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83953B - 一种控制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83953B
CN104483953B CN201410849641.4A CN201410849641A CN104483953B CN 104483953 B CN104483953 B CN 104483953B CN 201410849641 A CN201410849641 A CN 201410849641A CN 104483953 B CN104483953 B CN 1044839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wearable electronic
intelligent home
home device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4964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83953A (zh
Inventor
高岩
朱小恬
李相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6993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17688A/zh
Priority to CN201410849641.4A priority patent/CN1044839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839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839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839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839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5/00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 G05B15/02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electric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5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6Pc applications
    • G05B2219/2642Domotique, domestic, home control, automation, smart hou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在对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实现丰富对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方式,提高控制效果。该方法包括:通过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获得与佩带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用户的至少一个生理特征参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生理特征参数确定所述当前用户所处的第一用户状态;控制与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相连的M个智能家居设备将当前工作模式调整为与所述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M≥1的正整数;其中,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与所述M个智能家居设备之间建立有无线网络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电子设备的性能及外观得到了大力提升,人们在生活中也越来越重视对于智能产品的功能开发,各种电子设备也逐渐被应用到智能家居中,以便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更多便捷、智能的服务。例如,实现远程控制智能家电、监控报警等等。
目前,在使用电子设备对智能家电设备进行控制时,通常只能根据用户的简单设置对智能家电设备进行控制。例如用户睡觉时,设置空调的睡眠模式,使得空调每隔一段时间温度升高1°;或通过电子设备对用户的人脸识别或指纹匹配,为用户自动开门或开启室内的灯光照明等。但电子设备通常只能简单地针对用户宏观方面的信息来进行对智能家电设备的控制。例如,当用户在室内睡觉时,电子设备默认该环境内存在使用用户,进而开启空调进行温度控制,但此时的空调温度可能并不适用于用户的睡眠状态,可能还需用户进行手动的调整。故现有技术中在对智能家电进行控制时,基于用户本身状态进行的功能控制仍然较少,控制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在对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实现丰富对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方式,提高控制效果。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穿戴式电子设备,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包含至少一个传感器,且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固定在用户的第一身体部位上,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获得与佩带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用户的至少一个生理特征参数;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生理特征参数确定所述当前用户所处的第一用户状态;
控制与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相连的M个智能家居设备将当前工作模式调整为与所述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M≥1的正整数;其中,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与所述M个智能家居设备之间建立有无线网络连接。
可选的,在控制与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相连的M个智能家居设备将当前工作模式调整为与所述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状态,控制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生成与所述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第一状态控制指令;
将所述第一状态控制指令发送至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相连的M个智能家居设备。
可选的,所述控制与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相连的M个智能家居设备将当前工作模式调整为与所述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具体为:
i依次1取至M的整数,执行以下步骤:
根据用户状态与目标工作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M个智能家居设备中第i个智能家居设备与所述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第i目标工作模式;
检测确定所述第i个智能家居设备当前所处的第一工作模式;
若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与所述第i目标工作模式不相同,则控制所述第i个智能家居设备将当前工作模式由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与所述第i目标工作模式。
可选的,所述控制与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相连的M个智能家居设备将当前工作模式调整为与所述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具体包括:
检测确定与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相连的中控设备;
通过所述中控设备控制与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连接的M个智能家居设备将当前工作模式调整为与所述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
