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71875A - 涉及遗留装置的软小区操作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涉及遗留装置的软小区操作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71875A
CN104471875A CN201380035957.3A CN201380035957A CN104471875A CN 104471875 A CN104471875 A CN 104471875A CN 201380035957 A CN201380035957 A CN 201380035957A CN 104471875 A CN104471875 A CN 1044718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dd
radio communication
time
carrier
carrier w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3595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71875B (zh
Inventor
F.蒂尔曼
B.林多夫
C.伯格荣格
S.帕克瓦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044718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718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718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7187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43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69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using time-sha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文中的教导提供多个优点,包括但不限于在涉及不直接支持载波聚合的遗留装置(即,一次只能够在一个频带中传送或接收的装置)的服务情形中改进软小区操作。通过跨在不同频带中操作的两个载波实行时分双工(TDD)布置,涉及遗留装置的调度的传送如在两个载波之间一样是相互排它的。有利的是,跨在软小区的宏和低功率层中使用的第一和第二载波实行TDD布置,由此在那些载波之间实行调度的传送的基于TDD的协调,而无论单独的载波是否配置为频分双工(FDD)或TDD双工或其混合。

Description

涉及遗留装置的软小区操作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无线通信网络,并且具体地说,涉及载波聚合。
背景技术
使用载波聚合时,多个载波一起用于提供服务到例如无线通信装置等节点。也就是说,在某一功能或操作方面将两个或更多个单独的无线电载波“聚集”在一起。聚合的方式和基础操作细节根据涉及的无线电网络的类型和/或服务而不同。在基于LTE或基于作为长期演进(LTE)标准的发展的LTE-Advanced的网络中,载波聚合增大了可用传送带宽。
带宽增大来源于同时为数据传送使用多个载波,这有效地将在LTE中的传送带宽增大到超出20 MHz的最大单载波带宽。多个载波可在更大频谱内是连续的,或者它们可以是不连续的,其中,聚合了来自不同谱频带的分量载波。前一情况称为“带内”聚合,而后一情况称为“带间”聚合。
ERICSSON AB引入的“灵活小区”概念提供了载波聚合的另一示例。该概念依赖在异构(“HetNet”)网络情景中的“软小区”操作,其中,更广区域宏,覆盖区域叠加由相应低功率节点提供的一个或更多个更小覆盖区域。低功率节点能够被理解为改进无线电覆盖和/或为在其覆盖区域内操作的装置提供实现更高速率数据服务的机会。
在一些HetNet部署中,宏节点提供宏小区,宏小区叠加由位于宏覆盖区域内对应低功率节点提供的一个或更多个低功率小区。宏小区和低功率小区作为单独的小区操作,每个与网络内独特的小区标识符相关联。相反,在根据软小区概念配置的HetNet中,低功率小区及其外层宏小区共享相同小区标识符。此布置利用在“小区”与“传送点”之间的差别。
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在功能上取决于网络内的独特小区标识符,并且允许在网络内操作的装置根据网络接入的需要,将小区特定控制和同步信息解调。相反,传送点只表示装置能够从中接收“小区”内数据传送的天线或天线元件。从小区内每个数据传送点传送的解调特定参考信号(DMRS)允许接收装置确定与传送相关联的信道和预编码。
因此,在软小区情景中,宏小区和低功率小区充当“共享”小区,而宏节点和低功率节点表示共享小区内的不同传送点。此布置例如允许在某个系统信息与用户平面数据的传送之间进行划分。也就是说,宏节点提供的宏层用于将某些系统信息广播到由共享小区表示的更广覆盖区域内操作的装置,而低功率节点提供的低功率层用于到宏层覆盖区域作为外层(overlaid)的低功率覆盖区域内操作的一个或更多个装置的高速率数据服务。有关其它软小区细节,请参阅“LTE中的异构网络部署”(“Heterogeneous network deployments in LTE,” Parkvall, et al., Ericsson Review (Feb. 2011)),该文讨论了为具有多频率载波聚合能力的装置将频率划分用于资源分区和几乎空白子帧(ABS)信令。
上述软小区布置将系统信息和控制平面与用户数据分离。在最简单的实现中,宏节点进行的控制平面传送和低功率节点进行的用户数据传送使用相同载波频率,并且仅就传送中涉及哪个节点而言在软小区情景中是“分开的”。然而,通过谱优化,控制信息在第一频带中由宏节点传送,并且用户数据在第二频带中由低功率节点传送。蜂窝无线电网络中使用的示范频带包括800 MHz、900 MHz、1800 MHz和1900 MHz频带。
谱优化付出的代价是复杂性,这是因为不同频带的使用迫使软小区内的装置在两个频带中保持同时通信。在多个频带中保持同时通信的要求迫使装置具有另外或更多的复杂无线电收发器电路。此要求与使用载波聚合的一般趋势相协调,这必然要求兼容装置支持跨不止一个频带的同时操作,但就设计用于一次仅在一个频带中操作的“遗留”装置的情况而言,它产生了问题。
已知的适应措施通过在数据传送中引入测量间隔来解决遗留装置问题。例如每40-100 ms的6 ms间隙的间隔对数据传送是无用的,特别是由于伴随重新传送定时和等待时间问题原因,但它们确实允许遗留装置有时间监视宏层的小量控制信令。然而,此类监视中断了在低功率层上的数据传送。间隙周期性范围在40-100 ms时,测量间隙的使用有意义地降低了在低功率层上的数据吞吐量。
发明内容
本文中的教导提供多个优点,包括但不限于在涉及不直接支持载波聚合的遗留装置(即,一次只能够在一个频带上传送或接收的装置)的服务情形中改进软小区操作。通过跨在不同频带中操作的两个载波实行时分双工(TDD)布置,涉及遗留装置的调度的传送如在两个载波之间一样是相互排它的。有利的是,跨在软小区的宏和低功率层中使用的第一和第二载波实行TDD布置,由此在那些载波之间实行调度的传送的基于TDD的协调,而无论单独的载波是否配置为频分双工(FDD)或TDD双工或其混合。
在一个示例中,一种允许在相应第一和第二频带中操作的同步第一和第二载波在时间上共享无线通信装置的收发器的方法包括确定用于两个载波的TDD布置。此处,确定TDD布置包括在两个载波之间进行时间的互补分配,以便去往或来自无线通信装置的调度的传送如在两个载波之间一样在时间上是相互排它的。相应地,方法还包括将指示TDD布置的分配信息发送到无线通信装置和/或负责在两个载波的至少之一上调度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传送的网络节点。
在应用到软小区情景时,方法在宏层载波与低功率层载波之间实行TDD布置,其中,将给定间隔内的一些帧分配用于宏节点去往或来自宏层上的装置调度传送,并且将间隔内的其它帧在去往或来自低功率层上的装置的调度传送中分配用于低功率节点。宏节点可配置成决定TDD布置,并且将对应细节传递到低功率节点。备选,低功率节点配置成决定TDD布置,并且将细节传递到宏节点。作为又一备选,两个节点配置成协作决定TDD布置,或者集中节点配置成决定TDD布置。
示例网络节点包括一个或更多个通信接口和与一个或更多个通信接口操作性相关联的分配处理电路。分配处理电路配置成允许在相应第一和第二频带中操作的同步第一和第二载波在时间上共享无线通信装置的收发器。
在此方面,分配处理电路配置成通过在两个载波之间进行时间的互补分配,确定用于两个载波的TDD布置。TDD布置因此意味着无论载波是FDD或TDD或其混合,去往或来自无线通信装置的传送如在两个载波之间一样在时间上是相互排它的。分配处理电路还例如经一个或更多个通信接口配置成将指示TDD布置的分配信息发送到无线通信装置和/或负责在两个载波至少之一上调度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传送的网络节点。
