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67894B - 一种电子设备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467894B CN104467894B CN201310424970.XA CN201310424970A CN104467894B CN 104467894 B CN104467894 B CN 104467894B CN 201310424970 A CN201310424970 A CN 201310424970A CN 104467894 B CN104467894 B CN 10446789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munication chip
- noumenon
- relative position
- electronic equipment
- communic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8—Structural electrical arrangement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atteries
- H01L23/64—Impedance arrangements
- H01L23/66—High-frequency adapt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001—Technical content checked by a classifier
- H01L2924/0002—Not covered by any one of groups H01L24/00, H01L24/00 and H01L2224/00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及电子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子设备与另一个电子设备无法进行无线数据通信的技术问题。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通信芯片,设置在第一本体中,用于定向的发射/接收信号;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芯片,设置在第二本体中,用于定向的发射/接收信号;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可分离的物理连接;其中,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芯片与所述第二通信芯片进行数据收发,所述第一本体能够与所述第二本体进行无线数据通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电视等,这些电子设备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目前,以平板电脑为例,为了实现平板电脑与扩展坞或者其他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需要将平板电脑上的数据接口,如USB接口、HDMI接口等与一数据线连接,然后将该数据线的另一端连接到扩展坞或者其他电子设备上相应的数据接口,或者,将平板电脑插入到扩展坞或者其他电子设备上的凹槽中,凹槽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数据接口,能够插入平板电脑上对应的数据接口,这样平板电脑就能够通过凹槽内的数据接口与扩展坞或者其他电子设备进行数据通信。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由于平板电脑与扩展坞或者其他电子设备之间需要通过数据线,或者数据接口连接,才能够在两者之间进行数据通信,也就是说,平板电脑与扩展坞或者其他电子设备之间只能够实现有线数据通信,所以,就存在电子设备与另一个电子设备无法进行无线数据通信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电子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子设备与另一个电子设备无法进行无线数据通信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通过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通信芯片,设置在第一本体中,用于定向的发射/接收信号;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芯片,设置在第二本体中,用于定向的发射/接收信号;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可分离的物理连接;其中,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芯片与所述第二通信芯片进行数据收发,所述第一本体能够与所述第二本体进行无线数据通信。
可选的,所述第一本体包括第一端部,所述第一通信芯片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内;第二本体上开设有一容置槽,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芯片设置在所述容置槽内侧;其中,所述第一端部容置在所述容置槽中时,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至少具有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处于所述第一相对位置时,所述第一通信芯片仅能够在第一方向上发射/接收信号,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处于所述第二相对位置时,所述第一通信芯片仅能够在第二方向上发射/接收信号,所述第一相对位置与所述第二相对位置不同,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
可选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芯片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方向对应的第一位置以及与所述第二方向对应的第二位置上,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处于所述第一相对位置时,所述第一通信芯片与所述第一位置上的所述第二通信芯片进行数据收发,使得所述第一本体能够与所述第二本体进行无线数据通信;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处于所述第二相对位置时,所述第一通信芯片与所述第二为位置上的所述第二通信芯片进行数据收发,使得所述第一本体能够与所述第二本体进行无线数据通信。
可选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芯片设置在与所述第二方向对应的第二位置上,所述第二本体上还设置有一反射机构,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处于所述第一相对位置时,所述第一通信芯片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发射信号,所述信号经由所述反射机构反射,由所述第二通信芯片接收,使得所述第一本体能够与所述第二本体进行无线数据通信。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本体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由所述第一相对位置转动到所述第二相对位置的过程中,所述第一端部的外表面上的任一部分均相对于所述容置槽的底面转动。
