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19279B - 影像产生方法以及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影像产生方法以及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19279B
CN104519279B CN201410524421.4A CN201410524421A CN104519279B CN 104519279 B CN104519279 B CN 104519279B CN 201410524421 A CN201410524421 A CN 201410524421A CN 104519279 B CN104519279 B CN 1045192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setting
filming
filming image
im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2442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19279A (zh
Inventor
陈鼎匀
何镇在
朱启诚
蔡忠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dia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Media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diaTek Inc filed Critical MediaTek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5192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192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192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1927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43Bracketing, i.e. taking a series of images with varying exposure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80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23/81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for suppressing or minimising disturbance in the image signal gen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95Computational photography systems, e.g. light-field imaging systems
    • H04N23/951Computational photography systems, e.g. light-field imaging systems by using two or more images to influence resolution, frame rate or aspect ratio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影像产生方法以及控制器。方法包括:确定至少第一影像拍摄设定以及至少一第二影像拍摄设定;根据至少一第一影像拍摄设定控制影像拍摄装置产生对应于拍摄触发事件的多个第一连续拍摄影像,以及根据至少一第二影像拍摄设定控制影像拍摄装置产生对应于同一拍摄触发事件的多个第二连续拍摄影像。于产生第一连续拍摄影像期间,至少一第一影像拍摄设定的改变限制于第一预定范围内。至少一第一影像拍摄设定以及至少一第二影像拍摄设定之间的差值超出第一预定范围。于产生第二连续拍摄影像期间,至少一第二影像拍摄设定的改变限制于第二预定范围内。根据上述方案,本发明可以有效地在多帧幅低亮度应用中同时进行零迟缓快门应用。

Description

影像产生方法以及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产生拍摄影像,特别有关于一种影像产生方法以及控制器。
【背景技术】
许多电子装置中包括相机模块,例如手机。使得使用者可利用其手机拍摄照片。多帧影像为一种可通过相机系统所执行的技术,用以产生具有增强视觉效果或者特殊视觉效果的影像。举例来说,通过结合多张利用不同曝光时间设定所拍摄的具有相同场景的影像以产生高动态范围(high dynamic range,HDR)影像。相较于现有的单一影像,高动态范围影像可自现实世界的场景中取得更大范围的亮度水平,以呈现更多的细节。
现有的相机系统根据实时输入的拍摄数据动态地改变相机设定。即现有的相机系统于产生每个连续影像时并不会将限制条件应用至相机设定。因此,现有的多帧影像设计明显地改变其相机设定用于每个影像生成,使得复数影像由具有明显改变的相机设定拍摄取得。现有的多帧影像设计可适用于多帧应用(例如,高动态范围应用),但并无法符合另一多帧应用的需求。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过确定用以产生拍摄影像的每个子群组的一个或多个影像拍摄设定以控制影像拍摄装置产生影像的方法以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影像产生方法。影像产生方法的步骤包括:确定至少一第一影像拍摄设定以及至少一第二影像拍摄设定;根据至少一第一影像拍摄设定控制一影像拍摄装置产生对应于一拍摄触发事件的多个第一连续拍摄影像,以及根据至少一第二影像拍摄设定控制影像拍摄装置产生对应于同一拍摄触发事件的多个第二连续拍摄影像。于产生第一连续拍摄影像期间,至少一第一影像拍摄设定的改变限制于第一预定范围内。至少一第一影像拍摄设定以及至少一第二影像拍摄设定之间的差值超出第一预定范围。于产生第二连续拍摄影像期间,至少一第二影像拍摄设定的改变限制于第二预定范围内。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控制影像拍摄装置产生影像的控制器。控制器包括设定电路以及控制电路。设定电路用以确定至少一第一影像拍摄设定以及至少一第二影像拍摄设定。控制电路用以根据至少一第一影像拍摄设定控制影像拍摄装置产生对应于拍摄触发事件的多个第一连续拍摄影像,以及根据至少一第二影像拍摄设定控制影像拍摄装置产生对应于同一拍摄触发事件的多个第二连续拍摄影像。于产生第一连续拍摄影像期间,至少一第一影像拍摄设定的改变限制于第一预定范围内。至少一第一影像拍摄设定以及至少一第二影像拍摄设定之间的差值超出第一预定范围。于产生第二连续拍摄影像期间,至少一第二影像拍摄设定的改变限制于第二预定范围内。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影像产生方法。影像产生方法的步骤包括:确定第一影像拍摄设定;根据第一影像拍摄设定控制一影像拍摄装置产生对应于拍摄触发事件的多个第一连续拍摄影像,其中于产生第一连续拍摄影像期间第一影像拍摄设定为固定;确定不同于第一影像拍摄设定的第二影像拍摄设定;以及根据第二影像拍摄设定控制影像拍摄装置产生对应于同一拍摄触发事件的多个第二连续拍摄影像,其中于产生第二连续拍摄影像期间第二影像拍摄设定为固定。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控制影像拍摄装置产生影像的控制器。控制器包括设定电路以及控制电路。设定电路用以确定第一影像拍摄设定以及第二影像拍摄设定,其中第二影像拍摄设定不同于第一影像拍摄设定。控制电路用以根据第一影像拍摄设定控制影像拍摄装置产生对应于拍摄触发事件的多个第一连续拍摄影像,其中于产生第一连续拍摄影像期间第一影像拍摄设定为固定,以及根据第二影像拍摄设定控制影像拍摄装置产生对应于同一拍摄触发事件的多个第二连续拍摄影像,其中于产生第二连续拍摄影像期间第二影像拍摄设定为固定。
