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54433B - 流体转移方法 - Google Patents

流体转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54433B
CN104454433B CN201410649981.2A CN201410649981A CN104454433B CN 104454433 B CN104454433 B CN 104454433B CN 201410649981 A CN201410649981 A CN 201410649981A CN 104454433 B CN104454433 B CN 1044544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ool
channel
piston
passage
containing caviti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4998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54433A (zh
Inventor
龚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Sanmu Yunchuang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64998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544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544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54433A/zh
Priority to AU2015100442A priority patent/AU2015100442A4/en
Priority to IE20150330A priority patent/IE20150330A1/en
Priority to IES20150303A priority patent/IES86679B2/en
Priority to GBGB1520106.4A priority patent/GB201520106D0/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544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544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rtable Nailing Machines And Staplers (AREA)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活塞的往复运动将流体转移的方法。所述流体转移方法包括步骤a1.活塞从位置B运动到下止点的过程中,阀芯从位置E转动到位置D;a2.活塞从下止点运动到位置B的过程中,阀芯从位置D转动到位置C;a3.活塞从位置B运动到位置A的过程中,阀芯保持在位置C;a4.活塞从位置A运动到上止点的过程中,阀芯从位置C转动到位置D;a5.活塞从上止点运动到位置A的过程中,阀芯从位置D转动到位置E;a6.活塞从位置A运动到位置B的过程中,阀芯保持在位置E;流体的输入步骤为a2→a3→a4,流体的输出步骤为a5→a6→a1。本方法可根据联接的介质类型实现抽水、扬水、压缩气体、抽取气体的功能。

Description

流体转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转移方法,尤其但不排它地涉及一种利用活塞的往复运动将流体转移的方法。
背景技术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大致是:活塞向下运动,混合可燃气体进入汽缸;活塞向上运动压缩可燃气体;火花塞点燃可燃气体使其爆炸,爆炸后的高温高压气体对活塞作功,使活塞往下运动,活塞通过连杆,将活塞的直线运动转换为曲轴的旋转运动;由于惯性的作用,曲轴继续转动,曲轴通过连杆将曲轴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活塞的直线运动,活塞向上推送废气,使其排出汽缸。简而言之,吸气→压缩→作功→排气。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能否在现有内燃机的结构基础上进行改造,去除“压缩→作功”过程,保留“吸气→排气”过程,进而将改造后的装置用在抽气或者压缩空气或者抽水或者扬水的场合。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并提供一种利用活塞的往复运动将流体转移的方法。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流体转移方法,其包括将流体从输入通道输入的步骤,将流体从输出通道输出的步骤,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1.活塞从位置B运动到下止点的过程中,阀芯从位置E转动到位置D;
a2.活塞从下止点运动到位置B的过程中,阀芯从位置D转动到位置C;
