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67940B - 一种基于微波设备的数据转发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微波设备的数据转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67940B
CN104467940B CN201410592685.3A CN201410592685A CN104467940B CN 104467940 B CN104467940 B CN 104467940B CN 201410592685 A CN201410592685 A CN 201410592685A CN 104467940 B CN104467940 B CN 1044679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carrier wave
signal
unit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9268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67940A (zh
Inventor
王京京
周德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RUI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RUI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RUIX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RUI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59268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679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679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679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679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679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62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System Synchro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6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the data rate of an incoming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基于微波设备的数据转发系统环境适应能力强,可以针对不同的通信模式和数据传输率进行实时适配,智能化高,同时通过设置自适应干扰消除单元,避免了系统自振荡干扰以及信号恶化现象的发生,并且实现了与基站的同步,提高了同步稳定性,具有有益的现实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微波设备的数据转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波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微波设备的数据转发系统。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一般使用直放站作为基站信号或移动终端信号传输的转发设备。直放站对基站的前向通信信号或移动终端的反向通信信号首先进行放大,然后转发这种放大后的反向或前向通信信号,以便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实现对基站功能的增强,使移动通信信号的覆盖范围得到进一步增强。
在传统的微波直放站中继转发通信技术中,通常采用点对多点的TDMA技术,数据传输率比较固定,一般根据通信距离以及通信环境的变化设置固定的数据传输率实现实时通信,这种通信方式比较稳定但随环境的变化能力差,并且数据传输率固定,数据转发速度不高,不能满足更高通信质量,传输率变换复杂,对突发传输适应性差。
另外,我国的通信事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2G、3G移动通信系统频率资源很有限,而低频也存在很多模式的通信,采中高频率的中继传输方式已经提上日程,传统的通信设备处于低频段频率,存在建站选址困难、建站速度难,建站成本高。低频段包括了各种模式无线通信信号,信号繁杂,各系统这间还存在相互干扰和失步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出一种基于微波设备的数据转发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依次耦接的多模式微波接入单元(a),双向耦合组分电路(1),扩展载波合成电路(2),非扩展载波合成电路(3),载波适配电路(4),第一中频变频电路(5),第二中频变频电路(6),中变适配电路(7),数模转换电路(8),多模式微波传输单元(b)、射频单元、自动增益调节电路(9),增益滤波电路(10),模数转换电路(11),基带变换电路(12),扩展去载波合成电路(13),非扩展去载波合成电路(14),第二传输率适配电路(15)、超宽带微波阵列天线和供电单元(17)。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超宽带微波阵列天线具体包括:第一天线阵、金属隔断连接器和第二天线阵;第一天线阵和第二天线阵结构相同,第一天线阵和第二天线阵中间由金属隔断连接器连接并形成互耦隔离,且关于金属隔断连接器对称;每个天线阵包括基板、微带线馈电网格层和间隙辐射阵面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多模式微波接入单元(a)通过超宽带微波阵列天线从运行各种通信模式的基站耦合各模式信号后,将其转换为所述微波通信系统所支持的标准模式信号后发送至双向耦合组分电路(1);
