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72510A - 一种判断外接设备工作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判断外接设备工作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72510A
CN104572510A CN201310468888.7A CN201310468888A CN104572510A CN 104572510 A CN104572510 A CN 104572510A CN 201310468888 A CN201310468888 A CN 201310468888A CN 104572510 A CN104572510 A CN 1045725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ernal equipmen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described external
ac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6888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战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art Technology (hef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mart Technology (hef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art Technology (hef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mart Technology (hefe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6888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72510A/zh
Publication of CN1045725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725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10Program control for peripheral devices
    • G06F13/102Program control for peripheral devices where the programme performs an interfacing function, e.g. device driv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10Program control for peripheral devices
    • G06F13/105Program control for peripheral devices where the programme performs an input/output emulation function
    • G06F13/107Terminal e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382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 G06F13/385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for adaptation of a particular data processing system to different peripheral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2213/0042Universal serial bus [USB]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2213/38Universal adapter
    • G06F2213/3812USB port controll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avig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判断外接设备工作状态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用于车载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检测外接设备是否接入车载电子设备;检测外接设备是否受到电磁干扰;以及根据检测的结果判断外接设备的状态以便根据判断的状态对外接设备进行操作。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规避电磁干扰的影响,提高用户体验的友好性。

Description

一种判断外接设备工作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判断外接设备工作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车载电子设备由于安装在汽车上,其受到电磁干扰是不可避免的。例如,汽车的马达启动或停止时、雨刷启动或工作时均可能会产生电磁干扰。当电磁干扰产生时,接入车载电子设备的外接设备将会出现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出现死机的情况。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的一种做法是:采用硬件的方法规避电磁干扰对外接设备的影响,但采用硬件的方法需要在车载电子设备中增加大量抗电磁干扰的器件,大大增加了成本。尤其对于后装车载电子设备,无法在汽车出厂前有针对性地对影响外接设备工作的电磁干扰进行硬件设计,很难达到良好的规避效果。
