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19805A - 具有可穿透隔膜及封闭针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可穿透隔膜及封闭针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19805A
CN104519805A CN201380041304.6A CN201380041304A CN104519805A CN 104519805 A CN104519805 A CN 104519805A CN 201380041304 A CN201380041304 A CN 201380041304A CN 104519805 A CN104519805 A CN 1045198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sure member
penetrable septum
barrier film
chamber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4130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丹尼尔·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r Py Institute LLC
Original Assignee
Dr Py Institute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r Py Institute LLC filed Critical Dr Py Institute LLC
Publication of CN1045198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198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51/00Clos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D51/002Closures to be pierced by an extracting-device for the contents and fixed on the container by separate retain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1/0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 A61J1/05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for collecting, storing or administering blood, plasma or medical fluids ; Infusion or perfusion contai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1/0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 A61J1/14Detail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J1/1412Containers with closing means, e.g. caps
    • A61J1/1425Snap-fit typ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1/0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 A61J1/14Detail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J1/1406Septums, pierceable membr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00Packaging plastic material, semiliquids, liquids or mixed solids and liquids, in individual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e.g. bags, sacks, boxes, cartons, cans, or jars
    • B65B3/003Filling medical containers such as ampoules, vials, syringe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251/00Details relating to container closures
    • B65D2251/0003Two or more closures
    • B65D2251/0006Upper closure
    • B65D2251/0015Upper closure of the 41-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251/00Details relating to container closures
    • B65D2251/0003Two or more closures
    • B65D2251/0068Lower closure
    • B65D2251/009Lower closure of the 51-typ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matology (AREA)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装置,其具有:密封腔室;与该腔室流体连通的第一可穿透隔膜,该第一可穿透隔膜由弹性材料形成并且能够被第一注射构件穿透以利用通过该第一可穿透隔膜的物质填充第一腔室;以及第二可穿透隔膜,该第二可穿透隔膜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中,第二隔膜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一隔膜间隔开以允许注射构件穿透第一隔膜并利用通过该第一隔膜的物质无菌地或灭菌填充腔室。在第二位置中,第二隔膜的所述一部分在从第一隔膜取出第一注射构件之后叠置在第一隔膜中产生的注入孔口上并密封该注入孔口,并且第二隔膜的所述一部分能够被第二注射构件穿透以穿透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并且通过第二注射构件从腔室中取出填充物质。

Description

具有可穿透隔膜及封闭针的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根据35 U.S.C.§ 119要求相同名称的于2012年6月1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659,382以及于2013年3月15日提交的No.61/799,744的优先权,这两个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此处均通过参引整体纳入本申请而作为本公开内容的一部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容器、瓶或分配器之类的装置及相关方法,该装置具有隔膜、封闭件以及填充装置,该隔膜是可穿透的以使物质穿过该隔膜来填充腔室,该封闭件封闭被穿透的隔膜并且自身可穿透以获取填充到腔室中的物质,该填充装置用于穿过隔膜来填充腔室。
背景技术
具有用于被穿过而进行填充的可穿透隔膜的典型的先前已知的瓶在填充针从隔膜穿透及离开之后在隔膜上产生了余留的注入孔口。对穿透隔膜进行气密性重新密封需要使用例如辐射或化学品之类的外部源。尽管这种方式是有效的,但是一个缺点在于辐射或化学品再次密封在填充组装线路中需要相对较昂贵的部件。
典型的先前已知的填充针包括中空的不锈钢轴、紧固至轴的末端的取心的圆锥形指向稍端、以及与稍端邻近的并且在轴的内部与周围环境之间流体连通的在直径方向上相反的流体端口。先前已知的填充针遇到的一个缺点在于针的内部以及限制在针中或穿过针的任何流体都可能经由敞开的流体端口暴露于周围环境。在关于已知的填充机器方面,管理机构要求对填充针环境进行控制以防止灭菌产品暴露于环境以及所导致的可能发生的产品的污染。然而,例如洁净度为100(ISO-5)的受控环境之类的典型受控环境并非是确实是灭菌的。尽管这种减小的污物环境中的污染的可能性相对较低,但是污物的仅一个菌落就可以在其储存期间发展成使容器充满细菌。这种风险在对之后在组装机器中密封的传统敞口容器进行填充时被加剧。例如每小时封闭40,000个容器的典型机器之类的这种先前已知的组装机器可能不能完全防止可存活物或不可存活物进入容器中。针开口的另一缺点在于产品绕开口的堆积或者甚至溢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和/或不利中的一者或更多者。
根据第一方面,装置包括:密封腔室;与腔室流体连通的第一可穿透隔膜,该第一可穿透隔膜能够由第一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穿透以利用穿过第一隔膜的物质填充第一腔室;以及第二可穿透隔膜。第二可穿透隔膜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中,第二隔膜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一隔膜间隔开以允许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穿透第一隔膜并且允许利用穿过第一隔膜的物质无菌地或灭菌填充腔室。在第二位置中,第二隔膜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叠置于从第一隔膜取出第一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之后在第一隔膜中产生的注入孔口上并且机械地密封该注入孔口,并且第二隔膜的所述至少一部分能够由穿透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的第二针穿透并从腔室中取出填充物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本体和第一封闭件,其中,该本体限定了腔室,该第一封闭件连接至本体并在本体与第一封闭件之间形成流体紧密密封。第一封闭件包括第一可穿透隔膜。在某些这种实施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能够连接至第一封闭件和/或本体的第二封闭件。第二封闭件包括第二可穿透隔膜。在某些这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可穿透隔膜和/或第二可穿透隔膜分别与第一封闭件和第二封闭件共同模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可穿透隔膜包覆模制到第一封闭件上,并且第二可穿透隔膜包覆模制到第二封闭件上。在某些这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可穿透隔膜和/或第二可穿透隔膜同时分别包覆模制到第一封闭件和第二封闭件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封闭件连接至第一封闭件,并且第一封闭件和第二封闭件中的至少一者能够相对于另一者移动以将第二封闭件定位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在某些这种实施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联接在第一封闭件与第二封闭件之间以允许第二封闭件从第一打开位置至第二封闭位置的运动的铰链。在某些这种实施方式中,铰链为活动铰链。在某些这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封闭件和第二封闭件注入模制为一个件,并且第一可穿透隔膜和第二可穿透隔膜分别包覆模制至第一封闭件和第二封闭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可穿透隔膜由弹性材料制成。在某些这种实施方式中,通过针、注入或填充构件形成在第一可穿透隔膜中的孔口在针、注入或填充构件的移除时因材料的弹性特性而大致封闭。在又一些这种实施方式中,材料足够弹性以在从其取出第一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之后产生的穿透孔口处自身大致气密密封。在某些这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隔膜为大致穹状或凸形形状。在某些这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隔膜在其与腔室那侧大致相反的一侧为大致穹状或凸形形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可穿透隔膜为大致穹状或凸形形状。在某些这种实施方式中,第二隔膜在相对于第一隔膜的上侧大致相反或并置的一侧为大致穹状或凸形形状,使得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绕由填充针余留的孔口进行机械密封。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隔膜包括例如硅树脂之类的大致均质材料。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隔膜限定了在大约5邵氏硬度A至大约65邵氏硬度A的范围内的硬度,例如在大约25邵氏硬度A至大约45邵氏硬度A的范围内的硬度。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隔膜限定了在穿透第一隔膜以穿过第一隔膜填充腔室的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的最大直径的大约1/2倍至大约两倍的范围内的厚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可穿透隔膜被第一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通过对第一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的稍端的擦拭而在生物负担方面实现了至少大约3log的减小。在某些这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可穿透隔膜被第一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穿透在稍端的生物负担方面实现了至少大约6log的减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封闭件包括第一连接构件,第二封闭件包括第二连接构件,并且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中的至少一者能够与另一者接合以将第二可穿透隔膜紧固在第二位置。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中的至少一者能够接收在另一者内以将第二可穿透隔膜紧固在第二位置。在某些这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构件限定了凹部,并且第二连接构件限定了能够接收在凹部内以将第二可穿透隔膜紧固在第二位置的突出部。在某些这种实施方式中,突出部限定了能够靠着凹部滑动以有助于将第二连接构件插入第一连接构件中的斜面或倾斜表面。突出部能够与凹部的下侧接合以将第二连接构件紧固至第一连接构件。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凹部绕第一连接构件环状地延伸,并且突出部绕第二连接构件环状地延伸。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可穿透隔膜在第一位置整体与第一可穿透隔膜间隔开。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本体和封闭件,其中,该本体限定了腔室,该封闭件叠置于第一可穿透隔膜上并连接至本体,并且在本体与封闭件之间形成了流体紧密密封。第二可穿透隔膜以可滑动的方式接收在封闭件中。在某些这种实施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碟状件,该碟状件包括第二可穿透隔膜。在某些这种实施方式中,封闭件中还限定了横向槽,所述横向槽中以可滑动的方式接收碟状件,其中,碟状件与槽产生了尺寸过盈配合,从而在碟状件与槽之间产生了滑动的流体紧密密封。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隔膜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二部分限定了第二隔膜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并且在第一位置中,第二隔膜的第一部分密封地叠置于第一隔膜上,并且第二隔膜的第二部分与第一隔膜间隔开。在第二位置中,第二隔膜的第二部分密封地叠置于第一隔膜上,并且第二隔膜的第一部分与第一隔膜间隔开。
