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64934A - 用于车辆的装配件和装配该车辆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装配件和装配该车辆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64934A
CN104564934A CN201410532345.1A CN201410532345A CN104564934A CN 104564934 A CN104564934 A CN 104564934A CN 201410532345 A CN201410532345 A CN 201410532345A CN 104564934 A CN104564934 A CN 1045649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joiner
edge
bracket
engaging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3234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64934B (zh
Inventor
D.N.尼卡劳
R.R.津塔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Original Assignee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filed Critical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ublication of CN1045649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649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649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649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7/00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7/06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readily releas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2Engine compart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6Mud-guards or wings; Wheel cover panels
    • B62D25/163Moun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65/00Designing, manufacturing, e.g. assembling, facilitating disassembly, or structurally modifying motor vehicles or traile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65/02Joining sub-units or components to, or positioning sub-units or components with respect to, body shell or other sub-units or components
    • B62D65/06Joining sub-units or components to, or positioning sub-units or components with respect to, body shell or other sub-units or components the sub-units or components being doors, windows, openable roofs, lids, bonnets, or weather strips or seals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616Structural member making
    • Y10T29/49622Vehicular structural member making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装配件和装配车辆的方法。装配件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板包括第一边缘,第二板包括第二边缘,通常与第一板的第一边缘对准。装配件还包括附连到第一和第二板的其中之一的托架。装配件还包括接合托架的联接器。联接器包括近端部分和远端部分。在近端部分紧固到第一和第二板的一个时,远端部分相对于第一和第二板可动,使得第一和第二边缘的一个移向第一和第二边缘的另一个。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装配件和装配该车辆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车辆的装配件以及装配该车辆的方法。
背景技术
车辆的各种外部零件紧固在一起。例如,很多车辆包括饰板(fasica)和一个或多个翼子板(fender)。饰板和翼子板彼此紧固以使饰板和翼子板的边缘带到一起从而从车辆外侧可见。饰板和翼子板从发动机舱区域内侧紧固到彼此,由于位置不容易被紧固件接近,饰板的远端和翼子板的远端的装配是挑战性的。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用于车辆的装配件。装配件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板包括第一边缘,第二板包括第二边缘,通常与第一板的第一边缘对准。装配件还包括附连到第一和第二板的其中之一的托架。装配件还包括接合托架的联接器。联接器包括近端部分和远端部分。在近端部分紧固到第一和第二板的一个时,远端部分相对于第一和第二板的另一个可动,使得第一和第二边缘中的一个移向第一和第二边缘的另一个。
本公开还提供装配车辆的方法。托架附连到第一板和第二板的其中一个从而限定组合件。组合件联接到第一和第二板的另一个。联接器接合托架,联接器的近端部分紧固到第一和第二板的其中一个。在近端部分紧固到第一和第二板中的一个时,联接器的远端部分相对于第一和第二板的另一个移动,使得第一板的第一边缘和第二板的第二边缘中的一个移向第一和第二边缘的另一个。
因此,第一和第二板的第一和第二边缘可带到一起,而不一定要接近联接器的远端部分,这简化了车辆的装配,从而减少装配时间。
在另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装配件,该装配件包括:
第一板,包括第一边缘;
第二板,包括基本上与所述第一板的第一边缘对准的第二边缘;
托架,附连到所述第一和第二板的其中一个;以及