在对应的示例配置中,无线通信装置包括配置成用于FDD操作的通信收发器和一个或更多个处理电路,处理电路与通信收发器操作性相关联,并且配置成接收来自网络的分配信息,分配信息指示TDD布置要用于分别提供服务到在第一和第二频带中操作的(同步的)第一和第二载波上的无线通信装置。具体而言,TDD布置指示在两个载波之间时间的互补分配,以便去往或来自无线通信装置的调度的传送如在两个载波之间一样在时间上是相互排它的。
基于此知识,装置的处理电路配置成根据指示的TDD布置在第一与第二频带之间交替操作通信收发器。因此,装置使用相同通信收发器在两个载波上与无线通信网络进行通信。在此上下文中,使用“相同”通信收发器暗示与能够同时调谐到多个频带以便在两个或更多个不同频带中同时操作的更复杂收发器相比,再使用一次调谐到一个载波的相同传送和/或接收链。
在无线通信装置的对应示例方法包括接收来自无线通信网络的分配信息,分配信息指示TDD布置要用于分别提供服务到在第一和第二频带中操作的(同步的)第一和第二载波上的装置。如前面一样,TDD布置指示在两个载波之间时间的互补分配,以便去往或来自无线通信装置的调度的传送如在两个载波之间一样在时间上是相互排它的。相应地,方法包括根据指示的TDD布置在第一与第二频带之间交替操作通信收发器。因此,方法允许一次调谐到一个频带的相同收发器用于在两个载波上的时间交替通信。
在网络侧上和在装置侧上的上述示例方法和设备提供基于TDD的载波聚合,并且允许一次只能够调谐到一个频带的遗留装置在HetNet环境内操作,其中,宏小区使用第一频带,并且宏小区作为外层的低功率小区使用第二频带。当然,本发明并不限于此类特性和优点。相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阅读以下详细说明并查看附图时将认识到其它特性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配置用于如本文中教导的载波聚合的无线通信网络的一个实施例的部分框图。
图2是如为分别在第一和第二频带中操作的第一和第二载波的基于TDD的聚合确定的示例时分双工(TDD)布置的图形。
图3是基于TDD的载波聚合的另一示例的图形。
图4是载波聚合处理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逻辑流程图,如可在集中节点中或者在经聚合的载波在服务于无线通信装置中涉及的基站之一中可实践的方法。
图5是配置成执行载波聚合处理的网络节点的一个实施例的框图。
图6是通过聚合的载波操作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逻辑流程图,如在用户设备(UE)或其它无线通信装置中实现的方法。
图7是配置用于通过聚合的载波进行操作的UE或其它无线通信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框图。
图8是示出用于图中介绍的方法的其它示例细节的逻辑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示例无线通信网络10。网络10配置为具有叠加此处示为低功率小区14-1、14-2和14-3的一个或更多个低功率小区14的一个或更多个宏小区12的异构网络(“HetNet”)。为简明起见,这些低功率小区14在下文称为“微微小区14”以表示与宏小区12提供的宏覆盖区域相比其更小的覆盖区域。“微微”在此意义上一般包括不同类型的低功率节点,包括但不限于家庭eNB和其它住宅或私有基站、毫微微基站、中继节点、转发器等。
使用此术语时,宏基站16控制宏小区12,并且相应微微基站18控制微微小区14-1、14-2和14-3。相应地,我们看到在宏小区和/或微微小区覆盖区域内操作的示例数量的无线通信装置20(一个或多个“装置20”)。在示例情况中,我们看到装置20的定位使得它通过第一载波22连接到宏小区12,并且通过第二载波24连接到微微小区14-1。除非另有说明,术语“载波”指通过在上行链路与下行链路传送之间的时分双工(TDD)交替在单个频率操作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或通过频分双工(FDD)操作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其中,能够进行同时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传送,但在单个频带内以偏移频率进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10在软小区配置中操作,其中,宏小区12和微微小区14共享网络10内相同的小区标识符,有效地使它们作为共享小区内的单独传送点操作。此外,在至少一个此类实施例中,宏小区12至少主要用于传送诸如系统信息(SI)的控制平面信令,而微微小区14至少主要用于传送用户数据。
在常规HetNet实现中,至少在第一和第二载波22、24在不同频带的情况下,装置20将要将其无线收发器同时调谐到两个不同频带。此处假设使用两个不同频带。本文中的教导有利于跨两个载波22、24实行TDD布置30(如图2和3的示例中所示),其中,在相互排它子集中将在某一定义的时间间隔(或任何其它定义的调度间隔)内的帧集分配到第一和第二载波22、24以便在进行去往或来自装置20的调度的传送中使用。“排它性”是在相同方向的两个载波22、24上的传送之间。也就是说,相互排它分配防止在两个载波22、24上调度去往装置20的同时下行链路传送,并且防止在两个载波22、24上调度来自装置20的同时上行链路传送。
在此方面,TDD布置30能够被理解为在负责在涉及的宏小区12和微微小区14中调度去往或来自装置20的传送的节点上实行的分配方案或模式。TDD布置30向那些涉及的节点指示在每个节点哪些帧能够用于去往或来自装置20调度传送。因此,装置20只需要一次将其接收器调谐到一个频带,这是因为到装置20的调度的下行链路传送一次只在一个载波22或24上进行。同样地,由于在两个载波22、24上处理调度的节点实行的TDD布置30,装置20只需要将其传送器一次调谐到一个频带,这是因为到装置的调度的上行链路传送一次只在一个载波22或24上进行。假设提及的装置20是不能在多个频带上同时操作的遗留装置,TDD布置30的施加因此允许装置20在HetNet情景中通过载波聚合的基于TDD的形式操作。
更详细地说,图2示出跨第一和第二载波22和24实行的示例TDD布置30,其中,第一载波22是具有同时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传送时间的FDD载波,并且第二载波24是具有用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交替、不重叠的传送和接收时间的TDD载波。要注意的是,“WCD”在图中指“无线通信装置”。
TDD布置30在两个载波22、24之间实行时间的互补分配,以便去往或来自无线通信装置20的调度的传送如在两个载波22、24之间一样在时间上是相互排它的。时间的这些互补分配指在给定“帧”32内一次只能够调度一个载波22或24用于去往装置20的下行链路传送,并且同样地,一次只能够调度一个载波22或24用于来自装置20的上行链路传送。
我们可假设装置20具有预期一次在一个频带中使用的多频带收发器,但它允许其接收器调谐到一个频带,同时其传送器调谐到另一频带。在图2中,通过在每个帧32中分配到两个载波22或24之一的下行链路方向,同时在相同帧32中分配到两个载波22或24的另一载波的上行链路方向,TDD布置30利用该能力最大化吞吐量并且避免时间浪费的间隙。
我们在图2的底部看到用于“WCD无线电”的此分配模式,其中,“TX_P”表示根据需要已分配用于进行来自微微层上装置20的调度的上行链路传送的帧32。类似地,“RX_P”表示根据需要已分配用于进行去往微微层上装置20的调度的下行链路传送的帧32。同样地,“TX_M”表示根据需要已分配用于进行来自宏层上装置20的调度的上行链路传送的帧32。类似地,“RX_M”表示根据需要已分配用于进行向宏层上装置20的调度的下行链路传送的帧32。
在图2中,我们也明显看到TDD布置30的施加造成用于载波22的“重新调度”,在此示例中,载波22是基于FDD的载波。具体而言,根据TDD布置30,将载波22的FDD性质变换成与载波24时间协调的TDD结构。然而,本文中的教导直接适用于其它情况,如在宏层中使用的载波22和在微微层中使用的载波24均是基于TDD的载波。参见图3以了解此情况的示例,其中,由于TDD布置30的施加,对用于微微层的载波24进行了重新调度或“重新定时”。同样地,我们看到由TDD布置30施加的时间的互补分配使到装置20的调度的下行链路传送如在两个载波22与24之间一样是相互排它的,并且使从装置20的调度的上行链路传送如在两个载波22与24之间一样是相互排它的。
在此意义上,TDD布置30能够被理解为在两个载波22与24之间实施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传送时间的相互排它分配的分配数据。因此,TDD布置30能够作为分配信息通过信号发送,从决定TDD布置的节点发送到在任一或两个载波22、24的调度中涉及的装置20和/或任何其它节点。