根据第二方面,装置包括:密封腔室;第一装置,该第一装置与腔室流体连通并且能够被第一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穿透以利用穿过该第一装置的物质填充第一腔室;以及第二装置,该第二装置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中,第二装置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一装置间隔开以允许第一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穿透第一装置并且穿过第一装置填充腔室,在第二位置中,第二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密封在从第一装置取出第一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之后在第一装置中产生的注入孔口,以及第二装置的至少一部分能够被第二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穿透,所述第二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用于穿透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并且通过第二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从腔室中取出填充物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装置由弹性材料形成。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装置包括第一可穿透隔膜,并且第二装置包括第二可穿透隔膜。
根据另一方面,装置包括:密封腔室;以及可穿透隔膜,该可穿透隔膜具有与腔室流体连通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可穿透隔膜能够在(i)第一位置与(ii)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中,第一部分与腔室流体连通以允许第一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穿透第一部分并且进而利用物质填充腔室,在第二位置中,第二未穿透部在从腔室取出第一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之后密封地叠置于腔室上。在第二位置,第二部分能够被第二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穿透,进而从腔室中取出物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本体和封闭件,其中,该本体限定了腔室,该封闭件连接至本体并在本体与封闭件之间形成流体紧密密封,其中,可穿透隔膜以可滑动的方式接收在封闭件中。在某些这种实施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碟状件,该碟状件包括可穿透隔膜。在某些这种实施方式中,封闭件中还限定了横向槽,横向槽中以可滑动的方式接收碟状件,其中,碟状件与槽产生尺寸过盈配合,从而在碟状件与槽之间产生滑动的流体紧密密封。
根据另一方面,填充装置包括中空填充构件。在填充构件的一个端部处形成有稍端,至少一个端口与中空填充构件的内部流体连通,并且环状壳绕填充构件径向地且有角度地延伸。封闭件联接至环状壳,并且封闭件和填充构件中的至少一者能够在(i)第一位置与(ii)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中,封闭件封闭所述至少一个端口并在流体端口与周围大气之间形成大致流体紧密密封,从而有助于保持端口以及填充构件的内部的灭菌性,在第二位置中,封闭件使所述至少一个端口打开以允许物质穿过端口流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封闭件沿从第二位置朝向第一位置的方向偏置以使所述至少一个端口常闭。在某些这种实施方式中,填充装置还包括偏置构件,该偏置构件使封闭件沿从第二位置朝向第一位置的方向偏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封闭件能够在利用填充构件的稍端穿透隔膜时与可穿透隔膜接合以使封闭件和填充构件中的至少一者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移动。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封闭件和填充装置中的至少一者能够在从隔膜取出填充装置期间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封闭件的远端在第一位置中能够与填充构件的止动表面接合以止动封闭件并在封闭件与填充构件之间形成大致流体紧密密封。在某些这种实施方式中,填充装置还包括密封构件,该密封构件在第一位置中位于封闭件的远端与止动表面之间以在该远端与止动表面之间形成大致流体紧密密封。在某些这种实施方式中,密封构件例如通过包覆模制而一体地模制至封闭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密封构件例如通过包覆模制而一体地模制至止动表面。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填充构件由塑料形成,该塑料例如为包括作为高晶的、向温(熔融定向)的热塑性塑料并且以塞拉尼斯(Celanese)公司的商标威克斯拉(VectraTM)出售的液晶聚合物(LCP)在内的多种不同的热塑性塑料中的任何热塑性塑料。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环状壳形成了波状管,在某些这种实施方式中,环状壳包括在中空填充构件与周围大气之间流体连通的单向阀。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单向阀在波状管承受压缩时将来自壳内的空气和/或其他气体排放至周围大气。
根据另一方面,填充装置包括:用于提供供流体穿过的通道的导管的第一装置;形成在第一装置的一个端部处的用于穿透隔膜的第二装置;与用于从所述导管穿过的流体穿过的导管流体连通的第三装置;以及用于封闭第三装置的第四装置。第四装置和第一装置中的至少一者能够在(i)第一位置与(ii)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中,第四装置封闭第三装置并在第三装置与周围大气之间形成大致的流体紧密密封,从而有助于保持第三装置以及第一装置的内部的灭菌性,在第二位置中,所述第四装置使第三装置打开。某些实施方式还包括用于在第四装置与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中的至少一者之间形成密封的第五装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装置包括填充构件,第二装置包括填充构件的稍端,第三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端口,第四装置包括封闭件,并且第五装置包括密封构件。
根据另一方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利用第一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穿透第一可穿透隔膜并将第一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设置成与密封的空腔室流体连通;
(ii)通过第一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将物质引入并引入腔室中;
(iii)从第一可穿透隔膜取出第一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以及
(iv)利用第二针可穿透隔膜密封在第一针可穿透隔膜中产生的穿透孔口。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v)利用第二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穿透第二针可穿透隔膜和第一针可穿透隔膜从而与腔室中的物质流体连通,以及
(vi)通过第二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从腔室中取出物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在利用第二隔膜封闭第一隔膜中产生的穿透孔口之前例如通过UV辐射(例如,以大约245nm的波长)、或低能量的β(beta)辐射、或者通过任何灭菌剂来对第一可穿透隔膜的限定所产生的穿透孔口的至少外表面以及第二可穿透隔膜的内表面进行灭菌。在某些这种实施方式中,灭菌步骤包括向所述表面应用辐射。在某些这种实施方式中,对密封的空腔室进行灭菌的步骤在穿透第一可穿透隔膜之前执行。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穿透步骤还包括通过第一可穿透隔膜来擦拭第一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在某些这种实施方式中,擦拭步骤包括通过第一可穿透隔膜来擦拭填充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的稍端。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擦拭步骤包括通过限定了在大约5邵氏硬度A至大约65邵氏硬度A的范围内的硬度的第一可穿透隔膜来擦拭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擦拭步骤包括通过限定了在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的最大直径的大约1/2倍至大约两倍的范围内的厚度的第一可穿透隔膜来擦拭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在其他这种实施方式中,擦拭步骤包括擦拭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的稍端,其中,该稍端限定了在大约30度至大约50度的范围内——例如大约40度——的所夹斜角。在某些这种实施方式中,擦拭步骤在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的稍端上的生物负担方面实现了至少大约3log的减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密封步骤包括将第二可穿透隔膜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在该第一位置中,第二可穿透隔膜的第一部分叠置于第一可穿透隔膜上,在该第二位置中,第二隔膜的第二部分叠置于第一可穿透隔膜上并且密封地接合第一可穿透隔膜。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密封步骤包括将第二可穿透隔膜从与第一可穿透隔膜间隔开的第一位置移动至叠置于第一可穿透隔膜上并且密封地接合第一可穿透隔膜的第二位置。
根据另一方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利用第一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穿透第一可穿透隔膜并将第一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设置成与密封的空腔室流体连通;
(ii)在穿透步骤之前或期间,将第一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的至少一个填充端口和封闭件中的至少一者从使所述至少一个端口封闭的封闭位置移动至使所述至少一个端口打开的打开位置;
(iii)通过第一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将物质引入并引入腔室中;以及
(iv)从第一可穿透隔膜取出第一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
在第一可穿透隔膜的完全穿透之后或者在所述至少一个填充端口的一部分已经穿过第一可穿透隔膜的内表面并且位于腔室内之后,物质可以从第一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被引入腔室中。该方法还可包括在封闭位置使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的所述至少一个填充端口和内部与周围大气密封隔离开的步骤。该方法还可包括在取出步骤之前或期间将第一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的至少一个填充端口和封闭件中的至少一者从打开位置移动至封闭位置。在穿透步骤和取出步骤期间,该方法可以包括大致防止所述至少一个填充端口与第一可穿透隔膜之间的任何接触。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封闭件位于在所述至少一个填充端口与第一可穿透隔膜之间以大致防止所述至少一个填充端口与第一可穿透隔膜之间的任何接触。
本发明的一个优势在于例如待填充的容器之类的装置是机械自封闭的。因此,本发明避免了以热、化学或激光的方式再次密封所产生的穿透孔口的需要,并且因此避免了对这种额外的处理步骤和设备的需要。另一优势在于隔膜构造成在填充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穿透隔膜以填充腔室时对填充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的稍端进行擦拭,并且在进入腔室之前对稍端进行有效地去污和/或灭菌。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优势在于其可以减小污物的风险以及/或者减少对填充针环境的控制、或者减少对控制填充针环境的需要。另一优势在于完全保护了待填充的产品或物质以免暴露于环境。针在无菌或灭菌容器内自动打开及封闭。针在从灭菌容器内取出之前一直被封闭。因此,针在穿过隔膜期间被封闭以防止隔膜上或环境中的任何污物污染针的内部。
鉴于以下详细描述和附图,本发明和/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其他目的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易于显现。
附图说明
图1为呈容器形式的装置的侧视立体图;
图2A至图2D顺序地示出了图1的装置的组装,其中,隔膜包覆模制到模制帽上,并且第一封闭件在容器上密封地封闭就位;
图3A为图1的装置的局部侧视截面侧视图,其中,第二封闭件处于第一未密封位置;
图3B为图1的装置在填充构件已经刺穿了装置隔膜并被取出从而在装置隔膜上产生孔之后的侧视截面图,其中,第二封闭件处于第一未密封位置,并且图3B示意性地示出了对第一封闭件和第二封闭件的灭菌;
图4为图1的装置的侧视截面图,其中,第二封闭件处于第二密封位置;
图5为能够与图1的装置接合以在该装置中无菌地或灭菌地填充物质的填充装置的侧视立体图;
图6A为图5的填充装置的侧视截面图,其中,封闭件处于使填充构件的端口与周围大气密封隔离开的第一或封闭位置;
图6B为图5的填充装置的侧视截面图,其中,封闭件处于使填充构件的端口打开的第二或打开位置;
图7A为图5的填充装置的稍端和封闭件在与图1的装置的隔膜接合之前的局部侧视截面图,其中,封闭件处于使端口与周围大气密封隔离开的第一或封闭位置;
图7B为图5的填充装置在填充构件的稍端穿透图1中示出的类型的隔膜时的侧视截面图,其中,封闭件仍处于使端口密封以免与被穿透隔膜接触的第一或封闭位置;
图7C为图5的填充装置在填充构件的稍端穿透隔膜的情况下的侧视截面图,封闭件被防止穿过隔膜的进一步运动,并且填充构件被允许继续相对于固定封闭件移动到腔室中以将流体端口暴露于腔室并允许物质穿过敞开端口进行无菌或灭菌的流动并流入无菌或灭菌腔室中;
图8A为图5的填充装置的远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侧视截面图,该远端包括包覆模制至形成在填充构件的稍端处的止动表面上的密封件以有助于在封闭件与填充装置之间形成大致流体紧密密封或气密密封;
图8B为图5的填充装置的远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侧视截面图,该远端包括包覆模制至封闭件的远端的密封件以有助于在封闭件与填充装置之间形成大致流体紧密密封或气密密封;
图9A为呈容器的形式的装置的俯视立体图,其中,第二封闭件位于第一非密封位置;
图9B为图9A的装置的俯视立体图,其中,第二封闭件处于使得填充构件定位成刺穿第一封闭件的第一非密封位置;