现有技术的另一种做法是:采用软件的方法规避电磁干扰对外接设备的影响,目前的软件解决方法通常只能在局部范围内,例如,在底层驱动程序范围内、在文件系统范围内或者在上层应用程序范围内进行设计,采用该方法解决外接设备受到的电磁干扰的问题所取得的效果较差,使得用户体验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判断外接设备工作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种判断外接设备工作状态的方法,该方法用于车载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检测外接设备是否接入车载电子设备;检测外接设备是否受到电磁干扰;以及根据检测的结果判断外接设备的状态,以便根据判断的状态对外接设备进行操作。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种判断外接设备工作状态的装置,该装置用于车载电子设备,该装置包括:接入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外接设备是否接入车载电子设备;电磁干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外接设备是否受到电磁干扰;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接入检测模块和电磁干扰检测模块的检测的结果判断外接设备的状态,并发送判断的状态至所述车载电子设备,以便所述车载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判断的状态对外接设备进行操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通过检测外接设备是否接入车载电子设备以及检测外接设备是否受到电磁干扰来判断外接设备的状态,进一步根据判断的状态对外接设备进行对应的操作,规避了电磁干扰的影响,提高了用户体验的友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判断外接设备工作状态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判断外接设备工作状态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判断外接设备工作状态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判断外接设备工作状态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判断外接设备工作状态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判断外接设备工作状态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组件。所属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应可理解,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样的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基准。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当中所提及的「耦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或间接的电气耦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第一装置耦接于第二装置,则代表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气耦接于第二装置,或透过其它装置或耦接手段间接地电气耦接至第二装置。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判断外接设备工作状态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用于车载电子设备中。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接入检测模块11、电磁干扰检测模块12和判断模块13。
其中,接入检测模块11用于检测外接设备是否接入车载电子设备。电磁干扰检测模块12用于检测外接设备是否受到电磁干扰。判断模块13分别与接入检测模块11和电磁干扰检测模块12耦接,用于根据接入检测模块11和电磁干扰检测模块12的检测结果判断外接设备的状态,车载电子设备可根据判断的状态对外接设备进行操作。
请参照图2,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判断外接设备工作状态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用于车载电子设备。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接入检测模块21、电磁干扰检测模块22、判断模块23、定时器24、清除模块25和缓存模块26。
其中,接入检测模块21用于检测外接设备是否接入车载电子设备、外接设备是否能正常工作以及外接设备是否为正常接入。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接入”、“正常工作”以及“正常接入”是几个不同的概念,例如,“检测外接设备是否接入”是指检测外接设备是否插入车载电子设备、以无线方式接入车载电子设备、或者其他方式接入车载电子设备,即检测车载电子设备的接入界面是否有变化;“检测外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是指接入检测模块能否检测到外接设备内的标识或者外接设备的设备名称等,例如,U盘的文件系统盘符名、USB键盘的设备名称、3G无线网卡的虚拟串口等;“检测外接设备是否为正常接入”是指检测相对应的硬件模块反馈的接入状态标志位。
电磁干扰检测模块22用于检测外接设备是否受到电磁干扰。判断模块23分别与接入检测模块21和电磁干扰检测模块22耦接,用于根据接入检测模块21和电磁干扰检测模块22的检测结果判断外接设备的状态,并发送判断的状态至车载电子设备以便车载电子设备根据判断的状态对外接设备进行操作。
具体来说,当接入检测模块21首先检测到外接设备接入车载电子设备,接着检测到外接设备不能正常工作,最后检测到外接设备为未正常接入,并且电磁干扰检测模块22检测到外接设备未受到电磁干扰时,判断模块23判断外接设备处于不工作状态。
当接入检测模块21首先检测到外接设备接入车载电子设备,接着检测到外接设备不能正常工作,最后检测到外接设备为未正常接入,并且电磁干扰检测模块22检测到外接设备受到电磁干扰时,判断模块23判断外接设备处于受到电磁干扰后不工作的状态。
当接入检测模块21首先检测到外接设备接入车载电子设备,接着检测到外接设备能正常工作,并且电磁干扰检测模块22检测到外接设备未受到过电磁干扰时,判断模块23判断外接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当接入检测模块21首先检测到外接设备接入车载电子设备,接着检测到外接设备能正常工作,而电磁干扰检测模块22检测到外接设备受到过电磁干扰时,判断模块23判断外接设备处于受到电磁干扰后已恢复工作的状态。
定时器24分别与接入检测模块21和判断模块23耦接,其用于设置对外接设备的识别时间。当接入检测模块21检测到外接设备接入车载电子设备后,定时器24开始启动计时;接着当接入检测模块21检测到外接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并进一步检测到外接设备为正常接入,若此时定时器24的计时已超过预设的识别时间,判断模块23则判断外接设备处于未知状态。
缓存模块26与判断模块23耦接,用于当判断模块23判断外接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或受到电磁干扰后已恢复工作的状态时,缓存车载电子设备从外接设备预取的数据。其中,当判断模块23判断外接设备处于受到电磁干扰后不工作的状态时,车载电子设备从缓存模块26中存取缓存的数据以供上层应用程序处理。