所述双向耦合组分电路(1)对输入的数据以及时钟信号进行帧串并转换并加入辅助冗余形成串行中继信息,双向耦合组分电路(1)输出串行中继信息到扩展载波合成电路(2)和非扩展载波合成电路(3);
所述扩展载波合成电路(2)对串行中继信息进行载波合成并输出两路带宽相同,扩展倍数不同的扩展载波合成信号;
所述非扩展载波合成电路(3)将串行中继信息进行TURBO前向纠错编码载波合成,输出两路非扩展载波合成信号;
所述载波适配电路(4)根据当前的数据传输率对扩展载波合成信号和非扩展载波合成信号进行适配并输出同相正交两路基带信号;
所述同相正交两路基带信号通过第一中频变频电路(5)进行20M的LIF频谱迁移,同相正交两路基带信号经过第二中频变频电路(6)进行50M的LIF信号频谱迁移;
两路频谱偏移后的信号通过中变适配电路(7)的适配分别输出LIF信号到数模转换电路(8)和自动增益调节电路(9);
所述数模转换电路(8)对中变适配电路(7)输出的LIF信号进行数模变换后输出到多模式微波传输单元(b);
所述多模式微波传输单元(b)对上述进行数模变换后的信号进行模式转换,将标准模式的信号转换为所接收的其他模式后输出到RF单元;以及将从RF单元接收的信号转换为标准模式后传输至自动增益调节电路(9);
所述自动增益调节电路(9)将中变适配电路(7)输入的LIF信号和多模式微波传输单元(b)输入的信号进行增益调节后输入到增益滤波电路(10);
所述增益滤波电路(10)对增益放大的信号进行频带选通增益滤波后送入到模数转换电路(11);
所述模数转换电路(11)将频带选通增益滤波后的信号进行数据采样变为数字信号,并将数字信号送入到基带变换电路(12);
所述基带变换电路(12)将上述数字信号转换为两路零中频信号分别输出到扩展去载波合成电路(13)和非扩展去载波合成电路(14)进行去载波合成;
所述扩展去载波合成电路(13)和非扩展去载波合成电路(14)将去载波合成后的信号输出到第二传输率适配电路(15),所述第二传输率适配电路(15)根据当前反向数据传输率对上述扩展去载波合成电路(13)和非扩展去载波合成电路(14)输出的去载波合成后的信号进行传输率适配;
所述第二传输率适配电路(15)输出去载波合成时钟信息和去载波合成数据码到双向耦合组分电路(1)进行帧并串转换恢复出串行中继信息以及时钟信息;
所述第二传输率适配电路(15)还将去载波合成信息输出至载波适配电路。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载波适配电路包括: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电路、第一传输率适配电路、以及相位变换电路,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电路用于根据第二传输率适配电路(15)发送的去载波合成LLR信息进行信道状态信息的估计,并将估计出的信道状态信息发送给第一传输率适配电路,所述第一传输率适配电路根据实时估计的信道状态信息和预先存储的信道状态信息、传输率、以及载波合成方式的映射关系执行当前传输率的适配,并输出适配后的信号至相位变换电路,所述相位变换电路将适配后的信号进行相位转换,输出同相和正交两路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基于微波设备的数据转发系统还包括自适应干扰消除单元,所述自适应干扰消除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相减器模块、去相关时延模块、延迟单元模块、时延估计模块、增益估计模块、以及累加器模块。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基于微波设备的数据转发系统还包括自适应解调同步单元,用于确保转发系统与基站的实时完全同步,所述自适应解调同步单元具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幅度信息获取与波形调整电路以及数字信号处理与同步控制单元,其中幅度信息获取与波形调整电路与第二传输率适配电路连接,数字信号处理与同步控制单元连接到转发系统的上下行链路。
本发明的基于微波设备的数据转发系统环境适应能力强,可以针对不同的通信模式和数据传输率进行实时适配,智能化高,同时通过设置自适应干扰消除单元,避免了系统自振荡干扰以及信号恶化现象的发生,并且实现了与基站的同步,提高了同步稳定性,具有有益的现实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附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基于微波设备的数据转发系统结构示意图;
附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载波适配电路结构示意图;
附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中变适配电路结构示意图;
附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扩展去载波合成电路结构示意图;