可选的,在检测确定所述第i个智能家居设备当前所处的第一工作模式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与所述第i目标工作模式相同,控制所述第i个智能家居设备保持当前的工作模式。
可选的,在控制与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相连的M个智能家居设备将当前工作模式调整为与所述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M个智能家居设备中第j个智能家居设备的用于表明所述第j智能家居设备当前工作模式的第j反馈信息,j为不大于M的正整数;
根据所述第j反馈信息,对所述第j个智能家居设备的工作模式进行记录。
可选的,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具体为睡眠传感器和/或活动传感器。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包含至少一个传感器,且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固定在用户的第一身体部位上,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获得与佩带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用户的至少一个生理特征参数;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生理特征参数确定所述当前用户所处的第一用户状态;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与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相连的M个智能家居设备将当前工作模式调整为与所述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M≥1的正整数;其中,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与所述M个智能家居设备之间建立有无线网络连接。
可选的,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还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在控制与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相连的M个智能家居设备将当前工作模式调整为与所述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之前,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状态,控制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生成与所述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第一状态控制指令;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状态控制指令发送至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相连的M个智能家居设备。
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i依次1取至M的整数,执行以下步骤:
根据用户状态与目标工作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M个智能家居设备中第i个智能家居设备与所述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第i目标工作模式;
检测确定所述第i个智能家居设备当前所处的第一工作模式;
若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与所述第i目标工作模式不相同,则控制所述第i个智能家居设备将当前工作模式由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与所述第i目标工作模式。
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与所述第i目标工作模式相同,控制所述第i个智能家居设备保持当前的工作模式。
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检测确定与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相连的中控设备;
通过所述中控设备控制与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连接的M个智能家居设备将当前工作模式调整为与所述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
可选的,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控制与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相连的M个智能家居设备将当前工作模式调整为与所述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之后,接收来自所述M个智能家居设备中第j个智能家居设备的用于表明所述第j智能家居设备当前工作模式的第j反馈信息,j为不大于M的正整数;
记录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j反馈信息,对所述第j个智能家居设备的工作模式进行记录。
可选的,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具体为睡眠传感器和/或活动传感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穿戴式电子设备通过包含的至少一个传感器可以获得佩戴该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用户的至少一个生理特征参数,从而基于对该至少一个生理特征参数的分析处理,可以确定该用户当前所处的第一用户状态,例如,运动状态,睡眠状态等。进而,该穿戴式电子设备可以控制与其连接的M个智能家居设备将各自的工作模式调整为与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例如,在检测到用户处于睡眠状态时,根据生理特征参数可确定用户的睡眠状态,如轻度睡眠、深度睡眠等,从而可控制空调调整至具有相应温度控制参数的工作模式,而无需用户进行手动的调整控制,使得控制方式较为准确、灵活,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方法的主要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穿戴式电子设备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一种控制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包含至少一个传感器,且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固定在用户的第一身体部位上,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获得与佩带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用户的至少一个生理特征参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生理特征参数确定所述当前用户所处的第一用户状态;控制与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相连的M个智能家居设备将当前工作模式调整为与所述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M≥1的正整数;其中,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与所述M个智能家居设备之间建立有无线网络连接。