车载电子设备根据外接设备所处的不同状态对外接设备进行不同的操作。具体来说,在车载电子设备访问外接设备的过程中,即当外接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或受到电磁干扰后已恢复工作的状态时,车载电子设备从外接设备预取并缓存数据;当外接设备受到电磁干扰导致车载电子设备对外接设备的访问中断时,缓存模块26中将保存外接设备的中断点对应的配置信息,并且在此访问中断期间,车载电子设备存取缓存模块26中的缓存数据以保持车载电子设备持续获得所需的数据;当外接设备处于受到电磁干扰后已恢复工作的状态时,车载电子设备根据外接设备的中断点对应的配置信息,从中断点恢复车载电子设备对外接设备的访问。其中,中断点为车载电子设备访问外接设备的过程中,由于电磁干扰导致访问中断时外接设备对应的工作点。配置信息为使车载电子设备恢复从中断点访问外接设备所需的外接设备所对应的设置参数。
另外,清除模块25与判断模块23耦接,用于当判断模块23判断外接设备处于不工作状态时,清除外接设备的中断点对应的配置信息。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判断外接设备工作状态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的方法用于车载电子设备,可由图1所示的装置来实施。需注意的是,若有实质上相同的结果,本发明的方法并不以图3所示的流程顺序为限。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检测外接设备是否接入车载电子设备;
步骤S102:检测外接设备是否受到电磁干扰;
步骤S103:根据检测的结果判断外接设备的状态,车载电子设备可根据判断的状态对外接设备进行操作。
在步骤S101中,在车载电子设备与外接设备进行通信之前,首先由接入检测模块11检测外接设备是否接入车载电子设备,也即外接设备是否与车载电子设备建立硬件上的连接。
以外接设备为USB2.0设备为例来说,车载电子设备和外接设备通过USB2.0传输线相互连接,其中USB2.0传输线由地线、电源线、D+和D-四条线构成,D+和D-为差分数据线。接入检测模块11通过检测D+和D-上的电压变化来判断外接设备是否接入车载电子设备。具体来说,当外接设备未接入车载电子设备,也即车载电子设备的USB接口端悬空时,D+和D-为低电平。当外接设备接入车载电子设备后,通过D+和D-上的信号电平的变化情况,USB控制器能够判断外接设备接入或断开车载电子设备。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USB2.0设备仅为举例说明,并非为本发明的限制,外接设备也可以为不同于USB2.0设备的其它设备,下文中的举例同理。
车载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在信号形式上表现为一段时间很短的脉冲信号。电磁干扰的存在,将会导致车载电子设备无法正常访问外接设备,从而导致外接设备所支持的功能无法正常实现。在步骤S102中,如何检测外接设备是否受到电磁干扰,承接前述,电磁干扰检测模块12在实验环境下,通过对USB数据线实施电磁干扰,和对USB控制器反馈的状态标志位进行统计,使用统计的方法判断外接设备是否受到电磁干扰。具体来说,当电磁干扰检测模块12检测到D+和D-数据线上的电压同时变为高电平时,USB控制器会反馈一个Babble的状态标志位,依据该标识判断外接设备受到电磁干扰。
在步骤S103中,判断模块13根据外接设备是否接入车载电子设备以及外接设备是否受到电磁干扰来判断外接设备所处的状态。其中,外接设备所处的状态包括五种状态,分别为不工作状态、受到电磁干扰后不工作的状态、未知状态、正常工作状态和受到电磁干扰后已恢复工作的状态。进一步,车载电子设备可以根据外接设备所处的状态对外接设备进行不同的操作以规避电磁干扰产生的影响。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判断外接设备工作状态的方法通过检测外接设备是否接入车载电子设备以及检测外接设备是否受到电磁干扰来判断外接设备的状态,进一步根据判断出的状态对外接设备进行操作,规避了电磁干扰的影响,提高了用户体验的友好性。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判断外接设备工作状态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的方法用于车载电子设备,可由图2所示的装置来实施。需注意的是,若有实质上相同的结果,本发明的方法并不以图4所示的流程顺序为限。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开始;
步骤S202:检测外接设备是否接入车载电子设备,若检测到外接设备接入车载电子设备,执行步骤S203,若未检测到外接设备接入车载电子设备,返回步骤S202;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202与图3中的步骤S101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203:启动定时器计时;在步骤S203中,定时器用于限定对外接设备的识别时间。其中,如果在预设的识别时间车载电子设备仍无法识别外接设备,则车载电子设备停止对外接设备的识别操作。
步骤S204:检测外接设备是否能正常工作,若检测到外接设备不能正常工作,执行步骤S205,若检测到外接设备能正常工作,执行步骤S212;当在步骤S202中检测到外接设备接入车载电子设备后,在步骤S204中,进一步检测外接设备是否能正常工作。
以外接设备为USB设备为例来说,若外接设备是与文件系统相关联的设备,例如U盘,接入检测模块21可以通过能否检测到外接设备的盘符名来判断外接设备是否能正常工作,或者也可以通过能否检测到外接设备的设备名称来判断外接设备是否能正常工作;若外接设备不是与文件系统相关联的设备,例如USB键盘,接入检测模块21可以通过能否检测到外接设备的设备名称来判断外接设备是否能正常工作。
步骤S205:进一步检测外接设备是否为正常接入,若检测到外接设备为未正常接入,执行步骤S206,若检测到外接设备为正常接入,执行步骤S209;当在步骤S202中检测到外接设备接入车载电子设备且在步骤S204中检测到外接设备不能正常工作时,在步骤S205中,进一步检测外接设备是否为正常接入。
承接前述,以外接设备为USB设备为例来说,接入检测模块21可以通过检测相对应的硬件模块反馈的接入状态标志位来判断外接设备是否为正常接入,其中,接入状态标志位位于车载电子设备的相对应的硬件模块寄存器中。
步骤S206:检测外接设备是否受到电磁干扰,若检测到外接设备未受到电磁干扰,执行步骤S207,若检测到外接设备受到电磁干扰,执行步骤S208;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206与图3中的步骤S102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207:判断外接设备处于不工作状态,然后返回步骤S202。即当在步骤S202中接入检测模块21检测到外接设备接入车载电子设备、在步骤S204中检测到外接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在步骤S205中检测到外接设备为未正常接入,且在步骤S207中检测到外接设备未受到电磁干扰时,判断模块23判断外接设备处于不工作状态。其中,不工作状态为外接设备的一种正常状态,通常不工作状态是一种预定的用户行为状态,例如,用户从车载电子设备拔出外接设备的行为状态。
