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70253A - 一种光纤带光缆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纤带光缆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70253A
CN104570253A CN201510024205.8A CN201510024205A CN104570253A CN 104570253 A CN104570253 A CN 104570253A CN 201510024205 A CN201510024205 A CN 201510024205A CN 104570253 A CN104570253 A CN 1045702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ose tube
rectangular light
many
optical fiber
fiber ribb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2420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凌川
郑昕
张丽芳
龚建良
吴杰
秦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Changfei Zhongli Optical Fibre & Optical Cable Co Ltd
Yangtze Optical Fibre and Cab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Changfei Zhongli Optical Fibre & Optical Cab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Changfei Zhongli Optical Fibre & Optical Cab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Changfei Zhongli Optical Fibre & Optical Cab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2420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70253A/zh
Publication of CN1045702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702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79Manufacturing methods of optical cables
    • G02B6/448Ribbon cabl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01Optical cables
    • G02B6/4429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rengthening or protecting the cables
    • G02B6/44384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rengthening or protecting the cables the means comprising water blocking or hydrophobic materi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79Manufacturing methods of optical cables
    • G02B6/4486Protective cover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纤光缆技术领域,尤涉光纤带光缆的制造方法,它包含有制造光纤带体的步骤、制造松套管的步骤、制造阻水层的步骤、制造铠装层的步骤、制造外护套的步骤;或者包含有制造光纤带体的步骤、制造松套管的步骤、绞合成缆芯的步骤、制造铠装层的步骤、制造外护套的步骤。本发明还揭示了该光纤带光缆的结构。本发明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效果:结构更紧凑、外径更小,所需要的盘具更节省、重量更轻、运输成本更低、各原料耗用更少,综合成本更低、易制造。

Description

一种光纤带光缆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光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光纤带光缆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行业的飞速发展,光纤光缆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目前的中心束管式带状光缆中都使用松套管,松套管中放置多根光纤带,这种方式达到了较高的密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 981.3《接入网用光纤带光缆   第3部分  层绞式》、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 981.2《接入网用光纤带光缆   第3部分  中心管式》中有了较详细的规定。
   其中,使用的松套管3如图1所示,将多根光纤带1进行层叠形成层叠体,然后放入到松套管3中,当然松套管管壁2具有一定的厚度,图1中层叠体的四角与管内壁相贴,这是理想状况;图2中,光纤带1由多根呈近一直线放置的光导纤维11、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粘结层12构成,光纤带的厚度为t、宽度为w;图3中示意出了松套管内径值d;图4中,结合图1至图3给出了图3中松套管内径与层叠体的尺寸关系,光纤带层叠后,总高度为h,h随着层数的增加而增大,由于设备的限制,h不可能无限大;从图4中可以看出,d×d=w×w+h×h;假设层叠体中光纤带的层数为n,则h=n×t+(n-1)s,s为带与带之间层叠后的距离,事实上无法做到s为零;得到d后,为了使光纤带中的光导纤维在受到温度变化、机械抗拉、压扁、冲击、弯曲等情况下仍保持光导纤维的性能稳定,通常需要将松套管的真实内径在d的基础上进行放大,因各个公司对于层叠体的控制水平不同,放大的系数而不同,通常较保险的系数是0.75~0.85,即真实的松套管内径值为d/(0.75~0.85),即实际上如图5所示,层叠体与松套管内壁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
    然而,低碳环保、节支降本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上述结构已无法满足节支降本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将揭示光纤带光缆,进一步地揭示其制造方法,它们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第一及第二实施实例中,光纤带光缆,它由的松套管、位于松套管之外的阻水层、位于阻水层之外的铠装层、位于铠装层外的多根加强件、将铠装层及加强件整体包覆住的外护套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松套管包含有光纤带体及将光纤带体包覆住的松套管管体,所述光纤带体由光纤带层叠体及位于光纤带层叠体左、右两侧的光纤带构成,光纤带层叠体由多根光纤带依次上下层叠而形成;所述光纤带体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且所述矩形的顶点是与松套管管体的内壁相接触的或稍有间隙的;所述光纤带体的长度是松套管长度的1.001~1.020倍;所述光纤带有多根呈近似一直线放置且两两不接触的光导纤维、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粘结层构成;加强件位于铠装层之外且不与铠装层接触或与铠装层接触;加强件外缘与外护套外缘的最小距离为0.6mm。
上述所述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铠装层的材料为钢带或铝带或钢丝。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实例中,光纤带光缆,它由位于中央的加强件、以SZ绞合的方式分布在加强件之外的多根松套管、位于相邻的松套管的外间隙中的外围填充绳、将外围填充绳、松套管包覆住的铠装层、挤塑包覆在铠装层外的外护套7构成;松套管、外围填充绳与铠装层的内边缘相切;其特征在于所述松套管包含有光纤带体及将光纤带体包覆住的松套管管体,所述光纤带体由光纤带层叠体及位于光纤带层叠体左、右两侧的光纤带构成,光纤带层叠体由多根光纤带依次上下层叠而形成;所述光纤带体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矩形的顶点是与松套管管体的内壁相接触的或稍有间隙的;所述光纤带体的长度是松套管长度的1.002~1.008倍;所述光纤带有多根呈近似一直线放置且两两不接触的光导纤维、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粘结层构成。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实例中,光纤带光缆,它由位于中央的加强件、以SZ绞合的方式分布在加强件之外的至少一根松套管及至少一根内围填充绳、位于相邻的松套管的外间隙中的外围填充绳、将外围填充绳、内围填充绳、松套管包覆住的铠装层、挤塑包覆在铠装层外的外护套构成;松套管、内围填充绳、外围填充绳与铠装层的内边缘相切;其特征在于所述松套管包含有光纤带体及将光纤带体包覆住的松套管管体,所述光纤带体由光纤带层叠体及位于光纤带层叠体左、右两侧的光纤带构成,光纤带层叠体由多根光纤带依次上下层叠而形成;所述光纤带体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矩形的顶点是与松套管管体的内壁相接触的或稍有间隙的;所述光纤带体的长度是松套管长度的1.002~1.008倍;所述光纤带有多根呈近似一直线放置且两两不接触的光导纤维、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粘结层构成;松套管与内围填充绳之和最小为3。
