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75158B - 一种金属纳米粒子和微孔配位聚合物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金属纳米粒子和微孔配位聚合物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475158B CN104475158B CN201410731227.3A CN201410731227A CN104475158B CN 104475158 B CN104475158 B CN 104475158B CN 201410731227 A CN201410731227 A CN 201410731227A CN 104475158 B CN104475158 B CN 10447515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own solution
- coordination polymer
- composite
- metal nanoparticle
- microporous coordin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纳米粒子和微孔配位聚合物的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所述的复合材料的金属纳米粒子是钯或铂纳米粒子,微孔配位聚合物是铁基微孔配位聚合物MIL‑53(Fe),MIL‑53(Fe)具有拓扑结构,通式可以写成Fe(OH)L·H2O,其中L为有机配体,铁离子被氧和有机配体的羧基连接成“之”字形的链,这些链通过有机配体连接成1D孔道结构。在常温常压搅拌下,将铁盐溶解在有机溶剂形成棕色溶液;加入有机配体直至溶解;加入金属纳米粒子的溶液制得混合溶液,将获得的混合溶液反应得到目标物。按加入的铁盐计算产率在35%‑87%,金属纳米粒子的质量含量在0.01%‑20%。该复合材料具有高热稳定性和大比表面积,可用于油品的深度脱硫。对某些特殊的分子有选择性催化作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金属纳米粒子和微孔配位聚合物的复合材料及制法。
背景技术
迄今,人们合成了超过1万种以上的配位聚合物,其中一些配位聚合物由于具有非常高的热稳定性以及化学稳定性(有机溶剂,水,酸或者碱,空气等)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些配位聚合物包括HKUST-1,MIL-53,MIL-100,MIL-101,ZIF-8和UIO-66等。MIL-53由于具有较大的一维孔道结构而引起人们的关注。其孔道大小随着溶剂分子的吸附或者脱附发生改变,称作“呼吸”作用。孔道的大小的下限和上限分别为0.8nm和1.3nm,接近于硅基沸石结构的ZSM-5和八面沸石。孔状材料的应用之一就是催化,尤其是择形催化,包括对分子的尺寸以及分子大小。对于微孔配位聚合物来说,它是由有机配位和金属以及金属团簇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微孔配位聚合物的催化来自三个方面:1) 有机配体的功能基团;2) 金属离子或者金属团簇;3) 微孔配位聚合物本身。通常来说,微孔配位聚合物本身是不会有催化作用的,但是由于配位到金属或者团簇的水分子通过加热的方法出去以后,缺位的金属或者金属离子就产生了Lewis催化,例如HKUST-1和MIL-101催化醛或者酮的硅睛化。微孔配位聚合物可以像硅基沸石材料一样可以作为主体容纳客体分子,利用主体微孔配位聚合物的孔道结构和客体分子的催化活性对某一类特定的分子进行选择性催化。纳米金属粒子与微孔配位聚合物复合材料可以通过传统的方法,如液相浸渍或者气相渗透的方法制备,但不论那一种方法都需要200度以上的高温加氢还原。在这样的环境下,有些微孔配位聚合物已经发生了分解,另外金属有机化合物的价格是相当昂贵的,限制了工业化的应用。近来,人们发展了一种被称作直接自组装或者模板法的方法来制备金属纳米粒子和微孔配位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方法,例如Pt@ZIF-8。金属的催化活性是与金属粒子尺寸相关的,金属粒子越小其催化活性越高,但尺寸较小的纳米粒子更容易团聚和烧结,随着催化反应的进行,催化性能也同时降低。利用直接自组装或者模板法合成的金属纳米粒子和微孔配位聚合物的复合材料可以有效的避免这一点,因为组装到微孔配位聚合物中纳米粒子是被配位聚合物的晶格所分离,减少纳米粒子之间的团聚和烧结,由此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已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纳米粒子和微孔配位聚合物的复合材料及其制法。
