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41736B - 茨菰滤泥机 - Google Patents

茨菰滤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41736B
CN104541736B CN201410821179.7A CN201410821179A CN104541736B CN 104541736 B CN104541736 B CN 104541736B CN 201410821179 A CN201410821179 A CN 201410821179A CN 104541736 B CN104541736 B CN 1045417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d
arrowhead
filter mud
band
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2117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41736A (zh
Inventor
陈桂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Bochuang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82117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417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417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417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417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417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oil Working Imp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茨菰滤泥机,包括:机身本体、轮子与机头,还包括设置于机身本体上并依次抵接的铲子、滤泥部及出料部;铲子抵接滤泥部,用于铲起茨菰后送入滤泥部进行滤泥作业;滤泥部包括第一滤泥单元、以及抵接第一滤泥单元的第二滤泥单元以及设置在第一滤泥单元及第二滤泥单元内部的振动装置;第一滤泥单元包括第一滤泥带、安装于第一滤泥带上的第一隔泥板以及开设于第一滤泥带上的第一滤泥孔,用于承接来自铲子的茨菰并除去附着在茨菰表面的泥土;出料部抵接第二滤泥单元,用于收集来自第二滤泥单元的茨菰。上述茨菰滤泥机,对茨菰进行深入地除泥,以过滤混在茨菰周围的泥土,加快收获茨菰的速度,极大提高了收获茨菰的效率。

Description

茨菰滤泥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用装置,特别是涉及茨菰滤泥机。
背景技术
茨菰即茨菰,属于淡水植物,原产中国,南北各省均有栽培,并广布亚洲热带、温带地区,欧美也有栽培。成熟的茨菰分布在水田的泥土的软表层并靠近硬表层一侧,故种植的田地其软表层的泥土不能太深。
目前,在茨菰收获的技术上还没有统一的机械作业方式,农民们在收获季节采用锄头或者钉耙进行收获,其方法是在种植有茨菰的泥土中用锄头或者钉耙先将小块的泥土掀翻,使得茨菰露出,然后再人工的用手一个一个地将茨菰收集起来。
因此,这种人工收获的方式收获进度慢,而且收获的茨菰表面还附着有大量的泥土,限制了茨菰的收获效率。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在收获茨菰时对茨菰进行除泥的问题,提供一种茨菰滤泥机,用于分离茨菰及附着于其上的泥土,还可以用于分离其他干湿混合的农产品。
一种茨菰滤泥机,包括:机身本体、设置于所述机身本体上的轮子与机头,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身本体上并依次抵接的铲子、滤泥部及出料部;所述铲子抵接所述滤泥部,用于铲起茨菰后送入所述滤泥部进行滤泥作业;所述滤泥部包括第一滤泥单元、以及抵接所述第一滤泥单元的第二滤泥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滤泥单元及所述第二滤泥单元内部的振动装置,所述振动装置用于使茨菰上的泥土受振动脱落;所述第一滤泥单元包括第一滤泥带、安装于所述第一滤泥带上的第一隔泥板以及开设于所述第一滤泥带上的第一滤泥孔,用于承接来自所述铲子的茨菰并除去附着在茨菰表面的泥土;所述出料部抵接所述第二滤泥单元,用于收集来自所述第二滤泥单元的茨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泥板为条块状,其宽度与所述第一滤泥带的宽度