联接器,其接合所述托架并且包括近端部分和远端部分,其中在所述近端部分紧固到所述第一和第二板的一个时所述远端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板的另一个可动,使得所述第一和第二边缘的一个移向所述第一和第二边缘的另一个。
优选地,所述联接器的近端部分紧固到所述第一板,使得所述远端部分可远离所述第一板运动,从而使所述第一边缘移向所述第二边缘。
优选地,所述第一板包括面向远离所述托架方向的顶部表面,所述第一边缘相邻于所述第一板的顶部表面布置,并且所述第一板包括从顶部表面的第一边缘远离所述第一板延伸的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包括第一接合表面。
优选地,所述联接器的近端部分包括面对所述第一接合表面的第二接合表面,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合表面在构造上彼此互补。
优选地,在所述联接器被紧固到所述第一板之前,所述第二接合表面相对于所述第一接合表面以一角度布置;在所述联接器被紧固到所述第一板时所述第二接合表面相对于所述第一接合表面移动,从而减小所述角,直到所述第二接合表面与所述第一接合表面偏置;以及随着所述第二接合表面移动从而减小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合表面之间的角,所述远端部分相应地移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合表面具有相对于第一轴线彼此隔开的第一边界端和第二边界端,所述第一接合表面从所述第一边界端向所述第二边界端形成轮廓。
优选地,所述第二板包括面向远离所述托架方向的顶部表面,所述第二边缘相邻于所述第二板的顶部表面布置;所述第二板包括沿着所述第二边缘的近端和远端;并且所述第二板包括向所述第二板的近端远离所述第二板的顶部表面向外延伸的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被夹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合表面之间。
优选地,所述托架包括沿着第一和第二端之间的纵向轴线延伸的基部;其中所述托架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每一个以横向于所述纵向轴线间隔的关系从所述基部延伸,从而限定它们之间的通道,所述联接器被布置在所述通道中;并且还包括穿过所述第二板的第二凸缘、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合表面以及所述托架的第一侧壁设置从而将所述联接器紧固到所述第一板的紧固件,所述第一和第二凸缘被夹在所述联接器的近端部分和所述托架的第一侧壁之间。
优选地,所述托架包括沿着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纵向轴线延伸的基部,并且所述托架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每一个以横向于所述纵向轴线间隔的关系从所述基部延伸,从而限定它们之间的通道,所述联接器被布置在所述通道中。
优选地,所述第二侧壁包括相邻于所述基部的所述第二端设置的第三接合表面,在所述联接器的近端部分紧固到所述第一板时,所述联接器的远端部分可动、从而接合所述第三接合表面,使得所述第一边缘移向所述第二边缘。
优选地,所述联接器的远端部分包括面对所述第三接合表面的脚部,在所述联接器的近端部分紧固到所述第一板时所述脚部接合所述第三接合表面从而使所述第一边缘移向所述第二边缘。
优选地,所述基部限定相邻于所述第一端的孔从而展现唇部,并且所述联接器包括布置在所述孔中并且接合所述唇部从而使联接器联接到所述托架的凸片。
优选地,所述第一板包括沿着所述第一边缘的近端和远端;所述第二板包括沿着所述第二边缘的近端和远端,所述第一和第二板的近端相邻于彼此布置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板的远端相邻于彼此布置;并且所述联接器的近端部分相邻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板的近端暴露设置,所述联接器的远端部分相邻于第一和第二板的远端隐藏设置。
优选地,装配件还包括穿过所述联接器的近端部分、所述第一板和所述托架设置从而将所述联接器紧固到所述第一板的紧固件。
优选地,所述联接器包括设在所述近端部分和远端部分之间的中间部分,所述中间部分从所述近端部分到远端部分有角度地远离所述第一板。
在另一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装配车辆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托架附连到第一板和第二板的其中之一从而限定组合件;
将所述组合件联接到所述第一和第二板的另一个;
将所述联接器与所述托架接合;
将所述联接器的近端部分紧固到所述第一和第二板的其中之一;以及
在所述近端部分紧固到所述第一和第二板的一个时相对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板的另一个移动所述联接器的远端部分,使得所述第一板的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板的第二边缘的一个移向第一和第二边缘的另一个。
优选地,将所述托架附连到所述第一和第二板的其中一个包括将所述托架附连到所述第一板以限定所述组合件;将所述组合件联接到所述第一和第二板的另一个包括将所述组合件联接到所述第二板;将所述联接器的近端部分紧固到第一和第二板的其中之一包括将所述联接器的近端部分紧固到所述第一板;并且在所述近端部分被紧固到所述第一板时,相对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板的其中一个移动所述联接器的远端部分,使得所述第一板的第一边缘移向所述第二边缘。
优选地,将所述联接器与所述托架接合发生在将所述组合件联接到所述第二板之后;并且将所述联接器与所述托架接合包括在将所述联接器的近端部分紧固到所述第一板之前相对于第一接合表面以一角度布置所述联接器的第二接合表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板包括沿着所述第一边缘的近端和远端,所述第二板包括沿着所述第二边缘的近端和远端,所述第一和第二板的近端相邻于彼此设置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板的远端相邻于彼此设置;并且进一步包括将所述联接器插入到所述托架的通道中,使得所述联接器的远端部分相邻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板的远端隐藏设置,并且所述近端部分相邻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板的近端暴露设置。
优选地,将所述联接器的近端部分紧固到所述第一板包括将紧固件插入穿过所述联接器的暴露的近端部分、所述托架以及所述第一和第二板,使得在所述联接器被紧固到所述第一板时所述第二接合表面相对于与所述第一接合表面移动,从而减小角,直到所述第二接合表面与所述第一接合表面偏置,这使得所述联接器的远端部分远离所述第一板运动,从而使所述第一边缘移向所述第二边缘。
