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21563A - 一种套管式食用菌栽培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套管式食用菌栽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21563A
CN104521563A CN201410837256.8A CN201410837256A CN104521563A CN 104521563 A CN104521563 A CN 104521563A CN 201410837256 A CN201410837256 A CN 201410837256A CN 104521563 A CN104521563 A CN 1045215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edible fungus
cultivation
carrier pipe
nutrient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3725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21563B (zh
Inventor
杨学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e Mu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OLARINOX RE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OLARINOX RE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OLARINOX RE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83725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2156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215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215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215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215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60Cultivation rooms; Equipment therefo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套管式食用菌栽培装置,属于菌类栽培技术领域,其包括用于输送营养液和菌种的输送管和套设于输送管外且用于生长食用菌的栽培管;所述栽培管的两端设有端盖,端盖套接在输送管上并封闭栽培管,栽培管的内壁与输送管的外壁之间形成容纳腔,容纳腔内填充有用于培养食用菌的基料,所述栽培管上开设有若干个供食用菌生长的开口;所述输送管上开设有若干个供菌种和营养液渗入基料中的微孔;该套管式食用菌栽培装置还包括营养液输送装置,输送管与营养液输送装置连接。该栽培装置结构简单、方便实用,便于接种,能够实现食用菌质量可控,有效提高食用菌产量的同时,大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套管式食用菌栽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菌类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套管式食用菌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通常称为蘑菇。目前我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食用菌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丰富、含有多种对维护人体健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生物活性物质,如:高分子多糖、β-葡萄糖、RNA复合体、天然有机锗、核酸降解物、cAMP、三萜类化合物等,因此食用菌深受人们的喜爱,同时也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目前,食用菌的栽培方法一般是床栽、露天栽种或袋料连体。这些传统的方法均存在一定的不足,采用床栽或露天栽种的食用菌的栽培处于开放式场所,在栽培过程中无法避免各种病虫害的侵害,如使用农药则会使食用菌的质量大打折扣;采用袋料连体的食用菌栽培,袋料容易过期腐烂,影响食用菌的生长,且污染率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管式食用菌栽培装置,该栽培装置结构简单、方便实用,便于接种,能够实现食用菌质量可控,有效提高食用菌产量的同时,大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套管式食用菌栽培装置,其包括
用于输送营养液和菌种的输送管和套设于输送管外且用于生长食用菌的栽培管;所述栽培管的两端设有端盖,端盖套接在输送管上并封闭栽培管,栽培管的内壁与输送管的外壁之间形成容纳腔,容纳腔内填充有用于培养食用菌的基料,所述栽培管上开设有若干个供食用菌生长的开口;所述输送管上开设有若干个供菌种和营养液渗入基料中的微孔;
该套管式食用菌栽培装置还包括营养液输送装置,输送管与营养液输送装置连接。
实现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营养液输送装置包括为食用菌栽培装置供给营养液和菌种的高位营养液罐、回收流经输液管的营养液和菌种的低位营养液罐,输送管的进料端通过管道与高位营养液罐相连接,输送管的出料端通过管道与低位营养液罐相连接。
具体地,所述高位营养液罐的内部设有搅拌装置,该高位营养液罐与输送管之间的管道上设有自动补液阀;低位营养液罐与输送管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用于调节输送管中营养液流量大小的开关。
实现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营养液输送装置包括反应罐和废液回收罐,输送管的一端通过带泵循环管与反应罐的底部相连接、另一端通过输液管与废液回收罐的顶部相连接;所述反应罐和废液回收罐之间通过带泵循环管相连接,使反应罐和废液回收罐之间形成循环回路。
为了避免营养液容易酸败,所述反应罐的内部和废液回收罐的内部均设有搅拌装置。
为了使含有菌种的营养液更好地渗入基料中,所述输送管的内壁上设有用于防止微孔阻塞的滤网。
为了给食用菌的生长提供足够的氧气,所述端盖还设有若干个以通孔为中心均匀分布的透气孔。
为了便于更换基料,所述端盖与栽培管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所述端盖与栽培管螺接。