根据上述方案,本发明可以有效地在多帧幅低亮度(multi-frame low light,MFLL)应用中同时进行零迟缓快门(zero shutter delay,ZSD)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影像拍摄装置产生影像的控制器的方块图。
图2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示例影像拍摄设定设计的根据图1所示的影像拍摄装置所产生的连续拍摄影像示意图。
图3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影像拍摄设定设计的根据图1所示的影像拍摄装置所产生的连续拍摄影像示意图。
图4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由控制器所产生适用于零迟缓快门应用的影像输出的示意图。
图5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由控制器所产生适用于第一多帧幅低亮度视频应用的视频输出的示意图。
图6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由控制器所产生适用于第二多帧幅低亮度视频应用的视频输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并不以名称的差异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所提及的“包含”为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此外,“耦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气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第一装置耦接于第二装置,则代表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性连接于第二装置,或通过其它装置或连接手段间接地电性连接至第二装置。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影像拍摄装置产生影像的控制器的方块图。举例来说,影像拍摄装置10可为电子装置(例如,手机或者平板)的相机系统,但并不以此为限。于此实施例中,控制器100包括设定电路102、控制电路104、处理电路106以及可选视频编码器108。值得注意的是,图1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电路组件。实际上控制器100可包括额外的电路组件以实现其他功能。设定电路102用以确定至少一第一影像拍摄设定S1以及至少一第二影像拍摄设定S2。至少一第一影像拍摄设定S1与拍摄影像的第一子群组的产生有关,以及第二影像拍摄设定S2与紧接于拍摄影像的第一子群组后的拍摄影像的第二子群组的产生有关。于影像拍摄装置10产生拍摄影像的第一子群组前,设定电路102可参考影像拍摄装置10所提供的输入拍摄数据(例如,预览影像数据)以自适应地调整至少一第一影像拍摄设定S1。相同地,于影像拍摄装置10产生拍摄影像的第二子群组前,设定电路102可参考影像拍摄装置10所提供的输入拍摄数据(例如,预览影像数据)以自适应地调整至少一第二影像拍摄设定S2。举例来说,每个至少一第一影像拍摄设定S1以及至少一第二影像拍摄设定S2透过调整至少一自动曝光(auto exposure,AE)设定、自动白平衡(auto whitebalance,AWB)设定以及自动对焦(auto focus,AF)设定来设定,但并不以此为限。无论如何,上述的范例仅用以作为描述的目的,但并不以此为限。举例来说,影像拍摄设定可透过设定电路102调整可能会实际影响拍摄影像的影像产生的其他参数以进行相关的设定。
于此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04耦接于设定电路102以及影像拍摄装置10之间,用以根据由设定电路102所设定的影像拍摄设定来控制影像拍摄装置10产生影像。举例来说,控制电路104用以根据至少一第一影像拍摄设定S1控制影像拍摄装置10产生用于拍摄触发事件STRG的多个第一连续拍摄影像IMG1_1~IMG1_M(例如,拍摄影像的第一子群组);以及根据至少一第二影像拍摄设定S2控制影像拍摄装置10产生用于同一拍摄触发事件STRG的多个第二连续拍摄影像IMG2_1~IMG2_N(例如,拍摄影像的第二子群组)。M值为大于1的正整数,以及N值亦为大于1的正整数。于一示范设计中,M的值可以等于N的值。于另一设计中,M值可以不等于N值。即本发明并未限定通过影像拍摄设定所产生的子群组中拍摄影像的数目,上述拍摄影像设定为相同或者仅具有些微变化的相似影像拍摄设定。
使用影像拍摄装置10的电子装置(例如,手机或者平板)可具有拍摄按钮20,例如,设置于电子装置壳体的硬件按钮或者显示于电子装置的用户接口(例如,触控屏幕)的软件按钮。因此,用户可按压/触碰拍摄按钮20以输入拍摄触发事件STRG至控制器100用于启动多帧应用(application)。举例来说,多帧应用可为用以降噪或者增强锐利度的多帧幅低亮度(multi-frame low light,MFLL)应用,举例来说,多帧应用可为用以增强影像分辨率(或者降噪)的超分辨率(super-resolution)应用。举例来说,多帧应用可为零迟缓快门(zeroshutter delay,ZSD)应用。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多帧应用的需求,影像拍摄装置10可于用户实际按压/触碰拍摄按钮20之前或者于用户按压/触碰拍摄按钮20时开始产生拍摄影像(例如,第一拍摄影像IMG1_1~IMG1_M)。
当影像拍摄装置10操作于图像模式(即多帧应用根据多张拍摄影像产生单一输出影像)时,拍摄按钮20为用以产生作为拍摄触发事件STRG的快门触发信号的快门按钮。当影像拍摄装置操作于视频录制模式(即多帧应用根据多张拍摄影像产生视频序列)时,拍摄按钮20为用以产生作为拍摄触发事件STRG的视频录制起始信号的视频录制按钮。简而言之,所述的控制器100可用以控制任何相机应用以及影像录制应用以产生影像。
