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26837B - 制备陶瓷微球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制备陶瓷微球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26837B
CN104526837B CN201410809462.8A CN201410809462A CN104526837B CN 104526837 B CN104526837 B CN 104526837B CN 201410809462 A CN201410809462 A CN 201410809462A CN 104526837 B CN104526837 B CN 1045268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ue
assembly
liquid
equipment according
gel for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0946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26837A (zh
Inventor
马景陶
高勇
赵兴宇
郝少昌
邓长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80946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268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268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268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268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268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00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 Colloid Chemist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制备陶瓷微球的设备,该设备包括:胶液储存装置,所述胶液储存装置用于储存胶液;分散装置,所述分散装置与所述胶液储存装置相连,用于将所述胶液分段并形成球形液滴;以及凝胶成型装置,所述凝胶成型装置与所述分散装置相连,用于将所述球形液滴固化形成凝胶微球。利用本发明的该设备,能够快速有效地制备获得陶瓷微球前驱体,且操作简便快捷,能精确控制胶液的输送速度、分散频率,并且能实时监测胶液的分散过程,使整个滴球过程自动化,得到的凝胶球尺寸均一、球形度好且重复性好。

Description

制备陶瓷微球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成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制备陶瓷微球的设备。
背景技术
内凝胶工艺是一种制备陶瓷微球的先进技术,它起源于荷兰的KEMA实验室。内凝胶工艺被广泛应用于高温气冷堆燃料核芯如UO2、PuO2以及惰性基质(IMF)的制备。与外凝胶工艺和全凝胶工艺相比,内凝胶工艺有如下优势:(1)更好的球形度;(2)制备的陶瓷微球尺寸均一;(3)能制备的微球尺寸范围更广(100μm~3mm);(4)能够允许其他组分均匀掺杂进小球中,更适合非氧化物如碳化物、氮化物陶瓷球体的制备。内凝胶过程制备陶瓷微球的基本原理是含六次甲基四胺的金属盐(如锆、铀等其它金属)的胶液液滴落到热的有机介质中,在热的有机介质中六次甲基四胺迅速分解生成氢氧化铵使金属盐的胶液凝胶固化。内凝胶工艺过程包含四个主要步骤,分别是胶液的制备,凝胶成型,洗涤和热处理。凝胶成型过程是得到尺寸均一、球形度高且重复性好的陶瓷微球的重要步骤。然而目前依据内凝胶法制备陶瓷微球的研究较少,用于内凝胶成型的相关设备更少。并且,相关技术中对于凝胶过程相关参数的控制不便,对于胶液分散过程中振动的产生和监测不足。
因而,目前关于通过内凝胶工艺制备陶瓷微球的设备仍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操作简便、快捷、重复性好且能实时监测的制备陶瓷微球的设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陶瓷微球的设备。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设备包括:胶液储存装置,所述胶液储存装置用于储存胶液;分散装置,所述分散装置与所述胶液储存装置相连,用于将所述胶液分段并形成球形液滴;以及凝胶成型装置,所述凝胶成型装置与所述分散装置相连,用于将所述球形液滴固化形成凝胶微球,其中,所述分散装置进一步包括:分散装置本体,所述分散装置本体内限定出分散空间,用于通过振动将所述胶液分成多个胶液段;喷嘴,所述喷嘴与所述分散装置本体相连,用于通过喷射基于所述胶液段形成所述球形液滴;振动信号发生组件,所述振动信号发生组件用于发出振动信号;激振器,所述激振器与所述振动信号发生组件相连,用于在所述分散空间中形成振动;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分散空间中,用于探测所述分散空间中的振动信号;以及监控器,所述监控器分别与所述振动信号发生组件和所述传感器相连,用于监控来自所述振动信号发生组件和所述传感器的振动信号;所述凝胶成型装置进一步包括:凝胶成型管,所述凝胶成型管中限定出固化成型空间用于使所述球形液滴固化形成陶瓷颗粒;导热介质储存组件,所述导热介质储存组件用于储存液体导热介质;导热介质传输组件,所述导热介质传输组件设置于所述凝胶成型管和所述导热介质储存组件之间,用于将所述液体导热介质输送至所述凝胶成型管;收集组件,所述收集组件设置于所述导热介质储存组件中,用于收集所述陶瓷微球;连接管路,所述连接管路设置于所述凝胶成型管和所述收集组件之间,用于将所述凝胶成型管中的所述凝胶微球和所述液体导热介质输送至所述收集组件;以及照明组件,所述照明组件用于观察所述凝胶成型管。发明人发现,利用本发明的该设备,能够快速有效地制备获得陶瓷微球前驱体(即凝胶微球),且操作简便快捷,能精确控制胶液的输送速度、分散频率,并且能实时监测胶液的分散过程,使整个滴球过程自动化,得到的凝胶球尺寸均一、球形度好且重复性好。进一步地,制备获得的凝胶微球在适当条件下进行煅烧或烧结烧,能够有效获得陶瓷微球。