由于穿戴式电子设备通过包含的至少一个传感器可以获得佩戴该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用户的至少一个生理特征参数,从而基于对该至少一个生理特征参数的分析处理,可以确定该用户当前所处的第一用户状态,例如,运动状态,睡眠状态等。进而,该穿戴式电子设备可以控制与其连接的M个智能家居设备将各自的工作模式调整为与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例如,在检测到用户处于睡眠状态时,根据生理特征参数可确定用户的睡眠状态,如轻度睡眠、深度睡眠等,从而可控制空调调整至具有相应温度控制参数的工作模式,而无需用户进行手动的调整控制,使得控制方式较为准确、灵活,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穿戴式电子设备,该穿戴式电子设备包含至少一个传感器,且该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固定在用户的第一身体部位上,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通过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获得与佩带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用户的至少一个生理特征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穿戴式电子设备可以具有一固定结构,用于当电子设备处于固定状态时能够维持该设备和使用者身体至少一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例如表带、项圈等。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穿戴式电子设备可以是指具有腕带式结构的检测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项圈等等。对应的,所述第一身体部位可以是指用户的手腕、脖颈、脚腕等身体部位。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具体可以是人体睡眠传感器、人体活动传感器等。
通常来说,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故穿戴式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至少一个传感器检测获得人体的至少一个生理特征参数。
具体的,至少一个生理特征参数可以是指与用户相关的身体参数,例如人体温度、脉搏、血压、心率(即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睡眠起始时间等参数。实际中,在用户将该穿戴式电子设备佩戴在第一身体部位上时,通过至少一个传感器便可检测获得与该佩戴者对应的至少一个生理特征参数,进而穿戴式电子设备也对至少一个生理特征参数进行分析处理或将其上传给云端进行分析处理。并且在采集获得后还可将预设时间段内的生理特征参数进行存储,以便为后期的数据分析提供可用数据。
步骤12: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生理特征参数确定所述当前用户所处的第一用户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穿戴式电子设备获得至少一个生理特征后,可基于这些生理特征参数确定用户当前的第一用户状态。具体的,用户状态可以是通过对获取的生理特征参数的分析所计算出用户所处的状态。
例如,某佩戴用户在正常状态时的心率常为75次/分,若在一段时间内检测到该用户的心率减缓。例如,在第一时间段内,若用户的心率减缓至70次/分,可认为该用户在第一时间段处于轻度睡眠状态;进一步,若在第二时间段之后的时间段内,用户的心率持续减缓至65次/分,则可以确定用户在第二时间段内已由轻度睡眠状态进入深度睡眠状态。
可选的,在根据至少一个生理特征参数确定用户的第一用户状态时,还可以结合通过至少一个传感器采集的该用户的历史生理特征参数来协同分析确定用户的当前状态。例如,可将穿戴式电子设备近期一周或一个月内监测到的用户的生理特征数据进行整体的分析,确定出用户在该段时间中各生理特征参数对用户状态的影响,即可建立生理特征参数与用户状态的对应关系。例如,用户在运动状态时,人体体温、心率及脉搏频率相较正常情况下都会发生变化,故可采集的变化后的人体生理特征参数作为对应该运动状态的参数信息。进而在获得至少一个生理特征参数时,可以根据历史数据生理特征参数与用户状态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与至少一个生理特征对应的第一用户状态。
例如,若当用户处于轻度睡眠时,对应的历史生理特征参数可以是“体温36.5°-37°,呼吸次数23-28次/分,心率70-75次/分”,则当检测到至少一个生理特征参数均处于该范围内时,可以认为用户处于轻度睡眠状态。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中生理特征参数与用户状态的对应关系可以是预先设置的,例如通过对该用户的身体状态的检测而预先设置的与各状态相关的生理特征参数,或者也可以是该穿戴式电子设备出厂即行设置好的对应关系,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步骤13:控制与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相连的M个智能家居设备将当前工作模式调整为与所述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M≥1的正整数;其中,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与所述M个智能家居设备之间建立有无线网络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家居设备可以是指智能家居系统的家居设备,即与家居生活相关的各种设备,例如音视频设备、照明系统、窗帘控制、空调控制、安防系统、网络家电等等。
通常来说,智能家居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中的各种设备连接到一起,提供家电控制、照明控制、窗帘控制、电话远程控制、室内外遥控、防盗报警、环境监测、暖通控制、红外转发以及可编程定时控制等多种功能和手段,以提升家居便利性、舒适性等,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
本发明实施例中,穿戴式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网络模块与M个智能家居设备建立无线连接,例如通过互联网、WIFI等进行连接。
实际中,在穿戴式电子设备与M个智能家居设备建立连接的过程中,M个智能家居设备可以是相对于穿戴式电子设备处于预定范围内的设备,例如M个智能家居设备可以与该穿戴式电子设备处于同一无线网络信号覆盖范围内的设备,如家庭无线网络;或者,也可以是指相对于穿戴式电子设备处于一定距离范围内的设备,例如距离范围为0-5m、0-10m等;或者,也可以是指处于该穿戴式电子设备当前所处有限空间范围内的设备,例如处于卧室、教室、办公室中的设备等。故当用户佩戴该穿戴式电子设备到达某处时,即可在搜索处于该预定范围内的智能家居设备,并进行连接。
例如,当用户佩戴智能手表到达卧室时,智能手表可以检测该空间范围内存在的挂式空调、电脑、手机及加湿器,则该卧室内的全部智能家居设备可以作为处于预定范围的M个智能家居设备,进而与智能手表建立连接。进一步,若该用户走出卧室到达客厅,则智能手表可重新搜寻处于客厅所对应的空间范围内的M个智能家居设备,如柜式空调、智能电视、饮水机,并建立连接,以便进行控制。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第一用户状态后,还可以根据该第一用户状态,控制穿戴式电子设备生成与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第一状态控制指令,并将该第一状态控制指令发送至通过无线网络与该穿戴式电子设备相连的M个智能家居设备,此处,M个智能家居设备即为相对于穿戴式电子设备处于预定范围内的设备。
其中,第一状态控制指令可以是用于控制智能家居设备执行将当前的工作模式转换为与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的控制指令。
具体的,在步骤13中,在控制M个智能家居设备自动调整工作模式的过程中,可以具有两种控制方式。
方式一:穿戴式电子设备直接控制M个智能家居设备,该方式下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执行:
a、根据用户状态与目标工作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M个智能家居设备中第i个智能家居设备与所述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第i目标工作模式;;
b、检测确定所述第i个智能家居设备当前所处的第一工作模式;
c、若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与所述第i目标工作模式不相同,则控制所述第i个智能家居设备将当前工作模式由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与所述第i目标工作模式。
其中,i依次1取至M的整数。
具体来说,可在穿戴式电子设备中预先建立各智能家居设备的工作模式与用户状态之间的关联关系。例如,可以检测确定各家居设备的多个工作模式,并将各个模式对应到相应的用户状态。
例如,若检测确定到用户的第一用户状态为轻度睡眠状态,则可将手机的工作模式调至振动模式,使得用户可在该时间段内有意识地接听电话等。而在检测到用户处于的第二用户状体为深度睡眠状态时,则可将手机的工作模式由振动模式调至飞行模式,以避免打扰。
进一步,根据用户的生理特征参数还可以对智能家居设备中,与该用户状态对应的工作模式下的运行参数进行进一步的调整。
例如,卧室的空调与用户佩戴的智能手表连接,且空调以第一温度控制参数运行。当通过智能手表检测到用户由轻度睡眠状态进入深度睡眠状态时,用户的体温会稍降低,此时可控制空调将温度控制参数相应地微增,例如升高2°,即以略高与第一温度控制参数的第二温度控制参数进行运行,故通过用户的特征参数可以实现灵活控制智能家居设备的工作模式,无需用户手动操作,控制方式较为便捷,用户体验度较高。
