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61181B -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61181B
CN104461181B CN201310421812.9A CN201310421812A CN104461181B CN 104461181 B CN104461181 B CN 104461181B CN 201310421812 A CN201310421812 A CN 201310421812A CN 104461181 B CN104461181 B CN 1044611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control
control operation
electronic equipment
field strength
operation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2181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61181A (zh
Inventor
周光华
杨毅
张强
李雪霞
崔子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2181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61181B/zh
Priority to US14/230,597 priority patent/US20150077385A1/en
Publication of CN1044611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611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611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611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5Pens or styl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electromagnetic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12.5D-digitiser, i.e. digitiser detecting the X/Y position of the input means, finger or stylus, also when it does not touch, but is proximate to the digitiser's interaction surface and also measures the distance of the input means within a short range in the Z direction, possibly with a separate measurement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用于丰富电子设备的响应方式。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所述触控单元获得一触控操作信息;根据第一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对应的接触端,并根据第二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接触端对应的操作指令;执行所述操作指令,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控制。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电子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容式触控屏是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工作的。其是一块四层复合玻璃屏,玻璃屏的内表面和夹层各涂有一层ITO(镀膜导电玻璃),最外层是一薄层矽土玻璃保护层。ITO涂层作为工作面,四个角上引出四个电极,内层ITO为屏蔽层以保证良好的工作环境。
当手指触摸在金属层上时,由于人体电场、用户和触控屏表面形成以一个耦合电容,对于高频电流来说,电容是直接导体,于是手指从接触点吸走一个很小的电流。这个电流分别从触控屏四角上的电极中流出,并且流经这四个电极的电流与手指到四角的距离成正比,控制器通过对这四个电流比例的精确计算,得出触摸点的位置信息。
电容笔是利用导体材料制作的具有导电特性、用来触控电容式屏幕完成人机对话操作用的笔,通过电容笔来进行操作,比人用手进行操作来的更为准确,因此电容笔的使用也较为广泛。
现有技术中,有的电容笔两端都可以在电容屏上进行操作,但两端的操作结果可能是相同的。可见,现有技术中尚无法确认电容笔两端的不同,从而导致电子设备的响应方式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的响应方式单一的技术问题。
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一具有触控单元的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触控单元获得一触控操作信息;
根据第一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对应的接触端,并根据第二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接触端对应的操作指令;
执行所述操作指令,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控制。
较佳的,根据第一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对应的接触端,包括:根据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对应的触控操作磁场强度与预设磁场强度,和/或根据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对应的触控操作磁场方向,确定与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对应的所述接触端。
较佳的,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检测单元,根据第一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对应的接触端,包括:
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在所述触控单元上对应的触控操作点;
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与所述电子设备中所述至少一个检测单元中的第一检测单元之间的距离,及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对应的场强增长率;
根据所述距离及所述场强增长率确定与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对应的所述接触端。
较佳的,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与所述电子设备中所述至少一个检测单元中的第一检测单元之间的距离,包括:
从所述至少一个检测单元中选择与所述触控操作点距离最近的所述第一检测单元;
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与所述第一检测单元之间的距离。
较佳的,根据第一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对应的接触端,包括:
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在所述触控单元上对应的触控操作点;
