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29496A - 一种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用铜网改性炭/炭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用铜网改性炭/炭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29496A
CN104529496A CN201410826567.4A CN201410826567A CN104529496A CN 104529496 A CN104529496 A CN 104529496A CN 201410826567 A CN201410826567 A CN 201410826567A CN 104529496 A CN104529496 A CN 1045294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density
copper mesh
precast body
electric locomo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2656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健
张红波
左劲旅
熊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82656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29496A/zh
Publication of CN1045294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294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eramic Products (AREA)
  • Current-Collector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用铜网改性炭/炭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包括:(1)炭纤维、铜网混杂预制体制备:依次将炭纤维网胎和铜丝直径为50~500μm、网孔直径为150~500μm的连续铜网重叠铺层至少两次,然后在垂直于铺层方向引入炭纤维束制成炭纤维、铜网混杂预制体,其中炭纤维网胎面密度为50~100g/m2,炭纤维、铜网混杂预制体的密度为0.30~0.80g/cm3;(2)预制体炭增密:采用炭/炭复合材料的增密工艺,使得材料密度达到1.60~2.20g/cm3。本发明的铜网改性炭/炭复合材料具有密度低、磨耗低、强度高、导电率高等特性,可满足我国高速电力机车等对滑动导电材料的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用铜网改性炭/炭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用铜网改性炭/炭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受电弓是高速列车供电系统中起关键作用的零部件之一,对行车安全和运营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滑板安装在受电弓最上部的弓头托架上,是高速列车从2.2-2.7万伏高压的线路接触网获取牵引电力的“咽喉”部件,承受高达100-1000A的工作电流、超过300Km/h高速的相对滑动摩擦和离线电弧的烧蚀。滑板在自然环境中工作,与导线构成一副机械与电气相耦合的特殊摩擦副,与常规摩擦磨损相比,其工况条件更加苛刻,要求滑板材料具有较低的密度、良好的导电性、较低的摩擦系数、良好的抗电气磨损性、良好的减磨耐磨性、较高的机械强度和冲击韧性等。
受电弓滑板材料主要经历了金属滑板、纯碳滑板、粉末冶金滑板、浸金属碳滑板和复合材料滑板的发展过程。金属滑板由软钢制成,但对导线磨损严重。纯碳滑板具有对架空线的磨损小、耐电弧性好和对无线电通讯干扰小等优点,但存在机械强度低,电阻率大、耐冲击力小、使用寿命短等缺点,适用范围受限;粉末冶金滑板具有机械强度较高、韧性好、抗冲击性强,电阻小,有利于载流以及维护安装等优点,但随着高速化和集电电流的增加,滑板和架空导线的磨耗率大;浸金属碳滑板,综合了粉末冶金滑板和纯碳滑板各自的优点,基本解决了碳滑板机械强度低的问题,耐磨性大大提高,但抗冲击能力不足,易掉块。近年来,Ti3SiC2系滑板材料的研究发展迅速,其综合性能良好,但仍受制造工艺及硬度的影响。随着铁路的高速化,受电弓滑板材料向低密度、低磨耗、低成本、高强度、高导电率、对导线磨损低的方向发展,单一的材料难以同时满足材料综合性能的要求,高性能滑板材料的研制成为世界关注的课题。铜改性炭/炭复合材料(C/C-Cu)是一种多组元、多种物相组成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减磨耐磨性能和良好的性能可设计性,是最具前景的高性能滑动导电材料。日本采用研究了不同铜基体和C/C基体的C/C-Cu复合材料性能,发现材料磨损与电弧能量成正比,但纤维的强化对降低材料磨损效果不明显。