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56717A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56717A
CN104456717A CN201310426001.8A CN201310426001A CN104456717A CN 104456717 A CN104456717 A CN 104456717A CN 201310426001 A CN201310426001 A CN 201310426001A CN 104456717 A CN104456717 A CN 1044567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anel
driving
conditioner
wind defl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2600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杰亮
吴少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31042600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56717A/zh
Publication of CN1044567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567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426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characterised by actua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5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with parallel simultaneously tiltable lamella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426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characterised by actuating means
    • F24F2013/1433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characterised by actuating means with electric mo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426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characterised by actuating means
    • F24F2013/1446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characterised by actuating means with gea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具有出风口的壳体本体和设置于该壳体本体前部的面板,还包括面板驱动机构,所述面板驱动机构与所述面板驱动连接,所述面板在所述面板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可相对于所述壳体本体上下移动,通过其下端选择性地隐藏和露出所述出风口。空调器采用此种机构,在空调器非工作状态时,空调器的正面无缝隙,不仅避免了灰尘进入空调器内部,可以更好地对出风口处防尘,而且提高了空调器的外观精致度和档次。

Description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壁挂式空调器的室内机的壳体一般由壳体本体和固定于该壳体本体前部的起装饰作用的面板组成,由于面板相对于壳体本体是固定不动的,当在空调器非工作状态时下,导风板与面板之间会存在缝隙,不仅会导致灰尘进入室内机内,而且还会降低产品档次。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在非工作状态时,室内机正面没有缝隙。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空调器,包括具有出风口的壳体本体和设置于该壳体本体前部的面板,还包括面板驱动机构,面板驱动机构与面板驱动连接,面板在面板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可相对于所述壳体本体上下滑动,通过其下端选择性地隐藏和露出所述出风口;面板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壳体;驱动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上的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传动部,传动部包括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第一传动部与第一驱动部驱动连接并在其驱动下沿第一轨迹运动,第二传动部与第二驱动部驱动连接并在其驱动下沿第二轨迹运动;第一传动部和所述第二传动部分别与面板驱动连接,驱动所述面板沿弧形运动轨迹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面板具有位于所述壳体本体前面的面板前部和位于所述壳体本体两侧的面板侧部。
进一步地,所述面板的侧面轮廓线为花瓣造型的曲线。
进一步地,所述面板的侧面轮廓线包括由所述面板侧部的外侧面与所述面板前部的外侧面过渡形成的第一过渡轮廓线和其余的第一其余轮廓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渡轮廓线的形状为外凸曲线状,所述第一其余轮廓线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平滑过渡连接的第一曲线段、第二曲线段和第三曲线段,所述第一曲线段和所述第三曲线段的形状为外凸曲线状,所述第二曲线段的形状为内凹曲线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曲线段的最小曲率为8.3456e-5,最大曲率为0.5861;所述第二曲线段的最小曲率为0.0032,最大曲率为0.0059;所述第三曲线段的最小曲率为0.0112,最大曲率为0.0316。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器由所述壳体本体与所述面板拼接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包覆于所述壳体本体后部的后面板,该后面板具有位于所述壳体本体后面的后面板后部、位于所述壳体本体两侧的后面板侧部和位于所述壳体本体下方的后面板底部,所述后面板的侧面轮廓线包括由所述后面板侧部的外侧面与所述后面板后部的外侧面过渡形成的第二过渡轮廓线、由所述后面板侧部的外侧面与所述后面板底部的外侧面过渡形成的第三过渡轮廓线和其余的第二其余轮廓线,且所述第二其余轮廓线与所述第一其余轮廓线之间的间距由下至上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其余轮廓线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平滑过渡连接的第四曲线段和第五曲线段,所述第四曲线段的形状为外凸曲线状,所述第五曲线段的形状为内凹曲线状。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曲线段的最小曲率为0.0032,最大曲率为0.0083,所述第五曲线段的最小曲率为0.0112,最大曲率为0.0316。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过渡轮廓线与所述第一过渡轮廓线平滑过渡。
进一步地,所述面板和/或所述后面板的边缘设置有装饰条。
进一步地,所述装饰条为钣金件、铝箔件或者塑料件。
进一步地,所述装饰条为电镀装饰条。
进一步地,所述装饰条与所述面板和/或所述后面板卡接或者粘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本体的侧面轮廓线包括由所述壳体本体的外侧面和外顶面形成的第四过渡轮廓线,该第四过渡轮廓线的形状为外凸曲线状。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过渡轮廓线的最小曲率为0.0022,最大曲率为0.1406。
进一步地,所述面板和所述后面板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空调器,包括具有出风口的壳体本体和设置于该壳体本体前部的面板,还包括面板驱动机构,所述面板驱动机构与所述面板驱动连接,所述面板在所述面板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可相对于所述壳体本体上下滑动,通过其下端选择性地隐藏和露出所述出风口,面板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壳体;驱动部,驱动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上的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传动部,传动部包括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第一传动部与第一驱动部驱动连接并在其驱动下沿第一轨迹运动,第二传动部与第二驱动部驱动连接并在其驱动下沿第二轨迹运动;第一传动部和所述第二传动部分别与面板驱动连接,驱动所述面板沿弧形运动轨迹运动。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面板可相对于壳体本体上下移动,在空调器非工作状态时,使得空调器的正面无缝隙,不仅避免了灰尘进入空调器内部,可以更好地对出风口处防尘,而且提高了空调器的外观精致度和档次;
2、试验表明,由于空调器非工作状态时无缝隙,还可以起到防止凝露的效果;
3、由于面板的侧面轮廓线为花瓣造型的曲线,造型美观、独特,而且,空调运行后给人以风吹花动的感觉,使空调产品的设计更贴近自然。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部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与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连接的第一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部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与第二驱动电机驱动连接的第二驱动齿轮,第一驱动齿轮驱动连接至第一传动部,第二驱动齿轮驱动连接至第二传动部。
进一步地,驱动部还包括主动驱动部,主动驱动部包括主动驱动电机以及与主动驱动电机驱动连接的主动齿轮,第一驱动部包括与主动齿轮驱动连接的第一从动齿轮,第二驱动部包括与主动齿轮驱动连接的第二从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驱动连接至第一传动部,第二从动齿轮驱动连接至第二传动部。
进一步地,第一传动部包括绕主动齿轮转动的后支架,后支架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面板的下部铰接,第一连接件在第一从动齿轮的驱动下沿第一轨迹运动;第二传动部通过第一传动部上的导向限位结构可相对运动地设置在第一传动部上,第二传动部包括前支架,前支架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与面板上部铰接并在第二从动齿轮的驱动下沿第二轨迹运动。