附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自适应干扰消除单元结构示意图;
附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自适应解调同步单元结构示意图;
附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自动增益调节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出一种基于微波设备的数据转发系统,如附图1所示,所述系统包括依次耦接的多模式微波接入单元(a),双向耦合组分电路(1),扩展载波合成电路(2),非扩展载波合成电路(3),载波适配电路(4),第一中频变频电路(5),第二中频变频电路(6),中变适配电路(7),数模转换电路(8),多模式微波传输单元(b)、射频单元、自动增益调节电路(9),增益滤波电路(10),模数转换电路(11),基带变换电路(12),扩展去载波合成电路(13),非扩展去载波合成电路(14),第二传输率适配电路(15)、超宽带微波阵列天线和供电单元(17);
所述多模式微波接入单元(a)通过超宽带微波阵列天线从运行各种通信模式的基站耦合各模式信号后,将其转换为所述微波通信系统所支持的标准模式信号后发送至双向耦合组分电路(1);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标准模式可以是13G微波信号;
所述双向耦合组分电路(1)对输入的数据以及时钟信号进行帧串并转换并加入辅助冗余形成串行中继信息,双向耦合组分电路(1)输出串行中继信息到扩展载波合成电路(2)和非扩展载波合成电路(3);
所述扩展载波合成电路(2)对串行中继信息进行载波合成并输出两路带宽相同,扩展倍数不同的扩展载波合成信号;优选的,所述扩展载波合成电路采用直接序列频谱扩展;
所述非扩展载波合成电路(3)将串行中继信息进行TURBO前向纠错编码载波合成,输出两路非扩展载波合成信号;优选的,所述非扩展载波合成信号为单波道信号;
所述载波适配电路(4)根据当前的数据传输率对扩展载波合成信号和非扩展载波合成信号进行适配并输出同相正交两路基带信号;
所述同相正交两路基带信号通过第一中频变频电路(5)进行20M的LIF(中频)频谱迁移,同相正交两路基带信号经过第二中频变频电路(6)进行50M的LIF信号频谱迁移;
两路频谱偏移后的信号通过中变适配电路(7)的适配分别输出LIF信号到数模转换电路(8)和自动增益调节电路(9);
所述数模转换电路(8)对中变适配电路(7)输出的LIF信号进行数模变换后输出到多模式微波传输单元(b);
所述多模式微波传输单元(b)对上述进行数模变换后的信号进行模式转换,将标准模式的信号转换为所接收的其他模式后输出到RF单元;以及将从RF单元接收的信号转换为标准模式后传输至自动增益调节电路(9);
所述自动增益调节电路(9)将中变适配电路(7)输入的LIF信号和多模式微波传输单元(b)输入的信号进行增益调节后输入到增益滤波电路(10);
所述增益滤波电路(10)对增益放大的信号进行频带选通增益滤波后送入到模数转换电路(11);
所述模数转换电路(11)将频带选通增益滤波后的信号进行数据采样变为数字信号,并将数字信号送入到基带变换电路(12);
所述基带变换电路(12)将上述数字信号转换为两路零中频信号分别输出到扩展去载波合成电路(13)和非扩展去载波合成电路(14)进行去载波合成;
所述扩展去载波合成电路(13)和非扩展去载波合成电路(14)将去载波合成后的信号输出到第二传输率适配电路(15),所述第二传输率适配电路(15)根据当前反向数据传输率对上述扩展去载波合成电路(13)和非扩展去载波合成电路(14)输出的去载波合成后的信号进行传输率适配;所述扩展去载波合成电路(13)和非扩展去载波合成电路(14)的去载波合成方式为前述载波合成过程的反过程;
所述第二传输率适配电路(15)输出去载波合成时钟信息和去载波合成数据码到双向耦合组分电路(1)进行帧并串转换恢复出串行中继信息以及时钟信息;
所述第二传输率适配电路(15)还将去载波合成信息输出至载波适配电路。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载波适配电路包括,如附图2所示: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电路、第一传输率适配电路、以及相位变换电路,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电路用于根据第二传输率适配电路(15)发送的去载波合成LLR信息进行信道状态信息的估计,并将估计出的信道状态信息发送给第一传输率适配电路,所述第一传输率适配电路根据实时估计的信道状态信息和预先存储的信道状态信息、传输率、以及载波合成方式的映射关系执行当前传输率的适配,例如决定适配扩展载波合成电路(2)还是非扩展载波合成电路(3)的输出信号,并输出适配后的信号至相位变换电路,所述相位变换电路将适配后的信号进行相位转换,输出同相和正交两路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电路具体包括:
最小二乘LS估计单元,被配置成根据所接收的去载波合成信息来计算信道的LS估计值;
信噪比估计单元,被配置成估计所述信道的信噪比;
信道参数估计单元,被配置成估计与所述信道的时延扩展相关的信道参数;
过渡矩阵选择单元,被配置成根据所估计的信噪比和所估计的信道参数而选择线性最小均方误差过渡矩阵;
线性最小均方误差过渡单元,被配置成使用所选择的线性最小均方误差过渡矩阵对所述LS估计值进行线性最小均方误差滤波;以及