上述所述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光纤带体的横截面形状还可为组合形状,即中间的光纤带层叠体为矩形,光纤带层叠体左、右两侧的光纤带也为矩形但该矩形的最大长度小于光纤带层叠体的最大长度;光纤带层叠体的顶点是与松套管管体的内壁相接触的或稍有间隙的。
本发明第一及第二实施实例中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制造方法它包含以下步骤:
制造光纤带体的步骤:将多根第一类矩形光纤带依次上下层叠形成长方体形状的层叠体、在层叠体的左右两侧各放置一根第二类矩形光纤带并使第二类矩形光纤带与层叠体紧贴,形成光纤带体;第一类矩形光纤带横截面上较长边的对称轴线称为第一轴线,第二类矩形光纤带横截面上较长边的对称轴线称为第二轴线,光纤带体中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相垂直;光纤带体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一类矩形光纤带由多根呈近似一直线放置且两两不接触的光导纤维、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粘结层构成;所述第二类矩形光纤带也由多根呈近似一直线放置且两两不接触的光导纤维、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粘结层构成;所述第一类矩形光纤带与第二类矩形光纤带的带宽相等;
制造松套管的步骤: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改性聚丙烯在二次被覆挤塑机上挤塑,形成内部具有空腔的松套管;同时将光纤带体置入松套管的内部空腔中,并使光纤带体的四侧棱与松套管的内壁相接触的或与松套管的内壁之间预留间隙;光纤带体的长度是松套管长度的1.001~1.020倍;
制造阻水层的步骤:取阻水带纵向或螺施包覆在松套管外使松套管对外无裸露处形成阻水层;
制造铠装层的步骤:取钢带或铝带纵向包覆在阻水层外形成铠装层;或者取多根钢丝以螺旋的方式包覆在阻水层外形成铠装层;通过包覆后,阻水层对外无裸露处;
制造外护套的步骤:取铠装层及多根加强件,将加强件放置在铠装层外,再在铠装层及加强件外用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进行挤塑包覆形成外护套,完成了光纤带光缆的制作;其中,所述加强件的材料为钢丝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杆;加强件位于与铠装层接触或不与铠装层接触;加强件外缘与外护套外缘的最小距离为0.6mm。
本发明第一及第二实施实例中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另一种制造方法它包含以下步骤:
制造光纤带体的步骤:将多根第一类矩形光纤带依次上下层叠形成长方体形状的层叠体、在层叠体的左右两侧各放置一根第二类矩形光纤带并使第二类矩形光纤带与层叠体紧贴,形成光纤带体;第一类矩形光纤带横截面上较长边的对称轴线称为第一轴线,第二类矩形光纤带横截面上较长边的对称轴线称为第二轴线,光纤带体中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相垂直;层叠体左右两侧的第二类矩形光纤带的带宽小于层叠体的高度,在任一横截面上,第二类矩形光纤带总位于层叠体上下表面延长线之间;所述第一类矩形光纤带由多根呈近似一直线放置且两两不接触的光导纤维、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粘结层构成;所述第二类矩形光纤带也由多根呈近似一直线放置且两两不接触的光导纤维、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粘结层构成;
制造松套管的步骤: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改性聚丙烯在二次被覆挤塑机上挤塑,形成内部具有空腔的松套管;同时将光纤带体置入松套管的内部空腔中,并使层叠体的四侧棱与松套管的内壁相接触的或与松套管的内壁之间预留间隙;光纤带体的长度是松套管长度的1.001~1.020倍;
制造阻水层的步骤:取阻水带纵向或螺施包覆在松套管外使松套管对外无裸露处形成阻水层;
制造铠装层的步骤:取钢带或铝带纵向包覆在阻水层外形成铠装层;或者取多根钢丝以螺旋的方式包覆在阻水层外形成铠装层;通过包覆后,阻水层对外无裸露处;
制造外护套的步骤:取铠装层及多根加强件,将加强件放置在铠装层外,再在铠装层及加强件外用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进行挤塑包覆形成外护套,完成了光纤带光缆的制作;其中,所述加强件的材料为钢丝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杆;加强件位于与铠装层接触或不与铠装层接触;加强件外缘与外护套外缘的最小距离为0.6mm。
当然,上述所述的光纤带光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松套管的步骤中,松套管的内腔中还填充有油膏或阻水粉或阻水纱。
本发明第三实施实例中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制造方法它包含以下步骤:
第一步,制造光纤带体的步骤:将多根第一类矩形光纤带依次上下层叠形成长方体形状的层叠体、在层叠体的左右两侧各放置一根第二类矩形光纤带并使第二类矩形光纤带与层叠体紧贴,形成光纤带体;第一类矩形光纤带横截面上较长边的对称轴线称为第一轴线,第二类矩形光纤带横截面上较长边的对称轴线称为第二轴线,光纤带体中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相垂直;光纤带体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一类矩形光纤带由多根呈近似一直线放置且两两不接触的光导纤维、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粘结层构成;所述第二类矩形光纤带也由多根呈近似一直线放置且两两不接触的光导纤维、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粘结层构成;所述第一类矩形光纤带与第二类矩形光纤带的带宽相等;
第二步,制造松套管的步骤: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改性聚丙烯在二次被覆挤塑机上挤塑,形成内部具有空腔的松套管;同时将光纤带体置入松套管的内部空腔中,并使光纤带体的四侧棱与松套管的内壁相接触的或与松套管的内壁之间预留间隙;光纤带体的长度是松套管长度的1.002~1.008倍;反复第一至第二步,形成多根松套管;
第三步,绞合成缆芯的步骤:取多根外围填充绳、加强件、及第二步中制造的多根松套管,在SZ绞合成缆机上将加强件置于中间、将多根松套管、多根外围填充绳以SZ绞合的方式绞合在加强件之外形成绞合体,并取聚酯扎纱在绞合体外以50~100mm的螺旋节距将绞合体连续包扎,形成缆芯;其中,外围填充绳放置在相邻的松套管的外间隙中;在任一横截面上,松套管、外围填充绳的最外缘位于同一圆周上;所述加强件的材料为钢丝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杆;外围填充绳的材料是聚丙烯或聚乙烯;
第四步,制造铠装层的步骤:取阻水带或无纺布或玻璃纤维带钢带或铝带纵向包覆在缆芯外形成铠装层;或者取多根钢丝以螺旋的方式包覆在阻水层外形成铠装层;通过包覆后,缆芯对外无裸露处;
第五步,制造外护套的步骤:在铠装层外用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进行挤塑包覆形成外护套,完成了光纤带光缆的制作;外护套的最小厚度为1.0mm。
本发明第三实施实例中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另一种制造方法它包含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多根第一类矩形光纤带依次上下层叠形成长方体形状的层叠体、在层叠体的左右两侧各放置一根第二类矩形光纤带并使第二类矩形光纤带与层叠体紧贴,形成光纤带体;第一类矩形光纤带横截面上较长边的对称轴线称为第一轴线,第二类矩形光纤带横截面上较长边的对称轴线称为第二轴线,光纤带体中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相垂直;层叠体左右两侧的第二类矩形光纤带的带宽小于层叠体的高度,在任一横截面上,第二类矩形光纤带总位于层叠体上下表面延长线之间;所述第一类矩形光纤带由多根呈近似一直线放置且两两不接触的光导纤维、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粘结层构成;所述第二类矩形光纤带也由多根呈近似一直线放置且两两不接触的光导纤维、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粘结层构成;
第二步,制造松套管的步骤: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改性聚丙烯在二次被覆挤塑机上挤塑,形成内部具有空腔的松套管;同时将光纤带体置入松套管的内部空腔中,并使光纤带体的四侧棱与松套管的内壁相接触的或与松套管的内壁之间预留间隙;光纤带体的长度是松套管长度的1.002~1.008倍;反复第一至第二步,形成多根松套管;
第三步,绞合成缆芯的步骤:取多根外围填充绳、加强件、及第二步中制造的多根松套管,在SZ绞合成缆机上将加强件置于中间、将多根松套管、多根外围填充绳以SZ绞合的方式绞合在加强件之外形成绞合体,并取聚酯扎纱在绞合体外以50~100mm的螺旋节距将绞合体连续包扎,形成缆芯;其中,外围填充绳放置在相邻的松套管的外间隙中;在任一横截面上,松套管、外围填充绳的最外缘位于同一圆周上;所述加强件的材料为钢丝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杆;外围填充绳的材料是聚丙烯或聚乙烯;