a3.活塞从位置B运动到位置A的过程中,阀芯保持在位置C;
a4.活塞从位置A运动到上止点的过程中,阀芯从位置C转动到位置D;
a5.活塞从上止点运动到位置A的过程中,阀芯从位置D转动到位置E;
a6.活塞从位置A运动到位置B的过程中,阀芯保持在位置E;
具体地,a1至a3中的阀芯的位置变化是通过活塞与阀芯的联动实现的,a4至a6中的阀芯的位置变化是通过与阀芯联接的复位构件实现的。流体的输入步骤为a2→a3→a4,流体的输出步骤为a5→a6→a1。
有利地,阀芯位于位置C时,阀芯的第二通道与输入通道连通,阀芯的第一通道与收纳腔连通。阀芯位于位置D时,阀芯的第二通道同时与输入通道和输出通道不连通,阀芯的第一通道与收纳腔连通。阀芯位于位置E时,阀芯的第二通道与输出通道连通,阀芯的第一通道与收纳腔连通。
具体地,将阀芯的第一通道的末端和第二通道的末端与汇流腔连通,将第一通道与主体的收纳腔始终连通,阀芯的第二通道借助触发端与所述触发单元的配合以及复位构件实现以择一的方式与主体的输入通道或者输出通道连通。
具体地,活塞与阀芯的联动是这样实现的:将切换单元的摆臂的固定端与阀芯可拆卸联接,使摆臂的触发端与触发单元的触发轮配合;将切换单元的阀芯设置在阀腔内,使阀芯可以在阀腔内自由且密闭式转动。曲轴的转动带动活塞在收纳腔内作往复运动,曲轴通过带轮与所述触发单元的主带轮联动。
具体地,所述切换单元的摆臂的触发端与触发单元的触发块配合,将触发块设置成绕主带轮的轴线转动,触发块设置有与切换单元的触发端配合的圆弧面,第四带的轮转动使触发块与切换单元的触发端配合,触发块带动触发端运动,进而带动阀芯转动,使与第二通道的末端连通的通道由所述主体的输出通道切换到输入通道。
具体地,复位构件的首端与摆臂联接,复位构件的末端与所述主体联接,复位构件带动切换单元运动,使与第二通道的末端连通的通道由主体的输入通道切换到输出通道。
有利地,第二通道的宽度小于所述主体的输出通道的末端与输入通道的末端间的最小边距。第一通道的首端随阀芯转动形成的摆动范围的宽度小于所述主体的收纳腔的末端的收口宽度。
具体地,将输入通道的首端和输出通道的首端延伸到主体的外表面。将阀芯的第一通道的首端和第二通道的首端设置成沿阀芯的径向延伸到阀芯的外周面。
所述流体转移方法的工作原理如下:
外界的动力源通过皮带带动第一带轮转动,第一带轮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啮合带动第二带轮转动,第二带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三带轮转动,第三带轮通过键联接带动曲轴转动,曲轴通过连杆带动活塞往复运动的同时,曲轴也通过键联接带动次带轮转动,次带轮通过皮带带动主带轮转动,主带轮通过键联接带动触发轮转动,即触发块绕主带轮的轴线转动。
触发块碰到摆臂的触发端并推动触发端转动,即摆臂带动阀芯转动,当触发块的圆弧面与触发端相切时,触发端不再被转动,阀芯保持在当前位置。触发块继续转动,当触发块脱离摆臂的触发端时,摆臂在复位构件的作用下,摆臂复位到初始位置,同时带动阀芯转回并保持在原来位置。
因此,活塞从下止点运动到位置B再运动到位置A的过程中,阀芯从位置D转动到位置C再保持在位置C,实现了阀芯的第二通道与输入通道由不连通状态转换到连通状态,并使第二通道和输入通道保持在连通状态,而第一通道始终与收纳腔保持连通状态,从而,流体从输入通道进入阀芯的第二通道,再经过汇流腔进入第一通道,最终进入收纳腔。
活塞继续运动,从位置A运动到上止点的过程中,阀芯从位置C转动到位置D,实现了阀芯的第二通道与输入通道由连通状态转换到不连通状态,流体被保持在由收纳腔、第一通道、汇流腔及第二通道组成的空间中。活塞继续运动,从上止点运动到位置A再运动到位置B的过程中,阀芯从位置D转动到位置E再保持在位置E,实现了阀芯的第二通道与输入通道由不连通状态转换到连通状态,并保持在连通状态,被保持在收纳腔中的流体依次通过第一通道、汇流腔、第二通道、输出通道。
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触发块与触发端的间歇式联动将活塞的提拉和下压动作与阀芯的转动结合起来,实现收纳腔与输入通道或者输出通道的切换式独立连通,即第二通道以择一的方式与输入通道或者输出通道连通,而收纳腔始终与第一通道连通。因此,
1. 当输入通道联接水源时,由于收纳腔内的活塞的提拉动作,可在收纳腔内形成一个负压区,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可将输入通道端口附近的水通过第二通道和第一通道压入收纳腔。由于收纳腔内的活塞的下压动作,可将收纳腔内的水通过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压出输出通道的端口,因液体的近似不可压缩性,输出通道的端口可输出有等压力的水流,依据本方法制作的装置可做抽水泵或者扬水泵使用,即使与输入通道联接的水管内还留有空气的情况下。
2. 当输入通道联接大气时,由于收纳腔内的活塞的提拉动作,可在收纳腔内形成一个负压区,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可将输入通道端口附近的空气通过第二通道和第一通道压入收纳腔。由于收纳腔内的活塞的下压动作,可将收纳腔内的空气通过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压出输出通道的端口,因气体的可压缩性,输出通道的端口可输出小压力的气流,若将输出通道联接储气罐,则依据本方法制作的装置可做空气压缩机使用。