输出单元,被配置成将滤波结果作为信道估计信息输出。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电路的作用是在不需要加入额外冗余的情况下,对信道的实时状况进行估计从而确定不同的数据传输率,从而使信道容量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最终提高通信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中变适配电路包括,如附图3所示:频带干扰探测单元以及LIF适配单元,所述频带干扰探测单元对运行的20M和50MLIF频带进行实时监测,确定当前存在干扰或可用LIF频带,所述LIF适配单元根据频带干扰探测单元的探测结果,对传输的LIF信号进行适配。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扩展去载波合成电路包括,如附图4所示:第一低通滤波电路、第二低通滤波电路、4K直接序列扩频去载波合成电路、90K线性调频去载波合成电路和650K线性调频去载波合成电路;基带变换电路将同相信号输出到第一低通滤波电路,基带变换电路将正交信号输出到第二低通滤波电路,第一低通滤波电路和第二低通滤波电路根据扩展带宽对同相正交两路信号分别进行低通滤波得到同相正交两路基带信号,将同相正交两路基带信号送入直接序列扩频去载波合成电路、90k线性调频去载波合成电路和650K线性调频去载波合成电路进行去载波合成处理得到对应的去载波合成数据码、去载波合成时钟信息,并送入第二传输率适配电路(15)进行适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基于微波设备的数据转发系统还包括自适应干扰消除单元,如附图5所示,所述自适应干扰消除单元具体包括:
相减器模块,其作用在于将一路设定为叠加有回馈信号的有用信号的输入信号减去另一路设定为估计的回馈信号的输入信号后输出设定为削除回馈后信号的差值信号;
去相关时延模块,其作用在于对输入信号进行时延处理;
延迟单元模块,其作用在于产生时延不同个CHIP的期望信号;
时延估计模块,其作用在于利用互相关技术并根据延迟单元模块所输出的时延不同个CHIP的期望信号以及相减器模块输出的削除回馈后信号来产生对应的自适应滤波器系数输出;
增益估计模块,其作用在于根据时延不同个CHIP的期望信号和对应的自适应滤波器系数并利用LMS算法产生出对应的估计的回馈信号;
累加器模块,其作用在于对多个输入信号进行累加处理并输出累加结果;
所述相减器模块的一设定为叠加有回馈信号的有用信号的输入端接至变频单元的输出,相减器模块的另一设定为估计的回馈信号的输入端接累加器模块的输出,相减器模块的设定为削除回馈后信号的输出分别接至去相关时延模块和时延估计模块;去相关时延模块的一输出接变频单元的输入,去相关时延模块的另一输出分别接延迟单元模块和时延估计模块;延迟单元模块内设有有限个小延迟单元模块分别产生时延有限个CHIP的期望信号,延迟单元模块的输出接至时延估计模块的输入;时延估计模块的输出接至增益估计模块的输入,增益估计模块内设有有限个小增益估计模块分别根据时延对应个CHIP的期望信号和对应的自适应滤波器系数并利用LMS算法产生出对应的估计的回馈信号;增益估计模块的输出接至累加器模块的输入。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基于微波设备的数据转发系统还包括自适应解调同步单元,用于确保转发系统与基站的实时完全同步,如附图6所示,所述自适应解调同步单元具体包括:
依次连接的幅度信息获取与波形调整电路以及数字信号处理与同步控制单元,其中幅度信息获取与波形调整电路与第二传输率适配电路连接,数字信号处理与同步控制单元连接到转发系统的上下行链路;
所述幅度信息获取与波形调整电路包括采样保持电路和实时比较器电路,所述采样保持电路接收第二传输率适配电路输出的信号,处理后输送给所述实时比较器电路。
所述数字信号处理与同步控制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特征值运算单元、帧同步头捕捉与产生单元、本地帧同步头产生及校正单元、同步控制信号产生单元以及微处理器单元,所述特征值运算单元将前级实时比较器电路输出的数字信号进行特征值运算后输出至帧同步头捕捉与产生单元。
所述采样保持电路将第二传输率适配电路输出的模拟电压幅度信号经过采样保持处理,当采样保持电路内的数字信号处理单元捕捉到同步头时,产生一个同步控制信号使采样保持电路在下行时隙处于采样状态,在上行时隙处于保持状态;
所述实时比较器电路将采样保持电路输出信号接入一个实时比较器,使其转换成TTL数字信号,该处理过程的核心是实现实时比较器的比较门限的自适应调整,具体是将采样保持电路输出的幅度信号经过一个积分电路,并调节积分电路的充放电周期,使其输出信号的交流电压分量很小,即得到幅度信号的平均值,并将此平均值作为实时比较器电路的比较门限。
所述特征值运算单元将前级实时比较器电路输出的数字信号进行特征值运算,找出每个5ms子帧的下行导频时隙所在的时刻,并在该时刻产生一个标记信号,将此标记信号输出至帧同步头捕捉与产生单元;
帧同步头捕捉与产生单元将经过特征值运算单元产生的标记信号进行判断处理,当相邻产生的3个标记信号的时间间隔都为5ms时,可以判定所产生的标记信号有效,并由此标记信号产生帧同步头信号,并输出至本地帧同步头产生及校正单元;否则,前级产生的标记信号无效,不产生帧同步头信号;
本地帧同步头产生及校正单元先通过内部计数器定时产生一个标准的5ms周期帧同步头信号,当前级经过特征值运算捕捉到帧同步头时,即对本地帧同步头产生及校正单元的计数器进行清零操作,并以此时刻作为本地帧同步头的起始时刻重新输出,以实现校正本地帧同步头的目的,使得本地帧同步头信号与接收到的帧格式信号保持完全同步,然后将经过校正的帧同步头信号输出至同步控制信号产生单元;
同步控制信号产生单元是以前级输出的帧同步头信号为基准,并结合微处理器单元提供的第二时隙切换点信息,产生并输出直放站系统的各个模块单元所需的同步控制信号;
微处理器单元将第二时隙切换点信息输送至同步控制信号产生单元;同时,帧同步头捕捉与产生单元将同步头的捕捉情况输送给微处理器单元,并以此判断幅度解调同步模块是否处于失步状态,并将此信息上报。
