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04832B - 电子看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看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04832B
CN104504832B CN201410857631.5A CN201410857631A CN104504832B CN 104504832 B CN104504832 B CN 104504832B CN 201410857631 A CN201410857631 A CN 201410857631A CN 104504832 B CN104504832 B CN 1045048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inverter
door
control circuit
switch unit
res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5763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04832A (zh
Inventor
陈志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AFENC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AFENC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AFENC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AFENC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85763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048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048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048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048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048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3/00Burglar, theft or intruder alarms
    • G08B13/02Mechanical actuation
    • G08B13/08Mechanical actuation by opening, e.g. of door, of window, of drawer, of shutter, of curtain, of blin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子看门装置,包括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控制电路、身份识别模块、报警模块、反馈电路;第一开关单元根据外门的关闭、打开状态实现通断控制,第二开关单元根据内门的关闭、打开状态实现通断控制;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均与控制电路连接,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身份识别模块、报警模块连接;身份识别模块的输出端与反馈电路连接;反馈电路与报警模块连接;控制电路根据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的通断状态以及通断顺序对身份识别模块、报警模块进行控制,反馈电路根据身份识别模块的输出结果对报警模块以及身份识别模块进行控制。本发明利用普遍存在的双门结构,为使用非电驱门锁的门户带来可靠易用的防卫能力。

Description

电子看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防盗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看门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上广泛使用的非电动门锁如暗锁,不论A级、B级甚至超B级锁具,由于不能阻止钥匙以外的各种开锁工具进入锁头开锁,更不能及时对越来越高效的非法攻门、开锁行为发出警告,因此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商品化的电子防盗报警产品以帮助用户看家护门。但是目前这些产品都主要依靠遥控器进行各种功能开启/关闭的操作,实际使用起来很不方便,特别对于老人和小孩,稍不小心就会引起误报。由于这些配合非电动门锁的看门防盗产品使用不够方便,普通居民还是依赖于在大门外加装各种款式的防盗门来护家防盗。但没有电子技术的主动防护(例如报警阻吓),非法开门尤其是技术开锁犯罪仍然肆无忌惮。
现有商品化的配合非电力驱动的机械门锁使用的电子看门产品,不论使用何类侦测/感应技术,如小角度“幕帘式”红外线侦测、门磁开关、震动感应等,主流产品都需要用户持有一个多键遥控器,出门后记得启动运行(布防),返回开门时提前关闭(撤防)。而手动开关的产品因防护意义实在太低已极少使用。对于连带有室内红外/微波/烟雾/燃气等探头的看家系统,有部分产品可以利用定时功能在系统主机上预先设定布/撤防时间,让用户在家休息时能自动设防,可事实上依靠预设时间布/撤防常常难以适应用户随时变化的生活需求而造成错报,例如有家人半夜临时起身进入了防区,要先进行撤防,否则造成报警惊吓用户自己和邻居。其余无定时设定功能的产品,如独立装于大门上的无线遥控报警器,用户在家休息可以开启设防,只是设防后再有开门行为时,同样需要提前用遥控器先进行撤防操作。因此不论是套装的安防系统还是独立的电子看门产品,操作使用均较为麻烦,误操作后报警声音响亮扰邻,实际仅仅于家中人少或无人在家的情况下使用。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看门装置,利用现有的双门结构,不依赖用户的遥控操作便能全天自动运行。
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种电子看门装置,包括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控制电路、身份识别模块、报警模块、反馈电路;
所述第一开关单元根据外门的关闭、打开状态实现通断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单元根据内门的关闭、打开状态实现通断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均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身份识别模块、所述报警模块连接;所述身份识别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反馈电路连接;所述反馈电路与所述报警模块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通断状态以及通断顺序对所述身份识别模块、所述报警模块进行控制,所述反馈电路用于根据所述身份识别模块的输出信号对所述报警模块以及所述身份识别模块进行控制。