一种金属纳米粒子和微孔配位聚合物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纳米粒子是钯或者铂纳米粒子,微孔配位聚合物是铁基微孔配位聚合物MIL-53(Fe),MIL-53(Fe)具有拓扑结构,它的通式写成Fe(OH)L·H2O,其中的L为有机配体,铁离子被氧和有机配体的羧基连接成“之”字形的链,然后这些链通过有机配体连接成1D孔道结构;
所述的一种金属纳米粒子和微孔配位聚合物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常温常压搅拌下,将三价铁盐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形成棕色溶液;
步骤2,将步骤1所制的棕色溶液加入有机配体直至溶解;
步骤3,将步骤2所制的棕色溶液加入金属纳米粒子溶液制得混合溶液,将此棕色溶液搅拌半个小时,将上述获得的混合溶液在80-130°C反应24-36小时,或者在120 - 140°C,功率为100W的微波反应1-2小时;将所得的溶液经离心分离,洗涤,干燥,得到金属纳米粒子和铁基微孔配位聚合物的复合材料;
所述的三价铁盐选自FeCl3·nH2O、Fe(NO3)3·nH2O、FeBr3·nH2O、或者Fe2(SO4)3·nH2O;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DMF)、N,N’-二甲基乙酰胺或二甲基亚砜;
所述的有机配体为对苯二甲酸(H2BDC)、4,4’-联苯二甲酸、 4,4’-联三苯二甲酸,带有官能团的对苯二甲酸、带有官能团的4,4’-联苯二甲酸、带有官能团的4,4’-联三苯二甲酸的衍生物,构成所述的衍生物的基团为-CH3、-F、-Cl,-Br、I、-CHO、-COOH、-COOCH3、-NO2、-NH2、-SO3H或-OH;所述的金属纳米粒子为2.5纳米到8.2纳米的钯或者铂;
所述的三价铁盐:有机配体:有机配体溶剂:金属纳米粒子的摩尔比1:1~2:130~1560:0.005~0.054。
本发明得到的复合材料中,所述的金属纳米粒子在金属纳米粒子和微孔配位聚合物的复合材料中的质量含量在0.01%~20%之间。按加入的铁算,产率在35%~87%。将所述的复合材料在空气或者氮气情况下加热至300°C,恒温24小时或者以上结构不发生变化,比表面积在600m2/g到1000m2/g,可用于油品的深度脱硫。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纳米粒子和微孔配位聚合物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了金属纳米粒子和铁基微孔配位聚合物复合材料。既保持了铁基微孔配位聚合物的热稳定高和化学稳定性好的特点,又限制金属纳米粒子流失、团聚和烧结。利用铁基微孔配位聚合物的纳米门对反应物分子进行择形催化,在催化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该复合材料在空气或者氮气情况下加热至300°C,恒温24小时以上,结构不发生变化,比表面积在700m2/g到1000m2/g,可用于油品的深度脱硫。
本发明制备的金属纳米粒子和微孔配位聚合物的复合材料,X-射线粉末衍射峰具有与铁基微孔配位聚合物一致的特征衍射峰,表明金属纳米粒子进入到铁基微孔配位聚合物的内部,其结构未发生变化依然是铁基微孔配位聚合物结构。通过对比铁基微孔配位聚合物和金属纳米粒子和铁基微孔配位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没有明显观察到特征红外振动峰,但是电子透射电镜(TEM)可清楚观察到,金属纳米粒子组装到铁基微孔配位聚合物的内部,同样随着纳米粒子的进入,铁基配位聚合物的比表面积也下降了。这可能是金属纳米粒子堵塞了微孔配位聚合物的孔道所导致的。
本发明所涉及到的铁基微孔配位聚合物均具有同样的拓扑结构,它的通式可以写成Fe(OH)L·H2O(L=有机配体)。结构中,铁离子被氧和配体的羧基连接成“之”字形的链,然后这些链通过有机配体连接成1D孔道结构,由于有机溶剂的溶解,有机配体基本不会残留在空道中,相反溶剂分子容易停留在孔道中。对于MIL-53(Fe)配体是对苯二甲酸,其他的铁基微孔配位聚合物的配体是可以是4,4’-联苯二甲酸, 4,4’-联三苯二甲酸以及带有官能团-CH3,-F,-Cl,-Br,I,-CHO,-COOH,-COOCH3,-NO2,-NH2,-SO3H,-OH的衍生物。对于MIL-53(Fe)有溶剂的情况下,其孔道直径在0.8纳米左右,没有溶剂的情况下孔道直径在1.3纳米。这样的孔道以及孔道尺寸对某些特殊的分子有选择性催化作用,例如对油品中噻吩,苯并噻吩以及二苯并噻吩。
附图说明
图1是2.5% 3.2nmPd@MIL-53(Fe)复合材料的X射线衍射(XRD) 图。
图2是2.5% 3.2nm Pd@MIL-53(Fe)复合材料的热重分析(TG)图。
图3是2.5% 3.2nm Pd@MIL-53(Fe)复合材料的N2等温吸附图。
图4是2.5% 3.2nm Pd@MIL-53(Fe)复合材料的透射电镜(TEM)图。
