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70120A - 低信噪比地区微测井资料减噪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低信噪比地区微测井资料减噪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70120A
CN104570120A CN201410802305.4A CN201410802305A CN104570120A CN 104570120 A CN104570120 A CN 104570120A CN 201410802305 A CN201410802305 A CN 201410802305A CN 104570120 A CN104570120 A CN 1045701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ise
big gun
microseismograms
seismic trace
micr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0230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立新
王海立
尹吴海
章多荣
宁宏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80230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70120A/zh
Publication of CN1045701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701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Ultrasonic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信噪比地区微测井资料减噪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一炮采集前设定时间内录制当前的环境噪声,获取该炮采集前的环境噪声;对该炮进行微地震数据采集,获取该炮的微地震记录;重复以上步骤获取各炮的微地震记录;将每炮采集前的环境噪声与其微地震记录进行混波处理以减少噪声。由于噪声减弱了,因此,本发明提高了低信噪比地区微测井资料的信噪比。

Description

低信噪比地区微测井资料减噪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震测井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低信噪比地区微测井资料减噪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微地震测井(以下简称微测井),是一种在地面直接接收来自井下不同深度处激发的上行波信息,来求取地震波在地层中的平均速度的方法,它在地震勘探资料解释中起重要作用。在低信噪比地区(往往是复杂山地),进行微测井采集时,检波器接收到的有效地震信号容易弱于接收到的噪音,从而导致其初至区域的记录面貌受到噪音的污染,难以分辨有效信号的初至。常规的微测井技术,要求采集获得的资料的初至区域信噪比较好,能清晰的分辨初至的位置,而对于初至不清的资料,则通常评为废品资料。
此外,针对信噪比极低的区域,通过改变微测井施工位置,增加单点药量,增强单道检波器个数等常规的方法,并不能提高其初至区域的信噪比,因而很难获得合格的微测井资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信噪比地区微测井资料减噪方法及系统,以提高低信噪比地区微测井资料的信噪比。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信噪比地区微测井资料减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一炮采集前设定时间内录制当前的环境噪声,获取该炮采集前的环境噪声;
对该炮进行微地震数据采集,获取该炮的微地震记录;
重复以上步骤获取各炮的微地震记录;
将每炮采集前的环境噪声与其微地震记录进行混波处理以减少噪声。
本发明的低信噪比地区微测井资料减噪方法,在进行微地震数据采集时,由多道地震道同时对每炮进行记录。
本发明的低信噪比地区微测井资料减噪方法,在一炮采集前设定时间内,对所述的多道地震道的每一个地震道当前所处的环境噪声进行录制,获得所述多道地震道中所有地震道的环境噪声。
本发明的低信噪比地区微测井资料减噪方法,所述将每炮采集前的环境噪声与其微地震记录进行混波处理以减少噪声,具体包括:
将每炮采集前各个地震道所处的环境噪声对应与所述各个地震道记录的该炮的微地震记录进行混波处理。
本发明的低信噪比地区微测井资料减噪方法,所述多道地震道平均分成若干组,每组内的地震道的偏移距离相同。
本发明的低信噪比地区微测井资料减噪方法,在所述将每炮采集前各个地震道所处的环境噪声对应与所述各个地震道记录的该炮的微地震记录进行混波处理之后,还包括:
对于每炮,将每组中的各个地震道经混波处理得到的微地震记录进行垂直叠加,得到该炮的多组合成微地震记录。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低信噪比地区微测井资料减噪系统,包括:
环境噪声录制单元,用于在一炮采集前设定时间内录制当前的环境噪声,获取该炮采集前的环境噪声;
地震记录采集单元,用于对该炮进行微地震数据采集,获取该炮的微地震记录;
循环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炮前环境噪声录制单元和所述原始为地震记录采集单元的重复循环工作以获取各炮的微地震记录;
减噪处理单元,用于将每炮采集前的环境噪声与其微地震记录进行混波处理以减少噪声。
本发明的低信噪比地区微测井资料减噪系统,在进行微地震数据采集时,由多道地震道同时对每炮进行记录。