本发明利用现实生活中普遍已有的双门结构,在外门和内门上设置开关单元,通过细导线与控制电路连接,控制电路根据外门、内门的开关状态和用户开关门的动作顺序对身份识别模块、报警模块、音讯提示模块进行控制,为使用非电驱门锁的门户带来可靠易用的防卫能力。本发明的电子看门装置无需用户进行布防/撤防操作,具备全自动运行的日夜看门能力以及可靠的前置防范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电子看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电子看门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电子看门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电子看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外门和外门框的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外门的俯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外门打开一个角度θ时的俯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电子看门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开关单元,2、第二开关单元,3、控制电路,4、身份识别模块,41、身份识别单元,5、报警模块,51、报警单元,6、反馈电路,7、音讯提示模块,8、第三开关单元,9、第二控制电路,100、外门,200、内门,310、第一干簧管,320、第一磁铁,321、PCB板,322、托架,330、第三干簧管,410、第二干簧管,420、第二磁铁,500、外门框,600、内门框,700、墙体,800、把手,900、与门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提供一种电子看门装置,包括第一开关单元1、第二开关单元2、控制电路3、身份识别模块4、报警模块5、反馈电路6。
第一开关单元1、第二开关单元2均与控制电路3连接,控制电路2的输出端分别与身份识别模块4、报警模块5连接;身份识别模块4的输出端与反馈电路6连接;反馈电路6与报警模块5连接;控制电路3根据第一开关单元1和第二开关单元2的通断状态以及通断顺序对身份识别模块4、报警模块5进行控制,反馈电路6用于根据身份识别模块4的输出信号对报警模块5以及身份识别模块4进行控制。
在本实施例一中,第一开关单元1根据外门的关闭、打开状态实现导通或断路,例如采用接触式机械开关,或者非接触的磁簧开关、电子开关等,当外门关闭时,第一开关单元1导通,外门打开时,第一开关单元1断路。同理,第二开关单元2根据内门的关闭、打开状态实现通断控制。
控制电路3根据第一开关单元1和第二开关单元2的通断状态以及通断顺序对身份识别模块4和报警模块5进行控制,这样就可以结合用户进门、出门的动作来实现电子看门装置的自动运行。下面给出一个实例进行说明。
在本实例中,假设身份识别模块4和报警模块5均为高电平有效,即身份识别模块4和报警模块5接收高电平时才工作。假设外门打开时第一开关单元1断路,外门关闭时第一开关单元1导通;内门打开时第二开关单元2断路,内门关闭时,第二开关单元2导通。
当内门、外门均关闭时,第一开关单元1和第二开关单元2均为导通状态,此时控制电路3输出低电平,身份识别模块4和报警模块5均不工作。
当用户离家外出时,先打开内门,此时第二开关单元2断路、第一开关单元1导通,控制电路3输出低电平,身份识别模块4和报警模块5均不工作。然后用户打开内门,此时第一开关单元1、第二开关单元2均断路,控制电路仍输出低电平,身份识别模块4和报警模块5均不工作。
用户出家门后,先关上内门,此时第二开关单元2导通、第一开关单元1断路,控制电路3输出低电平,身份识别模块4和报警模块5均不工作。然后用户关上外门,此时第一开关单元1、第二开关单元2均导通,控制电路3仍输出低电平,身份识别模块4和报警模块5均不工作。
当用户返家时,先打开外门,此时第一开关单元1断路,第二开关单元2导通,控制电路3输出高电平,身份识别模块4、报警模块5均工作,但报警模块5存在一定的启动时延,该启动时延即为等待身份验证的时间。在启动时延内,身份识别模块4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若用户未通过身份验证,则在启动时延结束时,报警模块5正常工作,发出报警信息。若用户通过身份验证,则身份识别模块4向反馈电路6输入信号,反馈电路6控制报警模块5不工作,或者在报警模块5已正常工作(即报警模块5已发出报警信息)后,用户才通过身份验证,则身份识别模块4同样向反馈电路6输入信号,反馈电路6控制报警模块停止工作。然后用户打开内门,此时第一开关单元1、第二开关单元2均断路,控制电路3输出低电平,身份识别模块4、报警模块5均不工作。
当用户进入室内后,先关闭外门,此时第一开关单元1导通、第二开关单元2断路,控制电路3输出低电平,身份识别模块4、报警模块5均不工作。然后用户关闭内门,控制电路3仍输出低电平,身份识别模块4、报警模块5均不工作。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的电子看门装置通过控制电路3读取并记忆第一开关单元1、第二开关单元2的通断状态以及通断顺序,就能控制身份识别模块4和报警模块5的工作状态。而第一开关单元1、第二开关单元2的通断状态以及通断顺序又与用户在离家、返家过程中内门、外门的关闭、打开状态以及开关门的顺序相对应,因此,本实施例中的电子看门装置能够利用现有的双门结构,无需用户的遥控操作便能全天自动运行,为使用非电驱门锁的门户带来可靠易用的防卫能力。
如图2所示,较佳的,上述实施例一中的电子看门装置还包括音讯提示模块7,该音讯提示模块7分别与控制电路3、身份识别模块4连接,用于根据控制电路3的输出信号以及身份识别模块4的输出信号生成相应的音讯提示。
具体的,在上面提到的实例中,在用户离家并已出外门时,先关上内门,然后关上外门,此时第一开关单元1、第二开关单元2均导通,控制电路3仍输出低电平,身份识别模块4和报警模块5均不工作,但控制电路3可通过其内部的一个分路向音讯提示模块7输入信号,触发音讯提示模块7生成第一种音讯提示,表示电子看门装置已经设防。
当用户返家时,先打开外门,此时第一开关单元1断路,第二开关单元2导通,控制电路3输出高电平,触发音讯提示模块7生成第二种音讯提示,提醒用户要进行身份验证。当用户通过身份验证后,身份识别模块4向音讯提示模块7输出信号,触发音讯提示模块7生成第三种音讯提示,表示用户已成功通过身份验证。
本实施例一还给出第一开关单元1和第二开关单元2的具体结构。如图3所示,外门100、外门框500、内门200、内门框600均与墙体700连接,内门200上固定有把手800。第一开关单元1包括第一干簧管310、第一磁铁320,其中第一干簧管310固定于外门框500上,其通过细导线与控制电路3连接(图3中未示出)。第一磁铁320固定于外门100上且与第一干簧管310相互对应,第一磁铁320用于控制第一干簧管310通断。第二开关单元2包括第二干簧管410、第二磁铁420,第二干簧管410的一端与控制电路3连接,另一端接地(图3中也未示出)。其中第二干簧管410固定于内门框600上,较佳的,可设置在电子看门装置的PCB板(该PCB板焊接有控制电路3、报警模块5的相关元器件)内;第二磁铁420固定于内门200的门页上与第二干簧管410相互对应,第二磁铁420控制第二干簧管410的通断。
干簧管也称舌簧管或磁簧开关,是一种磁敏的特殊开关,干簧管中密封有两片端点处重叠的可磁化的簧片,两簧片分隔的距离仅约几个微米,干簧管中装填有高纯度的惰性气体,在尚未操作时,两片簧片并未接触、外加的磁场使两片簧片端点位置附近产生不同的极性,结果两片不同极性的簧片将互相吸引并闭合。干簧管比一般机械开关结构简单、体积小、速度高、工作寿命长;特别是通过非表面接触进行开关控制,工作可靠性很高。因此,基于干簧管的上述优点,本实施例一中的第一开关单元1、第二开关单元2均采用干簧管和磁铁的组合结构。
当用户关闭外门100时,第一磁铁320靠近第一干簧管310,在磁场的作用下第一干簧管310导通;当用户打开外门100时,第一磁铁320远离第一干簧管310,此时第一干簧管310断开。同理,当用户关闭内门200时,第二磁铁420靠近第二干簧管410,在磁场的作用下第二干簧管410导通;而当用户打开内门200时,第二磁铁420远离第二干簧管410,第二干簧管410断开。
通过图3中的结构,即可实现通过关闭、打开外门100来实现第一开关单元1的通断控制,通过关闭、打开内门200来实现第二开关单元2的通断控制。
除了采用图3中所示的结构外,第一开关单元1、第二开关单元2也可采用现有的接触式机械开关或者电子开关,此处不再进行详述。
本实施例一还分别提供控制电路3、身份识别模块4、报警模块5、反馈电路6以及音讯提示模块7的具体结构,为便于说明,下面将控制电路3、身份识别模块4、报警模块5、反馈电路6以及音讯提示模块7连接在一个完整的电路原理图中,但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请求保护的范围。