第四步,制造铠装层的步骤:取阻水带或无纺布或玻璃纤维带钢带或铝带纵向包覆在缆芯外形成铠装层;或者取多根钢丝以螺旋的方式包覆在阻水层外形成铠装层;通过包覆后,缆芯对外无裸露处;
第五步,制造外护套的步骤:在铠装层外用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进行挤塑包覆形成外护套,完成了光纤带光缆的制作;外护套的最小厚度为1.0mm。
本发明第四实施实例中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制造方法它包含以下步骤:
上述所述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它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第一步,制造光纤带体的步骤:将多根第一类矩形光纤带依次上下层叠形成长方体形状的层叠体、在层叠体的左右两侧各放置一根第二类矩形光纤带并使第二类矩形光纤带与层叠体紧贴,形成光纤带体;第一类矩形光纤带横截面上较长边的对称轴线称为第一轴线,第二类矩形光纤带横截面上较长边的对称轴线称为第二轴线,光纤带体中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相垂直;光纤带体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一类矩形光纤带由多根呈近似一直线放置且两两不接触的光导纤维、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粘结层构成;所述第二类矩形光纤带也由多根呈近似一直线放置且两两不接触的光导纤维、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粘结层构成;所述第一类矩形光纤带与第二类矩形光纤带的带宽相等;
第二步,制造松套管的步骤: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改性聚丙烯在二次被覆挤塑机上挤塑,形成内部具有空腔的松套管;同时将光纤带体置入松套管的内部空腔中,并使光纤带体的四侧棱与松套管的内壁相接触的或与松套管的内壁之间预留间隙;光纤带体的长度是松套管长度的1.002~1.008倍;反复第一至第二步,形成多根松套管;
第三步,绞合成缆芯的步骤:取多根外围填充绳、加强件、至少一根内围填充绳及第二步中制造的至少一根松套管,在SZ绞合成缆机上将加强件置于中间、将至少一根松套管、至少一根内围填充绳、多根外围填充绳以SZ绞合的方式绞合在加强件之外形成绞合体,并取聚酯扎纱在绞合体外以50~100mm的螺旋节距将绞合体连续包扎,形成缆芯;其中,内围填充绳与松套管外径相同且与松套管位于同一层,外围填充绳放置在相邻的松套管的外间隙中,或外围填充绳放置在相邻的内围填充绳与的外间隙中,或外围填充绳放置在相邻的内围填充绳与松套管的外间隙中;在任一横截面上,松套管、外围填充绳的最外缘位于同一圆周上;所述加强件的材料为钢丝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杆;外围填充绳的材料是聚丙烯或聚乙烯;内围填充绳的材料是聚丙烯或聚乙烯;缆芯中所述松套管与内围填充绳之和最小为3;
第四步,制造铠装层的步骤:取阻水带或无纺布或玻璃纤维带钢带或铝带纵向包覆在缆芯外形成铠装层;或者取多根钢丝以螺旋的方式包覆在阻水层外形成铠装层;通过包覆后,缆芯对外无裸露处;
第五步,制造外护套的步骤:在铠装层外用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进行挤塑包覆形成外护套,完成了光纤带光缆的制作;外护套的最小厚度为1.0mm。
本发明第四实施实例中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另一种制造方法它包含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多根第一类矩形光纤带依次上下层叠形成长方体形状的层叠体、在层叠体的左右两侧各放置一根第二类矩形光纤带并使第二类矩形光纤带与层叠体紧贴,形成光纤带体;第一类矩形光纤带横截面上较长边的对称轴线称为第一轴线,第二类矩形光纤带横截面上较长边的对称轴线称为第二轴线,光纤带体中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相垂直;层叠体左右两侧的第二类矩形光纤带的带宽小于层叠体的高度,在任一横截面上,第二类矩形光纤带总位于层叠体上下表面延长线之间;所述第一类矩形光纤带由多根呈近似一直线放置且两两不接触的光导纤维、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粘结层构成;所述第二类矩形光纤带也由多根呈近似一直线放置且两两不接触的光导纤维、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粘结层构成;
第二步,制造松套管的步骤: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改性聚丙烯在二次被覆挤塑机上挤塑,形成内部具有空腔的松套管;同时将光纤带体置入松套管的内部空腔中,并使光纤带体的四侧棱与松套管的内壁相接触的或与松套管的内壁之间预留间隙;光纤带体的长度是松套管长度的1.002~1.008倍;反复第一至第二步,形成多根松套管;
第三步,绞合成缆芯的步骤:取多根外围填充绳、加强件、至少一根内围填充绳及第二步中制造的至少一根松套管,在SZ绞合成缆机上将加强件置于中间、将至少一根松套管、至少一根内围填充绳、多根外围填充绳以SZ绞合的方式绞合在加强件之外形成绞合体,并取聚酯扎纱在绞合体外以50~100mm的螺旋节距将绞合体连续包扎,形成缆芯;其中,内围填充绳与松套管外径相同且与松套管位于同一层,外围填充绳放置在相邻的松套管的外间隙中,或外围填充绳放置在相邻的内围填充绳与的外间隙中,或外围填充绳放置在相邻的内围填充绳与松套管的外间隙中;在任一横截面上,松套管、外围填充绳的最外缘位于同一圆周上;所述加强件的材料为钢丝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杆;外围填充绳的材料是聚丙烯或聚乙烯;内围填充绳的材料是聚丙烯或聚乙烯;缆芯中所述松套管与内围填充绳之和最小为3;
第四步,制造铠装层的步骤:取阻水带或无纺布或玻璃纤维带钢带或铝带纵向包覆在缆芯外形成铠装层;或者取多根钢丝以螺旋的方式包覆在阻水层外形成铠装层;通过包覆后,缆芯对外无裸露处;
第五步,制造外护套的步骤:在铠装层外用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进行挤塑包覆形成外护套,完成了光纤带光缆的制作;外护套的最小厚度为1.0mm。
当然,上述任一实施实例中所述的光纤带光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松套管的步骤中,松套管的内腔中还填充有油膏或阻水粉或阻水纱。
当然,上述实施实例三或实施实例四中所述的光纤带光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绞合成缆芯的步骤中,缆芯间隙中还填充有油膏或阻水粉或阻水纱。
本发明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效果:结构更紧凑、外径更小,所需要的盘具更节省、重量更轻、运输成本更低、各原料耗用更少,综合成本更低、制造。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理想状态下松套管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松套管中使用的光纤带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去除光纤带后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光纤带尺寸与松套管内径的关系图。
图5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松套管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使用的松套管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光纤带光缆第一实施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光纤带光缆第二实施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光纤带光缆第三实施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光纤带光缆第四实施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所属技术领域的人员能更准确地理解本申请,现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
实施实例1
请见图7,并参考图1至6,光纤带光缆,它由的松套管3、位于松套管之外的阻水层4、位于阻水层之外的铠装层6、位于铠装层外的两根加强件5、将铠装层及加强件整体包覆住的外护套7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松套管3包含有光纤带体及将光纤带体包覆住的松套管管体2,所述光纤带体由光纤带层叠体及位于光纤带层叠体左、右两侧的光纤带1构成,光纤带层叠体由多根光纤带1依次上下层叠而形成;所述光纤带体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且所述矩形的顶点是与松套管管体的内壁相接触的或稍有间隙的;所述光纤带体的长度是松套管长度的1.001~1.020倍;所述光纤带有多根呈近似一直线放置且两两不接触的光导纤维11、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粘结层12构成;加强件位于铠装层之外且不与铠装层接触;加强件外缘与外护套外缘的最小距离为0.6mm。
实施实例2