于此实施例中,透过设定电路102的适当控制,于产生第一连续拍摄影像IMG1_1~IMG1_M期间将至少一第一影像拍摄设定S1的变化限制于第一预定范围内,其中至少一第一影像拍摄设定S1以及至少一第二影像拍摄设定S2之间的差值超出第一预定范围,以及于产生第二连续拍摄影像IMG2_1~IMG2_N期间将至少一第二影像拍摄设定S2的变化限制于第二预定范围内。举例来说,由没有变化的单一固定影像拍摄设定或者多个具有些微变化的拍摄设定(即彼此相似的多个影像拍摄设定)产生拍摄影像的第一子群组,由没有变化的单一固定影像拍摄设定或者多个具有些微变化的拍摄设定(即彼此相似的多个影像拍摄设定)产生拍摄影像的第二子群组,以及用以产生拍摄影像的第二子群组的影像拍摄设定可明显不同于用以产生拍摄影像的第一子群组的影像拍摄设定。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下列将提出有关影像拍摄装置10连续产生拍摄影像的多个范例。
图2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影像拍摄设定设计的图1所示的影像拍摄装置10所产生的连续拍摄影像的示意图。当M=N=4时,拍摄影像的第一子群组包括由影像拍摄装置10于时间点T11、T12、T13以及T14连续产生的第一拍摄影像IMG1_1、IMG1_2IMG1_3以及IMG1_4,以及接下来拍摄影像的第二子群组包括由影像拍摄装置10于时间点T21、T22、T23以及T24连续产生的第二拍摄影像IMG2_1、IMG2_2IMG2_3以及IMG2_4。根据上述影像拍摄设定设计,设定电路102仅设定影像拍摄设定一次,以产生拍摄影像的每个子群组。因此,前述的第一预定范围以及第二预定范围为0。
举例来说,于影像拍摄装置10完成产生拍摄影像的前一子群组后,设定电路102调整影像拍摄设定以仅供产生拍摄影像的当前子群组。如图2所示,设定电路102确定控制电路104所使用的第一影像拍摄设定S1,以控制影像拍摄装置10于时间点T11产生拍摄影像的第一子群组的第一组拍摄影像(即第一拍摄影像IMG1_1)。接着,控制电路104直接使用相同的第一影像拍摄设定S1,以控制影像拍摄装置10于时间点T12~T14产生拍摄影像的第一子群组的后续拍摄影像(即第一拍摄影像IMG1_2~IMG1_4)。因此,于产生拍摄影像的第一子群组期间,第一影像拍摄设定S1为固定。即根据上述影像拍摄设定设计,于产生拍摄影像的第一子群组期间的第一影像拍摄设定S1的变化基本上为0。换言之,于产生拍摄影像的第一子群组期间的第一影像拍摄设定S1是固定限制于仅包括0差值的第一预定范围内。
于影像拍摄装置10完成产生拍摄影像的第一子群组后,允许设定电路102将第一影像拍摄设定S1改变为新的影像拍摄设定(即第二影像拍摄设定S2)。其中,第一影像拍摄设定S1以及第二影像拍摄设定S2之间的差值超出第一预定范围(于此实施例中为0差值)。即设定电路102可不管第一影像拍摄设定S1而自适应地设定第二影像拍摄设定S2。因此,拍摄影像的第一子群组以及拍摄影像的第二子群组可由非故意设定为相同或者相似的不同的影像拍摄设定产生。
如图2所示,设定电路102确定控制电路104所使用的第二影像拍摄设定S2,以控制影像拍摄装置10于时间点T21产生拍摄影像的第二子群组的先导拍摄影像(即第二拍摄影像IMG2_1)。接着,控制电路104直接使用相同的第二影像拍摄设定S2以控制影像拍摄装置10于时间点T22~T24产生拍摄影像的第二子群组的后续拍摄影像(即第二拍摄影像IMG2_2~IMG2_4)。因此,于产生拍摄影像的第二子群组期间,第二影像拍摄设定S2为固定。即根据上述影像拍摄设定设计,于产生拍摄影像的第二子群组期间的第二影像拍摄设定S2的变化基本上为0。无需说明,于产生拍摄影像的第二子群组期间的第二影像拍摄设定S2固定限制于仅包括0差值的第二预定范围内。
图3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影像拍摄设定设计的图1所示的影像拍摄装置10所产生的连续拍摄影像的示意图。当M=N=4时,拍摄影像的第一子群组包括由影像拍摄装置10于时间点T11、T12、T13以及T14连续产生的第一拍摄影像IMG1_1、IMG1_2IMG1_3以及IMG1_4,以及接下来拍摄影像的第二子群组包括由影像拍摄装置10于时间点T21、T22、T23以及T24所产生的第二拍摄影像IMG2_1、IMG2_2IMG2_3以及IMG2_4。根据上述影像拍摄设定设计,设定电路102设定多于一组的影像拍摄设定,以产生拍摄影像的每个子群组。举例来说,于影像拍摄装置10产生拍摄影像的前一子群组后,设定电路102调整用以产生拍摄影像的当前子群组的影像拍摄设定。如图3所示,设定电路102确定控制电路104所使用的第一影像拍摄设定S1,以控制影像拍摄装置10于时间点T11产生拍摄影像的第一子群组的先导组拍摄影像(即第一拍摄影像IMG1_1)。接着,设定电路102确定控制电路104所使用的另一组第一影像拍摄设定S1A,以控制影像拍摄装置10于时间点T12产生拍摄影像的第一子群组的后续拍摄影像(即第一拍摄影像IMG1_2)。举例来说,第一影像拍摄设定S1A可根据第一影像拍摄设定S1进行微调,使得第一影像拍摄设定S1A限制于与第一影像拍摄设定S1些微不同,但并不以此为限。具体而言,前述第一预定范围用以定义产生拍摄影像的第一子群组期间的第一影像拍摄设定的变化容许范围。
相同地,设定电路102确定控制电路104所使用的另一第一影像拍摄设定S1B,以控制影像拍摄装置10于时间点T13产生拍摄影像的第一子群组的后续拍摄影像(即第一拍摄影像IMG1_3),以及确定控制电路104所使用的另一影像拍摄设定S1C,以控制影像拍摄装置10于时间点T14产生拍摄影像的第一子群组的后续拍摄影像(即第一拍摄影像IMG1_4)。如前所述,前述第一预定范围用以定义产生拍摄影像的第一子群组期间的第一影像拍摄设定的变化容许范围。举例来说,第一影像拍摄设定S1B以及S1C可通过对第一影像拍摄设定S1进行微调而得到,以便第一影像拍摄设定S1B以及S1C限制于与第一影像拍摄设定S1些微不同,但并不以此为限。除此之外,在影像拍摄设定变化符合要求的条件下,第一影像拍摄设定S1B可通过对先前的任意第一影像拍摄设定(例如S1A)进行微调而得到,和(或)第一影像拍摄设定S1C可通过对先前的任意第一影像拍摄设定(例如S1B)进行微调而得到。
关于产生拍摄影像的第一子群组,第一影像拍摄设定S1可视为基准影像拍摄设定,以及至少一后续影像拍摄设定(例如第一影像拍摄设定S1A~S1C)可视为至少一追踪影像拍摄设定。基准影像拍摄设定可不同于至少一追踪影像拍摄设定。无论如何,基准影像拍摄设定以及至少一追踪影像拍摄设定之间的变化优选为限制于第一于定范围中(由上限值TH1_HI以及下限值TH1_LOW所定义)。上限值TH1_HI可为预设正值,以及下限值TH1_LOW可为预设负值。优选地,上限值TH1_HI以及下限值TH1_LOW的绝对值为接近0的小非零值。无论如何,本发明并非以此为限。于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实际设计的考虑调整的第一预定范围。于此实施例中,基准拍摄设定以及每个追踪影像拍摄设定的变化与第一预定范围作比较,以确保后续实际产生拍摄影像的追踪影像拍摄设定并未明显偏移基准影像拍摄设定。
于第一示范调整设计中,基准影像拍摄设定(例如,图3中第一影像拍摄设定S1)至少一部分基于第一算法,以及至少一追踪影像拍摄设定(例如,图3中第一影像拍摄设定S1A~S1C)至少一部分基于不同于第一算法的第二算法。具体而言,第一算法允许基准影像拍摄设定(例如,图3中第一影像拍摄设定S1)明显偏移任何有关产生拍摄影像的先前子群组的影像拍摄设定,以及第二算法仅容许至少一追踪影像拍摄设定(例如,图3中第一影像拍摄设定S1A~S1C)与产生拍摄影像的当前子群组的基准影像拍摄设定(例如,图3中第一影像拍摄设定S1)有些微不同。