如图4所示,上述的控制电路3包括反相器U1、U2、U3、U4、U5,与门电路900,开关二极管D1、D2、D3、D4,电阻R1、R2、R3、R4,电容C1。其中,与门电路900也可采用其它等效数字逻辑单元。
反相器U1的输入端通过第一开关单元1后接地、通过电阻R1接电源,反相器U1的输出端分别与反相器U2的输入端、开关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开关二极管D1的负极串接电阻R3、电容C1后接地;反相器U2的输出端经电阻R4后分别与开关二极管D3、D4的正极连接。电阻R3一端与开关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反相器U3的输入端、开关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
反相器U5的输入端通过第二开关单元2接地、通过电阻R2接电源,反相器U5的输出端分别与开关二极管D2的负极、开关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反相器U3的输出端与反相器U4的输入端连接;与门电路900的输入端分别与反相器U4的输出端、开关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与门电路900的输出端分别与身份识别模块4、报警模块5、音讯提示模块7连接。
身份识别模块4包括电阻R6、R8,反相器U6,三极管T1、身份识别单元41。
电阻R6一端与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即图4中与门电路900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反相器U6的输入端连接;反相器U6的输出端经电阻R8后连接至三极管T1的基极;三极管T1的发射极接电源,集电极与身份识别单元41连接;身份识别单元41的输出端(即图4中的V点)分别与反馈电路6、音讯提示模块7连接。
报警模块5包括电阻R5、R9,反相器U7、电容C2,三极管T2,报警单元51。
反相器U7的输入端经电阻R5后与控制电路3的输出端(即图4中与门电路900的输出端)连接,反相器U7的输出端经电阻R9后与三极管T2的基极连接;电阻R5一端与控制电路3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经电容C2后接地;三极管T2的发射极接电源,集电极与报警单元51连接。
反馈电路6包括反相器U8,电阻R7,开关二极管D5、D6,电容C3。
反相器U8的输入端经电阻R7与身份识别单元41的输出端连接,且反相器U8的输入端经电容C3接地,反相器U8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开关二极管D5、D6的负极,开关二极管D5的正极与反相器U6的输入端连接,开关二极管D6的正极与反相器U7的输入端连接。
较佳的,在本实施一中,将反相器U4的输出端与音讯提示模块7连接。
图4中的各个电阻由于其所处的电路连接位置不同,其阻值的大小需要合理设计,而电容的大小以及电源Vcc高低均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图4中给出了部分元器件的参数(包括电阻的阻值),仅供参考,但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请求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4所示的电路原理图,且一并参照图1至图3,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电子看门装置的工作原理。
由图4可知,当外门100、内门200均关闭时,第一开关单元1、第二开关单元2均导通,反相器U1、U5的输入端都是低电平,反相器U2的输出端也是低电平。虽然反相器U5输出为高电平,但由于开关二极管D2的隔离,P点处于低电位,这样与门电路900的输出就是低电平,因此控制电路3不会驱动身份识别模块4、报警模块5工作,而反相器U4的输出也是低电平,音讯提示模块7也不会工作(本实施例中音讯提示模块7也是高电平驱动有效)。
当用户离家外出时,先要打开内门200,因第二磁铁420远离第二干簧管410,第二干簧管410由导通转为断路,反相器U5的输出转为低电平,经开关二极管D2使反相器U3的输入、反相器U4的输出成为低电平,因此与门电路900的输出也是低电平,身份识别模块4、报警模块5、音讯提示模块7均不工作,本实施例一中的电子看门装置不会进入设防状态。然后用户打开外门100,第一干簧管310断路,但因为反相器U3的输入、反相器U4的输出仍为低电平,与门电路900的输出依然是低电平,身份识别模块4、报警模块5、音讯提示模块7均不工作。
由于此时用户已出门,用户出门后先要关闭内门200,第二磁铁420靠近第二干簧管410并使其导通,反相器U5的输出转为高电平,但由于开关二极管D2的隔离,图4中P点的电位将由反相器U2的输出决定,但反相器U4输出低电平,因此与门电路900输出低电平,身份识别模块4、报警模块5、音讯提示模块7均不工作。最后用户关闭外门100,因第一磁铁320回位,使第一干簧管310导通,此时反相器U1输入为低电平,反相器U2依然输出低电平,由于开关二极管D4的隔离,不会使与门电路900的输出翻转为高电平,因此身份识别模块4、报警模块5均不工作。但反相器U1输出的高电平会使反相器U3的输入端经过电阻R3对电容C1的充电后转为高电平,从而使反相器U4输出高电平且一直维持高电平,并触发音讯提示模块7工作,使其生成第一种音讯提示,表示本实施例一中的电子看门装置已经设防。其中可通过合理安排电阻R3与电容C1的大小来设置电阻R3对电容C1的充电时间,例如设置为5秒,则在5秒的充电时间内可以等待用户是否确定关闭外门100。在本实施例一中,若反相器U4的输出端不与音讯提示模块7连接,则在关闭外门100时不会生成音讯提示,但完全不影响控制电路3对身份识别模块4与报警模块5的控制。
用户返家开门时是在设防的状态下进行的。用户首先打开外门100,第一磁铁320与第一干簧管310远离,第一干簧管310断路,反相器U1的输入及反相器U2的输出转为高电平,此时由于内门200是关闭状态,第二开关单元2保持导通(第二干簧管410保持导通),反相器U5的输出仍是高电平,由于开关二极管D3的隔离,P点的电位仍然由反相器U2的输出决定。由于反相器U2输出高电平,所以反相器U2的输出经电阻R4加入P点仍是高电平,而反相器U4的输出保持为高电平,因此P点的高电平与反相器U4输出的高电平一起使与门电路900的输出翻转为高电平,此时音讯提示模块7工作,生成第二种音讯提示,提醒用户进行身份验证。身份识别模块4也开始工作,与门电路900输出的高电平经电阻R6、反相器U6驱动三极管T1导通,给身份识别单元41加电,让用户进行身份验证操作,其中身份识别单元41可以是装于内门200外的指纹识别器、非接触IC卡或数字密码按键盘等。由于驱动报警单元51的三极管T2要经过由电阻R5、电容C2构成的延时使反相器U7的输出为低电平后才能导通,因此就产生了等待身份验证的时间,本实例一中等待身份验证的时间设置为15秒(等待身份验证的时间通过调整电阻R5、电容C2的大小进行设置),在这15秒内,如果用户通过身份验证,身份识别单元41的输出端V为高电平,则会触发音讯提示模块7生成第三种音讯提示,告诉用户成功通过身份验证。然后身份识别单元41的输出经过反馈电路6,即通过电阻R7、电容C3的延时(例如延时1秒)后再使反相器U8的输出转为低电平,则可以经由开关二极管D6对电容C2进行放电后保持反相器U7的输出为高电平,从而提前终止因三极管T1即将导通而造成的报警。同时经开关二极管D5使反相器U6的输入成为低电平,从而结束三极管T2的导通,使身份识别单元41断电。也就是说用户因身份验证正确后可以继续开启内门200。但不论何种原因,如果超过15秒没有通过身份验证,致使反相器U8没有输出低电平经开关二极管D6终止电容C2的充电,都将导致反相器U7按时翻转为低电平,从而驱动三极管T2导通并引发报警。当然,在发出报警后才通过身份验证的,仍可以使反相器U8的输出转为低电平,从而经开关二极管D6终止三极管T2开启的报警进程。因此,在本实施例一中,身份识别单元41应选择操作简便的方案。
