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33634B - 发动机燃油控制变速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燃油控制变速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33634B
CN104533634B CN201410782138.1A CN201410782138A CN104533634B CN 104533634 B CN104533634 B CN 104533634B CN 201410782138 A CN201410782138 A CN 201410782138A CN 104533634 B CN104533634 B CN 1045336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grease chamber
piston
spring
speed 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8213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33634A (zh
Inventor
李琼
谢宾
李建英
盛柏林
方春娇
王星星
陈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ECC South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South Aviat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South Aviat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South Aviat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78213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336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336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336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336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336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Throttle Valves Provided In The Intake System Or In The Exhaust System (AREA)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燃油控制变速系统,发动机燃油控制变速系统包括:定速转换装置、切油装置以及用于控制油门开关的传动部,传动部与油门开关连接,定速转换装置分别与油门杆和传动部连接,切油装置与传动部连接,定速转换装置通过传动部以预定速率控制油门开关进行减速操作,定速转换装置和切油装置配合以控制油门开关进行加速操作。通过本发明提供的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准确控制油门开关的问题。

Description

发动机燃油控制变速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动机燃油控制变速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螺旋桨发动机内的油门杆与油门开关直接连接,操作人员可通过油门杆直接控制油门开关大小,即能够直接控制燃油供给速率增大或减小。现有技术中,在操作人员进行加速或减速操作时,若油门杆操作过快,发动机容易发生超转或喘振,从而导致发动机进入不稳定的工作状态;若油门杆操作太慢,则会使飞机的加速或减速操作受到限制。现有技术中的控制结构,由于人为因素影响大,难以做到准确控制油门开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燃油控制变速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准确控制油门开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燃油控制变速系统,发动机燃油控制变速系统包括:定速转换装置、切油装置以及用于控制油门开关的传动部,传动部与油门开关连接,定速转换装置分别与油门杆和传动部连接,切油装置与传动部连接,定速转换装置通过传动部以预定速率控制油门开关进行减速操作,定速转换装置和切油装置配合以控制油门开关进行加速操作。
进一步地,定速转换装置包括:第一缸体,具有第一腔体,第一缸体设置有第一进油口、第二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第一进油口和第二进油口分别与工作油压连通;第一活塞,第一活塞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腔体内,第一活塞将第一腔体分成第一油室和第二油室,第一进油口设置第一油室上,第二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均设置在第二油室上;节流器,设置在第一出油口处。
进一步地,定速转换装置还包括:分油器,设置在第一进油口、第二进油口与工作油压连通的油道上,分油器的一端与第一活塞连接,分油器的另一端与油门杆同步运动,当分油器使第一进油口与工作油压连通时,工作油压推动第一活塞由第一油室向第二油室方向移动,当分油器使第二进油口与工作油压连通时,工作油压推动第一活塞由第二油室向第一油室方向移动;其中,传动部的一端与分油器连接,传动部的另一端与油门开关连接。