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备陶瓷微球的设备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胶液储存装置进一步包括:冷却介质储存组件,所述冷却介质储存组件用于储存液体冷却介质;胶液罐,所述胶液罐用于储存所述胶液;以及第一液体传输泵,所述第一液体传输泵设置于所述冷却介质储存组件和所述胶液罐之间,用于将所述液体冷却介质输送至所述胶液罐。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液体冷却介质为与所述胶液不互溶的油性介质,优选为导热油和硅油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液体传输泵为选自齿轮泵、蠕动泵和磁力泵中的任意一种,优选为齿轮泵。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设备进一步包括:流量控制装置,所述流量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胶液储存装置和所述分散装置之间,用于控制所述胶液的流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流量控制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流量控制阀;以及液体流量计,所述液体流量计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振动信号发生组件进一步包括:信号发生器,所述信号发生器用于发出振动信号;放大器,所述放大器分别与所述信号发生器和所述监控器相连,用于放大所述振动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液体导热介质为导热油和硅油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收集组件为不锈钢网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连接管路呈蛇形。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连接管路的材质为硅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导热介质传输组件进一步包括:第二液体传输泵,所述第二液体传输泵与所述导热介质储存组件相连,用于将所述液体导热介质输送至所述凝胶成型管;流量控制组件,所述流量控制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液体传输泵与所述凝胶成型管之间,用于控制所述液体导热介质的流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二液体传输泵为选自齿轮泵、蠕动泵和磁力泵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齿轮泵。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凝胶成型管进一步包括:内管,所述内管顶部设置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与所述喷嘴相连,用于接收来自喷嘴的所述球形液滴;所述第二进料口与所述流量控制组件相连,用于接收所述液体导热介质;外管,所述外管形成于所述内管外部,且所述外管的内壁与所述内管的外壁之间形成流动空间,所述外管的下部设置有第三进料口,所述第三进料口与所述流量控制组件相连,用于接收所述液体导热介质;以及溢流口,所述溢流口设置在所述凝胶成型管的顶部并且与所述液体导热介质储存组件相连,用将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中溢流的所述液体导热介质返回至所述液体导热介质储存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流量控制组件进一步包括:第二流量控制阀;以及第三流量控制阀,其中,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分别与所述第二液体传输泵和所述第二进料口相连,所述第三流量控制阀分别与所述第二液体传输泵和所述第三进料口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喷嘴为针形喷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监控器为示波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制备陶瓷微球的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集成化,小型化
实现了传统的恒温槽、搅拌机、压力泵等器件的集成化,采用带有循环功能且垂直扬程2米以上的高温恒温槽和低温恒温槽分别装载热的有机介质和冷的胶液并为其提供传输动力。
2)模块化,便于更换部件,操作简单
整套工艺装置被划分为三大部分,即胶液储存部分、分散部分、凝胶成型部分。各部分相对独立,操作简单,方便装置的检测和部件的更换。同时模块化的组成便于进一步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和便携化。
3)控制精度高
采用体积流量计精确控制热有机介质的流速。采用体积流量计和质量流量计共同控制胶液的流速,流量控制精度能达到±0.2%流量,测量范围为4~40kg/h。信号发生器产生的振动信号能在示波器上实时显示,同时由激振器反馈回的信号也能显示在示波器上并进行实时的监测和对比。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制备陶瓷微球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制备陶瓷微球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制备陶瓷微球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陶瓷微球的设备。下面参照图1-3,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制备陶瓷微球的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照图1,本发明的制备陶瓷微球的设备10000包括胶液储存装置1000、分散装置2000和凝胶成型装置3000。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胶液储存装置1000用于储存胶液。