有鉴于这些示例,图4示出允许在相应第一和第二频带中操作的同步的第一和第二载波22、24在时间上“共享”装置20的收发器的示例方法400。方法400因此允许装置20以TDD方式在两个载波22、24上进行通信。
方法400包括通过在两个载波22、24之间进行时间的互补分配,确定用于两个载波22、24的TDD布置,以便去往或来自装置20的调度的传送如在两个载波22、24间一样在时间上是相互排它的(框402),以及还包括将指示TDD布置30的分配信息发送到装置20和/或负责在两个载波22、24的至少之一上调度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传送的另一网络节点(框404)。
可为在网络10中由给定对的宏和微微小区12、14服务的每个装置20执行方法400。然而,相同TDD布置30能够用于不止一个装置20,这是因为给定TDD布置30不表示用于目标装置20的实际调度决定,而是表示可允许用于调度去往或来自该装置20的传送的时间分配。在该方面,TDD布置30施加的与在给定对的宏和微微小区12、14内操作的多个装置20有关的限制表示输入在那些小区中控制调度的传送的在进行调度过程的另一变量集。
因此,对于如应用到给定装置20的给定TDD布置30,方法400可还包括仅在根据TDD布置30分配到第一或第二载波22、24的时间在第一或第二载波22、24上调度去往和来自无线通信装置20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传送。方法400的此扩展例如在负责在载波22和24之一或两者上调度传送的节点中决定TDD布置30的情况下适用。
方法400也档包括在一系列连续分配窗口34的每个窗口中执行确定(框402)和发送(框404)的步骤。如在图2和3的上下文中所解释的一样,每个分配窗口34跨多个帧32,以便响应在第一和第二载波22、24上用于无线通信装置20的更改服务要求,在连续分配窗口34内动态更新在第一与第二载波之间帧32的划分。在本上下文中,在第一与第二载波22和24之间在给定分配窗口34内“划分”帧32能够被理解为进行相互排它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划分 - 例如,任何给定帧32在下行链路方向只分配到载波22和24之一,并且任何给定帧32在上行链路方向只分配到载波22和24之一。然而,可能是相同帧32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方向分配到相同载波22或24,或者可能是相同帧32在下行链路方向分配到两个载波22或24之一,并且在上行链路方向分配到两个载波22或24的另一载波。
特定分配模式例如取决于要通过两个载波22和24发送的信令或数据的相应量。可构建TDD布置30以在两个载波22与24之间施加所需的负载平衡,例如,在宏层下行链路与微微层下行链路之间的负载平衡。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载波22服务于在软小区布置中操作的宏小区12,软小区布置带有由第二载波24服务的内层(under-laid)微微小区14。此处,TDD布置30能够用于在下行链路和/或上行链路中使微微层负载更大。
在任何情况下,在对应于宏小区12的宏基站16和对应于微微小区14的微微基站18之一或两者中执行方法400。也就是说,宏基站16决定TDD布置30,或者微微基站18决定TDD布置30,或者TDD布置30在宏基站16与微微基站18之间协作决定。更普遍地说,假设第一基站控制两个载波22和24之一,并且决定TDD布置30,则方法400包括第一基站将指示TDD布置30的信令发送到控制两个载波22和24的另一载波的第二基站。
另外或备选,分配模式可取决于两个载波22和24是基于FDD、基于TDD还是混合型(一个TDD、一个FDD)。图2例如示出了根据示例TDD布置30施加的TDD结构在被重新调度的载波22的基于FDD的版本,而图3示出了根据另一示例TDD布置30在被重新定时的载波24的基于TDD的版本。
无论网络10中的哪个或哪些节点决定TDD布置30,可根据用于在第一和第二载波22、24上服务于装置20的相对服务要求,确定TDD布置30。通过此方案,具有用于服务于装置20的更高服务要求的载波22或24接收与赋予另一载波22或24的时间分配相比更大的时间分配。
在此方面,图2和3应被理解为非限制性示例 - 例如,可在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方向将每第10个帧32分配到两个载波22和24之一,而将剩余的9个帧32分配到两个载波22和24的另一载波。更广泛地说,我们能够将TDD布置生成视为决定在时间的某一窗口内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调度间隔的哪些部分将分配到第一或第二载波22或24,而互补剩余部分分配到第一和第二载波22和24的另一载波。
图5示出配置成确定用于任何数量的装置20的TDD布置30的节点40。要注意的是,节点40在图1中以虚线示出,指示它可与宏基站16和微微基站18分开。例如,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节点40相对于宏和微微基站16和18是集中的。
因此,在集中示例中的节点40即使未在涉及的载波上执行调度,节点40也能够决定TDD布置30,并且通过信号将该布置发送到涉及的基站。然而,本文中也考虑了宏基站16配置成作为节点40操作,或者微微基站18配置成作为节点40操作。此外,能够跨宏和微微基站16和18分布该功能性。
有鉴于这些示例,我们看到节点40包括一个或更多个通信接口42和一个或更多个处理电路44,处理电路至少在功能上包括与一个或更多个通信接口42操作性相关联的分配处理电路46。分配处理电路46配置成允许在相应第一和第二频带中操作的同步第一和第二载波22和24在时间上共享装置20的收发器。将领会的是,一个或更多个处理电路44可包括计算机电路,例如,一个或更多个基于微处理器的电路、基于DSP的电路或其它数字处理电路。
分配处理电路46配置成:通过在两个载波22与24之间进行时间的互补分配,确定用于两个载波22和24的TDD布置40,以便去往或来自无线通信装置20的调度的传送如在两个载波22和24之间一样在时间上是相互排它的;以及将指示TDD布置30的分配信息发送到装置20和/或负责在两个载波22和24至少之一上调度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传送的网络节点中的至少之一。所述分配在两个载波22和24上相对于相同方向传送是互补的,即,为进行向装置20的调度的下行链路传送分配的时间在两个载波22与24之间在时间上是不重叠的,并且这同样适用于上行链路方向。
如果节点40是集中的,并且与给定对的宏基站16和微微基站18分开,则它可将分配信息发送到两个此类基站,并且也可能发送到装置20。如果宏基站16配置成作为节点40操作,则宏基站16可将分配信息发送到微微节点18和/或装置20。相反,如果微微节点18配置成作为节点40操作,则微微节点18可将分配信息发送到宏节点16和/或装置20。在所有此类配置的支持中,将理解的是,可交换节点间信令以共享在确定用于给定装置20的TDD布置30时考虑的服务要求信息、网络负载信息或其它网络状况。
在节点40是宏基站16和微微基站18之一的情况下,它通常将具有调度电路48,调度电路48配置成仅在根据TDD布置30分配到第一或第二载波22或24的时间在第一或第二载波22或24上调度去往和来自装置20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传送。就节点40在将多个TDD布置30用于多个装置20中相应装置的范围而言,调度电路48将被理解成将由用于那些装置20的TDD布置30定义的分配包含到其多用户调度决定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配处理电路46配置成根据需要在一系列连续分配窗口34的每个窗口中更新TDD布置30。另外或备选,分配处理电路46配置成根据用于在第一和第二载波22和24上服务于装置20的相对服务要求,确定TDD布置30,以便具有用于服务于装置20的更高服务要求的载波与另一载波相比分配有更多时间。
图6通过陈述在装置20实现的方法600,示出装置侧处理的示例。方法600包括接收来自无线通信网络10的分配信息,分配信息指示TDD布置30要用于分别提供服务到在第一和第二频带中操作的第一和第二载波22和24上的装置20(框602) TDD布置30向装置指示在两个载波22与24之间时间的互补分配,以便去往或来自装置20的调度的传送如在两个载波22与24之间一样在时间上是相互排它的。
相应地,方法600包括根据指示的TDD布置30在第一与第二频带之间交替操作装置20的通信收发器(框604)。此处,在第一与第二频带之间交替操作收发器意味着在第一与第二频带之间一致交替接收器和传送器部分,以便在一个时间接收器和传送器部分同时在第一频带中调谐到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并且在另一时间它们均在第二频带中调谐到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
