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44418A - 一种柜门控制报警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柜门控制报警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44418A
CN102644418A CN2012101363713A CN201210136371A CN102644418A CN 102644418 A CN102644418 A CN 102644418A CN 2012101363713 A CN2012101363713 A CN 2012101363713A CN 201210136371 A CN201210136371 A CN 201210136371A CN 102644418 A CN102644418 A CN 1026444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resistance
chip microcomputer
connect
di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3637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申开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Sanguan Security Technology & Guard Products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Sanguan Security Technology & Guard Products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Sanguan Security Technology & Guard Products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hanxi Sanguan Security Technology & Guard Products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21013637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44418A/zh
Publication of CN1026444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44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柜门控制报警器,包括主控制电路,用以对各回路实施控制;电源与柜门状态检测电路,用以给电路提供电源和检测柜门的开闭状态;电机锁电机驱动电路,用以给电机锁电机提供开启或关闭的电源,使电机锁向开启或关闭的方向运动;报警输入输出回路,用以采集各报警信号,并发出报警指令;报警器电路,用以发出声光报警,给柜门附近的人员发出报警信号;彩信模块IC7,用于实现柜门控制报警器与柜门控制者的远程联系,使柜门控制者知晓柜门控制报警器的状态并对柜门控制报警器实现远程控制。本发明能够对柜门实现远程控制与远程报警,采用多种开锁密钥控制,大幅度地提高了柜门控制系统的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柜门控制报警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柜门控制报警器,用于支持电控锁、电机锁、电插锁的控制和报警。
背景技术
从目前市场来看,还没有将远程控制与报警集中应用于柜门锁具控制与报警的产品,大部分都是报警器只起报警的作用,锁具控制器只起控制的作用。
就报警器而言,目前常见的报警器有,物体震动报警器、固定电话线拨号报警、红外线报警器、门磁无线报警器等,各类防盗报警器存在着以下缺点:1、采集的报警信息单一,不能发送综合报警现信息,易发生误报警、漏报警(不报警)。如传统红外探测器,当遇到猫、狗、老鼠走动,窗帘被风吹动、衣物晃动、冷热空气对流、风扇摇头等,会触发报警,即产生误报警;又如物体震动报警器,小动物碰触了震动报警器防范的物体,会产生误报警;普通的无线报警器,会因空中的电磁干扰产生误报,盗贼入侵时用315M或433M的干扰器(这是目前最常用的入侵方式),就能让所有的无线防盗系统通讯失灵!不能有效报警(即漏报警);而固定电话线拨号报警,因电话线易遭到破坏了,一旦电话线遭到破坏,系统就不可能报警了,即产生漏报。2、报警距离有限,有的报警器只有现场声光报警,没有远程报警功能,只能在短距离防盗或视线、听觉、有限距离内和有线防盗。3、如果报警器经常发送误报,由于现场声光报警发出的报警声较大,会对现场环境产生噪声干扰。
就门锁控制而言,门锁的开启,不外乎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数字键盘输入正确的密码开启;二是通过无线遥控器开启。这两种开启方式都是单权开启方式,存在如下缺点:1、数字键盘输入密码开启方式,容易被入侵者通过技术手段探测出开锁密码,最终实现非法开锁。2、无线遥控器开启方式,容易被入侵者通过高科技读码器,破解出遥控器的密码,使读码器变成遥控器,对门锁控制系统任意控制,打开门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柜门控制报警器,能够对柜门实现远程控制与远程报警,采用多种开锁密钥控制,采用多种报警信号的采集和传感,大幅度地提高了柜门控制系统的安全性能,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柜门控制报警器,包括主控制电路1,用以对各回路实施控制;电源与柜门状态检测电路3,用以给电路提供电源和检测柜门的开闭状态;电机锁电机驱动电路4,用以给电机锁电机提供开启或关闭的电源,使电机锁向开启或关闭的方向运动;报警输入输出回路5,用以采集各报警信号,并发出报警指令;报警器电路7,用以发出声光报警,给柜门控制器控制的柜门附近的人员发出报警信号;还包括彩信模块IC7,用于实现柜门控制报警器与柜门控制者的远程联系,使柜门控制者知晓柜门控制报警器的状态并对柜门控制报警器实现远程控制;
所述主控制电路1由单片机IC1、数据存储电路2、排电阻PRO、发光二极管LED1、LED3、电阻R1、R3、R35、键盘11、单片机内部振荡器JT1、电容C3、C4、功能开关K2、TM卡读卡头DKT组成;1-3端与3-3端联接;1-1端接排电阻PRO的公共端1脚、2-3端、电阻R1的一端、单片机IC1的38脚、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和发光二极管LED3的正极;电阻R1的另一端接单片机IC1的29脚;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级与电阻R3串联,电阻R3的另一端与2-8端和单片机IC1的42脚联接;发光二极管LED3的负极与电阻R35串联后与单片机IC1的2脚联接;排电阻PRO的2脚与2-5端和单片机IC1的37脚联接;排电阻PRO的3脚与2-6端和单片机IC1的36脚联接;1-6端与3-6端联接;1-6端与排电阻PRO的4脚和单片机IC1的35脚联接;排电阻PRO的5脚与2-4端和单片机IC1的34脚联接;1-21端与5-21端联接;1-21端与排电阻PRO的6脚和单片机IC1的33脚联接;排电阻PRO的7脚与1-25端和单片机IC1的32脚联接;1-25端与5-25端联接;排电阻PRO的8脚与1-9端和单片机IC1的31脚联接;1-9端与3-9端联接;排电阻PRO的9脚与1-8端和单片机IC1的30脚联接;1-8端与3-8端联接;单片机IC1的18脚与键盘11的1脚联接;单片机IC1的19脚与键盘11的2脚联接;单片机IC1的20脚与键盘11的3脚联接;单片机IC1的21脚与键盘11的4脚联接;单片机IC1的22脚与键盘11的5脚联接;单片机IC1的23脚与键盘11的6脚联接;单片机IC1的24脚与键盘11的7脚联接;单片机IC1的25脚与键盘11的8脚联接;单片机IC1的17脚和16脚接地端;单片机IC1的15脚接电容C3的一端和单片机内部振荡器JT1的一端;单片机IC1的14脚接电容C4的一端和单片机内部振荡器JT1的另一端;电容C3和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单片机IC1的13脚接1-11端;单片机IC1的11脚接1-10端;单片机IC1的10脚接1-13端;1-13端接5-13端;单片机IC1的9脚接1-24端;1-24端接5-24端;单片机IC1的8脚接功能开关K2的一端;功能开关K2的另一端接地;单片机IC1的7脚接1-19端;1-19端接5-19端;单片机IC1的5脚接1-7端和TM卡读卡头DKT的N端;TM卡读卡头DKT的W端接地;单片机IC1的4脚接2-8端;单片机IC1的1脚接1-20端;1-20端接5-20端;2-1端与1-1端联接并接地;单片机IC1的40脚接1-5端;单片机IC1的41脚接1-4端;单片机IC1的43脚接1-23端;单片机IC1的44脚接1-22端;
所述数据存储电路2由数据存储器IC2、监控芯片IC3、电阻R2、R6、三极管Q1、Q2、电容C1、C5、C6和蜂鸣器FMQ1组成;2-3端接电容C5的一端、数据存储器IC2的Vcc脚、三极管Q2的发射级、三级管Q1的发射极和电容C1的正极、电容C6的一极和监控芯片IC3的2脚;2-1端接蜂鸣器FMQ1的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数据存储器IC2的WP脚、A0脚、A1脚、A2脚、GND脚、电容C6的另一极、监控芯片IC3的3脚和电阻R2的一端;蜂鸣器FMQ1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阻R6串联后接2-4端;三级管Q1的集电极、电容C1的负极、电阻R2的另一极和2-8端相联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与监控芯片IC3的7脚相联接;数据存储器IC2的SCL脚与2-5端联接;数据存储器IC2的SDA脚与2-6端联接;监控芯片IC3的6脚与2-7脚联接; 
所述电源与柜门检测电路3由电源电路和柜门检测电路组成;所述电源电路由二极管D9、D10、D19、D20、三端稳压电路IC6、电容C10、C11,电阻R34组成;所述柜门检测电路由电阻R4、R5、红外线光电开关GO1、GO2、二极管D11、D12、门磁开关K5组成;3-4端外接直流电源正极,与二极管D19的正极、二极管D20的正极、二极管D9的正极联接;3-5端外接直流电瓶DP正极;二极管D19的负接经电阻R34接3-5端和二极管D10的正极; 二极管D10的负极接二极管D20的负极、电容C10的一端、稳压电路IC6的1脚和3-2端;二极管D9的负极接3-7端;稳压电路IC6的2脚、电容C10的另一端、电容C11的一端接3-1端;稳压电路IC6的3脚接电容C11的另一端、3-3端、电阻R4的一端和电阻R5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接红外线光电开关GO1的A侧的发光二极管正极;电阻R5的另一端接红外线光电开关GO2的A侧的发光二极管正极;红外线光电开关GO1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红外线光电开关GO2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红外线光电开关GO1的B侧的红外接收管的负极和红外线光电开关GO2的B侧的红外接收管的负极接3-1端;红外线光电开关GO1的B侧的红外接收管的正极与二极管D11的负极联接,二极管D11的正极与3-9端联接;红外线光电开关GO2的B侧的红外接收管的正极与二极管D12的负极联接,二极管D12的正极与3-8端联接;门磁开关K5的一端接3-1端,门磁开关K5的另一端接3-6端;3-1端接地;