3. 当输入通道联接一密闭容器,而输出通道联接大气时,由于收纳腔内的活塞的提拉动作,可在收纳腔内形成一个负压区,在密闭容器的当前气压的作用下,可将密闭容器内的气体通过第二通道和第一通道压入收纳腔。由于收纳腔内的活塞的下压动作,可将收纳腔内的气体通过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压出输出通道的端口,进入大气,因此,依据本方法制作的装置可做抽气泵使用。
附图说明
在下面参照附图对作为非限制性实施例给出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本发明及其优越性将得到更好的理解,附图如下:
图1是依据本发明公开的流体转移方法制作的装置的立体图(后视角);
图2是图1前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图1中的流体转移装置的主要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图1中的流体转移装置保留主体、切换单元、触发单元及活塞单元的立体图;
图5是图4的剖切立体图;
图6-图9是图5的正视图(活塞处于不同位置);
图10是主体的立体图;
图11是沿四个收纳腔的轴线所在平面剖切后的主体的正视图;
图12是切换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13-图14是阀芯的不同方向的剖切立体图;
图15是触发轮的立体图;
图16是图15的触发轮移去一个固定片的正视图;
图17是图15的触发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8是传动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主体;101.收纳腔;102.阀腔;103.输入通道;104.输出通道;105.通风孔;2.切换单元;201.摆臂;201a.触发端;201b.固定端;201c.喙状细杆;201d.喙;201e.杆;202.阀芯;202a.第一通道;202b.第二通道;202c.汇流腔;203.复位构件;3.触发单元;301.触发块;302.主带轮;303.第四支撑板;304.次带轮;305.触发轮;306.固定片;4.活塞单元;401.活塞;402.连杆;403.曲轴;404.缸套;5.传动单元;501.第一支撑板;502.第二支撑板;503.第三支撑板;504.第一齿轮;505.第二齿轮;506.第一带轮;507.第二带轮;508.第三带轮;509.第一支撑柱;510.第二支撑柱;511.叶片;512.第一转轴;513.第二转轴;6.入口;7.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区分构件的首端和末端,本申请将靠近阀芯202轴线的那端称之为该构件的末端,而远离阀芯202轴线的那端称之为首端。位置A为活塞靠近上止点位置,位置A与上止点间的距离大约为活塞行程的1/5处,位置B为活塞靠近下止点位置,位置B与下止点间的距离大约为活塞行程的1/5处。
在此,参照图1至3为本发明公开的流体转移装置,其包括主体1、切换单元2、触发单元3、活塞单元4、传动单元5。安装在底座上的电机将动力通过皮带传动到传动单元5,传动单元5通过皮带将动力传动到活塞单元4,活塞单元4同时也将动力传动到切换单元2,通过切换单元2与活塞单元4的联动实现流体从转移装置的入口6吸入,之后再从转移装置的出口7排出。
为了提高装置的转移效率,所述流体转移装置设置四个活塞单元4,四个活塞单元4以阀芯202的轴线为轴线环形均布阵列。将主体1上的四个输入通道103和四个输出通道104中的三个输入通道103和三个输出通道104用塞块密封,转移装置仅保留一个输入通道103和一个输出通道104,用管道联接输入通道103的首端形成转移装置的入口6,用管道联接输出通道104的首端形成转移装置的出口7。
转移装置工作后产生的热量通过前端设置的叶片511转走。
如图18所示,传动单元5设置有一个第一支撑板501、四个第二支撑板502、一个第三支撑板503、一个第一齿轮504、四个第二齿轮505、一个第一带轮506、四个第二带轮507、四个第三带轮508、八个第一支撑柱509、四个第二支撑柱510、一个叶片511、五条皮带、若干个调整高度的套筒。
四个第二支撑板502以第一支撑板501的中心线为轴线环形均布阵列,第一支撑板501末端设置的两个安装孔与第一支撑板501可拆卸联接,第二支撑板502的末端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带轮507,第二支撑板502的首端的中部设置有第三带轮508,第二带轮507和第三带轮508通过皮带进行等比传动。第二带轮507同轴设置有第二齿轮505,第二齿轮505和第二带轮507通过键联接实现同步转动。
第一支撑板50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带轮506,第一带轮506同轴设置有第一齿轮504,第一齿轮504和第一带轮506通过键联接实现同步转动。
第一带轮506和第二带轮507通过第一齿轮504与第二齿轮505啮合实现联动,传动比为2。第一带轮506通过皮带与外界的动力源联接,传动比为2。第三带轮508通过键联接与曲轴403实现等比转动,通过上述的设置,最终曲轴403与电机的转速比为4,通过减速,使得曲轴403可输出较大的扭矩给连杆402,进而使活塞401获得较大的提拉力和下压力,可对流体作更多的功。齿轮及皮带传动过程产生的热量通过转动的叶片511转走,叶片511通过键联接与第一带轮506同步转动。