具体说明和附本公开支持性的以及描述性的,但是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权利要求限定。已经具体公开用于实施权利要求的最好方式和其它实施方式,存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实践本公开的各种可替代设计和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表示车辆的示意透视图,一部分防护罩被剖开从而示出车辆的装配件。
图2是示出了图1的装配件的车辆的示意性局部透视图,联接器的近端部分从发动机舱的舱内区可接近。
图3是图1和2的装配件的示意性局部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图1至3的装配件的示意性局部的横截面图,一部分托架被剖开从而示出与托架的接合表面接合的联接器的多个脚部。
图5是附连于第一板的托架的示意性局部的透视图,第一凸缘的接合表面面对通道。
图6是包括接合表面的联接器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7是托架、第一板和联接器的示意性局部横截面图,第二接合表面相对于第一接合表面以一角度设置,并且仅出于说明目的,第二板的第二凸缘从第一和第二接合表面之间去除。
图8是托架、第一板和联接器的示意性局部横截面图,第一和第二接合表面彼此偏置(offset)(即,被消除角度),并且仅出于说明目的,第二板的第二凸缘从第一和第二接合表面之间去除。
图9是装配车辆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在若干视图中,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图1中大体上表示车辆10并且图2中大体上表示车辆10的装配件12。车辆10可以是机动车辆10,例如汽车、卡车等。应当理解的是,车辆10可替代地可以是非机动车辆10,例如农用车、水上运载工具或航空运载工具10等。
参考附图2和3,装配件12包括第一板14和第二板16。一般地,第一和第二板14、16彼此相邻布置。例如,第一板14可以是饰板(fascia panel)并且第二板16可以是翼子板(fender panel)。应当理解的是,第一和第二板14、16可以是任何合适的构造并且可以布置在任何合适的位置,并且饰板和翼子板仅仅是示例。
第一和第二板14、16可以联接到彼此从而使得这些板14、16配合从而在它们之间限定发动机舱18。发动机舱18可以容纳发动机20、变速器、散热器等。引擎盖22(见图1)可相对于第一和第二板14、16移动以打开和关闭发动机舱。一般地,从舱内区24可容易地接近发动机舱18,而发动机舱18的舱外区26由第一和第二板14、16覆盖,因此,舱外区26不容易接近。例如,在车辆10装配期间,工人从舱内区24将第一和第二板14、16联接到一起而不一定要接近舱外区26,这简化了车辆10的装配。因此,第一和第二板14、16的装配更加简单、快速,下面将进一步讨论。
继续参考图2和3,第一板14包括第一边缘28,第二板包括第二边缘30,第二边缘30通常与第一板14的第一边缘28对准。第一和第二板14、16的边缘28、30彼此配合,特别地,第一和第二边缘28、30被带到一起从而最小化它们之间的任何间隙。所以,第一和第二边缘28、30各具有彼此配合的构造。
此外,如图2所示,第一板14可沿着第一边缘28的包括近端32和远端34。此外,第二板16可包括沿着第二边缘30的近端36和远端38。第一和第二板14、16的近端32、36彼此相邻布置。类似地,第一和第二板14、16的远端34、38彼此相邻布置。一般地,第一和第二板14、16的近端32、36相邻于发动机舱18的舱内区24布置,而第一和第二板14、16的远端34、38相邻于发动机舱18的舱外区26布置。
参考图3,装配件12还包括附连于第一和第二板14、16的其中一个的托架40。一般地,托架40附连于第一和第二板14、16的其中之一,使得第一和第二板14、16的其中之一支承托架4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托架40附连于第一板14。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托架40附连于第二板16。托架40附连于第一和第二板14、16的其中之一从而限定组合件。因此,当托架40附连于第一板14以限定组合件时,该组合件然后紧固到第二板16。可替代地,当托架40附连于第二板16从而形成组合件时,该组合件然后紧固到第一板14。
参考图3,装配件12还包括接合托架40的联接器42。联接器42包括近端部分44和远端部分46。一般地,联接器42的近端部分44相邻于第一和第二板14、16的近端32、36暴露设置,并且联接器42的远端部分46相邻于第一和第二板14、16的远端34、38隐藏设置。换言之,第一和第二板14、16覆盖联接器42的远端部分46从而使得远端部分46并不容易接近。
远端部分46关于第一和第二板14、16的其中一个可动,同时近端部分44紧固于第一和第二板14、16的另外一个,从而使得第一和第二边缘28、30的其中之一向第一和第二边缘28、30的另外一个移动。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联接器42的近端部分44紧固于第一板14,使得远端部分46远离第一板14可动从而使第一边缘28向第二边缘30移动。例如,随着联接器42的远端部分46远离第一板14运动,第一板14的第一边缘28被拉向第二板16的第二边缘30。特别地,当联接器42的远端部分46远离第一板14运动时,沿着第一板14的远端34的第一边缘28被拉向沿着第二板16的远端38的第二边缘30。
因此,如图4所示,近端部分44沿着中轴线50向第一板14以第一方向48(见箭头48)移动,使得远端部分46以相反方向52(见箭头52)远离第一板14运动。特别地,随着联接器42的远端部分46以相反方向52远离第一板14运动,沿着第一板14的远端34的第一边缘28被朝向沿着第二板16的远端38的第二边缘30牵拉,因而不需要有紧固件穿过第一和第二板14、16的远端34、38。在近端部分44紧固到第一板14的实施方式中,托架40附连于第一板14。作为另一实例,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联接器42的近端部分44紧固于第二板16,使得远端部分46可远离第二板16运动,从而使第二边缘30向第一边缘28移动。在近端部分44紧固到第二板16的实施方式中,托架40附连于第二板16。一般地,联接器42用作悬臂,并且近端部分44紧固到第一和第二板14、16的其中之一并且远端部分46自由朝向第一和第二板14、16的另一个移动。因此,远端部分46并不用紧固件等紧固到第一和第二板14、16的其中之一,由于并不一定要接触到第一和第二板14、16的远端34、38所在的舱外区26,简化了第一和第二板14、16的装配。