进一步地,后支架上设置有齿轮安装区,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均设置在齿轮安装区内,且主动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壳体上,第二从动齿轮可转动地设置在后支架上,齿轮安装区内还设置有与第一从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一弧形齿条结构;前支架上设置有与第二从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二弧形齿条结构;第一弧形齿条结构在第一从动齿轮的驱动下带动后支架上的第一连接件沿第一轨迹移动,第二弧形齿条结构在第二从动齿轮的驱动下带动前支架上的第二连接件沿第二轨迹移动,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面板三者的连接位置之间的相对距离不变。
进一步地,齿轮安装区包括设置在后支架上的远离前支架一侧的安装板,安装板与第一弧形齿条结构所在的侧壁形成安装凹槽,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均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凹槽内;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一弧形滑槽、输出轴孔和第二安装轴;第一从动齿轮的第一安装轴穿设在第一弧形滑槽内;与主动齿轮驱动连接的主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设在输出轴孔中;第二从动齿轮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安装轴上。
进一步地,前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弧形导向槽,第二弧形齿条结构设置在第一弧形导向槽内,前支架还包括分别与第二弧形齿条结构的分度圆同心设置的内侧弧形壁面和外侧弧形壁面,导向限位结构设置在内侧弧形壁面一侧和/或外侧弧形壁面一侧。
进一步地,导向限位结构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后支架上的多个导向限位轮,多个导向限位轮包括设置在内侧弧形壁面一侧的第一组导向限位轮和设置在外侧弧形壁面一侧的第二组导向限位轮,第一组导向限位轮与第二组导向限位轮之间形成前支架的导向空间。
进一步地,前支架上还包括第二弧形导向槽,第二弧形导向槽与第二弧形齿条结构的分度圆同心,导向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后支架上的至少一个位于第二弧形导向槽内的第一导向限位轮,第一导向限位轮与第二从动齿轮相配合,通过第一弧形导向槽和第二弧形导向槽限定前支架的运动轨迹。
进一步地,导向限位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内侧弧形壁面一侧的至少一个第二导向限位轮,第二导向限位轮抵接在内侧弧形壁面上,并与第一导向限位轮相配合,限定前支架的运动轨迹。
进一步地,前支架上远离第二连接件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止挡件,第一止挡件设置在内侧弧形壁面上,并与第二导向限位轮相对应。
进一步地,面板驱动机构还包括运动盖,运动盖固定设置在后支架上,前支架位于运动盖与后支架之间。
进一步地,安装壳体包括驱动盒和驱动盖,驱动盖与驱动盒配合将驱动部和传动部封装于驱动盒内。
进一步地,驱动盒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边缘的侧板,驱动部和传动部设置在底板与侧板构成的空间内,侧板包括与后支架的下边缘相配合的第一弧壁段和与后支架的上边缘相配合的第二弧壁段,后支架上固定设置有与第一弧壁段配合的第一滚轮和与第二弧壁段配合的第二滚轮。
进一步地,底板包括:第一通孔,主动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底板上远离传动部的一侧,主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从第一通孔内伸出并与主动齿轮固定连接;第一从动齿轮的第一安装轴,第一安装轴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底板上并与侧板同向延伸,第一从动齿轮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安装轴上;第二止挡件,设置在底板上并限定第一连接件的运动位置,第二止挡件包括固定设置在底板上的止挡轴和套设在止挡轴上的止挡轮,后支架的下边缘卡设在止挡轮上并可相对止挡轮移动。
进一步地,安装壳体内还设置有控制传动部的运动位置的微动开关,微动开关与驱动部电连接。
进一步地,面板驱动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空调器的两端,两个面板驱动机构分别与面板驱动连接。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空调器还包括面板驱动机构,面板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壳体、驱动部和传动部。安装壳体用于容纳并安装驱动部和传动部,使面板驱动机构整体结构紧密,在便于安装拆卸的同时减小占用空间。驱动部用于驱动传动部,继而驱动面板运动。驱动部包括设置在安装壳体内的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传动部包括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第一传动部与第一驱动部驱动连接并在其驱动下沿第一轨迹运动,第二传动部与第二驱动部驱动连接并在其驱动下沿第二轨迹移动。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分别与面板驱动连接,并且驱动面板沿弧形运动轨迹运动。由于原有的面板因为其运动轨迹的限制,空调器的壳体等结构不得不为面板让位,使得壳体等结构设计比较单一,对于空调器而言,为了给面板让位导致空调的出风口和进风口做的较小,而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其面板驱动机构可以使沿预定的弧形轨迹运动的面板依据壳体、出风口和进风口的设置制定适合的运动轨迹,保证了面板相对其他部件运动时不会产生干涉,使得空调器的结构更加多样化有更好的适用性,且能够使得进风口尽可能地加大,从而提高空调器的工作效率和效果。此外,面板的运动轨迹由现有的直线运动和圆周运动改为沿预定的弧形运动轨迹运动可以使得面板的运动轨迹更加多样化,增加运动美感。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空调器还包括设置在空调器的出风口的导风机构,导风机构包括:导风板,沿空调器的轴向方向延伸并且可转动地设置在出风口;导风板具有至少部分隐藏在空调器的壳体内的第一位置。
进一步地,导风板还具有伸出出风口的第二位置。
进一步地,空调器的壳体上设有与导风板外表面形状相配合的凹部。
进一步地,第一位置在空调器的壳体上的出风口所在位置的上侧和/或下侧。
进一步地,导风机构还包括多个扫风叶片,沿空调器的竖直方向延伸并且可转动地设置在导风板上。
进一步地,导风板具有内腔,扫风叶片的第一端设置在导风板的内腔中,导风机构还设置有与多个扫风叶片的第一端驱动连接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设置在内腔中。
进一步地,空调器还设置有与传动机构驱动连接的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设置在导风板上。
进一步地,导风板包括内板和外板,内板与外板之间可拆卸地连接并配合形成内腔。
进一步地,空调器还设置有与导风板驱动连接的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设置在空调器的壳体上。
进一步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齿轮,导风板上连接有与齿轮配合的齿条,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齿轮和齿条带动导风板转动。
进一步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导风板之间通过摆杆连接,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摆杆带动导风板转动。
进一步地,空调器还设置有与传动机构驱动连接的第一电机和与导风板驱动连接的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设置在空调器的壳体上,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导风板之间通过摆杆连接,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摆杆带动导风板转动,摆杆上设置有安装座,第一电机设置在安装座上。
进一步地,摆杆与导风板的第一端连接,导风板的第二端与辅助摆架连接,辅助摆架的第一端枢转连接在壳体上,辅助摆架的第二端与导风板的第二端连接。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空调器包括设置在空调器的出风口的导风机构,导风机构包括:导风板,沿空调器的轴向方向延伸并且可转动地设置在出风口;导风板具有至少部分隐藏在空调器的壳体内的第一位置。导风板具有位于出风口的底部并缩回在空调器的壳体内的第一位置和突出于出风口的第二位置,第一位置为待机状态时的导风板位置,第二位置为运行状态时的导风板位置。在空调器不进行导风时,将导风板运行至第一位置,这样导风板与壳体形成一体化的外观视觉效果,使导风板在视觉上与壳体融为一体,这样产生了独特的隐藏效果,使空调器的风道出口的外观更加整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其中第一实施例中的空调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空调器的面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空调器的面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所示空调器的后面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所示空调器的后面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所示空调器在非工作状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所示空调器在非工作状态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所示空调器在工作状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所示空调器在工作状态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空调器的后面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面板驱动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根据图11的面板驱动机构的驱动部与传动部的配合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根据图11的面板驱动机构的第一传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根据图11的面板驱动机构的第二传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本发明的空调器的面板驱动机构的运动盖与传动部的配合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6示出了本发明的空调器的面板驱动机构的驱动盒、驱动部和传动部之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7示出了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面板驱动机构与面板处于打开位置的示意图;