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照图3,所述胶液储存装置1000进一步包括:冷却介质储存组件1100、胶液罐1200和第一液体传输泵1300。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冷却介质储存组件1100用于储存液体冷却介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冷却介质储存组件1100通过硅胶软管与第一液体传输泵1300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冷却介质储存组件可以为低温恒温槽。由于通常采用的内胶凝过程胶液在常温下不稳定,低温恒温槽的使用能够有效且精确地控制冷却介质的温度,使储存的胶液能够在低温下保存,有利于后续步骤的进行。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液体冷却介质为与所述胶液不互溶的油性介质。根据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所述液体冷却介质可以为导热油和硅油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胶液罐1200用于储存所述胶液。由于胶液通常为酸性,为防止胶液罐被腐蚀,需要对所用胶液罐进行耐酸碱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液体传输泵1300设置于所述冷却介质储存组件1100和所述胶液罐1200之间,用于将所述液体冷却介质输送至所述胶液罐1200。由此,通过第一液体传输泵将液体冷却介质输送至胶液罐,能够将胶液压入输送管道,进而将胶液输送至分散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液体传输泵1300可以为选自齿轮泵、蠕动泵和磁力泵中的任意一种。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所述第一液体传输泵1300可以为齿轮泵。由此,能够快速有效地将液体冷却介质输送至胶液罐。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冷却介质储存组件1100和所述第一液体传输泵1300可以使用一种能够实现循环且循环压力足够大的一体化低温恒温槽替代,这样能够提高装置的便携化和集成化。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分散装置2000与所述胶液储存装置1000相连,用于将所述胶液分段并形成球形液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分散装置2000进一步包括:分散装置本体(图中未示出)、喷嘴2100、振动信号发生组件2200、激振器2300、传感器2400以及监控器2500。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分散装置本体内限定出分散空间,用于通过振动将所述胶液分成多个胶液段。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喷嘴2100与所述分散装置本体相连,用于通过喷射基于所述胶液段形成所述球形液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喷嘴2100可以为针形喷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振动信号发生组件2200用于发出振动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振动信号发生组件2200进一步包括:信号发生器2201,所述信号发生器2201用于发出振动信号;放大器2202,所述放大器2202分别与所述信号发生器2201、监控器2500以及激振器2300相连,用于将接收到的来自信号发生器的信号放大并且传递给激振器2300使其规律振动以及传递至监控器2500监测振动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激振器2300与所述振动信号发生组件2200相连,用于在所述分散空间中形成规律的扰动从而达到分散胶液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传感器2400设置在所述分散空间中,用于探测激振器的振动情况。由此,能够将激振器上的振动信号传递给监控器,从而对其进行实时监控,并且与放大器2202传递至监控器2500的信号进行实时比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监控器2500分别与所述振动信号发生组件2200和所述传感器2400相连,用于监控来自所述振动信号发生组件和所述传感器的振动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监控器2500可以为示波器。从示波器上能同时监测到放大器2202输出的以及传感器2400返回的振动信号,并且能方便地进行比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凝胶成型装置3000与所述分散装置2000相连,用于将所述球形液滴固化形成凝胶微球。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凝胶成型装置3000进一步包括:凝胶成型管3100、导热介质储存组件3200、导热介质传输组件3300、收集组件3400、连接管路3500以及照明组件3600。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导热介质传输组件3300和导热介质储存组件3200可以使用一种能够实现循环且循环压力足够大的一体化高温恒温槽替代,这样能提高设备的集成度和便携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凝胶成型管3100中限定出固化成型空间用于使所述球形液滴固化形成陶瓷颗粒的前驱体。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凝胶成型管3100进一步包括:内管3110,所述内管3110顶部设置有第一进料口3111和第二进料口3112,所述第一进料口3111与所述喷嘴2200相连,用于接收来自喷嘴2200的所述球形液滴;所述第二进料口3112与所述流量控制组件3320相连,用于接收所述液体导热介质;外管3120,所述外管3120形成于所述内管3110外部,且所述外管3120的内壁与所述内管3110的外壁之间形成流动空间,所述外管3120的下部设置有第三进料口3121,所述第三进料口3121与所述流量控制组件3320相连,用于接收所述液体导热介质;以及溢流口3130,所述溢流口3130设置在所述凝胶成型管3100的顶部并且与所述导热介质储存组件3200相连,用将所述内管3110和所述外管3120中溢流的所述液体导热介质返回至所述液体导热介质储存组件3200。