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夹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性夹持机构,用于将电子产品夹持到其他物品上。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样式的蓝牙耳机以及智能穿戴式设备层出不穷,且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和喜爱。现有的电子产品无特殊的夹持机构,携带和使用起来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电子产品夹持到各种形状的物品上的配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
一种弹性夹持机构,所述弹性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组件(A)、第二夹持组件(B)和第三夹持组件(C),
所述第一夹持组件(A)弹性连接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B),所述第一夹持组件(A)相对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B)弹性张开时形成第一夹持开口;
所述第三夹持组件(C)弹性夹持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B),所述第三夹持组件(C)相对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B)弹性张开时形成第二夹持开口,所述第一夹持开口与所述第二夹持开口的开口方向相反;
所述第一夹持组件(A)的夹持面相对于所述第三夹持组件(C)的夹持面可平行张开形成夹持空间。
其中,所述弹性夹持机构还包括第一侧板(D)和第二侧板(E),所述第一夹持组件(A)、第二夹持组件(B)和第三夹持组件(C)分别设有两组,形成两个夹持组,每个夹持组均包括一第一夹持组件(A)、一第二夹持组件(B)和一第三夹持组件(C),所述每个第一夹持组件(A)固定于所述第一侧板(D),所述每个第三夹持组件(C)固定于第二侧板(E)。
其中,所述第一夹持组件(A)包括第一夹持体(110)和第五夹持体(150),所述第二夹持组件(B)包括第二夹持体(120)和第四夹持体(140),所述第三夹持组件(C)为第三夹持体(130);
其中,所述第二夹持体(120)和所述第四夹持体(140)并行设置;所述第一夹持体(11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夹持体(120)的第一端、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夹持体(120)的第二端延伸,所述第一夹持体(110)相对于所述第二夹持体(120)可弹性张开;所述第五夹持体(15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四夹持体(140)的第一端、另一端朝向所述第四夹持体(140)的第二端延伸,所述第五夹持体(150)相对于所述第四夹持体(140)可弹性张开;所述第三夹持体(130)的一侧边连接于所述第二夹持体(120)的第二端、另一侧边连接于所述第四夹持体(140)的第二端,所述第三夹持体(130)相对于所述第二夹持体(120)及第四夹持体(140)可弹性张开。
其中,所述弹性夹持机构还包括第一夹板(210)、第二夹板(220)、第一支撑结构(910)和第二支撑结构(920),所述第一夹板(210)和所述第二夹板(220)相对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夹持体(110)和所述第五夹持体(150)均固定于所述第一夹板(210),所述第三夹持体(130)固定于所述第二夹板(220),当所述第一夹持体(110)相对于所述第二夹持体(120)弹性张开以及所述第五夹持体(150)相对于所述第四夹持体(140)弹性张开时,所述第一支撑结构(910)支撑于所述第一夹板(210)与所述第二夹板(220)之间,当所述第三夹持体(130)相对于所述第二夹持体(120)及第四夹持体(140)弹性张开时,所述第二支撑结构(920)支撑于所述第一夹板(210)与所述第二夹板(220)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夹持体(110)、所述第二夹持体(120)、所述第三夹持体(130)、所述第四夹持体(140)和所述第五夹持体(150)均呈杆状,
所述第一夹持体(110)呈折杆状,所述第一夹持体(110)整体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夹持体(110)与所述第二夹持体(120)的连接处为第一弹簧结构(160);所述第二夹持体(120)呈直杆状,所述第二夹持体(120)位于所述第一夹持体(110)与所述第三夹持体(130)之间;所述第三夹持体(130)呈对称弯折状,所述第三夹持体(130)整体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三夹持体(130)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三夹持体(130)的两侧边,所述第三夹持体(13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体(120)的连接处为第二弹簧结构(170),所述第三夹持体(13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夹持体(140)的连接处为第三弹簧结构(180);所述第四夹持体(140)呈直杆状,所述第四夹持体(140)位于所述第三夹持体(130)与第五夹持体(150)之间;所述第五夹持体(150)呈折杆状,所述第五夹持体(150)与所述第四夹持体(140)的连接处为第四弹簧结构(190);