冉丽萍、高媛等分别采用采用真空熔渗技术和低压辅助熔渗法制备了C/C-Cu复合材料,发现其具有较优良摩擦磨损性能,但作为受电弓滑板材料的可能性尚未证实。涂川俊等以混杂纤维作为增强相制得准三维碳纤维-金属纤维编织预成型体,再浸渍煤沥青碳化后封孔制得准三维纤维编织碳系受电弓滑板,但载流磨损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C/C-Cu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存在C相与Cu相的不润湿性、炭纤维容易受到损伤及融渗法制备复合材料密度太大等问题,如何充分发挥复合材料中C/C的低密度、良好的机械性能、摩擦磨损性能和金属铜的高导电性,达到炭相和铜相良好的协同作用,获得低密度、低磨耗、高强度、高导电率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是新一代高速列车用滑板材料面临的问题,也是发展我国电气化铁路的关键课题之一,对我国电力机车的提速、高速铁路的全面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电性能和优异的载流磨损性能的电力机车受电弓用铜网改性炭/炭滑板材料的制造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方法包括:
(1)炭纤维、铜网混杂预制体制备:
依次将炭纤维网胎和铜丝直径为50~500μm、网孔直径为150~500μm的连续铜网重叠铺层至少两次,然后在垂直于铺层方向引入炭纤维束制成炭纤维、铜网混杂预制体,其中炭纤维网胎面密度为50~100g/m2,炭纤维、铜网混杂预制体的密度为0.30~0.80g/cm3
(2)预制体炭增密:采用炭/炭复合材料的增密工艺,使得材料密度达到1.60~2.20g/cm3
优选地,所述炭纤维为聚丙烯腈炭纤维。
优选地,所述引入炭纤维束采用针刺方法,布针密度为每平方厘米16~30针。
优选地,所述预制体炭增密过程包括:
a、采用化学气相渗透(CVI)工艺对炭纤维、铜网混杂预制体进行热解炭增密,反应气由碳源气和稀释气配制而成,碳源气为丙烯、甲烷或丙烯和甲烷的混合气体,稀释气为N2、H2或者为N2和H2的混合气体,稀释比为碳源气∶稀释气=1∶6~1∶1,沉积温度为800~1000℃,渗透总时间100-1000小时;
b、采用树脂液相浸渍-炭化工艺进行增密,炭化温度范围为800~1000℃,其中,树脂浸渍增密采用呋喃树脂,固化剂为磷酸,质量含量为4-12%,压力为1.0-2.0MPa,每次浸渍时间为1-5个小时,固化温度为160-200℃。
作为改进,上述b步骤采用沥青液相浸渍-炭化工艺进行增密,炭化温度范围为800~1000℃,沥青为煤沥青,压力为1.0-2.0MPa,每次浸渍时间为1-5个小时,浸渍温度180-250℃。
作为改进,所述预制体炭增密过程采用化学气相渗透(CVI)工艺对炭纤维、铜网混杂预制体进行热解炭增密,反应气由碳源气和稀释气配制而成,碳源气为丙烯、甲烷或丙烯和甲烷的混合气体,稀释气为N2、H2或者为N2和H2的混合气体,稀释比为碳源气∶稀释气=1∶6~1∶1,沉积温度为800~1000℃,渗透总时间100-1000小时;
作为改进,所述预制体炭增密过程采用树脂液相浸渍-炭化工艺进行增密,炭化温度范围为800~1000℃,其中,树脂浸渍增密采用呋喃树脂,固化剂为磷酸,质量含量为4-12%,压力为1.0-2.0MPa,每次浸渍时间为1-5个小时,固化温度为160-200℃。
作为改进,所述预制体炭增密过程采用沥青液相浸渍-炭化工艺进行增密,炭化温度范围为800~1000℃,沥青为煤沥青,压力为1.0-2.0MPa,每次浸渍时间为1-5个小时,浸渍温度180-25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在国内外首次将连续铜网直接混杂入炭纤维预制体,保证了炭相和铜相的相互耦合又各自连通的组织结构,并制备成铜网改性炭/炭复合材料,其生产工艺简单易控,制备成本较低。炭纤维网胎保证铜网改性炭/炭复合材料的整体强度的同时提高了材料结构均匀性,也赋予复合材料自润滑、抗电弧、防熔焊、导电导热和低热膨胀等优良特性;连续铜网使铜网改性炭/炭复合材料滑板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对导线不易产生磨损,确保材料综合性能。
2、基体炭增密环节中,CVI工艺和液相浸渍-炭化工艺中的炭化温度在接近但低于铜熔点的条件下进行,保证了基体炭结构的同时,确保铜、炭两相的各自连续分布结构。
3、基体炭增密环节中,CVI工艺可获得具有良好导电和摩擦性能的基体炭,液相浸渍-炭化工艺成本低、可补充填充孔隙。二者结合可起到协同增密的效果。
4、通过调节铜网的网径、层数可控制铜网的含量,通过控制化学气相渗透的总时间可以控制基体中热解炭和的含量,控制浸渍-炭化总时间可以控制基体中树脂炭的含量,从而实现对铜网改性炭/炭复合材料整体滑板微观结构和载流磨损性能的控制。
5、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可批量生产的新型铜网改性炭/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这种铜网改性炭/炭复合材料具有密度低(1.60~2.20g/cm3,可控)、磨耗低((4-6)mm/10000km)、强度高(压缩强度>100Mpa)、导电率高(电阻率5-30μΩ.cm等特性,可满足我国高速电力机车等对滑动导电材料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制备过程和工艺参数为:
