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62332B - 双模式纱线质量检测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双模式纱线质量检测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62332B
CN104562332B CN201510013349.3A CN201510013349A CN104562332B CN 104562332 B CN104562332 B CN 104562332B CN 201510013349 A CN201510013349 A CN 201510013349A CN 104562332 B CN104562332 B CN 1045623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fault
fault quantity
yarn diameter
checkout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1334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62332A (zh
Inventor
李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ongliu Bedsheet Ltd Co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ongliu Bedsheet Lt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ongliu Bedsheet Ltd Co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ongliu Bedsheet Ltd Co
Priority to CN20151001334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623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623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623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623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6233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3/00Other common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D01H13/14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 motions ; Monitoring the entanglement of slivers in drafting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01N21/88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模式纱线质量检测控制系统,包括嵌入式处理器、电容模式检测设备、图像模式检测设备和切刀驱动电路,电容模式检测设备和图像模式检测设备用于实时同步检测纺纱机的纱线的预定单位长度内的疵点数量,并分别作为第一疵点数量和第二疵点数量输出,切刀驱动电路基于切除信号驱动切刀切除从当前位置开始计算的、已通过的预定单位长度的纱线,嵌入式处理器与电容模式检测设备、图像模式检测设备和切刀驱动电路分别连接,基于第一疵点数量和第二疵点数量确定是否向切刀驱动电路发送切除信号。通过本发明,能够借鉴两种模式的纱线质量检测结果,为疵点切除操作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

Description

双模式纱线质量检测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纱线质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模式纱线质量检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纺织不仅是传统的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三维编织技术,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所以,现代纺织是指一种纤维或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