本发明的低信噪比地区微测井资料减噪系统,在一炮采集前设定时间内,对所述的多道地震道的每一个地震道当前所处的环境噪声进行录制,获得所述多道地震道中所有地震道的环境噪声。
本发明的低信噪比地区微测井资料减噪系统,所述将每炮采集前的环境噪声与其微地震记录进行混波处理以减少噪声,具体包括:
将每炮采集前各个地震道所处的环境噪声对应与所述各个地震道记录的该炮的微地震记录进行混波处理。
本发明的低信噪比地区微测井资料减噪系统,所述多道地震道平均分成若干组,每组内的地震道的偏移距离相同。
本发明的低信噪比地区微测井资料减噪系统,在所述将每炮采集前各个地震道所处的环境噪声对应与所述各个地震道记录的该炮的微地震记录进行混波处理之后,还包括:
对于每炮,将每组中的各个地震道经混波处理得到的微地震记录进行垂直叠加,得到该炮的多组合成微地震记录。
本发明在一炮采集前设定时间内先录制当前的环境噪声,获取该炮采集前的环境噪声,然后对该炮进行微地震数据采集,获取该炮的微地震记录,重复以上两个步骤以获取各炮的微地震记录;最后将每炮采集前的环境噪声与其微地震记录进行混波处理以减少噪声。由于噪声减弱了,因此,本发明提高了低信噪比地区微测井资料的信噪比。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低信噪比地区微测井资料减噪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低信噪比地区微测井资料减噪方法中录制的环境噪声记录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低信噪比地区微测井资料减噪方法中一炮激发的微地震记录声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低信噪比地区微测井资料减噪方法中一炮激发的微地震记录声经混波处理后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低信噪比地区微测井资料减噪方法中一炮激发的微地震记录声经垂直叠加处理后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低信噪比地区微测井资料减噪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考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低信噪比地区微测井资料减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在一炮采集前设定时间内录制当前的环境噪声,获取该炮采集前的环境噪声。例如,在每一炮激发前2秒内,录制256毫秒的环境噪音,录制的环境噪音如图2所示。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由多道地震道同时对每炮进行记录,这样,在一炮采集前设定时间内,对多道地震道的每一个地震道当前所处的环境噪声进行录制,获得所述多道地震道中所有地震道的环境噪声。其中,多道地震道平均分成若干组,每组内的地震道的偏移距离相同,例如使用12个地震道进行采集时,1-4道采用0.5米偏移距分为一组,5-8道采用1米偏移距分为一组,9-12道采用2米偏移距分为一组。
步骤S2、对该炮进行微地震数据采集,获取该炮的微地震记录。例如采用12个地震道对一炮进行采集时,获得的该炮的微地震记录如图3所示。
步骤S3、重复以上步骤获取各炮的微地震记录。
步骤S4、将每炮采集前的环境噪声与其微地震记录进行混波处理以减少噪声。
当由多道地震道同时对每炮进行记录时,将每炮采集前各个地震道所处的环境噪声对应与各个地震道记录的该炮的微地震记录进行混波处理,以实现减噪。在具体实现时本步骤可以采用地震信号处理软件GEOEAST的混波模块来完成。例如采用12个地震道对一炮进行采集时,获得的该炮的微地震记录在混波处理的图如图4所示,对比图3和图4可知在混波处理后微地震记录的信噪比得到明显改善。
此外,为了进一步改善微地震记录的信噪比,还可以本步骤混波处理后得到的微地震记录进行叠加处理。在具体实现时本步骤可以采用地震信号处理软件GEOEAST的混波模块来完成。例如使用12个地震道进行采集时,1-4道采用0.5米偏移距分为一组,5-8道采用1米偏移距分为一组,9-12道采用2米偏移距分为一组。对于每炮,将每组中的各个地震道经混波处理得到的微地震记录进行垂直叠加,得到该炮的3道合成微地震记录,如图5所示。
此外,在后续微测井资料解释时,还可以对各炮减噪后的微地震记录进行解释。例如采用克朗软件对垂直叠加后的微地震记录进行常规的拾取,在记录上标定初至位置,读取每道的初至时间,生成时距曲线,进行解释。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一炮采集前设定时间内先录制当前的环境噪声,获取该炮采集前的环境噪声,然后对该炮进行微地震数据采集,获取该炮的微地震记录,重复以上两个步骤以获取各炮的微地震记录;最后将每炮采集前的环境噪声与其微地震记录进行混波处理以减少噪声。由于噪声减弱了,因此,本发明提高了低信噪比地区微测井资料的信噪比。
结合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低信噪比地区微测井资料减噪系统包括环境噪声录制单元61、地震记录采集单元62、循环控制单元63和减噪处理单元64。其中,
环境噪声录制单元61,用于在一炮采集前设定时间内录制当前的环境噪声,获取该炮采集前的环境噪声。本发明实施例中环境噪声录制单元61可以为小折射地震仪,在每一炮激发前2妙内,使用小折射地震仪录制256毫秒的环境噪音,录制的环境噪音如图2所示。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由多道地震道同时对每炮进行记录,这样,在一炮采集前设定时间内,对多道地震道的每一个地震道当前所处的环境噪声进行录制,获得所述多道地震道中所有地震道的环境噪声。其中,多道地震道平均分成若干组,每组内的地震道的偏移距离相同,例如使用12个地震道进行采集时,1-4道采用0.5米偏移距分为一组,5-8道采用1米偏移距分为一组,9-12道采用2米偏移距分为一组。
地震记录采集单元62,用于对该炮进行微地震数据采集,获取该炮的微地震记录。例如采用12个地震道对一炮进行采集时,获得的该炮的微地震记录如图3所示。