当外接设备处于不工作状态时,清除模块25清除外接设备中断点对应的配置信息,其中,中断点为车载电子设备访问外接设备的过程中,由于用户的拔出操作或者电磁干扰等导致访问中断时外接设备对应的工作点。配置信息为使车载电子设备恢复从中断点访问外接设备所需的外接设备所对应的设置参数。
步骤S208:判断外接设备处于受到电磁干扰后不工作的状态,然后返回步骤S202。即当在步骤S202中接入检测模块21检测到外接设备接入车载电子设备、在步骤S204中检测到外接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在步骤S205中检测到外接设备为未正常接入,且在步骤S208中检测到外接设备受到电磁干扰时,判断模块23判断外接设备处于受到电磁干扰后不工作的状态。其中,受到电磁干扰后不工作的状态为外接设备受到电磁干扰后的短暂的过渡状态。
当外接设备处于受到干扰后不工作状态时,车载电子设备无法从外接设备预取数据,此时,车载电子设备中的应用程序可以通过访问已经缓存的数据来维持外接设备所支持的功能,以保持用户体验的友好性。其中,缓存的数据为外接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或受到电磁干扰后已恢复工作的状态时,应用程序从外接设备获取并缓存至缓存区的数据。缓存区的大小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设置,当缓存区设置较大时,可缓存更多的数据,以实现外接设备受电磁干扰无法被正常访问时,应用程序能更长时间地维持外接设备所支持的功能。
步骤S209:判断步骤S203中启动的计时是否超过预设的识别时间,若是,执行步骤S210,若否,返回步骤S204;在步骤S209中,判断定时器的计时是否超过预设的识别时间,若超过预设的识别时间,外接设备依旧无法被识别时,执行步骤S210。
步骤S210:判断外接设备处于未知状态,流程结束(步骤S211);在步骤S210中,未知状态可以为系统运行前外接设备的状态,也可以为系统运行后外接设备未被侦测到的状态(例如,外接设备被损坏或外接设备不被支持导致外接设备未被侦测到),也可以为外接设备受到电磁干扰后非正常的状态。
步骤S212:检测外接设备是否受到过电磁干扰,若检测到外接设备未受到过电磁干扰,执行步骤S213,若检测到外接设备受到过电磁干扰,执行步骤S214。当在步骤S202中检测到外接设备接入车载电子设备且在步骤S204中检测到外接设备能正常工作时,在步骤S212中,进一步检测外接设备是否受到过电磁干扰。
步骤S213:判断外接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然后返回步骤S202。即,当在步骤S202中车载电子设备检测到外接设备接入车载电子设备、在步骤S204中检测到外接设备能正常工作,且在步骤S213中检测到外接设备未受到过电磁干扰时,判断模块23判断外接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其中,正常工作状态为外接设备的一种正常状态。
当外接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车载电子设备中的应用程序从外接设备预取并缓存数据以供应用程序处理从而实现外接设备所支持的功能。同时,当有电磁干扰发生时,保存由于电磁干扰导致外接设备访问中断时外接设备的中断点对应的配置信息。
步骤S214:判断外接设备处于受到电磁干扰后已恢复工作的状态,然后返回步骤S202。当在步骤S202中车载电子设备检测到外接设备接入车载电子设备、在步骤S204中检测到外接设备能正常工作,且在步骤S214中检测到外接设备受到过电磁干扰时,判断模块23判断外接设备处于受到电磁干扰后已恢复工作的状态。其中,受到电磁干扰后已恢复工作的状态为外接设备受到电磁干扰后,迅速恢复正常的状态。
当外接设备处于受到电磁干扰后已恢复工作的状态时,车载电子设备根据受到电磁干扰时已保存的外接设备的中断点对应的配置信息,从中断点恢复车载电子设备对外接设备的访问,即继续从中断点预取并缓存数据以供应用程序处理。同时,当电磁干扰再次发生时,保存由于电磁干扰导致访问中断时外接设备的中断点对应的配置信息。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判断外接设备工作状态的方法通过检测外接设备是否接入车载电子设备、检测外接设备是否能正常工作、检测外接设备是否正常接入以及检测外接设备是否受到电磁干扰来判断外接设备的状态,进一步并根据判断的状态对外接设备进行操作,从而规避了电磁干扰的影响,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友好性。
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判断外接设备工作状态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的方法用于车载电子设备,可由图2所示的装置来实施。在本实施例中,外接设备为装载有流媒体数据的U盘。需注意的是,若有实质上相同的结果,本发明的方法并不以图5所示的流程顺序为限。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1:开始;
步骤S302:检测U盘是否接入车载电子设备;若是,执行步骤S303,若否,返回步骤S302。在本实施例中,接入检测模块21可以通过USB控制器驱动程序来实现。USB控制器驱动程序可以通过检测检测U盘是否与车载电子设备建立硬件上的连接,来检测U盘是否接入车载电子设备。
步骤S303:启动定时器开始计时;在本实施例中,定时器用于设定车载电子设备中的USB控制器对U盘的识别时间,该识别时间可以设置为1分钟。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识别时间为1分钟仅为举例说明,并非为本发明的限制,识别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任意设定。
步骤S304:检测U盘的盘符名。若不能检测到,执行步骤S305;若能检测到,执行步骤S315。当在步骤S302检测到U盘接入车载电子设备后,在步骤S304中,进一步检测U盘是否能正常工作,即判断U盘的盘符名是否能被文件系统检测到。若U盘的盘符名能被文件系统检测到,则表明U盘能正常工作。
步骤S305:进一步检测U盘是否为正常接入,若检测到U盘为未正常接入,执行步骤S306,若检测到U盘为正常接入,执行步骤S311。当在步骤S304中U盘的盘符名未被检测到时,在步骤S305中,接入检测模块21(即USB控制器驱动程序)检测U盘是否为正常接入。具体来说,USB控制器驱动程序可以通过检测寄存器中的接入状态标志位来判断U盘是否为正常接入。
步骤S306:检测U盘是否受到电磁干扰。若检测到U盘未受到电磁干扰,执行步骤S307;若检测到U盘受到电磁干扰,执行步骤S309。
步骤S307:判断U盘处于不工作状态。当在上述步骤(S302、S304、S305、S306)中的检测结果为U盘接入车载电子设备、U盘的盘符名未被检测到、U盘为未正常接入、以及U盘未受到电磁干扰时,在步骤S307中,判断模块23可判断U盘处于不工作状态。其中,U盘的不工作状态对应于U盘被拔出的状态。