如图4所示,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联接器42可包括设在近端部分44和远端部分46之间的中间部分54。一般地,中间部分54从近端44到远端46有角度地远离第一板14。此外,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远端部分46可与中间部分54成角度。远端部分46可从中间部分54的一端延伸,并且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近端和远端部分44、46和中间部分54由一件形成或者彼此整体形成。根据近端部分44是否附连于第一板14或第二板16,近端和远端部分44、46以及中间部分54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取向。此外,近端和远端部分44、46以及中间部分54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取向从而施加期望量值的压力或力,以将远端34、38处的边缘28、30的其中之一移向远端34、38处的边缘28、30的另外一个。应当理解的是,近端和远端部分44、46和中间部分54可附连于彼此而不是彼此整体形成。
参考图2和3,第一板14可包括面向远离托架40的顶部表面56。第一板14的顶部表面56从车辆10向外面向,因此第一板14的顶部表面56从车辆10的外侧可见。一般地,第一边缘28相邻于第一板14的顶部表面56布置。第一板14可包括从第一边缘28远离第一板14的顶部表面56延伸的第一凸缘58。第一凸缘58可夹在联接器42和托架40之间。应当理解的是,第一凸缘58可附连于第一板14或整体地形成到第一板14,即形成为一整件。
参考图3和5,第一凸缘58可包括第一接合表面60。一般地,第一接合表面60可展现出相对于第一轴线66彼此隔开的第一边界端62和第二边界端6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合表面60从第一边界端62向第二边界端64形成轮廓。例如,第一接合表面60可以是弓形或弯曲的,从而使得第二边界端64向外远离第一凸缘58形成轮廓。第一轴线66横向于中轴线50,并且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轴线66垂直于中轴线50。
参考图6,联接器42的近端部分44可包括面对第一接合表面60的第二接合表面68(见图5第一接合表面60)。第一和第二接合表面60、68在构造上彼此互补。更特别地,第二接合表面68形成轮廓为与第一接合表面60的轮廓互补,从而使得第一和第二接合表面60、68在构造上彼此互补。
一般地,在联接器42紧固到第一板14之前,第二接合表面68相对于第一接合表面60以角70设置(见图7)。在图7中仅出于解释的目的,角70被夸大了。随着联接器被紧固到第一板14,第二接合表面68相对于第一接合表面60移动从而减少角70,直到第二接合表面68与第一接合表面60偏置(关于偏置参见图4和8)。随着第二接合表面68移动从而减小第一和第二接合表面60、68之间的角70,联接器42的近端部分46相应地移动。当联接器42紧固到第一板14,角70被消除(参见图4和8)从而使得第一和第二接合表面60、68彼此偏置。例如,第一和第二接合表面60、68可以实质上平行的关系偏置。随着角70被消除,联接器42的近端部分44移向第一接合表面60,因而联接器42将第一凸缘58夹在第二接合表面68和托架40之间,使得沿着第一板14的近端32的第一边缘28移向沿着第二板16的近端36的第二边缘30。此外,随着角40被消除,联接器42的远端部分46相应地移动;例如,远端部分46可以相反方向52移动角70的量值,使得近端部分44在第一方向48上移动。因此,角70越大,远端部分46运动的量越大。类似地,角70越小,远端部分46运动的量越小。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例如,角70可以大于0°(度)至约5°。取决于联接器42和/或角70的取向,使得在第一和第二板14、16的远端34、38处的第一和第二边缘28、30的其中之一移动的压力或力的量值可以相应地改变,下文将进一步讨论。
回到图2和3,第二板16可包括面向远离托架40方向的顶部表面72。第二板16的顶部表面72从车辆10向外面向,因此,第二板16的顶部表面72从车辆10的外侧可见。一般地,第二边缘30相邻于第二板16的顶部表面72布置。第二板16可包括朝向第二板16的近端36远离第二板16的顶部表面72向外延伸的第二凸缘74。第二凸缘74可被夹在第一和第二接合表面60、68之间。因此,第二凸缘74的端部部分76形成轮廓为与第一和第二接合表面60、68互补,使得端部部分76以互补的方式被夹在它们之间。联接器42紧固到第一和第二板14、16的其中之一、角70被消除的时候,将第二凸缘74设在第一和第二接合表面60、68之间使得第一和第二接合表面60、68彼此偏置。换言之,由于第二凸缘74被设在接合表面之间,当角70被消除的时候,第一和第二接合表面60、68实质上彼此平行。简单地说,第一和第二接合表面60、68由第二凸缘74隔开。应当理解的是,第二凸缘74可附连于第二板16或整体形成到第二板16,即形成为一整件。
参考图3,托架40可包括沿着第一端82和第二端84之间的纵向轴线80延伸的基部78。因此,基部78沿着第一和第二端82、84之间的纵向轴线80伸长。一般地,纵向轴线80与中轴线50隔开(见图4)并且相对于中轴线50横向设置。此外,纵向轴线80与第一轴线66间隔开。
此外,托架40可包括第一侧壁86和第二侧壁88,各从基部78延伸、以横向于纵向轴线80间隔开的关系,从而限定它们之间的通道90。例如,第二侧壁88朝向中轴线50向上延伸,第一侧壁86朝向且超越中轴线50向上延伸。联接器42布置在通道90中。这样,在联接器42紧固到第一和第二板14、16的其中之一以前,托架40支承联接器42。在将联接器42紧固到第一和第二板14、16的其中之一之前,联接器42由托架40支承。因此,在装配12期间,当工人准备将联接器42紧固到第一和第二板14、16的其中之一时,联接器42可被插入到通道90中并且由托架40支承。此外,在联接器42被固定到第一和第二板14、16的其中一个之前,角70(见图7)帮助将联接器42插入到通道90中,使得联接器42的远端部分42容易地移动到所期望位置。
继续参考图3,基部78可限定邻近第一端82的孔92,从而展现唇部94。另外,联接器42可包括凸片96,其布置在孔92中并且接合唇部94,以将联接器42联接于托架40。特别地,凸片96将联接器42松散地联接到托架40,使得当联接器42被紧固到第一和第二板14、16的其中之一时仍然可以在通道90中移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凸片96沿着联接器42的近端部分44设置,并且凸片96与第二接合表面68间隔开。凸片96大体朝向联接器42的中间部分54延伸,使得基部78的一部分布置在凸片96中。因此,在装配12期间,在工人准备将联接器42紧固到第一和第二板14、16的其中之一时,联接器42可被插入到通道90中,使得凸片96在基部78的一部分上偏移或弯曲并且进入孔92中从而接合唇部94,由此使联接器42联接于托架40。
