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68465B - 麦序控制方法、服务器、客户端和计算机系统 - Google Patents

麦序控制方法、服务器、客户端和计算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68465B
CN104468465B CN201310416694.2A CN201310416694A CN104468465B CN 104468465 B CN104468465 B CN 104468465B CN 201310416694 A CN201310416694 A CN 201310416694A CN 104468465 B CN104468465 B CN 1044684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ient
server
time
wheat
or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1669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68465A (zh
Inventor
罗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1669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68465B/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85753 priority patent/WO2015035865A1/en
Publication of CN1044684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684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684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684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80Responding to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5/403Arrangements for multi-party communication, e.g. for conferences
    • H04L65/4038Arrangements for multi-party communication, e.g. for conferences with floor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麦序控制方法、服务器、客户端和计算机系统。该方法包括:服务器将用于指示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第一客户端由待发言状态切换至可发言状态的第一消息发送给第一客户端,其中,第一客户端与服务器在时间轴上同步;服务器将第一客户端对应的下麦时间通知给第一客户端或者包括第一客户端在内的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所有成员,用于指示第一客户端在达到下麦时间时由可发言状态切换至待发言状态,其中,下麦时间为时间轴上的由服务器指定的时间点。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麦序控制逻辑与客户端的硬编码分离的设计难以准确地对客户端的下麦时间进行控制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麦序控制方法、服务器、客户端和计算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麦序控制方法、服务器、客户端和计算机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互联网通信领域,多人语音/视频业务是一种基于富媒体的社交业务。在多人语音/视频业务中,发言顺序是相当重要的一项功能。其中,如果没有设置发言顺序的功能,在多人语音/视频的应用场景下,很容易导致发言顺序的混乱,从而影响到用户的体验。
现有的语音/视频聊天工具大多采用麦序模式来解决发言顺序的问题。其中,麦序模式所涉及的两项关键特性是:1)上麦时长;2)麦序调整功能。其中,上麦时长通常是用于对参与语音会话的成员的发言时间进行限制,例如,在现有的一些产品中,语音会话中的某一成员获得发言权限以后,与之对应的用户可以获得长达60s的最长的发言时间,而在计时结束后,客户端会强制退出可发言状态,表示发言结束。麦序调整功能通常是用于对参与语音会话的成员的发言次序进行调整,例如,可以将其中一个成员的发言次序上移、下移或者置顶,等等。
然而,现有的麦序模式的控制逻辑通常是在客户端完成的,或者说,麦序控制逻辑通常会被写入客户端的硬编码,例如,对于上麦时间而言,常见的实现方式是将上麦时间固定在客户端,这导致同一个版本的客户端上麦时间是相同的,对于上麦时间的修改则需要发布新版本的客户端,对于麦序调整功能而言,常见的实现方式是为每一种调整方法分配一项单独的命令号,作为预设指令固化在客户端。
从上述实现方式来看,上麦时间和麦序控制功能都和客户端版本强关联,一旦客户端版本发布,该版本的上麦时间和能够支持的的管理员调整麦序的功能就已经确定了,只有替换更新的客户端版本才能体验到更新的功能。这将导致了在为麦序模式添加新的功能体验,例如麦序时间延长、新的麦序位置变化规则时,只有对客户端更新才能获得相应的体验,并且旧的客户端会出现功能异常的现象。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在服务器端实现麦序控制的架构,以满足不对客户端进行更新的情况下也能在麦序模式下体验新的功能设计的要求。
为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已经存在部分实现方式,其对上麦时间的控制完全由服务器实现,其中,服务器通常会下发一个上麦时长给客户端,而客户端在接收到这一上麦时长后便开始计时,从而使得客户端不用更新版本也可以体验到新的上麦时间的设置。然而,在这一方案中,由于服务器到不同的客户端的信息传递所需的时长不一样,导致客户端的实际的发言时长往往会与服务器通知的上麦时长存在偏差。
例如在如图1所示的第一语音会话环境中,客户端102、104、106、108和110为该语音会话的多个成员,服务器100用于对这些成员进行控制,其中,客户端102、104和106与服务器之间所需的信息传递时长为0.8s,而客户端108和110与服务器之间所需的信息传递时长为2.8s。在这一场景下,虽然服务器通知给客户端102和108的上麦时长是相同的,然而由于客户端102和108接收到通知的时间有先后,并且服务器在发出通知时便开始对客户端的发言时间进行计时,因此,客户端102和108的实际的发言时间将存在2s的偏差,同时也将导致客户端显示的发言时间尚未结束前发言即被终止的情况,从而既难以准确地对参与语音会话的成员的下麦时间进行控制,又影响了用户的体验。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麦序控制方法、服务器、客户端和计算机系统,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麦序控制逻辑与客户端的硬编码分离的设计难以准确地对客户端的下麦时间进行控制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麦序控制方法,包括:服务器将用于指示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第一客户端由待发言状态切换至可发言状态的第一消息发送给上述第一客户端,其中,上述第一客户端与上述服务器在时间轴上同步;上述服务器将上述第一客户端对应的下麦时间通知给上述第一客户端或者包括上述第一客户端在内的参与上述第一语音会话的所有成员,用于指示上述第一客户端在达到上述下麦时间时由上述可发言状态切换至上述待发言状态,其中,上述下麦时间为上述时间轴上的由上述服务器指定的时间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用于指示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第一客户端由待发言状态切换至可发言状态的第一消息发送给上述第一客户端,其中,上述第一客户端与上述服务器在时间轴上同步;通知单元,用于将上述第一客户端对应的下麦时间通知给上述第一客户端或者包括上述第一客户端在内的参与上述第一语音会话的所有成员,用于指示上述第一客户端在达到上述下麦时间时由上述可发言状态切换至上述待发言状态,其中,上述下麦时间为上述时间轴上的由上述服务器指定的时间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服务器向客户端下发下麦时间,也即时间轴上由服务器指定的时间点,或者说绝对时间的方式,结合同样由服务器下发的上麦指示,使客户端在与服务器同步的基础上实现在可发言状态与待发言状态之间依照预设的控制逻辑进行准确地切换,从而一方面通过下麦时间的下发达到了麦序控制逻辑与客户端的硬编码分离的目的,另一方面利用绝对时间的同一性实现了对客户端的下麦时间的准确控制,也即,通过本发明技术方案达到了在麦序控制逻辑与客户端的硬编码分离的基础上更为准确地实现麦序控制逻辑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麦序控制逻辑与客户端的硬编码分离的设计难以准确地对客户端的下麦时间进行控制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一种语音会话环境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麦序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麦序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可选的麦序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可选的麦序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可选的麦序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可选的麦序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可选的麦序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服务器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服务器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可选的服务器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可选的服务器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可选的服务器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可选的服务器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客户端的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客户端的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计算机系统的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可选的麦序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1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可选的麦序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1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麦序控制方法,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S202:服务器将用于指示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第一客户端由待发言状态切换至可发言状态的第一消息发送给第一客户端,其中,第一客户端与服务器在时间轴上同步;