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泥板一侧固定在第一滤泥带上,另一侧凸出于第一滤泥带所在平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滤泥带包括双层结构的第一上层带和第一下层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层带开设有第一滤泥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层带固定在所述第一滤泥单元上,所述第一上层带相对所述第一下层带循环传动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层带相对所述第一上层带的表面安装设置有带清理功能的第一擦泥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擦泥布紧贴第一上层带,用于当所述第一上层带相对所述第一下层带传动运动时除去附着在茨菰上的淤泥与水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滤泥单元包括第二滤泥带、安装在所述第二滤泥带上的第二隔泥板以及开设在所述第二滤泥带上的第二滤泥孔,用于进一步的除去附着在茨菰上的泥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隔泥板为条块状,其宽度与所述第二滤泥带的宽度相等,各所述第二隔泥板一侧固定在所述第二滤泥带上,另一侧凸出于所述第二滤泥带所在平面。
上述茨菰滤泥机,通过设置在机身本体上的滤泥部对来自铲子的茨菰进行除泥作业,并且,在第一滤泥单元和第二滤泥单元的双重过滤下,对茨菰进行深入地除泥,以过滤混在茨菰周围的泥土,加快收获茨菰的速度,极大提高了收获茨菰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茨菰滤泥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铲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滤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所示的第二滤泥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出料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的茨菰滤泥机10的结构示意图,茨菰滤泥机10包括:机身本体100、轮子110、机头120、铲子130、滤泥部140及出料部150。轮子110与机头120设置于机身本体100上,铲子130、滤泥部140及出料部150依次抵接并设置于机身本体100上。例如,轮子110设置在机身本体100下方,机头120设置在机身本体100上方,铲子130设置在机身本体100前方,出料部150设置在机身本体100后方,滤泥部140贯通机身本体100且两端分别连接铲子130及出料部150,使得茨菰从铲子130进入滤泥部140,并由滤泥部140传输至出料部150,以实现对茨菰的机械化收获,提高收获茨菰的效率。
机身本体100包括全金属制成的承载式车身,例如,采用钢板或者铝等具有一定强度的金属材料,又如,为降低自重,采用、碳纤维或者强化塑料等材料制成;机身本体100内部设置有驾驶位、连接轮子110的方向盘及中控台,用于方便用户操控茨菰滤泥机10以进行工程作业,例如,为适应田间的颠簸地面,驾驶位下方通过设置有一软性弹簧连接在机身本体100,使得用户可以在较舒适的环境下作业。例如,机身本体上还设置有一圆筒形的固定部,用于插入固定一平板180,例如,驾驶位上方设置有所述平板180,例如,所述平板180为遮阳板,使得用户不受不同天气情况的限制,实现自由支配茨菰滤泥机10进行作业。例如,平板180朝向太阳光的表面设置有一太阳能电池板,用于在茨菰滤泥机10工作的同时,可以利用太阳光的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例如,所述圆筒形的固定部还安装一风扇,风扇通过导电线与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这样,用户在使用茨菰滤泥机10时,太阳能电池板能为风扇提供电能,以供用户在驾驶位上乘凉,特别适合在酷热的夏天中作业。
为了使得茨菰滤泥机10能够灵活地朝不同方向行进,例如,茨菰滤泥机10包括四个轮子110,各轮子110分别设置在机身本体100下方的相异位置。例如,机身本体100为方形体的金属框架,各轮子110焊接固定于金属框架下方的四角,使得框架本体100的重量均匀分配在四个轮子110上。例如,轮子110包括农业轮胎系列的农用加强耐磨型轮胎,其联接在设置于机身本体100的制动毂上,并随着制动毂与设置于机身本体100的驱动轴连接同步转动,从而可以在用户的操控下实现不同方向上行进。为了使得茨菰滤泥机10能在湿润的农田作业,避免茨菰滤泥机10的陷入泥土中,轮子110包括设置在机身本体100两侧的两条履带轮,例如,轮子110为橡胶履带轮,以使得茨菰滤泥机10可以高速行驶至作业地点而不损坏路面,同时,可以减轻茨菰滤泥机10的整体重量,并且,采用橡胶履带轮可以方便装卸,以适应田间地面作业。