所述电机锁电机驱动电路4由红外线光电开关GO3、GO4,三极管Q4、Q5、Q6、Q7,二极管D1、D2、D3、D4,电阻R9、R10、R11、R12、R13、R15、R17、R18、R19、R20、R21,电容C7、C8、C9组成;4-2端与3-2端联接,4-3端接3-3端,4-4端接1-4端,4-5端接1-5端;4-2端分别联接电阻R15的一端、三极管Q4的发射极、电阻R21的一端、三极管Q6的发射极、电阻R11的一端和电阻R13的一端;电阻R15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7的基极联接,还经过电阻R17联接二级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与二极管D2的负极和红外线光电开关GO3的4脚联接; 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7的发射极、电容C8 的正极和4-7端联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还经电容C7和电阻18串联联接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与4-6端、电容C9的正极和三极管Q5的发射极联接;电阻R21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4的基极,电阻R21的另一端还经电阻R19与二极管D4的正极联接,二极管D4的负极与二极管D3的负极和红外线光电开并的4脚联接,二极管D4的负极还与二极管D3的负极联接,二极管D3的正极与电阻R12串联后接三极管Q5的基极;电阻R1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6的基极和电阻R20的一端联接,电组R20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2的正极联接;电阻R13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5的基极;三极管Q7的集电极、电容C8的负极、电容C9的负极、三极管Q5的负极、红外线光电开关GO3的3脚和红外线光电开关GO4的3脚联接4-1端;4-3端接红外线光电开关GO3的1脚和红外线光电开关GO4的1脚;红外线光电开关GO3的2脚经电阻R9与4-5端联接;红外线光电开关GO4的2脚经电阻R10与4-4端联接;4-1端接地;4-6端和4-7端分别外接电机锁电机DJ的两端;
所述报警输入输出回路5由红外线光电开关GO5、GO7、GO8、GO9,三极管Q3、Q8,二极管D5、D6、D7、D8,电阻R7、R8、R22、R23、R24、R25组成;3-2端与5-2端联接;5-2端与红外线光电开关G08的1脚、三极管Q3的发射极、电阻R24的一端和红外线光电开关G07的1脚联接;5-9端经电阻R23与红外线光电开关G08的2脚联接;5-10端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5-7端经电阻R22接三极管Q8的基极;电阻R24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8的集电极和红外线光电开关G05的1脚;5-8端经电阻R7接红外线光电开关G07的2脚;三极管Q3的基极经电阻R25接红外线光电开关G09的4脚;5-19端接红外线光电开关G08的4脚;5-3端接红外线光电开关G09的1脚;5-25端与电阻R8串联后接红外线光电开关G09的2脚;5-13端接红外线光电开关G05的4脚;5-20端接红外线光电开关G07的4脚;5-1端与三极管Q8的发射极、红外线光电开关G05的2脚、红外线光电开关G05的3脚、红外线光电开关G09的3脚、红外线光电开关G08的3脚和红外线光电开关G07的3脚联接;5-1端接地;5-11端接二极管D8的正极,二极管D8的负极接5-21端;5-12端接二极管D7的正极,二极管D7的负极接5-22端;5-14端接二极管D6的正极,二极管D6的负极接5-23端;5-18端接二极管D5的正极,二极管D5的负极接5-24端;
所述彩信模块IC7的2脚接3-2端;彩信模块IC7的8脚接5-8端;彩信模块IC7的9脚接5-9端;彩信模块IC7的11脚接5-11端;彩信模块IC7的12脚接5-12端;彩信模块IC7的14脚接5-14端;彩信模块IC7的18脚接5-18端;彩信模块IC7的1脚接地;
所述报警器电路7由电铃或蜂呜器或指示灯或其组合构成,报警器电路7的正极接5-10端,负极接地。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机械密码锁转盘转动传感器8,所述机械密码锁转盘转动传感器8的V脚接3-3端,机构密码锁转盘转动传感器8的G脚地,机构密码锁转盘转动传感器8的O脚接1-7端。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震动信号传感器9,所述震动信号传感器9的1脚接地,震动信号传感器9的2脚接1-10端。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红外线信号传感器10,所述红外线信号传感器10的1脚接地,红外线信号传感器10的2脚接3-2端,红外线信号传感器10的3脚接1-11端。
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门锁的开启方式可随意设置,可以采用TM卡、密码的单独或组合方式,或手机短信方式开启电机锁,可防止密钥被破解现象。
2、本发明具有布防、撤防功能,可进行现场布防、撤防和远程布防、撤防。在布防状态下,不但具有报警功能,还具有封闭密码输入通道功能,即用键盘输入正确的密码或用正确的TM卡也不能开锁,必须撤防后才能开锁。可有效的防止入侵者在布防时通过技术手段探测出开锁密码,进行非法开锁。
3、本发明可以通过借助GSM移动网络,将柜门状态信号发给柜门的监控者,实现对柜门的远程监视,还可由柜门的监控者对柜门进行远程操作,方便柜门的操作,强化对柜门的监视。
4、本发明具有远程遥控“监听”和“拍照”功能,当发生报警后,会自动对现场情况进行拍照,并将现场的照片发到用户的手机里或Email电子邮箱里,为确定警情和取证提供了依据,用户还可通过短信指令或振铃方式,多次采集现场的照片和监听现场的声音,对现场情况进行确认,彻底解决误报的困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路接线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主控制电路接线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数据存储电路接线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电源与柜门检测电路接线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电机锁电机驱动电路接线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报警输入输出回路接线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使用TM卡读卡头DKT外观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使用机械密码锁转盘转动传感器外观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门磁开关K5的原理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红外线光电开关GO1、G02的外观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红外线光电开关GO1和G02的安装原理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控制程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予以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路连接图。主控制电路1,用以对各回路实施控制;电源与柜门状态检测电路3,用以给电路提供电源和检测柜门的开闭状态;电机锁电机驱动电路4,用以给电机锁电机提供开启或关闭的电源,使电机锁向开启或关闭的方向运动;报警输入输出回路5,用以采集各报警信号,并发出报警指令;报警器电路7,用以发出声光报警,给柜门控制器控制的柜门附近的人员发出报警信号;彩信模块IC7,用于实现柜门控制报警器与柜门控制者的远程联系,使柜门控制者知晓柜门控制报警器的状态并对柜门控制报警器实现远程控制。
彩信模块IC7的2脚接3-2端;彩信模块IC7的8脚接5-8端;彩信模块IC7的9脚接5-9端;彩信模块IC7的11脚接5-11端;彩信模块IC7的12脚接5-12端;彩信模块IC7的14脚接5-14端;彩信模块IC7的18脚接5-18端;彩信模块IC7的1脚接地。
本实施例中,彩信模块IC7的型号为JB35GM,是浙江金华市金宝无线电厂生产的“JB35G短信模块”之一,模块的引脚从左至右,1~20脚为JB35G彩信模块的主管脚,21~27为JB35G扩展管脚。
由于JB35G短信模块的有线报警输入脚的第11脚、12脚、14脚、18脚、19脚采用电平由高电平跳变成低电平的下降沿作为报警触发条件,故在本系统中用了11脚、12脚、14脚、18脚。
JB35G系列短信模块是一个由GSM或CDMA的手机模块加上单片机组成的一个控制系统。GSM或CDMA手机模块主要是用来建立无线信道,并接收和发出短消息。单片机系统用来控制手机模块,并且对收到的短消息信息进行解释并执行。单片机控制板采用双CPU模式,使系统能同时处理多项任务,采用独立时钟的看门狗电路,防止软件死机。由MT8870负责双音频解码,完成DTMF通话遥控,MAX232完成和计算机的RS232通讯,CD4094完成输出串行转并行的八路隔离驱动继电器。
报警器电路7由电铃或蜂呜器或指示灯或其组合构成,报警器电路7的正极接5-10端,负极接地。
机械密码锁转盘转动传感器8的V脚接3-3端,机构密码锁转盘转动传感器8的G脚地,机构密码锁转盘转动传感器8的O脚接1-7端。
震动信号传感器9的1脚接地,震动信号传感器9的2脚接1-10端。震动信号传感器9,可采用水银开关震动传感器。震动信号传感器9安装在本系统要保护的柜体或门体上,当柜体或门体发生震动时,震动信号传感器的两脚就会短路,将单片机IC1的P3.5端口置为低电平,程序检测到单片机IC1的P3.5端口为低电平时,使单片机IC1的P0.5端口输出低电平,1-25端输出现场报警信号到5-25端,同时,使单片机IC1的P1.3端口输出低电平,经1-23端输出震动远程报警信号到5-23端。
红外线信号传感器10的1脚接地,红外线信号传感器10的2脚接3-2端,红外线信号传感器10的3脚接1-11端。本实施例中,红外线信号传感器10采用PA-461超小幕帘式红外探测器。将其安装在本系统防护的柜体或门体上适当的位置。PA-461的供电电压为10-16VDC,报警输出为固态继电器,无报警时常闭,有报警时开路。当红外线信号传感器10无报警时,红外线信号传感器10的输出10-3端为低电平,将使单片机IC1的P3.7端口为低电平,程序检测到IC1的P3.7端口为低电平时,不发出报警信号;当有人进入红外线信号传感器10的探测范围时,红外线信号传感器10的10-3端变为高电平,从而也使单片机IC1的P3.7端口变为高电平,程序检测到单片机IC1的P3.7端口为高电平时,将单片机IC1的P0.5端口置为低电平,经1-25端输出现场报警信号到5-25端,同时,使单片机IC1的P1.4端口输出低电平,经1-22端输出红外线远程报警信号到5-22端。