步骤S308:车载电子设备停止对U盘中流媒体数据的访问并清除U盘的中断点对应的配置信息,然后返回步骤S302。当判断模块23判断U盘处于不工作状态时,在步骤S308中,车载电子设备中的USB控制器停止预取并缓存U盘中的流媒体数据,并清除缓存模块26中缓存的流媒体数据以释放缓存模块的存储空间。进一步,清除模块25清除U盘的中断点对应的配置信息,以释放存储配置信息的存储空间。另外,当判断模块23判断U盘处于不工作状态时,应用程序控制人机交互界面显示为退出流媒体播放的界面。
步骤S309:判断U盘处于受到电磁干扰后不工作的状态。当在上述步骤(S302、S304、S305、S306)中的检测结果为U盘接入车载电子设备、U盘的盘符名未被检测到、U盘为未正常接入、以及U盘受到电磁干扰时,判断U盘处于受到电磁干扰后不工作的状态。
步骤S310:车载电子设备中的USB控制器将缓存的流媒体数据提供给应用程序进行处理,然后返回步骤S302。当判断模块23判断U盘处于受到电磁干扰后不工作的状态时,在步骤S310中,USB控制器暂停预取并缓存U盘中的流媒体数据的操作,并将缓存模块26中缓存的流媒体数据提供给应用程序进行播放。此时,应用程序控制人机交互界面显示为流媒体数据正常播放的界面。
如果当缓存模块26缓存的流媒体数据还未播放完时,U盘就已恢复正常,则USB控制器会继续预取并缓存U盘中的流媒体数据的操作。如果当缓冲区缓存的流媒体数据已被播放完毕时,USB控制器仍无法获取流媒体数据,为了显示人机交互界面的友好性,应用程序控制人机交互界面显示为小动画,以提示系统正在访问流媒体数据。
步骤S311:判断步骤S303中启动的计时是否超过预设的识别时间,若是,执行步骤S312,若否,返回步骤S304。在步骤S311中,判断定时器的计时是否超过预设的识别时间,例如,1分钟,若超过1分钟,U盘依旧无法被识别,则执行步骤S312。
步骤S312:判断U盘处于未知状态。当在上述步骤(S302、S304、S305、S311)中的检测结果为U盘接入车载电子设备、U盘的盘符名未被检测到、U盘为未正常接入、且U盘的识别时间超过预设的识别时间时,在步骤S312中,判断模块23判断U盘处于未知状态。其中,未知状态也可理解为U盘不被USB控制器识别的状态,或者是U盘受到电磁干扰而工作在非正常模式的状态。
步骤S313:车载电子设备中的USB控制器根据当前流媒体数据的播放情况对U盘进行相应的操作,流程结束(S314)。当在步骤S312中判断模块23判断U盘处于未知状态时,步骤S313中根据当前有无流媒体数据正在播放对U盘进行相应的操作。具体来说,若当前有流媒体数据正在播放时,USB控制器停止对U盘中流媒体数据的访问、清除已缓存的流媒体数据以及清除U盘的中断点对应的配置信息。若当前没有流媒体数据正在播放时,USB控制器不做任何操作;或者给出无法访问U盘的提示。
另外,为了显示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当USB控制器判断U盘处于未知状态时,若当前有流媒体数据正在播放时,应用程序控制人机交互界面上显示为退出流媒体播放的界面,并提示无法继续播放,可能需要插入U盘。
步骤S315:检测U盘是否受到过电磁干扰,若检测到U盘未受到过电磁干扰,执行步骤S316,若检测到U盘受到过电磁干扰,执行步骤S318。当接入检测模块21检测到U盘接入车载电子设备且U盘的盘符名能被检测到后,在步骤S315中,进一步检测U盘是否受到过电磁干扰。
步骤S316:判断U盘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在上述步骤(S302、S304、S315)中,检测到U盘接入车载电子设备、检测到U盘的盘符名、并且检测到U盘没有受到过电磁干扰,在步骤S316中,可判断U盘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步骤S317:车载电子设备中的USB控制器从U盘预取并缓存流媒体数据,然后返回步骤S302。在步骤S317中,当判断模块23判断U盘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USB控制器从U盘读取流媒体数据并缓存至缓存模块26中,应用程序从缓存模块26中读取流媒体数据并进行播放,此时,在人机交互界面上显示为流媒体数据正常播放的界面。同时,当电磁干扰发生时,USB控制器保存由于电磁干扰导致对U盘访问中断时的中断点对应的配置信息。
步骤S318:判断U盘处于受到电磁干扰后已恢复工作的状态。在上述步骤(S302、S304、S315)中,检测到U盘接入车载电子设备、检测到U盘的盘符名、并且检测到U盘受到过电磁干扰,在步骤S318中,可判断U盘处于受到电磁干扰后已恢复工作的状态。
步骤S319:USB控制器根据U盘的中断点对应的配置信息,从中断点恢复对U盘的访问,从U盘预取并缓存流媒体数据,然后返回步骤S302。在步骤S319中,当判断模块23判断U盘处于受到电磁干扰后已恢复工作的状态时,根据发生电磁干扰时已保存的U盘的中断点对应的配置信息,从中断点恢复对U盘的访问,即从中断点预取并缓存流媒体数据以供应用程序进行播放,此时,在人机交互界面上显示为流媒体正常播放的界面。同时,当电磁干扰再次发生时,USB控制器保存由于电磁干扰导致对U盘访问中断时中断点对应的配置信息。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判断外接设备工作状态的方法通过检测U盘是否接入车载电子设备、是否能检测到U盘的盘符名、检测U盘是否正常接入以及检测U盘是否受到电磁干扰来判断U盘的状态,进一步根据U盘的状态对U盘中存储的流媒体数据进行操作,规避了由于电磁干扰出现流媒体数据无法播放甚至死机的情况,提高了用户体验的友好性。
图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判断外接设备工作状态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的方法用于车载电子设备,可由图2所示的装置来实施。在本实施例中,外接设备为USB接口的3G无线网卡。需注意的是,若有实质上相同的结果,本发明的方法并不以图6所示的流程顺序为限。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1:开始;
步骤S402:检测3G无线网卡是否接入车载电子设备;若是,执行步骤S403,若否,返回步骤S402。在本实施例中,接入检测模块21可以通过USB控制器驱动程序来实现。USB控制器驱动程序可以通过检测3G无线网卡是否与车载电子设备建立硬件上的连接,来检测3G无线网卡是否接入车载电子设备。在3G无线网卡被识别后,控制3G无线网卡进行拨号上网从而实现上网冲浪的功能。
步骤S403:启动定时器开始计时;在本实施例中,定时器用于设定车载电子设备对3G无线网卡的识别时间,该识别时间可设置为1分钟。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识别时间为1分钟仅为举例说明,并非为本发明的限制,识别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任意设定。
步骤S404:检测3G无线网卡的虚拟串口。若不能检测到,执行步骤S405;若能检测到,执行步骤S415。当在步骤S402中检测到3G无线网卡接入车载电子设备后,在步骤S404中,进一步检测无线网卡是否能正常工作,即判断是否能检测到3G无线网卡的虚拟串口。若3G无线网卡的虚拟串口能被检测到,则表明3G无线网卡能正常工作。
步骤S405:进一步检测3G无线网卡是否为正常接入。若检测到3G无线网卡为未正常接入,执行步骤S406;若检测到3G无线网卡为正常接入,执行步骤S411。当在步骤S404中接入检测模块21不能检测到3G无线网卡的虚拟串口时,在步骤S405中,接入检测模块21(即USB控制器驱动程序)检测3G无线网卡是否为正常接入。具体来说,USB控制器驱动程序可以通过检测寄存器中的接入状态标志位来判断3G无线网卡是否为正常接入。
