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56372A - 一种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556372A CN104556372A CN201310473158.6A CN201310473158A CN104556372A CN 104556372 A CN104556372 A CN 104556372A CN 201310473158 A CN201310473158 A CN 201310473158A CN 104556372 A CN104556372 A CN 10455637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xcess sludge
- adsorption
- organic
- pond
- slud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0—Aerobic and anaerobic process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02—Biological treatment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20—Sludge process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保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本发明所述的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明确剩余污泥为来自沉淀池的剩余污泥,主要包括剩余污泥混合吸附,吸附有机物后的剩余污泥泥水分离和有机物的进一步去除,同时为保证吸附有机物后的剩余污泥得到较好的分离,在好氧池投加少量氢氧化钙,以改善剩余污泥的沉降性能。本发明利用从好氧沉淀池排出的剩余污泥的吸附作用,在缺氧池与进水混合并在缺氧沉淀池沉淀排出,以达到带出部分有机物、减轻后续处理负荷的目的,具有原理明确、工艺流程短、改造工作量少、控制简单等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尤指利用好氧沉淀池排出的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微生物处理有机污水过程中,微生物通过对有机污水中有机物的吸附、透过、分解等步骤,最终将部分易分解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用于合成生物细胞,而剩余部分难分解有机物很难被微生物氧化成最终产物-二氧化碳和水。为保证微生物的处理效果,好氧处理过程中的微生物处于内源呼吸阶段(饥饿状态),从好氧沉淀池排出的剩余污泥对有机物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将剩余污泥在好氧沉淀前的缺氧段与进水混合,吸附有机物后通常经好氧沉淀池排出,经过浓缩、脱水处理后,再进行安全处置,可以分离带出部分有机物,以减少后续生物处理的负荷。为保证吸附有机物后的剩余污泥得到较好的分离,在曝气池需投加少量氢氧化钙,以改善剩余污泥的沉降性能。根据剩余污泥回流的浓度和流量等参数可以控制剩余污泥的排量。
201310001101.6公开了一种连续流城市污水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脱氮方法。其步骤为城市污水首先进入生物吸附反应器,通过活性污泥的吸附作用将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吸附至活性污泥,再进入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缺氧区发生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反应,进一步去除城市污水中残余的有机物和回流污泥中的硝态氮;然后进入好氧区发生短程硝化,再进入缺氧区发生厌氧氨氧化作用;最后再次进入好氧区和缺氧区,重复以上步骤,最终达到将氮从城市污水中脱除的目的。
201310000653.5公开了一种强化能量回收的城市污水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脱氮方法。城市污水首先进入生物吸附反应器,先通过活性污泥的吸附作用将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吸附至活性污泥,而后经中间水箱调节水量后进入SBR反应器,低氧曝气与缺氧搅拌交替运行,实现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的过程,从而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量的回收率,降低城市污水处理的运行能耗。
以上2个发明均为城市污水的处理,通过回流污泥的吸附作用将水中的有机物吸附至活性污泥,均属于常规脱氮的预处理,未说明用剩余污泥的吸附性吸附并带出有机物。
201310023825.0公开了一种难降解制药园区尾水的处理工艺,对难降解制药园区尾水进行活性污泥吸附一臭氧氧化的预处理,首先使用1000mg/L的活性污泥在吸附时间为15min的条件下将难降解制药园区尾水中难降级(解)有机物进行去除,再在臭氧投加量为20mg/L、氧化时间为30min的条件下提高难降解制药园区尾水水质的可生化性:
(1)难降解制药园区尾水经污泥吸附池进水管进入污泥吸附池,与从污泥进泥管流入的活性污泥进行混合;