可选的,所述第二本体还包括一反射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的容置槽内侧,当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端部容置于所述容置槽中时,所述第一通信芯片在第一方向上发射的信号,经由所述反射机构反射,能够被所述第二通信芯片在第三方向上接收;或者,所述第二通信芯片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发射的信号,经由所述反射机构反射,能够被所述第一通信芯片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接收,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通信芯片的信号发射/接收方向,所述第三方向为所述第二通信芯片的信号发射/接收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不同。
可选的,第二本体还包括一支撑件,当所述第一端部容置于所述容置槽中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容置槽的底面共同支撑所述第一本体,所述第二通信芯片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中。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壳体,具有第一面,所述第一面上设置有一输入单元;连接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面上,通过所述连接机构,所述电子装置能够与一电子设备可分离的连接;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芯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侧,用于定向的发射/接收信号,其中,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芯片与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上的第一通信芯片进行数据收发,所述电子装置能够与所述电子设备进行无线数据通信,所述第一通信芯片用于定向的发射/接收信号。
可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具体为一容置槽,开设在所述第一面,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芯片设置在所述容置槽内侧;其中,所述第一端部容置在所述容置槽中时,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电子装置至少具有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当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电子装置处于所述第一相对位置时,所述第一通信芯片仅能够在第一方向上发射/接收信号,当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电子装置处于所述第二相对位置时,所述第一通信芯片仅能够在第二方向上发射/接收信号,所述第一相对位置与所述第二相对位置不同,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
可选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芯片分别设置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对应的第一位置以及与所述第二方向对应的第二位置上,当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电子装置处于所述第一相对位置时,所述第一位置上的所述第二通信芯片与所述第一通信芯片进行数据收发,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与所述电子装置进行无线数据通信;当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电子装置处于所述第二相对位置时,所述第二为位置上的所述第二通信芯片与所述第一通信芯片进行数据收发,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与所述电子装置进行无线数据通信。
可选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芯片设置在与所述第二方向对应的第二位置上,所述电子装置上还设置有一反射机构,当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电子装置处于所述第一相对位置时,所述第一通信芯片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发射信号,所述信号经由所述反射机构反射,由所述第二通信芯片接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与所述电子装置进行无线数据通信。
可选的,在所述电子装置能够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由所述第一相对位置转动到所述第二相对位置的过程中,所述第一端部的外表面上的任一部分均相对于所述容置槽的底面转动。
可选的,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一反射机构,设置在所述电子装置的容置槽内侧,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端部容置于所述容置槽中时,所述第一通信芯片在第一方向上发射的信号,经由所述反射机构反射,能够被所述第二通信芯片在第三方向上接收;或者,所述第二通信芯片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发射的信号,经由所述反射机构反射,能够被所述第一通信芯片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接收,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通信芯片的信号发射/接收方向,所述第三方向为所述第二通信芯片的信号发射/接收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不同。
可选的,电子装置还包括一支撑件,当所述第一端部容置于所述容置槽中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容置槽的容置槽底面共同支撑所述电子设备,所述第二通信芯片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由于在第一本体中设置用于定向的发射/接收信号的第一通信芯片,在第二本体中设置用于定向的发射/接收信号的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芯片,当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可分离连接时,通过第一通信芯片与第二通信芯片进行数据收发,第一本体能够与第二本体进行无线数据通信,也就是说,通过第一通信芯片与第二通信芯片之间的无线数据传输,来实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的无线通信,所以,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电子设备与另一个电子设备无法进行无线数据通信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电子设备之间的无线数据通信,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通信芯片的信号发射或者接收方向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第一通信芯片与第二通信芯片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4A-图4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连接方式的示意图