实际中,各个智能家居设备的工作模式的切换可以是根据第一状态控制指令所进行的,即在穿戴式电子设备向智能家居设备发送控制指令后,可以控制智能家居设备根据用户状态和该控制指令调整到相应的目标工作模式。例如,控制电脑或手机关机、控制加湿器加湿、启动空气净化器或升高净化器的净化控制参数等。
方式一中,在执行完步骤b后,若确定第一工作模式与第i目标工作模式相同,控制该第i个智能家居设备保持当前的工作模式。
即若智能家居设备当前的工作模式满足当前的第一用户状态,则无需对该设备进行调整,进而减少穿戴式电子设备的工作负担。例如,当用户处于睡眠状态时,需要控制电脑进入关机模式,若此时,电脑已经处于关机模式,则可保持电脑当前的状态。
方式二:通过与穿戴式电子设备连接的中控设备控制M个智能家居设备。该方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检测确定与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相连的中控设备;
b、通过所述中控设备控制与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连接的M个智能家居设备将当前工作模式调整为与所述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
其中,中控设备可以是指连接在穿戴式电子设备和智能家居设备之间的控制设备,例如路由器。在进行步骤b时,具体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来控制M个智能家居设备的工作模式。
1、穿戴式电子设备将与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第一状态控制指令发送给中控设备,再由中控设备将发送给M个智能家居设备,进而控制M个智能家居设备将当前工作模式调整为与所述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
2、穿戴式电子设备将确定第一用户状态发送给中控设备,以使中控设备根据第一用户状态生成相应的第一状态控制指令,并发送给M个智能家居设备,进而进行调整控制。
3、穿戴式电子设备直接将采集的至少一个特征参数发送给中控设备进行处理,并确定用户的第一用户状态,再生成与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第一状态控制指令,并发送给M个智能家居设备,进而进行调整控制。
实际中,通过中控设备根据第一用户状态控制M个智能家居设备进行工作模式切换的过程与通过穿戴式直接控制的过程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步骤13之后,穿戴式电子设备还可以接收来自所述M个智能家居设备中第j个智能家居设备的用于表明所述第j智能家居设备当前工作模式的第j反馈信息,j为不大于M的正整数,并根据所述第j反馈信息,对所述第j个智能家居设备的工作模式进行记录。
即在控制M个智能家居设备将工作模式调整为与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后,还可对各个智能家居设备的工作模式进行记录,以便处于该环境下的用户对应的用户状态发生变化时,可由穿戴式电子设备确定是否需要改变连接的智能家居设备的工作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可以通过穿戴式电子设备直接控制各智能家居设备将工作模式切换至与用户状态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或者,还可通过中控设备来控制各智能家居设备的工作模式的切换,因此,使得对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方式较为灵活。并且,在控制家居设备进行工作模式的调整后,还对其工作模式进行记录,以便于用户状态变化时,可通过查看记录的家居设备的工作模式确定是否需要调整,以便提高工作效率。
请参见图2,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包含至少一个传感器,且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固定在用户的第一身体部位上,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可以包括获取模块201、确定模块202和控制模块203。
获取模块201可以用于通过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获得与佩带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用户的至少一个生理特征参数。
确定模块202可以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生理特征参数确定所述当前用户所处的第一用户状态。
控制模块203可以用于控制与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相连的M个智能家居设备将当前工作模式调整为与所述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M≥1的正整数;其中,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与所述M个智能家居设备之间建立有无线网络连接。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还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在控制与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相连的M个智能家居设备将当前工作模式调整为与所述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之前,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状态,控制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生成与所述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第一状态控制指令;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状态控制指令发送至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相连的M个智能家居设备。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穿戴式电子设备直接与M个智能家居设备相连,则所述控制模块203具体可以用于:
i依次1取至M的整数,执行以下步骤:
根据用户状态与目标工作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M个智能家居设备中第i个智能家居设备与所述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第i目标工作模式;
检测确定所述第i个智能家居设备当前所处的第一工作模式;
若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与所述第i目标工作模式不相同,则控制所述第i个智能家居设备将当前工作模式由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与所述第i目标工作模式。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203还可以用于:若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与所述第i目标工作模式相同,控制所述第i个智能家居设备保持当前的工作模式。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穿戴式电子设备通过中控设备与M个智能家居设备相连,则所述控制模块203具体可以用于:
检测确定与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相连的中控设备;
通过所述中控设备控制与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连接的M个智能家居设备将当前工作模式调整为与所述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控制与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相连的M个智能家居设备将当前工作模式调整为与所述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之后,接收来自所述M个智能家居设备中第j个智能家居设备的用于表明所述第j智能家居设备当前工作模式的第j反馈信息,j为不大于M的正整数;
记录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j反馈信息,对所述第j个智能家居设备的工作模式进行记录。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具体为睡眠传感器和/或活动传感器。