图18示出了根据图17的面板驱动机构与面板处于关闭位置的示意图;
图19示出了本发明的空调器的面板处于闭合位置的示意图;
图20示出了根据图19的空调器的面板处于打开位置的示意图;
图21示出了本发明中具有导风板的空调器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2示出了图21的空调器的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3示出了图21的空调器的导风板与第二电机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24示出了图21的空调器的导风板的第一位置的状态图;
图25示出了图21的空调器的导风板的第二位置的状态图;
图26示出了本发明中具有导风板的空调器的第五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7示出了本发明中具有导风板的空调器的第六实施例的第一局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28示出了本发明中具有导风板的空调器的第六实施例的第二局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29示出了图25的空调器的摆杆和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如图1及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的室内机包括具有出风口511的壳体本体510和设置于该壳体本体510前部的面板70,所述面板70可相对于所述壳体本体510上下移动,通过其下端选择性地隐藏和露出所述出风口511,该空调器还包括面板驱动机构,面板驱动机构与面板驱动连接,面板在面板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可相对于所述壳体本体上下滑动,通过其下端选择性地隐藏和露出所述出风口;面板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壳体;驱动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上的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传动部,传动部包括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第一传动部与第一驱动部驱动连接并在其驱动下沿第一轨迹运动,第二传动部与第二驱动部驱动连接并在其驱动下沿第二轨迹运动;第一传动部和所述第二传动部分别与面板驱动连接,驱动所述面板沿弧形运动轨迹运动。优选地,该面板70的侧面轮廓线为花瓣造型的曲线。在空调器非工作状态时,面板70的下端将出风口511隐藏,使得空调器的正面无缝隙及底部皆无缝,不仅提高了空调器的外观精致度和档次,而且避免了灰尘进入空调器内部,可以更好地对出风口511处防尘,空调工作状态时,面板70在面板驱动机构的带动下向上移动,将所述出风口511露出。由于面板70的侧面轮廓线为花瓣造型的曲线,造型美观、独特。
本实施例中的用于驱动面板70相对于壳体本体510上下移动的面板驱动结构540亦可以包括电机(图上未示出)、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和机架541,齿轮齿条传动机构的齿轮542与电机的转轴连接,齿轮齿条传动机构的齿条5411设置于所述机架541上,所述机架541与所述面板70连接。当空调启动后,电机启动,通过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带动机架541发生相应的旋转,机架541带动面板70发生旋转,产生向前侧和向上的运动位移,直至面板70的下端移动至导风机构的上方,电机停止,此时导风机构进行工作向外界送风,空调关闭时,电机启动,通过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带动机架541和面板70发生反向旋转使得面板70移动至初始的位于导风机构外侧的状态。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包覆于所述壳体本体510后部的后面板530。
如图2、3所示,所述面板70具有位于所述壳体本体510前面的面板前部521和位于所述壳体本体510两侧的面板侧部522,所述面板的侧面轮廓线包括由所述面板侧部522的外侧面与所述面板前部521的外侧面过渡形成的第一过渡轮廓线523和其余的第一其余轮廓线524。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渡轮廓线523的形状为外凸曲线状,所述第一其余轮廓线524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平滑过渡连接的第一曲线段5241、第二曲线段5242和第三曲线段5243,所述第一曲线段5241和所述第三曲线段5243的形状为外凸曲线状,所述第二曲线段5242的形状为内凹曲线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曲线段5241的最小曲率为8.53456e-5,最大曲率为0.5861;所述第二曲线段5242的最小曲率为0.00532,最大曲率为0.0059;所述第三曲线段5243的最小曲率为0.051512,最大曲率为0.05316。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面板的侧面轮廓线从花朵的自然形态提取出来,造型风格独特,而且整机也更显轻薄。
如图4、5所示,所述后面板530具有位于所述壳体本体510后面的后面板后部531、位于所述壳体本体510两侧的后面板侧部532和位于所述壳体本体510下方的后面板底部533,所述后面板530的侧面轮廓线包括由所述后面板侧部532的外侧面与所述后面板后部531的外侧面过渡形成的第二过渡轮廓线534、由所述后面板侧部532的外侧面与所述后面板底部533的外侧面过渡形成的第三过渡轮廓线535和其余的第二其余轮廓线536,且所述第二其余轮廓线536与所述第一其余轮廓线524之间的间距由下至上逐渐增大。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其余轮廓线536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平滑过渡连接的第四曲线段5361和第五曲线段5362,所述第四曲线段5361的形状为外凸曲线状,所述第五曲线段5362的形状为内凹曲线状。更进一步地,所述第四曲线段5361的最小曲率为8.53456e-5,最大曲率为0.5861,所述第五曲线段5362的最小曲率为8.53456e-5,最大曲率为0.5861。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后面板530的侧面轮廓线的曲线也从花朵的自然形态提取出来,造型风格独特。
图6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在非工作状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空调器非工作状态时,面板下端将出风口511全部隐藏,空调器的正面简洁高雅,无缝隙,不仅提高了空调器的外观精致度和档次,而且避免了灰尘进入空调器内部,可以更好地对出风口511处防尘。
图7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在非工作状态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可以看出,所述第三过渡轮廓线535与所述第一过渡轮廓线523平滑过渡。所述壳体本体的侧面轮廓线包括由所述壳体本体的外侧面和外顶面形成的第四过渡轮廓线512,该第四过渡轮廓线512的形状为外凸曲线状。优选地,所述第四过渡轮廓线512的最小曲率为0.00522,最大曲率为0.15406。空调器的侧面造型为花瓣形状,给人于美观、自然的效果。优选地,所述面板70和所述后面板530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体现晶莹剔透的感觉。
图8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在工作状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9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在工作状态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可以看出,空调运行时,面板70向上移动,将出风口511露出,从侧面看给人以风吹花动的感觉。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的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的空调器的结构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0所示,所述后面板530的边缘设置有装饰条537,所述装饰条537为钣金件、铝箔件或者塑料件。所述装饰条537优选为电镀装饰条537。所述装饰条537与所述后面板530卡接或者粘接。电镀装饰条537从形体上分割壳体,使壳体更显轻薄,而且材质上也更显高档,美观方面也起到了点睛之笔的作用。当然,也可以只在面板70的边缘设置装饰条,或者同时在面板70和后面板的边缘设置装饰条。
在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如图11所示,面板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壳体10、驱动部20和传动部。安装壳体10用于容纳并安装驱动部20和传动部,使面板驱动机构整体结构紧密,在便于安装拆卸的同时减小占用空间。驱动部20用于驱动传动部,继而驱动面板70运动。驱动部20包括设置在安装壳体10内的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传动部包括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第一传动部与第一驱动部驱动连接并在其驱动下沿第一轨迹运动,第二传动部与第二驱动部驱动连接并在其驱动下沿第二轨迹移动。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分别与面板70驱动连接,并且驱动面板70沿弧形运动轨迹运动。由于原有的面板70因为其运动轨迹的限制,家用电器的壳体等结构不得不为面板70让位,使得壳体等结构设计比较单一,具体到空调分体机上,为了给面板70让位导致空调的出风口和进风口做的较小,而根据本发明的面板驱动机构可以使沿预定的弧形轨迹运动的面板70依据壳体、出风口和进风口的设置制定适合的运动轨迹,保证了面板70相对其他部件运动时不会产生干涉,使得空调分体机的结构更加多样化有更好的适用性,且能够使得进风口尽可能地加大,从而提高空调的工作效率和效果。此外,面板70的运动轨迹由现有的直线运动和圆周运动改为沿预定的弧形运动轨迹运动可以使得面板70的运动轨迹更加多样化,增加运动美感。