请见图8,并参考图1至6,光纤带光缆,它由松套管3、位于松套管之外的阻水层4、位于阻水层之外的铠装层6、位于铠装层外的四根加强件5、将铠装层及加强件整体包覆住的外护套7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松套管3包含有光纤带体及将光纤带体包覆住的松套管管体2,所述光纤带体由光纤带层叠体及位于光纤带层叠体左、右两侧的光纤带1构成,光纤带层叠体由多根光纤带1依次上下层叠而形成;所述光纤带体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且所述矩形的顶点是与松套管管体的内壁相接触的或稍有间隙的;所述光纤带体的长度是松套管长度的1.001~1.020倍;所述光纤带有多根呈近似一直线放置且两两不接触的光导纤维11、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粘结层12构成;加强件位于铠装层之外且与铠装层接触;加强件外缘与外护套外缘的最小距离为0.6mm。
当然,上述实施实例1及实施实例2所述的光纤带光缆,其中所述的加强件还可为其它多根,只要能够达到抗拉伸力要求,分散成多根外径更细的加强件,可以实现外护套的直径更小、加强件耗用更少的特点,使成本更低;同时使光缆更柔软、更易弯曲。
实施实例1所述的光纤带光缆,加强件不与铠装层接触,易于制造,成品合格率高。
实施实例2所述的光纤带光缆,加强件与铠装层接触,明显可以使外护套外径更细,可以进一步降低光缆成本。
实施实例1及实施实例2所述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铠装层的材料为钢带或铝带或钢丝。
实施实例1及实施实例2的光纤带光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以下步骤:
制造光纤带体的步骤:将多根第一类矩形光纤带依次上下层叠形成长方体形状的层叠体、在层叠体的左右两侧各放置一根第二类矩形光纤带并使第二类矩形光纤带与层叠体紧贴,形成光纤带体;第一类矩形光纤带横截面上较长边的对称轴线称为第一轴线,第二类矩形光纤带横截面上较长边的对称轴线称为第二轴线,光纤带体中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相垂直;光纤带体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一类矩形光纤带由多根呈近似一直线放置且两两不接触的光导纤维、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粘结层构成;所述第二类矩形光纤带也由多根呈近似一直线放置且两两不接触的光导纤维、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粘结层构成;所述第一类矩形光纤带与第二类矩形光纤带的带宽相等;
制造松套管的步骤: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改性聚丙烯在二次被覆挤塑机上挤塑,形成内部具有空腔的松套管;同时将光纤带体置入松套管的内部空腔中,并使光纤带体的四侧棱与松套管的内壁相接触的或与松套管的内壁之间预留间隙;光纤带体的长度是松套管长度的1.001~1.020倍;
制造阻水层的步骤:取阻水带纵向或螺施包覆在松套管外使松套管对外无裸露处形成阻水层;
制造铠装层的步骤:取钢带或铝带纵向包覆在阻水层外形成铠装层;或者取多根钢丝以螺旋的方式包覆在阻水层外形成铠装层;通过包覆后,阻水层对外无裸露处;
制造外护套的步骤:取铠装层及多根加强件,将加强件放置在铠装层外,再在铠装层及加强件外用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进行挤塑包覆形成外护套,完成了光纤带光缆的制作;其中,所述加强件的材料为钢丝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杆;加强件位于与铠装层接触或不与铠装层接触;加强件外缘与外护套外缘的最小距离为0.6mm。
实施实例1及实施实例2的光纤带光缆的另一种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以下步骤:
制造光纤带体的步骤:将多根第一类矩形光纤带依次上下层叠形成长方体形状的层叠体、在层叠体的左右两侧各放置一根第二类矩形光纤带并使第二类矩形光纤带与层叠体紧贴,形成光纤带体;第一类矩形光纤带横截面上较长边的对称轴线称为第一轴线,第二类矩形光纤带横截面上较长边的对称轴线称为第二轴线,光纤带体中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相垂直;层叠体左右两侧的第二类矩形光纤带的带宽小于层叠体的高度,在任一横截面上,第二类矩形光纤带总位于层叠体上下表面延长线之间;所述第一类矩形光纤带由多根呈近似一直线放置且两两不接触的光导纤维、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粘结层构成;所述第二类矩形光纤带也由多根呈近似一直线放置且两两不接触的光导纤维、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粘结层构成;
制造松套管的步骤: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改性聚丙烯在二次被覆挤塑机上挤塑,形成内部具有空腔的松套管;同时将光纤带体置入松套管的内部空腔中,并使层叠体的四侧棱与松套管的内壁相接触的或与松套管的内壁之间预留间隙;光纤带体的长度是松套管长度的1.001~1.020倍;
制造阻水层的步骤:取阻水带纵向或螺施包覆在松套管外使松套管对外无裸露处形成阻水层;
制造铠装层的步骤:取钢带或铝带纵向包覆在阻水层外形成铠装层;或者取多根钢丝以螺旋的方式包覆在阻水层外形成铠装层;通过包覆后,阻水层对外无裸露处;
制造外护套的步骤:取铠装层及多根加强件,将加强件放置在铠装层外,再在铠装层及加强件外用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进行挤塑包覆形成外护套,完成了光纤带光缆的制作;其中,所述加强件的材料为钢丝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杆;加强件位于与铠装层接触或不与铠装层接触;加强件外缘与外护套外缘的最小距离为0.6mm。
当然,上述所述的光纤带光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松套管的步骤中,松套管的内腔中还填充有油膏或阻水粉或阻水纱。
实施实例3
请见图9,并参考对比图1至图6,光纤带光缆,它由位于中央的加强件5、以SZ绞合的方式分布在加强件之外的四根松套管3、位于相邻的松套管的外间隙中的外围填充绳8、将外围填充绳、松套管包覆住的铠装层6、挤塑包覆在铠装层外的外护套7构成;松套管、外围填充绳与铠装层的内边缘相切;其特征在于所述松套管3包含有光纤带体及将光纤带体包覆住的松套管管体2,所述光纤带体由光纤带层叠体及位于光纤带层叠体左、右两侧的光纤带1构成,光纤带层叠体由多根光纤带1依次上下层叠而形成;所述光纤带体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矩形的顶点是与松套管管体的内壁相接触的或稍有间隙的;所述光纤带体的长度是松套管长度的1.002~1.008倍;所述光纤带有多根呈近似一直线放置且两两不接触的光导纤维11、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粘结层12构成。
上述所述的光纤带光缆,所述松套管可为其它多根。
上述所述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它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第一步,制造光纤带体的步骤:将多根第一类矩形光纤带依次上下层叠形成长方体形状的层叠体、在层叠体的左右两侧各放置一根第二类矩形光纤带并使第二类矩形光纤带与层叠体紧贴,形成光纤带体;第一类矩形光纤带横截面上较长边的对称轴线称为第一轴线,第二类矩形光纤带横截面上较长边的对称轴线称为第二轴线,光纤带体中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相垂直;光纤带体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一类矩形光纤带由多根呈近似一直线放置且两两不接触的光导纤维、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粘结层构成;所述第二类矩形光纤带也由多根呈近似一直线放置且两两不接触的光导纤维、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粘结层构成;所述第一类矩形光纤带与第二类矩形光纤带的带宽相等;
第二步,制造松套管的步骤: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改性聚丙烯在二次被覆挤塑机上挤塑,形成内部具有空腔的松套管;同时将光纤带体置入松套管的内部空腔中,并使光纤带体的四侧棱与松套管的内壁相接触的或与松套管的内壁之间预留间隙;光纤带体的长度是松套管长度的1.002~1.008倍;反复第一至第二步,形成多根松套管;
第三步,绞合成缆芯的步骤:取多根外围填充绳、加强件、及第二步中制造的多根松套管,在SZ绞合成缆机上将加强件置于中间、将多根松套管、多根外围填充绳以SZ绞合的方式绞合在加强件之外形成绞合体,并取聚酯扎纱在绞合体外以50~100mm的螺旋节距将绞合体连续包扎,形成缆芯;其中,外围填充绳放置在相邻的松套管的外间隙中;在任一横截面上,松套管、外围填充绳的最外缘位于同一圆周上;所述加强件的材料为钢丝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杆;外围填充绳的材料是聚丙烯或聚乙烯;
第四步,制造铠装层的步骤:取阻水带或无纺布或玻璃纤维带钢带或铝带纵向包覆在缆芯外形成铠装层;或者取多根钢丝以螺旋的方式包覆在阻水层外形成铠装层;通过包覆后,缆芯对外无裸露处;
第五步,制造外护套的步骤:在铠装层外用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进行挤塑包覆形成外护套,完成了光纤带光缆的制作;外护套的最小厚度为1.0mm。
上述所述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它的另一种制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多根第一类矩形光纤带依次上下层叠形成长方体形状的层叠体、在层叠体的左右两侧各放置一根第二类矩形光纤带并使第二类矩形光纤带与层叠体紧贴,形成光纤带体;第一类矩形光纤带横截面上较长边的对称轴线称为第一轴线,第二类矩形光纤带横截面上较长边的对称轴线称为第二轴线,光纤带体中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相垂直;层叠体左右两侧的第二类矩形光纤带的带宽小于层叠体的高度,在任一横截面上,第二类矩形光纤带总位于层叠体上下表面延长线之间;所述第一类矩形光纤带由多根呈近似一直线放置且两两不接触的光导纤维、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粘结层构成;所述第二类矩形光纤带也由多根呈近似一直线放置且两两不接触的光导纤维、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粘结层构成;