图9C为图9A的装置的已经被填充的侧视图,其中,第二封闭件处于第二密封位置并且预备从腔室中的物质取样;
图9D为图9C的被填充装置的侧视图,其中,针刺穿第二封闭件进入腔室中以允许从腔室中取出物质和从腔室中的物质取样;
图9E为图9C的装置的侧视图,其中,所有物质从腔室中被取出;
图10A为图9B示出的装置和填充构件的截面图;
图10B为图9A的装置的截面图,其中,填充构件的稍端穿透第一封闭件的隔膜并进入腔室中,并且填充构件的封闭件处于使填充构件的端口与周围大气密封隔离开的第一或封闭位置;
图10C为图9A的装置的截面图,其中,填充构件在填充构件的封闭件处于使填充构件的端口打开的第二或打开位置的情况下穿透到腔室中;
图10D为图9A的装置的截面图,其中,填充构件从腔室中部分地被取出,并且填充构件的封闭件向回移动至第一或封闭位置,从而使填充构件的端口与周围大气再次密封隔离开;
图11为呈容器的形式的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分解图;
图12A至图12D示出了图11的装置的组装、灭菌、填充以及密封的沿着剖分线A-A截取的顺序侧视截面图;
图13为第二隔膜组装至装置之前的呈容器形式的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截面图;
图14为图13的立体截面图,其中,第二隔膜处于第一预备填充位置;
图15为图13的装置在其填充期间的立体截面图;
图16为图13的装置的立体截面图,其中,第二隔膜处于第二密封位置;
图17为隔膜组装至装置之前的呈容器形式的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截面图;
图18为图17的装置的立体截面图,其中,隔膜处于第一预备填充位置;
图19为图17的装置在其填充期间的立体截面图;
图20为图17的装置的立体截面图,其中,隔膜处于第二密封位置;
图21为呈容器的形式的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分解图;
图22为图21的装置的立体侧视图,其中,封闭件处于没有覆盖填充隔膜的第一位置;以及
图23为图21的装置的立体侧视图,其中,封闭件处于没有覆盖取出隔膜的第二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总体上由附图标记10指示出装置。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装置10为其中限定了用于由例如可注射的药剂、药物、或者疫苗之类的物质无菌地或灭菌地填充的密封(相对于周围的大气或环境)空腔室11的容器。然而,如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基于本文中的教示认识到的,本发明可以以当前已知的或者稍后变得已知的例如瓶、注射器、配送装置、分配器和处理装置之类的多种不同类型的装置中的任何装置实施或者另一方面能够应用于上述任何装置。类似地,该装置可以由当前已知的或者稍后变得已知的例如可注射的药剂、药物、疫苗、补品、食物、饮料、液体营养品以及工业产品之类并且呈包括液体、胶体、粉末和气体的多种不同形式中的任何形式的多种不同物质中的任何物质填充。
如图1中所示,容器10包括本体12和封闭件14。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本体为大致圆筒形并且限定了在其顶端处具有开口18的圆筒形侧壁16以在该本体上密封地接收封闭件14,这一点在下文有述。本体12还包括与本体12的顶端间隔开并从侧壁16横向向外延伸的环形突出部20。本体12可以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然而,如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基于本文中的教示认识到的,本体可以由当前已知的或者稍后变得已知的多种不同的材料中的任何材料制成。如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基于本文中的教示认识到的,本体可以以接收封闭件的多种形状中的任何形状构造。例如于2006年9月5日公布的题目为“Sealed Container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Filling Same(密封容器及制造该密封容器的方法和填充该密封容器的方法)”的美国专利No.7,100,646中所公开的,例如,本体可以限定绕线架状或“空竹(diabolo)”状,此美国专利进而要求了于2002年9月3日提交的类似名称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0/408,086的优先权,这些专利申请中的每个专利申请此处均通过参引作为本公开的一部分被全部并入。
如图2A至图2D中所示,封闭件14包括第一封闭件22和第二封闭件24。第一封闭件22和第二封闭件24能够相对于彼此成角度地移动。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封闭件和第二封闭件经由活动铰链26联接。然而,如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基于本文中的教示认识到的,第二封闭件可以经由当前已知的或稍后变得已知的允许封闭件中的至少一个封闭件相对于另一封闭件运动的多种连接件中的任何连接件而连接至第一封闭件或本体中的任一者。类似地,第一封闭件22和第二封闭件24在打开位置中不需要被连接,而是可以仅在第二封闭件叠置于第一封闭件中的穿透孔口上并且密封地接合该穿透孔口时的封闭位置中才被连接。如所示出的,在第一封闭件22和第二封闭件24在打开位置中连接的情况下,第一封闭件22和第二封闭件24可以以单件模制。
第一封闭件22和第二封闭件24两者分别包括从封闭件的顶表面轴向延伸的第一大致居中凹部28和第二大致居中凹部30以分别在第一大致居中凹部28和第二大致居中凹部30中容纳第一可穿透隔膜32和第二可穿透隔膜34。可穿透隔膜可以由能够通过针、注入或填充构件穿透的材料制成。材料可以为足够弹性以通过针穿透的针可穿透的弹性、橡胶或类似橡胶的材料。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隔膜材料还足够弹性以大致封闭在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从隔膜移除之后所产生的穿透孔口。应当指出的是,如在本发明人的以下参引的美国专利No.6,604,561中所描述的,尽管孔口或孔可能足够封闭以防止液体穿过隔膜或经隔膜泄漏,但是该孔口或孔可能尤其是随时间的推移并非足够封闭以防止例如空气之类的气体或例如微生物形式之类的污物的通过。但是,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材料足够弹性从而自身再次气密密封。在材料受到内部压缩的实施方式中,压缩应力可以辅助封闭/再次密封孔。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可穿透隔膜32和第二可穿透隔膜34分别与第一封闭部22和第二封闭部24共同模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如图2A和图2B中所示,第一可穿透隔膜32和第二可穿透隔膜34分别例如同时与第一封闭部22和第二封闭部24包覆模制。这样第二封闭部24就可以如图2C和图2D中所示地安装到本体12上。然而,如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基于本文中的教示认识到的,可穿透隔膜可以以多种方式中的任何方式安装在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内,其中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构造成将隔膜密封地安装在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内,并且容器可以以不同的顺序组装。例如,封闭件14可以安装在本体12上,这样隔膜32、34与第一封闭部22和第二封闭部24接合。
如图3A中所示,第一封闭件22包括从其顶表面的周缘轴向延伸的环形侧壁36,从而在环形侧壁36与环形凹部28的环形壁之间限定了轴向延伸的环形通道38。在第一封闭件安装在本体的顶部处时,在环形通道38中容纳本体12的圆筒形侧壁16的顶端的一部分。本体的圆筒形侧壁16的顶端限定了环形渐缩突起40。如可以观察到的,渐缩突起40在侧壁16的外侧上限定了渐缩表面42。本体侧壁16在与本体渐缩突起40直接相邻并位于本体的顶端相反方向处限定了从侧壁的外部向内延伸的横向延伸环形凹部44。
第一封闭件的环形侧壁36的底端限定了对应的环形渐缩突起46。如可以观察到的,渐缩突起46在侧壁36的内部上限定了渐缩表面48。因此,当第一封闭件22安装在本体12的顶部处时,侧壁的位于本体的顶端处的部分容纳在第一封闭件的轴向延伸环形通道38内,并且第一封闭件的环形渐缩突起46滑动越过本体的相对的环形渐缩突起40并且卡扣到本体的横向延伸环形凹部44中以在环形渐缩突起46与环形凹部44之间产生流体紧密密封。在第一封闭件的底端与本体的横向延伸环形突出部20之间限定了另一环形凹部50。
当第一封闭件22密封地安装在本体12的顶部处时,密封的空腔室11限定在本体内,并且第一可穿透隔膜32与腔室流体连通。如果封闭件14和本体12是灭菌的,则在其中限定了密封的、空的、灭菌的腔室。封闭件、本体和/或其中的任何部件的灭菌可以根据以下专利和专利申请中的任何专利和专利申请的教示来实现,这些专利和专利申请中的每一个专利和专利申请此处如在本文中已充分地说明了那样均通过参引作为本公开的一部分明确地被全部并入:于1995年4月19日提交的名称为“Process for Filling a SealedReceptacle under Aseptic Conditions(在无菌条件下填充密封容器的方法)”的美国专利申请No.08/424,932,此专利申请授权公告为美国专利No.5,641,004;于2001年2月12日提交的名称为“MedicamentVial Having a Heat-Sealable Cap,an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Filling Vial(具有可热密封帽的医用瓶和用于填充瓶的设备和方法)”的美国专利申请No.09/781,846,此专利申请授权公告为美国专利No.6,604,561,此专利申请进而要求了于2000年2月11日提交的名称为“Heat-Sealable Cap for Medicament Vial(用于医用瓶的可热密封帽)”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0/182,139的优先权;于2003年9月3日提交的名称为“Sealed Container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Filling Same(密封容器以及制造及填充密封容器的方法)”的美国专利申请No.10/655,455,此专利申请授权公告为美国专利No.7,100,646,此专利申请进而要求了于2002年9月3日提交的相似名称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0/408,068的优先权;以及于2004年1月28日提交的名称为“Medicament Vial Having a Heat-Sealable Cap,and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illing the Vial”(具有可热密封帽的医用瓶以及用于填充瓶的设备和方法)的美国专利申请No.10/766,172,此专利申请授权公告为美国专利No.7,032,631,此专利申请进而要求了于2003年1月28日提交的相似名称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0/443,526和于2003年6月30日提交的相似名称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0/484,204的优先权。另外,如在于2012年6月21日提交的名称为“Fluid Sterilant Injection Sterilization Device and Method(流体灭菌剂注入式灭菌装置和方法)”的美国专利申请No.13/529,951中所公开的,密封的空腔室可以在填充之前由流体灭菌剂来灭菌,此专利申请进而要求了于2011年6月21日提交的名称为“Nitric Oxide InjectionSterilization Device and Method(氧化氮注入式灭菌装置和方法)”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499,626的优先权,这些专利申请中的每个专利申请此处均如在本文中已充分地说明了那样通过参引作为本公开的一部分而明确地被全部并入。
在第一封闭件22安装在本体12的顶部处的情况下,第二封闭件24能够在与第一封闭件22间隔开的第一位置(在图2D、3A、9A和10A中示出)与第二封闭件24安装在第一封闭件22的顶部处时的第二位置(在图4中示出)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中,第二可穿透隔膜34没有密封地接合第一可穿透隔膜32。另一方面,如下文进一步说明的,在第二位置中,第二可穿透隔膜34密封地叠置于第一可穿透隔膜32的可穿透部上,从而产生了机械密封。
如图2B中所示,第二封闭件24包括从其顶表面的周缘轴向延伸的环形侧壁52,并且第二封闭件24构造成在处于第二位置时在第二封闭件24中配装地容纳第一封闭件24。第二封闭件的环形侧壁52的底端限定了环形渐缩突部54。如可以观察到的,渐缩突部54在侧壁52的内侧上限定了渐缩表面56。当第二封闭件24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一封闭件配装地容纳在第二封闭件内,第二封闭件的底端抵接本体的横向延伸环形突出部20,并且第二封闭件的环形渐缩突部54卡扣到第一封闭件的底端与横向延伸环形突出部之间的环形凹部50中,以确保第二封闭件处于第二位置。
当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二封闭件24的容纳有第二可穿透隔膜34的第二轴向延伸凹部30密封地配装在第一可穿透隔膜32内,从而将第二可穿透隔膜密封地接合在第一可穿透隔膜的可穿透部的顶部处。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中所示,第一可穿透隔膜32在第一可穿透隔膜32的与腔室11相反的一侧上为大致穹状或凸形形状。第二可穿透隔膜34在可穿透隔膜34的大体与第一可穿透隔膜32相对的一侧上也为对应大致穹状或凸形形状,以与第一可穿透隔膜的轮廓密封地配合。
为了以物质填充装置10,填充装置在第二封闭件24处于第二或打开位置时穿透第一可穿透隔膜32。在于2012年4月18日提交的名称为“Needle with Closure and Method(具有封闭件的针和方法)”的美国专利申请No.13/450,306中公开了一种示例性针,此专利申请进而要求了于2011年4月18日提交的名称为“Filling Needle and Method(填充针和方法)”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476,523的优先权,这些专利申请中的每个专利申请此处均如在本文中已充分说明的那样通过参引作为本公开的一部分而明确地被全部并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使用如图5中所示出的填充装置60来填充装置10。填充装置60包括中空填充构件62、形成在填充构件的一个端部处的稍端64、与中空填充构件62的内部流体连通的两个端口66、第一相对刚性的封闭件68、以及第二封闭件或相对柔性的环形壳70。填充构件62包括位于其大约中间部分处的凸台72。如可以观察到的,凸台72中限定了环状地且轴向地延伸的凹部,以容纳封闭件68的近端以及接合封闭件并使封闭件偏置的偏置构件74,如在下文进一步描述的。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这两个端口66相对于彼此在直径方向上相反。然而,如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基于本文中的教示认识到的,填充装置可以限定任何数目的端口,所述任何数目的端口可以限定多种不同的构型和位置中的任何构型和位置。
封闭件68和/或填充构件62能够在(i)如典型地在图6A中示出的封闭件封闭端口66的第一位置与(ii)如典型地在图6B中示出的打开端口66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处于封闭位置时,封闭件68在端口66与周围大气之间形成了大致流体紧密密封。封闭件68经由偏置构件74沿从第二或打开位置朝向第一或封闭位置的方向被偏置以使端口66常闭。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偏置构件74为卷簧。然而,如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基于本文中的教示认识到的,封闭件可以利用除弹簧以外的偏置构件以当前已知的或者稍后变得已知的多种不同的方式中的任何方式被偏置。此外,如果使用弹簧,则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弹簧中的任何弹簧或弹簧的组合。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封闭件68为在填充构件62上在常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轴向滑动的“遮板”封闭件。然而,如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基于本文中的教示认识到的,封闭件也可以采用当前已知或者稍后变得已知的用于执行如本文中所描述的封闭件的功能的多种不同构型中的任何构型。