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的触控操作坐标值,及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对应的场强增长率;
根据所述触控操作坐标值及所述场强增长率确定与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对应的所述接触端。
较佳的,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对应的场强增长率,包括:
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的当前场强;
根据所述当前场强及所述触控操作点的初始场强,确定所述场强增长率。
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触控单元,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触控单元获得一触控操作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对应的接触端,并根据第二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接触端对应的操作指令;
执行模块,用于执行所述操作指令,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控制。
较佳的,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对应的触控操作磁场强度与预设磁场强度,和/或根据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对应的触控操作磁场方向,确定与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对应的所述接触端。
较佳的,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检测单元,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在所述触控单元上对应的触控操作点;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与所述电子设备中所述至少一个检测单元中的第一检测单元之间的距离,及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对应的场强增长率;根据所述距离及所述场强增长率确定与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对应的所述接触端。
较佳的,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从所述至少一个检测单元中选择与所述触控操作点距离最近的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与所述第一检测单元之间的距离。
较佳的,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在所述触控单元上对应的触控操作点;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的触控操作坐标值,及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对应的场强增长率;根据所述触控操作坐标值及所述场强增长率确定与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对应的所述接触端。
较佳的,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的当前场强;根据所述当前场强及所述触控操作点的初始场强,确定所述场强增长率。
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壳体;
至少一个接触端,其中一个接触端位于所述壳体的一端,用于在第一电子设备的触控单元上进行操作。
较佳的,当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接触端和第二接触端时,所述第一接触端对应第一磁场强度及第一磁场方向,所述第二接触端对应第二磁场强度及第二磁场方向;所述第一磁场强度与所述第二磁场强度相等或不相等,所述第一磁场方向与所述第二磁场方向不同。
较佳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一磁性部件,位于所述壳体内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应用于一具有触控单元的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可以包括:通过所述触控单元获得一触控操作信息;根据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对应的接触端,并确定与所述接触端对应的操作指令;执行所述操作指令,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在获得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后,可以根据所述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对应的所述接触端,相应可以确定与所述接触端对应的所述操作指令,从而可以执行所述操作指令来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控制,例如,所述接触端可以是同一电容笔的不同触端,或者所述接触端也可以是电磁笔的不同触端,或者所述接触端也可以是用户的一根手指,等等,根据所述预设对应关系,所述电子设备能够确定不同的接触端,相应能够确定不同的接触端对应的不同操作指令,从而能够进行不同的响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区分电容笔两端的技术问题,丰富了所述电子设备的响应方式,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方法的主要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的触控单元的显示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第一预设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第一预设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应用于一具有触控单元的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可以包括:通过所述触控单元获得一触控操作信息;根据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对应的接触端,并确定与所述接触端对应的操作指令;执行所述操作指令,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在获得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后,可以根据所述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对应的所述接触端,相应可以确定与所述接触端对应的所述操作指令,从而可以执行所述操作指令来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控制,例如,所述接触端可以是同一电容笔的不同触端,或者所述接触端也可以是电磁笔的不同触端,或者所述接触端也可以是用户的一根手指,等等,根据所述预设对应关系,所述电子设备能够确定不同的接触端,相应能够确定不同的接触端对应的不同操作指令,从而能够进行不同的响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区分电容笔两端的技术问题,丰富了所述电子设备的响应方式,提高用户体验。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PC(个人计算机)、笔记本、PAD(平板电脑)、手机等等不同的电子设备,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应用于一具有触控单元的电子设备,所述方法的主要流程如下:
步骤101:通过所述触控单元获得一触控操作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例如所述触控单元可以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触控屏,那么所述触控屏可以是电容屏。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有一用户通过所述触控单元获得所述触控操作信息。例如,用户可以在所述触控单元上进行一触控操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获得所述触控操作后,可以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所述触控操作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可以是通过一操作体对所述触控单元进行所述触控操作。例如,所述操作体可以是用户的手指,或者,所述操作体可以是第二电子设备。
例如,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是一根电容笔,或者,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是一根电磁笔,或者,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也可以是其他能够用于在所述触控单元上进行操作的电子设备。特别说明,以下为了描述方便,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所述电子设备称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较佳的,当所述触控单元为电容触控单元时,所述操作体可以是用户的手指,或者,所述操作体可以是一根电容笔。而当所述触控单元为电磁触控单元时,所述操作体可以是一根电磁笔。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操作体能够用于在所述触控单元进行操作的端部都可以称为接触端。
例如,如果所述操作体为用户的手指,那么该手指可以用于在所述触控单元上进行操作的端部就可以称为是接触端。
例如,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所述操作体为一电容笔,那么,所述电容笔可以只能用一个端部进行操作,或者也可以用两个端部分别进行操作。如果所述电容笔只能用一个端部进行操作,那么该能够进行操作的端部就可以看做是一个接触端,如果所述电容笔能够分别用两个端部进行操作,那么这两个端部就可以看做是两个接触端。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所述操作体为所述电容笔,那么所述电容笔可以具有至少一个接触端。
例如,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所述操作体为一电磁笔,那么,所述电磁笔可以只能用一个端部进行操作,或者也可以用两个端部分别进行操作。如果所述电磁笔只能用一个端部进行操作,那么该能够进行操作的端部就可以看做是一个接触端,如果所述电磁笔能够分别用两个端部进行操作,那么这两个端部就可以看做是两个接触端。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所述操作体为所述电磁笔,那么所述电磁笔可以具有至少一个接触端。
步骤102:根据第一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对应的接触端,并根据第二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接触端对应的操作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可以预先设定有不同的所述第一预设对应关系。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所第一述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对应的接触端,一种可能的情况可以是:根据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对应的触控操作磁场强度与预设磁场强度,和/或根据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对应的触控操作磁场方向,确定与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对应的所述接触端。。
例如,在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后,可以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在所述触控单元上对应的所述触控操作点的所述触控操作磁场强度和/或所述触控操作磁场方向。
例如,如果只确定了所述触控操作磁场强度,则一种可能的所述第一预设对应关系可以是:当所述触控操作磁场强度小于所述预设磁场强度时,可以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所述接触端为用户的手指的端部,从而可以相应确定所述接触端对应的所述操作指令。当所述触控操作磁场强度不小于所述预设磁场强度时,可以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所述接触端为所述电容笔的一个端部,从而可以相应确定所述电容笔的该端部对应的所述操作指令。
较佳的,这种情况适合用于判断所述操作体究竟为所述电容笔还是用户的手指,特别适合于当所述电容笔只有一个端部能够用于在所述触控单元上进行操作时,判断所述操作体究竟为所述电容笔还是用户的手指。
一般来说,通过所述电容笔接触所述触控单元和通过手指接触所述触控单元,在所述触控操作点获得的所述触控操作磁场强度是不同的,可能通过所述电容笔接触所述触控单元时在所述触控操作点获得的所述触控操作磁场强度会较大,而通过手指接触所述触控单元时在所述触控操作点获得的所述触控操作磁场强度会较小。
或者,如果所述操作体为电容笔,所述电容笔的两个端部均可以作为接触端,且所述电容笔的两个端部对应的磁场强度不同,那么这种判断方式也较为适合。
例如,如果只确定了所述触控操作磁场强度,则一种可能的所述第一预设对应关系可以是:当所述触控操作磁场强度小于所述预设磁场强度时,可以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所述接触端为所述电容笔的第一接触端,从而可以相应确定所述第一接触端对应的所述操作指令。当所述触控操作磁场强度不小于所述预设磁场强度时,可以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所述接触端为所述电容笔的第二接触端,从而可以相应确定所述第二接触端对应的所述操作指令。
一般来说,如果所述电容笔两端的磁场强度不相等,那么,通过这两端分别接触所述触控单元时,在所述触控操作点获得的所述触控操作电容值是不同的,可能通过电容值较大的一端接触所述触控单元时在所述触控操作点获得的所述触控操作电容值会较大,而通过电容值较小的一端接触所述触控单元时在所述触控操作点获得的所述触控操作电容值会较小。
因此,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可以预设有所述预设磁场强度,可以将所述触控操作电容值与所述预设磁场强度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所述操作体究竟为哪种操作体,也就是相应判断所述接触端究竟是哪种接触端。这样设置,判断过程较为简单,在确定相应的接触端后,还可以根据所述第二预设对应关系来确定与相应接触端对应的所述操作指令,从而能够根据不同的接触端确定不同的操作指令,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完成不同的任务。