(1)依次将PAN型T700炭纤维网胎和铜丝直径为50μm、网孔直径为500μm的连续铜网重叠铺层,然后在垂直于铺层方向引入炭纤维束制成炭纤维、铜网混杂预制体,其中相邻无纬布的平铺方向相互垂直,炭纤维网胎面密度为50~100g/m2,炭纤维、铜网混杂预制体的密度为0.30g/cm3
(2)采用化学气相渗透工艺对炭纤维、铜网混杂预制体进行热解炭增密,反应气由碳源气和稀释气配制而成,碳源气为丙烯,稀释气为N2,稀释比为碳源气∶稀释气=1∶6,沉积温度为800℃,渗透总时间1000小时;得到密度为1.60g/cm3的铜网改性炭/炭复合材料。
该铜网改性炭/炭复合材料基体炭在炭纤维周围紧密排列,均匀性好,轴向压缩强度为120Mpa、径向108Mpa,电阻率12.0μΩm,冲击强度1.75J·cm-2,由此可见,该滑板材料具有密度低、强度高、电阻率小等优点。经载流磨损试验表明,该铜网改性炭/炭复合材料材料动态磨损率为5.80mm/10000km,各项指标达到现代电力机车用滑板材料的要求。
实施例2:
制备过程和工艺参数为:
(1)依次将PAN型T700炭纤维网胎和铜丝直径为100μm、网孔直径为150μm的连续铜网重叠铺层,然后在垂直于铺层方向引入炭纤维束制成炭纤维、铜网混杂预制体,其中炭纤维网胎面密度为50~100g/m2,炭纤维、铜网混杂预制体的密度为0.55g/cm3
(2)采用化学气相渗透工艺对炭纤维、铜网混杂预制体进行热解炭增密,反应气由碳源气和稀释气配制而成,碳源气为丙烯,稀释气为H2,稀释比为碳源气∶稀释气=1∶3,沉积温度为1000℃,渗透时间200小时;得到密度为0.90g/cm3的铜网改性炭/炭复合材料。
采用树脂液相浸渍-炭化工艺进行补充增密,炭化温度范围为800℃,其中,树脂浸渍增密采用呋喃树脂,固化剂为磷酸,含量为4%,压力为1.0MPa,浸渍时间为5个小时,固化温度为180℃,得到密度为1.96g/cm3的铜网改性炭/炭复合材料。
该铜网改性炭/炭复合材料开孔隙率仅为11%,Cu丝、炭纤维、热解炭、树脂炭结合良好,残孔分布均匀,轴向压缩强度为180Mpa、径向167Mpa,电阻率17.0μΩm,冲击强度2.05J·cm-2,由此可见,该滑板材料具有密度低、强度高且各项异性差异小、电阻率小等优点。经载流磨损试验表明,该铜网改性炭/炭复合材料材料动态磨损率为4.50mm/10000km,各项指标达到现代电力机车用滑板材料的要求。
实施例3:
制备过程和工艺参数为:
(1)依次将PAN型T700炭纤维网胎和铜丝直径为100μm、网孔直径为200μm的连续铜网重叠铺层,然后在垂直于铺层方向引入炭纤维束制成炭纤维、铜网混杂预制体,其中相邻无纬布的平铺方向相互垂直,炭纤维网胎面密度为50~100g/m2,炭纤维、铜网混杂预制体的密度为0.55g/cm3
(2)采用树脂液相浸渍-炭化工艺进行增密,炭化温度范围为1000℃,其中,树脂浸渍增密采用呋喃树脂,固化剂为磷酸,含量为12%,压力为2.0MPa,浸渍时间为3个小时,固化温度为160℃,得到密度为1.90g/cm3的铜网改性炭/炭复合材料。
该铜网改性炭/炭复合材料树脂炭与炭纤维结合良好,发生应力石墨化,轴向压缩强度为190Mpa、径向165Mpa,电阻率21.0μΩm,冲击强度1.62J·cm-2,由此可见,该滑板材料具有密度低、强度高、电阻率小等优点。经载流磨损试验表明,该铜网改性炭/炭复合材料材料动态磨损率为5.20mm/10000km,各项指标达到现代电力机车用滑板材料的要求。
实施例4:
制备过程和工艺参数为:
(1)依次将PAN型T700炭纤维网胎和铜丝直径为100μm、网孔直径为200μm的连续铜网重叠铺层,然后在垂直于铺层方向引入炭纤维束制成炭纤维、铜网混杂预制体,其中炭纤维网胎面密度为50~100g/m2,炭纤维、铜网混杂预制体的密度为0.55g/cm3
(2)采用沥青液相浸渍-炭化工艺进行增密,炭化温度范围为850℃,沥青为煤沥青,压力为1.5MPa,浸渍时间为3个小时,浸渍温度220℃。,得到密度为1.90g/cm3的铜网改性炭/炭复合材料。
该铜网改性炭/炭复合材料沥青炭与炭纤维结合良好,沥青炭显示明显的石墨化特征,轴向压缩强度为195Mpa、径向170Mpa,电阻率15.5μΩm,冲击强度1.62J·cm-2,由此可见,该滑板材料具有密度低、强度高、电阻率小等优点。经载流磨损试验表明,该铜网改性炭/炭复合材料材料动态磨损率为5.10mm/10000km,各项指标达到现代电力机车用滑板材料的要求。
实施例5:
制备过程和工艺参数为:
(1)依次将PAN型T700炭纤维网胎和铜丝直径为100μm、网孔直径为200μm的连续铜网重叠铺层,然后在垂直于铺层方向引入炭纤维束制成炭纤维、铜网混杂预制体,其中相邻无纬布的平铺方向相互垂直,炭纤维网胎面密度为50~100g/m2,炭纤维、铜网混杂预制体的密度为0.55g/cm3
(2)采用化学气相渗透工艺对炭纤维、铜网混杂预制体进行热解炭增密,反应气由碳源气和稀释气配制而成,碳源气为丙烯,稀释气为N2和H2混合气,稀释比为碳源气∶稀释气=1∶3,沉积温度为850℃,渗透总时间600小时;得到密度为1.60g/cm3的铜网改性炭/炭复合材料。
采用树脂液相浸渍-炭化工艺进行补充增密,炭化温度范围为850℃,其中,树脂浸渍增密采用呋喃树脂,固化剂为磷酸,含量为8%,压力为1.5MPa,浸渍时间为3个小时,固化温度为180℃,得到密度为2.05g/cm3的铜网改性炭/炭复合材料。