纺织成品即纺织品是人类日常生活所需要的重要必需品之一,为了保障纺织品能够跟随上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要求,纺织品的来源即纱线的质量控制必须要达到近乎苛刻的地步。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光电式电子清纱器或电容式电子清纱器进行检测纱线疵点的检测,根据检测到的疵点数量决定是否切除一段纱线,这种检测模式存在检测手段单一、易受外界因素干扰以及缺乏设备报警机制的问题。
因此,为了完善纱线质量检测技术,需要一种新的纱线质量检测控制系统,能够提供多种检测手段供纱线切除机构参考,避免纱线切除机构的误操作,同时在检测设备运行出现偏差时能够及时报警,从而实现在源头上控制纺织品质量的技术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模式纱线质量检测控制系统,改造现有单模式纱线质量检测机制,采用图像识别技术和电容式检测技术同步进行疵点检测,合理借鉴两种检测手段的检测数据以提高疵点切除的可靠性,而且,还能够在两种检测手段的检测数据相差较大时及时报警。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双模式纱线质量检测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嵌入式处理器、电容模式检测设备、图像模式检测设备和切刀驱动电路,所述电容模式检测设备和所述图像模式检测设备用于实时同步检测纺纱机的纱线的预定单位长度内的疵点数量,并分别作为第一疵点数量和第二疵点数量输出,所述切刀驱动电路基于切除信号驱动切刀切除从当前位置开始计算的、已通过的预定单位长度的纱线,所述嵌入式处理器与所述电容模式检测设备、所述图像模式检测设备和所述切刀驱动电路分别连接,基于所述第一疵点数量和所述第二疵点数量确定是否向所述切刀驱动电路发送所述切除信号。
更具体地,在所述双模式纱线质量检测控制系统中,还包括:USB通信接口,用于插入外部U盘,接收所述外部U盘内置的预定单位长度、纱线直径最大阈值、纱线直径最小阈值、最大差值阈值、疵点数量上限、纱线上限灰度阈值和纱线下限灰度阈值,所述纱线上限灰度阈值和所述纱线下限灰度阈值用于将图像中的纱线和背景分离;静态存储器,与所述USB通信接口连接,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预定单位长度、所述纱线直径最大阈值、所述纱线直径最小阈值、所述最大差值阈值、所述疵点数量上限、所述纱线上限灰度阈值和所述纱线下限灰度阈值;纱线传速检测仪,与卷绕纱线的驱动滚筒连接,基于所述驱动滚筒的转速计算纱线的纵向传动速度;ZigBee通信设备,用于与远端的纺织部门管理平台建立双向无线通信链路;所述电容模式检测设备包括高频振荡器,用于发出高频等幅波;所述电容模式检测设备还包括电容传感器,包括相对放置在纱线两侧的两个金属极板,电容传感器与所述高频振荡器连接,以基于电容传感器的电容量将所述高频等幅波调制成随纱线直径变化的调幅波,其中经过所述两个金属极板之间的纱线的直径越大,所述电容量越大,所述调幅波的幅值越大;所述电容模式检测设备还包括信号转换电路,与所述电容传感器连接,将所述调幅波转换为电脉冲信号,基于所述电脉冲信号的幅值计算并输出纱线直径,其中所述调幅波的幅值越大,所述电脉冲信号的幅值越大;所述电容模式检测设备还包括微处理器,与所述纱线传速检测仪、所述静态存储器和所述信号转换电路分别连接,基于所述预定单位长度和所述纵向传动速度计算纱线检测时间,计算在所述纱线检测时间内在所述纱线直径最大阈值以上或在所述纱线直径最小阈值以下的信号转换电路输出纱线直径的出现次数,以作为所述第一疵点数量输出;所述图像模式检测设备包括摄像设备,与所述纱线传速检测设备和所述静态存储器分别连接,基于所述预定单位长度和所述纵向传动速度计算拍摄间隔时间,基于所述拍摄间隔时间实时拍摄纺纱机的纱线图像;所述图像模式检测设备还包括图像识别设备,包括图像预处理单元、纱线分割单元和疵点数量统计单元,所述图像预处理单元与所述摄像设备连接,对所述纱线图像按顺序依次执行对比度增强、灰度化和小波滤波处理,以输出滤波后的图像,所述纱线分割单元与所述静态存储器和所述图像预处理单元分别连接,以将所述滤波后的图像中灰度值在所述纱线上限灰度阈值和所述纱线下限灰度阈值之间的像素识别并组成纱线子图像,所述疵点数量统计单元与所述纱线分割单元连接,测量所述纱线子图像中在所述纱线直径最大阈值以上或在所述纱线直径最小阈值以下的纱线直径的出现次数,以作为所述第二疵点数量输出;所述嵌入式处理器