为了使得茨菰滤泥机10能进行深土作业,机头120包括柴油发动机及其周围设备以带动铲子130进行铲土作业,采用柴油发动机可以为茨菰滤泥机10提供大功率的功力输出,并将铲子130送入土里并将土块铲起或者推起,以暴露出位于深土层的茨菰,并将其进行进一步的收获处理。
请参阅图2,其为图1的铲子130的结构示意图,铲子130包括铲子主体131、铲头132、分离机构133、分土板134及如图3所示的安装在铲子130内部的传送装置200,例如,铲头132、分离机构133及分土板134依次分别设置于铲子主体131上,传送装置200设置于铲子主体131内部,并且,传送装置200抵接滤泥部140;铲头132与分离机构133之间还设置入料口135,用于将混有茨菰的泥土送入传送装置200。
为了便于将铲子130插入田里的泥土,铲子主体131包括L型的板体,即板体包括靠近地面一侧的第一板体与连接第一板体的第二板体,并且,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成一角度,例如,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成100度角设置。例如,板体采用高强度金属材料,例如,板体采用钢铁或者硬质合金等,这样,由于高强度金属材料在静力作用下不容易变形,也不容易断裂,使得铲子130可以在插入田里的泥土后可以对泥土一个推力,以将泥土翻转并将茨菰取出。例如,L型的板体的靠近地面一侧的第一板体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第一档板,用于当混杂着茨菰的泥土进入铲子130时,可以使混杂着茨菰的泥土沿第一板体进入铲子130,从而可以整齐有序的将整块田的茨菰进行收获回收。
为了将混杂着茨菰的泥土送入铲子130内部,铲头132为三棱柱,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例如,铲头132为钢铁制成的三棱柱;铲头132设置在铲子主体131上,例如,铲头132与铲子主体131呈三角形设置,即,三棱柱的一侧面与所述铲子主体131的靠近地面一侧的第一板体抵接,并且,三棱柱的一侧边与第一板体的边重合形成铲子130的刃部;这样,由于三棱柱的各侧面之间有一定的角度,使得混杂着茨菰的泥土沿着三棱柱的侧面,即,沿着铲头132向上进入铲子130内部,同时,由于三棱柱的一侧边与第一板体的边重合,使得铲子130具有一刃部,以便于将铲子130插入泥土。
为了将混杂着茨菰的泥土分离成纯泥土部分与混合有茨菰的泥土部分,分离机构133设置在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之间,例如,分离机构133水平设置在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的转角处,与第一板体或者第二板体垂直连接。例如,分离机构133包括犁刀,用于将带有茨菰的泥土分离成纯泥土部分与混合有茨菰的泥土部分。例如,犁刀包括平直的刃部。因为茨菰生长在泥层底部,其分布也为平行状态,利用犁刀的平直的刃部,可以将位于泥层底部的茨菰与位于泥层上部的泥土分离成纯泥土部分与混合有茨菰的泥土部分,即,将原来的混杂着茨菰的泥土进一步分离,使得茨菰在泥土中的占比更高,以利于进一步的将茨菰从泥土中分离出来,同时,又不损伤茨菰本身。
为了将被所述分离机构133分离出来的纯泥土部分的泥土从铲子130分离出至外部,分土板134采用钢铁材料制成,其呈弧形或者倾斜设置,例如,分土板134包括弧形的第二档板,例如,第二档板竖直地设置在第二板体上,第二档板的弧形曲面朝向铲头132,第二档板底端与分离机构133抵接,其两侧分别连接固定在第二板体。例如,分土板134包括具有一倾斜面的第三档板,例如,第三档板竖直地设置在第二板体上,第三档板的倾斜面朝向铲头132,第三档板底端与分离机构133抵接,其两侧分别连接固定在第二板体。例如,分土板134一体成型成为具有一弧形曲面或者倾斜面的钢铁块,其弧形曲面或者倾斜面朝向铲头132,其底端抵接分离机构133,背对弧形曲面或者倾斜面的侧面焊接固定在第二板体上。这样,由于分土板134的弧形曲面或者倾斜面的导向作用,使得从分离机构133分离出来的纯泥土部分将沿着从分土板134的弧形曲面或者倾斜面离开铲子130,而不阻挡铲子130的移动方向,从而可以持续的作业收获田里的茨菰。
请参阅图3,其为图1传送装置200的结构示意图,传送装置200包括相互抵接的第一传送单元210与第二传送单元220;第一传送单元210的一端抵接铲头132,并且,第一传送单元210的表面与铲头132的表面平齐;第一传送单元210的另一端抵接第二传送单元220的一端,并且,第二传送单元220远离第一传送单元210的另一端抵接滤泥部140。例如,第一传送单元210与水平面成30度夹角。例如,第一传送单元210与第二传送单元220之间形成130~145度的夹角,这样,可以利用第一传送单元210与第二传送单元220的之间的高度,将茨菰往高处传送,以便进行后续的除泥过滤处理。
