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62330A - 筒子架装置、纺纱单元以及纺纱机 - Google Patents

筒子架装置、纺纱单元以及纺纱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62330A
CN104562330A CN201410558077.0A CN201410558077A CN104562330A CN 104562330 A CN104562330 A CN 104562330A CN 201410558077 A CN201410558077 A CN 201410558077A CN 104562330 A CN104562330 A CN 1045623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bbin
guiding piece
navigation
spinning
cr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5807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62330B (zh
Inventor
泽田晴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5623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623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623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623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3/00Other common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D01H13/04Guides for slivers, rovings, or yarns; Smoothing die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HWARPING, BEAMING OR LEASING
    • D02H1/00Creels, i.e. apparatus for supplying a multiplicity of individual thre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筒子架装置、纺纱单元以及纺纱机。筒子架装置(70)具备多个筒子架引导件(74、75),上述筒子架引导件(74、75)分别具有沿引导路径(R)引导纱条(S)的引导部;以及导轨(71),该导轨(71)将多个筒子架引导件(74、75)中的多个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支承为能够沿引导路径(R)移动。

Description

筒子架装置、纺纱单元以及纺纱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筒子架装置、纺纱单元以及纺纱机。
背景技术
在具备多个纺纱单元的纺纱机中,准备收纳有纤维束(包含纱条)的多个条筒,利用筒子架装置,从各条筒沿引导路径向各纺纱单元的牵伸装置供给纤维束(例如,参照日本实开平4-130267号公报、日本特开2009-41153号公报)。
在上述那样的筒子架装置中,引导纤维束的多个筒子架引导件沿引导路径配置,因此,在向各筒子架引导件放置纤维束时,操作人员需要进行如下艰难的作业。即,在因纤维束用尽等而将某个纺纱单元用的条筒更换为新的条筒时,操作人员需要一边避开多列配置的其它纺纱单元用的条筒一边沿引导路径移动,并且在各筒子架引导件放置纤维束。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实现在多个筒子架引导件放置纤维束时的作业性的提高的筒子架装置及具备该筒子架装置的纺纱单元以及纺纱机。
本发明的筒子架装置具备多个筒子架引导件,上述多个筒子架引导件分别具有沿引导路径引导纤维束的引导部;以及支承部件,该支承部件将多个筒子架引导件中的至少一个筒子架引导件支承为能够沿引导路径移动。
在该筒子架装置中,多个筒子架引导件中的至少一个筒子架引导件能够沿引导路径移动,所以当在多个筒子架引导件放置纤维束时,能够减轻沿引导路径移动的操作人员的作业负担。因此,根据该筒子架装置,能够实现在多个筒子架引导件放置纤维束时的作业性的提高。
在本发明的筒子架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支承部件是沿引导路径延伸的导轨,至少一个筒子架引导件还具有能够相对于导轨沿引导路径滑动的滑动部。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使至少一个筒子架引导件沿引导路径移动。
在本发明的筒子架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导轨具有供滑动部配置的滑动区域、以及在铅垂方向上位于滑动区域的下方的开口区域,滑动部经由开口区域与引导部连接。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飞花堆积于导轨的滑动区域,能够将滑动部相对于导轨的滑动状态维持在适当的状态。