具体地,所述端盖与栽培管卡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所述的套管式食用菌栽培装置通过在栽培管的内壁与输送管的外表面之间的空腔内填充基料,使得基料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能够有效避免其它杂菌的侵入;栽培管上设有多个开口,使得一个栽培管上能够生长多茬食用菌,较之于现有的瓶栽技术,食用菌的产量得到了大大提高;输送管上设有供氧气、含有菌种的营养液渗入基料中的微孔,通过控制营养液的流量达到控制基料含水率的目的,从而达到食用菌质量可控的效果;通过低位营养液罐或废液回收罐对利用过的营养液及菌种进行回收利用,避免造成浪费,实现循环利用,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端盖与栽培管可拆卸连接,便于更换基料,栽培装置可重复利用,能够避免现有的袋料连体栽培方式只能进行一次生产的局限。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套管式食用菌栽培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套管式食用菌栽培装置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输送管;11、微孔;2、栽培管;21、开口;3、基料;4、端盖;41、通孔;42、透气孔;5、高位营养液罐;51、自动补液阀;6、低位营养液罐;61、开关;7、食用菌;8、反应罐;9、废液回收罐;10、带泵循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套管式食用菌栽培装置,其包括用于输送营养液和菌种的输送管和套设于输送管外且用于生长食用菌的栽培管;所述栽培管的两端设有端盖,端盖套接在输送管上并封闭栽培管,栽培管的内壁与输送管的外壁之间形成容纳腔,容纳腔内填充有用于培养食用菌的基料,所述栽培管上开设有若干个供食用菌生长的开口;所述输送管上开设有若干个供菌种和营养液渗入基料中的微孔;
该套管式食用菌栽培装置还包括营养液输送装置,输送管与营养液输送装置连接。
实现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营养液输送装置包括为食用菌栽培装置供给营养液和菌种的高位营养液罐、回收流经输液管的营养液和菌种的低位营养液罐,输送管的进料端通过管道与高位营养液罐相连接,输送管的出料端通过管道与低位营养液罐相连接。
具体地,所述高位营养液罐的内部设有搅拌装置,该高位营养液罐与输送管之间的管道上设有自动补液阀;低位营养液罐与输送管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用于调节输送管中营养液流量大小的开关。为了避免营养液酸败和菌种缺氧、以便于循环利用,低位营养液罐的内部也设有搅拌装置。
实现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营养液输送装置包括反应罐和废液回收罐,输送管的一端通过带泵循环管与反应罐的底部相连接、另一端通过输液管与废液回收罐的顶部相连接;所述反应罐和废液回收罐之间通过带泵循环管相连接,使反应罐和废液回收罐之间形成循环回路。
为了避免营养液酸败和菌种缺氧,所述反应罐的内部和废液回收罐的内部均设有搅拌装置。
为了使含有菌种的营养液更好地渗入基料中,所述输送管的内壁上设有用于防止微孔阻塞的滤网。该滤网也可套设于输送管的外壁上。
为了给食用菌的生长提供足够的氧气,所述端盖还设有若干个以通孔为中心均匀分布的透气孔。
为了便于更换基料,所述端盖与栽培管可拆卸连接,端盖与栽培管的连接方式不限,只要达到可拆卸的效果均可,例如螺接、扣接等连接方式。
具体实施例1:
参照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套管式食用菌栽培装置,其包括用于输送营养液和菌种的输送管1和套设于输送管1外且用于生长食用菌7的栽培管2;所述栽培管2的两端设有端盖4,端盖4套接在输送管1上并封闭栽培管2,栽培管2的内壁与输送管1的外壁之间形成容纳腔,容纳腔内填充有用于培养食用菌7的基料3,所述栽培管2上开设有若干个供食用菌7生长的开口21;所述输送管1上开设有若干个供菌种和营养液渗入基料3中的微孔11;该套管式食用菌7栽培装置还包括营养液输送装置,输送管1与营养液输送装置连接。
具体地,栽培管2和输送管1均为塑料管,其中栽培管2的长为1860mm、外径为100mm、壁厚3mm,栽培管2上的开口21中心间隔为60mm,开口21的直径为25mm,输送管1的长为2000mm、外径为25mm、壁厚1mm,输送管1上的微孔11中心间隔为30mm,微孔11的直径为2mm。
所述营养液输送装置包括为食用菌栽培装置供给营养液和菌种的高位营养液罐5、回收流经输液管的营养液和菌种的低位营养液罐6,输送管1的进料端通过管道与高位营养液罐5相连接,输送管1的出料端通过管道与低位营养液罐6相连接。
具体地,所述高位营养液罐5的内部设有搅拌装置,该高位营养液罐5与输送管1之间的管道上设有自动补液阀51;低位营养液罐6与输送管1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用于调节输送管1中营养液流量大小的开关61。
为了使含有菌种的营养液更好地渗入基料3中,所述输送管1的内壁上设有用于防止微孔11阻塞的滤网。另外,滤网也可以设置在输送管1的外表面。
为了给食用菌7的生长提供足够的氧气,所述端盖4还设有若干个以通孔41为中心均匀分布的透气孔42。
为了便于更换基料3,所述端盖4与栽培管2可拆卸连接。具体地,所述端盖4与栽培管2螺接。
具体实施例2:
参照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套管式食用菌栽培装置,其包括用于输送营养液和菌种的输送管1和套设于输送管1外且用于生长食用菌7的栽培管2;所述栽培管2的两端设有端盖4,端盖4套接在输送管1上并封闭栽培管2,栽培管2的内壁与输送管1的外壁之间形成容纳腔,容纳腔内填充有用于培养食用菌7的基料3,所述栽培管2上开设有若干个供食用菌7生长的开口21;所述输送管1上开设有若干个供菌种和营养液渗入基料3中的微孔11;该套管式食用菌栽培装置还包括营养液输送装置,输送管1与营养液输送装置连接。
具体地,栽培管2和输送管1均为塑料管,其中栽培管2的长为1860mm、外径为100mm、壁厚3mm,栽培管2上的开口21中心间隔为60mm,开口21的直径为25mm,输送管1的长为2000mm、外径为25mm、壁厚1mm,输送管1上的微孔11中心间隔为30mm,微孔11的直径为2mm。
所述营养液输送装置包括反应罐8和废液回收罐9,输送管1的一端通过带泵循环管10与反应罐8的底部相连接、另一端通过输液管与废液回收罐9的顶部相连接;所述反应罐8和废液回收罐9之间通过带泵循环管10相连接,使反应罐8和废液回收罐9之间形成循环回路。
为了避免营养液酸败,所述反应罐8的底部和废液回收罐9的底部均设有搅拌装置。
为了便于更换基料3,所述端盖4与栽培管2可拆卸连接。具体地,所述端盖4与栽培管2扣接。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套管式食用菌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输送营养液和菌种的输送管和套设于输送管外且用于生长食用菌的栽培管;所述栽培管的两端设有端盖,端盖套接在输送管上并封闭栽培管,栽培管的内壁与输送管的外壁之间形成容纳腔,容纳腔内填充有用于培养食用菌的基料,所述栽培管上开设有若干个供食用菌生长的开口;所述输送管上开设有若干个供菌种和营养液渗入基料中的微孔;