在一个未示出的实施例中,驱动部20包括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第一驱动部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与其驱动连接的第一驱动齿轮,第一驱动齿轮驱动第一传动部运动。第二驱动部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与其驱动连接的第二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齿轮驱动第二传动部运动。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分别驱动与其驱动连接的驱动齿轮转动,进而驱动与相应的驱动齿轮驱动连接的传动部运动,从而带动面板70沿预定的弧形运动轨迹运动。在该未示出的实施例中,两个驱动部各自分别具有独立的驱动机构,并分别完成各自的驱动运动。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对两个驱动部分别进行设计和组合,使其最终可以完成预定的运动轨迹。
参见图12至1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驱动部20包括主动驱动部、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均与主动驱动部驱动连接,并在主动驱动部的驱动作用下完成对传动部的驱动动作。主动驱动部包括主动驱动电机和驱动连接在主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24。第一驱动部包括与主动齿轮24相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21,第一从动齿轮21与第一传动部驱动连接,并驱动第一传动部运动。第二驱动部包括与主动齿轮24相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22,第二从动齿轮22与第二传动部驱动连接,并驱动第二传动部运动。
传动部包括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第一传动部包括后支架30,第二传动部包括前支架40。后支架30绕主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轴线转动,前支架40设置在后支架30上,在随后支架30一起运动的同时可相对后支架30运动。
结合参见图13所示,后支架30上靠近面板70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件32,该第一连接件32与面板70的下部铰接,并在第一从动齿轮21的驱动下沿第一轨迹运动,继而带动面板70的下部运动。
后支架30上还设置有齿轮安装区,该齿轮安装区用于为主动齿轮24、第一从动齿轮21和第二从动齿轮22提供安装空间,主动齿轮24、第一从动齿轮21和第二从动齿轮22均设置在齿轮安装区内,且主动齿轮24和第一从动齿轮21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壳体10上,第二从动齿轮22可转动地设置在后支架30上。在后支架30的齿轮安装区内还设置有第一弧形齿条结构33,该第一弧形齿条结构33设置在齿轮安装区的与第一从动齿轮21的边缘相对应的位置,并与位于齿轮安装区内的第一从动齿轮21相啮合,在第一从动齿轮21驱动下绕主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轴线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连接件32沿第一轨迹运动。在本实施例中,齿轮安装区内应该设置有用于对该后支架30进行限位的结构,由于后支架30需要绕主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因此,对该后支架30进行限位的结构为设置在后支架30上的输出轴孔,主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该输出轴孔设置,后支架30通过主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限位。
在本实施例中,齿轮安装区还包括设置在后支架30的远离前支架40一侧的安装板50,安装板50与第一弧形齿条结构33所在的侧壁形成安装凹槽,主动齿轮24、第一从动齿轮21和第二从动齿轮22均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凹槽内。由于第一从动齿轮21固定设置在安装壳体10上,为了避免安装第一从动齿轮21的第一安装轴112对后支架30的运动造成妨碍,在安装板50上与第一从动齿轮21的第一安装轴112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一弧形滑槽34,该第一弧形滑槽34的两个弧形槽壁所在的圆均为第一弧形齿条结构33的分度圆的同心圆。第一弧形滑槽34供第一安装轴112穿出,并且当后支架30运动时为第一安装轴112提供相对后支架30运动的空间,同时防止第一弧形齿条结构33与第一从动齿轮21之间脱离啮合。
安装板50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二从动齿轮22的第二安装轴31。第二安装轴31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安装板50上,并向靠近前支架40的方向延伸,且第二安装轴31的轴线平行于主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轴线。第二从动齿轮22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安装轴31上,使得第二从动齿轮22与后支架30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改变,从而保证在前支架40随后支架30运动的过程中依然能够与第二从动齿轮22啮合,进而相对后支架30移动,最终实现面板较为复杂的运动轨迹。
安装板50上还设置有上述的供主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出的输出轴孔。
结合参见图14所示,前支架40通过后支架30上的导向限位结构设置在后支架30上,并在第二从动齿轮22的驱动下相对后支架30移动。前支架40包括与面板70相连接的第二连接件542和与第二从动齿轮22啮合的第二弧形齿条结构43。第二连接件542固定设置在前支架40靠近面板70的一侧,并与面板70的上部铰接,在第二从动齿轮22的驱动下沿第二运动轨迹运动。在第一连接件32和第二连接件542运动过程中,两者与面板70连接位置处的相对位置始终保持不变。第一连接件32与第二连接件542联动,带动面板70运动,最终实现面板70沿弧形运动轨迹运动。
前支架40上设置有第一弧形导向槽47,第一弧形导向槽47沿前支架40的厚度方向贯通前支架40。第二弧形齿条结构43和第二从动齿轮22均设置在该第一弧形导向槽47内,并相互啮合,使前支架40上的第二连接件542在第二从动齿轮22的驱动作用下沿第二轨迹运动。第二弧形齿条结构43的设置位置由第一弧形齿条结构33的设置位置决定,使得第一从动齿轮21和第二从动齿轮22的运动能够带动第一弧形齿条结构33和第二弧形齿条结构43运动,从而形成联动,以便能够保证第一连接件32和第二连接件542与面板70的连接位置处的相对位置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弧形齿条结构43设置在靠近第一弧形导向槽47的靠近主动齿轮24的一侧。
由于前支架40设置在后支架30上,且主动齿轮24、第一从动齿轮21和第二从动齿轮22均设置在齿轮安装区内,所以第二从动齿轮22应该从后支架30的安装板50上开始延伸,并在经过主动齿轮24后延伸至第一弧形导向槽47内,以与第二弧形齿条结构43形成啮合关系。该第二从动齿轮22上靠近前支架40的一段与第二弧形齿条结构43相啮合,靠近后支架30的一段与主动齿轮24相啮合。
在其它的实施例中,第二弧形齿条结构43也可以设置在前支架40的边缘,因此第一弧形导向槽47并不是必须的。当将该第二弧形齿条结构43设置在前支架40的边缘时,就需要通过导向限位结构来对前支架40形成限位,保证前支架40可以在后支架30上沿预定的运动轨迹运动。此种情况下,第二弧形齿条结构43仅起到驱动作用,并不起导向限位的作用。
前支架40上还包括分别与第二弧形齿条结构43的分度圆同心设置的内侧弧形壁面45和外侧弧形壁面46,导向限位结构设置在内侧弧形壁面45一侧和/或外侧弧形壁面46一侧。
优选地,前支架40上还设置有第一止挡件44,第一止挡件44位于内侧弧形壁面45上远离第二连接件542的一端。当前支架40相对后支架30运动时,第一止挡件44与导向限位结构配合可以防止前支架40从后支架30上完全脱离。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止挡件44为固定设置在前支架40上的滚轮。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止挡件44可以为任何固定在前支架40上的止挡凸起。
导向限位结构对前支架40起到导向限位的作用,可以限定前支架40相对于后支架30的运动轨迹,使前支架40上的第二连接件542按照预定的轨迹(即第二轨迹)运动。导向限位结构的设置方式和设置位置根据第二弧形齿条结构43的设置方式和设置位置而定。例如,当前支架40通过第二弧形导向槽41内的第一导向限位轮37与第一连接件32对前支架40形成导向限位作用时,则导向限位结构可以仅在内侧弧形壁面45一侧或外侧弧形壁面46一侧对前支架40进行导向限位,以与第二弧形导向槽41配合更好地对前支架40进行导向限位。当前支架40不能通过第二弧形导向槽41内的第一导向限位轮37与第一连接件32进行导向限位时,则需要通过导向限位结构同时对前支架40的内侧弧形壁面45和/或外侧弧形壁面46进行导向限位,从而保证前支架40的运动。
结合参见图15和16所示,导向限位结构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后支架30上的多个导向限位轮35。多个导向限位轮35包括第一组导向限位轮和第二组导向限位轮,两组导向限位轮之间形成导向空间,前支架40设置在该导向空间内,并在该导向空间内沿预定轨迹运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组导向限位轮设置在后支架30上并与前支架40的内侧弧形壁面45相接触,第二组导向限位轮设置在后支架30上并与前支架40的外侧弧形壁面46相接触,通过两组导向限位轮35对前支架40的内外两侧进行限位,保证前支架40能够与第二从动齿轮22始终处于啮合状态,并保证前支架40沿第二轨迹运动。
参见图17和18,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前支架40包括第二弧形导向槽41,该第二弧形导向槽41是弧形所在的圆与第二弧形齿条结构43的分度圆为同心圆。该导向限位结构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后支架30上并位于该第二弧形导向槽41内的第一导向限位轮37。该第一导向限位轮37可以与第二弧形导向槽41的相对应的两侧均相接触,进而对前支架40进行导向限位;也可以仅有上侧或下侧与第二弧形导向槽41的内侧相接触,该种情况下需结合第二从动齿轮22与第二弧形齿条结构43共同作用从而将前支架40限位。后支架30上还可以设置至少一个第二导向限位轮36,该第二导向限位轮36与前支架40的内侧弧形壁面45相接触,并配合第一导向限位轮37对前支架40限位。后支架30上还可以固定设置一运动盖60,该运动盖60将上述的各导向限位轮限位在后支架30上,从而保证后支架上设置的各导向限位轮的结构更加稳定。前支架40设置在运动盖60与后支架30之间,并通过运动盖60限制在后支架30上。前支架40与后支架30相配合,可以有效保证前支架40不会在运动过程中从后支架30上脱离,同时可以防止多个导向限位轮35从后支架30上脱离。
