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07136B - 一种中继节点选择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继节点选择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07136B
CN104507136B CN201410802888.0A CN201410802888A CN104507136B CN 104507136 B CN104507136 B CN 104507136B CN 201410802888 A CN201410802888 A CN 201410802888A CN 104507136 B CN104507136 B CN 1045071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node
node
relay
information
no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0288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07136A (zh
Inventor
吴宣利
胡少领
吴玮
李卓明
沙学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41080288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071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071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071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071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071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using selective relaying for reaching a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or an access poi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一种中继节点选择方法,本发明涉及中继节点选择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中断概率和误码率的问题。一种中继节点选择方法具体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步骤一、数据源节点向中继节点发送信令;步骤二、中继节点测算出数据源节点到中继节点的信道状态信息;步骤三、目的节点接收到多个中继节点传来的信令后;步骤四、数据源节点接收到信令后向被选中的中继节点传输数据,未被选中的中继节点则自动退出该次的数据通信;步骤五、数据源节点发送完一个数据包后,重复步骤1到步骤3,重新选择中继节点;步骤六、中继节点向目的节点转发数据;步骤七、目的节点接收两个中继节点和数据源节点的一路信息。本发明应用于移动通信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中继节点选择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继节点选择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中继节点选择方法中,比较典型的中继节点选择方法有机会中继(opportunistic relaying)节点选择方法和选择协作(selection relaying)节点选择方法。
如图2为中继网络的示意图。中继网络包含有一个数据传输方,一个数据接收方和R个中继。每个中继只有一个天线,要么用于接收数据,要么用于传输数据。fi代表从数据传输方到第i个中继的信道增益,gi代表从第i个中继到数据接收方的信道增益。用h表示从数据传输方到接收方直传链路的信道增益。假定第i个中继知道其前后两条的信道增益fi,gi,而接收方知道其周围所有可用中继前后两条信道的信道增益f1,...,fR和g1,...,gR。假定所有的信道都是服从归一化的瑞利分布的独立同分布随机变量。假定每个数据帧传输的过程中,信道的信道增益不变。所研究的中继都是解码转发中继。
机会中继节点选择方法为
选择协作节点选择方法为
机会中继节点选择方法,未充分利用前后两条链路中信道最好的中继,也未充分利用直传链路,导致中断概率高;而选择协作节点选择方法,只挑选了第二条链路中信道质量最好的中继,误码率性能受第一条链路的信道状态的制约,导致误码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中断概率高,以及误码率高的问题,而提出了一种中继节点选择方法。
上述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中继节点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中继节点选择方法具体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
步骤一、数据源节点向周围可以相互通信的中继节点发送接入申请的信令;
步骤二、中继节点收到数据源节点的申请信令后,中继节点根据信令测算出数据源节点到中继节点之间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
若信道状态信息在所设定的门限值T以上,则该中继节点向目的节点发送信令,信令包含数据源节点到中继节点之间链路的信道质量信息;
若信道状态信息在所设定的门限值T以下,则该中继节点自动放弃参与此次通信;
T值为数据源节点到中继节点之间发送数据的目标速率,若目标速率为r,则T=2r-1;