第二步,制造松套管的步骤: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改性聚丙烯在二次被覆挤塑机上挤塑,形成内部具有空腔的松套管;同时将光纤带体置入松套管的内部空腔中,并使光纤带体的四侧棱与松套管的内壁相接触的或与松套管的内壁之间预留间隙;光纤带体的长度是松套管长度的1.002~1.008倍;反复第一至第二步,形成多根松套管;
第三步,绞合成缆芯的步骤:取多根外围填充绳、加强件、及第二步中制造的多根松套管,在SZ绞合成缆机上将加强件置于中间、将多根松套管、多根外围填充绳以SZ绞合的方式绞合在加强件之外形成绞合体,并取聚酯扎纱在绞合体外以50~100mm的螺旋节距将绞合体连续包扎,形成缆芯;其中,外围填充绳放置在相邻的松套管的外间隙中;在任一横截面上,松套管、外围填充绳的最外缘位于同一圆周上;所述加强件的材料为钢丝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杆;外围填充绳的材料是聚丙烯或聚乙烯;
第四步,制造铠装层的步骤:取阻水带或无纺布或玻璃纤维带钢带或铝带纵向包覆在缆芯外形成铠装层;或者取多根钢丝以螺旋的方式包覆在阻水层外形成铠装层;通过包覆后,缆芯对外无裸露处;
第五步,制造外护套的步骤:在铠装层外用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进行挤塑包覆形成外护套,完成了光纤带光缆的制作;外护套的最小厚度为1.0mm。
当然,上述所述的光纤带光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松套管的步骤中,松套管的内腔中还填充有油膏或阻水粉或阻水纱。
当然,上述所述的光纤带光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绞合成缆芯的步骤中,缆芯间隙中还填充有油膏或阻水粉或阻水纱。
实施实例4
请见图10,并参考对比图1至图6,光纤带光缆,它由位于中央的加强件5、以SZ绞合的方式分布在加强件之外的三根松套管3及一根内围填充绳9、位于相邻的松套管的外间隙中的外围填充绳8、将外围填充绳、内围填充绳、松套管包覆住的铠装层6、挤塑包覆在铠装层外的外护套7构成;松套管、内围填充绳、外围填充绳与铠装层的内边缘相切;其特征在于所述松套管3包含有光纤带体及将光纤带体包覆住的松套管管体2,所述光纤带体由光纤带层叠体及位于光纤带层叠体左、右两侧的光纤带1构成,光纤带层叠体由多根光纤带1依次上下层叠而形成;所述光纤带体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矩形的顶点是与松套管管体的内壁相接触的或稍有间隙的;所述光纤带体的长度是松套管长度的1.002~1.008倍;所述光纤带有多根呈近似一直线放置且两两不接触的光导纤维11、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粘结层12构成。
上述所述的光纤带光缆,所述松套管可为其它多根,也可为一根,即至少一根;所述松套管与内围填充绳之和最小为3。
当然,上述所述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围填充绳的材料为聚丙烯或聚乙烯。
上述所述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它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第一步,制造光纤带体的步骤:将多根第一类矩形光纤带依次上下层叠形成长方体形状的层叠体、在层叠体的左右两侧各放置一根第二类矩形光纤带并使第二类矩形光纤带与层叠体紧贴,形成光纤带体;第一类矩形光纤带横截面上较长边的对称轴线称为第一轴线,第二类矩形光纤带横截面上较长边的对称轴线称为第二轴线,光纤带体中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相垂直;光纤带体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一类矩形光纤带由多根呈近似一直线放置且两两不接触的光导纤维、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粘结层构成;所述第二类矩形光纤带也由多根呈近似一直线放置且两两不接触的光导纤维、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粘结层构成;所述第一类矩形光纤带与第二类矩形光纤带的带宽相等;
第二步,制造松套管的步骤: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改性聚丙烯在二次被覆挤塑机上挤塑,形成内部具有空腔的松套管;同时将光纤带体置入松套管的内部空腔中,并使光纤带体的四侧棱与松套管的内壁相接触的或与松套管的内壁之间预留间隙;光纤带体的长度是松套管长度的1.002~1.008倍;反复第一至第二步,形成多根松套管;
第三步,绞合成缆芯的步骤:取多根外围填充绳、加强件、至少一根内围填充绳及第二步中制造的至少一根松套管,在SZ绞合成缆机上将加强件置于中间、将至少一根松套管、至少一根内围填充绳、多根外围填充绳以SZ绞合的方式绞合在加强件之外形成绞合体,并取聚酯扎纱在绞合体外以50~100mm的螺旋节距将绞合体连续包扎,形成缆芯;其中,内围填充绳与松套管外径相同且与松套管位于同一层,外围填充绳放置在相邻的松套管的外间隙中,或外围填充绳放置在相邻的内围填充绳与的外间隙中,或外围填充绳放置在相邻的内围填充绳与松套管的外间隙中;在任一横截面上,松套管、外围填充绳的最外缘位于同一圆周上;所述加强件的材料为钢丝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杆;外围填充绳的材料是聚丙烯或聚乙烯;内围填充绳的材料是聚丙烯或聚乙烯;缆芯中所述松套管与内围填充绳之和最小为3;
第四步,制造铠装层的步骤:取阻水带或无纺布或玻璃纤维带钢带或铝带纵向包覆在缆芯外形成铠装层;或者取多根钢丝以螺旋的方式包覆在阻水层外形成铠装层;通过包覆后,缆芯对外无裸露处;
第五步,制造外护套的步骤:在铠装层外用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进行挤塑包覆形成外护套,完成了光纤带光缆的制作;外护套的最小厚度为1.0mm。
上述所述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它的另一种制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多根第一类矩形光纤带依次上下层叠形成长方体形状的层叠体、在层叠体的左右两侧各放置一根第二类矩形光纤带并使第二类矩形光纤带与层叠体紧贴,形成光纤带体;第一类矩形光纤带横截面上较长边的对称轴线称为第一轴线,第二类矩形光纤带横截面上较长边的对称轴线称为第二轴线,光纤带体中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相垂直;层叠体左右两侧的第二类矩形光纤带的带宽小于层叠体的高度,在任一横截面上,第二类矩形光纤带总位于层叠体上下表面延长线之间;所述第一类矩形光纤带由多根呈近似一直线放置且两两不接触的光导纤维、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粘结层构成;所述第二类矩形光纤带也由多根呈近似一直线放置且两两不接触的光导纤维、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粘结层构成;
第二步,制造松套管的步骤: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改性聚丙烯在二次被覆挤塑机上挤塑,形成内部具有空腔的松套管;同时将光纤带体置入松套管的内部空腔中,并使光纤带体的四侧棱与松套管的内壁相接触的或与松套管的内壁之间预留间隙;光纤带体的长度是松套管长度的1.002~1.008倍;反复第一至第二步,形成多根松套管;
第三步,绞合成缆芯的步骤:取多根外围填充绳、加强件、至少一根内围填充绳及第二步中制造的至少一根松套管,在SZ绞合成缆机上将加强件置于中间、将至少一根松套管、至少一根内围填充绳、多根外围填充绳以SZ绞合的方式绞合在加强件之外形成绞合体,并取聚酯扎纱在绞合体外以50~100mm的螺旋节距将绞合体连续包扎,形成缆芯;其中,内围填充绳与松套管外径相同且与松套管位于同一层,外围填充绳放置在相邻的松套管的外间隙中,或外围填充绳放置在相邻的内围填充绳与的外间隙中,或外围填充绳放置在相邻的内围填充绳与松套管的外间隙中;在任一横截面上,松套管、外围填充绳的最外缘位于同一圆周上;所述加强件的材料为钢丝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杆;外围填充绳的材料是聚丙烯或聚乙烯;内围填充绳的材料是聚丙烯或聚乙烯;缆芯中所述松套管与内围填充绳之和最小为3;
第四步,制造铠装层的步骤:取阻水带或无纺布或玻璃纤维带钢带或铝带纵向包覆在缆芯外形成铠装层;或者取多根钢丝以螺旋的方式包覆在阻水层外形成铠装层;通过包覆后,缆芯对外无裸露处;
第五步,制造外护套的步骤:在铠装层外用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进行挤塑包覆形成外护套,完成了光纤带光缆的制作;外护套的最小厚度为1.0mm。
当然,上述所述的光纤带光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松套管的步骤中,松套管的内腔中还填充有油膏或阻水粉或阻水纱。
当然,上述所述的光纤带光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绞合成缆芯的步骤中,缆芯间隙中还填充有油膏或阻水粉或阻水纱。