与所述静态存储器、所述微处理器和所述疵点数量统计单元分别连接,当所述第一疵点数量和所述第二疵点数量之间的差值大于等于所述最大差值阈值时,发出疵点检测故障预警信号,当所述第一疵点数量和所述第二疵点数量之间的差值超过所述最大差值阈值的50%时,发出疵点检测故障报警信号,当所述第一疵点数量和所述第二疵点数量之间的差值小于所述最大差值阈值时,计算所述第一疵点数量和所述第二疵点数量的平均值,当所述平均值大于等于所述疵点数量上限时,发出所述切除信号,当所述平均值小于所述疵点数量上限时,发出所述质量可靠信号;显示设备,与所述嵌入式处理器连接,以实时显示与所述第一疵点数量和所述第二疵点数量分别对应的显示文字,还用于显示与所述疵点检测故障预警信号、所述疵点检测故障报警信号、所述切除信号或所述质量可靠信号分别对应的显示文字;其中,所述微处理器计算在所述纱线检测时间内在所述纱线直径最大阈值以上或在所述纱线直径最小阈值以下的信号转换电路输出纱线直径的出现次数,以作为所述第一疵点数量输出时,将出现在两次纱线直径基准值之间的、数值为在所述纱线直径最大阈值以上或在所述纱线直径最小阈值以下的信号转换电路输出纱线直径只作为出现次数一次计数;所述图像识别设备测量所述纱线子图像中在所述纱线直径最大阈值以上或在所述纱线直径最小阈值以下的纱线直径的出现次数,以作为所述第二疵点数量输出时,将出现在两次纱线直径基准值之间的、数值为在所述纱线直径最大阈值以上或在所述纱线直径最小阈值以下的纱线直径只作为出现次数一次计数;所述ZigBee通信设备与所述嵌入式处理器连接,以将所述疵点检测故障预警信号、所述疵点检测故障报警信号、所述切除信号或所述质量可靠信号无线发送给所述纺织部门管理平台。
更具体地,在所述双模式纱线质量检测控制系统中,所述嵌入式处理器为ARM11处理器。
更具体地,在所述双模式纱线质量检测控制系统中,所述图像预处理单元、所述纱线分割单元和所述疵点数量统计单元分别采用独立的FPGA芯片来实现。
更具体地,在所述双模式纱线质量检测控制系统中,所述静态存储器中预先存储了所述纱线直径基准值,所述纱线直径基准值为一个具有上限值下限值的基准值范围。
更具体地,在所述双模式纱线质量检测控制系统中,所述嵌入式处理器根据本身的运行资源占用率决定是否替代实施所述图像识别设备的全部功能。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描述,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示出的双模式纱线质量检测控制系统的结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双模式纱线质量检测控制系统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纺织是一种服务于人类穿着的手工行业,纺纱织布,制作衣服,遮丑饰美,御寒避风,防虫护体,便是纺织起源发展的重要动机。纺织的历史悠久,据考古资料,中国纺织生产习俗,大约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见萌芽,距今约2万年左右的北京山顶洞人已学会利用骨针来缝制苇、皮衣服。这种原始的缝纫术虽不是严格的纺织,但却可以说是原始纺织的发轫。而真正纺织技术和习俗的诞生流行当在新石器文化时期。
纱线是纺织的重要原材料,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最后成品的好坏。纱线,指的是用各种纺织纤维加工成一定细度的产品,用于织布、制绳、制线、针织和刺绣等。纱线由两股或两股以上的单纱并合加拈而成。纱线的细度有多种表示方法,例如号数、公制支数、英制支数、旦尼尔等(见支数)。一般通过检测在纺织机中从上向下纵向运动的纱线直径大小,确定是否存在疵点,并进一步确定是否立即切除。
现有技术的纱线质量检测控制系统使用单模式进行检测,往往会因为单模式机制本身固有的不可克服的问题,导致纱线质量受到影响,并进一步影响后来的纺织品质量,无法为人们提供高品质的服务。
本发明的双模式纱线质量检测控制系统,通过电容式检测模式和图像识别检测模式同时对纱线质量进行监控,能够在准确清除纱线疵点的同时为检测设备的运行提供报警监视机制。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示出的双模式纱线质量检测控制系统的结构方框图,所述系统包括:嵌入式处理器1、电容模式检测设备2、图像模式检测设备3、切刀驱动电路4、纱线传速检测仪5、USB通信接口6、静态存储器7、ZigBee通信设备8和显示设备9,嵌入式处理器1与电容模式检测设备2、图像模式检测设备3、切刀驱动电路4、纱线传速检测仪5、USB通信接口6、静态存储器7、ZigBee通信设备8和显示设备9分别连接,USB通信接口6与静态存储器7连接。