具体来讲,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被存储在光盘,硬盘,U盘等存储介质上,当存储介质中的与控制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被一电子设备读取或被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
控制方法,应用于穿戴式电子设备,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包含至少一个传感器,且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固定在用户的第一身体部位上,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获得与佩带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用户的至少一个生理特征参数;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生理特征参数确定所述当前用户所处的第一用户状态;
控制与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相连的M个智能家居设备将当前工作模式调整为与所述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M≥1的正整数;其中,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与所述M个智能家居设备之间建立有无线网络连接。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还存储有另外一些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在步骤:控制与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相连的M个智能家居设备将当前工作模式调整为与所述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对应的计算机指令被执行的之前被执行,在具体被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状态,控制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生成与所述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第一状态控制指令;
将所述第一状态控制指令发送至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相连的M个智能家居设备。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控制与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相连的M个智能家居设备将当前工作模式调整为与所述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包括如下步骤:
i依次1取至M的整数,执行以下步骤:
根据用户状态与目标工作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M个智能家居设备中第i个智能家居设备与所述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第i目标工作模式;
检测确定所述第i个智能家居设备当前所处的第一工作模式;
若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与所述第i目标工作模式不相同,则控制所述第i个智能家居设备将当前工作模式由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与所述第i目标工作模式。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还存储有另外一些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在步骤:检测确定所述第i个智能家居设备当前所处的第一工作模式,对应的计算机指令被执行之后被执行,在具体被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
若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与所述第i目标工作模式相同,控制所述第i个智能家居设备保持当前的工作模式。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控制与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相连的M个智能家居设备将当前工作模式调整为与所述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包括如下步骤: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包括如下步骤:
检测确定与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相连的中控设备;
通过所述中控设备控制与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连接的M个智能家居设备将当前工作模式调整为与所述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还存储有另外一些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在步骤:控制与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相连的M个智能家居设备将当前工作模式调整为与所述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对应的计算机指令被执行之后被执行,在具体被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来自所述M个智能家居设备中第j个智能家居设备的用于表明所述第j智能家居设备当前工作模式的第j反馈信息,j为不大于M的正整数;
根据所述第j反馈信息,对所述第j个智能家居设备的工作模式进行记录。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4)

1.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穿戴式电子设备,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包含至少一个传感器,且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固定在用户的第一身体部位上,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获得与佩带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用户的至少一个生理特征参数;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生理特征参数确定所述用户所处的第一用户状态;
控制与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相连的M个智能家居设备将当前工作模式调整为与所述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M≥1的正整数;其中,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与所述M个智能家居设备之间建立有无线网络连接;
其中,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生理特征参数确定所述用户所处的第一用户状态,包括:根据通过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采集的所述用户的历史生理特征参数与用户状态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生理特征参数对应的第一用户状态;
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确定在预设时间中通过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采集的所述用户的历史生理特征参数对用户状态的影响,建立所述历史生理特征参数与用户状态的对应关系。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与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相连的M个智能家居设备将当前工作模式调整为与所述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状态,控制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生成与所述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第一状态控制指令;