S204:服务器将第一客户端对应的下麦时间通知给第一客户端或者包括第一客户端在内的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所有成员,用于指示第一客户端在达到下麦时间时由可发言状态切换至待发言状态,其中,下麦时间为时间轴上的由服务器指定的时间点。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方法,以在实现麦序控制逻辑与客户端的硬编码分离的基础上,达到更为准确地实现麦序控制逻辑的目的。为达到这一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麦序控制方法,其中,作为对本发明进行实施的有利的方面之一,上述麦序控制方法仍可以在与现有的麦序控制方法相同或相似的应用环境中实施,而无需对原有的架构作出调整。
例如,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的实施环境仍可以为如图1所示的由多个客户端102、104、106、108和110参与的记为第一语音会话的多人语音会话环境,其中,该多人会话语音环境既可以表示单纯的语音会话环境,也可以表示包括语音会话的成分在内的多人交互环境,例如多人视频环境等,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下面将以如图1所示的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一个成员为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为方便描述,以下将该成员记为第一客户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麦序控制方法,在步骤S202中,服务器可以将用于指示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第一客户端由待发言状态切换至可发言状态的消息发送给第一客户端,其中,为便于表述,可以将该消息记为第一消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消息由服务器发送给第一客户端,可以用于指示第一客户端由待发言状态切换至可发言状态。和/或,用于指示第一客户端由待发言状态切换至可发言状态的切换时间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一客户端处于待发言状态时,用户从第一客户端输入的语音信息将被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其他成员所屏蔽,换句话说,在待发言状态下,使用第一客户端的用户的语音信息将无法即时传达给使用第一语音会话中的其他客户端的一个或多个用户。在另一方面,在第一客户端处于可发言状态时,用户从第一客户端输入的语音信息将被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其他成员所接收,其中,该语音信息既可以通过服务器发送给其他客户端,也可以直接由第一客户端发送给其他客户端,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更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客户端可以有多种方式来实现上述的待发言状态和可发言状态。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客户端处于待发言状态时,可以屏蔽掉与第一客户端对应的语音输入设备或者第一客户端当前所使用的语音通道,在第一客户端处于可发言状态时,解除对上述语音输入设备或语音通道的屏蔽,而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客户端处于待发言状态时,可以选择性地不发送第一客户端获取的语音信息,在第一客户端处于可发言状态时,将第一客户端获取的语音信息发送到第一客户端的外部,以使上述语音信息最终由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其他成员所接收。
当然,以上只是一些示例,本发明对于第一客户端的待发言状态和可发言状态以及在二者之间进行切换的具体实现方式不作任何限定。
一般而言,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S202中对于第一消息的发送操作可以包括以下两种情形:
1)服务器根据麦序控制逻辑主动向第一客户端发送第一消息,或者说服务器主动通知第一客户端上麦;
2)服务器根据第一客户端的询问请求作出回应,将包括指示第一客户端由待发言状态切换至可发言状态的具体时间点,也即上麦时间的第一消息返回给第一客户端。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包括其他可行的第一消息的发送方式,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定。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均应视为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更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消息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以是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消息,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对本发明构成了限定,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消息也可以表现为文件传输协议ftp(File TransferProtocol)消息,或者其他可行的符合文本传输格式的请求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客户端可以预先与服务器进行同步,例如,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在步骤S202或S204之前,上述麦序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
S302:服务器将根据服务器时间以及服务器与第一客户端之间所需的信息传递时长所获得的用于同步的客户端时间通知给第一客户端;或者,
S304:服务器将根据服务器时间以及服务器与包括第一客户端在内的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所有成员中的每一个之间所需的信息传递时长所获得的用于同步的客户端时间通知给对应的成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在客户端与服务器建立连接之后,对客户端进行同步,例如,在步骤S302中,服务器可以将用于同步的客户端时间通知给第一客户端,其中,该用于同步的客户端时间可以根据服务器时间以及服务器与第一客户端之间所需的信息传递时长获取。
例如,在一个场景下,检测到服务器与第一客户端之间所需的信息传递时长为1.8s,也即可以视为对第一消息进行传递的延迟时间为1.8s,从而上述用于同步的客户端时间可以根据下式得出:
T1=T0+1.8,
其中,T0表示服务器时间,T1表示第一客户端的客户端时间。
在上述场景下,在步骤S302中客户端时间T1将被通知给第一客户端,且第一客户端将在1.8s的延迟时间后接收到该客户端时间T1,而在第一客户端接收到这一通知的同时,服务器时间T0也增加了1.8s,从而二者的值在这一时刻是一致的,并且在这一时刻后第一客户端时间与服务器时间也是同步的,也即第一客户端与其连接的服务器同步。
类似地,还可以对服务器与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每一个成员之间所需的信息传递时长进行检测,并根据类似的计算式得出与每一成员对应的客户端时间,并在步骤S304中发送给对应的成员,从而实现每一成员与服务器的同步,以便结合步骤S204实现对第一客户端的发言时间的更为准确的控制。
当然,上述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只是第一客户端与服务器同步的一种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其他可行的方式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的同步,例如,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步骤S204可以包括:
S402:根据服务器时间与客户端时间的时间差值以及服务器与第一客户端之间所需的信息传递时长对服务器指定的下麦时间进行校正;
S404:将校正后的下麦时间通知给第一客户端或者包括第一客户端在内的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所有成员。
例如,在另一个场景下,检测到上述时间差值为2.6s,也即第一客户端的客户端时间落后服务器时间2.6s,并且检测到上述信息传递时长为1.8s,也即可以视为对第一消息进行传递的延迟时间为1.8s,从而上述校正操作可以根据以下算式执行:
T3=T2-2.6+1.8,
其中,T2表示服务器指定的下麦时间,T3表示校正后的下麦时间。
应当理解,在上述场景下,由于第一客户端与服务器的同步,因而仍应视为第一客户端与服务器在时间轴上同步,并且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下麦时间实质上为绝对时间的特性,从而下麦时间仍应视为位于时间轴上的由服务器指定的时间点,进而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应视为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以上描述的基础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麦序控制方法,在步骤S204中,可以将第一客户端对应的下麦时间通知给第一客户端或者包括第一客户端在内的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所有成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区别于现有技术,既非采用将麦序控制逻辑预先写入客户端的硬编码的控制方式,也非采用将预设的上麦时长发送给客户端的控制方式,而是将用于指示客户端由可发言状态切换至待发言状态的一个绝对时间,也即前述下麦时间通知给第一客户端。其中,该下麦时间可以为一个由服务器指定的时间点。
如前所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客户端与服务器在时间轴上同步,换句话说,客户端时间与服务器时间是同步的。在这一场景下,由服务器指定的下麦时间既可以视为由服务器所指定的一个服务器时间,又可以视为一个与服务器时间同步的客户端时间,进而客户端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下麦时间准确地执行由可发言状态到待发言状态的切换也即下麦操作,从而免除了根据客户端的硬编码来控制第一客户端执行下麦操作的依赖,并且排除了信息传递时长等因素对准确控制第一客户端的下麦时间造成的干扰,也即,达到了在实现麦序控制逻辑与客户端的硬编码分离的基础上更为准确地实现麦序控制逻辑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麦序控制逻辑与客户端的硬编码分离的设计难以准确地对客户端的下麦时间进行控制的技术问题。
类似于前述第一客户端的可选的执行上麦操作的多种方式,本发明对于第一客户端执行下麦操作的具体方式不作任何限定。