于第二示范调整设计中,基准影像拍摄设定(例如,图3中第一影像拍摄设定S1)至少一部分基于第一参数,以及至少一追踪影像拍摄设定(例如,图3中第一影像拍摄设定S1A~S1C)至少一部分基于不同于第一参数的第二参数。举例来说,根据具有由第一参数所设定的特定变量的算法设定基准影像拍摄设定(例如,图3中第一影像拍摄设定S1),以及根据具有由第二参数所设定的同一特定变量的同一算法设定追踪影像拍摄设定(例如,图3中第一影像拍摄设定S1A~S1C)。根据另一范例,可根据具有由第一参数所设定的变量的算法设定基准影像拍摄设定(例如,图3中第一影像拍摄设定S1),以及根据具有由第二参数所设定的不同变量的同一算法设定追踪影像拍摄设定(例如,图3中第一影像拍摄设定S1A~S1C)。简单来说,第一参数允许基准影像拍摄设定(例如,图3中第一影像拍摄设定S1)明显偏移任何有关产生拍摄影像的先前子群组的影像拍摄设定,以及第二参数仅容许至少一追踪影像拍摄设定(例如,图3中第一影像拍摄设定S1A~S1C)与产生拍摄影像的当前子群组的基准影像拍摄设定(例如,图3中第一影像拍摄设定S1)有些微不同。
于第三示范调整设计中,根据前述第一算法以及第一参数两者设定基准影像拍摄设定(例如,图3中第一影像拍摄设定S1),以及根据前述第二算法以及第二参数两者设定追踪影像拍摄设定(例如,图3中第一影像拍摄设定S1A~S1C)。第一算法与第二算法不同,以及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不同。
于影像拍摄装置10完成产生拍摄影像的第一子群组后,操作设定电路102将第一影像拍摄设定S1改变为第二影像拍摄设定S2。其中,第一影像拍摄设定S1以及第二影像拍摄设定S2之间的差值超出第一预定范围。即设定电路102可不管第一影像拍摄设定S1而自适应地设定第二影像拍摄设定S2。因此,拍摄影像的第一子群组以及拍摄影像的第二子群组可由非故意设定为相同或者相似的不同的影像拍摄设定产生。
相同地,操作设定电路102调整用以产生拍摄影像的当前子群组的影像拍摄设定。如图3所示,设定电路102确定控制电路104所使用的第二影像拍摄设定S2,以控制影像拍摄装置10于时间点T21产生拍摄影像的第二子群组的第一组拍摄影像(即第二拍摄影像IMG2_1),以及确定控制电路104所使用的第二影像拍摄设定S2A、S2B、S2C,以控制影像拍摄装置10于时间点T22~T24产生拍摄影像的第二子群组的后续拍摄影像(即第二拍摄影像IMG2_2~IMG2_4)。
举例来说,每个第二影像拍摄设定S2A~S2C可通过对第二影像拍摄设定S2进行微调得到,以便每个第二影像拍摄设定S2A~S2C限制于与第二影像拍摄设定S2些微不同,但并不以此为限。具体而言,前述第二预定范围用以定义产生拍摄影像的第二子群组期间的第二影像拍摄设定的变化容许范围。关于产生拍摄影像的第二子群组,第二影像拍摄设定S2可视为基准影像拍摄设定,以及至少一后续影像拍摄设定(例如,第二影像拍摄设定S2A~S2C)可视为至少一追踪影像拍摄设定。基准影像拍摄设定可不同于至少一追踪影像拍摄设定。无论如何,基准影像拍摄设定以及至少一追踪影像拍摄设定之间的变化优选为限制于第一预定范围中(由上限值TH2_HI以及下限值TH2_LOW所定义)。上限值TH2_HI可为预设正值,以及下限值TH2_LOW可为预设负值。优选地,上限值TH2_HI以及下限值TH2_LOW的绝对值为接近0的小非零值。无论如何,本发明并非以此为限。于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实际设计的考虑调整的第一预定范围。除此之外,可根据实际设计的考虑使得第二预定范围相同或者不同于第一预订范围。
于此实施例中,关于产生拍摄影像的第二子群组,基准影像拍摄设定以及每个追踪影像拍摄设定的变化与第二预定范围作比较,以确保后续实际产生拍摄影像的追踪影像拍摄设定并未明显偏移基准影像拍摄设定。除此之外,通过设定电路102执行任何前述的第一示范调整设计、第二示范调整设计以及第三示范调整设计,以配置基准影像拍摄设定(例如,图3中第二影像拍摄设定S2)以及产生拍摄影像IMG2_1~IMG2_4的至少一追踪影像拍摄设定(例如,图3中第二影像拍摄设定S2A~S2C)。在此即不加以描述以精简说明。
如前所述,使用者可按压/触碰拍摄按钮(例如,快门按钮或者视频录制按钮)20以输入拍摄触发事件STRG至控制器100以启动多帧应用。因此,控制器100将命令或者触发多帧应用,以响应拍摄触发事件STRG。处理电路106可耦接至内存装置(未显示),以缓存由影像拍摄装置10所拍摄的影像。当多帧应用为相机应用时,处理电路106将于内存装置中处理多张拍摄影像,以产生用于拍摄触发事件STRG的单一输出影像Img_OUT。当多帧应用为视频录制应用时,处理电路106将于内存装置中处理多张拍摄影像,以产生输出影像,以及视频编码器108将编码每张由处理电路106产生的输出影像以作为视频序列Video_OUT的视频帧,并输出用于拍摄触发事件STRG的视频序列Video_OUT。
举例来说,多帧应用可为用以产生零迟缓快门影像以作为输出影像Img_OUT的零迟缓快门应用。请参阅图4,图4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由控制器100所产生适用于零迟缓快门应用的影像输出的示意图。拍摄影像的第一子群组包括由影像拍摄装置10于时间点T11、T12、T13以及T14连续产生的第一拍摄影像IMG1_1、IMG1_2IMG1_3以及IMG1_4,以及接下来拍摄影像的第二子群组包括由影像拍摄装置10于时间点T21、T22、T23以及T24连续产生的第二拍摄影像IMG2_1、IMG2_2IMG2_3以及IMG2_4。透过利用图2或者图3所示的影像拍摄设定可产生第一拍摄影像IMG1_1、IMG1_2IMG1_3以及IMG1_4以及第二拍摄影像IMG2_1、IMG2_2IMG2_3以及IMG2_4。于此实施例中,影像拍摄装置10于按压/触碰拍摄按钮20前(即致能零迟缓快门应用的拍摄触发事件前)开始产生拍摄影像。如图4所示,使用者于时间点T12按压/触碰拍摄按钮20。无论如何,系统会因处理触碰事件STRG所导致的延迟时间DT而不会实时响应拍摄触碰事件STRG。于此范例中,系统于时间点T23响应拍摄触发事件STRG。依照惯例,系统于响应拍摄触发事件STRG所产生的拍摄影像将直接作为拍摄触发事件STRG的输出影像,因为系统将时间点T23视为使用者按压/触碰的时间点。无论如何,由于不可避免的快门延迟,输出影像的影像内容与用户产生拍摄触发事件STRG的欲拍摄影像内容并不相同。
于此实施例中,处理电路106用以产生对应于拍摄触发事件STRG的时间点的零迟缓快门影像IMG1_2’。此外,处理单元106用以处理多张拍摄影像,以产生具有增强的视觉效果的零迟缓快门影像IMG1_2’。举例来说,可通过执行多帧低亮度技术,以产生零迟缓快门影像IMG1_2’。延迟时间DT为固有特性,故可预先进行估计。因此,当系统于时间点T23接收到拍摄触发事件STRG时,处理电路106得知用户实际上于时间点T12按压/触碰拍摄按钮20。如图4所示,拍摄触发事件STRG发生于产生拍摄影像的第一子群组期间。换言之,于时间点T12所产生的拍摄影像为属于拍摄影像的第一子群组的第一拍摄影像IMG1_2(由第一连续拍摄影像IMG1_1~IMG1_4所组成)。因此,处理电路106处理第一连续拍摄影像IMG1_1~IMG1_4,以产生零迟缓快门影像IMG1_2’作为零迟缓快门应用的输出影像Img_OUT。举例来说,处理电路106将根据同一子群组中第一拍摄影像IMG1_1、IMG1_3以及IMG1_4提供降噪至第一拍摄影像IMG1_2,并藉此产生作为零迟缓快门影像IMG1_2’的降噪影像。其中,零迟缓快门影像IMG1_2’具有与每张第一连续拍摄影像IMG1_1~IMG1_4的影像分辨率RES1相同的影像分辨率RES2。根据另一范例,处理电路106将根据同一子群组中第一拍摄影像IMG1_1、IMG1_3以及IMG1_4提供锐利度(sharpness)强化至第一拍摄影像IMG1_2,并藉此产生一锐利度强化影像以作为零迟缓快门影像IMG1_2’。其中,零迟缓快门影像IMG1_2’具有与每张第一连续拍摄影像IMG1_1~IMG1_4的影像分辨率RES1相同的影像分辨率RES2。根据另一实施例,处理电路106将执行超分辨率技术以结合第一拍摄影像IMG1_1~IMG1_4,以产生超分辨率影像(或者降噪和/或锐利度强化超分辨率影像)作为零迟缓快门影像IMG1_2’。其中,零迟缓快门影像IMG1_2’的影像分辨率RES2高于每张第一连续拍摄影像IMG1_1~IMG1_4的影像分辨率RES1。透过此方法可产生具有强化视觉效果的零迟缓快门影像IMG1_2’并作为拍摄触碰事件STRG的输出。
