰厚的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统计模型的评价指标包括相关系数R、均方误差SS以及统计量D*,分别表示为:
R = Σ i - 1 n ( x i - x ‾ ) ( y i - y ‾ ) Σ i = 1 n ( x i - x ‾ ) 2 Σ i = 1 n ( y i - y ‾ ) 2 - - - ( 10 )
S S = Σ i = 1 n ( x i - y i ) 2 n - - - ( 11 )
D * = D n D n 0.05 - - - ( 12 )
其中,xi表示理论频率,yi表示经验频率,表示理论频率均值,表示经验频率均值,n表示样本数;柯尔莫哥洛夫-斯米尔洛夫法中样本点在样本分布函数F0(x)和经验分布函数Fn(x)上的偏差用d表示,即d=|F0(x)-Fn(x)|;Dn表示偏差最大值,即Dn=max|F(x)-Fn(x)|;若时表示通过柯尔莫哥洛夫-斯米尔洛夫法检验,表示信度为0.05的临界值。5 -->
CN201510037467.8A 2015-01-26 2015-01-26 一种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设计冰厚的预估方法 Active CN1045780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37467.8A CN104578061B (zh) 2015-01-26 2015-01-26 一种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设计冰厚的预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37467.8A CN104578061B (zh) 2015-01-26 2015-01-26 一种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设计冰厚的预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78061A true CN104578061A (zh) 2015-04-29
CN104578061B CN104578061B (zh) 2017-02-22