图5A-图5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斜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第一本体的侧视图;
图7A-图7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第二本体的侧视图;
图8A-图8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第一磁力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斜视图;
图10A-图10B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斜视图;
图11A-图11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12A-图12B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13A-图13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反射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电子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子设备与另一个电子设备无法进行无线数据通信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存在的电子设备与另一个电子设备无法进行无线数据通信的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通过在第一本体中设置一用于定向的发射/接收信号的第一通信芯片,在第二本体中设置用于定向的发射/接收信号的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芯片,当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可分离连接时,通过第一通信芯片与第二通信芯片进行数据收发,第一本体能够与第二本体进行无线数据通信,也就是说,通过第一通信芯片与第二通信芯片之间的无线数据传输,来实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的无线通信,所以,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电子设备与另一个电子设备无法进行无线数据通信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电子设备之间的无线数据通信,提高了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本发明通过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为普通笔记本电脑、超级本、平板电脑及其电子设备等具有两个本体的电子设备,如图1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通信芯片101,设置在第一本体10中,用于定向的发射/接收信号;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芯片201,设置在第二本体20中,用于定向的发射/接收信号;第二本体20与第一本体10可分离的物理连接;其中,通过第一通信芯片101与第二通信芯片201进行数据收发,第一本体10能够与第二本体20进行无线数据通信。
在本实施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芯片101和第二通信芯片201均为可以发射信号以及接收信号的芯片,这样,通过芯片表面发射或者接收信号的方式,无需有线连接,就能够实现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之间的如1cm、5cm、10cm等较短距离的数据通信,更无须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如蓝牙、Wi-Fi、NFC(Near Field Connection,近场无线通信技术)等不定向且协议复杂的通信方式,仅通过几个芯片就能够实现定向的端对端可靠通信。
具体的,通信芯片发射或者接收信号的方向为如图2所示的垂直于该芯片表面的方向,那么,以一个第一通信芯片101以及一个第二通信芯片201为例,当第一通信芯片101的芯片表面覆盖第二通信芯片201的面积超过一阈值时,两通信芯片之间能够进行数据收发,该阈值可以为30%、50%、70%等,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较优的,如图3所示,当第一通信芯片101与第二通信芯片201的芯片表面平行,且完全相对时,两通信芯片之间能够进行数据收发。
具体的,电子设备可以且不限有以下两种结构。
第一种结构,第一本体10包括第一端部,第一通信芯片101设置在第一端部内;第二本体20上开设有一容置槽,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芯片201设置在容置槽内侧,如设置在容置槽的侧壁上,或者设置在容置槽的壳体内侧,那么,当第一端部容置于容置槽中时,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至少具有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当第一本体10相对于第二本体20由第一相对位置切换到第二相对位置时,第一本体10上的任一部分相对于第二本体20均发生位置改变,所以,在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上无法通过仅设置一个第一通信芯片101和一个第二通信芯片201,而没有其他机构来实现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之间的较短距离通信。
那么,在上述第一种结构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具体可以具有且不限有以下两种具体结构。
第一种具体结构,如图4A所示,第一端部11的外表面为平滑曲面,与容置槽21的底面匹配,第一本体10能够现对于第二本体20转动,第一本体10在相对第二本体20由第一相对位置转动到第二相对位置的过程中,第一端部11的外表面上的任一部分均相对于容置槽21的底面转动。也就是说,第一端面110与容置槽底面210是完全匹配的,即当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固定连接时,第一端面110与容置槽底面210完全嵌合,为了方便第一本体10相对于第二本体20转动,第一端面110与容置槽底面210均为平滑曲面,较优的,两者为曲率一致的平滑曲面。
较优的,为了实现更好的转动效果,如图4A所示,第一本体10相对于第二本体转动时所围绕的中轴线,中轴线到第一端面11上任一部分的距离相等,也就是说,第一端面11是以中轴线为轴的圆柱体的外表面。
进一步,如图5A及图5B所示,第一端部11的第一端面110具有不重叠的第一区域111和第二区域112,其中,当第一本体10相对于第二本体20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第一区域111与第二本体20上一容置槽的容置槽底面210接触;当第一本体10相对于第二本体20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时,第二区域112与容置槽底面210接触;在第一本体10在第一作用力的作用下相对于第二本体20由第一相对位置转动到第二相对位置的过程中,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保持固定连接;在第一本体10在第一作用力的作用下相对于第二本体20由第一相对位置转动到第二相对位置的过程中,当第一作用力不存在时,第一本体10能够相对于第二本体20保持处于第三角度,第三角度为第一相对位置与第二相对位置之间的任一角度。