将所述第一状态控制指令发送至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相连的M个智能家居设备。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与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相连的M个智能家居设备将当前工作模式调整为与所述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具体为:
i依次1取至M的整数,执行以下步骤:
根据用户状态与目标工作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M个智能家居设备中第i个智能家居设备与所述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第i目标工作模式;
检测确定所述第i个智能家居设备当前所处的第一工作模式;
若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与所述第i目标工作模式不相同,则控制所述第i个智能家居设备将当前工作模式由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与所述第i目标工作模式。
4.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确定所述第i个智能家居设备当前所处的第一工作模式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与所述第i目标工作模式相同,控制所述第i个智能家居设备保持当前的工作模式。
5.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与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相连的M个智能家居设备将当前工作模式调整为与所述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具体包括:
检测确定与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相连的中控设备;
通过所述中控设备控制与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连接的M个智能家居设备将当前工作模式调整为与所述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
6.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与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相连的M个智能家居设备将当前工作模式调整为与所述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M个智能家居设备中第j个智能家居设备的用于表明所述第j智能家居设备当前工作模式的第j反馈信息,j为不大于M的正整数;
根据所述第j反馈信息,对所述第j个智能家居设备的工作模式进行记录。
7.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具体为睡眠传感器和/或活动传感器。
8.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包含至少一个传感器,且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固定在用户的第一身体部位上,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获得与佩带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用户的至少一个生理特征参数;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生理特征参数确定所述用户所处的第一用户状态;其中,所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生理特征参数确定所述用户所处的第一用户状态,包括:所述确定模块根据通过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采集的所述用户的历史生理特征参数与用户状态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生理特征参数对应的第一用户状态;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与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相连的M个智能家居设备将当前工作模式调整为与所述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M≥1的正整数;其中,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与所述M个智能家居设备之间建立有无线网络连接;
建立模块,用于通过确定在预设时间中通过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采集的所述用户的历史生理特征参数对用户状态的影响,建立所述历史生理特征参数与用户状态的对应关系。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还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在控制与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相连的M个智能家居设备将当前工作模式调整为与所述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之前,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状态,控制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生成与所述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第一状态控制指令;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状态控制指令发送至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相连的M个智能家居设备。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i依次1取至M的整数,执行以下步骤:
根据用户状态与目标工作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M个智能家居设备中第i个智能家居设备与所述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第i目标工作模式;
检测确定所述第i个智能家居设备当前所处的第一工作模式;
若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与所述第i目标工作模式不相同,则控制所述第i个智能家居设备将当前工作模式由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与所述第i目标工作模式。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与所述第i目标工作模式相同,控制所述第i个智能家居设备保持当前的工作模式。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检测确定与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相连的中控设备;
通过所述中控设备控制与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连接的M个智能家居设备将当前工作模式调整为与所述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控制与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相连的M个智能家居设备将当前工作模式调整为与所述第一用户状态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之后,接收来自所述M个智能家居设备中第j个智能家居设备的用于表明所述第j智能家居设备当前工作模式的第j反馈信息,j为不大于M的正整数;
记录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j反馈信息,对所述第j个智能家居设备的工作模式进行记录。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具体为睡眠传感器和/或活动传感器。
CN201410849641.4A 2014-12-29 2014-12-29 一种控制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 Active CN1044839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69936.XA CN107817688A (zh) 2014-12-29 2014-12-29 一种控制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
