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99911B - 百叶窗 - Google Patents

百叶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99911B
CN104499911B CN201410720692.7A CN201410720692A CN104499911B CN 104499911 B CN104499911 B CN 104499911B CN 201410720692 A CN201410720692 A CN 201410720692A CN 104499911 B CN104499911 B CN 1044999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eller
plate
towards
group
inclin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2069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99911A (zh
Inventor
陈保华
刘利则
吕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41072069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999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999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999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999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999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百叶窗,包括:窗体(10),包括第一侧面和与第一侧面相对设置的第二侧面以及连接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底面;第一叶板群(20),第一叶板群(20)设置在窗体(10)内,第一叶板群(20)包括多个第一叶板,第一叶板朝向第一侧面下倾设置;第二叶板群(30),第二叶板群(30)设置在窗体(10)内,第二叶板群(30)包括多个第二叶板,第二叶板朝向第二侧面下倾设置;清灰板(40),清灰板(40)朝向第一侧面下倾地设置在窗体(10)的底部;其中,多个第一叶板和多个第二叶板在竖直方向上依次穿插排列。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百叶窗清灰不方便的问题。

Description

百叶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百叶窗。
背景技术
变电站内现有百叶窗基本都是采用在墙内侧设置纱网、墙外侧设置叶板的结构。经过长时间的使用,难免会有灰尘的积累。在室内靠近百叶窗周围地面会布满尘土,同时纱网与叶板之间也会堆积很多灰尘当清理纱网和叶板之间灰尘杂物时,需要将内侧的纱网取下才可以清理,这给清理工作带来不便。当清理室内百叶窗周围地面尘土时,如果是临近带电设备,需要停电才可以进行,同样给清理工作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百叶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百叶窗清灰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百叶窗,包括:窗体,包括第一侧面和与第一侧面相对设置的第二侧面以及连接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底面;第一叶板群,第一叶板群设置在窗体内,第一叶板群包括多个第一叶板,第一叶板朝向第一侧面下倾设置;第二叶板群,第二叶板群设置在窗体内,第二叶板群包括多个第二叶板,第二叶板朝向第二侧面下倾设置;清灰板,清灰板朝向第一侧面下倾地设置在窗体的底部;其中,多个第一叶板和多个第二叶板在竖直方向上依次穿插排列。
进一步地,多个第一叶板相互等间距地设置,多个第二叶板相互等间距地设置。
进一步地,百叶窗还包括第三叶板群,第三叶板群包括多个第三叶板,第三叶板朝向第一侧面下倾设置,第一叶板群设置在第一侧面处,第三叶板群设置在第二侧面处,第二叶板群设置在第一叶板群和第二叶板群之间。
进一步地,多个第三叶板和多个第二叶板在竖直方向上依次穿插排列。
进一步地,多个第三叶板和多个第一叶板在水平方向上两两对齐排列。
进一步地,多个第三叶板相互等间距地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叶板包括第一倾板和设置在第一倾板两端的两个第一竖板,第一倾板朝向第一侧面下倾设置,设置在第一倾板上朝向第一侧面的第一竖板朝下设置,设置在第一倾板上朝向第二侧面的第一竖板朝上设置。
进一步地,第二叶板包括第二倾板和设置在第二倾板两端的两个第二竖板,第二倾板朝向第二侧面下倾设置,设置在第二倾板上朝向第一侧面的第二竖板朝上设置,设置在第二倾板上朝向第二侧面的第二竖板朝下设置。
进一步地,第三叶板包括第三倾板和设置在第三倾板两端的两个第三竖板,第三倾板朝向第一侧面下倾设置,设置在第三倾板上朝向第一侧面的第三竖板朝下设置,设置在第三倾板上朝向第二侧面的第三竖板朝上设置。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窗体的第一侧面朝向室外、第二侧面朝向室内设置。由于第一叶板朝向第一侧面下倾设置,通风时,室外的灰尘在进入室内的过程中会先在第一叶板上沉降。由于第二叶板朝向第二侧面下倾设置,空气中剩余的灰尘遇见第二叶板会下沉并沉降在清灰板上。因为清灰板朝向第一侧面下倾地设置在窗体的底部,从百叶窗中沉降下来的灰尘就只会顺着清灰板向室外滑落。这样,就避免了变电站内百叶窗周围的底面上积累尘土而影响变电站运行的问题。另外,在清理百叶窗时,只需要轻轻敲击百叶窗,灰尘就会顺着第一叶板和第二叶板降落在清灰板上,最终顺着清灰板排出至室外。这样,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就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百叶窗清灰不方便的问题。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百叶窗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窗体;20、第一叶板群;30、第二叶板群;40、清灰板;50、第三叶板群。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百叶窗包括窗体10、第一叶板群20、第二叶板群30以及清灰板40。其中,窗体10包括第一侧面和与第一侧面相对设置的第二侧面以及连接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底面。第一叶板群20设置在窗体10内,第一叶板群20包括多个第一叶板,第一叶板朝向第一侧面下倾设置。第二叶板群30设置在窗体10内,第二叶板群30包括多个第二叶板,第二叶板朝向第二侧面下倾设置。清灰板40朝向第一侧面下倾地设置在窗体10的底部。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将窗体10的第一侧面朝向室外、第二侧面朝向室内设置。由于第一叶板朝向第一侧面下倾设置,通风时,室外的灰尘在进入室内的过程中会先在第一叶板上沉降。由于第二叶板朝向第二侧面下倾设置,空气中剩余的灰尘遇见第二叶板会下沉并沉降在清灰板40上。因为清灰板40朝向第一侧面下倾地设置在窗体10的底部,从百叶窗中沉降下来的灰尘就只会顺着清灰板40向室外滑落。这样,就避免了变电站内百叶窗周围的底面上积累尘土而影响变电站运行的问题。另外,在清理百叶窗时,只需要轻轻敲击百叶窗,灰尘就会顺着第一叶板和第二叶板降落在清灰板40上,最终顺着清灰板40排出至室外。这样,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就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百叶窗清灰不方便的问题。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叶板相互等间距地设置,多个第二叶板相互等间距地设置。这样,有效地提高了百叶窗对于灰尘的阻挡效果。