封闭件68绕填充构件62环状地且轴向地延伸并且以可滑动的方式安装在填充构件上。封闭件68包括环形凸缘76,环形凸缘76与封闭件68的近端相邻,封闭件68的近端能够与用于使封闭件沿从第二或打开位置朝向第一或封闭位置的方向偏置的偏置构件74接合。封闭件68的相反远端78能够与填充构件稍端64的环形止动表面80接合以使封闭件终止在第一或封闭位置。封闭件68的远端78向内渐缩以限定与止动表面80的周缘以及填充构件稍端64的相邻部分大致平齐的周缘。如图8A和图8B中所示,在替代性实施方式中,封闭件68(图8B)和/或填充构件稍端64(图8A)包括位于封闭件的远端78与填充构件的稍端64之间的环形密封件82,以进一步确保在封闭件与填充构件的接合部处的流体紧密密封的形成。在图8A的实施方式中,密封件82为O型环状并且包覆模制至填充构件稍端64。在图8B的替代性实施方式中,O型环状密封件82包覆模制至封闭件68的远端。如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基于本文中的教示认识到的,密封件可以与封闭件成一体或者可以不与封闭件成一体并且可以呈当前已知或者稍后变得已知的有助于封闭件与填充构件的接合部处的流体紧密密封的形成的多种不同类型的密封件或密封构件中的任何密封件或密封构件的形式。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封闭件68的近端以可滑动的方式容纳在填充构件62的凸台72的环形凹部内,并且偏置构件74位于凸台72的后壁84与环形凸缘76之间。
柔性封闭件或壳70密封地包围了填充构件62的凸台72。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柔性壳形成了波状管以允许壳在移动到第一或封闭位置时轴向伸展(图6A)以及在移动到第二或打开位置时轴向缩回(图6B)。然而,如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基于本文中的教示认识到的,柔性壳可以采取当前已知的或者稍后变得已知的用于执行本文中所述的壳的功能的多种不同构型中的任何构型。柔性壳在其近端附近密封地接合凸台72的向外突出环形凸缘86,并且在其远端处密封地接合封闭件68的环形凸缘88。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封闭件环形凸缘88从封闭件68的大约中间部分径向向外突出。柔性壳70的紧密靠近凸台环形凸缘86的部分一体地包括有凸台72。凸台72包括与后壁84相邻地定位的通过阀90通常密封的对应排放孔92。排放孔92与凸台72的内部凹部流体连通。凸台72的内部与在封闭件68与填充构件62之间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环状地且轴向地延伸的通道流体连通,如在图7C和图10C中所示出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环状地且轴向地延伸的通道与在封闭件位于第二或打开位置时要填充的腔室流体连通。因此,当偏置构件74通过封闭件的从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的运动被压缩时,凸台72内的足够的流体压力(即,为排放阀打开压力或大于排放阀打开压力)将使得排放阀90相对于孔92径向向外移动,从而允许任何这样的空气或其他气体单向排放到周围大气中。另外,如下文进一步描述的,在填充期间,从正在被填充的腔室移置的任何空气或其他气体(例如,氮气)被允许排放穿过封闭件与填充构件之间的通道并且进而穿过排放阀90。当压力均等时,阀90弹性地返回至阀90的叠置于孔92上并接合孔92的密封位置。以类似的方式,排放阀90允许空气或其他气体在壳72中存在真空时穿过排放孔92并进入壳72中的单向排放。如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基于本文中的教示认识到的,排放阀可以呈当前已知的或者稍后变得已知的能够执行如本文中所描述的排放阀的功能的多个一体或者非一体的阀中的任何阀的形式。
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填充装置稍端64由非取心的圆锥形指向的稍端限定;然而,如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基于本文中的教示认识到的,填充装置稍端可以限定当前已知的或者稍后变得已知的例如套管针稍端之类的多种其他稍端构型中的任何稍端构型。在一种构型中,偏置构件74的弹簧力足以允许填充装置60穿透相对的装置的隔膜,同时在封闭件穿过隔膜的穿透期间保持封闭件68处于封闭位置,并且直到封闭件的环形凸缘88接合隔膜的外表面(或待填充的装置的其他外表面或止动表面)以引起封闭件与填充构件的抵抗偏置构件74的偏置的从常闭位置变为打开位置的相对运动并且进而将灭菌填充装置端口66、66暴露在灭菌装置腔室内为止。
填充管路附接配件94形成在填充构件62的近端上。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附接配件94为用于附接至填充管路(未示出)的倒钩状配件。如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基于本文中的教示认识到的,也可以采用当前已知的或者稍后变得已知的用于将填充装置连接至填充或其他类型的管路或导管的许多不同类型的配件、连接部或连接件中的任意者。例如,如在于2013年5月1日提交的名称为“Device forConnecting or Filling and Method(用于连接或填充的装置和方法)”的美国专利申请No.13/864,919以及于2013年4月17日提交的名称为“Self Closing Connector(自封闭连接件)”的美国专利申请No.13/864,919中所公开的,填充装置的近端可以限定凸连接件或凹连接件以无菌地或灭菌地连接至附接有填充管路的上述凸连接件或凹连接件中的另一者,其中,专利申请“Device for Connecting or Filling andMethod(用于连接或填充的装置和方法)”进而要求了于2013年3月15日提交的类似名称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794,255以及于2012年5月1日提交的类似名称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641,248的优先权,专利申请“Self Closing Connector(自封闭连接件)”进而要求了于2013年3月14日提交的类似名称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784,764、于2012年4月18日提交的类似名称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635,258以及于2012年4月17日提交的类似名称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625,663的优先权,这些专利申请中的每个专利申请此处均如在本文中已经充分地说明了那样通过参引作为本公开的一部分而明确地被全部并入。
填充装置60可以用于穿过第一可穿透隔膜32无菌地或灭菌填充流体并将流体填充到装置10的腔室11中。如图7A、9B和10A中所示,在穿透第一隔膜32之前,并且当填充装置稍端64暴露于周围大气时,封闭件68处于相对于周围大气密封端口66的封闭位置,从而保持端口以及填充装置的内部的灭菌性。如图7B和图10B中所示,在穿透第一隔膜32时,封闭件68仍然置于端口66与第一可穿透隔膜32之间以大致防止端口与隔膜之间的接触。当端口66位于腔室11内时,封闭件的环形凸缘88的底表面接合第一封闭件22的顶表面并且防止了遮板封闭件68相对于第一封闭件22的进一步运动。填充装置60向装置10的腔室中的进一步穿透使得填充构件62和填充装置稍端64抵抗偏置弹簧74的偏置相对于遮板封闭件68滑动,进而将端口66移动至打开位置。在偏置构件74在遮板封闭件的从封闭位置至打开位置的进一步运动情况下被压缩时,壳72内的大于排放阀打开压力的任何流体压力均允许流动穿过排放阀90而进入周围大气中。在图7C和图10C的打开位置中,填充装置内的流体或其他物质被允许流动穿过打开端口66并进入腔室11中。腔室11内的通过流入腔室中的流体而被移置的任何流体都被允许排放穿过形成在遮板封闭件68与填充装置62之间的通道并且进而穿过排放阀90。由于灭菌端口66贯穿整个填充过程从不暴露于周围大气,因此,端口、填充装置的内部、以及穿过填充装置流动的流体在流体被注入或者以其他方式填充到腔室11中时都不会被污染并且/或者保持无菌或灭菌。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隔膜32包括具有相对较大硬度的下层,即基层;以及具有相对较小硬度的上层。在某些这种实施方式中,上层并非与下层粘结而是包覆模制在下层上。在某些这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隔膜32在通过稍端接合并穿透隔膜期间擦拭填充构件62的稍端64以及遮板封闭件68上的污物,进而防止了稍端和/或遮板封闭件将这种污物引入腔室11的灭菌内部中,并且因此保持了腔室和腔室中的任何物质无菌或灭菌。隔膜的穿透期间的这种擦拭的效果部分地取决于在填充构件的稍端穿透隔膜时由隔膜施加到填充构件的稍端上的压力以及稍端与隔膜之间的摩擦系数。
若干因素影响了由隔膜施加到稍端上的压力。如上所述,第一隔膜32为大致穹状或凸形形状。本发明人已经确定穹状或凸形形状增大了自刺穿开始时由隔膜32施加到稍端64上的向内指向压力,这是因为稍端将隔膜的凸面倒置以穿透隔膜。另外,隔膜的厚度(增大了擦拭作用的长度)以及隔膜的硬度也影响了由隔膜施加到稍端上的压力。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隔膜32或隔膜的层的硬度在大约5邵氏硬度A至大约65邵氏硬度A的范围内,例如在大约20邵氏硬度A至大约50邵氏硬度A的范围内。在某些这种实施方式中,隔膜32的硬度在大约25邵氏硬度A至大约45邵氏硬度A的范围内。在某些这种实施方式中,隔膜的厚度在填充构件62的稍端64的最大直径的大约1/2至大约两倍的范围内。
填充构件62和隔膜32的材料还可以被选择以增强擦拭作用。本发明人已经确定使用塑料填充构件提供了适当的摩擦系数范围以增强擦拭作用。有利地,塑料材料还更易于地进行模制,并且因此更易于制造并组装。由限定了大致均质密度的均质弹性材料制成的隔膜将增强擦拭作用。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填充构件62由塑料或石墨烯制成,塑料例如包括作为高结晶的、向温(熔融定向)的热塑性塑料并且由归属于塞拉尼斯(Celanese)公司以商标威克斯拉(VectraTM)出售的液晶聚合物(LCP)的多种不同热塑性塑料中的任何热塑性塑料。在某些这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隔膜32由硅树脂制成。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隔膜32由硫化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制成。然而,如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基于本文中的教示认识到的,填充构件和隔膜可以由当前已知的或者稍后变得已知的执行本文中所公开的填充构件和隔膜的功能的多种不同材料中的任何材料制成。
填充构件自身的构型还增强了擦拭作用的效果。填充构件的稍端64的夹角影响了稍端的厚度以及填充装置的直径——即遮板封闭件的外径——的逐步增大。在填充构件62穿透第一隔膜32时,由隔膜施加到稍端64上以及此后施加到刚性封闭件的一部分上的内部压力相对于因稍端的夹角而逐步增大的稍端直径成比例地增大。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刺穿构件的稍端的夹角在大约20度至大约40度的范围内,并且例如大约30度。
本发明人已经确定通过具有如上所述的特性的隔膜对填充构件稍端的擦拭效果在填充构件稍端浸入细菌培养液的情况下穿透隔膜时可以在生物负担方面实现至少大约3log的减小(减少至1/1000)并且至多大约6log的减小,3log的减小大约为通过已知的UV脉冲(5秒)灭菌技术所实现的减小。因此,本发明的一个优势在于对填充装置稍端的擦拭允许大致非无菌、非灭菌或者相对较小的灭菌保证值(“SAL”)的环境(例如,大约6log的生物负担或更小)内的流体的大致灭菌填充。
另一优势在于填充装置60可以在不需要在填充之前对装置的隔膜或填充装置的稍端去污的情况下将物质灭菌填充到装置10中。端口66以及填充装置60的内部所保持的灭菌性以及由第一隔膜32提供的擦拭作用的组合在填充构件穿透隔膜时对填充构件62的稍端64进行有效地灭菌。因此,在不需要采取例如应用UV辐射的常规灭菌步骤的情况下实现了灭菌填充。因此,如在2013年3月15日提交的名称为“Controlled Non-Classified Filling Device and Method(受控的未分等级的填充装置和方法)”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798,210中说明的,端口66以及填充装置的内部所保持的灭菌性以及由第一隔膜32提供的擦拭效果的组合允许在未分等级的环境(例如大约log 6或更大)中实现大致灭菌填充,此专利申请此处如在本文中已经充分说明了那样通过参引明确地被全部并入。如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未分等级的环境为这样的环境——每立方米单位体积的颗粒数目为100,000个以上并且颗粒尺寸为0.5μm或更大直径,即洁净度为100,000的环境。
如图10D中所示,在腔室11根据需要被填充之后,填充装置60从第一隔膜32取出。在填充装置被取出时,偏置构件74使刚性封闭件68向下或者沿隔膜32的方向偏置。因此,在填充构件62被取出时,填充构件62相对于遮板封闭件68轴向移动进而使端口66移动到位于封闭件后方的封闭位置。遮板封闭件68构造成大致防止填充装置的眼状部或端口66之间的接触,并且如可以观察到的,滑动遮板或封闭件在填充装置的眼状部或端口穿过隔膜和/或从隔膜取出之前在填充装置的眼状部或端口上封闭。当封闭件68的远端78再次密封地接合填充装置稍端64的止动表面80时,封闭件处于封闭位置并且通过偏置构件74的向下力或向下偏置保持在封闭位置中。因此,在从第一隔膜32取出填充装置60期间、时或之前,封闭件68密封地封闭端口66并且防止了端口或填充装置的内部的污染。