所述第一弹簧结构(160)通过第一固定轴安装于所述第一夹板(210),所述第一夹持体(110)远离所述第一弹簧结构(160)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夹板(210),所述第二弹簧结构(170)通过第二固定轴安装于所述第二夹板(220),所述第三弹簧结构(180)通过第三固定轴安装于所述第二夹板(220),所述第三夹持体(130)远离所述第二弹簧结构(170)或第三弹簧结构(180)的侧边固定于所述第二夹板(220),所述第四弹簧结构(190)通过第四固定轴安装于所述第一夹板(210)。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结构(910)包括第一支撑点(9110)和第二支撑点(9120),所述第一支撑点(9110)对应于所述第一弹簧结构(160)设置,所述第二支撑点(9120)对应于所述第四弹簧结构(190)设置;
所述第二支撑结构(920)包括第三支撑点(9210)和第四支撑点(9220),所述第三支撑点(9210)对应所述第二弹簧结构(170)设置,所述第四支撑点(9220)对应所述第三弹簧结构(180)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夹持体(110)包括设置于第一夹持体(110)端部的第一固定杆(114),所述第一固定杆(114)朝向所述弹性夹持机构的外侧延伸,在第一夹板(210)上与第一固定杆(114)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一固定环(2111),所述第一固定杆(114)穿装于第一固定环(2111)勾住所述第一固定环(2111),从而固定于所述第一夹板(210);
所述第五夹持体(150)还包括设置于第五夹持体(150)端部的第二固定杆(154),所述第二固定杆(154)朝向所述弹性夹持机构的外侧延伸,在第一夹板(210)上与第二固定杆(154)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固定环(2112),所述第二固定杆(154)穿装于第二固定环(2112)勾住所述第二固定环(2112),从而固定于所述第一夹板(210)。
其中,在所述第二夹板(220)上设有L型挡板(2210),所述第三夹持体(130)的末端放置于L型挡板(2210)内,从而固定于所述第二夹板(220)。
其中,所述第一夹持体(110)、所述第二夹持体(120)、所述第三夹持体(130)、所述第四夹持体(140)和所述第五夹持体(150)均呈长条片状,所述弹性夹持机构整体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夹持体(110)、所述第二夹持体(120)、所述第三夹持体(130)、所述第四夹持体(140)、所述第五夹持体(150)依次并排设置;所述第二夹持体(120)和所述第四夹持体(140)为弹片;
所述第二夹持体(120)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夹持体(110)的端部侧边、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三夹持体(130)的端部侧边,所述第四夹持体(140)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五夹持体(150)的端部侧边、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三夹持体(130)的端部侧边。
其中,所述第一夹持体(110)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固定孔(101)和第二固定孔(102),所述第一夹持体(110)通过第一固定孔(101)和第二固定孔(102)固定于所述第一夹板(210),所述第三夹持体(130)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三固定孔(103)和第四固定孔(104),所述第三夹持体(130)的中部开设有第五固定孔(105),所述第三夹持体(130)通过第三固定孔(103)、第四固定孔(104)、第五固定孔(105)固定于所述第二夹板(220),所述第五夹持体(150)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六固定孔(106)和第七固定孔(107),所述第五夹持体(150)通过第六固定孔(106)、第七固定孔(107)固定于所述第一夹板(21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弹性夹持机构,其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实施例的弹性夹持机构可以将电子产品夹持到多种形状的物品上,例如将蓝牙耳机、智能穿戴式电子设备等佩戴在领带、衣襟、衣领等位置,或者夹持到眼镜腿上,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2、本发明实施例构成双向回弹力机构,在将电子产品夹持到物品上时,根据物品自身结构,实现两个方向上选择性打开并夹持,使用者能非常方便地选择两个方向上任意一个方向夹持使用,比现有技术中只能单向打开并夹持的夹持机构相比提高了便利性。