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主控制电路1的电路连接图。主控制电路1由单片机IC1、数据存储电路2、排电阻PRO、发光二极管LED1、LED3、电阻R1、R3、R35、键盘11、单片机内部振荡器JT1、电容C3、C4、功能开关K2、TM卡读卡头DKT组成;1-3端与3-3端联接;1-1端接排电阻PRO的公共端1脚、2-3端、电阻R1的一端、单片机IC1的38脚、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和发光二极管LED3的正极;电阻R1的另一端接单片机IC1的29脚;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级与电阻R3串联,电阻R3的另一端与2-8端和单片机IC1的42脚联接;发光二极管LED3的负极与电阻R35串联后与单片机IC1的2脚联接;排电阻PRO的2脚与2-5端和单片机IC1的37脚联接;排电阻PRO的3脚与2-6端和单片机IC1的36脚联接;1-6端与3-6端联接;1-6端与排电阻PRO的4脚和单片机IC1的35脚联接;排电阻PRO的5脚与2-4端和单片机IC1的34脚联接;1-21端与5-21端联接;1-21端与排电阻PRO的6脚和单片机IC1的33脚联接;排电阻PRO的7脚与1-25端和单片机IC1的32脚联接;1-25端与5-25端联接;排电阻PRO的8脚与1-9端和单片机IC1的31脚联接;1-9端与3-9端联接;排电阻PRO的9脚与1-8端和单片机IC1的30脚联接;1-8端与3-8端联接;单片机IC1的18脚与键盘11的1脚联接;单片机IC1的19脚与键盘11的2脚联接;单片机IC1的20脚与键盘11的3脚联接;单片机IC1的21脚与键盘11的4脚联接;单片机IC1的22脚与键盘11的5脚联接;单片机IC1的23脚与键盘11的6脚联接;单片机IC1的24脚与键盘11的7脚联接;单片机IC1的25脚与键盘11的8脚联接;单片机IC1的17脚和16脚接地端;单片机IC1的15脚接电容C3的一端和单片机内部振荡器JT1的一端;单片机IC1的14脚接电容C4的一端和单片机内部振荡器JT1的另一端;电容C3和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单片机IC1的13脚接1-11端;单片机IC1的11脚接1-10端;单片机IC1的10脚接1-13端;1-13端接5-13端;单片机IC1的9脚接1-24端;1-24端接5-24端;单片机IC1的8脚接功能开关K2的一端;功能开关K2的另一端接地;单片机IC1的7脚接1-19端;1-19端接5-19端;单片机IC1的5脚接1-7端和TM卡读卡头DKT的N端;TM卡读卡头DKT的W端接地;单片机IC1的4脚接2-8端;单片机IC1的1脚接1-20端;1-20端接5-20端;2-1端与1-1端联接并接地;单片机IC1的40脚接1-5端;单片机IC1的41脚接1-4端;单片机IC1的43脚接1-23端;单片机IC1的44脚接1-22端。
本实施例单片机IC1采用PQFP/TQFP封装的型号为AT89S52单片机,片内含有8KB的Flash程序ROM,系统的控制程序就存贮在Flash ROM中。
单片机IC1的内部振荡器JT1是频率为11.0592MHz的晶体,电容C3、C4为20pf的负载电容。
单片机IC1的29脚为访问内外部程序存储器控制端,通过电阻R1将29脚接高电平,使单片机IC1执行内部ROM中的程序指令,电阻R1为3.1kΩ。
排电阻PR0为5.1KΩ的排阻,1脚(标有一小白点的引脚)为排阻的公共端。
发光二极管LED1和电阻R3组成系统工作指示电路。电阻 R3为1.5KΩ。系统正常工作时,单片机IC1的42脚输出周期小于1.6秒的方波信号,为低电平时,发光二极管LED1导通点亮,为高电平时,发光二极管LED1截止熄灭。系统正常工作时,发光二极管LED1就不停的闪亮。
功能开关K2为设置管理TM卡的功能开关,系统检测到单片机IC1的8脚为低电平时,就会调用管理TM卡设置子程序,进行管理TM卡设置。
单片机IC1的P2端口(P2.0~P2.7)用于键盘密码输入接口,与4×4阵列键盘11相接。
单片机IC1的P2.0~P2.3这4条引脚用于输出扫描信号,单片机IC1的P2.4~P2.7这4条引脚用于检测按键的状态。单片机IC1的P2.0~P2.7的状态组成的键码以及对应按键如下表所示。
Figure 872784DEST_PATH_IMAGE001
在程序执行中,先从单片机IC1的P2.0输出“0”电平信号,再判别单片机IC1的P2.4~P2.7的输入。实质上是在单片机IC1的P2.3~P2.0输出“1110”,接收单片机IC1的P2.7~P2.4的输入状态,这时判别1、2、3、A这四个键,例如,当1号键按下时,如图附2所示,键盘8的横线1与键盘8的纵线5相接,程序扫描单片机IC1的P2端口(P2.0~P2.7)时,就会检测到单片机IC1的P2端口的状态,二进制数为11101110,十六进制数为EEH(H表示十六进制数),其他以此类推;接着,在P2.3~P2.0输出“1101”, 接收P2.7~P2.4的输入状态,这时判别4、5、6、B这四个键;然后再从单片机IC1的P2.3~P2.0输出“1011”, 接收单片机IC1的P2.7~P2.4的输入状态,这时判别7、8、9、C这四个键;最后,从单片机IC1的P2.3~P2.0输出“0111”, 接收单片机IC1的P2.7~P2.4的输入状态,这时判别*、0、#、D这四个键。
单片机IC1的P1.6引脚为系统布防撤防指示输出端口,与电阻R35、发光二极管LED3组成系统布防撤防指示电路。电阻R35为发光二极管LED3的限流电阻,R35=1.5K。当系统布防时,单片机IC1的P1.6脚输出低电平, 发光二极管LED3通过电阻R35加低电平导通点亮,表示系统处于布防状态;当系统撤防时,单片机IC1的P1.6脚输出高电平,发光二极管LED3通过电阻R35加高电平,使发光二极管LED3截止熄灭,表示系统处于撤防状态。
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数据存储电路2。数据存储电路2由数据存储器IC2、监控芯片IC3、电阻R2、R6、三极管Q1、Q2、电容C1、C5、C6和蜂鸣器FMQ1组成;2-3端接电容C5的一端、数据存储器IC2的Vcc脚、三极管Q2的发射级、三级管Q1的发射极和电容C1的正极、电容C6的一极和监控芯片IC3的2脚;2-1端接蜂鸣器FMQ1的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数据存储器IC2的WP脚、A0脚、A1脚、A2脚、GND脚、电容C6的另一极、监控芯片IC3的3脚和电阻R2的一端;蜂鸣器FMQ1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阻R6串联后接2-4端;三级管Q1的集电极、电容C1的负极、电阻R2的另一极和2-8端相联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与监控芯片IC3的7脚相联接;数据存储器IC2的SCL脚与2-5端联接;数据存储器IC2的SDA脚与2-6端联接;监控芯片IC3的6脚与2-7脚联接。
由电阻R6、三极管Q2和蜂鸣器FMQ1组成系统功能声音提示电路。电阻R6为1.5KΩ。当系统完成某一项功能后,单片机IC1的P0.3脚输出一串特定的低电平信号,这一低电平信号通过电阻R6使三极管Q2导通,从而使蜂鸣器FMQ1加电,发出滴滴的响声,表示一项功能已完成。
电容C1与电阻R2组成上电复位电路。由于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源的正极相接,当系统加电时,电容C1通过电阻R2充电,给单片机IC1的 RST端加一个短暂的高电平信号,通过2-8端使单片机复位。C1为10uf/10V电解电容,R2为5.1KΩ。
三极管Q1、监控芯片IC3和电容C6组成看门狗电路。当系统死机后,使系统自动复位,进入正常工作状态。监控芯片IC3的型号为MAX706,能够监控电源电压、电池故障和微处理器(MPU或mP)或微控制器(MCU或mC)的工作状态。一旦单片机IC1处于未知的工作状态,比如程序“跑飞”或进入死循环,就将系统复位,使单片机IC1进入或者返回到预知的循环程序并顺序执行。
监控芯片IC3的MR端为人工复位输入端,低电平有效,当MR端为低电平时,就会在监控芯片IC3的RESET端产生一低电平复位信号。
监控芯片IC3的PFI端为电源故障电压监视器输入端,当监控芯片IC3的PFI端低于1.25V,PFO端下降为低电平,当不用时,连接PFI到地或VCC。在实施例中,监控芯片IC3的PFI不用,故将PFI端与WDO端连接。
监控芯片IC3的WDO为看门狗输出端,如果WDI端维持高电平或低电平1.6秒,内部监视器定时器计数到期,使WDO输出低电平。在本实施例中,将监控芯片IC3的WDO端与MR端连接,使看门狗定时器超时时产生复位脉冲。
监控芯片IC3的PFO为电源故障输出端,在这里空着不用。
监控芯片IC3的WDI为监视器输入端,如果WDI端维持高电平或低电平1.6秒,内部监视器定时器计数就会到期,WDO端下降输出低电平。如果WDI输入端检测到短至50ns的低电平或高电平的跳变时,定时器将开始1.6s的计时,即WDI端的跳变会清零定时器并启动一次新的计时周期。只要使WDI端在每1.5秒内有一次跳变信号,就会使WDO端一直保持高电平。本实施例中,监控芯片IC3的WDI通过2-7端与单片机IC1的42脚即P1.2口相接,由于单片机IC1的42脚(即P1.2口)为系统工作指示输出端,当系统程序正常运行时, 单片机IC1的42脚输出周期小于1.6秒的低电平或高电平跳变信号, 监控芯片IC3的WDI端检测到低电平或高电平跳变的信号后,监控芯片IC3就不会产生RESET信号。如果系统程序跑飞盲目运行或进入死循环, 单片机IC1的P1.2口在1.6s内没有低电平或高电平的跳变脉冲信号产生, 那么监控芯片IC3就产生有效的RESET信号。
监控芯片IC3的RESET为低电平有效复位输出端,RESET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接。当MR端被低电平触发后,就会在监控芯片IC3的RESET端产生一维持200ms的低电平复位信号。
电容C6为监控芯片IC3的电源去耦电容,防止电源产生的高频干扰信号进入监控芯片IC3中,对监控芯片IC3的工作产生干扰,C6=0.1uf。
看门狗电路工作原理如下:当系统工作正常时,单片机IC1的42脚(即P1.2口)输出周期小于1.6秒的低电平或高电平跳变信号,监控芯片IC3的WDI端在1.6秒内检测到低电平或高电平跳变的信号后,会清零片内看门狗定时器并启动一次新的计时周期,因此,监控芯片IC3就不会产生RESET信号,使三极管Q1处于截止状态。当系统程序跑飞盲目运行或进入死循环时, 单片机IC1的42脚(即P1.2口)在1.6s内就没有低电平或高电平的跳变脉冲信号产生, 监控芯片IC3的 WDI端维持高电平或低电平1.6秒后,内部监视器定时器计数就会到期,WDO端下降输出低电平,由于WDO与监控芯片IC3的人工复位输入端MR相接,将MR端下拉为低电平,监控芯片IC3的RESET端就会产生一维持200ms的低电平复位信号,这一低电平复位信号使Q1的e、c脚导通,使IC1的4脚RST通过Q1的e、c脚接到+5V电源的正极并维持200ms,IC1复位,使系统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本实施例中,数据存储器IC2的型号为AT24C08,是一种串行电可改写及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存储容量1024字节,本系统作为数据存储器,用于存储设定在系统的TM卡号和各种密码。
数据存储器IC2的A0、A1、A2引脚为地址引脚,用于芯片寻址,由于本实施例中电路只接一个数据存储器,故A0、A1、A2全部接地。