联接第二带轮507和第二齿轮505的第二转轴513贯穿第二支撑板502,第二转轴513的两端分别各自部分插入第一支撑板501和第三支撑板503,这样的设置方案可限制第二转轴513的轴向自由度,省去了额外的限位零件,比如挡圈或者螺钉或者螺母。
联接第一带轮506和第一齿轮504的第一转轴512的两端分别各自通过轴承与第一支撑板501和第三支撑板503联接,轴承与第一支撑板501或者第三支撑板503过盈配合,轴承与第一转轴512过盈配合。叶片511安装在第一转轴512靠近第三支撑板503侧,并通过螺钉将叶片511紧固在第一转轴512上。
第一支撑板501和第三支撑板503通过第二支撑柱510可拆卸联接,第二支撑柱510的两端分别各自部分插入第一支撑板501和第三支撑板503,这样的设计方案可带来以下优点:1.可限制第二支撑柱510的轴向自由度和径向自由度,使得传动单元5在工作过程中避免零件位移而造成装置震动。2.提高了零件装配时的便利性,可通过第一支撑板501上的预制沉孔快速方便地放置第二支撑柱510,再将第三支撑板503上预制的沉孔方便且快速地套入第二支撑柱510。3.同时也最大限度的发挥第二支撑柱510的支撑作用,通过第二支撑柱510插入第一支撑板501或者第三支撑板503的那部分柱面支撑彼此,避免了紧固螺钉受径向剪切力的作用,使得螺钉仅仅受轴向的拉力作用。
第二支撑柱510将第一支撑板501和第三支撑板503隔开的空间用于设置齿轮和带轮,第一齿轮504和第二齿轮505共面设置,第一带轮506和第二带轮507及第三带轮508共面设置,为了实现共面设置可通过套筒来调整齿轮或者带轮的高度。
第一支撑板501通过第一支撑柱509与所述主体1可拆卸联接,第一支撑柱509的两端分别各自部分插入第一支撑板501和所述主体1,这样的设计方案可带来的优点如上所述。
如图10至11所示,所述主体1设置有四个收纳腔101、四个输入通道103、四个输出通道104、一个阀腔102。四个收纳腔101、四个输入通道103及四个输出通道104均以阀腔102的轴线为轴线环形均布阵列。一个输入通道103和一个输出通道104镜像设置于两个收纳腔101的中间区域。
收纳腔101的末端、输入通道103的末端及输出通道104的末端被设置成与阀腔102连通,输入通道103的首端和输出通道104的首端被设置成延伸到主体1的外表面,输入通道103的首端和输出通道104的首端的直径大于其末端的直径,且首端均设置有供外界联接用的螺纹。收纳腔101的末端设置有收口,输入通道103的末端和输出通道104的末端之间的距离小于输入通道103的首端和输出通道104的首端之间的距离,输入通道103或者输出通道104与收纳腔101间设置有贯穿所述主体1的通风孔105,主体1产生的热量可通过通风孔105中的气流将热量转走。
如图12至14及图4所示,所述切换单元2包括具有触发端201a和固定端201b的摆臂201,具有第一通道202a、第二通道202b及汇流腔202c的阀芯202,使切换单元2复位的复位构件203,这里的弹性构件以拉伸弹簧203为例。摆臂201的固定端201b与阀芯202通过四组螺钉可拆卸联接,摆臂201的触发端201a与触发单元3配合。所述切换单元2被设置成可在阀腔102内自由且密闭式转动,通过阀芯202的两端设置的挡圈将阀芯202轴向限位在阀腔102内。
参照图12,摆臂201的固定端201b和触发端201a平行设置,触发端201a和固定端201b通过立臂连接,立臂垂直固定端201b,触发端201a的中部设置有一个与拉伸弹簧203配合的通孔,位于触发端201a远离立臂侧设置喙状细杆201c,喙状细杆201c的喙201d与杆201e的夹角为钝角,喙201d的端部采用圆角过渡,喙201d与杆201e的连接处均采用圆角过渡。
参照图13,阀芯202具有和所述主体1的阀腔102对应的轮廓,阀芯202的中部设置有汇流腔202c,沿阀芯202径向均布有八个圆柱状通道,将其中的四个圆柱状通道作为第一通道202a,将剩下的四个圆柱状通道作为第二通道202b,第一通道202a和第二通道202b的直径一致,第一通道202a和第二通道202b交替布置。第一通道202a的末端和第二通道202b的末端被设置成与汇流腔202c连通,第一通道202a的首端和第二通道202b的首端被设置成沿阀芯202的径向延伸到阀芯202的外周面,阀芯202中部的汇流腔202c只能通过第一通道202a和第二通道202b与外界连通。阀芯202还设置有四个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用于紧固摆臂201的固定端201b。阀芯202还设置有贯穿阀芯202的通风孔105,所述通风孔105位于第一通道202a和第二通道202b之间,所述通风孔105不与第一通道202a或者第二通道202b相通。
如图3所示,所述触发单元3包括触发轮305、主带轮302、第四支撑板303、次带轮304。
触发轮305通过轴键配合与主带轮302实现同步转动,主带轮302通过皮带与次带轮304实现传动,传动比为2,次带轮304通过键联接与曲轴403实现同步转动。触发轮305与主带轮302的传动轴贯穿第四支撑板303,且可在第四支撑板303的对应孔内自由转动,第四支撑板303通过两组螺钉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二支撑板502上。
