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74829B - 混合多级除尘机 - Google Patents

混合多级除尘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74829B
CN104474829B CN201410794587.8A CN201410794587A CN104474829B CN 104474829 B CN104474829 B CN 104474829B CN 201410794587 A CN201410794587 A CN 201410794587A CN 104474829 B CN104474829 B CN 1044748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water
plate
mentioned
dust remov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9458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74829A (zh
Inventor
许金生
徐佳丽
钱林浩
查晓峰
葛伟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ey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ey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ey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ey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79458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748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748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748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748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748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Particles Using Liqui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多级除尘机,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除尘器结构复杂的问题。本混合多级除尘机包括内部为空腔的壳体,所述壳体上具有与其相通的进口和出口,所述的壳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壳体内部分隔为左右相邻的两个腔体:腔体一和腔体二,上述腔体一和腔体二下部相通,上述进口位于腔体一的上部,所述出口位于腔体二的顶部且在出口处固连有过滤网,所述腔体一的进口处具有能喷洒水雾的喷洒机构,所述腔体二内具有能使气流弯折流动的折流机构,所述壳体底部还具有与其内腔相通的排水口。本混合多级除尘机结构简单、装卸方便。

Description

混合多级除尘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除尘器,特别是一种混合多级除尘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石材在打磨和切割以及工件的抛光等加工过程中,空气中粉尘飞扬,严重影响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为了减轻粉尘对工人身体的影响,人们发明了打磨除尘装置。
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1120380957.5;授权公告号:CN202237691U)公开了一种打磨房的吸尘设备,其包括吸尘室、积水槽等,集水槽位于吸尘室底部,集水槽上方设有循环水泵。在吸尘设备刚开始工作时,集水槽需要先装入适量的水。在吸尘设备工作的过程中,集水槽内的水由于蒸发、溅出集水槽等因素越来越少。为了维持除尘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再次向集水槽中加水。
为了提高除尘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往往在集水槽内设置浮球,浮球控制进水龙头。当集水槽中的水减少至一定水位时,浮球下降,开启进水龙头。当水位上升带动浮球上升至一定位置时,浮球控制水龙头关闭。
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浮球或者水龙头故障的问题,导致水龙头无法自动停水,水从集水箱上端口溢出,造成水资源浪费、工作环境地面积水的问题。