进一步,当第一本体10相对于第二本体20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第一区域111与第二本体20上一容置槽的容置槽底面210接触;当第一本体10相对于第二本体20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时,第二区域112与容置槽底面210接触,也就是说,在第一本体10相对于第二本体20转动的过程中,第一端面110与容置槽底面210的接触面是不同的,第一端面110上没有任何部分是相对容置槽底面210固定的,即在第一本体10在第一作用力的作用下相对于第二本体20由第一相对转动到第二相对位置的过程中,第一端面110上的任一部分均相对于容置槽底面210发生运动。
具体的,当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连接之后,假如,此时,第一本体10相对于第二本体20处于第一相对位置,即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之间的夹角为0°的位置,那么,用户在第一本体10的第二端部12,也就是与第一端部11的对端,施加第一作用力,将第一本体10向背离第二本体20的方向拉动,此时,第一本体10相对于第二本体20进行转动,在转向第二相对位置的过程中,如果在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之间夹角为第三角度,如45°的位置上,用户撤去第一作用力,即第一作用力不存在时,第一本体10会停止相对于第二本体20转动,保持处于第三角度。
进一步,第一端部11内设置有第一磁力件113,第二本体20上设置有第二磁力件211,其中,通过第一磁力件113与第二磁力件211相互吸附,使得第一本体10能够与第二本体20可分离的固定连接,进而通过第一磁力件113与第二磁力件211之间的吸附力以及第一端面110与容置槽底面210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在第一本体10在第一作用力的作用下相对于第二本体20由第一相对位置转动到第二相对位置的过程中,当第一作用力不存在时,第一本体10能够相对于第二本体20保持处于第三角度。
具体的,如图6所示,第一磁力件113设置于第一端部11内,即被电子设备的第一端部11的第一端面110包裹,不外露,用户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而对于第二磁力件211,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其具有两种设置位置,如图7A所示的,第二磁力件211嵌入第二本体20,容置槽21开设在第二磁力件211的表面,也就是说,第二磁力件211外露于第二本体20的,当然,为了增大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之间的摩擦力,第二磁力件211还可以设置在第二本体20的壳体下方,也就是说第二磁力件211被第二本体20的壳体包裹,那么,此时容置槽21是开设在第二本体20上的,容置槽底面210即为第二本体20的壳体的一部分,如图7B所示,较优的,容置槽底面210可以采用橡胶、硅胶等摩擦系数大的材料制成,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第一磁力件113和第二磁力件211可以且不限为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如图8A所示,第一磁力件113包括并排排列的至少两个磁铁段1131a和至少一个金属段1131b,这样将磁铁段与金属段分隔排列,能够增强第一磁力件113的整体磁性强度,使得第一本体10相对于第二本体20稳定的处于第三角度。此时,第二磁力件211就可以为普通纯铁、普通磁铁或者与第一磁力件113一样的由磁铁段和金属段分隔排列而成的磁力件,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第二种,如图8B所示,为了使得第一磁力件113到容置槽底面210各个部分的磁力大小一致,第一磁力件113可以为柱状磁铁,较优的,为圆柱形磁铁、或者多边棱柱形磁铁。此时,第二磁力件211仍可以为普通纯铁、普通磁铁等,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当然,第一磁力件113与第二磁力件211的具体形式不仅为上述两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自行设定,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由于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上并没有设置连接件,那么,为了将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分离,第二本体20上还设置有一限位机构22,当第一本体10相对于第二本体20转动到电子设备的最大开合角度时,限制第一本体10继续相对于第二本体20转动。
进一步,在第一本体10相对于第二本体20转动到电子设备的最大开合角度之后,在第一本体10继续相对于第二本体20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本体10以限位机构22作为支撑点,通过杠杆原理,使得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分离。
那么,如图10A所示,当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第一通信芯片101仅能够在第一方向上发射/接收信号,这里所说的第一方向是以第二本体20为参照系的,同样的,第二方向也是以第二本体20为参照系的;如图10B所示,当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时,第一通信芯片101仅能够在第二方向上发射/接收信号。
第二种具体结构,如图4B所示,第一端部11为平面,能够卡设在容置槽21中,第一本体10能够通过正面插入或者反面插入容置槽21,使得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处于如图11A所示的第一相对位置或者如图11B所示的第二相对位置。当第一本体10正面插入容置槽21时,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处于第一相对位置,那么,当第一本体10由正面插入切换为反面插入容置槽21时,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处于第二相对位置,在该切换过程中,第一本体10上的任一部分相对于第二本体20发生改变。
那么,如图11A所示,当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第一通信芯片101仅能够在第一方向上发射/接收信号,这里所说的第一方向仍以第二本体20为参照系的,同样的,第二方向也是以第二本体20为参照系的;如图11B所示,当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时,第一通信芯片101仅能够在第二方向上发射/接收信号。
当然,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不仅限于以上两种具体结构,只要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具有多种相对位置即可,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在上述第一种结构的情况下,为了实现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之间的无线数据通信,具体可以且不限通过下面的两种实施情况。