数据存储器IC2的WP引脚为写保护端,这个端子提供了硬件数据保护。当把WP接地时,允许芯片执行一般的读写操作,当把WP接电源正极Vcc时,则对芯片实施写保护。本系统只进行一般的读写操作,故将WP接地。
数据存储器IC2的SCL引脚为串行时钟输入端,通过2-5端与单片机IC1的37脚即P0.0相接,由单片机IC1的P0.0脚给数据存储器IC2的SCL引脚提供时钟信号。在时钟的正跳沿即上升沿时把数据写入EEPROM中;在时钟的负跳沿即下降沿时把数据从EEPROM中读出来。
数据存储器IC2的SDA为AT24C08串行数据I/O端,通过2-6端与单片机IC1的37脚即P0.1相接,用于输入和输出串行数据,由单片机IC1的P0.1脚将串行数据输入到数据存储器IC2的EEPROM中或将EEPROM中串行数据读入单片机IC1中。
电容C5为数据存储器IC2的电源去耦电容,防止电源产生的高频干扰信号进入数据存储器IC2中,对数据存储器IC2的工作产生干扰,C5=0.1uf。
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电源与柜门检测电路3。
所述电源与柜门检测电路3由电源电路和柜门检测电路组成;
所述电源电路由二极管D9、D10、D19、D20、三端稳压电路IC6、电容C10、C11,电阻R34组成;所述柜门检测电路由电阻R4、R5、红外线光电开关GO1、GO2、二极管D11、D12、门磁开关K5组成;3-4端外接直流电源正极,与二极管D19的正极、二极管D20的正极、二极管D9的正极联接;3-5端外接直流电瓶DP正极;二极管D19的负接经电阻R34接3-5端和二极管D10的正极; 二极管D10的负极接二极管D20的负极、电容C10的一端、稳压电路IC6的1脚和3-2端;二极管D9的负极接3-7端;稳压电路IC6的2脚、电容C10的另一端、电容C11的一端接3-1端;稳压电路IC6的3脚接电容C11的另一端、3-3端、电阻R4的一端和电阻R5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接红外线光电开关GO1的A侧的发光二极管正极;电阻R5的另一端接红外线光电开关GO2的A侧的发光二极管正极;红外线光电开关GO1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红外线光电开关GO2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红外线光电开关GO1的B侧的红外接收管的负极和红外线光电开关GO2的B侧的红外接收管的负极接3-1端;红外线光电开关GO1的B侧的红外接收管的正极与二极管D11的负极联接,二极管D11的正极与3-9端联接;红外线光电开关GO2的B侧的红外接收管的正极与二极管D12的负极联接,二极管D12的正极与3-8端联接;门磁开关K5的一端接3-1端,门磁开关K5的另一端接3-6端;3-1端接地;
所述电机锁电机驱动电路4由红外线光电开关GO3、GO4,三极管Q4、Q5、Q6、Q7,二极管D1、D2、D3、D4,电阻R9、R10、R11、R12、R13、R15、R17、R18、R19、R20、R21,电容C7、C8、C9组成;4-2端与3-2端联接,4-3端接3-3端,4-4端接1-4端,4-5端接1-5端;4-2端分别联接电阻R15的一端、三极管Q4的发射极、电阻R21的一端、三极管Q6的发射极、电阻R11的一端和电阻R13的一端;电阻R15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7的基极联接,还经过电阻R17联接二级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与二极管D2的负极和红外线光电开关GO3的4脚联接; 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7的发射极、电容C8 的正极和4-7端联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还经电容C7和电阻18串联联接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与4-6端、电容C9的正极和三极管Q5的发射极联接;电阻R21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4的基极,电阻R21的另一端还经电阻R19与二极管D4的正极联接,二极管D4的负极与二极管D3的负极和红外线光电开并的4脚联接,二极管D4的负极还与二极管D3的负极联接,二极管D3的正极与电阻R12串联后接三极管Q5的基极;电阻R1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6的基极和电阻R20的一端联接,电组R20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2的正极联接;电阻R13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5的基极;三极管Q7的集电极、电容C8的负极、电容C9的负极、三极管Q5的负极、红外线光电开关GO3的3脚和红外线光电开关GO4的3脚联接4-1端;4-3端接红外线光电开关GO3的1脚和红外线光电开关GO4的1脚;红外线光电开关GO3的2脚经电阻R9与4-5端联接;红外线光电开关GO4的2脚经电阻R10与4-4端联接;4-1端接地;4-6端和4-7端分别外接电机锁电机DJ的两端。
本实施例中,3-4端接外部电源适配器变换成的15V直流电源正极,2-1端接15V直流电源负极。3-5端接内置12V电瓶DP的正极,2-1端接内置12V电瓶DP负极。稳压电源IC6为三端稳压电路7805,其输出端接3-3端,给系统提供5V电源。
当外部15V电源断开后,内置12V电瓶DP经二极管D10后,一路到3-2端给系统提供12V工作电源,一路经稳压电源IC6后,输出稳定的5V电压,通过3-3端给系统提供+5V工作电源。当外部电源正常时,15V电压经过二极管D20后,在二极管D20上有0.6V~0.7V压降,二极管D20的负极有14.3V~14.4V的电压,也就是在二极管D10的负极有14.3V~14.4V的电压,而二极管D10的正极接的是12V电瓶正极,即在二极管D10上加的是反向电压,故二极管D10截止,内置12V电瓶电源不给系统供电,只有在外电源断开时,二极管D10上加的是正向电压,内置12V电瓶DP电源才给系统供电。
电容C10、C11为稳压电源IC6的输入输出高频去耦电容,容量为0.1uf。电阻 R4、R5为1.5kΩ。
当门关闭时,功能开关K5处于导通状态,单片机IC1的P0.2端口为低电平;当门打开时,功能开关K5处于断开状态,单片机IC1的P0.2端口将变高电平。程序通过检测单片机IC1的P0.2端口高低电平,判断门的开关状态,当门从开的状态将门关闭后,程序检测到单片机IC1的P0.2端口为低电平时,从单片机IC1的P1.0端口输出低电平闭锁信号,通过1-5端到4-5端,使门锁自动锁上。
电阻R4、红外线光电开关GO1和二极管D11组成开锁到位检测电路。电阻R5、红外线光电开关GO2和二极管D12组成闭锁到位检测电路。 红外线光电开关GO1、GO2为TLP850型红外线光电开关。
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电机锁电机驱动电路4。电机锁电机驱动电路4由红外线光电开关GO3、GO4,三极管Q4、Q5、Q6、Q7,二极管D1、D2、D3、D4,电阻R9、R10、R11、R12、R13、R15、R17、R18、R19、R20、R21,电容C7、C8、C9组成;4-2端与3-2端联接,4-3端接3-3端,4-4端接1-4端,4-5端接1-5端;4-2端分别联接电阻R15的一端、三极管Q4的发射极、电阻R21的一端、三极管Q6的发射极、电阻R11的一端和电阻R13的一端;电阻R15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7的基极联接,还经过电阻R17联接二级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与二极管D2的负极和红外线光电开关GO3的4脚联接; 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7的发射极、电容C8 的正极和4-7端联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还经电容C7和电阻18串联联接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与4-6端、电容C9的正极和三极管Q5的发射极联接;电阻R21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4的基极,电阻R21的另一端还经电阻R19与二极管D4的正极联接,二极管D4的负极与二极管D3的负极和红外线光电开并的4脚联接,二极管D4的负极还与二极管D3的负极联接,二极管D3的正极与电阻R12串联后接三极管Q5的基极;电阻R1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6的基极和电阻R20的一端联接,电组R20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2的正极联接;电阻R13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5的基极;三极管Q7的集电极、电容C8的负极、电容C9的负极、三极管Q5的负极、红外线光电开关GO3的3脚和红外线光电开关GO4的3脚联接4-1端;4-3端接红外线光电开关GO3的1脚和红外线光电开关GO4的1脚;红外线光电开关GO3的2脚经电阻R9与4-5端联接;红外线光电开关GO4的2脚经电阻R10与4-4端联接;4-1端接地;4-6端和4-7端分别外接电机锁电机DJ的两端。
R9、R10、R12、R17、R19、R20为1KΩ,R11、R13、R15、R21为10KΩ,R18为47Ω,C7为0.1uf,C8、C9为2.2uf。
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在这里采用了红外线光电开关GO3、GO4,电阻R9、R10组成光电隔离电路,一是将门锁电机驱动电路中的12V电源与主控电路中的5V电源完全隔离,二是减小电机转动时产生的高频电磁信号对主控电路的干扰。红外线光电开关GO3、GO4为TLP521-1光电耦合器 ,由红外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二部分组成。