现有许多商品化的身份识别技术可以采用。但考虑到安装难易、供电保证、特别是操作的简便可靠性,本实施例一中的身份识别单元41实际是采用以无线联系的滚动码接收及解码电路。由于滚动码在使用中每次的编码依照某种算法变化而不重复,几乎不可破解,因此本实施例一中以滚动码作为电子身份。采用滚动码的发射/接收电路都十分小巧省电,滚动码接收及解码电路可焊定在控制电路板上与本实施例一中的电子看门装置共用电池进行供电,不需穿损内门再架设一套昂贵甚至难用的其它电子识别装置。而用户每次进行身份验证时就是发射一次编码,这样只要把发射器做成单按钮、用纽扣电池供电的便携终端,就可以让用户随身佩带,在开门时便可快速进行身份验证。
用户打开外门100后再打开内门200,第二磁铁420远离第二干簧管410,第二干簧管410断路,使反相器U5输出低电平,开关二极管D2导通,经开关二极管D2、反相器U3使反相器U4的输出保持低电平,所以与门电路900不会输出高电平去驱动身份识别模块4、报警模块5、音提示模块7。用户进入室内后就要先关上外门100,此时反相器U4仍输出低电平,与门电路900输出低电平,身份识别模块4、报警模块5、音讯提示模块7均不工作。用户再关上内门200,第二磁铁420回位使第二干簧管410导通,反相器U5的输出转为高电平,由于外门100已关,反相器U2输出低电平经电阻R4、开关二极管D4输入至与门电路900的一个输入端,使与门电路900的输出维持低电平,不会驱动身份识别模块4、报警模块5。但反相器U1输出的高电平通过开关二极管D1、电阻R3向电容C1充电一段时间(假设为5秒)后使反相器U3的输入变为高电平,也使得反相器U4的输出变为高电平,从而反相器U4输出的高电平会驱动音讯提示模块7生成第一种音讯提示,告知用户电子看门装置又进入了设防状态。
当用户再从家里先打开内门200时,因第二磁铁420离开第二干簧管410,第二干簧管410由导通转为断路,反相器U5的输出转为低电平,经开关二极管D1使反相器U3的输入、反相器U4的输出成为低电平,与门电路900的输出依然是低电平,仍然不会驱动身份识别模块4、报警模块5、音讯提示模块7,电子看门装置不进入设防状态。此后无论外门100开启或关闭,与门电路900的输出保持低电平,身份识别模块4、报警模块5、音讯提示模块7均不工作,也就是说用户从室内临时开门外出若只关闭外门100而不关闭内门100,返回开门时就不用进行身份验证。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一中的电子看门装置不需要用户通过遥控器进行遥控操作就能全天自动运行,不论是在家休息还是出行,都无需用户进行布防/撤防操作。本实施例一中的电子看门装置利用现实生活中普遍已有的双门结构,在内门200、外门100上设置开关单元,通过控制电路3根据内门200、外门100的打开、关闭状态以及打开、关闭内门200、外门100的顺序对身份识别模块4、报警模块5、音讯提示模块7进行控制。在双门结构上安装本实施例一中的电子看门装置后,能为不论使用何种级别的非电驱门锁的门户带来可靠易用的防卫能力。
实施例二
上述实施例一中,在等待身份验证期间内,外门100已经完全打开,此时窃贼或歹徒仍有可能利用开锁技术快速地、强行地打开内门200,这样报警电路5不会工作,是电子看门装置的漏洞。因此在本实施例二中,为进一步提高电子看门装置的防卫能力,增加一个第三开关单元8,并且相应地增加一个第二控制电路9。
图5为本实施例二中的电子看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二中的电子看门装置包括:第一开关单元1、第二开关单元2、控制电路3、身份识别模块4、报警模块5、反馈电路6、音讯提示模块7、第三开关单元8、第二控制电路9。其中,第一开关单元1、第三开关单元8均根据外门100的关闭、打开状态实现通断控制,但两者在通断控制时对外门100打开或关闭时的角度要求稍有不同,例如,外门100打开一定角度时,第一开关单元1仍导通,但第三开关单元8已断路,当外门100打开角度增加时,第一开关单元1才断路。第二开关单元2根据内门200的关闭、打开状态实现通断控制。
第一开关单元1、第二开关单元2均与控制电路3连接,控制电路2的输出端分别与身份识别模块4、报警模块5连接;身份识别模块4的输出端与反馈电路6连接;反馈电路6与报警模块5连接;控制电路3根据第一开关单元1和第二开关单元2的通断状态以及通断顺序对身份识别模块4、报警模块5进行控制,反馈电路6用于根据身份识别模块4的输出结果对报警模块5以及身份识别模块4进行控制。第三开关单元8分别与控制电路3、第二控制电路9连接;第二控制电路9分别与第三开关单元8、控制电路3、报警模块5连接,用于根据第三开关单元8的通断状态以及控制电路3的输出信号对报警模块5进行控制。
下面以一个实例进行说明。假设身份识别模块4、报警模块5、音讯提示模块7均为高电平有效,即身份识别模块4、报警模块5、音讯提示模块7均在接收高电平时才工作。
当用户返家时,先打开外门100,当外门100打开至一定角度,第一开关单元1断路,但第三开关单元8仍保持导通,第二开关单元2导通,此时控制电路3输出高电平,第二控制电路9输出低电平,身份识别模块4、报警模块5、音讯提示模块7均进入工作状态,音讯提示模块7生成第二种音讯提示,告知用户进行身份验证。而报警模块5存在一定的启动时延,该时延即为等待身份验证的时间,在该时延内,身份识别模块4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若用户未通过身份验证,则在启动时延结束时,报警模块5正常工作,发出报警信息。若用户通过身份验证,则身份识别模块4向反馈电路6输入高电平,反馈电路6控制报警模块5不工作,如果在报警模块5已进入工作(即报警模块5已发出报警)后,用户才通过身份验证(即身份验证超时),身份识别模块4仍旧会向反馈电路6输入高电平,反馈电路6控制报警模块停止工作。在用户通过身份验证后,身份识别模块4向音讯提示模块7输入高电平,音讯提示模块7生成第三种音讯提示,告知用户已成功通过身份验证。如果不是用户开门,不进行身份验证,而是继续打开外门100(增加外门100的打开角度),则第三干簧管330将断路,此时第一干簧管310断路、第二干簧管410导通,控制电路3输出高电平、第二控制电路9也输出高电平,第二控制电路9直接控制报警模块5工作,报警模块5立即发出报警信息。然后不管外门100是否重新掩回,第二控制电路9都将维持报警模块5保持工作,一直发出报警信息。也就是说,无论窃贼或歹徒具备多快的技术开门能力,只要拉开外门100前没有通过身份识别就会引发本看门装置不可逆的报警,极大提高了电子看门系统的防范能力。
用户离家出门时,先打开内门200,第二开关单元2断路,第一开关单元1、第三开关单元8均保持导通,控制电路3、第二控制电路9均输出低电平,身份识别模块4、报警模块5、音讯提示模块7均不工作。然后用户打开外门100至一定角度,此时第一开关单元1断路,第二开关单元2断路,第三开关单元8保持导通,控制电路3、第二控制电路9仍然输出低电平,身份识别模块4、报警模块5、音讯提示模块7均不工作。当用户继续打开外门100,增加外门100的打开角度,第一开关单元1、第三开关单元8均断路,第二开关单元2断路,此时控制电路3、第二控制电路9依旧输出低电平,身份识别模块4、报警模块5、音讯提示模块7均不工作。
用户离家出门前,先要关闭内门200,此时第二开关单元2导通,第一开关单元1、第三开关单元8保持断路,控制电路3、第二控制电路9仍然输出低电平,身份识别模块4、报警模块5、音讯提示模块7均不工作。然后用户关闭外门100至一定角度,此时第三开关单元8导通,第一开关单元1保持断路,第二开关单元2保持导通,控制电路3、第二控制电路9仍然输出低电平,身份识别模块4、报警模块5、音讯提示模块7均不工作,当外门100完全关闭后,第一开关单元1、第二开关单元2、第三开关单元8均导通,控制电路3、第二控制电路9仍然输出低电平,身份识别模块4、报警模块5均不工作,但控制电路3可通过其中的一个分路向音讯提示模块7输入高电平,驱动音讯提示模块7工作,发出第一种音讯提示,告知用户电子看门装置已设防。
与实施例一中提供的实例类似,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二中的电子看门装置通过控制电路3、第二控制电路9读取并记忆第一开关单元1、第二开关单元2、第三开关8的通断状态以及通断顺序,就能控制身份识别模块4、报警模块5、音讯提示模块7的工作状态。而第一开关单元1、第二开关单元2、第三开关单元8的通断状态以及通断顺序又与用户在离家、返家过程中内门200、外门100的关闭、打开状态以及开关门的顺序相对应,因此,本实施例二中的电子看门装置能够利用现有的双门结构,无需用户进行现有技术中的遥控操作便能全天自动运行,为使用非电驱门锁的门户带来可靠易用的防卫能力。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二中的电子看门装置增加了第三开关单元8、第二控制电路9,在打开外门100一个不大的角度时,用户须及时进行身份验证,否则继续打开外门100将导致报警电路5不可逆地进入报警状态,有效提升了电子看门系统的防卫能力。