中国专利其公开号CN203389494U提供了“一种复合湿式烟气除尘器”,它包括塔基,在塔基上有排液管和进液管,在塔基内装有除尘液,在塔基上装有除尘塔,进烟管从除尘塔外伸进到除尘塔内,进烟管管口插入除尘液液面;在除尘塔内装有泡沫除尘板和脱水除雾板;在塔基外有循环泵,循环泵进液管插入在塔基内的除尘液中,喷淋管插入在除尘塔内的泡沫除尘板和脱水除雾板之间,排烟管一端接在除尘塔上部,另一端接引风机,在引风机出口有排烟管。可以看出它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一:复合多重除尘功能,同时具有喷淋除尘、泡沫除尘、冲击除尘等三种湿式除尘功效;二:除尘管道不堵塞、风机不粘尘,采用多重复合湿式除尘手段,能适用烟气入口含尘浓度大、含粘性粉尘等特殊工况下的除尘要求;三:除尘效果好,达标排放、洁净排放。
但是,它是完全依靠脱水除雾板进行脱水和除雾,这样增加了脱水除雾板的工作负荷,降低了整个除尘器的稳定性。
现有的其它混合多级除尘机也都存在着类似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除尘稳定性高的混合多级除尘机。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混合多级除尘机,包括内部为空腔的壳体,所述壳体上具有与其相通的进口和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壳体内部分隔为左右相邻的两个腔体:腔体一和腔体二,上述腔体一和腔体二下部相通,上述进口位于腔体一的上部,所述出口位于腔体二的顶部且在出口处固连有过滤网,所述腔体一的进口处具有能喷洒水雾的喷洒机构,所述腔体二内具有能使气流弯折流动的折流机构,所述壳体底部还具有与其内腔相通的排水口。
带尘气流由进口进入腔体一内,首先,喷洒机构喷出的水雾使大颗粒粉尘与水雾凝聚在一起后沿着腔体一向下掉落,接着,与水雾凝聚的粉尘再掉落至壳体内的底部。
小部分与水雾混合但未掉落至壳体内的粉尘受到折流机构的作用,能使粉尘粘附在折流机构处,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及时间后粘附的粉尘会自然掉落,该部分粉尘最终也是掉落在壳体内的底部。
当然,经过滤后的纯净空气由出口处排出。
本除尘器的排水口处具有能开闭的阀门,除尘器使用过程中由于持续喷水,当水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将阀门打开就能方便的将壳体内多余的水排出。
在上述的混合多级除尘机中,所述的喷洒机构包括固连在壳体外侧的水泵和固连在腔体一处的喷水管,所述喷水管横向设置且喷水管的上侧通过连接管与水泵的出水端相联,所述水泵的进水端用于与水源相联。
在上述的混合多级除尘机中,所述喷水管下侧沿其轴向具有若干贯穿的出水孔,上述连接管连接在喷水管上侧的中部处。
横向设置的喷水管其上的出水孔出水时,若干排列的水雾能使进入的带尘空气较充分的与水雾混合。从而将带尘空气中的大颗粒粉尘顺畅的掉落至壳体内的底部。
为了增加出水的水雾效果,可以额外在每个出水孔处设置普通的水雾喷头。
在上述的混合多级除尘机中,所述的喷洒机构包括固连壳体外侧的水泵和固连在腔体一处的喷淋头,上述喷淋头与水泵的出水端相联,所述水泵的进水端用于与水源相联。
喷淋头为普通的喷淋头其结构类似于浴室中的淋浴喷淋头,它也能实现水雾效果,并且该喷淋头采购方便。
水泵作业过程中将水由进水端顺畅的输送至其出水端,由于喷淋头位于腔体一内的上部,从而能使进入腔体一内的粉尘比较出风的与喷淋头处喷出的水雾混合在一起。
在上述的混合多级除尘机中,所述喷水管的数量为2—5根,所述喷水管在腔体一内由上至下均布设置,上述的连接管将所有的喷水管串联在一起。
喷水管由腔体一内上下排列设置,它们由腔体一内的上部均布于腔体一内的下部。显然,这样能使带尘气流中的粉尘充分的水雾混合。
在上述的混合多级除尘机中,所述的进口处具有向壳体外侧伸出的并与腔体一相通的进口管,所述的进口管内具有隔水结构。
粉尘连接管的一端位于产生粉尘的场合,粉尘连接管的另一端能方便的连接在进口管端部。为了进口管处的隔水结构能有效的防止位于腔体一处的水由进口管处溢出。
在上述的混合多级除尘机中,所述的隔水结构包括固连在进口管内上侧的上挡板和固连在进口管内下侧的下挡板,所述上挡板下端与进口管内的下侧之间具有供带尘气流通的下通气间隙,所述下挡板上端与进口管内的上侧之间具有供带尘气流通的上通气间隙,所述上通气间隙处于下通气间隙的上部。
位于腔体处的水雾被上挡板和下挡板阻挡,因此,本隔水结构有效的起到了将水雾阻隔在腔体一内的作用。
作为另外一种方案,在上述的混合多级除尘机中,所述的隔水结构包括分别位于进口管内侧上部的上导流部和位于进口管内侧下部的下导流部,所述的上导流部倾斜设置且其与进口管内侧平滑过渡,上述上导流部和下导流部以进口管中心为基准对称设置。
在上导流部和下导流部的作用下能使带尘气流顺畅的由进口管进入腔体一。当然,腔体一内的水雾在上导流部和下导流部的阻挡作用下不会由进口管处流出。
在上述的混合多级除尘机中,所述腔体一内还固连有一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一端固连在进口管的内端口处,导流板另一端与隔板之间形成供带尘气流进入腔体一下部的通道。
带尘气流沿导流板流动,受到隔板的阻挡上述带尘气流弯折的通过导流板另一端与隔板之间的通道通过,然后进入腔体一的下部处。