为了便于承接来自铲头132的混合有茨菰的泥土部分并过滤与茨菰混合的泥土,第一传送单元210包括第一传送带211、安装在第一传送带211的若干第一推送板212以及为第一传送带211和第一推送板212提供传送动力的第一电机,例如,第一传送带211上开设有若干第一穿孔,用于过滤茨菰上的泥土,例如,各第一穿孔成矩阵分布在第一传送带211,例如,各第一穿孔随机分布在第一传送带211;例如,第一传送带211的宽度与铲头132的宽度相等,使得来自铲头132的混合有茨菰的泥土部分全部进入第一传送带211;例如,第一推送板212为条块状,其宽度与第一传送带211的宽度相等,各第一推送板212一侧固定在第一传送带211,另一侧凸出于第一传送带211所在平面;例如,各第一推送板212均匀地固定在第一传送带211上,例如,各第一推送板212之间为间距为4~5cm,这样,由于茨菰成扁球状,其直径大小在3~4cm之间,使得茨菰可以收容在各第一推送板212之间,并随着第一传送带211移送至第二传送单元220。
为了便于承接来自第一传送单元210的混合有茨菰的泥土部分并再次过滤与茨菰混合的泥土,第二传送单元220包括第二传送带221、安装在第二传送带221的若干第二推送板222以及为第二传送带221和第二推送板222提供传送动力的第二电机,例如,第二传送带221上开设有若干第二穿孔,用于过滤茨菰上的泥土,例如,各第二穿孔成矩阵分布在第二传送带221,例如,各第二穿孔随机分布在第二传送带221;例如,第二传送带221的宽度与第一传送带211的宽度相等,使得来自第一传送带211的混合有茨菰的泥土部分全部进入第二传送带221;例如,第二推送板222为条块状,其宽度与第二传送带221的宽度相等,各第二推送板222的一侧固定在第二传送带221,另一侧凸出于第二传送带221所在平面;例如,各第二推送板222均匀地固定在第二传送带221上,例如,各第二推送板222之间为间距为4~5cm,这样,由于茨菰成扁球状,其直径大小在3~4cm之间,使得茨菰可以收容在各第二推送板222之间,并随着第二传送带221移送至滤泥部140。
进一步的,为使得从第一传送单元210与第二传送单元220过滤后的泥土可以离开铲子130落回地面,例如,铲子主体131的靠近地面一侧的第一板体与铲头132之间间隔设置,即,使得从第一传送单元210与第二传送单元220过滤后的泥土从第一板体与铲头132之间的间隙处落回地面,这样,使铲子130可以持续作业并过滤泥土。
使用铲子130时,当铲子130的铲头132一端进入泥层后,随着铲头132的移动,铲头132将混有茨菰的泥土从铲头132送至分离机构133,在分离机构133的作用下,将混有茨菰的泥土分离成纯泥土部分与混合有茨菰的泥土部分,纯泥土部分将从分土板134离开铲子130,混合有茨菰的泥土部分将从入料口135送入传送装置200,并在传送装置200的作用下进入所述滤泥部140进行后续的除泥处理和收集处理。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和图3,为了利用轮子110转动的同时为传送装置200提供动力,例如,茨菰滤泥机10还包括设置于机身本体100上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一端联接轮子110,另一端通过一飞轮联接传送装置200,为传送装置200提供转动的动力。例如,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单元160A与第二传动单元160B,第一传动单元160A联接第一传送单元210,第二传动单元160B联接第二传送单元220,分别为第一传送单元210与第二传送单元220提供转动的动力。
为了便于控制铲子130的运动状态,例如,茨菰滤泥机10还包括设置于机身本体100上的调节机构170,调节机构170的一端连接于铲子130主体,用于调节铲子130离地面的高度。例如,调节机构170包括气缸以及调节所述气缸的控制器,控制器安装在机身本体100内部的中控台上并通过导线连接气缸,这样,用户可以方便的在机身本体100内部设置有的驾驶位上进行控制调节机构170,以调节铲子130离地面的高度及调节铲子130的运动状态,便于对田里的茨菰进行收获回收。例如,滤泥部140的承接茨菰的平面处于水平面,滤泥部140两端分别连接铲子130及出料部150,用于将来自铲子130的茨菰传送至出料部150,例如,出料部150与滤泥部140成120~145度的夹角设置,例如,出料部150与滤泥部140成130度的夹角设置,用于将茨菰传送至出料部150远离滤泥部140的一端,并将茨菰回收包装。例如,滤泥部140还设置振动装置,并且,滤泥部140开设若干通孔,用于与振动装置配合,过滤混在茨菰周围的泥土。
请参阅图4,其为滤泥部140的结构示意图,例如,滤泥部140包括第一滤泥单元141、第二滤泥单元142以及为第一滤泥单元141和第二滤泥单元142提供动力的第三电机,用于承接来自所述铲子130的茨菰并除去附着在茨菰表面的泥土。例如,所述第一滤泥单元与所述第二滤泥单元的相互抵接的端部之间具有一间距,并且,所述第一滤泥单元抵接所述第二滤泥单元的端部位于所述第二滤泥单元的上方,用于通过重力的方式除去附着在茨菰上的泥土。例如,第一滤泥单元141一端抵接第二传送单元220的一端部,另一端抵接第二滤泥单元142的一端部,以传递来自第二传送单元220的茨菰。