如图15至17所示,触发轮305包括两个圆盘状的固定片306、两个圆弧状的触发块301及四个铆钉。两个触发块301沿固定片306的径向均布且对称设置,弧状开口相对设置。两个触发块301被两个固定片306夹持,每个触发块301的首尾两端通过铆钉与两个固定片306紧固。每个固定片306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与转轴及键配合的通孔。
如图4至9示出了活塞401位于不同位置时切换单元2的转动位置,以及触发端201a与触发轮305的配合情况,同时也示出了收纳腔101、第一通道202a、第二通道202b、输入通道103及输出通道104的连通情况。
所述活塞单元4包括设置有活塞环的活塞401、连杆402、曲轴403及无底无盖的缸套404,缸套404包裹所述主体1的收纳腔101,曲轴403的转动带动活塞401在收纳腔101内作往复运动,曲轴403通过带轮与所述触发单元3的主带轮302联动。
参照图4,活塞401位于提拉的极限位置,即上止点位置。触发端201a的中部设置的通孔被拉伸弹簧203联接,拉伸弹簧203的另一端与设置在主体1上的第一支撑柱509联接,由于拉伸弹簧203的弹力作用,使得触发端201a逆时针转动,直到触发端201a的喙状细杆201c碰到左侧的第一支撑柱509,此时,触发端201a的喙201d的端部位于触发轮305的两个触发块301的中部,且与触发块301具有一定的距离。阀芯202的第二通道202b与主体1的输出通道104连通,阀芯202的第一通道202a与主体1的收纳腔101连通。
参照图7,活塞401下压的过程中,触发轮305顺时针转动,触发轮305转动一定角度后,活塞401靠近到收纳腔101的收口处,即位置B时,触发块301碰到触发端201a的喙201d的端部,之后,活塞401继续下压,同时触发块301推送触发端201a转动,阀芯202也随着转动,第二通道202b与输出通道104渐渐错开,直到活塞401下压到极限位置,即下止点位置,第二通道202b与输出通道104完全不连通,即位置D,如图8所示。
活塞401在曲轴403的带动下从下止点往位置B移动的同时,触发轮305继续顺时针转动,触发块301也继续带动阀芯202转动,第二通道202b渐渐切入输入通道103,直到第二通道202b与输入通道103完全连通,即阀芯从位置D转动到位置C,此时,活塞401位于图9中的虚线位置,触发块301位于图9中的虚线位置。
活塞401继续提拉,从位置B往位置A移动,触发轮305继续顺时针转动,由于触发块301的圆弧面与触发端201a的喙201d的端部相切,所以,转动中的触发块301的圆弧面不会继续推送触发端201a的喙201d的端部转动,即阀芯202停止转动并保持在当前位置C,实现了保持第二通道202b与输入通道103的连通状态。
参照图9,活塞401继续提拉,从位置A往上止点移动,触发轮305继续顺时针转动,当活塞401提拉到上止点位置时,触发轮305的触发块301与触发端201a脱离,由于拉伸弹簧203的作用,使阀芯202顺时针回转,阀芯从位置C经过位置D往位置E转动,直到触发端201a的喙状细杆201c碰到左侧的第一支撑柱509,阀芯停止转动,并保持在当前位置E,即第二通道202b由输入通道103切换到输出通道104,并保持在输出通道104。至此,一个运动周期完成。
一个运动周期中,第二通道202b由输出通道104切换到输入通道103,再由输入通道103切换到输出通道104,阀芯202的第二通道202b借助触发端201a与所述触发单元3的配合以及拉伸弹簧203实现以择一的方式与主体1的输入通道103或者输出通道104连通。在阀芯202的转动过程中,第一通道202a始终与收纳腔101连通。这样的效果可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实现:第二通道202b的宽度小于所述主体1的输出通道104的末端与输入通道103的末端间的最小边距。第一通道202a的首端随阀芯202转动形成的摆动范围的宽度小于所述主体1的收纳腔101的末端的收口宽度。
本发明公开的流体转移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外界的动力源通过皮带带动第一带轮506转动,第一带轮506通过第一齿轮504与第二齿轮505的啮合带动第二带轮507转动,第二带轮507通过皮带带动第三带轮508转动,第三带轮508通过键联接带动曲轴403转动,曲轴403通过连杆402带动活塞401往复运动的同时,曲轴403也通过键联接带动次带轮304转动,次带轮304通过皮带带动主带轮302转动,主带轮302通过键联接带动触发块301绕主带轮302的轴线转动;触发块301碰到摆臂201的触发端201a并推送触发端201a转动,即摆臂201带动阀芯202转动,阀芯202转动过程中将第二通道202b从主体1的输出通道104切换到输入通道103并保持在输入通道103,而第一通道202a始终与收纳腔101连通,活塞401做提拉动作使流体依次通过输入通道103、第二通道202b、汇流腔202c、第一通道202a、收纳腔101。触发块301继续转动,当触发块301脱离摆臂201的触发端201a时,摆臂201在拉伸弹簧203的作用下,摆臂201复位到初始位置,同时带动阀芯202转回原来位置,即阀芯202的第二通道202b从主体1的输入通道103切换回输出通道104并保持在输出通道104,而第一通道202a始终与收纳腔101连通,活塞401做下压动作将流体压出收纳腔101,流体依次通过第一通道202a、汇流腔202c、第二通道202b、输出通道104。
以下介绍本发明公开的流体转移装置的具体应用。