凝胶成型管采用内外管的设计能够保证内管中的有机介质的温度与导热介质储存组件中的有机介质温度相同。从下部侧边第三进料口给外管输送热的导热介质,而从顶部第二进料口给内管输入导热介质能够在进料口和内管间形成一段导热介质的液流,使喷嘴喷射出的球形液滴被液流阻挡、固化并且随着导热介质的液流一起回流至导热介质储存组件中。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导热介质储存组件3200用于储存液体导热介质。为了防止储存组件3200被腐蚀,也需要对其进行耐酸碱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液体导热介质为导热油和硅油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导热介质传输组件3300设置于所述凝胶成型管3100和所述导热介质储存组件3200之间,用于将所述液体导热介质输送至所述凝胶成型管。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导热介质传输组件3300进一步包括:第二液体传输泵3310以及流量控制组件3320。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二液体传输泵3310与所述导热介质储存组件3300相连,用于将所述液体导热介质输送至所述凝胶成型管3100。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二液体传输泵3310可以为选自齿轮泵、蠕动泵和磁力泵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第二液体传输泵3310可以为齿轮泵。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流量控制组件3320设置于所述第二液体传输泵3310与所述凝胶成型管3100之间,用于控制所述液体导热介质的流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流量控制组件3320进一步包括:第二流量控制阀3321;以及第三流量控制阀3322,其中,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3321分别与所述第二液体传输泵3310和所述第二进料口3112相连,所述第三流量控制阀3322分别与所述第二液体传输泵3310和所述第三进料口3121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二流量控制阀3321和第三流量控制阀3322使用的可以是双通型的阀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收集组件3400设置于所述导热介质储存组件3200中,用于收集所述凝胶微球,并方便获得的凝胶微球在热的导热介质中进行陈化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收集组件可以为不锈钢网兜。由此,制备获得的陶瓷微球收集于不锈钢网兜内,液体导热介质返回导热介质储存组件3200。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连接管路3500设置于所述凝胶成型管3100和所述收集组件3400之间,用于将所述凝胶成型管3100中的所述陶瓷微球和所述液体导热介质输送至所述收集组件3400。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连接管路3500呈蛇形。由此,能够增加球形液滴的固化成型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连接管路3500的材质为硅胶。硅胶管能够保证管路在高温有机介质下正常工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照明组件3600选用频闪灯,用于观察所述喷嘴2100中喷出的胶液液滴是否呈分散的球形液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照图2,所述设备10000进一步包括:流量控制装置4000,所述流量控制装置4000设置于所述胶液储存装置1000和所述分散装置2000之间,用于控制所述胶液的流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流量控制装置4000进一步包括:第一流量控制阀4100;以及液体流量计4200,所述液体流量计4200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4100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流量控制阀4100使用的可以是三通型的阀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本发明的设备中,各装置、组件之间可以通过硅胶软管或不锈钢管进行连接。
发明人发现,利用本发明的该设备,能够快速有效地制备获得凝胶微球,且操作简便快捷,能精确控制胶液的输送速度、分散频率,并且能实时监测胶液的分散过程,使整个滴球过程自动化,得到的凝胶球尺寸均一、球形度好且重复性好。进一步地,制备获得的凝胶微球在适当条件下进行煅烧或烧结烧,能够有效获得陶瓷微球。
本发明所述的设备运行过程中,储存在胶液罐中的胶液被低温保存,并在液体传输泵的作用下被传输到激振器处,由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振动信号使胶液分散成球形液滴,液滴滴落在热的有机介质中固化成球并随热的有机介质回流至高温恒温槽被收集在不锈钢网兜中。该装置能够通过液体流量计和信号发生器改变凝胶成型过程中胶液的流速,激振器的振动频率等相关参数,并能够通过示波器监测信号发生器产生的以及振动传感器反馈的振动信号。该发明装置能连续、大批量生产尺寸均一、球形度高的陶瓷微球,且能实现实时监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制备陶瓷微球的设备可以用于制备任何已知的陶瓷微球,例如,包括但不限于:氧化锆微球、二氧化钛微球、氧化铀微球、氧化铝微球以及上述各种微球的碳化物和氮化物等。
下面参照图3,详细描述工作状态下的制备陶瓷微球的设备:
在第一液体传输泵1300的作用下,冷却介质储存组件1100内的液体冷却介质经第一液体传输泵1300和冷却介质储存组件1100之间的连接管路(可以为硅胶软管)、第一液体传输泵1300和胶液罐1200之间的连接管路进入胶液罐1200,在液体冷却介质的压力作用下,胶液罐1200中的胶液依次经过第一流量控制阀4100和液体流量计4200,进入分散空间,在分散空间中,来自信号发生器2201、并经放大器2201放大、同时传输给监控器2500的振动信号将胶液分散为多个胶液段,同时传感器2400探测分散空间内的振动信号,并将其传递给监控器2500,监控器2500实时监控经放大器2201放大后以及分散空间内的振动信号,然后,上述多个胶液段进入喷嘴2100,通过喷嘴2100的喷射作用以及液体的表面张力,形成球形液滴,球形液滴由第一进料口3111进入凝胶成型管内管3110,在热的导热介质的作用下,固化成型形成陶瓷颗粒,并随着液体导热介质流入连接管路3500,然后进入设置在导热介质储存组件3200中的收集组件3400,制备获得的陶瓷微球停留在收集组件3400中,液体导热介质返回导热介质储存组件3200循环利用,在凝胶成型过程中,导热介质储存组件3200中的液体导热介质在第二液体传输泵3310的作用下,分为两路进入凝胶成型管3100,其中,一路经第二流量控制阀3321、由第二进料口3112进入凝胶成型管内管3110,一路经第三流量控制阀3322、由第三进料口3121进入流动空间,当内管3110和流动空间中充满液体导热介质后,多余的液体导热介质通过溢流口3130返回导热介质储存组件3200循环利用,利用照明组件3600可以对喷嘴和凝胶成型管进行观察,实时检测凝胶成型过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9)

1.一种制备陶瓷微球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胶液储存装置,所述胶液储存装置用于储存胶液;
分散装置,所述分散装置与所述胶液储存装置相连,用于将所述胶液分段并形成球形液滴;以及
凝胶成型装置,所述凝胶成型装置与所述分散装置相连,用于将所述球形液滴固化形成凝胶微球,
其中,所述分散装置进一步包括:
分散装置本体,所述分散装置本体内限定出分散空间,用于通过振动将所述胶液分成多个胶液段;
喷嘴,所述喷嘴与所述分散装置本体相连,用于通过喷射基于所述胶液段形成所述球形液滴;
振动信号发生组件,所述振动信号发生组件用于发出振动信号;
激振器,所述激振器与所述振动信号发生组件相连,用于在所述分散空间中形成振动;
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分散空间中,用于探测所述分散空间中的振动信号;以及
监控器,所述监控器分别与所述振动信号发生组件和所述传感器相连,用于监控来自所述振动信号发生组件和所述传感器的振动信号;
所述凝胶成型装置进一步包括:
凝胶成型管,所述凝胶成型管中限定出固化成型空间用于使所述球形液滴固化形成陶瓷颗粒;
导热介质储存组件,所述导热介质储存组件用于储存液体导热介质;
导热介质传输组件,所述导热介质传输组件设置于所述凝胶成型管和所述导热介质储存组件之间,用于将所述液体导热介质输送至所述凝胶成型管;
收集组件,所述收集组件设置于所述导热介质储存组件中,用于收集所述陶瓷微球;
连接管路,所述连接管路设置于所述凝胶成型管和所述收集组件之间,用于将所述凝胶成型管中的所述凝胶微球和所述液体导热介质输送至所述收集组件;以及
照明组件,所述照明组件用于观察所述凝胶成型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液储存装置进一步包括:
冷却介质储存组件,所述冷却介质储存组件用于储存液体冷却介质;
胶液罐,所述胶液罐用于储存所述胶液;以及
第一液体传输泵,所述第一液体传输泵设置于所述冷却介质储存组件和所述胶液罐之间,用于将所述液体冷却介质输送至所述胶液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冷却介质为导热油和硅油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体传输泵为选自齿轮泵、蠕动泵和磁力泵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体传输泵为齿轮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流量控制装置,所述流量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胶液储存装置和所述分散装置之间,用于控制所述胶液的流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一流量控制阀;以及
液体流量计,所述液体流量计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信号发生组件进一步包括:
信号发生器,所述信号发生器用于发出振动信号;
放大器,所述放大器分别与所述信号发生器和所述监控器相连,用于放大所述振动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导热介质为导热油和硅油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组件为不锈钢网兜。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路呈蛇形。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路的材质为硅胶。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介质传输组件进一步包括:
第二液体传输泵,所述第二液体传输泵与所述导热介质储存组件相连,用于将所述液体导热介质输送至所述凝胶成型管;
流量控制组件,所述流量控制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液体传输泵与所述凝胶成型管之间,用于控制所述液体导热介质的流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体传输泵为选自齿轮泵、蠕动泵和磁力泵中的至少一种。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体传输泵为齿轮泵。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成型管进一步包括:
内管,所述内管顶部设置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与所述喷嘴相连,用于接收来自喷嘴的所述球形液滴;所述第二进料口与所述流量控制组件相连,用于接收所述液体导热介质;
外管,所述外管形成于所述内管外部,且所述外管的内壁与所述内管的外壁之间形成流动空间,所述外管的下部设置有第三进料口,所述第三进料口与所述流量控制组件相连,用于接收所述液体导热介质;以及