然而,在另一示例中,在第一与第二频带之间交替操作收发器意味着在第一与第二频带之间交替接收器部分,以及在第一与第二频带之间交替传送器部分,但其中在任何给定时间,接收器部分可在第一频带中调谐到下行链路,而传送器部分在第二频带中调谐到上行链路。因此,虽然接收器和传送器部分均在两个频带之间交替,但它们不一定一次均调谐到相同频带。
在至少一些实施例中,装置20配置成将TDD布置30用于定义的分配窗口34。相同或更新的TDD布置30可在随后的分配窗口34中由装置使用。更广泛地说,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装置20配置成响应接收更新的分配信息,调整其通信收发器的操作,以便根据更新的分配信息修改在第一与第二频带之间通信收发器的交替。
图7示出用于配置成实现上述方法600的装置20的示例配置。我们看到配置用于FDD操作的通信收发器50,这意味着其接收器52和传送器54能够同时操作,接收器52调谐到上行链路频率,并且传送器54调谐到下行链路频率。调谐由调谐控制器56控制,调谐控制器56例如响应来自数字调制解调器58的控制信令,设置用于调谐接收器52和传送器56的本机振荡器(LO)频率。也将理解的是,相关联前端模块(“FEM”)60支持接收器52和传送器54的FDD操作,以允许从一个或更多个接收/传送天线62进行信号的同时接收和传送。
装置20还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处理电路64,处理电路与通信收发器50操作性相关联,并且配置成接收来自无线通信网络10的分配信息,分配信息指示TDD布置30要用于分别提供服务到在第一和第二频带中操作的第一和第二载波22和24上的装置20。TDD布置30指示在两个载波22与24之间时间的互补分配,以便去往或来自无线通信装置20的调度的传送如在两个载波22与24之间一样在时间上是相互排它的。
因此,一个或更多个处理电路64配置成根据指示的TDD布置30在第一与第二频带之间交替操作通信收发器50,以便装置20使用相同通信收发器50在两个载波22和24上与无线通信网络10进行通信。在示例中,一个或更多个处理电路64控制频率控制器56,以便根据在TDD布置30中指示的到第一和第二载波22和24的下行链路时间的相应分配,在第一载波22的下行链路与第二载波24的下行链路之间交替调谐接收器52。类似地,一个或更多个处理电路64将还控制频率控制器56,以便根据在TDD布置30中指示的到第一和第二载波22和24的上行链路时间的相应分配,在第一载波22的上行链路与第二载波24的上行链路之间交替调谐传送器54。
将理解的是,一个或更多个处理电路64可配置成以多种不同方式执行方法600。一个或更多个处理电路64可以是固定或可编程的电路,或者是固定和可编程电路的某一混合。例如,在装置20中包括的数字调制解调器66可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微处理器电路、DSP电路或其它数字处理电路,这些电路根据数字调制解调器66中或其可访问的存储器或另一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其执行进行配置。
装置20可根据一个或更多个无线通信标准进行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20包括配置成用于在基于LTE的无线通信网络中操作的用户设备(UE)或其它类型的通信设备,并且网络10配置为此类LTE网络。
无论是在LTE情景中还是在另一网络情景中,TDD布置30的生成和使用为多个服务情形提供了优势,而不只是其中的软小区情形。在一个或更多个微微小区14外层是更大的宏小区12的可能的软小区情形中,第一载波22用于服务于宏小区,并且第二载波24用于服务于微微层,其中,两个载波22和24在不同频带中操作以最小化在宏层与微微层之间的干扰。
由于更小的微微小区14将携带用于在其相应服务区域内装置20的数据传输,因此,在用于那些装置20的宏层中的业务量将小得多(一般在用于这些装置20的宏层中只需要传送控制和系统信息)。如果我们假设部署用于网络10中微微层的第二载波24是基于TDD的载波(例如,在3.5G Hz频带中的LTE-Advanced本地区域TDD),则该链路的半双工性质意味着装置的收发器为微微层中接收或传送操作的利用率低于百分百。TDD布置30有利地使用这些未使用的时间处理在宏层中的业务。当然,在微微层和宏层均基于FDD时,或者在它们均基于TDD的情况下,可使用TDD布置30。
图8示出另一方法800,该方法能够被理解为提供用于图4中介绍的方法400的其它示例细节。网络(NW)节点40在频带A和B上(例如在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层或另一协议层)连接到装置20(框802)。
节点40为频带A分配第一时间以进行去往装置20的下行链路(DL)传送和第二时间以进行来自装置20的上行链路(UL)传送(框804)。接着,节点40为频带B分配第三时间以进行去往装置20的下行链路(DL)传送和第四时间以进行来自装置20的上行链路(UL)传送(框806)。处理继续进行,通知装置20有关UL和DL配置(框808)。也就是说,节点40将分配信息发送到装置20,指示TDD布置30。此外,方法800包括根据分配的UL和DL时间调度到装置20的UL和DL传送(框810)。
此“步骤”可被理解为由负责在两个载波22和24上调度的一个或多个节点执行。例如,宏基站12将根据TDD布置30中分配到宏层的UL和DL时间,限制其在第一载波22上用于装置20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传送的调度。同样地,涉及的微微基站18将根据TDD布置30中分配到微微层的UL和DL时间,限制其在第二载波上用于装置20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传送的调度。
此外,上述第三时间能够包括在第二时间中,并且第四时间能够包括在第一时间中。换而言之,第一时间和第三时间是相互排它的,以避免在频带A和B上到装置20的同时下行链路传送,并且第二和第四时间同样是相互排它的,以避免在频带A和B上由装置进行同时上行链路传送。在两个载波22和24上到装置20的下行链路传送之间不允许时间重叠,并且同样地,在两个载波22和24上在来自装置20的上行链路传送之间不允许时间重叠,但在频带A中的下行链路传送能够与在频带B中的上行链路传送重叠,且反之亦然。因此,假设装置的收发器50允许将接收器52调谐到频带A或B之一,同时将传送器54调谐到频带A或B的另一频带,则第一时间无需与第四时间相互排它,并且第二时间无需与第三时间相互排它。
这些分配能够理解为示例TDD布置30,并且此处讨论的“时间”可以是LTE子帧。作为已知示例,LTE FDD模式使用10 ms的LTE帧,其中,每个LTE帧被分成20个时隙。
LTE子帧跨两个此类时隙,并且应注意的是,在本文中使用时术语“帧32”具有常规意义,指标识对应于调度间隔的一定量的时间。因此,将理解的是,根据TDD布置30在第一与第二载波22与24之间互补时间的分配可以是在跨一定数量的LTE子帧的时间窗口内LTE子帧的互补分配。
在本文中教导的另一方面,在网络10与装置10之间通信的“稳固性”取决于网络10能够使用载波22和24的至少之一与装置20进行通信。在宏层提供用于装置20的系统信息和其它控制信令的情况下,重要的是网络10保持其与装置20的宏层连接。因此,可生成TDD布置30,使得宏层分配有用于在网络10与宏层上装置20之间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传送的一定最小数量的时间,并且保证也可控制在分配的时间之间允许的最大可允许调度间隙。在LTE示例中,这意味着保证一定数量和/或间距的分配的LTE子帧到宏层以确保通信稳固性。
如果装置20检测到它在微微层上已丢失连接(如它不在任何微微小区14内时将发生的一样),则它能够调谐其接收器52以监视甚至在根据当前控制TDD布置30分配到微微层的LTE子帧中的宏层传送。此外,网络10能够例如由于缺乏来自装置20的对应ACK/NAK或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而检测到此情况。在微微层优选用于将用户业务传送到装置20,并且网络10检测到与装置20的连接丢失的情形中,网络10随后能够将用于装置20的用户业务传送交换到宏层。
从广义上而言,本文中的教导使用智能时间分配和调度,这在第一和第二频带中操作的第一和第二载波22和24上将去往装置20的下行链路传送在时间方面进行正交,并且在两个载波22和24上同样地将来自装置20的上行链路传送进行正交。实施智能时间分配的TDD布置30允许装置20内的相同接收器52在两个载波22和24的下行链路上(在不同时间)接收传送,而不要求装置20在两个频带同时接收。同样地,TDD布置30允许装置20内的相同传送器54在两个载波22和24的上行链路上(在不同时间)发送传送,而不要求装置20在两个频带中同时传送。