循环控制单元63,用于控制所述炮前环境噪声录制单元和所述原始为地震记录采集单元的重复循环工作以获取各炮的微地震记录。
减噪处理单元64,用于将每炮采集前的环境噪声与其微地震记录进行混波处理以减少噪声。本发明实施例中减噪处理单元64可以采用地震信号处理软件GEOEAST。当由多道地震道同时对每炮进行记录时,将每炮采集前各个地震道所处的环境噪声对应与各个地震道记录的该炮的微地震记录进行混波处理,以实现减噪。例如采用12个地震道对一炮进行采集时,获得的该炮的微地震记录在混波处理的图如图4所示,对比图3和图4可知在混波处理后微地震记录的信噪比得到明显改善。此外,为了进一步改善微地震记录的信噪比,还可以本步骤混波处理后得到的微地震记录进行垂直叠加处理。例如使用12个地震道进行采集时,1-4道采用0.5米偏移距分为一组,5-8道采用1米偏移距分为一组,9-12道采用2米偏移距分为一组。对于每炮,将每组中的4个地震道经混波处理得到的微地震记录进行垂直叠加,得到该炮的3道合成微地震记录,如图5所示。
此外,在后续微测井资料解释时,还可以对各炮减噪后的微地震记录进行解释。例如采用克朗软件对垂直叠加后的微地震记录进行常规的拾取,在记录上标定初至位置,读取每道的初至时间,生成时距曲线,进行解释。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一炮采集前设定时间内先录制当前的环境噪声,获取该炮采集前的环境噪声,然后对该炮进行微地震数据采集,获取该炮的微地震记录,重复以上两个步骤以获取各炮的微地震记录;最后将每炮采集前的环境噪声与其微地震记录进行混波处理以减少噪声。由于噪声减弱了,因此,本发明提高了低信噪比地区微测井资料的信噪比。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列出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单元和步骤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两者的结合来实现。至于是通过硬件还是软件来实现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整个系统的设计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于每种特定的应用,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实现所述的功能,但这种实现不应被理解为超出本发明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块,或单元都可以通过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其它可编程逻辑系统,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部件,或上述任何组合的设计来实现或操作所描述的功能。通用处理器可以为微处理器,可选地,该通用处理器也可以为任何传统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通过计算系统的组合来实现,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多道微处理器,一个或多道微处理器联合一个数字信号处理器核,或任何其它类似的配置来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嵌入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单元、或者这两者的结合。软件单元可以存储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本领域中其它任意形式的存储媒介中。示例性地,存储媒介可以与处理器连接,以使得处理器可以从存储媒介中读取信息,并可以向存储媒介存写信息。可选地,存储媒介还可以集成到处理器中。处理器和存储媒介可以设置于ASIC中,ASIC可以设置于用户终端中。可选地,处理器和存储媒介也可以设置于用户终端中的不同的部件中。
在一个或多道示例性的设计中,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上述功能可以在硬件、软件、固件或这三者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这些功能可以存储与电脑可读的媒介上,或以一个或多道指令或代码形式传输于电脑可读的媒介上。电脑可读媒介包括电脑存储媒介和便于使得让电脑程序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其它地方的通信媒介。存储媒介可以是任何通用或特殊电脑可以接入访问的可用媒体。例如,这样的电脑可读媒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它磁性存储系统,或其它任何可以用于承载或存储以指令或数据结构和其它可被通用或特殊电脑、或通用或特殊处理器读取形式的程序代码的媒介。此外,任何连接都可以被适当地定义为电脑可读媒介,例如,如果软件是从一个网站站点、服务器或其它远程资源通过一个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SL)或以例如红外、无线和微波等无线方式传输的也被包含在所定义的电脑可读媒介中。所述的碟片(disk)和磁盘(disc)包括压缩磁盘、镭射盘、光盘、DVD、软盘和蓝光光盘,磁盘通常以磁性复制数据,而碟片通常以激光进行光学复制数据。上述的组合也可以包含在电脑可读媒介中。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低信噪比地区微测井资料减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一炮采集前设定时间内录制当前的环境噪声,获取该炮采集前的环境噪声;
对该炮进行微地震数据采集,获取该炮的微地震记录;
重复以上步骤获取各炮的微地震记录;