可以看出,导流板不仅能对带尘气流导流,而且还能使带尘气流弯折流动,从而使带尘气流与水雾充分混合。
在上述的混合多级除尘机中,所述的折流机构包括固连在腔体二内的左折流板和右折流板,所述左折流板与右折流板分别位于腔体二内的两侧,所述左折流板与右折流板间隔设置,所述左折流板与隔板之间的间隙处于右折流板上方,所述右折流板与壳体内侧之间的间隙处于左折流板的下方。
由于左折流板和右折流板与腔体二之间的间隙是错开设置的,这样的结构能使带尘气流弯折流动,受到左折流板和右折流板的阻挡,较湿润的带尘气流能被附着在左折流板和右折流板下部,从而由出口排出纯净的空气。
在上述的混合多级除尘机中,所述左折流板和右折流板均倾斜设置且它们的倾斜方向相同。
倾斜设置的左折流板和右折流板更加利于带尘空气弯折流动。
作为另外一种方案,在上述的混合多级除尘机中,所述的折流机构包括固连在腔体二内的折流筒,所述折流筒的外侧分别固连在壳体和隔板上,所述折流筒内侧具有呈螺旋形的折流通道。
带尘气流通过螺旋形的折流通道时,在折流通道的导向作用下带尘空气呈螺旋形流动。
在上述的混合多级除尘机中,所述右折流板的最低处固连在隔板上,所述右折流板、壳体和隔板之间形成呈V形的集水槽,所述每个右折流板的最低处均具有贯穿的泄水孔,所述腔体二内具有堵板,所述堵板抵靠在隔板上且堵板穿设在上述所有泄水孔处。
少部分的水会沿右折流板流动治集水槽处,集水槽储存的少量水能使掉落的粉尘颗粒混入水中,避免该部分粉尘在气流作用下再次随着气流窜动。
需要排除集水槽处的污水时,拉动堵板后就能方便的打开泄水孔。
在上述的混合多级除尘机中,所述堵板上具有若干与右折流板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的堵塞,所述堵塞与泄水孔尺寸相匹配。
初始状态时堵塞将泄水孔堵住,排除污水时移动堵板带动堵塞脱离泄水孔,从而能使污水能由泄水孔处排除。
在上述的混合多级除尘机中,所述壳体外侧固连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上连接有能转动的收卷筒,所述收卷筒上固连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伸入腔体二内与上述的堵板固连。
需要排除集水槽处污水时,收卷筒动作即可通过连接绳拉动堵板移动,从而将泄水孔打开。
作为另外一种方案,在上述的混合多级除尘机中,所述隔板上固连有凸出的支撑块,上述喷水管端部抵靠在支撑块上部。
支撑块对喷水管进行支撑,增加喷水管的定位稳定性。由于腔体一内具有较强的带尘气流,通过上述结构就能有效避免喷水管晃动。
在上述的混合多级除尘机中,所述壳体内的底部处还具有卸料板、弹簧和连杆组件,上述卸料板倾斜设置且卸料板上端铰接在腔体一侧部,上述卸料板倾斜下端位于腔体二下部,上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连在卸料板和支撑块上,上述连杆组件的一端与卸料板连接,所述连杆组件的另一端与堵板相铰接。
初始状态下卸料板呈倾斜状,除尘过程中带尘气流将卸料板下压,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卸料板绕其铰接处频繁的上下摆动,这样能将位于卸料板上的粉尘顺畅的抖落至壳体内的底部。
与此同时,在连杆组件的作用下上述堵板被带动频繁的上下移动,从而能使积聚的污水能顺畅且及时的被排出。
在上述的混合多级除尘机中,所述的连杆组件包括连接筒、连杆一和连杆二,所述连接筒固连在卸料板上,所述连杆一内端位于连接筒内,所述连杆一外端与连杆二的一端相铰接,所述连杆二的另一端与上述堵板相铰接。
连杆一内端能沿连接筒平移,由于连杆二的两端分别铰接在连杆一外端和堵板上,而连接筒又是固连在卸料板上的。因此,卸料板绕其铰接处往复摆动过程中,通过本连杆组件能稳定的带动堵板也随着往复的上下移动。
作为另外一种方案,在上述的混合多级除尘机中,所述的连杆组件包括卸料板上凹入的连接孔、连杆一和连杆二,所述连杆一内端位于连接孔处,所述连杆一外端与连杆二的一端相铰接,所述连杆二的另一端与上述堵板相铰接。
同样的,本方案中将连接筒替换成了位于卸料板上的连接孔,本方案同样能稳定带动堵板随着卸料板的往复摆动而往复的上下移动。
在上述的混合多级除尘机中,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下壳体扣合在上壳体下端且在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形成内部为空腔的腔体。
由于壳体内具有卸料板和喷水管等,本结构创造性的将壳体设置为上壳体和连接在上壳体下部的下壳体,从而使上述的卸料板和喷水管以及弹簧等,能方便的安装在本壳体内。
在上述的混合多级除尘机中,所述下壳体中部具有与隔板正对的隔水板,所述隔水板将下壳体分隔为左右两个相邻的腔体:过滤腔和净水腔,所述过滤腔内放置其顶部开口的有集尘箱,上述下壳体扣合在上壳体的外侧,上述集尘箱被紧压在上壳体内侧与隔水板之间。
粉尘掉落至过滤腔内,在重力作用下粉尘沉淀在过滤腔底部,纯净的水溢出隔水板进入净水腔内。由于过滤腔内具有集尘箱,因此,最终粉尘被收集在集尘箱中。
同时,在隔水板与上壳体的作用下将集尘箱被定位住,也就是说,本集尘箱不需要借助其它额外的零件对集尘箱进行定位。
