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16045B - 图像补偿元件、显示装置及拼接式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图像补偿元件、显示装置及拼接式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16045B
CN104516045B CN201310448180.5A CN201310448180A CN104516045B CN 104516045 B CN104516045 B CN 104516045B CN 201310448180 A CN201310448180 A CN 201310448180A CN 104516045 B CN104516045 B CN 1045160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ensation element
light
image compensation
area
incidence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4818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16045A (zh
Inventor
吴逸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4818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160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160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160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160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160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1Diffusing sheet or laye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补偿元件、显示装置及拼接式显示器。该图像补偿元件包括入光面、与该入光面平行的出光面及多个沿该入光面向该出光面方向延伸的导光通道,该出光面在该入光面所在的平面的投影面积大于该入光面的面积,且该导光通道的截面面积沿从该入光面向该出光面方向增大。使用该图像补偿元件的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较好。

Description

图像补偿元件、显示装置及拼接式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补偿元件、显示装置及拼接式显示器。
背景技术
目前,显示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消费性电子产品中。其中,大屏幕的视觉效果为业界追求的主流,而如何使有限尺寸的显示屏幕呈现比其本身尺寸大的视觉效果成为业界努力研究的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应用于显示装置或拼接式显示器中且可改善上述问题的图像补偿元件实为必要。
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图像补偿元件的显示装置及拼接式显示器亦为必要。
一种图像补偿元件,其包括入光面、与该入光面平行的出光面及多个导光路径相互独立且沿该入光面向该出光面方向延伸的导光通道,该出光面在该入光面所在的平面的投影面积大于该入光面的面积,且该导光通道的截面面积沿从该入光面向该出光面方向增大,使得自该入光面射入该导光通道的光束从该出光面射出时被扩展。
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显示面板及图像补偿元件,该显示面板包括主显示区及位于主显示区外侧的边缘显示区,该图像补偿元件包括对应该边缘显示区的补偿部,该补偿部包括对应该边缘显示区设置的入光面、与该入光面平行的出光面及多个导光路径相互独立且沿该入光面向该出光面方向延伸的导光通道,该导光通道的截面面积沿从该入光面向该出光面方向增大,且该出光面在该入光面所在的平面的投影面积大于该入光面的面积,该补偿部用于将该边缘显示区显示的图像扩展至远离该主显示区的该边缘显示区的外侧。
一种拼接式显示器,其包括至少两个并列设置并拼接在一起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及图像补偿元件,该显示面板包括主显示区及位于主显示区外侧的边缘显示区,该图像补偿元件包括对应该边缘显示区的补偿部,该补偿部包括对应该边缘显示区设置的入光面、与该入光面平行的出光面及多个导光路径相互独立且沿该入光面向该出光面方向延伸的导光通道,该导光通道的截面面积沿从该入光面向该出光面方向增大,且该出光面在该入光面所在的平面的投影面积大于该入光面的面积,该补偿部用于将该边缘显示区显示的图像扩展至远离该主显示区的该边缘显示区的外侧。
本发明提供的图像补偿元件可设置于显示装置的边缘显示区,使得该边缘显示区发出的光线经由该图像补偿元件的入光面从出光面射出时被扩展,进而该边缘显示区显示的图像可被放大及扩展,从而该显示装置可以呈现比自身尺寸更大的效果。
特别地,对于拼接式显示器,扩展后的边缘显示区的图像可以遮挡住非显示区(即边框),从而实现无缝(或者说无黑边)拼接,得到显示效果更好的拼接式显示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所示显示装置的立体组装图。
图3是图1所示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沿IV-IV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导光通道采用的导光纤维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的图像补偿元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是图6所示的显示面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三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四实施方式立体分解图。
图12是图11所示显示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沿线XIII-XIII的剖面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五实施方式立体分解图。