如图4所示的范例,主要根据第一拍摄影像IMG1_2产生零迟缓快门影像IMG1_2’(因于时间点T12取得,故选作为基准影像)。无论如何,由于第一拍摄影像IMG1_1~IMG1_4属于同一子群组,故可于其他实施例中直接选取第一拍摄影像IMG1_1~IMG1_4,并输出作为零迟缓快门影像IMG1_2’。此外,于另一实施例中,基准影像并不需要为时间点T12所取得的第一拍摄影像IMG1_2。举例来说,同一子群组中第一拍摄影像IMG1_1~IMG1_4中具有最佳影像质量之一者将被选取为基准影像以产生零迟缓快门影像IMG1_2’。举例来说,处理电路106将估计第一拍摄影像IMG1_1~IMG1_4的锐利度值,以取得具有最大锐利度值的拍摄影像,并将具有最大锐利度值的拍摄影像作为第一拍摄影像IMG1_1~IMG1_4中具有最佳视觉效果的拍摄影像。因此,具有最大锐利度值的拍摄影像将被选取为用以产生零迟缓快门影像IMG1_2’的基准影像。
此外,多帧应用可为用以产生降噪或者锐利度强化影像(或者降噪和/或锐利度强化超分辨率影像)以作为多帧低亮度视频序列的视频帧的多帧低亮度应用。请参阅图5,图5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由控制器100所产生适用于第一多帧低亮度视频应用的视频输出的示意图。拍摄影像的第一子群组包括由影像拍摄装置10于时间点T11、T12、T13以及T14连续产生的第一拍摄影像IMG1_1、IMG1_2IMG1_3以及IMG1_4,以及接下来拍摄影像的第二子群组包括由影像拍摄装置10于时间点T21、T22、T23以及T24连续产生的第二拍摄影像IMG2_1、IMG2_2IMG2_3以及IMG2_4。透过利用图2或者图3所示的影像拍摄设定可产生第一拍摄影像IMG1_1、IMG1_2IMG1_3以及IMG1_4以及第二拍摄影像IMG2_1、IMG2_2IMG2_3以及IMG2_4。于此实施例中,处理电路106处理拍摄影像的每个子群组以产生输出影像,以及视频编码器108将编码每张输出影像以作为视频序列Video_OUT的视频帧。如图5所示,处理电路106处理第一拍摄影像IMG1_1~IMG1_4,以产生编码作为视频帧的输出影像IMG1_1’,以及处理第二拍摄影像IMG2_1~IMG2_4以产生编码作为另一视频帧的输出影像IMG2_1’。举例来说,处理电路106将根据同一群组中其他第一拍摄影像IMG1_2~IMG1_4,应用降噪至第一拍摄影像IMG1_1,以藉此产生作为输出影像IMG1_1’的降噪影像;以及根据同一群组中其他第二拍摄影像IMG2_2~IMG2_4,应用降噪至第二拍摄影像IMG2_1,以藉此产生作为输出影像IMG2_1’的降噪影像。根据另一范例,处理电路106将根据同一群组中其他第一拍摄影像IMG1_2~IMG1_4,应用锐利度强化至第一拍摄影像IMG1_1,以藉此产生作为输出影像IMG1_1’的锐利度强化影像;以及根据同一群组中其他第二拍摄影像IMG2_2~IMG2_4,应用锐利度强化至第二拍摄影像IMG2_1,以藉此产生作为输出影像IMG2_1’的锐利度强化影像。根据另一范例,处理单元106将执行超分辨率技术以结合同一子群组中第一拍摄影像IMG1_1~IMG1_4,以藉此产生作为输出影像IMG1_1’的超分辨率影像;以及执行超分辨率技术以结合同一子群组中第二拍摄影像IMG2_1~IMG2_4,以藉此产生作为输出影像IMG2_1’的超分辨率影像。透过上述的方法,可产生具有强化视觉效果的输出影像,并可编码为对应于拍摄触发事件STRG的视频序列Video_OUT。
通过结合同一子群组中四张拍摄影像以产生质量强化影像,视频序列Video_OUT的帧速率FPS2为影像拍摄装置10连续产生的拍摄影像的帧速率FPS1的四分之一。举例来说,当帧速率FPS1为60fps(帧/秒)时,帧速率FPS2为15fps;以及当帧速率FPS1为120fps时,帧速率FPS2为30fps。无论如何,上述的范例仅作为描述的目的,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请参阅图6,图6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由控制器100所产生适用于第二多帧低亮度视频应用的视频输出的示意图。拍摄影像的第一子群组包括由影像拍摄装置10于时间点T11、T12、T13以及T14连续产生的第一拍摄影像IMG1_1、IMG1_2IMG1_3以及IMG1_4,以及接下来拍摄影像的第二子群组包括由影像拍摄装置10于时间点T21、T22、T23以及T24连续产生的第二拍摄影像IMG2_1、IMG2_2IMG2_3以及IMG2_4。透过利用图2或者图3所示的影像拍摄设定可产生第一拍摄影像IMG1_1、IMG1_2IMG1_3以及IMG1_4以及第二拍摄影像IMG2_1、IMG2_2IMG2_3以及IMG2_4。于此实施例中,视频序列Video_OUT的帧速率FPS2是等于影像拍摄装置10连续产生的拍摄影像的帧速率FPS1。处理电路106用以根据同一子群组中连续拍摄影像产生多个连续输出影像,其中通过处理同一子群组中的连续拍摄输出影像产生每张连续输出影像。此外,影像编码器108用以编码每张连续输出影像,以作为视频序列Video_OUT的视频帧。于此实施例中,处理电路106根据第一拍摄影像IMG1_1~IMG1_4,产生第一输出影像IMG1_1’~IMG1_4’(编码作为视频帧),以及根据第二拍摄影像IMG2_1~IMG2_4,产生第二输出影像IMG2_1’~IMG2_4’(编码作为视频帧)。其中,第一输出影像IMG1_1’~IMG1_4’的数量等于第一拍摄影像IMG1_1~IMG1_4的数量,第二输出影像IMG2_1’~IMG2_4’的数量等于第二输出影像IMG2_1’~IMG2_4’的数量,以及每张输出影像的影像分辨率RES2等于或者高于每张拍摄影像的影像分辨率RES1
于图6所示的范例中,第一输出影像IMG1_1’~IMG1_4’的数量等于第一拍摄影像IMG1_1~IMG1_4的数量,第二输出影像IMG2_1’~IMG2_4’的数量等于第二输出影像IMG2_1’~IMG2_4’的数量。另外,视频序列Video_OUT的帧速率FPS2低于帧速率FPS1。举例来说,由视频编码器108所产生的视频序列Video_OUT可仅包括部分的第一输出影像IMG1_1’~IMG1_4’(例如,IMG1_1’以及IMG1_3’)和/或部分的第二输出影像IMG2_1’~IMG2_4’(例如,IMG2_1’以及IMG2_3’)。
以处理第一拍摄影像IMG1_1~IMG1_4作为范例,处理电路106将根据同一群组中其他第一拍摄影像IMG1_2~IMG1_4,应用降噪至第一拍摄影像IMG1_1,以藉此产生作为输出影像IMG1_1’的降噪影像;根据同一子群组中第一拍摄影像IMG1_1、IMG1_3以及IMG1_4,应用降噪至第一拍摄影像IMG1_2,并藉此产生作为输出影像IMG1_2’的降噪影像;根据同一子群组中第一拍摄影像IMG1_1、IMG1_2以及IMG1_4,应用降噪至第一拍摄影像IMG1_3,并藉此产生作为输出影像IMG1_3’的降噪影像;以及根据同一子群组中第一拍摄影像IMG1_1~IMG1_3,应用降噪至第一拍摄影像IMG1_4,并藉此产生作为输出影像IMG1_4’的降噪影像。