第一隔膜32以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设计以进行自封闭并且因此确保了:由填充装置的稍端被取出之后余留填充装置注入孔口96引起的压头损失防止流体穿过该注入孔口96进入。此后,如图4中所示,第二封闭部24从第一位置移动并且卡扣到第二位置中,并且未穿透的第二隔膜34叠置于第一隔膜32中的注入孔口96上并将注入孔口96与周围大气密封隔离开。这形成了如图4和图9C中示出的填充后的被密封装置。例如图3B的示例中所示,在将第二封闭件34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之前,第一封闭件32的外表面以及/或者第二封闭件24的内表面可以分别进行灭菌,以防止在将第二封闭件密封至第一封闭件之后将任何污物捕集在第一隔膜32与第二隔膜34之间。这些表面的灭菌可以以当前已知的或者稍后变得已知的多种不同方式中的任何方式实施,所述多种不同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对表面应用例如电子束、激光或UV辐射之类的辐射、应用例如气化的过氧化氢(“VHP”)或氧化氮(“NO”)或加热的气体之类的流体灭菌剂来灭菌。另外,灭菌可以根据以下专利和专利申请中的任何专利和专利申请的教示来实现,以下专利和专利申请中的每个专利和专利申请均通过参引作为本公开的一部分而明确地被全部并入:于1995年4月19日提交的名称为“Process for Filling a Sealed Receptacle underAseptic Conditions(在无菌条件下填充密封容器的过程)”的美国专利申请No.08/424,932,此专利申请授权公告为美国专利No.5,641,004;于2001年2月12日提交的名称为“Medicament Vial Havinga Heat-Sealable Cap,an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illing Vial(具有可热密封帽的医用瓶和用于填充瓶的设备和方法)”的美国专利申请No.09/781,846,此专利申请作授权公告为美国专利No.6,604,561,此专利申请进而要求了于2000年2月11日提交的名称为“Heat-SealableCap for Medicament Vial(用于医用瓶的可热密封帽)”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0/182,139的优先权;于2003年9月3日提交的名称为“Sealed Container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Filling Same(密封容器以及制造及填充密封容器的方法)”的美国专利申请No.10/655,455,此专利申请授权公告为美国专利No.7,100,646,此专利申请进而要求了于2002年9月3日提交的类似名称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0/408,068的优先权;以及于2004年1月28日提交的名称为“Medicament Vial Having a Heat-Sealable Cap,and Apparatus andMethod for Filling the Vial”(具有加热可密封帽的医用瓶以及用于填充瓶的设备和方法)的美国专利申请No.10/766,172,此专利申请授权公告为美国专利No.7,032,631,此专利申请进而要求了于2003年1月28日提交的类似名称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0/443,526以及于2003年6月30日提交的类似名称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0/484,204的优先权;以及于2013年4月17日提交的名称为“Self Closing Connector(自封闭连接件)”的美国专利申请No.13/864,919,此专利申请进而要求了于2013年3月14日提交的类似名称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784,764、于2012年4月18日提交的类似名称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635,258以及于2012年4月17日提交的类似名称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625,663的优先权。
如果需要,则可以在第二封闭件24和/或第二隔膜34上方应用另一封闭件,例如叠置于第二隔膜24上并且以粘合的方式附接至第二隔膜或第二封闭件的背部粘合箔层以提供额外的屏障,从而防止了湿气渗透(“MVT”)。当预备使用时,背部粘合箔层或其他额外的MVT屏障可以被手动地接合及移除以暴露第二隔膜。随后,如图9D中所示,注射器针或类似的取出装置可以刺穿第一隔膜32和第二隔膜34并且设置成与内部腔室11以及内部腔室11中的流体或其他物质流体连通,从而将流体或其他物质从腔室中取出并且取到注射器中例如以将取出的物质注射到人体中。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可以根据需要被刺穿一次或更多次以从腔室11中取出物质,直到腔室如图9E中所示为空为止。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封闭件最初是分离件并且没有连接至第一封闭件。在第一封闭件被刺穿并且以物质填充装置之后,第二封闭件随后例如通过如上所述的卡扣配合固定地紧固至第一封闭件以使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密封地接合并将第一隔膜中产生的穿透孔口密封。第二封闭件可以在组装之前被预先灭菌,或者可以在组装至第一封闭件之前进行如上所述的表面灭菌。第二封闭件可以通过当前已知的或者稍后变得已知的例如拿起及放下的机器人组装装置之类的多种不同组装装置中的任何组装装置或者可以将第二封装件自动组装至第一封装件的其他适当的固定装置而自动组装至第一封闭件。封闭件组装台可以位于针穿透和填充台下游以在填充针从第一封闭件取出时或取出之后将第二封闭件组装至第一封闭件。
在图11至图12D中,总体上由附图标记110示出了另一装置。装置110大致类似于以上结合图1至图4以及图9A至图10B所描述的装置10,并且因此,由数字“1”加前缀的相似附图标记用以指示相似的元件。装置110相比装置10的主要区别在于封闭件114的设计以及第一可穿透隔膜132没有一体地形成到封闭件114中。而是第一可穿透隔膜132与封闭件分离并且坐置到本体112的开口118中。当封闭件114安装在本体112的顶部处时,封闭件114的下部部分122将第一可穿透隔膜132密封地夹持到本体开口118中。如下文所描述的,封闭件114的上部部分124限定了横向延伸槽124a,该横向延伸槽124a构造成在横向延伸槽124a中以可滑动的方式容纳第二可穿透隔膜134以用于在第一隔膜132穿透之后将第一隔膜132密封。
如图11中所示,本体112包括与开口118间隔开的环形的横向延伸凸缘120以及从凸缘120的周缘向上延伸至开口118的颈状部113。第一隔膜132包括定尺寸成用于与本体112的凸缘120接合的对应的环形横向延伸凸缘132a。隔膜132还包括相对于凸缘132a径向向内间隔并从凸缘132a轴向向下突出的环形轴向延伸部132b。当第一隔膜132安装到本体112的开口118中时,部分132b朝向装置的腔室111延伸并且密封地接合本体侧壁116的内表面,并且凸缘132a接合凸缘120。封闭件114安装在第一隔膜132的顶部处并安装到本体112上以在封闭件114、第一隔膜132以及本体112之间形成压缩密封。
封闭件114的下部部分122中限定了大致环形的横向槽122a,大致环形横向槽122a限定了大致环形侧壁136。槽122a的顶122b处——即,上部部分124的基部——限定了在下部部分122与上部部分124之间延伸的第一孔口128。槽122a的侧壁136包括从侧壁136的基部端横向向内延伸的环形唇状部136a。唇状部136a的直径比颈状部113的直径略小。当封闭件114安装在本体112的顶部处时,槽122a中容纳颈状部113和第一隔膜132。唇状部136a在安装期间通过更大的颈状部113略微向外挠曲,因此,唇状部136a可以在颈状部113上滑动并越过颈状部113。在唇状部136a滑动越过颈状部的底部后,唇状部136a弹性地返回至其初始尺寸并以卡扣配合式接合的方式与本体112的凸缘120的底表面接合。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本体112的颈状部113限定了适于在其中容纳从封闭件114的内表面突出的对应突部(未示出)的槽(未示出),使得封闭件114仅在突部与槽对准时才以键-槽式构型安装到本体112上。因此,封闭件114仅以相对于本体112的指定的取向安装到本体112上。
槽112a的高度——即顶122b与唇状部136a之间的距离——与颈状部113的高度大约相同。然而,槽122a的高度略微小于第一隔膜132的待保持在槽122a中的部分的高度。这样,一旦被安装,槽122a的顶122b抵接第一隔膜132的上表面并将第一隔膜132压缩并且/或者下压到颈状部113中,并且进而在封闭件114、隔膜132以及本体112之间产生了压缩密封。与上述实施方式类似,第一隔膜132在其上侧上为大致穹状或凸形形状。因此,隔膜132的凸形上表面的大约中央部隆起穿过孔口128并且部分地隆起到上部部分124中。
封闭件114的上部部分124中限定了横向槽124a。如上所述,并且槽124a在其基部中包括连接至槽122a的第一孔口128。在槽124a的上端处,槽124a限定了与第一孔口128大致竖向对准的第二孔口130,从而暴露第一可穿透隔膜132以穿过该第一可穿透隔膜132进行填充。槽124a还在其侧壁中限定了开口124b以通过开口124b接收碟状件125并将碟状件125接收到槽124a中。碟状件125定形并构造成配装到槽124a中并与槽124a的对应内部形状大致配合。碟状件125相对于槽124a的内部尺寸定尺寸成使碟状件125与槽124a产生尺寸干涉。例如,槽124a的厚度(垂直于槽124a的横向延伸)略微小于碟状件125的厚度,并且因此,碟状件125在插入——例如楔入——在槽124a中时与槽124a产生了过盈配合。因此,碟状件125在插入槽124a中时在碟状件125与槽124的壁的内表面之间形成了滑动的流体紧密密封。碟状件125包括第二可穿透隔膜134,与上述实施方式类似,第二可穿透隔膜134可以与碟状件125共同模制。替代性地,第二隔膜134可以包覆模制到碟状件125上。
如图12B中所示,碟状件125开始在第一位置插入槽124a中。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碟状件125例如经由螺线管操作的臂机械地插入槽124a中。碟状件125能够在槽124a内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图12D)之间移动,即滑动,在该第一位置中,碟状件125定位成远离穿过第一孔口128隆起的第一隔膜132,在该第二位置处,碟状件125定位在第一孔口128与第二孔口130之间,并且第二隔膜134叠置于第一隔膜132上。在第一位置中,第一隔膜132的上表面的隆起穿过第一孔口132的部分暴露于第二孔口130以穿过该第一孔口132的部分和第二孔口130进行填充。在第二位置中,第二隔膜134密封地接合第一隔膜132的隆起部,即,叠置于隆起部上。第一隔膜132的部分地隆起到槽124a中的部分使槽124a的在槽内的与碟状件125的第二位置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处的厚度变窄。相应地,当碟状件125移动到第二位置时,第二隔膜134靠着第一隔膜134的隆起部压缩,并且进而与第一隔膜132的隆起部形成了机械压缩密封。在存储和随后的使用期间,碟状件125在第二隔膜134上的压缩力例如通过摩擦或楔入作用而辅助保持碟状件位于第二位置。
在碟状件125处于如图12B中所示的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组装装置110,即本体112、封闭件114、碟状件125、第一隔膜132、第二隔膜134以及/或者任何部件都可以进行灭菌。装置100的灭菌可以根据以上通过参引被并入的专利和专利申请中的任何专利和专利申请的教示以当前已知的或者稍后变得已知的多种不同方式中的任何方式来实施,所述多种不同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对装置100应用例如电子束、激光或UV辐射的辐射、应用例如气化的过氧化氢(“VHP”)或氧化氮(“NO”)或加热的气体之类的流体灭菌剂来实施。一旦经灭菌,则碟状件125与槽124a之间的密封保持了其中的第二隔膜134的灭菌性。
在碟状件125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例如在以上或者在通过参引并入的专利和专利申请中的任何专利和专利申请中公开的填充装置60之类的填充装置可以先穿过第二孔口130以穿透第一可穿透隔膜132并将流体无菌地或灭菌地填充到装置110的灭菌腔室111中(图12C)。如上所述,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隔膜132在被稍端接合并穿透隔膜132期间擦拭填充构件的稍端上的污物,进而防止稍端将这样的污物引入腔室111的灭菌内部中,以保持腔室111和腔室中的任何物质无菌或灭菌。
在腔室111根据需要被填充之后,填充装置从第一隔膜132取出。第一隔膜132可以以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设计以进行自封闭并且因此确保了:由填充装置的稍端被取出之后余留的填充装置注入孔口196引起的压头损失防止了流体穿过该注入孔口196进入。此后,碟状件125从第一位置以可滑动的方式被按压到第二位置(图12D),使得未穿透的第二隔膜134以与以上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方式类似的方式叠置于第一隔膜132中的注入孔口196上并将注入孔口196与周围大气密封隔离开。围绕第二隔膜134的碟状件125保持与槽124a的内表面密封接合。在第二封闭件124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之前,第一封闭件132的隆起表面可以被再次灭菌以防止将任何污物捕集在第一隔膜132与第二隔膜134之间。
在装置110已经被填充并且碟状件125已经被移动到第二位置之后,填充装置110的例如开口124b之类的开口例如可以经由收缩覆盖而密封以提供额外的屏障。与上述装置10的实施方式类似,可以在填充之后在封闭件114上应用防拆开层115。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防拆开层115为以粘合方式附接至封闭件114且叠置于第二孔口130和第二隔膜134上的背部粘合箔层。除密封第二孔口130以外,箔层115还指示装置110在装置110被填充之后以及从装置110取出填充流体之前是否已经被拆开。
当预备使用时,取出装置可以穿透或刺穿第一隔膜132和第二隔膜134以从腔室111中取出流体。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隔膜134在碟状件125内是偏离中央的,使得穿透第二隔膜134即穿透第二隔膜134的中央的取出装置可以在先前未穿透的位置处并且以不穿过注入孔口196的方式穿透第一隔膜132。
在图13至图16中,总体上由附图标记210指示了另一装置。装置210大致类似于以上结合图11至图12D所描述的装置110,并且因此,由数字“2”加前缀的相似附图标记用以指示相似的元件。如下文所述,装置210相比装置110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二可穿透隔膜234足够大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两者中都密封地覆盖第一可穿透隔膜232。
如图13中所示,碟状件225内的第二可穿透隔膜234包括第一部分234a和第二部分234b。在碟状件225的在槽224a内的第一位置中,如图14中所示,第二隔膜234的第一部分234a定位在第一孔口228与第二孔口230之间,并且以与如以上在装置110的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方式类似的方式密封地叠置于第一隔膜232的隆起部上。
在碟状件225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组装装置210(图14)可以在填充之前进行灭菌。与以上的装置110的实施方式类似,碟状件225与槽224a产生了尺寸干涉,从而在碟状件225a与槽224a之间产生了滑动密封。碟状件225a与槽224a之间的密封保持第二隔膜234的第二部分234b在第一位置中的无菌性,即在填充期间的无菌性。此后,如图15中所示,例如填充装置60之类的填充装置可以先穿过第二孔口230,并且进而穿透第二隔膜234的第一部分234a以及第一隔膜232两者以将流体无菌地或灭菌地填充到装置210的灭菌腔室211。与上述装置10、110的实施方式类似,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隔膜234的第一部分234a以及第一隔膜232在隔膜的接合和穿透期间擦拭填充构件的稍端上的污物,进而防止了填充装置将这样的污物引入腔室211的灭菌内部中,并且因此保持了腔室和腔室中的任何物质无菌或灭菌。
在腔室211根据需要被填充之后,填充装置从第一隔膜232并且进而从第二隔膜234的第一部分234a取出,碟状件225从第一位置(图15)以可滑动的方式被按压到第二位置(图16)。第二隔膜234的第一部分234a在碟状件225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与装置210的剩余部分封闭隔离。如所示出的,隔膜234的第一部分234a限定了大致凹形上表面。相应地,在第二位置中,碟状件225和第二隔膜234的围绕第二隔膜的第一部分234a并与槽224a的上壁和下壁的内表面密封地接合的部分将例如通过与填充构件60的稍端的接触以及对该稍端的擦拭而在第一部分234a上余留的任何污物均捕集——即封闭隔离——在凹形表面与槽224a的上壁之间的袋状部中。
在第二位置中,如图16中所示,第二隔膜234的灭菌的、未穿透的第二部分234b定位在第一孔口228与第二孔口230之间,并且密封地叠置于第一隔膜232的隆起部上。因此,腔室211内的流体被气密地密封。第一隔膜232在穿透之前、期间以及之后均由第二隔膜234覆盖,并且因此,第一隔膜232的上表面特别是在第二隔膜234擦拭注射构件60的实施方式中从不暴露于周围大气并且保持大致灭菌。因此,在填充之后不需要再次灭菌。此后,针或类似的取出装置可以以以如上所述的方式类似的方式穿透第二隔膜234的第二部分234b以及第一隔膜232以从腔室211取出流体。
在图17至图18中,总体上由附图标记310指示了另一装置。装置310大致类似于以上结合图11至图16所描述的装置110、210,并且因此,由数字“3”加前缀的相似附图标记用以指示相似的元件。装置310相比装置110、210的主要区别在于装置310包括单个可穿透隔膜334。如下文所描述的,隔膜334限定了用于在碟状件325位于第一位置时被穿过而进行填充的第一部分334a以及用于在碟状件325位于第二位置时密封装置310的内含物以及用于从装置310取出物质的第二部分334b。