例如,所述滤泥部140包括第一滤泥单元141、以及抵接所述第一滤泥单元141的第二滤泥单元14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滤泥单元141及所述第二滤泥单元142内部的振动装置,所述振动装置用于使得茨菰上的泥土受振动脱落;由于通过所述振动装置使得所述滤泥部140产生振动的原理为现有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熟知其结构与原理,本实施例旨在保护所述滤泥部140的结构,故不在此赘述。
为了利用重力的作用除去附在茨菰上的泥土,例如,第一滤泥单元141倾斜设置,第一滤泥单元141一端位于第二传送单元220一端部的下方,另一端位于第二滤泥单元142的一端部的上方;茨菰在经过第二传送单元220后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位于第二传送单元220一端部的下方的第一滤泥单元141的一端、在经过第一滤泥单元141后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位于第一滤泥单元141一端部的下方的第二滤泥单元142的一端,这样,经过二次的落入动作后,增加茨菰对第一滤泥单元141和第二滤泥单元142的摩擦机会,使得附在茨菰上的泥土更加容易的脱离茨菰本身,同时,经过二次的落入动作后,增加茨菰与空气的接触,带走茨菰上的水分,有利于茨菰后续的保藏保鲜。
为了节省第三电机的耗能,例如,所述第一滤泥单元141及所述第二滤泥单元142之间首尾通过传动皮带相互传动连接。例如,第一滤泥单元141和第二滤泥单元142之间传动连接,即第一滤泥单元141和第二滤泥单元142之间首尾通过传动皮带相连接,使得第三电机只需要带动其中的第一滤泥单元141或者第二滤泥单元142转动即可使得第一滤泥单元141和第二滤泥单元142同步转动,达到同样的传送效果。进一步的,第一滤泥单元141还通过传动皮带连接第二传送单元220,这样,为第二传送带221和第二推送板222提供传送动力的所述第二电机也可以为第一滤泥单元141和第二滤泥单元142提供传送动力,由于第二传送带221与第一滤泥单元141和第二滤泥单元142的传送方向一致,故可以实现同步的传送效果,同时也可以节省部分能耗,节能环保。
为了进一步实现对茨菰的除泥效果,例如,第一滤泥单元141包括第一滤泥带141A、安装在第一滤泥带141A上的第一隔泥板141B以及开设在第一滤泥带141A上的第一滤泥孔141C。例如,第一滤泥带141A在为第一滤泥单元141和第二滤泥单元142提供动力的第三电机的带动下做循环传动。例如,第一隔泥板141B为条块状,其宽度与第一滤泥带141A的宽度相等,各第一隔泥板141B一侧固定在第一滤泥带141A上,另一侧凸出于第一滤泥带141A所在平面;例如,各第一隔泥板141B均匀地固定在第一滤泥带141A上,例如,各第一隔泥板141B之间为间距为3~5cm,这样,由于茨菰成扁球状,其直径大小在3~4cm之间,使得茨菰可以收容在各第一隔泥板141B之间,并随着第一滤泥带141A移送传送至第二滤泥单元142。例如,第一滤泥带141A包括双层结构的第一上层带和第一下层带,第一上层带开设有第一滤泥孔141C,例如,第一上层带在所述第三电机的带动下做循环传动,第一下层带固定在第一滤泥单元141上,第一上层带相对第一下层带运动,即,第一下层带固定静止,第一上层带在所述第三电机的带动下移动;例如,第一下层带相对第一上层带的表面安装设置有带清理功能的第一擦泥布,第一擦泥布紧贴第一上层带;当第一上层带在所述第三电机的带动下做循环传动时,第一上层带相对第一下层带传动运动,由于第一上层带开设有第一滤泥孔141C,茨菰在落入第一滤泥孔141C后接触第一下层带的带清理功能的第一擦泥布,同时,茨菰在第一隔泥板141B的收容推动作用下向循环传动行进的方向运动至第二滤泥单元142并与带清理功能的第一擦泥布相互接触摩擦,这样,带清理功能的第一擦泥布可以除去附着在茨菰上的淤泥与水分,进一步地使得茨菰更加干净清洁。
请一并参阅图5,其为图4的所示的第二滤泥单元142的结构示意图,为了强化实现茨菰的除泥清净效果,例如,第二滤泥单元142包括第二滤泥带142A、安装在第二滤泥带142A上的第二隔泥板142B以及开设在第二滤泥带142A上的第二滤泥孔142C。例如,第二滤泥带142A在为第二滤泥单元142和第二滤泥单元142提供动力的第三电机的带动下做循环传动。例如,第二隔泥板142B为条块状,其宽度与第二滤泥带142A的宽度相等,各第二隔泥板142B一侧固定在第二滤泥带142A上,另一侧凸出于第二滤泥带142A所在平面;例如,各第二隔泥板142B均匀地固定在第二滤泥带142A上,例如,各第二隔泥板142B之间的间距为4~6cm,这样,由于茨菰成扁球状,其直径大小在3~4cm之间,使得茨菰可以收容在各第二隔泥板142B之间,并随着第二滤泥带142A移送传送至第二滤泥单元142。例如,第二滤泥带142A包括双层结构的第二上层带和第二下层带,第二上层带开设有第二滤泥孔142C,例如,第二上层带在所述第三电机的带动下做循环传动,第二下层带固定在第二滤泥单元142上,第二上层带相对第二下层带运动,例如,第二下层带相对第二上层带的表面安装设置有带清理功能的第二擦泥布,第二擦泥布紧贴第二上层带;当第二上层带在所述第三电机的带动下做循环传动时,第二上层带相对第二下层带运动,由于第二上层带开设有第二滤泥孔142C,茨菰在落入第二滤泥孔142C后接触第二下层带的带清理功能的第二擦泥布,同时,茨菰在第二隔泥板142B的收容推动作用下向循环传动行进的方向运动至所述出料部150并与带清理功能的第二擦泥布相互接触摩擦,这样,带清理功能的第二擦泥布可以再次地除去附着在茨菰上的淤泥与水分,进一步地使得茨菰更加干净清洁,从而强化实现茨菰的除泥清净效果。