(2)吸附有难降解有机物的泥水混合液(难降解制药园区尾水与活性污泥的混合物)经污泥吸附池出水管进入污泥吸附(沉淀)池进行沉淀,沉淀后的污泥从污泥吸附(沉淀)池的排泥管排出,上清液经污泥吸附(沉淀)池的出水管流入臭氧氧化池。
该发明采用活性污泥(1000mg/L,吸附时间15min)吸附难降解有机物,但未说明活性污泥的来源及吸附难降解有机物后活性污泥的去向。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利用处于内源呼吸阶段的剩余污泥对有机物的吸附作用,将通常在好氧沉淀池直接排出剩余污泥,改为先在缺氧段与进水混合、吸附有机物后,再经过沉淀分离排出,以达到带出部分有机物的目的,减轻后续处理的负荷。为保证吸附有机物后的剩余污泥得到较好的分离,在曝气池需投加少量氢氧化钙,以改善剩余污泥的沉降性能。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剩余污泥与有机污水进入A池:好氧沉淀池9底部的剩余污泥进入缺氧池2,与待生物处理的有机污水混合;
步骤2、剩余污泥的混合吸附:控制剩余污泥的浓度、水力停留时间、溶解氧浓度和氧化还原电位,在缺氧池2进行剩余污泥与有机污水的混合与吸附,混合与吸附后的剩余污泥泥水进入缺氧沉淀池6;
步骤3、剩余污泥泥水分离与外排:在缺氧沉淀池6中,对混合与吸附后的剩余污泥泥水进行分离,泥水分离后,缺氧沉淀池6底部的剩余污泥外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与处置,缺氧沉淀池6上层的上清液流至O池7;
步骤4、有机物的进一步去除:在O池7中充氧,与流至O池7的上清液混合,在O池7的进水处,投加质量分数为3~5%氢氧化钙溶液,在O池7中好氧污泥的作用下进一步进行有机物的分解,
分离完有机物的O池7中的泥水混合液流进好氧沉淀池9,进行泥水分离,泥水分离后,好氧沉淀池9的上清液进行外排,剩余污泥回流进入缺氧池2。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步骤1所述的剩余污泥通过剩余污泥回流管线的回流泵11进入缺氧池2,剩余污泥回流管线安装有流量仪表12与浓度仪表13,以控制缺氧沉淀池6底部的剩余污泥外排量。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步骤1所述的缺氧池2不少于一段。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步骤1所述的缺氧池2为完全混合式或推流式。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步骤1所述的缺氧池2为推流式。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步骤2所述的剩余污泥浓度为3~9克/升,水力停留时间为4~10小时,溶解氧浓度为0.0~0.5mg/L,氧化还原电位为-100~+100mV。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步骤3所述缺氧沉淀池6中剩余污泥的外送方式为间歇式或连续式。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步骤3所述缺氧沉淀池6中剩余污泥的外送方式为间歇式,其时间间隔为8~24小时。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步骤4投加的氢氧化钙溶液采用氧化钙或氢氧化钙粉状成品加水后配置。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步骤4投加的氢氧化钙溶液采用氢氧化钙粉状成品加水后配置。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配制氢氧化钙溶液所用的水为好氧沉淀池9的上清液或系统处理后的达标污水。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配制氢氧化钙溶液所用的水为好氧沉淀池9的上清液。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步骤4氢氧化钙溶液的投加浓度为50~200mg/L。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步骤4中好氧沉淀池9内的泥水分离通过内部设置的刮泥机10进行。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步骤4所述的刮泥机10采用幅流式。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步骤4中的剩余污泥通过剩余污泥回流管线的回流泵11进入缺氧池2。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步骤1中的有机污水自流或经泵提升至缺氧池2中。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步骤3中的缺氧沉淀池6底部的剩余污泥通过剩余污泥泵3排泥外送。
本发明所述的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本发明利用剩余污泥的吸附性带出有机物,剩余污泥吸附有机物后再进行剩余污泥的处理与处置,明确剩余污泥为来自沉淀池的剩余污泥,且由于加入氢氧化钙,对剩余污泥的沉降有利,使缺氧池的剩余污泥浓度高于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剩余污泥,较长的吸附时间有利于提高剩余污泥的吸附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将好氧沉淀池的剩余污泥由沉淀池排泥改为缺氧段排泥,利用排出剩余污泥的吸附作用,带出部分有机物,以减少后续处理的负荷;