转到图3和4,装配件12还可以包括紧固件98,穿过联接器42的近端部分44、第一板14和托架40,从而将联接器42紧固到第一板14。更特别地,紧固件98可布置为穿过第二板16的第二凸缘74、第一和第二接合表面60、68以及托架40的第一侧壁86,从而将联接器42固定到第一板14。一般地,托架40的第一侧壁86设置在第一凸缘58后方,使得第一凸缘58相对于通道90覆盖第一侧壁86的一部分。此外,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板16的第二凸缘74可设置在联接器42和第二板16的第一凸缘58之间。因此,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和第二凸缘58、74可被夹在联接器42的近端部分44和托架40的第一侧壁86之间(见图4)。紧固件98可以是将联接器42紧固到第一和第二板14、16的其中之一的任何合适的构造/设计,并且非限制性实例可包括螺钉和快速螺母设计、销钉/螺杆和螺母设计、夹子、带钩销钉,或者它们的任意组合。
参考图4,第二侧壁88可包括相邻于基部78的第二端84设置的第三接合表面100。联接器42的远端部分46可运动,以接合第三接合表面100,从而在联接器42的近端部分44紧固到第一板14时将第一边缘28移向第二边缘30。例如,当远端部分46移向并且接合第三接合表面100时,沿着第一边缘28的第一板14的远端34移向沿着第二边缘30的第二板16的远端38。特别地,远端部分46接合第三接合表面100从而施加力或压力到第三接合表面100,使得托架40的第二端84移动并且相应地使第一板14的远端34移向第二板16的远端38,这是因为如下所述的托架40联接到第一板14的方式。应当理解的是,第二侧壁88可以被除去并且第三接合表面199可从基部78的第二端84的一部分延伸。根据第三接合表面100的取向和/或构造,使得在第一和第二板14、16的远端34、38处的第一和第二边缘28、30移动的压力或力的量值可相应地改变。
如图3所示,一个或更多个销钉102可从托架40延伸。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销钉102从第一侧壁86向外延伸。一个或更多个销钉102可布置为穿过限定在第一和第二板14、16中的相应开口104。更特别地,一个或更多个开口104可被限定在第一和第二板14、16中。例如,当托架40附连于第一板14时,销钉102布置为穿过相应开口104,使得销钉102从第一凸缘58的背侧106向外延伸通过第一凸缘58的前侧108。因此,托架40的第一侧壁86沿着第一凸缘58的背侧106设置。换言之,第一侧壁86设在第一凸缘58后方,从而在远端部分46接合第三接合表面100时,第一侧壁86沿着第一边缘28的远端34邻靠或接合第一凸缘58,导致第一凸缘58的运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销钉102可延伸穿过第二板16的各个开口104从而使组合件对准。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4所示,可选地,联接器42的远端部分46可包括面对第三接合表面100的脚部110。随着联接器42的近端部分44紧固到第一板14,脚部110接合第三接合表面100,从而使第一边缘28移向第二边缘30。
脚部110还被定义为第一脚部110。因此,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可选地,联接器42的远端部分46可包括与第一脚部110隔开的第二脚部112,当联接器42紧固到第一板14时第二脚部112接合第三接合表面100,,使得第一边缘28移向第二边缘30。此外,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可选地,联接器42的远端部分46可包括与第一和第二脚部110、112间隔开的第三脚部114。当联接器42联接到第一板14时第三脚部114可接合第三接合表面100,从而使第一边缘28移向第二边缘30。应当理解的是,可使用任何合适的脚部110、112、114的数量。换言之,一个或更多个脚部110、112、114可被使用并且设置在任何合适的位置从而接合第三接合表面100。根据一个或更多个脚部110、112、114的取向和/或构造,使得在第一和第二板14、16的远端34、38处的第一和第二边缘28、30的其中之一移动的压力或力的量值可相应地变化。
此外,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联接器42还定义为多个联接器42,其中一个联接器42沿着车辆10的一侧设置并且另一个联接器42沿着车辆10的相反侧设置(见图1)。因此,装配件12可包括第三板116,并且第一和第三板114、116彼此相邻设置。例如,第二板16可以是第一翼子板并且第三板116可以是设在车辆10的相反侧的第二翼子板。因此,第一板14(饰板)可联接到第二和第三板16、116(第一和第二翼子板),使得这些板14、16、116(所述板)配合从而进一步在它们之间限定发动机舱18。再一次,引擎盖22在第二和第三板16、116之间可动,从而打开和关闭发动机舱18。发动机舱18的舱外区26可由第一和第三板14、116覆盖,由此使得舱外区26不容易接近。应当理解的是,第三板116可以是任何合适的构造并且被设在任何合适的位置,而且第二翼子板仅仅是个示例。
第一板14沿着相对侧可具有与上述第一凸缘58等相似的构造(但可以关于车辆10的相反侧镜像),因此将不会再讨论。此外,第三板116可具有与上述第二板116相似的构造(但是可以关于车辆10的相反侧镜像),并且因此将不会再讨论。另外,另外的联接器42可具有如上述相似的构造,但是可关于车辆10的相反侧镜像,因此将不会再讨论。另外,托架40可进一步限定为多个托架40,其中一个托架40沿着车辆的一侧设置并且另一个托架沿着车辆的相反侧设置,此外,所述另一个托架40可具有如上所述相似的构造,但是可以关于车辆10的相反侧镜像。应担更理解的是,在此讨论的各种其它特征可关于车辆10的相反侧镜像。
参考图9,本公开还提供了装配车辆10的方法1000。方法1000包括将托架40附连1002到第一板14和第二板16的其中之一从而限定组合件并且将组合件联接1004到第一和第二板14、16的另一个。因此,将托架40附连1002到第一和第二板14、16的其中之一发生在将组合件联接1004到第一和第二板14、16的另外一个之前。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将托架40附连1002到第一和第二板14、16的其中一个包括将托架40附连到第一板14以限定组合件,并且将组合件联接1004到第一和第二板14、16的另一个可包括将组合件联接到第二板16。在此实施方式中,将托架40附连到第一板14发生在将组合件联接到第二板16之前。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将托架40附连1002到第一和第二板14、16的其中之一可包括将托架40附连到第二板16从而限定组合件,并且将组合件联接1004到第一和第二板14、16的另外一个可包括将组合件联接到第一板14。在此实施方式中,将托架40附连到第二板16发生在将组合件联接到第一板14之前。
方法1000还包括将联接器42与托架40接合1006。将联接器42与托架40接合1006发生在将组合件联接1004到第一和第二板14、16的另外一个之后。更特别地,将联接器42与托架40接合1006可包括将联接器42的凸片96设在托架40的基部78的孔92中,使得凸片96接合唇部94,从而将联接器42联接到托架40。一般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将联接器42与托架40接合1006发生在将组合件联接到第二板16之后。