步骤三、目的节点接收到多个中继节点传来的信令后,目的节点根据信令测算每个中继节点到目的节点之间的链路质量信息;
目的节点根据每个中继节点的两条链路信息,选择第一条链路信道状态最好的中继节点和第二条链路信道状态最好的中继节点,两个中继节点作为传输中继节点,将选择结果反馈给中继集C中的所有中继节点,中继集C为所有可以相互通信,且第一条链路的信道状态在门限值以上的中继组成的集合;
步骤四、被选中的中继节点发送信令给数据源节点,数据源节点接收到信令后向被选中的中继节点传输数据,未被选中的中继节点则自动退出该次的数据通信;
步骤五、数据源节点发送完一个数据包的数据后,重复步骤1到步骤3,重新选择参与通信的中继节点;一个数据包的发送时间不超过信道的相干时间;
步骤六、中继节点接收数据包后,向目的节点转发接收的数据;
步骤七、目的节点接收到来自被选择的两个中继节点传来的两路信息和来自数据源节点的一路信息。
发明效果
采用本发明的一种中继节点选择方法。
(1)本发明结合了目的节点接收到多个中继节点传来的信令后,目的节点根据信令测算每个中继节点到目的节点之间的链路质量信息的方法,目的节点根据每个中继节点的两条链路信息,选择第一条链路信道状态最好的中继节点和第二条链路信道状态最好的中继节点,目的节点接收到来自被选择的两个中继节点传来的两路信息和来自源节点的一路信息。解决了机会中继节点选择方法中,未充分利用前后两条链路中信道最好的中继,也未充分利用直传链路,导致的中断概率高的问题;使中断概率降低了10%。;
(2)本发明采用了目的节点根据每个中继节点的两条链路信息,选择第一条链路信道状态最好的中继节点和第二条链路信道状态最好的中继节点,两个中继节点作为传输中继节点,解决了选择协作节点选择方法中,只挑选了第二条链路中信道质量最好的中继,误码率性能受第一条链路的信道状态的制约,导致误码率高的问题。使误码率降低了25%。
本发明所涉及的中继类型为解码转发的半双工的带内中继。所谓的解码转发中继就是中继会在把接收到的信号转发到送达用户之前解码并重新编码。因此,祛除了可能被同时放大的伴随信号的噪音和干扰。此外,在数据源节点与中继节点和中继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需要独立的速率适应和调度。带内中继表明回程链路和接入链路工作在相同的频谱,所以需要在时间域上将其分开,回程链路和接入链路不能同时工作,即中继的前后两条链路的数据传输分别在不同的时隙完成。本发明所涉及的中继类型属于TD-LTE中引入的中继类型。中继器应对终端透明,即终端并未意识到是否链接到中继节点或传统数据源节点上。在逻辑上讲,中继就是一个基站,这种基站利用LTE的无线接口链接到无线接入网络的其他部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流程图;
图2为无线中继网路示意图,transimitter为数据源节点,receiver为目的节点,relays为中继节点,r1、r2、……、rR为第1、2、……、R个中继节点第一条链路的信道状态,t1、t2、……、tR为第1、2、……、R个中继节点第二条链路的信道状态;
图3是实施例1中中继节点选择方法的网络示例图,S为数据源节点,D为目的节点,R1、R2、R3、R4和R5为中继节点;
图4是实施例1中中继节点选择方法的网络示例图,S为数据源节点,D为目的节点,R1、R2、R3、R4和R5为中继节点;
图5是实施例2中图目的节点接收示意图,S为数据源节点,D为目的节点,R4和R5为中继节点;
图6是实施例2中图目的节点接收示意图,S为数据源节点,D为目的节点,R2和R4为中继节点。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中继节点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中继节点选择方法具体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
步骤一、数据源节点向周围可以相互通信的中继节点发送接入申请的信令;
信令中包含有信息要传播到哪个目的节点的信息和本身的发射功率的信息,并为本次发送数据做准备;
步骤二、中继节点在收到数据源节点的申请信令后,中继节点根据信令中发射功率的信息和自己接收到的信号的功率测算出数据源节点到中继节点之间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
若信道状态信息在所设定的门限值T以上,则该中继节点向目的节点发送信令,信令中包含数据源节点到中继节点之间链路的信道质量信息;
若信道状态信息在所设定的门限值T以下,则该中继节点自动放弃参与此次通信;
T值根据发送数据的目标速率设定,设目标速率r,则T=2r-1;
步骤三、目的节点接收到多个中继节点传来的信令后,目的节点根据信令测算每个中继节点到目的节点之间的链路质量信息;
目的节点根据每个中继节点的两条链路信息,选择第一条链路信道状态最好的中继节点和第二条链路信道状态最好的中继节点,两个中继节点作为传输中继节点,将选择结果反馈给中继集C中的所有中继节点;
中继集C为所有可以相互通信,且第一跳链路的信道状态在门限值以上的中继组成的集合;
步骤四、被选中的中继节点发送信令给数据源节点,数据源节点接收到信令后向被选中的中继节点传输数据,未被选中的中继节点则自动退出该次的数据通信;
步骤五、数据源节点发送完一个数据包的数据后,重复步骤1到步骤3,重新选择参与通信的中继节点;一个数据包的发送的时间不超过信道的相干时间;
步骤六、中继节点接收数据包后,在相应的时隙内向目的节点转发接收的数据;
步骤七、目的节点接收到来自被选择的两个中继节点传来的两路信息和来自源节点的一路信息。
信道相干时间就是信道保持恒定的最大时间差范围,发射端的同一信号在相干时间之内到达接收端,信号的衰落特性完全相似,接收端认为是一个信号,若该信号的自相关性不好,还可能引入干扰。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所述步骤三中目的节点根据每个中继节点的两条链路信息,选择第一条链路信道状态最好的中继节点和第二条链路信道状态最好的中继节点,若第一、二两条链路信道状态最好的中继节点是一个中继节点,则仅选择该中继节点作为唯一的传输中继节点,将选择结果反馈给中继集C中的所有中继节点。