CN201410849641.4A CN104483953B (zh) 2014-12-29 2014-12-29 一种控制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49641.4A CN104483953B (zh) 2014-12-29 2014-12-29 一种控制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69936.XA Division CN107817688A (zh) 2014-12-29 2014-12-29 一种控制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83953A CN104483953A (zh) 2015-04-01
CN104483953B true CN104483953B (zh) 2017-11-03

Family

ID=5275851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69936.XA Pending CN107817688A (zh) 2014-12-29 2014-12-29 一种控制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
CN201410849641.4A Active CN104483953B (zh) 2014-12-29 2014-12-29 一种控制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69936.XA Pending CN107817688A (zh) 2014-12-29 2014-12-29 一种控制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7817688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62278A (zh) * 2015-04-03 2016-11-23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能耗终端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4898603B (zh) * 2015-04-07 2017-12-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791957A (zh) * 2015-04-23 2015-07-2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手表的智能空调调节方法及系统
CN104879886B (zh) * 2015-04-30 2018-10-0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4991464B (zh) * 2015-05-08 2019-01-1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4965416A (zh) * 2015-05-26 2015-10-07 北京海尔广科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家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292308A (zh) * 2015-06-04 2017-0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终端、家居中央控制器、智能家居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629745A (zh) * 2015-06-19 2016-06-0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智能家居控制中心设备、终端
CN104976736A (zh) * 2015-06-24 2015-10-14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设备的工作方法及装置和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994154A (zh) * 2015-06-30 2015-10-21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媒体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094321B (zh) * 2015-07-07 2018-12-18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045234B (zh) * 2015-07-10 2016-06-29 西安交通大学 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为感知的智能家庭能源管理方法
CN105094093B (zh) * 2015-07-30 2018-09-25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控制方法及控制中心
CN105137787B (zh) 2015-08-13 2018-05-18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控制家电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CN105207864A (zh) * 2015-08-31 2015-12-3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家电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242554B (zh) * 2015-09-28 2018-03-0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141786A (zh) * 2015-10-22 2015-12-09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音乐播放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5404160B (zh) * 2015-10-29 2019-01-04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睡眠状态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897520A (zh) * 2015-11-11 2016-08-24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的控制方法、智能家居设备及可穿戴设备
CN105430841B (zh) * 2015-11-28 2019-02-12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智能照明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511276A (zh) * 2015-12-01 2016-04-20 深圳还是威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家电调控方法及装置
CN106856490A (zh) * 2015-12-08 2017-06-1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场景提供服务的方法及设备
CN105527853A (zh) * 2015-12-15 2016-04-27 天脉聚源(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886279A (zh) * 2015-12-16 2017-06-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676687A (zh) * 2016-01-08 2016-06-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电器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791545B (zh) * 2016-02-24 2019-08-0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防打扰方法与装置
CN106027271A (zh) * 2016-05-26 2016-10-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路由器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292316B (zh) * 2016-07-29 2020-11-2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工作模式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6371338A (zh) * 2016-09-27 2017-02-01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浴室控制系统和浴室的控制方法