在本发明的筒子架装置中,至少一个筒子架引导件可以是能够移动至将纤维束放置于引导部的放置位置、和利用引导部引导纤维束的引导位置。根据该结构,使至少一个筒子架引导件移动至放置位置,从而能够进一步减轻沿引导路径移动的操作人员的作业负担。
在本发明的筒子架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支承部件具有供多个筒子架引导件集合并在多个筒子架引导件各自的引导部放置纤维束的放置区域。根据该结构,使多个筒子架引导件在放置区域集合,从而能够进一步减轻沿引导路径移动的操作人员的作业负担。
在本发明的筒子架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引导部被悬臂支承于支承部件。根据该结构,当忘记向某个筒子架引导件放置纤维束时,能够在保持在该某个筒子架引导件的两侧(引导方向的前后)的筒子架引导件放置有纤维束的状态的状态下向该某个筒子架引导件放置纤维束。
也可以构成为,本发明的筒子架装置还具备第一绳索,该第一绳索沿引导路径呈无端环状设置于支承部件,使至少一个筒子架引导件沿引导路径移动。根据该结构,使用第一绳索容易地使至少一个筒子架引导件沿引导路径移动。
也可以构成为,本发明的筒子架装置还具备第二绳索,该第二绳索架设于多个筒子架引导件中的相邻的筒子架引导件之间,规定相邻的筒子架引导件之间的距离。根据该结构,在使用第一绳索使至少一个筒子架引导件沿引导路径移动时,利用第二绳索规定相邻的筒子架引导件之间的距离,所以能够容易地使至少一个筒子架引导件位于规定位置(放置位置等)。
也可以构成为,本发明的筒子架装置还具备保持机构,该保持机构在引导路径的多个筒子架引导件的下游侧以能够沿引导路径移动的方式支承于支承部件,并保持纤维束。根据该结构,使保持机构保持纤维束的前端部,从而能够将纤维束的前端部可靠地输送至牵伸装置等的引导目的地。
也可以构成为,在本发明的筒子架装置中,多个筒子架引导件中的配置于引导路径的最下游侧的筒子架引导件还具有保持纤维束的保持部。根据该结构,使保持部保持纤维束的前端部,从而能够将纤维束的前端部可靠地输送至牵伸装置等的引导目的地。
本发明的纺纱单元具备:上述的筒子架装置;牵伸装置,该牵伸装置牵伸由筒子架装置引导的纤维束;气流纺纱装置,该气流纺纱装置对由牵伸装置牵伸后的纤维束加捻而生成细纱;以及卷取装置,该卷取装置将由气流纺纱装置生成的细纱卷取于卷装。
在该纺纱单元设置有筒子架装置,所以能够实现在多个筒子架引导件放置纤维束时的作业性的提高。
本发明的纺纱机具备多个上述的纺纱单元,多个纺纱单元各自的筒子架装置相互独立,能够调整多个筒子架引导件的位置。
在该纺纱机中,根据各纺纱单元的状态,针对每个纺纱单元调整多个筒子架引导件的位置,从而能够实现在各纺纱单元中在多个筒子架引导件放置纤维束时的作业性的提高。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能够实现在多个筒子架引导件放置纤维束时的作业性的提高的筒子架装置及具备该筒子架装置的纺纱单元以及纺纱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纺纱机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纺纱机的纺纱单元的侧视图。
图3是图2的纺纱单元的筒子架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筒子架装置的侧视图。
图5是图3的筒子架装置的保持机构的主视图。
图6是图3的筒子架装置的活动筒子架引导件的主视图。
图7是图3的筒子架装置的固定筒子架引导件的主视图。
图8是用于说明图3的筒子架装置的动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此外,在各图中对相同或者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1所示,纺纱机1具备多个纺纱单元2、接头台车3、滚筒风箱4以及动力机箱5。多个纺纱单元2排列为一列,各纺纱单元2生成细纱Y并将其卷绕于卷装P。接头台车3在细纱Y被切断的纺纱单元2中进行接头动作。在滚筒风箱4收纳有用于在纺纱单元2的各部分产生吸引流、回旋流等的空气供给源等。在动力机箱5收纳有用于向纺纱单元2的各部分供给动力的原动机等。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细纱Y行进的路径(即,纱线通道)中,将生成细纱Y的一侧称为上游侧,将卷绕细纱Y的一侧称为下游侧。另外,将纱线通道相对于接头台车3所在的一侧称为前侧,将其相反的一侧称为后侧。此处,在纺纱机1的前侧设置有沿多个纺纱单元2的排列方向延伸的作业通路(省略图示)。因此,操作人员能够从该作业通路进行各纺纱单元2的操作、监视等。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各纺纱单元2从上游侧依次具备牵伸装置6、气流纺纱装置7、清纱器8、张力传感器9、纱线贮存装置50、上蜡装置11以及卷取装置12。这些装置以上游侧在机体高度方向成为上侧的方式(即,以下游侧在机体高度方向成为下侧的方式)由机体框架13直接或者间接地支承。
牵伸装置6牵伸纱条(纤维束)S。牵伸装置6从上游侧(在输送纱条S的路径中供给纱条S的一侧)依次具有后罗拉对61、第三罗拉对62、架设有龙带63的中间罗拉对64、以及前罗拉对65。各罗拉对61、62、63、64对从条筒(省略图示)供给的纱条S一边进行牵伸一边从上游侧向下游侧输送。