3、该弹性夹持机构中,最外侧的两个夹持面(也即固定面)可平行张开形成夹持空间,该夹持空间内可以贯穿眼镜腿等柱状物并夹持固定,使得该弹性夹持机构可以夹持在柱状物体上,给戴眼镜、太阳镜的人士开拓了一种新的电子产品的佩戴方式。具体使用时,双向回弹力机构最外侧的两个被固定面可以平行拉开,中间形成中空以贯穿被夹持物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弹性夹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弹性夹持机构安装于侧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弹性夹持机构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弹性夹持机构的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弹性夹持机构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6是图5所示的弹性夹持机构夹持薄片状物体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7是图5所示的弹性夹持机构夹持薄片状物体时的另一状态示意图;
图8是图5所示的弹性夹持机构夹持粗杆状物体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9是图5所示的弹性夹持机构夹持细杆状物体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0是图5所示的弹性夹持机构夹持眼镜腿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弹性夹持机构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弹性夹持机构的侧视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弹性夹持机构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14是图13所示的弹性夹持机构夹持薄片状物体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5是图13所示的弹性夹持机构夹持薄片状物体时的另一状态示意图;
图16是图13所示的弹性夹持机构夹持粗杆状物体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7是图13所示的弹性夹持机构夹持细杆状物体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8是图13所示的弹性夹持机构夹持眼镜腿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9是第一夹持体的固定方式示意图;
图20是第三夹持体的固定方式示意图;
图21是弹簧结构的固定方式示意图;
图22是在夹板上设置凸起结构作为支撑结构的示意图;
图23是图22中支撑结构支撑于弹性张开的夹板之间的状态示意图;
图24是在夹板上设置斜面作为支撑结构的示意图;
图25是图24中通过斜面将夹板另一侧支撑开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弹性夹持机构,所述弹性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组件(A)、第二夹持组件B和第三夹持组件C,所述第一夹持组件A弹性连接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B,所述第一夹持组件A相对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B弹性张开时形成第一夹持开口;所述第三夹持组件C弹性夹持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B,所述第三夹持组件C相对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B弹性张开时形成第二夹持开口,所述第一夹持开口与所述第二夹持开口的开口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夹持组件A的夹持面相对于所述第三夹持组件C的夹持面可平行张开形成夹持空间。
如图2所示,所述弹性夹持机构还包括第一侧板D和第二侧板E,所述第一夹持组件A、第二夹持组件B和第三夹持组件C分别设有两组,形成两个夹持组,每个夹持组均包括一第一夹持组件A、一第二夹持组件B和一第三夹持组件C,所述每个第一夹持组件A固定于所述第一侧板D,所述每个第三夹持组件C固定于第二侧板E。该实施例中,两组夹持组为独立且同时工作的部件,在生产制造上有利于加工和装配。在后续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夹持组中的两个第三夹持组件C连接为一体。