1. 将本装置的入口6通过水管联接水井,出口7通过水管联接蓄水塔。由于收纳腔101内的活塞401的提拉动作,可在收纳腔101内形成一个负压区,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可将与入口6联接的水管内的空气通过输入通道103进入第二通道202b,再经过汇流腔202c进入第一通道202a,最终空气被压入收纳腔101。由于收纳腔101内的活塞401的下压动作,可将收纳腔101内的空气通过第一通道202a压入汇流腔202c,再通过第二通道202b进入输出通道104,进而沿着出口7的水管进入蓄水塔。
与入口6联接的水管中的空气被完全转移走后,由于收纳腔101内的活塞401的提拉动作,可在收纳腔101内形成一个负压区,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可将水井里的水通过第二通道202b和第一通道202a压入收纳腔101。由于收纳腔101内的活塞401的下压动作,可将收纳腔101内的水通过第一通道202a和第二通道202b压出输出通道104的端口,因液体的近似不可压缩性,输出通道104的端口可输出有等压力的水流,因此出口7处的水流可借助压力通过水管爬升一定高度后进入蓄水塔。所以本装置可将一定深度的水井里的水转移到一定高度的蓄水塔内。即使与入口6联接的水管内还留有空气的情况下,本装置也能实现水的抽取与压出。
2. 将本装置的入口6联接大气,出口7通过管道联接储气罐。由于收纳腔101内的活塞401的提拉动作,可在收纳腔101内形成一个负压区,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可将入口6附近的空气通过第二通道202b和第一通道202a压入收纳腔101。由于收纳腔101内的活塞401的下压动作,可将收纳腔101内的空气通过第一通道202a和第二通道202b压出输出通道104的端口,因气体的可压缩性,输出通道104的端口可输出小压力的气流,当这些小压力的气流通过储气罐汇集后,可形成一个有一定压力的气团,即本装置可当空气压缩机使用。
3. 将本装置的入口6联接一密闭容器,而出口7联接大气。由于收纳腔101内的活塞401的提拉动作,可在收纳腔101内形成一个负压区,在密闭容器的当前气压的作用下,可将密闭容器内的气体通过第二通道202b和第一通道202a压入收纳腔101。由于收纳腔101内的活塞401的下压动作,可将收纳腔101内的气体通过第一通道202a和第二通道202b压出输出通道104的端口,进入大气,因此则本装置可将密闭容器内的气体抽出,使密闭容器内的气压降低。所以本装置可当抽气泵使用。

Claims (6)

1.一种流体转移方法,其包括将流体从输入通道(103)输入的步骤,将流体从输出通道(104)输出的步骤,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1.活塞(401)从位置B运动到下止点的过程中,阀芯(202)从位置E转动到位置D;
a2.活塞(401)从下止点运动到位置B的过程中,阀芯(202)从位置D转动到位置C;
a3.活塞(401)从位置B运动到位置A的过程中,阀芯(202)保持在位置C;
a4.活塞(401)从位置A运动到上止点的过程中,阀芯(202)从位置C转动到位置D;
a5.活塞(401)从上止点运动到位置A的过程中,阀芯(202)从位置D转动到位置E;
a6.活塞(401)从位置A运动到位置B的过程中,阀芯(202)保持在位置E;
a1至a3中的阀芯(202)的位置变化是通过活塞(401)与阀芯(202)的联动实现的,a4至a6中的阀芯(202)的位置变化是通过与阀芯(202)联接的复位构件(203)实现的;
流体的输入步骤为a2→a3→a4,流体的输出步骤为a5→a6→a1;
位置A为活塞(401)靠近上止点位置,位置A与上止点间的距离大约为活塞行程的1/5处;
位置B为活塞(401)靠近下止点位置,位置B与下止点间的距离大约为活塞行程的1/5处;
阀芯(202)位于位置C时,阀芯(202)的第二通道(202b)与输入通道(103)连通,阀芯(202)的第一通道(202a)与收纳腔(101)连通;
阀芯(202)位于位置D时,阀芯(202)的第二通道(202b)同时与输入通道(103)和输出通道(104)不连通,阀芯(202)的第一通道(202a)与收纳腔(101)连通;
阀芯(202)位于位置E时,阀芯(202)的第二通道(202b)与输出通道(104)连通,阀芯(202)的第一通道(202a)与收纳腔(101)连通;
阀芯(202)的第一通道(202a)和第二通道(202b)通过汇流腔(202c)始终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体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401)与阀芯(202)的联动是这样实现的:
将切换单元(2)的摆臂(201)的固定端(201b)与阀芯(202)可拆卸联接,使摆臂(201)的触发端(201a)与触发单元(3)的触发轮(305)配合,将切换单元(2)的阀芯(202)设置在阀腔(102)内,使阀芯(202)可以在阀腔(102)内自由且密闭式转动,曲轴(403)的转动带动活塞(401)在收纳腔(101)内作往复运动,曲轴(403)通过带轮与所述触发单元(3)的主带轮(302)联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流体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触发轮(305)上设置触发块(301),所述切换单元(2)的摆臂(201)的触发端(201a)与触发块(301)配合,将触发块(301)设置成绕主带轮(302)的轴线转动,触发块(301)设置有与切换单元(2)的触发端(201a)配合的圆弧面,主带轮(302)转动使触发块(301)与切换单元(2)的触发端(201a)配合,触发块(301)带动触发端(201a)运动,进而带动阀芯(202)转动,使与第二通道(202b)的末端连通的通道由主体(1)的输出通道(104)切换到输入通道(1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体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芯(202)与复位构件(203)的联接关系为:
复位构件(203)的首端与摆臂(201)联接,复位构件(203)的末端与主体(1)联接,复位构件(203)带动切换单元(2)运动,使与第二通道(202b)的末端连通的通道由主体(1)的输入通道(103)切换到输出通道(104);
第二通道(202b)的宽度小于主体(1)的输出通道(104)的末端与输入通道(103)的末端间的最小边距。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流体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通道(103)的首端和输出通道(104)的首端被设置成延伸到主体(1)的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流体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芯(202)具有以下结构:第一通道(202a)的首端和第二通道(202b)的首端被设置成沿阀芯(202)的径向延伸到阀芯(202)的外周面。
CN201410649981.2A 2014-11-15 2014-11-15 流体转移方法 Active CN1044544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49981.2A CN104454433B (zh) 2014-11-15 2014-11-15 流体转移方法
AU2015100442A AU2015100442A4 (en) 2014-11-15 2015-04-07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fluid
IE20150330A IE20150330A1 (en) 2014-11-15 2015-09-10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fluid
IES20150303A IES86679B2 (en) 2014-11-15 2015-09-10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fluid
GBGB1520106.4A GB201520106D0 (en) 2014-11-15 2015-11-16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flui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49981.2A CN104454433B (zh) 2014-11-15 2014-11-15 流体转移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54433A CN104454433A (zh) 2015-03-25
CN104454433B true CN104454433B (zh) 2016-08-24

Family

ID=52901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49981.2A Active CN104454433B (zh) 2014-11-15 2014-11-15 流体转移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54433B (zh)
AU (1) AU2015100442A4 (zh)
GB (1) GB201520106D0 (zh)
IE (2) IES86679B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85332A (zh) * 2019-12-16 2020-04-10 米铁山 一种并联式液体输送驱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2638A (ja) * 1997-07-02 1999-01-26 Tochigi Fuji Ind Co Ltd ラジアルピストンポンプとこれを備えるカップリング
US20110283878A1 (en) * 2004-10-28 2011-11-24 Nordson Corporation Rotary Pump
CN202300894U (zh) * 2011-11-07 2012-07-04 重庆气体压缩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扇形高压压缩机