所述电容模式检测设备2和所述图像模式检测设备3用于实时同步检测纺纱机的纱线的预定单位长度内的疵点数量,并分别作为第一疵点数量和第二疵点数量输出,所述切刀驱动电路4基于切除信号驱动切刀切除从当前位置开始计算的、已通过的预定单位长度的纱线,所述嵌入式处理器1基于所述第一疵点数量和所述第二疵点数量确定是否向所述切刀驱动电路4发送所述切除信号,所述系统可监控一路纱线,也可同时监控多路纱线。
接着,继续对本发明的双模式纱线质量检测控制系统的具体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所述USB通信接口6,用于插入外部U盘,接收所述外部U盘内置的预定单位长度、纱线直径最大阈值、纱线直径最小阈值、最大差值阈值、疵点数量上限、纱线上限灰度阈值和纱线下限灰度阈值,所述纱线上限灰度阈值和所述纱线下限灰度阈值用于将图像中的纱线和背景分离。
所述静态存储器7与所述USB通信接口6连接,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预定单位长度、所述纱线直径最大阈值、所述纱线直径最小阈值、所述最大差值阈值、所述疵点数量上限、所述纱线上限灰度阈值和所述纱线下限灰度阈值;纱线传速检测仪,与卷绕纱线的驱动滚筒连接,基于所述驱动滚筒的转速计算纱线的纵向传动速度。
所述ZigBee通信设备8,用于与远端的纺织部门管理平台建立双向无线通信链路。
所述电容模式检测设备2包括高频振荡器,用于发出高频等幅波;所述电容模式检测设备2还包括电容传感器,包括相对放置在纱线两侧的两个金属极板,电容传感器与所述高频振荡器连接,以基于电容传感器的电容量将所述高频等幅波调制成随纱线直径变化的调幅波,其中经过所述两个金属极板之间的纱线的直径越大,所述电容量越大,所述调幅波的幅值越大;所述电容模式检测设备2还包括信号转换电路,与所述电容传感器连接,将所述调幅波转换为电脉冲信号,基于所述电脉冲信号的幅值计算并输出纱线直径,其中所述调幅波的幅值越大,所述电脉冲信号的幅值越大;所述电容模式检测设备2还包括微处理器,与所述纱线传速检测仪5、所述静态存储器7和所述信号转换电路分别连接,基于所述预定单位长度和所述纵向传动速度计算纱线检测时间,计算在所述纱线检测时间内在所述纱线直径最大阈值以上或在所述纱线直径最小阈值以下的信号转换电路输出纱线直径的出现次数,以作为所述第一疵点数量输出。
所述图像模式检测设备3包括摄像设备,与所述纱线传速检测设备5和所述静态存储器7分别连接,基于所述预定单位长度和所述纵向传动速度计算拍摄间隔时间,基于所述拍摄间隔时间实时拍摄纺纱机的纱线图像。
所述图像模式检测设备3还包括图像识别设备,图像识别设备包括图像预处理单元、纱线分割单元和疵点数量统计单元,所述图像预处理单元与所述摄像设备连接,对所述纱线图像按顺序依次执行对比度增强、灰度化和小波滤波处理,以输出滤波后的图像,所述纱线分割单元与所述静态存储器7和所述图像预处理单元分别连接,以将所述滤波后的图像中灰度值在所述纱线上限灰度阈值和所述纱线下限灰度阈值之间的像素识别并组成纱线子图像,所述疵点数量统计单元与所述纱线分割单元连接,测量所述纱线子图像中在所述纱线直径最大阈值以上或在所述纱线直径最小阈值以下的纱线直径的出现次数,以作为所述第二疵点数量输出。
所述嵌入式处理器1与所述静态存储器7、所述微处理器和所述疵点数量统计单元分别连接,当所述第一疵点数量和所述第二疵点数量之间的差值大于等于所述最大差值阈值时,发出疵点检测故障预警信号,当所述第一疵点数量和所述第二疵点数量之间的差值超过所述最大差值阈值的50%时,发出疵点检测故障报警信号,当所述第一疵点数量和所述第二疵点数量之间的差值小于所述最大差值阈值时,计算所述第一疵点数量和所述第二疵点数量的平均值,当所述平均值大于等于所述疵点数量上限时,发出所述切除信号,当所述平均值小于所述疵点数量上限时,发出所述质量可靠信号。
所述显示设备9与所述嵌入式处理器1连接,以实时显示与所述第一疵点数量和所述第二疵点数量分别对应的显示文字,还用于显示与所述疵点检测故障预警信号、所述疵点检测故障报警信号、所述切除信号或所述质量可靠信号分别对应的显示文字。
其中,所述微处理器计算在所述纱线检测时间内在所述纱线直径最大阈值以上或在所述纱线直径最小阈值以下的信号转换电路输出纱线直径的出现次数,以作为所述第一疵点数量输出时,将出现在两次纱线直径基准值之间的、数值为在所述纱线直径最大阈值以上或在所述纱线直径最小阈值以下的信号转换电路输出纱线直径只作为出现次数一次计数;所述图像识别设备测量所述纱线子图像中在所述纱线直径最大阈值以上或在所述纱线直径最小阈值以下的纱线直径的出现次数,以作为所述第二疵点数量输出时,将出现在两次纱线直径基准值之间的、数值为在所述纱线直径最大阈值以上或在所述纱线直径最小阈值以下的纱线直径只作为出现次数一次计数;所述ZigBee通信设备8与所述嵌入式处理器1连接,以将所述疵点检测故障预警信号、所述疵点检测故障报警信号、所述切除信号或所述质量可靠信号无线发送给所述纺织部门管理平台。