相应地,TDD布置30为负责在两个载波22和24上调度去往或来自装置20的传送的网络节点所知,并且在此类节点中进行的调度过程配置成在进行调度决定时考虑TDD布置30,以便在根据TDD布置30分配的时间在每个载波22和24上发生调度的传送和接收。
很明显,得益于前面的描述和相关联图形中所示的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明白本公开发明的修改和其它实施例。因此,要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公开的特定实施例,并且修改和其它实施例要包括在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内。虽然在本文中可采用特定的术语,但它们只是一般性和描述性地使用,并不是要进行限制。

Claims (24)

1.一种允许在相应第一和第二频带中操作的同步第一和第二载波(22,24)在时间上共享无线通信装置(20)的收发器(50)的方法(400),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在所述两个载波(22,24)之间进行时间的互补分配,确定(402)用于所述两个载波(22,24)的时分双工(TDD)布置(30),以便去往或来自所述无线通信装置(20)的调度的传送如在所述两个载波(22,24)之间一样在时间上是相互排它的;以及
将指示所述TDD布置(30)的分配信息发送(404)到所述无线通信装置(20)和负责在所述两个载波(22,24)的至少之一上调度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传送的网络节点(16,18)中的至少之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400),还包括仅在根据所述TDD布置(30)分配到所述第一或第二载波(22,24)的时间在所述第一或第二载波(22,24)上调度去往和来自所述无线通信装置(20)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传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400),其中在一系列的连续分配窗口(34)的每个窗口中执行确定(402)和发送(404)的所述步骤,每个所述分配窗口(34)跨多个帧(32),以便响应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载波(22,24)上用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20)的更改服务要求,在所述连续分配窗口(34)内动态更新在所述第一与第二载波之间帧(32)的划分。
4.如前面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方法(400),其中所述第一载波(22)是FDD载波,并且所述第二载波(24)是TDD载波,以及其中所述TDD布置(30)实行相对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20),所述FDD载波(22)的基于TDD的使用。
5.如前面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方法(400),其中所述第一载波(22)服务于在软小区布置中操作的宏小区(12),所述软小区布置带有由所述第二载波(24)服务的内层微微小区(14),以及其中在对应于所述宏小区(12)的宏基站(16)和对应于所述微微小区(14)的微微基站(18)的之一或两者中执行所述方法。
6.如前面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方法(400),其中发送(404)所述分配信息的所述步骤包括从与所述第一载波(22)相关联的第一基站(16)将信令发送到与所述第二载波(24)相关联的第二基站(18),所述信令指示如所述第一基站(16)确定的所述TDD布置(30)。
7.如前面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方法(400),还包括根据用于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载波(22,24)上服务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20)的相对服务要求,确定所述TDD布置(30),以便具有用于服务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20)的更高服务要求的所述载波接收与赋予另一载波的时间分配相比更大的时间分配。
8.一种在提供通信服务到无线通信装置(20)的无线通信网络(10)中使用的网络节点(40),所述网络节点(40)包括:
一个或更多个通信接口(42);以及
分配处理电路(46),与所述一个或更多个通信接口(42)操作性关联,并且配置成基于所述分配处理电路(46)配置成执行以下操作,允许在相应第一和第二频带中操作的同步第一和第二载波(22,24)在时间上共享无线通信装置(20)的收发器(50):
通过在所述两个载波(22,24)之间进行时间的互补分配,确定用于所述两个载波(22,24)的时分双工(TDD)布置(30),以便去往或来自所述无线通信装置(20)的调度的传送如在所述两个载波(22,24)之间一样在时间上是相互排它的;以及
将指示所述TDD布置(30)的分配信息发送到所述无线通信装置(20)和负责在所述两个载波(22,24)至少之一上调度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传送的网络节点(16,18)中的至少之一。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节点(40),还包括配置成仅在根据所述TDD布置(30)分配到所述第一或第二载波(22,24)的时间在所述第一或第二载波(22,24)上调度去往和来自所述无线通信装置(20)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传送的调度电路(48)。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网络节点(40),其中所述分配处理电路(46)配置成根据需要在一系列的连续分配窗口(34)的每个窗口中更新所述TDD布置(30),每个所述分配窗口(34)跨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载波上定义传送时间的多个帧(32),使得所述TDD布置(30)在所述第一与第二载波之间在每个定义的分配窗口(34)内划分所述帧(32)。
11.如权利要求8-10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节点(40),其中所述第一载波(22)服务于在软小区布置中操作的宏小区(12),所述软小区布置带有由所述第二载波(24)服务的外层微微小区(14),以及其中所述网络节点(40)包括:
集中节点(40),配置用于直接或间接和与所述宏小区(12)相关联的宏基站(16)以及与所述微微小区(14)相关联的微微基站(18)通信;或者
所述宏或微微基站(16,18)。
12.如权利要求8-11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节点(40),其中所述第一载波(22)是FDD载波,并且所述第二载波(24)是TDD载波,以及其中所述TDD布置(30)实行相对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20),所述FDD载波(22)的基于TDD的使用。
13.如权利要求8-12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节点(40),其中所述网络节点(40)包括与所述第一载波(22)相关联的第一基站(16),以及其中所述分配处理电路(46)配置成与所述一个或更多个通信接口(42)协作以从所述第一基站(16)将指示所述TDD布置(30)的信令发送到与所述第二载波(24)相关联的第二基站(18)。
14.如权利要求8-13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节点(40),其中所述分配处理电路(46)配置成根据用于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载波(22,24)上服务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20)的相对服务要求,确定所述TDD布置(30),以便具有用于服务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20)的更高服务要求的所述载波与另一载波相比分配有更多时间。
15.一种无线通信装置(20),包括:
通信收发器(50),配置用于频分双工(FDD)操作;以及
一个或更多个处理电路(64),与所述通信收发器(50)操作性相关联,并且配置成:
接收来自无线通信网络(10)的分配信息,所述分配信息指示时分双工(TDD)布置(30)要用于分别提供服务到在第一和第二频带中操作的第一和第二载波(22,24)上的所述无线通信装置(20),其中所述TDD布置(30)指示在所述两个载波(22,24)之间时间的互补分配,以便去往或来自所述无线通信装置(20)的调度的传送如在所述两个载波(22,24)之间一样在时间上是相互排它的;以及
根据所述指示的TDD布置(30)在所述第一与第二频带之间交替操作所述通信收发器(50),以便所述无线通信装置(20)使用所述相同通信收发器(50)在两个载波(22,24)上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10)进行通信。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20),其中所述无线通信装置(20)配置成用于在基于长期演进(LTE)的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操作。
1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20),其中一个或更多个处理电路(64)配置成将所述分配信息用于定义的分配窗口(34)。
18.如权利要求15-18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20),其中一个或更多个处理电路(64)配置成响应接收更新的分配信息,调整所述通信收发器(50)的操作,以便根据所述更新的分配信息,调整在所述第一与第二频带之间所述通信收发器(50)的所述交替。
20.如权利要求15-19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20),其中一个或更多个处理电路(64)配置成在所述第一与第二频带之间交替操作所述收发器(50),使得所述收发器(50)的传送器(54)和接收器(52)在时间上在所述第一与第二频带之间交替,以便在任何给定时间,接收器(52)调谐到所述频带之一,并且所述传送器(54)调谐到所述频带的另一频带。
21.一种操作无线通信装置(20)的方法(400),包括:
接收(402)来自无线通信网络(10)的分配信息,所述分配信息指示时分双工(TDD)布置(30)要用于分别提供服务到在第一和第二频带中操作的第一和第二载波(22,24)上的所述无线通信装置(20),其中所述TDD布置(30)指示在所述两个载波(22,24)之间时间的互补分配,以便去往或来自所述无线通信装置(20)的调度的传送如在所述两个载波(22,24)之间一样在时间上是相互排它的;以及
根据所述指示的TDD布置(30)在所述第一与第二频带之间交替操作(404)所述通信收发器(50),以便所述无线通信装置(20)使用所述相同通信收发器(50)在两个载波(22,24)上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10)进行通信。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400),其中所述无线通信装置(20)配置用于在基于长期演进(LTE)的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操作。
23.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方法(400),还包括将所述分配信息用于定义的分配窗口(34)。
24.如权利要求20-2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400),还包括响应接收更新的分配信息,调整所述通信收发器(50)的所述操作,以便根据所述更新的分配信息,修改在所述第一与第二频带之间所述通信收发器(50)的所述交替。
25.如权利要求21-2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400),其中在所述第一与第二频带之间交替操作(404)所述通信收发器(50)包括在所述第一频带中的操作与所述第二频带中的操作之间交替所述收发器(50)的传送器(54)和接收器(52),以便在任何给定时间,所述接收器(52)调谐到所述频带之一,并且所述传送器(54)所述频带的另一频带。
CN201380035957.3A 2012-07-05 2013-06-12 涉及遗留装置的软小区操作方法和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4718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542359 2012-07-05
US13/542,359 US9300395B2 (en) 2012-07-05 2012-07-05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PCT/EP2013/062104 WO2014005810A1 (en) 2012-07-05 2013-06-12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oft-cell operation involving legacy devic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71875A true CN104471875A (zh) 2015-03-25
CN104471875B CN104471875B (zh) 2018-10-09

Family

ID=48613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3595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471875B (zh) 2012-07-05 2013-06-12 涉及遗留装置的软小区操作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300395B2 (zh)
EP (1) EP2870707A1 (zh)
KR (1) KR20150028818A (zh)
CN (1) CN104471875B (zh)
BR (1) BR112014029890A2 (zh)
MY (1) MY167274A (zh)
WO (1) WO201400581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11461A1 (zh) * 2022-07-13 2024-01-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载波的通信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66685B (zh) * 2012-06-08 2021-1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用户设备及通信方法
KR20140032705A (ko) * 2012-09-07 2014-03-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종 복식 기지국간 주파수 집적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10326569B2 (en) 2013-02-12 2019-06-18 Altiostar Networks, Inc. Inter-site carrier aggregation with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monitoring
US10009803B2 (en) 2013-02-12 2018-06-26 Altiostar Networks, Inc. Long term evolu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
JP6205174B2 (ja) * 2013-05-10 2017-09-27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および無線基地局
US20150116162A1 (en) 2013-10-28 2015-04-30 Skycross, Inc. Antenna structures and methods thereof for determining a frequency offset based on a differential magnitude
KR102310991B1 (ko) * 2014-03-26 2021-10-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시간 분할 복신 및 주파수 복신 반송파 집성을 위한 신호 교환 장치 및 방법