例如,如果只确定了所述触控操作磁场强度,则一种可能的所述第一预设对应关系可以是:当所述触控操作磁场方向为第一磁场方向时,可以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所述接触端为所述电容笔的第一接触端,从而可以相应确定所述第一接触端对应的所述操作指令。当所述触控操作磁场强度为第二磁场方向时,可以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所述接触端为所述电容笔的第二接触端,从而可以相应确定所述第二接触端对应的所述操作指令。所述第一磁场方向与所述第二磁场方向不同。
本发明实施例中,较佳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可以具有至少一个检测单元,例如所述检测单元可以是磁感应单元,例如可以是磁传感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可以具有磁性部件,则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触到所述触控单元时,通过所述磁感应单元和所述磁性部件就能够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所述触控操作磁场方向。显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两个接触端在接触所述触控单元时,因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磁性部件的极性不同,所产生的所述触控操作磁场方向也会不同,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就可以根据所述触控操作磁场方向来确定出接触所述触控单元的究竟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哪一个接触端。
例如,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同时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磁场强度及所述触控操作磁场方向,这样可以通过所述触控操作磁场强度和所述触控操作磁场方向来共同确定出接触所述触控单元的究竟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哪一个接触端。通过两个参数同时来进行确定,可以使确定出的结果更为准确。
例如,现有技术中,用户用手指双击一触控屏的一区域,可能相应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响应该双击操作,打开一应用程序界面,而用户用电容笔双击一触控屏的一区域,可能相应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响应该双击操作,也是打开一应用程序界面,即,现有技术中因无法区分具体的接触端,可能不同的接触端进行操作时第一电子设备进行的响应都相同,这样无法体现出不同接触端的优势,电子设备的响应方式也较为单一。
例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用手指双击所述触控单元的一区域,可能相应电子设备可以响应该双击操作,打开一应用程序界面,而用户用电容笔双击所述触控单元的该区域时,可能相应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响应该双击操作,进行的操作可能是将该区域中的对象进行放大,或者也可以是其他操作。可见,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所述第一预设对应关系来确定进行所述触控操作的究竟是哪种接触端,并可以进一步根据所述第二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相应接触端对应的所述操作指令,从而能够根据不同的接触端进行不同的响应。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检测单元,例如所述检测单元可以是传感器。较佳的,所述传感器例如可以是磁传感器。那么,根据所第一述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对应的接触端,一种可能的情况可以是: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在所述触控单元上对应的触控操作点,在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后,可以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至少一个检测单元中的第一检测单元之间的距离,及可以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对应的场强增长率,从而可以根据所述距离及所述场强增长率确定与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对应的所述接触端。
其中,要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至少一个检测单元中的所述第一检测单元之间的所述距离,可以先从所述至少一个检测单元中确定出所述第一检测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与所述至少一个检测单元中每个检测单元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与所述至少一个检测单元中每个检测单元之间的距离时,可以是精确确定,或者也可以是粗略估计。较佳的,为了节省时间,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是粗略估计所述触控操作点与所述至少一个检测单元中每个检测单元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确定出所述触控操作点与所述至少一个检测单元中每个检测单元之间的距离后,可以确定出各检测单元中与所述触控操作点之间的距离最近的检测单元,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确定该与所述触控操作点之间的距离最近的检测单元为所述第一检测单元。
其中,如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是通过粗略估计得到的所述触控操作点与所述至少一个检测单元中每个检测单元之间的距离,那么,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确定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后,可以确定所述第一检测单元与所述触控操作点之间的所述距离。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对应的所述场强增长率。
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对应的所述场强增长率,具体可以是: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的当前场强,在确定所述当前场强后,可以根据所述当前场强及所述触控操作点的初始场强,确定所述场强增长率。
较佳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的初始场强,可以是指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在Z轴上的Z轴初始场强分量,或者也可以是指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在X轴上的X轴初始场强分量,或者也可以是指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在Y轴上的Y轴初始场强分量,或者也可以是指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的综合R初始场强分量。
同样的,确定出的所述当前场强也可以是指所述触控操作点在Z轴上的Z轴当前场强分量,或者也可以是指所述触控操作点在X轴上的X轴当前场强分量,或者也可以是指所述触控操作点在Y轴上的Y轴当前场强分量,或者也可以是指所述触控操作点的综合R当前场强分量。