其中,在所述系统中,所述嵌入式处理器1可选为ARM11处理器,所述图像预处理单元、所述纱线分割单元和所述疵点数量统计单元可以分别采用独立的FPGA芯片来实现,所述静态存储器7中预先存储了所述纱线直径基准值,所述纱线直径基准值为一个具有上限值下限值的基准值范围,所述嵌入式处理器1还可以根据本身的运行资源占用率决定是否替代实施所述图像识别设备的全部功能。
另外,纱线可分为:(1)短纤维纱,由短纤维(天然短纤维或化纤切段纤维)经纺纱加工而成,分环锭纱、自由端纺纱、自拈纱等;(2)连续长丝,如天然蚕丝和化纤长丝,分加拈或不加拈、光滑长丝或变形长丝等;(3)短纤维与连续长丝组合纱,例如涤棉长丝包芯纱等。
纤维的性状和纺纱方法对纱线的性能起决定性作用。环锭纱在加拈过程中,由于纤维产生转移,从纱线内层到外层,再从外层到内层,多次反复转移,纤维围绕纱的轴心呈螺旋状,螺旋半径沿轴向交替增大或减小。这时长度长的纤维较多地趋向纱的轴心,长度短的纤维较多地趋向纱的外层。细度细的纤维趋向纱的轴心,细度粗的纤维趋向纱的外层。初始模量较小的纤维较多地位于外层,初始模量大的纤维较多地位于内层。
纱线包括多种特征参数,例如体积密度、变异系数、纤维间作用力、合股根数和线密度(直径)等。其中,直径是重要参数之一,在直径过大或过小时,表示存在疵点,质量要求越严格的纺织车间,单位长度内疵点数量要求出现的次数越少,如果超过自己预定的次数限制,将使用清纱器切除。
另外,嵌入式处理器是嵌入式系统的核心,是控制、辅助系统运行的硬件单元。范围极其广阔,从最初的4位处理器,目前仍在大规模应用的8位单片机,到最新的受到广泛青睐的32位,64位嵌入式CPU。
嵌入式微处理器与普通台式计算机的微处理器设计在基本原理上是相似的,但是工作稳定性更高,功耗较小,对环境(如温度、湿度、电磁场、振动等)的适应能力强,体积更小,且集成的功能较多。在桌面计算机领域,对处理器进行比较时的主要指标就是计算速度,从33MHz主频的386计算机到3GHz主频的Pentium 4处理器,速度的提升是用户最主要关心的变化,但在嵌入式领域,情况则完全不同。
嵌入式处理器的选择必须根据设计的需求,在性能、功耗、功能、尺寸和封装形式、SoC程度、成本、商业考虑等等诸多因素之中进行折中,择优选择。嵌入式处理器做为嵌入式系统的核心,嵌入式处理器担负着控制、系统工作的重要任务,使宿主设备功能智能化、灵活设计和操作简便。为合理高效的完成这些任务,一般说,嵌入式处理器具有以下特点:很强的实时多任务支持能力,存储区保护功能,可扩展的微处理器结构,较强的中断处理能力,低功耗。
采用本发明的双模式纱线质量检测控制系统,针对现有单模式纱线质量检测控制系统检测质量存在固有机制的误差且无法对检测设备的工况报警的技术问题,为每一路纱线或多路纱线设置一套质量检测控制系统,合理利用两套检测机制的检测结果,为切换机构的切除和报警设备的报警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上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对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

1.一种双模式纱线质量检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嵌入式处理器、电容模式检测设备、图像模式检测设备和切刀驱动电路,所述电容模式检测设备和所述图像模式检测设备用于实时同步检测纺纱机的纱线的预定单位长度内的疵点数量,并分别作为第一疵点数量和第二疵点数量输出,所述切刀驱动电路基于切除信号驱动切刀切除从当前位置开始计算的、已通过的预定单位长度的纱线,所述嵌入式处理器与所述电容模式检测设备、所述图像模式检测设备和所述切刀驱动电路分别连接,基于所述第一疵点数量和所述第二疵点数量确定是否向所述切刀驱动电路发送所述切除信号,
所述系统还包括:
USB通信接口,用于插入外部U盘,接收所述外部U盘内置的预定单位长度、纱线直径最大阈值、纱线直径最小阈值、最大差值阈值、疵点数量上限、纱线上限灰度阈值和纱线下限灰度阈值,所述纱线上限灰度阈值和所述纱线下限灰度阈值用于将图像中的纱线和背景分离;
静态存储器,与所述USB通信接口连接,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预定单位长度、所述纱线直径最大阈值、所述纱线直径最小阈值、所述最大差值阈值、所述疵点数量上限、所述纱线上限灰度阈值和所述纱线下限灰度阈值;
纱线传速检测仪,与卷绕纱线的驱动滚筒连接,基于所述驱动滚筒的转速计算纱线的纵向传动速度;
ZigBee通信设备,用于与远端的纺织部门管理平台建立双向无线通信链路;
所述电容模式检测设备包括
高频振荡器,用于发出高频等幅波;
电容传感器,包括相对放置在纱线两侧的两个金属极板,电容传感器与所述高频振荡器连接,以基于电容传感器的电容量将所述高频等幅波调制成随纱线直径变化的调幅波,其中经过所述两个金属极板之间的纱线的直径越大,所述电容量越大,所述调幅波的幅值越大;