本实施例二还给出第一开关单元1、第二开关单元2以及第三开关单元8的具体结构。参照图3、图6,一并参照图5,外门100、外门框500、内门200、内门框600均与墙体700连接,内门200上固定有把手800。第一开关单元1包括第一干簧管310、第一磁铁320,其中第一干簧管310固定于外门框500上,第一干簧管310的两端焊接有细导线,一端接入控制电路3,另一端接地。较佳的,将第一干簧管310接入固定于内门框200上的电子看门装置的PCB板(该PCB板上焊接有控制电路3、滚码接收及解码电路、报警模块5、第二控制电路9的相关元器件),第一磁铁320对应第一干簧管310固定安装于外门100上,用于控制第一干簧管310的通断;第二开关单元2包括第二干簧管410、第二磁铁420,其中第二干簧管410固定在内门框600上,较佳的,第二干簧管410固定在内门200有门锁一侧的内门框600上的电子看门装置的PCB板(该PCB板内焊接有控制电路3、滚码接收及解码电路、第二控制电路9、报警模块5的相关元器件)里,第二磁铁420固定在内门200的门页上且与第二干簧管410相对应。第三开关单元8包括安装在外门框上的第三干簧管330,第一磁铁320用于控制第一干簧管310、第三干簧管330的通断;第一干簧管320通过细导线连接控制电路3;第三干簧管320的两端也分别用细导线与控制电路3及第二控制电路9连接。
较佳的,第一干簧管310、第三干簧管330均置于外门框内且两者稍微分开并列,第三干簧管330拥有比第一干簧管310更高的磁敏感度,也就是说使第三干簧管保持导通的磁场强度要求比第一干簧管310更低。在本实施例二中,第一干簧管310、第三干簧管330与第一磁铁320的位置关系详见图6、图7、图8。
图6是外门100和外门框500的侧视图。第一干簧管310、第三干簧管330平放于PCB板321内,PCB板321位于外门框500内顶部外门端的居中处,将内嵌有第一磁铁320的托架322固定于对应PCB板321稍低些的外门100的内面上。随着外门100的打开或关闭,在水平方向第一磁铁320可以与第一干簧管310、第三干簧管330无接触的相对运行。
图7是与图6相应的外门100的俯视图,图7中未画出外门框500,仅表明在外门100关闭时,第一磁铁320与第一干簧管310、第三干簧管330的位置关系。其中两条虚线对应的距离r1、r3分别代表第一干簧管310、第三干簧管330受第一磁铁320磁场作用的导通距离,即第一干簧管310与第一磁铁320的距离小于或等于r1时能受到第一磁铁320的磁场作用而导通,第三干簧管330与第一磁铁320的距离小于或等于r3时能受到第一磁铁320的磁场作用而导通。
图8是外门100打开一个角度θ的俯视图。此时随着外门100的开启,第一磁铁320距离第一干簧管310、第三干簧管330分别是r1′、r3′。对照图7,r3′与r3近似相等,r1′却远大于r1,因此即使第一干簧管310、第三干簧管330的磁敏感度相近,此时也能实现第一干簧管310因距离第一磁铁320更远成断路态,而第三干簧管330距第一磁铁320更近呈导通态。当然,外门100打开的角度继续增大将导致第一磁铁320与第三干簧管330的距离增大,从而使第三干簧管330也成为断路态。这样第一干簧管310、第三干簧管330随着外门100的打开、关闭状态而呈现出3种组合:(1)第一干簧管310、第三干簧管330均导通;(2)第一干簧管310导通、第三干簧管330断路;(3)第一干簧管310、第三干簧管330均断路。该处3种状态与上面实例中的描述吻合,从而实现本实施例二中电子看门装置的运行效果。
下面再结合电路原理图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二中电子看门装置的工作原理。本实施例二中采用的控制电路3、身份识别模块4、报警模块5、反馈电路6以及音讯提示模块7的具体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相同,但在本实施例二增加了第三开关单元8和第二控制电路9。为便于说明,下面将第一开关单元1、第二开关单元2、控制电路3、身份识别模块4、报警模块5、反馈电路6、音讯提示模块7、第三开关单元8、第二控制电路9连接在一个完整的电路原理图中进行详细阐述,但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请求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9,且一并参照图1至图8,本实施例二中的第二控制电路9包括反相器U10,电阻R10、R11、R12、R13、R14、R15,开关二极管D7,晶闸管Tr1、Tr2
反相器U10的输入端分别通过第三开关单元8连接电源、通过电阻R10接地,反相器U10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4分别连接至开关二极管D7的正极、晶闸管Tr2的控制极。开关二极管D7的负极与反相器U5的输出端连接。
晶闸管Tr1的正极与反相器U4的输出端连接,晶闸管Tr1的负极经电阻R5后与反相器U7的输入端连接,晶闸管Tr1的负极经电阻R12后接地,晶闸管Tr1的负极还与晶闸管Tr2的正极连接,晶闸管Tr1的控制极经电阻R11与所述与门电路900的输出端连接。晶闸管Tr2的负极经电阻R15与反相器U7的输入端连接,晶闸管Tr2的负极还通过电阻R13接地。
图9中的各个电阻由于其所处的电路连接位置不同,其阻值的大小需要合理设计,而电容的容值以及电源Vcc大小均可根据实际电路需求进行调整。图9中给出了部分元器件的参数(包括电阻的阻值),仅供参考,但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请求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9所示的电路原理图,且一并参照图1至图8,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电子看门装置的工作原理。
由图9可知,当外门100、内门200均关闭时,第一开关单元1、第二开关单元2、第三开关单元8均导通,反相器U1、U5的输入端都是低电平,反相器U2的输出端是低电平,反相器U10的输出端也是低电平。虽然反相器U5输出为高电平,但由于开关二极管D2的隔离,P点处于低电位,这样与门电路900的输出就是低电平,晶闸管Tr1、Tr2不导通,因此控制电路3、第二控制电路9不会驱动身份识别模块4、报警模块5、音讯提示模块7工作,而反相器U4的输出也是低电平,音讯提示模块7也不会工作(设音讯提示模块7高电平有效)。
当用户离家外出时,先打开内门200,因第二磁铁420远离第二干簧管410,第二干簧管410由导通转为断路,U5的输出转为低电平,经开关二极管D2使反相器U3的输入、反相器U4的输出成为低电平,因此与门电路900的输出也是低电平,晶闸管Tr1、Tr2均不导通。身份识别模块4、报警模块5、音讯提示模块7均不工作,本实施例二中的电子看门装置不会进入设防状态。然后用户打开外门100至一定角度,此时第一干簧管310断路、第三干簧管330保持导通,但因为反相器U3的输入、反相器U4的输出仍为低电平,与门电路900的输出依然是低电平,晶闸管Tr1、Tr2均不导通,身份识别模块4、报警模块5、音讯提示模块7均不工作。随着用户继续增大外门100的打开角度,第一干簧管310、第三干簧管330均断路,反相器U3的输入、反相器U4的输出仍为低电平,与门电路900的输出是低电平,晶闸管Tr1、Tr2不导通,身份识别模块4、报警模块5、音讯提示模块7均不工作。