为了除去附着在茨菰上的水分,例如,所述滤泥部140还设置有棒状的排风扇,用于对位于所述第一滤泥单元141及所述第二滤泥单元142上的茨菰进行吹风除去附着在茨菰上的水分;例如,所述棒状的排风扇安装在所述滤泥部140的内部,其长度与第一滤泥带141A的宽度相等,例如,所述棒状的排风扇位于第一滤泥带141A或者第二滤泥带142A的下方,其排风口朝向第一滤泥带141A或者第二滤泥带142A,这样,棒状的排风扇工作时,对传送到第一滤泥单元141或者第二滤泥单元142上茨菰进行吹风,增加第一滤泥单元141及第二滤泥单元142周围的空气流速,以带走茨菰表面的水分,这样,可以增加茨菰的存放时间,防止茨菰腐败。
请参阅图6,其为图1所示的出料部150的结构示意图,出料部150包括接收部151、上推部152、接收板153、收集箱154以及为接收部151和上推部152提供传送动力的第四电机。例如,接收部151包括第三传送带以及安装在第三传送带的第三推板。例如,第三推板为条块状,其宽度与第三传送带的宽度相等,各第三推板的一侧固定在第三传送带,另一侧凸出于第三传送带所在平面;例如,各第三推板均匀地固定在第三传送带上,例如,各第三推板之间为间距为6~7cm,这样,由于茨菰成扁球状,其直径大小在3~4cm之间,使得可以收容大部分的茨菰,并随着第三传送带移送至上推部152。例如,接收部151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滤泥单元142的一端的下方,即,所述第二滤泥单元142与接收部151之间有一定的间隙,使得可以利用重力的作用除去附在茨菰上的泥土,在经过所述第二滤泥单元142后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位于接收部151的一端,这样,经过落入动作后,增加茨菰对接收部151的摩擦,使得附在茨菰上的泥土进一步地被重力作用以致脱离茨菰本身。
为了将来自接收部151的茨菰继续往高处传送,例如,上推部152包括第四传送带以及安装在第四传送带的第四推板。例如,第四推板为条块状,其宽度与第四传送带的宽度相等,各第四推板的一侧固定在第四传送带,另一侧凸出于第四传送带所在平面;例如,各第四推板均匀地固定在第四传送带上,例如,各第四推板之间为间距为6~7cm,这样,由于茨菰成扁球状,其直径大小在3~4cm之间,使得可以收容大部分的茨菰,并随着第四传送带移送至接收盘153。例如,上推部152倾斜设置,例如,上推部152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在30~60度之间,例如,上推部152与水平面成30度角;例如,倾斜设置的上推部152的下方的一端抵接接收部151的一端,即,上推部152的下方的一端承接来自接收部151的茨菰,使得茨菰经过接收部151后可以落入上推部152,并在上推部152的第四传送带以及安装在第四传送带的第四推板的作用下移送至接收盘153;这样,茨菰经过上推部152被送往高处,以便于对茨菰进入收集包装。
为了将来自接上推部152的茨菰进行再次的滤泥工作,例如,接收板153包括开设有穿孔的板身本体以及安装在板身本体的穿孔上的环形扫把,用于清扫附着在茨菰表面的泥土;例如,板身本体为长方形,板身本体的长度与上推部152的第四传送带的宽度相等,板身本体的宽度为上推部152的第四传送带的宽度的2/3,板身本体起支撑安装作用,用于开设穿孔以安装环形扫把,使得来自接上推部152的茨菰可以落入板身本体的穿孔上;例如,环形扫把采用软性塑料或制成,其沿板身本体的穿孔周沿安装设置;例如,环形扫把包括安装环以及设置在安装环上的把丝,例如,把丝的高度在1~2cm之间,例如,把丝的高度为2cm;例如,安装环的直径与板身本体的穿孔的直径相等,安装环安装在板身本体的穿孔的周沿,使得环形扫把可以遮盖板身本体的穿孔,这样,当来自接上推部152的茨菰落入板身本体的穿孔上时,茨菰接触环形扫把的把丝。由于把丝质软,茨菰接触环形扫把的把丝后在重力的作用下继续下降,在经过把丝时,把丝对茨菰的表面进行扫除,即,把丝对茨菰的表面进行进一步的除泥作业,使得茨菰表面剩余的泥土可以被全面的清除出去,以符合生产销售的要求。
为了将穿过接收板153的茨菰进行收集包装,例如,接收板153下方还沿着板身本体的穿孔设置有中空的长方体,使得茨菰穿过板身本体的穿孔后在中空的长方体的导向下落入收集箱154;例如,中空的长方体的两外侧壁还设置有挂钩,以方便利用编织袋对穿过板身本体的穿孔后的茨菰进行收集包装。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