将每炮采集前的环境噪声与其微地震记录进行混波处理以减少噪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信噪比地区微测井资料减噪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微地震数据采集时,由多道地震道同时对每炮进行记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信噪比地区微测井资料减噪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炮采集前设定时间内,对所述的多道地震道的每一个地震道当前所处的环境噪声进行录制,获得所述多道地震道中所有地震道的环境噪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信噪比地区微测井资料减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每炮采集前的环境噪声与其微地震记录进行混波处理以减少噪声,具体包括:
将每炮采集前各个地震道所处的环境噪声对应与所述各个地震道记录的该炮的微地震记录进行混波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信噪比地区微测井资料减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道地震道平均分成若干组,每组内的地震道的偏移距离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信噪比地区微测井资料减噪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每炮采集前各个地震道所处的环境噪声对应与所述各个地震道记录的该炮的微地震记录进行混波处理之后,还包括:
对于每炮,将每组中的各个地震道经混波处理得到的微地震记录进行垂直叠加,得到该炮的多组合成微地震记录。
7.一种低信噪比地区微测井资料减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境噪声录制单元,用于在一炮采集前设定时间内录制当前的环境噪声,获取该炮采集前的环境噪声;
地震记录采集单元,用于对该炮进行微地震数据采集,获取该炮的微地震记录;
循环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炮前环境噪声录制单元和所述原始为地震记录采集单元的重复循环工作以获取各炮的微地震记录;
减噪处理单元,用于将每炮采集前的环境噪声与其微地震记录进行混波处理以减少噪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信噪比地区微测井资料减噪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进行微地震数据采集时,由多道地震道同时对每炮进行记录。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低信噪比地区微测井资料减噪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一炮采集前设定时间内,对所述的多道地震道的每一个地震道当前所处的环境噪声进行录制,获得所述多道地震道中所有地震道的环境噪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低信噪比地区微测井资料减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每炮采集前的环境噪声与其微地震记录进行混波处理以减少噪声,具体包括:
将每炮采集前各个地震道所处的环境噪声对应与所述各个地震道记录的该炮的微地震记录进行混波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低信噪比地区微测井资料减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道地震道平均分成若干组,每组内的地震道的偏移距离相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低信噪比地区微测井资料减噪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每炮采集前各个地震道所处的环境噪声对应与所述各个地震道记录的该炮的微地震记录进行混波处理之后,还包括:
对于每炮,将每组中的各个地震道经混波处理得到的微地震记录进行垂直叠加,得到该炮的多组合成微地震记录。
CN201410802305.4A 2014-12-19 2014-12-19 低信噪比地区微测井资料减噪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45701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02305.4A CN104570120A (zh) 2014-12-19 2014-12-19 低信噪比地区微测井资料减噪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02305.4A CN104570120A (zh) 2014-12-19 2014-12-19 低信噪比地区微测井资料减噪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70120A true CN104570120A (zh) 2015-04-29

Family

ID=53086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02305.4A Pending CN104570120A (zh) 2014-12-19 2014-12-19 低信噪比地区微测井资料减噪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7012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67760A (zh) * 2019-12-02 2020-04-07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微地震数据的降噪处理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04279A (en) * 1972-03-01 1980-05-20 Texaco Inc. Method for enhancing seismic data