步骤S406:检测3G无线网卡是否受到电磁干扰。若检测到3G无线网卡未受到电磁干扰,执行步骤S407;若检测到3G无线网卡受到电磁干扰,执行步骤S409。
步骤S407:判断3G无线网卡处于不工作状态。当在上述步骤(S402、S404、S405、S406)中的检测结果为3G无线网卡接入USB控制器、3G无线网卡的虚拟串口不能被检测到、3G无线网卡为未正常接入、且3G无线网卡未受到电磁干扰时,在步骤S407中,判断模块23可判断3G无线网卡处于不工作状态。其中,3G无线网卡的不工作状态对应于3G无线网卡被拔出的状态。
步骤S408:车载电子设备停止对3G无线网卡的操作,然后返回步骤S402。当USB控制器判断3G无线网卡处于不工作状态时,在步骤S408中,车载电子设备中的USB控制器停止对3G无线网卡的操作,此时,应用程序控制人机交互界面提示网络异常。
步骤S409:判断3G无线网卡处于受到电磁干扰后不工作的状态。当在上述步骤(S402、S404、S405、S406)中的检测结果为3G无线网卡接入车载电子设备、3G无线网卡的虚拟串口不能被检测到、3G无线网卡为未正常接入、且3G无线网卡受到电磁干扰时,在步骤S409中,判断3G无线网卡处于受到电磁干扰后不工作的状态。
步骤S410:USB控制器停止3G无线网卡的操作,人机交互界面提示网络异常,然后返回步骤S402;
步骤S411:判断步骤S403中启动的计时是否超过预设的识别时间。若是,执行步骤S412;若否,返回步骤S404。在步骤S411中,判断定时器的计时是否超过预设的识别时间,例如,1分钟,若超过1分钟,3G无线网卡依旧无法被识别,则执行步骤S412。
步骤S412:判断3G无线网卡处于未知状态。当在上述步骤(S402、S404、S405、S411)中的检测结果为3G无线网卡接入车载电子设备、3G无线网卡的虚拟串口不能被检测到、3G无线网卡为未正常接入、且3G无线网卡的识别时间超过预设的识别时间时,在步骤S412中,判断模块23可判断3G无线网卡处于未知状态。其中,未知状态也可理解为3G无线网卡不被USB控制器识别的状态,例如检测不到预期的有效设备端口名称;或者是3G无线网卡受到电磁干扰而工作在非正常模式的状态。
步骤S413:USB控制器停止3G无线网卡的操作,人机交互界面提示网络异常,流程结束(S414)。
步骤S415:检测3G无线网卡是否受到过电磁干扰。若检测到3G无线网卡未受到过电磁干扰,执行步骤S416;若检测到3G无线网卡受到过电磁干扰,执行步骤S418。当检测到3G无线网卡接入车载电子设备且3G无线网卡的虚拟串口能被检测到时,在步骤S415中,进一步检测3G无线网卡是否受到过电磁干扰。
步骤S416:判断3G无线网卡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当在上述步骤(S402、S404、S415)中检测到3G无线网卡接入车载电子设备以及3G无线网卡的虚拟串口能被检测到、并且检测到3G无线网卡没有受到过电磁干扰时,在步骤S416中,判断模块23可判断3G无线网卡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步骤S417:车载电子设备中的USB控制器控制3G无线网卡实现拨号上网,然后返回步骤S402。在步骤S417中,当判断模块23判断3G无线网卡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USB控制器对3G无线网卡的参数进行设置后控制3G无线网卡实现拨号上网的功能,此时,应用程序控制人机交互界面显示为上网冲浪的界面。同时,当电磁干扰发生时,USB控制器保存由于电磁干扰导致对3G无线网卡控制中断时拨号上网使用的参数,例如网络运营商提供的帐号、密码等。
步骤S418:判断3G无线网卡处于受到电磁干扰后已恢复工作的状态。当在上述步骤(S402、S404、S415)中检测到3G无线网卡接入车载电子设备、检测到3G无线网卡的虚拟串口、并且检测到3G无线网卡受到过电磁干扰时,在步骤S418中,判断3G无线网卡处于受到电磁干扰后已恢复工作的状态。
步骤S419:车载电子设备中的USB控制器根据已保存的拨号上网的参数自动拨号上网,然后返回步骤S402。在步骤S419中,当判断模块23判断3G无线网卡处于受到电磁干扰后已恢复工作的状态时,USB控制器根据已保存的3G无线网卡在上一次拨号上网时使用的参数信息自动拨号上网。同时,当电磁干扰再次发生时,USB控制器保存由于电磁干扰导致对3G网络访问中断时3G无线网卡的拨号上网使用的参数。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判断外接设备工作状态的方法通过检测3G无线网卡是否接入车载电子设备、是否能检测到3G无线网卡的虚拟串口、检测3G无线网卡是否为正常接入以及检测3G无线网卡是否受到电磁干扰来判断3G无线网卡所处的状态,进一步根据3G无线网卡所处的状态控制3G无线网卡实现拨号上网功能,规避了由于电磁干扰出现而无法上网冲浪的情形,提高了用户体验的友好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21)

1.一种判断外接设备工作状态的方法,所述方法用于车载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外接设备是否接入所述车载电子设备;
检测所述外接设备是否受到电磁干扰;以及
根据检测的结果判断所述外接设备的状态以便根据判断的状态对所述外接设备进行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检测到所述外接设备接入所述车载电子设备时,进一步检测所述外接设备是否能正常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检测到所述外接设备不能正常工作时,进一步检测所述外接设备是否为正常接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检测到所述外接设备为未正常接入,且检测到所述外接设备未受到所述电磁干扰时,判断所述外接设备处于不工作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外接设备的所述状态处于所述不工作状态时,所述方法更包括:
清除所述外接设备的中断点对应的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配置信息为使所述车载电子设备恢复从所述中断点访问所述外接设备所需的所述外接设备所对应的设置参数,所述中断点为所述车载电子设备访问所述外接设备的过程中,由于电磁干扰导致访问中断时所述外接设备对应的工作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检测到所述外接设备为未正常接入,且检测到所述外接设备受到所述电磁干扰时,判断所述外接设备处于受到电磁干扰后不工作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更包括:
在所述外接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或受到电磁干扰后已恢复工作的状态时,从所述外接设备预取并缓存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外接设备接入所述车载电子设备后,启动定时器计时;