图5是0.56% 5.7nmPt@MIL-53(Fe)复合材料的X射线衍射(XRD)。
图6是0.56% 5.7nm Pt@MIL-53(Fe)复合材料的热重分析(TG)图。
图7是1.13% 8.2nmPt@MIL-53(Fe)复合材料的X射线衍射(XRD) 图。
图8是1.13% 8.2nm Pt@MIL-53(Fe)复合材料的热重分析(TG)图。
图9是2.5% 2.5nmPt@MIL-53(Fe)复合材料的X射线衍射(XRD) 图。
图10是2.5% 2.5nm Pt@MIL-53(Fe)复合材料的热重分析(TG)图。
图11是2.5% 2.5nm Pt@MIL-53(Fe)复合材料的N2等温吸附图。
图12是2.5% 2.5nm Pt@MIL-53(Fe)复合材料的透射电镜(TEM) 图。
图13是5.1% 2.5nmPt@MIL-53(Fe)复合材料的X射线衍射(XRD) 图。
图14是5.1% 2.5nm Pt@MIL-53(Fe)复合材料的热重分析(TG)图。
图15是0.28% 2.5nmPt@MIL-53(Fe)复合材料的X射线衍射(XRD) 图。
图16是0.28% 2.5nm Pt@MIL-53(Fe)复合材料的热重分析(TG)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步骤1,在常温常压搅拌下,将270毫克FeCl3 .6H2O (1.0mmol)溶解在10毫升N ,N ’-二甲基甲酰胺(130mmol)形成棕色溶液;
步骤2,将步骤1所制的棕色溶液加入有机配体249mg对苯二甲酸(1.5mmol)直至溶解;
步骤3,将步骤2所制的棕色溶液加入浓度为1毫克/毫升的3.2纳米的金属纳米粒子钯甲醇溶液3毫升,FeCl3 .6H2O : H2BDC : DMF :Pd的摩尔比为 1 : 1.5 : 130:0.029,将此棕色溶液搅拌半个小时,在80°C 反应36小时,产物经50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分离,用乙醇洗三次,干燥,得到钯金属纳米粒子和铁基微孔配位聚合物的复合材料。产率54%(按FeIII(OH){O2C-C6H4-CO2}·H2O 计算),钯含量2.5%。通过XRD图谱(X-射线粉末衍射,图1),在钯作为客体分子进入铁基微孔配位聚合物后,结构没有发生变化,依然保持MIL-53(Fe)的结构,TG(热重分析,图2)表明钯纳米粒子和铁基配位聚合物的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达到400°C以上,BET(比表面积,图3)表明其比表面积为600m2/g,从TEM(透射电子显微镜,图4)上看钯纳米粒子进入了铁基微孔配位聚合物的内部。
实施例2
步骤1,在常温常压搅拌下,将414毫克Fe(NO3)3 .9H2O (1.0mmol)溶解在15毫升N ,N ’ -二甲基甲酰胺(130mmol)形成棕色溶液;
步骤2,将步骤1所制的棕色溶液加入有机配体332mg对苯二甲酸(2mmol) 直至溶解;
步骤3,将步骤2所制的棕色溶液加入浓度为1毫克/毫升的5.7纳米的金属纳米粒子铂甲醇溶液1毫升,Fe(NO3)3 .9H2O : H2BDC : DMF:Pt的摩尔比为 1 : 2 : 195:0.005,然后将此棕色溶液搅拌半个小时,在130°C 反应24小时,产物经5000转每分钟离心10分钟分离,用乙醇洗三次,干燥,得到铂纳米粒子和铁基微孔配位聚合物的复合材料。产率75%(按FeIII(OH){O2C-C6H4-CO2}·H2O 计算),铂含量0.56%。通过XRD图谱(图5),在铂的金属纳米粒作为客体分子进入铁基微孔配位聚合物后,结构没有发生变化,依然保持MIL-53(Fe)的结构,TG(图6)表明铂纳米粒子和铁基配位聚合物的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达到400°C以上。
实施例3
步骤1,在常温常压搅拌下,将414毫克Fe(NO3)3 .9H2O (1.0mmol)溶解在15毫升N ,N ’ -二甲基甲酰胺(130mmol)形成棕色溶液;
步骤2,将步骤1所制的棕色溶液加入有机配体166mg对苯二甲酸(1mmol)直至溶解;
步骤3,将步骤2所制的棕色溶液加浓度为1毫克/毫升8.2纳米的金属纳米粒子铂甲醇溶液1毫升,Fe(NO3)3 .9H2O: H2BDC : DMF :Pt的摩尔比为 1 : 2 : 195:0.005,然后将此棕色溶液搅拌半个小时,产物经5000转每分钟离心10分钟分离,用乙醇洗三次,干燥,得到铂纳米粒子和铁基微孔配位聚合物的复合材料。产率38%(按FeIII(OH){O2C-C6H4-CO2}·H2O 计算),铂含量1.13%。通过XRD图谱(图7),在铂作为客体分子进入铁基微孔配位聚合物后,结构没有发生变化,依然保持MIL-53(Fe)的结构,TG(图8)表明铂纳米粒子和铁基配位聚合物的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达到400°C以上。