第一种实施情况,在容置槽21内设置至少两个第二通信芯片,至少两个第二通信芯片201分别设置在第一方向对应的第一位置以及与第二方向对应的第二位置上,请结合图10A及图11A,当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第一通信芯片101在第一方向上发射或者接收信号,与第一位置上的第二通信芯片201进行数据收发,使得第一本体10能够与第二本体20进行无线数据通信;请结合图10B及图11B当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时,第一通信芯片101在第二方向上发射或者接收信号,与第二位置上的第二通信芯片201进行数据收发,使得第一本体10能够与第二本体20进行无线数据通信。
第二种实施情况,在容置槽21内仅设置一个第二通信芯片201,且将第二通信芯片201设置在与第二方向对应的第二位置上,此时,第二本体20上还设置有一反射机构202,如图12A及图12B所示,当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第一通信芯片101在第一方向上发射信号,信号经由反射机构202反射,由第二通信芯片201接收,使得第一本体10能够与第二本体20进行无线数据通信;当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时,第一通信芯片101在第二方向上发射信号,由于此时第一通信芯片101与第二通信芯片201正对,所以,无需反射机构202,第一通信芯片101与第二通信芯片201可以直接发射或者接收信号给对端,使得第一本体10能够与第二本体20进行无线数据通信。
在本实施例中,反射机构202可以仅为一个反射件,如金属反射片,那么,第一通信芯片101与第二通信芯片201就可以仅通过该反射件进行反射,当然,为了使得第二本体20更为轻薄,可以将第二通信芯片201设置于距离容置槽较远的位置,那么,此时,反射机构202就包括多个反射件,使得信号通过多次反射在第一通信芯片101与第二通信芯片201之间进行传播,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反射机构202可以为平面反射片或者为球面反射片,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第二种结构,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仅具有一个相对位置,如图13A及图13B所示,此时,第二本体20还包括一反射机构202,设置在第二本体20的容置槽21内侧,当第一本体10的第一端部11容置于容置槽21中时,第一通信芯片101在第一方向上发射的信号,该第一方向为反射机构202的入射方向,该信号经由反射机构202反射,能够被第二通信芯片201在第三方向上接收,该第三方向为反射机构202的出射方向,此处所说的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均以第二本体20为参照系;或者,第二通信芯片201在第三方向上发射的信号,此时,该第三方向为反射机构202的入射方向,该信号经由反射机构202反射,能够被第一通信芯片101在第一方向上接收,该第一方向为反射机构202的出射方向。
进一步,如图14所示,第二本体20还包括一支撑件203,当第一端部11容置于容置槽21中时,支撑件203与容置槽21的底面共同支撑第一本体10,此时,为了第二本体20的轻薄,第二通信芯片201可以设置在支撑件203中,当然,还可以设置在远离容置槽21其他位置,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本体10中还可以为包括Wi-Fi、蓝牙、NFC等近场不定向通信模块,使得第一本体10还能够与其他的电子设备进行无线通信,当然,第二本体10上也可以设置有上述近场不定向通信模块,那么,当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分离之后,第一本体10还能够与第二本体20进行数据通信。
由上述可知,由于在第一本体中设置一用于定向的发射/接收信号的第一通信芯片,在第二本体中设置用于定向的发射/接收信号的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芯片,当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可分离连接时,通过第一通信芯片与第二通信芯片进行数据收发,第一本体能够与第二本体进行无线数据通信,也就是说,通过第一通信芯片与第二通信芯片之间的无线数据传输,来实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的无线通信,提高了用户体验。
第二方面,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可以为笔记本电脑上具有输入单元的部分,或者具有输入单元的扩展坞等,如图15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壳体90,具有第一面91,第一面91上设置有一输入单元911;连接机构92,设置在第一面91上,通过连接机构92,电子装置能够与一电子设备可分离的连接;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芯片201,设置在壳体91内侧,用于定向的发射/接收信号,其中,通过第二通信芯片201与设置在电子装置上的第一通信芯片进行数据收发,电子装置能够与电子设备进行无线数据通信,第一通信芯片用于定向的发射/接收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与上述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的第一本体10一致,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进一步,连接机构120具体为一容置槽,开设在第一91上,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芯片201设置在容置槽内侧,如设置在容置槽的侧壁上,或者设置在容置槽的壳体内侧,请参考图4A,第一端部11的外表面为平滑曲面,与容置槽的底面匹配,第一本体10能够现对于第二本体20转动,第一本体10在相对第二本体20由第一相对位置转动到第二相对位置的过程中,第一端部11的外表面上的任一部分均相对于容置槽的底面转动。
那么,如图11A所示,当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第一通信芯片101仅能够在第一方向上发射/接收信号,这里所说的第一方向是以第二本体20为参照系的,同样的,第二方向也是以第二本体20为参照系的;如图11B所示,当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时,第一通信芯片101仅能够在第二方向上发射/接收信号。
或者,参考图4B,第一端部11为平面,能够卡设在容置槽中,第一本体10能够通过正面插入或者反面插入容置槽,使得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处于如图12A所示的第一相对位置或者如图12B所示的第二相对位置。
那么,如图12A所示,当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第一通信芯片101仅能够在第一方向上发射/接收信号,这里所说的第一方向仍以第二本体20为参照系的,同样的,第二方向也是以第二本体20为参照系的;如图12B所示,当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时,第一通信芯片101仅能够在第二方向上发射/接收信号。