本发明实施例的弹性夹持机构可以将电子产品夹持到多种形状的物品上,例如将蓝牙耳机、智能穿戴式电子设备等佩戴在领带、衣襟、衣领等位置,或者夹持到眼镜腿上,使用起来十分方便。本发明实施例构成双向回弹力机构,在将电子产品夹持到物品上时,根据物品自身结构,实现两个方向上选择性打开并夹持,使用者能非常方便地选择两个方向上任意一个方向夹持使用,比现有技术中只能单向打开并夹持的夹持机构相比提高了便利性。该弹性夹持机构中,最外侧的两个夹持面(也即固定面)可平行张开形成夹持空间,该夹持空间内可以贯穿眼镜腿等柱状物并夹持固定,使得该弹性夹持机构可以夹持在柱状物体上,给戴眼镜、太阳镜的人士开拓了一种新的电子产品的佩戴方式。具体使用时,双向回弹力机构最外侧的两个被固定面可以平行拉开,中间形成中空以贯穿被夹持物体。
参照图3或图11,所述第一夹持组件A包括第一夹持体110和第五夹持体150,所述第二夹持组件B包括第二夹持体120和第四夹持体140,所述第三夹持组件C为第三夹持体130;第二夹持体120和第四夹持体140并行设置;第一夹持体110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夹持体120的第一端、另一端朝向第二夹持体120的第二端延伸,第一夹持体110相对于第二夹持体120可弹性张开;第五夹持体150的一端连接于第四夹持体140的第一端、另一端朝向第四夹持体140的第二端延伸,第五夹持体150相对于第四夹持体140可弹性张开;第三夹持体130的一侧边连接于第二夹持体120的第二端、另一侧边连接于第四夹持体140的第二端,第三夹持体130相对于第二夹持体120及第四夹持体140可弹性张开。
进一步参照图5、图13以及图22和图23,该弹性夹持机构还包括第一夹板210、第二夹板220、第一支撑结构910和第二支撑结构920,第一夹板210和第二夹板220相对平行设置,第一夹持体110和第五夹持体150均固定于第一夹板210,第三夹持体130固定于第二夹板220,当第一夹持体110相对于第二夹持体120弹性张开以及第五夹持体150相对于第四夹持体140弹性张开时,第一支撑结构910支撑于第一夹板210与第二夹板220之间,当第三夹持体130相对于第二夹持体120及第四夹持体140弹性张开时,第二支撑结构920支撑于第一夹板210与第二夹板220之间。第一支撑结构910和第二支撑结构920可设置为第一夹板210和第二夹板220之间的的凸起结构,本实施例为设置于第一夹板210上的波峰状凸起结构。通过设置第一支撑结构910和第二支撑结构920,当第一夹板210和第二夹板220之间未夹持物体时,两夹板之间通过第一支撑结构910和第二支撑结构920而留有一定的空隙,从而方便夹压两块夹板的一端时,使两块夹板的另一端弹性张开以夹持物体。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24所示,还可以通过结构设计,将第一夹板210、第二夹板220两端结合部位向内做斜面处理,形成支撑位,图中第一支撑结构910和第二支撑结构920分别为在第一夹板210、第二夹板220两侧设置的斜面。通过设置斜面作为支撑位,斜面之间有一定的空隙,从而方便夹压两块夹板的一端时,使两块夹板的另一端弹性张开以夹持物体。
进一步参照图3至图5,第一夹持体110、第二夹持体120、第三夹持体130、第四夹持体140和第五夹持体150均呈杆状。第一夹持体110呈折杆状,第一夹持体110整体位于同一平面,第一夹持体110与第二夹持体120的连接处为第一弹簧结构160;第二夹持体120呈直杆状,第二夹持体120位于第一夹持体110与第三夹持体130之间;第三夹持体130呈对称弯折状,第三夹持体130整体位于同一平面,第三夹持体130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三夹持体130的两侧边,第三夹持体130的第一端与第二夹持体120的连接处为第二弹簧结构170,第三夹持体130的第二端与第四夹持体140的连接处为第三弹簧结构180;第四夹持体140呈直杆状,第四夹持体140位于第三夹持体130与第五夹持体150之间;第五夹持体150呈折杆状,第五夹持体150与第四夹持体140的连接处为第四弹簧结构190。
第一弹簧结构160通过第一固定轴安装于第一夹板210,第一夹持体110远离第一弹簧结构160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夹板210,第二弹簧结构170通过第二固定轴安装于第二夹板220,第三弹簧结构180通过第三固定轴安装于第二夹板220,第三夹持体130远离第二弹簧结构170或第三弹簧结构180的侧边固定于第二夹板220,第四弹簧结构190通过第四固定轴安装于第一夹板210。关于固定轴的具体设置方式在下文中有进一步阐述。
进一步而言,如图5、图22、图23、图24和图25所示,第一支撑结构910包括第一支撑点9110和第二支撑点9120,第一支撑点9110对应于第一弹簧结构160设置,第二支撑点9120对应于第四弹簧结构190设置;第二支撑结构920包括第三支撑点9210和第四支撑点9220,第三支撑点9210对应第二弹簧结构170设置,第四支撑点9220对应第三弹簧结构180设置。图22和图23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第一支撑点9110、第二支撑点9120、第三支撑点9210和第四支撑点9220均为设置于第一夹板210上的波峰状凸起结构;图24和图25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第一支撑点9110、第二支撑点9120、第三支撑点9210和第四支撑点9220分别为设置在第一夹板210和第二夹板220上的斜面。