当从4-4端输入低电平开锁信号时,红外线光电开关GO4的光二极管加正向电压,使发光二极管导通发光,红外线光电开关GO4的光敏三极管接收到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红外光,使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4与发射极3之间导通,从而使二极管D3、D4的负极变为低电平而导通,这一低电平通过电阻R12、R19分别加到三极管Q5、Q4的基极,使三极管Q4、Q5导通,三极管Q4导通后将三极管Q4的集电极变为+12V的高电压,这一+12V电压从4-7输出到电机线圈的一端,电机线圈的另一端通过4-6端接到三极管Q6的集电极,使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集电极得到正向电压而导通,三极管Q4导通后将三极管Q6的集电极的电位变为低电平与地联接,构成电机的供电回路,使电机向开锁方向转动。开锁到位后,从4-4端输入的低电平开锁信号被停止,4-4端变为高电平,使三极管Q4、Q5截止,电机的供电回路断开,电机锁电机DJ停转;当从4-5端输入低电平闭锁信号时,红外线光电开关GO3的光二极管加正向电压,使发光二极管导通发光,红外线光电开关GO3的光敏三极管接收到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红外光,使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4与发谢极3之间导通,从而使二极管D1、D2的负极变为低电平而导通,这一低电平通过电阻R17、R20分别加到三极管Q7、Q6的基极,使三极管Q7、Q6导通,三极管Q6导通后将三极管Q6的集电极电位变为+12V的高电压,这一+12V电压从4-6输出到电机锁电机DJ线圈的一端,电机锁电机DJ线圈的另一端通过4-7端接到三极管Q7的发射级,使三极管Q7的集电极的到正向电压而导通,三极管Q7导通后将三极管Q7的发射极电位变为低电平与地电位相同,构成与开锁相反的电机供电回路,使电机锁电机DJ向闭锁方向转动,闭锁到位后,从4-5端输入的低电平闭锁信号停止,4-5端变为高电平,使三极管Q6、Q7截止,电机锁电机DJ的供电中断,电机停转。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报警输入输出回路5。报警输入输出回路5由红外线光电开关GO5、GO7、GO8、GO9,三极管Q3、Q8,二极管D5、D6、D7、D8,电阻R7、R8、R22、R23、R24、R25组成;3-2端与5-2端联接;5-2端与红外线光电开关G08的1脚、三极管Q3的发射极、电阻R24的一端和红外线光电开关G07的1脚联接;5-9端经电阻R23与红外线光电开关G08的2脚联接;5-10端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5-7端经电阻R22接三极管Q8的基极;电阻R24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8的集电极和红外线光电开关G05的1脚;5-8端经电阻R7接红外线光电开关G07的2脚;三极管Q3的基极经电阻R25接红外线光电开关G09的4脚;5-19端接红外线光电开关G08的4脚;5-3端接红外线光电开关G09的1脚;5-25端与电阻R8串联后接红外线光电开关G09的2脚;5-13端接红外线光电开关G05的4脚;5-20端接红外线光电开关G07的4脚;5-1端与三极管Q8的发射极、红外线光电开关G05的2脚、红外线光电开关G05的3脚、红外线光电开关G09的3脚、红外线光电开关G08的3脚和红外线光电开关G07的3脚联接;5-1端接地;5-11端接二极管D8的正极,二极管D8的负极接5-21端;5-12端接二极管D7的正极,二极管D7的负极接5-22端;5-14端接二极管D6的正极,二极管D6的负极接5-23端;5-18端接二极管D5的正极,二极管D5的负极接5-24端。
本地(现场)报警输出电路由电阻R8、R25、红外线光电开关GO9和三极管Q3组成。当无低电平报警信号输入时,5-25端为+5V的高电平,红外线光电开关GO9的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为同电位,没有电流流过而不发光。红外线光电开关GO9的光敏三极管接收不到红外光而截止,即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开路,三极管Q3的基极悬状态,三极管Q3截止。与5-10相接的报警器得不到电压,不发出报警声;当有低电平报警信号从5-25端输入时,5-25端为低电平,使红外线光电开关GO9的发光二极管导通发光。红外线光电开关GO9的光敏三极管接收到红外光而导通,即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导通,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R25到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拉为低电平,三极管Q3导通,即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导通。与5-10端相接的报警器得到12V的电压,发出高分贝的报警声。
柜外断电检测电路:柜外断电检测电路由电阻R22、R24、三极管Q8、红外线光电开关GO5组成。三极管Q8为NPN型三极管,红外线光电开关GO5为光电耦合器 P521-1。
由于电阻R22与二极管D9的负极相接,二极管D9的正极与+15V相接,当外电源正常给系统供电时,二极管D9导通,将+15V通过电阻R22加到三极客Q8的基极,使三极管Q8的集电极与发射极导通,将红外线光电开关GO5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变为低电平,红外线光电开关GO5发光二极管不发光,红外线光电开关GO5的光敏三极管接收不到红外光而截止,即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为开路状态,由于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单片机 IC1的P3.4端口相接,单片机IC1的P3.4端口内部有上拉电阻,故P3.4端口为+5V的高电平,程序检测到P3.4端口为高电平时,表明外电源供电正常,程序正常顺序运行,检测其他端口的状态。
当外部电源被断开后,3-4端失去+15V电压,系统由内部电瓶供电,由于二极管D20的反向隔离,由内部电瓶DP供给系统的12V电源不会加到二极管D9的正极,二极管D9截止,三极管Q8的基极也就失去正向电压而截止,即三极管Q8的集电极与发射极开路,红外线光电开关GO5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经由电阻R24变为高电平而导通发光,红外线光电开关GO5的光敏三极管接收到红外光线而导通,即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导通,将5-13端变为低电平,由于5-13端与单片机 IC1的P3.4端口相接,故单片机IC1的P3.4端口也变为电平,程序检测到P3.4端口为低电平时,表明外部电源断开,发出报警信号。一是从单片机 IC1的P0.5端口输出低电平本地报警信号,通过1-25端到5-25端,使现场报警输出电路驱动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二是从单片机 IC1的P3.3端口输出低电平柜外断电远程报警信号,通过1-24端到5-24端,将二极管D5的负极拉为低电平而导通,二极管D5的正极通过5-18接到短信模块IC7的18脚,将短信模块IC7的18脚变为低电平,短信模块IC7检测到18脚由高电平到低电平的负跳沿时,就向接警手机发送远程短信报警信号。
远程开锁电路:远程开锁电路由电阻R7、GO7组成。与5-8端相接的短信模块IC7的8脚为三极管集电极开路输出,当短信模块IC7没有收到远程开锁的短信指令时, 8脚处于悬空状态,相当于电阻R7悬空,红外线光电开关GO7的发光二极管构不成供电回路而不发光,红外线光电开关GO7的光敏三极管接收不到红外光而截止,即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开路,由于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单片机 IC1的P1.5端口相接,单片机IC1的P1.5端口内部有上拉电阻,故P1.5端口为+5V的高电平,程序检测到P1.5端口为高电平时,表明没有远程开锁信号输入,程序正常顺序运行,检测其他端口的状态;当短信模块IC7收到远程开锁的短信指令时,短信模块IC7的8脚输出1秒钟的低电平信号,通过电阻R7使红外线光电开关GO7的发光二极管负极为低电平、红外线光电开关GO7的发光二极管构成供电回路而发光,红外线光电开关GO7的光敏三极管接收到红外光而导通,即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导通(导通时间为1秒钟),将5-20端变为低电平,由于5-20端与单片机 IC1的P1.5端口相接,故单片机IC1的P1.5端口也变为低电平,程序检测到单片机IC1的P1.5端口为低电平时,表明有远程开锁信号输入,程序跳转到柜门开处理子程序运行,如果是布防状态,不发开锁信号,如果是撤防状态,从单片机IC1的P1.1端口输出低电平开锁信号,这一低电平开锁信号从1-4端到门锁电机驱动电路的4-4端,使门锁打开。
远程布撤防电路:远程布撤防电路由R23、GO8组成。与5-9端相接的彩信模块IC7的9脚为三极管集电极开路输出,当彩信模块IC7没有收到远程布撤防的短信指令时,其9脚处于悬空状态,电阻R23相当于悬空,红外线光电开关GO8的发光二极管构不成供电回路而不发光,红外线光电开关GO8的光敏三极管接收不到红外光而截止,即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开路,由于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单片机 IC1的P0.6端口相接,单片机IC1的P0.6端口由排阻PR0上拉为+5V的高电平,程序检测到P0.6端口为高电平时,表明没有远程布撤防信号输入,程序正常顺序运行,检测其他端口的状态;当彩信模块IC7收到远程布撤防的短信指令时,6-9端输出1秒钟的低电平信号,通过电阻R23使红外线光电开关GO8的发光二极管负极为低电平,使红外线光电开关GO8的发光二极管构成供电回路而发光,红外线光电开关GO8的光敏三极管接收到红外光而导通,即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导通(导通时间为1秒钟),将5-19端变为低电平,由于5-19端与单片机 IC1的P0.6端口相接,故单片机IC1的P0.6端口也变为低电平,程序检测到P0.6端口为低电平时,表明有远程布撤防信号输入,程序跳转到远程布撤防与解除报警子程序运行,程序在这里根据三种不同的情况进行处理,一是检测是否有报警信号,如果有报警信号,程序将撤销相应的报警信号,解除报警,然后返回到主程序运行;二是如果检测到无报警信号,就去检测系统布防撤防指示输出端口(即单片机IC1的P1.6端口),看系统是布防状态还是撤防状态,如果检测到是布防状态,即单片机IC1的P1.6端口为低电平,程序就将单片机IC1的P1.6端口值变为高电平,使系统处于撤防状态,发光二极管LED3由亮变为熄灭;三是如果检测到是撤防状态,即单片机IC1的P1.6端口为高电平,程序就将单片机IC1的P1.6端口值为低电平,使系统处于布防状态,发光二极管LED3由灭变为亮;
远程报警输出电路:各种远程报警输出电路分别由二极管D5、D6、D7、D8构成。D5、D6、D7、D8的作用是将单片机IC1输出端口与彩信模块IC7的有线报警输入端进行反向隔离,防止单片机IC1输出端口的电平对彩信模块IC7的有线报警输入端的影响。二极管D5为柜外电源断开远程报警隔离二极管,当柜外电源断开时,5-24端输入低电平有效的报警信号,二极管D5导通,将彩信模块的18脚变为低电平,短信模块IC7检测到18脚由高电平到低电平的负跳沿时,就向接警手机发送远程短信报警信号;二极管D6为震动远程报警隔离二极管,当柜体有震动时,5-23端输入低电平有效的报警信号,二极管D6导通,将彩信模块IC7的14脚变为低电平,彩信模块IC7检测到14脚由高电平到低电平的负跳沿时,就向接警手机发送远程短信报警信号;二极管D7为红外线远程报警隔离二极管,当5-22端输入低电平有效的报警信号,二极管D7导通,将彩信模块12端变为低电平,彩信模块IC7检测到12脚由高电平到低电平的负跳沿时,就向接警手机发送的远程短信报警信号;二极管D8为密码错误远程报警隔离二极管, 当从键盘输入密码三次或转动密码盘超时时,5-21端输入低电平有效的报警信号,二极管D8导通,将彩信模块IC7的11脚端变为低电平,彩信模块IC7检测到11脚由高电平到低电平的负跳沿时,就向接警手机发送的远程短信报警信号。
附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TM卡读卡头DKT。