当然,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不仅限于以上两种具体结构,只要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具有多种相对位置即可,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的,为了实现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之间的无线数据通信,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芯片201分别设置在与第一方向对应的第一位置以及与第二方向对应的第二位置上,当电子设备与电子装置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第一位置上的第二通信芯片201与第一通信芯片101进行数据收发,使得电子设备能够与电子装置进行无线数据通信;当电子设备与电子装置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时,第二为位置上的第二通信芯片201与第一通信芯片101进行数据收发,使得电子设备能够与电子装置进行无线数据通信。
可选的,为了实现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之间的无线数据通信,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芯片201设置在与第二方向对应的第二位置上,电子装置上还设置有一反射机构202,当电子设备与电子装置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第一通信芯片101在第一方向上发射信号,信号经由反射机构202反射,由第二通信芯片201接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与电子装置进行无线数据通信。
进一步,如图14所示,电子装置还包括一反射机构202,设置在电子装置的容置槽内侧,当电子设备的第一端部11容置于容置槽中时,第一通信芯片101在第一方向上发射的信号,经由反射机构202反射,能够被第二通信芯片201在第三方向上接收,此处所说的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均以第二本体20为参照系;或者,第二通信芯片201在第三方向上发射的信号,经由反射机构202反射,能够被第一通信芯片101在第一方向上接收。
具体的,电子装置还包括一支撑件203,当第一端部11容置于容置槽21中时,支撑件203与容置槽的容置槽底面210共同支撑电子设备,第二通信芯片201设置在支撑件203中,当然,还可以设置在远离容置槽210其他位置,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前述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中的各种变化方式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通过前述对电子设备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实施方法,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在第一本体中设置一用于定向的发射/接收信号的第一通信芯片101,在第二本体中设置用于定向的发射/接收信号的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芯片201,当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可分离连接时,通过第一通信芯片101与第二通信芯片201进行数据收发,第一本体能够与第二本体进行无线数据通信,也就是说,通过第一通信芯片101与第二通信芯片201之间的无线数据传输,来实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的无线通信,所以,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电子设备与另一个电子设备无法进行无线数据通信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电子设备之间的无线数据通信,提高了用户体验。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4)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通信芯片,设置在第一本体中,用于定向的发射/接收信号;
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芯片,设置在第二本体中,用于定向的发射/接收信号;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可分离的物理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本体上还设置有一反射机构,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所述第一通信芯片在第一方向上发射信号,所述信号经由所述反射机构反射,由所述第二通信芯片接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芯片与所述第二通信芯片进行数据收发,所述第一本体能够与所述第二本体进行无线数据通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包括第一端部,所述第一通信芯片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内;
第二本体上开设有一容置槽,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芯片设置在所述容置槽内侧;
其中,所述第一端部容置在所述容置槽中时,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至少具有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处于所述第一相对位置时,所述第一通信芯片仅能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发射/接收信号,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处于所述第二相对位置时,所述第一通信芯片仅能够在第二方向上发射/接收信号,所述第一相对位置与所述第二相对位置不同,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芯片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方向对应的第一位置以及与所述第二方向对应的第二位置上,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处于所述第一相对位置时,所述第一通信芯片与所述第一位置上的所述第二通信芯片进行数据收发,使得所述第一本体能够与所述第二本体进行无线数据通信;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处于所述第二相对位置时,所述第一通信芯片与所述第二位置上的所述第二通信芯片进行数据收发,使得所述第一本体能够与所述第二本体进行无线数据通信。