由于此时用户已步出外门,一定是转身先关闭内门200,第二磁铁420靠近第二干簧管410并使其导通,反相器U5的输出转为高电平,但由于开关二极管D2的隔离,图4中P点的电位将由反相器U2的输出决定,但反相器U4输出低电平,因此与门电路900输出低电平,晶闸管Tr1、Tr2均不导通,身份识别模块4、报警模块5、音讯提示模块7均不工作。用户关闭外门100至一定角度,使第三干簧管330导通,此时第一干簧管310仍然保持断路,反相器U3的输入、反相器U4的输出仍为低电平,与门电路900的输出是低电平,晶闸管Tr1、Tr2不导通,身份识别模块4、报警模块5、音讯提示模块7均不工作。然后随着用户继续关闭外门100,第一干簧管310、第三干簧管330均导通,此时反相器U1输入为低电平,反相器U2依然输出低电平,由于开关二极管D4的隔离,不会使与门电路900的输出翻转为高电平,晶闸管Tr1、Tr2均不导通,身份识别模块4、报警模块5均不工作。但反相器U1输出的高电平会使反相器U3的输入端经过电阻R3对电容C1的充电后转为高电平,从而使反相器U4输出高电平且一直维持高电平,并触发音讯提示模块7工作,使其生成第一种音讯提示,表示看门装置已经设防。其中可通过合理安排电阻R3与电容C1的大小来设置电阻R3对电容C1的充电时间,例如设置为5秒,则在5秒的充电时间内可以等待用户是否确定关闭外门。在本实施例二中,若反相器U4的输出端不与音讯提示模块7连接,则在关闭外门100时不会生成音讯提示,但完全不影响控制电路3对身份识别模块4与报警模块5的控制。
当内门200、外门100关闭时,电子看门装置处于设防状态,用户返家开门时是在设防的状态下进行的。用户先开外门100,就如同普通开门动作:须在外门100开至一定角度后停下,以抽出锁头上的钥匙。此时第一干簧管310断路,而第三干簧管330保持导通(如图6所示,第一磁铁320向左随外门100移动后停下,等效于使外门100稍微打开数厘米的缝隙,此时第一干簧管310断路,而第三干簧管330保持导通),则反相器U10的输出仍维持低电平,晶闸管Tr2不导通,此时反相器U1的输入及反相器U2的输出转为高电平,由于内门200是关闭状态,第二开关单元2保持导通(第二干簧管410保持导通),反相器U5的输出仍是高电平,由于开关二极管D3的隔离,P点的电位仍然由反相器U2的输出决定。由于反相器U2输出高电平,所以反相器U2的输出经电阻R4加入P点仍是高电平,而反相器U4的输出保持为高电平,因此P点的高电平与反相器U4的输出一起使与门电路900的输出翻转为高电平,此时音讯提示模块7工作,生成第二种音讯提示,提醒用户进行身份验证。与门电路900输出的高电平经电阻R11加在晶闸管Tr1的控制极,反相器U4输出的高电平加在晶闸管Tr1的正极,晶闸管Tr1导通,分别给身份识别模块4、报警模块5输入高电平。身份识别模块4开始工作,晶闸管Tr1输出的高电平经电阻R6、反相器U6驱动三极管T1导通,给身份识别单元41加电,使身份识别单元41得电开通,等待用户进行身份识别操作,原则上说身份识别单元41可以是装于内门200外的指纹识别器、非接触IC卡或数字密码按键盘等。由于驱动报警单元51的三极管T2要经过由电阻R5、电容C2构成的延时(例如15秒)使反相器U7输出为低电平后才能导通,因此就产生了等待身份验证的时间,本实施例二中也将该时间设为15秒,则在这15秒内,如果用户通过身份验证,身份识别单元41的输出端V为高电平,则会触发音讯提示模块7生成第三种音讯提示,告诉用户成功通过身份验证。然后身份识别单元41的输出经过反馈电路6,即通过电阻R7、电容C3的延时(例如1秒)后再使反相器U8的输出转为低电平,则可以经由开关二极管D6对电容C2进行放电后保持反相器U7的输出为高电平,从而提前终止因三极管T1即将导通而造成的报警(等同于撤防)。同时经开关二极管D5使反相器U6的输入成为低电平,从而结束三极管T2的导通,使身份识别单元41断电。也就是说用户因身份验证正确,就可以进入撤防状态而继续开启外门100,进而继续开启内门200。但不论何种原因,如果超过15秒没有通过身份验证,致使反相器U8没有输出低电平经开关二极管D6终止电容C2的充电,都将导致反相器U7按时翻转为低电平,从而驱动三极管T2导通并引发报警。当然,在发出报警后才通过身份验证的,仍可以使反相器U8的输出转为低电平,从而经开关二极管D6终止三极管T2开启的报警。
用户在听到音讯提示模块7发出的音讯提示后,停下开门转去进行身份验证,使此后15秒内身份识别单元41获得正确结果,且以高电平在V端呈现,就能通过反馈电路6终止已经开始的延时报警进程(使反相器U8输出转为低电平而使反相器U7的输入端被D6箝定于低电平)。如果用户不进行身份验证而继续开外门100,会使第三开关单元8也断路(如图6所示,第三干簧管330因远离第一磁铁320而导致其也断路),那将会使反相器U10的输出立即转为高电平,经电阻R14直接加在晶闸管Tr2的控制极,由于晶闸管Tr2的正极接于晶闸管Tr1的负极,此时反相器U4、与门电路900的输出均为高电平,晶闸管Tr1已导通,因而晶闸管Tr2触发后导通并将电阻R13上维持的电压通过电阻R15加在反相器U7的输入端,从而使反相器U7立即翻转为低电平,引发三极管T2导通,并驱动报警模块5发出报警信息。本实施例二中使用两只晶闸管是为了保证让开门行为造成的电路逻辑状态不可逆转。
如果在第一开关单元1和第三开关单元8均断路且引发报警后,用户才通过身份验证,仍然可以使身份识别单元41的V端输出高电平,通过电阻R7、电容C3的延时(例如1秒)后再使反相器U8的输出转为低电平,则可以经由开关二极管D6、电阻R15,拉低反相器U7的输入端电压,使其输出为高电平,从而终止因三极管T2导通而触发的报警。
考虑到操作的简便可靠性,本实施例二中的身份识别单元采用以无线联系的滚动码接收及解码电路。采用滚动码的发射/接收电路都十分小巧省电,滚动码接收及解码电路可焊定在控制电路板上与本电子看门系统共用电池供电,不需穿损内门另接一套昂贵甚至难用的其它电子识别装置。而用户每次进行身份验证时就是发射一次编码,这样只要把发射器做成单按钮、用纽扣电池供电的便携终端,就可以让用户随身佩带,在开门时便可快速进行身份验证。
例如在一个使用场景中,当外门100(装有本实施例二中的电子看门系统的防盗门)被打开几厘米的缝隙时,开门者会听到第二种音讯提示,意思表示“外门已开,请回答身份”。如果开门者是主人,就如同平时开门一样,他(她)只需要停住外门,从门锁上抽出钥匙,再从钥匙串中找到已配对正确的滚动码发射端(相当于一套电子密钥),按一下按钮,就会获得如前述的成功通过身份验证的第三种音讯提示(该音讯提示也表示电子看门系统已撤防)然后完全打开外门,继续站在门前开启内门。而没有配对正确的滚码发射端或者密钥不对者,要想站在门前继续开门已经是身处报警状态了。
这样用户正确打开外门100后再打开内门200,第二磁铁420远离第二干簧管410,使反相器U5输出低电平,开关二极管D2导通,经开关二极管D2、反相器U3使反相器U4的输出保持低电平,所以与门电路900输出低电平,晶闸管Tr1、Tr2均不导通,身份识别模块4、报警模块5、音讯提示模块7均不工作。用户进入室内后就要先关上外门100,此时反相器U4仍输出低电平,与门电路900输出低电平,晶闸管Tr1、Tr2均不导通,身份识别模块4、报警模块5、音讯提示模块7仍不工作。用户再关上内门200,第二磁铁420回位使第二干簧管410导通,反相器U5的输出转为高电平,由于外门100已关,反相器U2输出低电平经电阻R4、开关二极管D4输入与门电路900的一个输入端,使与门电路900的输出维持低电平,晶闸管Tr1、Tr2均不导通,不会驱动身份识别模块4、报警模块5。但反相器U1输出的高电平通过开关二极管D1、电阻R3向电容C1充电一段时间(假设为5秒)后使反相器U3的输入变为高电平,也使得反相器U4的输出变为高电平,反相器U4输出的高电平会驱动音讯提示模块7生成第一种音讯提示,告知用户电子看门装置又进入了设防状态。
当用户再从家里先打开内门200时,因第二磁铁420离开第二干簧管410,第二干簧管410由导通转为断路,反相器U5的输出转为低电平,经开关二极管D1使反相器U3的输入、反相器U4的输出成为低电平,与门电路900的输出依然是低电平,晶闸管Tr1、Tr2均不导通,仍然不会驱动身份识别模块4、报警模块5、音讯提示模块7,电子看门装置不进入设防状态。此后无论外门100开启或关闭,与门电路900的输出保持低电平,晶闸管Tr1、Tr2均不导通,身份识别模块4、报警模块5、音讯提示模块7均不工作,也就是说用户从室内临时开门外出若只关闭外门100而不关闭内门100,返回开门时就不用进行身份验证。
上述的音讯提示模块7,在除了在用户外出关门后设防、进门时的身份验证进行音讯提示,还可以对供电电源进行监控,在电源电力不足时由其发出相应的音讯提示。
本实发明中的音讯提示模块7也可以做成其他类型的提示模块,例如发光提示或声光同时提示模块,通过显示不同颜色为用户给出提示信息。