进一步地,分油器包括:分油器壳体;第三进油口,第三进油口设置在分油器壳体上并与工作油压连通;第二出油口,第二出油口设置在分油器壳体上并与第一进油口连通;第三出油口,第三出油口设置在分油器壳体上并与第二进油口连通;第一分油活门,可移动地设置在分油器壳体内,以使工作油压选择性地与第二出油口或第三出油口连通,第一分油活门的一端与第一活塞连接,第一分油活门的另一端与油门杆连接。
进一步地,分油器还包括:套筒,设置在分油器壳体内,第一分油活门安装在套筒的内部,且套筒的一端与第一活塞连接,传动部与第一分油活门连接;第一弹簧,设置在套筒内,第一弹簧的一端与套筒的端壁抵接,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分油活门抵接。
进一步地,定速转换装置还包括:第二弹簧,第二弹簧设置在第一油室内,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第一油室的端壁抵接,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活塞抵接。
进一步地,定速转换装置还包括:第一齿轮,油门杆通过连接轴与第一齿轮连接;与第一齿轮啮合的齿条;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齿条连接,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一分油活门连接。
进一步地,传动部包括:第二齿轮,套筒的外表面设置有与第二齿轮配合的齿形结构;传动组件,传动组件的一端与油门开关连接,传动组件的另一端与第二齿轮连接。
进一步地,发动机燃油控制变速系统还包括切油装置,切油装置包括:第二缸体,具有第二腔体,第二缸体包括第四进油口、第五进油口、第四出油口和泄油口,第四进油口与调节油压连通,第五进油口与工作油压连通;第三缸体,具有第三腔体,第三缸体与第四出油口连通;第二分油活门,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腔体内,以使第四出油口选择性地与第五进油口或泄油口导通;第二活塞,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三腔体内,第二活塞将第三腔体分为第三油室和第四油室,工作油压通过第四出油口通入第三油室内;传动组件包括:第一控制轴,第一控制轴的一端与油门开关连接,第二齿轮通过第一控制轴控制油门开关打开或关闭;拨叉,拨叉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控制轴上;摇臂,摇臂的一端为铰接端,摇臂的另一端与拨叉连接,第二活塞与摇臂连接,第二活塞通过摇臂以使拨叉与第一控制轴同轴转动。
进一步地,切油装置包括:第一调整螺钉,设置在第二活塞上;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二活塞上的第一调整螺钉抵接,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摇臂连接;第一回位弹簧,设置在第四油室内,第一回位弹簧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杆连接,第一回位弹簧的另一端与第四油室的端壁抵接。
进一步地,切油装置还包括第二回位弹簧,设置在第四油室内,第二回位弹簧的一端与第二活塞抵接,第二回位弹簧的另一端与第四油室的端壁抵接。
进一步地,切油装置还包括第一限位弹簧,第二分油活门将第二腔体分为左油室和右油室,第一限位弹簧设置在右油室内,第一限位弹簧的一端与右油室的端壁抵接,第一限位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分油活门抵接。
进一步地,切油装置还包括第二限位弹簧和第二调整螺钉,第二限位弹簧设置在左油室内,第二限位弹簧的一端与左油室的端壁抵接,第二限位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分油活门抵接,第二调整螺钉穿过第二缸体与第二限位弹簧抵接。
进一步地,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二控制轴,第二控制轴与第二齿轮同轴设置;凸轮,设置在第二控制轴上;悬臂,悬臂的一端为铰接端,悬臂的另一端与摇臂抵接,凸轮的端面与悬臂抵接,凸轮通过悬臂控制摇臂摆动。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燃油控制变速系统,将定速转换装置分别与油门杆和传动部连接,并将切油装置与传动部连接,传动部与油门开关连接,如此能够在工作人员对油门杆进行减速操作时,通过定速转换装置以预定速率控制传动部的传动,以使油门开关按照预定速率减小或关闭,在进行加速操作时,通过定速转换装置和切油装置配合工作,控制传动部稳定开大油门开关,通过本发明提供的系统能够准确控制油门开关的打开或关闭速率,保证了飞机在加速或减速过程中燃油流量稳定增加或减少的要求。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燃油控制变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定速转换装置;11、第一缸体;11a、第一进油口;11b、第二进油口;11c、第一出油口;111、第一油室;112、第二油室;12、第一活塞;13、分油器;13a、第三进油口;13b、第二出油口;13c、第三出油口;131、第一分油活门;132、套筒;133、第一弹簧;134、第二弹簧;14、节流器;15、第一齿轮;16、齿条;17、第一连接杆;20、传动部;21、第二齿轮;22、传动组件;221、第一控制轴;222、拨叉;223、摇臂;224、第二控制轴;225、凸轮;226、悬臂;30、切油装置;31、第二缸体;31a、左油室;31b、右油室;311、第四进油口;312、第五进油口;313、第四出油口;314、第二分油活门;315、第一限位弹簧;316、第二限位弹簧;317、第二调整螺钉;32、第三缸体;32a、第三油室;32b、第四油室;321、第二活塞;322、第一回位弹簧;323、第二回位弹簧;324、第一调整螺钉;33、第二连接杆;40、油门杆;50、油门开关;60、工作油压;70、调节油压;80、泄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燃油控制变速系统,发动机燃油控制变速系统包括定速转换装置10、切油装置30以及用于控制油门开关50的传动部20。