本发明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直放站系统的幅度解调同步模块的优点在于:与现有的解调同步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实时比较器门限自适应调整,大大提高了同步的输入功率动态范围;在数字信号处理与同步控制单元中采用了校正方案,进一步提高了同步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自动增益调节电路的具体设计结构为,如附图7所示:包括可变增益放大电路微处理电路U1和运算放大电路微处理电路U2,所述可变增益放大电路微处理电路U1的输出端连接到所述运算放大电路微处理电路U2的输入端,所述运算放大电路微处理电路U2的输出端连接到所述可变增益放大电路微处理电路U1的增益控制端VC;还包括二极管D1、电阻R1-R4、电容CC和CH,其中,所述可变增益放大电路微处理电路U1的信号输入正端接地,信号输入负端接输入音频信号,所述可变增益放大电路微处理电路U1的输出端连接到所述运算放大电路微处理电路U2的信号输入正端,电阻R4一端接直流参考电压端VR,另一端接所述运算放大电路微处理电路U2的信号输入负端,所述电容CC接于所述运算放大电路微处理电路U2的信号输入负端及其输出端之间,所述运算放大电路微处理电路U2的输出端接二极管D1正端,所述可变增益放大电路微处理电路U1的增益控制端VC分别与所述电阻R1-R3、电容CH一端相连,电阻R1另一端与偏置电压端V-相连,电阻R2与电容CH另一端接地,电阻R3另一端与二极管D1负端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超宽带微波阵列天线具体设计结构为:包括第一天线阵、金属隔断连接器和第二天线阵;第一天线阵和第二天线阵结构相同,均具有接收和发送功能,二者中间由金属隔断连接器连接并形成互耦隔离,二者结构关于金属隔断连接器对称;
每个天线阵包括基板、微带线馈电网格层和间隙辐射阵面层;
所述微带线馈电网格层包括功率分配器网格和辐射微带线层,功率分配器网格位于微带线馈电网格层下表面,辐射微带线层位于微带线馈电网格层上表面;其中功率分配器网格实现功率分配功能,所述辐射微带线层是由12条辐射微带线组成,微带线等间距平行排列,辐射微带线层微带线的短路面位置平齐;
所述间隙辐射阵面层包括4×12的间隙阵,每列间隙中心位置对应辐射微带线层的微带线中心位置,根据辐射微带线层的微带线中心对称排列;对应每个辐射微带线层微带线的位置开4个间隙,组成4×12的间隙阵列。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基于微波设备的数据转发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依次耦接的多模式微波接入单元(a),双向耦合组分电路(1),扩展载波合成电路(2),非扩展载波合成电路(3),载波适配电路(4),第一中频变频电路(5),第二中频变频电路(6),中变适配电路(7),数模转换电路(8),多模式微波传输单元(b)、射频单元、自动增益调节电路(9),增益滤波电路(10),模数转换电路(11),基带变换电路(12),扩展去载波合成电路(13),非扩展去载波合成电路(14),第二传输率适配电路(15)、超宽带微波阵列天线(16)和供电单元(17)。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所述超宽带微波阵列天线(16)具体包括:第一天线阵、金属隔断连接器和第二天线阵;第一天线阵和第二天线阵结构相同,第一天线阵和第二天线阵中间由金属隔断连接器连接并形成互耦隔离,且关于金属隔断连接器对称;每个天线阵包括基板、微带线馈电网格层和间隙辐射阵面层。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所述多模式微波接入单元(a)通过超宽带微波阵列天线(16)从运行各种通信模式的基站耦合各模式信号后,将其转换为所述微波通信系统所支持的标准模式信号后发送至双向耦合组分电路(1);
所述双向耦合组分电路(1)对输入的数据以及时钟信号进行帧串并转换并加入辅助冗余形成串行中继信息,双向耦合组分电路(1)输出串行中继信息到扩展载波合成电路(2)和非扩展载波合成电路(3);
所述扩展载波合成电路(2)对串行中继信息进行载波合成并输出两路带宽相同,扩展倍数不同的扩展载波合成信号;
所述非扩展载波合成电路(3)将串行中继信息进行TURBO前向纠错编码载波合成,输出两路非扩展载波合成信号;
所述载波适配电路(4)根据当前的数据传输率对扩展载波合成信号和非扩展载波合成信号进行适配并输出同相正交两路基带信号;
所述同相正交两路基带信号通过第一中频变频电路(5)进行20M的中频(LIF)频谱迁移,同相正交两路基带信号经过第二中频变频电路(6)进行50M的LIF信号频谱迁移;
两路频谱偏移后的信号通过中变适配电路(7)的适配分别输出LIF信号到数模转换电路(8)和自动增益调节电路(9);
所述数模转换电路(8)对中变适配电路(7)输出的LIF信号进行数模变换后输出到多模式微波传输单元(b);
所述多模式微波传输单元(b)对上述进行数模变换后的信号进行模式转换,将标准模式的信号转换为所接收的其他模式后输出到RF单元;以及将从RF单元接收的信号转换为标准模式后传输至自动增益调节电路(9);
所述自动增益调节电路(9)将中变适配电路(7)输入的LIF信号和多模式微波传输单元(b)输入的信号进行增益调节后输入到增益滤波电路(10);
所述增益滤波电路(10)对增益放大的信号进行频带选通增益滤波后送入到模数转换电路(11);
所述模数转换电路(11)将频带选通增益滤波后的信号进行数据采样变为数字信号,并将数字信号送入到基带变换电路(12);
所述基带变换电路(12)将上述数字信号转换为两路零中频信号分别输出到扩展去载波合成电路(13)和非扩展去载波合成电路(14)进行去载波合成;