气流纺纱装置7利用空气的回旋流对由牵伸装置6牵伸的纤维束F进行加捻而生成细纱Y。更详细地说(但是,省略图示),气流纺纱装置7具有纺纱室、纤维引导部、回旋流产生喷嘴以及中空引导轴体。纤维引导部向纺纱室内引导从上游侧的牵伸装置6供给的纤维束F。回旋流产生喷嘴配置于纤维束F行进的路径的周围,在纺纱室内产生回旋流。利用该回旋流使得被引导至纺纱室内的纤维束F的纤维端反转并回旋。中空引导轴体将纺纱后的细纱Y从纺纱室内朝气流纺纱装置7的外部引导。
清纱器8在气流纺纱装置7与纱线贮存装置50之间检测所行进的细纱Y的纱疵,将纱疵检测信号发送至单元控制器10。此外,清纱器8构成为作为纱疵例如检测细纱Y的粗细异常、细纱Y中含有的异物。张力传感器9在气流纺纱装置7与纱线贮存装置50之间测定所行进的细纱Y的张力,将张力测定信号发送至单元控制器10。上蜡装置11在纱线贮存装置50与卷取装置12之间对所行进的细纱Y上蜡。此外,单元控制器10设置于每个纺纱单元2,并控制纺纱单元2的动作。
纱线贮存装置50在气流纺纱装置7与卷取装置12之间贮存所行进的细纱Y。纱线贮存装置50具有从气流纺纱装置7稳定地拉出细纱Y的功能、在接头台车3进行接头动作时等使从气流纺纱装置7输出的细纱Y滞留从而防止细纱Y松弛的功能、以及调节卷取装置12侧的细纱Y的张力并防止卷取装置12侧的细纱Y的张力变动传递至气流纺纱装置7侧的功能。
卷取装置12将由气流纺纱装置7生成的细纱Y卷绕于卷装P从而形成卷装P。卷取装置12具有摇架臂21、卷取滚筒22以及横动装置23。摇架臂21由支轴24支承为能够摆动,使被支承为能够旋转的筒管B或者卷装P(即,在筒管B卷绕有细纱Y的部分)的表面以适当的压力与卷取滚筒22的表面接触。卷取滚筒22由针对每个纺纱单元2设置的电动马达(省略图示)驱动,使接触的筒管B或者卷装P旋转。横动装置23经由被多个纺纱单元2共有的轴25驱动,使细纱Y相对于旋转的筒管B或者卷装P以规定宽度横动。
接头台车3行进至细纱Y被切断的纺纱单元2,在该纺纱单元2进行接头动作。接头台车3具有捻接器26、吸管27以及吸嘴28。吸管27被支轴31支承为能够转动,吸入并捕捉来自气流纺纱装置7的细纱Y的纱头并将其引导至捻接器26。吸嘴28被支轴32支承为能够转动,吸入并捕捉来自卷取装置12的细纱Y的纱头并将其引导至捻接器26。捻接器26进行被引导的纱头彼此的接头。
如图3以及图4所示,各纺纱单元2具备筒子架装置70。筒子架装置70将收纳于条筒C的纱条S沿引导路径R引导至牵伸装置6。由筒子架装置70引导的纱条S在牵伸装置6中,经由导条架66以及圆锥台状的引导部件67被引导至各罗拉对61、62、63、64。此外,牵伸装置6的导条架66在机体高度方向上相对于引导路径R配置于下侧。
在筒子架装置70设置有沿引导路径R延伸的导轨(支承部件)71。在导轨71从下游侧(在引导路径R上牵伸装置6所在的一侧)依次安装有保持机构73、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2个)的活动筒子架引导件(筒子架引导件)74、以及固定筒子架引导件(筒子架引导件)75。各筒子架装置70的导轨71被框架72支承在自地面起的规定高度的位置。此外,引导路径R从牵伸装置6向后侧(即,与作业通路相反的一侧)延伸。
如图5所示,保持机构73具有夹持部73a、滑动部73b以及连接部73c。夹持部73a能够把持纱条S。滑动部73b配置于导轨71的滑动区域71a,能够相对于导轨71沿引导路径R滑动。连接部73c经由在导轨71中位于滑动区域71a的下方(铅垂方向的下方)的开口区域71b将夹持部73a与滑动部73b连接。通过以上的结构,保持机构73在引导路径R中的多个筒子架引导件74、75的下游侧,以能够沿引导路径R移动的方式支承于导轨71,并在夹持部73a被悬臂支承于导轨71的状态下保持纱条S。
如图6所示,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具有引导部74a、滑动部74b以及连接部74c。引导部74a沿引导路径R引导纱条S。滑动部74b配置于导轨71的滑动区域71a,能够相对于导轨71沿引导路径R滑动。连接部74c经由在导轨71中位于滑动区域71a的下方的开口区域71b将引导部74a与滑动部74b连接。通过以上的结构,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在引导路径R的固定筒子架引导件75的下游侧,以能够沿引导路径R移动的方式支承于导轨71,在引导部74a被悬臂支承于导轨71的状态下沿引导路径R引导纱条S。
如图7所示,固定筒子架引导件75具有引导部75a、固定部75b以及连接部75c。引导部75a沿引导路径R引导纱条S。固定部75b在配置于导轨71的滑动区域71a的状态下固定于导轨71。连接部75c经由在导轨71中位于滑动区域71a的下方的开口区域71b将引导部75a与固定部75b连接。通过以上的结构,固定筒子架引导件75在引导路径R中的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的上游侧固定于导轨71,在引导部75a被悬臂支承于导轨71的状态下沿引导路径R引导纱条S。