图15是图14所示显示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2沿线XVI-XVI的剖面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拼接式显示器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拼接式显示器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拼接式显示器第三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拼接式显示器第四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拼接式显示器第五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拼接式显示器第六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
图23是图22所示拼接式显示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拼接式显示器第七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
图25是图24所示拼接式显示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显示装置   10、20、30、40、50、101、201、301、401、501
显示面板   11、31、51、102
图像补偿元件 12、22、22a、22b、52、103、603、703
主显示区   110、210、310、510
边缘显示区  112、112a、112b、112c、212、212a、212b、212c、312、312a、312b、312c、512、612'、712'
非显示区   114、214、514、614'、714'
补偿部    122、322、422、522
支撑部    123、423、523
像素     116、316
方向     X、Y、Z
入光面    1220、2220、3220、5220
出光面    1222、2222、3222、5222
倾斜侧面   1224、3224、5224
连接面    1227、3227
导光通道   1226、2226、3226、5226
导光纤维   1228
底面     1230
第一侧面   1232
第二侧面   1234
中心轴    1229
透射部    421
显示区    511
拼接式显示器 100、200、300、400、500、600、70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图1是本发明显示装置10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图1所示显示装置的立体组装图。该显示装置10包括显示面板11及图像补偿元件12。该显示面板11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或自发光显示面板,其包括主显示区110、位于主显示区110外侧的边缘显示区112及位于该边缘显示区112外侧的非显示区114。其中,该非显示区114可以为该显示装置10的不显示图像的边框区域。该图像补偿元件12设置于该显示面板11的上方,如该显示面板11的显示表面的一侧,其包括对应该边缘显示区112的补偿部122及对应该非显示区114设置的支撑部123。该补偿部122用于将该边缘显示区112显示的图像扩展至远离该主显示区110的该边缘显示区112外侧。具体地,该补偿部122将该边缘显示区112显示的图像不仅显示在该边缘显示区112的上方,还扩展显示至该非显示区114的上方。
请一并参阅图3,图3是图1所示显示装置10的显示面板11的平面结构示意图。该主显示区110及该边缘显示区112均包括多个像素116,且该主显示区110及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多个像素116呈矩阵排列。
该主显示区110的多个像素116的面积及相邻两个像素116之间的间距基本一致,且该主显示区110(在单位面积内)的像素116的密度小于该边缘显示区112(在单位面积内)的像素116的密度。具体地,该主显示区110的像素116之间的间距可以大于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之间的间距,且该主显示区110的像素116的面积大于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的面积。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的面积小于该主显示区110的像素116的面积,如: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的长小于该主显示区110的像素116的长,或者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的宽小于该主显示区110的像素的宽。可以理解,其中,该像素116的宽定义为该像素在该方向X的宽度,该像素116的长定义为该像素116沿垂直于该方向X的方向Y的长度。
本实施方式中,该主显示区110左右两侧的边缘显示区112a的像素116的长等于该主显示区110的像素116的长,但该左右两侧的边缘显示区112a的像素116的宽小于该主显示区110的像素116的宽,并且该左右两侧的边缘显示区112a的像素116的宽均相等。
进一步地,该主显示区110上下两侧的边缘显示区112b的像素116的宽等于该主显示区110的像素116的宽,但该上下两侧的边缘显示区112b的像素116的长小于该主显示区110的像素116的长,并且该上下两侧的边缘显示区112b的像素116的长均相等。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对于该显示面板11四个角落处的边缘显示区112c的像素116来说,该角落处的边缘显示区112c的像素116的长小于该主显示区110的像素116的长,且该角落处的边缘显示区112c的像素116的宽小于该主显示区110的像素116的宽。具体地,该角落处的边缘显示区112c的像素116的长可以等于该左右侧的边缘显示区112a的像素的长,该角落处的边缘显示区112c的像素116的宽可以等于该上下侧的边缘显示区112b的像素的宽。
请参阅图4,图4是图2沿IV-IV线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该补偿部122及支撑部123均为多个(如四个),且该多个补偿部122及多个支撑部123拼接在一起大致形成中空的矩形框体结构。该补偿部122设置于该边缘显示区112上,用于将该边缘显示区112显示的图像放大扩展至该边缘显示区112及该边缘显示区112的远离该主显示区110的外侧。该支撑部123用于设置于该非显示区114并于该补偿部122相接以支撑该补偿部122。
具体地,该补偿部122的截面可以为梯形,其包括对应边缘显示区112的入光面1220、与该入光面1220平行的出光面1222、与支撑部123相接且连接于入光面1220与出光面1222之间的倾斜侧面1224、及位于该倾斜侧面1224相反一侧且垂直连接于该入光面1220与出光面1222之间的连接面1227。该入光面1220正对该边缘显示区112设置,该倾斜侧面1224位于该补偿部122远离该主显示区110的一侧,且该倾斜侧面1224与该入光面1220构成钝角。优选地,该倾斜侧面1224与该入光面1220构成的钝角的范围为130度至150度。本实施方式中,该倾斜侧面1224与该入光面1220构成的钝角为135度。