Family

ID=53093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37467.8A Active CN104578061B (zh) 2015-01-26 2015-01-26 一种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设计冰厚的预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78061B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7538A (zh) * 2015-08-13 2015-12-02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输电通道舞动预警方法
CN105305353A (zh) * 2015-11-13 2016-02-03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输电线覆冰监测装置
CN105631115A (zh) * 2015-12-25 2016-06-01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丽水供电公司 输电线路精细化覆冰模型建立方法
CN106596362A (zh) * 2016-12-14 2017-04-26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一种激光雷达输送通量计算方法和装置
CN106682289A (zh) * 2016-12-13 2017-05-17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输电线路覆冰灾害发展趋势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07092983A (zh) * 2017-04-11 2017-08-25 北京国网富达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输电导线覆冰厚度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08334983A (zh) * 2018-01-22 2018-07-27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服务中心 基于gis和dem的广西输电线路覆冰预报与评估方法
CN110853089A (zh) * 2019-09-30 2020-02-28 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因素的模拟导线覆冰厚度算法
CN112286914A (zh) * 2020-10-12 2021-01-29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输电线路微气象在线数据的覆冰舞动预警系统及方法
CN115659111A (zh) * 2022-11-01 2023-01-31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架空输电线路地线设计冰厚的确定方法
CN115940068A (zh) * 2022-11-28 2023-04-07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冲量、大幅值的覆冰地线脉冲除冰方法及装置
CN116341704A (zh) * 2023-01-12 2023-06-27 河北省气象服务中心(河北省气象影视中心) 一种引入生消机制的导线覆冰风险等级预报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94460A (ja) * 1992-12-24 1994-07-15 Hitachi Cable Ltd 送電線着氷雪検出装置
CN102156793A (zh) * 2011-05-05 2011-08-17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 一种输电线路覆冰等级划分系统
CN102297674A (zh) * 2011-04-27 2011-12-28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 一种利用能见度模型预测输电线路冰厚的方法
CN102789447A (zh) * 2012-07-09 2012-11-21 贵州电网公司输电运行检修分公司 基于灰多元线性回归的覆冰与气象关系的分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94460A (ja) * 1992-12-24 1994-07-15 Hitachi Cable Ltd 送電線着氷雪検出装置
CN102297674A (zh) * 2011-04-27 2011-12-28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 一种利用能见度模型预测输电线路冰厚的方法
CN102156793A (zh) * 2011-05-05 2011-08-17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 一种输电线路覆冰等级划分系统
CN102789447A (zh) * 2012-07-09 2012-11-21 贵州电网公司输电运行检修分公司 基于灰多元线性回归的覆冰与气象关系的分析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加伦等: "电网冰区分级方法研究", 《电力建设》 *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7538B (zh) * 2015-08-13 2019-03-08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输电通道舞动预警方法
CN105117538A (zh) * 2015-08-13 2015-12-02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输电通道舞动预警方法
CN105305353A (zh) * 2015-11-13 2016-02-03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输电线覆冰监测装置
CN105631115A (zh) * 2015-12-25 2016-06-01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丽水供电公司 输电线路精细化覆冰模型建立方法
CN106682289A (zh) * 2016-12-13 2017-05-17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输电线路覆冰灾害发展趋势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06596362A (zh) * 2016-12-14 2017-04-26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一种激光雷达输送通量计算方法和装置
CN107092983A (zh) * 2017-04-11 2017-08-25 北京国网富达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输电导线覆冰厚度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08334983A (zh) * 2018-01-22 2018-07-27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服务中心 基于gis和dem的广西输电线路覆冰预报与评估方法
CN110853089A (zh) * 2019-09-30 2020-02-28 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因素的模拟导线覆冰厚度算法
CN112286914A (zh) * 2020-10-12 2021-01-29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输电线路微气象在线数据的覆冰舞动预警系统及方法
CN115659111A (zh) * 2022-11-01 2023-01-31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架空输电线路地线设计冰厚的确定方法
CN115940068A (zh) * 2022-11-28 2023-04-07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冲量、大幅值的覆冰地线脉冲除冰方法及装置
CN116341704A (zh) * 2023-01-12 2023-06-27 河北省气象服务中心(河北省气象影视中心) 一种引入生消机制的导线覆冰风险等级预报方法
CN116341704B (zh) * 2023-01-12 2023-09-12 河北省气象服务中心(河北省气象影视中心) 一种引入生消机制的导线覆冰风险等级预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78061B (zh) 2017-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78061B (zh) 一种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设计冰厚的预估方法
Aboelkhair et al. Assessment of agroclimatology NASA POWER reanalysis datasets for temperature types and relative humidity at 2 m against ground observations over Egypt
CN105160192B (zh) 基于M5‑LocalR的TRMM卫星降雨数据降尺度方法
Perera et al. Forecasting daily reference evapotranspiration for Australia using 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 outputs
CN103090831B (zh) 覆冰区域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的判断方法
Schmucki et al. Simulations of 21st century snow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in Switzerland from a set of RCMs.
Kim et al. Statistical downscaling for daily precipitation in Korea using combined PRISM, RCM, and quantile mapping: Part 1, methodology and evaluation in historical simulation
CN111323352B (zh) 融合细颗粒物浓度数据的区域pm2.5遥感反演模型
CN106021868B (zh) 一种基于多规则算法的遥感数据降尺度方法
CN106021872A (zh) 一种基于低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的环境变量动态筛选建模降尺度方法
CN105740558B (zh) 一种针对高原微地形的输电线路覆冰实时绘制方法
CN103810376A (zh) 基于卫星遥感与回归克里格的地面日降雨量预测方法
CN105631115A (zh) 输电线路精细化覆冰模型建立方法
Galperin et al. The long-range transport of ammonia and ammonium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Chavan et al. Probable maximum precipitation estimation for catchments in Mahanadi river basin
CN105160425A (zh) 基于气象和地形因子的输变电设备覆冰灾害监测和预报方法
CN105550423A (zh) 基于Fuzzy-OLS的CMORPH卫星降雨数据降尺度方法
Jawad et al. Evaluation of drought in Iraq using DSI. by remote sensing
CN105095670B (zh) 基于连续雨凇的输电线路覆冰厚度增长率分布图绘制方法
CN105117538A (zh) 一种输电通道舞动预警方法
CN105069238B (zh) 一种特定重现期电网覆冰舞动区域分布图绘制方法
Nandalal et al. Event based modeling of a watershed using HEC-HMS
CN103115598B (zh) 电网覆冰区域分布的测绘方法
CN118627311B (zh) 用于中尺度覆冰数值模拟成果的降尺度方法、设备和介质
CN110288117B (zh) 一种电离层参数临界频率的区域重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226

Address after: 100031 Xicheng District West Chang'an Avenue, No. 86,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Applicant after: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Applicant after: STATE GRID ANHUI ELECTRIC POWER Co.

Address before: 100031 Xicheng District West Chang'an Avenue, No. 86,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Applicant before: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0031 No. 86 West Chang'an Avenue, Beijing, Xicheng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Patentee after: STATE GRID ANHUI ELECTRIC POWER Co.

Address before: 100031 No. 86 West Chang'an Avenue, Beijing, Xicheng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Patentee before: STATE GRID ANHUI ELECTRIC POWER Co.

Address after: 100031 No. 86 West Chang'an Avenue, Beijing, Xicheng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Patentee after: STATE GRID ANHUI ELECTRIC POWER Co.

Address before: 100031 No. 86 West Chang'an Avenue, Beijing, Xicheng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Patentee before: STATE GRID ANHUI ELECTRIC POWER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