如图17中所示,装置310包括本体312、封闭件314以及包括可穿透隔膜334的碟状件325。封闭件314密封地安装在本体312的上端的顶部处。本体312的上缘限定了密封地接合封闭件314的基表面的环形尖部312a。封闭件314包括相对于封闭件314的周缘径向向内间隔并从封闭件314的基部轴向向下突出的环形轴向延伸突出部314a。突出部314a定尺寸成与本体侧壁316的与本体的开口318相邻的部分密封地接合。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突出部314a的直径相对于本体312的外径定尺寸成在突出部314a与本体312之间产生尺寸干涉,从而在突出部314a与本体312之间产生了流体紧密过盈配合。
封闭件314限定了横向槽324a。槽324a在其基部端中限定了将槽324a与装置310的腔室311流体连通的第一孔口328。槽324a还在槽324a上端中限定了与第一孔口328大致竖向对准的第二孔口330。槽324a在槽324a的侧壁中具有开口324b,以用于穿过开口324b而接收具有可穿透隔膜334的碟状件325。与以上的装置110和210的实施方式类似,碟状件325定形状成与槽324a的对应内部形状配合并且定尺寸成在碟状件325与槽324a之间产生尺寸干涉。因此,碟状件325在其自身与槽324a的内表面之间形成了滑动的流体紧密密封。
如图18中所示,碟状件325开始插入槽324中从而处于第一位置。在第一位置中,可穿透隔膜334的第一部分334a定位在第一孔口328与第二孔口330之间并且形成了密封的组装装置。在碟状件325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密封的组装装置310可以在填充之前进行灭菌。一旦经灭菌,则碟状件325与槽324a之间的密封在处于第一位置时——即在填充期间——保持隔膜334的第二部分324b的灭菌性。
如图19中所示,例如填充装置60之类的填充装置可以穿透如上所述的隔膜334的第一部分334a以将流体无菌地或灭菌填充到装置310的灭菌腔室311中。与上述实施方式类似,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隔膜334在被填充装置接合并穿透隔膜期间擦拭填充装置的稍端上的污物,进而防止了填充装置将这样的污物引入腔室311的灭菌内部中。
在腔室311根据需要被填充之后,填充装置从隔膜334取出,碟状件325从第一位置以可滑动的方式被按压到第二位置(图20),使得灭菌的未穿透的第二部分334b定位在第一孔口328与第二孔口330之间。由于碟状件325与槽324a之间密封,并且由于第二部分334b未穿透,因此,灭菌腔室311内的流体被气密地密封。隔膜334的第一部分334a还在碟状件325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与装置310的剩余部分封闭隔离。如所示出的,隔膜334的第一部分334a限定了与装置210的隔膜234的凹形表面类似地作用的大致凹形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相应地,在第二位置中,碟状件325和第二隔膜334的围绕隔膜的第一部分334a并与槽324a的内表面密封地接合的部分将第一部分334a上余留的例如液体余留物之类的任何污物都捕集——即封闭隔离——在隔膜334的第一部分334a的凹形表面与槽324a的相应的上壁和下壁之间的袋状部中。
在图21至图23中,总体上由附图标记410指示了另一装置。装置410大致类似于以上结合图1至图20所描述的装置10、110、210、310,并且因此,由数字“4”加前缀的相似附图标记用以指示相似的元件。如下文所描述的,装置410相比装置10、110、210、310的主要区别在于装置410包括能够相对于本体412旋转以选择性地暴露填充隔膜432和取出隔膜434的封闭件414。
如图21中所示,装置410包括本体412、隔膜组件433和封闭件414。隔膜组件433包括可穿透底部隔膜层433a和覆盖层433b。覆盖层433b限定了两个孔口,两个孔口中容纳隔膜层433a的对应突出部以限定可穿透填充隔膜432和分离的可穿透取出隔膜434。如上所述,隔膜层433a以及因此的填充隔膜432和取出隔膜434可以由例如硅树脂、硫化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之类的弹性体材料制成。隔膜组件433定形并定尺寸成安装到颈状部413中并接合本体412的凸缘420。隔膜组件包括在直径方向上相反的突部433c,突部433c能够与本体412的颈状部413中的对应的在直径方向上相反的凹槽413a配装地接合。因此,隔膜组件433在颈状部413内不能旋转。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到,隔膜组件和颈状部分别可以具有更少的(例如一个)或多于两个的突部和槽或者完全不具有突部/槽,突部和槽不必在任何情况下都在直径方向上相反。
封闭件414安装在本体412的顶部处并且以与以上关于装置110的实施方式描述的方式类似的方式在封闭件414、隔膜组件433以及本体412之间形成压缩密封。如图22中所示,封闭件414在其上表面中包括孔口428并且在相对于隔膜组件的第一位置或取向中组装到本体412中,使得孔口428定位在填充隔膜432的上面或上方。在填充隔膜432暴露的第一位置中,封闭件414与隔膜组件433的剩余部分之间的密封保持了组件433的剩余部分的灭菌性。
封闭件414能够绕颈状部413从第一位置转动到第二位置,进而如图23中所示将孔口428定位在取出隔膜434上方。由于上述压缩密封,因此本体412、隔膜组件433以及封闭件414之间的密封在旋转期间被保持。一旦旋转到第二位置,则从覆盖层433b朝上突出的突部433d接合封闭件414的上端中的槽或凹部(未示出),从而大致防止了封闭件414从第二位置向回朝向第一位置的反向旋转(或者至少防止了非有意的旋转)。
与上述实施方式类似,组装装置410可以在填充之前以类似的方式进行灭菌。此后,在封闭件414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例如以上公开的或者在以上通过参引被并入的专利和专利申请中的任何专利和专利申请中公开的填充装置60之类的填充装置可以先穿过孔口428以穿透填充隔膜432并将流体无菌地或灭菌填充到装置410的灭菌腔室411中。如上所述,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填充隔膜432在被稍端接合并穿透隔膜432期间擦拭填充构件的稍端上的污物,进而防止了稍端将这样的污物引入腔室411的灭菌内部中,从而保持腔室411和腔室中的任何物质无菌或灭菌。
在腔室411根据需要被填充之后,填充装置从填充隔膜432取出。封闭件414随后被旋转到覆盖并将穿透的填充隔膜432密封隔离的第二位置,从而气密地密封灭菌腔室411内的流体。在第二位置中,未穿透的灭菌取出隔膜434暴露。此后,取出装置可以穿透隔膜434以从腔室411中取出流体。
如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基于本文中的教示认识到的,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如在权利要求中限定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实施方式做出多种改变和改型。例如,容器或其他装置以及填充装置的部件可以由当前已知的或者稍后变得已知的用于执行每个这种部件的功能的多个不同材料中的任何材料制成。类似地,容器或其他装置以及填充装置的部件可以呈多种不同形状和/或构型中的任何形状和/或构型。另外,填充装置可以用以将多种不同类型的流体或其他物质中的任何流体或物质注入用于多种不同应用中的任何应用的容器或其他装置中,所述多种不同类型的流体或其他物质例如包括药剂、药物、疫苗、液体营养品、补品或当前已知的或稍后变得已知的多种其他产品。相应地,实施方式的这种详细描述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Claims (70)

1.一种装置,包括:
密封腔室;
与所述腔室流体连通的第一可穿透隔膜,其中,所述第一隔膜能够被第一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穿透以利用通过所述第一隔膜的物质填充所述腔室;以及
第二可穿透隔膜,所述第二可穿透隔膜能够在(i)第一位置与(ii)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第二可穿透隔膜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可穿透隔膜间隔开以允许所述第一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在不穿透所述第二可穿透隔膜的情况下穿透所述第一可穿透隔膜并且进而利用物质填充所述腔室,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第二可穿透隔膜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叠置于在从所述第一可穿透隔膜取出所述第一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之后在所述第一可穿透隔膜中产生的注入孔口上并密封所述注入孔口;
其中,所述第二可穿透隔膜在所述第二位置能够被第二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穿透以进而使针穿透下面的所述第一可穿透隔膜并从所述腔室取出物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本体和第一封闭件,其中,所述本体限定了所述腔室,所述第一封闭件连接至所述本体并在所述本体与所述封闭件之间形成流体紧密密封,其中,所述第一封闭件包括第一可穿透隔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还包括能够连接至所述第一封闭件和所述本体中的至少一者的第二封闭件,其中,所述第二封闭件包括第二可穿透隔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可穿透隔膜和所述第二可穿透隔膜中的至少一者为相应地与所述第一封闭件和所述第二封闭件(i)共同模制及(ii)包覆模制中的至少一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可穿透隔膜与所述第一封闭件共同模制或包覆模制,并且所述第二可穿透隔膜与所述第二可穿透隔膜共同模制或包覆模制。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封闭件连接至所述第一封闭件,并且所述第一封闭件和所述第二封闭件中的至少一者能够相对于另一者移动以将所述第二封闭件定位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还包括联接在所述第一封闭件与所述第二封闭件之间以允许所述第二封闭件从所述第一位置至所述第二位置的运动的铰链。
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铰链为活动铰链。
9.根据权利要求3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封闭件和所述第二封闭件注入模制为一个件,并且所述第一可穿透隔膜和所述第二可穿透隔膜分别包覆模制至所述第一封闭件和所述第二封闭件。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可穿透隔膜足够弹性以在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取出之后自身封闭,从而在利用所述第二可穿透隔膜密封产生的注入孔口之前将所述腔室保持在密封条件下。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可穿透隔膜和所述第二可穿透隔膜中的至少一者为大致穹状或凸形形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可穿透隔膜和所述第二可穿透隔膜中的所述至少一者在所述至少一者与所述腔室那侧大致相反的一侧为大致穹状或凸形形状。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可穿透隔膜包括大致均质材料。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可穿透隔膜包括硅树脂。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可穿透隔膜限定了在大约20邵氏硬度A至大约50邵氏硬度A的范围内的硬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可穿透隔膜限定了在大约25邵氏硬度A至大约45邵氏硬度A的范围内的硬度。
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可穿透隔膜限定了在所述填充构件构件的最大直径的大约1/2倍至大约两倍的范围内的厚度。
1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可穿透隔膜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一可穿透隔膜被所述第一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的穿透在所述第一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的稍端上的生物负担方面实现了至少大约3log的减小。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可穿透隔膜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一可穿透隔膜被所述第一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的穿透在所述第一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的稍端的生物负担方面实现了至少大约6log的减小。
20.根据权利要求3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封闭件包括第一连接构件,所述第二封闭件包括第二连接构件,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构件中的至少一者能够与另一者接合以将所述第二可穿透隔膜紧固在所述第二位置。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构件中的至少一者能够接收在另一者内以将所述第二可穿透隔膜紧固在所述第二位置。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构件限定了凹部,并且所述第二连接构件限定了能够接收在所述凹部内以将紧固的所述第二可穿透隔膜紧固在所述第二位置的突出部。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突出部限定了能够靠着所述凹部滑动以使所述第二连接构件插入所述第一连接构件中的斜面或倾斜表面,并且其中,所述突出部能够与所述凹部的下侧接合以将所述第二连接构件紧固至所述第一连接构件。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凹部绕所述第一连接构件环状地延伸,并且所述突出部绕所述第二连接构件环状地延伸。
2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密封腔室为空并且为无菌及灭菌中的至少一者。
2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密封腔室至少部分地填充有为无菌及灭菌中的至少一者的物质。
27.根据权利要求2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本体包括塑料或玻璃。
2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可穿透隔膜在所述第一位置整体与所述第一可穿透隔膜间隔开。
2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还包括本体和封闭件,其中,所述本体限定了腔室,所述封闭件叠置于所述第一可穿透隔膜上并连接至所述本体并且在所述本体与所述封闭件之间形成了流体紧密密封,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可穿透隔膜以可滑动的方式接收在所述封闭件中。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碟状件,所述碟状件包括所述第二可穿透隔膜,并且其中,所述封闭件中还限定了横向槽以便在所述横向槽中以可滑动的方式接收所述碟状件,并且其中,所述碟状件与所述槽产生了尺寸过盈配合,从而在所述碟状件与所述槽之间产生了滑动的流体紧密密封。
31.根据权利要求29或30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碟状件,所述碟状件包括第二可穿透隔膜,其中,所述第二可穿透隔膜在所述碟状件内大致偏离中央地定位。