如图1所示,为了提高百叶窗对于灰尘的阻挡效果,百叶窗还包括第三叶板群50,第三叶板群50包括多个第三叶板,第三叶板朝向第一侧面下倾设置,第一叶板群20设置在第一侧面处,第三叶板群50设置在第二侧面处,第二叶板群30设置在第一叶板群20和第二叶板群30之间。通过第一叶板和第二叶板对于灰尘的沉降,就已经起到了很好的灰尘阻挡效果。第三叶板群50地设置进一步地增强了百叶窗对于灰尘的阻挡效果。此外,第三叶板群50的另一个作用是在对百叶窗进行清灰时防止灰尘从第二叶板上直接滑落进变电站内。
优选地,多个第三叶板和多个第二叶板在竖直方向上依次穿插排列。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第三叶板对于灰尘的阻挡效果。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三叶板和多个第一叶板在水平方向上两两对齐排列。优选地,多个第三叶板相互等间距地设置。经过发明人实验发现,上述的排列方式可以使得百叶窗具有较优的灰尘阻挡效果。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叶板包括第一倾板和设置在第一倾板两端的两个第一竖板,第一倾板朝向第一侧面下倾设置,设置在第一倾板上朝向第一侧面的第一竖板朝下设置,设置在第一倾板上朝向第二侧面的第一竖板朝上设置。第一竖板地设置对于空气气流的流动起到很好的阻挡效果,降低空气的流动速度,延长空气在第一竖板上的沉降时间,有助于灰尘的沉降,进而增强百叶窗对于灰尘的阻挡效果。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叶板包括第二倾板和设置在第二倾板两端的两个第二竖板,第二倾板朝向第二侧面下倾设置,设置在第二倾板上朝向第一侧面的第二竖板朝上设置,设置在第二倾板上朝向第二侧面的第二竖板朝下设置。同理,第二竖板地设置对于空气气流的流动起到很好的阻挡效果,降低空气的流动速度,延长空气在第二竖板空间内的沉降时间,有助于灰尘的沉降,进而增强百叶窗对于灰尘的阻挡效果。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叶板包括第三倾板和设置在第三倾板两端的两个第三竖板,第三倾板朝向第一侧面下倾设置,设置在第三倾板上朝向第一侧面的第三竖板朝下设置,设置在第三倾板上朝向第二侧面的第三竖板朝上设置。同理,第三竖板地设置对于空气气流的流动起到很好的阻挡效果,降低空气的流动速度,延长空气在第三竖板上的沉降时间,有助于灰尘的沉降,进而增强百叶窗对于灰尘的阻挡效果。
由于本实施例的百叶窗具有错落排列的第一叶板群20、第二叶板群30以及第三叶板群50,而且第一叶板、第二叶板以及第三叶板都是倾斜设置的,使得鸟类很难在百叶窗内筑巢,避免了鸟类误入变电站引起的电力事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百叶窗,其特征在于,包括:
窗体(10),包括第一侧面和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设置的第二侧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的底面;
第一叶板群(20),所述第一叶板群(20)设置在所述窗体(10)内,所述第一叶板群(20)包括多个第一叶板,所述第一叶板朝向所述第一侧面下倾设置;
第二叶板群(30),所述第二叶板群(30)设置在所述窗体(10)内,所述第二叶板群(30)包括多个第二叶板,所述第二叶板朝向所述第二侧面下倾设置;
清灰板(40),所述清灰板(40)朝向所述第一侧面下倾地设置在所述窗体(10)的底部;
其中,多个所述第一叶板和多个所述第二叶板在竖直方向上依次穿插排列,
所述百叶窗还包括第三叶板群(50),所述第三叶板群(50)包括多个第三叶板,所述第三叶板朝向所述第一侧面下倾设置,所述第一叶板群(20)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处,所述第三叶板群(50)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处,所述第二叶板群(30)设置在所述第一叶板群(20)和所述第二叶板群(30)之间,其中,
所述第一叶板包括第一倾板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倾板两端的两个第一竖板,所述第一倾板朝向所述第一侧面下倾设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倾板上朝向所述第一侧面的所述第一竖板朝下设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倾板上朝向所述第二侧面的所述第一竖板朝上设置;
所述第二叶板包括第二倾板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倾板两端的两个第二竖板,所述第二倾板朝向所述第二侧面下倾设置,设置在所述第二倾板上朝向所述第一侧面的所述第二竖板朝上设置,设置在所述第二倾板上朝向所述第二侧面的所述第二竖板朝下设置;
所述第三叶板包括第三倾板和设置在所述第三倾板两端的两个第三竖板,所述第三倾板朝向所述第一侧面下倾设置,设置在所述第三倾板上朝向所述第一侧面的所述第三竖板朝下设置,设置在所述第三倾板上朝向所述第二侧面的所述第三竖板朝上设置,
并且,朝上设置的所述第二竖板与朝下设置的所述第一竖板在水平方向上没有间隙,朝下设置的所述第三竖板与朝下设置的所述第二竖板在所述水平方向上没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叶窗,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叶板相互等间距地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叶板相互等间距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叶窗,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三叶板和多个所述第二叶板在竖直方向上依次穿插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百叶窗,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三叶板和多个所述第一叶板在水平方向上两两对齐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百叶窗,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三叶板相互等间距地设置。
CN201410720692.7A 2014-12-01 2014-12-01 百叶窗 Active CN1044999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20692.7A CN104499911B (zh) 2014-12-01 2014-12-01 百叶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20692.7A CN104499911B (zh) 2014-12-01 2014-12-01 百叶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99911A CN104499911A (zh) 2015-04-08
CN104499911B true CN104499911B (zh) 2016-06-08