较佳的,如果所述初始场强为所述触控操作点在Z轴上的Z轴初始场强分量,那么在确定所述当前场强时,也可以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在Z轴上的Z轴当前场强分量,如果所述初始场强为所述触控操作点在X轴上的X轴初始场强分量,那么在确定所述当前场强时,也可以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在X轴上的X轴当前场强分量,如果所述初始场强为所述触控操作点在Y轴上的Y轴初始场强分量,那么在确定所述当前场强时,也可以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在Y轴上的Y轴当前场强分量,如果所述初始场强为所述触控操作点的综合R初始场强分量,那么在确定所述当前场强时,也可以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的综合R当前场强分量。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出所述初始场强后,还可以将所述初始场强进行转换,例如可以将其转换为转换初始场强。因为,一般来说,所述初始场强是所述触控单元没有任何物体靠近时、且所述触控单元完全水平放置时测量得到的,也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的已知信息。而用户在对所述触控单元进行所述触控操作时,很可能移动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姿态可能已经不是水平放置,很可能跟水平面有一定的夹角,因此,为了使获得的所述场强增长率更为准确,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将所述初始场强转换为所述转换初始场强后再来计算所述场强增长率。
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所述Z轴初始场强分量进行转换,可以得到Z轴转换初始场强分量,根据所述Y轴初始场强分量进行转换,可以得到Y轴转换初始场强分量,根据所述X轴初始场强分量进行转换,可以得到X轴转换初始场强分量,根据所述综合R初始场强分量进行转换,可以得到综合R转换初始场强分量。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所述场强增长率,一种可能的公式如下:
L=(T-T1)/T0 (1)
在公式1中,L可以表示所述场强增长率,T可以表示所述当前场强,T1可以表示所述转换初始场强,T0可以表示所述初始场强。
其中,T可以是所述X轴当前场强分量,那么T1可以是所述X轴转换初始场强分量,T0可以是所述X轴初始场强分量;或者,T可以是所述Y轴当前场强分量,那么T1可以是所述Y轴转换初始场强分量,T0可以是所述Y轴初始场强分量;或者,T可以是所述Z轴当前场强分量,那么T1可以是所述Z轴转换初始场强分量,T0可以是所述Z轴初始场强分量;或者,T可以是所述综合R当前场强分量,那么T1可以是所述综合R转换初始场强分量,T0可以是所述综合R初始场强分量。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可以预先设定有所述距离、所述场强增长率与所述接触端之间的所述第一预设关系,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获得所述距离和所述场强增长率后,可以根据所述第一预设关系来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对应的具体接触端。
采用这种方式时,只需获得所述当前场强的某一个分量及所述初始场强的某一个分量,即可确定出相应的接触端,需要获得的数据较少,减轻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工作负担。
较佳的,采用这种方式时,当所述触控操作点位于所述触控单元上的不同区域,可以分别取场强的不同分量。例如,如图2所示,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所述触控单元的示意图。图2中以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是手机为例,图2中的A表示所述触控单元的触控操作区域。图2中的B表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具有的一个检测单元,例如所述检测单元为一磁传感器。那么在图2中,所述触控单元中虚线以上的部位可能取Y轴上的场强分量较好,而所述触控单元中虚线以下的部位可能取Z轴上的场强分量较好。具体可以是根据磁感应线的方向和数量来确定具体在哪个区域取哪个场强分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可以首先通过标定来预设所述第一预设对应关系。以下简单介绍几种标定方法:
方法一
例如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所述电容笔,例如所述电容笔的结构如图3所示,图3中的A和B表示所述电容笔的两个端部,所述电容笔能够通过A和B两个端部对所述触控单元进行操作。图3中的C表示所述电容笔中的磁性部件,例如所述磁性部件可以是磁铁。从图3中可以看出,所述磁性部件没有位于所述电容笔中间位置,例如,图3中的所述磁性部件离A端的距离为107mm,离B端的距离为13mm。
可以根据不同的握持所述电容笔的姿势、及通过所述电容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触控单元接触来分别测得多组不同的数据,例如,可以如图4所示。图4中的横轴代表所述电容笔的所述触控操作点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具有的一磁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例如单位可以是mm,图4中的纵轴代表所述场强增长率。
图4中以4条曲线为例来说明,图4中的1、2、3、4分别代表这4条曲线,其中,1和2两条曲线表示图3中的A端接触所述触控单元时所测得的数据,即表示接触端为A端,3和4表示图3中的B端接触所述触控单元时所测得的数据,即表示接触端为B端。图4中只是给出了4条曲线,实际可以根据需要来测得足够的数据曲线。
这样,当测得的曲线够多时,无论获得的所述场强增长率和所述距离是多少,都能够找到相应的所述第一预设对应关系,从而可以根据所述第一预设对应关系来确定相应的接触端。
步骤103:执行所述操作指令,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控制。
方法二
例如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所述电容笔,例如所述电容笔的结构如图5所示,图5中的A和B表示所述电容笔的两个端部,所述电容笔能够通过A和B两个端部对所述触控单元进行操作。图5中的C表示所述电容笔中的磁性部件,例如所述磁性部件可以是磁铁。从图5中可以看出,所述磁性部件正好位于所述电容笔的中间,例如,图5中的所述磁性部件离A端的距离为50mm,离B端的距离也为50mm。
可以根据不同的握持所述电容笔的姿势、及通过所述电容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触控单元接触来分别测得多组不同的数据,例如,可以如图6所示。图6中的横轴代表所述电容笔的所述触控操作点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具有的一磁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图6中的纵轴代表所述场强增长率。
图6中以2条曲线为例来说明,图6中的1和2分别代表这2条曲线,其中,曲线1表示图5中的B端接触所述触控单元时所测得的数据,即表示接触端为B端,曲线2表示图5中的A端接触所述触控单元时所测得的数据,即表示接触端为A端。图6中只是给出了2条曲线,实际可以根据需要来测得足够的数据曲线。
其中,B端对应的是所述电容笔中的磁铁的N极,而A端对应的是该磁铁的S极。
这样,当测得的曲线够多时,无论获得的所述场强增长率和所述距离是多少,都能够找到相应的所述第一预设对应关系,从而可以根据所述第一预设对应关系来确定相应的接触端。