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所述步骤七中目的节点接收到来自被选择的两个中继节点传来的两路信息和来自数据源节点的一路信息;
若两个中继节点传来的两路信息的极性相同,则目的节点采用最大比合并的方法合并两个中继节点传来的两路信息和数据源节点的一路信息;
若两个中继节点传来的两路信息的极性相反,则目的节点将这两路信息的极性交换后,即正信号换成负信号,负信号换成正信号,将两个中继节点传来的两路信息和数据源节点的一路信息进行最大比值合并;
若被选择的中继节点只有一个,则目的节点直接将被选择的中继节点的一路信息和数据源节点的一路信息采用最大比合并;
最大比值合并是各条支路加权系数与该支路信噪比成正比,信噪比越大,加权系数越大,对合并后信号贡献也越大。
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采用以下实施例验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1: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中继节点选择方法的网络示例图。其中S是数据传输源节点,R1,…,R5是可能参与通信的候选中继节点,D为数据传输的目的节点;图3中所标明的数据表示相应链路的信道质量,该值越大则表明该信道的质量越好;
步骤一、数据源节点向周围可以相互通信的中继节点发送接入申请的信令;
步骤二、中继节点在收到数据源节点的申请信令后,中继节点根据信令中发射功率的信息和自己接收到的信号的功率测算出数据源节点到中继节点之间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
若信道状态信息在所设定的门限值T以上,则该中继节点向目的节点发送信令,信令中包含数据源节点到中继节点之间链路的信道质量信息;T为40;
若信道状态信息在所设定的门限值T以下,则该中继节点自动放弃参与此次通信;
设门限值为40,则中继节点R1自动放弃参与此次的中继通信;
步骤三、目的节点接收到R1、R2、R3、R4和R55个中继节点传来的信令后,目的节点根据信令测算每个中继节点到目的节点之间的链路质量信息;
目的节点根据每个中继节点的两条链路信息,选择第一条链路信道状态最好的中继节点和第二条链路信道状态最好的中继节点,两个中继节点作为传输中继节点,将选择结果反馈给中继集C中的所有中继节点;
目的节点D从R2,R3,R4,R5中选择参与通信的中继节点。其中,中继节点R4的第二跳链路的质量最好,中继节点R5的第一跳链路的信道质量最好,且两个中继都属于中继集C,所以目的节点D选择R4,R5两个中继节点参与该次中继通信;
步骤四、被选中的中继节点R4,R5发送信令给数据源节点,数据源节点接收到信令后向被选中的中继节点传输数据,未被选中的中继节点R1、R2和R3则自动退出该次的数据通信;
步骤五、数据源节点发送完一个数据包的数据后,重复步骤1到步骤3,重新选择参与通信的中继节点;一个数据包的发送的时间不超过信道的相干时间;
步骤六、中继节点接收数据包后,在相应的时隙内向目的节点转发接收的数据;
步骤七、目的节点接收到来自被选择的两个中继节点传来的两路信息和来自源节点的一路信息。如图4。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中继节点选择方法的网络示例图。其中S是数据传输源节点,R1,…,R5是可能参与通信的候选中继节点,D为数据传输的目的节点;图4中所标明的数据表示相应链路的信道质量,该值越大则表明该信道的质量越好;
步骤一、数据源节点向周围可以相互通信的中继节点发送接入申请的信令;
步骤二、中继节点在收到数据源节点的申请信令后,中继节点根据信令中发射功率的信息和自己接收到的信号的功率测算出数据源节点到中继节点之间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
若信道状态信息在所设定的门限值T以上,则该中继节点向目的节点发送信令,信令中包含数据源节点到中继节点之间链路的信道质量信息;T为40;
若信道状态信息在所设定的门限值T以下,则该中继节点自动放弃参与此次通信;
设门限值为40,则中继节点R1自动放弃参与此次的中继通信;
步骤三、目的节点接收到R1、R2、R3、R4和R55个中继节点传来的信令后,目的节点根据信令测算每个中继节点到目的节点之间的链路质量信息;
目的节点根据每个中继节点的两条链路信息,选择第一条链路信道状态最好的中继节点和第二条链路信道状态最好的中继节点,两个中继节点作为传输中继节点,将选择结果反馈给中继集C中的所有中继节点;
目的节点D从R2,R3,R4,R5中选择参与通信的中继节点。其中,中继节点R2的第一条链路的信道质量最好,中继节点R4的第二条链路的信道质量最好,且两个中继都属于中继集C,所以目的节点D选择R2和R4两个中继节点参与该次中继通信;
步骤四、被选中的中继节点R2和R4发送信令给数据源节点,数据源节点接收到信令后向被选中的中继节点传输数据,未被选中的中继节点R1、R3和R5则自动退出该次的数据通信;
步骤五、数据源节点发送完一个数据包的数据后,重复步骤1到步骤3,重新选择参与通信的中继节点;一个数据包的发送的时间不超过信道的相干时间;
步骤六、中继节点接收数据包后,在相应的时隙内向目的节点转发接收的数据;
步骤七、目的节点接收到来自被选择的两个中继节点传来的两路信息和来自源节点的一路信息。如图6。

Claims (2)

1.一种中继节点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中继节点选择方法具体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
步骤一、数据源节点向周围可以相互通信的中继节点发送接入申请的信令;信令中包含有被发送节点的信息和信令的发射功率的信息,并为本次发送数据做准备;
步骤二、中继节点收到数据源节点的申请信令后,中继节点根据信令测算出数据源节点到中继节点之间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
若信道状态信息在所设定的门限值T以上,则该中继节点向目的节点发送信令;