方法1000还包括将联接器42的近端部分44紧固1008到第一和第二板14、16的其中之一。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将联接器42的近端部分44紧固1008到第一和第二板14、16的其中之一可包括将联接器42的近端部分44紧固到第一板14。作为另一个例子,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将联接器42的近端部分44紧固1008到第一和第二板14、16的其中之一可包括将联接器42的近端部分44紧固到第二板16。此外,将联接器与托架40接合1006包括在将联接器42的近端部分44紧固1008到第一板14之前将联接器42的第二接合表面68相对于第一板14的第一接合表面60以角70布置。
另外,方法1000包括在近端部分44紧固到第一和第二板14、16的另一个时相对于第一和第二板14、16的其中一个移动1010联接器42的远端部分46,使得第一板14的第一边缘28和第二板16的第二边缘30的其中一个移向第一和第二边缘28、30的另外一个。简单地说,在联接器42的近端部分44被紧固到第一和第二板14、16的其中之一时,联接器42的远端部分46移动。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相对于第一和第二板14、16的其中之一移动1010联接器42的远端部分46可包括在近端部分44紧固到第一板14时使远端部分46远离第一板14,使得第一板14的第一边缘28移向第二边缘30。更特别地,在近端部分44紧固到第一板14时,远端部分46远离第一板14运动,使得在第一板14的远端34处的第一边缘28移向在第二板16的远端38处的第二边缘30。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相对于第一和第二板14、16的其中之一移动1010联接器42的远端部分46可包括在近端部分44被紧固到第二板16时将远端部分46远离第二板16,使得第二板16的第二边缘30移向第一边缘28。更特别地,在近端部分44被紧固到第二板16时,远端部分46远离第二板16,使得在第二板16的远端38处的第二边缘28移向在第一板14的远端34处的第一边缘28。
方法1000还进一步包括将联接器42插入1012到托架40的通道90中,使得联接器42的远端部分46相邻于第一和第二板14、16的远端34、38隐藏设置,并且近端部分44相邻于第一和第二板14、16的近端32、36暴露设置。换言之,联接器42的远端部分46暴露在发动机舱18的舱外区26并且由第一和第二板14、16覆盖,而近端部分14暴露在发动机舱18的舱内区24,其被暴露从而允许工人易于接近,以将联接器42紧固到第一和第二板14、16的其中之一。一般地,将联接器42插入1012通道90中发生在将联接器42的近端部分44紧固1008到第一和第二板14、16的其中之一之前。此外,将联接器42插入1012到通道90中发生在近端部分44被紧固到第一和第二板14、16的另一个时使得联接器42的远端部分46相对于第一和第二板14、16的其中之一移动1010之前。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将联接器42的近端部分44紧固到第一板14可包括将紧固件98插入穿过联接器42的暴露的近端部分44、托架40以及第一和第二板14、16,使得在联接器42被紧固到第一板14时第二接合表面68相对于与第一接合表面60移动,从而减小角70,直到第二接合表面68从第一接合表面60偏置,这使得联接器42的远端部分46远离第一板14从而使第一边缘28移向第二边缘30。特别地,随着紧固件98将联接器42的近端部分44紧固到托架40,近端部分44在第一方向48上移动,这开始消除第一和第二接合表面60、68之间的角70,使得联接器42的远端部分46在相反方向52上移动从而接合并且施加压力或力到第三接合表面100。压力或力使得沿着第一边缘28的第一板14的远端34移向沿着第二边缘30的第二板16的远端38。特别地,紧固件98布置为穿过第一和第二凸缘58、74、联接器42的近端部分44以及托架40的第一侧壁86,使得第一和第二凸缘58、74被夹在近端部分44和第一侧壁86之间。
应当理解的是,在图9的流程图所示的实施方法100的次序或顺序是出于解释的目的并且其它次序或序列在本公开的范围内。还应当理解的是,方法1000可包括图9的流程图中未明显表示的其它特征。
尽管已经详细说明了用于实施本公开的最好方式,熟悉本公开所涉及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用于实践本公开的各种可替代的设计和实施方式落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此外,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或本说明书提到的各种实施方式的特征不需要理解成彼此独立的实施方式。相反,实施方式中的其中一个实例描述的各个特征可与来自其它实施方式的数个或其它的期望特征结合,产生没有文字描述或附图参考描述的其它实施方式。因此,这样的其它实施方式落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框架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的装配件,该装配件包括:
第一板,包括第一边缘;
第二板,包括基本上与所述第一板的第一边缘对准的第二边缘;
托架,附连到所述第一和第二板的其中一个;以及
联接器,其接合所述托架并且包括近端部分和远端部分,其中在所述近端部分紧固到所述第一和第二板的一个时,所述远端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板的另一个可动,使得所述第一和第二边缘的一个移向所述第一和第二边缘的另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件,其中,所述联接器的近端部分紧固到所述第一板,使得所述远端部分可远离所述第一板运动,从而使所述第一边缘移向所述第二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件,其中,所述第一板包括背离所述托架的顶部表面,所述第一边缘相邻于所述第一板的顶部表面布置,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板包括从第一边缘远离所述第一板的顶部表面延伸的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包括第一接合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件,其中所述联接器的近端部分包括面对所述第一接合表面的第二接合表面,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合表面在构造上彼此互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件,其中:
在所述联接器被紧固到所述第一板之前,所述第二接合表面相对于所述第一接合表面以一角度布置;
在所述联接器被紧固到所述第一板时,所述第二接合表面相对于所述第一接合表面移动,从而减小所述角度,直到所述第二接合表面与所述第一接合表面偏置;以及