该补偿部122还包括多个导光路径相互独立且沿该入光面1220向该出光面1222方向延伸的导光通道1226,该出光面1222在该入光面1220所在的平面的投影面积大于该入光面1220的面积,且该导光通道1226的截面面积沿从该入光面1220向该出光面1222方向增大,使得自该入光面1220射入该导光通道1226的光束从该出光面1222射出时被扩展,从而该边缘显示区112显示的图像被放大扩展。本实施方式中,该出光面1222在该入光面1220的投影覆盖该边缘显示区112及该非显示区114,使得该补偿部122将该边缘显示区112显示的图像不仅显示在该边缘显示区112的上方,还扩展显示至该非显示区114的上方。
本实施方式中,该导光通道1226为导光纤维,请参阅图5,图5是该导光通道1226的导光纤维1228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每一导光纤维1228从该入光面1220朝该出光面1222延伸,并且每一导光纤维1228的截面面积沿从入光面1220到该出光面1222的方向逐渐增大(如每一导光纤维1228的直径沿从入光面1220到该出光面1222的方向逐渐增大),使得在该导光纤维1228在出光面1222的面积大于该导光纤维1228在该入光面1220的面积,进而该边缘显示区112的显示的图像经该导光纤维1228被扩展放大。可以理解,该导光纤维1228主要通过逐渐增大的截面面积来达到所需要的放大程度。其中,该多个导光通道1226也可以由若干个光纤、导光薄板、石英光纤、玻璃光纤等其它导光材料阵列排布而成。
进一步地,该支撑部123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其包括对应该非显示区114设置的底面1230、垂直该底面1230的第一侧面1232及连接该底面1230与第一侧面1232的倾斜的第二侧面1234。该第二侧面1234与该补偿部122的倾斜侧面1224叠合在一起,具体地,该第二侧面1234与该补偿部122的倾斜侧面1224可以通过胶体粘接在一起。该支撑部123的材料可以为透明材料(如玻璃或透明树脂),也可以为不透明的金属或塑料材料。
下面以该显示面板11一侧(如右侧)的边缘显示区112、与该边缘显示区112相接的非显示区114及设置于该边缘显示区112及非显示区114上的图像补偿元件12为例,对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补偿元件12的结构特征做进一步介绍。该图像补偿元件12的多个导光通道1226(即导光纤维1228)的延伸方向与该入光面1220的夹角的范围为30度至90度,且该多个导光纤维的延伸方向与该入光面1220的夹角沿自该倾斜侧面1224至该连接面1227的方向逐渐增大(如从30度逐渐增加至90度)。具体地,邻近该连接面1227的导光通道1226(最内侧的导光通道1226)的延伸方向与该入光面1220的夹角可以为90度,邻近该倾斜侧面1224的导光通道1226(最外侧的导光通道1226)的延伸方向与该入光面1220的夹角可以为30度。在一种实施例中,该倾斜侧面1224与该入光面1220构成的钝角为135度,故邻近该倾斜侧面1224的导光通道1226(最外侧的导光通道1226)的延伸方向与该入光面1220的夹角为45度。可以理解,该导光通道1226的延伸方向是指该导光通道1226的中心轴1229的延伸方向。
另外,对每一个导光纤维1228来说,该导光纤维1228在该出光面1222上的面积大于该导光纤维1228在该入光面1220上的面积。优选地,该导光纤维1228在该出光面1222上的面积与该导光纤维1228在该入光面1220上的面积的比例范围为1.69至4。具体地,该导光纤维1228在该出光面1222上的直径Φ1与该导光纤维1228在该入光面1220上的直径Φ2的比例范围可以为1.3至2。其中,该导光纤维1228在该出光面1222上的直径Φ1及该导光纤维1228在该入光面1220上的直径Φ2主要是指该导光纤维1228沿方向X的直径。可以理解,该导光纤维1228在该出光面1222上的面积与该导光纤维1228在该入光面1220上的面积的比例范围决定了该补偿部122对于入光面1220射入的图像的放大程度,即比例越大,放大程度越大。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该多个导光通道1226的导光纤维1228在该入光面1220的直径可以基本相等,即均为Φ2;该多个导光通道1226的导光纤维1228在该出光面1222的直径可以基本相等,即均为Φ1,从而每一导光通道1226的导光纤维1228对显示面板的图像的放大程度基本相同。
进一步地,该补偿部122及该支撑部123的宽度及高度可以依据实际需要来选择,该补偿部122及该支撑部123的宽度及高度主要与该非显示区114的宽度有关。本实施方式中,当该非显示区114的宽度范围为1毫米至5毫米,该支撑部123的宽度与该非显示区114的宽度相同,为1毫米至5毫米,而该补偿部122的宽度范围可以为5毫米至15毫米,该补偿部122及该支撑部123的高度范围可以均为0.5毫米至5毫米。可以理解,对于左右侧的边缘显示区112a与非显示区114、及对应的补偿部122及该支撑部123,该宽度是指沿方向X的长度;对于上下侧的边缘显示区112b与非显示区114、及对应的补偿部122及该支撑部123,该宽度是指沿方向Y的长度;该高度是指沿垂直该显示面板11的方向Z的长度。
具体地,该显示装置10工作时,自该边缘显示区112射出的光线射入该补偿部122,该补偿部122将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所显示的图像放大并扩展显示到该边缘显示区112及该边缘显示区112外侧的非显示区114,从而该边缘显示区112可以呈现比其自身尺寸大的视觉效果,使得整个显示装置10可以呈现比自身尺寸大的视觉效果。
并且,由于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的大小及像素之间的间距较主显示区小,经该补偿部122放大后,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可以呈现与主显示区110的像素116基本相同的大小,以达到较好的显示效果。
另外,该补偿部122可以将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所显示的图像扩展至该非显示区114,进而在该显示装置10前方观测时可以基本看不到该非显示区114,从而在视觉上可以达到无边框的显示效果。
请参阅图6、图7及图8,图6是本发明显示装置20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的图像补偿元件22的立体分解图,图8是图6所示的显示面板21的平面示意图。该显示装置2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基本相同,二者的差别主要在于:该显示装置20的图像补偿元件22的结构与该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补偿元件12有所不同。具体地,该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补偿元件22分为侧边图像补偿元件22a及角落图像补偿元件22b,显示面板21的边缘显示区212也分为位于主显示区210一侧(如上下左右侧)的侧边的边缘显示区212a及212b及位于角落处的角落的边缘显示区212c,该侧边图像补偿元件22a对应该侧边的边缘显示区212a及212b设置,该角落图像补偿元件22b对应该角落的边缘显示区212c设置。