此外,处理电路106将根据同一群组中其他第一拍摄影像IMG1_2~IMG1_4,应用锐利度强化至第一拍摄影像IMG1_1,以藉此产生作为输出影像IMG1_1’的锐利度强化影像IMG1_1’;根据同一子群组中其他第一拍摄影像IMG1_1、IMG1_3以及IMG1_4,应用锐利度强化至第一拍摄影像IMG1_2,并藉此产生作为输出影像IMG1_2’的锐利度强化影像;根据同一子群组中其他第一拍摄影像IMG1_1、IMG1_2以及IMG1_4,应用锐利度强化至第一拍摄影像IMG1_3,并藉此产生作为输出影像IMG1_3’的锐利度强化影像;以及根据同一子群组中其他第一拍摄影像IMG1_1~IMG1_3,应用锐利度强化至第一拍摄影像IMG1_4,并藉此产生作为输出影像IMG1_4’的锐利度强化影像。
此外,处理电路106根据同一子群组中其他第一拍摄影像IMG1_2~IMG1_4(例如,通过参考同一子群组中辅助影像IMG1_2~IMG1_4的可用视觉信息,以强化主要影像IMG1_1的影像分辨率),应用超分辨率技术至第一拍摄影像IMG1_1,并藉此产生作为输出影像IMG1_1’的降噪和/或锐利度强化超分辨率影像;根据同一子群组中其他第一拍摄影像IMG1_1、IMG1_3、IMG1_4(例如,通过参考同一子群组中辅助影像IMG1_1、IMG1_3、IMG1_4的可用视觉信息以强化主要影像IMG1_2的影像分辨率),应用超分辨率技术至第一拍摄影像IMG1_2,并藉此产生作为输出影像IMG1_2’的降噪和/或锐利度强化超分辨率影像;根据同一子群组中其他第一拍摄影像IMG1_1、IMG1_2、IMG1_4(例如,通过参考同一子群组中辅助影像IMG1_1、IMG1_2、IMG1_4的可用视觉信息以强化主要影像IMG1_3的影像分辨率),应用超分辨率技术至第一拍摄影像IMG1_3,并藉此产生作为输出影像IMG1_3’的降噪和/或锐利度强化超分辨率影像;以及根据同一子群组中其他第一拍摄影像IMG1_1~IMG1_3(例如,通过参考同一子群组中辅助影像IMG1_1~IMG1_3的可用视觉信息以强化主要影像IMG1_4的影像分辨率)提供超分辨率技术至第一拍摄影像IMG1_4,并藉此产生作为输出影像IMG1_4’的降噪和/或锐利度强化超分辨率影像。
本领域技术人员于阅读前述说明书的内容后可轻易地理解处理第二拍摄影像IMG2_1~IMG2_4的过程,在此即不加以叙述以精简说明。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轻易地根据本发明的教示对上述实施例的进行各种修改。因此,前述的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但符合本发明所揭露的原理以及新颖特征的最大范围。

Claims (28)

1.一种影像产生方法,包括:
确定至少一第一影像拍摄设定;
根据所述至少一第一影像拍摄设定控制影像拍摄装置产生对应于拍摄触发事件的多个第一连续拍摄影像,其中于产生所述第一连续拍摄影像期间,所述至少一第一影像拍摄设定的变化限制于第一预定范围内;
确定至少一第二影像拍摄设定,其中所述至少一第一影像拍摄设定以及所述至少一第二影像拍摄设定之间的差值超出所述第一预定范围;以及
根据所述至少一第二影像拍摄设定,控制所述影像拍摄装置产生对应于所述拍摄触发事件的多个第二连续拍摄影像,其中于产生所述第二连续拍摄影像期间,所述至少一第二影像拍摄设定的变化限制于第二预定范围内;
其中,所述至少一第一影像拍摄设定可包括于产生所述第一连续拍摄影像期间固定的单一影像拍摄设定或连续变化的多个影像拍摄设定;
其中,可不管所述第一影像拍摄设定而自适应地设定所述第二影像拍摄设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第一影像拍摄设定仅包括于产生所述第一连续拍摄影像期间固定的单一影像拍摄设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第一影像拍摄设定包括基准影像拍摄设定以及接续于所述基准影像拍摄设定之后的至少一追踪影像拍摄设定,所述基准影像设定至少部分基于第一算法,以及所述至少一追踪影像拍摄设定至少部分基于不同于所述第一算法的第二算法。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第一影像拍摄设定包括基准影像拍摄设定以及接续于所述基准影像拍摄设定之后的至少一追踪影像拍摄设定,所述基准影像拍摄设定至少部分基于第一参数,以及所述至少一追踪影像拍摄设定至少部分基于不同于所述第一参数的第二参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第一影像拍摄设定包括基准影像拍摄设定以及至少一追踪影像拍摄设定,以及透过微调所述基准影像拍摄设定产生所述至少一追踪影像拍摄设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调整至少一自动曝光设定、自动白平衡设定以及自动对焦设定来设定每个所述至少一第一影像拍摄设定以及所述至少一上述第二影像拍摄设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处理所述第一连续拍摄影像以产生输出影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影像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影像为降噪影像或锐利度强化影像。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影像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影像的分辨率高于每个所述第一连续拍摄影像的分辨率。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影像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触发事件发生于产生所述第一连续拍摄影像期间,以及所述输出影像为零迟缓快门影像。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影像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处理所述第二连续拍摄影像以产生另一输出影像;以及
编码每个所述输出影像以作为视频序列的视频帧。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连续拍摄影像产生多个连续输出影像,其中通过处理所述第一连续影像以产生每个所述连续输出影像。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影像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编码每个所述连续输出影像以作为视频序列的视频帧幅。
14.一种控制器,适用于控制影像拍摄装置的影像产生,包括:
设定电路,用以确定至少一第一影像拍摄设定以及至少一第二影像拍摄设定;以及
控制电路,用以:
根据所述至少一第一影像拍摄设定,控制所述影像拍摄装置产生对应于拍摄触发事件的多个第一连续拍摄影像;以及