若信道状态信息在所设定的门限值T以下,则该中继节点自动放弃参与此次通信;
门限值T为数据源节点到中继节点之间发送数据的目标速率,若目标速率为r,则T=2r-1;
步骤三、目的节点接收到多个中继节点传来的信令后,目的节点根据信令测算每个中继节点到目的节点之间的链路质量信息;
目的节点根据每个中继节点的两条链路信息,选择第一条链路信道状态最好的中继节点和第二条链路信道状态最好的中继节点,两个中继节点作为传输中继节点,将选择结果反馈给中继集C中的所有中继节点;
中继集C为所有可以相互通信,且第一条链路的信道状态在门限值以上的中继组成的集合;
步骤四、被选中的中继节点发送信令给数据源节点,数据源节点接收到信令后向被选中的中继节点传输数据,未被选中的中继节点则自动退出该次的数据通信;
步骤五、数据源节点发送完一个数据包的数据后,重复步骤一到步骤三,重新选择参与通信的中继节点;一个数据包的发送时间不超过信道的相干时间;
步骤六、中继节点接收数据后,向目的节点转发接收的数据;
步骤七、目的节点接收到来自被选择的两个中继节点传来的两路信息和来自数据源节点的一路信息;
所述步骤三中目的节点根据每个中继节点的两条链路信息,选择第一条链路信道状态最好的中继节点和第二条链路信道状态最好的中继节点,若第一、二两条链路信道状态最好的中继节点是一个中继节点,则仅选择该中继节点作为唯一的传输中继节点,将选择结果反馈给中继集C中的所有中继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中继节点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七中目的节点接收到来自被选择的两个中继节点传来的两路信息和来自数据源节点的一路信息;
若两个中继节点传来的两路信息的极性相同,则目的节点采用最大比合并的方法合并两个中继节点传来的两路信息和数据源节点的一路信息;
若两个中继节点传来的两路信息的极性相反,则目的节点将这两路信息的极性交换后,即正信号换成负信号,负信号换成正信号,将两个中继节点传来的两路信息和数据源节点的一路信息进行最大比合并;
若被选择的中继节点只有一个,则目的节点直接将被选择的中继节点的一路信息和数据源节点的一路信息采用最大比合并。
CN201410802888.0A 2014-12-22 2014-12-22 一种中继节点选择方法 Active CN1045071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02888.0A CN104507136B (zh) 2014-12-22 2014-12-22 一种中继节点选择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02888.0A CN104507136B (zh) 2014-12-22 2014-12-22 一种中继节点选择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07136A CN104507136A (zh) 2015-04-08
CN104507136B true CN104507136B (zh) 2018-09-07

Family

ID=52948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02888.0A Active CN104507136B (zh) 2014-12-22 2014-12-22 一种中继节点选择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071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54841B (zh) * 2015-12-08 2018-10-12 深圳大学 一种基于步长阈值机制的最佳中继位置搜寻方法及系统
CN105491637B (zh) * 2015-12-08 2018-08-24 深圳大学 基于固定步长的移动中继最佳中继位置搜寻方法及系统
CN105792310B (zh) * 2016-03-04 2019-12-06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基于lte车联网的中继选择方法
CN111641991B (zh) * 2020-05-07 2022-02-08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数据缓存的多中继两跳网络安全传输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56600A (zh) * 2009-09-14 2010-02-24 西安交通大学 基于增强型选择放大转发的机会协作分集协议的实现方法
CN103298084A (zh) * 2013-05-17 2013-09-11 山东大学 一种基于能效准则的协作多中继选择与功率分配方法
CN103647733A (zh) * 2013-12-06 2014-03-19 镇江坤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蜂窝小区下行链路中基于中断概率的中继节点数选择算法
CN103716853A (zh) * 2013-10-22 2014-04-09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终端直通通信系统中的自适应多中继选择方法
CN104168638A (zh) * 2013-10-31 2014-11-26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系统中断概率的多中继选择及功率分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56600A (zh) * 2009-09-14 2010-02-24 西安交通大学 基于增强型选择放大转发的机会协作分集协议的实现方法
CN103298084A (zh) * 2013-05-17 2013-09-11 山东大学 一种基于能效准则的协作多中继选择与功率分配方法