TM卡读卡头DKT,用以读取TM卡的数据码。TM卡是美国Dallas公司的专利产品,它的英文商标名为iButton,译成中文为“信息扣”,早期被Dallas公司命名为TM卡(Touch Memory)译成中文为“接触存储器”,它由不锈钢全封装,形状似纽扣电池,其底部为地线,正面为信号触点,可用于极恶劣的外部环境。TM卡有64位序列码,厂家将此码固化在内部ROM中的,并用激光刻制在钢壳上,是世界唯一编码,(8位型号码,48位串码,8位循环冗余效验码)。本实施例的TM卡采用型号为DS1990,此卡只有64位序列码,在本实施例中,通过TM卡读卡头DKT只读取TM卡的64位序列码,作为TM卡开门的识别信息码,它的通信方式按Dallas公司特有的单线总线协议(1-Wire protocol)进行。它的最大的特点是,只须通过一根信号线和一根地线两个触点,就可进行上电、输入指令、寻址、数据写入、数据输出。单片机IC1的P3.0端口用于读取TM卡的64位序列码,程序一旦检测到单片机IC1的P3.0端口有TM卡接触TM卡读卡头DKT时,就会通过单片机IC1的P3.0端口输出读TM卡64位序列码指令、TM卡片内字节地址,并将64位序列码读入单片机IC1的ROM中。
附图8所示,本实施例机械密码锁转盘转动传感器8采用A04E818霍尔开关。 A04E818霍尔开关外形如附图8所示,三个引脚从左到右 V为电源Vcc,G为地GND,O为输出Out。
附图9所示,功能开关K5是一种门磁开关,由一干簧管GHG和一磁铁CT组成。干簧管GHG装在门的一侧,磁铁CT装在门框上与干簧管GHG能对准的位置。当门关闭时,磁铁CT与干簧管GHG对准,使干簧管GHG的两个簧片吸合在一起,即功能开关K5处于导通状态;当门打开时,干簧管GHG离开磁铁CT,干簧管GHG的两个簧片分开,即功能开关K5处于断开状态。
附图10所示,红外线光电开关GO1、GO2为TLP850型红外线光电开关。A侧为红外发射二极管,B侧为红外接收管。当红外线光电开关GO1、GO2正常连接时,A侧的红外线光发射二极管发出红外线光,B侧的红外线光接收管接收到红外线光而导通。
附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红外线光电开关GO1、GO2安装时还包括安装在锁架上的挡片D。挡片D由锁架带动,在红外线光电开关GO1的A侧和B侧与红外线光电开关GO2的A侧和B侧的中间移动。电机锁的锁舌在完全闭锁状态时,挡片D停止在红外线光电开关GO2的A、B侧的中间,红外线光电开关GO2 A侧到B侧的红外光被隔断,B侧的红外光接收管截止,从而使二极管D12截止,与二极管D12正极相接的单片机IC1的P0.7端口为高电平。红外线光电开关GO1的红外光没有被隔断,B侧的红外光接收管处于导通状态,从而使二极管D11正向导通,将与二极管D11正极相接的单片机IC1的P0.6端口拉为低电平。当系统程序接收到开锁指令后,一方面从单片机IC1的P1.0端口发出低电平开锁信号,通过1-4端到控制输出电路4的4-4端,控制门锁电机DJ转动开锁,另一方面程序检测单片机IC1的P0.6端口电平的变化,当门锁电机DJ转动开锁时带动锁架上的挡片D离开红外线光电开关GO2向红外线光电开关GO1的方向移动,电机锁的锁舌开到位时,挡片D也被锁架带动到红外线光电开关GO1 A侧B侧的中间,隔断红外线光电开关GO1 A侧到B侧的红外线光,使红外线光电开关GO1 B侧的红外线接收管由导通变为截止,从而使与二极管D11正极相接的单片机IC1的P0.6端口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程序检测单片机IC1的P0.6端口电平的这一变化时,将单片机IC1的P1.1端口由低电平拉为高电平,停发开锁信号,这时打开柜门即可。由于挡片D离开红外线光电开关GO2到了红外线光电开关GO1 A侧B侧的中间,从而使红外线光电开关GO2 B侧的红外线接收管导通,二极管D12正向导通,将与二极管D12正极相接的单片机IC1的P0.7端口拉为低电平。当门关闭后,程序检测到单片机IC1的P0.2端口为低电平时,一方面从单片机IC1的P1.0端口输出低电平闭锁信号,通过1-5端到4-5端,控制门锁电机DJ反方向转动闭锁,另一方面程序检测单片机IC1的P0.7端口电平的变化,当门锁电机DJ转动闭锁时带动锁架上的挡片D离开红外线光电开关GO1向红外线光电开关GO2的方向移动,门锁的锁舌闭到位时,挡片D也被锁架带动到红外线光电开关GO2 A侧B侧的中间,隔断红外线光电开关GO2 A侧到B侧的红外线光,使红外线光电开关GO2 B侧的红外线接收管由导通变为截止,从而使与二极管D12正极相接的单片机IC1的P0.7端口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程序检测单片机IC1的P0.7端口电平的这一变化时,将单片机IC1的P1.0端口由低电平拉为高电平,停发闭锁信号,闭锁完成。
图12所示为本发明控制程序流程图。
系统上电后,进行初始化,将单片机IC1各端口置1,清零密码错误次数存储单元等。
柜门开关情况检测:
初始化结束后,程序顺序执行,扫描端口的状态,首先对单片机IC1的P0.2端口进行检测。柜门被打开时,P0.2=1;柜门被关闭时,P0.2=0。当程序检测到P0.2=1时,就去检测单片机IC1的P0.6端口,看门锁是否开到位,如果检测到P0.6=0时,表示门锁没有开到位,就将单片机IC1的P1.1端口置为低电平,从1-4端输出低电平开锁信号,使门锁打开,当检测到P0.6=1时,表示门锁开到位,就将单片机IC1的P1.1端口置为高电平,停发开锁信号,并返回检测P0.2端口,等待柜门的关闭。当程序检测到P0.2=0时,表明柜门已关闭,就去检测单片机IC1的P0.7端口,看门锁是否上锁到位,如果检测到P0.7=0时,表示门锁没有上锁到位,就将单片机IC1的P1.0端口置为低电平,从1-5端输出低电平闭锁信号,使门锁关闭,当检测到P0.7=1时,表示门锁上锁到位,就将单片机IC1的P1.0端口置为高电平,停发闭锁信号,向下检测是否有TM卡信号输入。
TM卡信号输入:
程序检测到柜门在关闭状态、门锁上锁到位,就对单片机IC1的P3.0端口进行检测,当检测到单片机IC1的P3.0端口有TM卡信号输入时,程序调用TM卡信号处理子程序,在内部对TM卡的64位序列码进行比对。一是判断是否是本系统设置的合法卡,如果是非法卡,程序向下执行,扫描键盘端口,看是否有密码输入;二是当TM卡为合法卡时,判断是管理卡还是用户开锁卡,管理卡是用来配置用户开锁卡的,如果是管理卡,进行用户开锁卡配置,如果是用户开锁卡,则将单片机IC1的P1.1端口置为低电平,从1-4端输出低电平开锁信号,并判断开锁是否到位,然后执行柜门开关情况检测程序。
键盘输入端口检测:
程序检测到没有TM卡信号输入时,就扫描键盘端口,给单片机IC1的P2端口(P2.0~P2.7)送11110000,即键盘的行线送0、列线送1,然后再读取P2端口的数据,与11110000进行比较,如果相等,则无按键按下,程序向下执行,如果不等,说明有按键按下,则调用键盘处理子程序,对输入的密码进行处理,判断密码是否正确。如果密码错误,则进行密码错误次数计数,当输入密码连续三次错误时,在撤防状态,封闭键盘输入端口5秒钟,然后程序向下执行;在布防状态,封闭键盘输入端口5秒钟,并将单片机IC1的P0.5、P0.4两端口置为低电平,发出现场报警和密码错误远程报警,然后程序向下执行。如果输入密码正确,则判断是布撤防密码还是开锁密码,是布撤防密码,则进行布撤防处理,是开锁密码,就先判断系统处于布防状态还是撤防状态,如果是布防状态,不发开锁信号,程序向下执行,如果是撤防状态,则将单片机IC1的P1.1端口置为低电平,从1-4端输出低电平开锁信号,并判断开锁是否到位,然后执行柜门开关情况检测程序。
远程开锁信号检测:
程序检测到键盘端口没有密码输入时,就对单片机IC1的P1.5端口进行检测。当程序检测到P1.5=1表示无远程开锁信号输入,程序向下执行;当程序检测到P1.5=0表示有远程开锁信号输入,在布防状态下,程序不发任何信号向下执行,在撤防状态下,则将单片机IC1的P1.1端口置为低电平,从1-4端输出低电平开锁信号,并判断开锁是否到位,然后执行柜门开关情况检测程序。
功能开关K2检测:
功能开关K2的作用是配置管理卡,程序检测到无远程开锁信号输入时,就对单片机IC1的P3.2端口进行检测。当程序检测到P3.2=1表示功能开关K2没有按下,程序向下执行;当程序检测到P3.2=0表示功能开关K2按下,则进行管理卡配置,然后向下执行。
柜外断电检测:
程序检测到功能开关K2没有按下时,则对单片机IC1的P3.4端口进行检测。当程序检测到P3.4=1表示柜外电源没有断开,程序向下执行;当程序检测到P3.4=0表示柜外电源断开,则将单片机IC1的P0.5、P3.3两端口置为低电平,发出现场报警和柜外断电远程报警,然后向下执行。
柜体震动检测:
程序检测到电源没有断开时,则对单片机IC1的P3.5端口进行检测。当程序检测到P3.5=1表示柜体没有震动,程序向下执行;当程序检测到P3.5=0表示柜体发生震动,则将单片机IC1的P0.5、P1.3两端口置为低电平,发出现场报警和柜体震动远程报警,然后向下执行。
红外线报警检测:
程序检测到柜体没有震动时,则对单片机IC1的P3.7端口进行检测。当程序检测到P3.7=1表示没有红外线报警输入,程序向下执行;当程序检测到P3.7=0表示有红外线报警输入,则将单片机IC1的P0.5、P1.4两端口置为低电平,发出现场报警和红外线远程报警,然后向下执行。
远程布撤防检测:
程序检测到没有红外线报警输入时,则对单片机IC1的P3.1端口进行检测。当程序检测到P3.1=1表示没有远程布撤防信号输入,程序向下执行;当程序检测到P3.1=0表示有远程布撤防信号输入,则进行布撤防处理,然后程序返回到柜门开关情况检测处开始检测。

Claims (4)

1.一种柜门控制报警器,包括主控制电路(1),用以对各回路实施控制;电源与柜门状态检测电路(3),用以给电路提供电源和检测柜门的开闭状态;电机锁电机驱动电路(4),用以给电机锁电机提供开启或关闭的电源,使电机锁向开启或关闭的方向运动;报警输入输出回路(5),用以采集各报警信号,并发出报警指令;报警器电路(7),用以发出声光报警,给柜门控制器控制的柜门附近的人员发出报警信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彩信模块IC7,用于实现柜门控制报警器与柜门控制者的远程联系,使柜门控制者知晓柜门控制报警器的状态并对柜门控制报警器实现远程控制;
所述主控制电路(1)由单片机IC1、数据存储电路(2)、排电阻PRO、发光二极管LED1、LED3、电阻R1、R3、R35、键盘(11)、单片机内部振荡器JT1、电容C3、C4、功能开关K2、TM卡读卡头DKT组成;(1-3)端与(3-3)端联接;(1-1)端接排电阻PRO的公共端1脚、(2-3)端、电阻R1的一端、单片机IC1的38脚、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和发光二极管LED3的正极;电阻R1的另一端接单片机IC1的29脚;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级与电阻R3串联,电阻R3的另一端与(2-8)端和单片机IC1的42脚联接;发光二极管LED3的负极与电阻R35串联后与单片机IC1的2脚联接;排电阻PRO的2脚与(2-5)端和单片机IC1的37脚联接;排电阻PRO的3脚与(2-6)端和单片机IC1的36脚联接;(1-6)端与(3-6)端联接;(1-6)端与排电阻PRO的4脚和单片机IC1的35脚联接;排电阻PRO的5脚与(2-4)端和单片机IC1的34脚联接;(1-21)端与(5-21)端联接;(1-21)端与排电阻PRO的6脚和单片机IC1的33脚联接;排电阻PRO的7脚与(1-25)端和单片机IC1的32脚联接;(1-25)端与(5-25)端联接;排电阻PRO的8脚与(1-9)端和单片机IC1的31脚联接;(1-9)端与(3-9)端联接;排电阻PRO的9脚与(1-8)端和单片机IC1的30脚联接;(1-8)端与(3-8)端联接;单片机IC1的18脚与键盘(11)的1脚联接;单片机IC1的19脚与键盘(11)的2脚联接;单片机IC1的20脚与键盘(11)的3脚联接;单片机IC1的21脚与键盘(11)的4脚联接;单片机IC1的22脚与键盘(11)的5脚联接;单片机IC1的23脚与键盘(11)的6脚联接;单片机IC1的24脚与键盘(11)的7脚联接;单片机IC1的25脚与键盘(11)的8脚联接;单片机IC1的17脚和16脚接地端;单片机IC1的15脚接电容C3的一端和单片机内部振荡器JT1的一端;单片机IC1的14脚接电容C4的一端和单片机内部振荡器JT1的另一端;电容C3和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单片机IC1的13脚接(1-11)端;单片机IC1的11脚接(1-10)端;单片机IC1的10脚接(1-13)端;(1-13)端接(5-13)端;单片机IC1的9脚接(1-24)端;(1-24)端接(5-24)端;单片机IC1的8脚接功能开关K2的一端;功能开关K2的另一端接地;单片机IC1的7脚接(1-19)端;(1-19)端接(5-19)端;单片机IC1的5脚接(1-7)端和TM卡读卡头DKT的W端;TM卡读卡头DKT的N端接地;单片机IC1的4脚接(2-8)端;单片机IC1的1脚接(1-20)端;(1-20)端接(5-20)端;(2-1)端与(1-1)端联接并接地;单片机IC1的40脚接(1-5)端;单片机IC1的41脚接(1-4)端;单片机IC1的43脚接(1-23)端;单片机IC1的44脚接(1-22)端;