进一步而言,如图19所示,第一夹持体110的固定方式为:第一夹持体110包括设置于第一夹持体110端部的第一固定杆114,所述第一固定杆114朝向所述弹性夹持机构的外侧延伸,在第一夹板210上与第一固定杆114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一固定环2111,所述第一固定杆114穿装于第一固定环2111勾住所述第一固定环2111,从而固定于所述第一夹板210。
如图19所示,第五夹持体150的固定方式为:所述第五夹持体150还包括设置于第五夹持体150端部的第二固定杆154,所述第二固定杆154朝向所述弹性夹持机构的外侧延伸,在第一夹板210上与第二固定杆154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固定环2112,所述第二固定杆154穿装于第二固定环2112勾住所述第二固定环2112,从而固定于所述第一夹板210。
如图20所示,第三夹持体130的固定方式为:在第二夹板220上设有L型挡板2210,所述第三夹持体130的末端放置于L型挡板2210内,从而固定于所述第二夹板220。
如图21所示,四个弹簧结构(包括第一弹簧结构160、第二弹簧结构170、第三弹簧结构180、第四弹簧结构190)的固定方式为:在第一夹板210和第二夹板220上均设有凸柱700,凸柱700上开有凸柱固定孔710,通过棒状体800(即上文中提及的固定轴)横贯弹簧结构的弹簧孔和凸柱固定孔710,将弹簧结构固定于第一夹板210和第二夹板220上。
进一步而言,弹性夹持机构一体化成型,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制该弹性夹持机构各构件的形状,具体地,该弹性夹持机构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矩形,第三夹持体呈U型、V型或Ω型。
进一步参照图6至图10,图6是图5所示的弹性夹持机构夹持薄片状物体300时的状态示意图;图7是图5所示的弹性夹持机构夹持薄片状物体300时的另一状态示意图;图8是图5所示的弹性夹持机构夹持粗杆状物体400时的状态示意图;图9是图5所示的弹性夹持机构夹持细杆状物体500时的状态示意图;图10是图5所示的弹性夹持机构夹持眼镜腿600时的状态示意图。具体使用时,可通过本产品将蓝牙耳机、智能穿戴式电子设备等佩戴在领带、衣襟、衣领等位置,或者夹持到眼镜腿上。
进一步参照图11至图13,第一夹持体110、第二夹持体120、第三夹持体130、第四夹持体140和第五夹持体150均呈长条片状,该弹性夹持机构整体位于同一平面,第一夹持体110、第二夹持体120、第三夹持体130、第四夹持体140、第五夹持体150依次并排设置,且首尾相接;第二夹持体120和第四夹持体140为弹片;第二夹持体120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夹持体110的端部侧边、第二端连接于第三夹持体130的端部侧边,第四夹持体140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五夹持体150的端部侧边、第二端连接于第三夹持体130的端部侧边。
进一步而言,如图13、图22、图23、图24和图25所示,第一支撑结构910包括第一支撑点9110和第二支撑点9120,第一支撑点920设置于第一夹持体110的延伸端,第二支撑点9120设置于第五夹持体150的延伸端;第二支撑结构920包括第三支撑点9210和第四支撑点9220,第三支撑点9210设置于第一夹持体110的连接端,第四支撑点9220设置于第五夹持体150的连接端。图22和图23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第一支撑点9110、第二支撑点9120、第三支撑点9210和第四支撑点9220均为设置于第一夹板210上的波峰状凸起结构;图24和图25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第一支撑点9110、第二支撑点9120、第三支撑点9210和第四支撑点9220分别为设置在第一夹板210和第二夹板220上的斜面。
进一步而言,第一夹持体110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固定孔101和第二固定孔102,第一夹持体110通过第一固定孔101和第二固定孔102固定于第一夹板210,第三夹持体130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三固定孔103和第四固定孔104,第三夹持体130的中部开设有第五固定孔105,第三夹持体130通过第三固定孔103、第四固定孔104、第五固定孔105固定于第二夹板220,第五夹持体150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六固定孔106和第七固定孔107,第五夹持体150通过第六固定孔106、第七固定孔107固定于第一夹板210。
进一步参照图14至图18,图14是图13所示的弹性夹持机构夹持薄片状物体300时的状态示意图;图15是图13所示的弹性夹持机构夹持薄片状物体300时的另一状态示意图;图16是图13所示的弹性夹持机构夹持粗杆状物体400时的状态示意图;图17是图13所示的弹性夹持机构夹持细杆状物体500时的状态示意图;图18是图13所示的弹性夹持机构夹持眼镜腿600时的状态示意图。具体使用时,可通过本产品将蓝牙耳机、智能穿戴式电子设备等佩戴在领带、衣襟、衣领等位置,或者夹持到眼镜腿上。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