实施例4
步骤1,在常温常压搅拌下,将87毫克Fe2(SO4)3 .7H2O (0.165mmol)溶解在40毫升N,N ’ -二甲基甲酰胺(130mmol)形成棕色溶液;
步骤2,将步骤1所制的棕色溶液加入有机配体55mg对苯二甲酸(0.33mmol)直至溶解;
步骤3,将步骤2所制的棕色溶液加入浓度为1毫克/毫升2.5纳米的金属纳米粒子铂甲醇溶液1.75毫升,Fe2(SO4)3 .7H2O : H2BDC : DMF :Pt 的摩尔比为1 : 1 : 1560:0.054,然后将此棕色溶液搅拌半个小时,在140°C 微波反应2小时,产物经5000转每分钟离心15分钟分离,用乙醇洗三次,在80°C干燥过夜,得到铂纳米粒子和铁基微孔配位聚合物的复合材料。产率93%(按FeIII(OH){O2C-C6H4-CO2}·H2O 计算),铂含量2.5%。通过XRD图谱(X-射线粉末衍射,图9),在铂作为客体分子进入铁基微孔配位聚合物后,结构没有发生变化,依然保持MIL-53(Fe)的结构,TG(热重分析,图10)表明铂纳米粒子和铁基配位聚合物的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达到400°C以上,BET(比表面积,图11)表明其比表面积为850m2/g,从TEM(透射电子显微镜,图12)上看铂纳米粒子进入了铁基微孔配位聚合物的内部。
实施例5
步骤1,在常温常压搅拌下,将90毫克FeCl3 .6H2O (0.33mmol)溶解在30毫升N , N ’-二甲基甲酰胺(97.5mmol)形成棕色溶液;
步骤2,将步骤1所制的棕色溶液加入有机配体55mg对苯二甲酸(0.33mmol)直至溶解;
步骤3,将步骤2所制的棕色溶液加入浓度为1毫克/毫升2.5纳米的金属纳米粒铂甲醇溶液3毫升,FeCl3 .6H2O : H2BDC : DMF:Pt的摩尔比为1 : 1 : 1560:0.027,然后将此棕色溶液搅拌半个小时,在130°C 微波反应1小时,产物经5000转每分钟离心15分钟分离,用乙醇洗三次,干燥,得到铂纳米粒子和铁基微孔配位聚合物的复合材料。产率85%(按FeIII(OH){O2C-C6H4-CO2}·H2O 计算),铂含量5.1%。通过XRD图谱(X-射线粉末衍射,图13),在铂作为客体分子进入铁基微孔配位聚合物后,结构没有发生变化,依然保持MIL-53(Fe)的结构,TG(热重分析,图14)表明铂纳米粒子和铁基配位聚合物的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达到400°C以上。
实施例6
步骤1,在常温常压搅拌下,将87毫克Fe2(SO4)3 .7H2O (0.165mmol)溶解在40毫升N,N ’-二甲基甲酰胺(130mmol)形成棕色溶液;
步骤2,将步骤1所制的棕色溶液加入有机配体55mg对苯二甲酸(0.33mmol)直至溶解;
步骤3,将步骤2所制的棕色溶液加入浓度为1毫克/毫升2.5纳米的金属纳米粒铂甲醇溶液0.5毫升,Fe2(SO4)3 .7H2O : H2BDC : DMF:Pt的摩尔比为1 : 1 : 1560:0.009,然后将此棕色溶液搅拌半个小时,在120°C 微波反应2小时,产物经5000转每分钟离心15分钟分离,用乙醇洗三次,干燥,得到铂纳米粒子和铁基微孔配位聚合物的复合材料。铂纳米粒子质量含量为0.28%。产率75%(按FeIII(OH){O2C-C6H4-CO2}·H2O 计算),铂含量0.28%。通过XRD图谱(X-射线粉末衍射,图15),在铂作为客体分子进入铁基微孔配位聚合物后,结构没有发生变化,依然保持MIL-53(Fe)的结构,TG(热重分析,图16)表明铂纳米粒子和铁基配位聚合物的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达到400°C以上。
Claims (7)
1.一种金属纳米粒子和微孔配位聚合物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纳米粒子是钯或者铂纳米粒子,微孔配位聚合物是铁基微孔配位聚合物MIL-53(Fe),MIL-53(Fe)具有拓扑结构,它的通式写成Fe(OH)L·H2O,其中的L为有机配体,铁离子被氧和有机配体的羧基连接成“之”字形的链,然后这些链通过有机配体连接成1D孔道结构;
所述的一种金属纳米粒子和微孔配位聚合物的复合材料是由下述方法制备的:
步骤1,在常温常压搅拌下,将三价铁盐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形成棕色溶液;
步骤2,将步骤1所制的棕色溶液加入有机配体直至溶解;
步骤3,将步骤2所制的棕色溶液加入金属纳米粒子溶液制得混合溶液,将此棕色溶液搅拌半个小时,将上述获得的混合溶液在80-130°C反应24-36小时,或者在120 - 140°C,功率为100W的微波反应1-2小时;将所得的溶液经离心分离,洗涤,干燥,得到金属纳米粒子和铁基微孔配位聚合物的复合材料;