其中,当检测到所述外接设备为正常接入,且所述计时超过预设的识别时间时,判断所述外接设备处于未知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检测到所述外接设备能正常工作时,进一步检测所述外接设备是否受到过电磁干扰;
其中,当检测到所述外接设备未受到过所述电磁干扰时,判断所述外接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当检测到所述外接设备受到过电磁干扰时,判断所述外接设备处于受到电磁干扰后已恢复工作的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更包括:
在所述车载电子设备访问所述外接设备的过程中,当所述外接设备受到所述电磁干扰时,保存所述外接设备的中断点对应的配置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外接设备处于所述受到电磁干扰后已恢复工作的状态时,所述方法更包括:
根据所述外接设备对应的所述配置信息,从所述中断点恢复所述车载电子设备对所述外接设备的访问。
12.一种判断外接设备工作状态的装置,所述装置用于车载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入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外接设备是否接入所述车载电子设备;
电磁干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外接设备是否受到电磁干扰;以及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入检测模块和所述电磁干扰检测模块的检测的结果判断所述外接设备的状态,并发送判断的状态至所述车载电子设备以便所述车载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判断的状态对所述外接设备进行操作。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接入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外接设备接入所述车载电子设备时,所述接入检测模块进一步检测所述外接设备是否能正常工作。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接入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外接设备不能正常工作时,所述接入检测模块进一步检测所述外接设备是否为正常接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接入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外接设备为未正常接入、且所述电磁干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外接设备未受到所述电磁干扰时,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外接设备处于不工作状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清除模块,用于当所述外接设备处于所述不工作状态时,清除所述外接设备的中断点对应的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配置信息为使所述车载电子设备恢复从所述中断点访问所述外接设备所需的所述外接设备对应的设置参数,所述中断点为所述车载电子设备访问外接设备的过程中,由于电磁干扰导致访问中断时所述外接设备对应的工作点。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接入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外接设备为未正常接入、且所述电磁干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外接设备受到所述电磁干扰时,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外接设备处于受到电磁干扰后不工作的状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缓存模块,用于当所述外接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或受到电磁干扰后已恢复工作的状态时,缓存所述车载电子设备从所述外接设备预取的数据;
其中,当所述外接设备处于所述受到电磁干扰后不工作的状态时,所述车载电子设备从所述缓存模块中存取所述缓存的数据。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定时器,设置有对所述外接设备的识别时间,当所述接入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外接设备接入所述车载电子设备后,启动计时;
其中,当所述接入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外接设备为正常接入,且所述计时超过所述识别时间时,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外接设备处于未知状态。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接入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外接设备能正常工作时,所述电磁干扰检测模块进一步检测所述外接设备是否受到过电磁干扰;
其中,当所述电磁干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外接设备未受到过所述电磁干扰,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外接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当所述电磁干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外接设备受到过电磁干扰,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外接设备处于受到电磁干扰后已恢复工作的状态。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缓存模块;
在所述车载电子设备访问外接设备的过程中,当所述外接设备受到所述电磁干扰时,所述缓存模块保存所述外接设备的中断点对应的配置信息。
CN201310468888.7A 2013-10-09 2013-10-09 一种判断外接设备工作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45725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68888.7A CN104572510A (zh) 2013-10-09 2013-10-09 一种判断外接设备工作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68888.7A CN104572510A (zh) 2013-10-09 2013-10-09 一种判断外接设备工作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72510A true CN104572510A (zh) 2015-04-29