综合上述内容,本发明提供的电子看门装置,其利用现实生活中普遍已有的双门结构,在外门100和内门200上设置开关单元,根据外门100、内门200的开关状态和开关门的动作顺序对身份识别模块4、报警模块5、音讯提示模块7进行自动控制,不需用户通过遥控器的遥控操作就能全天自动运行。本发明的电子看门装置能为不论使用何种级别的非电驱门锁的门户带来可靠易用的防卫能力。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全自动运行的日夜看门能力
本发明的电子看门装置,不论用户是在家休息还是出行,都无需进行布防/撤防操作,只要有电源供应就会全天自动运行:开门出行时自动撤防,关闭内门、外门后自动恢复设防。设防是否起效、开门验证提示、身份是否正确及电源(电池)电力不足等等都有音讯及声光提示。而身份识别回应操作极其简便(只须按一下随身携带的钥匙串上如无线卡大小的单键终端按钮)。
(2)可靠的前置防范能力
本发明通过选择合适磁敏感度的干簧管,可以实现在开启外门时门缝不超过10厘米前发出音讯提示,要求开门者出具电子身份,不提交身份或身份验证不对却继续开大门缝则会立即引发报警呼叫。这样,对于任何非法之徒,哪怕拥有再快速的开门撬锁手段,因为没有正确电子身份,在拉开外门时就已引发不可逆的内外高音报警或联网拨号电话呼叫(可将音讯提示模块的蜂鸣器与第一干簧管、第三干簧管同装于外门框上);即使在小开外门后停止继续开门,若不及时出具电子身份,超过一定时间将同样引发报警,因此本发明的电子看门装置具有极强的防卫能力。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电子看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控制电路、身份识别模块、报警模块、反馈电路;
所述第一开关单元根据外门的关闭、打开状态实现通断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单元根据内门的关闭、打开状态实现通断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均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身份识别模块、所述报警模块连接;所述身份识别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反馈电路连接;所述反馈电路与所述报警模块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通断状态以及通断顺序对所述身份识别模块、所述报警模块进行控制,所述反馈电路用于根据所述身份识别模块的输出信号对所述报警模块以及所述身份识别模块进行控制;还包括音讯提示模块,所述音讯提示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所述身份识别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信号以及所述身份识别模块的输出信号生成相应的音讯提示;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反相器U1、U2、U3、U4、U5,与门电路,开关二极管D1、D2、D3、D4,电阻R1、R2、R3、R4,电容C1;
反相器U1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关单元接地、通过电阻R1接电源,反相器U1的输出端分别与反相器U2的输入端、开关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开关二极管D1的负极串接电阻R3、电容C1后接地;反相器U2的输出端经电阻R4后分别与开关二极管D3、D4的正极连接;电阻R3与电容C1连接的一端分别与反相器U3的输入端、开关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
反相器U5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二开关单元接地、通过电阻R2接电源,反相器U5的输出端分别与开关二极管D2的负极、开关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反相器U3的输出端与反相器U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与门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反相器U4的输出端、开关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所述与门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身份识别模块、所述报警模块、所述音讯提示模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看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固定于外门框上的第一干簧管和与之相对应且固定于外门上的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控制所述第一干簧管的通断,所述第一干簧管通过细导线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看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开关单元、第二控制电路,所述第三开关单元根据外门的关闭、打开状态实现通断控制,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所述第二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三开关单元、所述控制电路、所述报警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三开关单元的通断状态以及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信号对所述报警模块进行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看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固定于外门框上的第一干簧管和与之相对应且固定于外门上的第一磁铁,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包括固定于外门框上的第三干簧管,所述第一磁铁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干簧管、第三干簧管的通断;所述第一干簧管通过细导线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三干簧管的两端通过细导线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第二控制电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看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二干簧管和第二磁铁,所述第二干簧管固定于所述内门框上,所述第二磁铁固定于所述内门的门页上且与所述第二干簧管相互对应;所述第二磁铁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干簧管的通断;所述第二干簧管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看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识别模块包括电阻R6、R8,反相器U6,三极管T1、身份识别单元;
电阻R6一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反相器U6的输入端连接;反相器U6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8连接至三极管T1的基极;三极管T1的发射极接电源,集电极与所述身份识别单元连接;所述身份识别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反馈电路、所述音讯提示模块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看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模块包括电阻R5、R9,反相器U7、电容C2,三极管T2,报警单元;