在上述的混合多级除尘机中,所述壳体内的下部还具有落料板,所述落料板将净水腔上部罩住,所述落料板与腔体一的内侧之间具有供粉尘掉落的落料口,所述落料口位于过滤腔上部,所述落料板倾斜设置且落料板的最低处位于腔体二下部。
落料板将掉落的粉尘阻挡,使掉落的粉尘只能进入过滤腔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混合多级除尘机由于壳体分为上壳体和下壳体,因此,壳体内的零件装卸方便。
同时,折流机构不仅能使气流弯折流动,提高除尘效果,而且折流机构处的集水槽还能使粉尘沉淀在集水槽处,避免进入到腔体二处的粉尘再次随气流窜动,其除尘效果好,稳定性高。
另外,除尘器在使用过程中,集水槽处的水通过卸料板的摆动能自动排出,避免污水积水过多。
而且,摆动的卸料板更加利于粉尘掉落至壳体底部处的过滤腔体处,并且,进入净水腔处的水是纯净水,可以直接排出或者在除尘作业中作为其它用途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混合多级除尘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混合多级除尘机中连杆组件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混合多级除尘机中泄水孔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混合多级除尘机中泄水孔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混合多级除尘机中喷水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a、上壳体;1b、下壳体;1b1、过滤腔;1b2、净水腔;1c、腔体一;1d、腔体二;1e、排水口;2、进口;3、出口;4、隔板;5、过滤网;6、水泵;7、喷水管;7a、出水孔;8、连接管;9、进口管;9a、上挡板;9b、下挡板;9c、上通气间隙;9d、下通气间隙;10、导流板;11、左折流板;12、右折流板;12a、集水槽;12b、泄水孔;13、堵板;14、堵塞;15、连接架;16、收卷筒;17、连接绳;18、支撑块;19、卸料板;20、弹簧;21、连接筒;22、连杆一;23、连杆二;24、隔水板;25、集尘箱;26、落料板;27、落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混合多级除尘机包括内部为空腔的壳体1,本实施例中,壳体1为上下两个部分组成,即:上壳体1a和连接在上壳体1a下部的下壳体1b。
壳体1上具有与其相通的进口2和出口3,带尘气流经进口2进入壳体1,经过过滤处理后纯净的空气由出口3排出。
壳体1内竖直的设有一张隔板4,隔板4将壳1体内部分隔为左右相邻的两个腔体:腔体一1c和腔体二1d。本实施例中,腔体一1c和腔体二1d都处于上壳体1中。
腔体一1c和腔体二1d下部相通,本实施例中,上述两个腔体的相通处位于下壳体1b内。
进口2位于腔体一1c的上部,出口3位于腔体二1d的顶部,在出口3处固连有过滤网5。本实施例中,过滤网5为普通的除湿过滤网。
腔体一1c的进口处具有能喷洒水雾的喷洒机构,腔体二1d内具有能使气流弯折流动的折流机构,壳体1底部还具有与其内腔相通的排水口1e。
喷洒机构包括固连在壳体1外侧的水泵6和固连在腔体一1c处的喷水管7,喷水管7横向设置且喷水管7的上侧通过连接管8与水泵6的出水端相联,水泵6的进水端用于与水源相联。
如图1和图5所示,喷水管7下侧沿其轴向具有若干贯穿的出水孔7a,上述连接管8连接在喷水管7上侧的中部处。
喷水管7的数量为四根,所述喷水管7在腔体一1c内由上至下均布设置,上述的连接管8将所有的喷水管7串联在一起。
根据实际情况,喷洒机构也可以采用另外一种方案,即:它包括固连壳体1外侧的水泵6和固连在腔体一1c处的喷淋头,喷淋头与水泵6的出水端相联,水泵6的进水端用于与水源相联。
进口2处具有向壳体1外侧伸出的并与腔体一1c相通的进口管9,所述的进口管9内具有隔水结构。
隔水结构包括固连在进口管9内上侧的上挡板9a和固连在进口管9内下侧的下挡板9b,上挡板9a下端与进口管9内的下侧之间具有供带尘气流通的下通气间隙9d,下挡板9b上端与进口管9内的上侧之间具有供带尘气流通的上通气间隙9c,上通气间隙9c处于下通气间隙9d的上部。
根据实际情况,隔水结构也可以采用另外一种方案,即:它包括分别位于进口管9内侧上部的上导流部和位于进口管9内侧下部的下导流部,所述的上导流部倾斜设置且其与进口管内侧平滑过渡,上述上导流部和下导流部以进口管9中心为基准对称设置。
腔体一1c内还固连有一导流板10,所述导流板10的一端固连在进口管9的内端口处,导流板10另一端与隔板4之间形成供带尘气流进入腔体一1c下部的通道。
折流机构包括固连在腔体二1d内的左折流板11和右折流板12,所述左折流板11与右折流板12分别位于腔体二1d内的两侧,所述左折流板11与右折流板12间隔设置,所述左折流板11与隔板4之间的间隙处于右折流板12上方,所述右折流板12与壳体1内侧之间的间隙处于左折流板11的下方。
本实施例中,左折流板11和右折流板12均倾斜设置且它们的倾斜方向相同。
根据实际情况,折流机构采用另外一种方案也是可行的,即:它包括固连在腔体二1d内的折流筒,所述折流筒的外侧分别固连在壳体1和隔板4上,所述折流筒内侧具有呈螺旋形的折流通道。