所述的三价铁盐选自FeCl3·nH2O、Fe(NO3)3·nH2O、FeBr3·nH2O、或者Fe2(SO4)3·nH2O;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DMF)、N,N’-二甲基乙酰胺或二甲基亚砜;
所述的有机配体为对苯二甲酸(H2BDC)、4,4’-联苯二甲酸、 4,4’-联三苯二甲酸,带有官能团的对苯二甲酸、带有官能团的4,4’-联苯二甲酸、带有官能团的4,4’-联三苯二甲酸的衍生物,构成所述的衍生物的基团为-CH3、-F、-Cl,-Br、I、-CHO、-COOH、-COOCH3、-NO2、-NH2、-SO3H或-OH;
所述的金属纳米粒子为2.5纳米到8.2纳米的钯或者铂;
所述的三价铁盐:有机配体:有机配体溶剂:金属纳米粒子的摩尔比1:1~2:130~1560:0.005~0.05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纳米粒子和微孔配位聚合物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常温常压搅拌下,将270毫克FeCl3 .6H2O 1.0mmol溶解在10毫升N,N’-二甲基甲酰胺130mmol形成棕色溶液;
步骤2,将步骤1所制的棕色溶液加入有机配体249mg对苯二甲酸1.5mmol直至溶解;
步骤3,将步骤2所制的棕色溶液加入浓度为1毫克/毫升的3.2纳米的金属纳米粒子钯甲醇溶液3毫升,FeCl3 .6H2O : H2BDC : DMF :Pd的摩尔比为 1 : 1.5 : 130:0.029,将此棕色溶液搅拌半个小时,在80°C 反应36小时,产物经50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分离,用乙醇洗三次,干燥,得到钯金属纳米粒子和铁基微孔配位聚合物的复合材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纳米粒子和微孔配位聚合物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常温常压搅拌下,将414毫克Fe(NO3)3 .9H2O 1.0mmol溶解在15毫升N,N’-二甲基甲酰胺130mmol形成棕色溶液;
步骤2,将步骤1所制的棕色溶液加入有机配体332mg对苯二甲酸2mmol直至溶解;
步骤3,将步骤2所制的棕色溶液加入浓度为1毫克/毫升的5.7纳米的金属纳米粒子铂甲醇溶液1毫升,Fe(NO3)3 .9H2O : H2BDC : DMF:Pt的摩尔比为 1 : 2 : 195:0.005,然后将此棕色溶液搅拌半个小时,在130°C 反应24小时,产物经5000转每分钟离心10分钟分离,用乙醇洗三次,干燥,得到铂纳米粒子和铁基微孔配位聚合物的复合材料。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纳米粒子和微孔配位聚合物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常温常压搅拌下,将414毫克Fe(NO3)3 .9H2O 1.0mmol溶解在15毫升N,N’-二甲基甲酰胺130mmol形成棕色溶液;
步骤2,将步骤1所制的棕色溶液加入有机配体166mg对苯二甲酸1mmol直至溶解;
步骤3,将步骤2所制的棕色溶液加浓度为1毫克/毫升8.2纳米的金属纳米粒子铂甲醇溶液1毫升,Fe(NO3)3 .9H2O: H2BDC : DMF: Pt的摩尔比为 1 : 2 : 195:0.005,然后将此棕色溶液搅拌半个小时,产物经5000转每分钟离心10分钟分离,用乙醇洗三次,干燥,得到铂纳米粒子和铁基微孔配位聚合物的复合材料。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纳米粒子和微孔配位聚合物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常温常压搅拌下,将87毫克Fe2(SO4)3 .7H2O 0.165mmol溶解在40毫升N,N’-二甲基甲酰胺130mmol形成棕色溶液;
步骤2,将步骤1所制的棕色溶液加入有机配体55mg对苯二甲酸0.33mmol直至溶解;
步骤3,将步骤2所制的棕色溶液加入浓度为1毫克/毫升2.5纳米的金属纳米粒子铂甲醇溶液1.75毫升,Fe2(SO4)3 .7H2O : H2BDC : DMF :Pt 的摩尔比为1 : 1 : 1560:0.054,然后将此棕色溶液搅拌半个小时,在140°C 微波反应2小时,产物经5000转每分钟离心15分钟分离,用乙醇洗三次,在80°C干燥过夜,得到铂纳米粒子和铁基微孔配位聚合物的复合材料。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纳米粒子和微孔配位聚合物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常温常压搅拌下,将90毫克FeCl3 .6H2O 0.33mmol溶解在30毫升N,N’-二甲基甲酰胺97.5mmol形成棕色溶液;