所述扩展去载波合成电路(13)和非扩展去载波合成电路(14)将去载波合成后的信号输出到第二传输率适配电路(15),所述第二传输率适配电路(15)根据当前反向数据传输率对上述扩展去载波合成电路(13)和非扩展去载波合成电路(14)输出的去载波合成后的信号进行传输率适配;
所述第二传输率适配电路(15)输出去载波合成时钟信息和去载波合成数据码到双向耦合组分电路(1)进行帧并串转换恢复出串行中继信息以及时钟信息;
所述第二传输率适配电路(15)还将去载波合成信息输出至载波适配电路。
4.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所述载波适配电路包括: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电路、第一传输率适配电路、以及相位变换电路,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电路用于根据第二传输率适配电路(15)发送的去载波合成LLR信息进行信道状态信息的估计,并将估计出的信道状态信息发送给第一传输率适配电路,所述第一传输率适配电路根据实时估计的信道状态信息和预先存储的信道状态信息、传输率、以及载波合成方式的映射关系执行当前传输率的适配,并输出适配后的信号至相位变换电路,所述相位变换电路将适配后的信号进行相位转换,输出同相和正交两路信号。
5.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所述基于微波设备的数据转发系统还包括自适应干扰消除单元,所述自适应干扰消除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相减器模块、去相关时延模块、延迟单元模块、时延估计模块、增益估计模块、以及累加器模块。
6.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所述基于微波设备的数据转发系统还包括自适应解调同步单元,用于确保转发系统与基站的实时完全同步,所述自适应解调同步单元具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幅度信息获取与波形调整电路以及数字信号处理与同步控制单元,其中幅度信息获取与波形调整电路与第二传输率适配电路连接,数字信号处理与同步控制单元连接到转发系统的上下行链路。
CN201410592685.3A 2014-10-29 2014-10-29 一种基于微波设备的数据转发系统 Active CN1044679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92685.3A CN104467940B (zh) 2014-10-29 2014-10-29 一种基于微波设备的数据转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92685.3A CN104467940B (zh) 2014-10-29 2014-10-29 一种基于微波设备的数据转发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67940A CN104467940A (zh) 2015-03-25
CN104467940B true CN104467940B (zh) 2017-07-28

Family

ID=52913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92685.3A Active CN104467940B (zh) 2014-10-29 2014-10-29 一种基于微波设备的数据转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679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8432B (zh) * 2016-12-01 2022-05-10 湖南科大天河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低频lte通信系统中的对讲方法及终端、基站
CN117092133B (zh) * 2023-10-16 2024-01-09 成都市汇智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储能板的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4794A (zh) * 2004-01-09 2007-03-21 盖尔·蒙森·瓦维克 信号转发器系统
WO2007124688A1 (fr) * 2006-04-28 2007-11-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ppareil, système et procédé pour réaliser une communication mobile
JP2008118525A (ja) * 2006-11-07 2008-05-22 Fujitsu Ltd 中継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マルチキャスト中継方法
CN101252714A (zh) * 2008-03-27 2008-08-27 桂林市思奇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基站载波分配器及其所组的通讯网络
WO2011021155A1 (en) * 2009-08-19 2011-02-24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mode selection in cooperative relay