类似于前述服务器对第一客户端的上麦的通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器向第一客户端通知下麦时间的操作可以表现为服务器根据控制逻辑所主动执行的通知操作,也可以表现为服务器对接收到的第一客户端发送的问询消息进行的回应,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在另一方面,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下麦时间的通知可以表现为服务器单独发送的一条消息,也可以添加在其他消息中发送给第一客户端,特别地,还可以与前述第一消息同一时间发送,或者将下麦时间的添加在第一消息中发送给第一客户端,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此外,对于服务器将下麦时间的通知和第一消息分别发送给第一客户端的情形,该通知与该第一消息的发送的先后并无特别限定,也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会对步骤S202和S204的先后执行顺序进行限定。例如,在一个场景下,服务器可以在发送指示第一客户端上麦的第一消息之前,将根据控制逻辑预先计算得出的下麦时间通知给第一客户端,从而第一客户端在上麦前即可以得知预定的下麦时间,而在另一个场景下,服务器也可以先将第一消息发送给第一客户端,然后再将根据第一消息的发出时间或者服务器接收的第一客户端由可发言状态切换至待发言状态的确切的上麦时间所得出的下麦时间通知给第一客户端,从而可以更为准确地控制第一客户端在可发言状态下的持续时间,也即发言时间。
考虑到本发明技术方案与现有的麦序控制逻辑的兼容性问题,并且为了达到对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成员的发言时间进行定量控制的目的,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在步骤S204之前,上述麦序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
S502:服务器根据第一客户端对应的上麦时间以及预设上麦时长获取下麦时间,其中,上麦时间表示第一客户端由待发言状态切换至可发言状态的在时间轴上的时间点。
作为可行的麦序控制逻辑的一部分,在步骤S502中,服务器可以根据第一客户端对应的上麦时间以及预设上麦时长获取下麦时间,其中,上麦时间可以表示第一客户端由待发言状态切换至可发言状态的在时间轴上的时间点,预设上麦时长可以表示服务器所获取的作为第一语音会话中的成员的发言时间限制的时间长度。通过这一时间长度的设置,可以达到对成员的发言时间的统一管理,进而为使用这些客户端的用户提供更优的用户体验,并为语音会话的参与者与管理者提供效率和质量更优的服务。
更具体地,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服务器可以根据下式获取下麦时间:
Toff=Ton+D,
其中,Toff表示下麦时间,Ton表示服务器根据麦序控制逻辑所获取的第一客户端的上麦时间,D表示预设上麦时长。
当然,以上只是一种示例,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根据上麦时间和预设上麦时长获取下麦时间,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所需的信息传递时长对上述下麦时间进行校正,等。在另一方面,下麦时间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例如,也可以设置为服务器所在的时间轴上的具有固定时间间隔的一系列时间点,等,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在以上描述的基础上,如图6所示,进一步地,在步骤S204之后,上述麦序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
S602:在服务器达到下麦时间时,服务器将用于指示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第二客户端由待发言状态切换至可发言状态的第二消息发送给第二客户端,其中,第二客户端在第一成员序列中位于第一客户端的下一位,其中,第一成员序列用于指示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成员的发言次序;
S604:服务器将第二客户端对应的下麦时间通知给第二客户端或者包括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在内的第一语音会话的所有成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可行的控制逻辑的选择,可以通过一个成员序列对待发言的成员进行排序,从而可以在第一语音会话中实现在同一时刻成员之一对发言权限的独享,进而避免了在这一时刻其他成员同时发言所造成的干扰,其中,上述享有发言权限的成员可以为当前的成员序列中的第一位,而其他待发言的成员可以排列在成员序列中的第二位至第N位,并可以依据这一次序在当前发言的成员下麦之后逐一地占用发言权限。为便于表述,可以将与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成员对应的成员序列记为第一成员序列。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成员序列既可以包括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所有成员,也可以仅包括由服务器所记录的第一语音会话中的待发言成员,其中,该待发言成员可以为向服务器请求发言权限的成员,换言之,服务器在接收到发言权限的请求之后,可以将发送该请求的成员标记为待发言成员,进而将待发言成员顺序记录下来,形成第一成员序列。在上述场景下,未向服务器请求发言权限的成员也可以不出现在成员序列中,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具体地,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控制逻辑的实现方式可以为:使当前享有发言权限的成员处于可发言状态,使其他待发言的成员处于待发言状态,而对于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成员的控制可以根据上述麦序控制方法来实现。
其中,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步骤S602中,在服务器达到下麦时间时,可以将用于指示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第二客户端由待发言状态切换至可发言状态的第二消息发送给第二客户端,其中,其中,第二客户端在第一成员序列中位于第一客户端的下一位。其中,服务器向第二客户端发送这一上麦指示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类似于前述的服务器向第一客户端发送第一消息的过程,本发明在此不作累述。
类似地,在步骤S604中,服务器还可以将第二客户端对应的下麦时间通知给第二客户端或者包括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在内的第一语音会话的所有成员,从而进一步实现对第二客户端的上麦、下麦时间的准确控制。
由此类推,通过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麦序控制方法,可以根据预设的麦序控制逻辑实现对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所有成员的准确控制。
当然,以上只是一种示例,第一成员序列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以有多种,类似的麦序控制逻辑也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服务器还可以仅记录有通过选举机制或者其他可行的择选机制获取当前享有发言权限的成员之外的另一成员,记为抢麦成功的成员,并在当前发言的成员下麦之后,将发言权限下发给该抢麦成功的成员,等,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从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麦序控制方法事实上可以不依赖于麦序控制逻辑本身,而是通过对客户端的上麦时间和下麦时间的准确控制,为麦序控制逻辑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在以上描述的基础上,下面将结合图7和图8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麦序控制逻辑的另一个实现基础,也即麦序调整功能进行描述。
如图7所示,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麦序控制方法可以包括:
S702:服务器将第一成员序列中的次序待调成员的成员标识信息及目标次序信息发送给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一个或多个成员,其中,第一成员序列用于指示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成员的发言次序;或者,
S704:服务器将第二成员序列中的次序待调成员的成员标识信息及目标次序信息发送给参与第二语音会话的一个或多个成员,其中,第二成员序列用于指示参与第二语音会话的成员的发言次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麦序控制方法,在步骤S702中,可以将第一成员序列中的次序待调成员的成员标识信息及目标次序信息发送给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一个或多个成员,其中,该次序待调成员可以表示服务器获取的指示调整发言次序的消息中所指明的调整对象,例如,这一消息中可以包括如下信息内容:
(被调整人员的ID,被调整人员调整之后所在位置)
其中,“被调整人员的ID”可以为32bit数字,用于表示成员标识信息,“被调整人员调整之后所在的位置”可以为16bit数字,用于表示目标次序信息。
在上述场景下,通过对于服务器发送的成员标识信息和目标次序信息的接收,第一语音会话的成员可以进一步在客户端的本地实现对当前会话的麦序的及时更新,进而可以根据更新后的麦序执行可行的处理操作,或者将更新后的麦序呈现在显示设备上,以便用户对于当前会话的麦序的查看。
在另一方面,由于次序待调成员的成员标识信息和目标次序信息均属于反映麦序调整的目标或者说结果的事实信息,而无关于预设的指令或者麦序调整逻辑本身,例如,对于前述示例,其中麦序调整逻辑可以为一次操作将某一成员上移1位,也可以在更新过的麦序调整逻辑中表现为通过相同操作或其他操作将某一成员上移2位,事实上并不会对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麦序控制方法造成任何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S702或S704与上述麦序控制方法中的其他步骤之间并无必然的先后顺序,例如,其可以如图7所示的,在步骤S204之后执行,也可以在步骤S202之前、或者步骤S202和S204之间执行。这并不影响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且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了向客户端通知成员标识信息和目标次序信息的方式,达到了向客户端通知麦序调整信息的目的。其中,区别于现有技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器并非向客户端发送与麦序调整操作对应的指令,而是直接将次序待调成员的成员标识信息和目标次序信息发送给客户端,从而免除了对预设指令进行解析的硬编码的依赖,解决了在与麦序调整功能相关的麦序控制逻辑更新后需要对客户端的硬编码进行更新的问题,进一步实现了麦序控制逻辑与客户端的硬编码分离的技术效果。