KR102357413B1 (ko) * 2014-03-26 2022-01-2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반송파 결합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KR20150111798A (ko) * 2014-03-26 2015-10-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송파 결합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동기 획득 방법 및 장치
KR102218702B1 (ko) * 2014-03-26 2021-02-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시간 분할 복신 및 주파수 복신 반송파 집성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PL3917031T3 (pl) * 2014-03-26 2023-02-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posób i urządzenie do prowadzenia łączności z agregacją nośnych w systemie łączności bezprzewodowej
US10917222B2 (en) 2014-09-30 2021-02-09 Apple Inc.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multiple time division duplex links using a single transceiver
US10499413B2 (en) 2016-04-08 2019-12-03 Altiostar Networks, Inc. Wireless data priority services
US10791481B2 (en) 2016-04-08 2020-09-29 Altiostar Networks, Inc. Dual connectivity
US10624034B2 (en) 2016-12-13 2020-04-14 Altiostar Networks, Inc. Power contro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0951366B2 (en) * 2018-02-16 2021-03-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transmission collision managem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0342A (zh) * 1998-07-25 2001-10-31 西门子公司 用于在通信网络中提高容量的设备、方法与系统
CN1694441A (zh) * 2005-05-25 2005-11-09 上海贝豪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td-scdma系统兼容ofdm技术的方法
US20070286156A1 (en) * 2006-06-06 2007-12-13 Sr Telecom Inc Utilizing guard band between FDD and TDD wireless systems
CN101667946A (zh) * 2008-09-03 2010-03-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网、终端、频谱使用/复用方法、通信实现方法
CN102118756A (zh) * 2009-12-31 2011-07-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聚合方法与频谱动态分配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15365A (en) * 1994-10-03 1996-05-07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in a time division duplex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134227A (en) * 1995-12-04 2000-10-17 Advanced Micro Devices Secondary channel for radio frequency communications
JP4232879B2 (ja) * 1999-09-02 2009-03-0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US8160014B2 (en) * 2008-09-19 2012-04-17 Nokia Corporation Configuration of multi-periodicity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operation in a packet-ba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584216B2 (en) * 2008-10-31 2017-02-28 Nokia Technologies Oy Dynamic allocation of subframe scheduling for time divison duplex operation in a packet-ba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00309876A1 (en) 2009-06-04 2010-12-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Partitioning of control resources for communication in a dominant interference scenario
US8194603B2 (en) * 2009-08-18 2012-06-05 Motorola Mobility, Inc. Subframe component reduction and notification in a heterogene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379585B2 (en) * 2009-10-29 2013-02-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data in multiple component carrier system
US8804632B2 (en) * 2009-10-30 2014-08-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multiple component carrier system
US9031010B2 (en) 2010-04-08 2015-05-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parate resource partitioning management for uplink control and uplink data signals
KR20110113484A (ko) * 2010-04-09 2011-10-17 주식회사 팬택 다중 반송파 시스템에서 랜덤 액세스의 수행장치 및 방법
US20110268001A1 (en) * 2010-05-03 2011-11-03 Lee Jung A Method of providing acknowledgement feedback for aggregated carriers
GB2480086B (en) 2010-05-06 2012-12-12 Vodafone Group Services Ltd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network management techniques
US20130094595A1 (en) 2010-06-30 2013-04-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Cell Specific Reference Symbols
US9413500B2 (en) 2010-09-15 2016-08-09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bandwidth provisioning in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systems