该铜网改性炭/炭复合材料致密度高,基体炭间结合良好,轴向压缩强度为210Mpa、径向185Mpa,电阻率18.0μΩm,冲击强度2.68J·cm-2,由此可见,该滑板材料具有密度低、强度高且各项异性差异小、电阻率小等优点。经载流磨损试验表明,该铜网改性炭/炭复合材料材料动态磨损率为4.80mm/10000km,各项指标达到现代电力机车用滑板材料的要求。
实施例6:
制备过程和工艺参数为:
(1)依次将PAN型T300炭纤维网胎和铜丝直径为500μm、网孔直径为150μm的连续铜网重叠铺层,然后在垂直于铺层方向引入炭纤维束制成炭纤维、铜网混杂预制体,其中相邻无纬布的平铺方向相互垂直,炭纤维网胎面密度为50~100g/m2,炭纤维、铜网混杂预制体的密度为0.80g/cm3
(2)采用化学气相渗透工艺对炭纤维、铜网混杂预制体进行热解炭增密,反应气由碳源气和稀释气配制而成,碳源气为丙烯,稀释气为N2和H2混合气,稀释比为碳源气∶稀释气=1∶1,沉积温度为850℃,渗透总时间500小时;得到密度为1.50g/cm3的铜网改性炭/炭复合材料。
采用树脂液相浸渍-炭化工艺进行补充增密,炭化温度范围为850℃,其中,树脂浸渍增密采用呋喃树脂,固化剂为磷酸,含量为8%,压力为1.5MPa,浸渍时间为5个小时,固化温度为180℃,得到密度为2.20g/cm3的铜网改性炭/炭复合材料。
该铜网改性炭/炭复合材料致密度高,基体炭间结合较好,轴向压缩强度为185Mpa、径向165Mpa,电阻率9.0μΩm,冲击强度1.88J·cm-2,由此可见,该滑板材料具有密度低、强度高且各项异性差异小、电阻率小等优点。经载流磨损试验表明,该铜网改性炭/炭复合材料材料动态磨损率为5.95mm/10000km,各项指标达到现代电力机车用滑板材料的要求。
实施例7:
制备过程和工艺参数为:
(1)依次将PAN型T700炭纤维网胎和铜丝直径为100μm、网孔直径为200μm的连续铜网重叠铺层,然后在垂直于铺层方向引入炭纤维束制成炭纤维、铜网混杂预制体,其中相邻无纬布的平铺方向相互垂直,炭纤维网胎面密度为50~100g/m2,炭纤维、铜网混杂预制体的密度为0.55g/cm3
(2)采用化学气相渗透工艺对炭纤维、铜网混杂预制体进行热解炭增密,反应气由碳源气和稀释气配制而成,碳源气为丙烯,稀释气为N2和H2混合气,稀释比为碳源气∶稀释气=1∶1,沉积温度为850℃,渗透总时间400小时;得到密度为1.30g/cm3的铜网改性炭/炭复合材料。
采用沥青液相浸渍-炭化工艺进行增密,炭化温度范围为1000℃,沥青为煤沥青,压力为1.5MPa,浸渍时间为3个小时,浸渍温度220℃。,得到密度为1.95g/cm3的铜网改性炭/炭复合材料。
该铜网改性炭/炭复合材料致密度高,基体炭间结合良好,轴向压缩强度为182Mpa、径向165Mpa,电阻率15.0μΩm,冲击强度1.75J·cm-2,由此可见,该滑板材料具有密度低、强度高且各项异性差异小、电阻率小等优点。经载流磨损试验表明,该铜网改性炭/炭复合材料材料动态磨损率为4.90mm/10000km,各项指标达到现代电力机车用滑板材料的要求。

Claims (8)

1.一种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用铜网改性炭/炭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
(1)炭纤维、铜网混杂预制体制备:
依次将炭纤维网胎和铜丝直径为50~500μm、网孔直径为150~500μm的连续铜网重叠铺层至少两次,然后在垂直于铺层方向引入炭纤维束制成炭纤维、铜网混杂预制体,其中炭纤维网胎面密度为50~100g/m2,炭纤维、铜网混杂预制体的密度为0.30~0.80g/cm3
(2)预制体炭增密:采用炭/炭复合材料的增密工艺,使得材料密度达到1.60~2.20g/cm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用铜网改性炭/炭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炭纤维为聚丙烯腈炭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用铜网改性炭/炭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引入炭纤维束采用针刺方法,布针密度为每平方厘米16~30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用铜网改性炭/炭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预制体炭增密过程包括:
a、采用化学气相渗透(CVI)工艺对炭纤维、铜网混杂预制体进行热解炭增密,反应气由碳源气和稀释气配制而成,碳源气为丙烯、甲烷或丙烯和甲烷的混合气体,稀释气为N2、H2或者为N2和H2的混合气体,稀释比为碳源气∶稀释气=1∶6~1∶1,沉积温度为800~1000℃,渗透总时间100-1000小时;