其中,定速转换装置10分别与油门杆40和传动部20连接,切油装置30与传动部20连接,定速转换装置10通过传动部20以预定速率控制油门开关50进行减速操作,定速转换装置10和切油装置30配合以控制油门开关50进行加速操作,传动部20与油门开关50连接。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燃油控制变速系统,将定速转换装置10分别与油门杆40和传动部20连接,并将切油装置30与传动部20连接,传动部20与油门开关50连接,如此能够在工作人员对油门杆40进行减速操作时,通过定速转换装置10以预定速率控制传动部20的传动,以使油门开关50按照预定速率减小或关闭,在进行加速操作时,通过定速转换装置10和切油装置30配合工作,控制传动部20稳定开大油门开关50,通过本发明提供的系统能够准确控制油门开关50的打开或关闭速率,保证了飞机在加速或减速过程中燃油流量稳定增加或减少的要求。
在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中,定速转换装置10包括第一缸体11、第一活塞12和节流器14。其中,第一缸体11设置有第一腔体,并在第一缸体11上有第一进油口11a、第二进油口11b和第一出油口11c,第一进油口11a和第二进油口11b分别与工作油压60连通,第一活塞12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腔体内,第一缸体11通过第一活塞12将第一腔体分成第一油室111和第二油室112,第一油室111上设置有第一进油口11a,第二油室112上设置有第二进油口11b和第一出油口11c,节流器14设置在第一出油口11c处,通过节流器14可控制第一出油口11c的出油速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该定速转换装置10还包括分油器13,其中,分油器13设置在第一进油口11a、第二进油口11b与工作油压60连通的油道上,分油器13的一端与第一活塞12连接,分油器13的另一端与油门杆40同步运动,当分油器13使第一进油口11a与工作油压60连通时,工作油压60推动第一活塞12由第一油室111向第二油室112方向移动,当分油器13使第二进油口11b与工作油压60连通时,工作油压60推动第一活塞12由第二油室112向第一油室111方向移动,第二进油口11b与工作油压60连通;其中,传动部20的一端与分油器13连接,传动部20的另一端与油门开关50连接。分油器13通过传动部20控制油门开关50关闭。具体地,分油器13包括分油器壳体、第三进油口13a、第三出油口13c和第一分油活门131。其中,第三进油口13a设置在分油器壳体上并与工作油压60连通,第二出油口13b设置在分油器壳体上并与第一进油口11a连通,第三出油口13c设置在分油器壳体上并与第二进油口11b连通,将第一分油活门131可移动地设置在分油器壳体内,从而能够使工作油压60选择性地与第二出油口13b或第三出油口13c连通,具体地,第一分油活门131的一端与第一活塞12连接,第一分油活门131的另一端与油门杆40连接。
为了方便传动部20与第一分油活门131连接,该分油器13还包括套筒132和第一弹簧133,套筒132设置在分油器壳体内且套筒132的一端与第一活塞12连接。第一分油活门131安装在套筒132的内部,第一分油活门131与套筒132之间通过第一弹簧133连接,该第一弹簧133设置在套筒132内,其中第一弹簧133的一端与套筒132的端壁抵接,第一弹簧133的另一端与第一分油活门131抵接。当操作人员操作油门杆40移动时,油门杆40使第一分油活门131将工作油压60与第二出油口13b或第三出油口13c连通,工作油压60进入第一缸体11内推动第一活塞12移动,第一活塞12带动套筒132移动,从而通过套筒132控制传动部20运动。
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在第一油室111内还设置有第二弹簧134,且第二弹簧134的一端与第一油室111的端壁抵接,第二弹簧134的另一端与第一活塞12抵接。第二弹簧134两端抵接,可对第一活塞12移动起到缓冲作用。
为了方便传动、节省安装空间,该定速转换装置10还包括第一齿轮15、齿条16和第一连接杆17。其中,油门杆40通过连接轴与第一齿轮15连接,齿条16与第一齿轮15啮合且与第一分油活门131平行设置,第一连接杆17与齿条16垂直连接,具体地,第一连接杆17的一端与齿条16垂直连接,第一连接杆17的另一端与第一分油活门131垂直连接。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该传动部20包括第二齿轮21和传动组件22。其中,套筒132的外表面设置有与第二齿轮21配合的齿形结构,传动组件22的一端与油门开关50连接,传动组件22的另一端与第二齿轮21连接。套筒132通过第二齿轮21带动传动组件22运动,进而通过传动组件22控制油门开关50关闭速率。