此外,在麦序控制逻辑与客户端的硬编码分离的基础上,通过本发明技术方案,服务器可以仅向客户端通知在麦序调整功能下被调整的成员,也即次序待调成员的成员标识信息和目标次序信息,而无需将其他被动调整的成员或者整个更新后的成员序列发送给各个客户端,从而可以将数据传输压力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上,达到了提升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效率的技术效果。
在另一方面,上述用于对第一语音会话进行监控的服务器还可以同时对第二语音会话进行监控,其中,在步骤S704中,上述服务器还可以将第二成员序列中的次序待调成员的成员标识信息及目标次序信息发送给参与第二语音会话的一个或多个成员,其中,特别地,上述服务器可以对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成员的上麦和下麦时间进行控制,并对参与第二语音会话的成员的麦序调整继续控制。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均应视为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且本发明对于上述麦序控制方法在服务器或者分布式计算系统上的多种实施方式均不作任何限定。
进一步地,考虑到本发明技术方案与现有的麦序控制逻辑的兼容性问题,可选地,如图8所示,在步骤S702或S704之前,上述麦序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
S802:服务器接收与麦序调整操作对应的预设指令,其中,麦序调整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将次序待调成员的发言次序上移、将次序待调成员的发言次序下移、以及将次序待调成员的发言次序移动至当前的第N位;
S804:从接收到的预设指令中解析出对应的麦序调整操作,并根据解析出的麦序调整操作获取次序待调成员的调整后的发言次序,作为目标次序信息。
在现有的麦序控制逻辑中经常出现的麦序调整操作可以包括:将次序待调成员的发言次序上移、将次序待调成员的发言次序下移、以及将次序待调成员的发言次序移动至当前的第N位,其中,N≥1。通过这一麦序控制逻辑的实现以及对应的麦序调整操作的封装,可以达到为用户提供方便地麦序调整的功能接口的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步骤S802和S804,结合前述步骤S702或S704,可以实现相同的技术效果。其中,在步骤S802中,服务器可以接收与麦序调整操作对应的预设指令,其中,该预设指令可以具有如下形式:
(操作命令,被调整成员的id)
其中,“操作命令”可以为16bit数字,不同的数字对应不同的麦序调整操作,“被调整人员的ID”可以为32bit数字,用于表示次序待调成员的标识信息,即可以解析成为上述成员标识信息。
例如,在一个场景中,操作命令“402”可以表示成员上移的调整,从而服务器可以在步骤S804中进一步对这一预设指令进行解析,得出调整后的该成员的次序,例如,可以从调整前的第5位调整至第4位,进而可以在步骤S702或S704中,以“第4位”作为该成员的目标次序信息,与该成员的成员标识信息一并发送给客户端。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麦序控制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实施例2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施上述麦序控制方法的服务器,如图9所示,该服务器包括:
1)第一发送单元902,用于将用于指示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第一客户端由待发言状态切换至可发言状态的第一消息发送给第一客户端,其中,第一客户端与服务器在时间轴上同步;
2)通知单元904,用于将第一客户端对应的下麦时间通知给第一客户端或者包括第一客户端在内的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所有成员,用于指示第一客户端在达到下麦时间时由可发言状态切换至待发言状态,其中,下麦时间为时间轴上的由服务器指定的时间点。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服务器,以在实现麦序控制逻辑与客户端的硬编码分离的基础上,达到更为准确地实现麦序控制逻辑的目的。为达到这一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其中,作为对本发明进行实施的有利的方面之一,上述服务器仍可以在与现有技术中相同或相似的应用环境中实施,而无需对原有的架构作出调整。
例如,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的实施环境仍可以为如图1所示的由多个客户端102、104、106、108和110参与的记为第一语音会话的多人语音会话环境,其中,该多人会话语音环境既可以表示单纯的语音会话环境,也可以表示包括语音会话的成分在内的多人交互环境,例如多人视频环境等,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下面将以如图1所示的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一个成员为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为方便描述,以下将该成员记为第一客户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第一发送单元902可以将用于指示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第一客户端由待发言状态切换至可发言状态的消息发送给第一客户端,其中,为便于表述,可以将该消息记为第一消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消息由第一发送单元902发送给第一客户端,可以用于指示第一客户端由待发言状态切换至可发言状态。和/或,用于指示第一客户端由待发言状态切换至可发言状态的切换时间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一客户端处于待发言状态时,用户从第一客户端输入的语音信息将被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其他成员所屏蔽,换句话说,在待发言状态下,使用第一客户端的用户的语音信息将无法即时传达给使用第一语音会话中的其他客户端的一个或多个用户。在另一方面,在第一客户端处于可发言状态时,用户从第一客户端输入的语音信息将被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其他成员所接收,其中,该语音信息既可以通过服务器发送给其他客户端,也可以直接由第一客户端发送给其他客户端,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更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客户端可以有多种方式来实现上述的待发言状态和可发言状态。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客户端处于待发言状态时,可以屏蔽掉与第一客户端对应的语音输入设备或者第一客户端当前所使用的语音通道,在第一客户端处于可发言状态时,解除对上述语音输入设备或语音通道的屏蔽,而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客户端处于待发言状态时,可以选择性地不发送第一客户端获取的语音信息,在第一客户端处于可发言状态时,将第一客户端获取的语音信息发送到第一客户端的外部,以使上述语音信息最终由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其他成员所接收。
当然,以上只是一些示例,本发明对于第一客户端的待发言状态和可发言状态以及在二者之间进行切换的具体实现方式不作任何限定。
一般而言,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发送单元902中对于第一消息的发送操作可以包括以下两种情形:
1)第一发送单元902根据麦序控制逻辑主动向第一客户端发送第一消息,或者说服务器主动通知第一客户端上麦;
2)服务器根据第一客户端的询问请求作出回应,通过第一发送单元902将包括指示第一客户端由待发言状态切换至可发言状态的具体时间点,也即上麦时间的第一消息返回给第一客户端。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包括其他可行的第一消息的发送方式,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定。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均应视为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更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消息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以是http消息,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对本发明构成了限定,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消息也可以表现为ftp消息,或者其他可行的符合文本传输格式的请求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客户端可以预先与服务器进行同步,例如,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0所示,上述服务器还可以包括:
1)同步单元1002,用于将根据服务器时间以及服务器与第一客户端之间所需的信息传递时长所获得的用于同步的客户端时间通知给第一客户端;或者,将根据服务器时间以及服务器与包括第一客户端在内的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所有成员中的每一个之间所需的信息传递时长所获得的用于同步的客户端时间通知给对应的成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在客户端与服务器建立连接之后,对客户端进行同步,例如,同步单元1002可以将用于同步的客户端时间通知给第一客户端,其中,该用于同步的客户端时间可以根据服务器时间以及服务器与第一客户端之间所需的信息传递时长获取。
例如,在一个场景下,检测到服务器与第一客户端之间所需的信息传递时长为1.8s,也即可以视为对第一消息进行传递的延迟时间为1.8s,从而上述用于同步的客户端时间可以根据下式得出:
T1=T0+1.8,
其中,T0表示服务器时间,T1表示第一客户端的客户端时间。
在上述场景下,在步骤同步单元1002中客户端时间T1将被通知给第一客户端,且第一客户端将在1.8s的延迟时间后接收到该客户端时间T1,而在第一客户端接收到这一通知的同时,服务器时间T0也增加了1.8s,从而二者的值在这一时刻是一致的,并且在这一时刻后第一客户端时间与服务器时间也是同步的,也即第一客户端与其连接的服务器同步。
类似地,还可以对服务器与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每一个成员之间所需的信息传递时长进行检测,并根据类似的计算式得出与每一成员对应的客户端时间,并在步骤同步单元1002中发送给对应的成员,从而实现每一成员与服务器的同步,以便结合通知单元904实现对第一客户端的发言时间的更为准确的控制。
当然,上述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只是第一客户端与服务器同步的一种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其他可行的方式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的同步,例如,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1所示,通知单元904可以包括:
1)校正模块1102,用于根据服务器时间与客户端时间的时间差值以及服务器与第一客户端之间所需的信息传递时长对服务器指定的下麦时间进行校正;