3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隔膜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二部分限定了所述第二隔膜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第二隔膜的所述第一部分密封地叠置于所述第一隔膜上并且所述第二隔膜的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隔膜间隔开,并且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第二隔膜的所述第二部分密封地叠置于所述第一隔膜上并且所述第二隔膜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隔膜间隔开。
33.一种装置,包括:
密封腔室;
第一装置,所述第一装置用于利用通过所述第一装置的物质填充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装置与所述腔室流体连通并且能够被第一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穿透,以及
用于密封所述第一装置的第二装置,所述第二装置能够在(i)第一位置与(ii)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第二装置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一装置间隔开以允许所述第一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在不穿透所述第二装置的情况下穿透所述第一装置并且穿过所述第一装置填充所述腔室,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第二装置用于密封在从所述第一装置取出所述第一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之后在所述第一装置中产生的注入孔口,并且所述第二装置能够被第二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穿透,所述第二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用于穿透所述第一装置和所述第二装置并且通过所述第二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从所述腔室中取出填充物质。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装置包括第一可穿透隔膜,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装置包括第二可穿透隔膜。
35.一种装置,包括:
密封腔室;以及
可穿透隔膜,所述可穿透隔膜具有第一可穿透部和第二可穿透部,
其中,所述可穿透隔膜能够在(i)第一位置与(ii)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第一可穿透部与所述腔室流体连通以允许第一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穿透所述第一可穿透部并且进而利用物质填充所述腔室,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第一可穿透部与所述腔室不流体连通,并且所述第二可穿透部将所述腔室与周围环境密封隔离开,并且所述第二可穿透部与所述腔室流体连通以允许第二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穿透所述第二可穿透部并且进而从所述腔室中取出物质。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还包括本体和封闭件,其中,所述本体限定了所述腔室,所述封闭件连接至所述本体并在所述本体与所述封闭件之间形成流体紧密密封,其中,所述可穿透隔膜以可滑动的方式接收在所述封闭件中。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碟状件,所述碟状件包括所述可穿透隔膜,并且其中,所述封闭件中还限定了横向槽,所述横向槽中以可滑动的方式接纳所述碟状件,并且其中,所述碟状件与所述槽产生尺寸过盈配合,从而在所述碟状件与所述槽之间产生滑动的流体紧密密封。
38.一种填充装置,包括:中空填充构件、穿透稍端、至少一个端口、以及封闭件,其中,所述穿透稍端形成在所述填充构件的一个端部处,所述至少一个端口在所述中空填充构件的内部与所述中空填充构件的外部之间流体连通,其中,所述封闭件和所述填充构件中的至少一者能够在(i)第一位置与(ii)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封闭件封闭所述至少一个端口以在所述至少一个端口与周围大气之间形成流体紧密密封,从而保持所述至少一个端口以及所述填充构件的内部的灭菌性,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至少一个端口打开以允许物质穿过所述内部与所述外部之间。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填充装置,其中,所述封闭件沿从所述第二位置朝向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偏置以使所述至少一个端口常闭。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填充装置,还包括偏置构件,所述偏置构件使所述封闭件沿从所述第二位置朝向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偏置。
41.根据权利要求38至4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填充装置,其中,所述封闭件构造成:在所述封闭件与装置的可穿透隔膜或包括可穿透隔膜的一部分接合并且所述填充构件穿透所述装置的可穿透隔膜或包括可穿透隔膜的一部分时,使所述封闭件和所述填充构件中的所述至少一者从所述第一位置朝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
42.根据权利要求38至4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填充装置,其中,所述封闭件构造成在从所述隔膜取出所述填充装置期间使所述封闭件和所述填充装置中的所述至少一者从所述第二位置朝向所述第一位置移动。
43.根据权利要求38至4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填充装置,其中,所述封闭件绕所述填充构件环状地延伸。
44.根据权利要求38至4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填充装置,其中,所述填充构件的所述稍端限定了止动表面,并且所述封闭件的与所述稍端相邻的端部在所述第一位置能够与所述止动表面接合,从而止动所述封闭件并在所述封闭件的所述端部与所述止动表面之间形成流体紧密密封。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填充装置,还包括密封构件,当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端部与所述止动表面接合时,所述密封构件位于所述封闭件的所述端部与所述止动表面之间以在所述端部与所述止动表面之间形成大致流体紧密密封。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填充装置,其中,所述密封构件模制至(i)所述封闭件的所述端部以及(ii)所述止动表面中的一者。
47.根据权利要求38至4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填充装置,还包括柔性壳,所述柔性壳绕所述填充构件的一部分环状地延伸并且密封地围绕所述填充构件所述一部分。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填充装置,其中,所述柔性壳包括波状管。
49.根据权利要求47或48所述的填充装置,其中,所述柔性壳限定了阀,所述阀构造成在所述封闭件和所述填充构件中的所述至少一者从所述第一位置朝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时将空气从所述壳内排放至周围大气。
50.一种填充装置,包括:用于流体穿过的第一装置;形成在所述第一装置的一个端部处的用于穿透隔膜的第二装置;形成在所述第一装置上的用于流体在所述第一装置的内部与所述第一装置的外部之间通过的第三装置;以及能够在(i)第一位置与(ii)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第四装置,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第四装置封闭所述第三装置并在所述第三装置与周围大气之间形成大致的流体紧密密封,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第四装置打开所述第三装置以允许物质在所述第一装置的所述内部与所述外部之间通过。
51.根据权利要求50的填充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装置包括填充构件,所述第二装置包括所述填充构件的穿透稍端,所述第三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端口,并且所述第四装置包括封闭件。
52.一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第一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穿透第一可穿透隔膜并将所述第一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设置成与密封的空腔室流体连通;
通过所述第一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将物质引入并引入所述腔室中;
从所述第一可穿透隔膜取出所述第一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以及
利用第二可穿透隔膜的至少一个区域密封在所述第一可穿透隔膜中产生的穿透孔口。
53.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密封步骤包括将所述第二可穿透隔膜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第二可穿透隔膜的第一部分叠置于所述第一可穿透隔膜上,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第二隔膜的所述至少一个区域叠置于所述第一可穿透隔膜上并且密封地接合所述第一可穿透隔膜。
54.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密封步骤包括将所述第二可穿透隔膜从与所述第一可穿透隔膜间隔开的第一位置移动至叠置于所述第一可穿透隔膜上并且密封地接合所述第一可穿透隔膜的第二位置。
55.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封闭件包括所述第一可穿透隔膜,并且所述第二封闭件包括所述第二可穿透隔膜,并且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第二封闭件固定地紧固至所述第一封闭件。
56.根据权利要求52至5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密封步骤包括使所述第二可穿透隔膜的所述至少一个区域叠置于所述第一可穿透隔膜上,并且所述方法还包括利用第二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穿透所述第二可穿透隔膜和所述第一可穿透隔膜从而与所述腔室中的所述物质流体连通、以及通过所述第二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从所述腔室中取出物质。
57.根据权利要求52至5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密封步骤之前对所述第一可穿透隔膜的顶表面以及所述第二可穿透隔膜的底表面进行灭菌的步骤。
58.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灭菌步骤包括向所述表面应用辐射。
59.根据权利要求52至5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穿透所述第一可穿透隔膜之前对所述密封的空腔室进行灭菌的步骤。
60.根据权利要求52至5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穿透所述第一可穿透隔膜的步骤还包括利用所述第一可穿透隔膜来擦拭所述第一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的稍端。
61.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可穿透隔膜限定了在大约20邵氏硬度A至大约50邵氏硬度A的范围内的硬度。
62.根据权利要求60或6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可穿透隔膜限定了在所述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的最大外径的大约1/2倍至大约两倍的范围内的厚度。
63.根据权利要求60至6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穿透所述第一可穿透隔膜的步骤包括利用包括限定了大约20度至大约40度的范围内的夹角的稍端的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来进行穿透。
64.根据权利要求60至6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擦拭步骤包括在所述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上的生物负担方面提供至少大约3log的减小。
65.根据权利要求52至6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穿透所述第一可穿透隔膜的步骤包括利用第一注射构件穿透,其中,所述第一注射构件包括中空填充构件、穿透稍端、至少一个端口以及封闭件,其中,所述穿透稍端形成在所述填充构件的一个端部处,所述至少一个端口在所述中空填充构件的内部与所述中空填充构件的外部之间流体连通,其中,所述封闭件和所述填充构件中的至少一者能够在(i)第一位置与(ii)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封闭件使所述至少一个端口封闭并且在所述至少一个端口与周围大气之间形成流体紧密密封,从而保持所述至少一个端口和以及所述填充构件的内部的灭菌性,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封闭件使所述至少一个端口打开以允许物质穿过所述内部与所述外部之间,并且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穿透所述第一可穿透隔膜的步骤之前或期间将所述封闭件和所述填充构件中的所述至少一者从所述封闭位置移动至所述打开位置。
66.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取出步骤之前或期间将所述封闭件和所述填充装置中的所述至少一者从所述打开位置移动至所述封闭位置的步骤。
67.根据权利要求65或6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引入步骤包括在穿透所述第一可穿透隔膜之后或者在所述至少一个填充端口的一部分已经穿过所述第一可穿透隔膜的内表面并且位于所述腔室内之后从所述第一注射构件将物质引入并引入所述腔室中。
68.根据权利要求65至6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穿透步骤和所述取出步骤期间大致防止所述至少一个填充端口与所述第一可穿透隔膜之间的任何接触。
69.根据权利要求68的方法,其中,所述大致防止步骤包括将所述封闭件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并且因此保持在所述至少一个填充端口与所述第一可穿透隔膜之间。
70.根据权利要求52至6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可穿透隔膜足够弹性以在所述针或类似的注射构件取出之后自身封闭,从而在利用所述第二可穿透隔膜密封所述产生的注入孔口之前将所述腔室保持在密封条件下。
CN201380041304.6A 2012-06-13 2013-06-13 具有可穿透隔膜及封闭针的装置 Pending CN10451980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659382P 2012-06-13 2012-06-13
US61/659,382 2012-06-13
US201361799744P 2013-03-15 2013-03-15
US61/799,744 2013-03-15