1.一种茨菰滤泥机,包括:机身本体、设置于所述机身本体上的轮子与机头,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身本体上并依次抵接的铲子、滤泥部及出料部;
所述铲子抵接所述滤泥部,用于铲起茨菰后送入所述滤泥部进行滤泥作业;
所述滤泥部包括第一滤泥单元、以及抵接所述第一滤泥单元的第二滤泥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滤泥单元及所述第二滤泥单元内部的振动装置,所述振动装置用于使茨菰上的泥土受振动脱落;
所述第一滤泥单元包括第一滤泥带、安装于所述第一滤泥带上的第一隔泥板以及开设于所述第一滤泥带上的第一滤泥孔,用于承接来自所述铲子的茨菰并除去附着在茨菰表面的泥土;
所述出料部抵接所述第二滤泥单元,用于收集来自所述第二滤泥单元的茨菰;
所述第一隔泥板为条块状,其宽度与所述第一滤泥带的宽度相等;
所述第一隔泥板一侧固定在第一滤泥带上,另一侧凸出于第一滤泥带所在平面;
所述第一滤泥带包括双层结构的第一上层带和第一下层带;
所述第一上层带开设有第一滤泥孔;
所述第一下层带固定在所述第一滤泥单元上,所述第一上层带相对所述第一下层带循环传动设置;
所述第一下层带相对所述第一上层带的表面安装设置有带清理功能的第一擦泥布;
所述第一擦泥布紧贴第一上层带,用于当所述第一上层带相对所述第一下层带传动运动时除去附着在茨菰上的淤泥与水分;
所述第二滤泥单元包括第二滤泥带、安装在所述第二滤泥带上的第二隔泥板以及开设在所述第二滤泥带上的第二滤泥孔,用于进一步的除去附着在茨菰上的泥土;
所述第二隔泥板为条块状,其宽度与所述第二滤泥带的宽度相等,各所述第二隔泥板一侧固定在所述第二滤泥带上,另一侧凸出于所述第二滤泥带所在平面;
所述第二滤泥带包括双层结构的第二上层带和第二下层带,所述第二上层带开设有第二滤泥孔,所述第二下层带相对所述第二上层带的表面安装设置有带清理功能的第二擦泥布,所述第二擦泥布紧贴第二上层带。
CN201410821179.7A 2014-12-20 2014-12-20 茨菰滤泥机 Active CN1045417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21179.7A CN104541736B (zh) 2014-12-20 2014-12-20 茨菰滤泥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21179.7A CN104541736B (zh) 2014-12-20 2014-12-20 茨菰滤泥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41736A CN104541736A (zh) 2015-04-29
CN104541736B true CN104541736B (zh) 2016-06-29

Family

ID=53059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21179.7A Active CN104541736B (zh) 2014-12-20 2014-12-20 茨菰滤泥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417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6943A (zh) * 2017-12-19 2018-06-15 滁州昭阳电信通讯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垄种茭白丛水中收割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82471A (en) * 1981-10-02 1983-05-10 Idaho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Low damage beet cleaner and elevator
GB8804100D0 (en) * 1988-02-23 1988-03-23 Garford N A Method & apparatus for cleaning objects
CN202222146U (zh) * 2011-09-16 2012-05-23 吴殿明 马铃薯收获机
CN202818957U (zh) * 2012-10-22 2013-03-27 崔彦奎 植物根茎收获机
CN102918982B (zh) * 2012-11-29 2014-12-17 甘肃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 块茎类作物挖掘收获机
CN103168547A (zh) * 2012-12-13 2013-06-26 荣成市海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沙土地花生收集器