CN202811258U (zh) * 2012-08-09 2013-03-20 重庆气体压缩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W型五级往复活塞式天然气压缩机
DE102013219843A1 (de) * 2013-02-26 2014-08-28 Continental Teves Ag & Co. Ohg Hydraulische Arbeitsmaschin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IES20150303A2 (en) 2016-05-18
IES86679B2 (en) 2016-07-27
IE20150330A1 (en) 2016-05-18
AU2015100442A4 (en) 2015-05-14
GB201520106D0 (en) 2015-12-30
CN104454433A (zh) 2015-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94124A (zh) 一种齿轮齿条缸及具有其的夹紧装置
CN104454433B (zh) 流体转移方法
CN104373318B (zh) 流体转移装置
CN104533744B (zh) 流体转移方法
CN204226137U (zh) 流体转移装置
CN209818239U (zh) 柱塞式流体压缩机
CN203809232U (zh) 多缸及轴承与齿轮组合连杆式同平面压缩机
US11002296B2 (en) Pressure controlled hydraulic engine
CN104373544B (zh) 流体转移装置的传动单元
RU2548241C1 (ru) Поршневой двигатель (варианты) и корпус поршневого двигателя
CN102937077B (zh) 气泵
CN204212947U (zh) 流体转移装置的触发轮
CN104405922B (zh) 流体转移装置的阀
CN107605598B (zh) 一种斜盘机构机械-液压双元动力发动机
CN104533596B (zh) 流体转移装置用的触发轮的设计方法
CN104389762B (zh) 流体转移装置的触发轮
CN104481847B (zh) 流体转移装置用的缸体的设计方法
CN202789421U (zh) 往复式压缩机对冲压缩空气系统
CN104358672B (zh) 流体转移装置的摆臂
CN202789416U (zh) 排量可变型空气压缩机构
CN106979136A (zh) 活塞环转式气体压缩机
CN202789405U (zh) 过载防护型压缩机吸气系统
CN109139463A (zh) 一种螺杆压缩机的离合机构
CN103256074A (zh) 高压气体磁性动力机
IES86750B2 (en) Method of production of a swinging arm for a fluid transfer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17

Address after: 210000 building 55, Yincheng street, Gulou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i Qiannan

Address before: 361021, room 55, 2408 waterfront, Jimei Road, Jimei District, Fujian, Xiamen

Patentee before: Gong Zhu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8

Address after: 402760 No.92 Donglin Avenue, Biquan street, Bishan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high tech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Address before: Building 55, Yincheng street, Gulou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210000

Patentee before: Li Qiann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12

Address after: 402760 4th floor, No.4 building, standard workshop, Tieshan road micro electricity park development area, Biquan street, Bishan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Sanmu yunchuang Auto Parts Co.,Ltd.

Address before: 402760 No.92 Donglin Avenue, Biquan street, Bishan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high tech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