本实施方式中,每个侧边图像补偿元件22a的两侧各设置一角落图像补偿元件22b,其中,每个侧边图像补偿元件22a的入光面2220与出光面2222可以均为矩形,每个角落图像补偿元件22b的入光面2220与出光面2222可以均为直角三角形(如等腰直角三角形)。
进一步地,可以理解,对于每个侧边的边缘显示区212a及212b,对应的侧边图像补偿元件22a可以主要对侧边的边缘显示区212a及212b进行宽度方向的放大,使得侧边的边缘显示区212a及212b的图像扩展至外侧的非显示区214即可,但对于角落的边缘显示区212c,其不仅需要在宽度方向X上进行放大,还需要在垂直宽度方向X的方向Y上进行放大,从而角落的边缘显示区212c的图像扩展至角落处的非显示区214。因此为达到较好的补偿效果,该角落的边缘显示区212c的图像所需要的放大程度应当高于该侧边的边缘显示区112的图像所需要的放大程度,从而该角落图像补偿元件22b对图像的放大程度应该高于侧边图像补偿元件22a。从而,本实施方式中,该角落图像补偿元件22b的导光通道2226(或者说导光纤维)在出光面2222上的面积与在该入光面2220上的面积的比例大于该侧边图像补偿元件22a的导光通道2226在出光面2222上的面积与在该入光面2220上的面积的比例。具体地,当该角落图像补偿元件22b与该侧边图像补偿元件22a的导光通道2226在入光面2220的面积相同时,该角落图像补偿元件22b的导光通道2226在入光面2220的面积大于该侧边图像补偿元件22a的导光通道226在入光面2220的面积。
该多个侧边图像补偿元件22a与该多个角落图像补偿元件22b可以拼接成一个中空的矩形框体,设置于该主显示区210的外侧,以对该边缘显示区212的图像进行补偿。该第二实施方式中,该角落图像补偿元件22a与该侧边图像补偿元件22b分别为角落的边缘显示区212c及侧边的边缘显示区212a及212b提供各自需要的放大程度,可使该角落的边缘显示区212c显示的图像与该侧边的边缘显示区212a及212b显示的图像较为一致,使得该显示装置20相较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可以呈现更好的显示效果。
请参阅图9及图10,图9是本发明显示装置30第三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图10是图9所示显示装置30的显示面板的平面示意图。该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3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的主要区别在于:补偿部322的多个导光通道3226在出光面3222上的面积与在该入光面3220上的面积的比例沿自连接面3227至该倾斜侧面3224的方向逐渐增大,对应地,显示面板31的边缘显示区312的像素316的大小沿远离主显示区310的方向逐渐减小。
具体来说,在一种实施例中,补偿部322的多个导光通道3226在出光面3222上的面积均相等,但补偿部322的多个导光通道3226在该入光面上的面积沿自连接面3227至该倾斜侧面3224的方向逐渐减小。
该主显示区310的多个像素316的大小及之间的间距基本一致,且该主显示区310(在单位面积内)的像素316的密度小于该边缘显示区312(在单位面积内)的像素316的密度。具体地,该主显示区310的像素316之间的间距可以基本等于或者大于该边缘显示区312的像素316之间的间距,而该边缘显示区312的像素316的面积小于该主显示区310的像素316的面积,如:该边缘显示区312的像素316的长小于该主显示区310的像素316的长,或者该边缘显示区312的像素316的宽小于该主显示区310的像素316的宽。本实施方式中,该左右侧的边缘显示区312a的像素316的长小于该主显示区310的像素316的长,该上下侧的边缘显示区312b的像素316的长小于该主显示区310的像素316的长,该角落处的边缘显示区312c的像素316的长和宽分别小于该主显示区310的像素316的长和宽。其中,该像素316的长定义为该像素316沿垂直于方向X的方向Y的长度,该像素316的宽定义为该像素316沿该方向X的宽度。
进一步地,任意一侧的边缘显示区312的像素316的密度可以沿远离该主显示区310的方向增大,如,图10中右侧的边缘显示区312a的像素316的密度沿远离该主显示区310的方向X增大,图10中上侧的边缘显示区312的像素316的密度沿远离该主显示区310的方向Y增大。具体地,该边缘显示区312的像素316之间的间距优选地沿远离该主显示区310的方向逐渐减小,该左右侧的边缘显示区312a的多个像素316的长沿远离该主显示区310的方向减小,该上下侧的边缘显示区312b的多个像素316的宽沿远离该主显示区310的方向减小。本实施方式中,该角落处的边缘显示区312c的多个像素316的长和宽均沿远离该主显示区310的方向逐渐减小。
该第三实施方式中,该显示面板31的边缘显示区312的像素316的大小沿远离主显示区310的方向逐渐减小,而补偿部322的多个导光通道326在出光面3222上的面积与在该入光面3220上的面积的比例沿自连接面3227至该倾斜侧面3224的方向逐渐增大,从而经由该补偿部322补偿后,该边缘显示区312的所有像素316可以呈现基本相同的大小,从而使该边缘显示区312的显示效果较好。
请参阅图11、图12及图13,图11是本发明显示装置40第四实施方式立体分解图,图12是图11所示显示装置4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沿线XIII-XIII的剖面示意图。该第四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4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的主要差别在于:该显示装置40进一步包括对应主显示区410设置的透射部421,补偿部422位于该透射部421外侧且与该透射部421相接,并且该补偿部422与该透射部421拼接在一起使得该补偿部422、该支撑部423与该透射部421一并构成该显示装置40的显示面一侧的盖板,使得该显示装置40具有纯平的显示面,达到较好的显示效果。该透射部421的材料可以透明玻璃或透明树脂。