实施实例1或实施实例2所述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带体的长度是松套管长度的1.008倍时,光缆的机械拉伸性能最优,光缆的环境应变及附加衰减最优;光缆的机械拉伸性能最优指1.5倍缆重拉力持续1小时的附加衰减绝对值小于0.02dB/km、光纤应变最大绝对值为0.003%;光缆的环境应变及附加衰减最优指能适应-80~100℃,且在此温度范围内的附加衰减绝对值小于0.03dB/km;实施实例3或实施实例4所述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带体的长度是松套管长度的1.005倍时,光缆的机械拉伸性能最优,光缆的环境应变及附加衰减最优;光缆的机械拉伸性能最优指1.5倍缆重拉力持续1小时的附加衰减绝对值小于0.02dB/km、光纤应变最大绝对值为0.003%;光缆的环境应变及附加衰减最优指能适应-80~100℃,且在此温度范围内的附加衰减绝对值小于0.03dB/km。
实施实例3及实施实例4所述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填充绳的材料为聚丙烯或聚乙烯。
实施实例3及实施实例4所述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外与铠装层之间的间隙中还可填充有阻水物质,如阻水油膏、阻水粉、阻水纱等。
当然,上述所述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填充绳还可以省略。
当然,上述实施实例1至实施实例4任一实施实施中所述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带体的横截面形状还可为组合形状,即中间的光纤带层叠体为矩形,光纤带层叠体左、右两侧的光纤带也为矩形但该矩形的最大长度小于光纤带层叠体的最大长度;光纤带层叠体的顶点是与松套管管体的内壁相接触的或稍有间隙的;这种情况下,更能合理松套管内部空间,达到节支降本的目的。
更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带层叠体左、右两侧的光纤带不局限于一根,还可为其它多根。
上述任一实施实例所述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松套管内部的间隙中填充有阻水物质。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水物质为油膏或阻水粉或阻水纱。
上述任一实施实例所述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松套管管体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改性聚丙烯。
上述任一实施实例所述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导纤维的型号为G.652型或G.653型或G.654型或G.655型或G.656型或G.657型或A1a型或A1b型或A1c型或A1d型或OM1型或OM2型或OM3型。
上述任一实施实例所述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为钢丝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上述任一实施实例所述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的材料为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
当然,上述任一实施实例所述的光纤带光缆,或光纤带的制造方法,所述层叠体左右两侧的第二类矩形光纤带可以为其它根数,可以是左右两侧不等也可以相等,任意一侧有多根时,是与层叠体中第一类矩形光纤带的第一轴线相垂直的方向一层一层地叠起的,叠起后的形状也为长方体形状;更进一步地,第一类矩形光纤带、第二类矩形光纤带可以是不同类型的纤带,如类矩形光纤带为12纤带型,第二类矩形光纤带为8纤带型等等。
实施实例1及实施实例2所述的光纤带光缆,由于使用了改进结构的松套管,故外径至少减少0.1mm,使松套管之外的各原材料也显著减少,每皮长公里光缆降低的成本在200~300元之间。
实施实例3及实施实例4中的松套管,通过结构的合理改进,外径尺寸比现有技术中的可减少至少0.1mm,使松套管的耗用量减少3%~12%,显著地降低了原材料成本、运输成本;由于松套管尺寸的减小,故累积造成光缆的尺寸有较多的减少,故加强件之外的非纤带原材料都减少,故每皮长公里光缆降低的成本在260~400元之间。
因此,本发明具有结构更紧凑、外径更小,所需要的盘具更节省、光缆重量更轻、运输成本更低、光缆各原料耗用更少,综合成本更低等有益效果。
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的构思可以按其他种种形式实施运用,它们同样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光纤带光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以下步骤:
制造光纤带体的步骤:将多根第一类矩形光纤带依次上下层叠形成长方体形状的层叠体、在层叠体的左右两侧各放置一根第二类矩形光纤带并使第二类矩形光纤带与层叠体紧贴,形成光纤带体;第一类矩形光纤带横截面上较长边的对称轴线称为第一轴线,第二类矩形光纤带横截面上较长边的对称轴线称为第二轴线,光纤带体中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相垂直;光纤带体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一类矩形光纤带由多根呈近似一直线放置且两两不接触的光导纤维、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粘结层构成;所述第二类矩形光纤带也由多根呈近似一直线放置且两两不接触的光导纤维、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粘结层构成;所述第一类矩形光纤带与第二类矩形光纤带的带宽相等;
制造松套管的步骤: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改性聚丙烯在二次被覆挤塑机上挤塑,形成内部具有空腔的松套管;同时将光纤带体置入松套管的内部空腔中,并使光纤带体的四侧棱与松套管的内壁相接触的或与松套管的内壁之间预留间隙;光纤带体的长度是松套管长度的1.001~1.020倍;
制造阻水层的步骤:取阻水带纵向或螺施包覆在松套管外使松套管对外无裸露处形成阻水层;
制造铠装层的步骤:取钢带或铝带纵向包覆在阻水层外形成铠装层;或者取多根钢丝以螺旋的方式包覆在阻水层外形成铠装层;通过包覆后,阻水层对外无裸露处;
制造外护套的步骤:取铠装层及多根加强件,将加强件放置在铠装层外,再在铠装层及加强件外用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进行挤塑包覆形成外护套,完成了光纤带光缆的制作;其中,所述加强件的材料为钢丝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杆;加强件位于与铠装层接触或不与铠装层接触;加强件外缘与外护套外缘的最小距离为0.6mm。
2.一种光纤带光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以下步骤:
制造光纤带体的步骤:将多根第一类矩形光纤带依次上下层叠形成长方体形状的层叠体、在层叠体的左右两侧各放置一根第二类矩形光纤带并使第二类矩形光纤带与层叠体紧贴,形成光纤带体;第一类矩形光纤带横截面上较长边的对称轴线称为第一轴线,第二类矩形光纤带横截面上较长边的对称轴线称为第二轴线,光纤带体中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相垂直;层叠体左右两侧的第二类矩形光纤带的带宽小于层叠体的高度,在任一横截面上,第二类矩形光纤带总位于层叠体上下表面延长线之间;所述第一类矩形光纤带由多根呈近似一直线放置且两两不接触的光导纤维、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粘结层构成;所述第二类矩形光纤带也由多根呈近似一直线放置且两两不接触的光导纤维、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粘结层构成;
制造松套管的步骤: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改性聚丙烯在二次被覆挤塑机上挤塑,形成内部具有空腔的松套管;同时将光纤带体置入松套管的内部空腔中,并使层叠体的四侧棱与松套管的内壁相接触的或与松套管的内壁之间预留间隙;光纤带体的长度是松套管长度的1.001~1.020倍;
制造阻水层的步骤:取阻水带纵向或螺施包覆在松套管外使松套管对外无裸露处形成阻水层;
制造铠装层的步骤:取钢带或铝带纵向包覆在阻水层外形成铠装层;或者取多根钢丝以螺旋的方式包覆在阻水层外形成铠装层;通过包覆后,阻水层对外无裸露处;
制造外护套的步骤:取铠装层及多根加强件,将加强件放置在铠装层外,再在铠装层及加强件外用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进行挤塑包覆形成外护套,完成了光纤带光缆的制作;其中,所述加强件的材料为钢丝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杆;加强件位于与铠装层接触或不与铠装层接触;加强件外缘与外护套外缘的最小距离为0.6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带光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松套管的步骤中,松套管的内腔中还填充油膏或阻水粉或阻水纱。
4.一种光纤带光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以下步骤:
第一步,制造光纤带体的步骤:将多根第一类矩形光纤带依次上下层叠形成长方体形状的层叠体、在层叠体的左右两侧各放置一根第二类矩形光纤带并使第二类矩形光纤带与层叠体紧贴,形成光纤带体;第一类矩形光纤带横截面上较长边的对称轴线称为第一轴线,第二类矩形光纤带横截面上较长边的对称轴线称为第二轴线,光纤带体中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相垂直;光纤带体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一类矩形光纤带由多根呈近似一直线放置且两两不接触的光导纤维、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粘结层构成;所述第二类矩形光纤带也由多根呈近似一直线放置且两两不接触的光导纤维、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粘结层构成;所述第一类矩形光纤带与第二类矩形光纤带的带宽相等;