参见图11至16所示,安装壳体10包括驱动盒11和驱动盖12。驱动盒11与驱动盖12配合组成安装空间,驱动部20和传动部均封装于驱动盒11内。驱动盒11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边缘的侧板,底板和侧板相配合形成安装空间,驱动部20和传动部设置在该安装空间内。侧板包括与后支架30的下部边缘配合的第一弧壁段115和与后支架30的上部边缘配合的第二弧壁段113。第一弧壁段115所在圆和第二弧壁段113所在圆均为第一弧形齿条结构33的分度圆的同心圆,从而能够进一步地对后支架30起到导向限位作用,保证后支架30上的第一连接件32沿第一轨迹运动。第一弧壁段115对后支架30的下端进行限位以保证第一弧形齿条结构33始终保持与第一从动齿轮21处于相啮合的状态。后支架30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第一滚轮38和第二滚轮39,第一滚轮38与第一弧壁段115配合将后支架30与第一弧壁段115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使后支架30运动过程中的耗能和噪音减小。第二滚轮39与第二弧壁段113配合将后支架30与第二弧壁段113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使后支架30运动过程中的耗能和噪音减小。第一弧壁段115上靠近第一连接件32的一端上设置有止挡凸起,用于对第一滚轮38的运动进行限位,防止后支架30超出运动范围。在其它实施例中,安装壳体10也可以仅通过第一弧壁段115与后支架30上的滚轮或者后支架30的下部边缘结构的配合来对后支架30的运动形成进一步的导向限位,还可以仅通过第二弧壁段113与后支架30上的滚轮或者后支架30的上部边缘结构的配合来对后支架30的运动形成进一步的导向限位。
底板上包括第一通孔111、第一安装轴112和第二止挡件。第一通孔111供主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出,且主动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底板上朝向安装壳体10外的一侧。第一安装轴112一端固定设置在底板上朝向安装壳体10内的一侧,并与侧板同向延伸,其轴线平行于主动驱动电机输出轴的轴线,第一从动齿轮21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安装轴112上。第二止挡件包括固定设置在底板上的止挡轴114和套设在止挡轴114上的止挡轮,第二止挡件用于止挡第一连接件32,对它的运动位置进行限制,进而防止第一弧形齿条结构33与第一从动齿轮21之间脱离啮合。后支架30的下边缘卡设在该止挡轮内并与其接触,从而进一步对后支架30进行了限位。该后支架30的下边缘可以为弧形结构,该弧形结构与止挡轮相配合,可以起到对后支架30运动的导向作用。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二止挡件可以仅仅为设置在底板上的凸起,后支架30的下边缘也可以不与该凸起接触,仅仅在后支架30上的第一连接件31运动到该凸起位置后才对后支架30起到止挡作用。
优选地,该面板驱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安装壳体10内的微动开关90,该微动开关90与主动驱动电机电连接,用于控制传动部的运动位置。当后支架30或前支架40运动到一定位置触碰到微动开关90后,微动开关90控制主动驱动电机断电,从而使前支架40和后支架30均停止运动。因此,微动开关90可以有效地保证面板驱动机构运行的安全性。
结合参见图19和20,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空调分体机包括面板70、导风机构80和上述的面板驱动机构,面板驱动机构与面板70驱动连接,驱动面板70到达完全覆盖空调分体机的出风口和导风机构80的闭合位置,以及沿远离出风口的方向以弧形运动轨迹向上运动以露出空调分体机的出风口和导风机构80的打开位置。通过对前支架40和后支架30的运动进行限定,可以保证面板70沿预定的弧形轨迹运动,并使面板70在运动的过程中不会由于与空调分体机的其它结构造成干涉而影响面板70,因此可以使面板70在空调不启动时完全覆盖出风口和导风机构80,实现无缝隙结构,在空调启动后,启动运动机构使面板露出出风口和导风机构80。该种空调分体机可以通过对面板驱动机构进行调整从而使面板70的运动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使面板70可以按照预定的轨迹运动,因此可以使其满足实际的设计需要,使面板70处在闭合位置时可以完全覆盖出风口和导风机构80,从而避免导风机构80暴露在空气中而沾染灰尘,进而保证空调送风时吹出的风的清洁度,保证使用者的健康,并可以使面板70处于打开位置时可以为进风口让位,尽量增大进风口,使空调的效率更高。
在对面板70的运动轨迹进行调整时,可以首先设定面板70的运动轨迹,然后分别调整前支架40、后支架30、各驱动齿轮的齿数以及位置,最终满足设计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面板驱动机构分别设置在空调分体机的两端,两个面板驱动机构分别与面板70驱动连接,驱动面板70的上端向上运动同时向外张开,并驱动面板70的下端沿远离出风口的方向运动。两个面板驱动机构与面板驱动连接保证了工作过程中面板70的受力比较均衡。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空调器的面板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壳体、驱动部和传动部。安装壳体用于容纳并安装驱动部和传动部,使面板驱动机构整体结构紧密,在便于安装拆卸的同时减小占用空间。驱动部用于驱动传动部,继而驱动面板运动。驱动部包括设置在安装壳体内的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传动部包括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第一传动部与第一驱动部驱动连接并在其驱动下沿第一轨迹运动,第二传动部与第二驱动部驱动连接并在其驱动下沿第二轨迹移动。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分别与面板驱动连接,并且驱动面板沿弧形运动轨迹运动。由于原有的面板因为其运动轨迹的限制,空调器的壳体等结构不得不为面板让位,使得壳体等结构设计比较单一,对于空调器而言,为了给面板让位导致空调的出风口和进风口做的较小,而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其面板驱动机构可以使沿预定的弧形轨迹运动的面板依据壳体、出风口和进风口的设置制定适合的运动轨迹,保证了面板相对其他部件运动时不会产生干涉,使得器的结构更加多样化有更好的适用性,且能够使得进风口尽可能地加大,从而提高空调的工作效率和效果。此外,面板的运动轨迹由现有的直线运动和圆周运动改为沿预定的弧形运动轨迹运动可以使得面板的运动轨迹更加多样化,增加运动美感。
在前述所有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了还具有导风板结构的空调器的第四实施例,具体参见图21至图25,本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设置在空调器的出风口810的导风机构80,导风机构80包括导风板821,导风板821具有至少部分隐藏在空调器的壳体830内的第一位置和伸出出风口810的第二位置。
如图24和图25所示,导风板821具有位于出风口810的下部并缩回在空调器的壳体830内的第一位置和突出于出风口810的第二位置,第一位置为待机状态时的导风板位置,第二位置为运行状态时的导风板位置。在空调器不进行导风时,将导风板821运行至第一位置,具体如图4,这样导风板821与壳体形成一体化的外观视觉效果,使导风板821在视觉上与壳体融为一体,这样产生了独特的隐藏效果,使空调器的风道出口的外观更加整洁。图25示出了空调器的导风板的第二位置的状态图。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常规知识得知,导风板821位于第一位置时,可以全部隐藏在空调器壳体内或者一部分隐藏在壳体内,使导风板达到独特的隐藏效果。
空调器的壳体830上设有与导风板821外表面形状相配合的凹部。凹部的作用是给导风板821在隐藏效果的第一位置时留出活动空间。第一位置在空调器的壳体830上的出风口810所在位置的下侧。在本实施例中,导风板821的隐藏位置,即导风板821的第一位置位于壳体830出风口的下侧,在导风板821转动至出风口的下侧时,导风板821与出风口处下侧的壳体形成一体化外观视觉效果,形成了隐藏效果。
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地,导风机构80还包括多个扫风叶片822,导风板821沿空调器的轴向方向延伸并且可转动地设置在出风口810,多个扫风叶片822沿空调器的竖直方向延伸并且可转动地设置在导风板821上。由图21、图24和图25中所示,导风板821进行空调器的上下导风,扫风叶片822则是进行左右导风。
通过将扫风叶片安装在导风板上,使左右导风的扫风叶片和上下导风的导风板形成了同步进行导风的导风机构,由于扫风叶片不需要卡板等承载件在出风口,这样有效地节省了出风口的空间,增加出风量,并且省去了承载件等结构使导风机构的结构更加简单。
需要说明的是,导风板821位于空调器的出风口处的位置可调,在未示出的一种实施例中,导风板821具有位于出风口810位置处的上侧并缩回在空调器的壳体830内的第一位置和突出于出风口810的第二位置。即导风板821设计在出风口810的上侧位置,在出风口上部的导风板821在第一位置时同样具有与壳体形成一体化的外观视觉效果。在另外一种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导风板821为两块转向方向的分导风板,两个分导风板在导风板821的第一位置时,分别位于出风口处的上侧和下侧。
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地,具体如图22所示,导风板821具有内腔,扫风叶片822的第一端设置在导风板821的内腔中,导风机构80还设置有与多个扫风叶片822的第一端驱动连接的传动机构823,传动机构823设置在内腔中。通过将传动机构823设置在导风板的内腔中,避免了传动机构在使用过程中的磕碰而造成损坏,并且可连通导风板一起拆卸下来,维修方便。本实施例中的传动机构823具体为连杆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选择其他形式的传动机构均属于常规技术手段。另外,在壳体出风口只能观察到扫风叶片,没有其他多余的零件,给消费者带来更加整洁、精美的外观效果。
导风板821包括内板8211和外板8212,内板8211与外板8212之间可拆卸地连接并配合形成内腔。空调器还设置有与传动机构823驱动连接的第一电机841,第一电机841设置在空调器的导风板821上。通过第一电机可以带动扫风叶片进行左右摆动,控制不同方向的导风。内板8211朝向外板8212的内壁上设置有波纹状的筋条8213。
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地,空调器还设置有与导风板821驱动连接的第二电机5842,第二电机5842设置在空调器的壳体830上。通过第二电机进行对导风板821的控制,并在不同需要下,控制不同方向的导风。如图23所示,第二电机5842的输出轴连接有齿轮851,导风板821上连接有与齿轮851配合的齿条852,第二电机5842的输出轴通过齿轮851和齿条852带动导风板821转动。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电机842的输出轴与齿轮851之间通过减速器进行连接,有效控制了导风板821的转动速度。同时,导风板821的两端安装在壳体上,在壳体上设置有提供导风板821转动的引导槽,以保证导风板运动的正确轨迹。导风板的内板上有安装孔,将扫风叶片安装在安装孔中,在每一个叶片下端安装曲柄以固定扫风叶片,扫风叶片通过曲柄安装在传动机构上。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电机841和第二电机842均由空调器的控制器电连接,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可以根据具体的选择,单独控制第一电机841和第二电机842分别运行,或者控制第一电机841和第二电机842同时根据不同的输出参数进行运行,或者控制第一电机841和第二电机842进行同步运行。