请参阅图14、图15及图16,图14是本发明显示装置50第五实施方式立体分解图,图15是图14所示显示装置5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6是图12沿线XIII-XIII的剖面示意图。该第五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5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的主要差别在于:图像补偿元件52的结构有所不同。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该图像补偿元件的补偿部522为四棱台,且该图像补偿元件52的补偿部522不仅覆盖该边缘显示区512还覆盖主显示区510,其包括对应相互平行且均为矩形的上下底面、以及连接于该上下底面之间的四个倾斜侧面。该上底面的面积大于该下底面,且该下底面对应该显示面板51的显示区511(包括主显示区510及边缘显示区512)设置且作为该图像补偿元件52的入光面5220,该上底面则作为该图像补偿元件的出光面5222,而该四个倾斜侧面5224用于支撑部523相接。进一步地,该图像补偿元件52还包括多个导光路径相互独立且自该入光面5220向该出光面5222延伸的导光通道5226,该多个导光通道5226的截面面积可以沿从该入光面5220向该出光面5222方向增大,使得自该入光面5220射入该导光通道5226的光束从该出光面5222射出时被扩展,从而整个显示面板51显示的图像被放大扩展。可以理解,该多个导光通道5226也可以为多个呈阵列紧密排布的导光纤维,关于该导光纤维的结构特征已在图5及第一实施方式中进行了具体的介绍,也就是说,关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导光纤维的介绍基本上可以应用于本实施方式的导光通道5226的导光纤维,此处就不再赘述该导光通道5226的导光纤维的结构特征。
本实施方式中,该出光面5222在该入光面5220的投影覆盖该显示区511及该非显示区514,从而该补偿部522将该显示面板51显示的图像扩展显示至该非显示区514的上方,使得该显示装置50实现无边框的显示效果。此外,该补偿部522与该支撑部523还拼接构成该显示装置50的显示面一侧的盖板,其相较于第四实施方式的盖板来说不具有拼接接缝,显示效果更好。
请参阅图17,图17是本发明拼接式显示器100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该拼接式显示器100包括两个并列拼接在一起的显示装置101,该显示装置101采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显示装置10或30,该显示装置101包括显示面板102及设置于该显示面板102上的图像补偿元件103,由于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三实施方式中已经对显示装置10或30结构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因此此处就不再赘述该显示装置101的显示面板102及图像补偿元件103的结构。
本发明拼接式显示器100及中,由于图像补偿元件103,不仅使得每个显示装置101可以呈现比自身尺寸大的视觉效果,而且由于每个显示装置101可以达到无边框的视觉效果,相邻显示装置101之间的拼接缝隙几乎不可见,有效的提高了拼接式显示器100的显示质量。
图18是本发明拼接式显示器200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该拼接式显示器200与该第一实施方式的拼接式显示器100的主要区别在于:该拼接式显示器200包括的两个并列拼接在一起的显示装置201均采用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显示装置20。
图19是本发明拼接式显示器300第三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该拼接式显示器300与该第一实施方式的拼接式显示器100的主要区别在于:该拼接式显示器300包括的两个并列拼接在一起的显示装置301均采用第四实施方式中的显示装置40。
图20是本发明拼接式显示器400第四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该拼接式显示器400与该第一实施方式的拼接式显示器100的主要区别在于:该拼接式显示器400包括的两个并列拼接在一起的显示装置401均采用第五实施方式中的显示装置50。
图21是本发明拼接式显示器500第五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该拼接式显示器包括四个并列拼接在一起的显示装置501,该显示装置501优选采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显示装置20。当然可以理解,在变更实施方式中,该显示装置501也可以采用第一、第三至第五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及30-50。
请参阅图22及图23,图22是本发明拼接式显示器600第六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图23是图22所示拼接式显示器6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该拼接式显示器600与该第一实施方式的拼接式显示器100类似,二者的差别主要在于:该拼接式显示器600的两个显示装置的仅在拼接处的边缘显示区612’及非显示区614’设置图像补偿元件603,该图像补偿元件603的位置与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补偿元件12的位置与结构基本相同,此处就不再赘述其结构。
请参阅图24及图25,图24是本发明拼接式显示器700第七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图25是图24所示拼接式显示器7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该拼接式显示器700与该第二实施方式的拼接式显示器200类似,二者的差别主要在于:该拼接式显示器700的两个显示装置的仅在拼接处的边缘显示区712’及非显示区714’设置图像补偿元件703,该图像补偿元件7603的位置与结构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补偿元件22a的位置与结构基本相同,此处就不再赘述其结构。
可以理解,该第六实施方式中,仅在拼接处的边缘显示区612’、712’及非显示区614’、714’设置图像补偿元件603、703同样可以达到使每个显示装置呈现比自身尺寸大的显示效果,还能够使得拼接处的非显示区614’、714’被遮挡,达到无缝(无黑边)拼接的显示效果。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上述各个图像补偿元件的尺寸及角度设计,可以依据需要补偿的显示面板的尺寸、结构以及需要自行修改与校正,本申请具体给出的尺寸仅为一种参考示意,并不以此为限。

Claims (35)