所述数据存储电路(2)由数据存储器IC2、监控芯片IC3、电阻R2、R6、三极管Q1、Q2、电容C1、C5、C6和蜂鸣器FMQ1组成;(2-3)端接电容C5的一端、数据存储器IC2的Vcc脚、三极管Q2的发射级、三级管Q1的发射极和电容C1的正极、电容C6的一极和监控芯片IC3的2脚;(2-1)端接蜂鸣器FMQ1的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数据存储器IC2的WP脚、A0脚、A1脚、A2脚、GND脚、电容C6的另一极、监控芯片IC3的3脚和电阻R2的一端;蜂鸣器FMQ1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阻R6串联后接(2-4)端;三级管Q1的集电极、电容C1的负极、电阻R2的另一极和(2-8)端相联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与监控芯片IC3的7脚相联接;数据存储器IC2的SCL脚与(2-5)端联接;数据存储器IC2的SDA脚与(2-6)端联接;监控芯片IC3的6脚与(2-7)脚联接; 
所述电源与柜门检测电路(3)由电源电路和柜门检测电路组成;所述电源电路由二极管D9、D10、D19、D20、三端稳压电路IC6、电容C10、C11,电阻R34组成;所述柜门检测电路由电阻R4、R5、红外线光电开关GO1、GO2、二极管D11、D12、门磁开关K5组成;(3-4)端外接直流电源正极,与二极管D19的正极、二极管D20的正极、二极管D9的正极联接;(3-5)端外接直流电瓶DP正极;二极管D19的负接经电阻R34接(3-5)端和二极管D10的正极; 二极管D10的负极接二极管D20的负极、电容C10的一端、稳压电路IC6的1脚和(3-2)端;二极管D9的负极接(3-7)端;稳压电路IC6的2脚、电容C10的另一端、电容C11的一端接(3-1)端;稳压电路IC6的3脚接电容C11的另一端、(3-3)端、电阻R4的一端和电阻R5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接红外线光电开关GO1的A侧的发光二极管正极;电阻R5的另一端接红外线光电开关GO2的A侧的发光二极管正极;红外线光电开关GO1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红外线光电开关GO2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红外线光电开关GO1的B侧的红外接收管的负极和红外线光电开关GO2的B侧的红外接收管的负极接(3-1)端;红外线光电开关GO1的B侧的红外接收管的正极与二极管D11的负极联接,二极管D11的正极与(3-9)端联接;红外线光电开关GO2的B侧的红外接收管的正极与二极管D12的负极联接,二极管D12的正极与(3-8)端联接;门磁开关K5的一端接(3-1)端,门磁开关K5的另一端接(3-6)端;(3-1)端接地;
所述电机锁电机驱动电路(4)由红外线光电开关GO3、GO4,三极管Q4、Q5、Q6、Q7,二极管D1、D2、D3、D4,电阻R9、R10、R11、R12、R13、R15、R17、R18、R19、R20、R21,电容C7、C8、C9组成;(4-2)端与(3-2)端联接,(4-3)端接(3-3)端,(4-4)端接(1-4)端,(4-5)端接(1-5)端;(4-2)端分别联接电阻R15的一端、三极管Q4的发射极、电阻R21的一端、三极管Q6的发射极、电阻R11的一端和电阻R13的一端;电阻R15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7的基极联接,还经过电阻R17联接二级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与二极管D2的负极和红外线光电开关GO3的4脚联接; 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7的发射极、电容C8 的正极和(4-7)端联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还经电容C7和电阻18串联联接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与(4-6)端、电容C9的正极和三极管Q5的发射极联接;电阻R21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4的基极,电阻R21的另一端还经电阻R19与二极管D4的正极联接,二极管D4的负极与二极管D3的负极和红外线光电开并的4脚联接,二极管D4的负极还与二极管D3的负极联接,二极管D3的正极与电阻R12串联后接三极管Q5的基极;电阻R1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6的基极和电阻R20的一端联接,电组R20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2的正极联接;电阻R13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5的基极;三极管Q7的集电极、电容C8的负极、电容C9的负极、三极管Q5的负极、红外线光电开关GO3的3脚和红外线光电开关GO4的3脚联接(4-1)端;(4-3)端接红外线光电开关GO3的1脚和红外线光电开关GO4的1脚;红外线光电开关GO3的2脚经电阻R9与(4-5)端联接;红外线光电开关GO4的2脚经电阻R10与(4-4)端联接;(4-1)端接地;(4-6)端和(4-7)端分别外接电机锁电机DJ的两端;
所述报警输入输出回路(5)由红外线光电开关GO5、GO7、GO8、GO9,三极管Q3、Q8,二极管D5、D6、D7、D8,电阻R7、R8、R22、R23、R24、R25组成;(3-2)端与(5-2)端联接;(5-2)端与红外线光电开关G08的1脚、三极管Q3的发射极、电阻R24的一端和红外线光电开关G07的1脚联接;(5-9)端经电阻R23与红外线光电开关G08的2脚联接;(5-10)端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5-7)端经电阻R22接三极管Q8的基极;电阻R24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8的集电极和红外线光电开关G05的1脚;(5-8)端经电阻R7接红外线光电开关G07的2脚;三极管Q3的基极经电阻R25接红外线光电开关G09的4脚;(5-19)端接红外线光电开关G08的4脚;(5-3)端接红外线光电开关G09的1脚;(5-25)端与电阻R8串联后接红外线光电开关G09的2脚;(5-13)端接红外线光电开关G05的4脚;(5-20)端接红外线光电开关G07的4脚;(5-1)端与三极管Q8的发射极、红外线光电开关G05的2脚、红外线光电开关G05的3脚、红外线光电开关G09的3脚、红外线光电开关G08的3脚和红外线光电开关G07的3脚联接;(5-1)端接地;(5-11)端接二极管D8的正极,二极管D8的负极接(5-21)端;(5-12)端接二极管D7的正极,二极管D7的负极接(5-22)端;(5-14)端接二极管D6的正极,二极管D6的负极接(5-23)端;(5-18)端接二极管D5的正极,二极管D5的负极接(5-24)端;
所述彩信模块IC7的2脚接(3-2)端;彩信模块IC7的8脚接(5-8)端;彩信模块IC7的9脚接(5-9)端;彩信模块IC7的11脚接(5-11)端;彩信模块IC7的12脚接(5-12)端;彩信模块IC7的14脚接(5-14)端;彩信模块IC7的18脚接(5-18)端;彩信模块IC7的1脚接地;
所述报警器电路(7)由电铃或蜂呜器或指示灯或其组合构成,报警器电路(7)的正极接(5-10)端,负极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柜门控制报警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械密码锁转盘转动传感器(8),所述机械密码锁转盘转动传感器(8)的V脚接(3-3)端,机构密码锁转盘转动传感器(8)的G脚地,机构密码锁转盘转动传感器(8)的O脚接(1-7)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柜门控制报警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震动信号传感器(9),所述震动信号传感器(9)的1脚接地,震动信号传感器(9)的2脚接(1-10)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柜门控制报警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红外线信号传感器(10),所述红外线信号传感器(10)的1脚接地,红外线信号传感器(10)的2脚接(3-2)端,红外线信号传感器(10)的3脚接(1-11)端。
CN2012101363713A 2012-05-05 2012-05-05 一种柜门控制报警器 Pending CN1026444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363713A CN102644418A (zh) 2012-05-05 2012-05-05 一种柜门控制报警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363713A CN102644418A (zh) 2012-05-05 2012-05-05 一种柜门控制报警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44418A true CN102644418A (zh) 2012-08-22

Family

ID=46657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363713A Pending CN102644418A (zh) 2012-05-05 2012-05-05 一种柜门控制报警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44418A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30688A (zh) * 2012-10-23 2013-02-13 河北工业大学 实验室智能安防监控报警装置