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芯片设置在与所述第二方向对应的第二位置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本体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由所述第一相对位置转动到所述第二相对位置的过程中,所述第一端部的外表面上的任一部分均相对于所述容置槽的底面转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的容置槽内侧,当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端部容置于所述容置槽中时,所述第一通信芯片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发射的信号,经由所述反射机构反射,能够被所述第二通信芯片在第三方向上接收;或者,所述第二通信芯片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发射的信号,经由所述反射机构反射,能够被所述第一通信芯片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接收,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通信芯片的信号发射/接收方向,所述第三方向为所述第二通信芯片的信号发射/接收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不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本体还包括一支撑件,当所述第一端部容置于所述容置槽中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容置槽的底面共同支撑所述第一本体,所述第二通信芯片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中。
8.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第一面,所述第一面上设置有一输入单元;
连接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面上,通过所述连接机构,所述电子装置能够与一电子设备可分离的连接;
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芯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侧,用于定向的发射/接收信号,其中,所述电子装置上还设置有一反射机构,当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电子装置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第一通信芯片在第一方向上发射信号,所述信号经由所述反射机构反射,由所述第二通信芯片接收;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芯片与设置在所述电子装置上的第一通信芯片进行数据收发,所述电子装置能够与所述电子设备进行无线数据通信,所述第一通信芯片用于定向的发射/接收信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具体为一容置槽,开设在所述第一面,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芯片设置在所述容置槽内侧;
其中,第一端部容置在所述容置槽中时,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电子装置至少具有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当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电子装置处于所述第一相对位置时,所述第一通信芯片仅能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发射/接收信号,当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电子装置处于所述第二相对位置时,所述第一通信芯片仅能够在第二方向上发射/接收信号,所述第一相对位置与所述第二相对位置不同,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芯片分别设置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对应的第一位置以及与所述第二方向对应的第二位置上,当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电子装置处于所述第一相对位置时,所述第一位置上的所述第二通信芯片与所述第一通信芯片进行数据收发,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与所述电子装置进行无线数据通信;当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电子装置处于所述第二相对位置时,所述第二位置上的所述第二通信芯片与所述第一通信芯片进行数据收发,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与所述电子装置进行无线数据通信。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芯片设置在与所述第二方向对应的第二位置上。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子装置能够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由所述第一相对位置转动到所述第二相对位置的过程中,所述第一端部的外表面上的任一部分均相对于所述容置槽的底面转动。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机构设置在所述电子装置的容置槽内侧,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端部容置于所述容置槽中时,所述第一通信芯片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发射的信号,经由所述反射机构反射,能够被所述第二通信芯片在第三方向上接收;或者,所述第二通信芯片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发射的信号,经由所述反射机构反射,能够被所述第一通信芯片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接收,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通信芯片的信号发射/接收方向,所述第三方向为所述第二通信芯片的信号发射/接收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不同。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子装置还包括一支撑件,当所述第一端部容置于所述容置槽中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容置槽的容置槽底面共同支撑所述电子设备,所述第二通信芯片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424970.XA CN104467894B (zh) | 2013-09-17 | 2013-09-17 | 一种电子设备及电子装置 |
US14/220,338 US9324666B2 (en) | 2013-09-17 | 2014-03-20 |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424970.XA CN104467894B (zh) | 2013-09-17 | 2013-09-17 | 一种电子设备及电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467894A CN104467894A (zh) | 2015-03-25 |
CN104467894B true CN104467894B (zh) | 2017-06-27 |
Family
ID=52668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424970.XA Active CN104467894B (zh) | 2013-09-17 | 2013-09-17 | 一种电子设备及电子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324666B2 (zh) |