本发明还提供了具有导风板的空调器的第五实施例,具体如图26所示,本实施例的空调器与第四实施例的空调器结构类似,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二电机842的输出轴与导风板821之间通过摆杆853连接,第二电机842的输出轴通过摆杆853带动导风板821转动。本实施例的技术效果与第四实施例的技术效果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还提供了具有导风板的空调器的第六实施例,具体参见图27至图29所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第六实施例的空调器结构与第四实施例类似,空调器均包括设置在空调器的出风口810的导风机构,导风机构包括安装件、多个扫风叶片822以及与多个扫风叶片822驱动连接的传动机构823,并且安装件为导风板821,区别仅在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具体结构,空调器还设置有与传动机构823驱动连接的第一电机841和与导风板821驱动连接的第二电机842,第二电机842设置在空调器的壳体830上,第二电机842的输出轴与导风板821之间通过摆杆853连接,第二电机842的输出轴通过摆杆853带动导风板821转动,摆杆853上设置有安装座854,第一电机841设置在安装座854上。第一电机841可以随摆杆853一起运动,在本实施例中的安装座854与摆杆853为一体结构,并且安装座854形成与第一电机841形状适配的插槽,安装座结构如图29所示。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空调器包括设置在空调器的出风口的导风机构,导风机构包括:导风板,沿空调器的轴向方向延伸并且可转动地设置在出风口;导风板具有至少部分隐藏在空调器的壳体内的第一位置。导风板具有位于出风口的底部并缩回在空调器的壳体内的第一位置和突出于出风口的第二位置,第一位置为待机状态时的导风板位置,第二位置为运行状态时的导风板位置。在空调器不进行导风时,将导风板运行至第一位置,这样导风板与壳体形成一体化的外观视觉效果,使导风板在视觉上与壳体融为一体,这样产生了独特的隐藏效果,使空调器的风道出口的外观更加整洁。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47)

1.一种空调器,包括具有出风口的壳体本体和设置于该壳体本体前部的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面板驱动机构,所述面板驱动机构与所述面板驱动连接,所述面板在所述面板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可相对于所述壳体本体上下滑动,通过其下端选择性地隐藏和露出所述出风口;所述面板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壳体(10);
驱动部(20),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10)上的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
传动部,所述传动部包括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所述第一传动部与所述第一驱动部驱动连接并在其驱动下沿第一轨迹运动,所述第二传动部与所述第二驱动部驱动连接并在其驱动下沿第二轨迹运动;
所述第一传动部和所述第二传动部分别与面板(70)驱动连接,驱动所述面板(70)沿弧形运动轨迹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具有位于所述壳体本体前面的面板前部和位于所述壳体本体两侧的面板侧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的侧面轮廓线为花瓣造型的曲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的侧面轮廓线包括由所述面板侧部的外侧面与所述面板前部的外侧面过渡形成的第一过渡轮廓线和其余的第一其余轮廓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轮廓线的形状为外凸曲线状,所述第一其余轮廓线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平滑过渡连接的第一曲线段.第二曲线段和第三曲线段,所述第一曲线段和所述第三曲线段的形状为外凸曲线状,所述第二曲线段的形状为内凹曲线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线段的最小曲率为8.3456e-5,最大曲率为0.5861;所述第二曲线段的最小曲率为0.0032,最大曲率为0.0059;所述第三曲线段的最小曲率为0.0112,最大曲率为0.03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由所述壳体本体与所述面板拼接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包覆于所述壳体本体后部的后面板,该后面板具有位于所述壳体本体后面的后面板后部、位于所述壳体本体两侧的后面板侧部和位于所述壳体本体下方的后面板底部,所述后面板的侧面轮廓线包括由所述后面板侧部的外侧面与所述后面板后部的外侧面过渡形成的第二过渡轮廓线.由所述后面板侧部的外侧面与所述后面板底部的外侧面过渡形成的第三过渡轮廓线和其余的第二其余轮廓线,且所述第二其余轮廓线与所述第一其余轮廓线之间的间距由下至上逐渐增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其余轮廓线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平滑过渡连接的第四曲线段和第五曲线段,所述第四曲线段的形状为外凸曲线状,所述第五曲线段的形状为内凹曲线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曲线段的最小曲率为0.0032,最大曲率为0.0083,所述第五曲线段的最小曲率为0.0112,最大曲率为0.0316。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过渡轮廓线与所述第一过渡轮廓线平滑过渡。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和/或所述后面板的边缘设置有装饰条。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条为钣金件、铝箔件或者塑料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条为电镀装饰条。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条与所述面板和/或所述后面板卡接或者粘接。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本体的侧面轮廓线包括由所述壳体本体的外侧面和外顶面形成的第四过渡轮廓线,该第四过渡轮廓线的形状为外凸曲线状。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过渡轮廓线的最小曲率为0.0022,最大曲率为0.1406。
1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和所述后面板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连接的第一驱动齿轮,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驱动连接的第二驱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齿轮驱动连接至所述第一传动部,所述第二驱动齿轮驱动连接至所述第二传动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20)还包括主动驱动部,所述主动驱动部包括主动驱动电机以及与所述主动驱动电机驱动连接的主动齿轮(24),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与所述主动齿轮(24)驱动连接的第一从动齿轮(21),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与所述主动齿轮(24)驱动连接的第二从动齿轮(22),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1)驱动连接至所述第一传动部,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2)驱动连接至所述第二传动部。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面板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动部包括绕所述主动齿轮(24)转动的后支架(30),所述后支架(30)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件(32),所述第一连接件(32)与所述面板(70)的下部铰接,所述第一连接件(32)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1)的驱动下沿所述第一轨迹运动;
所述第二传动部通过所述第一传动部上的导向限位结构可相对运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部上,所述第二传动部包括前支架(40),所述前支架(40)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42),所述第二连接件(42)与所述面板(70)上部铰接并在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2)的驱动下沿所述第二轨迹运动。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面板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支架(30)上设置有齿轮安装区,所述主动齿轮(24)、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1)和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2)均设置在所述齿轮安装区内,且所述主动齿轮(24)和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10)上,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后支架(30)上,所述齿轮安装区内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1)相啮合的第一弧形齿条结构(33);
所述前支架(4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2)相啮合的第二弧形齿条结构(43);
所述第一弧形齿条结构(33)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1)的驱动下带动所述后支架(30)上的所述第一连接件(32)沿所述第一轨迹移动,所述第二弧形齿条结构(43)在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2)的驱动下带动所述前支架(40)上的所述第二连接件(42)沿所述第二轨迹移动,所述第一连接件(32)、所述第二连接件(42)以及所述面板(70)三者的连接位置之间的相对距离不变。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面板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安装区包括设置在所述后支架(30)上的远离所述前支架(40)一侧的安装板(50),所述安装板(50)与所述第一弧形齿条结构(33)所在的侧壁形成安装凹槽,所述主动齿轮(24)、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1)和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2)均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凹槽内;