b、采用树脂液相浸渍-炭化工艺进行增密,炭化温度范围为800~1000℃,其中,树脂浸渍增密采用呋喃树脂,固化剂为磷酸,质量含量为4-12%,压力为1.0-2.0MPa,每次浸渍时间为1-5个小时,固化温度为160-2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用铜网改性炭/炭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b步骤采用沥青液相浸渍-炭化工艺进行增密,炭化温度范围为800~1000℃,沥青为煤沥青,压力为1.0-2.0MPa,每次浸渍时间为1-5个小时,浸渍温度180-2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用铜网改性炭/炭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预制体炭增密过程包括:采用化学气相渗透(CVI)工艺对炭纤维、铜网混杂预制体进行热解炭增密,反应气由碳源气和稀释气配制而成,碳源气为丙烯、甲烷或丙烯和甲烷的混合气体,稀释气为N2、H2或者为N2和H2的混合气体,稀释比为碳源气∶稀释气=1∶6~1∶1,沉积温度为800~1000℃,渗透总时间100-1000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用铜网改性炭/炭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预制体炭增密过程采用树脂液相浸渍-炭化工艺进行增密,炭化温度范围为800~1000℃,其中,树脂浸渍增密采用呋喃树脂,固化剂为磷酸,质量含量为4-12%,压力为1.0-2.0MPa,每次浸渍时间为1-5个小时,固化温度为160-20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用铜网改性炭/炭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预制体炭增密过程采用沥青液相浸渍-炭化工艺进行增密,炭化温度范围为800~1000℃,沥青为煤沥青,压力为1.0-2.0MPa,每次浸渍时间为1-5个小时,浸渍温度180-250℃。
CN201410826567.4A 2014-12-20 2014-12-20 一种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用铜网改性炭/炭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45294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26567.4A CN104529496A (zh) 2014-12-20 2014-12-20 一种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用铜网改性炭/炭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26567.4A CN104529496A (zh) 2014-12-20 2014-12-20 一种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用铜网改性炭/炭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29496A true CN104529496A (zh) 2015-04-22

Family

ID=52845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26567.4A Pending CN104529496A (zh) 2014-12-20 2014-12-20 一种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用铜网改性炭/炭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29496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50857A (zh) * 2015-09-17 2015-12-16 中南大学 一种受电弓滑板用C/C-Cu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5730246A (zh) * 2016-03-23 2016-07-06 中南大学 一种低粘结电阻的c/c复合材料滑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10985A (zh) * 2017-04-20 2017-08-04 湖南锴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Ti3SiC2相的炭纤维增强陶瓷基体摩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61976A (zh) * 2017-06-02 2017-09-15 中南大学 一种受电弓滑板用铜/炭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183565A (zh) * 2021-06-03 2021-07-30 河南工业大学 一种高速列车用碳纤维增强型滑动集电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5114808A (zh) * 2022-08-30 2022-09-27 江苏濠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屏蔽电缆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