CN (1) | CN10446789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037707A1 (ja) * | 2016-08-26 | 2018-03-01 |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断熱部材 |
US10762812B1 (en) * | 2018-08-17 | 2020-09-01 | Provision Interactive Technologies Inc. | Compact and stand alone holographic device using mobile phone, tablet, or computer screen |
CN111726951B (zh) * | 2020-06-19 | 2022-03-0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24806A (zh) * | 2009-06-11 | 2010-12-22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便携式终端装置、通信控制方法以及通信控制程序 |
CN102111902A (zh) * | 2009-12-23 | 2011-06-29 | 英特尔公司 | 利用所配置的传输定向性进行通信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
EP2355611A1 (en) * | 2010-01-27 | 2011-08-10 | Broadcom Corporation | Establish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bus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075080A1 (en) * | 2003-10-03 | 2005-04-07 |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 Inter-chip and intra-chip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
US20050186987A1 (en) * | 2004-02-25 | 2005-08-25 | Ren-Hao Liu |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
KR101122087B1 (ko) * | 2006-07-20 | 2012-03-1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단말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기능 모드 변경 방법 |
US9001504B2 (en) * | 2010-12-28 | 2015-04-07 | Google Inc. | Moveable display portion of a computing device |
EP2932556B1 (en) * | 2012-12-17 | 2017-06-07 | Keyssa, Inc. | Modular electronics |
-
2013
- 2013-09-17 CN CN201310424970.XA patent/CN104467894B/zh active Active
-
2014
- 2014-03-20 US US14/220,338 patent/US9324666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24806A (zh) * | 2009-06-11 | 2010-12-22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便携式终端装置、通信控制方法以及通信控制程序 |
CN102111902A (zh) * | 2009-12-23 | 2011-06-29 | 英特尔公司 | 利用所配置的传输定向性进行通信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
EP2355611A1 (en) * | 2010-01-27 | 2011-08-10 | Broadcom Corporation | Establish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bus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467894A (zh) | 2015-03-25 |
US9324666B2 (en) | 2016-04-26 |
US20150080065A1 (en) | 2015-03-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015496B1 (ko) | 전자 기기, 전기 차량 및 무선 전력 전송장치 | |
US20130267322A1 (en) | Gripping controllers for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s | |
CN104467894B (zh) | 一种电子设备及电子装置 | |
US20170187212A1 (en) | Charging system with swappable battery banks | |
CN102611169B (zh) | 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无线充电传输装置 | |
EP1569157A3 (en) | Portable-terminal holder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20130251171A1 (en) | Portable charger for a blue-tooth headset | |
WO2011014656A3 (en) | Storage card | |
KR101200985B1 (ko) | 호스트 기기 결합형 무전기 | |
JP2015531178A (ja) | ペンダント及び端末 | |
CN109005439A (zh) | 电视盒子 | |
CN204652519U (zh) | 摄像头模组及具有该摄像头模组的移动终端 | |
CN103596300A (zh) | 一种局域网络无线路由器、无线通信方法及系统 | |
CN202333362U (zh) | 新型手机数据线 | |
CN207442844U (zh) | 一种近场数据传输装置 | |
CN104460831B (zh) | 一种电子设备及扩展坞 | |
CN202206527U (zh) | 一种蓝牙耳机 | |
KR20150004611U (ko) | Nfc 스마트폰 거치대 | |
CN203760630U (zh) | Nfc天线 | |
KR101416497B1 (ko) | 오티지 유에스비 메모리 장치 | |
EP2365459A3 (en) | Data storage apparatus | |
EP2671163B1 (en) | A portable data storage device with wireless functionality having a digital switch circuit and a method for storing data in the aforementioned | |
CN205016810U (zh) | 信号转接头装置 | |
CN201751887U (zh) | 平板电脑保护套 | |
CN205281549U (zh) | 一种WiFi优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