所述安装板(50)上设置有第一弧形滑槽(34)、输出轴孔和第二安装轴(31);
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1)的第一安装轴(112)穿设在所述第一弧形滑槽(34)内;
与所述主动齿轮(24)驱动连接的所述主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设在所述输出轴孔中;
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轴(31)上。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面板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40)上设置有第一弧形导向槽(47),所述第二弧形齿条结构(43)设置在所述第一弧形导向槽(47)内,所述前支架(40)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二弧形齿条结构(43)的分度圆同心设置的内侧弧形壁面(45)和外侧弧形壁面(46),所述导向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内侧弧形壁面(45)一侧和/或所述外侧弧形壁面(46)一侧。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面板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限位结构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后支架(30)上的多个导向限位轮(35),多个所述导向限位轮(35)包括设置在所述内侧弧形壁面(45)一侧的第一组导向限位轮和设置在所述外侧弧形壁面(46)一侧的第二组导向限位轮,所述第一组导向限位轮与所述第二组导向限位轮之间形成所述前支架(40)的导向空间。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面板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40)上还包括第二弧形导向槽(41),所述第二弧形导向槽(41)与所述第二弧形齿条结构(43)的分度圆同心,所述导向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后支架(30)上的至少一个位于所述第二弧形导向槽(41)内的第一导向限位轮(37),所述第一导向限位轮(37)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2)相配合,通过所述第一弧形导向槽(47)和所述第二弧形导向槽(41)限定所述前支架(40)的运动轨迹。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面板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限位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内侧弧形壁面(45)一侧的至少一个第二导向限位轮(36),所述第二导向限位轮(36)抵接在所述内侧弧形壁面(45)上,并与所述第一导向限位轮(37)相配合,限定所述前支架(40)的运动轨迹。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面板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40)上远离所述第二连接件(4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止挡件(44),所述第一止挡件(44)设置在所述内侧弧形壁面(45)上,并与所述第二导向限位轮(36)相对应。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面板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驱动机构还包括运动盖(60),所述运动盖(60)固定设置在所述后支架(30)上,所述前支架(40)位于所述运动盖(60)与所述后支架(30)之间。
30.根据权利要求21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面板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10)包括驱动盒(11)和驱动盖(12),所述驱动盖(12)与所述驱动盒(11)配合将所述驱动部(20)和所述传动部封装于所述驱动盒(11)内。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面板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盒(11)包括底板和位于所述底板边缘的侧板,所述驱动部(20)和所述传动部设置在所述底板与所述侧板构成的空间内,所述侧板包括与所述后支架(30)的下边缘相配合的第一弧壁段(115)和与所述后支架(30)的上边缘相配合的第二弧壁段(113),所述后支架(30)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弧壁段(115)配合的第一滚轮(38)和与所述第二弧壁段(113)配合的第二滚轮(39)。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面板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
第一通孔(111),所述主动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上远离所述传动部的一侧,所述主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从所述第一通孔(111)内伸出并与所述主动齿轮(24)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1)的所述第一安装轴(112),所述第一安装轴(112)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并与所述侧板同向延伸,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轴(112)上;
第二止挡件,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并限定所述第一连接件(31)的运动位置,所述第二止挡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止挡轴(114)和套设在所述止挡轴(114)上的止挡轮,所述后支架(30)的下边缘卡设在所述止挡轮上并可相对所述止挡轮移动。
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10)内还设置有控制所述传动部的运动位置的微动开关(90),所述微动开关(90)与所述驱动部(20)电连接。
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驱动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空调器的两端,两个所述面板驱动机构分别与所述面板(70)驱动连接。
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空调器的出风口(810)的导风机构(8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机构(80)包括:
导风板(821),沿所述空调器的轴向方向延伸并且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出风口(810);
所述导风板(821)具有至少部分隐藏在所述空调器的壳体(830)内的第一位置。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821)还具有伸出所述出风口(810)的第二位置。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的壳体(830)上设有与所述导风板(821)外表面形状相配合的凹部。
38.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空调器的壳体(830)上的所述出风口(810)所在位置的上侧和/或下侧。
39.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机构(80)还包括多个扫风叶片(822),且所述扫风叶片(82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导风板(821)上。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821)具有内腔,所述扫风叶片(822)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导风板(821)的内腔中,所述导风机构(80)还设置有与多个所述扫风叶片(822)的第一端驱动连接的传动机构(823),所述传动机构(823)设置在所述内腔中。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设置有与所述传动机构(823)驱动连接的第一电机(841),所述第一电机(841)设置在所述导风板(821)上。
42.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821)包括内板(8211)和外板(8212),所述内板(8211)与所述外板(8212)之间可拆卸地连接并配合形成所述内腔。
43.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设置有与所述导风板(821)驱动连接的第二电机(842),所述第二电机(842)设置在所述空调器的壳体(830)上。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842)的输出轴连接有齿轮(851),所述导风板(821)上连接有与所述齿轮(851)配合的齿条(852),所述第二电机(842)的输出轴通过所述齿轮(851)和所述齿条(852)带动所述导风板(821)转动。
45.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842)的输出轴与所述导风板(821)之间通过摆杆(853)连接,所述第二电机(842)的输出轴通过所述摆杆(853)带动所述导风板(21)转动。
46.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设置有与所述传动机构(823)驱动连接的第一电机(841)和与所述导风板(821)驱动连接的第二电机(842),所述第二电机(842)设置在所述空调器的壳体(830)上,所述第二电机(842)的输出轴与所述导风板(821)之间通过摆杆(853)连接,所述第二电机(842)的输出轴通过所述摆杆(853)带动所述导风板(821)转动,所述摆杆(853)上设置有安装座(854),所述第一电机(841)设置在所述安装座(854)上。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853)与所述导风板(82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导风板(821)的第二端与辅助摆架(855)连接,所述辅助摆架(855)的第一端枢转连接在所述壳体(830)上,所述辅助摆架(855)的第二端与所述导风板(821)的第二端连接。