CN102065450A (zh) * 2006-08-17 2011-05-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无线电中继通信方法、无线电中继站和无线电通信系统
CN202503509U (zh) * 2012-02-15 2012-10-24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微波拉远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4794A (zh) * 2004-01-09 2007-03-21 盖尔·蒙森·瓦维克 信号转发器系统
WO2007124688A1 (fr) * 2006-04-28 2007-11-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ppareil, système et procédé pour réaliser une communication mobile
CN102065450A (zh) * 2006-08-17 2011-05-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无线电中继通信方法、无线电中继站和无线电通信系统
JP2008118525A (ja) * 2006-11-07 2008-05-22 Fujitsu Ltd 中継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マルチキャスト中継方法
CN101252714A (zh) * 2008-03-27 2008-08-27 桂林市思奇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基站载波分配器及其所组的通讯网络
WO2011021155A1 (en) * 2009-08-19 2011-02-24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mode selection in cooperative relay
CN202503509U (zh) * 2012-02-15 2012-10-24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微波拉远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67940A (zh) 2015-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0038227A2 (en) Wireless base station design
CN104954307A (zh) 一种同时同频全双工极限自干扰抵消系统
US11206163B2 (en) Radio frequency (RF) to digital polar data converter and time-to-digital converter based time domain signal processing receiver
CN104467940B (zh) 一种基于微波设备的数据转发系统
CN112738001A (zh) 正交键控调制方法、解调方法、系统、发射机及接收机
CN109831399A (zh) 一种人工智能辅助的ofdm接收机
Huang et al. 21.3 A Fully Integrated 2.7 µW-70.2 dBm-Sensitivity Wake-Up Receiver with Charge-Domain Analog Front-End,-16.5 dB-SIR, FEC and Cryptographic Checksum
CN201252555Y (zh) 速率自适应散射通信调制解调器
CN103856836A (zh) 无源光网络中用户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方法及系统、设备
CN202652220U (zh) 基于网络协议的卫星通信终端
CN110677365B (zh) 任意带宽比载波叠加的对消方法、数字解调方法与装置
CN102457289B (zh) 基于空时编码的短波四通道分集发射的激励器设置方法及激励器
CN209030248U (zh) 一种用于星载测控设备的基带处理单元
CN110311713B (zh) 一种基于ieee1901.1通信标准的电力双模通信方法
CN104348537B (zh) 一种基于微波设备的快速转发系统
CN103826256B (zh) 基于c-ran架构的lte无线专网的能耗检测方法
Sung et al. Real-time testbed for diversity in powerline and wireless smart grid communications
CN108023634A (zh) 一种链式级联td-lte移频直放站系统
CN100574292C (zh) 应用于td-scdma覆盖系统的基带检波同步模块
WO2005046069A1 (en) Open interface between a baseband modem and an rf unit
CN113691347A (zh) 一种手机信号屏蔽方法及系统
Shaha et al. Implementing directional Tx-Rx of high modulation QAM signaling with SDR testbed
JP5562705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基地局装置の周波数誤差補償方法
CN202424698U (zh) 基于空时编码的短波四通道分集发射的激励器
CN113676992B (zh) 时钟信号同步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