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29502A - 一种辣椒栽培的“v”型整枝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辣椒栽培的“v”型整枝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29502A
CN104429502A CN201410652791.6A CN201410652791A CN104429502A CN 104429502 A CN104429502 A CN 104429502A CN 201410652791 A CN201410652791 A CN 201410652791A CN 104429502 A CN104429502 A CN 1044295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uit
side shoot
capsicum
smear
wooden f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5279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秀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65279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29502A/zh
Publication of CN1044295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95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7/00Botany in general
    • A01G7/06Treatment of growing trees or plants, e.g. for preventing decay of wood, for tingeing flowers or wood, for prolonging the life of plan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辣椒栽培的“V”型整枝方法,属于蔬菜作物栽培领域。通过在辣椒生长的不同时期,分别对辣椒进行主干枝选留,侧枝摘心、摘除等适时适当的操作,使辣椒在生长前期植株保持旺性,坐果率增强,前期产量提高;辣椒中后期透光性提高,光合作用增强,商品性提高,做到在辣椒整个生长周期过程中保持优质高产。

Description

一种辣椒栽培的“V”型整枝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蔬菜作物的栽培领域,具体是一种辣椒温室栽培的整枝方法。
背景技术
在辣椒的栽培种植中,辣椒侧芽萌发成杈的能力非常强。茎顶端出现花芽后,其下的侧芽萌发,形成二杈或三杈分枝,果实着生于分杈处。以后这些分杈再行分杈,如此连续不断。枝杈不断的增多,容易造成植株营养过度消耗,从而影响果实大小,造成果实产量减少,果实的商品性降低,从而造成经济效益降低。因此,辣椒的整枝是辣椒整个生长周期中至关重要的一项技术。
在辣椒植株栽培的过程中,通过对辣椒植株的整枝来控制茎叶的营养调配和生长,来促进花及果实的发育,从而获得辣椒的高产优质,即适时适当的对辣椒整枝是挖掘辣椒增产增质的有效方法。目前在辣椒栽培中主要采取的是以下两种整枝方法:
首先是辣椒的多干整枝法,即自然生长法,此方法在生产应用上较多。此方法在辣椒的整个生长周期中,选用四根以上的多根主干枝作为生长枝,一般不采取侧枝及多余主干枝摘除、侧枝摘心、主枝及侧枝的扭枝等技术,主要靠辣椒的自然生长。采用这种栽培整枝技术方式,可以减少栽培密度,减少种子及育苗资本的投入,但是果实多、小而不齐、产品价值低、商品性差、总产量低、经济效益低。
再者就是在辣椒分叉后,留下多根主干枝,把辣椒的所有侧枝摘除,形成多根主干枝结果,这样辣椒容易形成旺棵,前期产量很低,果实少而大,中后期果实多而小,整个生长周期果实的均匀度差,商品性差,产量低,效益低。此方法在生产应用上较少。
中国专利CN102845207B还公布了一种辣椒无限形栽培整枝方法,该方法是,在辣椒生长到满天星状态前,不对辣椒植株进行整枝,在辣椒植株顶部的满天星辣椒正常坐果后,挑出多根主干枝,其它侧枝摘心或扭枝,加大施肥量、浇水量。
以上方法在辣椒栽培上技术都不全面,整枝效果有好有坏,但总体效果不理想,辣椒果实的品质和产量,病虫害和肥料施用量,都会造成经济效益减弱。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辣椒栽培的“V”型整枝方法,该方法通过在辣椒生长的不同时期,分别对辣椒进行主干枝选留,侧枝摘心、摘除等适时适当的操作,使辣椒在生长前期植株保持旺性,坐果率增强,前期产量提高;辣椒中后期透光性提高,光合作用增强,商品性提高,做到在辣椒整个生长周期过程中保持优质高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1)在辣椒植株长到8~10片真叶时,叶腋抽生3~5个分枝,选择三个健壮两两对称的分枝互成“V”型作为以后的3个主枝,除去其他多余的所有分枝;