2)通知模块1104,用于将校正后的下麦时间通知给第一客户端或者包括第一客户端在内的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所有成员。
例如,在另一个场景下,检测到上述时间差值为2.6s,也即第一客户端的客户端时间落后服务器时间2.6s,并且检测到上述信息传递时长为1.8s,也即可以视为对第一消息进行传递的延迟时间为1.8s,从而校正模块1102可以根据以下算式执行上述校正操作:
T3=T2-2.6+1.8,
其中,T2表示服务器指定的下麦时间,T3表示校正后的下麦时间。
应当理解,在上述场景下,由于第一客户端与服务器的同步,因而仍应视为第一客户端与服务器在时间轴上同步,并且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下麦时间实质上为绝对时间的特性,从而下麦时间仍应视为位于时间轴上的由服务器指定的时间点,进而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应视为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以上描述的基础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在通知单元904中,可以将第一客户端对应的下麦时间通知给第一客户端或者包括第一客户端在内的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所有成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区别于现有技术,既非采用将麦序控制逻辑预先写入客户端的硬编码的控制方式,也非采用将预设的上麦时长发送给客户端的控制方式,而是将用于指示客户端由可发言状态切换至待发言状态的一个绝对时间,也即前述下麦时间通知给第一客户端。其中,该下麦时间可以为一个由服务器指定的时间点。
如前所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客户端与服务器在时间轴上同步,换句话说,客户端时间与服务器时间是同步的。在这一场景下,由服务器指定的下麦时间既可以视为由服务器所指定的一个服务器时间,又可以视为一个与服务器时间同步的客户端时间,进而客户端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下麦时间准确地执行由可发言状态到待发言状态的切换也即下麦操作,从而免除了根据客户端的硬编码来控制第一客户端执行下麦操作的依赖,并且排除了信息传递时长等因素对准确控制第一客户端的下麦时间造成的干扰,也即,达到了在实现麦序控制逻辑与客户端的硬编码分离的基础上更为准确地实现麦序控制逻辑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麦序控制逻辑与客户端的硬编码分离的设计难以准确地对客户端的下麦时间进行控制的技术问题。
类似于前述第一客户端的可选的执行上麦操作的多种方式,本发明对于第一客户端执行下麦操作的具体方式不作任何限定。
类似于前述服务器对第一客户端的上麦的通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器向第一客户端通知下麦时间的操作可以表现为服务器根据控制逻辑所主动执行的通知操作,也可以表现为服务器对接收到的第一客户端发送的问询消息进行的回应,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在另一方面,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下麦时间的通知可以表现为服务器单独发送的一条消息,也可以添加在其他消息中发送给第一客户端,特别地,还可以与前述第一消息同一时间发送,或者将下麦时间的添加在第一消息中发送给第一客户端,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此外,对于服务器将下麦时间的通知和第一消息分别发送给第一客户端的情形,该通知与该第一消息的发送的先后并无特别限定,也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会对第一发送单元902和通知单元904的先后执行顺序进行限定。例如,在一个场景下,服务器可以在发送指示第一客户端上麦的第一消息之前,将根据控制逻辑预先计算得出的下麦时间通知给第一客户端,从而第一客户端在上麦前即可以得知预定的下麦时间,而在另一个场景下,服务器也可以先将第一消息发送给第一客户端,然后再将根据第一消息的发出时间或者服务器接收的第一客户端由可发言状态切换至待发言状态的确切的上麦时间所得出的下麦时间通知给第一客户端,从而可以更为准确地控制第一客户端在可发言状态下的持续时间,也即发言时间。
考虑到本发明技术方案与现有的麦序控制逻辑的兼容性问题,并且为了达到对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成员的发言时间进行定量控制的目的,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与通知单元904耦合地,上述服务器还可以包括:
1)获取单元1202,用于根据第一客户端对应的上麦时间以及预设上麦时长获取下麦时间,其中,上麦时间表示第一客户端由待发言状态切换至可发言状态的在时间轴上的时间点。
作为可行的麦序控制逻辑的一部分,获取单元1202可以根据第一客户端对应的上麦时间以及预设上麦时长获取下麦时间,其中,上麦时间可以表示第一客户端由待发言状态切换至可发言状态的在时间轴上的时间点,预设上麦时长可以表示服务器所获取的作为第一语音会话中的成员的发言时间限制的时间长度。通过这一时间长度的设置,可以达到对成员的发言时间的统一管理,进而为使用这些客户端的用户提供更优的用户体验,并为语音会话的参与者与管理者提供效率和质量更优的服务。
更具体地,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获取单元1202可以根据下式获取下麦时间:
Toff=Ton+D,
其中,Toff表示下麦时间,Ton表示服务器根据麦序控制逻辑所获取的第一客户端的上麦时间,D表示预设上麦时长。
当然,以上只是一种示例,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根据上麦时间和预设上麦时长获取下麦时间,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所需的信息传递时长对上述下麦时间进行校正,等。在另一方面,下麦时间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例如,也可以设置为服务器所在的时间轴上的具有固定时间间隔的一系列时间点,等,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在以上描述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进一步地:
第一发送单元902还可以用于在服务器达到下麦时间时,将用于指示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第二客户端由待发言状态切换至可发言状态的第二消息发送给第二客户端,其中,第二客户端在第一成员序列中位于第一客户端的下一位,其中,第一成员序列用于指示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成员的发言次序;
通知单元904还可以用于将第二客户端对应的下麦时间通知给第二客户端或者包括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在内的第一语音会话的所有成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可行的控制逻辑的选择,可以通过一个成员序列对待发言的成员进行排序,从而可以在第一语音会话中实现在同一时刻成员之一对发言权限的独享,进而避免了在这一时刻其他成员同时发言所造成的干扰,其中,上述享有发言权限的成员可以为当前的成员序列中的第一位,而其他待发言的成员可以排列在成员序列中的第二位至第N位,并可以依据这一次序在当前发言的成员下麦之后逐一地占用发言权限。为便于表述,可以将与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成员对应的成员序列记为第一成员序列。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成员序列既可以包括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所有成员,也可以仅包括由服务器所记录的第一语音会话中的待发言成员,其中,该待发言成员可以为向服务器请求发言权限的成员,换言之,服务器在接收到发言权限的请求之后,可以将发送该请求的成员标记为待发言成员,进而将待发言成员顺序记录下来,形成第一成员序列。在上述场景下,未向服务器请求发言权限的成员也可以不出现在成员序列中,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具体地,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控制逻辑的实现方式可以为:使当前享有发言权限的成员处于可发言状态,使其他待发言的成员处于待发言状态,而对于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成员的控制可以根据上述服务器来实现。
其中,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对于第一发送单元902而言,在检测到服务器达到下麦时间时,可以将用于指示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第二客户端由待发言状态切换至可发言状态的第二消息发送给第二客户端,其中,其中,第二客户端在第一成员序列中位于第一客户端的下一位。其中,第一发送单元902向第二客户端发送这一上麦指示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类似于前述的第一发送单元902向第一客户端发送第一消息的过程,本发明在此不作累述。
类似地,通知单元904还可以将第二客户端对应的下麦时间通知给第二客户端或者包括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在内的第一语音会话的所有成员,从而进一步实现对第二客户端的上麦、下麦时间的准确控制。
由此类推,通过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服务器,可以根据预设的麦序控制逻辑实现对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所有成员的准确控制。
当然,以上只是一种示例,第一成员序列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以有多种,类似的麦序控制逻辑也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服务器还可以仅记录有通过选举机制或者其他可行的择选机制获取当前享有发言权限的成员之外的另一成员,记为抢麦成功的成员,并在当前发言的成员下麦之后,将发言权限下发给该抢麦成功的成员,等,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从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事实上可以不依赖于麦序控制逻辑本身,而是通过对客户端的上麦时间和下麦时间的准确控制,为麦序控制逻辑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在以上描述的基础上,下面将结合图13和图14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麦序控制逻辑的另一个实现基础,也即麦序调整功能进行描述。
如图13所示,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服务器可以包括:
1)第二发送单元1302,用于将第一成员序列中的次序待调成员的成员标识信息及目标次序信息发送给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一个或多个成员,其中,第一成员序列用于指示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成员的发言次序;或者,将第二成员序列中的次序待调成员的成员标识信息及目标次序信息发送给参与第二语音会话的一个或多个成员,其中,第二成员序列用于指示参与第二语音会话的成员的发言次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在第二发送单元1302中,可以将第一成员序列中的次序待调成员的成员标识信息及目标次序信息发送给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一个或多个成员,其中,该次序待调成员可以表示服务器获取的指示调整发言次序的消息中所指明的调整对象,例如,这一消息中可以包括如下信息内容:
(被调整人员的ID,被调整人员调整之后所在位置)
其中,“被调整人员的ID”可以为32bit数字,用于表示成员标识信息,“被调整人员调整之后所在的位置”可以为16bit数字,用于表示目标次序信息。
在上述场景下,通过对于第二发送单元1302发送的成员标识信息和目标次序信息的接收,第一语音会话的成员可以进一步在客户端的本地实现对当前会话的麦序的及时更新,进而可以根据更新后的麦序执行可行的处理操作,或者将更新后的麦序呈现在显示设备上,以便用户对于当前会话的麦序的查看。
在另一方面,由于次序待调成员的成员标识信息和目标次序信息均属于反映麦序调整的目标或者说结果的事实信息,而无关于预设的指令或者麦序调整逻辑本身,例如,对于前述示例,其中麦序调整逻辑可以为一次操作将某一成员上移1位,也可以在更新过的麦序调整逻辑中表现为通过相同操作或其他操作将某一成员上移2位,事实上并不会对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造成任何影响。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了向客户端通知成员标识信息和目标次序信息的方式,达到了向客户端通知麦序调整信息的目的。其中,区别于现有技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器并非向客户端发送与麦序调整操作对应的指令,而是直接将次序待调成员的成员标识信息和目标次序信息发送给客户端,从而免除了对预设指令进行解析的硬编码的依赖,解决了在与麦序调整功能相关的麦序控制逻辑更新后需要对客户端的硬编码进行更新的问题,进一步实现了麦序控制逻辑与客户端的硬编码分离的技术效果。
此外,在麦序控制逻辑与客户端的硬编码分离的基础上,通过本发明技术方案,服务器可以仅向客户端通知在麦序调整功能下被调整的成员,也即次序待调成员的成员标识信息和目标次序信息,而无需将其他被动调整的成员或者整个更新后的成员序列发送给各个客户端,从而可以将数据传输压力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上,达到了提升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效率的技术效果。
在另一方面,上述用于对第一语音会话进行监控的服务器还可以同时对第二语音会话进行监控,其中,上述服务器还可以通过第二发送单元1302将第二成员序列中的次序待调成员的成员标识信息及目标次序信息发送给参与第二语音会话的一个或多个成员,其中,特别地,上述服务器可以对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成员的上麦和下麦时间进行控制,并对参与第二语音会话的成员的麦序调整继续控制。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均应视为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且本发明对于上述服务器在主从架构或者分布式计算系统上的多种实施方式均不作任何限定。
进一步地,考虑到本发明技术方案与现有的麦序控制逻辑的兼容性问题,可选地,如图14所示,与第二发送单元1302耦合地,上述服务器还可以包括:
1)接收单元1402,用于接收与麦序调整操作对应的预设指令,其中,麦序调整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将次序待调成员的发言次序上移、将次序待调成员的发言次序下移、以及将次序待调成员的发言次序移动至当前的第N位,其中,N≥1;
2)解析单元1404,用于从接收到的预设指令中解析出对应的麦序调整操作,并根据解析出的麦序调整操作获取次序待调成员的调整后的发言次序,作为目标次序信息。
在现有的麦序控制逻辑中经常出现的麦序调整操作可以包括:将次序待调成员的发言次序上移、将次序待调成员的发言次序下移、以及将次序待调成员的发言次序移动至当前的第二位。通过这一麦序控制逻辑的实现以及对应的麦序调整操作的封装,可以达到为用户提供方便地麦序调整的功能接口的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接收单元1402和解析单元1404,结合前述第二发送单元1302,可以实现相同的技术效果。其中,接收单元1402可以接收与麦序调整操作对应的预设指令,其中,该预设指令可以具有如下形式:
(操作命令,被调整成员的id)
其中,“操作命令”可以为16bit数字,不同的数字对应不同的麦序调整操作,“被调整人员的ID”可以为32bit数字,用于表示次序待调成员的标识信息,即可以解析成为上述成员标识信息。
例如,在一个场景中,操作命令“402”可以表示成员上移的调整,从而可以在解析单元1404中进一步对这一预设指令进行解析,得出调整后的该成员的次序,例如,可以从调整前的第5位调整至第4位,进而可以在第二发送单元1302中,以“第4位”作为该成员的目标次序信息,与该成员的成员标识信息一并发送给客户端。
实施例3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麦序控制方法,如图18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1802: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用于指示参与第三语音会话的客户端由待发言状态切换至可发言状态的第三消息,并根据第三消息将客户端由待发言状态切换至可发言状态,其中,客户端与服务器在时间轴上同步;
S1804:接收服务器通知的与客户端对应的下麦时间,并在客户端达到下麦时间时,将客户端由可发言状态切换至待发言状态,其中,下麦时间为时间轴上的由服务器指定的时间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客户端从服务器接收下麦时间,也即时间轴上由服务器指定的时间点,或者说绝对时间的方式,结合从服务器接收的上麦指示,使客户端在与服务器同步的基础上实现在可发言状态与待发言状态之间依照预设的控制逻辑进行准确地切换,从而一方面通过下麦时间的接收达到了麦序控制逻辑与客户端的硬编码分离的目的,另一方面利用绝对时间的同一性实现了对客户端的下麦时间的准确控制,也即,通过本发明技术方案达到了在麦序控制逻辑与客户端的硬编码分离的基础上更为准确地实现麦序控制逻辑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麦序控制逻辑与客户端的硬编码分离的设计难以准确地对客户端的下麦时间进行控制的技术问题。
可选地,如图19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麦序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
S1902: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第三成员序列中的次序待调成员的成员标识信息及目标次序信息,其中,第三成员序列用于指示参与第三语音会话的成员的发言次序;
S1904:对成员标识信息和目标次序信息进行解析,并获得调整后的第三成员序列。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了客户端接收通知成员标识信息和目标次序信息的方式,达到了向客户端通知麦序调整信息的目的。其中,区别于现有技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客户端并非从服务器接收与麦序调整操作对应的指令,而是直接接收次序待调成员的成员标识信息和目标次序信息,从而免除了对预设指令进行解析的硬编码的依赖,解决了在与麦序调整功能相关的麦序控制逻辑更新后需要对客户端的硬编码进行更新的问题,进一步实现了麦序控制逻辑与客户端的硬编码分离的技术效果。
此外,在麦序控制逻辑与客户端的硬编码分离的基础上,通过本发明技术方案,客户端所接收的信息可以仅限于在麦序调整功能下被调整的成员,也即次序待调成员的成员标识信息和目标次序信息,而无需接收将其他被动调整的成员或者整个更新后的成员序列,从而可以将数据传输压力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上,达到了提升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效率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4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客户端,如图15所示,该客户端可以包括:
1)第二接收单元1502,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指示参与第三语音会话的上述客户端由待发言状态切换至可发言状态的第三消息,其中,上述客户端与上述服务器在时间轴上同步;其中,
上述第二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上述服务器通知的与上述客户端对应的下麦时间,其中,上述下麦时间为上述时间轴上的由上述服务器指定的时间点;
2)切换单元1504,与上述第二接收单元耦合,用于根据上述第三消息将上述客户端由上述待发言状态切换至上述可发言状态;其中,
上述切换单元还用于在上述客户端达到上述下麦时间时,将上述客户端由上述可发言状态切换至上述待发言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客户端从服务器接收下麦时间,也即时间轴上由服务器指定的时间点,或者说绝对时间的方式,结合从服务器接收的上麦指示,使客户端在与服务器同步的基础上实现在可发言状态与待发言状态之间依照预设的控制逻辑进行准确地切换,从而一方面通过下麦时间的接收达到了麦序控制逻辑与客户端的硬编码分离的目的,另一方面利用绝对时间的同一性实现了对客户端的下麦时间的准确控制,也即,通过本发明技术方案达到了在麦序控制逻辑与客户端的硬编码分离的基础上更为准确地实现麦序控制逻辑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麦序控制逻辑与客户端的硬编码分离的设计难以准确地对客户端的下麦时间进行控制的技术问题。
可选地,如图16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客户端还可以包括:
1)第三接收单元1602,用于接收上述服务器发送的第三成员序列中的次序待调成员的成员标识信息及目标次序信息,其中,上述第三成员序列用于指示参与上述第三语音会话的成员的发言次序;
2)第二解析单元1604,用于对上述成员标识信息和上述目标次序信息进行解析,并获得调整后的第三成员序列。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了客户端接收通知成员标识信息和目标次序信息的方式,达到了向客户端通知麦序调整信息的目的。其中,区别于现有技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客户端并非从服务器接收与麦序调整操作对应的指令,而是直接接收次序待调成员的成员标识信息和目标次序信息,从而免除了对预设指令进行解析的硬编码的依赖,解决了在与麦序调整功能相关的麦序控制逻辑更新后需要对客户端的硬编码进行更新的问题,进一步实现了麦序控制逻辑与客户端的硬编码分离的技术效果。
此外,在麦序控制逻辑与客户端的硬编码分离的基础上,通过本发明技术方案,客户端所接收的信息可以仅限于在麦序调整功能下被调整的成员,也即次序待调成员的成员标识信息和目标次序信息,而无需接收将其他被动调整的成员或者整个更新后的成员序列,从而可以将数据传输压力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上,达到了提升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效率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5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系统,如图17所示,该系统可以包括:
1)服务器1702;
2)多个客户端1704,与上述服务器连接,其中,上述客户端为参与同一语音会话的成员。
在图17中,一个服务器1702和多个客户端1704构成了类似于主从架构的计算机系统,其中,服务器1702可以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所提供的任一种服务器,多个客户端1704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4所提供的任一种客户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器1702可以通过第一发送单元902将包括上麦指示的消息发送给当前享有发言权限的多个客户端1704之一,也即语音会话的一个成员,进而该成员可以通过第二接收单元1502实现对该消息的接收,并根据服务器1702的指示,通过切换单元1504执行由待发言状态到可发言状态的切换,从而完成上麦操作。
在另一方面,服务器1702可以通过通知单元904将下麦时间通知给该成员,从而该成员可以通过第二接收单元1502接收该下麦时间,并在达到该下麦时间时,通过切换单元1504执行由可发言状态到待发言状态的切换,从而完成下麦操作。
在上述场景下,由于采用服务器1702向客户端1704下发下麦时间,也即时间轴上由服务器指定的时间点,或者说绝对时间的方式,结合同样由服务器1702下发的上麦指示,使客户端1704在与服务器1702同步的基础上实现在可发言状态与待发言状态之间依照预设的控制逻辑进行准确地切换,从而一方面通过下麦时间的下发达到了麦序控制逻辑与客户端1704的硬编码分离的目的,另一方面利用绝对时间的同一性实现了对客户端1704的下麦时间的准确控制,也即,通过本发明技术方案达到了在麦序控制逻辑与客户端的硬编码分离的基础上更为准确地实现麦序控制逻辑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麦序控制逻辑与客户端的硬编码分离的设计难以准确地对客户端的下麦时间进行控制的技术问题。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服务器和客户端,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7)

1.一种麦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服务器将用于指示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第一客户端由待发言状态切换至可发言状态的第一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客户端,其中,所述第一客户端与所述服务器在时间轴上同步;
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一客户端对应的下麦时间通知给所述第一客户端或者包括所述第一客户端在内的参与所述第一语音会话的所有成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客户端在达到所述下麦时间时由所述可发言状态切换至所述待发言状态,其中,所述下麦时间为所述时间轴上的由所述服务器指定的时间点;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服务器时间与所述第一客户端时间的时间差值以及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第一客户端之间所需的信息传递时长对所述下麦时间进行校正;将校正后的下麦时间通知给所述第一客户端或者包括所述第一客户端在内的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所有成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服务器将下麦时间通知给所述第一客户端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服务器达到所述下麦时间时,所述服务器将用于指示参与所述第一语音会话的第二客户端由所述待发言状态切换至所述可发言状态的第二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客户端,其中,所述第二客户端在第一成员序列中位于所述第一客户端的下一位,其中,所述第一成员序列用于指示参与所述第一语音会话的成员的发言次序;
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二客户端对应的下麦时间通知给所述第二客户端或者包括所述第一客户端和所述第二客户端在内的所述第一语音会话的所有成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服务器将下麦时间通知给所述第一客户端之前,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客户端对应的上麦时间以及预设上麦时长获取所述下麦时间,其中,所述上麦时间表示所述第一客户端由所述待发言状态切换至所述可发言状态的在所述时间轴上的时间点。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服务器将下麦时间通知给所述第一客户端之前,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将根据服务器时间以及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第一客户端之间所需的信息传递时长所获得的用于同步的客户端时间通知给所述第一客户端;或者,
所述服务器将根据服务器时间以及所述服务器与包括所述第一客户端在内的参与所述第一语音会话的所有成员中的每一个之间所需的信息传递时长所获得的
用于同步的客户端时间通知给对应的成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将第一成员序列中的次序待调成员的成员标识信息及目标次序信息发送给参与所述第一语音会话的一个或多个成员,其中,所述第一成员序列用于指示参与所述第一语音会话的成员的发言次序;或者,
所述服务器将第二成员序列中的次序待调成员的成员标识信息及目标次序信息发送给参与第二语音会话的一个或多个成员,其中,所述第二成员序列用于指示参与所述第二语音会话的成员的发言次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将第一成员序列中的次序待调成员的成员标识信息及目标次序信息发送给参与所述第一语音会话的一个或多个成员或者所述服务器将第二成员序列中的次序待调成员的成员标识信息及目标次序信息发送给参与第二语音会话的一个或多个成员之前,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接收与麦序调整操作对应的预设指令,其中,所述麦序调整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将所述次序待调成员的发言次序上移、将所述次序待调成员的发言次序下移、将所述次序待调成员的发言次序移动至当前的第N位,其中,N≥1;
从接收到的所述预设指令中解析出对应的所述麦序调整操作,并根据解析出的所述麦序调整操作获取所述次序待调成员的调整后的发言次序,作为所述目标次序信息。
7.一种麦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用于指示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客户端由待发言状态切换至可发言状态的第一消息,并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将所述客户端由所述待发言状态切换至所述可发言状态,其中,所述客户端与所述服务器在时间轴上同步;
接收所述服务器通知的与所述客户端对应的下麦时间,并在所述客户端达到所述下麦时间时,将所述客户端由所述可发言状态切换至所述待发言状态,其中,所述下麦时间为所述时间轴上的由所述服务器指定的时间点;
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校正后的下麦时间,其中所述校正后的下麦时间是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服务器时间与第一客户端时间的时间差值以及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第一客户端之间所需的信息传递时长对所述下麦时间进行校正得到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第一成员序列中的次序待调成员的成员标识信息及目标次序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成员序列用于指示参与所述第一语音会话的成员的发言次序;
对所述成员标识信息和所述目标次序信息进行解析,并获得调整后的第一成员序列。
9.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用于指示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第一客户端由待发言状态切换至可发言状态的第一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客户端,其中,所述第一客户端与所述服务器在时间轴上同步;
通知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客户端对应的下麦时间通知给所述第一客户端或者包括所述第一客户端在内的参与所述第一语音会话的所有成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客户端在达到所述下麦时间时由所述可发言状态切换至所述待发言状态,其中,所述下麦时间为所述时间轴上的由所述服务器指定的时间点;
所述服务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服务器时间与所述第一客户端时间的时间差值以及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第一客户端之间所需的信息传递时长对所述下麦时间进行校正;将校正后的下麦时间通知给所述第一客户端或者包括所述第一客户端在内的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所有成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服务器达到所述下麦时间时,将用于指示参与所述第一语音会话的第二客户端由所述待发言状态切换至所述可发言状态的第二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客户端,其中,所述第二客户端在第一成员序列中位于所述第一客户端的下一位,其中,所述第一成员序列用于指示参与所述第一语音会话的成员的发言次序;
所述通知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二客户端对应的下麦时间通知给所述第二客户端或者包括所述第一客户端和所述第二客户端在内的所述第一语音会话的所有成员。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客户端对应的上麦时间以及预设上麦时长获取所述下麦时间,其中,所述上麦时间表示所述第一客户端由所述待发言状态切换至所述可发言状态的在所述时间轴上的时间点。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同步单元,用于将根据服务器时间以及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第一客户端之间所需的信息传递时长所获得的用于同步的客户端时间通知给所述第一客户端;或者,将根据服务器时间以及所述服务器与包括所述第一客户端在内的参与所述第一语音会话的所有成员中的每一个之间所需的信息传递时长所获得的用于同步的客户端时间通知给对应的成员。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第一成员序列中的次序待调成员的成员标识信息及目标次序信息发送给参与所述第一语音会话的一个或多个成员,其中,所述第一成员序列用于指示参与所述第一语音会话的成员的发言次序;或者,将第二成员序列中的次序待调成员的成员标识信息及目标次序信息发送给参与第二语音会话的一个或多个成员,其中,所述第二成员序列用于指示参与所述第二语音会话的成员的发言次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与麦序调整操作对应的预设指令,其中,所述麦序调整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将所述次序待调成员的发言次序上移、将所述次序待调成员的发言次序下移、以及将所述次序待调成员的发言次序移动至当前的第二位;