该套管式食用菌栽培装置还包括营养液输送装置,输送管与营养液输送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式食用菌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液输送装置包括为食用菌栽培装置供给营养液和菌种的高位营养液罐、回收流经输液管的营养液和菌种的低位营养液罐,输送管的进料端通过管道与高位营养液罐相连接,输送管的出料端通过管道与低位营养液罐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套管式食用菌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营养液罐的内部设有搅拌装置,该高位营养液罐与输送管之间的管道上设有自动补液阀;低位营养液罐与输送管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用于调节输送管中营养液流量大小的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式食用菌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液输送装置包括反应罐和废液回收罐,输送管的一端通过带泵循环管与反应罐的底部相连接、另一端通过输液管与废液回收罐的顶部相连接;所述反应罐和废液回收罐之间通过带泵循环管相连接,使反应罐和废液回收罐之间形成循环回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套管式食用菌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的内部和废液回收罐的内部均设有搅拌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式食用菌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的内壁上设有用于防止微孔阻塞的滤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式食用菌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还设有若干个以通孔为中心均匀分布的透气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式食用菌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与栽培管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套管式食用菌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与栽培管螺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套管式食用菌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与栽培管扣接。
CN201410837256.8A 2014-12-26 2014-12-26 一种套管式食用菌栽培装置 Active CN1045215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37256.8A CN104521563B (zh) 2014-12-26 2014-12-26 一种套管式食用菌栽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37256.8A CN104521563B (zh) 2014-12-26 2014-12-26 一种套管式食用菌栽培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21563A true CN104521563A (zh) 2015-04-22
CN104521563B CN104521563B (zh) 2017-02-01

Family

ID=52837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37256.8A Active CN104521563B (zh) 2014-12-26 2014-12-26 一种套管式食用菌栽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21563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20071A (zh) * 2015-06-24 2015-09-23 罗源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专用于制备食用菌栽培料的一条龙生产线
CN106069179A (zh) * 2016-06-13 2016-11-09 习水县龙洋生态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食用菌栽培大棚
CN107580974A (zh) * 2017-10-10 2018-01-16 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一种平菇多茬出菇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出菇方法
CN107996291A (zh) * 2017-09-28 2018-05-08 合肥福泉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套管式食用菌栽培装置
CN111802170A (zh) * 2019-04-10 2020-10-23 四季洋圃生物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蕈菇的环保液态体栽培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19584Y (zh) * 1993-11-28 1996-02-14 江宏林 生料栽培食用菌管
CN2246901Y (zh) * 1996-04-18 1997-02-12 马仁伟 食用菌快速栽培与制种专用塑料瓶
US20050224127A1 (en) * 2000-12-22 2005-10-13 Wilson Alexander B Compound pipe
MD20040083A (en) * 2004-04-08 2005-11-30 Universitatea De Stat Din Moldova Device for obtaining electrochemically activated lProduction line for continuous preparation of dry mixtures and device for drying dispersed materialsiquid
CN1895027A (zh) * 2005-07-11 2007-01-17 王瑞林 可移动式植物或食用菌的树形栽培方法及其装置