CN203691944U (zh) * 2014-02-27 2014-07-09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联合型荸荠采收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41736A (zh) 2015-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61721U (zh) 花生收获机
CN203827699U (zh) 一种根茬及残膜的分离回收机
CN103444473B (zh) 残留地膜回收方法及回收机组
CN203416580U (zh) 农田深层残留地膜回收机组
CN104782327A (zh) 一种清扫式落地红枣捡拾收获装置
CN108124576A (zh) 一种三垄六行花生秧果兼收联合收获机
CN103918396B (zh) 秧果铺放装置以及带有该秧果铺放装置的花生收获机
CN103891440A (zh) 一种根茬及残膜的分离回收机
CN110326433A (zh) 自走式秸秆捡拾饲料打捆机
CN210275171U (zh) 自走式秸秆捡拾饲料打捆机
CN105766225A (zh) 棉桃残膜回收及棉杆粉碎还田联合作业机
CN104160833A (zh) 自走式花生捡拾摘果机
CN104541736B (zh) 茨菰滤泥机
CN203942786U (zh) 花生收获去土装置
CN104521413B (zh) 茨菰收获机
CN104541734B (zh) 果泥分离装置
CN205454686U (zh) 棉桃残膜回收及棉杆粉碎还田联合作业机
CN108990504B (zh) 大姜铲运振筛机构
CN204948655U (zh) 单组对行起膜收膜机
CN201774825U (zh) 一种两级循环侧铺放式薯类作物收获机
CN104521409B (zh) 机械化收获装置
CN204498733U (zh) 滤泥处理装置
CN205491781U (zh) 籽瓜收获机
CN204031792U (zh) 一种自动甩秧机
CN204528696U (zh) 一种自驱式横扫收谷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028

Address after: 314000 No.7, pailouxia, Lishun village, Chongfu Town, Tongxiang Ci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xing worui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6000, No. 106, Longxi Avenue, Longxi Town, Boluo County, Hui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Chen Guihu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04

Address after: 221300 No. 88 Liaohe West Road, Pi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 Normal University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and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Pi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314000 No.7, pailouxia, Lishun village, Chongfu Town, Tongxiang Ci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xing worui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20

Address after: 221300 506, block B, electronic industrial park, Pi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uzhou Bochuang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No.88 Liaohe West Road, Pi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 Normal University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and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Pizhou)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