如图2和图3和图4所示,右折流板12的最低处固连在隔板4上,所述右折流板12、壳体1和隔板4之间形成呈V形的集水槽12a,所述每个右折流板12的最低处均具有贯穿的泄水孔12b,所述腔体二1d内具有堵板13,所述堵板13抵靠在隔板4上且堵板13穿设在上述所有泄水孔12b处。
堵板13上具有若干与右折流板12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的堵塞14,所述堵塞14与泄水孔12b尺寸相匹配。
壳体1外侧固连有连接架15,所述连接架15上连接有能转动的收卷筒16,所述收卷筒16上固连有连接绳17,所述连接绳17伸入腔体二1d内与上述的堵板13固连。
隔板4上固连有凸出的支撑块18,上述喷水管7端部抵靠在支撑块4上部。
壳体1内的底部处还具有卸料板19、弹簧20和连杆组件,上述卸料板19倾斜设置且卸料板19上端铰接在腔体一1c侧部,上述卸料板19倾斜下端位于腔体二1d下部,上述弹簧20的两端分别固连在卸料板19和支撑块18上,上述连杆组件的一端与卸料板19连接,所述连杆组件的另一端与堵板13相铰接。
连杆组件包括连接筒21、连杆一22和连杆二23,所述连接筒21固连在卸料板19上,所述连杆一22内端位于连接筒21内,所述连杆一22外端与连杆二22的一端相铰接,所述连杆二23的另一端与上述堵板13相铰接。
根据实际情况,连杆组件可以采用另外一种方案,即:它包括卸料板19上凹入的连接孔、连杆一22和连杆二23,所述连杆一22内端位于连接孔处,所述连杆一22外端与连杆二23的一端相铰接,所述连杆二23的另一端与上述堵板13相铰接。
壳体1包括上壳体1a和下壳体1b,下壳体1b扣合在上壳体1a下端且在上壳体1a与下壳体1b之间形成内部为空腔的腔体。
下壳体1b中部具有与隔板4正对的隔水板24,所述隔水板24将下壳体1b分隔为左右两个相邻的腔体:过滤腔1b1和净水腔1b2,所述过滤腔1b1内放置其顶部开口的有集尘箱25,上述下壳体1b扣合在上壳体1a的外侧,上述集尘箱25被紧压在上壳体1a内侧与隔水板24之间。
壳体1内的下部还具有落料板26,所述落料板26将净水腔1b2上部罩住,所述落料板26与腔体一1c的内侧之间具有供粉尘掉落的落料口27,所述落料口27位于过滤腔1b1上部,所述落料板26倾斜设置且落料板26的最低处位于腔体二1d下部。
带尘气流由进口2进入腔体一1c内。首先,喷洒机构喷出的水雾使大颗粒粉尘与水雾凝聚在一起后沿着腔体一1c向下掉落。由于进口2处具有与其相通的进口管9,并且在进口管9内具有隔水结构,因此,位于腔体一1c内的水雾不会由进口管9处溢出。
腔体一1c内上下均布设置的四根喷水管7能使位于腔体一1c内的带尘气流中的粉尘较充分的与水雾混合在一起,与水凝聚的粉尘掉落在卸料板19上。卸料板19受到气流的冲击,在弹簧20和连杆组件的作用下,卸料板19绕其铰接处往复的小幅度摆动,从而将位于卸料板19上的凝聚粉尘顺畅的掉落在壳体1内底部的过滤腔1b1中。这个过程中落料板26将净水腔1b2上部阻挡,从而使凝聚的粉尘只能掉落在过滤腔1b1中。
凝聚的粉尘在过滤腔1b1内,粉尘自然沉淀在过滤腔1b1底部,而纯净的水由隔水板24溢出,使纯净的水进入净水腔1b2中。打开排水孔1e后向外界排出纯净的水,当然,为了循环利用可以将水泵6的进水端设置在净水腔1b2中。
小部分与水雾混合但未掉落至壳体1内的粉尘受到折流机构的作用,能使粉尘粘附在折流机构处,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及时间后粘附的粉尘会自然掉落,该部分粉尘最终也是掉落在壳体1内的底部。
当然,经过滤后的纯净空气由出口3处排出。位于出口处的过滤网5还能进一步的对排出的空气进行过滤。
本除尘器的排水口1e处具有能开闭的阀门,除尘器使用过程中由于持续喷水,当水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将阀门打开就能方便的将壳体1内多余的水排出。

Claims (8)

1.一种混合多级除尘机,包括内部为空腔的壳体,所述壳体上具有与其相通的进口和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壳体内部分隔为左右相邻的两个腔体:腔体一和腔体二,上述腔体一和腔体二下部相通,上述进口位于腔体一的上部,所述出口位于腔体二的顶部且在出口处固连有过滤网,所述腔体一的进口处具有能喷洒水雾的喷洒机构,所述腔体二内具有能使气流弯折流动的折流机构,所述壳体底部还具有与其内腔相通的排水口,所述的折流机构包括固连在腔体二内的左折流板和右折流板,所述左折流板与右折流板分别位于腔体二内的两侧,所述左折流板与右折流板间隔设置,所述左折流板与隔板之间的间隙处于右折流板上方,所述右折流板与壳体内侧之间的间隙处于左折流板的下方,所述左折流板和右折流板均倾斜设置且它们的倾斜方向相同,所述右折流板的最低处固连在隔板上,所述右折流板、壳体和隔板之间形成呈V形的集水槽,所述每个右折流板的最低处均具有贯穿的泄水孔,所述腔体二内具有堵板,所述堵板抵靠在隔板上且堵板穿设在上述所有泄水孔处;所述隔板上固连有凸出的支撑块,所述的喷洒机构包括固连在壳体外侧的水泵和固连在腔体一处的喷水管,所述喷水管横向设置且喷水管的上侧通过连接管与水泵的出水端相联,所述水泵的进水端用于与水源相联,喷水管端部抵靠在支撑块上部;所述壳体内的底部处还具有卸料板、弹簧和连杆组件,上述卸料板倾斜设置且卸料板上端铰接在腔体一侧部,上述卸料板