2、本发明吸附有机物后的剩余污泥可通过缺氧池后单设的沉淀分离系统分离排出,再经过处理与处置,被吸附的有机物与剩余污泥一同被处理;
3、本发明在好氧池需投加少量氢氧化钙,以改善剩余污泥的沉降性能,保证吸附有机物后的剩余污泥得到较好的分离;
4、本发明所述的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具有原理明确、工艺流程短、改造工作量少、控制简单等特点。
附图说明
本发明有如下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实施例3中投加氢氧化钙1个月后,曝气池污泥菌胶团的POM照片,
图3是实施例3中投加氢氧化钙3个月后,曝气池污泥菌胶团的POM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采用常规的生物A/O+沉淀的处理流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剩余污泥与有机污水进入A池(缺氧池)
从好氧沉淀池9底部排出的剩余污泥通过剩余污泥回流管线的回流泵11进入缺氧池2,与待生物处理的有机污水(该有机污水经预处理已满足生物处理条件)混合,其中,有机污水自流或经泵提升至缺氧池2中,即好氧沉淀池9底部的剩余污泥进入缺氧池2,与待生物处理的有机污水在缺氧池2内混合;
2、剩余污泥的混合吸附
在缺氧池2设置混合搅拌装置1、溶解氧(DO)仪表4和氧化还原电位(ORP)仪表5,控制剩余污泥的浓度、水力停留时间、溶解氧浓度和氧化还原电位,进行剩余污泥与有机污水的混合与吸附,混合与吸附后的剩余污泥泥水(混合与吸附后的剩余污泥和有机污水的混合物)进入缺氧沉淀池6,即控制缺氧池2中剩余污泥的浓度、水力停留时间、溶解氧浓度和氧化还原电位,在缺氧池2内进行剩余污泥与待生物处理的有机污水的混合与吸附,混合与吸附后的剩余污泥泥水进入缺氧沉淀池6;
3、剩余污泥泥水分离与外排
在缺氧沉淀池6中,对混合与吸附后的剩余污泥泥水进行分离,泥水分离后,缺氧沉淀池6底部的剩余污泥通过剩余污泥泵3排泥外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与处置,缺氧沉淀池6上层的上清液自流至O池(好氧池)7;
4、有机物的进一步去除
空气通过曝气头8通入O池7中,对O池7进行充氧,(使氧)与自流至O池7的上清液混合,在O池7的进水处,投加质量分数为3~5%氢氧化钙溶液,在O池7中好氧污泥的作用下进一步进行有机物的分解,
分离完有机物的O池7中的泥水混合液(自流至O池7的上清液与O池7中好氧污泥的混合液)自流进好氧沉淀池9,好氧沉淀池9内装有刮泥机10,进行泥水分离,泥水分离后,上清液进行外排,剩余污泥通过剩余污泥回流管线的回流泵11回流进入缺氧池2,即有机物分解后的泥水混合液流进好氧沉淀池9,进行泥水分离,泥水分离后,好氧沉淀池9上层的上清液进行外排,好氧沉淀池9底部的剩余污泥回流进入缺氧池2。
在O池进行有机物的分解为公知技术,曝气头应采用穿孔管、散流等气泡较大、不易堵塞的曝气头。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剩余污泥为共知技术,指一段或两段以上从好氧沉淀池排出的剩余污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步骤1所述的剩余污泥通过剩余污泥回流管线的回流泵11进入缺氧池2,剩余污泥回流管线安装流量仪表(QIC)12与浓度(CIC)13仪表,以通过阀门14控制缺氧沉淀池6底部的剩余污泥外排量。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步骤1所述的缺氧池2不少于一段,即至少为一段。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步骤1所述的缺氧池2为完全混合或推流式,优选为推流式。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步骤2所述的剩余污泥浓度为3~9克/升,水力停留时间为4~10小时,溶解氧浓度为0.0~0.5mg/L,氧化还原电位为-100~+100mV。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步骤3中对吸附有机物后的剩余污泥泥水进行分离和缺氧沉淀池6底部的剩余污泥外送后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与处置均为现有技术,缺氧沉淀池6的排泥方式为间歇式或连续式,优选为间歇式。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步骤3所述间歇式的排泥方式,其时间间隔为8~24小时。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步骤4氢氧化钙溶液的投加浓度为50~200mg/L。
投加的氢氧化钙溶液来自氢氧化钙投加系统,通过氢氧化钙配置罐15和加药泵16,将氢氧化钙溶液投加在O池7进水处。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氢氧化钙配置罐15中的氢氧化钙溶液采用氧化钙和氢氧化钙粉状成品加水后配置,优选氢氧化钙粉状成品;配制氢氧化钙溶液采用好氧沉淀池9上层的上清液或系统处理后的达标污水(指经过本发明的方法处理后的污水,再经过后续处理能够达标的污水),优选为好氧沉淀池9上层的上清液,以节省清洁水。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步骤4中好氧沉淀池9内的泥水分离通过好氧沉淀池9内部设置的刮泥机10进行。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步骤4所述的刮泥机10采用幅流式。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步骤4中的剩余污泥通过剩余污泥回流管线的回流泵11进入缺氧池2。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步骤1中的待生物处理的有机污水自流或经泵提升至缺氧池2中。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步骤3中的缺氧沉淀池6底部的剩余污泥通过剩余污泥泵3排泥外送。