Family

ID=52941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20692.7A Active CN104499911B (zh) 2014-12-01 2014-12-01 百叶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9991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02177Y (zh) * 1994-07-22 1995-06-28 天津市电力工业局城区供电公司城西供电所 百叶门窗
JP3065815U (ja) * 1999-07-15 2000-02-08 株式会社ジャムコ ラバトリ―ユニットのドア
IT1401689B1 (it) * 2010-09-10 2013-08-02 Pellini Spa Vetrocamera con veneziana interna a lamelle di migliorata riflettività e diffusività su un più ampio intervallo spettrale della radiazione solare incidente
CN102979433B (zh) * 2012-11-21 2014-08-06 苏州江南航天机电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换气扇孔口门
CN204252785U (zh) * 2014-12-01 2015-04-08 国家电网公司 百叶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99911A (zh) 2015-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09135A (zh) 电除尘器分区密闭清灰装置
CN104499911B (zh) 百叶窗
CN204073687U (zh) 一种工业集尘器
CN107046259A (zh) 一种分槽式电缆桥架
CN204252785U (zh) 百叶窗
CN105035662A (zh) 一种用于散装电容送料的自动排序振动盘
CN104923008A (zh) 预荷电凝并袋式除尘器
CN207098379U (zh) 一种具有通风和防雨雪功能的配电柜
CN102307460A (zh) 一种防尘机箱及其路由器机箱
CN105170325A (zh) 一种电除尘器的新型沉降室入口
CN202185235U (zh) 一种除尘器自动卸灰装置
CN204469472U (zh) 预荷电凝并袋式除尘器
CN103934105A (zh) 机车复合冷却器空气过滤装置
CN210701471U (zh) 自动吹扫装置及生产线
CN207200088U (zh) 具有通风防尘功能的开关柜
CN203116123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03253278U (zh) 空气净化器
CN202313121U (zh) 具有侧甩灰口的吸尘器尘杯
CN104436972A (zh) 一种除尘装置
CN206404520U (zh) 过粉箱粉尘收集处理装置
CN106223666B (zh) 一种基站设备室结构
CN205056462U (zh) 一种双拣选的风力茶叶拣选机
CN104401764A (zh) 物料输送系统和选矿生产线
CN105344474B (zh) 一种均风板
CN203944561U (zh) 一种复合式干法水平分选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