PCT/US2013/045732 WO2013188703A1 (en) 2012-06-13 2013-06-13 Device with penetrable septum and closure needl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19805A true CN104519805A (zh) 2015-04-15

Family

ID=49754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41304.6A Pending CN104519805A (zh) 2012-06-13 2013-06-13 具有可穿透隔膜及封闭针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333796A1 (zh)
EP (1) EP2861155A4 (zh)
JP (1) JP2015519182A (zh)
KR (1) KR20150034172A (zh)
CN (1) CN104519805A (zh)
AU (1) AU2013274132A1 (zh)
BR (1) BR112014031326A2 (zh)
CA (1) CA2876292A1 (zh)
CO (1) CO7240420A2 (zh)
IN (1) IN2014DN10606A (zh)
RU (1) RU2015100517A (zh)
WO (1) WO2013188703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51344A (zh) * 2015-09-14 2015-12-16 江苏新美星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菌添加装置
CN108135776A (zh) * 2015-09-15 2018-06-08 皮博士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通过与穿透元件相互作用来进行净化的隔膜
CN115135412A (zh) * 2019-12-20 2022-09-30 Abc传送 具有增强的密封性能的容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54935B1 (fr) * 2010-01-06 2012-04-20 Hema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traitement de recipients
KR101839086B1 (ko) * 2011-04-18 2018-03-16 닥터.피와이 인스터튜트, 엘엘씨 마개를 구비한 니들 및 방법
US9415885B2 (en) 2013-03-15 2016-08-16 Dr. Py Institute Llc Device with sliding stopper and related method
CN106413784B (zh) * 2014-05-10 2019-12-17 皮博士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自闭合及打开式填充针、针保持器、填充器及方法
US10350349B2 (en) 2014-05-20 2019-07-16 Cequr Sa Medicine delivery device with restricted access filling port
DE102014110327B4 (de) * 2014-07-22 2016-02-11 App Biomaterials Gmbh Verschluss für pharmazeutische Gebinde sowie Verfahren zum Verschließen eines Fläschchens
PL2990031T3 (pl) 2014-08-28 2020-05-18 Sun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 Ltd Pozajelitowa postać norepinefryny
US10098813B2 (en) 2014-09-03 2018-10-16 Sun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 Limited Perfusion dosage form
US9642828B2 (en) 2014-09-23 2017-05-09 Sun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 Limited Parenteral dosage form of amiodarone
AU2016206743B2 (en) * 2015-01-15 2020-02-27 Covidien Lp Device for accommodating surgical tool prior to and during medical procedures
JP6752808B2 (ja) * 2015-03-02 2020-09-09 アムジエン・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ツド 無菌接続を形成する装置
WO2016201200A1 (en) * 2015-06-12 2016-12-15 Csp Technologies, Inc. Aseptic tamper evident sampling container
USD829896S1 (en) 2015-09-15 2018-10-02 Dr. Py Institute Llc Septum
FR3044230B1 (fr) 2015-11-26 2021-04-02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Dispositif pour realiser une connexion hermetique entre une aiguille et un conteneur
WO2017094029A2 (en) 2015-12-01 2017-06-08 Sun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 Ltd. Parenteral dosage form of diltiazem
PL3413862T3 (pl) 2016-02-09 2024-03-18 Sun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 Ltd. Układ perfuzyjny
DE102016012059A1 (de) * 2016-10-08 2018-04-12 Fresenius Kabi Deutschland Gmbh Konnektor für ein eine Flüssigkeit enthaltendes medizinisches Packmittel
DE102017219811A1 (de) 2017-11-08 2019-05-09 Robert Bosch Gmbh Füllnadel zum Abgeben einer pharmazeutischen Flüssigkeit in ein Behältnis und Fülleinrichtung
US11467136B2 (en) * 2017-12-20 2022-10-11 Chromatography Research Supplies, Inc. Chambered septum
IT201800003313A1 (it) * 2018-03-06 2019-09-06 Inge Spa Dispositivo di tappatura di un falcone atto alla conservazione di sostanze da mantenersi separate fino alla loro applicazione ed atto al prelievo della miscela ottenuta tramite siringa.
US20210259384A1 (en) * 2020-02-25 2021-08-26 The Gillette Company Llc Storage assembly for a shaving razor system
US20230364106A1 (en) 2020-09-21 2023-11-16 Sun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 Limited Parenteral dosage form of diltiaz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364126A (en) * 1941-12-09 1944-12-05 Cantor Abraham Receptacle closure
US2395149A (en) * 1944-09-11 1946-02-19 John E B Shaw Parenteral bottle construction
US3637102A (en) * 1970-05-25 1972-01-25 Continental Can Co Closures for aseptic filled containers
US4834152A (en) * 1986-02-27 1989-05-30 Intelligent Medicine, Inc. Storage receptacle sealing and transfer apparatus
US4671331A (en) * 1986-03-13 1987-06-09 Lyphomed, Inc. Cover for medicinal vial
US5679399A (en) * 1987-07-17 1997-10-21 Bio Barrier, Inc. Method of forming a membrane, especially a latex or polymer membrane, including multiple discrete layers
US5632396A (en) * 1993-05-06 1997-05-27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Combination stopper-shield closure
US7033339B1 (en) * 1998-05-29 2006-04-25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Part Interest) Self sealing luer receiving stopcock
US5931828A (en) * 1996-09-04 1999-08-03 The West Company, Incorporated Reclosable vial closure
US6902207B2 (en) * 2002-05-01 2005-06-07 Medtronic Minimed, Inc. Self sealing disconnect device
US7588724B2 (en) * 2004-03-05 2009-09-15 Bayer Healthcare Llc Mechanical device for mixing a fluid sample with a treatment solution
TWI243064B (en) * 2004-05-21 2005-11-11 Ming-Jeng Shiu Injector for single use
US20070197960A1 (en) * 2004-07-27 2007-08-23 Ritsher Kenneth A Multiple septum cartridge for medication dispensing device
DE102004051300C5 (de) * 2004-10-20 2013-01-24 Fresenius Kabi Deutschland Gmbh Verschlusskappe für mit medizinischen Flüssigkeiten befüllte Behältnisse
EP1888424A4 (en) * 2005-01-25 2016-09-21 Medical Instill Tech Inc CLOSURE OF A CONTAINER WITH A THERMALLY RESCELLABLE NEEDLE PENETREE-LIKE PART AND AN UNDERLYING PART COMPATIBLE WITH A FATTY LIQUID PRODUCT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
WO2006124756A2 (en) * 2005-05-13 2006-11-23 Bob Rogers Medical substance transfer system
RU2481816C2 (ru) * 2007-10-26 2013-05-20 Медикал Инстилл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Инк. Готовая к кормлению емкость с дозирующим устройством для питья и уплотнительным элементом и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ий способ
WO2011006131A1 (en) * 2009-07-09 2011-01-13 Onpharma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buffering parenteral solutions
WO2012013585A1 (en) * 2010-07-26 2012-02-02 Sanofi-Aventis Deutschland Gmbh Co-delivery of two medicaments in a single injection
CN104470487B (zh) * 2012-05-21 2017-09-05 卡麦尔药物股份公司 保护帽盖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51344A (zh) * 2015-09-14 2015-12-16 江苏新美星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菌添加装置
CN108135776A (zh) * 2015-09-15 2018-06-08 皮博士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通过与穿透元件相互作用来进行净化的隔膜
CN115135412A (zh) * 2019-12-20 2022-09-30 Abc传送 具有增强的密封性能的容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4031326A2 (pt) 2017-06-27
JP2015519182A (ja) 2015-07-09
US20130333796A1 (en) 2013-12-19
EP2861155A1 (en) 2015-04-22
IN2014DN10606A (zh) 2015-09-11
WO2013188703A1 (en) 2013-12-19
KR20150034172A (ko) 2015-04-02
CO7240420A2 (es) 2015-04-17
CA2876292A1 (en) 2013-12-19
RU2015100517A (ru) 2016-08-10
EP2861155A4 (en) 2016-08-17
AU2013274132A1 (en) 2015-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19805A (zh) 具有可穿透隔膜及封闭针的装置
CN104507529B (zh) 自封闭连接器
KR940007438B1 (ko) 유체용기
US20180363819A1 (en) Device for connecting or filling and method
EP0960616A2 (en) Multiple use universal stopper
CA2648750A1 (en) Ready to drink container with nipple and needle penetrable and laser resealable portion, and related method
JP6286021B2 (ja) 摺動ストッパを備えるデバイスおよび関連方法
US10351271B2 (en) Device for connecting or filling and method
JP2016518908A (ja) 貯蔵又は点滴容器
US10500132B2 (en) Pouch with sealed fitment and method
US20080011705A1 (en) Airtight Container for Storing a Product, and in Particular a Medicament, and Aseptic Process for Filling Said Contain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