CN201310426001.8A 2013-09-17 2013-09-17 空调器 Pending CN1044567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26001.8A CN104456717A (zh) 2013-09-17 2013-09-17 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26001.8A CN104456717A (zh) 2013-09-17 2013-09-17 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56717A true CN104456717A (zh) 2015-03-25

Family

ID=52903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26001.8A Pending CN104456717A (zh) 2013-09-17 2013-09-17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56717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90245A (zh) * 2015-07-14 2015-10-2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驱动机构
CN105423523A (zh) * 2016-01-04 2016-03-2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驱动装置
CN106287990A (zh) * 2016-09-30 2017-01-04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挂机
CN106482313A (zh) * 2016-10-21 2017-03-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封闭式空调外壳及具有其的封闭式空调
CN107560134A (zh) * 2017-09-04 2018-01-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内机面板和空调室内机、空调器
CN110594858A (zh) * 2019-08-27 2019-12-2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内机
CN111351204A (zh) * 2020-04-13 2020-06-30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式出风调节装置和空调器
WO2020238107A1 (zh) * 2019-05-31 2020-12-0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导风装置、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系统
CN112361570A (zh) * 2020-10-27 2021-02-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口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47455A (ja) * 2003-11-13 2005-06-09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CN201269585Y (zh) * 2008-04-30 2009-07-0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02313347A (zh) * 2010-07-02 2012-01-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机及空调机室内机
CN102345924A (zh) * 2011-10-20 2012-02-0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出风装置
CN202902570U (zh) * 2012-11-09 2013-04-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203024367U (zh) * 2013-01-16 2013-06-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面板驱动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分体机
CN203628975U (zh) * 2013-09-17 2014-06-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47455A (ja) * 2003-11-13 2005-06-09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CN201269585Y (zh) * 2008-04-30 2009-07-0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02313347A (zh) * 2010-07-02 2012-01-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机及空调机室内机
CN102345924A (zh) * 2011-10-20 2012-02-0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出风装置
CN202902570U (zh) * 2012-11-09 2013-04-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203024367U (zh) * 2013-01-16 2013-06-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面板驱动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分体机
CN203628975U (zh) * 2013-09-17 2014-06-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90245A (zh) * 2015-07-14 2015-10-2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驱动机构
CN104990245B (zh) * 2015-07-14 2017-10-1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驱动机构
CN105423523A (zh) * 2016-01-04 2016-03-2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驱动装置
CN105423523B (zh) * 2016-01-04 2019-07-2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驱动装置
WO2018058744A1 (zh) * 2016-09-30 2018-04-05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挂机
CN106287990A (zh) * 2016-09-30 2017-01-04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挂机
CN106482313A (zh) * 2016-10-21 2017-03-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封闭式空调外壳及具有其的封闭式空调
CN107560134A (zh) * 2017-09-04 2018-01-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内机面板和空调室内机、空调器
CN107560134B (zh) * 2017-09-04 2024-03-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内机面板和空调室内机、空调器
WO2020238107A1 (zh) * 2019-05-31 2020-12-0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导风装置、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系统
CN110594858A (zh) * 2019-08-27 2019-12-2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内机
CN110594858B (zh) * 2019-08-27 2021-09-2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内机
CN111351204A (zh) * 2020-04-13 2020-06-30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式出风调节装置和空调器
CN112361570A (zh) * 2020-10-27 2021-02-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口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28975U (zh) 空调器
CN104456717A (zh) 空调器
CN203024367U (zh) 面板驱动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分体机
CN103925687B (zh) 面板驱动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分体机
CN105020874B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105020873B (zh) 运动机构、面板机构及家用电器
CA2845260C (en) Indoor air-conditioner provided with air deflector
CN203258824U (zh) 空调器
JP5931218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03574767B (zh) 具有导风叶片组件的立式空调器
CN105864889B (zh) 空调器
CN103982998A (zh) 空调器
CN103807992B (zh) 空调器
CN203964297U (zh) 空调器
CN203364364U (zh) 空调器
CN103542442B (zh) 面板自动开合的吸油烟机及面板自动开合方法
CN102012082B (zh) 分体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的侧出风结构
CN202868861U (zh) 具有投影功能的空调器
CN202902570U (zh) 空调器
CN107917521A (zh) 一种导风板结构及空调器
CN207911174U (zh) 一种家用电器控制面板的运动机构
CN112377988B (zh) 出风口结构及空调柜机
CN202254165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05403091U (zh) 出风调节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4920563U (zh) 一种门轴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