通过上述结构,使得本发明在控制油门开关50降低燃油速率时,使燃油速率按照一定速率降低,避免油门开关50关闭过快或过慢,保证了飞机在减速过程中燃油流量稳定减少的要求。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该发动机燃油控制变速系统还包括切油装置30,切油装置30包括:第二缸体31和第三缸体32,其中,第二缸体31具有第二腔体,第二缸体31上设置有第四进油口311、第五进油口312、第四出油口313和泄油口80,第四进油口311与调节油压70连通,第五进油口312与工作油压60连通,泄油口80与低压油路连通。第三缸体32具有第三腔体,第三腔体通过第四出油口313与第二腔体连通。切油装置30还包括第二分油活门314,第二分油活门314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腔体内,通过第二分油活门314以使第四出油口313选择性地使第四腔体与第五进油口312或泄油口80导通。在第三腔体内设置有第二活塞321,通过第二活塞321可将第三腔体分为第三油室32a和第四油室32b,工作油压60通过第四出油口313可通入至第三油室32a内,并推动第二活塞321向右移动。通过该切油装置30,能够在发动机进行加速操作时,当螺旋桨桨距变化过慢造成发动机转速上升时,减小油门开关50的打开面积,以适当减小燃油增加的速率。通过切油装置30与定速转换装置10配合,使得发动机在加速过程中燃油速率稳定上升,以保证飞机在加速过程中稳定运行的要求。
为了配合切油装置30和定速装换装置运转,具体地,传动组件22包括第一控制轴221、拨叉222和摇臂223。其中,第一控制轴221的一端与油门开关50连接,第二齿轮21通过第一控制轴221控制油门开关50打开或关闭。拨叉222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控制轴221上,拨叉222的另一端与摇臂223配合连接。摇臂223的一端为铰接端,摇臂223的另一端与拨叉222连接,摇臂223摆动带动拨叉222摆动,进而带动拨叉222上的第一控制轴221转动,以此控制油门开关50的开口大小。第二活塞321与摇臂223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33连接,第二连接杆33的一端与第二活塞321上的螺钉抵接,第二连接杆33的另一端与摇臂223连接,如此使第二活塞321通过摇臂223使拨叉222与第一控制轴221同轴转动。此外,在第二活塞321上还设置有第一调整螺钉324,第一调整螺钉324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杆33的一端抵接,通过调整第一调整螺钉324的位置,以改变第一调整螺钉324与第二连接杆33抵接的位置。
为了合理布局该系统结构,该传动组件22还包括第二控制轴224、凸轮225和悬臂226。其中,第二控制轴224的一端与第二齿轮21同轴连接,第二齿轮21可控制第二控制轴224转动。凸轮225设置在第二控制轴224的另一端,第二控制轴224转动时带动凸轮225转动,使凸轮225与悬臂226接触的面高低变化。其中,悬臂226的一端为铰接端,悬臂226的另一端与摇臂223抵接,凸轮225与悬臂226接触的端面高低变化时,悬臂226带动摇臂223摆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切油装置30还包括第一回位弹簧322和第二回位弹簧323,第一回位弹簧322和第二回位弹簧323均设置在第四油室32b内,第一回位弹簧322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杆33连接,第一回位弹簧322的另一端与第四油室32b的端壁抵接。第二回位弹簧323的一端与第二活塞321抵接,第二回位弹簧323的另一端与第四油室32b的端壁抵接。其中,第一回位弹簧322在工作油压60未通入第三油室32a时,第一回位弹簧322顶住第二连接杆33的一端,使摇臂223受到第二连接杆33的拉力以保证摇臂223时刻抵接在悬臂226上。第二回位弹簧323在工作油压60未通入第三油室32a时,第二回位弹簧323向第二活塞321施加推力,使第二活塞321上设置的螺钉远离第二连接杆33,以保证切油装置30在未工作时,第二活塞321上的螺钉与第二连接杆33分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切油装置30还包括第一限位弹簧315,第一限位弹簧315设置在右油室31b内,使第一限位弹簧315对第二分油活门314施加的力与调节油压70对第二分油活门314施加的力互为相反力,使得当调节油压70大于预定值时,克服第一限位弹簧315的弹簧力,使第二分油活门314向右移动,进而使工作油压60通过第四出油口313进入第三油室32a。为了使第二分油活门314受力稳定,可在左油室31a内设置第二限位弹簧316,使第二限位弹簧316的一端与左油室31a的端壁抵接,第二限位弹簧316的另一端与第二分油活门314抵接即可。此外,可在第二缸体31上左油室31a所在的一端设置第二调整螺钉317,第二调整螺钉317穿入左油室31a内并与第二限位弹簧316抵接,通过第二调整螺钉317调整第二限位弹簧316的预紧力,以调整第二分油活门314将第五进油口312与第四出油口313连通的难易程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发动机的燃油流量主要取决于油门开关50上矩形窗口的面积,其主要由油门开关50的旋转角度控制,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燃油控制变速系统,油门开关50在发动机加速或减速过程中的旋转角度通过定速转换装置10和切油装置30来控制凸轮225的型面和第二活塞321的位置。
其中,在该系统中主要有两种油压,一种为工作油压60,当发动机转速大于12%时,压力为恒定值2MPa,该工作油压60作为动力可推动第一活塞12和第二活塞321移动;另一种为调节油压70,在发动机整个工作过程中,调节油压70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而变化,通过调节油压70可控制第二分油活门314的移动,以控制工作油压60通入或不通入第三缸体32内。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发动机燃油控制变速系统具体操作如下:
当发动机从大功率状态变换到小功率状态即减速时,油门杆40顺时针转动,通过第一齿轮15带动齿条16右移,从而带动第一连接杆17和第一分油活门131右移,第一分油活门131右移后,使得第二出油口13b与工作油压60连通,工作油压60通过第一进油口11a进入第一油室111并推动第一活塞12右移,第一活塞12从第一油室111向第二油室112移动时,第一活塞12挤压第二油室112内的油液,并使该油液通过安装在第一出油口11c处的节流器14向回油路泄油。通过上述结构,使得第一活塞12的移动速度可通过油液的泄油速度来控制。在第一活塞12向右移动时,带动套筒132向右移动,套筒132上与第二齿轮21配合的齿形结构使第二齿轮21转动,第二齿轮21带动第二控制轴224以及设置在第二控制轴224上的凸轮225转动,凸轮225在转动过程中型面由低变高,推动悬臂226摆动,悬臂226带动摇臂223摆动并使拨叉222转动,通过拨叉222带动与拨叉222连接的第一控制轴221转动,进而带动油门开关50旋转,关小矩形窗口的打开面积,减小燃油流量,从而达到稳定减速的目的。
其中,通过节流器14内的层板数量及节流口面积可控制节流器14的,可根据发动机减油速度要求的不同更换不同节流速度的节流器14,可以在75kg/h/s~150kg/h/s的范围内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螺旋桨的变距速度。
当发动机从小功率状态变换到大功率状态即加速时,一方面,油门杆40逆时针转动,通过第一齿轮15带动齿条16左移,从而带动第一连接杆17和第一分油活门131左移,第一分油活门131左移后,使得第三出油口13c与工作油压60连通,工作油压60通过第二进油口11b进入第二油室112并推动第一活塞12左移,第一活塞12带动与第一活塞12连接的套筒132向左移动,套筒132上与第二齿轮21配合的齿形结构使第二齿轮21转动,第二齿轮21带动第二控制轴224以及设置在第二控制轴224上的凸轮225转动,凸轮225在转动过程中型面由高变低,使悬臂226反方向摆动,摇臂223控制拨叉222转动,并使油门开关50向增大矩形窗口的打开面积的方向转动,以增大燃油流量;另一方面,在通过上述结构使燃油流量迅速增大时,由于螺旋桨变距缓慢,发动机的转速会迅速上升,调节油压70的压力增大,当调节油压70增加到预设值时,调节油压70通过第四进油口311进入第二缸体31并推动第二分油活门314向右移动,以使处于第五进油口312的工作油压60能够通过第四出油口313进入第三缸体32内。工作油压60通入第三缸体32的第三油室32a后,推动第二活塞321右移,以使设置在第二活塞321上的螺钉与第二连接杆33接触并推动第二连接杆33向右移动,第二连接杆33与摇臂223连接,第二连接杆33向右移动的力使摇臂223能够控制油门开关50向减小燃油流量的方向转动。如此能够减小燃油流量即切油,使发动机转速降低,发动机转速降低使得调节油压70减小,第二分油活门314向左移动,工作油压60通入第三油室32a的油量逐渐减小,使第三油室32a与低压回路连通并进行泄油,从而使第二连接杆33和第二活塞321分别在第一回位弹簧322和第二回位弹簧323的作用下左移,并带动摇臂223向悬臂226方向摆动,同时通过摇臂223带动拨叉222使油门开关50向加大燃油流量的方向旋转,发动机转速再次上升,通过这样反复的调节,保证在螺旋桨增大桨距的过程中,发动机处于稳定工作状态。
在加速过程中,第一调整螺钉324可调整切油量,可在100kg/h~200kg/h的范围内调整;第二调整螺钉317可以调整最大转速限制值,可在13800r/min~15000r/min范围内调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发动机燃油控制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燃油控制变速系统包括:定速转换装置(10)、切油装置(30)以及用于控制油门开关(50)的传动部(20),所述传动部(20)与所述油门开关(50)连接,所述定速转换装置(10)分别与油门杆(40)和所述传动部(20)连接,所述切油装置(30)与所述传动部(20)连接,所述定速转换装置(10)通过所述传动部(20)以预定速率控制所述油门开关(50)进行减速操作,所述定速转换装置(10)和所述切油装置(30)配合以控制所述油门开关(50)进行加速操作;
所述定速转换装置包括:
第一缸体(11),具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缸体(11)设置有第一进油口(11a)、第二进油口(11b)和第一出油口(11c),所述第一进油口(11a)和所述第二进油口(11b)分别与工作油压(60)连通;
第一活塞(12),所述第一活塞(12)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一活塞(12)将所述第一腔体分成第一油室(111)和第二油室(112),所述第一进油口(11a)设置所述第一油室(111)上,所述第二进油口(11b)和所述第一出油口(11c)均设置在所述第二油室(112)上;
节流器(14),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油口(11c)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燃油控制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速转换装置还包括:
分油器(13),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油口(11a)、所述第二进油口(11b)与所述工作油压(60)连通的油道上,所述分油器(1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12)连接,所述分油器(13)的另一端与所述油门杆(40)同步运动,当所述分油器(13)使所述第一进油口(11a)与所述工作油压(60)连通时,所述工作油压(60)推动所述第一活塞(12)由所述第一油室(111)向所述第二油室(112)方向移动,当所述分油器(13)使所述第二进油口(11b)与所述工作油压(60)连通时,所述工作油压(60)推动所述第一活塞(12)由所述第二油室(112)向所述第一油室(111)方向移动;