第二步,制造松套管的步骤: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改性聚丙烯在二次被覆挤塑机上挤塑,形成内部具有空腔的松套管;同时将光纤带体置入松套管的内部空腔中,并使光纤带体的四侧棱与松套管的内壁相接触的或与松套管的内壁之间预留间隙;光纤带体的长度是松套管长度的1.002~1.008倍;反复第一至第二步,形成多根松套管;
第三步,绞合成缆芯的步骤:取多根外围填充绳、加强件、及第二步中制造的多根松套管,在SZ绞合成缆机上将加强件置于中间、将多根松套管、多根外围填充绳以SZ绞合的方式绞合在加强件之外形成绞合体,并取聚酯扎纱在绞合体外以50~100mm的螺旋节距将绞合体连续包扎,形成缆芯;其中,外围填充绳放置在相邻的松套管的外间隙中;在任一横截面上,松套管、外围填充绳的最外缘位于同一圆周上;所述加强件的材料为钢丝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杆;外围填充绳的材料是聚丙烯或聚乙烯;
第四步,制造铠装层的步骤:取阻水带或无纺布或玻璃纤维带钢带或铝带纵向包覆在缆芯外形成铠装层;或者取多根钢丝以螺旋的方式包覆在阻水层外形成铠装层;通过包覆后,缆芯对外无裸露处;
第五步,制造外护套的步骤:在铠装层外用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进行挤塑包覆形成外护套,完成了光纤带光缆的制作;外护套的最小厚度为1.0mm。
5.一种光纤带光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多根第一类矩形光纤带依次上下层叠形成长方体形状的层叠体、在层叠体的左右两侧各放置一根第二类矩形光纤带并使第二类矩形光纤带与层叠体紧贴,形成光纤带体;第一类矩形光纤带横截面上较长边的对称轴线称为第一轴线,第二类矩形光纤带横截面上较长边的对称轴线称为第二轴线,光纤带体中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相垂直;层叠体左右两侧的第二类矩形光纤带的带宽小于层叠体的高度,在任一横截面上,第二类矩形光纤带总位于层叠体上下表面延长线之间;所述第一类矩形光纤带由多根呈近似一直线放置且两两不接触的光导纤维、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粘结层构成;所述第二类矩形光纤带也由多根呈近似一直线放置且两两不接触的光导纤维、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粘结层构成;
第二步,制造松套管的步骤: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改性聚丙烯在二次被覆挤塑机上挤塑,形成内部具有空腔的松套管;同时将光纤带体置入松套管的内部空腔中,并使光纤带体的四侧棱与松套管的内壁相接触的或与松套管的内壁之间预留间隙;光纤带体的长度是松套管长度的1.002~1.008倍;反复第一至第二步,形成多根松套管;
第三步,绞合成缆芯的步骤:取多根外围填充绳、加强件、及第二步中制造的多根松套管,在SZ绞合成缆机上将加强件置于中间、将多根松套管、多根外围填充绳以SZ绞合的方式绞合在加强件之外形成绞合体,并取聚酯扎纱在绞合体外以50~100mm的螺旋节距将绞合体连续包扎,形成缆芯;其中,外围填充绳放置在相邻的松套管的外间隙中;在任一横截面上,松套管、外围填充绳的最外缘位于同一圆周上;所述加强件的材料为钢丝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杆;外围填充绳的材料是聚丙烯或聚乙烯;
第四步,制造铠装层的步骤:取阻水带或无纺布或玻璃纤维带钢带或铝带纵向包覆在缆芯外形成铠装层;或者取多根钢丝以螺旋的方式包覆在阻水层外形成铠装层;通过包覆后,缆芯对外无裸露处;
第五步,制造外护套的步骤:在铠装层外用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进行挤塑包覆形成外护套,完成了光纤带光缆的制作;外护套的最小厚度为1.0mm。
6.一种光纤带光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以下步骤:
上述所述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它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第一步,制造光纤带体的步骤:将多根第一类矩形光纤带依次上下层叠形成长方体形状的层叠体、在层叠体的左右两侧各放置一根第二类矩形光纤带并使第二类矩形光纤带与层叠体紧贴,形成光纤带体;第一类矩形光纤带横截面上较长边的对称轴线称为第一轴线,第二类矩形光纤带横截面上较长边的对称轴线称为第二轴线,光纤带体中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相垂直;光纤带体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一类矩形光纤带由多根呈近似一直线放置且两两不接触的光导纤维、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粘结层构成;所述第二类矩形光纤带也由多根呈近似一直线放置且两两不接触的光导纤维、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粘结层构成;所述第一类矩形光纤带与第二类矩形光纤带的带宽相等;
第二步,制造松套管的步骤: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改性聚丙烯在二次被覆挤塑机上挤塑,形成内部具有空腔的松套管;同时将光纤带体置入松套管的内部空腔中,并使光纤带体的四侧棱与松套管的内壁相接触的或与松套管的内壁之间预留间隙;光纤带体的长度是松套管长度的1.002~1.008倍;反复第一至第二步,形成多根松套管;
第三步,绞合成缆芯的步骤:取多根外围填充绳、加强件、至少一根内围填充绳及第二步中制造的至少一根松套管,在SZ绞合成缆机上将加强件置于中间、将至少一根松套管、至少一根内围填充绳、多根外围填充绳以SZ绞合的方式绞合在加强件之外形成绞合体,并取聚酯扎纱在绞合体外以50~100mm的螺旋节距将绞合体连续包扎,形成缆芯;其中,内围填充绳与松套管外径相同且与松套管位于同一层,外围填充绳放置在相邻的松套管的外间隙中,或外围填充绳放置在相邻的内围填充绳与的外间隙中,或外围填充绳放置在相邻的内围填充绳与松套管的外间隙中;在任一横截面上,松套管、外围填充绳的最外缘位于同一圆周上;所述加强件的材料为钢丝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杆;外围填充绳的材料是聚丙烯或聚乙烯;内围填充绳的材料是聚丙烯或聚乙烯;缆芯中所述松套管与内围填充绳之和最小为3;
第四步,制造铠装层的步骤:取阻水带或无纺布或玻璃纤维带钢带或铝带纵向包覆在缆芯外形成铠装层;或者取多根钢丝以螺旋的方式包覆在阻水层外形成铠装层;通过包覆后,缆芯对外无裸露处;
第五步,制造外护套的步骤:在铠装层外用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进行挤塑包覆形成外护套,完成了光纤带光缆的制作;外护套的最小厚度为1.0mm。
7.一种光纤带光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多根第一类矩形光纤带依次上下层叠形成长方体形状的层叠体、在层叠体的左右两侧各放置一根第二类矩形光纤带并使第二类矩形光纤带与层叠体紧贴,形成光纤带体;第一类矩形光纤带横截面上较长边的对称轴线称为第一轴线,第二类矩形光纤带横截面上较长边的对称轴线称为第二轴线,光纤带体中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相垂直;层叠体左右两侧的第二类矩形光纤带的带宽小于层叠体的高度,在任一横截面上,第二类矩形光纤带总位于层叠体上下表面延长线之间;所述第一类矩形光纤带由多根呈近似一直线放置且两两不接触的光导纤维、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粘结层构成;所述第二类矩形光纤带也由多根呈近似一直线放置且两两不接触的光导纤维、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粘结层构成;
第二步,制造松套管的步骤: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改性聚丙烯在二次被覆挤塑机上挤塑,形成内部具有空腔的松套管;同时将光纤带体置入松套管的内部空腔中,并使光纤带体的四侧棱与松套管的内壁相接触的或与松套管的内壁之间预留间隙;光纤带体的长度是松套管长度的1.002~1.008倍;反复第一至第二步,形成多根松套管;
第三步,绞合成缆芯的步骤:取多根外围填充绳、加强件、至少一根内围填充绳及第二步中制造的至少一根松套管,在SZ绞合成缆机上将加强件置于中间、将至少一根松套管、至少一根内围填充绳、多根外围填充绳以SZ绞合的方式绞合在加强件之外形成绞合体,并取聚酯扎纱在绞合体外以50~100mm的螺旋节距将绞合体连续包扎,形成缆芯;其中,内围填充绳与松套管外径相同且与松套管位于同一层,外围填充绳放置在相邻的松套管的外间隙中,或外围填充绳放置在相邻的内围填充绳与的外间隙中,或外围填充绳放置在相邻的内围填充绳与松套管的外间隙中;在任一横截面上,松套管、外围填充绳的最外缘位于同一圆周上;所述加强件的材料为钢丝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杆;外围填充绳的材料是聚丙烯或聚乙烯;内围填充绳的材料是聚丙烯或聚乙烯;缆芯中所述松套管与内围填充绳之和最小为3;
第四步,制造铠装层的步骤:取阻水带或无纺布或玻璃纤维带钢带或铝带纵向包覆在缆芯外形成铠装层;或者取多根钢丝以螺旋的方式包覆在阻水层外形成铠装层;通过包覆后,缆芯对外无裸露处;
第五步,制造外护套的步骤:在铠装层外用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进行挤塑包覆形成外护套,完成了光纤带光缆的制作;外护套的最小厚度为1.0mm。