溢流口,所述溢流口设置在所述凝胶成型管的顶部并且与所述液体导热介质储存组件相连,用将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中溢流的所述液体导热介质返回至所述液体导热介质储存组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组件进一步包括:
第二流量控制阀;以及
第三流量控制阀,
其中,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分别与所述第二液体传输泵和所述第二进料口相连,所述第三流量控制阀分别与所述第二液体传输泵和所述第三进料口相连。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为针形喷嘴。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器为示波器。
CN201410809462.8A 2014-12-23 2014-12-23 制备陶瓷微球的设备 Active CN1045268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09462.8A CN104526837B (zh) 2014-12-23 2014-12-23 制备陶瓷微球的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09462.8A CN104526837B (zh) 2014-12-23 2014-12-23 制备陶瓷微球的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26837A CN104526837A (zh) 2015-04-22
CN104526837B true CN104526837B (zh) 2017-06-06

Family

ID=52842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09462.8A Active CN104526837B (zh) 2014-12-23 2014-12-23 制备陶瓷微球的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268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94115A (zh) * 2015-11-26 2016-02-03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凝胶注模工艺的氧化物陶瓷微珠生坯的成型装置
CN108840683B (zh) * 2018-07-05 2020-07-28 清华大学 用于制备氮化锆陶瓷微球的工艺及氮化锆陶瓷微球
CN112382425B (zh) * 2020-11-17 2022-11-01 清华大学 一种以碳纳米管为碳源制备碳化铀陶瓷微球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24395A1 (en) * 2006-03-24 2007-09-27 Rowitsch Robert W Sprayable water-based adhesive
CN100551654C (zh) * 2006-10-16 2009-10-21 清华大学 一种注凝成型制备陶瓷微球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2276261A (zh) * 2011-05-06 2011-12-14 清华大学 胶液流量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2496395B (zh) * 2011-11-23 2014-04-02 清华大学 分散柱系统
CN203293346U (zh) * 2013-04-17 2013-11-20 清华大学 一种制备陶瓷微球的模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26837A (zh) 2015-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26837B (zh) 制备陶瓷微球的设备
Mueller et al. The rheology of suspensions of solid particles
CN104990906B (zh) 一种压裂液携砂能力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6290784B (zh) 一种酸岩反应单岩板裂缝模拟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8265005A (zh) 一体式刚性流道液滴数字pcr系统及方法
CN104007043A (zh) 一种大型多功能压裂液实验系统
CN107140953B (zh) 一种快速挤出制备陶瓷微球的方法
CN107602874A (zh) 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合成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方法
CN102078259A (zh) 一种制备均匀滴丸的设备及方法
CN102345994A (zh) 一种散热用热管复合吸液芯及其制造方法
CN105833813A (zh) 室温液滴微反应器和制备二氧化锆凝胶微球的方法
CN110756243A (zh) 恒温控温水浴装置及用途
CN105548245B (zh) 固‑液相变材料凝固传热性能参数测试装置及其方法
CN105771826A (zh) 制备微乳化液滴的系统及方法
CN108927231A (zh) 基于大孔灌流微球的多通道液滴生成装置和方法
CN109580427B (zh) 一种模拟微通道阻塞的实验方法
CN203811507U (zh) 一种大型多功能压裂液实验装置
CN209752915U (zh) 一种基于大孔灌流微球的多通道液滴生成装置
CN107356365A (zh) 水环真空泵内减阻剂减阻效应实验装置及方法
CN204414280U (zh) 制备陶瓷微球的设备
CN104020303B (zh) 岩心高温高压铸体仪
CN206511907U (zh) 一种适用于核桃乳液生产用的精准灌装装置
CN113984582A (zh) 一种多功能小流量液态铅铋与sco2流动传热研究的实验系统
CN108786507A (zh) 保护性气体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CN207516288U (zh) 外加超声强化复杂微观凹腔阵列微通道沸腾传热实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