如图8所示,在导轨71沿引导路径R设置有无端环状的第一绳索76。在保持机构73与下游侧的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之间、在下游侧的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与上游侧的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之间、以及在上游侧的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与固定筒子架引导件75之间分别架设有第二绳索77。第一绳索76固定于保持机构73,通过与第二绳索的协作,使保持机构73以及多个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沿引导路径R移动。各第二绳索77分别规定保持机构73与下游侧的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之间的距离、下游侧的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与上游侧的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之间的距离、以及上游侧的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与固定筒子架引导件75之间的距离。
在如上构成的筒子架装置70中,在因纱条切断等而将某个纺纱单元2用的条筒C更换为新的条筒C时,如下那样实施纱条S的放置。
在固定筒子架引导件75的下方配置有新的条筒C的情况下,如图8(a)所示,操作人员使第一绳索76沿箭头A方向旋转,使固定于第一绳索76的保持机构73移动至上游侧。此时,多个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被保持机构73按压而朝上游侧移动。这样,操作人员将位于条筒C的上方的导轨71的区域作为放置区域(放置纱条S的区域),使保持机构73以及多个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在该放置区域集合。
在该状态下,操作人员从条筒C取出纱条S的前端部,使保持机构73的夹持部73a把持该前端部。然后,操作人员将纱条S放置于各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的引导部74a以及固定筒子架引导件75的引导部75a。
接着,如图8(b)所示,操作人员使第一绳索76沿箭头B方向旋转,使固定于第一绳索76的保持机构73朝下游侧移动。此时,多个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被第二绳索77牵拉而朝下游侧移动。然后,第二绳索77伸展,从而使保持机构73以及多个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停止在规定位置。这样,操作人员使保持机构73以及多个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分别从上述放置区域内的放置位置(放置纱条S的位置)移动至引导位置(引导纱条S的位置)。
在该状态下,操作人员解除保持机构73的夹持部73a对纱条S的前端部的把持。然后,操作人员将纱条S的前端部穿过牵伸装置6的导条架66以及引导部件67(参照图3以及图4),将纱条S放置于牵伸装置6。
此外,操作人员能够在纺纱单元2附近的位置、固定筒子架引导件75附近的位置等的、沿引导路径R的任一位置操作第一绳索76。另外,在上游侧的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的下方配置有新的条筒C的情况下(参照图3),操作人员能够将位于该条筒C的上方的导轨71的区域作为放置区域,使保持机构73以及多个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在该放置区域集合。这样,各纺纱单元2的筒子架装置70相互独立,能够调整保持机构73以及多个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的位置。
如上所述,在筒子架装置70中,保持机构73以及多个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能够沿引导路径R移动,因此,在将纱条S放置于多个筒子架引导件74、75时,能够减轻沿引导路径R移动的操作人员的作业负担。因此,根据筒子架装置70,能够实现在多个筒子架引导件74、75放置纱条S时的作业性的提高。
在筒子架装置70中,保持机构73具有能够相对于导轨71沿引导路径R滑动的滑动部73b。同样地,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具有能够相对于导轨71沿引导路径R滑动的滑动部74b。由此,通过简单的结构,能够使保持机构73以及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沿引导路径R移动。
在筒子架装置70中,配置于导轨71的滑动区域71a的保持机构73的滑动部73b经由在导轨71中位于滑动区域71a的下方的开口区域71b与保持机构73的夹持部73a连接。同样地,配置于导轨71的滑动区域71a的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的滑动部74b经由在导轨71中位于滑动区域71a的下方的开口区域71b与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的引导部74a连接。由此,能够抑制飞花堆积于导轨71的滑动区域71a,能够将滑动部73b以及滑动部74b相对于导轨71的滑动状态维持在适当的状态。
在筒子架装置70中,各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能够移动至将纱条S放置于引导部74a的放置位置、和利用引导部74a引导纱条S的引导位置。由此,能够使各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移动至放置位置,所以能够进一步减轻沿引导路径R移动的操作人员的作业负担。