随着所述第二接合表面移动从而减小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合表面之间的角度,所述远端部分相应地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件,其中,所述第一接合表面具有相对于第一轴线彼此隔开的第一边界端和第二边界端,所述第一接合表面从所述第一边界端向所述第二边界端形成轮廓。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件,其中:
所述第二板包括背离所述托架的顶部表面,所述第二边缘相邻于所述第二板的顶部表面布置;
所述第二板包括沿着所述第二边缘的近端和远端;并且
所述第二板包括远离所述第二板的顶部表面向外向所述第二板的近端延伸的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被夹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合表面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配件:
其中,所述托架包括沿着第一和第二端之间的纵向轴线延伸的基部;
其中、所述托架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每一个以横向于所述纵向轴线间隔的关系从所述基部延伸,从而限定它们之间的通道,所述联接器被布置在所述通道中;并且
还包括穿过所述第二板的第二凸缘、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合表面以及所述托架的第一侧壁设置从而将所述联接器紧固到所述第一板的紧固件,所述第一和第二凸缘被夹在所述联接器的近端部分和所述托架的第一侧壁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件,其中,所述托架包括沿着纵向轴线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延伸的基部,并且其中,所述托架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每一个以横向于所述纵向轴线间隔的关系从所述基部延伸,从而限定它们之间的通道,所述联接器被布置在所述通道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配件,其中,所述第二侧壁包括相邻于所述基部的所述第二端设置的第三接合表面,在所述联接器的近端部分紧固到所述第一板时,所述联接器的远端部分可动、从而接合所述第三接合表面,使得所述第一边缘移向所述第二边缘。
CN201410532345.1A 2013-10-11 2014-10-10 用于车辆的装配件和装配该车辆的方法 Active CN1045649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051,609 US9248869B2 (en) 2013-10-11 2013-10-11 Assembly for a vehicle and a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vehicle
US14/051,609 2013-10-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64934A true CN104564934A (zh) 2015-04-29
CN104564934B CN104564934B (zh) 2017-04-12

Family

ID=52738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32345.1A Active CN104564934B (zh) 2013-10-11 2014-10-10 用于车辆的装配件和装配该车辆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248869B2 (zh)
CN (1) CN104564934B (zh)
BR (1) BR102014023418A2 (zh)
DE (1) DE102014114588B4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85732A (zh) * 2015-10-19 2017-04-26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翼子板的安装结构和车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87771B2 (ja) * 2014-07-31 2017-08-30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7213120B2 (ja) * 2019-03-28 2023-01-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ホイールハウス構造
US11420687B2 (en) * 2020-11-09 2022-08-23 Fca Us Llc Multi-functional coupler for vehicle components
US11772578B2 (en) * 2021-04-29 2023-10-03 Honda Motor Co., Ltd. Plastic vehicle body components and related attachment method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97845A (en) * 1993-04-08 1994-03-29 Ford Motor Company Mounting arrangement for automotive vehicle body panels
US20060202517A1 (en) * 2005-03-14 2006-09-14 Nissan Technical Center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body structure
US7540550B1 (en) * 2008-02-29 2009-06-02 Nissan Technical Center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body structure
EP2085297A1 (fr) * 2008-01-29 2009-08-05 Renault s.a.s. Procédé de montage d'un bouclier et des élargisseurs de roue d'un véhicule automobile et agencement de montage obtenu
US20110074180A1 (en) * 2009-09-30 2011-03-31 Bailey Caravans Limited Panel Assembly
CN102897222A (zh) * 2011-07-29 2013-01-30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身结构