WO2012112104A1 (en) * 2011-02-15 2012-08-2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nabling user activity-aware positioning
KR20120103400A (ko) * 2011-03-11 2012-09-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시스템에서 하이브리드 자동재전송요구 지원 방법 및 장치
US8605615B2 (en) * 2011-03-18 2013-12-10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radio coexistence with a system on an adjacent frequency band having a time-dependent configuration
US20120314652A1 (en) * 2011-06-09 2012-12-13 Pantech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582527B2 (en) * 2011-07-01 2013-11-12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n multicarrier systems
CN107707339B (zh) * 2011-08-12 2021-11-26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定时配置指配的基站、用户设备及其方法
US8705556B2 (en) * 2011-08-15 2014-04-22 Blackberry Limited Notifying a UL/DL configuration in LTE TDD systems
CN102378185B (zh) 2011-10-17 2014-07-02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多小区异构网络中的动态频谱共享方法
US8774217B2 (en) * 2011-11-03 2014-07-08 Cisco Technology, Inc. Time domain duplex between CMTS and cable modems
US20130242881A1 (en) * 2012-03-16 2013-09-19 Yiping Wang Explicit indication of uplink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s in carrier aggregation systems
US9526091B2 (en) * 2012-03-16 2016-12-20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on of self-optimization funct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0342A (zh) * 1998-07-25 2001-10-31 西门子公司 用于在通信网络中提高容量的设备、方法与系统
CN1694441A (zh) * 2005-05-25 2005-11-09 上海贝豪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td-scdma系统兼容ofdm技术的方法
US20070286156A1 (en) * 2006-06-06 2007-12-13 Sr Telecom Inc Utilizing guard band between FDD and TDD wireless systems
CN101667946A (zh) * 2008-09-03 2010-03-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网、终端、频谱使用/复用方法、通信实现方法
CN102118756A (zh) * 2009-12-31 2011-07-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聚合方法与频谱动态分配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11461A1 (zh) * 2022-07-13 2024-01-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载波的通信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005810A1 (en) 2014-01-09
EP2870707A1 (en) 2015-05-13
BR112014029890A2 (pt) 2017-06-27
CN104471875B (zh) 2018-10-09
KR20150028818A (ko) 2015-03-16
US20140010125A1 (en) 2014-01-09
US9300395B2 (en) 2016-03-29
MY167274A (en) 2018-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71875A (zh) 涉及遗留装置的软小区操作方法和设备
CN103814532B (zh) 混合带内/带外中继
US11329715B2 (en) Wireless relay operation on top of 5G frame structure
CN102026209B (zh) 一种传输信息和配置子帧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KR101606451B1 (ko) 미리결정된 송신 방향들에 대해 예약된 서브 프레임들을 이용한 다중 반송파들 상에서의 tdd 데이터 송신
CN102036364B (zh) 一种终端的上行信息发送定时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2415013B (zh) 用于中继通信系统的设备及方法
CN110291828A (zh) 用于一个或更多个参数集的资源分配的信号传送的系统和方法
CN103518413A (zh) 用于在允许为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传输分配灵活子帧的tdd系统中干扰降低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1656852A (zh) 用于5g网络中的回程的方法和装置
CN103069899A (zh) 配置用于在蜂窝网络下的设备到设备通信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划分模式
CN103326840A (zh) 一种时分双工通信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3109472A (zh) 用于中继回程链路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分配的方法
CN104126328A (zh) 针对新载波类型的聚合
CN104662939A (zh) 无线电通信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CN103416012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设置动态子帧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984494A (zh) 在使用多个频带的网络中支持多个链路的装置和方法
US2021034532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CN103155660A (zh) 基站设备
CN110401515A (zh)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节点
CN104380626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根据支持多个载波的帧结构收发信号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05594239A (zh) 用于针对TDD eIMTA的UL-DL干扰管理的回程信令支持
CN105359609A (zh) 用于基于关于操作模式的信息配置调度时段的方法和装置
CN105340346A (zh) 基站装置、移动台装置及通信方法
CN102209392B (zh) 一种下行控制资源分配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