倾斜下端位于腔体二下部,上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连在卸料板和支撑块上,上述连杆组件的一端与卸料板连接,所述连杆组件的另一端与堵板相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多级除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堵板上具有若干与右折流板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的堵塞,所述堵塞与泄水孔尺寸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多级除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外侧固连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上连接有能转动的收卷筒,所述收卷筒上固连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伸入腔体二内与上述的堵板固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多级除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组件包括连接筒、连杆一和连杆二,所述连接筒固连在卸料板上,所述连杆一内端位于连接筒内,所述连杆一外端与连杆二的一端相铰接,所述连杆二的另一端与上述堵板相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多级除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组件包括卸料板上凹入的连接孔、连杆一和连杆二,所述连杆一内端位于连接孔处,所述连杆一外端与连杆二的一端相铰接,所述连杆二的另一端与上述堵板相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多级除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下壳体扣合在上壳体下端且在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形成内部为空腔的腔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合多级除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中部具有与隔板正对的隔水板,所述隔水板将下壳体分隔为左右两个相邻的腔体:过滤腔和净水腔,所述过滤腔内放置其顶部开口的集尘箱,上述下壳体扣合在上壳体的外侧,上述集尘箱被紧压在上壳体内侧与隔水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合多级除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的下部还具有落料板,所述落料板将净水腔上部罩住,所述落料板与腔体一的内侧之间具有供粉尘掉落的落料口,所述落料口位于过滤腔上部,所述落料板倾斜设置且落料板的最低处位于腔体二下部。
CN201410794587.8A 2014-12-18 2014-12-18 混合多级除尘机 Active CN1044748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94587.8A CN104474829B (zh) 2014-12-18 2014-12-18 混合多级除尘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94587.8A CN104474829B (zh) 2014-12-18 2014-12-18 混合多级除尘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74829A CN104474829A (zh) 2015-04-01
CN104474829B true CN104474829B (zh) 2016-03-09

Family

ID=52749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94587.8A Active CN104474829B (zh) 2014-12-18 2014-12-18 混合多级除尘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748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12616A (zh) * 2016-03-22 2017-03-22 泓晟鼎(福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涡卷湿式坑道集尘系统
CN108005711B (zh) * 2017-12-09 2020-06-19 胡楠 一种井下巷道喷雾降尘装置