JP2013177034A (ja) * 2012-02-28 2013-09-09 Nissan Motor Co Ltd バンパー取付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7024658A1 (de) * 2007-05-26 2008-11-27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festigen, Verspannen oder Justieren zweier Bauteile zueinander
US20120133160A1 (en) * 2010-11-30 2012-05-31 Aptera Motors, Inc. Bumper apparatus
US8474214B2 (en) * 2011-01-26 2013-07-02 Nissan North America, Inc. Connecting structure for automotive trim panels
US20130093212A1 (en) * 2011-10-14 2013-04-18 Nsv Llc Vehicle moun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mounting an accessory to a vehicl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97845A (en) * 1993-04-08 1994-03-29 Ford Motor Company Mounting arrangement for automotive vehicle body panels
US20060202517A1 (en) * 2005-03-14 2006-09-14 Nissan Technical Center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body structure
EP2085297A1 (fr) * 2008-01-29 2009-08-05 Renault s.a.s. Procédé de montage d'un bouclier et des élargisseurs de roue d'un véhicule automobile et agencement de montage obtenu
US7540550B1 (en) * 2008-02-29 2009-06-02 Nissan Technical Center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body structure
US20110074180A1 (en) * 2009-09-30 2011-03-31 Bailey Caravans Limited Panel Assembly
CN102897222A (zh) * 2011-07-29 2013-01-30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身结构
JP2013177034A (ja) * 2012-02-28 2013-09-09 Nissan Motor Co Ltd バンパー取付構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85732A (zh) * 2015-10-19 2017-04-26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翼子板的安装结构和车辆
CN106585732B (zh) * 2015-10-19 2019-03-12 北京宝沃汽车有限公司 翼子板的安装结构和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248869B2 (en) 2016-02-02
US20150102638A1 (en) 2015-04-16
CN104564934B (zh) 2017-04-12
DE102014114588A1 (de) 2015-04-16
DE102014114588B4 (de) 2019-09-19
BR102014023418A2 (pt) 2015-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64934A (zh) 用于车辆的装配件和装配该车辆的方法
JP6683704B2 (ja) 取り外しのできる下面を有する自動車のスポイラー
CN106394205B (zh) 面板密封设备以及面板密封设备的组装方法
US9561756B2 (en) Trim member attachment structure
CN104108429A (zh) 用于车身的地板总成的通道安排,以及地板总成
CN106604859A (zh) 机动车辆的后扰流板
US6926434B2 (en) Headlamp fixing structure for vehicle
USD904948S1 (en) Trailer underbody fairing
US10086876B2 (en) Motor vehicle body
CN113459942A (zh) 车辆照明总成和安装方法
JP2008307941A (ja) 自動車
WO2007006996A3 (fr) Aile avant de vehicule automobile a cloison d'etancheite deformable
KR101294177B1 (ko) 차량의 배기 테일트림
US11104274B2 (en) Mirror assemblies for vehicles
JP6337302B2 (ja) 車両のフロントバンパ
US11035467B2 (en) Gasket for a wiper system, a gasket-bracket assembly for a wiper system comprising such a gasket, a wiper system for an automotive vehicle comprising such a gasket and a method for assembling such a gasket in a wiper system
JP5233581B2 (ja) 車体後部構造
US10654526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JP4990986B2 (ja) テールライト構造
WO2015030177A1 (ja) 車両用中空シール
WO2008096054A3 (fr) Dispositif de fixation de siege pour vehicule et vehicule reconfigurable mettant en oeuvre un tel dispositif
JP5647928B2 (ja) テールライト取付構造
JP2010058602A (ja) 車両用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の取付構造
JP6273514B2 (ja) フォグランプの取り付け構造体
JP6367576B2 (ja) 車両の車体前部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