CN103716853A (zh) * 2013-10-22 2014-04-09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终端直通通信系统中的自适应多中继选择方法
CN104168638A (zh) * 2013-10-31 2014-11-26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系统中断概率的多中继选择及功率分配方法
CN103647733A (zh) * 2013-12-06 2014-03-19 镇江坤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蜂窝小区下行链路中基于中断概率的中继节点数选择算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n Efficient Relay Selection Algorithm for Cooperative Networks;Hwang,Kyu-Sung等;《IEEE》;20071231;全文 *
一种改进的中继节点选择方案;蔡融文等;《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30228;第8卷(第1期);全文 *
协作中继系统的中继选择方法研究;韩维稼;《重庆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1231;28-3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07136A (zh) 2015-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u et al. On the capacity of relaying with finite blocklength
Zhong et al. Outage probability of dual-hop multiple antenna AF relaying systems with interference
CN101322327B (zh) 用于在无线中继网络中中继信息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4301984B (zh) D2d蜂窝网络中基于时域半双工中继的功率控制方法
CN101702830B (zh) 无线中继系统的网络编码用户协同配对的传输方法
US2009011642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operative rela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Michalopoulos et al. Amplify-and-forward relay selection with outdat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N103561447A (zh) 基于机会中继的增量混合式译码放大转发协作方法
CN104507136B (zh) 一种中继节点选择方法
CN105142199A (zh) 一种基于门限和最大化安全容量的中继选择方法
CN111629362A (zh) 一种基于af中继辅助d2d通信系统的功率优化方法
CN105591678B (zh) 一种基于系统频谱效率的多用户多中继选择方法
Atapattu et al. Optimal power-splitting ratio for wireless energy harvesting in relay networks
CN104822170B (zh) 一种基于节点类型的协作中继选择方法
Nguyen et al. Partial and full relay selection algorithms for AF multi-relay full-duplex networks with self-energy recycling in non-identically distributed fading channels
Tran et al. Cooperation in NOMA networks under limited user-to-user communications: Solution and analysis
Suraweera et al. Performance of distributed diversity systems with a single amplify-and-forward relay
Dash et al. Cooperative device-to-device relaying network with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s
Jiang et al. Power optimal allocation in decode-and-forward opportunistic relaying
CN106658647B (zh) 一种基于干扰感知的中继选择算法
Khokar et al. Best user selection for noma-aided full-duplex cooperative d2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874233A (zh) 基于捕获效应的协同时隙aloha协议
CN105991166A (zh) 一种基于多中继与系统容量的功率分配方法
CN108540265B (zh) 基于网络编码的d2d干扰消除和协作转发方法
Osman et al. Energy efficiency and achievable data rate of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in cellular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