在筒子架装置70中,供多个筒子架引导件74、75集合且在各自的引导部74a、75a放置纱条S的放置区域设置于导轨71。由此,能够使多个筒子架引导件74、75集合在放置区域,所以能够进一步减轻沿引导路径R移动的操作人员的作业负担。
在筒子架装置70中,各引导部74a、75a被悬臂支承于导轨71。由此,例如当忘记向上游侧的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放置纱条S时,能够在保持将纱条S放置于下游侧的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以及固定筒子架引导件75的状态下在上游侧的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放置纱条S。
在筒子架装置70中,使保持机构73以及多个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沿引导路径R移动的第一绳索76沿引导路径R呈无端环状设置于导轨71。由此,使用第一绳索76,能够容易地使保持机构73以及多个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沿引导路径R移动。
在筒子架装置70中,在保持机构73与下游侧的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之间、在下游侧的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与上游侧的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之间、以及在上游侧的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与固定筒子架引导件75之间分别架设有第二绳索77。由此,在使用第一绳索76使保持机构73以及多个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沿引导路径R移动时,利用第二绳索77,规定保持机构73与下游侧的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之间、下游侧的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与上游侧的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之间、以及上游侧的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与固定筒子架引导件75之间的距离,所以能够容易地使保持机构73以及多个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位于规定位置(放置位置等)。
在筒子架装置70中,保持纱条S的保持机构73在引导路径R中的多个筒子架引导件74、75的下游侧,以能够沿引导路径R移动的方式支承于导轨71。由此,能够使保持机构73保持纱条S的前端部,将纱条S的前端部可靠地输送至牵伸装置6。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被支承为能够沿引导路径R移动,但在本发明中,只要多个筒子架引导件中至少一个筒子架引导件被支承为能够沿引导路径移动即可。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保持纱条S的保持机构73,但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在多个筒子架引导件中的配置于引导路径的最下游侧的筒子架引导件设置保持纱条的保持部。作为保持部,能够使用夹子、磁铁等。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保持机构73设置有滑动部73b,但也可以代替滑动部73b转而在保持机构73设置在导轨71上滚动的罗拉等。对于各筒子架引导件74、75也是一样的。
另外,可以针对每个纺纱单元改变筒子架装置70的导轨71的长度、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的个数等。另外,例如可以利用马达等的驱动源使第一绳索76旋转,由此自动进行保持机构73以及各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的移动。
另外,气流纺纱装置还可以具备被纤维引导部保持且以向纺纱室内突出的方式配置的针,以便防止纤维束的捻转传递至气流纺纱装置的上游侧。另外,气流纺纱装置也可以代替这样的针转而利用纤维引导部的下游侧端部防止纤维束的捻转传递至气流纺纱装置的上游侧。进而,气流纺纱装置可以具备朝互为相反方向加捻的一对喷气喷嘴。
另外,在纺纱机1中,纱线贮存装置50具有从气流纺纱装置7拉出细纱Y的功能,但在本发明的纺纱机中,也可以利用送出罗拉和夹持罗拉将细纱拉出。
另外,在纺纱机1中,以在上侧供给的细纱Y在下侧被卷绕的方式配置各装置,但在本发明的纺纱机中,也可以是以在下侧供给的细纱在上侧被卷绕的方式配置各装置。
另外,在纺纱机1中,牵伸装置6的下罗拉、横动装置23的横动机构由来自动力机箱5的动力(即,多个纺纱单元2共有)驱动,但在本发明的纺纱机中,纺纱单元2的各部分(例如,牵伸装置、纺纱装置、卷取装置等)可以针对每个纺纱单元2独立驱动。