信号转换电路,与所述电容传感器连接,将所述调幅波转换为电脉冲信号,基于所述电脉冲信号的幅值计算并输出纱线直径,其中所述调幅波的幅值越大,所述电脉冲信号的幅值越大;
微处理器,与所述纱线传速检测仪、所述静态存储器和所述信号转换电路分别连接,基于所述预定单位长度和所述纵向传动速度计算纱线检测时间,计算在所述纱线检测时间内在所述纱线直径最大阈值以上或在所述纱线直径最小阈值以下的信号转换电路输出纱线直径的出现次数,以作为所述第一疵点数量输出;
所述图像模式检测设备包括
摄像设备,与纱线传速检测设备和所述静态存储器分别连接,基于所述预定单位长度和所述纵向传动速度计算拍摄间隔时间,基于所述拍摄间隔时间实时拍摄纺纱机的纱线图像;
图像识别设备,包括图像预处理单元、纱线分割单元和疵点数量统计单元,所述图像预处理单元与所述摄像设备连接,对所述纱线图像按顺序依次执行对比度增强、灰度化和小波滤波处理,以输出滤波后的图像,所述纱线分割单元与所述静态存储器和所述图像预处理单元分别连接,以将所述滤波后的图像中灰度值在所述纱线上限灰度阈值和所述纱线下限灰度阈值之间的像素识别并组成纱线子图像,所述疵点数量统计单元与所述纱线分割单元连接,测量所述纱线子图像中在所述纱线直径最大阈值以上或在所述纱线直径最小阈值以下的纱线直径的出现次数,以作为所述第二疵点数量输出;
所述嵌入式处理器与所述静态存储器、所述微处理器和所述疵点数量统计单元分别连接,当所述第一疵点数量和所述第二疵点数量之间的差值大于等于所述最大差值阈值时,发出疵点检测故障预警信号,当所述第一疵点数量和所述第二疵点数量之间的差值超过所述最大差值阈值的50%时,发出疵点检测故障报警信号,当所述第一疵点数量和所述第二疵点数量之间的差值小于所述最大差值阈值时,计算所述第一疵点数量和所述第二疵点数量的平均值,当所述平均值大于等于所述疵点数量上限时,发出所述切除信号,当所述平均值小于所述疵点数量上限时,发出质量可靠信号;
显示设备,与所述嵌入式处理器连接,以实时显示与所述第一疵点数量和所述第二疵点数量分别对应的显示文字,还用于显示与所述疵点检测故障预警信号、所述疵点检测故障报警信号、所述切除信号或所述质量可靠信号分别对应的显示文字;
其中,所述微处理器计算在所述纱线检测时间内在所述纱线直径最大阈值以上或在所述纱线直径最小阈值以下的信号转换电路输出纱线直径的出现次数,以作为所述第一疵点数量输出时,将出现在两次纱线直径基准值之间的、数值为在所述纱线直径最大阈值以上或在所述纱线直径最小阈值以下的信号转换电路输出纱线直径只作为出现次数一次计数;
其中,所述图像识别设备测量所述纱线子图像中在所述纱线直径最大阈值以上或在所述纱线直径最小阈值以下的纱线直径的出现次数,以作为所述第二疵点数量输出时,将出现在两次纱线直径基准值之间的、数值为在所述纱线直径最大阈值以上或在所述纱线直径最小阈值以下的纱线直径只作为出现次数一次计数;
其中,所述ZigBee通信设备与所述嵌入式处理器连接,以将所述疵点检测故障预警信号、所述疵点检测故障报警信号、所述切除信号或所述质量可靠信号无线发送给所述纺织部门管理平台,
所述嵌入式处理器为ARM11处理器。
CN201510013349.3A 2015-01-12 2015-01-12 双模式纱线质量检测控制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623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13349.3A CN104562332B (zh) 2015-01-12 2015-01-12 双模式纱线质量检测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13349.3A CN104562332B (zh) 2015-01-12 2015-01-12 双模式纱线质量检测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62332A CN104562332A (zh) 2015-04-29
CN104562332B true CN104562332B (zh) 2015-10-14

Family

ID=53079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1334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62332B (zh) 2015-01-12 2015-01-12 双模式纱线质量检测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6233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678172A5 (zh) * 1989-06-07 1991-08-15 Zellweger Uster Ag