CN115503299A (zh) * 2022-11-07 2022-12-23 浙江德鸿碳纤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碳/碳复合材料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6003149A (zh) * 2022-12-19 2023-04-25 贵州省紫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铜纤维混编受电弓碳滑板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6410011A (zh) * 2023-03-09 2023-07-11 国家高速列车青岛技术创新中心 一种碳-铜纤维模压受电弓碳滑板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745A (zh) * 1997-10-07 1998-04-15 宝山钢铁(集团)公司 电力机车用碳-碳复合材料受电弓滑板
CN101239835A (zh) * 2007-02-05 2008-08-13 中南大学 一种磁悬浮列车滑撬所用的炭/炭-碳化硅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492015A (zh) * 2009-03-02 2009-07-29 浙江师范大学 网状层压碳-铜复合材料受电弓滑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3192718A (zh) * 2013-04-02 2013-07-10 湖南大学 一种受电弓滑板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69123A (zh) * 2013-09-26 2013-12-25 长春工业大学 碳纤维增强铜基受电弓滑板材料的制造方法
JP2014003876A (ja) * 2012-06-20 2014-01-09 Hiroshi Kobayashi すり板の製造と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745A (zh) * 1997-10-07 1998-04-15 宝山钢铁(集团)公司 电力机车用碳-碳复合材料受电弓滑板
CN101239835A (zh) * 2007-02-05 2008-08-13 中南大学 一种磁悬浮列车滑撬所用的炭/炭-碳化硅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492015A (zh) * 2009-03-02 2009-07-29 浙江师范大学 网状层压碳-铜复合材料受电弓滑板及其制造方法
JP2014003876A (ja) * 2012-06-20 2014-01-09 Hiroshi Kobayashi すり板の製造と製造方法
CN103192718A (zh) * 2013-04-02 2013-07-10 湖南大学 一种受电弓滑板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69123A (zh) * 2013-09-26 2013-12-25 长春工业大学 碳纤维增强铜基受电弓滑板材料的制造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谭翠: "炭/炭-铜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 *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50857A (zh) * 2015-09-17 2015-12-16 中南大学 一种受电弓滑板用C/C-Cu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5730246A (zh) * 2016-03-23 2016-07-06 中南大学 一种低粘结电阻的c/c复合材料滑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30246B (zh) * 2016-03-23 2018-06-29 中南大学 一种低粘结电阻的c/c复合材料滑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10985A (zh) * 2017-04-20 2017-08-04 湖南锴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Ti3SiC2相的炭纤维增强陶瓷基体摩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10985B (zh) * 2017-04-20 2019-12-27 湖南中南智造新材料协同创新有限公司 一种含Ti3SiC2相的碳纤维增强陶瓷基体摩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61976A (zh) * 2017-06-02 2017-09-15 中南大学 一种受电弓滑板用铜/炭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183565A (zh) * 2021-06-03 2021-07-30 河南工业大学 一种高速列车用碳纤维增强型滑动集电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5114808A (zh) * 2022-08-30 2022-09-27 江苏濠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屏蔽电缆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