另外,在细纱Y的行进方向上,张力传感器9可以配置于清纱器8的上游侧。另外,单元控制器10可以不针对每个纺纱单元2设置,而针对多个纺纱单元2设置。另外,上蜡装置11、张力传感器9以及清纱器8可以不设置于纺纱单元2。另外,卷取装置12可以不由针对每个纺纱单元2设置的驱动马达驱动,而由在多个纺纱单元2中共有地设置的驱动源驱动。在这种情况下,以在使卷装P反转时使卷装P离开卷取滚筒22的方式,利用气缸(省略图示)使摇架臂21移动,利用设置于接头台车3的反转用罗拉(省略图示)使卷装P反转。

Claims (12)

1.一种筒子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子架装置具备:
多个筒子架引导件,所述多个筒子架引导件分别具有沿引导路径引导纤维束的引导部;以及
支承部件,该支承部件将多个所述筒子架引导件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筒子架引导件支承为能够沿所述引导路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子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件是沿所述引导路径延伸的导轨,
至少一个所述筒子架引导件还具有能够相对于所述导轨沿所述引导路径滑动的滑动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筒子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轨具有供所述滑动部配置的滑动区域、以及在铅垂方向上位于所述滑动区域的下方的开口区域,
所述滑动部经由所述开口区域与所述引导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筒子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所述筒子架引导件能够移动至将所述纤维束放置于所述引导部的放置位置、和利用所述引导部引导所述纤维束的引导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筒子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件具有供多个所述筒子架引导件集合并在多个所述筒子架引导件各自的所述引导部放置所述纤维束的放置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筒子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被悬臂支承于所述支承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筒子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子架装置还具备第一绳索,该第一绳索沿所述引导路径呈无端环状设置于所述支承部件,使至少一个所述筒子架引导件沿所述引导路径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筒子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子架装置还具备第二绳索,该第二绳索架设于多个所述筒子架引导件中的相邻的所述筒子架引导件之间,规定相邻的所述筒子架引导件之间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筒子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子架装置还具备保持机构,该保持机构在所述引导路径中的多个所述筒子架引导件的下游侧以能够沿所述引导路径移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支承部件,并保持所述纤维束。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筒子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筒子架引导件中的配置于所述引导路径的最下游侧的所述筒子架引导件还具有保持所述纤维束的保持部。
11.一种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纺纱单元具备:
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筒子架装置;
牵伸装置,该牵伸装置牵伸由所述筒子架装置引导的所述纤维束;
气流纺纱装置,该气流纺纱装置对由所述牵伸装置牵伸后的所述纤维束加捻而生成细纱;以及
卷取装置,该卷取装置将由所述气流纺纱装置生成的所述细纱卷取于卷装。
12.一种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纺纱机具备多个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纺纱单元,
多个所述纺纱单元各自的所述筒子架装置相互独立,能够调整多个所述筒子架引导件的位置。
CN201410558077.0A 2013-10-23 2014-10-20 筒子架装置、纺纱单元以及纺纱机 Active CN1045623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20431A JP2015081397A (ja) 2013-10-23 2013-10-23 クリール装置、紡績ユニット及び紡績機