解析单元,用于从接收到的所述预设指令中解析出对应的所述麦序调整操作,并根据解析出的所述麦序调整操作获取所述次序待调成员的调整后的发言次序,作为所述目标次序信息。
15.一种客户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用于指示参与第一语音会话的客户端由待发言状态切换至可发言状态的第一消息,其中,所述客户端与所述服务器在时间轴上同步;其中,所述第一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通知的与所述客户端对应的下麦时间,其中,所述下麦时间为所述时间轴上的由所述服务器指定的时间点;
切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将所述客户端由所述待发言状态切换至所述可发言状态;其中,所述切换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客户端达到所述下麦时间时,将所述客户端由所述可发言状态切换至所述待发言状态;
所述客户端还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校正后的下麦时间,其中所述校正后的下麦时间是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服务器时间与第一客户端时间的时间差值以及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第一客户端之间所需的信息传递时长对所述下麦时间进行校正得到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客户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第一成员序列中的次序待调成员的成员标识信息及目标次序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成员序列用于指示参与所述第一语音会话的成员的发言次序;
第二解析单元,用于对所述成员标识信息和所述目标次序信息进行解析,并获得调整后的第一成员序列。
17.一种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服务器;多个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客户端。
CN201310416694.2A 2013-09-12 2013-09-12 麦序控制方法、服务器、客户端和计算机系统 Active CN1044684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16694.2A CN104468465B (zh) 2013-09-12 2013-09-12 麦序控制方法、服务器、客户端和计算机系统
PCT/CN2014/085753 WO2015035865A1 (en) 2013-09-12 2014-09-02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microphone ord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16694.2A CN104468465B (zh) 2013-09-12 2013-09-12 麦序控制方法、服务器、客户端和计算机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68465A CN104468465A (zh) 2015-03-25
CN104468465B true CN104468465B (zh) 2019-05-24

Family

ID=52665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16694.2A Active CN104468465B (zh) 2013-09-12 2013-09-12 麦序控制方法、服务器、客户端和计算机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68465B (zh)
WO (1) WO201503586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27498A (zh) * 2015-01-05 2016-08-0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多人实时互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901820B (zh) * 2015-06-29 2018-11-23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麦序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120306A (zh) * 2015-08-28 2015-12-02 广州酷狗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上麦时长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495074B (zh) * 2018-03-28 2021-02-02 武汉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聊天方法及装置
CN111369105A (zh) * 2020-02-14 2020-07-03 广州酷狗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麦序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003711B (zh) * 2020-07-31 2023-01-20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连麦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52650B1 (ko) * 2004-07-28 2006-12-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서비스 음영지역에서 동기화를 위한 피티티 서비스 시스템및 방법
US8005497B2 (en) * 2007-08-20 2011-08-23 Cisco Technology, Inc. Floor control over high latency networks in an interoperability and collaboration system
CN101159946B (zh) * 2007-11-16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蜂窝按讲业务的发言权控制方法和蜂窝按讲服务器
CN101562477A (zh) * 2008-04-15 2009-10-21 北京易路联动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时间管理方法、系统、客户端及服务器
CN102075874B (zh) * 2011-01-24 2013-06-26 北京邮电大学 PoC会话中对发言权进行分布式队列控制的方法
CN102130774A (zh) * 2011-04-27 2011-07-20 苏州阔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会议中用户麦克风状态显示的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68465A (zh) 2015-03-25
WO2015035865A1 (en) 2015-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68465B (zh) 麦序控制方法、服务器、客户端和计算机系统
US2017020829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deo communication on mobile devices
US9906935B2 (en) Bluetooth low energy beacon device and advertising method
US2014014820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real-time audio broadcasts among a group of users
EP2814298A1 (en) Information push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based o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CN106488169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CN107517399B (zh) 一种媒体信息同步的方法以及服务器
EP3038353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video terminal for establishing video conference interface
JP6610259B2 (ja) 中継装置、音声通信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および中継方法
CN110012115A (zh) 直播间推送信息的更新方法和系统
CN109923833A (zh) 用于pstn服务的数据中心质心度量计算
CN104811423A (zh) 位置信息的共享方法和装置
CN110248226A (zh) 信息的投屏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CN101771854A (zh) 一种无线终端主动建立视频会议的方法及系统
CN106453231A (zh) 信令获取、传输方法和装置
JP6477489B2 (ja) 中継装置、音声通信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および中継方法
CN104284132A (zh) 视频通讯方法及装置
DE102016215777B4 (de) Vorrichtung, 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Synchronisieren mehrerer Vorrichtungen
CN104967559A (zh) 一种活动召集装置及方法、服务器、客户端及发起方法
CN106559346A (zh) 数据推送方法及装置
WO2019023974A1 (zh) 多主题对话的通信控制装置和方法、及计算机处理设备
CN101459879A (zh) 一种ptt群组通话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4506535A (zh) 数据推送方法与数据推送系统
CN108322764A (zh) 实时互动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9819302A (zh) 多媒体文件播放控制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