CN115503299A (zh) * 2022-11-07 2022-12-23 浙江德鸿碳纤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碳/碳复合材料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03299B (zh) * 2022-11-07 2023-08-04 浙江德鸿碳纤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碳/碳复合材料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6003149A (zh) * 2022-12-19 2023-04-25 贵州省紫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铜纤维混编受电弓碳滑板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6410011A (zh) * 2023-03-09 2023-07-11 国家高速列车青岛技术创新中心 一种碳-铜纤维模压受电弓碳滑板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29496A (zh) 一种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用铜网改性炭/炭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04774012B (zh) 电力机车受电弓浸铜碳滑板的生产方法
CN104691338A (zh) 一种受电弓滑板用铜网改性炭/炭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06585388B (zh) 一种电力车辆受电弓滑板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49803B (zh) 电力机车用炭/炭受电弓滑板的制备方法
CN104926347B (zh) 高速铁路动车组用受电弓滑板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35529B (zh) 石墨烯‑铜改性炭/炭复合材料受电弓滑板的制备方法
CN109320278B (zh) 一种热疏导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76237B (zh) 铁路电气化用铜镁合金接触导线的制备方法
CN1326152C (zh) 混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受电弓滑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79214B (zh) 一种以硅酸盐玻璃为原料制备硅碳复合材料的方法、其产品和应用
CN102290146B (zh) 一种复合材料电缆增强芯的制造方法
CN105152674A (zh) 石墨烯改性炭/炭复合材料受电弓滑板的制备方法
CN103192718B (zh) 一种受电弓滑板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20642B (zh) 铁路电气化用铜银合金接触导线的制备方法
CN101492015A (zh) 网状层压碳-铜复合材料受电弓滑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1960839B (zh) 一种高速列车用受电弓滑板的制备方法
JP2014003876A (ja) すり板の製造と製造方法
CN106435644A (zh) 一种铝电解槽用捣固糊及其使用方法
CN103003474A (zh) 碳体、生产碳体的方法及其用途
CN105481413A (zh) 一种金属型c/c复合材料碳滑条的制备方法
CN105172245A (zh) 碳纤维绝缘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50857A (zh) 一种受电弓滑板用C/C-Cu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4577632A (zh) 一种电机用炭/炭-石墨/铜电刷的制备方法
CN105461340A (zh) 一种受电弓用带降温功能c/c复合材料碳滑板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