以上是给出了两种可能的标定方式,其实这两种标定方式基本相同,所不同的只是所述电容笔中的磁铁位置不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所述电容笔中的不同磁铁位置来获得不同的所述第一预设对应关系。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所第一述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对应的接触端,一种可能的情况可以是: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在所述触控单元上对应的触控操作点,在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后,可以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的触控操作坐标值,及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对应的场强增长率,从而可以根据所述触控操作坐标值及所述场强增长率确定与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对应的所述接触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后,可以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的X轴坐标值和Y轴坐标值,及可以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的所述场强增长率,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场强增长率可以是指所述触控操作点在Z轴上的Z轴场强增长率、所述触控操作点在Y轴上的Y轴场强增长率,及所述触控操作点在X轴上的X轴场强增长率。
那么,确定出的可以是一个五维信息,例如该五维信息可以表示为(a,b,x,y,z),其中a表示所述触控操作点的X轴坐标值,b表示所述触控操作点的Y轴坐标值,x表示所述触控操作点的所述X轴场强增长率,y表示所述触控操作点的所述Y轴场强增长率,z表示所述触控操作点的所述Z轴场强增长率。
根据确定出的所述触控操作点的触控操作坐标值及所述触控操作点对应的场强增长率,就可以根据所述触控操作坐标值及所述场强增长率确定出进行所述触控操作的究竟是哪个接触端。
较佳的,这种方法也可以称为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s)分类器算法。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预设不同的所述第二预设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二预设对应关系中,不同的接触端可以对应有不同的操作指令,例如,如果所述操作体为所述电容笔,所述电容笔可以包括两个接触端,那么这两个接触端可以对应不同的操作指令,从而,用户使用不同的接触端进行操作时,所对应的操作指令不同,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响应方式也不同。
实施例二
请参见图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具有触控单元,所述触控单元可以是电容触控单元,或者也可以是电磁触控单元。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获取模块701、确定模块702和执行模块703。
所述获取模块701可以用于通过所述触控单元获得一触控操作信息。
所述确定模块701可以用于根据第一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对应的接触端,并根据第二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接触端对应的操作指令。
所述确定模块701具体可以用于根据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对应的触控操作磁场强度与预设磁场强度,和/或根据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对应的触控操作磁场方向,确定与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对应的所述接触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检测单元,所述确定模块701具体可以用于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在所述触控单元上对应的触控操作点;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与所述电子设备中所述至少一个检测单元中的第一检测单元之间的距离,及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对应的场强增长率;根据所述距离及所述场强增长率确定与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对应的所述接触端。
所述确定模块701具体可以用于从所述至少一个检测单元中选择与所述触控操作点距离最近的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与所述第一检测单元之间的距离。
所述确定模块701具体可以用于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在所述触控单元上对应的触控操作点;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的触控操作坐标值,及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对应的场强增长率;根据所述触控操作坐标值及所述场强增长率确定与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对应的所述接触端。
所述确定模块701具体可以用于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的当前场强;根据所述当前场强及所述触控操作点的初始场强,确定所述场强增长率。
所述执行模块701可以用于执行所述操作指令,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控制。
较佳的,实施例二中的所述电子设备与实施例一中的所述电子设备和实施例一中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是同一电子设备。
实施例三
请参见图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壳体801和至少一个接触端802。其中,图8中是以所述电子设备只具有一个接触端802为例。
其中,一个接触端801可以位于所述壳体801的一端,接触端801可以用于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所述触控单元上进行操作。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两个接触端,例如分别为第一接触端和第二接触端。所述第一接触端对应第一磁场强度及第一磁场方向,所述第二接触端对应第二磁场强度及第二磁场方向。所述第一磁场强度与所述第二磁场强度相等或不相等,所述第一磁场方向与所述第二磁场方向不同。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一磁性部件,所述磁性部件可以位于所述壳体801内部。例如所述磁性部件可以是磁铁。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一电容笔。