其中,所述传动部(20)的一端与所述分油器(13)连接,所述传动部(20)的另一端与所述油门开关(5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燃油控制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油器(13)包括:
分油器壳体;
第三进油口(13a),所述第三进油口(13a)设置在所述分油器壳体上并与所述工作油压(60)连通;
第二出油口(13b),所述第二出油口(13b)设置在所述分油器壳体上并与所述第一进油口(11a)连通;
第三出油口(13c),所述第三出油口(13c)设置在所述分油器壳体上并与所述第二进油口(11b)连通;
第一分油活门(131),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分油器壳体内,以使所述工作油压(60)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二出油口(13b)或所述第三出油口(13c)连通,所述第一分油活门(13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12)连接,所述第一分油活门(131)的另一端与所述油门杆(4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燃油控制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油器(13)还包括:
套筒(132),设置在所述分油器壳体内,所述第一分油活门(131)安装在所述套筒(132)的内部,且所述套筒(13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12)连接,所述传动部(20)与所述第一分油活门(131)连接;
第一弹簧(133),设置在所述套筒(132)内,所述第一弹簧(133)的一端与所述套筒(132)的端壁抵接,所述第一弹簧(13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分油活门(131)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燃油控制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速转换装置(10)还包括:
第二弹簧(134),所述第二弹簧(134)设置在所述第一油室(111)内,所述第二弹簧(13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油室(111)的端壁抵接,所述第二弹簧(13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12)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燃油控制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速转换装置(10)还包括:
第一齿轮(15),所述油门杆(40)通过连接轴与所述第一齿轮(15)连接;
与所述第一齿轮(15)啮合的齿条(16);
第一连接杆(17),所述第一连接杆(17)的一端与所述齿条(16)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1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分油活门(13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燃油控制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20)包括:
第二齿轮(21),所述套筒(132)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齿轮(21)配合的齿形结构;
传动组件(22),所述传动组件(22)的一端与所述油门开关(50)连接,所述传动组件(2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齿轮(2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燃油控制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油装置(30)包括:
第二缸体(31),具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二缸体(31)包括第四进油口(311)、第五进油口(312)、第四出油口(313)和泄油口(80),所述第四进油口(311)与调节油压(70)连通,所述第五进油口(312)与所述工作油压(60)连通;
第三缸体(32),具有第三腔体,所述第三缸体(32)与所述第四出油口(313)连通;
第二分油活门(314),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内,以使所述第四出油口(313)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五进油口(312)或所述泄油口(80)导通;
第二活塞(321),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三腔体内,所述第二活塞(321)将所述第三腔体分为第三油室(32a)和第四油室(32b),所述工作油压(60)通过所述第四出油口(313)通入所述第三油室(32a)内;
所述传动组件(22)包括:
第一控制轴(221),所述第一控制轴(221)的一端与所述油门开关(50)连接,所述第二齿轮(21)通过所述第一控制轴(221)控制所述油门开关(50)打开或关闭;
拨叉(222),所述拨叉(22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控制轴(221)上;
摇臂(223),所述摇臂(223)的一端为铰接端,所述摇臂(223)的另一端与所述拨叉(222)连接,所述第二活塞(321)与所述摇臂(223)连接,所述第二活塞(321)通过所述摇臂(223)以使所述拨叉(222)与所述第一控制轴(221)同轴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动机燃油控制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油装置(30)包括:
第一调整螺钉(324),设置在所述第二活塞(321)上;
第二连接杆(33),所述第二连接杆(3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塞(321)上的所述第一调整螺钉(324)抵接,所述第二连接杆(33)的另一端与所述摇臂(223)连接;
第一回位弹簧(322),设置在所述第四油室(32b)内,所述第一回位弹簧(32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33)连接,所述第一回位弹簧(32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油室(32b)的端壁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燃油控制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油装置(30)还包括第二回位弹簧(323),设置在所述第四油室(32b)内,所述第二回位弹簧(32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塞(321)抵接,所述第二回位弹簧(32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油室(32b)的端壁抵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动机燃油控制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油装置(30)还包括第一限位弹簧(315),所述第二分油活门(314)将所述第二腔体分为左油室(31a)和右油室(31b),所述第一限位弹簧(315)设置在所述右油室(31b)内,所述第一限位弹簧(315)的一端与所述右油室(31b)的端壁抵接,所述第一限位弹簧(31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分油活门(314)抵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动机燃油控制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油装置(30)还包括第二限位弹簧(316)和第二调整螺钉(317),所述第二限位弹簧(316)设置在所述左油室(31a)内,所述第二限位弹簧(316)的一端与所述左油室(31a)的端壁抵接,所述第二限位弹簧(31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分油活门(314)抵接,所述第二调整螺钉穿过所述第二缸体(31)与所述第二限位弹簧(316)抵接。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燃油控制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22)还包括:
第二控制轴(224),所述第二控制轴(224)与所述第二齿轮(21)同轴设置;
凸轮(225),设置在所述第二控制轴(224)上;
悬臂(226),所述悬臂(226)的一端为铰接端,所述悬臂(226)的另一端与所述摇臂(223)抵接,所述凸轮(225)的端面与所述悬臂(226)抵接,所述凸轮(225)通过所述悬臂(226)控制所述摇臂(223)摆动。
CN201410782138.1A 2014-12-16 2014-12-16 发动机燃油控制变速系统 Active CN1045336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82138.1A CN104533634B (zh) 2014-12-16 2014-12-16 发动机燃油控制变速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82138.1A CN104533634B (zh) 2014-12-16 2014-12-16 发动机燃油控制变速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33634A CN104533634A (zh) 2015-04-22
CN104533634B true CN104533634B (zh) 2017-06-13

Family

ID=52849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82138.1A Active CN104533634B (zh) 2014-12-16 2014-12-16 发动机燃油控制变速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336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94882B (zh) * 2018-06-05 2019-09-06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飞机发动机大小油门推力限制规律获取方法