CN103049717A (zh) * 2013-01-09 2013-04-17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机柜内设备位置的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3093527A (zh) * 2012-12-28 2013-05-08 深圳市互信互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一体化读卡机柜锁
CN103778758A (zh) * 2013-12-31 2014-05-07 浙江圆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空警报控制柜开关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3956010A (zh) * 2014-05-20 2014-07-30 曾建 旋转式智能防盗装置
CN104732620A (zh) * 2013-12-20 2015-06-24 国家电网公司 门禁装置及方法
CN104847175A (zh) * 2015-04-10 2015-08-19 中科富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快递柜的锁控电路和控制电路
CN107187419A (zh) * 2017-05-18 2017-09-22 鞍山科大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门锁状态识别装置及识别方法
CN107453943A (zh) * 2017-07-05 2017-12-08 深圳市捷高软件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网卡检测与自恢复电路
CN108280904A (zh) * 2018-01-09 2018-07-13 深圳市飓风智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的自动锁护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08510633A (zh) * 2018-05-07 2018-09-07 北京起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锁转接板
CN108729752A (zh) * 2018-05-22 2018-11-02 福州大学 防盗锁安全保护装置及其安全报警方法
CN110505057A (zh) * 2019-08-16 2019-11-26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生成随机密码的数字电路
CN111754683A (zh) * 2020-05-29 2020-10-09 上海趣致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售卖机的门控系统和方法
CN108510633B (zh) * 2018-05-07 2024-05-31 北京起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锁转接板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41910Y (zh) * 2001-07-28 2003-03-26 宁永敭 一种新型防盗报警器
KR100718196B1 (ko) * 2005-11-24 2007-05-15 박장호 다단계 보안 장치,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1581166A (zh) * 2009-03-16 2009-11-18 徐克林 一种可拍照可发信息的防盗报警锁
CN101581181A (zh) * 2009-06-11 2009-11-18 胡中华 金库门无线电短信报警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41910Y (zh) * 2001-07-28 2003-03-26 宁永敭 一种新型防盗报警器
KR100718196B1 (ko) * 2005-11-24 2007-05-15 박장호 다단계 보안 장치,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1581166A (zh) * 2009-03-16 2009-11-18 徐克林 一种可拍照可发信息的防盗报警锁
CN101581181A (zh) * 2009-06-11 2009-11-18 胡中华 金库门无线电短信报警系统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30688B (zh) * 2012-10-23 2014-09-17 河北工业大学 实验室智能安防监控报警装置
CN102930688A (zh) * 2012-10-23 2013-02-13 河北工业大学 实验室智能安防监控报警装置
CN103093527A (zh) * 2012-12-28 2013-05-08 深圳市互信互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一体化读卡机柜锁
CN103093527B (zh) * 2012-12-28 2016-01-13 深圳市互信互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一体化读卡机柜锁
CN103049717A (zh) * 2013-01-09 2013-04-17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机柜内设备位置的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3049717B (zh) * 2013-01-09 2016-02-10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机柜内设备位置的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4732620A (zh) * 2013-12-20 2015-06-24 国家电网公司 门禁装置及方法
CN103778758A (zh) * 2013-12-31 2014-05-07 浙江圆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空警报控制柜开关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3956010A (zh) * 2014-05-20 2014-07-30 曾建 旋转式智能防盗装置
CN104847175B (zh) * 2015-04-10 2017-09-29 中科富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快递柜的锁控电路和控制电路
CN104847175A (zh) * 2015-04-10 2015-08-19 中科富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快递柜的锁控电路和控制电路
CN107187419A (zh) * 2017-05-18 2017-09-22 鞍山科大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门锁状态识别装置及识别方法
CN107187419B (zh) * 2017-05-18 2023-08-08 辽宁科大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门锁状态识别装置及识别方法
CN107453943A (zh) * 2017-07-05 2017-12-08 深圳市捷高软件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网卡检测与自恢复电路
CN108280904A (zh) * 2018-01-09 2018-07-13 深圳市飓风智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的自动锁护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08510633A (zh) * 2018-05-07 2018-09-07 北京起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锁转接板
CN108510633B (zh) * 2018-05-07 2024-05-31 北京起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锁转接板
CN108729752A (zh) * 2018-05-22 2018-11-02 福州大学 防盗锁安全保护装置及其安全报警方法
CN108729752B (zh) * 2018-05-22 2019-06-04 福州大学 防盗锁安全保护装置及其安全报警方法
CN110505057A (zh) * 2019-08-16 2019-11-26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生成随机密码的数字电路
CN110505057B (zh) * 2019-08-16 2021-06-25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生成随机密码的数字电路
CN111754683A (zh) * 2020-05-29 2020-10-09 上海趣致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售卖机的门控系统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44418A (zh) 一种柜门控制报警器
CN103198596B (zh) 智能联网报警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204989918U (zh) 多功能远程密码锁
CN210006112U (zh) 一种具有虹膜识别功能的智能锁
CN104865870A (zh) 一种智能虹膜识别枪柜控制系统
CN102797390B (zh) 一种智能防盗门
CN2914207Y (zh) 家居安防系统
CN104268970A (zh) 一种智能密码电子锁
CN202882697U (zh) 一种带有机械开锁装置的电子防盗门
CN205135144U (zh) 一种物联智能防盗锁
CN104295160A (zh) 一种无锁孔嵌入式旋转锁
CN204557143U (zh) 一种智能虹膜识别枪柜控制系统
CN207458265U (zh) 防盗报警控制装置
CN105094070A (zh) 无源户外设备的作业监控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206945774U (zh) 一种多功能电力表箱
CN206479835U (zh) 马桶上盖连接板显示驱动控制电路的自动测试装置
CN205025231U (zh) 一种智能锁系统
CN2801993Y (zh) 能识别真假钥匙的电子报警锁
CN111456586A (zh) 一种智能门窗安防控制系统
CN206339586U (zh) 一种防窃电系统
CN211506496U (zh) 一种人脸识别一体机
CN2658862Y (zh) 无线智能防盗报警装置
CN208057004U (zh) 一种智能家居门
CN207924850U (zh) 一种智能门窗防盗控制装置及系统
CN207663488U (zh) 门禁装置及楼宇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