1.一种图像补偿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图像补偿元件包括入光面、与该入光面平行的出光面及多个导光路径相互独立且沿该入光面向该出光面方向延伸的导光通道,该出光面在该入光面所在的平面的投影面积大于该入光面的面积,且该导光通道的截面面积沿从该入光面向该出光面方向增大,使得自该入光面射入该导光通道的光束从该出光面射出时被扩展,该图像补偿元件分为侧边图像补偿元件和角落图像补偿元件,该角落图像补偿元件对图像的放大程度高于该侧边图像补偿元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补偿元件,其特征在于:每个导光通道为自该入光面向该出光面延伸的导光纤维,且该导光纤维的截面面积沿从该入光面向该出光面方向增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补偿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导光通道在该出光面上的面积与该导光通道在该入光面上的面积的比例范围为1.69至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补偿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导光通道在该出光面上的直径与该导光通道在该入光面上的直径的比例范围为1.3至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补偿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图像补偿元件还包括连接该入光面与该出光面的倾斜侧面,该倾斜侧面相对于该入光面倾斜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补偿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图像补偿元件还包括连接该入光面与该出光面之间且与该倾斜侧面相对的连接面,该图像补偿元件的导光通道在该出光面上的面积与在该入光面上的面积的比例沿自连接面至该倾斜侧面的方向逐渐增大。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补偿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图像补偿元件包括四个连接该入光面与该出光面的倾斜侧面,该四个倾斜侧面还依次首尾连接,使得该图像补偿元件形成四棱台。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补偿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面和该倾斜侧面构成钝角。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补偿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图像补偿元件还包括设置于该倾斜侧面的可拆除的支撑部,用以支撑该图像补偿元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补偿元件,其特征在于:该支撑部和该图像补偿元件高度相等,且该支撑部的底面与该入光面在同一平面上。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补偿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图像补偿元件还包括连接该入光面与该出光面且与该倾斜侧面相对设置的连接面,该连接面垂直于该入光面及该出光面。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补偿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图像补偿元件用于设置于显示面板上方,且将该显示面板的边缘显示区显示的图像扩展至该边缘显示区的外侧。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补偿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图像补偿元件将该显示面板的边缘显示区显示的图像扩展至该边缘显示区的外侧的非显示区。
14.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显示面板及图像补偿元件,该显示面板包括主显示区及位于主显示区外侧的边缘显示区,其特征在于:该图像补偿元件包括对应该边缘显示区的补偿部,该补偿部包括对应该边缘显示区设置的入光面、与该入光面平行的出光面及多个导光路径相互独立且沿该入光面向该出光面方向延伸的导光通道,该导光通道的截面面积沿从该入光面向该出光面方向增大,且该出光面在该入光面所在的平面的投影面积大于该入光面的面积,该补偿部用于将该边缘显示区显示的图像扩展至远离该主显示区的该边缘显示区的外侧,该图像补偿元件分为侧边图像补偿元件和角落图像补偿元件,该角落图像补偿元件对图像的放大程度高于该侧边图像补偿元件。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导光通道为自该入光面向该出光面延伸的导光纤维,且该导光纤维的截面面积沿从该入光面向该出光面方向增大。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光通道在该出光面上的面积与该导光通道在该入光面上的面积的比例范围为1.69至4。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光通道在该出光面上的直径与该导光通道在该入光面上的直径的比例范围为1.3至2。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图像补偿元件还包括连接该入光面与该出光面的倾斜侧面,该倾斜侧面相对于该入光面倾斜设置,且所述入光面和该倾斜侧面构成钝角。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图像补偿元件还包括连接该入光面与该出光面之间且与该倾斜侧面相对的连接面,该补偿部的导光通道在该出光面上的面积与在该入光面上的面积的比例沿自连接面至该倾斜侧面的方向逐渐增大。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图像补偿元件包括四个连接该入光面与该出光面的倾斜侧面,该四个倾斜侧面还依次首尾连接,使得该图像补偿元件形成四棱台,该入光面覆盖该主显示区及该边缘显示区。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图像补偿元件还包括连接该入光面与该出光面且与该倾斜侧面相对设置的连接面,该连接面垂直于该入光面及该出光面,该入光面覆盖该边缘显示区。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图像补偿元件还包括对应该主显示区设置的透射部,该透射部及该补偿部拼接在一起使得该图像补偿元件还做为该显示装置的显示表面一侧的盖板。
23.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图像补偿元件还包括设置于该倾斜侧面的可拆除的支撑部,用以支撑该图像补偿元件。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支撑部和该图像补偿元件高度相等,且该支撑部的底面与该入光面在同一平面上。