CN203340739U (zh) * 2013-06-17 2013-12-18 徐卫平 室内可移动式多功能无土栽培装置
CN203537926U (zh) * 2013-11-18 2014-04-16 连云港国鑫食用菌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食用菌液体菌种制作与培养系统
CN204392911U (zh) * 2014-12-26 2015-06-17 广州苏雷锘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套管式食用菌栽培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19584Y (zh) * 1993-11-28 1996-02-14 江宏林 生料栽培食用菌管
CN2246901Y (zh) * 1996-04-18 1997-02-12 马仁伟 食用菌快速栽培与制种专用塑料瓶
US20050224127A1 (en) * 2000-12-22 2005-10-13 Wilson Alexander B Compound pipe
MD20040083A (en) * 2004-04-08 2005-11-30 Universitatea De Stat Din Moldova Device for obtaining electrochemically activated lProduction line for continuous preparation of dry mixtures and device for drying dispersed materialsiquid
CN1895027A (zh) * 2005-07-11 2007-01-17 王瑞林 可移动式植物或食用菌的树形栽培方法及其装置
CN203340739U (zh) * 2013-06-17 2013-12-18 徐卫平 室内可移动式多功能无土栽培装置
CN203537926U (zh) * 2013-11-18 2014-04-16 连云港国鑫食用菌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食用菌液体菌种制作与培养系统
CN204392911U (zh) * 2014-12-26 2015-06-17 广州苏雷锘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套管式食用菌栽培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20071A (zh) * 2015-06-24 2015-09-23 罗源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专用于制备食用菌栽培料的一条龙生产线
CN106069179A (zh) * 2016-06-13 2016-11-09 习水县龙洋生态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食用菌栽培大棚
CN107996291A (zh) * 2017-09-28 2018-05-08 合肥福泉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套管式食用菌栽培装置
CN107580974A (zh) * 2017-10-10 2018-01-16 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一种平菇多茬出菇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出菇方法
CN107580974B (zh) * 2017-10-10 2021-04-13 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一种平菇多茬出菇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出菇方法
CN111802170A (zh) * 2019-04-10 2020-10-23 四季洋圃生物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蕈菇的环保液态体栽培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21563B (zh) 2017-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21563A (zh) 一种套管式食用菌栽培装置
CN105393973A (zh) 鱼菜共生的水循环系统
CN204392911U (zh) 一种套管式食用菌栽培装置
CN104584860A (zh) 节能高产食用菌培植器
CN205694832U (zh) 一种高效的幼苗培养装置
CN204217526U (zh) 一种杏鲍菇培育装置
KR100893875B1 (ko) 여과통 회전 탈수식 배양기
CN203251678U (zh) 食用菌的培养装置
CN205005539U (zh) 一种新型菌袋透气塞
CN205357229U (zh) 一种食用菌菌棒培养瓶
KR101517492B1 (ko) 버섯배지용 발효장치
CN204014679U (zh) 一种花生营养液培养装置
CN203801383U (zh) 带发酵箱的花果盆
CN106538242A (zh) 一种杨树段食用菌栽培种培养料及栽培种制备方法
CN207783814U (zh) 一种装食用菌培养料的装置
CN204180589U (zh) 菌类培养装置
CN201169575Y (zh) 一种发酵桶
CN205005537U (zh) 一种食用菌菌袋简易透气塞
CN203790324U (zh) 一种脱色清液存储杀菌装置
CN205635399U (zh) 一种多功能微生物肥料加工设备
CN203912813U (zh) 新型无土栽培种植袋及新型无土栽培种植系统
CN204409030U (zh) 节能高产食用菌培植器
CN214508405U (zh) 一种农业种植用培育箱自动滴灌装置
CN107287093A (zh) 微生物培养盒
CN208490333U (zh) 一种蔬菜立体栽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908

Address after: 511440 Guangdong city of Guangzhou province Panyu District Hualong Town Lake Village Jinshan Road No. 3 of 101 self Tan Hill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he Mu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Guangzhou City, Nansha District province beads circuit No. 620, room 4, No.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SOLARINOX RENEW ENER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