根据所述至少一第二影像拍摄设定,控制所述影像拍摄装置产生对应于所述拍摄触发事件的多个第二连续拍摄影像;
其中,于产生所述第一连续拍摄影像期间,所述至少一第一影像拍摄设定的改变限制于第一预定范围内,所述至少一第一影像拍摄设定以及所述至少一第二影像拍摄设定之间的差值超出所述第一预定范围,以及于产生所述第二连续拍摄影像期间,所述至少一第二影像拍摄设定的改变限制于第二预定范围内;
其中,所述至少一第一影像拍摄设定可包括于产生所述第一连续拍摄影像期间固定的单一影像拍摄设定或连续变化的多个影像拍摄设定;
其中,可不管所述第一影像拍摄设定而自适应地设定所述第二影像拍摄设定。
15.如权利要求14项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第一影像拍摄设定仅包括于产生所述第一连续拍摄影像期间固定的单一影像拍摄设定。
16.如权利要求14项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第一影像拍摄设定包括基准影像拍摄设定以及接续于所述基准影像拍摄设定之后的至少一追踪影像拍摄设定,所述基准影像设定至少部分基于第一算法,以及所述至少一追踪影像拍摄设定至少部分基于不同于所述第一算法的第二算法。
17.如权利要求14项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第一影像拍摄设定包括基准影像拍摄设定以及接续于所述基准影像拍摄设定之后的至少一追踪影像拍摄设定,所述基准影像拍摄设定至少部分基于第一参数,以及所述至少一追踪影像拍摄设定至少部分基于不同于所述第一参数的第二参数。
18.如权利要求14项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第一影像拍摄设定包括基准影像拍摄设定以及至少一追踪影像拍摄设定,以及所述设定电路透过微调所述基准影像拍摄设定产生所述至少一追踪影像拍摄设定。
19.如权利要求14项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电路通过调整至少一自动曝光设定、自动白平衡设定以及自动对焦设定来设定每个所述至少一第一影像拍摄设定以及所述至少一第二影像拍摄设定。
20.如权利要求14项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处理电路,用以处理所述第一连续拍摄影像以产生输出影像。
21.如权利要求20项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电路产生作为所述输出影像的减噪影像或所述输出影像的锐利度强化影像。
22.如权利要求20项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影像的分辨率高于每个所述第一连续拍摄影像的分辨率。
23.如权利要求20项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触发事件发生于产生所述第一连续拍摄影像期间,以及所述输出影像为零迟缓快门影像。
24.如权利要求20项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电路更处理所述第二连续拍摄影像以产生另一输出影像,以及上述控制器更包括:
视频编码器,用以编码每个所述输出影像以作为视频序列的视频帧。
25.如权利要求14项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处理电路,用以根据所述第一连续拍摄影像产生复数连续输出影像,其中通过处理所述第一连续影像以产生每个所述连续输出影像。
26.如权利要求25项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视频编码器,用以编码每个所述输出影像以作为视频序列的视频帧。
27.一种影像产生方法,包括:
确定第一影像拍摄设定;
根据所述第一影像拍摄设定控制影像拍摄装置产生对应于拍摄触发事件的多个第一连续拍摄影像,其中于产生所述第一连续拍摄影像期间,所述第一影像拍摄设定为固定;
确定第二影像拍摄设定,其中所述第二影像拍摄设定不同于所述第一影像拍摄设定;以及
根据所述第二影像拍摄设定控制所述影像拍摄装置产生对应于所述拍摄触发事件的多个第二连续拍摄影像,其中于产生所述第二连续拍摄影像期间,所述第二影像拍摄设定为固定,其中,可不管所述第一影像拍摄设定而自适应地设定所述第二影像拍摄设定。
28.一种控制器,适用于控制影像拍摄装置的影像产生,包括:
设定电路,用以确定第一影像拍摄设定以及第二影像拍摄设定,其中所述第二影像拍摄设定不同于所述第一影像拍摄设定;以及
控制电路,用以:
根据所述第一影像拍摄设定控制所述影像拍摄装置产生对应于拍摄触发事件的多个第一连续拍摄影像,其中于产生所述第一连续拍摄影像期间,所述第一影像拍摄设定为固定;以及
根据所述第二影像拍摄设定控制所述影像拍摄装置产生对应于所述拍摄触发事件的多个第二连续拍摄影像,其中于产生所述第二连续拍摄影像期间,所述第二影像拍摄设定为固定,其中,可不管所述第一影像拍摄设定而自适应地设定所述第二影像拍摄设定。
CN201410524421.4A 2013-10-07 2014-09-30 影像产生方法以及控制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192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887602P 2013-10-07 2013-10-07
US61/887,602 2013-10-07
US14/477,858 US9503652B2 (en) 2013-10-07 2014-09-04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image generation of image capture device by determining one or more image capture settings used for generating each subgroup of captured images
US14/477,858 2014-09-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19279A CN104519279A (zh) 2015-04-15
CN104519279B true CN104519279B (zh) 2017-11-03

Family

ID=52780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24421.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19279B (zh) 2013-10-07 2014-09-30 影像产生方法以及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503652B2 (zh)
CN (1) CN1045192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307700A3 (en) 2016-11-01 2024-03-20 Snap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st video capture and sensor adjustment