8.根据权利要求4至权利要求7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纤带光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松套管的步骤中,松套管的内腔中还填充有油膏或阻水粉或阻水纱。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纤带光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绞合成缆芯的步骤中,缆芯间隙中还填充有油膏或阻水粉或阻水纱。
10.根据权利要求4至权利要求7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纤带光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绞合成缆芯的步骤中,缆芯间隙中还填充有油膏或阻水粉或阻水纱。
CN201510024205.8A 2015-01-19 2015-01-19 一种光纤带光缆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45702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24205.8A CN104570253A (zh) 2015-01-19 2015-01-19 一种光纤带光缆的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24205.8A CN104570253A (zh) 2015-01-19 2015-01-19 一种光纤带光缆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70253A true CN104570253A (zh) 2015-04-29

Family

ID=53086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24205.8A Pending CN104570253A (zh) 2015-01-19 2015-01-19 一种光纤带光缆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70253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70252A (zh) * 2015-01-19 2015-04-29 江苏长飞中利光纤光缆有限公司 光纤带光缆
CN107990153A (zh) * 2017-12-25 2018-05-04 北京市热力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带光缆的热力管道
JP2018169431A (ja) * 2017-03-29 2018-11-01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CN111983761A (zh) * 2020-09-03 2020-11-24 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全干式光缆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77526A (zh) * 2022-12-20 2023-03-31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芯数带缆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87641A (en) * 1983-11-15 1984-12-11 At&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of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a rodent and lighting protective cable sheath system
DE3913674A1 (de) * 1989-04-26 1990-10-31 Rheydt Kabelwerk Ag Optisches flachband und ein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CN1133088C (zh) * 1998-04-17 2003-12-31 阿尔卡塔尔公司 光纤多条带及其制造方法
CN200944146Y (zh) * 2006-07-26 2007-09-05 西古光纤光缆有限公司 用于光纤带光缆的十字型光纤带套管单元
CN101950059A (zh) * 2010-08-18 2011-01-19 江苏长飞中利光纤光缆有限公司 层绞式光缆及其制备方法和方法所用的装置
CN102081207A (zh) * 2011-01-18 2011-06-01 江苏长飞中利光纤光缆有限公司 一种结构紧凑的中心束管式光缆
CN104570252A (zh) * 2015-01-19 2015-04-29 江苏长飞中利光纤光缆有限公司 光纤带光缆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87641A (en) * 1983-11-15 1984-12-11 At&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of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a rodent and lighting protective cable sheath system
DE3913674A1 (de) * 1989-04-26 1990-10-31 Rheydt Kabelwerk Ag Optisches flachband und ein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CN1133088C (zh) * 1998-04-17 2003-12-31 阿尔卡塔尔公司 光纤多条带及其制造方法
CN200944146Y (zh) * 2006-07-26 2007-09-05 西古光纤光缆有限公司 用于光纤带光缆的十字型光纤带套管单元
CN101950059A (zh) * 2010-08-18 2011-01-19 江苏长飞中利光纤光缆有限公司 层绞式光缆及其制备方法和方法所用的装置
CN102081207A (zh) * 2011-01-18 2011-06-01 江苏长飞中利光纤光缆有限公司 一种结构紧凑的中心束管式光缆
CN104570252A (zh) * 2015-01-19 2015-04-29 江苏长飞中利光纤光缆有限公司 光纤带光缆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70252A (zh) * 2015-01-19 2015-04-29 江苏长飞中利光纤光缆有限公司 光纤带光缆
JP2018169431A (ja) * 2017-03-29 2018-11-01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CN107990153A (zh) * 2017-12-25 2018-05-04 北京市热力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带光缆的热力管道
CN111983761A (zh) * 2020-09-03 2020-11-24 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全干式光缆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77526A (zh) * 2022-12-20 2023-03-31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芯数带缆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77526B (zh) * 2022-12-20 2023-08-01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芯数带缆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70253A (zh) 一种光纤带光缆的制造方法
US5740295A (en) Low fiber count optical cable
US8938144B2 (en) Optical fiber cable
CN103021555B (zh) 一种光电复合缆
CN104730667A (zh) 骨架式光缆及制作方法
CN105301727A (zh) 一种可防鼠的中心束管式光缆及其制造方法
CN103163613A (zh) 一种无线射频拉远用光缆及其制造方法
CN113296210B (zh) 轻质光缆
CN116755206B (zh) 一种具有拼合体的光缆及电缆及光电复合缆
US20230213716A1 (en) Ribbed and grooved sheath for optical fiber cable
CN104570252A (zh) 光纤带光缆
CN105590682A (zh) 具有同轴电单元的光电混合缆及其制造方法
WO2022236871A1 (zh) 一种5g用超大芯数光缆
CN212515159U (zh) 一种电力通信用高纤芯密度光缆
CN115840274B (zh) 一种带状光缆
CN210166545U (zh) 一种松套管及采用该松套管的光缆或电缆
CN204347327U (zh) 松套管及采用该松套管的中心束管式带状光缆
CN112363288A (zh) 一种高密度层绞式带状光缆及高密度层绞式光缆及电缆
CN203038725U (zh) 一种光电复合缆
CN204536616U (zh) 一种层绞式带状光缆
CN213366248U (zh) 一种型线同心绞光电复合同轴电缆
CN210692123U (zh) 一种新型多根导体式圆形电力电缆
CN204044398U (zh) 一种轻型小缆径8字形自承式光缆
CN210572901U (zh) 一种具有异形填充绳的层绞式光缆或电缆
CN220019945U (zh) 一种多芯光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