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所述电子设备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是同一电子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应用于一具有触控单元的电子设备,所述触控单元可以为电容触控单元或电磁触控单元,所述方法可以包括:通过所述触控单元获得一触控操作信息;根据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对应的接触端,并确定与所述接触端对应的操作指令;执行所述操作指令,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在获得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后,可以根据所述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对应的所述接触端,相应可以确定与所述接触端对应的所述操作指令,从而可以执行所述操作指令来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控制,例如,所述接触端可以是同一电容笔的不同触端,或者所述接触端也可以是电磁笔的不同触端,或者所述接触端也可以是用户的一根手指,等等,根据所述预设对应关系,所述电子设备能够确定不同的接触端,相应能够确定不同的接触端对应的不同操作指令,从而能够进行不同的响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区分电容笔两端的技术问题,丰富了所述电子设备的响应方式,提高用户体验。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但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一具有触控单元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触控单元获得一触控操作信息;
根据第一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对应的接触端,并根据第二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接触端对应的操作指令;
执行所述操作指令,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对应关系包括:
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在所述触控单元上对应的触控操作点和第一检测单元之间的距离与所述触控操作点对应的场强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或者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在所述触控单元上对应的触控操作点的触控操作坐标值与所述触控操作点对应的场强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第一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对应的接触端,包括:根据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对应的触控操作磁场强度与预设磁场强度,和/或根据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对应的触控操作磁场方向,确定与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对应的所述接触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检测单元,根据第一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对应的接触端,包括:
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在所述触控单元上对应的触控操作点;
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与所述电子设备中所述至少一个检测单元中的所述第一检测单元之间的距离,及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对应的场强增长率;
根据所述距离及所述场强增长率确定与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对应的所述接触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与所述电子设备中所述至少一个检测单元中的第一检测单元之间的距离,包括:
从所述至少一个检测单元中选择与所述触控操作点距离最近的所述第一检测单元;
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与所述第一检测单元之间的距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第一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对应的接触端,包括:
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在所述触控单元上对应的触控操作点;
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的触控操作坐标值,及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对应的场强增长率;
根据所述触控操作坐标值及所述场强增长率确定与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对应的所述接触端。
6.如权利要求3-5任一权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对应的场强增长率,包括:
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的当前场强;
根据所述当前场强及所述触控操作点的初始场强,确定所述场强增长率。
7.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触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触控单元获得一触控操作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对应的接触端,并根据第二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接触端对应的操作指令;
执行模块,用于执行所述操作指令,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对应关系包括:
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在所述触控单元上对应的触控操作点和第一检测单元之间的距离与所述触控操作点对应的场强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或者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在所述触控单元上对应的触控操作点的触控操作坐标值与所述触控操作点对应的场强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对应的触控操作磁场强度与预设磁场强度,和/或根据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对应的触控操作磁场方向,确定与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对应的所述接触端。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检测单元,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在所述触控单元上对应的触控操作点;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与所述电子设备中所述至少一个检测单元中的所述第一检测单元之间的距离,及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对应的场强增长率;根据所述距离及所述场强增长率确定与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对应的所述接触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从所述至少一个检测单元中选择与所述触控操作点距离最近的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与所述第一检测单元之间的距离。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在所述触控单元上对应的触控操作点;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的触控操作坐标值,及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对应的场强增长率;根据所述触控操作坐标值及所述场强增长率确定与所述触控操作信息对应的所述接触端。