CN106657783A (zh) * 2016-12-22 2017-05-1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图片拍摄的装置及方法
CN107483836B (zh) * 2017-09-27 2019-11-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740230A (zh) * 2019-10-23 2020-01-31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采集方法、残影衰减参数测定系统、图像采集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8736A (zh) * 2005-03-23 2006-09-27 三星Techwin株式会社 在连拍模式下拍摄的数字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36704B2 (en) * 2011-03-25 2014-05-27 Apple Inc. Digital camera for capturing an image sequence
US9491372B2 (en) * 2011-11-23 2016-11-08 Nokia Technologies Oy Apparatus and method comprising a beam splitter
US9083935B2 (en) * 2012-06-15 2015-07-14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ombining multiple images in bracketed photography
KR101487516B1 (ko) * 2012-09-28 2015-01-30 주식회사 팬택 연속 자동 초점을 이용한 멀티 초점 이미지 캡처 장치 및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8736A (zh) * 2005-03-23 2006-09-27 三星Techwin株式会社 在连拍模式下拍摄的数字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19279A (zh) 2015-04-15
US20150097984A1 (en) 2015-04-09
US9503652B2 (en) 2016-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25268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US8144231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splaying images simulated based on different shooting conditions
US8937677B2 (en) Digital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US9241109B2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for moving image generation
US10645335B2 (en) Imaging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 single file of two shooting periods
CN104519279B (zh) 影像产生方法以及控制器
US852668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vely supporting raw format in digital image processor
JP2012518925A (ja) 撮像方法、撮像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458937B2 (ja)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方法及びこの撮像方法を実行す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が記録されたコンピュータが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US20190082111A1 (en) Zoom control device, zoom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US9979943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for applying emphasis effect processing to a specific component of an image signal,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image capture apparatus
JP2017123670A (ja) 撮像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とプログラム
JP2013192121A (ja)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方法
JP7110408B2 (ja) 画像処理装置、撮影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5846928B2 (ja) 撮像装置
JP2006174244A (ja) 撮像装置
JP6592293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撮像装置
JP7174123B2 (ja) 画像処理装置、撮影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5880969B2 (ja)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処理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9521355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thereof
KR101326649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복합영상 촬영장치 및 방법
JP2010068064A (ja)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方法
JP5608432B2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5094432A (ja) 画像サーバ
JP2019054348A (ja) 撮像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03

Termination date: 2021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