CN108770338A (zh) * 2016-10-27 2018-11-06 深圳市赛亿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智能项链及其脉搏检测方法
CN108021127A (zh) * 2016-11-01 2018-05-11 江振豪 利用脑波控制平台移动的装置及方法
CN106371330B (zh) * 2016-11-11 2023-08-18 深圳市艾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睡眠控制方法、智能睡眠控制装置及智能家居系统
CN106774502B (zh) * 2016-11-14 2019-05-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智能洗脚盆及其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6403125A (zh) * 2016-12-17 2017-02-15 南京九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加湿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679094B (zh) * 2016-12-30 2019-09-1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器
CN108073084A (zh) * 2018-01-26 2018-05-25 上海康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CN113359496A (zh) * 2021-06-28 2021-09-07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数据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41204A (zh) * 2021-08-30 2021-12-03 深圳市凯博百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云端设备互联互通的噪音控制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20461A (zh) * 2014-01-07 2014-04-16 北京微心百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可穿戴式多参数生理指标采集器
CN103728953A (zh) * 2014-01-14 2014-04-16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一种基于智能手环的家庭健康服务系统及方法
CN103777615A (zh) * 2014-01-28 2014-05-0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电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3823393A (zh) * 2014-02-13 2014-05-28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智能家电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设备
CN203704244U (zh) * 2013-11-20 2014-07-09 黄志海 一种空调控制系统
CN104197470A (zh) * 2014-09-01 2014-12-10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穿戴设备、穿戴设备控制智能家电的系统及运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84727B2 (en) * 2007-05-24 2011-02-08 Bao Tran Wireless occupancy and day-light sensing
CN104155897A (zh) * 2014-08-06 2014-11-1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可穿戴智能设备的电器控制方法和电器控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704244U (zh) * 2013-11-20 2014-07-09 黄志海 一种空调控制系统
CN103720461A (zh) * 2014-01-07 2014-04-16 北京微心百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可穿戴式多参数生理指标采集器
CN103728953A (zh) * 2014-01-14 2014-04-16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一种基于智能手环的家庭健康服务系统及方法
CN103777615A (zh) * 2014-01-28 2014-05-0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电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3823393A (zh) * 2014-02-13 2014-05-28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智能家电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设备
CN104197470A (zh) * 2014-09-01 2014-12-10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穿戴设备、穿戴设备控制智能家电的系统及运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83953A (zh) 2015-04-01
CN107817688A (zh) 2018-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83953B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
CN105465977B (zh) 智能室内除霾系统
US8249731B2 (en) Smart air ventilation system
CN105116859B (zh) 一种利用无人飞行器实现的智能家居系统及方法
WO2017008321A1 (zh) 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为感知的智能家庭能源管理方法
CN107065796A (zh) 一种基于用户信息的电器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717271A (zh) 人机交互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130024029A1 (en) System for 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a building
CN105352127A (zh)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及智能家居系统
CN104197470A (zh) 穿戴设备、穿戴设备控制智能家电的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06325250A (zh) 基于信息检测的电器联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3870220A (zh) 一种移动设备工作模式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5674490A (zh) 空调的运行参数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656593A (zh) 家电控制方法及穿戴式智能终端
CN102289220A (zh) 智能家庭感知和控制系统
CN106980266A (zh) 智能家电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4759188U (zh) 一种智能家居睡眠系统
CN105045238A (zh) 一种智能家居睡眠系统
CN113110085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家居管理系统
CN107065588A (zh) 一种智能家居系统
CN108989162A (zh) 一种家用智能机器人管家系统
TWI594636B (zh) 智慧家電控制系統及方法
CN108062030A (zh) 一种智能手表控制的智能家居系统
CN105841306A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023490B (zh) 门铃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门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