CN110939516B (zh) * 2019-11-21 2022-06-28 中国航发西安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保护活门的切油装置
CN112392603A (zh) * 2020-10-30 2021-02-23 中国航发西安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延迟器组件及控制方法
CN113464286B (zh) * 2021-05-10 2023-01-03 中国航发贵州红林航空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航空发动机的液压延迟器联接杆转换机构
CN117090700B (zh) * 2023-10-16 2024-01-16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节气门关闭速率控制方法、装置、发动机控制系统和汽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4352C (zh) * 2004-04-02 2007-01-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涡轮喷气发动机的燃油调节器
CN201787957U (zh) * 2010-07-08 2011-04-06 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油门角度精度测试装置
CN201788088U (zh) * 2010-07-29 2011-04-06 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航空发动机试车台的油门力矩传递装置
CN202402144U (zh) * 2011-12-27 2012-08-29 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油门操纵装置
JP2014137059A (ja) * 2013-01-18 2014-07-28 Nikki Co Ltd メカニカルガバナ
CN104139778B (zh) * 2014-06-26 2016-07-06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工作模式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33634A (zh) 2015-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33634B (zh) 发动机燃油控制变速系统
CN102900542B (zh) 电动机-发电机和原动机的齿轮传动组件
CN103486037A (zh) 滑阀、滑阀调节机构、螺杆压缩机及其容量调节方法
US9394831B2 (en) Turbomachine drive arrangement
EP2328747A1 (de) Druckspeicherlose hydraulische antriebsanordnung für und mit einem verbraucher, insbesondere für hydraulische pressen, sowie verfahren zum druckspeicherlosen hydraulischen antreiben eines verbrauchers
CN104390788B (zh) 用于发动机试车台的供油油路及控制供油油路的方法
CN104454715B (zh) 一种基于电气控制的二次调节系统
JPS6064329U (ja) 調節可能なハイドロダイナミツク式流体クラツチ
CN106763005A (zh) 一种凸轮式的旋转直接驱动电液压力伺服阀
CN203702457U (zh) 偏航系统及风力发电机组
CN105485071B (zh) 基于阀控变量马达的舱门瞬态作动装置和驱动方法
CN102562547B (zh) 高压往复式压缩机气量无级调节方法
CN106812761B (zh) 曲柄滑块式反馈数字液压缸
CN203717873U (zh) 自动变速器及其选换挡执行机构
CN104279198B (zh) 磨床液压缸防撞急停液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120324B (zh) 齿轮泵控折弯机液压控制系统
CN104234988A (zh) 防爆电控闭式泵及使用其时刻对发动机功率保持高利用率的控制方法
CN203548387U (zh) 大功率直驱式差动容积控制电液伺服系统
CN202645368U (zh) 百叶窗双向开关控制结构
CN105485072B (zh) 基于二次调节的舱门瞬态作动装置、系统和控制方法
CN202833173U (zh) 滑阀、滑阀调节机构及螺杆压缩机
CN204387006U (zh) 一种电动液压油缸
CN204061379U (zh) 磨床液压缸防撞急停液压系统
CN2186329Y (zh) 机械—液压混合型调速装置
CN203488471U (zh) 一种用于负荷传感控制液压系统的新型液压分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12002 Dong Jiaduan, Zhuzhou, Hunan

Patentee after: China Hangfa South Industri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412002 Dong Jiaduan, Zhuzhou, Hunan

Patentee before: China Southern Airlines Industry (Group)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