以下为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某化工污水剩余污泥缺氧池吸附排泥处理效果。
从好氧沉淀池9底部排出的剩余污泥通过剩余污泥回流管线的回流泵11进入推流式缺氧池2,缺氧池2的段数为1段,与需要经过生物处理、经预处理满足进生物处理条件的有机污水混合,其中,有机污水自流或经泵提升至缺氧池2中;
在缺氧池2设置混合搅拌装置1、溶解氧(DO)仪表4和氧化还原电位(ORP)仪表5,控制水力停留时间为6小时,剩余污泥浓度为9克/升,DO为0.1~0.3mg/L,ORP在-20~+50mV之间,进行剩余污泥与有机污水的混合与吸附,混合与吸附后的剩余污泥泥水进入缺氧沉淀池6;
在缺氧沉淀池6中,对吸附有机物后的剩余污泥泥水进行分离,缺氧沉淀池6采用连续式排泥,缺氧沉淀池6底部的剩余污泥通过剩余污泥泵3排泥外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与处置,缺氧沉淀池6上层的上清液自流至O池7;
空气通过曝气头8进行充氧,与自流至O池7的上清液混合,在O池7的进水处,投加质量分数为3~5%氢氧化钙溶液,其中,该氢氧化钙溶液采用氧化钙或氢氧化钙粉状成品加好氧沉淀池9的上清液配置而成,在O池7中好氧污泥的作用下进一步进行有机物的分解,
分离完有机物的O池7中的泥水混合液自流进好氧沉淀池9,9内装有幅流式刮泥机10,进行泥水分离,泥水分离后,上清液进行外排,剩余污泥通过剩余污泥回流管线回流进入缺氧池2。
经过缺氧池污泥吸附后进、出水COD分别平均为604mg/L和450mg/L,去除率为25.2%;进、出水BOD5分别平均为334mg/L和273mg/L,去除率为18.3%;B/C比从0.55提高至0.61,升高率为9.8%。从实施例1的结果可以看出,通过剩余污泥在缺氧池吸附有机物后排出时,不仅去除了有机物,减轻了后续处理的负荷,而且提高B/C比,有利于后续生物处理。
实施例2
某石化污水剩余污泥缺氧池吸附排泥处理效果。
从好氧沉淀池9底部排出的剩余污泥通过剩余污泥回流管线的回流泵11进入完全混合式缺氧池2,缺氧池2的段数为2段,与需要经过生物处理、经预处理满足进生物处理条件的有机污水混合,其中,有机污水自流或经泵提升至缺氧池2中;
在缺氧池2设置混合搅拌装置1、溶解氧(DO)仪表4和氧化还原电位(ORP)仪表5,控制水力停留时间为4小时,污泥浓度为5克/升,DO为0.2~0.5mg/L,ORP在+10~+100mV之间,进行剩余污泥与有机污水的混合与吸附,混合与吸附后的剩余污泥泥水进入缺氧沉淀池6;
在缺氧沉淀池6中,对吸附有机物后的剩余污泥泥水进行分离,缺氧沉淀池6采用间歇式排泥,排泥间隔8小时,缺氧沉淀池6底部的剩余污泥通过剩余污泥泵3排泥外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与处置,缺氧沉淀池6上层的上清液自流至O池(好氧池)7;
空气通过曝气头8进行充氧,与自流至O池7的上清液混合,在O池7的进水处,投加质量分数为3~5%氢氧化钙溶液,其中,该氢氧化钙溶液采用氧化钙或氢氧化钙粉状成品加系统处理后的达标污水配置而成,在O池7中好氧污泥的作用下进一步进行有机物的分解,
分离完有机物的O池7中的泥水混合液自流进好氧沉淀池9,9内装有刮泥机10,进行泥水分离,泥水分离后,上清液进行外排,剩余污泥通过剩余污泥回流管线回流进入缺氧池2。
经过缺氧池污泥吸附后进、出水COD分别平均为602mg/L和495mg/L,去除率为17.8%;进、出水BOD5分别平均为350mg/L和339mg/L,去除率为3.1%;B/C比从0.58提高至0.68,升高率为14.7%。
从实施例2的结果可以看出,经过缺氧池污泥吸附后COD和BOD5的去除率分别为17.8%和3.1%,B/C比升高率为14.7%。由于停留时间较短,COD与BOD5去除率均不高,但由于COD去除率大于BOD5,使得B/C比明显提高。
实施例3
某化工污水剩余污泥缺氧池吸附排泥处理效果。
从好氧沉淀池9底部排出的剩余污泥通过剩余污泥回流管线的回流泵11进入推流式缺氧池2,缺氧池2的段数为2段以上,与需要经过生物处理、经预处理满足进生物处理条件的有机污水混合,其中,有机污水自流或经泵提升至缺氧池2中;
在缺氧池2设置混合搅拌装置1、溶解氧(DO)仪表4和氧化还原电位(ORP)仪表5,控制水力停留时间为10小时,污泥浓度为9克/升,DO为0.0~0.2mg/L,ORP在-100~+10mV之间,进行剩余污泥与有机污水的混合与吸附,混合与吸附后的剩余污泥泥水进入缺氧沉淀池6;
在缺氧沉淀池6中,对吸附有机物后的剩余污泥泥水进行分离,缺氧沉淀池6采用间歇方式排泥,排泥间隔24小时,缺氧沉淀池6底部的剩余污泥通过剩余污泥泵3排泥外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与处置,缺氧沉淀池6上层的上清液自流至O池(好氧池)7;
空气通过曝气头8进行充氧,与自流至O池7的上清液混合,在O池7的进水处,投加浓度为50~200mg/L的质量分数为3~5%氢氧化钙溶液,在O池7中好氧污泥的作用下进一步进行有机物的分解,
分离完有机物的O池7中的泥水混合液自流进好氧沉淀池9,9内装有幅流式刮泥机10,进行泥水分离,泥水分离后,上清液进行外排,剩余污泥通过剩余污泥回流管线回流进入缺氧池2。