步骤2,将步骤1所制的棕色溶液加入有机配体55mg对苯二甲酸0.33mmol直至溶解;
步骤3,将步骤2所制的棕色溶液加入浓度为1毫克/毫升2.5纳米的金属纳米粒铂甲醇溶液3毫升,FeCl3 .6H2O : H2BDC : DMF:Pt的摩尔比为1 : 1 : 1560:0.027,然后将此棕色溶液搅拌半个小时,在130°C 微波反应1小时,产物经5000转每分钟离心15分钟分离,用乙醇洗三次,干燥,得到铂纳米粒子和铁基微孔配位聚合物的复合材料。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纳米粒子和微孔配位聚合物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常温常压搅拌下,将87毫克Fe2(SO4)3 .7H2O 0.165mmol溶解在40毫升N,N’-二甲基甲酰胺130mmol形成棕色溶液;
步骤2,将步骤1所制的棕色溶液加入有机配体55mg对苯二甲酸0.33mmol直至溶解;
步骤3,将步骤2所制的棕色溶液加入浓度为1毫克/毫升2.5纳米的金属纳米粒铂甲醇溶液0.5毫升,Fe2(SO4)3 .7H2O : H2BDC : DMF:Pt的摩尔比为1 : 1 : 1560:0.009,然后将此棕色溶液搅拌半个小时,在120°C 微波反应2小时,产物经5000转每分钟离心15分钟分离,用乙醇洗三次,干燥,得到铂纳米粒子和铁基微孔配位聚合物的复合材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731227.3A CN104475158B (zh) | 2014-12-05 | 2014-12-05 | 一种金属纳米粒子和微孔配位聚合物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731227.3A CN104475158B (zh) | 2014-12-05 | 2014-12-05 | 一种金属纳米粒子和微孔配位聚合物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475158A CN104475158A (zh) | 2015-04-01 |
CN104475158B true CN104475158B (zh) | 2017-03-08 |
Family
ID=52749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731227.3A Active CN104475158B (zh) | 2014-12-05 | 2014-12-05 | 一种金属纳米粒子和微孔配位聚合物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47515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23256B (zh) * | 2015-06-11 | 2017-07-28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负载钯的功能化纳米粒子磁性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CN106117593B (zh) * | 2016-06-16 | 2019-07-16 | 南京工业大学 | 一种制备纳米材料@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方法 |
CN107913741A (zh) * | 2016-10-09 | 2018-04-17 | 天津工业大学 | 一种mof‑199负载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CN108129672B (zh) * | 2017-12-18 | 2020-01-07 | 中南大学 | 一种聚合物改变MIL-53-Fe形貌的微波合成方法 |
CN109256567B (zh) * | 2018-08-27 | 2021-07-23 | 暨南大学 | 一种过渡金属/氮掺杂竹节状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
CN109174008A (zh) * | 2018-08-28 | 2019-01-11 | 扬州大学 | 在金属有机骨架中固载离子液体的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CN112397736B (zh) * | 2020-12-10 | 2022-04-12 | 福州大学 | 一种基于MOF制备的FePt@C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应用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69317A (zh) * | 2007-03-23 | 2008-09-24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一种负载型多孔金属有机化合物储氢材料 |