US5130559A (en) * 1989-08-26 1992-07-14 Trutzschler Gmbh & Co. K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gnizing particle impurities in textile fiber
DE10132711A1 (de) * 2001-07-05 2003-01-16 Truetzschler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an einem Reiniger, einer Karde o. dgl. zum Reinigen und Öffnen von Textilmaterial, insbesonder Baumwolle
WO2012051730A1 (en) * 2010-10-19 2012-04-26 Uster Technologies Ag Yarn clearer and method for clearing yarn
CN202450210U (zh) * 2010-10-19 2012-09-26 乌斯特技术股份公司 组合式电容性和光学清纱器测量单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62332A (zh) 2015-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62331B (zh) 一种双模式纱线质量检测控制方法
CN104790075B (zh) 一种用于控制纱线质量的纺纱机清纱方法
CN103234980B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在线织物瑕疵检测与报警系统
CN104532423A (zh)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纱线质量测控方法
CN104515778A (zh) 基于图像识别的纱线质量测控系统
CN110412037A (zh) 一种织物疵点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4375491B (zh) 纺织车间环境监控报警系统
CN104360669B (zh) 一种纺织车间环境监控方法
CN104562332B (zh) 双模式纱线质量检测控制系统
CN103835071A (zh) 一种平缝机工况检测系统
CN107675308A (zh) 一种基于plc控制器的单锭监测控制系统
CN104790078B (zh) 用于控制纱线质量的纺纱机清纱器
TWM595133U (zh) 雲端實時紡織智能生產資訊管理監控預警整合系統
CN207586695U (zh) 一种主控基于单片机的剑杆毛巾织机控制系统
CN104346807A (zh) 基于机器视觉的在线织物瑕疵检测与报警系统的检测方法
CN204203758U (zh) 纺织车间环境监控报警系统
CN107096785A (zh) 一种自动化纺织设备的防粉尘装置
CN106896769A (zh) 一种纺织车间实时数据采集系统
CN206990142U (zh) 一种直捻机纱线张力测量装置
CN207347721U (zh) 一种具有非满筒丝饼停锭功能的捻线机
CN206553694U (zh) 带有瑕疵检测功能的电脑提花机控制系统
CN207026086U (zh) 一种自动化纺织设备的防粉尘装置
CN207300840U (zh) 一种压力可调的织物勾丝分析装置
CN207552539U (zh) 一种纺纱断线检测装置
CN206615865U (zh) 一种纺织络筒机智能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914

Address after: 214432 Jiangsu city of Wuxi province Jiangyin City Road No. 15

Applicant after: JIANGSU HONGLIU BEDSHEET LIMITED COMPANY

Address before: 250100, No. 8, flight number, Ji'nan hi tech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China

Applicant before: Li Na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14

Termination date: 2018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