经过缺氧池污泥吸附后进、出水COD分别平均为577mg/L和495mg/L,去除率为14.2%;进、出水BOD5分别平均为251mg/L和248mg/L,去除率为1.2%;B/C比从0.44提高至0.5,升高率为13.6%。
实施例3中可以看出,经过缺氧池污泥吸附后COD和BOD5的去除率分别为14.2%和1.2%,B/C比升高率为13.6%,由于停留时间较长,部分COD去除并可能发生水解,使BOD5变化很少(减少1.2%)。由于COD去除率大于BOD5,使得B/C比也有明显提高。
将氢氧化钙产品配制成氢氧化钙溶液(质量百分数为5%),通过计量泵投加至A段,投加浓度为50~200mg/L,投加后1个月左右,如图2所示,曝气池污泥菌胶团致密;3个月左右,如图3所示,曝气池污泥菌胶团部分呈颗粒状,呈较好的沉降性,可提高回流污泥浓度和剩余污泥浓度。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18)
1.一种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剩余污泥与有机污水进入A池:好氧沉淀池(9)底部的剩余污泥进入缺氧池(2),与待生物处理的有机污水混合;
步骤2、剩余污泥的混合吸附:控制剩余污泥的浓度、水力停留时间、溶解氧浓度和氧化还原电位,在缺氧池(2)进行剩余污泥与有机污水的混合与吸附,混合与吸附后的剩余污泥泥水进入缺氧沉淀池(6);
步骤3、剩余污泥泥水分离与外排:在缺氧沉淀池(6)中,对混合与吸附后的剩余污泥泥水进行分离,泥水分离后,缺氧沉淀池(6)底部的剩余污泥外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与处置,缺氧沉淀池(6)上层的上清液流至O池(7);
步骤4、有机物的进一步去除:在O池(7)中充氧,与流至O池(7)的上清液混合,在O池(7)的进水处,投加质量分数为3~5%氢氧化钙溶液,在O池(7)中好氧污泥的作用下进一步进行有机物的分解,
分离完有机物的O池(7)中的泥水混合液流进好氧沉淀池(9),进行泥水分离,泥水分离后,好氧沉淀池(9)的上清液进行外排,剩余污泥回流进入缺氧池(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剩余污泥通过剩余污泥回流管线的回流泵(11)进入缺氧池(2),剩余污泥回流管线安装流量仪表(12)与浓度仪表(13),以控制缺氧沉淀池(6)底部的剩余污泥外排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缺氧池(2)不少于一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缺氧池(2)为完全混合式或推流式。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缺氧池(2)为推流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剩余污泥浓度为3~9克/升,水力停留时间为4~10小时,溶解氧浓度为0.0~0.5mg/L,氧化还原电位为-100~+100mV。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缺氧沉淀池(6)中剩余污泥的外送方式为间歇式或连续式。
8.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缺氧沉淀池(6)中剩余污泥的外送方式为间歇式,其时间间隔为8~24小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投加的氢氧化钙溶液采用氧化钙或氢氧化钙粉状成品加水后配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投加的氢氧化钙溶液采用氢氧化钙粉状成品加水后配置。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配制氢氧化钙溶液所用的水为好氧沉淀池(9)的上清液或系统处理后的达标污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配制氢氧化钙溶液所用的水为好氧沉淀池(9)的上清液。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氢氧化钙溶液的投加浓度为50~200mg/L。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好氧沉淀池(9)内的泥水分离通过内部设置的刮泥机(10)进行。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刮泥机(10)采用幅流式。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的剩余污泥通过剩余污泥回流管线的回流泵(11)进入缺氧池(2)。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有机污水自流或经泵提升至缺氧池(2)中。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缺氧沉淀池(6)底部的剩余污泥通过剩余污泥泵(3)排泥外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473158.6A CN104556372B (zh) | 2013-10-11 | 2013-10-11 | 一种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473158.6A CN104556372B (zh) | 2013-10-11 | 2013-10-11 | 一种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56372A true CN104556372A (zh) | 2015-04-29 |