Family

ID=53088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68888.7A Pending CN104572510A (zh) 2013-10-09 2013-10-09 一种判断外接设备工作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7251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44148A (zh) * 2019-07-01 2019-09-1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fft与点频扫查的新能源汽车动态工况emi测试方法
CN111540133A (zh) * 2020-04-27 2020-08-14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外接设备的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和相关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6517A (zh) * 2008-03-07 2008-09-03 昆明理工大学 计算机cpu抗干扰的一种自诊断、自恢复方法
CN201204438Y (zh) * 2008-05-16 2009-03-0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车载终端设备点火失效保护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6517A (zh) * 2008-03-07 2008-09-03 昆明理工大学 计算机cpu抗干扰的一种自诊断、自恢复方法
CN201204438Y (zh) * 2008-05-16 2009-03-0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车载终端设备点火失效保护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吕爱红: "电磁干扰对车载电子设备的影响分析", 《汽车实用技术》 *
骆永: "车载电子设备的抗干扰设计", 《宁夏工程技术》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44148A (zh) * 2019-07-01 2019-09-1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fft与点频扫查的新能源汽车动态工况emi测试方法
CN111540133A (zh) * 2020-04-27 2020-08-14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外接设备的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和相关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41656Y (zh) Cmos清除电路
CN102880401B (zh) 一种简化用户界面按键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3237189A (zh) 电子设备、mhl连接器、mhl系统和连接器检测方法
CN102279722A (zh) 控制终端的显示模块的方法和终端
CN102929514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图标整理方法
CN101038563A (zh) 一种通过网络远程自动恢复cmos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5718281A (zh) 一种触摸屏固件升级方法及装置
CN102411554A (zh) 一种usb存储设备热插拔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2805987A (zh) 一种开机流程控制方法、开机流程控制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4572510A (zh) 一种判断外接设备工作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CN104850353A (zh) 触控式移动终端游戏对象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3763596A (zh) 一种状态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5493381A (zh) 用于对电池充电的方法和装置
CN105824631A (zh) 一种应用程序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3984604B (zh) 控制装置
CN106470351B (zh) 页面显示方法及页面显示装置
CN203552220U (zh) 一种复用触摸显示屏的触控设备
CN105549857A (zh) 一种电子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电子终端
CN209821822U (zh) 一种pcie设备热插拔的控制电路及计算机
WO2002029586A3 (en)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hot swapping daughtercards in high availability computer systems
CN106326049B (zh) 一种故障定位方法及终端
CN2678275Y (zh) 一种电视机存储器的写保护装置
CN202025278U (zh) 主板cmos清除电路
CN100371917C (zh) 内建于硬件装置的驱动程序的安装方法
CN1332873A (zh) 当安装一个升级设备时用于禁止图形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230000 Wangjiang Road No. 800 building 10 layer A3 Innovation Industrial Park

Applicant after: Hefei Jie FA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230000 Wangjiang Road No. 800 building 10 layer A3 Innovation Industrial Park

Applicant before: Smart technology (Hefei)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