CN103752276A (zh) * | 2014-01-10 | 2014-04-30 | 南京工业大学 | 一价铜改性金属有机骨架吸附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50306566A1 (en) * | 2012-11-30 | 2015-10-29 | Cedar Advanced Technology Group Ltd. | Sorption material for the sorption of gas molecules, in particular co2, 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procedures |
-
2014
- 2014-12-05 CN CN201410731227.3A patent/CN10447515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69317A (zh) * | 2007-03-23 | 2008-09-24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一种负载型多孔金属有机化合物储氢材料 |
CN103752276A (zh) * | 2014-01-10 | 2014-04-30 | 南京工业大学 | 一价铜改性金属有机骨架吸附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Rapid and effcient crystallization of MIL-53(Fe) by ultrasound and microwave irradiation;Jeff Gordon et al.;《Microporous and Mesoporous Materials》;20120615;第162卷;第2.1节 * |
Yuanbiao Huang et al..Palladium nanoparticles supported on amino functionaliz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as highly active catalysts for the Suzuki–Miyaura cross-coupling reaction.《Catalysis Communications》.2011,第14卷第27-31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475158A (zh) | 2015-04-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475158B (zh) | 一种金属纳米粒子和微孔配位聚合物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
Dhakshinamoorthy et al. | Metal organic frameworks as versatile hosts of Au nanoparticles in heterogeneous catalysis | |
Tao et al. | Porous organic polymer material supported palladium nanoparticles | |
Wang et al. | Tailoring polymer colloids derived porous carbon spheres based on specific chemical reactions | |
Li et al. | Conjugated macrocycle polymer nanoparticles with alternating pillarenes and porphyrins as struts and cyclic nodes | |
Castillejos et al. | An efficient strategy to drive nanoparticles into carbon nanotubes and the remarkable effect of confinement on their catalytic performance | |
CN108097316B (zh) | 一种负载纳米金属颗粒的MOFs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 |
Buonerba et al. | Gold nanoparticles incarcerated in nanoporous syndiotactic polystyrene matrices as new and efficient catalysts for alcohol oxidations | |