CN104556372B CN104556372B (zh) | 2017-04-26 |
Family
ID=53073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473158.6A Active CN104556372B (zh) | 2013-10-11 | 2013-10-11 | 一种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556372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28974A (zh) * | 2017-12-27 | 2018-06-08 | 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生活污水剩余污泥强化吸附工业废水的装置及工艺 |
CN108776429A (zh) * | 2018-06-20 | 2018-11-09 | 江苏复星节能环保有限公司 | 改善生化池搅拌效果方法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4204955C1 (en) * | 1992-02-19 | 1993-07-15 | Technische Consult Tecon Gmbh, 3392 Clausthal-Zellerfeld, De | Purificn. of waste water contg. ammonium and organic contaminants - by initial treatment with active sludge under limiting oxidn. conditions to give a sludge loaded to organic substances for use in subsequent anoxic denitrification stage, etc. |
CN101367561A (zh) * | 2008-08-29 | 2009-02-18 | 天津大学 | 污泥吸附净化水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1434445A (zh) * | 2008-12-19 | 2009-05-20 | 天津大学 | 含磷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及操作方法 |
CN101544423A (zh) * | 2009-04-29 | 2009-09-30 | 重庆大学 | 污泥减量的a/o脱氮污水处理工艺及装置 |
CN101891343A (zh) * | 2010-07-12 | 2010-11-24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一种城市污水生物净化并回收资源的方法 |
CN103058461A (zh) * | 2013-01-02 | 2013-04-24 | 北京工业大学 | 强化能量回收的城市污水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脱氮方法 |
CN103073154A (zh) * | 2013-01-23 | 2013-05-01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一种难降解制药园区尾水的处理工艺 |
CN103086568A (zh) * | 2013-01-02 | 2013-05-08 | 北京工业大学 | 连续流城市污水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脱氮方法 |
CN103241902A (zh) * | 2013-05-21 | 2013-08-14 | 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废水的生物处理工艺及利用该工艺的生物处理系统 |
-
2013
- 2013-10-11 CN CN201310473158.6A patent/CN10455637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4204955C1 (en) * | 1992-02-19 | 1993-07-15 | Technische Consult Tecon Gmbh, 3392 Clausthal-Zellerfeld, De | Purificn. of waste water contg. ammonium and organic contaminants - by initial treatment with active sludge under limiting oxidn. conditions to give a sludge loaded to organic substances for use in subsequent anoxic denitrification stage, etc. |
CN101367561A (zh) * | 2008-08-29 | 2009-02-18 | 天津大学 | 污泥吸附净化水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1434445A (zh) * | 2008-12-19 | 2009-05-20 | 天津大学 | 含磷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及操作方法 |
CN101544423A (zh) * | 2009-04-29 | 2009-09-30 | 重庆大学 | 污泥减量的a/o脱氮污水处理工艺及装置 |