2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该边缘显示区外侧的非显示区,该图像补偿元件将该边缘显示区显示的图像扩展至该非显示区。
26.一种拼接式显示器,其包括至少两个并列设置并拼接在一起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及图像补偿元件,该显示面板包括主显示区及位于主显示区外侧的边缘显示区,其特征在于:该图像补偿元件包括对应该边缘显示区的补偿部,该补偿部包括对应该边缘显示区设置的入光面、与该入光面平行的出光面及多个导光路径相互独立且沿该入光面向该出光面方向延伸的导光通道,该导光通道的截面面积沿从该入光面向该出光面方向增大,且该出光面在该入光面所在的平面的投影面积大于该入光面的面积,该补偿部用于将该边缘显示区显示的图像扩展至远离该主显示区的该边缘显示区的外侧,该图像补偿元件分为侧边图像补偿元件和角落图像补偿元件,该角落图像补偿元件对图像的放大程度高于该侧边图像补偿元件。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拼接式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每个导光通道为自该入光面向该出光面延伸的导光纤维,且该导光纤维的截面面积沿从该入光面向该出光面方向增大。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拼接式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导光通道在该出光面上的面积与该导光通道在该入光面上的面积的比例范围为1.69至4。
29.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拼接式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导光通道在该出光面上的直径与该导光通道在该入光面上的直径的比例范围为1.3至2。
30.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拼接式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图像补偿元件还包括连接该入光面与该出光面的倾斜侧面,该倾斜侧面相对于该入光面倾斜设置,且所述入光面和该倾斜侧面构成钝角。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拼接式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图像补偿元件还包括连接该入光面与该出光面之间且与该倾斜侧面相对的连接面,该补偿部的导光通道在该出光面上的面积与在该入光面上的面积的比例沿自连接面至该倾斜侧面的方向逐渐增大。
32.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拼接式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图像补偿元件包括四个连接该入光面与该出光面的倾斜侧面,该四个倾斜侧面还依次首尾连接,使得该图像补偿元件形成四棱台,该入光面覆盖该主显示区及该边缘显示区。
33.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拼接式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图像补偿元件还包括连接该入光面与该出光面且与该倾斜侧面相对设置的连接面,该连接面垂直于该入光面及该出光面,该入光面覆盖该边缘显示区。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拼接式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图像补偿元件还包括对应该主显示区设置的透射部,该透射部及该补偿部拼接在一起使得该图像补偿元件还做为该显示装置的显示表面一侧的盖板。
35.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拼接式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显示装置中,该图像补偿元件还包括设置于该倾斜侧面的支撑部,用以支撑该补偿部。
CN201310448180.5A 2013-09-27 2013-09-27 图像补偿元件、显示装置及拼接式显示器 Active CN1045160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48180.5A CN104516045B (zh) 2013-09-27 2013-09-27 图像补偿元件、显示装置及拼接式显示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48180.5A CN104516045B (zh) 2013-09-27 2013-09-27 图像补偿元件、显示装置及拼接式显示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16045A CN104516045A (zh) 2015-04-15
CN104516045B true CN104516045B (zh) 2018-04-24

Family

ID=52791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48180.5A Active CN104516045B (zh) 2013-09-27 2013-09-27 图像补偿元件、显示装置及拼接式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160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0166A (zh) * 2015-05-05 2015-09-09 吕东波 一种无边框显示罩
CN107390380B (zh) * 2017-05-12 2021-08-10 上海誉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导光平板及多层悬浮显示设备
CN107016935B (zh) * 2017-06-12 2019-02-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拼接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TWI691942B (zh) * 2018-01-09 2020-04-21 勝利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拼接式顯示器
CN110095839A (zh) * 2018-01-30 2019-08-06 巨晰光纤股份有限公司 具影像弥补的光纤
US20190317275A1 (en) * 2018-04-11 2019-10-17 Seamless Technology Inc. Display assembly including at least two display devices