(2)3大主枝35~40厘米以下的花芽侧芽全部抹去,但侧芽保留一叶一花打顶;
(3)待每株坐果5~6个后,其后开放的花开始脱落,待第一批果采收后,其后开的花开始坐果,这是主枝和侧枝上的果全部留果,但侧枝必须留1~2叶打顶。
(4)整枝时间要适宜,选择晴暖天上午整枝,以减少发病;时机要适宜,抹杈不要太早,待侧枝涨到10~15cm长时开始抹杈;位置要适宜,要从侧枝基部1cm左右将侧枝剪掉,避免伤口感染;用具要适宜,要用剪刀或快刀将侧枝从枝干上剪掉或割掉;要及时抹杈,不要漏抹,辣椒的侧枝生长较快,要勤抹杈,2~5天抹杈1次;要与防病结合进行,抹杈后叶面喷洒1次500倍的杀毒矾或代森锰锌,保护伤口,免受病菌侵染。
(5)在以上所述的辣椒植株整枝技术方案中,对植株进行侧枝摘心、侧枝摘除以及果实成熟采摘后,要增加对辣椒的浇水量和施肥量,增加钾肥施用量,减少氮肥的施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有利于营养集中供应,提高养分利用率,促进果实发育,植株根系发达,生长期长,有利于高产,提高商品果率,保持植株下部良好的光照环境,提高果实的颜色质量,改善栽培环境,减少病虫害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使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取得的有益效果更加以直观,以下用实例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田间试验,辣椒品种为陇椒1号,9月20日定植。
试验设5个处理:处理①本发明的“V”型整枝方法,处理②为中国专利CN102845207B提供辣椒无限形栽培整枝方法,处理③为常规多干整枝法,处理④为只留主干整枝法,处理⑤不整枝,做空白对照。3次重复,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50m2,每小区定植100株,管理措施完全相同。
采用本发明所述一种辣椒栽培的“V”型整枝方法的小区,在辣椒植株长到8~10片真叶时,叶腋抽生3~5个分枝,选择三个健壮两两对称的分枝互成“V”型作为以后的3个主枝,除去其他多余的所有分枝;3大主枝35~40厘米以下的花芽侧芽全部抹去,但侧芽保留一叶一花打顶;待每株坐果5~6个后,其后开放的花开始脱落,待第一批果采收后,其后开的花开始坐果,这是主枝和侧枝上的果全部留果,但侧枝必须留1~2叶打顶;整枝时间要适宜,选择晴暖天上午整枝,以减少发病;时机要适宜,抹杈不要太早,待侧枝涨到10~15cm长时开始抹杈;位置要适宜,要从侧枝基部1cm左右将侧枝剪掉,避免伤口感染;用具要适宜,要用剪刀或快刀将侧枝从枝干上剪掉或割掉;要及时抹杈,不要漏抹,辣椒的侧枝生长较快,要勤抹杈,2~5天抹杈1次;要与防病结合进行,抹杈后叶面喷洒1次500倍的杀毒矾或代森锰锌,保护伤口,免受病菌侵染。
采用中国专利CN102845207B提供辣椒无限形栽培整枝方法的试验小区,在辣椒生长到满天星状态前,不对辣椒植株进行整枝,仅对辣椒根部进行保墒松土,让其保持自然正常生长。在辣椒植株顶部的满天星辣椒正常坐果后,挑出四根主干枝,其它侧枝摘心或扭枝,加大施肥、浇水。尽可能地使主干枝对称分布、粗细高矮相称、生长状态相同。在辣椒顶部的满天星辣椒成熟并采摘后,把四根主干枝用吊绳吊好,把所有多余枝摘除。根据植株生长状态、生长环境,对侧枝可分一次、两次甚至多次地进行摘除。辣椒继续坐果时,在四根主干枝及主干上的侧枝留果,主干枝及侧枝留1-2个果,坐果后侧枝留1-2片叶摘心,当主干枝及其侧枝的果实成熟采摘后,侧枝摘除,采取同样方法循环使主干枝及侧枝无限形生长及留果。
在以上所述的两种辣椒植株整枝技术方案中,对植株进行侧枝摘心、侧枝摘除以及果实成熟采摘后,要增加对辣椒的浇水量和施肥量,增加钾肥施用量,减少氮肥的施用。
采用多干整枝法的试验小区,让辣椒自然正常生长;采用只保留主干枝整枝法的试验小区,在辣椒植株分叉后,留下多根主干枝,把辣椒的所有侧枝摘除,形成多根主干枝结果;空白对照组不整枝;三组施肥、浇水等管理措施按照前两组标准执行。
次年6月采收结束,期间观察个处理辣椒的外观形状,色泽,统计不完善果实的数量,计算平均果实长度和总产量,结果如下表1:
表1不同整枝方法对辣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通过以上实施例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所述的“V”型整枝法处理的辣椒总产量为908kg,明显高于对比方法所得到的辣椒产量350kg和500kg,也高于处理②无限形栽培整枝方法,辣椒平均长度为28cm,长于其他4组处理,果实更加硕大,病虫害更少,色泽更加鲜亮。

Claims (3)