CN108187432B (zh) * 2018-02-08 2020-03-27 漳州垚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覆膜砂生产的除尘设备
CN108554056B (zh) * 2018-03-01 2023-03-21 安徽正义研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湿式除尘器泄水结构
CN113716838B (zh) * 2021-08-24 2023-08-11 福建龙威药用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间歇式玻璃电熔炉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34480Y (zh) * 1998-06-12 1999-08-25 鲁自力 组合除尘器
NL1015635C2 (nl) * 2000-07-06 2002-01-08 Korea Clean Air System Co Luchtreinigingsinrichting voor het verwijderen van luchtverontreiniging m.b.v. een waterversproeiingstype stofverzamelingssyteem.
CN2734307Y (zh) * 2004-03-12 2005-10-19 郭兆声 混合式油烟处理装置
CN1230240C (zh) * 2004-06-02 2005-12-07 陈敦峰 气液交换塔
CN101024136B (zh) * 2007-01-08 2010-12-08 陈美青 湿式除尘器
CN101077463A (zh) * 2007-06-15 2007-11-28 陈美青 一种除尘装置
CN201380024Y (zh) * 2009-03-18 2010-01-13 大连华立涂装设备有限公司 漆雾净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74829A (zh) 2015-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74829B (zh) 混合多级除尘机
CN105999923A (zh) 一种水循环利用的多机理湿式除尘设备及除尘方法
CN104474815B (zh) 湿式除尘器
CN106807176A (zh) 湿式除尘器
CN106955553A (zh) 一种新型打磨粉尘处理设备
CN104492215A (zh) 混合式除尘装置
CN203342598U (zh) 一种旋风-布袋除尘脱硫一体化装置
CN206508781U (zh) 一种简易型多级水雾净化装置
CN110743300A (zh) 一种木材加工用粉尘处理装置
CN208541953U (zh) 湿式喷淋除尘器
CN207024986U (zh) 一种纺织除尘系统
CN108145802A (zh) 一种基于可编程控制器的木工车床
CN209178340U (zh) 一种天然气脱硫装置
CN207024939U (zh) 一种湿式除尘设备
CN207237608U (zh) 一种辣椒调料加工厂的除尘净化系统
CN202962210U (zh) 一种除尘设备
CN209204939U (zh) 用于除尘的环境保护治理装置
CN208115405U (zh) 一种多级过滤除尘设备
CN208465403U (zh) 湿式除尘器
CN208695186U (zh) 一种畜类大肠肠渣过滤机
CN209204951U (zh) 沥青站除尘系统及沥青站
CN203764034U (zh) 湿式除尘柜
CN206613329U (zh) 湿式除尘器
CN201979383U (zh) 一种吸尘打磨机
CN207122940U (zh) 一种自动清洗油网烟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Mixed multistage dust collector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32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9

Pledgee: Haining Zhejiang rural commercial bank, Limited by Share Ltd

Pledgor: ZHEJIANG JIEY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7990000237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18081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9

Pledgee: Haining Zhejiang rural commercial bank, Limited by Share Ltd

Pledgor: ZHEJIANG JIEY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7990000237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