12.如权利要求9-11任一权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点的当前场强;根据所述当前场强及所述触控操作点的初始场强,确定所述场强增长率。
CN201310421812.9A 2013-09-16 2013-09-16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44611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21812.9A CN104461181B (zh) 2013-09-16 2013-09-16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4/230,597 US20150077385A1 (en) 2013-09-16 2014-03-31 Control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21812.9A CN104461181B (zh) 2013-09-16 2013-09-16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61181A CN104461181A (zh) 2015-03-25
CN104461181B true CN104461181B (zh) 2017-09-29

Family

ID=52667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21812.9A Active CN104461181B (zh) 2013-09-16 2013-09-16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077385A1 (zh)
CN (1) CN1044611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86389B2 (ja) * 2019-04-15 2023-06-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6560A (zh) * 2011-04-28 2011-08-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及利用手写笔正反两端在终端上输入不同操作的方法
CN201974769U (zh) * 2010-12-03 2011-09-14 周佳 多功能手写笔及多功能手写系统
CN102236433A (zh) * 2010-04-22 2011-11-09 太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多功能尾端的电磁笔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09907A1 (en) * 2009-07-31 2013-01-10 Rosenberg Ilya D Magnetic Stylus
US9195351B1 (en) * 2011-09-28 2015-11-24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Capacitive stylu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6433A (zh) * 2010-04-22 2011-11-09 太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多功能尾端的电磁笔
CN201974769U (zh) * 2010-12-03 2011-09-14 周佳 多功能手写笔及多功能手写系统
CN102156560A (zh) * 2011-04-28 2011-08-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及利用手写笔正反两端在终端上输入不同操作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61181A (zh) 2015-03-25
US20150077385A1 (en) 2015-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45437B (zh) 一种触控感测电极、触控感测方法及设备
JP6109847B2 (ja) 3自由度以上を有するユーザ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を伴う電子デバイスであって、前記ユーザ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が、タッチセンサ式表面および非接触検出手段を含む、電子デバイス
CN105389064B (zh) 触摸面板
CN105934733B (zh) 电阻式触摸传感器系统和方法
CN103440049B (zh) 一种输入装置及输入方法
CN105683886B (zh) 用于在触摸应用中以抗高噪声性计算坐标的方法和装置
CN103869947B (zh) 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2981743B (zh) 控制操作对象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09113754A1 (en) Touch sensor device and pointing coordinate determination method thereof
JPH11506559A (ja) エッジモーション機能及びジェスチャ認識を用いたオブジェクト位置検出器
CN103902030B (zh) 一种触觉反馈方法、触觉反馈装置、电子设备及触控笔
TW201106220A (en) Touch panel and output method therefor
CN106951132A (zh) 电容式触摸屏的报点确定方法、装置、触摸屏及终端
CN107229363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3809882B (zh)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电子设备及触控输入装置
KR20140134940A (ko) 터치 스크린을 제어하는 휴대 단말 및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시스템
CN104461181B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656361B (zh) 一种以平移交互效率为指标的最优驱动电压选择方法
CN107111387B (zh) 确定方位角或姿态的方法、触控输入装置、触控屏及系统
WO2013172829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CN205281452U (zh) 一种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和集成触控显示装置
CN105224211B (zh) 一种操作对象的操作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3019497B (zh) 触摸定位方法、装置及触摸终端
CN105677093A (zh) 一种触控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2402277A (zh) 电子终端及信息输入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