1.一种辣椒栽培的“V”型整枝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辣椒植株长到8~10片真叶时,叶腋抽生3~5个分枝,选择三个健壮两两对称的分枝互成“V”型作为以后的3个主枝,除去其他多余的所有分枝;3大主枝35~40厘米以下的花芽侧芽全部抹去,但侧芽保留一叶一花打顶;待每株坐果5~6个后,其后开放的花开始脱落,待第一批果采收后,其后开的花开始坐果,这是主枝和侧枝上的果全部留果,但侧枝必须留1~2叶打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辣椒栽培的“V”型整枝方法,其特征在于,整枝时间要适宜,选择晴暖天上午整枝,以减少发病;时机要适宜,抹杈不要太早,待侧枝涨到10~15cm长时开始抹杈;位置要适宜,要从侧枝基部1cm左右将侧枝剪掉,避免伤口感染;用具要适宜,要用剪刀或快刀将侧枝从枝干上剪掉或割掉;要及时抹杈,不要漏抹,辣椒的侧枝生长较快,要勤抹杈,2~5天抹杈1次;要与防病结合进行,抹杈后叶面喷洒1次500倍的杀毒矾或代森锰锌,保护伤口,免受病菌侵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辣椒栽培的“V”型整枝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植株进行侧枝摘心、侧枝摘除以及果实成熟采摘后,要增加对辣椒的浇水量和施肥量,增加钾肥施用量,减少氮肥的施用。
CN201410652791.6A 2014-11-17 2014-11-17 一种辣椒栽培的“v”型整枝方法 Pending CN1044295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52791.6A CN104429502A (zh) 2014-11-17 2014-11-17 一种辣椒栽培的“v”型整枝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52791.6A CN104429502A (zh) 2014-11-17 2014-11-17 一种辣椒栽培的“v”型整枝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29502A true CN104429502A (zh) 2015-03-25

Family

ID=52876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52791.6A Pending CN104429502A (zh) 2014-11-17 2014-11-17 一种辣椒栽培的“v”型整枝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2950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82062A (zh) * 2018-06-19 2018-11-13 云南农业大学 一种辣椒整枝摘叶方法
CN113079853A (zh) * 2021-03-29 2021-07-09 云南农业大学 一种辣椒整枝方法
CN114727580A (zh) * 2019-09-17 2022-07-08 大韩民国(农村振兴厅长) 用于提高辣椒果实的产量的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82062A (zh) * 2018-06-19 2018-11-13 云南农业大学 一种辣椒整枝摘叶方法
CN108782062B (zh) * 2018-06-19 2020-12-25 云南农业大学 一种辣椒整枝摘叶方法
CN114727580A (zh) * 2019-09-17 2022-07-08 大韩民国(农村振兴厅长) 用于提高辣椒果实的产量的方法
CN114727580B (zh) * 2019-09-17 2023-10-10 大韩民国(农村振兴厅长) 用于提高辣椒果实的产量的方法
CN113079853A (zh) * 2021-03-29 2021-07-09 云南农业大学 一种辣椒整枝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68676B (zh) 一种远缘杂交和多倍体化选育构树桑树新杂种的方法
CN107996272B (zh) 一种密植葡萄园稀植改造的稳产栽培方法
CN106489570B (zh) 一种提高早花烟田产值的烟株培育方法
CN104904458B (zh) 一种甜瓜设施长季节栽培的田间管理方法
CN102283008A (zh) 一种白茶茶树与梨树套种的栽培方法
CN104686151B (zh) 一种甜瓜设施栽培无限形整枝结瓜方法
CN102301896B (zh) 一种锦带花乔木化种植方法
CN104145818B (zh) 一种非洲菊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
CN103477932B (zh) 一种柿树倒伞形树形的整形修剪方法
CN104472233A (zh) 一种柳叶马鞭草的扦插繁殖方法
CN110731221B (zh) 一种沃柑拉枝的方法
CN103385076A (zh) 一种番茄温室栽培的方法
CN107836232A (zh) 一种甜柿直播建园方法
CN104429502A (zh) 一种辣椒栽培的“v”型整枝方法
CN103563711A (zh) 成龄荔枝树边换品种边结果的培育方法
CN103650893B (zh) 一种李树树冠的打顶修剪方法
CN103650811B (zh) 一种白化茶立体采摘茶园无花枝采摘树冠层的调控方法
CN105028008B (zh) 一种促进墨红食用玫瑰鲜花高产的花期修剪方法
CN102845207B (zh) 一种辣椒无限形栽培整枝方法
CN107232000A (zh) 一种荔枝栽培种植中控梢的方法
CN105340675A (zh) 一种葡萄栽培挂果管理方法
CN103477890B (zh) 一种柿树密植高光效树形的整形修剪方法
CN106857045B (zh) 一种高光效轻简的莲雾整形修剪方法
CN106386344A (zh) 衰老期结果枣树更新复壮与结果两不误的方法
CN110521481A (zh) 一种快速高产的切花月季花枝培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32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