CN101891343A (zh) * | 2010-07-12 | 2010-11-24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一种城市污水生物净化并回收资源的方法 |
CN103058461A (zh) * | 2013-01-02 | 2013-04-24 | 北京工业大学 | 强化能量回收的城市污水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脱氮方法 |
CN103086568A (zh) * | 2013-01-02 | 2013-05-08 | 北京工业大学 | 连续流城市污水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脱氮方法 |
CN103073154A (zh) * | 2013-01-23 | 2013-05-01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一种难降解制药园区尾水的处理工艺 |
CN103241902A (zh) * | 2013-05-21 | 2013-08-14 | 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废水的生物处理工艺及利用该工艺的生物处理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刘平: "生活污水A/O处理系统运行优化改造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Ⅰ辑》 * |
周利等: "丝状菌污泥膨胀的影响因素与控制", 《环境科学进展》 *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28974A (zh) * | 2017-12-27 | 2018-06-08 | 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生活污水剩余污泥强化吸附工业废水的装置及工艺 |
CN108128974B (zh) * | 2017-12-27 | 2020-12-15 | 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生活污水剩余污泥强化吸附工业废水的装置及工艺 |
CN108776429A (zh) * | 2018-06-20 | 2018-11-09 | 江苏复星节能环保有限公司 | 改善生化池搅拌效果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56372B (zh) | 2017-04-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609658B (zh) | 一种催化内电解-改良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反渗透浓水的方法 | |
CN106927628A (zh) | 微电解—芬顿—egsb—a/o—bco—baf—混凝处理制药废水工艺 | |
CN105036495A (zh) | 一种离子交换与反硝化集成去除水中硝态氮的方法 | |
CN102086075A (zh) | 一种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工艺方法 | |
CN103172219A (zh) | 一种新型taic生产废水的处理工艺及处理系统 | |
CN105776746A (zh) | 一种化工园区综合污水的处理工艺和系统 | |
CN106277555A (zh) | 一种焦化废水的高效低成本处理方法及系统 | |
CN104529056A (zh) | 一种絮体污泥与颗粒污泥共生实现城市污水自养脱氮的方法 | |
CN106946420A (zh) | 一种高浓度氨氮废水的综合处理方法 | |
CN103787525A (zh) | 一种城市污水二级生化出水深度处理的方法 | |
CN102336483A (zh) | 一种垃圾渗滤液浓水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2363549A (zh) | 一种无膜工业有机废水的深度处理系统 | |
CN109384306A (zh) | 一种高钙高盐污水脱氮脱cod的处理工艺 | |
CN103241902B (zh) | 一种废水的生物处理工艺及利用该工艺的生物处理系统 | |
CN107973488B (zh) | 一种氨氮废水脱氮处理的方法 | |
CN102153199B (zh) | 一种高盐废水短程脱氮生物处理方法 | |
CN104098221B (zh) | 一种己内酰胺污水的处理方法 | |
CN108128925B (zh) | 一种同时去除cod及总磷的方法 | |
CN104556372A (zh) | 一种剩余污泥吸附分离有机物的方法 | |
CN103739158A (zh) | 一种早期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 | |
CN106430846A (zh) | 一种低有机物含量难生物降解废水高效处理集成工艺 | |
CN103910469B (zh) | 食品加工产生的含盐废水的处理工艺 | |
CN116143352A (zh) | 一种垃圾渗滤液全量化组合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 |
CN206624744U (zh) | 微电解‑芬顿‑egsb‑a/o‑bco‑baf‑混凝处理制药废水系统 | |
CN109320029A (zh) | 白酒生产废水处理方法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