JP2013-220431 2013-10-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62330A true CN104562330A (zh) 2015-04-29
CN104562330B CN104562330B (zh) 2018-04-13

Family

ID=53012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58077.0A Active CN104562330B (zh) 2013-10-23 2014-10-20 筒子架装置、纺纱单元以及纺纱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5081397A (zh)
CN (1) CN10456233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39723A (ja) * 1992-02-25 1993-09-17 Murata Mach Ltd スライバ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US6081972A (en) * 1997-09-27 2000-07-04 Rieter Ingolstadt Spinnereimaschinenbau Ag Fiber band feed apparatus with guide and monitor for breakage
JP2009041153A (ja) * 2007-08-10 2009-02-26 Murata Mach Ltd スライバ供給クリール
CN102453988A (zh) * 2010-10-18 2012-05-16 吴江市谢氏制衣有限公司 织机多孔导线架
CN103290555A (zh) * 2013-07-04 2013-09-11 吴江市汇泉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滑轮导线式细纱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39723A (ja) * 1992-02-25 1993-09-17 Murata Mach Ltd スライバ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US6081972A (en) * 1997-09-27 2000-07-04 Rieter Ingolstadt Spinnereimaschinenbau Ag Fiber band feed apparatus with guide and monitor for breakage
JP2009041153A (ja) * 2007-08-10 2009-02-26 Murata Mach Ltd スライバ供給クリール
CN102453988A (zh) * 2010-10-18 2012-05-16 吴江市谢氏制衣有限公司 织机多孔导线架
CN103290555A (zh) * 2013-07-04 2013-09-11 吴江市汇泉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滑轮导线式细纱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081397A (ja) 2015-04-27
CN104562330B (zh) 2018-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95175B (zh) 纱线卷绕单元、纱线卷绕机及摇架装置
JP5519435B2 (ja) 紡糸巻取装置
CN103010816B (zh) 纱线卷取机
CN101868570B (zh) 用于制造针织品的方法和装置
JP2012021241A5 (zh)
CN103010823B (zh) 纱线卷绕机及纱线卷绕单元
CN106241495B (zh) 纱线卷取机以及纺纱机械
CN105648584A (zh) 芯线供给装置以及纺纱机械
EP2862826A1 (en) Yarn winding machine
CN205474168U (zh) 清洁装置、牵伸装置以及纺纱机
CN202401190U (zh) 纺纱机械
JP2016194173A (ja) ドラフト装置及び紡績機
CN104444576B (zh) 纱线卷绕机
JP2014009052A (ja) 繊維機械
CN105734741B (zh) 纤维机械
CN104562330A (zh) 筒子架装置、纺纱单元以及纺纱机
CN105274664B (zh) 芯纱供给单元、芯纱供给装置、纺纱机及芯纱供给方法
EP2975164B9 (en) Spinning machine comprising a core yarn supplying unit.
CN105568453B (zh) 导纱器、芯纱供给装置及纺纱机械
EP3153613A1 (en) Drafting device, spinning machine, and method of spinning technical field
EP3095742A1 (en) Yarn winding machine
CN205603752U (zh) 牵伸装置以及纺纱机
JP2016102267A (ja) 繊維回収装置、ドラフト装置及び紡績機
CN103484989B (zh) 纺纱机
JP2019119539A (ja) 糸巻取機及びボビン供給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