US4437176A (en) * 1980-12-29 1984-03-13 Mobil Oil Corporation Method of optimizing signal-to-noise ratio in seismic exploration
CN101852866A (zh) * 2010-05-13 2010-10-0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叠后地震数据滤波方法
CN102736108A (zh) * 2012-05-31 2012-10-17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基于样条拟合的真三维地震数据噪声压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04279A (en) * 1972-03-01 1980-05-20 Texaco Inc. Method for enhancing seismic data
US4437176A (en) * 1980-12-29 1984-03-13 Mobil Oil Corporation Method of optimizing signal-to-noise ratio in seismic exploration
CN101852866A (zh) * 2010-05-13 2010-10-0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叠后地震数据滤波方法
CN102736108A (zh) * 2012-05-31 2012-10-17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基于样条拟合的真三维地震数据噪声压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朱旭芳等: "一种改进的地震波信号去噪方法",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
邓富求: "频率域反褶积", 《石油物探》 *
魏铁 等: "可控震源噪声分析",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67760A (zh) * 2019-12-02 2020-04-07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微地震数据的降噪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967760B (zh) * 2019-12-02 2022-02-11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微地震数据的降噪处理方法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00516B (zh) 基于电子地图高效率轨迹回放的方法及系统
CN103163567B (zh) 基于能量的气枪子波气泡比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04834648B (zh) 日志查询方法和装置
CN102073727A (zh) 一种用于描述地震资料数据的方法
CN105093329A (zh) 地震数据的低频信息的自动补偿方法及装置
CN105301641A (zh) 一种方位各向异性速度反演的方法及装置
CN103018777B (zh) 一种能够消除逆时偏移噪声的成像方法及装置
CN103308941B (zh) 一种基于任意广角波动方程的成像方法及装置
CN104932011A (zh) 一种拾取地震波初至的方法及装置
CN106019374B (zh) 基于反射槽波频散相似度的断层成像方法
CN104570116A (zh) 基于地质标志层的时差分析校正方法
CN103076633B (zh) 一种检测油气储层中裂缝走向方位的方法及装置
CN104570122A (zh) 基于反射波的地震数据静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05093328A (zh) 一种滑动扫描谐波压制方法及装置
CN103675904A (zh) 一种井震匹配解释性目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570120A (zh) 低信噪比地区微测井资料减噪方法及系统
CN104199105A (zh) 高密度三维勘探中初至的拾取方法及拾取装置
CN108035708B (zh) 一种去除地层界面反射波的方法及装置
CN103901468A (zh) 地震数据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105373339A (zh) 一种硬盘数据的拷贝方法及系统
AU2015200555B2 (en) Correction of sea surface state
CN104133244A (zh) 一种震源横波勘探的近地表静校正处理方法
CN103076632B (zh) 一种检测油气储层中裂缝发育程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4297786B (zh) 检测地层裂缝走向方位角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3954993A (zh) 基于地震信号连续小波变换的尺度域多道滤波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