US11092835B2 (en) * 2019-03-20 2021-08-17 Sakai Display Products Corporation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light guide member with tapered optical fiber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28652A (ja) * 1993-10-28 1995-05-19 Hewlett Packard Co <Hp> 液晶表示装置
CN1467787A (zh) * 2002-06-17 2004-01-1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光路改变装置的多重显示设备
CN101965604A (zh) * 2008-03-31 2011-02-02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02216972A (zh) * 2008-11-17 2011-10-12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028890D0 (en) * 2000-11-27 2001-01-10 Isis Innovation Visual display screen arrangement
KR101094772B1 (ko) * 2004-06-30 2011-12-1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타일형 표시장치
KR101030537B1 (ko) * 2004-06-30 2011-04-2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를 이용한 휘도 편차 보상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28652A (ja) * 1993-10-28 1995-05-19 Hewlett Packard Co <Hp> 液晶表示装置
CN1467787A (zh) * 2002-06-17 2004-01-1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光路改变装置的多重显示设备
CN101965604A (zh) * 2008-03-31 2011-02-02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02216972A (zh) * 2008-11-17 2011-10-12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16045A (zh) 2015-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16045B (zh) 图像补偿元件、显示装置及拼接式显示器
CN103969734B (zh) 图像补偿装置、显示装置及拼接型显示装置
CN103969864B (zh) 显示元件、显示装置及拼接式显示器
US9477112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joint display
CN104516137B (zh) 显示装置及拼接式显示器
CN104516136B (zh) 显示装置、拼接式显示器及背光模组
CN105044959B (zh) 一种可实现无缝拼接的多屏显示装置
TWI576803B (zh) 遮蔽並排式顯示面板之間之機械離距
US6483482B1 (en) Multi-display device
TWI534778B (zh) 影像補償元件、顯示裝置及拼接式顯示器
JP5687831B2 (ja) マルチ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US20080117161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 panel assembling method
US20150194123A1 (en) Interconnecting display tiles for multi-panel displays
US20100259566A1 (en) Display device
CN108399870A (zh) 一种拼接屏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9489012B2 (en) Video wall and fixing apparatus therefor
EP2975451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107831612B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以及显示方法
KR101157425B1 (ko) 타일드방식의 대면적 표시장치
CN103376574A (zh) 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04516557B (zh) 触控显示装置及拼接式触控显示器
JP2013231813A (ja) 映像表示装置
CN100449390C (zh) 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US20160054606A1 (en)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US20190310517A1 (en) Backlight modu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spliced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019

Address after: 518109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Longhua Town Industrial Zone tabulaeformis tenth East Ring Road No. 2 two

Applicant after: Hongfujin Precise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Applicant after: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Taiwan Hsinchu County Chinese jhubei City, Taiwan 1 yuan a Street No. 7 Building 1

Applicant before: YEXIN TECHNOLOGY CONSULATION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AU OPTRONICS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