反相器U7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5与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反相器U7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9与三极管T2的基极连接;电阻R5与反相器U7连接的一端通过电容C2接地;三极管T2的发射极接电源,集电极与所述报警单元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看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反相器U4的输出端与所述音讯提示模块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看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反相器U10,电阻R10、R11、R12、R13、R14、R15,开关二极管D7,晶闸管Tr1、Tr2
反相器U10的输入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三开关单元连接电源、通过电阻R10接地,反相器U10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4分别连接至开关二极管D7的正极、晶闸管Tr2的控制极;
开关二极管D7的负极与反相器U5的输出端连接;
晶闸管Tr1的正极与反相器U4的输出端连接,晶闸管Tr1的负极通过电阻R5后与反相器U7的输入端连接,晶闸管Tr1的负极通过电阻R12接地,晶闸管Tr1的负极还与晶闸管Tr2的正极连接,晶闸管Tr1的控制极经电阻R11与所述与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晶闸管Tr2的负极经电阻R15与反相器U7的输入端连接,晶闸管Tr2的负极还通过电阻R13接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看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识别单元包括滚动码接收电路。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看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电路包括反相器U8,电阻R7,开关二极管D5、D6,电容C3;
反相器U8的输入端经电阻R7与所述身份识别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且反相器U8的输入端经电容C3接地,反相器U8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开关二极管D5、D6的负极,开关二极管D5的正极与反相器U6的输入端连接,开关二极管D6的正极与反相器U7的输入端连接。
CN201410857631.5A 2014-12-31 2014-12-31 电子看门装置 Active CN1045048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57631.5A CN104504832B (zh) 2014-12-31 2014-12-31 电子看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57631.5A CN104504832B (zh) 2014-12-31 2014-12-31 电子看门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04832A CN104504832A (zh) 2015-04-08
CN104504832B true CN104504832B (zh) 2017-09-22

Family

ID=52946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57631.5A Active CN104504832B (zh) 2014-12-31 2014-12-31 电子看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0483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9402214D0 (sv) * 1994-06-22 1994-06-22 Swedish Protection Consult Överfallsalarm
CN2458413Y (zh) * 2001-01-17 2001-11-07 董文奇 免布防和撤防报警式安全防盗门
US6812836B2 (en) * 2002-11-07 2004-11-02 Napco Security Systems, Inc. Alarm system armed and disarmed by a door contact
CN201303391Y (zh) * 2008-11-14 2009-09-02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盗系统及数字电视接收终端和防盗检测装置
CN102279996B (zh) * 2010-06-10 2013-10-02 高辉群 防破坏入侵报警系统
CN101866521B (zh) * 2010-07-02 2012-07-04 叶斌 一种基于行为分析的全天候设防的家庭安防报警系统
CN203982515U (zh) * 2014-07-23 2014-12-03 杭州速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门磁传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04832A (zh) 2015-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93244A (zh) 基于门锁的异常开锁控制方法
CN111691764B (zh) 一种家用智能门锁及其控制方法
CN102279996B (zh) 防破坏入侵报警系统
CN107123223A (zh) 一种智能家居安防系统
CN102644418A (zh) 一种柜门控制报警器
CN104240354A (zh) 一种智能门户锁系统
CN203825679U (zh) 电子钥匙、防盗系统及安全系统
CN103198596A (zh) 智能联网报警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7064588A (zh) 一种防窃电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104240339B (zh) 一种门锁防盗系统及防盗方法
CN105178721A (zh) 节能安全门锁控制装置
KR20140142397A (ko) 보안 도어로크
CN201133142Y (zh) 无线报警锁
CN101691829A (zh) 一种装有防盗预警仪的三防安全门
CN106971482B (zh) 一种基于低功耗蓝牙的实时智能防盗磁扣系统
CN104504832B (zh) 电子看门装置
CN204883886U (zh) 云服务智能门禁系统
CN104060891B (zh) 自动报警门锁和防盗门
CN201972546U (zh) 带有隐藏解码器的防盗门
CN206339586U (zh) 一种防窃电系统
CN201003317Y (zh) 智能防盗锁
CN202870949U (zh) 手机控制防盗锁
CN205670316U (zh) 一种室内智能门禁设备
CN102022066A (zh) 能识别主人的防盗门及其防盗预警仪
CN204441186U (zh) 双门控制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