Lili et al. | Engineering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immobilize gold catalysts for highly efficient one-pot synthesis of propargylamines | |
Shen et al. | A novel Cu-nanowire@ Quasi-MOF via mild pyrolysis of a bimetal-MOF for the selective oxidation of benzyl alcohol in air | |
Das et al. | N‐rich Porous Organic Polymer as Heterogeneous Organocatalyst for the One‐Pot Synthesis of Polyhydroquinoline Derivatives through the Hantzsch Condensation Reaction | |
CN106117593A (zh) | 一种制备纳米材料@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方法 | |
Chen et al. | Shape Engineering of Biomass‐Derived Nanoparticles from Hollow Spheres to Bowls through Solvent‐Induced Buckling | |
Qi et al. |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an Au@ MIL‐53 (NH2) Catalyst for a One‐Pot Aerobic Oxidation/Knoevenagel Condensation Reaction | |
Mao et al. | Fe-based MOFs@ Pd@ COFs with spatial confinement effect and electron transfer synergy of highly dispersed Pd nanoparticles for Suzuki-Miyaura coupling reaction | |
Castillejos et al. | Selective deposition of gold nanoparticles on or inside carbon nanotubes and their catalytic activity for preferential oxidation of CO | |
CN102513104A (zh) | 一种苯甲醛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用新型介孔碳担载的双金属催化剂 | |
CN102847533B (zh) | 微波法合成凹土/钯纳米复合材料催化剂的方法 | |
CN105754588B (zh) | 一种亚胺连接的发光多孔有机聚合物材料及制备方法 | |
CN103464195B (zh) | 一种扩孔剂引入活性组分的甲烷氧化制甲醇催化剂方法 | |
Zhu et al. | Lanthanide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with six-coordinated ln (iii) ions and free functional organic sites for adsorptions and extensive catalytic activities | |
Wang et al. | Au nanoparticle decorated N-containing polymer spheres: additive-free synthesis and remarkable catalytic behavior for reduction of 4-nitrophenol | |
Huang et al. | Synthesis of metal Salen@ MOFs and their 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styrene oxidation | |
Baran et al. | Design of highly robust halloysite nanoclay supported palladium complex as a highly active heterogeneous catalyst for construction of biaryls | |
CN111499880A (zh) | 一种用于二噁英富集和检测的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